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例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例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歡迎大家閲讀,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例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着眼素質、紮實基礎、全面發展、辦出特色”的學校辦學宗旨和育人理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透過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等手段和途徑,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發展,並以此為契機,爭創學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最終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

二、開發目標

1、堅持自願自主、靈活開放的原則,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潛力。

2、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實現目標多元資料寬泛,用心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3、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潛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生活,適應社會。

4、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培養具有科研潛力和較高綜合素質的教師團隊。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資料

1、基礎性課程:

《‘五個一’養成教育》、《古詩詞鑑賞》、《智力數學》等。

2、豐富性課程:

《語文實踐》、《數字與生活》、《數字日記》、《好詞佳句》、《法在身邊》、《化學與健康》、《探索自然》等。

3、發展性課程:

根據本校實際狀況,用心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計算機基礎應用、英語角、舞蹈、繪畫、書法、版報、廣播、寫作等。

四、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為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潛力,我們將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以教師豐富的實踐為基礎,選取參考有關資料,誘導教師透過超多的創造性勞動,自編或選編校本課程教材。學校主要是審核、並適當資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證校本課程教材的科學、合理、有效。

五、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㈠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㈡進行前期論證

1、結合現有資源,透過問卷調查等形式徵集教師的意見,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科目及資料。

2、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徵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貼合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與需要,如貼合需要的,學校負責可行性論證;如不貼合的,則取消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計劃。

㈢師資培訓

隨着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資料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方式與途徑:

1、培訓——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

2、實踐——開設示範課、開展專業研討。

3、學習——學校帶給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台,讓老師經過一段時光的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潛力。

資料:

1、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理論指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與輔導。

㈣撰寫校本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資料:

1、課程目標,應全面、恰當、清晰地闡述課程涉及的目標與學習水平。

2、課程資料或活動安排,根據教師開發的主題或科目作相應安排。

3、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組規模等。

4、課程評價,主要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㈤健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質量,學校將進一步擬定相應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

1、校本課程開發審議制度;

2、校本課程評價制度;

3、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職責制等。

㈥配套措施

1、教務處、教研組要用心幫忙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將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教研部門領導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儘可能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5、完善管理網絡和運作流程,確保我校校本課程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儘快構成特色。

六、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⑴教師執教務必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⑵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⑶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⑷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⑸學校及時做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監控和測評工作,參與聽、評課的指導,隨時調控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狀況。

⑹學校透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校本課程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

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用心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展現,學生成果可透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予以表彰並收入成長記錄袋,記入學生成長報告冊及其它相關檔案內。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二)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開發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資料之一,是學校層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新的焦點。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發展學生興趣,構成學生特長的基本途徑,培養多種人才,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最終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校本課程開發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依據

1、國家課程範疇內的知識學習難以滿足學生髮展需求,快捷採集信息、利用信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潛力;社會交際潛力、實踐潛力、動手操作潛力是當今時代學生務必掌握的新的潛力。

2、為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廣大教師自覺學習教育理論,新課程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和綜合發展,以適應學生髮展和教育發展的要求。

3、當今社會需要國際化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學校務必構建學生綜合發展的校本課程體系,搭建人才培養的平台。

4、我校網絡資源環境為學生的發展帶給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有嚴格科學的管理機制、先進的辦學理念,且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鋭意開拓進取的教師隊伍,能為學生的主動發展帶給有力保障。

5、社會要求學校不但能設置發展學生身心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社會實踐潛力、動手操作潛力的課程,而且能為孩子們的個性化發展開設個性化課程。

二、奮鬥目標

1、初步構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努力做到校本課程的開發科學化、開設制度化、實施規範化,初步構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學校的課程結構,使校本課程建設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新的增長點。構成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相適應的組織管理體系,充分挖掘現有的課程資源,開發一批高質量的校本課程;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資料和形式,初步構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評價和考核方式。加強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之間的關係研究和課程綜合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驗。

2、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帶給新的平台。

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增強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選取性,增強課程對學生髮展的適應性,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不斷改善,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尤其要注重:(1)引導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激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2)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具有強烈批判精神,善於發現問題,勇於質難問疑;(3)引導學生髮展豐富的想象力、鮮活的直覺決定力、活躍的思維發散力;(4)引導學生髮展頑強的學習意志力,增強耐挫力,提高心理調節潛力;(5)引導學生學會分享成功與合作,培養尊重他人、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克服困難、用心進取的意志品質;(6)引導學生關注人與環境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增強社會職責感和使命感。

