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科教文衞講話稿 >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精選5篇)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精選5篇)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校友們、老師們、同學們: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精選5篇)

今天,對每一位清華人,都會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黨和國家領導人、海內外嘉賓和師生校友濟濟一堂,共同慶祝清華大學百年華誕,一起分享清華人的歡樂與光榮。請允許我代表清華大學,向各個時期為學校竭誠奉獻的師生員工,向為母校增光添彩的廣大校友,向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此時此刻,我們更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民族!

清華大學誕生於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成長於國家和民族奮鬥之中,發展壯大於國家和民族振興之時。從用庚子賠款建立的清華學堂,到經辛亥革命洗禮的清華學校;從探索學術獨立、教育自主的國立清華大學,到剛毅堅卓、絃歌不輟的西南聯大;從艱苦奮鬥造就“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到改革奮進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作為中華民族前赴後繼、百折不撓走向復興的一個縮影,清華的百年曆程,是清華人致力於興國安邦的奮鬥史,是探索中國科技教育自立自強的開拓史,是向着世界先進水平跨越發展的攀登史!

百年風雨,世紀滄桑,清華大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積澱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和“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光榮傳統,這種充分體現民族自覺、深刻反映時代風貌、高度凝聚大學使命的清華精神,是學校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和不竭源泉。

清華精神,始終貫穿於教書育人之中。建校早期,清華就確立了“培植全才,增進國力”的宗旨。新中國成立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思想堅定、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改革開放以來,不斷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推進教育改革,努力培育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拔尖創新人才。百年樹人,桃李芬芳,十七萬莘莘學子在清華精神薰陶下奮發向上,一大批治學、興業、治國的英才挺起民族的脊樑。

清華精神,深深融入到創新實踐之中。無論是開創“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學術風格,還是確立“頂天、立地、樹人”的科研宗旨;無論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闢中國現代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諸多領域,還是五六十年代興辦一批新技術專業、八十年代以來佈局和發展綜合性學科,清華精神引領着我們始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堅定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百年創新,碩果累累,清華師生在科技進步和學術發展中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刷新着一項又一項紀錄,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和知識貢獻。今天,隨着一批優勢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清華大學在國際學術領域逐步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清華精神,突出體現在社會責任之中。百年擔當,矢志篤行,從“一二·九”運動中喊出“華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到黎明前的黑暗中發表“最後的演講”;從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到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區域和企業創新發展;從積極參與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到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獻計出力;從紫荊志願者的燦爛微笑,到越來越多當代學子踴躍奔赴祖國建設一線……每當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候,總有清華人挺身而出,為民族解放慷慨赴難,為國家富強拼搏奉獻,為人民幸福建功立業。

120xx年來,一代代清華人以思想和行動鑄就了清華精神,以智慧和汗水詮釋了清華精神,以創造和貢獻光大了清華精神。清華精神根植中華文明沃土,廣納世界文明精髓,激勵着萬千學子把自身發展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相連,匯聚成一曲昂揚激越的時代壯歌!

百年華誕是清華髮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們邁向未來的歷史新起點。當今世界,在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同時,仍面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許多共同的難題;當代中國,正處於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全國上下在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這都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深刻反思不足與差距,進一步增強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決心,大力弘揚清華精神,奮發有為,開創未來。

我們要始終堅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不斷樹立更高目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把百年積澱的辦學優勢進一步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勢,努力造就更多拔尖人才,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使清華大學始終走在時代進步的前列。

我們要始終堅持愛國奉獻、追求卓越。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弘揚高尚師德和優良校風學風,引導廣大學生堅定理想、刻苦學習、潛心鑽研、全面發展、成才報國,激勵全校教職員工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為人師表、敬業奉獻。

我們要大力倡導人文日新。在清華大禮堂內,有一塊1926級畢業生贈送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人文”二字源自《易經》“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概指人類一切文化創造;“日新”一詞典出《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為每天都要革故鼎新。作為清華精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文日新不僅是指人文精神的發揚和提升,更是指文明的傳承與創造要日新月異、不斷進步。我們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風尚,使清華大學始終成為繼承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場所,交流借鑑人類進步文化的重要窗口,孕育創造新知識、新思想、新理論的重要搖籃。要堅持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並舉,營造開放和諧的校園氛圍,鼓勵自由探索,激發創造活力,培育視野開闊、人格完善、素質全面的一代新人。

