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工礦企業講話稿 >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精選範文大全(二)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精選範文大全(二)

【導語】:在工作分析會裏面領導需要怎麼發言呢?發言時有需要注意什麼呢?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精選範文大全(二)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一

我們的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科技事業,從建國初期的向現代科學進軍,到改革開放初期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戰略思想的形成,到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再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確立,認識越來越深刻,層面越來越高,措施越來越大。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又進一步深化。黨中央國務院深刻認識到,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發展方式的衝擊。要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必須着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儘快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在有關講話中,xxxx和温家寶總理都對科技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分量之重,部署之全面,要求之明確都是過去少見的。比如,xx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一個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決定了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前途”,“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7月9日-11日,xx在河南調研,在調研企業時,他説“企業的生命在於創新”,希望企業着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適應市場新變化;在專程考察了兩家科研機構後,他強調要發揮人才作用,加強科研攻關,加快成果轉化;在河南省的工作彙報會上,他又着重強調要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温家寶在中科院建院60週年大會上,以“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為題發表講話,對加快發展科技的重大戰略意義進行了深刻闡述,指出“科學技術決定民族興衰和國家命運”,“中國的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科學技術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重要原動力”。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温家寶總理明確指出:“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把加強科技支撐作為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進一步強調“要始終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4月份,温家寶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深刻闡述了“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6月初在天津調研時,温家寶指出,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繼續加大對“三農”、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薄弱環節的支持。7月初在長沙調研時,温家寶指出“企業的前途在於自主創新”。7月中旬在陝西調研時,温家寶又強調,“要永遠記着,高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我們自己”。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工作,在“一化三基”發展戰略中,明確將自主創新工作作為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置於發展戰略佈局的重要位置,並確立了“科教興湘、建設創新型湖南”的自主創新發展戰略。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省委、省政府在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制定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措施時,把自主創新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政府專門出台了《關於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重點任務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並建立了湖南省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為推動產學研結合創新,省委、省政府舉行了高規格的全省產學研結合創新大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加會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產學研結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在省財政支出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仍下決心設立了5個億的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今年6月8日,省委召開常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工作。周強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的中心環節,並將“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要研究解決的十大問題之一。徐守盛代省長上任以來,幾次調研,都將科技部門作為重要經濟部門,要求省科技廳負責人陪同。今年,省級部門預算安排科技資金比上年增長15.15%,同時,財政還明確表示,在今年財政超收分成中再安排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1億元,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重視和殷切希望。

從上面介紹的情況可以看出,隨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深入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作用越來越重視,把自主創新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科技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切實增強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埋頭苦幹,只爭朝夕,勇挑重擔,有所作為。

2、清醒認識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面臨的挑戰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省委省政府“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強基礎、惠民生”的總要求,紮實工作,開拓創新,戰勝連續十餘次暴雨洪水,經濟社會保持速度穩增、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初步統計,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5億元,增長15.1%。這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貢獻。但是,我省自主創新工作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面臨新的挑戰,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產業結構調整缺乏高端應用技術的有力支撐。

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是我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突破口。近年來我省的新型工業化戰略對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我省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狀況還比較突出,還沒有擺脱重化工業為主導的模式。因此,在優化產業結構時,一方面,要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傳統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並逐步使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然而,目前,我省在這兩方面都還面臨比較嚴重的高端應用技術短缺問題。

在傳統產業方面,產業提質升級的技術需求非常迫切。比如,鋼鐵產業:鋼鐵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但鐵礦石主要依賴進口,而我省祁東、洞口擁有近10億噸低品位鐵礦儲量,由於選礦技術因素,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開發,急需突破低品位鐵礦高效富集和利用的技術瓶頸;高品質、特種鋼等高附加值鋼生產技術也有待突破。化工產業:由於技術瓶頸制約比較嚴重,產品品種少,上海市精細化工產品上萬種,而我省只有1000多種;精細化工產品“大路貨”較多,高附加值產品較少。有色金屬產業:我省是“有色金屬之鄉”,但現在已面臨嚴重的資源枯竭危機,富礦所剩不多,鉍、銻、鉬、銅等礦產品資源儲量增長已遠遠低於原礦產品的消耗速度,迫切需要攻克低品位、難選型礦產資源開發技術。同時,我省有色金屬產品結構不合理,“兩頭小,中間大”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初級礦產品、初級冶煉產品比重偏高,技術含量高的深加工產品只佔總產值的一成左右,十種有色金屬萬噸利潤僅為有色金屬資源稀缺的江蘇、廣東的1/5和1/3。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同樣面臨着亟待突破的關鍵產業技術難題。比如,工程機械產業:工程機械是我省的第一個千億產業,但規模以上工程機械企業生產的主機產品中,液壓元器件、發動機等基礎零部件的進口成本佔製造成本的40%以上。國外供應商在基礎零部件供給、價格、供貨期、規格等多方面陸續開始對我採取限制,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企業就曾因境外零部件供給不足,不得不重新調整生產進度和生產計劃。這種技術依賴狀況,嚴重影響我省工程機械產業的正常發展和做大做強。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雖然我省軌道交通裝備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但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升整體產業水平,仍面臨變頻調速異步牽引電動機技術、100%低地板輕軌車系統集成技術等難題。電動汽車產業:雖然近年來我省在電動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示範運營推廣數量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但現階段裝備電動大巴的動力電池組重量在2噸左右,價格在三四十萬,開發高功率和高容量動力電池依然是阻礙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一個主要的技術瓶頸,同時,在電驅動技術、混合動力集成技術、整車集成技術及共性技術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技術難題需要集中力量進行攻關。風電裝備製造產業:我省風電產業的葉片、風電機組電控系統、主軸承、偏航變槳驅動等主要零部件還依賴於進口,特別是主軸承,我省乃至我國尚不能自主製造,嚴重製約了我省風電產業的發展。太陽能發電產業:急需突破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製造、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製備、太陽能熱發電等高端應用技術,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能力轉化存儲效率,為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第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缺乏農業科技創新的有力推動。

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要求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湖南的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但我省只是農業大省,不是農業強省,需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解決相關技術難題。

一方面,提升農業生產水平的有關技術亟待突破。我省在超級雜交稻、高產優質油菜等良種選育等方面有明顯優勢,但要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還有一系列技術難題要突破,特別是在超級雜交稻分子育種技術、快速繁殖技術與裝備、高產高效種養殖技術、高效生物肥料和農藥生產技術等方面,有待加大攻關力度。

另一方面,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有待增強。我省高附加值農副加工產品生產能力較弱,農業初級產品與加工品的產值比例僅為1:0.92,不僅低於發達國家1:3左右的發展水平,甚至低於全國1:1的平均水平。比如,稻米加工還主要停留在食用大米的水平,功能性食品、大米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處於起步階段。我省農產品加工領域需要農產品加工工藝和質量控制、酶與發酵工程、植物有效性成份產業化提取等關鍵技術的有力支撐。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缺乏節能環保技術的有力支持。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技術體系和生產體系。近年來,我省在推動兩型社會建設上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生態文明建設形勢仍不容樂觀。

一方面,能源資源緊張局面日趨嚴峻。我省是一個能源資源比較匱乏的省份,石油、天然氣資源完全依賴調入;煤炭缺口也非常嚴重,年淨調入上千萬噸;鐵礦、鈦礦資源十分缺乏。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我省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節約集約利用是必然選擇。但是,目前我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不高,20xx年我省能耗為1.202噸標煤/萬元GDP,這一能耗水平不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6%,而且是江蘇的1.58倍、是廣東的1.76倍。