3、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帶給新的載體。

透過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研究與實踐,努力使全體教師全面把握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質;透過選派優秀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構成一支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用心分子和骨幹隊伍,促進教師隊伍課程建設總體水平的不斷提高。(1)促進教師轉變觀念,轉換主角。要求教師不僅僅要成為課程高水平的實施者,而且要努力成為課程的建設者、研究者、開發者。(2)促進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式由注重結論的“傳承式、灌輸式”轉變為注重過程的“探究式、互動式”。(3)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潛力。引導教師不斷反思和改善教學,研究、創造、發展、豐富教學方法,逐步構成具有個性的教學風格。(4)促進教師提高科研潛力。引導教師鑽研教育理論,培養探究意識,積累課程資源,挖掘自身潛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創新潛力,促進專業潛力的持續發展。

三、組織管理

學校設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開發小組,校長宏觀調控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及指導。教學視導服務中心全面負責校本課程的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各教研組擬訂《校本課程綱要》,確定校本課程開發資料,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1、領導小組

組長:王宏卿

副組長:xx

成員:xx、xx、xx

職責:領導小組是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管理決策機構,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方案和具體實施計劃,制訂和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審議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決策組織、協調製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指導校本課程的開發。

2、組織協調小組

由教務處、教科室所有成員組成。

職責:計劃、執行、檢查、評估全校各門課程及各教研組的課程教學工作;組織協調各教研組的各項工作的關係,落實各項課程管理措施,部署執行《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終審校本教材和計劃,檢查與監督其執行狀況。

3、執行實施小組

由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成。

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職責:根據學校的整體安排,制定好本組校本課程開發計劃、教學研究活動計劃;對教師進行指導,確保完成學校校本課程管理的各項要求:及時反映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教師的教學需求;研究學生的實際狀況,為課程管理帶給依據;聯繫教師之間的合作,全力促進課程的構成。培訓教師隊伍,決定校本課程的設置和課務安排,組織校本教研,編著和初審校本教材。

班主任、任課老師職責:負責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的組織和管理。

四、校本課程資料的確定和開發的類型

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它直接體現着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目的。依據各個學校不一樣的教育哲學與資源條件,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料表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同時,由於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過程,它的資料相應地表現出開放性和拓展性。根據課程的發展功能將其分為基礎性課程、豐富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三類。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是指授給學生可再生長的基本知識和可再發展的基本技能的課程。它和國家課程的範圍大體一致。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等。基礎性課程由學科知識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構成。其中學科知識課程開發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資料的更新,採取的方式常是改編、新編或拓編。其次是對課程結構的革新,它包括:學科知識分層建構,學科知識橫向整合。學習策略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它使學科知識具有知識的可再生長性和技能的可再發展性,從而完整地體現出基礎性課程的特點。

學習策略課程分為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包括選取性注意策略、記憶學習策略、組織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元認知學習策略等。這種策略適合任何課程和形式的學習,不與特定知識領域相聯繫。學科學習策略指與特定學科緊密結合,適應專門知識學習的策略。如應用題解題策略、朗讀策略、英語學習策略、化學實驗策略等。學科學習策略直接與學科聯繫,並具有"生成性"特點,因此應成為學校基礎性課程中開發的重要資料。

2、豐富性課程

豐富性課程是指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課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勵志、廣行五類。健身課程主要是教給學生強身健體的方式,如武術、乒乓、排球、籃球、足球、體操等,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保健觀念。這類課程的開發一方面要重視活動方式多樣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動參與大眾化。博知課程主要是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課程。如詩詞鑑賞、名作欣賞、名勝古蹟遊、網頁信息瀏覽等。博知課程核心目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廣泛知識的方法。如查閲圖書、信息卡集成、圖書館閲讀、電視或新聞品評等。怡情課程是指愉悦性情,豐富情感體驗的課程。一種是藝術怡情。可透過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舞蹈表演等課程來實現;一種是休閒怡情,如攝影、垂釣、插花、集郵、拼盤、盆景花卉等課程。該類課程可教給學生有好處的休閒和怡養性情的方式,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勵志課程是激發學生生活熱情,增強學生意志力的課程。如成功人士案例分析、挫折調適、堅持訓練等磨礪性教育課程。當前,很多學校仍偏重智力,忽視意志力培養,致使多數學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會適應困難。因此,開發勵志課程已迫在眉睫。"廣行"課程就是指廣泛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強的課

程,即它以培養學生具體的操作潛力和實踐潛力為目的。如電子製作、網頁製作、無線電維修、新聞採訪、英語會話、實驗操作等課程。豐富性課程可單獨開設,亦可交叉進行,這要依據不一樣狀況而定。