展望未來,我們一定按照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提出的要求,不負國家的重託和人民的厚望,創新發展模式,加快建設步伐,力爭在本世紀中葉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浩蕩洪流中,續寫清韻華章,再創新的輝煌!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 篇2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朋友們:

4月的北京,春風送暖。在這個美好的時節,我們在這裏隆重集會,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清華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參加慶祝活動的海內外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全國高等學校的師生員工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120xx年前,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歷史背景下,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建立了。那個時代,外國列強的侵略欺凌,封建統治的腐敗黑暗,使我們的祖國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熱的苦難。中國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難中覺醒、在壓迫下奮起,決心改變民族積貧積弱的命運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狀況。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為中國進步打開了閘門,推動全民族更加自覺地走上了振興中華的奮鬥歷程。

90年前,在中國人民改變民族命運如火如荼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9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仆後繼、頑強拼搏,經過長期浴血奮戰和艱苦奮鬥,建立了新中國,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了改革開放,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開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來,廣大清華師生始終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形成了優良文化傳統和光榮革命傳統,在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史冊上寫下了自己的雋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華秉持科學救國理想,倡導“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一批學界泰斗在清華園裏潛心治學、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師薈萃、鴻儒輝映的盛況,很快發展成為我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填補了我國現代科技的諸多空白。抗日戰爭期間,清華同北大、南開一道,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共創了西南聯大的辦學成就。梁啟超、馮友蘭、陳岱孫、費孝通、錢鍾書、吳晗、曹禺、季羨林等一大批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大師,葉企孫、茅以升、竺可楨、華羅庚、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錢偉長等一大批我國自然科學學科和工程技術領域奠基人和開拓者,還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都是清華人中的佼佼者。廣大清華師生始終滿懷強烈的愛國情懷,積極投身“五四”運動,堅定走在“一二九”運動等愛國民主運動前列,奮勇參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鬥爭,湧現出聞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清華師生滿懷豪情投身祖國教育、科研、建設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堅持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重視因材施教、實踐鍛鍊、能力培養,努力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大學。清華大學創辦了原子能、無線電等一批國家急需的新技術專業,積極參與“兩彈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密雲水庫等重要設計,成為我國培養高層次人才和發展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齡人在這一時期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清華園裏蓬勃昂揚的青春理想、嚴謹勤奮的治學氛圍、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生動活潑的文化生活深深薰陶了我們。當時,蔣南翔校長富有創造性的教育思想,劉仙洲、樑思成、馬約翰、張光鬥等大家名師執教講壇、垂範學子的風采,令我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清華師生牢記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使命,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深入進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設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一流大學,清華大學辦學總體實力大為增強,人才培養質量、學術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清華大學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強化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新型的人才,廣大畢業生踴躍到國家重點行業和基層施展才幹。清華大學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需要開展科研,取得高温氣冷堆等一大批先進科技成果和優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社會影響和國際聲譽不斷提升,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征程上邁出重大步伐、取得顯著成績。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在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清華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弘揚“行勝於言”的校風,培養了17萬名優秀人才,湧現出一大批學術大師、興業英才、治國棟樑。在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勛章獲得者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460位清華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20xx年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頑強拼搏、真誠奉獻,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績。

清華百年曆史又一次表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類進步為己任,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我們的大學就能獲得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就能源源不斷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朋友們!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世界範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特別是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知識創新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這種大背景下,各國為掌握國際競爭主動,紛紛把深度開發人力資源、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戰略選擇。

對我國來説,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既要充分認識我國發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必須謙虛謹慎、埋頭苦幹,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奮勇前進。

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我們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培養了數以億計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時,從總體上看,我國高等教育還不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差距。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各項工作之中。我們必須適應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要求,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不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要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着力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觀念,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和人人成才觀念,樹立終身學習和系統培養觀念,造就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人才。要注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積極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使學生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努力為培養造就更多新知識的創造者、新技術的發明者、新學科的創建者作出積極貢獻。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高等學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既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創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開展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研究、探索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公益性研究。要積極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瞄準國際前沿,加強基礎研究,推動學科融合,培育新興學科,建設重大創新平台和創新團隊,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要積極推動協同創新,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項目引導,鼓勵高校同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自覺參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學研緊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着力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要自覺參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積極參與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進程,以服務和貢獻開闢自身發展新空間。要自覺參與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適應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時代需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廣泛開展科學普及,為社會提供形式多樣的教育服務,深入開展政策研究,積極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努力為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作出積極貢獻。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並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後代,不斷培育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要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增進對國外文化科技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的瞭解,展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風采,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努力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總之,我國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形成人才培養新優勢,努力出名師、育英才、創一流。各級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引導更多社會資源支持教育,形成優先發展教育的良好社會環境,讓所有受教育者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高水平大學,是我們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要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以創新能力提高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長效機制,鼓勵重點建設高校成為知識創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擴大開放的橋頭堡。清華大學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學,要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改革創新,奮勇爭先,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朋友們!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年學生是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黨和人民對包括廣大青年學生在內的全國青年寄予厚望。在這裏,我想給清華大學的同學們和全國青年學生提3點希望。

