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通用8篇)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通用8篇)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1

為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根據泰興市教育局要求,我校決定從20xx年秋學期開始,實施主題德育、自主學習、青春活力、實踐體驗和未來素養五大行動,並構建素質教育微創新成果展示平台。為紮實推進此項工程,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通用8篇)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宗旨,以“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內容,以“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重點任務,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課程的滲透性和教育的體驗性、層次性,促進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學會改變,切實把素質教育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努力培養品德高尚、素質優良、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主要目標

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完善的工作體系及完備的評價機制,使我校素質教育取得明顯實效,辦學水平再上一個台階。

三、具體內容

1.主題德育行動。結合不同學段、不同學生的實際,廣泛深入開展德育主題系列教育活動。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深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育。

2.自主學習行動。以“主體參與、自由民主、生態文明”為主要目標,催生各類充滿生機而又富有成效的自主式課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推進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融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和選擇性,形成學校自主設置、教師自主開設、學生自主選擇的校本化課程體系。充分利用“泰微課”學習資源庫和自主學習平台,創新課堂數字化學習新模式和課後網絡學習輔導新方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3.青春活力行動。重視體育藝術教育,煥發學生的蓬勃朝氣和青春活力。着力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紮實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體育活動和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活動,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開齊開足藝術課程,開展各類藝術社團等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4.實踐體驗行動。堅持知行統一、開放辦學,加強實踐體驗教育。開設實踐體驗類課程,開發、利用校內外資源,發揮各類教育基地作用,增加學生閲歷,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5.未來素養行動。在培育學生基本素養、核心素養的同時,重視學生創新素養、信息素養、財經素養、國際素養等未來素養的形成,努力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世界公民。重視部分特殊學生卓越素養的形成,為傑出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6.構建素質教育微創新成果展示平台。在學校網站上搭建素質教育微創新成果展示平台,定期展示素質教育“5+ 2”工程實施成果,定期發佈學校微創新優秀實踐案例。

四、實施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素質教育“5+2”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副校長為五大行動的項目組負責人,負責組織、指導、督促項目的實施。由領導小組統領,項目組具體負責,健全各項制度,確保工作的深入開展。

黃橋國小素質教育“5+2”工程領導小組:

組 長:章素娟

成 員:李 羣 吳國林 朱 貴 成一羣 尤莉玲 黃 誠 何亞濤 徐希浩 戴宗華 顧衞國 徐 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為何亞濤。

(1)工作例會制。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項目負責人會議,對活動的開展進行階段性總結,找出薄弱點,探討改進措施。

(2)考核評價制。在活動開展中學校將對項目負責人、各學科教師、班主任、各班級、全體學生進行不同層面的考核評價,以推進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

(3)成果展示制。各項目根據實際情況每學期進行1—2次成果展示。

(4)優秀獎勵制。學校對參加各項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班級、學生進行獎勵。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學校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師政治、業務素質,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特點和教學風格。為確保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專題專項培訓,挑選有一定專業水準的教師負責活動指導和校本師資培訓。對教師有明確具體的工作要求及評價細則,有具體的過程管理的措施,組織開展相應的教師基本功競賽。

3.加強素質教育研究。從實際出發,制定科研、教研規劃,抓好科研立項,大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通過校本研訓等途徑,開展素質教育研究,以提高工程的質量。根據項目特點組織開展競賽評比活動,突出教育活動的參與性、教育性、趣味性。

4.形成三位一體教育合力。素質教育的推進需要社會及家長的支持,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所以學校重視學校、社會、家庭的聯動,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

(1)加強家校聯繫,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親子活動、教育開放日活動等形式讓家長了解素質教育的意義、要求、方法。開展創建學習型家庭的活動,優化家庭學習氛圍,重視孩子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並運用《黃橋國小養成教育行為手冊》、家校聯繫單,要求家長關注孩子在家表現情況,積極參與對孩子的評價。

(2)廣泛開展社區教育活動,使社會和家長更多地瞭解學校工作,更多地關注學校的發展,更多地理解學校素質教育的目的,更多地認同學校教育的成果,從而形成良好的素質教育社區環境。

5.強化後勤服務水平。學校後勤工作,一方面承擔着一定的素質教育任務,另一方面對實施素質教育起着服務和保障作用。後勤部門把美化校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作為中心任務,做到環境育人。後勤工作人員增強服務意識,做到保障有力、服務周到。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2

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紀挑戰,提高國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是當前國小基礎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校全體師生將羣策羣力,鐵心拼搏,全力以赴打好素質教育攻堅戰。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三個面向”、《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針,深入領會有關素質教育的文件和《四川省進一步推進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十條意見》的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教學研究,狠抓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四有”人才。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學校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新的教學管理制度;紮實有效地推進課程改革;開發課程資源,建設校本課程;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二、奮鬥目標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學校發展進程,與時俱進,高標準、高水平、嚴要求,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積極投身教育改革,深入開展素質教育,實現學校教育工作新的飛躍。學校確立以“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為辦學思想,以創建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文明、示範、特色學校為目標,以學校可持續發展為辦學策略,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紮實走好科學管理立校之路,教育科研興校之路,素質教育強校之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校持續、快速發展。20xx年為課程改革年,全面、深入、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全體教師全員參加課改實驗,打造一支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提高學校辦學品位;20xx至20xx年為提高質量年,面對推出學校的辦學特色、辦學質量及科研水平,確保學校的辦學質量走在全市前列。20xx至20xx為特色創建年,全面落實課外活動和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以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創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從而推動特色學校的創建工作。

三、實施辦法及措施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分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是指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創造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的機制和環境;微觀方面是指學校在一定條件下,在素質教育觀念指導下進行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我校將微觀着手,立足實際,着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抓主導,強化全員素質教育意識。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觀念指導下進行的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所以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一個學校的校長及其領導班子對學校的辦學方針、教學活動起着決策和指導作用,因此素質教育能否在一個學校紮實有效地開展,校長及其領導班子觀念的轉變是關鍵。

我校將組織全體行政人員深入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的文件和《四川省進一步推進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十條意見》的重要精神,提高領導班子樹立素質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識。組織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分批到教育發達地區參觀學習,參加市、省、全國性的教育研討會及各種培訓。組織全體成員系統地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及課程改革要義、精神,並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根據這一認識我們確立“改革、發展、創新”為辦學思想,即:確立一個思想,抓好五個板塊,實現一個目標的“151工程”。“確立一個思想”即確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對全體學生施教,使學生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辦學思想。“抓好五個板塊”,即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學校的各個部門、全體人員按職能分為五大板塊,這五大板的職責和地位是:領導班子是主導、全體教師是主力、課堂是主要陣地、學生是教育主體、後勤是保障。“實現一個目標”即“全面育人,提高質量,躋身示範,爭創一流”。把學校辦成全市的窗口學校、示範學校,全省知名的一流學校,確保學校的辦學質量走在全市的前列。

