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新時代更要發揚哲學思想五篇

新時代更要發揚哲學思想五篇

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時代更要發揚哲學思想五篇

【思想宣傳範文】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弘揚我們黨學哲學、用哲學的好傳統。xx同志指出:“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為此,他兩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目的是推動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更全面、更完整的瞭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領導幹部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滋養,學哲學、用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一個領導幹部的理論修養、意志品格、精神境界、領導能力如何,同他的哲學修養密切相關,同他能否自覺地學哲學、用哲學關係極大。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都非常重視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同志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實踐論》《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作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實踐論》《矛盾論》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它們發表之後的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從一定意義上説可以看成是對《實踐論》《矛盾論》哲學思想的運用、發展和證明。

哲學的根本任務是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進入新時代,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努力認識和探索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不斷改革創新、開拓前進。xx同志一直高度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所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智慧。

xx同志所作的十九大報告,通篇閃耀着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光輝。例如,他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他又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他強調,“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這些重要論述,都充滿着唯物辯證法的智慧。

當前,領導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必須發揚學哲學、用哲學的好傳統。學哲學、用哲學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行,知行合一,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上下功夫,防止思想上的主觀性、片面性、絕對化、簡單化。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才能使我們的思想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思想宣傳範文】二

xxxx指出,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是國家各種制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我國現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制定、遵守和實施的好憲法。它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成果,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為歷史新時期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則、重大方針、重要政策在國家法制上的最高體現。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為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憲法根基,提供了根本法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為堅定道路自信提供根本法保障

xxxx指出:“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9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正確、之所以能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定道路自信,就是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台後,在推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高度重視憲法和法制建設。我國現行憲法正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探索並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產物和集中體現,是一部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憲法,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好憲法。我們理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充滿自信,這既是中國人民對於自身革命、建設、改革歷史和偉大勝利的自信,也是中國人民對於自己所選擇的社會發展道路的自信,有着深厚的歷史根基。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成果,為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提供了根本法制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為堅定理論自信提供根本法保障

xxxx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表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行動指南。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在當代中國,堅定理論自信,就是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的實踐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高法制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之所以是一部管用的好憲法,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堅持了正確的理論指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行動指南,深深根植於我國實際。眾所周知,任何一種憲法都必須立足於本國的實踐基礎,並與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得到有效實施。倘若不顧本國實際情勢,勢必會陷入南橘北枳、邯鄲學步的境地。這就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引。但在世界立憲史上,由於受錯誤理論指導的影響,一些國家的憲法文本不同程度地存在脱離實際、實踐基礎薄弱的問題,導致其憲法即使勉強制定出來,也無法與現實產生對接而成為空中樓閣,最後為歷史所否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成果,使其由黨的指導思想上升為國家意志,為堅定理論自信奠定了憲法根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以憲法保障使我們的理論更加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為堅定製度自信提供根本法保障

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社會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為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事實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都不能讓中國政局和社會穩定下來,也都談不上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提供製度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將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為我國的根本制度,並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漸探索並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有力地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制度保障。正如xxxx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當代中國,堅定製度自信,就是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xxxx指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憲法,適合本國國情、為本國人民所衷心擁護的憲法就是好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依託,植根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制定和實施的憲法,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是中國人民建設法治國家的根本法制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開闢了一條發展中國家運用立憲和行憲方式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形成了有別於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發展道路,不僅有效解決了中國問題,而且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成果。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載入憲法,不僅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也為堅定製度自信提供了憲法根基和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根本法保障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xxxx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果不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會失去靈魂和精神家園。在當代中國,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認識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正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文化內涵和內在支撐的憲法。它既有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又體現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要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文化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之所以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文化內涵和內在支撐,是因為憲法本身並不是獨立於文化之外的東西。如果沒有相應憲法文化的培育,只通過照搬照抄等簡單移植的方法,將一國憲法落地於另一國,只能導致水土不服的局面。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憲法文化建設,通過培育和增強公民的憲法意識,形成自覺遵守、自覺維護憲法的公民自覺。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不斷確認和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堅強的憲法保障。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載入憲法,為我們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憲法根基。

xxxx指出,我國憲法實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具有顯著優勢、堅實基礎、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既充分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發展的重要成果,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的憲法根基。我們應深刻理解憲法文本的精髓,嚴格實施憲法,真心尊崇憲法,以憲法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社會共識和時代偉力。

【思想宣傳範文】三

內容提要: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一個內涵豐富、邏輯嚴密、有機統一的整體,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新時代,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把我們黨建設好、建設強,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組織路線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xx同志深刻闡明瞭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為加強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着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着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刻闡明瞭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構成了一個內涵豐富、邏輯嚴密、有機統一的整體。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必須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加強黨的建設、做好組織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針。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首先明確的重大問題。我們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中去,轉化為加強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的具體政策、具體任務、具體行動。

