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活動總結 >活動總結精選 >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通用5篇)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通用5篇)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 篇1

7月8日,醫學院志願服務隊在淮南市八公山區閃衝回族國小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義務支教活動。醫學院團委書記、團隊指導老師和28名紅十字會志願者參加。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通用5篇)

經過前期的籌備部署、動員宣傳,院團委收到共青團員捐贈價值4000餘元青少年圖書572本,黨員捐贈益智玩具、體育用品和學習生活物品147件,購買捐贈價值1800元書包、文具袋等各類學習用品,為閃衝回族國小建設“共青書屋”貢獻了綿薄之力。

志願者當起了小老師,精心準備了英語、音樂、繪畫、手工、科學、體育等課程。教孩子們讀英語、學唱歌、製作剪紙手工物品、演示物理實驗,通過趣味互動遊戲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才藝彙報表演培養孩子們積極陽光、健康快樂的心態,課堂教學結合、上下互動,給孩子們上了一次別樣生動的愛心課。

放學了,志願者們與孩子們結對,把他們安全地送回家,還帶去了精心準備的禮物,並與家長溝通交流,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狀況。

志願者與孩子們親密接觸、交流互動,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心,給孩子們送來一段健康快樂的暑假生活。活動得到學校、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稱讚。

此次愛心支教活動給我們每一位參與的的志願者都帶來了不小的收穫,從中也學到不少經驗。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奉獻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同時也鍛鍊了自己。希望在發現不足、提出想對應的改善措施以後,我們能在以後的志願服務活動表現得更好、更出色!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 篇2

在湘西的日子,已如飛馳的列車,與我的生活漸行漸遠。向記憶的遠方揮一揮手,依稀聽得到孩子們的歡笑,喚醒了我心中的真實,我無法説清這種感覺究竟證明什麼,但是我只求能夠再次出現,原封不動的供我受用,使我最終徹悟。

回憶很甜,過程實難。

特別的感動獻給特別的排達壩

記得7月13號的上午,當小皮卡拖着我們滿身的疲憊,越過無數盤山石子路,來到排達壩村時,我們的身上,行李上,又多了幾層塵土,就像是我們遇到的困難,我們要面對,要撥開塵土,在風雨中佇立!我們不是在孤獨的奮鬥,這其中,村裏的支持,是實實在在的給予了我們幫助。當我們面對一棟空樓的無助時,村長送來了被子、廚具、柴火。記得我們還在為第一頓飯沒有炊具做菜而發愁時,村長正好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苗家人樸實的菜餚,大碗的臘肉,填補了我們隊員的胃,更温暖了我們孤寂的心。

還有麻老師的酸菜,以及她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對我們的關心。村裏對我們的關心,使我們不止一次受感動,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支教的中期,我們隊的柴火不夠用了,一打聽柴火的價格,一百元只有五十公斤的柴火。對於本來經費就緊張的我們,這種價格難以負擔得起,想想先前有學生家長問過我們需不需要柴火,都被我們給推辭了,因為我們堅守的原則,這柴是不能收的。正當我們發愁的時候,不得已,我們就去跟村長商量,村長特別熱情,立即幫我們解決。

有天夜裏,我們看都院子裏有個揹着一大捆東西的人正準備往樓這邊來,還拿着手電筒,是誰啊,當時還特警覺,走進一看,原來是村長給我們送柴火了。村長説擔心第二天支書那邊的柴不能及時送到,怕我們沒柴做飯,臨時給我們頂一頂。村長樸實低調的為人,我們很受感動。記得匯演前夕,他還冒雨給我們送來音響。一個村的領導者,往往可以代表這個村的形象,排達壩的村民們個個熱情,以至於我甚至會懷念在井邊和他們一起洗衣服時的情形。村裏對我們的支持,是我們支教的最大動力之一。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 篇3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學期的工作就要接近尾聲了。感覺時間過得飛快,真的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悄悄流逝了。而我們人文社科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工作也即將迎來學年工作總結的階段。在這一年裏,我們協會的每一位志願者都以一顆熱忱的心去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志願者服務工作。不管是風吹還是日曬都一如既往地進行着每週的愛心支教活動。因為愛和責任,所以我們一直堅持着。雖然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是即使有再多的收穫,我們都應該持一種辨證的態度來認真審視我們的這項活動。

其實,一直以來“圓夢行動”愛心支教是我們組織都尤為重視的特色活動。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着想把這個活動做得更好、更出色。在活動期間,我們的志願者和前來上課的學生們相處得很融洽。雖然説課上他們是師生關係,但是課後他們就變成了朋友。這只是一聲鈴響就可以改變的關係,想起和學生們一次次的課後交流,這真是一幅幅和諧的畫面。

