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建設方案 >

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供大家閲讀參考。

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1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以師生價值觀為核心以及承載這些價值觀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追隨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對學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學校教育內涵、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依據xxx5年宜興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貫徹質量立校、文化強校的辦學方略,紮實推進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先進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為載體,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不斷深化和築牢“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全面打造校園各層面的內隱學校文化和外顯學校文化,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感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總體目標

1、以先進的辦學理念為指導,整合學校已有的教育資源,形成叩合時代要求、激勵學校發展的“一訓”(校訓)“三風”(校風、教風和學風),確立富有陶中個性的、為全校師生所認知的學校核心價值觀(即學校的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的策略、教學方式等)。

2、進一步加強學校制度文化的建設,根據目前教育的新形勢和麪臨的新問題,梳理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照“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原則,對已有的制度加以繼承、揚棄和發展,追求制度與文化的完美結合,真正讓學校制度對全校師生起到約束、導向、整合、激勵和教育的作用。

3、不斷加強學校行為文化的建設,即“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老師、關注每一項活動”,打造學校優良的校風、學風和教風,樹立正確的、全面的、科學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進一步打響學校品牌。

4、本着“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追求品味,重在育人”的宗旨,按照“科學規範,講究實效”的原則,重新規劃建造學校大門;調整學校綠化佈局,在美化、生態化上下功夫;在已有沿河休閒小路、假山雕塑的基礎上,再規劃設置幾處具有陶文化特色兼備育人功能的校園景點;利用行政樓樓梯道口牆面、教學樓通道間牆面,設立多處校園文化板塊,努力創設悦目怡心、充滿生機的校園育人環境,彰顯學校文化特色。

三、具體措施

(一)學校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化的建設

學校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學校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全體師生對學校發展方向、人才培養規格、教學方式等重要問題所共有的理解與選擇,是指導學校日常運作和組織發展的基石和核心,更是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和核心。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也就是學校精神。良好的學校精神文化,能夠催人奮進,會使師生逐漸形成一種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和高尚明達、寧靜淡泊的情操及博大莊嚴、任重道遠的使命感。

1、建設積極向上的“一訓”“三風”

校訓:陶鑄成器

錦繡江南,太湖西岸。千年陶都,百代流芳。地域文化,精神滋養。陶都之子,秉承傳揚。陶鑄成器,嘉訓意長。陶鑄,本指燒製陶器或鑄造金屬器物。陶鑄成器,喻指經歷錘鍊,成長成才,成為有用的人。範土成器,鍛鍊成材。這是方與圓的藝術,這是水與火的哲學。現實追求,理想境界。形神兼備,自然天成。我校師生,同心一意。銘記於心,致力於行。

校風:熔鑄品質、勵志成材

教風:培育用心、塑造得法

學風:專一持恆、向善求真

2、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人際環境。校園人際環境是校園精神環境的重要支點,它包括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幹羣之間的關係。旨在激發原動力,增強凝聚力,形成向心力。包括寬鬆和諧的人際關係,好學上進的學習氛圍,嚴謹認真的工作環境,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3、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營造正確健康的輿論氛圍。通過會議、辦專欄、櫥窗、畫溪之音、校園電視台、國旗下講話,設立校務公開欄、校園網站等,以及開展主題班會、主題教育、科技節、藝術節、評先評優、樹榜樣等活動,樹正氣,明是非,辨善惡、抨歪風,打造學校團隊精神,逐步鍛造學校的精神文化。

4、營造氛圍,建設書香校園。讀書啟迪心智,讀書滋養心靈,讀書涵養人生。守住心靈的淨土,走進名家偉人的精神世界,陶冶師生自己情操,豐富校園文化,營造書香校園。不斷充實圖書資料,提高圖書設施的使用率和圖書借閲率,為讀書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在校園的櫥窗和教學樓走道佈置師生作品、名人名言;在花園草地佈置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利用鄉村少年宮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通過讀書知識競賽、讀後感交流、讀書徵文、經典篇章誦讀、歌詠比賽等活動,建設“書香校園”,進一步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構建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台。