把握“一個重點”和“兩個着力”。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調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着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着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把握這“一個重點”和“兩個着力”,對於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黨是以組織的形式存在和發展的,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全體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形成嚴密的組織體系,這是我們黨的強大優勢。沒有這樣一個組織嚴密、運轉高效、聯繫廣泛、充滿活力的組織體系,黨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團結統一的整體,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就不可能實現,黨的全部工作就會失去依託。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落實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必須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最大限度激發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鬥精神、創造活力,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一個重點”和“兩個着力”密切聯繫、相互支撐,在黨的組織建設中必須統籌把握、協同推進。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選什麼人、怎麼選人,歷來是組織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xx同志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標準,並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納入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是我們黨選人聚才的優良傳統,關係黨的建設成效和黨的事業發展。

明確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的根本目標。“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深刻揭示了黨的組織路線和政治路線的內在關係,明確了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的根本目標。黨的組織建設歷來是同黨的歷史任務、同黨為實現歷史任務而確立的政治路線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必須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實現黨的十九大擘畫的宏偉藍圖和確定的目標任務固體系打基礎、選幹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確保全黨全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深入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對黨的建設97年曆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黨的xx大以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成功實踐的理論昇華。xx同志指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我們要深入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中不斷開創黨的組織建設新局面。

從理論上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作出的原創性貢獻。重視黨的組織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特點。馬克思、恩格斯在創建新型無產階級政黨之初就強調了黨的組織問題的重要性。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組織路線問題,黨的六大通過的《關於組織問題草案之決議》就明確使用了“組織路線”的概念。不過,對於黨的組織路線,我們一直沒有明確而完整的表述。xx同志科學總結97年來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寶貴經驗,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並對其內涵進行科學概括。完整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發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在實踐中把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貫徹好落實好。黨的xx大以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成功實踐,生動展現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對於推進黨的組織建設的重要指導作用。毛澤東同志曾深刻指出,路線就是“王道”,“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貫通偉大工程與偉大事業,貫通黨的自我革命與黨所領導的社會革命,是黨的組織建設必須遵循的“綱”。進一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進一步明確黨的組織建設應該堅持什麼樣的方針原則、建設什麼樣的組織體系、培養什麼樣的幹部、集聚什麼樣的人才、達到什麼樣的目標等重大問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組織力量,着力把好乾部選拔上來、把優秀人才集聚起來、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羣眾動員起來,把黨建設好、建設強,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思想宣傳範文】四

xxxx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並明確指出,要把準政治方向,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防範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為我們黨不斷髮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這是對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黨的政治建設重大命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重要地位作用、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重大部署的進一步重申,是新形勢下繼續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的重要遵循。

1、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繼承弘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鮮明的政治品格和政治先進性。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從組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伊始,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就將政治先進性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誌。恩格斯在《關於工人階級的政治行動》中指出:“應當從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黨不應當成為某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的尾巴,而應當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他還講:“每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總是把階級政治,把無產階級組織成為獨立政黨當作首要條件。”馬克思主義政黨這種政治上的先進性,決定了它的成員首要地從政治上看問題,才能實現黨的政治目標和各項任務。正如列寧指出的:“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集中體現在政治理想、政治綱領、政治路線、組織原則、政治紀律等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比如共產主義政治理想、先進理論武裝、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集中統一領導和鐵的紀律,等等。xxxx在一系列重要論述中,深刻闡明瞭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什麼要講政治、講什麼樣的政治、怎樣講政治等問題。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嚴明政治紀律。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這就是我們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的道理所在。

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斷髮展壯大的重要保證。馬克思主義政黨創始人和領袖總是強調黨在思想和行動上的統一、黨的政治和組織原則的有效貫徹、黨內政治生活的健康開展以及黨的紀律得到嚴格遵守執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總結無產階級國際性政黨國際工人協會同各種機會主義鬥爭的經驗時就指出:“為了保證革命的成功,必須有思想和行動的統一。”列寧在領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過程中,確立了黨的團結統一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鐵的紀律、黨內民主和黨內監督、自我批評和糾正錯誤、正確開展黨內鬥爭等黨的政治建設基本原則。把這些寶貴的原則同各國共產黨建設的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進行黨的政治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史上的一條最根本經驗。xxxx曾總結歷史經驗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淨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什麼時候全黨講政治、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們黨就風清氣正、團結統一,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反之,就弊病叢生、人心渙散、喪失鬥志,各種錯誤思想得不到及時糾正,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失。”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建設寶貴經驗和原則的深刻總結,進一步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

2、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是對我們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寶貴經驗的總結昇華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同我們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始終保持鮮明政治品格,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具有優良政治建設傳統和優勢,並與時俱進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先進性,積累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寶貴經驗。

