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體會 >

農村教育發展亟待三大突破

農村教育發展亟待三大突破

在教育公平成為教育核心訴求的今天,必須基於新的教育發展任務進行制度創新。

農村教育發展亟待三大突破

如何用新的思路來發展農村教育、提升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亟需破解的新課題。

30年改革開放的宏偉進程,使得我國教育事業發生了極為深刻的巨大變化,令世界為之仰歎。與此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一些結構性、內涵性的問題也浮出水面,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城鄉教育的差距不斷增大,農村教育質量與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教育公平、均衡發展等新的價值訴求正面臨挑戰。如何用新的思路來發展農村教育、提升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亟需破解的新課題。要破解這一課題,亟待在認識、制度、理念等三個方面取得突破。

認識突破

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現狀在某種程度上是原有教育發展思路造成的,不能用同樣的思路來提振農村教育,需要在認識上有新的突破。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域廣。因此,在建國以來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在“窮國辦大教育”這一特定背景下進行的,並且實際上選擇的是“重點先行”的發展思路,實施的是以“點”帶“面”的發展戰略。在很大程度上,當前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問題,正是這一教育發展思路造成的。因而,當前要大力發展農村教育,需要在認識上澄清一些誤區,實現新的突破。

認識誤區之一:教育發展是一個由“點”到“面”的過程,藉助“示範”或者“幅射”實現整體提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育發展採取的是一種以“點”帶“面”的戰略思路,這突出地表現為重點(示範)學校制度,即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經費相對拮据的情況下,教育行政部門在師資配備、經費劃撥和設備添置等方面向少數優質學校傾斜,通過確保這些重點學校的發展來“示範”或帶動其他學校。但是,教育發展的實踐表明,雖然這種以“點”帶“面”的教育發展戰略在國家財力不足的特定歷史條件下不失為教育發展的一種權宜之計,但這種戰略選擇產生的“示範”或“幅射”作用並未產生預期的效果。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城區部分學校率先受惠於這一思路,出現了“馬太效應”式的非常規發展,客觀上不斷加大了校際之間的差距。同樣由於這種“馬太效應”,農村教育與城區教育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我們需要科學地認識農村教育落後的內在原因,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發展農村教育的新思路。

認識誤區之二: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根本原因是辦學條件不足,發展農村教育的當務之急是要加大投入,下大力氣改善農村教育的設施設備。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年代,學校硬件建設成了有關部門關注的焦點。於是乎,人們便在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之間想象出一條“因果鏈”,其直接的後果是使一些決策者在發展農村教育的認識上過於關注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設施設備等“硬件”建設,忽視了“軟件”提升。事實上,農村學校的軟件建設不僅更緊迫,而且難度也更大,提升農村教育發展的軟實力需要更強的決心、更多的智慧、更新的措施和更大的投入。

認識誤區之三:提升農村教育水平的“捷徑”是城區名校的“示範”和“幅射”,通過城區學校向農村學校“輸出”品牌、管理、師資甚或文化,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質量與水平。這種認識本身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這種認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囿於傳統的教育發展思路,使得農村學校失卻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從而處於基於消極等待的被動局面。應該看到,辦學水平的提升,無外乎兩個途徑,一是外力推助,一是自我成長。國內外有大量的農村學校尤其是農村薄弱學校通過自身的改革與發展而獲得成功的案例。事實上,那種帶有本土化特質的農村學校成長路徑或模式更具有生命力和示範性,而恰恰是這一點,並沒有受到有關部門應有的關注與重視。

制度突破

現有的制度設計適應了我國特定歷史發展階段教育發展的需要,但在教育公平成為教育核心訴求的今天,必須基於新的教育發展任務進行制度創新。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黨中央不失時機地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教育發展的價值取向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教育公平已成為新的核心訴求,而這種訴求的付諸實施是以教育均衡為前提的。全面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旋律”。

問題的實質在於:教育均衡化究竟要“化”什麼?歷史形成的城鄉教育質量之間的差距如何得到有效縮減?任何學校的發展,都必然體現為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所謂的教育“硬件”,通俗地講就是“有錢能辦到的”,而所謂的“軟件”便是“有錢也未必能辦到的”。在財力相對充裕的今天,學校發展的核心問題並不是硬件,而是“軟實力”的有效提升。學校的“軟實力”最集中、最典型地凝聚於師資水平上。1922年創辦的春暉中學位於浙江上虞農村,因攬經亨頤、朱自清、李叔同、豐子愷等眾多大師執教而享譽海內。城鄉教育的差異,在本質上並不是城鄉學校硬件上的差異,而是軟件上的差異,是諸如師資水平這樣的軟實力上的差異。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之於農村教育發展的核心地位,必須充分認識到提升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之於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緊迫性,必須充分認識到制度創新之於農村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圍繞着城鄉教育師資資源均衡化這一新使命,我們要在制度層面上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

制度改革之一:改革傳統的教師學校“所有制”,積極推動區域性的校長與教師“定期輪崗”制度,努力實現師資資源的均衡化。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教師人事學校所有的制度,多數教師“從一(校)而終”。事實證明,這種制度十分不利於教育均衡化發展,不利於最廣大教師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從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認識高度來理解師資制度化流動的重要價值,需要從推進城鄉教育共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理解師資制度化流動的長效意義。我們應該在現有的“城鄉(學校)結對”、“名校幫扶”、“下鄉支教”等做法的基礎上,充分借鑑國外的相關做法和經驗,大力推進“定期輪崗”制度。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交通條件的改善,相信這種“輪崗”制度的實施會具有越來越大的可行性。從今年開始,福建省教育廳將在一個縣開展教師“縣管校用”和校際流動的試點,嘗試打破教師隸屬於一所學校的傳統格局,相信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開端。