3、發展性課程

指拓展學生潛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課程。它在基礎性課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難度,以培養研究性、創造性人才為目的,相對於豐富性課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視學科的前沿性、學術性和學習的探究性。這類課程包括兩方面資料:一是指加深學科知識的深度,重視學科的學術性、前沿性,旨在拓寬學生學科知識和潛力的課程,如學科知識競賽輔導等課程。二是指着重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創造潛力類的課程,如科技發明、學術小論文、創造技能培養、思維訓練等,這類課程以探究性學習和開放式學習為主。此類課程在基礎教育中雖不佔很大比例,但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1、調查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學校為基地,並基於學校而進行的突出師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課程。不僅僅要分析校內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只有儘可能利用和開發現有的校內外資源,發揚學校的傳統,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才能有效地實施校本課程。

2、申報

透過教研組會議,徵集教師的意見,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標題及資料。並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徵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貼合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與需要。

3、審核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對教研組提交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表》根據科學性、可行性等標準進行審定。

4、培訓

隨着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資料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方式與途徑:

①、培訓--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

②、實踐--開設示範課、開展專題研討。

③、學習--老師們透過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台,經過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潛力。

資料:

①、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理論指導。

②、教師專業知識培訓。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與輔導。教材編寫力求在資料與形式上到達完美統一,並且做到色彩鮮明、圖文並茂。

5、實施

經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審定透過的校本課程,由教務處列入校本課程實施計劃,列入學校課程表付諸實施。

6、督查

教導處和科研處負責校本課實施檢查,包括教案、授課、課後反思、推薦意見等,彙總後作為下一輪校本課開設的經驗材料和決策依據。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二)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和依據

(一)目的:

1。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國小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於理解外來事物的刺激,便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能使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對他們加強藝術素養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於20xx年成立民族打擊樂團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每週活動。目前已經初步構成以打擊樂為核心的民樂藝術特色。孩子們不僅僅有了一技之長,而且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2。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潛力。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帶給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正如我們的老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職責、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齊成長。

3。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望欣園國小建校以來,一向努力構建“全面+特色”辦學模式,作為望京科技創業區“辦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盼。近幾年來,望京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透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潛力,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説我校藝術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二)依據: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快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設備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用心肯幹;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學生質樸、樂學,興趣廣泛。絕大多數家長綜合素質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社區參與學校辦學的願望較高,且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係,學校有必須的號召力。

4、社區資源、學校資源和教師資源以及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關於校本課程設置的調查問卷結果。

三、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1。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潛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潛力,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藴,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3。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4、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四、校本課程的具體目標

1、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潛力,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區擁有所需要的課程資源。

五、開發原則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思考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取。

4、全面性原則:儘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資料、方法應以學生實際狀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潛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資料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設置課程的合理結構

我校本着校本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既要思考校本課程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思考我校自身發展目標的定位,既要取國家課程為主之長,又要補國家課程不足之短,既要思考學生的合理負擔,又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對校本課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設置:

a)根據對學生、家長、教師和社區的問卷調查,擬開設民族工藝、民族器樂、民族服飾、民族建築等課程。

b)根據學生年齡的不一樣,設置不一樣的課程。

c)每班每學期校本課程課時數為16。

課程領域課程名稱涉及年級課時開發時光選修必修

民族藝術民族工藝三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樂四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飾五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築六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七、課程實施與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週1課時。

3、校本課程修改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狀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透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理解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個性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資料。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我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製作……)放到記錄袋中,能夠想象幾年之後,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我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課程管理:

㈠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xx(校長),副組長:xx

成員:xx

㈡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資料。

2、透過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置的資料。

3、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的意願。

㈢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資料:《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資料。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資料:

1、主講教師姓名、課程類型、授課對象、授課時光(周課時、總課時)

2、課程簡介

3。確定課程目標:(全面、適當、清晰;涉及目標的三大領域)

4、課程的資料:擬定課程的綱和目

5、設計學習方法:體現課程的特點、貼合活動主題的要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6、提出課程實施的推薦:含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級規模。

7、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等

㈤學校正式開題,修改教師自主選取。

學校向修改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資料、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取進行修改。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務必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狀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瞭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並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四)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透過後,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五)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透過後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第三階段:拓展階段

對教材資料的調整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本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狀況,從學習資料的選取、誦讀資料的數量上不斷對文本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三)

一、設計依據

1、明晰學校教育理念

開發校本課程,首先要有明確的學校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即學校根據師生特點、教育資源、學校教育傳統以及教育者的辦學宗旨,確立自我的獨特的發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學校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特色。我校的教育是:創辦一流學校,培養合格的有特長的學生,合格+特長的關鍵詞為:健康活潑、樂學、廣趣、有特長、自信、創新。

