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領導講話稿 >

會計工作領導講話稿

會計工作領導講話稿

如果我們將改革開放前30年的會計工作歸結為一個“算”字,即追求算清一本賬;那麼改革開放30年可以概括為一個“改”字,即通過不斷地“學”,促進不斷地“改”;今後30年將貫穿一個“升”字,即通過進一步地“改”,促進不斷地“升”,不斷提升會計工作水平及影響力!

會計工作領導講話稿

解放思想就要總結成績經驗,堅定發展信念

會計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始終貫穿着強烈的改革精神和超前的開放意識,既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改革開放的堅定推動者。

正如中國改革開放的整個奮鬥歷程一樣,中國會計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行業中的每一步重大開拓,無不閃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輝,無一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認真總結會計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績和積累的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最近5年,會計行業深深根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土壤,牢牢把握提高經濟效益和會計信息質量這一中心環節,趕時乘勢、創新思維、加快發展,使會計模式實現了突破性轉變、會計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一) 體制機制建立框架。會計行業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會計管理機構、行業組織、考評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和學術團體之間分工明確、運轉高效、協調通暢的管理體制 和工作機制初步建立,和諧會計理念深入人心,會計行業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加強。會計和註冊會計師行業長效監管機制逐步形成,初步建立了政府監督指導、 行業自律管理、社會監督約束和單位內部控制各有側重、協調發展的會計監管體系,在維護法律尊嚴、經濟秩序和公眾利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 標準改革實現突破。走創新之路、舉行業之力,初步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會計審計通行規則實質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註冊會計師審計 準則體系,為會計行業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與此同時,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市場環境下,企業會計審計準則體系實現順利過 渡和平穩實施,更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三)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改革會計從業資格和註冊會計師註冊管理制度,從源頭上把好職業准入關口;創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評價制度,通過實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評價方式,提高了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含金量”;全面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組織評選全國傑出優秀會計工作者 引起強烈反響;依託國家會計學院的智力資源和辦學優勢,啟動實施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工程,注重創新選拔方式和培養機制,取得了良好培訓效果,發 揮了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項目成為組織人事部門關注、社會各界關切、行業隊伍重視、用人單位信賴的一個品牌。截至XX年 底,全國會計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其中通過考試取得初級會計資格的234萬人,取得中級會計資格的116萬人,取得高級會計資格的8萬多人,執業注 冊會計師7萬多人。

(四) 行業影響日益增強。行業觸角不斷延伸,服務品種更加豐富,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穩步拓展。行業功效有效發揮,角色定位由傳統簿記加速向現代財務會計、高級理 財、全面管理轉變,推動會計審計日益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成為健全市場信用、完善交易規則的基礎,成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的基 點,一批會計人員和註冊會計師當選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越來越多的cfo成為ceo,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力量。行業的社會吸引力越來 越強,會計專業在校生規模不斷擴大,註冊會計師專門化教育和會計專業碩士教育贏得廣泛聲譽,會計和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倍受推崇,高級財會人才成為稀缺人才 資源。會計已逐漸成為熱門職業、受人尊重的職業。

(五) 國際地位明顯提高。會計審計國際趨同主張得到廣泛認可,趨同等效談判取得重大成果,為實施做大做強戰略、促進我國會計行業“走出去”初步消除了技術障礙。 我國在會計審計國際組織和區域性組織中有了更多更高的席位,在全球會計審計規則制定中有了較大的話語權,初步實現了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施加影響的重大 轉變。通過不斷深化會計審計雙邊、多邊交流與合作並取得豐碩成果,一個大胸懷包容世界、大踏步走向世界、大行動影響世界的中國會計審計行業正以全新的面貌 展現在世界面前。

(六) 理論研究日益深入。會計研究領域不斷擴大,會計理論和方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取得長足進展,一批反映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會計研究成果逐步得到國際會計界 認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會計理論方法體系初步形成,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會計理論寶庫,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

30年來特別是過去5年來,我們在會計改革與發展的豐富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最基本和最根本的有兩條:

一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

改 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過去5年來,會計行業緊緊圍繞構建較為 完善的市場經濟會計模式這一目標,開拓進取,實現了一系列體制、機制、制度和理論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推動了我國會計模式的根本性 轉換和進一步與國際趨同,使會計行業有機融入經濟社會並開始邁向國際舞台。會計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始終貫穿着強烈的改革精神和超前的開放意識,既是改革開放 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改革開放的堅定推動者。改革開放是會計事業發展的基本前提,改革開放開啟了會計事業發展的體制源泉。

二是始終堅持真抓實幹。

境 由心造,事在人為。在改革開放的前提下,我們始終堅持真抓實幹。真抓就是全國會計管理系統,能夠認真履行《會計法》賦予的神聖職責,抓規劃、抓戰略、抓推 動,一件事一件事抓、一步一步抓、一層一層抓、一個系統一個系統抓。我們認真分析不同階段會計改革與發展面臨的複雜形勢和難題,放眼世界,審時度勢,未雨 綢繆,兩度制定《會計改革與發展綱要》,先後實施了“兩則”“兩制”、會計審計準則國際趨同與等效、領軍人才、做大做強、內控建設、“聯合艦隊”等一系列 戰略。實幹就是堅持不懈、永不言敗、埋頭苦幹,就是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鬥志。不管遇到多大阻力,不管前進道路上有多少困 難,我們都始終上下一心,齊抓共管,將事業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推向一個又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目前,我們的會計國際化仍處於初期的、局部的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有目標、有步驟、有戰略、有策略、全涵蓋、巧整合的系統規劃。

