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精選23篇)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精選23篇)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精選23篇)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蒐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關於老舍養花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説一説。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二、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後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後,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痛”症——即課文中説的“腿病”。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後開始的。解放以後,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羣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三、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並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蒐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花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由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彙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並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a、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計較、門道、曇花、菊秧、大雨傾盆、狂風暴雨、奇花異草、三年五載、秉燭夜遊、有益身心、勝於吃藥、置之不理、自生自滅

(注意矯正計較的“較”、曇花的“曇”傾盆大雨的“傾”的讀音。)

b.説説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

(注意弄懂“計較、門道、秉燭夜遊、置之不理、三年五載”的意思。)

四、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給每一自然段列一個小標題。)思考:作者圍繞養花講了哪些內容?

(為什麼養花;養什麼花;養花要摸門道;養花有益身心;養花使人喜悦;養花使人傷心;養花的樂趣。)

2.談談自己已經讀懂了什麼?

預設:

(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2)養花很辛苦。

(3)養花能增長知識。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花草自己會奮鬥”是什麼意思?

(2)養花其實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麼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五、佈置作業

1.摘抄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瞄準感覺。

從課文中,我們感覺到,花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給了我們豐富而敏鋭的感受。自古以來,詩人作家寫花的很多,不同的詩人和作家對花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們已經初讀了《養花》這篇課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餘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板書:養花 ——樂趣 )

二、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出示中心話題:

老舍從養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討論疑點。

3.全班彙報。

採取一人發言,其他人補充及教師點撥的形式。

預設:着重理解以下內容:

(l)“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小院子裏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體會出作者愛花,確實把養花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情感。)

(2)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草。(這句話中“自己會奮鬥”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麼選擇天氣,不怎麼需要養花技術,就能自己生長。作者愛花,養花,不是為了研究和試驗,而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所以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

(3)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4)“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後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5)如此循環,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於吃藥。(“如此循環”指“像這樣循環”。指作者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裏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後回到屋裏再寫一會兒,然後再出去……這句話是説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要好。在辛苦中瞭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裏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麼説得感謝它們?(因為養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節,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裏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麼?(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多麼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後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6)、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説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説明什麼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着,就應該勞動。)

c.補充空白,強化感覺。

師:a、老舍在勞動中發現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中

發現不少真理,繼續讀下去,你也會發現不少真理的。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繫你的生活説説: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7)作者養花能得到別人的讚賞,並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裏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8)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説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説明作者對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9)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裏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 還養着曇花…… 説明:老舍養的花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多。“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些都説明老舍的花養得很好。對養花充滿了樂趣。

(10)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説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並隨機板書:

有喜有憂 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熱愛勞動 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 又長見識

小結:作者通過養花,掌握了養花的門道,在他眼裏,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三、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養花的新認識。

b、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麼瞭解?

(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鬥。)

3、 向課外拓展。

四、佈置作業

選擇一種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麼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產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2、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圖文對照,感知字形,瞭解字義,體會象形字的特點。

3、認識2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中10個生字。掌握L(豎折)、丁(橫折鈎)、J(豎鈎)、>(橫撇)、(豎折折鈎)5種基本筆畫。

4、學習正確朗讀短文,在朗讀中體會也的用法。

教學準備:

教師:1、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有條件的準備與文中自然景象相關的音樂片斷、錄像帶。2、準備田字格黑板。

學生:觀察日、月、山、水、炎、樹木、莊稼、畫畫馬、牛、羊,瞭解有關的知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一、處用音樂、錄像或圖片創造美的環境,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開課時,教師通過放錄像或配樂看圖片,讓學生看圓圓的太陽光芒四射;彎彎的月亮如一隻金色的小船,飄飄蕩蕩;小溪水嘩嘩地響着,時進還躍出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此情境的創設,使這些概念更具體、形象、生動,加強了學生對日、月、山、水、火等事物的感性認識,充分感受其美的形象。如果沒有條件,可採取讓學生畫一畫見過的日、月、山、水、火的情景,並把圖上的內容講給大家聽的形式。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漢字的形體美

