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市教育局年度發展工作彙報

市教育局年度發展工作彙報

一、我市教育的主要工作

市教育局年度發展工作彙報

(一)堅定不移地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委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推進我市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教育宏觀政策和決策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我市教育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不斷理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不斷健全各類教育運行機制,推進了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1、基礎教育持續發展。一是教育投入不斷增加,市級財政實現了教育經費投入的“三個增長”, 年市本級投入教育經費8229萬元,比上年增長10.24%,市區教育費附加徵收1647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年市本級投入教育經費9752萬元,按 年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新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0.05%,市區教育費附加徵收2821萬元,比上年增長71%。二是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近三年,中央、省、市共投入資金3.17億元,實施了農村中國小危改項目216個;776所農村中國小完成了遠程教育一期工程建設;城區薄弱學校改造繼續加強,馬家嘴國小、下陸三中、十七中、團城山實驗學校、鹿獐山學校、四中、五中、六中等16所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其中,普通高中新增校園面積21.7萬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基本上滿足了城區市民對高中教育的需求。目前我市省級示範學校達4所,市級示範學校達40所,優質教育資源比例不斷擴大。三是基本普及幼兒教育,規範了農村學前教育,規範了幼兒園常規教學管理,實施了教學實驗准入制度。四是農村義務教育不斷鞏固和加強, 年春季,我市全面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農村地區中國小春秋兩季共有76萬人次免除學雜費,減免金額8186.4萬元,20.6萬人次免教科書費,減免金額1184.6萬元,3.2萬人次獲寄宿生生活補助,補助金額241.4萬元,農村義務教育得到了有力保障。

2、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四年前,我市職業學校數量多、專業門類廣、規模小、教學質量低、辦學效益差,缺乏競爭力。為實現職業教育“辦大、辦強、辦優”的發展目標,我們在深入調查研究後,提出了整合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的建議,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年,市政府出台了《關於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重組的意見》,市教育局協同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實施,將分屬於不同部門和行業的14所職業學校整合為專業類別各有側重的3所職業學校,整合後的3所學校迅速啟動了建設,全市用於職業教育建設資金已達兩個億。 年,黃石中等專業學校、湖北省機械工業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有8個專業被評為省部級骨幹專業。今年我市中職學校招生達到1.4萬人,比三年前增長83.4%,在校生達3.1萬人,比三年前增長91.7%。中職與普高的招生比例也由 年的3:7調整為今年的4.5:5.5,基本實現了普職比例的大體相當。我市中職教育重組事蹟多次被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和《湖北日報》等媒體採訪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俞正聲還作出批示“黃石中職教育的經驗值得推廣”。

3、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近年來,我市通過整合高等教育資源,將黃石高專與電大、教育學院、衞校合併升本,組建了黃石理工學院,辦學規模達到1.4萬人,比三年前增長53.7%;湖北師範學院四年前校園面積不到300畝,通過政府協調和自身發展,現在達到XX畝,而且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評估,成功申報了碩士點,辦學內涵得到擴展,辦學規模達到了1.3萬人,比三年前增長了61.4%。 年,我市高校增添新的力量,湖北省機械工業學校升格成為黃石職業技術學院。我市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處於全省同類城市前列。

4、民辦教育蓬勃發展。我市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關於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學的意見》,鼓勵社會力量辦學,重點補充了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資源的不足。同時,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按“五獨立”的要求對民辦教育進行了清理,堅決取締了“校中校”,規範了民辦教育發展。目前,全市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達到205所,比四年前增加109所;在校生48581人,佔全市在校學生總數的比例由四年前的1%增長到 年的8.6%;固定資產達2.5億元。民辦教育已成為我市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們始終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放在首位,以德養智,以智促德,充分發揮學生的體育藝術特長,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推進了素質教育。有色二中推行素質教育,平行分班的辦學經驗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刊登,全國推廣。

1、加強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理念,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為主線,構建了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網絡,建立了4個青少年活動基地、115所家長學校、11所法制教育示範學校、30所德育特色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社會調查、青年志願者、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青年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社區服務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廣大中國小生社會實踐能力。舉行了學校“德育活動創新獎”評選活動,學校德育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學生德育活動日漸豐富。

2、深化了考試評價機制改革。我們建立了“四高一低”會考質量評價體系,改革了重點中學招生辦法,將省重點黃石二中統招指標分配到國中學校。實踐證明,這樣有利於大面積提高國中教學質量,有利於國中學校做到“四全”,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通過建立大學聯考教學評價與獎勵機制,高中教育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有效評價機制的建立,為學校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平台,充分調動了學校辦學的積極性,使學校辦學更具特色。

3、加強了體育衞生藝術國防教育。全面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衞生工作條例》,認真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積極推進“學生在校期間學會一項藝術特長、兩項體育技能”的“2+1”項目建設工作。督促檢查了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計劃,推動了學校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制定了學校衞生工作應急預案,加強了中國小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毒品預防教育,加強了“三病”防治和艾滋病預防工作。成立了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和教育藝術團,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發展迅速,基本普及了羣眾性的“班班有歌唱,人人唱好歌”活動,藝術教育成果顯著。近年來,在全國中國小生“蒲公英”、“希望之星”和省“黃鶴美育節”比賽中,我市共獲得特金獎9個、金獎18個,居全省前列。我市開展的“百名校長進軍營”國防教育活動得到了中宣部、教育部的高度評價。