另一方面,環境治理和保護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我省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工業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工業固體廢物、生活污水COD、生產生活廢氣的排放量仍呈增長趨勢,環境污染事故呈高發態勢,環境治理和保護任務艱鉅。比如,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已影響到湘江流域的飲水安全,急需突破有關技術,加緊治理。再比如,我省某鉛鋅礦,建廠以來曾產生1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但其遺留的4000畝尾礦庫,對水域和土壤產生了嚴重污染,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要綜合治理好至少需要200億元。

面對如此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必須加快節能減排科技創新,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能源高效利用、廢棄物利用、廢水處理利用等技術應用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污染。目前,在這些技術領域,我省還需突破電氣節能、節能高效冶煉工藝、重金屬廢渣處理與資源化、重金屬重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等關鍵技術。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二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20xx年全省科技形勢分析會,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一是回顧總結今年上半年以來全省的科技工作,二是分析當前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探討如何進一步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三是研究部署今年後一階段的幾項具體工作。下面,我圍繞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上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科技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努力創新體制機制,着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科技難題,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完成全年工作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1、科技管理工作有新理念

科技管理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創新工作理念,不僅要在領導決策後,在具體工作中抓好貫徹落實,而且要在領導決策前,積極主動提供參考。在創新工作理念、當好決策參謀方面,今年以來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較好效果。

一是針對工作形勢要求,謀劃增加管理職能。為了適應新形勢對科技管理的新要求,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中,我廳加強溝通,積極爭取,力求職能設置符合現實科技管理需求。在年初省政府批覆的“三定”規定中,我廳的行政職責得到增強,新增了組織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牽頭組織協調促進全省產學研結合工作等五項職責;強化了對全省科技進步工作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高新技術產業化等六項職責。更加令人鼓舞的是,在省政府規定的“機構改革後人員編制、職數、內設機構總數不得突破”的前提下,我廳新增了重大專項處,還在政策法規處加掛了“創新體系建設辦公室”、人事教育處加掛了“科技人才工作辦公室”兩塊牌子,增加了兩個行政編制、一個處長職數和4個副處長職數。這是很不容易的,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重視和關心。這有利於理順我省科技管理職能,有利於省科技廳更好地統籌管理全省科技工作,有利於更充分發揮科技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湖南的支撐與引領作用,

二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謀劃對策措施。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加快我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省委省政府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調研。省科技廳積極配合,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中心任務,主動謀劃科技工作。在郭開朗副省長組織領導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調研中,省科技廳牽頭,聯合省直有關部門,開展了專題調研,起草了調研報告,總結了我省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效,分析了制約我省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機制問題,提出了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以及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由省政府組織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出台產業差異化扶持政策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建議。調研報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在“xx”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編制的前期調研中,我們確定了10個規劃前期重大課題,開展了廣泛調研,我們根據這些調研成果,對我省“x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編制思路提出了意見建議,使綱要更好地體現科技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在由我廳牽頭的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專項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認真總結近年來我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驗,深入調研,多次徵求部門和專家意見,形成了《新能源產業專項規劃(討論稿)》,為培育發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決策參考。特別是,在省委部署建立健全乾部考評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時,我廳提出的將加強自主創新工作納入幹部考評體系的建議得到肯定,科技創新指標已被納入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決定》(討論稿)中的幹部考評指標體系。

三是借力科技進步執法檢查,謀劃優化科技進步大環境。今年,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極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進步法律法規在我省的貫徹實施,推動了科技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我們在做好自查的基礎上,主動配合有關檢查工作,積極協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省人大常委會的檢查彙報的起草工作,力爭報告能充分反映我省科技工作實情和科技部門的意見建議,為國家政策措施的制定和省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在向省人大常委會的彙報中,我們提出的建立健全科技進步考核問責機制、完善科技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創新平台共享機制等建議得到充分採納。

2、創新體系建設有新突破

今年以來,我省在科技創新創業的機制、平台、項目、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產學研結合創新機制建設快速推進。經過積極爭取,省財政廳已同意今年安排1億元產學研結合專項經費。加快實施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工程,受理項目160多項。引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出台了《湖南省關於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新成立6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在已成立的聯盟中遴選了雜交水稻、柑橘、風力發電裝備、軌道交通等符合條件的聯盟開展試點工作,探索承擔重大技術創新任務、構建產業技術創新平台等方面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為聯盟的建立和發展積累經驗。加強與中科院的合作與交流,中科院湖南技術轉移中心三個分中心建設穩步推進,爭取中科院在湖南設立了4個創新崗位。積極推進我省與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的合作,省政府與浙江大學、四川大學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國際科技合作步伐加快,受理的國家合作項目涉及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五大洲的近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二是創新平台和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加快。立足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兩型社會”建設,啟動了20xx年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申報受理工作,將在8月底前下達立項計劃。針對省屬科研院所技術創新能力弱、科研人才缺乏等問題,設立了省屬科研機構技術創新專項,重點支持省屬科研機構的技術創新推廣活動和人才引進培養項目。省競爭情報中心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競爭情報監測外包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工業設計平台建設加快推進,第二屆“芙蓉杯”國際工業設計創新大賽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組建了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通過提供創業硬件與軟件服務,引導大學生以技術創業,培養和儲備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大學教育資源與科技成果產業化相結合。加強孵化器和技術轉移機構建設,中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和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在科技部的綜合考評中,均被評為優秀,其中中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名列全國第二;岳陽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使我省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數量增加到五家,我省已被科技部列為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建設重點省行動試點。積極爭取在我省建立“亞歐會議(ASEM)框架下的亞歐水資源研發中心”,外交部已明確,將向國家建議,在今年10月4-5日在比利時召開的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上,由温家寶總理在會上倡議在中國湖南成立“亞歐水資源研究中心”。實驗動物管理工作進展順利,有效保障了科研平台實驗動物質量和動物實驗環境。20xx年度省自然科學創新研究羣體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博士後科研資助等人才培養項目順利推進,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取得新進展,截止目前共有24人進入省“百人計劃”,其中12人進入國家“千人計劃”。

三是管理機制創新進展明顯。在年初的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我們特別強調了要提高管理科學化水平。上半年,大家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管理機制創新亮點紛呈。在“xx”規劃編制中,大膽探索技術路線圖的應用;在重大專項的立項管理機制中,引入了公開招標機制,對“工程機械液壓元器件關鍵技術攻關”專項實行了“公開招標、擇優支持”的立項方式;主動聘請外省專家參與立項評審,進一步確保重大專項立項的公開、公正、公開和民主、科學;在省科技獎勵網評中,採取“雙盲”評審、從全國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庫中隨機遴選評審專家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維護了評審的公平、公正和權威性;在今年的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評審中,區別對待,分部屬院校和非部屬院校兩組進行,既促進了項目整體水平的提升,又有利於非部屬院校的人才引進與培養,得到廣泛好評;作為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的9個試點單位之一,我們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評價體系改革,按照新的評價體系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嘗試,達到了預期目的,積累了寶貴經驗;適應科研新需求,設立了科研條件創新專項,重點支持科學儀器、實驗動物自主創新以及創新方法工作;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快速推進,受理自主創新產品申請200多項,湖南省第一批自主創新產品目錄即將出爐。在創新體制機制的同時,迅速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面推廣應用。比如,將科技重大專項中探索出的“兩條線”管理和“四評三審”制,引入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的管理中。