5、以畫溪文學社楹聯詩社為依託,搞好楹聯文化建設。楹聯,是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珍品;楹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迄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自成一體,以簡練的語言,工整對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寫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於樂。通過楹聯文化建設,讓學生了解楹聯的歷史、特點、藝術手法和社會功用等,從而使學生更深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愛國意識,提高審美水平。

(二)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也是一種文化,它具有規範性、連續性和導向性。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既是廣大師生的行為準則,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通過它可以把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科學的管理機構,務實的管理階層,嚴謹規範、實用有效的規章制度,是保證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建設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

1、繼續實行校務公開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堅持以德治校與以法治校密切結合,創新有利於師生、學校健康發展的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總務管理、學校設施管理等各種管理制度,使各項教學管理活動有章可循,在一個有秩序的氛圍下良性發展。

2、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圍繞行政、黨建、人事、教學、教研、德育活動、安全、衞生、後勤等各方面,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績效考核制度,使之更加完美、人性化,實現有章可循。制度完善過程中,廣泛徵求師生意見,取得多數利益相關者認可,同時每一條規定要寬嚴適度,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兼顧師生正常合理的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從而提高制度的可執行率。

3、堅持有尊重的管理,充分體現制度的激勵機制。依法管理,科學管理,精細管理,統一管理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管理與教育相結合,適度獎勵與適度懲罰相結合,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結合,外在管理與自我管理相結合,不斷提升管理藝術與管理效率,做到情感管理、人文管理和制度約束的協調統一。

(三)學校行為文化建設

學校行為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的表現形式。它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教書育人、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做事方式和處事態度,是師生員工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體現在教學、科研、生活、管理、人際交往、社會實踐中。

1、進行學校觀念文化內涵的提煉。即“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領悟決定覺悟,細節決定成功;有實力才有魄力,有思想才有智慧,有作為才有地位,有付出才有收穫”。

2、學校師德文化的提煉,即“心慈儀端、德高志堅、業精學勤、團結協作”。學校加強師德文化建設,旨在激勵陶中教職員工懷仁愛、和善之心,行正直事,做正派人;堅定品德高尚、服務學生、奉獻教育的志向;追求刻苦鑽研業務,努力達到專一的境界;促進同事之間團結協作的氛圍,努力開創陶都中學更美好的明天。

3、學校管理文化的提煉。學校管理文化是學校管理領域內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傾向,是以學校教育價值觀為核心的觀念、制度、課程、行為方式和物質建設的集合體,對師生具有正面導向、凝聚激勵、約束規範、同化輻射等作用,是學校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是學校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推動力。我校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結合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將辦學理念提煉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發展”。

4、學生行為文化的薰陶和培養:學生行為文化建設的目標就是培育出符合社會主義道德標準,具有強烈的愛國情趣、崇尚文明的言行習慣,具備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質的優秀中學生。由此須培養學生六個好習慣:熱愛祖國的好習慣、文明禮貌的好習慣、遵紀守法的好心慣、勤學善思的好習慣、團結友愛的好習慣、講究衞生的好習慣。

總體要求為:語言文雅、舉止儒雅、情趣高雅。

實踐途徑:

(1)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人文文化,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①加強六好班級建設,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②全面落實全員德育,推動學校全員育人目標實現。

(2)構建以活動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①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學生特長髮展。

②開展廣泛深入的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體驗感悟。

(3)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①提出三個主體(教師、班幹部、學生)的不同要求,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②提出教師“四留情”(手下留下、嘴上留情、作業留情、處理留情),建立和諧師生關係。

通過校園行為文化的建設,使校園文化滲透到行為中,並將校園理念和文化內化為學生行為,建構出教師、學生自立、自主健康人格的行為文化特色,確保“校園文化”之樹根深葉茂。

