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3篇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3篇

本文目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知禮儀 懂孝道 創和諧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學校開發的必修課程,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對國家和地方課程的補充和延伸,是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學校的校本課程是完善學校教學理念、彰顯學校文化特色的實施平台。 一、問題的提出: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3篇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學校在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同時,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國家實行課程的三級管理,主要是為了使課程能夠照顧到學校和地方的差異,充分發揮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我們首先從滿足學生需求的角度來設計我們的校本課程。

我們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從中我們瞭解到,大多數學生對藝術類課程感興趣,有70%的學生利用雙休日參加了舞蹈、書法、繪畫 、器樂等藝術類特長班的學習。相當一部分家長也特別重視對孩子藝術特長的開發,並能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對孩子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認為將藝術教育融於各學科教學中,就不單純地把藝術視為一種記憶,而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時,利用藝術教育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的特點,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正符合校本課程的開發應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前提條件。

而我校作為省、市藝術教育窗口校,曾多次在市、區舉辦的藝術教育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培養了一批有藝術專長的學生,在藝術教育方面有着堅實的基礎和實力。

從學校的師資力量來看,我校有一名國家級音樂骨幹教師,一名省特級美術教師,其餘10名音體美教師都各有專長,都是區級以上的骨幹教師。並有60%的教師在書法、繪畫、音樂等方面有藝術特長。教師有能力承擔“感受藝術魅力”的校本課程。

二、課程的界定:

我校“感受藝術魅力”校本課程,是以滿足學生需要和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藝術教育他、藝術特長學習和與藝術相關的研究學習於一體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有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和社區關心教育的有識之士共同開發。

三、課程的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時代要求,讓學生通過創造、表演、欣賞、交流等,盡情地、自由地參與多種藝術活動,將藝術技能與各學科教學有機融合,使學生盡情體驗藝術學習的快樂和滿足。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以藝術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其他方面學習的發展。

四、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原則:

1、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的原則。

在關注學生需求、尊重學生需求的基礎上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一切都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的需要來制定研究目標,開發內容和課程的實施措施,以求達成最終的培養目標。

2、全員參與的原則。

教師和學生、家長與社會人士共同開發我校的校本課程。

3、綜合性原則

我們進行的“藝術教育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遵循新課程提出的課程綜合性要求,力求使課程能夠體現於學科叫徐、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日常生活的有機結合。

4、實踐性的原則。

要求學生通過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和動手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藝術教育資源,抓住時機,整合資源,集中開展藝術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

五、校本課程的結構和門類:

本着“和諧發展,優長育人”這種教學理念,根據我校現有師資力量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我校確立了“感受藝術魅力”的校本課程。以藝術課程標準為依託,圍繞藝術課程目標的四個方面—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我們搭建了校本課程的結構框架,建立了我校校本課程的“三四四”模式—三個領域,四個主題,四種表現形式的呈現。。

從課程形式上,我們分為:藝術特長學習板塊、綜合性藝術活動板塊兩大板塊。藝術特長的學習板塊堅持“享受藝術、展現美的個性”的理念,由“小星星合唱團”、“藍月亮舞蹈隊”、“紅太陽器樂隊”、“小梅花京劇組”、“七色光小小畫社”、“快樂籃球”、 “魅力羽毛球”、“小明星國際跳棋”等9門課程組成。吸收、選拔出在藝術學科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組建藝術特長小組;

我們堅持“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理念,將藝術特長髮展與綜合性藝術活動相結合,在不打破年級界限的前提下,其他學生完成綜合性藝術活動版塊的教學內容,利用週一下午兩節課時間,同時面向全體學生授課。

綜合性藝術活動板塊是:一至六年級的必修課“走進藝術”。

知禮儀 懂孝道 創和諧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2) | 返回目錄

本學期,我校繼續將“知禮儀、懂孝道、創和諧”設定為我校的校本課程。結合我班實際和學生年齡特徵,將“懂孝道,理解關愛父母”做為本班校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活動意義:

“百善孝為先”,慈孝是社會延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做人最起碼最美好的品德。我們將在前期知禮儀教育的基礎上,本學期重點對學生進行懂孝道,理解關愛父母的教育,進一步的拓寬教育渠道、增加教育途徑、以校本課程為依託,讓我班的孝道教育進展到更新的層次。

活動內容:

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我們認為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內容應該循序漸進,具有梯度性,由淺入深,從灌輸教育逐步變成學生的道德認同。我班將分階段擬訂具體的孝道內容。

1、一至六週,重點對學生進行“聽父母話”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最近老師,要求學生不淘氣,不偏食,講個人衞生,懂基本禮儀等,大都靠父母來進行的教育。沒有一個父母希望孩子從國小壞,所以我校把“聽父母話”作為基礎性孝敬規範。俗話説:“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作為孩子“老人”的父母,其言語中不乏真知灼見。當然,由於立場的差異和侷限,一些錯誤的教導也再所難免,因而學生可以結合學校老師的教導進行識別和判斷。總之,讓學生明白,孝敬父母,要從聽父母的話做起。