四是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僅從兩個方面的數據就能看出,我省的創新能力具有較高水平。第一個是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上半年我省專利申請9160件,同比增長43%,專利授權5424件,同比增長52%。第二個是爭取國家項目經費方面的數據。在今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第一批項目中,我省獲批項目272項目、資助經費1.97億元,經費數進入全國三甲,僅次於江蘇、浙江兩省。近年來,我省獲得國家創新基金的資金快速增長,從20xx年的全國第9位,到20xx年的全國第6位,再到今年第一批項目經費全國第3位,充分説明我省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有了快速提升。此外,截至目前,爭取高新口經費1.2億元;爭取社發科技經費達1.64億元;爭取農村口經費1.2億元,其中爭取國家農轉資金1600萬元,居全國第一。特別要提出來的是,今年我省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3個,涵蓋所有11個民口專項中的7個,預計獲得資助3億元。今年全年預計將爭取國家科技經費12億元,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3、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有新成就

一是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成效不斷擴大。緊緊圍繞調結構、轉方式這一首要任務,突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民生科技兩個重點方向,着力突破對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公益技術,今年確定新啟動“大型盾構設備研製及其產業化”等12個專項。進一步完善了“兩條線”管理機制,抓好已啟動的重大科技專項的過程控制和目標管理。據初步統計,20xx年來,我省組織實施的45個科技重大專項,累計攻克關鍵技術瓶頸243項,研製出重點新產品72個,取得授權專利188項(其中發明專利109項),制定國家標準205個,企業標準70個,新增產值343.25億元,新增利税29.34億元。

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按照《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要求,加強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搶佔產業價值鏈高端,推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上半年,全省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903.36億元,同比增長58.46%(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41.6%);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880.59億元,同比增長61.11%(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40.3%),佔GDP的比重提高到11.8%,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2.5%;實現利税總額292.99億元,同比增長64.11%(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48.2%),實現出口創匯19.1億美元,同比增長43.29%(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35.4%)。高新區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集聚和帶動作用突出,上半年全省5個高新區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1382.37億元,同比增長47.7%,佔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的47.6%。其中,長沙國家高新區以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為戰略指導,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工作,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同比增長57.6%,新產品產值增長34.5%;株洲國家高新區認真做好服務企業工作,上半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98億元;湘潭國家高新區利用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的契機,加快推進火炬創新創業園、科技孵化城等平台建設,招商引資成績喜人;衡陽高新區上半年投入科研經費達1.5億元,佔總銷售收入的3.5%,創歷史新高;益陽高新區實施全體科技管理人員與企業掛鈎聯繫制度,切實服務企業創新創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跨越發展,不僅大力促進了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且對推進我省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發揮了重要的引導帶動作用。

三是農村科技工作進一步加強。通過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我省農村科技創新的顯示度和影響力。據最近對9個農業科技重大專項的驗收和中期現場評估,共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200餘項。項目創新成果示範推廣面積20xx多萬畝,新增產值近47.6億元,帶動農民增收22億元以上。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和農村特色產業科技示範基地建設成效顯著,新增產值近130億元。正式啟動了湖南省農村科技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工作,積極爭取省政府支持,主動加強與科技部的溝通,我省有望成為全國繼山東之後第二個國家農村信息化科技示範省。

四是民生科技得到強化。全力推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科技創新,科技部已啟動國家“863”項目“湘江流域冶煉重金屬污染物減排與利用關鍵技術及示範”作為應急項目。城市生活垃圾和電子廢物綜合利用專項,建設了示範工廠,實現了整機拆解20萬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設計處理能力,有力支撐了湖南兩型社會建設。加速推進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獲得國家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氣象災害預警評估”專項實施成效顯著,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到我省氣象災害的預測、預警、應急的各個環節之中。科普工作紮實開展,20xx年湖南科技活動周共開展各類科普活動4000多項,在全省掀起了科技普及的熱潮。

4、市州科技工作有新亮點

今年以來,各市州科技部門在市州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據初步統計,今年全省14個市州本級科技投入5.9億元,較去年增長11.8%,有7個市的本級科技投入較上年增長10%以上。長沙市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今年市本級科技投入2.5億元,已引進了11家知名高校院所長沙建立技術轉移中心,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超千億元,同比增長43%。株洲市運營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已達260台,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機研究室也落户株洲。湘潭市緊緊抓住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專項列入國家大江大河專項治理這一契機,繼續推進“1126”科技工程,支撐節能減排。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預計上半年實現產值226億元,同比增長78%;增加值72.6億元,同比增長84.7%。岳陽市創新引導資金投入引導比、投入利税比分別達1:125和1:78,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被列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益陽市建立了國家專利技術(長沙)展示交易中心益陽分中心,為全省首家。常德市大力引導規模工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預計上半年全市規模工業企業R&D投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9.8%。邵陽市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促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41份;以“科技創新的魅力”為主題的系列宣傳報道,社會反響熱烈。郴州市積極推進有色金屬產業園區積極創建省級高新區工作。婁底市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税收預計同比增長409%,出口創匯預計同比增長605.8%。永州市上半年專利授權同比增長1.6倍。懷化市出台了《懷化市工業發展獎勵辦法》,強化了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張家界市20xx年市本級科技投入同比增長52%。湘西自治州20xx年州本級科技研發經費財政預算760萬元,較上年度增長20%。

同時,我廳也繼續加大了對市州科技工作的領導支持力度。與常德市人民政府建立了科技會商工作機制併成功舉行了第一次工作會商;與湘西自治州政府舉行了第二次會商。目前,省科技廳已與5個市州建立廳市(州)會商工作機制,正在積極籌備與株洲市、張家界市政府建立科技會商工作機制。省基金委在與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同設立省市聯合基金的基礎上,今年又與衡陽市人民政府共同設立了湖南省自然科學衡陽聯合基金。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縣市科技工作的支持和引導,組織實施了科技支撐縣(市)區域經濟發展專項計劃,優先支持省直管縣的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5、自身建設有新進展

“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有序開展。3月份開展了“破解難題促轉變,服務民生促和諧”作風建設主題月活動,各級黨組織深入基層,充分發揮科技部門優勢,主動為農村、科技企業、科技人員排憂解難,受到基層科技人員和羣眾的歡迎。創先爭優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圓滿完成了省直工委佈置的創先爭優公開承諾試點工作任務。6月18日省委組織部、省直工委組織省直各廳局近200人前來觀摩考察學習,我廳的做法得到省委組織部、省直工委的肯定和兄弟廳局的好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正在積極踐行承諾,爭創先進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有效推動了機關作風建設,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條財處與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共同開展了支部學習教育活動、農村處黨支部等與科技部農村司新任司長陳傳宏帶領的農村司黨支部共同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規範權力運行制度建設已全面部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同時,全省各市州、縣市區科技局黨組織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也開展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創先爭優”活動。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三

目前,全省的“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已全面鋪開,今年9月份前將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實行“省管縣”體制改革,可以達到減少管理層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進而推動城鄉經濟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既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扁平化”管理、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也是增強縣市自主發展能力、實現“擴權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措施。但“省管縣”體制改革不是萬能藥,隨之而來也會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就科技管理工作而言,對省、市、縣三級科技管理部門都會帶來新的挑戰。

