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農林牧魚講話稿 >

xx同志在全市(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xx同志在全市(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分析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把握趨勢,增強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04年,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在統籌協調中謀發展,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奮力拼搏,紮實苦幹,農業和農村經濟出現了多年未見的好形勢,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呈兩位數的增長。全市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實現增加值24.2億元,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264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3元,增長11%,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出增產與增收同步、改革與發展同進的新局面。 一是 糧食生產得到恢復性增長。全市糧食總產66.8萬噸,比上年增加32.5%, 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油菜、棉花、蔬菜、蠶繭產量也分別比去年有所增長。 二是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優質米、雙低油菜、秋浦花鱖、皖南土雞、無公害蔬菜等一批優勢農產品得到較快發展;品牌整合取得實效,又有4個產品獲得“安徽名牌農產品”稱號。成功阻擊了“禽流感”等疫情的侵襲,保持了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三是 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以24家市級龍頭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羣逐步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日趨活躍,全市新增各類行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16個,有55名農民獲得省、市農村致富帶頭人稱號。 四是 勞務經濟成效顯著。通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實施,全市培訓農村勞動力9888人,實現轉移9066人。全市外出務工農民2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8億元。 五是 生態優勢進一步鞏固。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全社會辦林業勢頭強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加快。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持續推進, 新建“三結合”沼氣池10609口,截至到去年底全市已建成沼氣池41954口,入户率達12.7%。 六是 農業 基礎設施建設逐年改善。江堤加固工程全面完工,沿江排澇泵站、河道整治等一批防洪保安重點工程順利開展,農村水利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防汛抗旱能力不斷加強。同時,農村交通、通訊、廣播電視和醫療衞生等社會事業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農村社會和諧穩定。2004年,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好形勢,是國家政策調動、市場價格拉動、各項工作推動、有利天氣助動等多種因素同向合力的作用。從根本上説,是得益於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措施;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認真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得益於廣大幹部和羣眾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出現好形勢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從物質條件看, 農業基礎不牢,農田基本設施薄弱,防洪、抗旱、排澇功能較差,全市377座水庫中35%是險病庫,溝渠等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嚴重,農業抗禦自然風險的能力依然脆弱。從增收基礎看, 農業比較效益低下的矛盾沒有根本改變,有利於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沒有真正建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根本扭轉。2004年農村居民收入增加額和實際增長速度仍然低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63∶1(2003年為2.60∶1)。農民增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策扶持和農產品〖JP2〗價格上漲。2004年,種糧農民與非種糧農民的收入差距拉大,如貴池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21元,而石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增長71元。與此同時,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其中化肥、農藥全年均價比上年分別上漲25.6%和7.2%。〖JP〗從運行機制看, 農民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沒有根本改變。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格局沒有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仍然偏弱。據統計,全市年營銷收入1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61家,2004年營業收入不到4億元;年營業收入1000萬以上的只有13家,且集中在棉花、油脂和茶葉等產業,難以在更大層面和更深層次上組織農民、開拓市場。從宏觀環境看, 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沒有根本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徹底打破,城鄉統籌發展的任務還異常艱鉅。同時,實施免徵農業税後,一些歷史積澱的土地糾紛、債務糾紛等矛盾將開始集中暴露。總之,制約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立農民長效增收機制、推進縣域經濟穩定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鉅。2005年是池州建市五週年,是完成“十五"計劃、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意義重大。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 一是 國家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力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這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對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思想認識和政策取向上的進一步昇華。中央將據此逐步建立一個能夠持久地調動農民羣眾和地方黨委、政府發展農業的政策體系。我市是農業優勢地區,認真研究、積極爭取中央、省支持農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支持,將會大大加快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是 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好於往年。去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各業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外援力量同步增強。