4、加強了教育教學研究。我市開發的地方教材《中國小安全教育》順利通過了省中國小教材編審委員會的評審。一大批課題成功立項,“幼兒園園本教研”課題研究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課題,“黃石地區中國小生學習心理、學習行為與教育干預研究”、“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控機制研究”被確定為省級重點課題。國家級課題《中國小辦學效益評價的研究》在全國部分城市研討會上獲一等獎。另外,一大批教師在各類教研比賽中獲獎,近年來,我市教師在教學評優課活動中獲省一等獎達86人次,在電教“四優”與“三新”比賽、自制教具比賽和實驗教學論文比賽中獲省一等獎達152人次,我市教師教科研實力和競爭力逐步增強。

5、加強了教育教學督導。重點實施了三個層面的目標管理,即縣(市、區)政府的基礎教育目標管理、縣(市、區)教育局年度目標管理、學校年度目標管理。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定期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教育“三個增長”、教師編制、教師工資發放、教師學歷達標、教師醫療和失業保險、學校硬件和d級危房改造等主要指標,促進了縣(市、區)教育在競爭中不斷髮展。同時,建立了專項督導評價體系,對學校加強了教學、師德、安全工作的專項督導,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與教育質量的提高。

6、推進了語言文字工作。由市政府牽頭,市教育局具體組織了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迎評系列活動, 年12月,省人大、省政府、省語委組成專家評估團對我市進行了檢查,我市高質量、高水平地通過了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同時,我們加強了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市廣場路國小、中山國小、團城山實驗學校被評為省級語言文字工作示範學校。

(三)大力實施“陽光工程”,着力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服務學生、服務學校、服務基層、服務羣眾、服務社會,我們積極構建“陽光工程”體系,做到“五服務”,力爭讓羣眾放心,讓社會滿意。

1、實行了“陽光收費”政策。嚴格推行校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度,通過各種形式,將學校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投訴電話等向社會公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讓家長明白繳費,讓學生明白上學。 年,我們還在城區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學校啟動了收費“一次清”試點工作,並且從 年春季起,市三中、實驗高中迴歸公辦,兩校新生入學按公辦學校收費政策執行,城區學生上優質高中收費貴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2、採取了“陽光招生”措施。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期間,我們將學生的會考成績、會考成績、高中和中職學校的招生計劃、錄取方式、錄取結果全部在網上公開,免費查詢,並進行網上答疑,保障了考生的合法權益,市民對此給予了積極響應和充分肯定。

3、建立了“陽光資助”體系。近年來,我市建立了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義務教育救助機制、以政府和學校共同投入的高中階段教育救助機制、以生源地助學貸款為主的高等教育救助機制,完善了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和大學教育階段入學救助體系。為做好貧困生救助工作,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立了資助貧困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資助貧困生基金,三年來,先後減免貧困生費用3150餘萬元。妥善解決了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城區15所定點公辦學校和社會力量辦學校,共接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9223人。

4、實施了“陽光入學”行動。我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建立了中國小違規辦學行為投訴舉報和“備忘錄”制度,加強了辦學行為、教輔資料的管理,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負擔。建立了校園風險防範與轉移機制,開展了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和諧、安全的學習環境。

5、構建了“陽光政務”工程。作為全市政務公開示範試點單位,我們在一樓設有辦事指南,每樓列有辦事程序,每間辦公室設有標識,方便了羣眾辦事。我們還通過新聞媒體、新聞發言人、教育信息網絡平台、局長接待日、“民情快車”、行風熱線、教育簡報和市局、縣局、校長三級接訪等方式,全面推行政務公開,讓教育服務社會,讓社會了解教育。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教師培訓和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人為本的理念,一直積極探索有利於學校工作靈活的用人機制,高度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專業發展和生活待遇。

1、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 年以來,我市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規範學校用人管理,實現了學校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同時,我們建立了與聘用制度相適應,能夠體現教職工崗位職責、工作績效和實際貢獻的教師工作績效評價獎懲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加強了教師隊伍培訓。近年來,我市非常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師業務提高工作,以專題、校本的方式先後集中培訓中國小教師6.8萬人次,僅 年新課程改革,作為上崗資格培訓,參加考試的教師就達2.2萬人。目前,委託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培養的三批研究生全部結業,城區高中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比例達7.75%,市級和省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達40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2人,享受省政府津貼的專家1人,省突出貢獻專家5人,湖北名師7人。

3、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近年來,我們把師德建設作為每年的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先後制定了師德“六不準”行為規範,建立健全了師德檔案制度,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年,我們在全市開展了“師德建設年”主題教育活動,新教師舉行了入職宣誓儀式,對所有教師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教育。 年,我們彙編了全市師德先進個人材料,免費發放給教師學習,為教師樹立了身邊的榜樣。