對於省科技廳來説,今年初,針對“省管縣”體制改革,科技廳在科技計劃改革和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省財政科技撥款未設立縣市科技專項、省本級科技投入並未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專門設立了科技支撐縣(市)區域經濟發展專項計劃,由縣市科技局和財政局聯合申報,目前已申報推薦了34個項目。近兩年來,我省爭取直接支持縣市中小企業的國家創新基金項目有113項,金額達7850萬元。同時,明確產學研項目由縣市直接申報,重大專項由縣市直接參與。另外,明確科技支撐計劃、成果推廣計劃、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和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等都要加大對縣市的支持力度。但隨着“省管縣”體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將給省廳的工作至少帶來兩大挑戰。一是管理幅度加大。現在我們主要直接面對的是14個市州,將來在此基礎上還要直接面對79個省直管縣,管理幅度大大拓寬、管理難度空前加大。儘管現在的信息技術和交通都比較發達,但如此眾多的縣級行政單位無疑給省科技廳的管理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二是資金壓力驟增。在現有經費條件下,我們要加大對所有省直管縣的支持,難度相當大。因此,如何創新管理手段和爭取縣市專項資金是省科技廳當前要迫切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對於市州科技局來説,“省管縣”體制改革,能使市州科技部門集中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市州本級的科技發展中。但是,“省管縣”並不意味着市州對縣市科技發展工作的責任缺失,在行政體制改革尚未完全跟進的情況下,市州仍然需要加大對縣市科技發展的指導力度。因此,市州將面臨“不管錢,要管事”的難題,如何處理好財政體制與行政體制不對稱的問題是市州科技局要抓緊研究解決的。

對於縣市科技部門來説,“省管縣”體制改革,能帶來更多的潛在資源,一是國家和省級科技部門的支持將增加,二是“省管縣”後縣級財政留成比例增加,縣級財政科技投入也將相應增加。因此,縣市科技工作的現狀將得到改觀。但縣市科技部門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科技資源,圍繞縣市發展大局,創新科技工作思路,在縣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真正發揮科技支撐作用,要徹底改變以前部分縣市科技部門固有的“作用不大”、“難有作為”的錯誤定位,必須亮出真本事、幹出實績來。同時,要避免縣市與縣市之間在科技發展方面的重複建設和無序競爭,最終削弱財政科技資源的使用效益。

總之,“省管縣”體制改革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地理以及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的複雜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給我省各級科技管理部門都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要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科學合理地統籌規劃,不斷總結經驗,加快探索出一條全省科技工作協調發展的改革模式。

三、今年後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後一階段,全省科技系統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上半年的良好發展態勢,密切跟蹤研究新形勢、新挑戰,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謀劃科技工作,真抓實幹,開拓創新,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1、要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大力扶持高新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進長沙高新區國家創新型園區試點,推進株洲、湘潭高新區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做好衡陽高新區升級國家高新區工作,啟動郴州、常德高新區建設工作。要繼續做好高新技術企業和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加強對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調研和管理,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要做好高新技術企業投融資服務工作,推進與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全面合作,探索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新的運行模式,吸引社會資金組建創業投資公司。要着力突破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信息、生物、文化創意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以園區和基地為載體,加強技術的集成應用與產品規模化的基礎能力建設,加大示範應用推廣力度。要爭取今年全省示範推廣640輛各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2、要加快推進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

要着力抓好新立項專項的啟動實施,儘快下達經費,加快實施進度。要嚴格執行“兩條線”管理機制,抓好新啟動和在研專項的過程控制和目標管理,突破一批共性和關鍵技術瓶頸,為轉方式、調結構和“兩型社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要加大對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成效、管理經驗等的宣傳,擴大影響,樹立品牌。要抓好科技支撐縣市區域經濟發展專項的實施,培育縣市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3、要加快產學研結合創新體系建設

要突出抓好產學研結合專項經費的使用,確保投入效益。重點圍繞《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五年行動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開展產學研結合創新。加強分類指導,根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學研結合創新平台建設、產學研結合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這三大類項目的特點,合理確定投入比例和支持原則。要加強對項目執行效果及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提高投入效益。要引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新建一批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要抓好聯盟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推動聯盟發揮更大作用。要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評價及獎勵辦法,根據科技創新活動的不同特點,完善科研評價制度和指標體系,轉變科技成果評價導向,變單純傾向技術導向為技術導向和產業化導向並重,突出創新成果的應用價值,推動產學研結合創新。特別要注意的是,現在全省上下在推進產學研結合創新上熱情高漲,動作很大,一批市州、縣市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一大批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但建立合作關係僅僅是一種手段,我們的目的是通過產學研合作,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提升產業水平。因此,當前,更為迫切是要探索總結有效的合作機制和運行模式,要多調研,多分析,大力挖掘典型,做好宣傳推廣。

4、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

要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申報國家項目,加強申報項目跟蹤,確保全年爭取國家項目經費有較大增長。要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重大專項招標機制、聘請外省專家參與立項評審、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建設試點等工作,出效果、出經驗。要針對“省管縣”帶來的挑戰,研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要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等專項實施力度,選拔好第二批省科技領軍人才。要統籌項目、平台、人才建設,把人才培養目標納入科技計劃實施、科研平台建設各個環節。要深入研究轉制科研院所的改革發展問題,創新工作思路,加快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做大做強科研院所產業,維護轉制科研院所的穩定和發展。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及時傳達學習中央和省裏的重要決策部署、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政策調整等等涉及全局的重大信息,以最快速度尋找我們的切入點。對於經黨組集體決策實施的重大工作進展情況,有關處室要及時報告分管廳領導,分管廳領導要及時在黨組會議或廳領導辦公會議上進行通報。

5、要加快“xx”科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要組織好“xx”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深入分析“xx”發展所處的新背景、面臨的新情況,編制出“xx”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xx”科技工作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要加強與科技部的彙報、銜接,力爭我省更多的優勢項目能進入國家“xx”科技計劃。要儘量將進度往前趕,這樣我們取得的成果就有更多機會納入國家“xx”科技計劃框架。各市州科技部門要立足本地實際和發展特色,在全省“xx”科技發展中準確定位,切實做好市州科技發展規劃工作。

6、要紮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要嚴格按照總體要求和統一安排,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作為推動科技工作的重要推動力來抓,紮實推進各個步驟的工作,務求實效。特別是要抓好承諾履行任務。廳機關各支部和全體黨員都向人民羣眾作出了鄭重承諾。這些承諾不能只是寫在紙上,掛在牆上,立在桌上,一定要銘記在心裏,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上。如果承諾變成了空洞的口號,成了擺樣子、走過場的作秀,那就會使科技廳和科技廳的黨員幹部在人民羣眾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特別是全省科技系統要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提高科技部門的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推進科技管理創新,在建設服務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和廉潔政府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

同志們,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下,科技工作肩負的使命更加艱鉅,承擔的責任更加重大,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全省各級科技管理部門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更加奮勇的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做好今年後幾個月的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四

各位領導,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回顧和交流一年來我市農業科技示範工作情況,表彰獎勵和推介在農業科技示範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典型,安排部署今後一段時期如何推進全市農業科技示範工作,進一步研究如何更好發揮科技在支撐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為加快xx“兩城”建設多作貢獻。曉達副市長親臨大會,等下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兩個方面內容。