2、學生的發展需要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為了對我校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合理評估,我們組織設計了三套問卷,分別是:A、新時代沼濤實驗國小學生的形象(用一句話或關鍵詞來描述)。B、我們的興趣與需要(包括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的選項,成長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以及學生對學校課程設置的需求)。C、我們的嚮往與未來(學校的發展,成長的快樂體驗,面向未來的思考)。

3、學校發展的需要

學校與社區都是學生幸福成長的搖籃,是他們實踐與體驗生活的基地。我校素有“精品國小”之稱,地處城區東邊的大龍湖畔,是一所由台胞陳沼濤先生捐建的學校。教學環境優美,基礎設施比較先進,教師師資水平較高的學校。學生的來源主要是市民和茶農兩大類。基於這樣一種現狀,學校決策者思考着把學校做強、做大、做出特色。這樣,需要重建學校文化,重新審視學校的育人目標,使這所辦學只有十多年的新興學校進一步發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學校發展帶給了平台,課程管理與決策權利的下放,給學校課程創新創造了機遇。校本課程的開發滿足了學校發展的需求,學校在實踐探究中明確了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實現學校教育理念的方向。而學校所在的社區儘管是市級禮貌小區,但活動場所缺乏,社區文化活動較為單一,他們同樣需要創設一種新的社區文化,來提升社區的品位,促進社區的發展。學生是社區文化的建設者,所以社區的管理者需用心創設與營造適合學生實踐、體驗的場所,經常與學校組織學生隊慶、郊遊、禮貌服務到家等活動,以此來帶動社區的文化建設。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

根據需要評估,經學校審議委員會羣眾審議,初步確定我校現階段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為:

1、珍愛生命,學會鍛鍊,人格健全,能健康生活。

2、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至少學習一門構成自我特長的課程。

3、學會觀察與思考,學會探究與質疑,在探究性課程的學習中,構成創新意識。

4、學會交往與合作,誠實、自信,生機勃勃地享受成長的快樂。

三、校本課程的結構與門類

必修課

1、早會教育序列

2、心理健康教育(一、二、三、四年級)法制教育(五、六年級)

選修課

科學素養類

趣味科技

環境保護

發現與創造

人文素養類

演講與辯論

英語閲讀

快速記單詞

古詩詞欣賞

軟筆書法

才藝技能類

籃球

田徑

羽毛球

乒乓球

繪畫

趣味數學

四、校本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1)制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指南》與《學校課程審議制度》。

(2)培訓教師,學校將新課程實驗的校本課程開發作為課題來研究。

①培訓資料。主要是對我校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技術的培訓。

A、確定課程目標的培訓。先引導教師研究學校的內外部環境,

研究和分析我校“具體的學生”及其發展需要,在此基礎上確定我校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B、校本《課程綱要》撰寫技術的培訓。

C、選取、組織課程資料的技術培訓。一是選取、組織課程資料的活動方式。課程選取、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幾種不一樣的開發活動方式的技術要求。二是選取、組織課程資料的基本標準。即知識的結構性,觀念之間的邏輯性,實現目標的完整性以及貼閤兒童學習需要的適應性。

D、課程評價技術的培訓。包括評價的資料和評價標準、如何設計評價工具、收集改善和分析反映校本課程教學狀況的數據與證據、明確改善教學的要點並制定改善計劃與評價的具體操作等環節。

E、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自我培訓。包括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教師撰寫的《課程綱要》如何審議、教師的課程實施與學生結論。

(5)教師撰寫《課程綱要》。確定開設校本課程的教師,務必按校本培訓《課程綱要》撰寫的格式要求,撰寫詳盡的《課程綱要》。

(6)實施《課程綱要》。學生開始選修課程,教師進一步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研究。1、教師運用選用、改編、新編等多種開發方式,根據校本課程的特殊性,按照綜合性和針對性原則選取、組織貼合《課程綱要》的校本課程資料。2、教學組織形式:採用班級羣眾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形式。3、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教法,必選課程分層教學(按年級認知水平);任選課程倡導因材施教(按學生個體發展需求)。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小夥伴互動式學習、自主探究式學習相結合,學生在多種學習方式的選取運用中,逐漸構成自我的學習風格,快樂學習。4、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開展一系列的審議活動,建立科學的工作程序。分別對《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校本課程綱要》及其實施、《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及其執行等進行民主參與與科學決策的價值決定,促進校本課程的健康成長。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開放的組織機構

2、建立良好的課程決策結構和溝通網絡

3、持續的校本培訓

4、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建立支持系統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善機制

6、學校文化的建設,構建校本課程開發學習共同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v40q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