同時一批項目的啟動實施,將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強勁的拉動作用。 三是 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日趨活躍,我市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生態、區位條件,具備承接“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基礎。 四是 城鄉統籌方略的深入實施,有利於逐步消除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有利於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帶動農業,縮小城鄉、工農差距。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涉農部門必須全面、準確地分析和把握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既要看到很多有利的條件,又要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從而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堅持加強“三農”的決心不動搖,扶持“三農”的力度不減弱,強化“三農”的工作不鬆懈。要下更大的力氣,用更多的精力,更加紮實地做好工作,不斷探索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 二、突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推動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 2005年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實現農業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既是確保糧食增產的物質基礎,又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必要條件;即是解決當前農業發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的戰略選擇;既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又是實現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保障。要緊緊抓住這個重點和關鍵環節,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要嚴格保護耕地。 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減,抓住新一輪“沃土工程”實施的機遇,爭取投入,培肥地力,確保耕地質量有所提高,提高土地產出率。要針對一些地方土地二輪承包後續工作不完善、部分承包土地經營權證書未到户等情況,各地要進行摸底調查,查漏補缺。要以依法、自願、有償為原則推進農户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堅決杜絕和防止違背農户意願強行將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的違法行為發生。二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牛橋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繼續搞好病險水庫、重要河段、險工險段的除險加固和一些泵站的技術改造;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加快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着力解決部分農村飲水困難問題。要適應農村“兩工”取消後的新形勢,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在羣眾自願、項目確定、嚴格程序、民主監督的前提下,通過農民籌資籌勞,大力興辦農田基礎設施。要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硬任務來抓,縣區、鄉鎮村都要制定規劃,明確責任,增加投入,分步實施。要儘快修通、硬化行政村連結公路的主幹道,有條件的鄉村可修通到自然村的水泥路。三要加大林業生態建設。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認真抓好長江防護林、德援、世行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大力培育森林資源。要按照“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聯動、整體推進”的要求,積極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努力構建國土綠化新格局。要加快農村農田林網、村莊綠化、道路綠化步伐,使農村面貌有更大的改觀。要落實政策,創新機制,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經濟通過轉讓、租賃、合作等方式參與林業開發,推動非公有制林業健康快速發展。要開展退耕還林“回頭看”活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生態公益林管理,努力探索生態公益林經營管理機制,拓寬經營管理空間。四要推進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 全面實施《池州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示範市建設規劃》,落實分年度建設任務,今年計劃全市新建“三結合”沼氣池1.1萬口。要嚴格項目建設質量管理,提高專業施工水平,強化建後維護服務。以鄉村沼氣協會為重點,加強適用技術培訓,增強農民自我管護的能力。要多渠道加大對生態家園建設的投入,把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與農業綜合開發、鄉村道路、農田水利等項目建設結合起來,發揮生態家園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提高生態家園綜合利用水平。要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不違背羣眾意願。五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 加大良種良法推廣力度,繼續實施好“農產品優質化工程”,積極引進、繁育、推廣優良品種,提高我市先進適用技術應用水平。要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強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完善農業科技支持體系和科技增效機制,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承包、技術服務等方式開展有償服務。按照省裏統一部署,今年將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組織動員廣大科技人員進村入户,開展農技推廣和技術服務,解決好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和技術擴散“最後一道坎”的問題。市、縣、鄉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在職農技人員,都必須選擇一個或若干個村擔任農業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户開展農技推廣和技術服務,每年駐村服務時間不少於三分之一工作日,做到技術人員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術要領到人。2、紮實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加,首先還是要立足區域優勢,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努力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比較效益。一要立足資源特色抓調整。 從某種程度上説,市場經濟就是特色經濟,市場農業就是特色農業。結構調整要進一步明確方向,把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地方特色產業作為突出任務來抓。要在繼續優化糧油棉等大宗農產品品種結構的同時,加快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畜牧水產業,圍繞茶葉、秋浦花鱖、皖南土雞、中藥材、食用菌等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形成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要立足實際,按照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的要求,從區域佈局着眼,從基地建設入手,擴點成線,聚塊成帶,把規模做大,推動優勢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建設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使特色產品變成特色產業。