一、創新驅動,全市農業科技示範工作有效推進

去年6月,市政府辦發出郴政辦函〔20xx〕131號文件以後,全市各地全面啟動了“十百千”農業科技示範工程。這是我市在新形勢下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舉措,也是運用科技破解“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支撐新農村建設的新探索。一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積極推進農業科技示範,培育了一批先進典型,這次會議將要通報表彰的31個農業科技示範優秀單位和120名先進個人就是這些典型的代表。據統計,迄今為止,全市初步建立農業科技示範鄉(鎮)68個、示範村158個、示範企業92個,各類農業科技服務組織221個,農業科技特色產業基地130個,農業科技示範户2565户,培育各類科技致富帶頭人、經紀人和創新創業人才4000多人。農業科技示範工作開局好,來勢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農業科技示範增強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各地以科技示範為支撐,以項目實施為載體,切實通過農業科技示範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引導和支持xx舜華鴨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東江湖漁業股份有限公司、邦爾泰xx油脂有限公司、xx濟草堂藥材種業有限公司等農業科技示範單位,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與高校、科研院所緊密結合,積極承擔國家、省、市、縣各級科技計劃,爭取涉農惠農項目資金,大力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20xx年,全市共實施農業科技示範項目307個,其中建立產學研結合項目96個,培育特色科技產業基地130個,取得農業科技創新成果75項,農業科技的綜合實力和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示範企業迅速成長壯大。xx舜華鴨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實施xx鴨產業化示範基地項目為契機,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與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開展了xx鴨品種的提純復壯、xx鴨無公害化養殖技術研究等系列技術攻關,使xx鴨種鴨的孵化率、養殖成活率由70%、75%提高到96%、91%,開發出“舜華”牌xx鴨系列產品共12大類160個單品,暢銷全國26個省市,規模養殖農場169個,養殖加工xx鴨920萬羽,年產業化產值逾4.86億元,實現利税2605萬元。最近獲悉,“xx鴨基地建設及產業化開發”項目已列入國家xx強縣專項行動計劃。項目的實施,將帶動6000户養殖大户養殖xx鴨1300萬羽,户均增收5200元;帶動17000户種植户,户均增收800元;帶動鴨產品精深加工5大系列80款新產品的開發,使xx鴨產業鏈拉長,產值突破10億元。xx濟草堂藥材種業有限公司依託中科院xx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開展“金銀花飲料深加工”示範項目研究,其自主研發的“低温乾燥法研製金銀花貢茶”、“超聲波低温提取金銀花飲技術研究”分別被列入省、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實施後所取得的成果在國內同行處於領先水平。目前公司已擁有金銀花飲、金銀花貢茶專利技術12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

二是農業科技示範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實施農業科技示範工程實踐中,全市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注重把農業科技示範工作與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行動、與加強“四位一體”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和市科技局、市科協、市老科協“三位一體”大科技服務等有機結合,讓專家進村,讓科技入户,促成果應用,使科技人員“農民化”,農户生產“科技化”,較好地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難、科學技術推廣難、產品質量改善難、發展水平提高難的問題。形成了以農村科技示範鄉(鎮)、村、户為基礎,以現代農業科技示範企業、示範基地為主體的農業科技示範體系,加強了市、縣、鄉、村四級科技示範服務網絡,有力地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全市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379項,推廣農林動植物新品種443個,推廣應用轉化農業科技成果166項,應用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95%。一大批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科技成果的單位和個人受益良多。xx縣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項目,2個示範片平均畝產量達到822公斤。xx油茶種植與精深加工科技示範基地,目前已完成新品種更新1.5萬畝,低產林油茶改造2.5萬畝,完成油茶優良無性系的繁育任務,嫁接油茶優良無性系苗木400萬株。xx華山紅林科技生態有限公司積極探索農村土地高效流轉途徑,大力發展集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農業、有機農業於一身的現代農業,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發展之路。在市縣科技人員的指導幫助下,他們先後引進金手指、美人指、青提等 10多個提子優良品種、20多個蔬菜新品種進行試種,建立示範基地2個,建設葡萄園600畝,帶動周邊農民發展大棚蔬菜1200多畝,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為租地農xx返鄉農民工拓寬了就業創業途徑。

三是農業科技示範提升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農業科技示範有效解決了專家、技術、成果與農村、與農業、與農民緊密結合的問題,為農民想致富,愁門路,缺技術,盼服務,急銷路等難題找到了破解之法。更重要的是,使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產業化的要求得以實現找到了可靠的途徑。縣域特色產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主體農業等現代農業模式和業態不斷湧現。糧食、蔬菜、水果、茶葉、畜禽、水產、林木、油茶、烤煙等傳統產業,依靠科技進步,正向良種化、基地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羣化、高端化發展。通過示範帶動,全市已建成了310萬畝優質稻、50萬畝優質魚、100萬畝楠竹、125萬畝優質蔬菜、90萬畝優質水果、30萬畝優質烤煙、5萬畝藥材、10萬畝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糧、果、菜、茶、煙、油、藥為主的種植業產業化生產格局和以豬、鴨、魚、雞為主的養殖業產業化生產格局。信息化、工業化、高xx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和長入不斷深化。xx鴨、裕xx面、東江魚等農產品品牌越做越響;農夫機電、邦爾泰、濟草堂等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越做越大;xx冰糖橙、xx臍橙、xx狗腦貢和xx玲瓏茶、xx金葉煙、xx三味辣椒、xx無公害葡萄、xx哈哈牛、xx香芋、xx食用菌等農業科技產品越做越好。20xx年全市國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增加到134家,實現銷售收入68.1億元。農業龍頭企業擁有省著名商標6件、省名牌產品6項、中國名牌產品1項、中國馳名商標2件。舜華公司的“舜華”商標、裕xx公司的“裕xx”商標分別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裕xx面業的“裕xx”牌掛麪榮獲“中國名牌”稱號,成為我市第一個中國名牌產品。xx鴨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xx縣廣發現代煙草農業示範園,投入6000多萬元實現“煙水、煙路、烤房、機械化”全面配套升級,實行統一供苗、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統一烘烤,全面提高煙葉生產水平,同時通過農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讓農民成為“工人”、“股民”,3200畝示範區幅射帶動3鄉19村7912户農民種煙致富。

四是農業科技示範促進了農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人才是發展第一資源,生產的發展關鍵靠人才支撐。開展農業科技示範工作,為各級各類科技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和不斷成才增才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台。在科技示範工作中,各地通過下派科技特派員、組織專家服務團、深化產學研結合和編寫技術資料、開展技術培訓、遠程諮詢指導等方式,開展服務,推廣技術,傳播知識,培育人才。農業科技示範工程實施以來,全市下派農業科技特派員681名,建立和完善各類農業科技服務組織221個,專業技術協會496個,專家服務站75個,信息與諮詢中心85個,專業合作社151個。通過這些服務組織和科技人員的努力,已累計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户2565户、農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679人、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2733人、科技“二傳手”(經紀人)796人,培訓各類鄉土人才、科技人員和新型勞動者119077人次。湧現了一批科技創新意識強、創新創業績效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社會公認信譽好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xx市水產局張政軍同志負責東江湖魚網箱養殖的新品種新技術推廣,20xx年,發動養殖户成立了一個網箱養魚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新增水產養殖加工企業6家,並陸續成立了xx市水產養殖協會和20個鄉(村)水產合作社,社員達到600多户,實現產值600多萬元。個人先後榮獲“xx市青年創新模範獎”、“全國優秀特派員”等光榮稱號。xx縣貝溪村陳桂成同志致力於農業科學實用技術試驗示範和推廣應用,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xx舜溪香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解決了當時香芋種植户面臨的病蟲害防治及儲存等瓶頸問題,帶動建立起了一個佔地1500畝的香芋科研示範基地,年營銷香芋4萬噸,分別佔全縣香芋生產總户、總產的42%和63%。獲得了全國農村科普興村帶頭人、xx省青年星火帶頭人、xx省科技示範户、xx省科普先進個人等20多項榮譽稱號。