教師可以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觀察一兩個字,通過對比觀察,找出每幅圖上的具體事物與象形字的相似之處,引導學生藉助象形字記憶生字字形,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如:教學山時,引導學生從圖到字觀察,山字是三座高峯並峙的角形。象形的山字三個角變成了三條豎線,中間一條最長,兩邊的兩條稍短,雖然山字的象形性大為減弱,但仍保存了角形字所概括的、山高高聳立的美。通過山與山的比較,體會到如讓三條豎線一樣長,那山的高聳的氣勢就不能表現出來。

三、利用規律,自主學習,發現美

1、學生自己觀察其餘字的變化,體會字形與字義。

2、小組交流學習,記憶生字的字形,欣賞漢字的美。

四、大膽想象,表現美

1、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讀句子。熟讀課文,瞭解句子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如水火不相讓的讓是什麼意思,師生共同討論。

2、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在讀中聯繫生活實際,對日、月、山、水、火進行生動形象的理解。

五、自主識字與寫字

1、用競賽或遊戲的方法,激勵學生自主識字。

2、認識4種新的基本筆畫。

3、教師範寫日、水兩個字,讓學生知道怎樣利用田字格寫字,並體會幾種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

4、學生寫字,教師巡迴指導,糾正學生的執筆、寫字姿勢。寫字要在課內給足時間,不求數量過多,但求質量高。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練習雙腳向前跳,並能保持身體平穩。

2、樂於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3、喜歡參與體育遊戲,並體驗扮演角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身體平穩地雙腳連續向前跳

活動難點:能在間隔距離不等的.物體上雙腳連續向前跳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青蛙頭飾及服裝、荷葉、荷花、蟲子若干;田埂三條、莊稼地、筐兩個;PPT一套;熱身、遊戲、放鬆音樂

2、場地準備:佈置成池塘與莊稼地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青蛙寶寶做遊戲

在遊戲情境中幼兒與老師一起熱身,分別活動頭、上肢、下肢及全身。

二、池塘練本領

1、幼兒選擇荷葉,自由地練習雙腳行進跳。

2、帶領幼兒進入另一個池塘再次進行遊戲,增加荷葉間的距離,加大難度。

提示: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3、進行“捉蚊子”遊戲,引導幼兒聽音樂在雙腳跳過程中控制身體平穩。

4、坐荷葉休息,瞭解青蛙捉害蟲的`本領。

三、遊戲:捉害蟲

1、教師提供三條難易不等的小路,引導幼兒觀察三條小路,並提出遊戲規則

2、幼兒遊戲,體驗幫助農民伯伯的快樂。

提示:觀察幼兒在“捉害蟲”遊戲中的表現,及時鼓勵。

四、放鬆活動

幼兒與教師跟隨音樂在遊戲情境中進行放鬆運動。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鑑意義。

2.瞭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種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4.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5.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修、窺、美、私、昳、蔽、刺”等詞語的意義。

2.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反覆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教具準備

錄音機、《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磁帶、投影儀、投影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瞭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

2.反覆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唐朝名臣魏徵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鏡子,他敢觸龍顏,一針見血地指出皇帝的過失;唐太宗納諫如流,及時改正自己地錯誤。聖君、賢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戰國時期的鄒忌也是齊威王的一面鏡子,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放錄音,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自學指導]一、提供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於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後定名為《戰國策》,至於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歷史。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衞合一篇,中山一篇。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兼併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為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於是作為“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台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鬥爭策略,為某些統治集團服務,並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複雜的鬥爭形勢遊説諸侯採納。《戰國策》就是着重記述這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於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於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史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二、解題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瞭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為讚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説,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閲讀課文,理解文意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再放錄音,學生邊聽邊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記號,藉助註釋、詞典自行解決)

(二)再讀課文,讀準句讀,理解文章

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

(學生齊讀)

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後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讀出融融的愛戀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讀出阿諛奉承之情。

(指名一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文意簡析

提問:此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三問三答

提問:在妻、妾、客的三答中,鄒忌領悟到什麼?用文中語句回答。

明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此道理為諷諫齊王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誦讀指導:

本段是鄒忌用現身説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敍家常。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於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一一相對應,兩兩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

(2)“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是“土地”,方是“方圓”,因此在“今齊”之後一大停頓後,“地”“方”之間作小停頓。