(四)學校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學校文化的載體。是學校視覺識別系統,是學校文化中最外在、最直觀的部分,是將學校抽象的深層理念轉化為具體的符號概念,通過個性化、規範化、系統化的視覺方案將學校的理念和精神傳達出去,塑造學校的視覺新形象,給社會公眾以良好的印象,從而吸引優秀師資和生源,激發學校成員的活力,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本着“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追求品味,重在育人”的宗旨,按照“科學規範,講究實效”的原則,繼續加大學校硬件建設的力度,一着不讓抓好學校物質文化的建設:

1、重新規劃建造學校大門;隨着畫溪中學的停辦、兩校資源的整合,學校將重新規劃設計、建造學校新大門,年內完成設計論證,明年假期施工建造完成。

2、調整學校綠化佈局,在美化、生態化上下功夫。學校將聘請園林公司對學校已有綠化進行佈局調整,並將學校綠化進行社會化管理,提高綠化養護水平和管理質量,構建生態校園。

3、在已有沿河休閒小路、假山雕塑的基礎上,再規劃設置幾處具有陶文化特色兼備育人功能的校園景點。

4、利用行政樓樓梯道口牆面、教學樓通道間牆面,設立多處校園文化板塊,努力創設悦目怡心、充滿生機的校園育人環境,彰顯學校文化特色。

5、對綜合樓、三幢教學樓等主要建築進行徵名、命名活動。要求根據學校“一訓三風”以及地域陶文化特色,體現時代特徵和學校辦學特色,彰顯學校辦學理念,顯現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藴。

6、搞好班級文化名片和宣傳欄建設。政教處要抓好班級文化的建設,圍繞學校文化建設總要求,打造班級文化名片,將本班的班風、目標自行設計於文化名片之中,這樣既可以明確奮鬥目標,振奮班級精神,又可以表達學生的情感,展示才藝。

四、組織領導

組長:XXX

副組長:XXX:負責統籌安排、協調各條線文化建設相關事宜;

XXX:負責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XXX:負責學校行為文化建設;

XXX:負責學校物質文化建設;

XXX:負責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成員:XXXXXX

五、強化管理

1、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開展全校性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2、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定期進行計劃、部署、評估和,保證工作的落實。

3、學校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保證建設的正常進行。

4、本方案具有長期性、指導性,具體工作如有必要由辦公室另行安排。

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2

為深入貫徹落實《臨安市教育局關於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草案)》文件精神,對照《臨安市中國小學校文化建設評估參考標準(試行)》要求,通過開展富有成效的學校文化建設,不斷豐富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品位,優化辦學環境,提高辦學質量,結合我校發展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xx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提高辦學水平為核心,以廣大師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重點,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基礎,以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把學校文化建設與提高育人水平、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基本原則

1.教育性原則。學校文化建設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提高教育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實效性。

2.整體性原則。學校文化建設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使我校校園顯形文化和隱形文化相輔相成。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緊密結合起來,以發揮整體的育人效應。

3.個性化原則。學校文化建設既體現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文化特徵與時代精神,又體現我校的辦學理念,兩者相結合,形成校園文化特色。

4.學習性原則。學校文化建設要為建設“學習型”學校服務,環境建設、精神建設、制度建設都要為了方便學習,為推動學習而建設。

三、總體目標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結合《臨安市清涼峯初級中學三年發展規劃》,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環境綠化營造自然美、團隊精神打造人文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文化建設思路,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全力打造“平安校園、書香校園、生態校園、文明校園、人文校園”,努力實現學校精緻,校園和諧,管理精細,質量領先的總體目標。

四、主要任務

(一)建設優美、舒適、和諧的環境文化。

校園的環境文化是指校園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規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築、綠化和文化傳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環境。

1.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目標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目標是讓校園環境文化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做到“校園處處是教育,學生時時受薰陶”。通過環境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氣息和豐富文化內涵的校園環境,使師生置身於其中就可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激發靈感、啟迪智慧。