2. 抓主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校的一切教育教學目標是靠全體教師完成的。高素質的學生靠高素質的教師去培養,所以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教師的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素質。教師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業務能力素質。能把自己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理解的知識,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新;文化科學知識素質。在所任學科上知識要專、要深,在其它知識面上要廣、要博。

為此,學校提出了“提倡一種精神,培養四種能力”的教師隊伍建設方針。一種精神,即:敬業、愛生、奉獻精神,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獻身於教育事業、樹立崇高教師形象。四種能力,即:第一,對學生的管理教育能力,要做教育家,不做教書匠,既教書又育人,既能培養優秀學生又能轉化差生;第二,駕馭課堂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做到學生愛聽、能聽懂,有紮實的基本功;第三,教育科研能力,能通過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尋求規律,對新知識、新問題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第四,團結協作能力,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形成整體優勢,達到最佳教育教學效果。按照這一方針,我們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⑴建立考核制度。學校成立了考核小組,每年從思想品德、業務能力、知識學歷、教學成績幾方面對教師進行一次綜合性考核,對不合格的調整教師崗位,考評結果作為教師評優評先、晉級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對教育教學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進行獎勵,樹立典型。

⑵塑造師德形象。隨着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有更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要有更高的師德水準。學校將通過集中學習和自學等形式,不斷深化對各種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牢固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信念,強化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科學精神,樹立教改意識、質量意識、競爭意識,深入開展“展師德風采,創優秀羣體,樹文明校園”活動,倡導立師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以教師的崇高形象影響人;鑄師魂——精心培育教師典型,以教師的敬業精神感染人;倡師風——倡導為人師表風範,以教師的表率作用鼓勵人。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責任感,錘鍊教師集體的師德形象,加強對責任心不強,教學質量不高的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開展愛心教育活動,引導教師學會關心學生,愛護學生,鼓勵學生,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⑶加大科研力度。學校以“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為主題,以教師角色的創新適應新課程,以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適應新課程,以“整合學習方式,培養良好學習品質”課題模式組織實施課堂的教與學,形成“共同研討、共同成長”的氛圍。一是每星期三個時間段的教研活動(星期二上午語文組、星期三上午數學組、星期四上午藝體綜合組)要紮實有效開展,各個組長要各負其責,各行政人員要到位參加,教導處要深入檢查。二是以課題研究為中心,深入開展科研活動。三是規範教學常規管理,教學常規督查小組要經常深入一線檢查,評比,全方位落實素質教育。

⑷強化培訓進修。學校將以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為依託,組織新教師與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結對子,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要做好傳幫帶工作。要加強對新教師的學習與培訓,提升新教師素質,實現教、研、訓一體化。通過給新教師“壓擔子”、“定尺子”、“指路子”、“想法子”、“搭台子”,要求他們“練三功”(教法設計、教案編寫功、普通話教學、口才表達功、課件製作功);“過三關”(新課標學習關、新教材培訓關、教育理念更新關); “達三標”(教學設計達標、教學方法達標、教學效果達標);“講三課”(合格課、優質課、示範課)。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另外還鼓勵教師通過函授、自學等形式提高學歷, 擴展知識。

⑸創新培訓策略。倡導“培訓是最好的福利,提高是最大的報酬”。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做到:“一讀”(堅持每天上網或從刊物上閲讀有關教育信息、經驗文章、名師教育專著),“二寫”(寫教學隨筆或教學札記一篇),“三上”(上彙報課、研討課和觀摩課),做到“四會”即教學理念會應用、教學經驗會總結、教學觀摩會評價、教學風格會創新。每學期要求全體教師做到六個一,即研讀一本教育名著,承擔或參與一個課題研究,上一堂體現課題思想取向的研討課,撰寫一篇教育教學反思類文章(教後感、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均可),發表或發佈一篇教育教學專業論文,製作一個帶有理念的多媒體課件或編制一份有一定風格的試卷。要求45週歲以下的高級教師每年要發表一篇文章,上一節示範課,帶一名青年教師。通過這些手段加速教師由教書匠向“研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化。

3. 抓陣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如思想教育、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心理生理健體常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課堂這一陣地進行的,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開展素質教育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按照“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不講教學效率,只靠延長學時和加大作業量;不講能力培養,只靠堆砌練習和死記硬背;不講教學藝術和手段,只靠滿堂灌、填鴨式;不講教學針對性和層次性,搞一個標準、一律要求,全力應付考試。其結果不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教育時間被擠佔,學生的智力也會受到抑制和摧殘。

我們將在評價課堂教學上尋找突破口。首先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十二字評價標準,即“聽得懂、記得住、理解好、用得上”。為達到這十二字目標,我們衡量每節課主要以三個方面為標準,第一,教學內容要精要集。就是要求教師必須掌握課標精神,熟悉教材,瞭解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提煉重點,擇取難點,當講則講,當練則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克服那種不分輕重難易,不顧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把各種資料練習的內容收羅起來灌給學生,使學生課上應接不暇,課下作業成災,窮於應付的現象。第二,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要分出三維目標。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知識基礎和智力水平的不同,分解教學目標,因材實教。依據學生智力發展的特殊性和層次性制定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克服不顧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個標準、統一要求,隨意地降低或提高教學目標。第三,教學方法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學生特點和自我特長創造性地選擇教學方法。但必須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作為教學主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動手實驗為主要形式。克服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老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教學方法。

我們將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嚴密診斷和監控。由主管教學的校領導、 教導處組成教學檢查小組,隨時隨堂聽課,對每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做出評估,嚴愛相濟,樹立典型,開辦示範課、觀摩課。每學期都將舉行青年教師教學比武,説課或教學反思、現場論文大賽等活動,讓廣大教師在鍛鍊的平台上塑造自我,提升自我。

4. 抓主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全體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協調發展,培養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一切教育手段的“歸宿”。

(1)創新德育工作。學校德育工作以“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反饋,重養成”為原則,結合學校實際,以爭創“紅旗班級”、“文明班級”活動為主體,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鮮活資源,開展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把德育工作貫穿於學校教育全程,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各形式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陶冶學生道德情操,培養學生“成人”。⑴確定重點目標。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等陣地進行大力宣傳教育,確保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做到每月有一個工作重點。⑵開展“三個輕輕”、“彎彎腰”、“書香滿園”等活動成果,讓學生更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進一步開展假日小隊活動、護綠、愛衞小組活動,組織隊員到勞動實踐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⑶關注學生成長。以《加強和改進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指導,結合《守則》、《規範》教育,切實抓好學生的常規教育、養成教育,抓好“文明班級”評比。⑷落實安全教育。結合不同時令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反邪教教育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七防”教育,聘請有關人員進行專題講座,確保全體師生人身安全。

