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鄉村社區創建情況彙報材料

鄉村社區創建情況彙報材料

農村社區建設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所涉及的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改變城鄉二元化結構、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健全就業、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等各個方面,都與農村基層管理體制、農村城鎮化緊密相關。而農村社區建設正是在這一政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使封閉的農村融入社會,讓農村社區居民過上一種和城市生活相差不多的一種鄉村生活。可以説,農村社區建設是當前我們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條具體的途徑。下面,我就董市鎮在探索農村社區建設方面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作彙報。

鄉村社區創建情況彙報材料

一、概況

董市鎮緊鄰城區西郊,擁有國土面積14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795畝,人口5.4萬人。轄24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關於農村社區建設,本地起步較晚,到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社區,但隨着農村税費體制改革、鄉鎮機構改革和國家關於“三農”問題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台,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為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一是工業化程度大大提高。全鎮通過改制盤活,建起大小企業180多家,民營化率達到100%,為吸納廣大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完成通村公路建設66公里,今年可全面完成“xx”建設規劃;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正在實施;村級衞生室建設全面升級;農村教育資源配置逐步優化;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80%;農村沼氣能源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所有這些都為農村建社區創造較好的物質基礎。三是各村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建設社區提供了有利條件。新農村建設所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是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客觀要求相吻合的,也可以説農村社區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一種載體。隨着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非農用地必然不斷增加,我們通過對失地農民的集中安置、整體搬遷所建設起來的新農村,實際上就是一種農村社區的維形。四是鄉鎮機構改革為農村社區建設儲備了大量的人才資源。從目前的村級幹部隊伍建設來看,部分民選的村委會成員是依靠宗族、家族勢力而當選的,缺乏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在部分經濟薄弱的村已經存在後繼乏人甚至後繼無人的情況,而鄉鎮機構改革所產生的分流、下崗人員,文化水平較高、年齡相對較小,家庭經營的雜念較少,工作熱情較高,有利於改進農村基層管理和服務的理念,促進農村社區建成後穩定、協調、可持續發展。目前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村已經具備了農村社區的雛形。如:桂花村在其村委會附近建起了圖書室、活動室、籃球場、衞生室、學校,還配套建設了自來水廠,村委會在組織村民開展各種經營活動的同時,具備了服務村民各項需求的社區職能。

二、基本構想

一是機構設置,可按黨的領導組織、社區居委會組織和其它羣團、社會組織、中介組織來設置機構,促進廣大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的管理和運作。

二是社區工作人員的配置,可以從上級下派,原村幹部留用和麪向社區公開招聘等途徑來解決。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可充分利用原村委會的相關資源,設置社區辦公室、綜合活動室、社區救助服務站、醫療衞生室和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等,形成一個便利居民生產、生活的良好環境。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打破户籍屏障。現行的城鄉二元制結構既制約了城市的發展,又加劇了農村的人地矛盾,打破户籍屏障,促進農民移居城市是農村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外部條件。

2、探索農村土地制度變革。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一部分農民進城務工經商有了穩定的收入,還有一部分農民就地從事非農經營形成了相當的規模,但是現有的模糊不清的土地所有權使他們仍然對土地保持着一種微妙的牽掛和佔有的慾望。與此同時,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對非農土地的需求日益突出,現有的土地制度也越來越不適應超常規的工業發展,因此,無論是鼓勵農民進入大中城市,還是就地發展小城鎮,都和土地制度的變革有着密切的關聯,政府應該鼓勵各地探索適應經濟發展的新的土地流轉機制。

3、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農業產業化是解決分散的農户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矛盾的一條根本出路,但是目前農業產業化中最具代表的“公司+農户”的合作形式中,分散的農户仍然處於不利的地位,政府應該鼓勵農民發展自己的服務組織,同時大力培育和規範那些以非贏利為目的的市場中介組織。

4、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1994年分税制施行以後,中央財政狀況得到了改善,而地方財政,尤其是縣鄉財政卻日趨窘迫,發展農村社區,僅靠地方財政投入是無能為力的,國家應加大對農村生產生活設施的投入力度,包括通訊、電力、廣播電視、文教衞生、鄉村道路、人畜飲水、農村沼氣、水利灌溉等各個方面,為農村社區建設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

以上是本鎮對農村社區建設的一點不成熟的淺見,錯漏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yllr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