在黨的歷史上,黨的政治建設始終佔據極端重要的地位,並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緊密聯繫在一起,相互貫通,相輔相成。在1920xx年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政治原則,要求從思想上政治上把黨的隊伍組織起來、武裝起來。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黨的建設要與黨的政治路線相聯繫,要掌握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使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得到鞏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始終強調“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反覆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提出“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的明確要求。我們黨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黨性黨風教育活動,不斷深化黨的政治建設並積累經驗。

黨的xx大以來,面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定決心、頑強意志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反腐從嚴,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也要看到,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嚴峻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長期的、複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問題的發生有許多原因,歸根結底來説,還是政治上出了問題,黨的政治建設沒有抓緊、抓實、抓好。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須嚴明政治紀律。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明確提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總體佈局中的首要地位和統領作用,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要求,也是對黨的xx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經驗的深刻總結和理論昇華。黨的十九大以來,xxxx多次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這是對黨的政治建設總要求、總佈局、總部署的深刻闡發,也是對黨的政治建設經驗及執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3、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是對新時代深入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戰略部署

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恆課題。總的來看,深入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以下方面是長期的、主要的任務。

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xxxx強調,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同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善於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煉就一雙政治慧眼。在政治方向上要表裏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加強黨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政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的核心內容之一。加強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黨的政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就是堅決維護xxxx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只有這樣,才能把全黨8900多萬名黨員和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涵養政治生態。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健康潔淨的黨內政治生態,是黨的優良作風的生成土壤,是黨的旺盛生機的動力源泉,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條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歷史使命的有力保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通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集中解決好突出問題,使廣大黨員幹部堅守真理、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讓黨內正能量充沛,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提升政治素質,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自覺把講政治貫穿於黨性鍛鍊全過程。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羣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思想宣傳範文】五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40年來,中國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風雨兼程、砥礪前行,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今天,我們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回顧總結其歷程和成就的基礎上,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有力的舉措把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具有深刻的歷史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必須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這是歷史發展的根本規律。社會主義社會同樣要遵循這個客觀規律。面對生產力條件與現實的巨大差異,中國只有不斷調整完善生產關係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和方面,建立起充滿生機活力的體制機制,才能使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和發展。這種自我調整和完善的途徑就是改革。

40年前,面對人民羣眾改善生活的熱切期待,中國共產黨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放眼世界,當時的中國已落後於時代,“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就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作出決斷。

1978年春,發端於中央黨校的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明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恢復了毛澤東倡導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此為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由此,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領域,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改革開放使中華大地煥發出巨大活力。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意氣風發、滿懷豪情地踏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大膽探索,開拓創新,敢於説老祖宗沒有説過的新話,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業,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在全面探索、開拓創新的基礎上持續發力,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進程,在各個領域的改革上取得突破,進一步推進了改革開放偉大事業。黨的xx大以來,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統攬“四個偉大”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的認識,鋭意進取、勇於創新,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徵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經過40年的持續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如今,一個日益繁榮富強的中國正在崛起,已經從經濟全球化的被動參與者成為推動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從時代潮流的追趕者變為時代潮流的引領者,越來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回顧40年的不平凡歷程,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

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奮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在舉國上下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回顧40年不平凡的奮鬥歷程,一個重要而深刻的啟示就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要在總結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國曆史發展的必然邏輯和現實發展的客觀需要。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在新時代的改革進程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有效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戰略挑戰。可以説,現在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一點不亞於40年前。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與準確的把握。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增強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決心,直面各種矛盾和挑戰。破除改革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阻力,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別無他途。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重點在全面,關鍵在深化。必須充分認識到,只要對黨和人民事業有利的,對最廣大人民有利的,對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有利的,該改的就要堅定不移改。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必須充分認識到,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重點,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的制度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項宏大工程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必須更加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必須充分認識到,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然進一步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制度體系的變革,要堅持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實踐充分證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是國家變革發展的必由之路。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但逆全球化趨勢依然暗流湧動。當今中國,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一系列問題也無法迴避。在新時代,必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拓展對外開放的範圍、層次、結構、佈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開闢深層次全方位開放新局面。

全面擴大開放,最重要的是打造全局性、體制性開放,為深入參與全球化提供製度支撐,為全球提供開放合作的國際平台。提高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牢牢抓住體制改革這個核心,堅持內外統籌、破立結合,堅決破除一切阻礙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有利於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部署。全面開放體現在開放佈局上,是要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進而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在開放方式上,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在提高引進來質量和水平的同時,支持企業積極穩妥走出去。在開放內容上,在深化製造業開放的同時,重點推進服務業有序開放,促進深層次結構調整。在開放舉措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等。在治理規則上,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7l6v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