(2)打造校園文化。以“文化品位,現代信息,人文精神”為理念,着眼於環境文化氛圍對學生的薰陶和感染,將現代文明氣息與學校傳統文化底藴有機滲透,讓學校時時處處煥發文化氣息,促進學生良好思想道德修養的形成。以讀書活動為核心,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全力構建全體師生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啟悟心智,陶冶審美情操,塑造靈魂和品格;以“六一”節為契機,辦好校園藝術節。特別是少先隊要根據學生特點,結合重大節日或重大歷史事件,開展有特色、有個性、有實效的少先隊活動。

(2)拓展教學資源。把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開齊開全省教委規定的全部課程,合理安排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把對學生的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結合起來,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學有特長。要求學生對基礎課、常識課同樣對待,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同樣重視,知識和能力同時提高。人人都要參加“兩課、兩操、一活動”。課外活動、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提高學生素質、培養特長、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途徑。學校要求40%的學生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學校將着力開展課外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自願參加,每個興趣小組配備具有特長的教師做輔導,開放實驗室、微機室、圖書閲覽室等為他們提供場所。定期舉辦各種比賽,並組織參加校外競賽活動,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機會,激發他們發揮特長的熱情,教育學生“成才”。

(4)改善辦學條件。實施素質教育要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必要的教學設施,我們將多方籌集資金,多方努力,爭取在20xx年完成學校擴容工作,20xx年建設無塵校園,建設塑膠操場。

5. 抓保障,強化後勤服務水平。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它貫穿於學校各項工作中。學校後勤工作,一方面承擔着一定的素質教育任務,另一方面對實施素質教育起着服務和保障作用。所以抓好後勤工作,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為此,我們提出了“全員參與素質教育”的口號。首先,要求後勤工作人員有良好地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貌,敬業愛崗、舉止文明,為師生樹立良好地形象,發揮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要求後勤工作人員都能明確各自崗位所承擔的特定的素質教育任務,在做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自覺地、有效地完成所承擔的素質教育任務。黨羣組織要把教師隊伍建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作為中心工作,利用黨課及豐富多彩的政治活動,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行政部門要把素質教育的管理做為中心任務,協調各部門工作,保證素質教育順利實施。後勤部門要把美化校園,創造良好地學習環境作為中心任務,做到環境育人。第三,要求後勤工作人員增強服務意識。做到保障有力、服務周到。

總之,我們認為全面落實和實施素質教育是學校辦學的一塊模板和指南,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最有效途徑。我們將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做好一切工作,舉全校之力爭創省素質教育先進校。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3

我校結合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本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這一辦學思想,積極深入地實施素質教育,切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要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第二,要堅持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要在每一節課中自覺落實進行創新精神培養;第三,重視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以學生髮展為本, 注重學生個性的養成、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

一、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開展素質教育,首要的是抓好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校要始終堅持以德育為立校之本,以用鄧小平教育理論作指導,認真加強教師師德教育,努力提高思想覺悟和師德水平。組織教師學習《七.一講話》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一綱四法、教師職業道德讀本、國內外時事和各級各類文件,使教職工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堅定信念;要根據“三個面向”的要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育人為宗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並以《國小德育綱要》為指導,實現各學年段德育工作的縱向銜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學校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設備,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二、加強領導,轉變思想,增強意識,樹立新課程的教師觀和學生觀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適應性和創造性人才是我國教育跨世紀的戰略決策。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教師是開放教師,教師塑造兒童心靈的天使。我們要把學生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學生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學生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把學生的發展當作第一目標。學校領導班子在思想上完成了教育觀念的轉變,十分重視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強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實施素質教育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認真加以實施。

三、加強教育科研,認真落實課改工作

1、充分發揮我校的實驗探索和示範作用,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牢固樹立“科研興校”意識。學校教科室要認真貫徹落實《教科室規程》,積極推行教育科研工作,為學校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保證作用。要努力培養年輕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要發揮好在學校教學科研中的積極作用,以保證學校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教科室要廣泛收集各地教育科研經驗,努力掌握教改信息,定期組織學習、交流,確定好每期研究課題,大興創新教育之風,落實好教育科研和各項工作。

2、積極推進課改工作,要樹立課程意識,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程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創造性地變被動地使用教材為主動地挖掘教材,成為課程的開發設計者。

要樹立開放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走進社會,走進生活,拉近與社會、生活的距離,讓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空間,教學策略等呈現開放性,注重科學和生活的有機整合。

要樹立綜合意識,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到教育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讓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成為學生髮展的雙翼,在廣泛的學科滲透、薰陶、體驗和積累是增長知識。

要樹立評價意識,讓每個學生能體驗到成功和快樂。評價既要關注了學生的學業成績,又發現和發展了學生的潛能;既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又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要使評價從單純的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主對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轉變為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尤其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變化與進步。

要樹立情感意識,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尊重學主的人格,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重視情感、意志、動機、信念等人格因素的價值。教師要從心靈深處摳除優、良、中、差的等級烙印,與學生情感互動,心靈溝通,共同發展。

3、教導處要認真加強常規管理,按照教研室教學常規管理的有關規定認真做好日常工作。做到:“二看”、“二聽”、“二幫”和“五個一”,教師要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要立足課堂,“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積極發掘各學科中的素質教育因素,處理好“教書”和“育人”的關係,改變單純的“講—聽”教學模式。要明確併發揮課堂教學的多種功能,不僅使學生參與學習,而且使其學會學習;不僅傳授知識,而且培養思想品德與個性;不僅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質。要以教研為先導,開展以“説課(或集體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為主要途徑的教研活動,重在教法和學法研究;積極開展賽課活動,認真組織教師參加縣課改演練課活動,爭取出好成績;支持上“五課”活動:即人人上合格課、新教師上彙報課、骨幹教師上優質課、學科帶頭人上示範課、實驗教師上研究課。凡外出學習的教師,都要把外地好的經驗帶回校,認真上好彙報課,帶動學校教研工作的開展。抓好後進生的轉化教育工作。

四、提高教師素質 認真落實繼續教育工作

樹立終身教育意識,繼續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繼續抓好教師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啟動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工作,強化教師組織教學技能,舉辦教育教學講座,觀看教學錄像,規定教師借閲規定數量的教育教學雜誌,作好讀書筆記,督促學習外地教師的經驗,提高業務水平。本學年繼續把這一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範疇,獎懲逗硬,真正起到省級“教師職業技能示範校”作用。教師要