第一,希望同學們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青年人朝氣蓬勃,善於接受新事物,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珍惜美好青春年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認真學習中華優秀文化和人類文明成果,夯實理論功底,提高專業素養,努力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豐富自己。同時,要積極加強自身思想品德修養,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胸懷遠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確航向,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以實際行動創造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業績,譜寫壯麗的青春樂章。

第二,希望同學們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科學理論、創新思維來自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同學們要做到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敏於創新,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識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不斷認識和掌握真理。同時,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基層一線砥礪品質,在同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中錘鍊作風,在實踐中發現新知、運用真知,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長才幹,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切實掌握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過硬本領,為走上社會、成就事業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希望同學們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輔相成。同學們要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在發展個人興趣專長和開發優勢潛能的過程中,在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保持個性、彰顯本色,實現思想成長、學業進步、身心健康有機結合,在德智體美相互促進、有機融合中實現全面發展,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樑之材。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生力軍。廣大高校教師要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提高業務水平,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地位,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形成更加濃厚的尊師重教社會風尚,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朋友們!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我國廣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創造精彩人生的廣闊舞台。生長在我們這樣一個偉大時代,我國青年一代應該大有作為,也必將大有作為。讓我們緊緊攜起手來,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共同為我們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奮鬥、奮鬥、再奮鬥!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 篇3

四月的清華園,陽光明媚,春和景明,清華大學迎來了105歲的生日。我謹代表學校向海內外廣大校友和全體師生員工緻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我校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清華大學全面推進綜合改革,辦學質量不斷提升,順利完成“”規劃的各項目標,學校黨的建設和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建設一支與世界一流大學相對應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是綜合改革的難點和重點。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已按時完成,38個院系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部啟動,吸引優秀人才、促進人才成長的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教學和學術並重、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的文化氛圍日趨濃厚。

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出創新舉措。開展學業評價體系改革,將百分制改為相對等級制。成立教學委員會,致力於推動教育教學創新。大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我校學生超算團隊第一次包攬了三大國際超算賽事冠軍;倡議成立了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創立了跨院系交叉的技術創新創業輔修專業。向20xx級本科新生贈書,實施學生深度閲讀計劃。

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紮實推進。召開第17次科研工作討論會,出台《清華大學關於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正式啟動。加強學科交叉,成立交叉學科學位工作委員會,建立校內教師跨院系兼職制度。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推進高温氣冷堆、燃氣輪機、未來網絡、轉化醫學、地球數值模擬器等重大項目。成立藥學院,進一步完善生命醫學學科佈局。啟動長城工程科技會議,成立中國工程科技創新聯盟,主動服務國家工程科技戰略。啟動“人文清華”講壇,構建新的人文公共空間,打造清華新人文格局。

學科綜合實力不斷提升。19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得20xx年度國家科技獎。高温氣冷堆示範工程燃料元件完成堆內輻照試驗入選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成功通過一箭多星發射我校自行研製的3顆集成微系統技術試驗衞星。酵母剪切體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及其工作機理研究入選20xx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第七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中獲得5項一等獎。國情研究院入選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由我校美術學院教師擔綱設計的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獲得廣泛讚譽。人文學院格非教授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全球化戰略邁出關鍵步伐。制定清華歷史上第一個全球化發展戰略,推動清華成為促進人才培養、學術人文思想交流的全球性中心。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首批博士生正式入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完成第一批學生的招生工作。清華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微軟公司合作創辦的全球創新學院,成為中國高校在美國設立的第一個實體性教育科研平台。向全球創新學院贈送一棵水杉,祝福全球創新學院茁壯成長。

20xx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學校推進綜合改革、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一年。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綜合改革,在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啟動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職工隊伍改革,並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科研體制機制改革。

