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20篇)

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20篇)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公辦國小、合格外來工子弟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區教育局《吳江區義務教育段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方案》(吳教普〔20xx〕17號)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育內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義務教育段學校均衡發展、優質發展、高效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20篇)

一、結對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吳英同志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由許關龍同志擔任,協作完成結對共建的規劃及日常事務的管理。各相關業務及項目的落實和實施,由領導組成員根據業務分工具體負責。

二、結對目標與任務

(一)目標:在學校管理、教學科研、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共建合作。兩者聯動結成相互對應、相對固定的教育發展共同體,以逐步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助、方法共鑑。在學校各項建設方面,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任務:領導小組根據共建計劃制定方案和工作規劃,提出各階段工作指導意見;山湖花園國小要結合愛心國小實際制訂好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強化工作責任。工作計劃要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決愛心國小存在的教學力量、教學資源、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同時在結對共建上實現優勢互補,雙贏共進,不斷提高雙方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做到合作共進,共同發展。

三、結對形式與內容

要求做到“三結對”、“三合作”。

(一)班子結對:山湖花園國小每年須選派1至2名校級領導、中層幹部或骨幹教師到愛心國小交流工作;愛心國小每年須選派1至2名領導或骨幹教師到山湖花園國小跟崗學習。

(二)教師結對:山湖花園國小定期派出骨幹教師到愛心國小送教(支教),並與愛心國小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結對子”,愛心國小定期派出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到山湖花園國小跟班。

(三)學生結對:以“手拉手心連心”為主題,通過校園文化聯誼、學習體會交流、社會實踐、攜手助學和生活互換體驗等方式開展交流和互助活動,共同構建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良好的行為品格。學生之間互相結對,旨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幫助,攜手成長,共同進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學校校長每學期互到結對學校進行1次以上有關學校管理經驗的講座或交流座談。通過交流互動,共同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雙方學校的發展。

(五)教研合作:每學期做到學校教師培訓、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調研、教研活動、期末考試“六統一”。在此基礎上,力爭完成每學期開展1次以上教學經驗交流,並採取送教到校、結對幫扶、專題研討、講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針對性、有指導、有成效、有小結,使結對學校教師在改革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等方面實現“雙贏”。

(六)資源利用合作:山湖花園國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為愛心國小開放教學設施、設備,提供教學資料等援助。開展交流與協作,兩所學校共同開展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活動,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平台等多種途徑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山湖花園國小要充分利用師資水平、教學設施等優勢,幫助和帶動愛心國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確保教學秩序的良性、穩定發展。

四、工作原則與要求

(一)加強領導。本項工作具體由山湖花園國小孫建兵副校長及愛心國小劉春林副校長負責,每校再確定一名主任分別擔任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積累好過程性資料,做好工作總結

(二)勇於創新。雙方學校要加強實踐,勇於探索,不斷探索其組織機制、組織形態及活動內容形式,推動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經驗、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強合作、強化互動,以共同發展創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動新發展,真正實現“共贏”。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嘉興教育局“新增區域內融合型、共建型教共體學校(校區)共同體15對30所”列入嘉興市政府20xx年民生實事項目。根據海寧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海寧市跨地區和區域內教共體結對學校及幫扶民生實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號)等文件精神,根據海寧市獅嶺學校與海寧市博達學校對幫扶協議,經共同協商,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根據省政府“互聯網+義務教育”部署要求,依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城鎮優質學校的教育資源,幫助解決農村薄弱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存在短板,實現城鄉幫扶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1.以“促均衡、提質量”為工作主線,以提升支援和受援兩所學校辦學水平為宗旨,立足學校的常規教學工作,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師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為抓手,重點採用互動、互助、共享三大結對幫扶活動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學校教師業務素養和教育水平,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依託之江匯教育廣場這一教育資源平台,尋求獅嶺學校、博達學校雙方教學資源共享、師生共同成長的途徑,實現兩校的可持續發展。

3.通過兩校師徒結對,跟崗鍛鍊,線上線下示範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學生集體交流活動等實現兩校無障礙交流,提升教學品質,實現雙方共贏。

三、組織領導與職責

組長:

職責:簽訂協議,做好兩校的方案策劃,搭建平台、引領教師團隊專業發展。

副組長:

職責:共建型創建方案制訂和總結,指導核心組成員落實相關工作。

核心組成員:

唐旻禕(教導主任)徐湘如(教導主任)

職責:做好線上線下示範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的課表安排和具體工作的溝通、落實等。

王吉利(教導處副主任)劉明憬、付開萍(教導處助理)

職責:協助教導主任開展相關工作,記錄行事曆,做好資料的蒐集、整理等。

張莉(教科室負責人)徐湘如(教科室主任)

職責:科學研究兩校共建型創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關主題的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和相關活動信息報道的報送等。

林曉君(信息技術老師)吳夢丹(信息技術老師)

職責:做好錄課,“之江匯”教育廣場的教育共同體智慧服務平台上傳有關佐證材料,提升應用數據等。

張潔(德育主任、少總輔)陳明雅(德育主任)

職責: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活動,每學期不少於一次。

結對導師:孫飛鳳(五語)、徐潔(四數)、徐靜(六英)

職責:每位導師結對三位教師,每學年活動5次以上。

兩校各學科教研組長

職責:組織教師上好線上線下示範課,開展線上線下集體教研,落實線上拓展課程的實施。

四、結對幫扶內容及方式

(一)開展師徒結對活動

1.確定師徒結對關係。獅嶺學校教研組長、海寧市骨幹教師、五年級語文教師孫飛鳳,海寧市骨幹教師、四年級數學教師徐潔,海寧市骨幹教師、三六年級英語教師徐靜分別與受援學校的三位教師建立師徒結對關係。於3月17日下午開展師徒結對儀式。

2.開展線上或線下傳授指導活動

師徒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或線下傳授指導活動不少於5次。師徒各自完成相應的記錄表(附表2),做好相關的活動照片蒐集提交給資料管理員,活動報道資料提供學校信息報道員。

(二)異校跟崗鍛鍊

博達作為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師在獅嶺學校跟崗鍛鍊,每名教師跟崗鍛鍊時間不少於1個月。根據學校工作實際需要,博達學校派付開萍跟崗鍛鍊,獅嶺學校根據跟崗需要,來安排人員和具體內容。

(三)線上線下示範課、集體教研

獅嶺學校向博達學校開展同步課堂或送教下鄉示範課累計不少於10節。

1.城鄉同步課堂。雙方共同商議決定,選擇除體育、信息外其他所有學科進行互聯網+同步課堂教學。精心挑選名優教師上課,對本校和博達學校的學生開展視頻直播互動教學。雙方學校學生實現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教研。主要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班隊。

措施一:協調兩校作息時間和課程設置,安排好同步課堂直播時間,建立大課表。(唐旻禕徐湘如)

措施二:確定同步課堂教學內容,兩校教師依據自己班級的學情和個人教學風格,完成初次備課,提交教研組長。學習小組集體交流討論修改教案,主講老師收集建議進行二次修改。(唐旻禕徐湘如)

措施三:對接老師交流互動,課前討論好各種預案(包括學科知識方面和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林曉君、吳夢丹)

措施四:課中多元互動,協同教學。以雙方教研組為單位,教師之間交流互動,同步互學,共研提質提效的策略與方法。(學習小組)

措施五;課後精準反饋,及時改進。兩校教師及時跟進調研,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和作業反饋、考試成績、情緒變化等做好溝通、交流和記錄,為下次的同步教學改進教學做好準備。(學習小組)

2.遠程專遞課堂。依託“之江匯”教育廣場,由獅嶺學校針對博達學校的薄弱學科,系統地提供以視頻點播為主的網絡課程。

措施一:全員磨課。獅嶺學校通過樣本研修的形式,各學科組打磨出一堂高質量的微課,含所有學科。

措施二:將微課應用於專遞課堂教學中。

3.送教下鄉示範課。本年度獅嶺學校三位名優骨幹教師作為導師向博達學校各送教下鄉示範課一次。四月語數學科送交一次,十月英語送教一次。

措施一:校級磨課。導師在集體研究、備課、磨課。

措施二:送教並開展研討活動。

(四)線上線下集體教研

1.教師網絡研修。雙方教師基於網絡平台開展集體備課、教學診斷和主題研修活動不少於4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城鄉教師教學整體水平。

措施一:定學科,定計劃。確定美術學科為網絡研修的主要學科,期初佈置任務,兩校溝通制定好研修計劃(王彥、姚新英)

措施二:重合作,多交流。兩校教師利用多媒體實現異地互動,打破空間限制,交流互動,共同提高。

措施三:求創新,共成長。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創新教研方式,促進兩校共同成長。

措施四: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多點聯動,切實提高教學研修效率

城鄉同步課堂後,每次精準反饋,及時改進。

2.線下集體教研活動。四月博達學校教師參加獅嶺學校的集體教研活動各學科各1次。

措施一:教研組課堂打磨,提升課堂質量,學科組分別進行單元整組説課、上微課和評課。博達學校教師可參加教研組的競賽,有導師的小組主動邀請結對教師共同教研。

措施二:四月週六學習會開展第一期“凝聚智慧 展現精彩 亮出風采——獅嶺學校養正課堂教研團隊展示活動”。

(五)線上拓展課程

獅嶺學校向博達學校共享至少1門用於課後服務的線上拓展課程。

措施一:定學科,完善課程。獅嶺學校確定(二年級噼裏啪啦小魔棒數學)拓展課程為共享課程,課程負責人沈緣,課堂實施人數學團隊,做好課程地完善,提高實施價值。

措施二:四五月重點開展拓展課程活動,豐富兩校的課後服務。

(六)學生集體交流活動

兩校間開展學生集體交流活動(包括文體活動、勞動實踐、研學實踐等)不少於1次。

措施一:兩校德育處商量具體學生集體活動內容。制定實施方案和安全預案。

措施二:上半年圍繞勞動教育,兩校大隊幹部結對研訓,播種希望;下班年開展研學實踐,兩校大隊幹部技能大賽,體驗豐收。

(七)科研提升與信息報道

科學研究兩校共建型創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關主題的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和相關活動信息報道的報送等。

措施一:每年四五月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提升質量,科研總結促進兩校共建活動質量的提升。

措施二:獅嶺學校充分與信息2.0工程相整合,提高各類網絡課堂、研討的質量。兩校做好典型案例經驗總結推廣。分別組織信息報道團隊,經常性撰寫相關活動報道及時上傳之江會學校平台,同時上報市教育網或信息中心。爭取完成上級要求的目標:年度內在省級以上媒體至少有1~2篇報道。

五、結對幫扶期限和本年度任務

自20xx年開始,至20xx年結束。每兩年為一輪,共兩輪。

本年度所有任務完成截止時間:3月底、6月底、9月底、10月底前,教共體完成結對幫扶進度分別不低於40%、60%、80%、100%。我們作為20xx年新增的跨地區和縣域內教共體學校,應力爭在20xx年9月前全部完成規定的年度任務。

六、工作職責

1.制訂方案,簽訂協議。按照一對一的方式制訂結對方案並簽訂結對協議,明確具體結對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及完成時間。

2.開通空間,匯聚信息。基於“之江匯”教育廣場,開通專項網絡空間,動態呈現結對幫扶推進過程和階段成果,交流信息與經驗,共享優質資源。

3.點位聚焦,探索實踐。對照結對方案,圍繞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的結對幫扶總體思路,開展豐富多樣的結對活動,探索形成促進結對學校依託信息技術共同發展的經驗和模式。

七、保障措施

1.及時制定結對幫扶年度計劃,雙方全力支持結對幫扶活動的開展,根據學校各自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以活動促進結對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