要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尤其是有機食品,加快農產品標準體系、認證體系、檢測體系、監督體系建設,加快畜禽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要繼續抓好糧食生產。 發展糧食中央有要求,政策有扶持,市場有需求,我市有優勢。要正確處理好擴大糧食生產和結構調整的關係,不能簡單地把農業結構調整理解為“壓糧擴經”,也不能機械地“擴糧壓經”。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品質,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繼續完善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確保直補政策落實到位。三要着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是龍頭企業。從今年起,省裏將組織實施“121強龍工程”,進一步促進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按照要求,每個市都要培育一批年營銷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每個縣都要培育年營銷收入超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目前我市還沒有年營銷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對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集中財力優先發展、重點扶持規模較大、牽動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帶動全市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要以資產、產品為紐帶,促進龍頭企業間的要素優化重組,擴大企業規模,提高開拓市場、招商融資能力,爭取在兩至三年內,培育出1-2個大中型龍頭企業。同時,要對現有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行業協會認真進行總結,研究扶持措施加以完善,增強服務功能,擴大覆蓋範圍。繼續大力培育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發揮他們的示範引導作用。要進一步開展品牌整合,實施“農產品進超市”工程,積極舉辦和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大力開拓市場,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四要努力擴大農業招商引資。 各級各部門要繼續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戰略位置上來抓,把擴大農業招商引資與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我市生態、土地、氣候、區位和勞動力等優勢,突出重點,精選項目,推進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要圍繞萬畝蔬菜基地、水產品批發市場等已有一定基礎的規劃項目抓招商,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利用外力加快建設。要圍繞茶葉、食用菌、山區特產等特色資源和名優農產品抓招商,加快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要圍繞資產抓招商,以龍頭企業和項目法人為載體,積極聯姻,加快存量的盤活和重組。要圍繞糧油等大宗農產品抓招商,促進糧食的加工轉化增值。3、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順應城鄉關係、工農關係重大變遷的趨勢,主動調整思路,積極探索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的新路子,努力形成工業與農業相互促進、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的新局面。一要大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 農民就業至關重要。不解決好農民的就業問題,就不可能實現農民富裕,也難以保持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必須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全面展開,逐步實現從空間轉移到職業轉移和身份轉移的轉變。要繼續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按照“定單、定點、定向”的要求,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發揮多種教育培訓資源的作用,按照不同區域、不同行業要求,區分不同培訓對象,採取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資源現狀的研究,做好勞動力市場需求預測,拓寬勞務輸出渠道,努力提高農村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快小城鎮建設,繁榮小城鎮經濟,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增加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的崗位。要按照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要求,取消對農民進城的歧視性限制和亂收費,建立農民工勞動合同管理制度,查處和糾正拖欠剋扣農民工工資和勞動保護、勞動環境低劣等問題,切實幫助農民工解決住宿、醫療衞生、子女上學等問題。二要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服務。 要不斷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增加支農資金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強現有各類支農項目資金的整合使用,集中財力辦大事。金融部門要加強對農業的信貸支持,農行、農發行要對符合條件的糧食、棉花、油料生產加工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鼓勵扶持農民經紀人的發展,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制度,努力搞活農產品流通。完善農產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發佈機制,做好農業信息服務工作。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防治,重點加強畜禽主產區、優勢生產區域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防疫體系建設,健全農業防災減災體系。三要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確保農民持續增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要積極推進農村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加大教育資源整合力度,加強危房改造,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要加強農村醫療衞生事業發展,完善村鎮兩級醫療衞生設施,加強農村醫療隊伍建設,提高防病治病水平。尤其要重視做好血吸蟲病、結核病、狂犬病等的防疫和控制工作。在嚴把醫療准入和從業人員關口的同時,鼓勵民間、社會力量興辦衞生診所,建立健全農村基本醫療服務體系。要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和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在東至縣組織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基礎上,爭取擴大推廣面,努力走出一條適合農村特點、符合農民意願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的新路子。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繼續組織開展好“送文化下鄉”等活動,促進農村基層羣眾性文化的繁榮和發展。4、繼續深化農村改革。