2.學校環境文化建設內容

統一規劃建築佈局與功能分區,統一規劃學校綠化與美化,使學校每一面牆、每一個景點都具備育人功能,力爭五年內打造一個環境優美,氣氛融洽,人景統一,和諧發展的學校環境。

3.學校環境文化建設措施

(1)整體規劃。對現有建築設施如教學樓、綜合樓、體育設施等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地進行整體再包裝,科學地規劃佈局,合理配置功能空間,細化、深化教育功能。統一建築裝飾風格,突出學校特色和文化底藴。校門、校園道路、車輛停放場所、學生活動場所、國旗護欄等設施設置要實用、美觀、和諧、統一。標識要清晰醒目,既各具特色又風格統一、相映成趣,從形式到內容力求體現整體美感。

(2)環境綠化。整體規劃校園環境綠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園空間進行綠化,充分考慮花季差異,進行搭配,形成疏密有方、錯落有致、深淺有度、文化寓意深刻的綠色景觀。

(3)校園美化。校園懸掛張貼的標語口號要能夠反映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特色和教育理念,既有對社會、對家長的辦學承諾,又有對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求。名人格言和警示句要對學生具有啟發性,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益於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要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羣策羣力,精心編寫和摘選有關內容,着力突出學校辦學特色、辦學理念,忌大而空的套話;精心設計展示形式,分清層次,體現和諧美和整體美,忌粗製濫造;精心設置展示位置,在學生不同活動場所(教室、實驗室、閲覽室、走廊、廁所等)設置不同教育內容的格言,突出教育目標和效果,忌華而不實。

(4)樓道文化。及時展出學生作品。在教學樓內開闢作品欄、特長展示等,張掛學生的美術作品、書法作品、電腦作品,展示學生的小製作、小發明,讓學生在特長展示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思維和想象,為他們提供展現才華、張揚個性、實踐創新的平台。

(5)班級文化。對教室進行美化,美化要達成的目標是“讓每一面牆都會與孩子説話,讓每一件物品都會與孩子交心。”教室中做到“五無”“四化”。“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牆面無污漬,桌椅無刻印、污漬,門窗無積塵,衞生無死角。“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為語言規範化、學習用品擺放定位化、衞生打掃用具隱蔽化。每班教室的佈置要體現濃厚的文化氛圍,力爭觸動學生心靈激起學生讀書興趣。

(6)處室文化。行政辦公室和教師辦公室要有處室職責,規章制度,要有處室標誌性的圖片或圖畫,展現處室風格,要有工作目標與工作策略,室內物品擺放合理,體現辦公氣氛。專用教室要懸掛與之相適應的名人名言和科學家畫像及與專業教室功能相匹配的圖片。

(7)宿舍文化:宿舍要有住宿生要求及守則,要體現‘家’的氣氛,要有符合住宿生的心願的圖畫或作品,要有宿舍評比的星級宿舍標誌牌以激勵住宿生遵規守紀,團結友愛的精神風貌。

(8)文化陣地。大力加強校園文化陣地建設,辦好宣傳欄、校報、網站、校園廣播、電子屏幕等,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內容。校報是最具有文化特徵的校園文化,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濃縮的文化精品。繼續辦好清中《校報》和《德育簡報》,並要辦出特色,辦出品牌。發揮校園網站、廣播站、圖書室、閲覽室的文化宣傳陣地作用。搞好宣傳櫥窗的維修和美化工作,及時更新已有的櫥窗、校務公開欄等各種文化窗的內容。

(二)建設團結、進取、和諧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文化建設中深層次的、隱性的東西,是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它主要包括學校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係上。

1.精神文化建設目標

精神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弘揚忠(愛國愛校)、孝(尊敬師長)、悌(團結友愛)、信(誠實守信)、禮(禮貌待人)、義(明辨是非)、廉(廉潔奉公)、恥(羞恥之心)的傳統美德,建設團結、和諧、進取的精神文化。通過精神文化建設,把全體師生緊緊凝聚在學校核心精神周圍,形成一種較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塑造清中優秀的學校形象、老師形象、學生形象,激發和激勵每一名清中人奮發進取、自強不息。