情況興市科技特派員負責東江湖魚網箱養殖的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以來,我五是農業科技示範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十百千”農業科技示範工程的實施,使科技深深地紮根於我市廣大農村,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讓農民從科技進步中得到了實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示範典型的培育,帶動和影響了農村科學思想的傳播、科學精神的弘揚、科學知識的普及、科技意識的提高。使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在科學發展的基石之上。示範區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了生產方式由傳統粗放型向現代集約型轉變,經營規模由分散式、家庭式向規模化、公司化轉變,生產產品由傳統普通產品向名特優產品轉變。實踐表明,凡是農業科技示範工作搞得好的地方,那裏的新農村建設一定得到有力推動。據調查,全市158個農業科技示範村、92個農業科技示範企業所在鄉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在先進之列。全市農村出現了“村看科技示範村、户學科技示範户”的新氣象。示範單位通過示範工作,實現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面積261萬畝,取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的農產品達296項,示範單位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8%,示範區的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收入增長率、良種覆蓋率、技術應用率都較非示範區有較大幅度提高。

“十百千”農業科技示範工程的實施,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加強農業科技示範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抓手,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是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是支撐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市的農業科技示範工作作為新形勢下科技推動經濟的探索和嘗試,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工作發展不平衡、特色和亮點不突出、推進力度還不大、工作機制還不健全、投入保障還不夠有力。這些都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強力推動,不斷取得農業科技示範工作新突破

當前,我市正處在加快“兩城”建設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科技示範工作,是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我們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科學謀劃,加大力度,紮實推進下一階段農業科技示範工作。

一是要着力提升示範項目的科技創新能力。項目是發展的基石,企業是發展的主體,也是項目的載體。要通過產學研結合、基地創建、人才培養、成果應用、政策激勵、計劃引導等途徑和手段,把農業科技示範項目做大做優,切實提升示範項目的科技創新能力。要根據各地的產業優勢和資源特點,篩選一批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大的示範項目,積極申報星火計劃、科技支撐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等涉科涉農國家、省級和市級項目計劃,積極爭取國家財政資金信貸資金的支持,同時引導其發揮企業作為研發、投入、成果應用的主體作用,大力開展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多出多用多推科技創新成果,有效突破一批農業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自有品牌破除制約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瓶頸,使示範項目成為現代農業發展試驗田、風向標、領跑者,充分發揮科技進步與創新在支撐xx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要大力提高示範主體的創新成果應用水平。把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特色產業基地以及農業科技園區等農業科技示範主體建設成為農業科技成果引進、集成、創造和應用的主陣地,不斷提高農業科技示範主體創新成果應用水平。圍繞我市糧油、畜禽、水產、果品、煙葉、蔬菜、茶葉、林木等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整合科技資源,加大新技術、新品種的研發力度,更多地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自有品牌。要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並加強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要進一步加大激勵和引導科技創新、成果應用的工作力度,營造更為濃厚的尊重創造、鼓勵創新、崇尚成功的社會風尚。

三要注重發揮示範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要圍繞我市農業優勢產業,按照資源整合、技術集成、上下聯動、左右聚力的要求,重點培育一批發展水平高、產業優勢明顯、幅射帶動作用強、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好的農業科技示範單位,培養一批科技創新意識強、創新創業績效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社會公認信譽好的農業科技示範先進個人。依託農業科技示範先進單位和個人,影響、幅射和帶動所在區域現代農業的發展,形成基地(鄉村)+公司(協會)+農户等先進生產模式,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農業科技示範體系。每個縣市區每年要集中力量培育幾個農業科技示範的先進典型,市“十百千”農業科技示範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也要集中人、財、物力建好自己的示範點。通過典型示範帶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四是要切實加強示範工作的組織引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各級農業科技示範領導小組的作用,加強對農業科技示範工作組織協調。科技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和服務,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齊心聚力共推農業科技示範工作的局面。進一步健全示範和推廣模式,完善利益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力爭在政策保障、經費投入、考核評價和管理服務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以“惠農、xx”為宗旨,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示範工作與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四位一體”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三位一體”大科技服務機制的有效對接與結合,依託並運用星火科技12396熱線、xx科技信息網絡平台、科技特派員、專家服務團、科技大篷車、科技服務組織以及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等科技服務載體和手段,開展科技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等相關服務,確保農業科技示範工作健康發展,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領導在工作分析會講話】五

各位領導、同志們: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及全國、全省、xx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表彰先進、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務。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春節過後召開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為開好這次會議,市領導多次聽取了民政部門工作彙報,對民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並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等會兒,葉書記還要做重要講話。下面,我先向大家作民政工作報告

一、20xx年民政工作回顧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在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民政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民政工作總體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多項民政業務有了新的突破。回顧過去一年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完善

去年,作為民生“安全網”的社會救助總體水平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基本涵蓋我市城鄉低保、醫療救助等多項運轉平穩、制度完善、成效明顯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一是建立了分層分類救助制度。去年,為了實現社會救助全覆蓋的目標,我市制訂出台了《xx市困難羣眾救助辦法》,對全市困難羣眾實行分層分類救助,並將全市低保邊緣户納入到救助範圍,有效保障了我市各層類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二是低保補差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的低保補差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所有鄉鎮(街道)均實現了“兩個50”的目標。城鄉低保對象的月補金額分別提高到175.21元和107.08元,全市共調整提高低保金2816户5688人,支出低保金1650.46萬元;三是低保動態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去年,我們緊緊抓住低保審核這個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動態管理,全年共審批低保對象785户1671人,註銷527户1349人,全市低保的人數達8261户14713人,比去年增加了258户322人,進一步鞏固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另外,物價補貼機制得到進一步落實,去年共發放物價上漲補貼3批568.12萬元,累計受益人口4.33萬人次。四是集中供養率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的集中供養率繼續保持平穩提高,目前全市農村五保對象共915人,集中供養912人,集中供養率99.67%;城鎮“三無”人員252人,集中供養率100%,共支出集中供養經費390.54萬元。另外,鄉鎮敬老院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共投入95萬元改造了xx鄉、xx鎮和xx鄉等3個敬老院。四是社會醫療救助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完善醫療救助審批程序,重點強化鄉鎮(街道)的審核和報送職責,去年我市的醫療救助效率與救助質量均有了很大提高,全年共實施醫療救助961人次,支出救助金1076.25萬元,人均救助額達到1.11萬元。

此外,流浪乞討救助和臨時救助也得到不斷加強。去年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790人次,救助金額達28.65萬元;臨時救助困難羣眾1139人次,支出臨時救助金45萬元。

(二)災害救助和應急能力不斷增強

去年,我市在災害管理規範化、災害信息化建設、避災工程建設、綜合減災、賑災、特大自然災害救助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緊急救助能力得到很大增強。一是賑災工作成效顯著。去年5·12xx特大地震發生後,我市抗震救災工作迅速及時,組織嚴密,成效顯著,共接收抗震救災捐贈款物合計7509.28萬元,其中,民政部門共接收各項款物3037768.85元。去年臨近入冬,我們還及時向全社會發出為xx地震災區捐贈全新衣被的倡議,共募得新棉被2500牀、棉衣3000件,按時運往地震災區。回顧整個賑災行動,我們仍記憶猶新、熱情澎湃,無論從官員到普通百姓,還是從城鎮到偏僻鄉村,那種心繫災區、無私xx的精神仍盪漾在雲江兩畔。捐贈款物之多、力度之大史無前例,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我們xx人的博大胸懷和熱情利人的偉大精神。二是災害應急能力不斷提高。擬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市、鄉鎮、村三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市、鄉鎮、村三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和三級災害信息員網絡。三是“避災工程”建設不斷推進。在積極開展避災場所建設與管理工作調研的基礎上,加快建立了避災場所建設和長效管理機制,擴大和提高了避災資金的投入力度和運行效率。全年共投入資金79萬元,改建避災場所26個,總建築面積達2.51萬平方米,可安置9300人。