制度改革之二:改革傳統的學校行政區域“所有制”,積極嘗試跨區域尤其是跨城鄉的學校“連鎖”新機制,在制度層面上促進辦學資源的優化整合,最大限度地盤活現有教育資源,努力實現教育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學校作為一個單位,隸屬於特定的行政區域,並且在人事、財政、業務等方面受到相關部門的管理和制約。事實上,在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改革實踐中,我們已遭遇到這種學校行政區域“所有制”的諸多侷限。近年來,浙江省各地在推廣杭州市“名校集團化辦學”、衢州市柯城區“一校兩區”等改革模式,積極引導在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之間、在優質名校和薄弱學校之間實現“連鎖辦學”,旨在通過這種跨區域的“一體化辦學”,將若干所學校在人、財、物等方面進行實質性的整合、重組與歸併,達到整體提升的目的,實踐成效較為顯著。隨着這些跨區域、跨城鄉的體制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已經在諸如人事流動、經費使用等方面碰到一些制度性的障礙。

制度改革之三:改革傳統的考核評價制度,根據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這一新的背景,根據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這一新的任務,積極探索“片塊式發展、捆綁式評價”的考核評價新思路。傳統的考核評價制度,是針對“點”的考核與評價,即針對“一位”教師、“一所”學校、“一個”單位。浙江省為了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已提出“片塊式發展、捆綁式評價”的新要求,即在發展上着眼於“區域”,在考核評價上強調“聯動”或“捆綁”。例如,對城鄉“結對”學校的考核不再分別進行,而是“捆綁”在一起來進行評價。在實踐過程中,基於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考慮,也有許多人建議在評定高級職稱或榮譽稱號(如特級教師)時應作出“成功培養出一名以上農村青年教師”這樣的硬性規定。諸如此類的評價制度改革,在推動農村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中不僅越來越迫切,而且也越來越重要。

理念突破

教育發展的本源問題是理念問題,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明確農村教育發展的方向,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與禁錮,推動農村教育更加健康地發展。

現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機器大工業生產的產物,在理念上服從“效率至上”的法則,在機制上凸顯“標準劃一”的特徵。現代教育的物化形態是以學科教學為載體的班級授課制,基本上是按照內容統一、進度統一、途徑統一、方法統一的要求進行設計的。基於此,教育便成了學科知識的“傳輸帶”,課堂便成了知識的“加工場”,教案便成了“施工圖”,學生便成了按照既定“質量標準”待“組裝”的“產品”。教育的這種“目中無人”的“批量生產”模式,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與完善,似已根深蒂固。也正是這種教育觀,使得許多人熱衷於依據統一的“質量觀”來評價所有的學校,並且用統一的“辦學模式”或“生產流程”來規範所有的學校,無論是城區學校還是農村學校。

提振農村教育,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作先導,需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農村教育的發展。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的實踐中,要針對農村、農村學校的實際,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內容與形式、途徑與方法,開創農村教育的新局面。筆者認為,當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強調學校發展的個性化,高度重視並強調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在發展農村教育的進程中努力貫穿以下兩大理念:

理念之一:學校發展必須追求“個性品質”。辦學思路的“標準化”傾向已越來越成為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一種羈絆,並導致教育走向迷途。學校之間不僅在校園佈局和建築風格上簡單“克隆”,更嚴重的是在教育思想上簡單“克隆”,已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了所謂的學校教育“同質化”現象。在此種邏輯作用下,一些人期望通過城市學校尤其是城市名牌學校在農村的大量“複製”來“發展”農村教育。但是,他們忘了農村學校有自己獨有的發展歷史、有自己賴於生長的地域文化。一旦農村學校的發展離開了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就很可能因“水土不服”而被異化。所以,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積極鼓勵、引導廣大農村學校在充分借鑑、汲取其他學校發展經驗的同時,能充分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所在區域的實際走“特色發展”之路,不迷信、不盲從,努力塑造自己的辦學“個性”,因地制宜地實現辦學水平的有機提升。

理念之二:把校園建設成學生成長的“精神家園”。毋庸諱言,傳統的應試教育已深深地浸潤了教育的質量觀、評價觀甚或政績觀,加班加點、題海戰術等所謂的應試“法寶”為許多人津津樂道並屢試不爽,在提高質量的“名義”下學生飽受過重課業負擔之苦,身心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殘。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的今天,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努力倡導轉變傳統的育人模式,努力推進素質教育,讓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坦途,讓校園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讓年輕一代在充滿童真童趣童心的教育氛圍中茁壯成長。倡導這一理念的出發點在於要切實改變傳統教育“目中無人”的現象,努力使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乃至任課教師將關注的焦點從“知識傳授”、“知識鞏固”切實轉到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上來,讓我們的教育管理、教育評價在價值選擇上切實轉到素質教育上來,讓我們的學生從繁重的應試教育和課業負擔中真正解放出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和成長的主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n4x9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