2.雙方定期瞭解情況,及時指導活動開展的相關情況,幫助指導、總結各自資源開發利用、同步課堂實施及教師研修等工作。

3.雙方明確一名分管校長作為結對的聯繫人,校際間要加強電話聯繫,及時通報信息,統籌安排相關活動。

海寧市獅嶺學校聯繫人:

海寧市博達學校聯繫人:

4.雙方明確一名工作具體負責人,做好線上線下示範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的課表安排和具體工作的溝通、落實等。

海寧市獅嶺學校聯繫人: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3

一、結對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由擔任,協作完成結對共建的規劃及日常事務的管理。各相關業務及項目的落實和實施,由領導組成員根據業務分工具體負責。

二、結對目標與任務

(一)目標:在學校管理、教學科研、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共建合作。兩者聯動結成相互對應、相對固定的教育發展共同體,以逐步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助、方法共鑑。在學校各項建設方面,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任務:領導小組根據共建計劃制定方案和工作規劃,提出各階段工作指導意見;山湖xx國小要結合愛心國小實際制訂好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強化工作責任。工作計劃要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決愛心國小存在的教學力量、教學資源、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同時在結對共建上實現優勢互補,雙贏共進,不斷提高雙方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做到合作共進,共同發展。

三、結對形式與內容

要求做到“三結對”、“三合作”。

(一)班子結對:山湖xx國小每年須選派1至2名校級領導、中層幹部或骨幹教師到愛心國小交流工作;愛心國小每年須選派1至2名領導或骨幹教師到山湖xx國小跟崗學習。

(二)教師結對:山湖xx國小定期派出骨幹教師到愛心國小送教(支教),並與愛心國小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結對子”,愛心國小定期派出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到山湖xx國小跟班。

(三)學生結對:以“手拉手心連心”為主題,通過校園文化聯誼、學習體會交流、社會實踐、攜手助學和生活互換體驗等方式開展交流和互助活動,共同構建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良好的行為品格。學生之間互相結對,旨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幫助,攜手成長,共同進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學校校長每學期互到結對學校進行1次以上有關學校管理經驗的講座或交流座談。通過交流互動,共同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雙方學校的發展。

(五)教研合作:每學期做到學校教師培訓、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調研、教研活動、期末考試“六統一”。在此基礎上,力爭完成每學期開展1次以上教學經驗交流,並採取送教到校、結對幫扶、專題研討、講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針對性、有指導、有成效、有小結,使結對學校教師在改革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等方面實現“雙贏”。

(六)資源利用合作:山湖xx國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為愛心國小開放教學設施、設備,提供教學資料等援助。開展交流與協作,兩所學校共同開展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活動,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平台等多種途徑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山湖xx國小要充分利用師資水平、教學設施等優勢,幫助和帶動愛心國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確保教學秩序的良性、穩定發展。

四、工作原則與要求

(一)加強領導。本項工作具體由山湖xx國小副校長及愛心國小副校長負責,每校再確定一名主任分別擔任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積累好過程性資料,做好工作總結。

(二)勇於創新。雙方學校要加強實踐,勇於探索,不斷探索其組織機制、組織形態及活動內容形式,推動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經驗、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強合作、強化互動,以共同發展創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動新發展,真正實現“共贏”。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4

讀書、愛讀書、會讀書,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羣書的好習慣,並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學校決定開展“美麗教師,美麗學生”讀書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關於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精神為指針,以創建“學習型學校”為導向,努力營造一個師生互動、愛讀書、勤讀書、會讀書的學習氛圍,打造一幅濃濃的現代“學習型”書香校園的`圖畫,使校園處處散發濃濃的書香味,塑造內涵豐富文明的校園文化。

二、活動目的

1、教育需要“與書為伴”的教師,積極倡導“與書為伴”的思想,拓寬教師的文化素養,樹立高尚師德,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

2、以師德師風建設和新課程改革為重點,實施教師全員閲讀計劃,引導教師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信念,激發教師超越自我的熱情,真正使讀書成為教師的生活習慣。

3、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課外閲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造師生的人生底色,不斷優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三、讀書口號

讀書,讓校園充滿智慧!

四、活動措施

1、加強讀書活動的領導。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研室主任為副組長,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為成員的讀書領導小組。並以教研組為單位,形成讀書活動管理網絡,指導檢查學校教師的讀書活動。

2、學習關於印發《白沙縣x年教育工作計劃》的通知,領會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參與到讀書活動中去。

3、細化師生讀書計劃,堅持做到”四個有“,即每學期有讀書節,每月有讀書主題,每週有讀書課程,每天有讀書活動,通過讀書活動逐步建設書香校園。

4、在活動方式上採取推薦閲讀與自選閲讀結合的方式,在書目的選擇上,充分考慮教師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現實需要。

5、為保證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教師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學校準備開展“三個一”活動。即舉辦一次以“我的讀書故事”為主題的讀書徵文活動;舉辦一次以師德教育為主題的讀書演講比賽;舉辦一次讀書筆記展活動。

五、讀書活動安排:

1、三月份動員並制定讀書活動計劃。學校下發推薦書目和閲讀篇目。

2、四月份啟動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師讀書活動。

3、六月舉辦一次以“我的讀書故事”為主題的讀書徵文活動。

4、九月舉辦一次以師德教育為主題的讀書演講比賽。

5、十月底舉辦一次讀書筆記展活動。

六、讀書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5

一、園所的涵義與特徵

所謂特色園所就是以其獨特性、先進性、科學性、穩定性等區別於其它幼兒園並取得顯著成績,為社會和其它園所認可的幼兒園。“特色幼兒園”是一所幼兒園的特殊性或個性在辦學過程中的體現,它表現於教育思想、培養目標、師資建設、教學風格、教學管理等方面。 特色幼兒園的獨特性是指幼兒園在具有一般幼兒園共性的基礎上,又有着與眾不同的個性,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這是特色幼兒園的主要特徵;先進性是指幼兒園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同時幼兒園某項工作或幼兒某一方面的素質優於其它幼兒園,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屬於領先地位;科學性是指幼兒園辦學符合教育方針、教育規律和教育實際,順應社會和教育發展趨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經驗,有推廣價值;穩定性是指辦學的個性和成果能長期地顯示、保持和發展,經受得住時間的檢驗,成為幼兒園的傳統,具有較深的社會影響,它標誌着教育個性的定型和成熟。

二、如何創建特色幼兒園

1、園長要有獨特的辦學思想。

園長是幼兒園管理的決策者和組織者。要創建特色幼兒園,關鍵是園長的辦學思想要有特色。一個幼兒園的辦學特色,實際上是園長辦學思想個性化的表現。園長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利用幼兒園的優勢,發展自己的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辦學特色。可以説沒有特色的園長,很難辦出有特色的幼兒園。因此,園長要能根據自己幼兒園的實際、特點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辦學主張,找到辦學的優勢和突破口,從而揚長避短,創造出幼兒園的特色。

2.要根據本園實際選準“突破口”,確立特色目標,並落實於辦學實踐。

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幼兒園與幼兒園之間在師資、辦學條件、生源等方面千差萬別。因此,辦學特色的確立,要結合本園實際選準“突破口”。如在創建“藝術教育特色”幼兒園過程中,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確立了“師生精神面貌美、教學方法藝術美、園園環境文化美、幼兒的全面素質和藝術專長不斷髮展”的目標。在創建特色幼兒園過程中將本園的培養目標確立為“綜合素質加特長”,並將培養目標具體分解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負責、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交際、學會管理等10個方面。確立特色目標後,要對發展戰略進行規劃設計,制定切實可行的分階段目標。確立分三步走的發展規劃:

第一步為基礎建設階段,重在規範辦學的管理,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人力和物質基礎;

第二步為特色幼兒園建設的初級階段,以創建特色項目為目標,充分發揮自己一二個優勢項目,並把特色項目化為對全園多數幼兒的素質要求;

第三步創建高層次特色幼兒園,達到辦學有多方面的特色且形成獨特風格,全體幼兒各有特長,並且辦學質量高,社會聲譽好。在幼兒園特色建設的發展戰略制定後,要圍繞特色目標優化幼兒園教育資源配置和內部管理。一方面要將幼兒園的人、財、物等教育資源重新配置優化組合,使其在先進理論指導下發揮最大的功能。另一方面園長要充分調動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將園長的辦學思想轉化為全體教職工的自覺行為。同時還要強化幼兒園管理,制定一整套為特色建設服務的規章制度,建立導向機制和激勵機制,在全園形成一種追求特色目標和為創建特色積極奮鬥,勤奮工作的風氣。

3、要建設一支有特色的教師隊伍。

幼兒園育人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要形成幼兒園特色,必須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教師工作聯接着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幼兒,要使幼兒學有所長,教師必須做到教有所長。創建特色幼兒園沒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學特色的教師是難以實現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一所幼兒園的特色往往指幼兒園教師的羣體特長,是他們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與昇華,這是創辦特色幼兒園的真正財富。

4、要形成教學特色。

教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也是形成幼兒園特色的主要途徑,因此在特色幼兒園建設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教學特色建設。首先,要建立與特色相適應的新的課程體系,打破以課堂教學為唯一形式,以傳授書本知識為唯一內容的單一課程結構體系,以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和幼兒發展為基點,構建課內與課外、必修與選修、學科性課程、活動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並行的課程模式。一是改革第一課堂。在不增加幼兒負擔的前提下增設一些諸如計算機、科技、信息及社會技能等方面的課程,開發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二是開拓第二課堂。建立以課堂教學為基儲以興趣小組和提高班為骨幹、以培養特長生為目的的全方位開展的社區活動體系;三是發展第三課堂。要充分發揮園園環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設計和佈置,使整個園園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加強班集體建設,使之成為團結向上、競爭進取的學習集體,成為幼兒成才的土壤。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開設社會實踐課、軍訓課,建立社會實踐基地,變社會環境影響為環境教育,從而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其次,開展學科特色建設。學科特色建設是發展幼兒園特色的核心工程,如果一所幼兒園大多數學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幼兒園教壇就會形成特色各異、爭奇鬥豔的可喜局面。為此,要做到教學有創新、教研有理論、幼兒有特色。

5、要加強幼兒園的教育科研。

積極開展教育科研,認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規律,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是形成辦學特色的關鍵。《綱要》強調指出:“要把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擺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強教育科研,才能正確分析幼兒園的實際辦學基礎,才能挖掘潛力、揚長避短、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增強創辦特色幼兒園的動力。幼兒園應有自己的科研課題、科研規劃,並有一系列實施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創辦特色幼兒園思路策略的整體性。為此,應提倡“科研興園”和當專家型領導、科研型教師、合格加特長的創造型學例如:以科研興園的思想為指導、教科研活動為基礎、創造力研究為主線,在和諧的育人環境中,建設名園、培育名師,讓每一名幼兒健康快樂、富有個性、富有創造力地發展。創建保教工作 、教育研究 、人才培養、家園社區一體化的學前教育基地.