(三)基層民主體系建設不斷推進

去年,是我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一個不平凡的年頭,第八節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範化建設、和諧社區創建、城鄉社區協調發展,一件件大事豐富和寫就了我市基層民主政治體系建設新篇章。一是村委會換屆選舉進程穩妥推進。去年,我市37個鄉鎮(街道)共有910個村委會需換屆。我們嚴格按照依法指導、穩妥推進的要求,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紮實做好調研、組織、指導、督查、培訓等工作,順利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任務。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全市910個村已有907個村順利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完成率達99.7%。從全市選舉的結果來看,村委會隊伍素質和人員結構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年輕比率和整體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村委會成員中婦女比例也有了新提高,全市推廣實行女委員專職專選,專選率達66.26%,選舉產生女委員數579人,比上屆增加369人,女委員比例達17.7%。此外,配合市委組織部認真做好新當選“村官”上崗培訓工作,妥善處理好選舉中出現的應急問題,確保實現換屆選舉和諧有序。二是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去年,我們堅持把加強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範化建設作為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抓緊抓好,通過抓典型、促規範、強管理以及重督導等措施,實現了規範達標和制度創新雙進展的目標,進一步提高了我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範化水平。到目前為止,全市已有880個村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佔全市總村數的97%。另外,還擬製出台了《xx市重點監控村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和《xx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切實解決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中出現的漏洞和問題。三是城鄉社區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緊緊圍繞城鄉社區協調並進這個目標,加大投入,有序指導,我市城鎮社區服務用房、農村社區試點工作與和諧社區創建活動都取得了一定成效。進源、xx、南門、沙堤、沿江、之江等6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得到有效落實,目前,全市已有14個社區服務用房面積已達省標準350平方米。和諧社區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去年,我市沿江社區被評為省級和諧示範社區。城鎮社區規模不斷擴大,去年,新申報的xx街道xx社區居委會獲准建立,我市城鎮社區總數達到25個。另外,xx鎮陳嶴村、xx街道林嶴村兩個農村社區的試點工作基本結束,為全面推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此外,老區建設和移民安置工作也取得較大成效,全年共發放“三老”人員春節慰問費29.65萬元,發放“三老”人員各類補助1260人次,共計62.67萬元,發放老區建設補助經費4萬元。審核、批覆了7個村的搬遷方案,併為搬遷對象落實了移民安置點。

(四)社會福利事業加速發展

20xx年,在深入探索新型社會福利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我市的社會福利事業獲得較快發展,初步建立起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擁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949個,擁有牀位1.3萬張,比上年增長12.4%,收養各類人員1.68萬人,比上年增加7.74%。另有,電腦福利彩票發行點100處,“中福在線”1處,累計銷售電腦福利彩票1.1億元,籌集福利資金300餘萬元,為我市社會福利事業提供了資金保障。一是老年福利事業成果顯著。20xx年,是我市老年福利事業飛速發展的一年。回顧一年來,全市養老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社會保險待遇標準普遍提高,老年人的醫療救助、慈善扶助、福利資助得到迅速發展,老年人的優待政策和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落實和保障。據統計,20xx年,我市共有37543名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到養老金,有36873名被徵地農民領取到養老保障金;有超萬名老人得到各類救助,其中,接受白內障復明手術的困難老人就達265名。20xx年1月,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xx省優待老年人規定的意見》,有效落實了老年人的醫療、交通、法律、旅遊等方面的優待政策,從制度上保證了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優惠待遇。同時,基層老齡工作也取得新的突破,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規範化建設不斷深入,老有所為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共培訓基層老年人協會骨幹3000多人次,舉行各類宣講教育731場次,受教育青少年達10.9萬人,有37個村居(社區)獲得敬老模範村居(社區)稱號、有142個老年人協會被評為市規範化協會。此外,老年的教育、文化和體育水平得到新提高。二是“星光老年之家”創建活動穩步推進。自從20xx年開展“星光老年之家”創建活動以來,我市對該項活動十分重視,無論是市領導還是當地政府,對“農村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都給予極大的支持,致使星光老年之家各項創建工作得到穩步推進。20xx年,全市共投入5000多萬元,建成了為老服務星光老年之家65個,而且其服務設施均達到了“四室一站”的標準,得到了省、xx市的高度評價。三是慈善事業獲得蓬勃發展。一年來,市慈善總會通過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積極引導慈善事業加快發展。去年,共募得善款6097萬元,累計達到1.77億元。通過這些善款積極開展了“光明行動”、“貧困大學生圓夢行動”、“安康救助行動”、“彩虹行動”、“xx工程”、“慈善送温暖”等慈善救助活動,為全市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持。據統計,全年共支出慈善經費4344多萬元,受益羣眾達到4萬多人次。四是社會福利企業平穩過渡。受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市福利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據統計,去年我市41家福利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8.5億元、銷售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6.4%和5.4%,利潤-6839萬元,創歷史新低。雖然全年經濟總量預計與上年基本持平,但經濟效益大幅下滑,利潤下降和虧損企業增多,虧損額上升。針對上述情況,全市上下積極開展合力扶工活動,幫助企業樹立信心、共度難關。去年,成功完成向全市41家福利企業一次性退税2665萬元,向全社會提供就業崗位4332個,其中安置殘疾職工1720人。同時,殘疾職工月人均工資得到很大提高,人均“五險”投保額得到大幅增長,資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資金總額超300萬元,為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優撫安置政策有效落實。

去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五項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擁軍優屬工作得到全面鞏固,優撫安置改革得到全面推進,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一是全面推進擁軍優屬工作。組織開展了有市四套班子領導和社會各界參加的革命傳統教育,精心安排了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慰問駐瑞部隊,積極開展了以舉行《永遠的孟祥斌》巡展活動為重點的文化送軍營、企業、社區雙擁活動和“關愛功臣”活動,積極動員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為部隊排憂解難。據統計,全年共發放慰問信35000份,年畫、對聯各4000份,慰問金和慰問物資共計371.5萬元,資助駐瑞某部隊的營房建設資金7萬元,添置部分殘疾軍人、老複員軍人殘疾輪椅車35輛、修理假肢3人次。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和軍功獎標準,將農村義務兵的家屬優待金從原來的6000元提高到7500元,全年共發放優待784.05萬元;發放立功獎勵41人次,發放獎勵金5.3萬元。另外,還推出將大專以上學歷的列為擇優安置對象、榮立二等功的列為重點安置對象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激勵優秀青年應徵入伍。通過這些雙擁共建活動和優屬優待政策,擁軍愛民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二是大力加強優撫保障工作。按照優撫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及時調整重點優撫對象的撫卹優待標準,全市1442名重點優撫對象的補助標準得到調整,調標幅度每人每月55至302元,共增發131.3萬元;細緻做好“兩參”人員的認定工作。嚴格按照文件規定和有關程序,對上報的20xx多名待認定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和認定,最後共確認“兩參”對象1114人,其中非農163人,月補300元,農村951人,月補200元,門診包乾10%,共計補助經費達131.51萬元;認真落實重點優撫對象醫療、養老、住房保障政策,着實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看病難”問題,20xx年,全市共有75户優撫對象得到醫療救助,支出醫療救助資金50.604萬元,比去年增加了近4倍。解決優撫對象臨時生活困難745人次,支出55.56萬元。三是認真做好退伍安置工作。今年,我們繼續走以自謀職業為重點、安置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安置改革新路子,圓滿完成了各項安置任務,實現了三個100%,即全市安置率100%,非農户口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率100%,轉業士官安置率100%。今年,我市共接收退伍兵530人,其中非農户口退役義務兵103人,全部得到了有效安置,支出自謀職業安置金311萬元;重點安置對象21人,採用考核評估、優先擇位的方式,提前完xx置任務,並達到公開、公平、公正的要求。

