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創新實施方案(精選5篇)

創新實施方案(精選5篇)

創新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提高管理水平,積極推進、落實素質教育,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創新實施方案(精選5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四有新人”和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精神為目標,樹立以人為本、激勵為先的德育理念,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二、組織機構

成立德育創新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吳興衞

組員:王金標、彭新建、史獻雲、徐紅濤及各班班主任。

三、具體措施

(一)、實現德育觀念的創新(改進育人觀念和管理模式)

1、以育人為本,由高大空遠走向近小親實。德育的實質在於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通過實踐培養提高學生的內在素質。選擇策劃組織適合學生身心特點、貼近學生思想實際的以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為載體的校園德育實踐活動。

2、德育環境從封閉走向開放。由於社會環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的因素在增大,因此,提倡德育開放,即向家庭開放、向社會開放、向未來開放、幫助學生“在社會大泳池中學會游泳”,培養學生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的素質。

3、重視學生品德心理的研究,以“情”育人。認真地研究學生品德心理的矛盾性和多面性,因勢利導,以“情”育人,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4、注重班級建設和學生自我教育學校實行班級賞識獎勵制度和綜合評價制度。德育工作堅持以學生自我教育為主,讓學生在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激勵、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評估、自我修正的過程中實現德育目標。

(二)實現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徑的創新

1、優化學校德育環境德育是一個長期的、全方位的潛移默化、感染薰陶、昭示啟迪的過程。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環境影響、文化薰陶的隱性育人過程。因此,必須努力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構築良好的德育環境,對學生的情感、意志、信念、習慣等施加綜合影響。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校園文化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發揮校園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營造積極育人環境。

2、探索道德教育新模式。

1)、探索道德教育新模式,促進學校三風建設。中學生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我們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重點,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努力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積極探索新時期養成教育模式,促進學校的三風建設。我們結合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開展了“説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活動。充分利用班會、晨會、思想品德課、升旗儀式等陣地,採用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徵文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探索運用“敍述,評議,辨析”德育模式。“敍述,評議,辨析”德育模式能創造一個開放的、民主的、平等的教育氛圍,為學校德育創新開闢一條廣闊的道路。針對不同時期的突出問題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活動,讓學生展開陳述個人觀點,進行評議,明確是非。

3)、在德育工作中,探索運用自我教育模式在學生中繼續開展觀看愛國、勵志等優秀影片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開展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

我們組織學生參加社會道德實踐活動,如“紅燭頌歌”主題演講,“做文明人讓我懂得了什麼”“幫媽媽做家務”社會體驗活動,評選“十佳文明學生”等並在活動中強化道德教育的要求,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昇華。

3、要廣泛開展思想道德評價,形成輿論氛圍。

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思想道德評價對調節青年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有重要的作用。針對熱某些突出問題以主題班會等形式通過討論使廣大學生明確應提倡什麼,反對什麼,追求什麼,剋制什麼;什麼是善美,什麼是醜惡。從而形成正確的輿論氛圍,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與水平。

四、各月德育創新活動主題:

創新實施方案 篇2

為大力加強文明健康校園建設,學校以德育工作創新為總抓手,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作為育工作長期堅持的重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不同教育階段的內容和要求,通過生動活潑的校內外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公德教育、社會常識教育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根據縣教育局20xx年總體部署和工作安排,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推進德育創新工作方案如下。

一、組織領導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成員由德育處工作人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家長代表、班主任組成的領導小組;形成全體教師全員參與的德育工作網絡。建立工作責任制,實行德育工作項目化管理,強化德育工作績效考核。

二、主要內容

(一)全面推進活動育人課程建設

1.加強德育課程建設。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學校德育課堂工作的主導渠道。要從實際出發,深入研究當前學生思想品德特點,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學內容,努力構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國小德育課程體系。

2.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國小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學科要根據各自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國情、民族團結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以及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教育。要結合學科特點,陶冶學生情操,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團結協作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學校的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都要充分體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特點。

3.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在繼續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同時,要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寓德育於教育活動之中,積極開展有益於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科技、文藝和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影視作品,參觀愛國主義、法制教育基地。深入開展“中國少年雛鷹行動”、“手拉手互助活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清明節掃墓”、“學雷鋒活動月”和“社區志願者行動”等教育活動。結合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努力開展和組織學生喜聞樂見並積極參與的各種有益活動。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活動。

4.深入開展“法制進校園活動”。

搞好每學期一次的法制講座,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網上法制小課堂,邀請公檢法等部分進行法制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學生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的小公民。