文意簡析:

提問:請同學們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此段大意。

明確:鄒忌以切身體驗通過三比諷勸齊王。

第三、四自然段

誦讀指導:

(1)“善”要讀出齊威王的心悦誠服。

(2)“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句中“此所謂”後要略作停頓。

文意簡析:

提問:第三、四自然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寫齊王納諫的三賞,懸賞求諫之後的三變,及取得的成果。即“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指名一學生讀三、四自然段,然後齊讀課文)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三問

緣起三答

鄒忌進諫內容三比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物園門票每人一張。

2、幼兒人手一份10以內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以去“動物園”遊玩的形式,帶領幼兒進教室。

點數9個小朋友。

師: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玩了,請小朋友排隊入場。請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開始,看誰動作快。

①幼兒自主排隊。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點數人數。

師:現在請男孩子來數一數女孩子有幾個?記住要從小紅旗開始。(男孩子數女孩子)再請女孩子數數有幾個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續情境:練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

(1)示範數10的數。

師:瞧,這是誰呀?讓我們看看有幾隻?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動物園裏這麼動物,要請小朋友把它一個一個在排序板上排好隊,排一個要大聲數一個,看看你一共數到幾個動物?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指導或幫助。

(4)評價——請幾名幼兒點數自己的操作材料。

師:你的是什麼動物?請你從小紅旗開始用手指一邊點一邊大聲的數給我們看一看有幾個?數完後追問:你數到了幾個?

(5)挑戰:點數15以內的數。

動物園又來了許多動物,可是這麼多數也數不清,誰願意上來幫我數一數?

三、結束情境。

師:時間不早了,動物園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把動物放回籠子,來排隊吧!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6

1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的表現,體會爭吵後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話中的深刻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

2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課文講述的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

3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

難點:體會父親話中的深刻含義。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複習導入

1,誰和誰爭吵?

2,為什麼爭吵?

3,多好的朋友,可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生了爭吵。爭吵之後,他們各自的表現怎樣呢?這節課,我們來接着學習吧!

活動2【講授】走近“我”和克萊諦

1,學生感情朗讀第5-8自然段。

討論:爭吵後,“我”和克萊諦各自有怎樣的表現?

(1)自讀課文後,參與小組討論。

(2)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全班討論。

先説説克萊諦:

a他不時用眼睛瞟“我”,流露出的是悲哀,不是憤怒。

(可以體會到他此時為爭吵而後悔)

b他兩次對“我”説:“我在外邊等着你!”

(他是想告訴“我”,讓“我”認真聽講,放學後在和“我”解釋)

再説説“我”:

c爭吵後,“我”也十分後悔、難過,從第五自然段可以讀出。但是“我”沒有勇氣認錯。

d克萊諦兩次對“我”説的話明明是安慰“我”,“我”卻誤以為他放學後要找“我”算賬。

2,指導朗讀這一部分。

活動3【講授】感悟克萊諦的友善

1,指名分角色朗讀第9-13自然段。

討論:説説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克萊諦的友善。

(1)學生感情讀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交流。

出示:“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着用手撥開戒尺,温和地對我説:“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2,指名讀這段話,説説你的體會。

(面對向自己舉起戒尺的朋友,克萊諦不僅沒有發火,反而微笑着,温和地提出重歸於好,不計較“我”的一錯再錯,他的寬容讓我們十分感動。)

活動4【講授】接受教育

1,齊讀第14自然段。

出示父親的話:(1)“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2)“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2,齊讀父親的話。

,3,交流你的體會。

(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活動5【活動】拓展延伸

1,課外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麼?