4、建立了城市教師支教制度。 年至今,我市開展了以城區與鄉鎮對口支援為主要形式的支教工作,先後選派了700多名思想品德好、業務能力強、年齡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到大冶、陽新農村國中、國小支教。另外,我市還選派了8名幹部、3名教師到新疆博樂市支教。在支教的同時,我們還多次組織由省市名師、特級教師、省市骨幹教師、教研員組成的講學團到農村開展送教下鄉活動,通過師徒結對、公開課、教學交流等多種形式,傳授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農村學校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我市支教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廳的高度評價,支教援教經驗在全省多次進行交流。

5、密切關注教師的待遇和身心健康。我市以礦建市,企業辦的學校曾佔了黃石城區學校的一半,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的政策,採取整體接收的方式將大冶鋼廠、黃石棉紡廠、大冶有色金屬公司等十幾家國有企業所屬的50多所學校按屬地關係和管理體制進行了順利分離,妥善解決了中央、省和市屬國有企業(農場)2631名離退休人員的待遇問題。我們還開展了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初步建立了教師身體和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制度。 年教師節,市教育局向教師免費發放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讀本《園丁心港》,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

二、當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取得以上成績的同時,我市教育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從總體上説,是全市教育發展與廣大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現代化教育需求,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還不相適應的問題。

(一)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和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規模不適應。一些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速度滯後於經濟發展速度,教育投入相對不足。主要表現在:

1、公用經費有缺口。省財政廳、省教育廳核定的中國小公用經費最低標準國中是180元/生、國小60元/生。我市經濟條件較好的黃石港區國中48元/生、國小24元/生。大冶市、陽新縣本地配套15元/生,省轉移支付30元/生。

2、“普九”債務有待轉移和化解。去年省政府組織專班,對我市的“普九”債務進行了審計和鎖定工作,認定我市農村“普九”債務總額為4945萬元,其中大冶市1310萬元,陽新縣3635萬元;待認定“普九”債務總額為6999萬元,其中大冶市1200萬元,陽新縣5799萬元。

3、教育費附加徵收雖然在逐年增長,但我市教育費附加實徵數的增長低於“三税”總額的增長,且一直沒有徵收到位和足額用於教育,徵收率為50%左右。大冶城市、陽新縣的教育費附加沒有做到專款專用,大部分平衡了財政預算。

4、學校辦學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部分學校建設壓力大,尤其是中專學校二期工程建設資金困難;學校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生機比較低,普及任務繁重。

5、教師津貼沒有到位。 年工資改革後,市區和農村教師津貼沒有兑現。

(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發展不均衡與教育公平不適應。一些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比較薄弱,條件還有待改善。城鄉、區域、不同類型教育以及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教師整體素質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適應。教師隊伍與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仍有差距,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老齡化等問題制約了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教師缺編問題比較嚴重,一是城區高中教師缺編。根據市政府“三年一核編”的文件精神, 年是核編年,城區高中教師缺編274人。二是農村教師缺編和結構不合理。陽新縣教師缺編3758人,大冶市教師缺編773人,且老齡化現象比較突出。全市有代課老師2956人,較多的是:陽新縣2183人,大冶市252人,黃石港區293人,西塞山區85人,市直屬學校107人。代課教師人數較多,加重了學校負擔。

(四)一些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方式與人全面的發展要求不適應。素質教育的推進仍面臨着很大的困難和阻力,社會和學校對推進素質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化。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式的變革需要深化,學生的負擔仍然較重。

(五)學校內涵發展與現代化學校建設的要求不適應。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從教意識還有待加強。學校在辦學思想、辦學理念、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管理等方面的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六)良好教育資源的供給和人民羣眾的期望與要求不適應。一些關係人民羣眾切實利益的教育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違規收費、舉辦快慢班、中國小擇校等行為的治理,還與羣眾的要求有差距,力度還需要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教育工作總的工作思路是,堅持以xx屆 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教育事業發展的全局,突出五個方面的發展主題,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突出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全局性、先導性、基礎性的戰略地位,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原則,着力推進教育公平,堅持教育均衡發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切實端正辦學思想,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為,堅持教育健康發展;切實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堅持教育的內涵發展。

今後五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推動教育優先發展,着力把握教育發展規律、創新教育發展理念、轉變教育發展方式、破解教育發展難題,提高教育發展質量和效益;要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和制度,促進各級政府以更大決心、更多的財力支持教育事業。

二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四是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要切實加強師德建設和教師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要注重吸引優秀人才當教師,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讓教師成為社會上最受尊重的職業,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

五是要堅持教育公益性,促進教育公平。要促進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困難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進一步健全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讓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上得起大學、接受職業教育;堅持從嚴治教、規範管理,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維護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六是要繼續推進教育改革開放,繼續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加快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方式,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和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

我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構建和諧教育為主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各級各類教育得到了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目前,全市國小階段、國中階段入學率達100%;殘疾兒童入學率達85%,義務教育完成率達98.2%;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67.3%。市教育局先後被授予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家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全省理論學習中心組先進單位、全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獲市政府目標管理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z9rdn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