辦園宗旨: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和諧的發展

辦園思路:以人文精神的理念,在和諧的育人環境中,建設名園,培養名師,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辦園特色:在發展幼兒創造力方面辦出特色

怎樣確定特色

1、先了解其他的幼兒園的特色在哪裏;

2、分析自己建立一個幼兒園有哪些優勢,有哪些特長;

3、學習和借鑑,然後根據自己的優勢創建屬於自己的幼兒園的特色;

4、在辦幼兒園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進和完善。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6

根據縣教育局城鄉幫扶交流實施意見,中心國小與實驗國小構建起聯合體學校,我鎮遴選中層領導與骨幹教師各一名到實驗國小交流學習,以促進相互借鑑與學習,促進教師業務不斷提高,進一步推動全鎮各國小教育的全面、持續、均衡發展。

一、學習交流人員

通過我鎮教管辦認真遴選,決定派出鎮中心國小的兩名教師到實驗國小跟崗學習。

1、中層領導: 職務:教導主任 任教學科:數學、英語

2、骨幹老師: 任教學科:語文、英語

二、學習時間安排

時間為20xx年9月——20xx年7月放假,放假後回單位報到。

三、派出交流人員的管理和獎懲

(一)管理措施:

1、掛職交流教師的管理由聯合體學校共同負責,以接收單位為主,包括考勤、備課、上課、聽課、教學成績、教研活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等都要形成書面記錄。

2、派出人員在實驗國小學習期間,要自覺遵守其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上下班,認真踐行師德。

3、交流期滿,掛職交流教師由聯合體學校根據其表現和教學質量,以接收單位為主,進行共同考核,考核結果記入學校和個人檔案。

鄉鎮與縣城實驗國小構建聯合體學校,制定出外派中層幹部與骨幹教師到實小參與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方案,促進中層幹部與骨幹教師的快速成長。

4、聯合體學校要盡力安排好交流人員的生活。排課時,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對交流教師給予儘可能的照顧。

5、派出交流學習人員要盡職盡責、認真履行教育教學的職責和義務,要把老城鎮教師的優秀作風帶到實驗國小。

(二)獎懲

1、參加交流的教師在評優選先時,在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考慮。

2、評聘初、中級職務時,派出交流學習教師只要夠條件就排放第一號位置。

3、派出教師交流學習期間,學校一切福利待遇不變。

四、派出交流人員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積極參與實驗國小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認真學習實小的管理經驗,虛心向該校老師學習,積極與其他學員交流互動。爭取多聽、多看、多思、多請教,力爭在完成學習計劃的同時提高個人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水平。

2、業餘時間加強自主學習,並認真及時寫好交流學習日誌與總結,多學習、多反思,努力吸收養料,力求將所學習到的先進理念與本次活動實踐結合起來,進而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

3、掛職交流教師積極聯繫、協調聯合體學校之間開展校際交流活動。通過開展各種交流研討會,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進一步促進全鎮教育的全面、均衡與持續發展。

五、學校需要的幫扶與支持

(一)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確定需幫扶的幾個方面:

鄉鎮與縣城實驗國小構建聯合體學校,制定出外派中層幹部與骨幹教師到實小參與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方案,促進中層幹部與骨幹教師的快速成長。

1、在學生管理方面,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創新工作意識,強化學生管理,使班級管理更加高效,使學生學習秩序井然,需幫扶交流學習。

2、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如何開展好學校的教研活動,怎樣抓好課題研究等。希望實驗國小能夠帶來先進的管理運作經驗;

3、在教師隊伍管理方面,如何建立更好有效的激勵機制,需共同交流與學習。

(二)關於物資幫扶方面:

學校在進行着教學樓加層建設,資金緊張,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學生課桌凳,以便在開學後滿足教學需求。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7

根據學校黨委《關於開展基層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的通知》精神和學校組織部、機關黨委的安排,x黨支部將與xx學院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為更好地促進兩個黨支部之間的交流,增強黨支部活力,提高雙方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建設水平,按學校黨委要求,特制訂《x黨支部、xx學院學生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方案》,對下一步的結對共建活動進行指導和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標,充分發揮機關黨員幹部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密切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之間的聯繫,不斷提高機關服務基層、服務師生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改進機關工作作風,不斷促進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

二、結對共建活動的目的和工作原則

x黨支部、xx學院黨支部將以結對共建活動為載體,建立機關與院系黨支部建設新途徑,探索黨支部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黨建新思路,促進基建處和化環學院之間的工作聯動,密切合作關係;按照“以共建促黨建,以共建促瞭解,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發展”的原則,堅持服務師生、密切聯繫羣眾的宗旨,增強黨員幹部的能力和素質。

三、結對共建活動形式和內容

經與xx學院黨委領導溝通聯繫,本次活動採取基建處黨支部與化環學院學生黨支部結對的共建形式進行。

按學校黨委要求,結對共建活動內容包括組織共建、黨員互動、共同提高三個方面:

1、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採取聯合集中學習,聯合過組織生活,聯合開展黨課教育等形式,交流黨建工作經驗,共享黨建工作信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2、圍繞學校中心任務,同時結合大學城校區提升計劃、院系用房維修改造工作,加強溝通和信息交流,就化環學院師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採取座談、走訪等方式,開展調查研究,以點帶面,為大學城校區規劃建設和學院加強改進工作提供決策參考。按要求,共建黨支部每年聯合形成1篇調研報告。共建雙方建立活動記錄制度,認真記錄每次活動的情況。

3、x黨支部要利用xx學院在教學科研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聽取專家講座、諮詢專家意見等形式,提升支部黨員素質,提高機關工作水平。xx學院黨支部要充分利用機關黨支部在校園建設信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優勢,解決支部實際問題,促進支部建設。共建黨支部之間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交流互動,共同促進,相互提高。

四、時間安排

此次x處與xx學院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分為四個階段、持續三年完成:

1、第一階段——調查研究階段:結合“羣眾路線大家談”活動,基建處黨員幹部在六月下旬召開了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討論開展基層、羣眾工作的具體思路;並與xx學院聯繫溝通,初步開展調查研究,瞭解師生員工最關心的問題、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對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

2、第二階段——制定方案、廣泛發動階段:在前階段調研討論的基礎上,結對共建黨支部結合共建任務和本單位工作特點,按照有利於工作開展、有利於發揮優勢、有利於活動取得實效的原則制定共建黨支部的共建活動方案。

3、第三階段——活動實施階段:在今後三年,結對共建黨支部將按照學校黨委組織部確定的學校支部共建方案嚴格執行。xx處黨支部書記、xx學院共建支部書記作為共建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帶頭開展調研,全面瞭解共建支部的情況,廣泛徵求共建支部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共建活動。做好活動開展情況記錄,完整記錄活動開展過程。

4.第四階段——交流、總結階段:共建支部每年度要對支部共建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形成一份結對共建特色經驗材料。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8

一、建設分層分類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

教師標準是對教師素養的基本要求。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適應以智能製造技術為核心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建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分明,覆蓋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等各類課程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修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研製高等職業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專業標準。通過健全標準體系,規範教師培養培訓、資格准入、招聘聘用、職稱評聘、考核評價、薪酬分配等環節,推動教師聘用管理過程科學化。引進第三方職教師資質量評價機構,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評價標準體系,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二、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准入制度改革

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考試製度,在國家教師資格考試中,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按照專業大類(類)制定考試大綱、建設試題庫、開展筆試和結構化面試。建立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方式公開招聘的機制。加大職業院校選人用人自主權。聚焦專業教師雙師素質構成,強化新教師入職教育,結合新教師實際情況,探索建立新教師為期1年的教育見習與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制度,嚴格見習期考核與選留環節。自20xx年起,除持有相關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畢業生外,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自20xx年起,除“雙師型”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畢業生外,基本不再從未具備3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

三、構建以職業技術師範院校為主體、產教融合的多元培養培訓格局

優化結構佈局,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和高校職業技術教育(師範)學院建設,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舉辦職業技術師範教育,開展在職教師的雙師素質培訓進修。實施職業技術師範類專業認證。建設100家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0個國家級企業實踐基地,明確資質條件、建設任務、支持重點、成果評價。校企共建職業技術師範專業能力實訓中心,辦好一批一流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和一流職業技術師範專業。健全普通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教師機制,發揮行業企業在培養“雙師型”教師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高校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和企業技術人員為重點培養職業教育教師,完善師範生公費教育、師範院校接收職業院校畢業生培養、企業技術人員學歷教育等多種培養形式。加強職業教育學科教學論師資隊伍建設。支持高校擴大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探索本科與碩士教育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推動高校聯合行業企業培養高層次“雙師型”教師。

四、完善“固定崗+流動崗”的教師資源配置新機制

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盤活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向“雙師型”教師隊伍傾斜。推進地方研究制定職業院校人員配備規範,促進教師規模、質量、結構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根據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專業特點,優化崗位設置結構,適當提高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優化教師崗位分類,落實教師從教專業大類(類)和具體專業歸屬,明確教師發展定位。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設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崗位,暢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兼職從教渠道,規範兼職教師管理。實施現代產業導師特聘崗位計劃,建設標準統一、序列完整、專兼結合的實踐導師隊伍,推動形成“固定崗+流動崗”、雙師結構與雙師素質兼顧的專業教學團隊。

五、建設“國家工匠之師”引領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分級打造師德高尚、技藝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等高層次人才隊伍。通過跟崗訪學、頂崗實踐等方式,重點培訓數以萬計的青年骨幹教師。加強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培養,為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育一大批首席專家。建立國家傑出職業教育專家庫及其聯繫機制。建設1000個國家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1000個國家級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台。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人才需要,打造一批覆蓋重點專業領域的“國家工匠之師”。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學名師等評選表彰中,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六、創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20xx-20__年,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1+X證書制度改革需要,面向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戰略性重點產業領域和民生緊缺領域專業,分年度、分批次、分專業遴選建設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面提升教師開展教學、培訓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為提高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證。優化結構,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實施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組織教學創新團隊骨幹教師分批次、成建制赴德國等國家研修訪學,學習國際“雙元制”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每年選派1000人,經過3-5年的連續培養,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各地各校對接本區域重點專業集羣,促進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實施團隊合作的教學組織新方式、行動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新模式,建設省級、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七、聚焦1+X證書制度開展教師全員培訓

全面落實教師5年一週期的全員輪訓制度,對接1+X證書制度試點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需求,探索適應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培育一批具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能力的教師。把國家職業標準、國家教學標準、1+X證書制度和相關標準等納入教師培訓的必修模塊。發揮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健全完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推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在教師培養培訓、團隊建設、科研教研、資源開發等方面提供支撐和服務。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培訓者隊伍,認定30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示範單位。

八、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

加大政府統籌,依託職教園區、職教集團、產教融合型企業等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建立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常態運行機制。發揮央企、國企、大型民企的示範帶頭作用,在企業設置訪問工程師、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標準要求、崗位設置、遴選聘任、專業發展、考核管理等方面綜合施策,健全高技能人才到職業學校從教制度,聘請一大批企事業單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到學校兼職任教。鼓勵校企共建教師發展中心,在教師和員工培訓、課程開發、實踐教學、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教師立足行業企業,開展科學研究,服務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推進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課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實踐或實訓基地實訓。聯合行業組織,遴選、建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兼職教師資源庫。

九、深化突出“雙師型”導向的教師考核評價改革

建立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培訓評價組織多元參與的“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將師德師風、工匠精神、技術技能和教育教學實績作為職稱評聘的.主要依據。落實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建立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執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引入社會評價機制,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和違反師德行為聯合懲戒機制。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破除“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唯身份、唯獎項”的頑瘴痼疾。推動各地結合實際,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將體現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的雙師素質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繼續辦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將行動導向的模塊化課程設置、項目式教學實施能力作為重要指標。試點開展專業課教師技術技能和教學能力分級考核,並作為教師聘期考核、崗位等級晉升考核、績效分配考核的重要參考。完善考核評價的正確導向,強化考評結果運用和激勵作用。

十、落實權益保障和激勵機制提升社會地位

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過程中,全面落實和依法保障教師的管理學生權、報酬待遇權、參與管理權、進修培訓權。強化教師教育教學、繼續教育、技術技能傳承與創新等工作內容,制定職業教育教師減負政策,適當減少專任教師事務性工作。依法保障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的權利。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各地要結合職業院校承擔擴招任務、職業培訓的實際情況,核增績效工資總量。教師外出參加培訓的學時(學分)應核定工作量,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參考因素。按規定保障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待遇。

十一、加強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

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定向作用,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對教師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組織宣傳,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配齊建強思想政治和黨務工作隊伍。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挖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大力宣傳職業教育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弘揚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