走內強素質之路,鼓勵教師積極進修大專學歷,同時注意解決好工學矛盾。認真參加“普通話”檢測,在學校掀起説“普通話”的熱潮。

五、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主要有課內與課外兩條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利於學生的手腦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發揮個人特長,培養個性,促進全面發展,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由此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即開展並加強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是不正確的。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充分發揮班級集體的作用,促進學生學習上的相互觀摩,是完成教學工作的主要途徑,所以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傳統的課堂教學死氣沉沉,方式陳舊,效益差,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把教學過程僅僅看作灌輸書本知識的過程,在本質上是封閉式的,是以傳授靜止、僵化的知識為其特徵,並且導致“重書”、“輕人”,處理不好“教書”和“育人”的關係。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要明確併發揮課堂教學的多種功能,不僅傳授知識,而且培養思想品德與個性;不僅使學生參與學習,而且使其學會學習;不僅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動手和創新能力。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變單純的“講——聽”教學模式,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權課堂教學氣氛寬鬆和諧,教學方法先進恰當,教學過程流暢高效,教學效果紮實全面。教師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要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理解與思考,講在點上,練有所得,講練結合,要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發言、練習,使用權學生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其能力。

六、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等,積極實施素質教育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各班要使用好“三機”,按照充分使用、嚴格管理、精心愛護的原則,由各班主任負責保管,並協調各科教師使用,同時做好使用記錄備查。積極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鼓勵教師多製作CAI 課件用於教學工作。在搞好語數科教學的同時,搞好體育科和藝術科教學工作教學工作。體育教師要認真地根據教材上好體育課。要堅持“兩課、兩操、兩活動”,並作好檢查和評比。藝術科教師要認真按照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要求認真進行基本功訓練,教給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努力挖掘特長學生的潛力,為他們將來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要認真開展各個興趣小組的各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為培養完美人格的學生作出積極的貢獻。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4

(一)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1.國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和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

2.推進新課程改革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改帶來的教學轉變可以總結為: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3.學校管理、課外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素質教育的途徑除了課程之外,還包括學校教育活動中的管理活動,校外、課外教育活動及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1)學校管理 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需要學校管理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2)課外、校外教育活動 除學校的正式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外。 還有各種課外、校外教育活動。

(3)國小班主任工作 在學校教育中,班級是有組織地開展素質教育活動的基層單位。其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級素質教育開展的效果,取決於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二)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

1.發揮教師的作用 素質教育的成敗,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教師。 教師要成為素質教育者,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掌握素質教育觀,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實現自己的教學追求。同時要提高教師師德素養。

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包括德、智、體、美等各育。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樹立競爭意識、進取意識、創新意識、風險意識、效率觀念、拼搏精神;擁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會責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一代新人。在認真總結我校多年的德、智、體、美等實踐的基礎上,我們將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導,着眼時代要求,着眼未來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觀念及目標

(一)教育觀念

教育目標從注重掌握專業知識轉變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來,重點抓好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內心建設;教育對象要從抓“兩頭”學生轉變到“為了一切學生”上來;教育內容從理論為主、技能掌握為輔轉變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上來;教育要求從規範管理一體化轉變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來;教育方法從滿堂灌轉變到行為引導、激發學生內在動因、發展智力上來。

(二)教育目標

學會做人——要求學生求知先學做人,先成人後成才,以德為先,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有高尚的品德和顧全大局的思想,有熱愛勞動的意識和本領,自立、自強,成為經得起市場經濟考驗的人才;

學會求知——要求教師不僅教學生知識,更教學生求知的本領;要求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更要主動地探求知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專業實踐和技能鍛鍊中不斷汲取新知識,不斷學到服務社會的新本領;

學會健體——要求學生不僅自覺鍛鍊身體,有強健的體魄,更要有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鋭意進取、不怕挫折的堅強意志,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學會審美——要求學生善於辨別真、善、美與假、醜、惡,不但會審美,而且會塑造美的環境,運用美的語言,更要學會塑造美的心靈,逐漸養成對美的嚮往與追求,懂得用美的尺度去規範自我、塑造自我。

學會創新——通過各種途徑,努力發現學生的創新心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逐步使他們養成熱愛創造性勞動的良好習慣。

三、教育的內容及實施途徑

(一) 思想品德教育

目標:

1、開展“習慣、品質、人生”教育,增強學生的內心道德建設和人格修養培養,強化學生向善、尚美、好學的思想品德。

2、開展法制、禁毒、心理、環境意識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增強學生的自覺守法、守紀意識和責任感,培養忠於職守、熱愛勞動的品質。

3、開展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做高尚人、做健康生、做善學者,成為一個誠實守信、舉止文明、言談文雅的合格公民。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不怕挫折、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扶危濟困、講究衞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質。

4、強化行為規範訓練,培養文明行為習慣。

主要途徑:

1、以政治課教學為主渠道,以《守望幸福——德育讀本》為媒介,按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進行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員的教育。

2、以輿論為先導,抓好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班級週報》和班級星級學生評比等宣傳主陣地,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觀念教育。

3、有計劃地開展各項德育教育活動。

(1) 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每年組織學生清明祭掃烈士墓。在重要的節日、紀念日,開設“國情、校情繫列講座”。

(2) 學校政教處認真組織好新生的入學教育、入學宣誓、軍訓工作和校紀校規的學習工作。

(3) 對照《學生一日常規》細則要求,強化對學生行為規範的檢查、考核、教育工作。

(4) 開展普法教育系列活動,組織各種形式的“法律知識講座”。

(5) 每月舉辦一次“優秀班級”評比和“星級學生”評選活動,培養學生好學上進、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6) 以校內外德育基地為依託,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走進社區”服務活動。

4、以《宿舍管理條例》為依據,開展文明宿舍建設活動,規範寄宿學生的生活習慣。

5、通過實施每週一下午勞動活動,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品質;組織開展公益勞動。

要求:

1、所有教育內容面向全校學生;

2、各項活動要求有計劃、有記載、有總結、有評比。

(二) 人文科學素質培養

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本質、識別他人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惡,提高情感智商和審美素養。

2、鍛鍊學生協調各種關係的能力,增強對事物觸類旁通的應變能力。

3、通過人文知識宣傳,開展科普知識講座,使學生提高人文知識素養。

主要途徑:

1、以技能課教學為主渠道,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2、各年級要因時因地的開設“心理教育”,尤其是要加強對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按因材施教原則,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各級別的學科活動,培養學生勇於展現個性特長的積極性。

4、創建學生社團,創辦興趣小組,提供學生髮展技能的機會;要着力抓好下列社團組織建設:學生會、團委會、班委會、書法小組、音樂小組、籃球隊、田徑隊、舞蹈對等。

5、利用校園板報、學生創辦的《班級週報》、班級學習園地等文化陣地,宣傳文學、藝術等方面知識和信息。

6、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各種演講比賽及辯論賽,使學生在競賽中學知識,在辯論中練能力。

7、創建花園式校園環境,每年不定期開辦各種人文知識講座;豐富學生業餘生活。

8、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每學年組織1—3次大型綜藝活動。

9、組織學生舉辦繪畫、書法、攝影等藝術展覽,創辦各類學生作品展。

10、充分運用校園網絡系統、廣播系統、多媒體等對全校同學進行多方面的人文素質培養和科普知識教育。

要求:

1、上述教育內容面向全體學生,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選修或參加其中有關活動。

2、人文基礎知識和科學普及知識講座,每學期至少組織1~2次,內容要系列化,並逐步完善。

3、各級各部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活動,做到制度健全、報批手續完善、健康發展。

4、各項活動制度化,團委、學生會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必須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三)身心健康教育

目標: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

2、開展心理諮詢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主要途徑:

1、學校成立心理健康諮詢中心,結合專業課教學,開設健康教育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掌握維護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開展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課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每年舉辦田徑運動會和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競賽活動。

4、認真做好學生體育素質達標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5、組織好校田徑隊、男女籃球隊,定期集訓並參加各種比賽。

6、校醫務室定期宣傳防病治病的常識,做好學生的日常健康防治工作。

7、以學工處、醫務室為主,組織每年的新生體檢工作。

要求:

1、所有活動及各項教育內容面對全校學生。

2、不斷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儘可能體現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鍛鍊的意識。

3、各項工作要列入相應部門的工作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四、實施措施

1、成立素質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檢查和評估學校素質教育方案的實施情況。

2、構建以教師、學校行政系統為主線的素質教育實施網絡,逐步形成處處是課堂,人人是教師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四育人(即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體系。

3、素質教育工作部門分工

(1) 教務處全面負責學科教學改革、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素質教育、政治理論教學、體育教學、美育教學的計劃、組織、實施和考核。

(2) 黨支部、學生會、團委及全面負責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質教育、勞動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和考核、獎懲工作;負責學生社團的組織發展、組織建設、工作檢查和年度考核評比工作。各教研組按照科學、規範管理的原則,根據教務處和主管教研副校長的部署,具體組織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主動開展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

(3)黨支部具體負責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工會負責全員健身活動的實施;技能組負責開展學生常規體育鍛煉工作的實施和管理。

(4)學校黨支部、辦公室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宣傳教育要以輿論為先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5) 後勤處全面負責花園式校園環境的建設,做好全校師生的後勤保障工作,着力體現服務育人。

(6) 學生會要在學校的具體指導下,努力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工作,注重學生幹伍的建設,發揮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橋樑紐帶作用。

(7) 政教處全面負責學生的法紀、安全及自我保護教育,協助學工處進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重大違紀學生的教育處理。

4、素質教育工作的考核

(1) 素質教學工作納入各部門工作計劃,並在期末或年終時按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考核。

(2) 學生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的學習成績記入學生成長檔案。

(3) 學生在各項素質教育活動中的表現按《學生操行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取得的成績按活動方案的相關規定頒發獎勵證書和給予相應物質獎勵。

(4) 對學生在科技文化活動中的成果,學校給予獎勵。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學生綜合素質,使其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競爭意識、進取意識、創新意識、風險意識、效率觀念、拼搏精神;擁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會責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一代新人。在認真總結我校多年的德、智、體、美等實踐的基礎上,我們將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導,着眼時代要求,着眼未來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觀念及目標

(一)教育觀念

教育目標從注重掌握專業知識轉變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來,重點抓好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內心建設;教育對象要從抓“兩頭”學生轉變到“為了一切學生”上來;教育內容從理論為主、技能掌握為輔轉變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上來;教育要求從規範管理一體化轉變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來;教育方法從滿堂灌轉變到行為引導、激發學生內在動因、發展智力上來。

(二)教育目標

學會做人——要求學生求知先學做人,先成人後成才,以德為先,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有高尚的品德和顧全大局的思想,有熱愛勞動的意識和本領,自立、自強,成為經得起市場經濟考驗的人才;

學會求知——要求教師不僅教學生知識,更教學生求知的本領;要求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更要主動地探求知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專業實踐和技能鍛鍊中不斷汲取新知識,不斷學到服務社會的新本領;

學會健體——要求學生不僅自覺鍛鍊身體,有強健的體魄,更要有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鋭意進取、不怕挫折的堅強意志,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學會審美——要求學生善於辨別真、善、美與假、醜、惡,不但會審美,而且會塑造美的環境,運用美的語言,更要學會塑造美的心靈,逐漸養成對美的嚮往與追求,懂得用美的尺度去規範自我、塑造自我。

學會創新——通過各種途徑,努力發現學生的創新心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逐步使他們養成熱愛創造性勞動的良好習慣。

三、教育的內容及實施途徑

(一) 思想品德教育

目標:

1、開展“習慣、品質、人生”教育,增強學生的內心道德建設和人格修養培養,強化學生向善、尚美、好學的思想品德。

2、開展法制、禁毒、心理、環境意識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增強學生的自覺守法、守紀意識和責任感,培養忠於職守、熱愛勞動的品質。

3、開展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做高尚人、做健康生、做善學者,成為一個誠實守信、舉止文明、言談文雅的合格公民。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不怕挫折、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扶危濟困、講究衞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質。

4、強化行為規範訓練,培養文明行為習慣。

主要途徑:

1、以政治課教學為主渠道,以《守望幸福——德育讀本》為媒介,按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進行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員的教育。

2、以輿論為先導,抓好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班級週報》和班級星級學生評比等宣傳主陣地,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觀念教育。

3、有計劃地開展各項德育教育活動。

(1) 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每年組織學生清明祭掃烈士墓。在重要的節日、紀念日,開設“國情、校情繫列講座”。

(2) 學校政教處認真組織好新生的入學教育、入學宣誓、軍訓工作和校紀校規的學習工作。

(3) 對照《學生一日常規》細則要求,強化對學生行為規範的檢查、考核、教育工作。

(4) 開展普法教育系列活動,組織各種形式的“法律知識講座”。

(5) 每月舉辦一次“優秀班級”評比和“星級學生”評選活動,培養學生好學上進、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6) 以校內外德育基地為依託,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走進社區”服務活動。

4、以《宿舍管理條例》為依據,開展文明宿舍建設活動,規範寄宿學生的生活習慣。

5、通過實施每週一下午勞動活動,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品質;組織開展公益勞動。

要求:

1、所有教育內容面向全校學生;

2、各項活動要求有計劃、有記載、有總結、有評比。

(二) 人文科學素質培養

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本質、識別他人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惡,提高情感智商和審美素養。

2、鍛鍊學生協調各種關係的能力,增強對事物觸類旁通的應變能力。

3、通過人文知識宣傳,開展科普知識講座,使學生提高人文知識素養。

主要途徑:

1、以技能課教學為主渠道,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2、各年級要因時因地的開設“心理教育”,尤其是要加強對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按因材施教原則,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各級別的學科活動,培養學生勇於展現個性特長的積極性。

4、創建學生社團,創辦興趣小組,提供學生髮展技能的機會;要着力抓好下列社團組織建設:學生會、團委會、班委會、書法小組、音樂小組、籃球隊、田徑隊、舞蹈對等。

5、利用校園板報、學生創辦的《班級週報》、班級學習園地等文化陣地,宣傳文學、藝術等方面知識和信息。

6、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各種演講比賽及辯論賽,使學生在競賽中學知識,在辯論中練能力。