面對新起點、新目標、新任務,相信全體清華人一定會發揚清華人特有的實幹精神,努力推動學校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的台階。我也相信,在所有清華人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清華將變得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我們也將以更堅定、更從容、更自信的步伐面向世界、迎接未來!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 篇4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激動人心的10週年校慶活動剛剛落下了帷幕,但是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和場景卻始終縈繞在我們所有平東人的腦海裏,深深地鐫刻在每一個平東人的記憶中。這是一次成功的盛典,這是一次難忘的回憶,它必將永久載入學校發展的史冊。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集會,召開10週年校慶工作總結表彰大會。目的是為了把我們在校慶工作中湧現出的好做法、好經驗、好精神、好品格,轉變為激勵全校師生齊心協力促進學校更快更好發展的強大動力,開創對平東學校更加美好的未來。

10週年校慶活動的成功舉辦,完全達到和超過了預期目標:一是進一步展示了辦學實力,提升了學校的社會形象和社會聲譽;二是鍛鍊了隊伍,提高了全體師生“辦大事”和“打硬仗”的能力;三是以校為榮,校凝聚力、戰鬥力、親和力達到了新高度。十週年校慶取得的所有成績,歸功於全體平東人集體的智慧和辛勤的工作,是全體平東人集體的功勞和自豪,成績屬於萬眾一心、奮力拼搏、永遠都有愛校之心的每一位平東人。在這裏,我代表學校,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校慶工作的各位行政、各位老師以及親愛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半年來的校慶籌備工作,任務是繁重的,工作是艱苦的,成績是顯著的。我想需要總結的經驗很多。在校慶過程中,學校各部門、各位老師,心懷大局、團結協作、振奮精神,體現出舉全校之力辦大事的良好狀態,這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非常值得我們去總結,去繼承,去發揚光大。在此,我想從校慶工作基本情況、校慶留給我們的經驗與啟示、今後工作等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校慶各項工作緊張而有序

自二月初制定校慶籌備工作方案以後,校慶籌備工作就開始啟動。學校組建了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小組,開展了近四個月緊張而有序的工作。特別是進入6月份以後,學校將校慶作為重點任務,進一步加大了工作的力度,進行了廣泛的動員,調動了全校上下的積極性。在此期間,我們中國小主要行政、許多教師都沒有休息,進行緊張的籌備。其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蹟,在這次大會上受到表彰的老師和同學就是傑出的代表。

為籌備好十年校慶,學校成立了校慶籌委會,它是校慶工作的綜合協調部門,擔負着整個校慶工作的統籌與協調。其頭緒紛繁而複雜,除處理日常事務外,着重協調解決在校慶籌備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先後還組織完成了校慶紀念品購買、分發等工作。

校慶接待工作是展示學校形象的重要途徑,在籌委會的直接領導下,接待組召開多次校慶接待專題會議,從迎賓、慶典、午宴到來賓接送等每個細節都經過反覆研究,制定了“總體協調、分組接待、全程負責”的接待方案,確定了各個崗位人員的主要職責,確保了校慶接待工作的圓滿完成。

宣傳工作是我校十週年校慶活動的重點工作,學校策劃製作了《十年成長,一路拾穗》紀念畫冊;編輯出版了校慶校報特刊;出版了《向十年校慶獻禮》文化展板和條幅標語;以校園各處櫥窗為載體,開展了“攜手十年,鑄就輝煌”為主題的大型圖片展;克服種種困難,加班加點,完成了具有較高水平的13分鐘學校形象宣傳片。 校慶期間,通過社會媒體先後多次對學校進行報道,特別是校慶當天共接待校外媒體3家,集中發佈了學校校慶的新聞報道,為展示學校辦學業績,擴大學校影響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藝匯演是校慶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展示我校師生精神面貌的窗口,所以大家的關注度很高。校慶節目編排組隊伍龐大,參加演出的師生員工近300人,是我校建校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文藝資源的整合。工作人員放棄了一個又一個節假日,一心撲在工作上,加班加點對節目精益求精。所有演職人員都能堅守崗位,聽從指揮,保持了良好的秩序,種種情景令人感動,拼搏的背後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校慶演出成功的關鍵。

從接受任務到演出結束,在學校領導重視下,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演職人員全情投入,圓滿完成了學校交給的任務,很好地展示了平東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校園環境的美化和整理是校慶籌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後勤保障組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對校園進行了整理佈置。對校園內文化環境進行了重新佈置,新置校園文化展板20塊,並租用汽球四個、拱門1個,購買近百盆花卉和二十多個花籃,分別在學校大門內兩側,營造出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在學校決定以政府廣場作為慶典會場後,後勤處完成了校慶慶典會場的規劃和佈置,在充分考慮會場安全問題的前提下,在會場周邊佈置了多個安全疏散通道,使整個會場完全符合大型活動的應急疏散要求。整個校慶慶典進行得非常順利,燈光、音響供應正常,各方設備沒有出現任何故障和異常情況,後勤保障組圓滿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任務。