十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推動解決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大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職業院校和各類辦學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與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有機結合。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投入的`支持重點,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進一步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適時提高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平。加強督導評估,將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9

為落實教育部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__年6號)及湖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教通20__年200號)文件精神,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城鄉教育發展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辦學成效,特制訂本評優方案。

一、工作機構

評優工作成立由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教育局全體班子成員任副組長,負責統籌領導共同體辦學評優的全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教育局總督學兼任辦公室主任,由教育局主持共同體項目的負責人擔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評優工作的籌備、組織、協調及聯絡。

二、評優目的

1.通過評優,向共同體滲透前瞻性發展理念,引導共同體強化定位、細化目標、優化舉措、深化創新,推動共同體在"十四五"取得突破性進展。

2.通過評優,鑑定共同體中長期發展成效,剖析各共同體發展的優勢與不足,確定最近發展區並探索針對性對策,促進共同體可持續發展。

3.通過評優,瞭解共同體現有動力機制的運行情況,為其發展提供更加完備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度。

三、評優原則

1.鑑定與改進相結合。一方面通過共同體的整體發展情況以及共同體內學校、教師、學生的進步程度,評定共同體聯合辦學的成效;另一方面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引導共同體注重內涵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創新,形成可持續發展機制。

2.過程與結果相結合。一方面要關注共同體的創建過程,重點關注在理念共生、機制創新、課程共建、教師交流、設施共享、校社聯動等方面所作的.努力與探索;另一方面要關注共同體的發展及其內部各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表現,優質均衡的情況及老百姓的滿意度水平等。

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既要通過一定的指標構建,收集反映共同體、學校、教師、學生等方面的定量信息,又要重視收集反映共同體建設的制度、案例等質性資料,相互補充和印證。

4.共性與個性相結合。既要看到共同體的共性,也要重視共同體之間,共同體內部學校之間,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差異,避免簡單地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共同體。

5.評估與工作相結合。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積累資料,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注重大數據分析,最大程度地減少評優對共同體正常工作的干擾。

6.整體與部分相結合。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進縣(區)評估驗收與共同體辦學評優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兩者目標高度一致,內容高度重合,其中多項互相關聯的評估指標可互相借鑑,避免"兩張皮"現象。

四、評優維度

(一)組織運作與內部治理

組織運作與內部治理是共同體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也是推進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共同體組織運作與治理的核心特徵是共治、自治與開放,通過促進成員校共同參與管理,形成核心願景,促進公共參與,形成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良好態勢。組織運作與治理評優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願景與規劃:共同體制定了其相應的發展規劃,確定辦學願景,明確了辦學路線,且紮實推進實施。

2.組織與運作:共同體構建了穩定的內部管理組織,職責清晰,分工明確。成員校管理團隊之間溝通、協調與研討渠道通暢。

3.制度及實施:共同體制定了章程或相關制度,明確了成員校的權利與義務、運作機制及內部評價激勵等方面內容,且落實有力。

(二)課程共建與共享

課程共建與共享是共同體聯合辦學的重要領域,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髮展的重要載體。共同體課程共建與共享的關鍵是精準、豐富與精緻,通過成員校之間課程的共享和共建,更精準地迴應每位學生的課程需求,為其創設更豐富的學習環境和更精緻的學習經歷。課程共享與共建評優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課程規劃:共同體在瞭解各校優質課程現狀的基礎上,能整體規劃共同體的課程建設,做到優勢互補,佈局合理。

2.課程共建:成員校圍繞課程共建,有效分工,積極合作,共同提升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和課程實施品質。共建課程在數量、品質、學生受益面、受歡迎程度上表現良好。

3.課程共享:基於成員校之間共享的課程門類、數量、品質、授課時長、學生受惠面、受歡迎程度等情況,結合學生人數,綜合判斷共同體課程共享度。

(三)教師交流與發展

教師交流與發展是共同體聯合辦學的關鍵領域。共同體的教師交流與發展,凸顯教師柔性流動的力度,教研互動的緊密度,專業指導的強度與培訓資源的豐富度。教師交流與發展評優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教師柔性流動:共同體內教師柔性流動的情況。

2.校際教研合作:共同體內開展備課組層面和主題教研活動的情況。

3.校際專業支持:共同體集聚區域內優秀教師開展教學視導、診斷、評價及開展有針對性的校際帶教指導活動等。

4.科研培訓合作:共同體內開放和共享專家講座資源,共同策劃與組織教師科研培訓等活動。

(四)設施及設備共享

硬件設施及設備共享是共同體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抓手。設施與設備共享評優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硬件設施共享:共同體內成員校之間硬件設施開放和共享情況。

2.信息平台建設:共同體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共同體管理效能、對外溝通能力、課程共建共享水平。

(五)辦學成效與特色

共同體的辦學成效與特色,既體現在共同體成員校在先進辦學理念指引下教育質量的總體表現和進步情況,更體現在共同體幫助成員校提升辦學質量的貢獻度。辦學成效與特色評優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發展度:相對於起點水平,判斷共同體辦學整體水平提升情況,共同體內學校、教師、學生的進步程度。

2.優質均衡度:根據共同體內成員校在學科質量檢測指標評價中的表現,總體水平與校際差異。成員校加入共同體後教學質量各項指標評價結果保持穩定向好。

3.特色發展度:共同體特色目標實現的情況,共同體內各校特色個性發展情況。

4.滿意度:共同體內的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居民對共同體的辦學及成效的滿意度。

五、評優程序

以學年為評優週期,按照如下四步流程實施:

1.評優準備:確定評價主體,根據評優方案及其附件組織培訓,準備好評價工具。

2.評優實施:評優團隊到共同體現場進行評價,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現場觀察、深度訪談、資料查閲等方式進行。

3.撰寫報告:根據評優標準,分析相關信息,形成專項評估報告。

4.反饋與改進:在規定時間內將評優結果與參評共同體溝通協商,對結果達成共識。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與參評共同體共商改進對策。

六、結果運用

1.向蘆淞區人民政府督導委員會及蘆淞區教育局提交評優結果。

2.給予優秀單位表彰與獎勵。

3.及時反饋參評單位的評優結果,總結提煉共同體的辦學經驗,樹立典型,加強宣傳,營造有利於共同體聯合辦學的良好氛圍。綜合分析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形成改進建議,推動行動改進,促進共同體持續發展。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0

為加快推進我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根據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關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具體措施》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監管,切實維護國家安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總要求,聚焦追趕超越目標,踐行“五個紮實”,落實“五項要求”,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在市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着力防範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精準精細精緻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探索具有時代特徵、特色、區域特點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捍衞政治安全,着力維護社會安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寧,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平安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不斷增強全縣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組織領導。縣鎮黨委、政府要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承擔分管範圍內的工作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工作任務及分工

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體制。健全完善黨委領導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將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平安建設工作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有關重大問題,把社會風險防控貫穿規劃、決策、執行、監督各領域各環節,推動社會治理融入市域經濟社會發展。

三、基本原則

1、堅持黨政統攬、部門協同。注重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調動各個部門廣泛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2、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從解決影響羣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入手,從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着力,打造多部門密切聯繫羣眾、親情服務羣眾的工作平台。

3、堅持實事求是、創新引領。根據本地區經濟狀況、人

口規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深化平安建設的實際需求,順應社會治理髮展趨勢和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因地制宜整合現有資源,創新工作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打造既充分發揮作用又具有尚村鎮特色的工作平台。

四、改革的重點內容

(一)診斷社會問題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前提。

相比我鎮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人民羣眾期待,我們在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這些不足和亟待改進的地方,究其根源,部分在於我們在社會治理制度設計和制度執行中缺乏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準確研判,為進一步鞏固現有優勢、補齊短板、提升增量、盤活存量、實現轉型升級。

1、擴大服裝加工羣體規模。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黃金機遇期,充分發揮尚村交通便利、市場輻射力強、交易品種全、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大等優勢,對接京津地區的服裝加工企業,加快建設裘皮服裝服飾加工園區,把尚村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裘皮服裝加工製作中心和批發零售中心。

2、優化養殖、改良品種。通過“科技+龍頭企業+養殖户”的方式,

引進國際優良品種,進一步改進養殖技術,提高皮毛品質,增加養殖收入。同時,大力推行國際標準化養殖、規範化取皮屠宰,正確引導養殖場、養殖户的對動物致死、取皮、胴體利用行為。目前,華斯公司正在積極運作,引進丹麥優種貂種事宜,寶來金康公司正在從事動物胴體中提取甾醇的研發。

3、加強市場環境建設。加快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統籌市場功能分區、治安和物業管理;進一步完善毛皮產業信息中心功能,及時發佈最新皮毛資訊;對接中國皮革協會和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編制併發布毛皮價格指數,引導企業、養殖户規避風險,增加收入;加大城管中隊執法力度,規範管理,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公共服務,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着力增強尚村鎮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l、創新社會管理。加強黨組織建設,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尚村鎮黨組織建設的新途徑,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切實貫徹落實好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積極推進基層社區建設,培育和扶持人民調解、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完善村民自治,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自我管理有效銜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動。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2、增強服務能力。加強規劃編制和管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重點加強道路、給排水、環境衞生、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廣播電視、網絡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尚村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達到小城市標準,為尚村鎮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城建設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務;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按照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突出重點的原則,結合民生工程的實施,加大對尚村鎮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建立和健全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台,支持尚村鎮社會保障機構、人力資源市場、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制度,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探索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辦法。

改進服務方式。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核心,改革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引入競爭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注重發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社會服務機構在提供公共服務中的作用,採取政府採購、合同外包、購買服務等方式,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市場化。進一步落實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健全服務代理網絡,拓展服務項目,提升服務質量。

(三)深化農村社會治理“四個覆蓋”:把繼續推進農村社會治理“四個覆蓋”,擦亮“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示範縣”品牌作為深化農村改革和踐行黨的羣眾路線的創新載體和制度化平台,秉持“互聯網+社會治理”的創新理念,實現“四個覆蓋”和“四級服務平台”的高效對接和有機融合,推進“四個覆蓋”農村社會治理的緊密型、服務型、主動型、多元化、常態化“三型兩化”建設,全面創新“黨組織、民主組織、經合組織、羣眾性平安組織”四位一體的鄉村治理機制,為省市乃至全國農村社會治理探新路、做典範。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1

一、活動目的:

通過聯片教研活動,交流各校的先進教學經驗,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疑惑,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實現優質教學資源互補共享的目的,從而推動學校的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聯片學校:

豫辦實驗國小、大色國小、長信國小、先於國小、白塔國小、南王段國小、張村國小、東關逸夫國小、大吳莊國小、立德國小、三中附小

三、參加教師:

聯片區域內所有科學老師。

四、活動形式:

1、研討課:指定教師上課,課後研討。

2、主題交流:觀看錄像課,然後集體討論。

五、活動説明:

根據本次聯片教研活動主題,參與教師圍繞主題蒐集資料,思考準備研討的問題,疏理思路,寫出書面材料,會上交流。

1、研討課:講授課題由任課教師自行確定。

2、主題交流:每位教師必須在聯片教研活動的互動交流中發言,圍繞主題談談本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以及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六、活動安排

4月10日由立德國小的田研老師做研討課,然後進行主題教研;

5月22日觀看一節錄像課。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2

一、城鄉劃分目的和要求

為了科學、真實地反映現階段城鄉人口、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準確評價城鎮化水平,制定城鄉劃分代碼。

作為統計上劃分城鄉的依據,不改變現有的行政區劃、隸屬關係、管理權限和機構編制,以及城市規劃、集鎮和村莊規劃等有關規定。具體業務由各鄉鎮統計業務人員聯合村、居委會人員按照《城鄉劃分基層操作手冊》要求操作辦理。