7、創建花園式校園環境,每年不定期開辦各種人文知識講座;豐富學生業餘生活。

8、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每學年組織1—3次大型綜藝活動。

9、組織學生舉辦繪畫、書法、攝影等藝術展覽,創辦各類學生作品展。

10、充分運用校園網絡系統、廣播系統、多媒體等對全校同學進行多方面的人文素質培養和科普知識教育。

要求:

1、上述教育內容面向全體學生,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選修或參加其中有關活動。

2、人文基礎知識和科學普及知識講座,每學期至少組織1~2次,內容要系列化,並逐步完善。

3、各級各部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活動,做到制度健全、報批手續完善、健康發展。

4、各項活動制度化,團委、學生會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必須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三)身心健康教育

目標: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

2、開展心理諮詢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主要途徑:

1、學校成立心理健康諮詢中心,結合專業課教學,開設健康教育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掌握維護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開展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課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每年舉辦田徑運動會和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競賽活動。

4、認真做好學生體育素質達標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5、組織好校田徑隊、男女籃球隊,定期集訓並參加各種比賽。

6、校醫務室定期宣傳防病治病的常識,做好學生的日常健康防治工作。

7、以學工處、醫務室為主,組織每年的新生體檢工作。

要求:

1、所有活動及各項教育內容面對全校學生。

2、不斷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儘可能體現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鍛鍊的意識。

3、各項工作要列入相應部門的工作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四、實施措施

1、成立素質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檢查和評估學校素質教育方案的實施情況。

2、構建以教師、學校行政系統為主線的素質教育實施網絡,逐步形成處處是課堂,人人是教師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四育人(即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體系。

3、素質教育工作部門分工

(1) 教務處全面負責學科教學改革、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素質教育、政治理論教學、體育教學、美育教學的計劃、組織、實施和考核。

(2) 黨支部、學生會、團委及全面負責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質教育、勞動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和考核、獎懲工作;負責學生社團的組織發展、組織建設、工作檢查和年度考核評比工作。各教研組按照科學、規範管理的原則,根據教務處和主管教研副校長的部署,具體組織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主動開展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

(3)黨支部具體負責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工會負責全員健身活動的實施;技能組負責開展學生常規體育鍛煉工作的實施和管理。

(4)學校黨支部、辦公室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宣傳教育要以輿論為先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5) 後勤處全面負責花園式校園環境的建設,做好全校師生的後勤保障工作,着力體現服務育人。

(6) 學生會要在學校的具體指導下,努力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工作,注重學生幹部隊伍的建設,發揮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橋樑紐帶作用。

(7) 政教處全面負責學生的法紀、安全及自我保護教育,協助學工處進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重大違紀學生的教育處理。

4、素質教育工作的考核

(1) 素質教學工作納入各部門工作計劃,並在期末或年終時按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考核。

(2) 學生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的學習成績記入學生成長檔案。

(3) 學生在各項素質教育活動中的表現按《學生操行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取得的成績按活動方案的相關規定頒發獎勵證書和給予相應物質獎勵。

(4) 對學生在科技文化活動中的成果,學校給予獎勵。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學生綜合素質,使其具備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競爭意識、進取意識、創新意識、風險意識、效率觀念、拼搏精神;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會責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一代新人。在認真總結我校多年的德、智、體、美等實踐的基礎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方案。

二、教育觀念及目標

(一)教育觀念

教育目標從注重掌握專業知識轉變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來;教育對象從抓“兩頭”學生轉變到“為了一切學生”上來;教育內容從理論為主、技能掌握為輔轉變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上來;教育要求從規範管理一體化轉變到注重學生個性、因材施教上來;教育方法從滿堂灌轉變到行為引導、激發學生內在動因、發展智力上來。

(二)教育目標

學會做人——要求學生求知先學做人,先成人後成才,以德為先,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有高尚的品德和顧全大局的思想,有熱愛勞動的意識和本領,自立、自強,成為經得起市場經濟考驗的人才;

學會求知——要求教師不僅教學生知識,更教學生求知的本領;要求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更要主動地探求知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專業實踐和技能鍛鍊中不斷汲取新知識,不斷學到服務社會的新本領;

學會健體——要求學生不僅自覺鍛鍊身體,有強健的體魄,更要有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鋭意進取、不怕挫折的堅強意志,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三、教育的內容及實施途徑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標:

1、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強化新世紀建設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開展公民意識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增強學生的自覺學法、守法、護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忠於職守、熱愛勞動的品質。

3、開展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不怕挫折、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扶危濟困、講究衞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質。

4、強化行為規範訓練,培養文明行為習慣。

主要途徑:

1、以品德課教學為主渠道,按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2、以輿論為先導,抓好校園的宣傳主陣地 。

3、有計劃地開展各項德育教育活動。

(1)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每年組織學生清明祭掃烈士墓。在重要的節日、紀念日,開設“國情、校情繫列講座”。

(2)學生工作處認真組織好新生的入學教育、校紀校規的學習工作。

4、以《宿舍管理條例》為依據,在淨化、美化的基礎上搞好宿舍文化建設,開展文明宿舍建設活動,規範學生的生活習慣。

要求:

1、所有教育內容面向全校學生;

2、各項活動要求見《國小生思想品德操行考核實施細則》。

(二)人文科學素質培養

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本質、識別他人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惡,提高情感智商和審美素養。

2、鍛鍊學生協調各種關係的能力,增強對事物觸類旁通的應變能力。

3、通過人文知識宣傳,開展科普知識講座,使學生提高人文知識素養。

主要途徑:

1、以禮儀美育課教學為主渠道,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2、低年級開設《人際溝通技巧》,高年級開設愛國教育課程或講座。

目標:

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主要途徑:

1、教務處和系部要積極探索現代化職教思路;建立優化的課程體系,按照因材施教原則組織實施。

2、探索形式多樣的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要求:

1、以上各類培訓考核,重點在一至二年級階段進行。

2、各項工作制度化,各項活動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主要途徑:

1、學校結合專業課教學,開設健康教育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掌握維護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不斷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每年舉辦運動會和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競賽活動。

4、認真做好學生體育素質達標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實施措施

1、成立素質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檢查和評估學校素質教育方案的實施情況。

2、構建以教師、專職輔導員、學校政工系統為主線的素質教育實施網絡,逐步形成處處是課堂,人人是教師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四育人(即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體系。

3、素質教育工作部門分工

(1)教務處全面負責學科教學改革、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素質教育、體育教學、美育教學的計劃、組織、實施和考核。

(2)大隊部全面負責勞動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和考核、獎懲工作 。

4、素質教育工作的考核

(1)素質教學工作納入工作計劃,並在期末或年終時按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考核。