2、七至十二週,重點對學生進行“幫助父母”的教育。由於這年級段的學生,身體發育健壯,動手能力增強,幫助父母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十分必要。從家務勞動,如掃地、做稀飯等;到個人自理,如洗衣疊被等;再到為父母服務,如幫父母洗頭洗腳,伺候生病的父母等。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儘可能幫助父母。

那麼,該如何幫助父母呢?可分兩種情況:一是平常日子裏如何幫助父母,二是特殊日子裏如何幫助父母。

(1)平常日子裏,父母辛苦工作,養家餬口,在這種氛圍中,孩子首先應樹立一種觀念,而且是牢不可破的,即幫助父母是自己應盡的義務,責無旁貸。其次,要讓孩子明白,幫助父母應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勞動、手工勞動做起。如整理一下房間,做一次稀飯,都會讓父母感到安慰。第三,讓孩子明白,幫助父母不是朝夕之功權宜之計,像是辦好事一樣,興之所至,大幹一次,此後一勞永逸,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天天敬老人,終生孝父母。

(2)特殊日子裏,是衡量一個人孝敬狀況的最好時期。平時孝順,特殊日子裏更應孝順,更應幫助父母。當父母忙時,千萬不可添亂,還要盡力幫助,讓自己成為家庭的小幫手。當父母累時,主動多做家務,比如盛飯洗碗等,讓父母多休息。當父母病時,若是短期病症,請醫抓藥,悉心照料,耽誤玩耍休息不可抱怨;若是長期重症,要處理好學習與家務之間的矛盾,敢於面對現實,擺正心態,增強抗挫折能力,不抱怨,不放棄,不灰心,要堅信照料生病的父母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父母不在家是,自己要成為家庭的小主人,料理家務,有條不紊的幹好一切家庭瑣事,體驗父母的辛苦。總之,幫助父母意味着奉獻,這是一種無私的甚至是犧牲自己利益而在所不惜的崇高的品德。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孝敬父母,應從幫助父母做起。另一方面,家長讓辦的錯事也要敢於拒絕和批評。

3、十三至十八週,重點對學生進行“理解父母”教育。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學習活動的深入,學生思維能力增強。他們開始能夠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感情上具備了和父母交流的基礎。家長人到中年,百事憂愁,或互相吵架,或工作不順,孩子應充分理解父母,要善於察言觀色,和父母談心,進行雙向交流,為他們解憂去煩,做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憂父母之所憂,樂父母之所樂。讓自己成為家庭的融合劑,父母的小幫手。

那麼,如何理解父母呢?

(1)説感恩的話。當父母下班回家或幹完家務要説“您辛苦了”,當父母為自己輔導功課,做飯或做其他的事要説“謝謝”,當家裏來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長輩要説“您好”平時做到不與長輩頂嘴。遇事要設身處地,多替父母想想,經過換位思考,溝通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2)做孝敬的事。吃飯吃菜要禮讓,先長輩後自己;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週幫忙打掃衞生、洗衣服、做飯洗碗,為長輩倒水、洗腳、捶背;走訪外地長輩,幫助長輩實現願望;自覺勤奮學習,不強求長輩為自己做事情;等等。

(3)推廣孝道美德。各位青少年在家中實踐孝道美德的同時,要積極廣泛的宣傳美德。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從孝敬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孝敬其他老人。每人至少走訪慰問一次村中老人,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幹些家務聊聊天等,並能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4)主動向父母彙報自己的情況和想法。

(5)當父母傷心失望時,面對挫折,甚至身出絕境時,孩子應發奮努力,讓自己成為父母未來的希望,給父母行將燃盡的油燈內添油。

(6)當父母因辦錯事而深深自責時,孩子不應一味埋怨,而應充分體諒父母,並進行善意和中肯的規勸。

(7)當父母愁悶時,孩子應講一些笑話,逗父母開心,為家庭增添歡樂氣氛。或是默默地替父母做一些家務活,象雕牌洗衣粉廣告中的小女孩那樣,理解媽媽下崗的憂愁,主動幫媽媽洗衣服。

(8)當父母吵架時,孩子應保持中立,並利用父母對自己的呵護之心,用親情去感化他們。

(9)當父母高興時,自己應引以為榮,因為父母的高興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10)在特殊日子裏,如父母生日、三八節、重陽節以及其它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裏,更應給予父母更多的關愛和體貼。

三、實施途徑

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三位一體,共同努力。但最有效的途徑在學校。同時要密切聯繫家庭,讓家長積極配合,採取多種方法,使孝道教育深入人心,成為學生乃至所有公民在家庭生活中首先遵守的道德規範。具體途徑如下:

1、明孝道意義:開學初,將要在班中大力宣傳開展孝道教育活動的目的、意義,充分營造教育氛圍,調動全班學生開展此項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訂孝敬常規:由組織全體同學,根據教育內容,選擇、討論、制定我班孝道言行常規,每人三條,由老師班委會篩選出10條孝敬長輩的言行常規印發給全體學生,使學生的孝敬言行有規範,並通過學生帶給家長,以便為教師、家長教育評價學生提供更為具體、規範化的內容和標準。

3、知孝敬內容:開學初,印發《孝敬長輩言行常規》,《學生在家孝敬情況評定表》等資料給學生,各班組織學生學習,同時組織學生學習《活動方案》中的的教育內容,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孝道,孝道與聽話的區別,怎樣孝敬長輩,孝敬評定的內容、方法等。

4、讀孝敬故事:各班組織學生閲讀摘錄傳統的、現代的孝敬故事,班將各個學生蒐集的資料裝訂成冊,組織學生輪流讀摘錄本。在此基礎上我班將利用好圖書室圖書和網絡的優勢,讓學生閲讀國外的敬老故事、瞭解敬老名人、蒐集著名的詩歌、圖片等。把蒐集到的資料整理程小冊子一邊同學之間互相傳看。

5、出孝敬小報:假期,佈置全校每一位學生將收集的孝敬故事、格言、開展孝敬活動寫的孝敬日記為內容,編一份孝敬手抄報。同時此項活動也要延續到暑假,開學時進行展示評定。

6、寫孝敬日記:指導學生人人撰寫敬老日記,每週至少3篇,目的是通過記載,讓學生把道德認同外顯為道德行為,讓學生到家找事幹,從小事做起,每天孝敬父母。

8、聽孝敬事蹟:在學生中開展以孝敬日記和我的孝敬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講孝事活動。以身邊的真實事例教育感化學生。

四、評價

1、廣泛開展學生自評活動

學生每天和家長見面接觸,從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和父母的言行進行碰撞,孝道由此產生,學校要求全體學生,人人撰寫敬老日記,就是要求學生把孝道行為內化為孝道理念,是對孝敬行為的自我評價和反思。

2、紮實搞好班級評價

在班級中,廣泛開展“爭做班級小孝星”活動,每週一次,根據本年級孝道教育的內容,經過自評、班評的程序,由老師授予班級小孝星的稱號。附:班級小孝星的評選條件a堅持天天敬老,敬老日記每週三篇以上,且真實可信。b敬老事例突出,家長沒有反對意見。c在班級活動中為父母爭光,贏得同學好評。

嶽實莊國小五年級

XX年2月25日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3) | 返回目錄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後,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並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 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閲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週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週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後的10分鐘。

二、 教師教授的落實。

1、 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麼教,教什麼,做到胸中有數。

2、 每位書法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後去指導學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3、 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範,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 學生學習的落實。

1、 要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的練習逐步推進。

2、 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恆。

3、 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 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 開展時間: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xx中學拓展性校本課程實施方案2019校本課程實施方案(4) | 返回目錄

一、課程目的:

1、構建全面發展課程體系,提高課程適應性,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發展學生的特長。

2、提升教師課程意識,推動教師由課程執行者向課程開發者轉變,促進教師專業

發展

3、實現學校課程創新,促進學校特色形成,打造“個性化”學校形象。

二、課程原則

1、貼近學生:校本課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重視學生參與,注意學生反饋信息,不斷根據學生需要完善優化校本課程。

2、關聯學科:根據學校的教師力量及教學設施的實際情況,校本課程的開設以學校開設的各學科相聯繫,一方面充分發揮學校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服務。

3、彰顯特色:發掘學校特色項目資源和現有的教師水平,打造符合學校條件的有特色形成校本課程的真正校本化。

三、課程內容

以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為核心內容,根據學生髮展的需求、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師資和設施的條件等確立學校校本課程。

按課程開設的培養目標分為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體育運動素養類、藝術修養類四大類。

人文素養類:通過人文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人文文化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科學素養類:通過各種科技自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思考的方法,提高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體育運動類:通過體育項目,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藝術修養類:通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藝術修養,培養學生髮現美

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流程

1、課程設置:原則上以學科為單位組織開展校本課程的實施,確定負責人及成員,組織校本課程材料。

2、學生選題:學校向學生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説明等,學生自主選擇和教師推薦課程相結合。

3、班級組成:先由教務處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經教師推薦,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班級容量。

4、組織教學: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5、時間安排:週三的錯時放學時間。

五、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實現學校統籌規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對已開發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2、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校本課程領導小組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聯繫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5、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並對自已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於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

7、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8、定期彙報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六、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應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校本課程領導小組通過聽課、查閲教師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校本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1) 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 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 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oe4j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