二、城鄉劃分對象

針對**縣境內所管轄鎮、鄉以及鄉鎮的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的實際建築情況劃分城鄉屬性。

三、城鄉劃分內容

劃分城鄉代碼以現有的行政區劃為基礎,以民政部門確認的居委會、村委會為最小劃分單元,將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劃分為城鎮和鄉村。

城鎮是指在市鎮建制和行政區劃的基礎上,劃定的區域。城鎮包括城區和鎮區。

城區是指在縣市轄區中,經本規定劃定的區域。

城區包括:

(一)縣城所在鎮所轄的居民委員會地域;

(二)城市公共設施、居住設施等連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員會地域和村民委員會地域。

鎮區是指在城區以外的鎮和其他區域中,經本規定劃定的區域。鎮區包括:

(一)鎮所轄的居民委員會地域;

(二)鎮的公共設施、居住設施等連接到的村民委員會地域;

(三)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獨立的工礦區、開發區、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農場、林場等特殊區域。

鄉村是指本規定劃定的城鎮以外的其他區域。

四、城鄉劃分實施步驟

(一)成立城鄉劃分領導小組

由於城鄉劃分涉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要儘快成立領導小組和業務人員負責組織實施。

(二)組織培訓

領導小組組織鄉鎮主要業務人員在6月底前進行業務培訓,鄉鎮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培訓到村、居委會。

(三)操作劃分城鄉代碼

1、由縣統計局與民政等部門銜接,6月25日前準確編制好20xx年全縣各鄉鎮到村、居委會的行政區劃代碼(12位)。

2、由鄉鎮組織村、居委會人員及相關人員根據當地區域建設實際情況劃分城鄉代碼:在20xx年各村、居委會的行政區劃代碼(由縣統計局提供)後面增加2位相應的城鄉屬性代碼。20xx年行政區劃代碼原則上不變,如鄉鎮認為需要調整,由各鄉鎮報統計局認可後再作調整。

(四)上報時間

各鄉鎮認真進行復查審核後,於7月10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報縣統計局,縣統計局審核後於7月15日將城鄉轉換資料和城鄉劃分工作總結通過電子郵件前報州統計局。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3

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積極發展網絡教育,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設水平,根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XX省“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實際,決定在全省中國小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特制定《XX省中國小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

一、建設目標

面對信息發展的新時代,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不斷改善中國小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營造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智慧教育環境,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和優質均衡發展,培養具有較高思維品質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二、建設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智慧校園建設要以服務為導向,要為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的信息化環境和資源服務,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育人水平。

堅持應用驅動。智慧校園建設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應用為核心,從學校發展、師生髮展、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要通過深化應用釋放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促進作用,以應用驅動各項建設工作。

堅持融合創新。智慧校園建設要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融合創新,不斷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強化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服務與支撐,聚焦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困擾教學、管理的核心問題和難點問題,以創新促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堅持示範引領。智慧校園建設要堅持統籌規劃、以點帶面、示範引領、分步實施。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在智慧教育環境提升、數字資源共建共享、融合創新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創新性、示範性應用案例,建設具有本地特點的智慧校園。充分發揮示範輻射作用,推動全省中國小智慧校園建設水平的整體提升。

三、建設內容

智慧校園圍繞智慧環境、數字資源、信息素養、融合創新、支撐保障、特色發展六個方面開展建設。

(一)智慧環境

1.校園網絡。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升級改造校園網絡環境,進一步提升寬帶網絡校校通水平,千兆進校、百兆進班。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辦公、生活等場所。支持視頻點播、電視直播,電視電話會議及語音、圖像等各類信息的多媒體運用。採用智能化設備對裝備使用情況進行自動追蹤、管理和控制。長沙航天和一電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有線高清數字電視、IPTV網絡互動電視、衞星電視系統工程設備。

⒉信息終端。擁有支撐教學、學習和交互的智能終端及配套設備,滿足信息化環境下教學科研和學習活動需求。建有智能卡系統,提供校內消費、圖書借閲、門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訪客管理等應用服務。學校主要公共服務區域(圖書館、活動室、行政樓、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終端,為師生提供各類信息化服務。

3.智慧教室。教室配置多媒體交互設備,建設支持網絡教學研究的錄播教室、支持教學行為數據採集和分析的智慧教室和學習體驗中心。能實現教室、電子設備的集中智能化管控。依託區域教育雲和教學資源平台、智能學科輔助工具以及在線學習社區等,實現課堂教學雲端一體化。

4.信息安全。建立網絡信息安全制度,根據實際需要配備網絡安全設備,配置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防病毒系統、漏洞掃描系統、有害信息過濾系統和WEB應用防火牆等網絡安全系統。配備統一上網管理系統,定期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等保測評工作,確保網絡和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系統覆蓋學校主要場所,與區域行政部門數據同步,與當地公安部門安全防範系統互聯互通。能實現校園視頻監控、入侵報警、緊急呼叫求助報警、電子巡更、學生出入控制、訪客管理、消防報警、緊急廣播與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

(二)數字資源

1.資源開發。通過自建、引進、合作、共享等多種方式配備學生學習資源、教師教學資源、教師專業發展與教育科研資源和數字校本特色資源。電子期刊、電子圖書、視頻和音頻等數字資源能滿足教學、科研和教師進修、學生成長的需要。

2.資源應用。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教師能有效運用優質資源開展課堂教學,能通過網絡學習空間開展備課授課、家校互動、網絡研修、學習指導。學生能通過網絡學習空間進行預習、作業、自測、拓展閲讀、網絡選修課等學習活動。

3.資源共享。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實現校內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並通過教育資源平台實現網絡課程或特色資源區域共享,鼓勵師生在教育資源平台展示、共享優秀數字資源。

(三)信息素養

1.學生髮展。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能利用網絡獲取、儲存、評價、加工和應用數字化學習資源,能利用各種媒體終端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信息技術靈活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同時注重自制,不沉迷網絡。

2.教師發展。教師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能進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能獲取、加工和集成教學資源支持課堂教學,能利用網絡教學平台開展混合式教學、參與校本和區域教研活動,能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對象、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和評價。

3.信息化領導力。校長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能根據區域信息化發展目標,明確建設思路,具有組織、管理和評價能力。能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學校各項管理,有效推進基於大數據的教育治理和績效評價。

(四)融合創新

1.智慧教學。教師利用信息化備課支撐平台和數字資源進行電子備課或網絡協同備課。綜合運用學科教學工具、網絡空間等開展智慧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流程,創新教學模式,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與學方式。能採集、匯聚、整理、分析教與學過程的大數據,實現師生教與學雙向適時反饋。

2.智慧管理。依託國家、省級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加強校園智慧管理,推動互聯互通及數據共享,實現辦公、教務、教學、學生、後勤、安全等智能化管理。

3.智慧服務。提供基於PC和移動端的家校互動平台服務,幫助家長實時瞭解學生學習、生活等情況,進行有效的家校互動交流。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為家庭、社區和其他學校提供教師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等社會化公益服務。

(五)支撐保障

1.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智慧校園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智慧校園建設規劃並按計劃推進實施。

2.機構人員。學校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負責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專門負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每門學科配備教師負責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創新應用。

3.經費保障。財政部門安排教育信息化經費,用於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學校從生均公用經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信息化教學資源更新和日常運維。開展校企等合作,建立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確保智慧校園建設可持續發展。

4.制度建設。學校建立教育信息化運營、管理和激勵制度。

(六)特色發展

智慧校園建設重在深化應用、融合創新,鼓勵各校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在智慧校園前沿研究、特色應用、突出成果、體制機制建設等方面打造亮點,促進智慧校園建設特色發展。

四、組織實施

(一)智慧校園建設是系統工程,需省、市、縣、校四級聯動,教育、經信、財政部門協同推進建設。各地要將智慧校園建設作為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並作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工作,納入本級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統籌規劃、統一部署、大力推進。

(二)省教育廳、省經信委、省財政廳負責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制度設計。制定下發全省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召開建設推進會,組織開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評選省級智慧校園示範校。統籌安排智慧校園建設獎補經費,用於扶持經濟薄弱的市、縣和學校開展智慧校園建設,獎勵省級智慧校園示範校。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智慧校園建設的日常具體工作。

(三)各市、縣(市、區)教育、經信和財政部門要成立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智慧校園建設工作;要制定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在政策、經費、人員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四)各地教育信息化機構要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在當地教育、經信和財政部門的領導下,建立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管理工作。

(五)學校是智慧校園建設主體,要將智慧校園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將智慧校園建設作為學校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的重點工作和重要抓手。要制訂智慧校園建設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創新工作機制,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工作。長沙航天和一電子公司專業的校園電視系統設備供應商,提供完整的校園數字高清電視系統,IPTV網絡電視系統,衞星電視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及全套配套設備。

(六)智慧校園評估認定工作由教育、經信、財政部門聯合開展,按照學校申報、縣(市、區)審核、市評估、省抽查的程序進行。省教育廳、省經信委、省財政廳定期開展抽查驗收,評選省級智慧校園示範校並給予獎勵。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4

為了貫徹落實xx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建設教育強市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文件精神,師範附屬國小與xx縣第二國小採用“1+1”模式,構建緊密型共同體,統籌推進兩校的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文化特色等方面工作,積極探索學校發展共同體合作模式,實現兩所學校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均衡發展”和“提升內涵”兩條主線,通過兩校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實現兩校間的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管理制度共享、特色辦學共享和發展成果共享,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共同體,加速兩校的發展進程,為建設教育強縣積累經驗。

二、發展目標

1、兩校同發展、共進步,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羣眾滿意度超過95%,兩校成為xx市優質學校。

2、通過共同體建設,兩所學校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各校在建設高效課堂、推進有效德育、發展校園文化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品牌。

3、兩校教師通過業務上交流,思想上溝通,工作上合作,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名教師的比率在全縣處於領先位置。

4、通過校際間共同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拓展學生髮展的空間和舞台,為所有學生提供更加適合自己的教育,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5、統籌校本課程建設,設置兩校共享的校本課程資源,建設優質的校本課程,豐富學校發展內涵。

三、工作任務

1、成立組織機構,由兩校校長任組長,負責組織領導、統籌安排共同體建設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教師發展組,課程建設組,德育工作組,體育藝術組。

2、兩校之間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互為一體,榮辱與共,通過共同體建設,推動學校優質發展的同時,為我縣構建學校發展共同體,實現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積累經驗。

3、追求高質量、高品質的合作效能,保證合作的廣泛性和連續性。共同制定《發展共同體建設三年行動規劃》,落實好《發展共同體管理常規》,細化每一學期工作目標任務。

4、實行校長、教師的隨機交流和崗位輪換。學校每年至少安排兩名教師在對方學校進行輪崗交流,鼓勵學校領導在對方學校進行兼課兼職交流;兩校校長每學期在對方學校掛職學習一星期。

5、研究和解決當前學校發展的六大突出問題:教師專業發展、高效課堂建設、校本課程開發、有效德育的推進、藝術體育的實施、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兩校要以上六個方面為合作交流重點,創新思路,講求實效。

6、建立“六個一”工作常規:兩校每學期要做好六件事:校長在對方學校為期一週的課堂調研,為對方學校教師做一次專題報告;雙方安排好為期一週的校際課堂交流,組織一次師生聯誼活動,一次德育工作論壇,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四、保障措施

1、成立指導小組。由縣教育局、教育督導室、教研室、進修學校領導管理和指導共同體建設,使共同體建設有了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持。

2、重視激勵評價。嚴格執行上級文件關於教師交流輪崗的精神;自我加壓,形成捆綁式的一體化聯動考核。

3、加強督導評價。每學年,縣教育局對兩校共同體建設進行評價。20xx年秋季,兩校要形成三年工作總結,接受市縣教育部門的驗收。

4、提升知曉度。兩校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教育網站進行宣傳,使學校共同體得到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一致認同。