十週年慶典是學校建校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活動,學校積極尋求地方政府給予支援,與三鄉公安分局進行聯繫,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三鄉公安分局多次派員瞭解現場情況,提出寶貴意見,並於校慶當天,親臨現場,幫助維持會場秩序,為我校校慶活動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校慶期間,未出現任何安全事故,萬無一失。

為了讓廣大學生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經學校多次邀請和精心策劃, 6月16日上午,“中國感恩教育校園萬里行專家演講團”走進了我校,舉辦了感恩教育報告會。報告會由中國感恩教育講師團成員、國家心理諮詢師李一鳴老師主講,內容包括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兩個方面,歷時兩個小時。

李一鳴教授首先從古代“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事例來引出感恩是一種美德,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傳統,也深深地滋養着一代代人。李教授用一個極具感染力的汶川地震的遺孤的聲音、給天堂媽媽一封信的故事、武漢母親為燒傷女兒植皮的故事來帶動全場的氣氛,在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催人淚下的故事的感染下,同學們、家長們、老師們都留下了感人之淚。在李一鳴老師的引導下,“爸爸,我愛你”、“媽媽,我愛你”、“老師,您辛苦了”的喊聲響徹雲霄,同學們的愛心、孝心、感恩之心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在親子互動、師生互動環節,很多孩子緊緊抱着自己的父母、老師泣不成聲。父子擁抱、母女撫愛、師生簇擁,許多學生泣不成聲,感恩現場真情四溢飛灑。感恩、感悟、感動如花般在這裏綻放,震撼着、滌盪着在場的每一位師生、家長的心靈。

這場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報告,使我們十週年的校慶活動在每一位師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校慶活動取得的經驗與啟示

學校十週年校慶取得了巨大成功,所取得的經驗也是我們今後開展工作的寶貴財富。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領導重視,組織得當,是校慶成功的保證

作為今年學校工作的重頭戲,學校領導班子對校慶籌備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方案的制定到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都予以了高度重視。校慶領導小組及各個工作組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為十週年校慶成功舉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領導組成員與各工作組組長以及各學部的領導,既要保證日常工作,又要準備校慶,時間緊,任務重。但各部門各工作組之間統籌協調,加強合作,狠抓落實,確保了校慶工作緊張有序,忙而不亂,在做好校慶工作的同時也保證了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2、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是校慶成功的基礎

在這次校慶籌備和慶典活動期間,全校師生迸發出巨大的熱情,真正表現出主人翁精神,湧現了很多的感人事蹟。校慶各籌備小組雖各有分工,但很多工作是交叉的,有時一項工作的完成需要多個部門甚至所有部門的通力合作。在編輯出版《十年發展,一路拾穗》宣傳畫冊的過程中,學校董事、廣大教師提供了大量資料,確保了畫冊的如期完成;在組織拍攝學校形象宣傳片的過程中,各學部、後勤部門均大力支持,集團兩位董事長親自坐鎮安排拍攝任務,宣傳片的高質量完成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在組織文藝匯演的選拔與彩排過程中,涉及演出任務的學部、班級、相關人員服從大局,聽從調度,可以説,文藝匯演的出色表現有他們的功勞。事實證明:平東人是團結的、協作的、實幹的、奉獻的,這是我們事業的成功之本,力量之源。

3、宣傳先行,輿論支持是校慶成功的關鍵

在十週年校慶籌備階段,學校在三鄉電視台發佈了校慶各類公告通知、領導來校視察指導、學校各部門校慶活動、學校基本情況及辦學特色等有關信息。這給廣大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了解我校校慶工作和學校近幾年所取得成就的重要渠道