(2)學生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課程成績記入學生成績檔案。

(3)對學生在科技文化活動中的成果,學校給予獎勵。

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篇8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根據《江蘇省中國小常規管理規範》的要求,特制訂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大力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手段,強化質量意識,規範教育管理,科研興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加強藝術教育;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網絡教育。為把我校建成“校園環境優美,管理科學規範,教風學風嚴謹,教學手段優化,氛圍積極向上”的學校而努力。

二、目標任務

1、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教導、總務主任、工團隊為成員的國小素質教育領導組。建立自我評估制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科任教師具體抓,做到教育教學工作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件件抓落實。

實施素質教育領導小組

組長:王世和

成員:王愛東 徐龍桂 孫寬亮 高正榮 朱建成 孫新龍 陸繼飛

2、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本管理。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學校一切的工作是每個教師的事。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學校無閒人,人人都育人。努力造就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文明勤奮、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重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育人觀,忠於人民教育事業。加強學校民主建設,發揮工團隊的作用,努力實現“三風”取得質的飛躍。

3、全面提高質量,爭創特色。德育為首,五育並舉,以素質教育《決定》與基礎教育《決定》等重要文件為依據,結合校情,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向管理要質量,嚴格執行《中國小課堂教學常規》,努力探索小班化教學有效管理模式。向科研要效率,求真務實,認真開展切合學校實際的教學研究,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努力形成業務精通,有所創新的教學風格。

4、嚴格執行《計劃》,實行課程剛性化管理,開足開齊各門課程,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加強體育、藝術、勞動,信息技術等綜合實踐活動。從個體教育入手,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積極進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

5、積極多渠道籌集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快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步伐。開好信息技術教育課,普及信息技術的基礎教育,繼續並着手抓好配套設備的管理與維護。

6、抓好創安、普法、行評工作,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大力做好 “創安、普法、行評”工作。加強對學校各重點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檢查,整改存在問題,簽訂安全責任狀,加強教育,提高學生自防、自教、自護的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安全事故。認真開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辦學。加強自律,切實抓好行風建設,把學校辦成羣眾滿意的教育。

三、方法與措施

㈠、強化學習管理

一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二加強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法紀意識;三加強有關教育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四加強校際間交流,增強競爭意識;五加強有關教育改革文件的學習,增強改革意識;六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教育教學方向和工作要求。

㈡、加強隊伍建設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學校制度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着重提高校長、中層幹部的依法辦學意識、素質教育意識、教育改革意識、科學管理意識、民主管理意識以及廉政、勤政意識,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二是要加強人事制度改革,實行中層以上幹部競爭上崗制度。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⑴、構建教師思想工作運行機制,確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功效。做到政治學習有制度、有學習時間、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有小結、有反饋、有督查等,有條不紊地層層落實。加強“三師”工程的建設,以師德、師能、師魂為主要內容,採取多種形式,立師德、強師能、鑄師魂。把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技能技巧和對教育及教育藝術的修煉與追求有機結合起來。對照評估標準,向全體教職工明確提出政治素質要求,以師德建設為中心,每位教師要努力修正自己。認真貫徹《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開展職業道德承諾等教育活動,以教育戰線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和其他行業湧現出來的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事蹟等為榜樣,讓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做到身正為師、德高為範。改革管理體制,建立起教師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客觀評價教師的工作實績。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杜絕亂收費和未經批准為學生徵訂學習資料,杜絕教師搞第二職業或集體補課。

⑵、優化教師結構:完善學科結構,加強音、美、體、勞等師資培訓,配備專(兼)職教師。

⑶、加強科研興教。開展校本教學業務培訓,通過自學、進修、崗位培訓提高教師學歷水平和業務素質,力爭專科以上學歷教師達50%以上。進一步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力爭90%以上至少參加一次縣級以上的培訓。健全“人人上彙報課,人人蔘與評課,人人蔘與課題研究的教研製度。面對實際,求真務實,教師制定出自己的實驗與課題,並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着手研究。引導教師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後反思,學校積極創建活動平台,積極開展各種教學競賽,研討交流活動,每年至少編撰一輯論文彙編。

⑷、加強制度建設。一健全崗位責任與目標責任制;二完善教師考核評價獎懲制度;三進一步完善學校有關管理制度。

㈢、強化教育教學管理

1、 德育工作

以《國小德育綱要》和《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為基本依據,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關心他人、奉獻社會、遵法守紀、文明禮貌)為基本目標,注意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認真開展“五愛 ”教育。進行國旗、國徽、國歌教育,激發愛國之情。學校堅持每學期開展熱愛國旗、國徽、國歌為中心的教育活動。要求學生做到“三會”:會畫國旗、會講國旗、國徽圖案的意義,會唱國歌。結合開展“祖國在我心中”故事演講會,開展“愛國、立志、成才”讀書活動;結合晨會、班隊會講英雄故事,排演歌頌祖國的文藝節目,舉辦熱愛國旗詩歌朗誦會。規範升旗儀式,精心設計國旗下講話,做到愛國主義教育持之以恆,細雨潤物,激勵同學們的愛國之情。

充分利用德育基地開展活動,進行知我祖國,愛我人民教育。開展“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人民”教育活動。舉辦“愛祖國、愛家鄉”手抄報展評,“祖國之最知多少”讀書競賽,愛國歌曲演唱會,使學生懂得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永恆主題。從知祖國、愛祖國到愛人民,堅定同學們的報國之心。全體教師充分發揮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素材。寓愛國主義教育於教材內容之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機地把愛國主義教育與愛家鄉、愛學校聯繫起來。

優化育人環境,構建環境文化,薰陶學生心靈。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部分,應成為德育工作主陣地。抓好教室環境、牆報書法、圖書閲覽、校園廣播站建設。把環境文化作為創建文明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棵花草、每一堵牆壁都成為育人的工具,讓德育融化在環境中,讓環境藴含着德育。

抓好活動文化,豐富業餘活動。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如組織公益活動,校會、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校藝術節,興趣小組、體育運動會 等。活動做到目標明確、計劃合理、準備充分、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2)堅持以思品課、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為德育主渠道,堅持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

堅持抓好班、少先隊的集體建設,抓好創文明班級活動,樹立良好的校風校紀、班風班紀,進而推進學校的文明建設。

(3)狠抓學困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提高德育考核優良率、合格率,降低違紀率,杜絕違法率,消滅犯罪率。

(4)堅持做好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5)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做好學生學習、生活、人格、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輔導。

2、教學工作

轉變育人觀,提高教育質量。教育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學校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促發展”的辦學意識。確保學科合格率的不斷提高,國小畢業考全科合格率達97%以上。