(六)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去年,我們狠抓“推進殯葬改革,遏制喪事擾民”這個事關羣眾呼聲高、民怨多的核心工作,加大改革力度,加強規範管理,深入推進殯葬改革、社會組織、區劃地名、婚姻登記等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再上新台階,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一是殯葬改革日益深化。通過多渠道宣傳,進一步引導輿論導向,大力營造全社會支持殯葬改革的良好社會氛圍。據統計,全年共出動宣傳車135天,懸掛宣傳橫幅標語950多條,張貼通告4200份,還通過“大榕樹下”節目,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政協委員、羣眾為推進殯葬改革、減少喪事擾民問診把脈;通過注重長效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深入開展xx白化治理工作。全年共出動2770多人次,拆除在建、刷白、翻新私墳1416座,治理率達86.3%;出台管理政策,加大監管力度,完善審批程序,進一步規範生態墓地建設。全市共規劃生態墓地58座,審批58座,啟動建設27座;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喪事集中整治活動。每天凌晨4點,以民政為主的殯改聯合執法隊人員,不顧疲勞,及時深入喪事嚴管區開展喪事集中整治,對市區出殯隊伍進行全程監控。據統計,全年共出動執法管理1420人次,共對2700多羣眾辦喪進行教育、監管和執法,處理違規20餘起,沒收煙花爆竹117串,暫扣樂器7件,並要求違規人員登報道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為了從制度上保障喪事擾民整治成果,從20xx年10月28日開始,我市全面推行喪事活動審批制度,辦喪事實行新政策,遺體火化須“三證”,並在市區劃定喪事活動嚴管區,嚴禁喪事擾民,實行就近出殯。另外,我們還對殯葬服務行業進行監管整頓,相繼成立了市殯葬行業協會、市殯葬服務中心、殯葬服務站(點),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民間殯葬服務監管網絡。對民間冰棺實行統一上牌、集中管理,建立了民間殯葬服務行業培訓考核機制,殯葬服務從業人員實行持證服務。此外,市殯儀館共火化遺體6250具,火化率達到100%,館內信息化網絡系統逐步完善,守靈廳建設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二是社會組織管理不斷加強。堅持培育發展與管理監督並重的方針,重點抓好年檢考核、財務審計、監督查處等工作,有效發揮了民間組織承擔部分政府分離的工作職能的中介作用。全年,共有152個社團參加年檢,合格率為92.76%,民非單位435個,合格率為88.51%。嚴格審批,依法登記,穩步推進民間組織的培育和發展。去年,新登記社會團體6家,民辦非企業單位7家,社團分支機構1家,全市民間組織總數達620家,其中社會團體167家,民辦非企業單位453家。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積極開展社會組織的財務審計,去年,全市共有41個單位接受了財務審計,有效規範了民間組織的社會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強執法監督和查處力度,對部分不參加年檢、活動不正常的社團、民辦非企業單位進行處罰和撤消,嚴厲打擊民間組織的非法行為,全年共處罰撤銷社團3個、取締未經審批的非法社團2個,撤消民非單位26個,擬作出警告處罰的社團8個、民非單位18個,進一步維護了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三是區劃地名管理不斷規範。近年來,區劃地名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地名公共服務工程被評為全省示範縣市。20xx年,全市共命名更名道路名稱75條、住宅區及建築物名稱6個,修理製作路牌92個,設置樓門牌757塊,辦理門牌證3334本。順利完成《xx市城市地名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並經市政府批准實施,成為xx市首個正式發佈的縣市地名規劃。建立完善了內容豐富、項目齊全、數據完整的地名數據庫,開通了地名網站,製作了電子地圖,並依託這些地名數據平台,開展各項地名公共服務。順利開展無居民海島命名工作。成功完成“千年古縣”的評選工作,並與中央電視台聯合攝製《千年古縣——xx》專題文獻片,在奧運期間作為國禮贈送外賓,極大地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此外,全面建立了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制度,制訂了邊界糾紛應急預案,深入開展平安界線創建活動。四是婚姻登記工作依法開展。全年共辦理結婚登記10693對,辦理離婚登記1374對,補發婚姻登記證3256本,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5792份,辦理收養登記50件,登記合格率達到100%。另外,創新服務方式,出台應急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登記效率,成功應對了xx奧運會開幕日的婚姻登記和xx地震孤兒收養的各種挑戰。

(七)民政自身建設進一步強化

20xx年,我們以“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有效促進民政事業全面發展。

1、注重實踐樹形象。今年,我們結合“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健全工作機制,創新活動載體,深入開展創業創新實踐活動。一是開展“創業創新蹲點調研”活動。局班子領導帶領有關幹部深入社區、街道、鄉村及福利企業,分別對“喪事集中辦理”、“合力扶工雙月活動”、“基層政權建設”、“社會救助救濟”、“避災工程建設”等事關民生問題展開深度調研活動,全年共有40多位領導幹部參加了社會調查和調研活動,共寫出調研報告11份,極大提高了幹部的理論水平和社會實踐能力。二是開展“專項送服務”活動。“民有所求,我有所應”,我市西部山區xx鄉西龍村在落實xx項目時遇到了資金困難,我們為此開展了專項送服務活動,拿出60000元幫助解決西龍村在公路建設和土蜂養殖項目上的實際困難,同時,還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體現了民政“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

2、完善制度促規範。重新修訂出台了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新聞信息工作、公車使用等17個制度,涉及目標管理考核、民主評議、行風建設、信息公開、效能建設、公章公車管理、信訪維穩等方面,同時強化內部監督,狠抓長效管理,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能,促進民政事業規範發展。

3、公開信息維民權。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及時將20xx年至20xx年需要向社會公開的民政信息,全部錄入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平台,切實維護了羣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全年,共錄入信息800多條,更新100多條,走在全市前列,並獲得省信息工作先進市稱號。另外,還投入20多萬元,建立辦公自動化信息平台,使民政信息公開渠道更加暢通、快捷。

4、落實信訪保穩定。今年信訪壓力大,維穩任務重,大多集中在早期義務兵和參戰邊緣人員要求補助、喪事擾民以及村級換屆選舉等方面。對此,我們專門建立破難領銜制、破難目標責任制和破難聯審聯辦制,突出信訪重點,落實領導責任,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對重要信訪案件實行信訪包乾、限時解決,切實將糾紛和矛盾化解在基層。截止11月底,共接待羣眾來訪諮詢5500多人次;接待羣眾個訪103批次,293人次;集體訪18批次,241人次;妥善處理信訪件68多件,其中重要信訪件27件,大幅度降低非正常信訪比例。

另外,專業化隊伍建設不斷推進。積極組織開展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培訓活動,鼓勵引導民政幹部參加全國統一的社會工作師考試和其他執法、技能考試,努力推動民政隊伍走專業化和規範化發展道路。同時,成功召開了全市民政會議,組織開展了全市民政助理員培訓活動,迅速辦理了人大、政協相關提案建議35件,辦理率達10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ongkuang/lv48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