(二)加強學校德育陣地建設,提高全面育人效果

1.豐富和規範升旗儀式,打造德育新戰場。

按照要求和規定舉行升旗儀式,根據節日和學校總體安排,組織好國旗下講話,內容包括傳統文化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學生常規規範、勵志教育、感恩教育等讓每週的國旗下講話成為德育陣地;開展每週之星評選及頒獎。通過班級上報參評、年級擇優推薦、學校審核進行每週之星的評選,內容包括文明之星、學習之星、感恩之星、尊師之星、守紀之星、衞生之星、禮儀之星等等,注重典型事蹟的宣傳,獲獎學生的事蹟簡介張貼在宣傳欄,這樣以點帶面,逐步提高學校整體德育水平;國旗下宣誓、誦讀。按照慣例,升旗儀式最後進行國旗下宣誓和學生誦讀,宣誓內容主要是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學生誦讀是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部分節選,激勵學生髮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2.關注每一名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是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始終貫徹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發揮導師的全面育人功能,將導師評價納入教師績效考核的“育人效果”項目中,實行月台賬管理,激發導師在全面育人方面的動力。二是每學期開始前開展“學校發展我的使命,學生髮展我的責任”大討論主題活動,將“育人”作為教師職業的最主要的責任。每一名教師都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一一剖析,並在大會發言。通過反思與剖析,交流與共享,會後每一名教師找出問題根源,列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要繼續發揚和堅守的五種好的經驗做法,也列出自己三種需要整改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和時限。三是建立實施班級精細化管理機制。協助各班級各年級根據各自實際,制定詳細計劃,將小組合作和班級精細化管理相結合,充分調動小組合作的積極性,達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合作等品質,增強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成為班級、學校管理的主人。

3.完善制定新機制,推動學生階梯發展。

一是完善學生自治管理制度。學校學生自治管理主要依託紅領巾監督崗展開。實行公開競爭選舉,健全組織部委,落實責任,通過開展崗前培訓,合理選配監督員,實行監督員公開承諾制度、監督檢查公開制度等,及時公開一日常規檢查情況,規範學生日常行為。加大學生自主管理力度,提高學生自治組織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幹練、組織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學生幹部,形成學生自我管理的新機制。二是分學段建立各種習慣養成規範。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學生在行為習慣養成、學習習慣養成等方面的差異,利用暑假期間,組織部分骨幹教師,制定分學段學生養成教育規範,分學段建立養成教育目標,在學生的學習、行為、衞生、文明禮儀、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淺顯易懂,簡明扼要,注重要求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同時,利用家長會期間,與家長協同配合,促使學生達到目標規範,讓學生的全面發展層層推進、逐步提高。

4.暢通家校溝通機制,建立全方位立體德育體系。

一是強化家委會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監督及引導作用,把德育工作列入家委會參與學校管理的首要任務,定期進行德育工作調研,及時發現學校德育工作的問題和漏洞,建立學校與家委會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問題台賬,實行問題銷號管理,鞏固家委會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實現家委會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紐帶和監督作用。二是通過各種溝通平台,實現導師與家長全方位溝通,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三)完善學生素質評價機制

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結合分學段建立的習慣養成規範,明確標準,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注重過程管理,注重激勵教育,注重典型帶動。建立學生日常管理網絡平台,做到反饋及時、方法多樣、管理到位、效果凸顯。規範學生成長記錄袋的使用和管理,提高“五個一”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關注“八類特殊學生”羣體,建立心理干預機制,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服務。

(四)豐富學生藝體活動

一是豐富陽光快樂大課間內容。針對在陰雨天、嚴寒酷暑等惡劣天氣時,學生很難在室外進行大課間活動的情況,學校從四月份開始創編了一套輕動作優美、師生喜歡的《室內廣播操》。室內廣播操,遵照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身心發展出發,共編排了八節,頭部、頸部、肩部、腰部、四肢等身體全方位都能得以鍛鍊,同時用節奏明快、學生喜歡的音樂進行配樂,整套操活動力度大,富有童趣、動感與美感,真正做到全天候、全方位、面向全體師生,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二是根據實際,結合“五個一”創建,設立每年一度的校園科技節和讀書節,繼續加強校園體育節、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舞台,提升師生內涵。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領導小組的作用,建立鞏固德育工作網絡,細化責任、建立各種制度、落實措施。將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將德育工作創新納入教師師德及績效考核中。

2.實行項目化管理,全面落實各項德育工作措施,重點突出3——5個特色項目,打造品牌。

3.加強調度和總結。每月進行一次調度和總結,建立德育工作項目管理台賬,進行德育工作創新班級和個人評選優秀項目上報縣教育局評選。

創新實施方案 篇3

20xx年,我縣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精神,以xx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育人為本,自覺遵循德育工作規律和青少年學生成長規律,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校園文化建設年”為抓手,拓寬德育途徑,爭創德育特色,提高德育實效。