2.精神文化建設內容

總結確立學校精神文化的主要內容和內涵,大力宣傳學校主要辦學思想,充分發揮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的凝聚作用。

3.精神文化建設措施

(1)凝練校園文化。學校精神文化的主要內容如下:

●辦學宗旨:先做人,後成才。

●辦學理念:為每一個家庭提供最佳服務,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最佳發展。

●學校精神:不甘示弱,永不言敗。

●清中校訓:真:真誠實在,學做真人。勤:勤學苦練,勤勉樂學。恆:持之以恆,不斷進取。新:吐故納新,勇於創新。

●校 風:文明,和諧,務實,創新。

●教 風:嚴謹治學,愛生愛教,教學相長。

●學 風:文明守紀,尊師愛校,勤奮主動。

●校 標:

清涼峯國中校徽構成要素為旭日、鵬鳥和山峯。

山峯:寓意學校地處清涼峯羣山環抱之勝地,象徵全校師生勇攀高峯。旭日:中上方圓形旭日形象體現學校教育事業如一輪紅日蒸蒸日上。鵬鳥:鵬鳥圖案象徵每位學生在知識海洋遨遊藍天,象徵學校教育質量猶如展翅鵬鳥不斷提高。鳥型翅膀分割成三條,象徵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

整個標誌緊湊,秉承向上升騰之勢,充分體現清中人“不甘示弱,永不言敗”的學校精神,寓意全校師生團結拼搏,勇攀高峯。校徽由紅、藍、綠、紫、白五種色彩組成。外圈的藍色,象徵全校師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太陽的紅色,象徵學生是早晨的太陽,明日的希望;內圈的綠色:象徵老師無私地愛護與奉獻。校名的白色,象徵純潔、雅緻與正直;鵬鳥的紫色,象徵永恆、膽識與勇氣。

●校 服:(學校標識圖案統一在固定位置)

●教師誓詞:我是光榮的清中教師,我要恪守“真”、“勤”、“恆”、“新”的校訓,踐行“嚴謹治學,愛生愛教,教學相長”的教風。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用愛心去塑造、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薰陶,為學生的終身幸福,為清中的飛躍發展,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奮鬥終生!

●學生誓詞:我是光榮的清中學生,我要恪守“真”、“勤”、“恆”、“新”的校訓,踐行“文明守紀,尊師愛校,勤奮主動”的學風,腳踏實地,志存高遠,自信自強,拼搏向上,自尊自愛,遵規守紀,用汗水澆灌學業,用堅韌挑戰極限,用信念鑄就輝煌,銘記師長的教誨,牢記父母的囑託,謹記明天的責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鬥終生!

(2)構建共同願景。把學校的發展和教師、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徹底消除“學生為老師學習,教師為校長打工”的錯誤認識,把學校的命運與自己的發展融為一體,營造“話為學校説,事為學校做,榮譽為學校爭”的良好氛圍。

●總 目 標:學校精緻,校園和諧,管理精細,質量領先。

●發展戰略:文化立校,名師興校,管理強校,質量名校。

●整體思路:常規為根,質量為本,德育為首,師德為先。

●工作理念:愛心成就事業,學習開闊視野,心態決定狀態,思想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

●工作口號:向嚴格管理要質量,向過程細節要質量,向紮實常規要質量,向全員德育要質量。

●工作要求:用心用情,責任擔當。

(3)打造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學校制勝的法寶,一個“穩定、團結、奉獻、進取”的教職工團隊更能促進學校健康和諧發展。①捆綁考核。通過完善評價標準、優化評價程序、改進評價方法,倡導團隊合作,創建了一套激勵教師和諧合作的教育、教學獎評體系,即教師捆綁式評價制度(團隊評估)。讓學校的每一個人員都溶身於團隊之中。②團隊情感。組織實施《辦公室羣體創優實施方案》,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全面發揮“教工之家”作用。積極發展教師社團,融洽關係,密切感情,培養團隊意識和情感,不斷的增強廣大教師的學校歸屬感和工作、學習的幸福感。③加強溝通。有溝通才有了解,有了解才有信任。這是團隊成員之間團結合作的基礎。④分工合作。團隊工作的原則是分工合作,每個成員的工作首先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⑤以身作則。領導者尤其是校長要以身作則,做好團結的表率。