活動6【活動】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活動7【活動】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爸爸的話。

2,寫一寫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

活動8【活動】板書設計

“我”————克萊諦

吵架原因

後悔吵架

重歸於好

受到教育

(相互寬容 團結友愛)

活動9【活動】教學反思

《爭吵》敍述了克萊諦和“我”之間因為作業本不小心被弄髒了而引起爭吵,最終,在克萊蒂的主動認錯下,圓滿解決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在教學《爭吵》這篇文章時,我側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我”跟克萊蒂發生爭吵之後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反覆朗讀,用心體會,這種方法使學生感到事情真實具體,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我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克萊諦的友善。並從中明白在和同學朋友相處時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後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父親説的話,並體會其中的意思?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活動準備

對話框、雲朵和放大鏡標記若干

三張大圖,第一張:老虎躲在大樹後,露出兇惡的腦袋和鋒利的爪子,三隻奔跑的兔子;

第二張: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三隻兔子分別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

第三張:大象用鼻子噴老虎,三隻兔子拍手笑。

活動目標

在符號標記的提示下嘗試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愉快地與同伴分享。

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要請你們和我一起講,聽聽誰講得完整、講得生動、講得有趣。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張圖)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三隻兔子在幹什麼?猜猜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揭去遮擋老虎的小圖):原來有一隻兇惡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結果怎樣?猜猜看,兔子是怎樣逃離虎口的?到底是誰救了小兔子?怎樣救的?(出示第二幅圖)請幼兒講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師:老虎追到河邊,大象會怎樣對付老虎?(幼兒猜測後,教師揭去遮擋“大象用水噴老虎”畫面的小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講清楚,每幅圖都要講到,看誰講得完整。(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你們覺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説清楚了嗎?

教師總結:三幅圖都講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講清楚了,這個故事就講完整了。

三、出示對話框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小兔子旁邊放一個對話框):老虎在追趕兔子的時候。兔子會喊什麼?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説行不行?應該怎樣説?(着急、有力、快快地説)我們來試一試、學一學,大象在聽到小兔子的求救聲後會説什麼。

教師(在第三幅圖上的小動物旁邊分別放對話框):這時候,老虎會説什麼?大象會説什麼?小兔子又會説什麼?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小動物説的話全部講到故事裏去,試一試吧。(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故事講得好不好?好在哪裏?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加入角色之間的對話,故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

四、出示放大鏡和心裏想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你們剛才都講到了這隻老虎,讓我們仔細看看這隻兇惡的老虎,它的眼睛怎麼樣?嘴巴和牙齒是怎樣的?老虎看到兔子,心裏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符號標記)(啊!這三隻兔子真肥呀,正好讓我填填肚子!)

教師(在第三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剛才還很得意的老虎,現在是怎樣的?(嚇得用爪子擋住了臉)心裏又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標記)(今天真倒黴,兔子沒吃到反而被大象噴得滿臉是水。)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放大鏡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裏想的都要講到故事裏去,看誰講得生動,你們試試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他講得好嗎?哪裏好?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把小動物的樣子、對話和心裏想的都編到故事裏去,故事就會講得很精彩。

五、給故事取名字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學習目標】

1、通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記記,認識9個字。

2、對學生進行字詞的綜合訓練,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3、通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記記的教學,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展開想象,提高閲讀能力,增加語言積累,瞭解、欣賞我國優秀古詩詞。

4、通過口語交際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説習慣,倡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通過展示台,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內外學習所得,增強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通過閲讀寬帶網,引導學生主動收集和了解與本組專題有關的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讀讀認認中要認識的字)

2、口語交際中的小小旅行社導遊和遊客的道具。

3、中國地圖,課前佈置學生收集自己家鄉的有關資料。

4、水彩筆、白紙。

【我的發現】

1、自讀探究。先讀讀幾組詞語,在讀讀學習夥伴的話,看看自己發現了什麼。

2、交流發現。

3、彙報學習情況:

學生進行學習彙報。(老師在聽取學生彙報時,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與感受)

4、評價總結。

【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⑴ 自讀質疑:

自讀8組反義詞,勾畫出要認識的字,把不會讀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做上記號。

⑵ 交流討論:

分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隨機指導。採取多種形式,整體認記生字。

⑶ 拓展積累:

指導學生用反義詞練習説話,把反義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加以理解,在運用中學習表達,積累語言。

2、我會填:

提示:本題是詞語搭配的練習形式:形容詞+名詞。

⑴ 交流討論:

小組互相交流探討,先讀一讀,再口頭表達,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老師隨機指導。

⑵ 自己完成練習。

3、我會説:

⑴ 指導看圖:

圖上有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你知道詩中描繪的是什麼地方的景物嗎?