一、完善德育“精細化”管理,切實推進全員育人

1、健全“精細化”德育工作機制。以《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指標》、《福州市德育先進學校測評細則》為標準,完善學校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定期召開全縣德育工作會議,加強對中國小德育工作的督導評估,促進德育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實現德育工作“精細化“管理。

2、積極推進全員育人。各學校繼續健全學校黨、政、團(隊)、班主任和課任教師德育管理模式及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形成了良好的全員育人工作氛圍。選拔專業素質好、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各教研片定期舉行了班主任工作論壇、研討會及校本培訓,加強交流研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落實“德育導師制”,提倡教師人人做學生的導師,增強全員育人意識與能力。

3、加強師德師風教育。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向模範教師學習、師德師風評議、師德檢查、參與家訪、舉辦師德論壇等形式,引導教師樹立強烈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廣大教師進一步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在全體教師中積極倡導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良好風範,以優良的師德師風引領學校德育。開展縣“十佳德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評選工作,大力表彰各級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鞏固青少年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1、理想信念教育。圍繞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強化德育課堂、主題活動滲透,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2、道德禮儀教育。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給他人添麻煩,做文明有禮的連江人”等系列活動,注重禮儀、禮節、禮貌,不給他人添麻煩,在家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他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學生的價值觀念,外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把以文明禮儀、行為規範為核心的養成教育作為突破口和關鍵點,把培養道德高尚、行為規範、心理健康的人作為人格教育目標。

3、遵紀守法教育。圍繞“六五”普法規劃,將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與公民意識教育相結合,在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得同時,整合和利用各種法制教育資源,堅持開展“法紀專題月”等法制教育專題活動,通過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庭審旁聽等實踐性、趣味性強的活動,豐富法制教育形式,引導青少年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繼續抓好以“校園拒絕邪教”、“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等為主題的反對邪、禁毒預防教育、嚴防“黃毒賭邪”向青少年人羣滲透。

4、誠信和諧教育。以各級“誠信校園”建設為契機。要求老師帶頭講誠信,為人師表,率先垂範,通過典型的事例教育學生誠實待人,形成誠信融洽的師生、生生關係。

5、雷鋒精神教育。廣泛開展學雷鋒活動,組織開展“雷鋒精神學習宣傳日”活動,通過“美德少年”評選,大力宣傳雷鋒式模範人物,引導學生學習先進、見賢思齊。把學雷鋒活動和開展志願服務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參與到環境保護、家園清潔、文明交通、關愛孤寡老人等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中,培養社會責任意識。

三、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美化育人環境

1、以環境建設為載體,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各學校(園)要在校園綠化、美化、淨化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校園文化建設方案》,重點做好顯性文化建設,包括班級文化、樓道文化、教室文化、草坪文化、牆壁文化、板報櫥窗文化。學校要通過完善校訓、校歌、校徽等設計,體現學校特徵和教育理念。

2、以各項活動為載體,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定期舉辦全校性的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注重全方位的挖掘校園文化活動的途徑,各類活動要做到班班行動,人人蔘與,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活動要突現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每一名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大膽張揚個性,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實現活動中鍛鍊人、活動中塑造人的活動目標。

3、以制度化建設為載體,形成學校制度文化。學校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建立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制度化建設要體現三個特點:一是要“全”,制度要涉及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二是要“細”,內容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三是要“嚴”,真正做到紀律嚴明,賞罰分明。

四、抓好相關工作,構建和諧校園

1、做好網絡道德教育。利用數字青少年宮推進網絡德育工作,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充分發揮網絡育人作用。在淨化校園網的基礎上,突出網絡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網絡免疫能力。

2、做好心理健康輔導。要充分認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構建和諧校園、創建平安校園的重要性。要繼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試點工作,加強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技能培訓。要創造條件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和團體輔導活動課,逐步完善心理諮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配置專兼職人員,對存在心理困惑的教師和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培養師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3、關愛特殊學生羣體。學校要特別關注單親子女、留守子女、貧困家庭子女、外來工子女、學習行為後進等“特殊學生”羣體的幫、扶、輔教育。進一步落實“特殊學生”課任教師教育分工負責制,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做到“摸清情況、採取措施、教育有效”。

4、抓好“三結合”網絡建設。學校要充分挖掘社會德育資源,積極構建“共建、共管、共育”的德育模式,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一主兩翼”的立體化育人格局,努力構建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新體系。學校要把家長學校辦學工作列入常規,加強管理,並與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協調和組織好家長學校的工作,加強計劃性,提高家長學校的辦學效果。依靠公安、工商、文化、建設等相關部門及社會力量,創設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