(4)開展校史教育。建設清涼峯國中校史陳列室,激勵全校師生積極向上,奮力拼搏,全面展示我校50多年來的辦學歷史和辦學成果。通過歷史感緊密團結教職員工、學生、行政管理人員和校友,增強學校凝聚力,形成奮發向上的理想追求。

(5)實施民主管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努力營造和諧健康、協作互助、相互尊重、教學相長的人際關係氛圍。開好教工大會,實施校務公開,完善校長信箱,讓老師有機會説出自己的心理話,讓學生有機會訴説自己的苦惱。讓師生之間更好地溝通,讓老師之間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長補短,增進彼此的感情,消除誤會,讓矛盾衝突化解在萌芽之初,為學校創造出和諧的人際關係網。

(6)建設美麗團隊。轉變治班觀念——尋找每人亮點,提倡合作共進,建設美麗團隊,使班級文化生活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①落實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全員參與、宏觀調控的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②實施多元捆綁德育評價制度。採用團隊性、捆綁式的評價方式,定期開展 “優勝小組”、“勤學小組”、“美麗團隊”、“美麗班級”“美麗寢室”評選表彰活動,③開展小組合作文化建設,制定組名、組號、組徽、組訓、組歌、誓詞等,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④教會學生做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教會學生做文明人:整潔大方開朗,文明禮貌自律;教會學生做善良人:常持平和之態,永懷寬容之心;教會學生做明白人:明確奮鬥目標,改正不良習慣;教會學生做感動人:銘記父母養育之恩,感懷老師化雨之德,回報同學互助之情。

(三)建設科學、民主、和諧的制度文化。

學校制度文化,簡言之,即由學校制度所承載、表達、衍生和推動的文化,它是一所學校滲透在體系架構、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崗位職責中的價值觀念和風格特色,也是在生成和執行各類制度的過程中折射出來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構建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為主要內涵的學校制度文化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髮展的需要。

1.制度文化建設目標

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增大學校管理的透明度,使學校管理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民主化。通過制度文化建設,對學校的全體師生形成一種約束功能,讓每一名成員都知道應該做什麼、怎樣做、不該怎樣做,讓遵守制度成為每一名成員的自覺行為。

2.制度文化建設內容

學校制度建設內容包括:崗位職責、人財物管理制度、常規(教學、德育、安全)檢查制度、校本(科研)培訓制度、教師個體考評制度、職務晉升推薦辦法等。

3.制度文化建設措施

(1)彙編規章制度。修訂、完善、補充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編印《清涼峯國中學校管理制度彙編》,並廣泛徵求意見,形成一個凸顯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學校特色的科學、規範、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體系。從學校到班級讓“以法治校(班)”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形成全員管理、自主管理,向着管理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而不懈努力。

(2)開發校本教材。開發校本教材,編印《清涼峯國中師生安全手冊》,《清涼峯國中師工作手冊》,並在校園公佈,使全校師生人人知曉,人人會用,以不斷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培養師生遵紀守法意識和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在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因人、因時、因事而宜,做到制度無情人有情,體現人文關懷,激發師生積極向上的工作學習情緒,創建和諧、愉悦的人文環境。在嚴格進行制度管理的同時,對老師的生活進行人性化管理,一是關心老師的生活質量,對生活出現困難的老師學校給予最大可能的幫助,同舟共濟;二是在老師心理上出現困繞時,學校給予最大的思想幫助,減輕老師的心理負責和精神壓力,幫助其走出困境。