⑵ 老師簡介詩中的大意。

⑶ 學生自讀。初步瞭解詩意。

⑷ 邊讀邊展開想象,讀出感情,可以鼓勵學生背誦。

【口語交際】

1、激趣導入,引出話題:

我們的家鄉是個好個好地方,有迷人的風光,豐富的物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暢談家鄉,讚美家鄉。

2、創設情景,引導交際:

⑴ 師:外國小朋友要來你的家鄉旅遊,請你為他們精心設計一條旅遊路線,要求在旅行中向遊客介紹家鄉的風景、特產和近些年來的變化。

⑵ 分組進行交際:

全班分成三個組,每組選出一名小導遊和幾名外國小朋友的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團,表演排練情景劇。

⑶ 小組表演短劇:

演後評一評哪組演得好,好在哪裏。

3、拓展能力,要求寫話:

讀寫一寫一題中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用幾句話寫寫家鄉美麗的景色或誇一誇家鄉有名的特產。

【展示台】

1、激趣導入,引出話題:

這節課我們要進行詞語接龍競賽,現在選舉學生代表,共同指定競賽規則,每組推選一名評委。

2、小組活動,遊戲激趣:

學生分成兩個小組,由組長組織進行詞語接龍的比賽。每組答對一次得一分,評委最後根據得分情況宣佈競賽結果。

3、延伸課外,滲透教育:

⑴ 歌頌讚美家鄉:

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充分利用課前收集的有關家鄉過去和現在的照片,家庭中的小故事以及其他資料,以歌頌家鄉為主題編成詩歌或小品進行表演,讚美家鄉。

⑵ 小評委和老師共同評定優秀節目獎和優秀表演獎。

【寬帶網】

1、自讀寬帶網,初步感知內容:

⑴ 藉助拼音,自讀寬帶網上的內容。

⑵ 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講的是什麼,第二段文字講的有是什麼。

2、合作學習:

⑴ 分組交流、彙報自己讀懂了什麼。再討論以下問題:

我國有多少個民族?

你知道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民族的特點嗎?

我國有多少個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我國有多少個省、自治區?(學生可以根據課前查閲的資料自由彙報,不要求説全面,彙報的時候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如圖片、文字、繪畫、歌曲)

⑵ 實踐體驗:(出示中國地圖)

把找到的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自己家鄉所在的省或自治區在地圖上用小紅旗標出來。

動手畫一畫你喜歡的少數民族服飾。

【課後記】

具體説來,一是要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文章寫的是什麼。二是要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為什麼寫篇文章。三是要體會到文章是怎樣運用書面語言來表達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衡量閲讀能力的另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標誌,是獨立閲讀,即學生能獨立思考,在閲讀實踐中逐步掌握讀書的方法,學會讀書。這是新教材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閲讀,並能簡要地復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麼是“夢想”。

師:“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於夢想,並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併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結:肯定學生的夢想,並激勵他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板書,完成課題)

3、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閲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4、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籌齊:籌集齊全。本課是指瑞恩籌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募捐:廣泛徵集捐款或物品。

顛簸:上下震盪。

羞澀:難為情,態度不自然。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聲不吭:吭,出聲,説話。“一聲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語,一句話也沒有説。

5、學生再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文通過記敍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説一説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1、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

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麼?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這些出乎意料之處你想到些什麼?從而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出示非洲孩子的生活資料。(錄像、圖片及文字。)

3、引讀課文,嘗試回答上面的問題:

引讀課文,深入體會以下句子的含義。

⑴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説:“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這段話與前面寫瑞恩在第一次捐錢時聽募捐項目的負責人説挖一口井得要2000塊錢時的表現形成了對比:那時的瑞恩還不知道2000塊錢是個多大的數目,他只是興奮地説:“那我再多幹些活掙更多的錢吧!”從“興奮”到“堅定”,一方面表現了瑞恩在短短的兩個月內,通過籌齊打井的2000塊錢,已經迅速地長大了,他現在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買鑽井機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瑞恩為了實現“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一夢想的堅定態度是不可動搖的。

⑵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魯的村民們感激不盡;而安格魯村民們的表現,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作者在此點題,滿懷深情地闡發議論,以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情感,並引發讀者的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

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着他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着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鬥;同時也感動並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這不就是夢想的力量嗎?