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協會的每一位成員始終謹記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此精神一直貫穿着我們的每一次愛心支教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也在嘗試着不斷提高我們志願者隊伍的自身素質以及支教水平。為的是讓這個活動的質量能有更高層次的進步。在此,雖然我們沒有把活動做得很出色,但或多或少還是會有許多驚喜或者意外的收穫。

在“圓夢行動”愛心支教活動過程中,我們所取得的成績和收穫:

一、 首先,從前來參加補課的一些學生的角度來説:

也許她們每一節課吸收的知識不是很充分,可能也達不到我們所預想的效果。但是至少她們能堅持每一節課都按時到教室上課,並且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以及與老師和諧相處等等。這一年以來始終堅持着。這對於她們來説有以下幾點益處:一、參加週末補課能鍛鍊並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二、可以進一步提高並擴展學生原有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三、在課程安排上,我們開展素質擴展與心理疏導兩門特色課程,目的在於增強學生的自我增強與自我調節能力。

二、 其次,從志願者的角度來説:

愛心支教對於每一位志願者的重大意義在於,這是一次寶貴的成長與歷練的機會。在這項志願服務活動中相信每一位志願者肯定也會受益匪淺。一、不管他們之前是否有過支教經歷,每一週的支教活動志願者都會從學生的學習反饋表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這對志願者來説是很不錯的自我修正的機會;二、在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中,志願者可以學習到更多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方式和態度;三、在人生閲歷方面,也能增加當代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並讓其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四、作為一名志願者,參與愛心支教志願服務活動也是履行志願者的基本責任,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和力量,從而體現當代志願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 再次,從我們協會的角度來説:

此次活動對於我們人文社科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這個組織來説也是一次考驗與進步並存的契機。此次愛心支教活動不僅對於志願者來説是一次歷練,其實對於我們這個組織來説也是一樣的。例如:志願者的招募、面試、選拔、到最後的合格上崗都是一個複雜的進行過程。這對我們組織的每一位幹事來説都是需要認真審核的。當然這也要求我們幹事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水平和能力,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再者,對於支教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問題或是矛盾,也是需要協會幹事有效協調與安排。這就是鍛鍊我們這個組織的諸多寶貴的機會。這一次次的磨練使得我們這個組織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堅強。

四、 最後,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説:

我們的愛心支教志願服務活動傳遞的是社會的一種正能量。那就是勇於奉獻、樂於助人的優良傳統精神。也許這個效果或是社會影響比較渺小,但是無論怎樣這對構建和諧社會來説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但是,事物總有兩面性。在這次愛心支教活動過程中,雖説我們有不少的收穫,但也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

一、首先是學生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的總體學習積極性不高。也許是正處在青春期年齡階段,這些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參與補課也許對於她們來説只是體驗一種新鮮感而已;二、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志願者上課儘量都是徵求學生的意見,尋找一些比較有趣味性的授課方法跟他們授課,但即使這樣他們的學習態度也沒有太大的改善。還是一樣的任性。應該是沒有真正地想過要認真學習;三、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課上

時而出現學生提出與學習無關的問題,或是隨意要求老師臨時更改預先安排的上課內容等等。這些不良的習慣和態度對於我們的支教活動,確實是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畢竟學生是我們這個活動的主體,她們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意味着我們的活動就會收到阻礙。

二、其次是志願者存在的不足:

一、一些志願者的授課方式學生不怎麼接受,可能由於是課堂上缺乏趣味或是互動性;二、性格稍微內向的志願者課後與同學的交流較少,這就影響志願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與交流。

三、最後是我們協會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我們對於因特殊情況而臨時缺勤的志願者,未做好充分的候補準備,以致於影響了授課進程。二、在支教過程中,學生反映有關志願者不足的方面,我們沒有落實到位。例如:學生反映志願者上課缺少與學生互動,雖然我們也有找志願者本人談過,但是她還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繼續上課,認為那樣的方式會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最終還是沒有達到學生的要求。這是我們沒有切實做到位的地方。

通過發現以上的不足,我們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預改善的措施。

一、在學生方面的改善:

為學生量身定製屬於個人的學習進步卡,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價值觀,努力矯正學生對學習的不良態度。

二、在志願者方面的改善:

通過開設一些校內户外活動,加強志願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多接納學生的想法和建議,儘量做到讓每一位學生從支教活動中都能獲得最大利益。注重志願者自身素質培養和提高,鼓勵志願者間互相交流支教心得體會,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三、在組織方面的改善:

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組織要儘量做到最合理的安排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活動;考慮要更為周全,最好是另外儲備一支候補隊伍以防出現臨時狀況時,把影響程度減到最小。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 篇4