五、加強德育工作研究,提升育人水平。

1、抓好學生德育評價工作。學校要繼續研究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機制,以切實推進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注意評價的真實性、過程性、激勵性,採用多主體、多角度、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努力發揮德育評價在學生品德形成中的教育發展功能。

2、提高德育隊伍素質。開展班主任專業能力調研,結合《福州市班主任專業能力評價標準(試行)》,開展優秀班會案例徵集活動,促進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完善德育、團隊片區溝通交流機制,相互學習,互通德育工作信息,共同提升德育、團隊幹部工作水平。

3、加強德育工作調研。發揮德育科研在德育工作中的引領指導作用,縣局決定成立“德育研究工作室”,組織開展並指導學校開展德育重點課題研究。學校也針對當前中國小德育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組織教師立足本職工作,積極開展德育校本課題研究。鼓勵學校充分發掘利用各類歷史文化資源與學校辦學優勢,積極開發體現德育工作內涵、富有時代氣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課程。

創新實施方案 篇4

一、活動主題:弘揚志願精神齊建綠色城市

二、活動背景: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定把3月12日定為我國的植樹節。把這一天定為植樹節,一是為了紀念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另外,3月12日剛好是驚蟄之後,春分之前,對全國來説,這時候植樹是最適宜的。植樹節是一個營造綠色環境,期待綠水青山,呼喚人們愛護環境的特別日子草長鶯飛,春回大地。在3月12日植樹節到來之際,人們紛紛走向田野山崗,履行公民的植樹義務。許多人用種植紀念樹、營造紀念林的形式,銘志於樹,寄情於林。

三、活動目的:

呼籲廣大的同學加入到愛樹,保護樹木的行列當中來。使同學們瞭解植樹節方面的知識,認識樹木對環境和人類的重要作用以及影響.從而達到讓廣大同學樹立起愛護環境和保護樹木的意識。

四、活動時間:每年植樹節前後

五、活動地點:待定

六、活動對象:暫定為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隊員

七、活動安排:

活動一播撒綠色——植樹活動

1、集合時間及地點:待定

2、人員安排:待定

3、植樹具體過程:

(1)挖坑:根據根系的長、寬挖大小適宜的樹坑。深度一般以50釐米為宜。挖坑時要將表面的熟土、下面的黃土分倒在坑兩側。然後就可以定植苗木,適量向坑底回填一些地表土;

(2)回填:種樹前應該按樹根的長、寬及其根系頂端長度的情況,在坑內先回填部分熟土。一般情況下,回填熟土20至30釐米;

(3)栽植:謹記一句話“三二一”——三埋、兩踩、一輕提。放置樹苗時要將根部扶正、枝要展開,這是前提。栽樹時,須分三次填土。第一次填土少許,在距坑頂一定距離的地方先停止填,在已填的土上繞樹一週,用均力踩實,然後輕提樹莖、抖鬆,以保證樹根的呼吸暢通。第二次填土後,再繞樹踩實。在第三次填土後,儘量保證與坑面平齊。樹根放位時要與南北、東西方向的樹對齊。然後,在坑面上圍一個大圓盤,便於日後澆水養護。

(4)、澆水:定植完畢取水澆灌新植樹木,一定要澆透,澆足“成活水”。

(5)、覆土、保墒:將樹苗栽好後,覆蓋一層薄土,以保持水分;

4、資料積累:採集植樹過程中的相關照片。

活動二賦予植樹特別的意義

植樹,是我們每一個地球公民的義務,更是一份責任。一年一次的植樹節活動,讓我們賦予植樹活動以特別的意義。同學之間的“手拉手同學”,可以一起種下一棵象徵彼此友誼的“友誼樹”;幾個好夥伴為一組,一起種下一棵“成長樹”;同一個月生日的同學在一起,共同種下一棵“生日樹”;邀請愛心志願者一起參加植樹活動,種下一棵“愛心樹”;邀請本院其它部門或其他學院部門一起參加,種下一棵“祝福樹”……讓一株株小樹伴隨着我們一起成長!讓一段段往事在枝繁葉茂中沉澱!讓我們生存的這片熱土更綠、更美!同時,植樹活動不應只是植樹節裏的活動,而應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和生活時尚。