5、確定實施時間。20xx年8月——20xx年9月為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為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為總結驗收階段。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5

為了構築xx縣教育質量發展新模式,促進全縣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實現和諧共贏,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xx縣教育局決定進一步加大新教育共同體建設的力度,建立網絡學科、新教育實驗項目專業工作室,有效推進區域新教育,新生活,使新教育共同體真正成為一個立體的、多彩的,富有衝擊力和吸引力的教育科研品牌。

目標任務:

一、加強學習交流。新教育共同體應以課題研究為旗幟、為抓手、為載體,不斷放大它的實力、活力和魅力,定期組織各實驗學校教師參觀學習、研討交流,學期中要交流、檢查共同體建設的推進落實情況,明確存在問題,優化推進策略,在期末總結交流成功經驗和做法,為下學期建設工作醖釀新的思路,以達到示範引領、實踐反思、互動分享,推動工作的目的。

二、提供支持服務。組織聯絡新教育實驗學校開展活動,通過對各學校新教育實驗的引領,以及對富有理想主義情懷的優秀教師個體持續不斷地學術支持和培訓,推動全縣新教育實驗的深入持久有效開展。各學科共同體的工作核心是圍繞課堂效率的提高,探索理想課堂實施的路徑。發揮共同體成員教學骨幹示範引領,細述解讀各科範式,明晰方向,有效指導;深化“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從三維目標、教學資源、學程預設、導航策略、作業設計、調整反思等環節,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備課範式,為一線教師提供教學參考,為實施高效課堂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改變課堂的組織和管理方式,明確課堂組織流程,用有效的課堂管理機制和教學範式確保課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打造榜樣品牌。各項目共同體要緊緊圍繞教育局整體工作思路和教研室制訂的學科建設規劃,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訂好共同體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行動方案;各項目共同體要根據項目內容和特點,圍繞課堂、依靠骨幹、深入研究,採用“理論+實踐+研討+反思+提升”循環反覆、螺旋上升的方式,確立和打造1-2所開展新教育實驗項目較為完整、效果較好、積極性較高的實驗學校作為榜樣學校和培訓基地,不斷提高共同體活動實效性。將新教育共同體打造成我縣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研究理想課堂模型的平台、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平台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平台。

四、搭建網絡平台。各項目共同體,在“教育在線”網站“實驗發佈”論壇建立實驗專題帖,以接受新教育研究院實驗研究與管理團隊實驗觀察評定,並參與實驗研討和交流;建立共同體資源庫,通過網絡信息平台,推動共同體的教師就計劃、備課、上課、教研活動、專業閲讀書籍、教學隨筆、作業設計、課題研究、案例反思等進行廣泛交流。

性質特徵:

共同體是踐行新教育實驗項目為主要任務的科研共同體和實踐團體。“學習為魂、反思為智、研究為脈、實踐為體”是共同體的鮮明特徵。新教育共同體以“分享合作,優質均衡”為目標取向,整合校際間優勢教育資源,在全縣範圍內,形成一個合作、互動、分享的教育協作組織。

行動口號:整合資源、服務引領,互助創新、和諧共贏。

機構建設:

新教育共同體為xx縣教育局領導下的研究團隊。在共同體成員選配上,打破學校界限,選拔師德優良,業務精湛,敬業愛崗,樂於奉獻的基層學校骨幹教師組成項目研究共同體。由縣教研室學科教研員和新教育榜樣教師牽頭成立八個工作室:每月一事、晨誦、午讀、農曆課程、讀寫繪、語文、數學、英語工作室,有效推進區域新教育。

xx縣新教育研究中心組織機構

主任:

副主任:

成員

(一)語文工作室

組長:

成員:

(二)數學工作室

組長:

成員:

(三)英語工作室

組長:

成員:

(四)農曆課程工作室

組長:

成員:

(五)師生共讀工作室

組長:

成員:

(六)晨誦工作室

組長:

成員:

(七)讀寫繪工作

組長:

成員:

(八)每月一事工作室

組長:

成員:

成員職責:

1、共同體成員要牢固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思想,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在集體活動中,要信守規則、分工協作、溝通信息,樂於分享,勇於承擔,敢於創新。

2、積極承擔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的講課任務,有效開展校內、片內、縣內教研活動。積極參與編寫教案,修改、完善、整理教案,並及時上傳。

3、共同體成員積極參加縣局組織各項研討交流活動,以及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利用網絡平台學習其他實驗學校的一些經驗、做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收集、整合、傳遞最新實驗動態信息,使共同體真正成為實驗工作的研究中心、輻射中心和示範中心。

4、共同體成員每學期對自己所負責參與的項目做認真總結,對實驗研究資料進行分類整理,項目共同體成員對有價值的實施方案、活動紀實、經驗總結、隨筆反思等彙編,為後續研究做準備。

5、共同體成員每月參加一次共同體研討交流活動。收集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開展紮實有效的“三小”研究活動,並及時上傳。在網絡和日常教學工作中,為老師們解疑答惑,做好服務。

管理辦法:

1、新教育共同體歸屬縣教育局教研室管理。

2、建立教育共同體工作考核評價制度。每學年對各個教育共同體的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對教育共同體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與獎勵。

3、共同體成員要定期向負責人進行工作彙報,接受分管領導的評估,依據職責履行情況及時調整共同體成員。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6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於組建臨海市城鄉教育共同體的實施意見》精神,深化‘互聯網+義務教育’,探索組建城鄉教育共同體,推動城鄉孩子同教育同培養,發揮教育優質資源輻射作用,實現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本着“平等、互動、共贏”的合作原則 ,根據市教育局統一安排,臨海市第五中學與湧泉鎮中學結為城鄉教育共同體,統籌推進校際間的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文化特色等方面工作,努力探索學校共同體發展新模式,擴充優質資源總量,擴大優質資源的輻射面,提升教育優質化水平,全面推進我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特成立教育共同體領導小組,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城鄉教育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 長:臨海市第五中學任明華校長

副組長:湧泉中學陳靈鬆校長

成 員:

臨海市第五中學:陳貞貞、汪林輝、王益兵、謝敏紅、李鬆良、李海濱、盧志米、葉瀟瀟、李健、王會、吳海容、周曚昕

湧泉中學:邱克紅、趙俊標、傅國強、尹冬嬌、陳寒劍、

林丹婷、殷雄、潘邦增、胡勇、戴佳媚、陳祾奇、吳麗瓊

二、學校共同體工作原則

(一)堅持把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切實保證教育發展優先滿足學校共同體發展。

(二)充分考慮學校發展需要和意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功能。

(三)深入推進兩校的全面合作,建立起學校間幹部、教師、教育資源共享的工作機制。

(四)合作採用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式,逐步推廣到更多領域的合作。

三、學校共同體發展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雙方學校共同努力,構建一套符合兩校校情的“優化管理、研訓一體、資源共享”的工作制度和機制;研究、探索出一條具有兩校特色的一體化共同發展之路,實現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

(二)具體目標

1.支教教師(含學校中層領導)做好對支教學校的教師、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互動交流、經驗分享,切實提升支教學校教師隊伍素質和班主任管理水平。

2.定期組織教研活動、提供示範課,實現兩校人才統籌、教研聯動、經驗共享的教師管理、培訓、使用模式,加速支教學校教師專業水平提升。

3. 通過兩校在教學管理、校本課程開發、學生活動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實現教學資源、課程資源、學生活動項目、活動基地等資源全面共享,促進學校共同發展,實現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經費投入。

要將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學校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安排專門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城鄉教育共同體的建設。城鄉教育共同體要成立管理委員會,明確分工,加強配合,協同做好有關工作。建立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重點抓好共同體建設工作的統籌協調、日常管理、監督指導、考核評價。

2.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工作實施。

學校要建立完善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的各項工作制度,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加強過程性管理,出新招、出實招,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五、階段任務

(一)準備階段 20xx年4月

1.兩校分別召開班子會,學習文件、理解精神,研究相關工作

2.兩校主要領導會,研討合作方式、內容及需求和優勢調研

3.兩校簽署結對協議書

4.兩校共同商定城鄉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

1.建立管理一體化工作模式。兩校要從學校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計劃。

2.認真推進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教師發展等各方面合作,保證質量,務求實效。

3.在協議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採取更多樣的活動形式,力爭收到最大的綜合效益。

(三)年度總結階段:20xx年12月

兩校撰寫總結報告,形成經驗。收集整理過程性材料,樹立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總結經驗,真正把“城鄉教育共同體”工作落到實處。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7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堅持黨的領導,突出師德建設。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堅持依法治教、依法執教,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保證教師隊伍建設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堅持優先發展,強化保障措施。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師工作置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支持戰略領域,優先謀劃教師工作,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要。

——堅持改革創新,優化體制機制。抓住關鍵環節,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實踐探索,破解發展瓶頸,把管理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作為突破口,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

——堅持定向發力,分類精準施策。立足四川實際,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考慮區域、城鄉、校際差異,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定向發力,重視專業發展,加大資源供給,創新體制機制,優化隊伍結構,培養、補充、激活、調配一批教師。

(三)目標任務。經過5年左右努力,全省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職業發展通道比較暢通,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教師管理體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教師隊伍規模、結構、素質能力基本滿足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

到2035年,全省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十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千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真正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二、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四)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教師黨員,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規範教師黨員黨內政治生活,加強教師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教師基層黨組織,支持高等學校設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市、縣依託現有教育培訓機構,加強黨員教師教育培訓工作。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注重選拔優秀黨員教師擔任教師黨支部書記。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定期開展教師黨支部書記輪訓。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師黨建工作,發揮“兩微一端”等媒介的作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按照中央部署,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教師增強“四個意識”。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深化“共產黨員示範行動”,強化對黨員的日常管理、組織關係管理,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黨員黨性分析和民主評議黨員、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嚴格黨員教師培養標準,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重視做好在優秀青年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健全把骨幹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科研、管理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配齊建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完善選拔、培養、激勵機制,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把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計入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職教師的工作量,作為職稱評審、考核獎勵、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增強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全面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引導教師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增強價值判斷、選擇、塑造能力,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教師充分認識中國教育輝煌成就,紮根四川大地,辦好四川教育。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廣大教師熱愛祖國、奉獻祖國。創新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開闢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強化教師社會實踐參與,推動教師充分了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依託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教學科研機構,系統開展教師思想政治研究工作。着眼青年教師羣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氣、入人心。

(六)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創新師德教育,加強教師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實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在職教師教師節重温誓詞和退休教師榮休儀式制度,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教師。強化師德考核,完善師德規範,明確師德紅線,實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在年度考核、評優獎勵、職稱晉升、崗位競聘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加強師德監督,完善師德監督機制,暢通師德師風溝通渠道。推行師德定期通報和問責制度,對師德師風問題突出的地方和學校相關責任人實行問責。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學術不端等問題。弘揚高尚師德,深入發掘師德典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評選表彰師德楷模,廣泛展示教師風采,在全社會樹立教師良好形象,形成強大正能量。

三、大力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七)大力加強師範教育。深入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構建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四川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推進政府、高等學校、中國小“三位一體”協同育人。統籌規劃全省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佈局,將符合條件的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納入省“雙一流”建設支持範圍,建設一批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落實普通高等學校預算撥款制度,按政策標準足額安排師範院校生均經費,促進師範專業發展。落實師範院校建設標準和師範類專業辦學標準,加強教育質量評估機構建設,開展師範專業認證和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定期發佈全省師範教育質量報告。提高師範專業生源質量,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報考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改革招生制度,鼓勵部分辦學條件好、教育質量高院校的師範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採取“大類招生、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青年就讀師範專業。強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師範院校評估要體現師範教育特色,確保師範院校堅持以師範教育為主業,嚴控師範院校更名為非師範院校。