(四)建設文明、健康、和諧的行為文化。

校園行為文化,主要通過師生的活動形態表現出來,是學校日常生活中人們最經常、最直接感受和表達的校園文化形態。校園行為文化包括校園內人們的日常言行和開展的各種娛樂性、學術性活動。

1.行為文化建設目標

校園行為文化建設目標是整合他律,強化自律。通過行為文化建設,塑造廣大教職工德高、博學,以及外在美的形象和高雅文明素養,使每一名學生都能養成舉止文明、待人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2.行為文化建設內容

學校行為文化是指學校在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文化行為。包括管理機制的運行、學校辦學規範、師生行為規範、課程實施與建設、資源開發與整合、學術研討、教育教學、校園生活的運行等。

3.行為文化建設措施

(1)改變領導作風。學校領導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堅持民主管理和科學管理,尊重教師和學生,善於傾聽師生意見和建議,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班子成員能和睦相處,能知人善任,羣眾威信高,努力做專家型領導。

(2)打造教師團隊。教師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努力做學者型、專家型教師。學校為他們搭建平台,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有所發展,從而形成嚴謹治學、愛生愛教、教學相長的教風,推動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和諧發展,穩步攀升。

(3)規範學生行為。學生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興趣健康廣泛,態度樂觀向上,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4)實施精細管理。教師層面:堅持①彈性坐班制。②教師例會制。③質量問責制。④教師陪寢制。⑤值班負責制。⑥學生評教制。⑦常規月查制。⑧培訓學分制。⑨聽課評課制。⑩提前候課制。學生層面:堅持①封閉式和半軍事化管理。②週一舉行晨會制。③每學期組織家訪和召開一次家長會制度。④每天學生“陽光一小時,慢跑 3000米”制度。⑤公共區域衞生保潔承包制(一天“三小掃”一週“一大掃”的衞生打掃制度)。⑥勞動、集會、大型活動安全預案制。⑦男女分宿管理制。⑧供餐式營養餐制度。⑨選課式課外文體活動(人手一球,人手一繩)。⑩合作學習小組多元捆綁評價制。

(5)改革教學模式。立足課堂主陣地,提高45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習洋思模式,實踐昆銅模式,實施導學導案。全面推進“學案導學—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形成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具有我校特色的“五塊六步”導學案課堂文化。

(6)優化課程實施。開足、開齊並高效實施國家規定課程,協調推進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形成學校課程體系。積極推進體育大課間活動,體藝2+1活動,確保每天鍛鍊一小時。挖掘和繼承昌西“忠孝文化”、“耕讀文化”,開發和利用有地區特色的校本課程《昌西印象》,加強學生愛校意識。

(4)開展文化活動。①開展以教師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如舉辦教師論壇、教學觀摩、教師基本功大賽、課件評比、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健身活動,各類體藝競賽等。②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每天的跑操、疊被、清潔衞生;每週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和班會;每學期的全校性家訪和家長會;以及素質運動會、誦讀經典、學雷鋒、軍訓勵志、遠足歷練等。③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十一”國慶節、元旦節、教師節等時間,利用入學、畢業、入團儀式等各種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主題教育活動。④開展興趣小組和學習競賽,如:徵文比賽、英語口語競賽、數學競賽、手抄報比賽等、硬筆書法大賽、才藝展示、籃排球聯賽等。⑤在運動場東側開闢師生勞動基地,培養同學們的綠化環保意識和勞動實踐能力,通過開闢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創建了一個“處處是育人之地,時時是育人之時,人人是育人之人”的校園文化生態環境,讓學生在生態環境中快樂成長,讓學校在動態管理中發展。

