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建設方案 >

大學項目建設方案範例

大學項目建設方案範例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xx”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xx〕6號)、教育部高教司《關於啟動實施“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xx〕226號)以及《雲南省教育廳關於啟動實施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工作的通知》(雲教高〔20xx〕12號)精神,為將雲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建設成為雲南乃至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生物科學基礎教育示範基地,整體水平進入國內同等院校類似專業的先進行列,並帶動和推進雲南省綠色經濟強省的“兩強一堡”建設,為加快雲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做貢獻。現將具體建設方案彙報如下:

大學項目建設方案範例

一、建設目標

自1946年起,原西南聯大師範學院即現今雲南師範大學已經開始培養生物科學的本專科學生,為雲南省的基礎教育和綠色經濟建設做出了非常積極有效的、不可替代的貢獻。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本專業建設擬以生物學科發展前沿為引領、學科和教師隊伍建設為主導,抓住教學、科研兩個重點,加強理論基礎、實踐環節和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精技能的教師”為專業建設的主要任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學效益和學生的核心(就業)競爭能力,服務雲南基礎教育和綠色經濟建設,為“兩強一堡”建設培養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推動雲南省跨越式發展。

二、建設思路

以生物學科發展前沿為引導、學科和教師隊伍建設為主線、科研和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為基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口、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內容更新為核心,加強理論基礎與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依託學院科研平台培養本科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着力研究課程設置及課程體系建設對學生學科專業的知識建構、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學效益和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服務雲南省及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生物科學基礎教育和“兩強一堡”的綠色經濟社會建設,加快雲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三、建設內容

(1)錘鍊以高水平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為標誌的高素質教學研究型教師隊伍;

(2)以雲南省生物科學基礎教育和綠色經濟建設需求為依據、學科發展前沿為動力、教師教育為特色,將本專業建設為特色鮮明、在西南地區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的生物科學師範專業;有效帶動雲南邊疆民族地區的生物科學基礎教育的發展;

(3)加強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將生物科學相關的學科、教育主幹課程建設成為省級以上精品課程;為拓展學生跟蹤生物科學發展前沿的能力,積極建設雙語課程項目;

(4)堅持基礎理論、實踐實習和科學研究成果集成,構建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導的新型實驗課程體系;

(5)培養基礎厚實、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專業發展潛力和拓展能力,服務於雲南省基礎生物教育、職業教育、生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生物能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產(行)業的高素質教學、科研與管理專業人才。

四、建設措施

(1)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科學研究為後盾、社會需求為依據,聘請資深科學家、生物學相關產(行)業專家加盟教師隊伍;

(2)深入探討以生物科學為基礎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優化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生物科學師範類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和相應評價體系。

本着“拓寬口徑、夯實基礎、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原則,以“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教師教育”的模式進行人才培養。近年的改革探索,人才培養基本框架和策略、培養方案等各個環節已經日趨完善。然而,隨着生物學科的發展及其對教師教育內涵與標準的改革、雲南生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環境問題的突顯,“生物科學”專業的現行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仍然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雲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過程中,針對雲南的微生物資源利用、工業用酶開發、雲南人羣營養構成與基因組穩定性的關聯、雲南能源植物資源與生物能源開發、雲南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產出了大量標誌性科研成果,有效支撐了依託於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能源持續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環境生物學”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雲南省省級重點學科、雲南省生物質能與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雲南省生物質能與環境生物技術創新團隊”的建設。藉助以上科研項目的實施和學科和研究平台條件的建設,完善學院整體的學科佈局,促進本科教學,將產業、科研方面的優勢最終轉化為學院教學上的強大推動力,實現教育和產業並重,產業、科研“反哺”教學的發展局面。

如何將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成果更加有效地引入生物科學專業的課程改革,形成新的生物科學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大綱,使本專業建設與雲南省基礎教育、科技和綠色經濟建設更有效結合?如何使人才培養更貼近雲南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特色,成為高強度、高潛力的“生物專業+生物教學”的雙師型人才?將是本專業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專業建設的重點之一。

(3)在課程建設中,①對原有雙語教學課程和精品課程進行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凝練,培育省級以上雙語教學課程和精品課程;②在本科教學中增設《酶工程學》、《植物生物工程》、《醫學分子遺傳學》、《保護生物學》、《高等植物多樣性》、《花卉學》、《生物倫理學》、《性健康教育學》等與學科發展前沿和地方特色緊密結合的系列特色課程。

(4)結合雲南省生物科學基礎教育現狀、生物資源特色和開發利用潛力,加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建設力度;

(5)結合專業特色和教育技能的發展動態,深入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探索與改革;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提倡體現不同學術風格、不同知識體系的教學方法改革和探索;

(6)構建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導的新型實驗課程體系;

為提高本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在本科實驗教學中融入教師大量的科研手段和成果,20xx年,啟動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研究項目。在《發酵工程實驗》、《植物生理學實驗》、《動物學實驗》和《遺傳學實驗》等4門實驗課程中設立了專項基金,在20xx、20xx級生物科學專業實施了“熱激誘導的玉米幼苗的耐熱性的現象觀察及生理生化機制研究”、“特定產物工業生產菌種的篩選、發酵及應用性質研究”、“原生生物與環境的組合及動態規律研究”和“澱粉酶產生菌的分離篩選、鑑定、發酵條件優化及酶學性質研究”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已成為生命科學學院加強實踐教學,全面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和特色。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20xx年我院的“生物科學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然而,如何將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有效地整合到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之中?如何改革驗證性實驗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如何拓寬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設範圍及研究內容?亦是本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7)建立開放式人才培養體系,野外實習、教育實習和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緊密結合相關產(行)業的發展趨勢,發揮基地的資源優越條件,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植實踐和創新能力;

(8)強化專業建設和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經濟建設之間的銜接,拓展學生知識體系,構築良好的發展潛力和適應能力。

五、預期成果

(1)形成學歷、學緣、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由學者型、教育型、產業型專業人員構成的高素質教學研究型教師隊伍;

(2)建成雲南省領先、西南地區具引領和示範效應的“生物科學”師範專業;

(3)構建更適應生物科學發展、雲南基礎教育和生物產業發展需求的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大綱;

(4)在原有課程建設基礎上,建設一批具有地方和學科特色的特色課程和省校以上精品課程、雙語示範課程;

(5)構建科學管理、高效運轉的基礎實驗平台、技術實驗平台和綜合實驗平台;

(6)建立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導的、基於生物科學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綜合應用、設計與創新互動的新型實驗課程體系;

(7)建立10個以上穩定的教育實習和專業實習基地;

(8)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和學校-用人單位信息反饋機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jianshe/y6mmg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