⑴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組織教師學習,轉變觀念,用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在教學行為上做到:①教學目標:由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轉變,樹立課程目標意識;②教學觀念: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個性教育意識;③教學關係: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樹立主體意識”;④教學活動:由重視結果教學向重視過程教學轉變,樹立發展意識;⑤師生關係:由不民主、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⑥教學結構:由程式化模式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創造意識;⑦信息交流: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樹立反饋意識;⑧教學評價:由以選拔為主向促進個性化發展轉變,樹立多元化評價意識。

⑵學科課程

①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教學進度。

②嚴格執行《中國小課堂教學常規》,落實教學常規管理。重視過程性質量,建立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全方位地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等環節進行監控;改變單一的卷考形式,實行以卷查為主,口試、動手操作等為輔的監控辦法,對教育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因材施教,切實做好後進學生的輔導。

③嚴格控制學生學習總量、活動總量,學生在校時間每天不超過6小時。減輕學生負擔,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年級不超過30分鐘,其他年級每天作業量不超過1 小時,不以增加作業量懲罰學生,不搞集體補課。

④以本校實際出發,全面組織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和體育衞生活動。

⑤執行活動課程計劃,保證時間,落實內容,增強效果,發揮活動課程的育人功能。

⑶、體育衞生工作

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衞生工作條例》,以增強學生體質、教會學生學會生活(重在有生活自理能力)為目標。

①嚴格按照《體育課程標準》要求組織教學。

②認真組織好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活動,100%的學生都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堅持“兩操一活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斷完善設施,做好近視眼的防治工作,視力良好保持率達95%以上。

③把提高學生運動水平同增強學生體質結合起來,把傳授體育技能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結合起來,加強體育安全教育,學生體育合格率達到90%以上。

④加強常見病、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和防治工作,加強健康教育(生理衞生、生活衞生、飲食衞生、學習衞生和運動衞生等,)增強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諮詢室,舉辦一定次數的國小生心理健康講座。

⑤結合興趣小組,建立運動隊;堅持每年一次的運動會。

⑷音、美、勞工作

①擺正音、美、勞育的位置,訂好計劃,認真開展教育活動。成立音、美、勞等課外興趣小組,學生參與率達60%以上。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審美、創造美的能力。充分利用好勞動實踐基地,教育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家裏的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和勞動素質。

②努力配齊音、美、勞方面的師資和設備。切實按照音、美、勞課程標準要求組織音、美、勞教學和活動。建立、健全音、美、勞考核評價制度,音樂、美術、勞動課及格率達95%以上。

③不定期地進行學生書畫競賽、作品展。每年舉辦一屆藝術節。

⑸、進行學生素質個體評價

根據素質教育質量目標要求,實施學生學習成績等級評定製度。積極探索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學生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實行“等級+特長+鼓勵性評語”的評價制度。面對實際,注意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觀點的科學性,評價操作的可行性和評價結果的效力性。

㈣、加大教育教學研究力度

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一進一步完善學校教研管理制度,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每週一次。二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校本教學研究策略,以問題研究、教育事實研究為重點; 以新課程研究為導向;以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為研究對象。積極搭建研究平台。 努力提高研討質效。創建教研活動載體,實行同課研討,同班教學,同課比優活動;活動之前集體備課。課後進行説備課、講反思活動,實現一次一得的目的。三“學習與借鑑結合”重互助。以課例、教學專題為抓手,引導教師開展專題研討,通過購買有關課堂教學錄像及光盤,組織教師觀看課例,通過參與式研討,運用新課程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教學方式,努力形成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動的風氣。喚醒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現象、教學效果。重視骨幹教師培養,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積極作用,骨幹教師要做好幫帶工作,每年至少指導一名青年教師。提倡“結對幫扶”、跟班聽與教、同上一節課、優秀教師教學展示、問題“會診”、等教研活動。

努力為教師構築一個自主交流問題、做法、經驗、反思的平台,促進教師提升自我,不斷成長。要求青年教師每人一學期撰寫一篇論文、製作一個優質課件、一節優秀教案、一份優秀試題、一份成熟的教學反思等。學校每學期評選一次,並給予優勝者一定物質獎勵。

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骨幹教師的積極作用。建立一盤棋抓好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統籌安排,每一學科設置一個教研領導組,組長由中心國小行政人員擔任,成員由各校骨幹教師組成,負責組織、協調全鄉國小本學科的教研工作。期初召開各教研組會議,共同商討並制定本學期校本教研計劃。每個學科每月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開展同課研討活動。建立完善課改實驗工作例會制度,課改年段以中心國小為單位開展經常性的交流研討活動,由教導處負責組織,做到每週一小結一交流,學科隔週進行。以説教法、講問題、研對策為重點。其它年段認真做好“舊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探究和實踐活動。

量化管理。學校行政人員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 教師做到五個一:每週做一次教後記或教學反思;每月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以上校級公開課、研討課。每週提出一個教學上的問題,並有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每週至少聽一節課,並做好記錄,評點。 中心國小校長室人員一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有關課改的講座。培訓活動每學年不少於4次。中心校的教師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不短一小時的專題學習心得交流。

重視過程。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考試等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及教學常規的動態管理,確保過程性教學質量,深入課堂,認真做好聽課與評課工作, 全面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改革評價。將全體教職工參加校本培訓、教研活動、教學反思以及取得的成效納入年度考評。注重教師發展性、反思性評價,建立教師發展及教育教學行為反思記錄檔案,形成"以學促教,以學促學"的課改標準,促進師生主動發展,真正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監控功能。

㈤、改善辦學條件,創造良好教育環境。

1、體、音、美器材努力爭取達到國家教委頒發的配備標準。加強各專用室場建設,設專(兼職)管理員,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加大體衞藝、圖書設備的經費投入。充分發揮圖書設備的作用,使學生更多瞭解生活、自然和社會常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能力。

2、加強校園環境“三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辦好廣播。不斷改進學校網頁建設。

3、積極創建“平安校園”。認真做好校舍、設備的安全維護,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4、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完善財物管理制度。

㈥、規範學籍管理,

規範學籍管理,確保適齡少年兒童100%入學,三類殘疾入學對象入學率達到規定標準。認真做好各種資料建檔。

㈦、加強民主建設,關心教師的工作與生活。

積極為教師排憂解難,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不斷完善教工之家建設,重視教代會工作,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教代會,對學校的重大事情作出決策,對學校和領導幹部的工作進行評議。不斷完善校務公開工作,增加學校工作的透明度,使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

㈧、建立社會參與機制。

1、協調各有關職能部門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整治,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大力開展普法教育,聘請有關人員到校進行法律講座等,不斷增強師生的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自我保護的能力,杜絕一切違法亂紀事件的發生。

2、認真抓好學生勞動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

3、成立學校家長委員會。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調動廣大家長積極性,開創全社會都來關心和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形成社會、家庭、學校教育一致的局面,使教育質量上新台階。

㈨、建立自我評估制度。為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工作,學校將開展經常性自查自糾,及時改進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全面性的自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z6pn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