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整合優勢學科的學術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學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開設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教師教育課程。創新教師培養形態,突出教師教育特色,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造就學科知識紮實、專業能力突出、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

(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國小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培養層次,提升教師培養質量,為義務教育學校側重培養素質全面、業務見長的本科層次教師,為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側重培養專業突出、底藴深厚的研究生層次教師。以實踐為導向優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強化“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普通話”及信息技術等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訓練。嚴格實行師範生教育教學實踐不少於半年的制度。推行高校教師與優秀中國小教師共同指導師範生教育實習的“雙導師”制度。改革教師培養補充模式,積極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培養補充“一專多能”教師,為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培養補充“本土化”教師。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養工作。加大音樂、體育、美育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和研究生層次教師培養力度。

建立健全地方教師發展機構和專業培訓者隊伍,逐步推進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與改革,實現培訓、教研、電教、科研部門有機整合。轉變培訓方式,改進培訓內容,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師培訓”,大力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和跟崗學習,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支持在基礎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的中國小建設教師發展基地,承擔教師跟崗培訓、師範生實習等任務。推行培訓自主選學,實行培訓學分管理,建立培訓學分銀行,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建設一批“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壯大中國小骨幹教師和領軍人才隊伍。落實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制度,大力開展提高培訓和高端研修,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組織開展教師、校長研修訪學,大力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師和校長隊伍。

(九)建設高素質善保教的幼兒園教師隊伍。辦好一批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和學前教育專業,積極推進幼兒師範學院建設。支持師範院校設立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幼兒為本、才藝兼備、擅長保教的高水平幼兒園教師。前移幼兒園教師培養起點,大力培養國中畢業起點的五年制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逐步擴大本科層次學前教育教師培養規模。加強民族地區幼兒園“雙語”教師培養。優化幼兒園教師培養課程體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學開設兒童發展、保育活動、教育活動類課程。支持師範院校與政府、幼兒園協同建立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強化實踐性課程,培養學前教育師範生綜合能力。建立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加大幼兒園園長、鄉村幼兒園教師、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力度。依託高等學校和優質幼兒園,採取集中培訓與跟崗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幼兒園教師。

(十)建設高素質雙師型的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大力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推動建立一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鼓勵省內有條件的高水平大學設立職業教育師範學院,依託現有資源積極推進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建設,培養高素質職業教育新師資。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完善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協同培養培訓機制,採取多種措施,激勵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和技能人才培育。切實推進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建立企業經營管理者、技術能手與職業院校管理者、骨幹教師互兼互聘制度,支持職業院校設立兼職教師特聘崗位,吸引企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兼職任教。加大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力度,每年組織一批職業院校骨幹教師赴海外研修訪學。

(十一)建設高素質創新型的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着力提高教師專業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支持教師提升學歷層次。搭建校級教師發展平台,組織研修活動,開展教學研究與指導,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加強院系教研室等學習共同體建設,建立完善傳幫帶機制,推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幫助青年教師成長髮展。全面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重點面向新入職教師和青年教師,為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培育生力軍。重視各級各類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按規定配備輔導員。完善高等學校教師進修交流訪學制度,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文交流機制,積極推動國內外、省內外教師雙向交流和培養培訓。

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着眼人才強省和“雙一流”建設,支持高等學校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加強高端智庫建設,依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匯聚培養一大批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名師。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遴選和培育中要突出教書育人,讓科學家同時成為教育家。

四、切實理順教師管理體制機制

(十二)科學配備中國小及幼兒園教師編制。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並向寄宿制學校和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學校傾斜;村小、教學點等鄉村小規模學校按照師生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職工編制。實行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動態管理,每三年調整一次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按照“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的原則,加大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的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根據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大力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切實解決結構性缺員及編制不足等問題。各地要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積極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優先滿足教師編制需要,切實採取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解決因編制不足導致的中國小教輔、安保、後勤保障服務等人員配備問題,購買服務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落實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制定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實行市域、縣域內高中教師資源共享制度,切實滿足大學聯考改革選課走班教學需要。加強和規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管理,嚴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擠佔、挪用和截留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長期使用臨聘人員。

(十三)均衡配置義務教育教師資源。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崗位總量內,將教職工崗位設置到校並統籌管理教師,切實加強縣域內教師的考核評價、崗位競聘、交流輪崗等工作。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實行教師聘期制、校長任期制管理,嚴格聘期和任期考核,推動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實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當地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補貼。實施好省級師範生公費定向培養計劃和“特崗計劃”,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適時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鼓勵優秀特崗教師攻讀教育碩士。實施銀齡講學計劃,鼓勵支持樂於奉獻、身體健康的退休優秀教師到鄉村和基層學校支教講學。

(十四)優化中國小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落實國家中國小教師資格考試製度,新入職教師必須取得相應教師資格。嚴格教師准入,提高入職標準,重視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身心健康,逐步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將國小教師學歷提升至師範專業專科和非師範專業本科,將國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完善符合教育行業特點的中國小教師招聘辦法,落實國家和我省有關考核招聘中國小教師的特殊政策,遴選樂教適教善教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按照中國小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任職條件和資格,規範選拔任用工作,激發辦學治校活力。

(十五)深化中國小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國小特點的崗位管理制度,實現職稱評審與教師聘用銜接。建立崗位動態調整機制,優化中國小中級和高級教師崗位結構比例。將中國小教師到鄉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的經歷作為申報高級教師職稱和特級教師的必要條件。加強教師聘後管理,強化聘期考核,打破職稱聘任“終身制”,建立完善教師退出機制,提升教師隊伍活力。積極推進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拓展職業發展空間,加強中國小校長考核評價,完善優勝劣汰機制,推動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完善相關政策,防止形式主義的考核檢查干擾正常教學。不簡單用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等評價教師。

(十六)完善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管理,在核定的編制總量內配齊配足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資格標準,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暢通職業院校從行業企業招聘緊缺急需人才的“綠色通道”,高等職業院校按規定自主公開考核招聘符合條件的雙師型和實訓專業技術人員。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在編制總數20%內自主聘用具有相應專業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能人才兼職任教。推動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的職業院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職業院校依法依規自主專設流動崗位,自主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職任教。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要充分體現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

(十七)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實行高等學校人員總量管理,高等學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人員總量內組織制定崗位設置方案和管理辦法,依法依規自主用人。嚴把高等學校教師選聘入口關,實行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嚴格教師職業准入,將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和教育教學實習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崗前培訓和教育教學實習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認定教師資格。高等學校要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學校學習工作和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教師的力度,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做好外籍教師資格認證和服務管理等工作。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高等學校可採取建設週轉房或實施租房補貼等方式,多渠道幫助青年教師解決住房困難。

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高等學校按規定自主制定評審標準、自主開展評審、自主發放證書、自主使用評審結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加強指導和監管。推行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強化崗位競聘管理,加強聘期考核,準聘與長聘相結合,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

五、不斷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

(十八)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突顯教師職業的公共屬性,強化教師承擔的國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務職責,確立公辦中國小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國小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負起中國小教師保障責任,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公辦中國小教師要切實履行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義務,強化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

(十九)完善中國小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中國小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國小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切實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按照不低於當地中國小教師平均績效工資水平15%的幅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水平。提高特級教師待遇,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並在績效工資核定時單列。中等職業學校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產生的淨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可確定適當比例用於人員分配,計入當年單位績效工資總額,不作為績效工資總額基數。實行中國小校長職級制的地區,根據實際實施相應的校長收入分配辦法。

(二十)提升農村教師生活待遇。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好“四大片區”農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各地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確保每人每月補助標準不低於400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高補助標準,省級財政給予定額補助。鼓勵各地通過增加績效工資總量等方式提高農村教師待遇。認真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加強農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重點支持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鼓勵各地通過建設教師公寓、週轉房或實施租房補貼等方式,讓農村教師住有所居。實施農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在進修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農村青年教師傾斜,關心農村青年教師工作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鞏固農村青年教師隊伍。為農村教師配備相應設施,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二十一)維護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學校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並按規定為教職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鼓勵民辦學校為教職工購買補充保險、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依法保障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享受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的人才引進政策。

(二十二)改革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定期動態調整機制,合理核定績效工資水平。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額範圍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自主進行內部分配;完善考核辦法,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高層次人才、一線教師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高等學校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的特殊報酬等,可專項據實核增,計入當年單位績效工資總額,不作為績效工資總額基數。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二十三)全面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建立健全教師榮譽制度,加大教師表彰和宣傳力度。按照規定開展“天府名師”、省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和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表彰,重點獎勵貢獻突出的教學一線教師;爭取申報設立“鄉村教師貢獻獎”,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鄉村教師予以獎勵。開展“最美教師”尋訪活動。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表彰獎勵活動,落實優待政策。鼓勵引導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出資對教師進行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推行中國特色大學章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作用。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完善教師權利救濟制度,保護教師教育管理學生的正當權利。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定期為教師安排健康體檢,積極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切實讓教師有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

六、確保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二十四)強化組織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充分信任、緊緊依靠教師,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抓緊抓實抓好。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責任人要把教師工作記在心裏、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緊扣廣大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問題,直面教師隊伍建設最急需、最緊迫、最艱鉅的熱點難點問題,找突破口、下狠功夫,不做表面文章、不搞“一陣風”,真抓實幹、善作善成。各地黨委常委會每年至少研究1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積極培育和壯大專業機構專門研究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為重大決策提供支撐。

(二十五)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機制,穩步增加經費投入,確保黨和國家關於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要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優先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緊迫的領域,重點支持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省財政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教師省級培訓,鼓勵市(州)、縣(市、區)設立教師培訓專項資金,並逐步加大投入,保障教師培訓需要。幼兒園、中國小和中等職業學校要按照不低於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高等學校要安排教師專項培訓資金,確保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制定嚴格的經費監管制度,規範經費使用,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二十六)強化督導檢查。各級黨委、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列入督查督導工作重點內容,並將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市(州)、縣(市、區)黨委、政府每年至少開展1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專項督查,對政策落實不到位、教師待遇及合法權益保障不到位、隊伍建設成效不明顯的予以通報,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或追責問責,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真正取得實效。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8

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按照省市掃黑辦有關工作要求,現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治超秩序掃黑、除惡管理辦法。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立足治理超限執法工作,構建對黑惡勢力“打早打小、治早治小、防早防小”的防治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標本兼治,以持續深挖整治為基礎,統籌做好對監管服務對象的管理和宣傳工作,加強對“問題”和“苗頭”的梳理和排查,加強執法監管力度,大力實施專項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平安建設基層組織建設,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形成壓倒性態勢,堅決查處為黑惡勢力提供庇護的公職人員,多措並舉,同步推進,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聲勢不退、力度不減。剷除交通運輸行業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主要任務

(一)提高認識,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全面提高治超人員在超限治理領域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思想意識,規範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

定期開展執法業務培訓,收集掃黑、除惡好的經驗做法,使大家對掃黑、除惡工作更加了解,清晰明瞭。

二是廣泛採取社會宣傳、媒體宣傳等多種方式,如:利用宣傳欄、發放宣傳單、懸掛條幅、超限站電子屏幕,加大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宣傳力度。

三是切實加強輿論引導,做好法律政策宣講,進一步發動人民羣眾檢舉揭發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線索,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始終順應羣眾意願、得到人民認可。

四是發動羣眾,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融於人民羣眾中去,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凡是人民羣眾舉報提供的線索,一律摸排調查。