(9)繼承忠孝特色。昌西地處浙皖交界,吳越文化和徽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耕讀傳家”、“忠孝誠信”為精髓的昌西文化。學校要繼承和發揚昌西“忠孝文化”,開設“忠孝文化”第二課堂,把清涼峯鎮楊溪村的韓世忠墓、侯頭之戰紀念碑和孝子祠作為第二課堂活動基地和忠孝文化實踐基地,讓學生接受昌西文化薰陶,積澱人文素養,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忠孝文化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文明素質,積極創建學校特色文化。同時,開展以“我愛我校”、“我愛我班”、“我愛我家(寢室)”為主題的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全體師生“爭創美麗處室、爭創美麗班級,爭當美麗教師、爭做美麗學生”,營造整潔舒適、恬靜雅緻的工作、學習環境,傾心打造清中師生的羣體形象。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xxx5.3—4)成立組織,調研論證,起草方案,宣傳動員,着手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

第二階段(xxx5.5—8)借鑑經驗,全面佈置,確定校旗、校徽、校歌和“一訓三風”,統領文化建設方向。重點做好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工作。具體做好校園綠化、教學樓、綜合樓、走廊、樓道內外牆體維修等基礎工作,進一步補充完善牆體文化,使得校園整體文化建設初具規模。

第三階段(xxx5.9—xxx6.2)重點做好“三室”建設,即班級、各功能室和教師辦公室的室內外文化建設。主要完善“三牆”建設工程。即,樓道櫥窗牆、校園文化牆和班級名片牆。啟動校園網站、勞動實踐基地和教工之家建設工程。

第四階段(xxx6.3—8)主要進行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教學區、操場四周栽植四季常青、美觀的樹、花和草等植被。並着手開發忠孝文化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社團活動的前期工程。啟動校史陳列室的建設工程。

第五階段(xxx6.9—xxx7.2)全力打造“美麗”教師、“美麗”學生、“美麗”團隊和“美麗”學校,弘揚清中精神 打造和諧校園。

第六階段(xxx7.3—8月)完善校園的綠化、美化和校史陳列室建設工程。重點做好制度文化完善、環境佈置的整合性工作。

第七階段(xxx7.9—xxx8.2月)前期重點完成精神文化建設中各項內容,並查缺補漏,反思得失全面完成三年文化建設目標。

六、保障機制

(一)組建機構,全面部署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的基礎性工作,各處室、全體教職工務必高度重視,要把這項工作確實擺到重要的日程上,確實加強組織領導。為了統一、集中全校的建設活動,學校成立由校長、德育處、教務處、教科室、總務處等負責人組成的“清涼峯國中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名單附後)下設辦公室,負責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協調各方面的工作事宜。

(二)齊抓共管,分工負責

全校各個部門,領導、老師、學生必須齊抓共管,主動參與、密切協調、積極合作,形成強大的合力。做到分工明確:教學管理由教務處負責;道德建設由德育處、團委負責;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由德育處、總務處為主,教務處、科研室、體藝組協助負責;校園秩序由校長室為主,各處室協同負責;環境治理(衞生、綠化)設施建設和後勤保障由總務處為主,後勤人員共同負責;師德建設由工會負責,全體教師共共同負責。真正做到責任到位,各項工作任務務必落到實處。

(三)加強宣傳,深入人心

在文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要經常開展深入人心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主人翁意識,讓師生認識到學校文化建設是儘自己(清中人)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創編校刊、校報,以及校園廣播、板報、櫥窗等宣傳陣地,鼓勵全校師生組織起來,參與學校、處室、班級(教室)、宿舍、餐廳、公共場所以及公共設施的文化建設與管理,讓他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要做到讓每一位師生都置身於濃厚的學校文化建設之中,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四)經費保障,加大拖入

經費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因此,要廣開渠道、多方籌措資金,最大效益提高投資效益,才能保證建設的順利實施。學校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正常開支需求。

經費預算:(1)校園綠化:20萬;(2)校史陳列室:20萬;(3)校園美化(樓道文化、處室文化、班級文化、宿舍文化等):10萬;(4)課程改革:10萬;(5)校園網站(校歌、校徽、校旗等):5萬;(6)教工之家:5萬;(7)校本教材:5萬;(8)實踐基地:5萬。共計80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jianshe/elomg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