從13號坐在火車上看到美麗的湘西,便深深的喜歡上了那裏。到了排達壩,見到那麼熱情的鄉親以及那麼可愛的孩子,彷彿所有的勞累都有了回報。

支教的順利進行,真的離不開花垣縣領導對此次活動的大力支持,當地居民的擁護,當然,還有那些可愛的孩子的積極參與。

在日常的生活的中,我們隊是一個體,平時互相幫助。大家輪流做飯,雖然剛開始可能經驗不足,但大家都積極參與,飯菜的質量逐步得到提高。以至於後來會做的人太多,沒給我發揮的機會……

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開始都沒想到會有國中和高中的學生來。大家一起討論並制定了不與國小衝突的課表。教學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也發現有些科目不適合在國小一二年級上,就臨時取消,改上別的課。我們14個人的團結在調課的時候表現的尤為突出。大家都互相體諒,有家的温暖。

關於調查走訪,都知道去排座來回要三個小時左右,很累,但分配到誰的時候都很積極的配合。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他們都對現在的生活的比較滿意,特別是老人,只要身體健康,仍然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而且知足常樂。我覺得不應該打擾老人如此愜意的生活的,有些羨慕這樣的清心寡慾。

那邊的教育情況的確實不容樂觀,教室很破,還只有四間;桌子凹凸不平,坐在凳子上感覺危險無處不在。沒有燈光。教室外是一片空地,沒有乒乓球枱,沒有籃球架,沒有足球門。他們能做的只是跑着玩,甚至不會踢毽子…更不用説像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技能。他們平時只有兩門課:語文、數學。在支教過程中發現他們確實很喜歡學習,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來玩的。有統計過他們的。想,大都是科學家和醫生,但都經過很久的考慮,好像一點不很明確的樣子。

感到自己的渺小,因為改變不了什麼,但我盡力去給他們做榜樣,用語言和行動去影響他們。希望他們以後認真生活的、認真學習,好好發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心他們。

義務支教活動總結 篇5

一、義務支教社會實踐

今年寒假,我作赴x鎮義務支教一名成員,到x鎮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義務支教活動。在這一個月裏,除了義務支教還對趙鎮的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的生活水平、家庭教育、金集鎮中心國小的教育概況等問題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楊柳小區開會經過了1個小時,於晚7點半到達了目的地。隨後我們第30組進行教務主任,教導老師的選拔並對對這一個月的支教工作和注意事項做了規劃。

一、我的教學計劃安排:

1、第一講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讓同學知道如何學習,激發同學強烈的求知慾,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以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講授和交流的教學方式進行。

2、第二講哺育我成長的家鄉

通過不同角度對自己的家鄉去認識和了解,讓同學更好的認知他的家鄉,培養他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同學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培養將來為建設家鄉奉獻的熱情。通過講授、交流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

3、第三講學會做人幸福一生

讓同學從小就深知做人的重要性,並把如何做人作為一生的功課去學習,進而經營自己的幸福人生。

4、第四講認識祖國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讓同學從祖國的簡要歷史、祖國的大小、在世界的位置、行政區劃等方面對祖國進行認識,讓他為擁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祖國而感到自豪,培養和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努力學習實現理想,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主力軍。通過講授、做遊戲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

二、敬老院員工服務

我們第30組有3個同學去了趙鎮敬老院看望老人們。我們以義工打掃衞生為主,房間,走廊,廁所,公共區域等被我們打掃了。院負責人,老爺爺,老奶奶等對這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讚揚!志願者們也對我們自己這次的義工服務感到驕傲和自豪,認為自己從中收穫了很多。最後大家分小組和集體留戀。

這是一次愛心服務,愛心在我們心中傳遞,願我們的愛温暖每一個人。

三、走訪調查

x月x日,對楊柳小區某家同學小金(化名)家進行走訪,對家庭問卷、母親問卷和學生問卷做了調查。

首先和小金父親聊天,聊天內容主要有:家庭的變故、孩子的教育、家長對基礎教育的態度和看法、村民的素質、村幹部的素質與作風、家庭經濟收入來源與主要支出、家庭成員情況、對孩子將來的期望和對未來生活的考慮。目的是讓他能夠接受我,為下面將要進行的調查做準備,使他能夠積極配合,把最真實的信息反饋給我,給我們分析問題準備好充分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説開場白很順利。隨後就對這三個問卷逐一做了調查。他們的態度都非常的誠懇,讓我很感動。

通過調查我得出了一下結論。好的方面:孩子的求知慾強烈;很多父母對教育的看法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限度的為孩子提供學習條件,望孩子有一個好的將來,通過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缺陷:農村孩子早期教育嚴重落後,使得孩子上國小沒有一定的基礎;很多父母沒有能力給孩子進行早期教育;農村幼兒教育發展非常緩慢;有些家庭經濟收入欠缺,無法供子女上學。

標籤: 支教 義務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odong/jingxuan/030x4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