(二)以“以案促改工作”為契機,深入開展線索摸排工作

一是以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強化行業重點領域日常監管,緊緊圍繞容易滋生黑惡勢力的.領域,建立健全市場準入,規範管理重點監控等制度和防範措施,堅決斬斷黑勢力伸向交通運輸領域的黑手。深入開展線索摸排工作,重點在超限治理領域中,針對組織非法超限超載運輸、非法改裝車輛、聚眾惡意衝擊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發現線索逐級上報。

二是在各超限檢測站設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專班,以各站站長為組長,各班班長為成員,形成領導帶頭,職工奮進,羣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對待內部管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整風紀,提素質,促形象”為主題,規範執法行為,肅清思想,全員簽訂“清理職工從事與職權相關經營活動承諾書”。

(三)採取多部門聯合治理,深入打擊重要黑惡行為

1.聯合公安、商務、市場監督等部門,重點打擊藉助黑惡勢力壟斷經營的違法行為、為違法違規經營及非法超限運輸充當“保護傘”的行為、“黃牛”帶車過超限站干擾執法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移交公安機關。

2.聯合公安交警,繼續深入開展路面執法活動。以固定超限站為依託,流動執法為輔,深入聯合公安交警開展路面執法活動,重點打擊“百噸王”等嚴重超限超載違法行為。

3.聯合公安等相關執法部門,重點打擊長期盤踞某區域從事非法營運並糾集同夥對抗執法檢查,甚至以暴力、脅迫方式圍攻、毆打執法人員的黑惡勢力。

4.配合單位紀檢監察、組織部門,立足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立位,將治理單位內部充當“保護傘”,參與黑惡勢力問題、腐敗問題等等,作為黨風廉政、掃黑、除惡鬥爭的一個重點,納入執紀監督之中。

(四)加強執紀問責,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落到實處

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落到實處,要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夯實責任,要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擺到單位重要議事日程,形成有效工作機制。

2.繼續拓寬監督舉報渠道,要認真受理有關黑惡勢力腐敗問題的舉報反映,凡是對舉報線索排查不力、推諉扯皮、瞞報、虛報的,一經查處,嚴肅問責。

3.要強化職責定位。要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同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打一套“反黑、反腐、拍蠅”組合拳,強化監督,嚴肅問責,將存在於人民羣眾身邊的“保護傘”、“黃牛”徹底打掉。

4.做好配合。在加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中,要認真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統籌安排工作,要做到掃黑、除惡與執法工作兩不誤,對涉及到違法案件,要和紀檢、公安機關協作配合,協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2.強化領導,明確責任。明確職責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確保事有人幹、責有人擔,推動掃黑、除惡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

3.聚焦薄弱環節,進一步推進工作落實。聚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超限治理工作上的突出問題,下大力氣整改,將各項工作任務抓實抓細,抓出成效,縱深推進。

4.彙總信息,及時報送。為確保工作深入、持續推進,各執法大隊明確1名聯絡員,專職負責本系統、本單位掃黑、除惡工作的協調、信息彙總和報送等工作,切實做到信息通暢。

5.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對掃黑、除惡工作情況,按照組織領導、宣傳發動、線索排查、案件移交、制度建設、執紀問責6個方面,堅持每半年講評,年底總評,對因工作疏忽造成嚴重影響的,將追究單位和主要領導人的責任。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19

一、指導思想

為促進義務教育更健康、均衡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我校實際,充分重視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建設,努力提升學校教育現代化的辦學水平,使學校在辦學條件、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教育質量等方面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從而高質量、高標準通過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的驗收,加速學校的持續、穩定發展。

二、組織機構和工作要求

(一)“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z

職責:全面負責創建工作的策劃、協調和監督。

(二)“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小組

組長:z

負責人:z

職責:開展創建工作的各項活動和檢查。

工作小組下設以下各組:

1、“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材料小組

組長:z

負責人:z

職責:負責創建工作的材料準備。

2、“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教學小組

組長:z

負責人:z

職責:負責創建工作中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教師備課、學生作業等準備工作。

3、“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常規管理小組

組長:z

負責人:z

職責:負責創建工作中教師、學生的常規教育管理;校園的環境衞生、安全教育管理。

4、“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後勤保障小組

組長:z

組員:z

職責:按爭創要求,添置相關設備,管好、用好各專用室的設備及教室的媒體,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及信息化的使用、管理。

5、“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堰寶中學創建工作現場迎檢小組

組長:z

組員:zz

職責:校容整潔。師生精神飽滿、行為規範。好課率高。廣播操整齊、大課間熱烈、專用室突出亮點,展示與接待過程流暢,充分顯現學校辦學水平。

三、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時間:20xx年3月)

1、開好學校行政會議,成立創建領導、工作小組,做好分工。

2、召開創建動員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全體教職員工的創建意識,認識到“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

(二)實施階段(時間:20xx年4月—8月)

1、材料組:

(1)召開第一次材料準備聯席會,對照申報表和自評表,完成內容,裝訂成冊上報局基教科。(4月)

(2)召開第二次材料準備聯席會,啟動創建的材料工程。將創建的C級材料指標分配給各個組員,落實到人,承包負責。組織到兄弟學校學習,在領會要求的基礎上梳理好材料目錄,形成材料框架。各自將初步形成的材料進行交流,互相學習,互相補充,使得整個材料系統性更強,內容更完備。(5月)

(3)召開第三次材料準備聯席會,材料整理:各小組按《評估標準》C級材料指標整備材料。(6月)

(4)召開第四次材料準備聯席會,材料彙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後彙總,最後整理成型,裝訂成冊。(7—8月)

(5)召開第五次材料準備聯席會,完成“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創建彙報材料的撰寫、修改和定稿。(9月)

2、教學組:

(1)做好每月教學常規考核工作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歸類彙總,提出整改意見,並向全體教師作好部署。(4—6月)

(2)形成良好的師生教學,學習常規、習慣。(4—6月)

啟動迎檢課堂教學工程,完成磨課工作,好課率達80%以上。各學科教師定好迎檢課堂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教學設計,互相交流、修改,完成第一次試上;根據第一次試上情況,再次修改課堂教學設計,完成第二次試上,初步定型,迎接預驗收。(9—10月)

(3)校園網及時更新。教研組、班級建立網頁,有一批質量高、內容豐富的學習資源,並且及時充實更新。(9月)

3、常規管理組:(4—6月)

(1)狠抓常規禮儀:升旗、課間、就餐、待客、儀表、集合、愛護公物等方面。

(2)做好校園環境(班級文化)的建設,確保校園環境潔、淨、美。

(3)校園管理有序,環境整潔,教室、辦公室及其它各室窗明几淨,設施擺放有序,課桌、師生車輛上線。

4、後勤保障組:

(1)對圖書、體育器材、實驗儀器、電器設備等進行迎檢整理,包括各個專用教室的現代化教育裝備,列出缺額裝備清單和需添置裝備清單。(5月)

(2)對照《教育現代化學校裝備標準》,儘可能按要求裝備各個專用教室,配齊各類器材設施。同時做好登記造冊,列出各類物品清單。(6月底)

5、現場迎檢小組:

(1)召開第一次現場迎檢分工會,談論迎檢預案。(5月)

(2)召開第二次現場迎檢小組會議,形成迎檢預案。(6月)

(三)預驗收階段(時間:20xx年9月)

1、根據預檢反饋的情況和意見,開好一個預檢總結匯報會,就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反思和整改,確保“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驗收以高質量高標準通過。

2、繼續完善“迎檢課”各學科教師繼續修改教學設計,進行第二輪磨課,以滿意為止,確保驗收時優良課率在80%以上。

3、教學工作小組組織教學“五認真”工作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如再發現問題,實行專人負責,限日改正。

(四)驗收階段(時間:20xx年10月)啟動堰寶中學迎檢預案。

堰寶中學

共同體實施方案 篇20

繼續實行廠務公開、民主監督是落實黨的__大精神,擴大基層民主的重要舉措,是監督制約領導幹部行為,從源頭上防止企業領導和經營管理人員滋生腐敗的重要手段,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企業民主法制建設、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調動廣大職工當家作主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促進企業穩定的重要保證。為進一步提高“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質量和水平,使之規範化、系統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年度實施意見。

一、 指導思想

繼續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監督”,要堅決貫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以加強企業民主管理,強化職工民主監督,推進企業民主政治建設以解決職工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進一步提高企業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企業幹部隊伍的提高,增強企業職工的責任感和凝聚力,推動企業管理和效益達到新水平。

二、 公開的原則

廠務公開必須緊緊圍繞職工羣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熱點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需要讓職工清楚明白的事項,容易引發矛盾和滋生腐敗現象的問題,體現職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民主權利的問題進行。

三、 公開的內容

1、企業重大決策事項公開,包括企業發展規劃,生產經營目標責任制,企業轉機建制,重要的基建,技改投資,重要工程項目招標等內容公開。

2、企事業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情況公開,包括領導工資收入,住房情況,交通通訊工具的使用和話費補貼等事項公開。

3、企業勞動用工情況公開,包括招工的'政策數量、條件、被錄用人員名單,職工下崗分流的政策、方案、人員名單和下崗安置、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等情況公開。

4、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公開,包括按規定比例應提取的數額、支出情況等內容公開。

5、民主評議企事業領導幹部和幹部任免公開。包括民主評議程序,評議結果,幹部任用條件,任免結果等公開。

6、原材料採購、商品進貨公開,包括需購材料,商品的質量、數量規格、供貨及銷售價格等公開。

7、職稱評聘及工資晉升、獎懲情況公開。 在搞好上述公開的基礎上,事業單位和企業也可結合自身實際和特點,確定其他公開內容。

四、 公開形式和時間

職代會是廠務公開的基本形式和重要載體,凡涉及本年度目標任務、重大決策事項、民主評議企事業領導幹部、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及工資晉升、住房分配出售,企業勞動用工、集體合同履行,工資協議履行等情況必須在職代會上公開。 公開欄是廠務公開的有效形式,企事業必須建立固定的防風、防雨、防損壞的“廠務公開民主監督”欄,面積要確保能夠容納公開內容,所有公開內容原則上都應在公開欄內進行,要在公開欄內公佈本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監督”的實施辦法,領導小組、監督小組成員名單及舉報電話,公開欄需要設置監督信箱。還可通過廣播、報刊、公開信、告示等形式隨時進行公開,公開的時間根據公開的項目、內容和羣眾關心的程度而定,招待費使用,企事業年度目標任務完成進度,可一季度公開一次,其餘內容根據實際情況,按月公開。企事業要建立健全公開檔案,將每次公開的內容、時間、承辦部門、人員及職工羣眾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答覆、處理結果等記錄整理成文字材料,由廠務公開監督組長期保存備查。

五、 公開程序的監督

由於近幾年企業領導變化較大,有的單位公開欄、領導機構和監督機構沒有更換,各單位確定本單位的“廠務公開、民主監督”領導小組,組長由書記或行政主要領導擔任,黨政有關副職和有關科室的負責同志為成員,廠務公開監督小組由本單位紀檢書記任組長,成員由紀檢、職工代表和工會幹部組成。工作小組組長由本單位工會主席擔任,各單位工會負責廠務公開的日常工作,負責召集有關人員對公開欄進行翔實填寫,並組織職工對廠務公開進行評議,並將職工意見反饋有關部門督促落實。廠務公開領導小組定期對廠務公開、民主監督”工作進行分析,確究作出安排佈署,抓好措施落實。

六、 廠務公開、民主監督工作目標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兩辦”通知精神,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行政領導對廠務公開的認識,對照“兩辦”通知精神,認真查找我縣廠務公開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是縣廠務公開協調小組將組織有關人員對廠務公開情況進行一次在檢查,並將檢查結果通報。 三是繼續抓好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集體企業廠務公開的同時,進一步研究探討非公有制企業推行廠務公開的特點和途徑,認真總結經驗,廠務公開推行面達到10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wn4l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