創新實施方案 篇5

根據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號)和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若干意見〉的通知》(陝政函〔〕114號)要求,現就我市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税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以下簡稱“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進一步簡化准入程序,改進審批流程,縮短辦證時限,提高市場準入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社會投資創業活力,促進市場主體加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1.便捷高效。優化工商、質監、國税、地税部門審批流程,依託全省統一使用的並聯審批系統,建立信息共享、聯合審批機制,減少審批層級和環節,壓縮辦事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2.規範統一。全市使用統一的“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審批流程、提交材料清單和申請表格,使用統一的並聯審批平台,確保“三證合一”工作規範。

3.依法互認。“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兼具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税務登記證的功能。企業持“三證合一”營業執照辦理許可審批、資質認定、招投標、金融等業務時,相關部門、單位、機構要予以認可,不得再要求企業另行提交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税務登記證。

4.鼓勵創新。妥善解決新舊制度銜接產生的實際問題,對符合方向的改革措施積極予以支持和推廣。鼓勵各縣(區)在多證合一、流程優化、信息共享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出程序更為便利、內容更為完善、流程更為優化、資源更為集約的新工作模式。

二、改革內容

(一)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

對我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依託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平台,按照“一表申請、一窗收件、並聯審批、核發一照”的模式,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税務登記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國家税務部門、地方税務部門分別辦理、各自發證(照),改為由申請人一表申請,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統一收件,工商、質監、國税、地税數據共享、並聯審批,核發加載組織機構代碼和税務登記號的營業執照。

(二)分步組織實施

x年7月1日前,在市級、市高新區、扶風縣先行開展“三證合一”改革;x年年9月1日前,市、縣(區)兩級 “三證合一”登記制度落實到位;x年底前將工商營業執照註冊號、組織機構代碼、税務(國税、地税)登記號合併為社會信用代碼,實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僅加載社會信用代碼的“一企一碼”營業執照。

(三)設立綜合窗口

市級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綜合窗口。各縣(區)按照“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的要求,在政務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設立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綜合窗口(以下簡稱綜合窗口),實行統一收件,統一錄入,統一發照。

(四)實現“一表式”申請

申請人只需在綜合窗口領取並填寫遞交一張包含工商、質監、國税、地税相關申請信息的《企業三證合一登記申請表》即可申請辦理註冊登記,個別有特殊要求的按規定執行。

(五)優化審查環節

工商、質監和税務部門收到綜合窗口傳送的申請信息和申請材料後,運用本部門的業務系統,同時對申請人的申請信息和材料進行審查,在2個工作日內作出核准決定。工商、質監和税務部門做出核准決定後,當日內將核准結果和相應的登記證照號碼,推送至並聯審批系統。綜合窗口將四個部門的登記證照號彙集,打印載有工商登記註冊號、組織機構代碼和税務登記號的營業執照,加蓋工商部門印章後向申請人發放,全部工作流程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

工商、質監和税務部門作出不予核准決定的,當日內將不予核准理由通過審批系統推送至綜合窗口,由綜合窗口通知申請人補辦相關手續。

三、職責分工

各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明確各自職責分工,建立協調機制,落實工作措施,共同推動改革工作順利實施。

市工商局負責協調全市“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指導各縣(區)工商部門做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

市質監局、市國税局、市地税局配合市工商局做好並聯審批系統平台維護工作;指導各縣(區)質監、税務部門做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政府建立“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召集,市工商局牽頭,市質監局、國税局、地税局、工信局、財政局、政務服務中心參加,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工商局。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託的部門負責人主持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指導協調全市“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進展。市級有關部門要按照改革要求,認真履行職責,緊密協作配合,保證新的登記制度順利運行。各縣(區)要充分認識實行“三證合一”對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強化組織協調,積極推進本縣(區)“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的落實,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二)完善制度措施

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國税局、市地税局、市政務服務中心聯合制定我市“三證合一”登記管理措施,明確“三證合一”登記工作流程和業務規範。各縣(區)政府根據實際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

在改革實施過程中,為便利企業,對實施“三證合一”的企業在寶雞市行政區域以外從事各類活動,確需領取組織機構代碼證或税務登記證的,由質監、國税、地税部門根據企業申請,憑其提交的營業執照,予以制發與營業執照記載的組織機構代碼、税務登記號相一致的機構代碼證或税務登記證,不再另行收取費用。

(三)落實經費保障

市、縣(區)政府在推進“三證合一”工作過程中所需經費,由本級財政予以保障。

(四)強化技術支撐

由市工商局牽頭,市工信局等相關部門配合,負責市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平台的系統建設和功能開發。各縣(區)政府負責本轄區並聯審批平台網絡運行環境維護和計算機、掃描儀等技術設備保障。

(五)注重宣傳引導

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做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政策的宣傳解讀,及時解答和迴應社會關注,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wewjx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