此次校慶,吸引了多家媒體的關注,中山電視台、中山日報、三鄉電視台紛紛報道了學校十週年校慶的盛況,向社會展示了一個奮發向上、處處煥發着勃勃生機的平東學校。通過宣傳學校,不僅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展示了學校的新形象,而且得到輿論各界的關注與支持,為學校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繼續保持和發揚校慶精神,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校慶是途徑,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快又好發展是目的。校慶結束後,我們要在認真總結校慶經驗的基礎上,發揚校慶精神,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層次上來。 本次校慶活動總體來説取得了圓滿成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校慶對我們來説是一個重大機遇。她在董事會全體股東以及全體師生員工心中播下了平東學校值得我們去愛、值得我們去為之奮鬥的信念;她宣傳了學校的輝煌歷史和今天的變化,宣傳了學校師生員工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校慶圓滿成功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校慶本身,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不成的工作,這種精神、這種凝聚力是我們力量之源、立校之本。面對今天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形勢,我們全體師生員工都必須站在學校和諧發展的新高度,充分利用藴蓄了整整十年的文化積澱,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果斷抓住機遇,不斷樹立新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學校提升辦學層次工作。

我相信,經過我們一代,甚至今後幾代平東人的不懈努力,到20xx年校慶、30年校慶之際,我們一定能在世人面前展現出一個更新、更強、更好的平東學校。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迎難而上,一步一個腳印,為實現我們的美好願景而努力奮鬥!

清華校長校慶講話 篇5

新學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學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全校上下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個年級各個部門的工作紮實有效,教職工表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全體學生遵規守紀,教風、學風、校風令人滿意。我們的校慶活動深獲好評,對內,起到了振奮精神,增強師生愛校情感,增強凝聚力的作用;對外,達到了擴大影響,爭得社會各界支持,促進學校快速發展的目的。

年初,學校決定今年10月份召開建校30週年慶祝大會,當時考慮到僅僅召開一個慶祝大會,意義不大,所以我們就把今年全年定為學校的校慶年。這個想法定下來以後,學校制定了一個全面詳細的校慶方案,進行了明確細緻的分工。我們這一年的校慶活動包括:一是在新聞媒體(大眾日報、濟寧日報、鄒城電視台、鄒城教育網)上發佈校慶公告,進行系列宣傳報導;二是建立校慶網站;三是開展校慶徵文;四是編制校慶系列資料(包括:製作建校三十週年紀錄片、編輯校史圖書、編輯校慶畫冊、編輯優秀徵文選、編輯家庭教育成果彙編等);五是舉行系列校慶集會(包括:新老領導班子座談會、離退休教職工座談會、學校周邊單位領導座談會、曾在四中工作過的部分同志座談會、優秀學子報告會、慶祝大會、校慶文藝演出等);六是以校慶為契機整治校園環境,打造具有四中特色的、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截止到10月9日,我們的各項活動都達到了預期目的。10月10日上午,我們隆重召開了建校30週年慶祝大會,下午在鋼山劇院舉辦了文藝演出,校慶活動達到高潮。

目前,校慶活動暫告一個段落。回顧這半年多的時間,我們圍繞校慶所做的各項工作都可圈可點。

首先,我們的校園環境整治一新,佈置更加合理,更加簡潔大方,更加賞心悦目;我們的校園文化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特色,我們不模仿其他學校(我們不盲目跟進,根據四中的地理位置,根據四中多年來形成的文化積澱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其他學校也模仿不了我們。 其次,我們的校慶氛圍很濃,宣傳力度很大,參與面很廣。我們的校慶網站內容非常豐富,點擊率很高;我們召開的幾個座談會,爭得了前兩屆領導的支持,爭得了離退休教工的支持,爭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我們舉辦的校慶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廣大師生踴躍投稿,許許多多的稿件都表達出了濃濃的愛校情懷,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我們的校慶資料豐富齊全,堪稱精品。無論是我們的紀錄片、校史圖書、校慶畫冊、優秀徵文選還是家庭教育成果彙編,可以説樣樣是精品,件件是精品(質量高、內容豐富、很有參考價值、保存價值)。因為負責每一項資料的同志都是用心在做,都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大量的勞動、大量的精力、大量的心血。

第四,我們的慶祝大會隆重、熱烈、簡潔、圓滿成功。從擬定邀請人員,到請帖的發送,再到座區的劃分;從大會氛圍的營造,到迎接來賓的程序;從挑選迎賓人員,到每一個教職工的服飾;從來賓行走路線,到會場秩序;從整個場面,到每一個標語口號;從確定講話人選,到撰寫講話稿;從來賓領取資料,到給來賓佩戴鮮花進入會場,等等,我們考慮到了每一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周密的考慮部署換來的當然是完美的結果。所有來參加慶祝大會的人都讚不絕口,全體師生更是羣情激昂,人心振奮。四中就是四中,凡事都追求精緻精細,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我們所追求的,也是絕大多數人對我們的評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kejiao/gmmd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