改革是調動農民積極性和創造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要繼續深化農村各項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以改革增後勁,以改革促發展。一是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係。 深入貫徹實施《土地承包法》,切實落實土地承包各項政策,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要積極推進徵地制度改革。最近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各地要按照文件規定,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探索被徵地農民安置的妥善方式,嚴格徵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的監督管理,保障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二是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管。 取消農業税後,在農民法定負擔大幅度減輕的同時,應當看到農民負擔依然存在着反彈的壓力,違規收費現象依然存在。要繼續加大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力度,加大涉農亂收費案件查處力度,嚴格落實和建立健全涉農收費主管部門負責制和部門責任追究制、涉農價格公示和收費登記制、農民負擔監督卡、涉農收費監測等各項制度。積極穩妥地化解鄉村不良債務,維護農村穩定。三是加快體制創新。 要大力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發揮其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作用,不斷完善管理體制,轉換經營機制,增強自身實力,創新服務方式,加大支農力度。大力推進鄉鎮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職能轉變,妥善安排分流人員。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堅持糧食購銷市場化、經營主體多元化,鞏固和完善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加快依法治農進程,加強農業執法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逐步使農業執法監督走上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 三、加強領導,改進服務,把解決“三農”問題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做好今年全市的農業和農村工作,關鍵是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各地各部門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加強“三農”工作的決策和部署上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把解決“三農”問題的各項政策和措施落實到位。一是貫徹執行各項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黨的農村政策是農民利益的集中體現。今年中央、省委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農、惠農政策,特別是全面取消了農業税,實施“一免徵、三補貼”政策。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好農村政策,吃透政策精神,增強政策觀念。要結合各地實際,細化、實化、具體化,真正把政策及時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農户,讓農民羣眾從政策中得到實惠。要加強政策的宣傳,各級領導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要帶頭進村入户,向廣大農民羣眾進行宣傳;各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也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之家喻户曉,深入人心。各級政府和部門要自覺接受人民羣眾和社會各界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二要明確職責,通力協作。 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協調、組織和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抓“三農”工作不僅是農委的事情、分管農業農村工作領導的事情,而是全黨、全社會的事情。全市各級農業、財政、發展改革、交通、水利、國土、科技、教育、衞生、文化等部門,要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強農村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從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全局出發,找準定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三要加強指導,強化服務。 適應“皇糧國税”終結、“無税時代”開始的新形勢,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轉變工作方式,找準抓手,改進服務,增強做好農村工作的本領。要增強服務意識,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示範和引導,為農民創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良好環境,不斷激發農民羣眾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大力推動基層各項民主制度的貫徹落實,切實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與民主管理制度。當前,我市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正在進行,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進行。要組織羣眾、宣傳羣眾、教育羣眾、服務羣眾,善於運用説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把羣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凝聚和激勵羣眾共同前進。要針對當前農資價格上漲過快的問題,積極組織好貨源,同時開展護農打假專項行動,重點開展以種子、農藥、化肥等重點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讓“放心農資”進農家。四要改進作風,注重實效。 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吃透市情農情,善於發現農民羣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及時加以總結推廣,發揮示範效應,不斷取得指導農村工作的發言權、決策權和主動權。現在每個領導都有聯繫點,大家要真正沉下去,與基層幹部羣眾一道摸實情、出實招、鼓實勁,加強指導服務,努力把聯繫點辦成引導各地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的示範點。要求真務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合理制定發展目標,注意防止和避免給基層壓一些不切實際的指標。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弄虛作假,不做表面文章,真心實意地為廣大農民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同志們,做好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任務相當艱鉅。我們要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重中之重”的思想、“兩個趨向”的論斷、“城鄉統籌”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奮發有為,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登上新台階,為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追趕、實現池州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xx同志在全市(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nonglin/kp4vv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