解放思想就要正視差距,增強憂患意識

發現差距、正視差距,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動力。xx總理多次強調,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要有憂患意識,要看到前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當前,行業發展與新形勢之間的不適應性或者説差距,至少有以下六點:

一是面向國際化有差距

當 前,我們正處於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生產、交易、資本等經濟行為和生產要素已經超越國界,在世界範圍內流動和配置,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繫和互動日益緊 密,全球化對我們的影響已經並將更趨深刻和全面。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中國參與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為我國會計行業拓展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服務全球化 也必然要求我國會計行業強身健體、立足國內市場,面向國際市場,實現國際化發展。近年來,雖然我們在推進中國會計國際化發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探索,但中 國會計的國際化仍只是剛剛破題,還有很大的差距。

一 是缺乏國際化的系統規劃。中國會計的國際化是一項與中國經濟參與全球化緊密結合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與世界會計發展趨勢緊密結合的系統工程。既然是系統工 程,就需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規劃。目前,我們的會計國際化仍處於初期的、局部的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有目標、有步驟、有戰略、有策略、全涵蓋、巧整合的系統 規劃。

當 前,中國經濟參與全球化的方式和程度,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比如,對外投資、跨國重組、併購參股日益增多,由資本輸入轉向資本輸出;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 式,大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由國際分工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轉變;積極啟動自由貿易區的雙邊、多邊談判,由被動接受規則轉向主動參與規則制定,等等。我們必 須樹立強烈的全球化意識,學會並善於用世界眼光觀察現實,用戰略思維謀劃未來,要認真研究這些新現象、新特徵,結合世界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職業資格的 國際化、服務網絡的國際化、專業標準的國際化、行業組織的國際化等多個層面,從會計執業、會計教育、會計理論、會計管理等多個維度,依託中國企業和資本走 出去、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建立自由貿易區、國際會計服務外包等多種途徑和渠道,對行業國際化進行系統、全面、立體的規劃,有效指導並加快推進行業的國 際化,在國際化進程中提升我國會計行業核心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大發展。

二 是缺乏足夠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國際化的複合人才是我國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基礎。中石油之所以能夠在參與經濟全球化方面取得成功,經驗之一就在於其近 年來十分注重培養和造就國際化複合人才。從海外學成歸來的一批國際化的複合會計人才已經“派上用場”,成為中石油開拓國際市場、深度參與全球石油市場競爭 的生力軍。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總體上,國際化的複合會計人才我國還很缺乏。國內許多正在經歷業務全球化的企業,在這方面有着十分強烈的需求。國際化複合 會計人才既要能夠掌握和運用國際通行的會計審計標準,又要能夠掌握和運用國際貿易和商務規則;既要熟悉企業的內部環境,又要熟悉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國 際環境;既要能為企業提供會計審計服務,又要能為企業資本的國際運作和組織管理提供決策諮詢;既要樹立國際化戰略理念,又要有開放、廣闊的胸懷。儘管目前 已經開展了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和領軍人才培養項目,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需要一個過程,還要下更大的力氣。其中,要特別重視培養高端領軍人才適 應全球化的戰略眼光和駕馭能力,克服對國際化的排斥和畏懼心理,以大國的心態兼容幷蓄、正視差距、大步走向世界。

三 是缺乏國際化服務網絡。服務中國資本走出去,就要使我們的會計服務網絡能夠遍及資本走出去的每一個角落,提供成本更低、網絡更健全、方式更便捷的服務。目 前,我們儘管啟動實施了事務所做大做強做出去戰略,但真正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構還為數不多。我們不僅沒有審計網絡,諮詢網絡也很差。中國正在由資本輸入國逐 漸轉變為資本輸出國,目前我國在海外投資已佔世界第七位。審計服務一時跟不上,諮詢服務能不能先行一步,隨資本流出而“流出”,逐漸形成網絡。這方面既要 有戰略規劃,又要抓緊推動實施。

四 是缺乏中國的國際化品牌。走出去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形式上的走出去容易,關鍵是要能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這就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國際化品牌,精心打造中國 註冊會計師資格的國際品牌,打造會計師事務所的國際品牌。品牌是什麼?品牌是質量,是形象,是信任,是經過長期努力、以誠信打造的“金字招牌”。如果沒有 品牌,我們在國際市場簽署的報告就難以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同,就會影響到企業價值的實現,即便是國內走出去的企業也很難會選擇我們為其服務。

五 是缺乏科學的國際化戰略路徑。我們對自身的優勢,以及進入國際市場的功能定位、戰略定位等還缺乏系統研究、論證和實踐嘗試。推進國際化應先搞什麼,後搞什 麼,應以哪個點作為突破口;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是由中心輻射周邊,還是由邊緣包圍中心;走出去的形式、參與國際會計服務外包的方式有哪些等等,這些帶有戰 略性的實踐和研究還遠遠不夠。凝聚各方智慧齊心協力走向國際的局面尚未形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lingdao/0md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