五、回讀全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並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聯繫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如果你現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位,你會對瑞恩説些什麼?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你以後應該怎樣做?

2、資料展示:

瑞恩·希裏傑克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勛章,10月,他作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這一切來自於他6歲時的一個小小的願望──為非洲兒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錢是靠他一個人做家務賺來的。然後親戚、朋友、鄰居也加入進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心願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成年人,幫助瑞恩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人們紛紛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説》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説》節目與中國廣大觀眾見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説:“我要為取得乾淨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種筆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帶着想象的畫面初步有感情地朗讀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

誦讀、識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數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

師:從開學到現在,同學們在拼音樂園裏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在“認一認”裏面,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漢字。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去漢字王國裏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現在就讓我們坐着小火車,開去漢字王國吧!(播放火車背景音樂)

二、導入新課

1、師:現在我們來到了漢字王國的第一站——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出示插圖課件)看着這幅山村圖,誰能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來説説,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2、師:通過大家剛才的描述,老師覺得小山村真美啊!詩人邵雍來到這裏,也感受到了小山村的美,於是就寫下了這首詩,師:請同學們小手準備,跟着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書空寫)

3、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這個小山村的寧靜和美麗(播放視頻)

4、師:多美的景色,多美的小詩啊,老師忍不住想美美地讀上一遍呢!同學們,請先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老師範讀古詩)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大家覺得老師讀的美不美啊?相信你們一定迫不及待想和老師一樣,去美美的讀一讀了吧。

師:那就請大家打開課本58頁,自己讀讀這首小詩,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5、師:拼音和漢字已經手拉手排好了隊,你能把它們連起來讀通順嗎?誰想來試試?

(指名讀,“一”變調,讀的很通順,如果把詩讀出節奏感就更好了)

(出示課件,師範讀,生體會停頓)

(生試讀)

(點名讀)

6、(齊讀前兩句)師:我們來到這個幽靜的小山村,不知不覺已經走了二三里路,誰來説説“煙村”是什麼意思?(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説,有不到位的教師作補充)師:要讀出輕快的感覺,看到炊煙了,馬上都有好吃的了!然後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7、(齊讀後兩句)師: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山上,這裏有許多古色古香的亭子,我們先在這些小亭子裏歇一會,順便還可以看看山裏的風景呢!(出示圖片“亭台”)誰來讀一讀這個詞?師:我聽出來了,你站在亭台上欣賞遠處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然後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8、師:現在我們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想象着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注意在前兩個字讀完後稍微停頓一下。(先請一位小詩人)(女生讀)(男生讀)

1、師:詩人用這樣一首小詩,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讓我們捨不得離開。連本課要認識的10位生字寶寶,都躲在古詩裏,不肯出來了。請同學們把田字格里的字在詩中用筆圈出來。

(出示課件)你們圈對了嗎?圈對了就藉助拼音大聲讀2遍。

2、師:讀了這麼多遍,有同學肯定都認識它們了。(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都可以當識字大王啦。

3、師:同學們,雖然我們不能真的到那個寧靜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彷彿讓自己走進了那個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今後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更多的古詩。

三、認識筆畫和學寫字。

1、認識田字格。

2、認識筆畫橫,出示“一”。學生先觀察,教師範寫,邊寫邊説“起筆稍頓,行筆輕快,收筆果斷”,學生寫,展示,點評。

3、認識筆畫“豎彎”,觀察“四”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師範寫,邊寫邊説寫字順序“先進人,後關門”,學生寫,展示,點評。

4、認識筆畫“豎彎鈎”,觀察“七”的筆畫順序,教師範寫,邊寫邊説“長橫左低右高,豎彎鈎要圓轉”,學生寫,展示,點評。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蜻、蜓等14個生字。會寫螞、蟻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有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識字規律自主識字。

2.通過閲讀,讓學生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3.通過兒歌,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注意觀察夏天的景物與氣候。

教學難點: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教會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識字的方法。

2.通過閲讀兒歌,讓學生了解夏天的景物於氣候特點。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看圖識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學們都喜歡幹什麼呢? (學生自由發言)

2.我請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圖,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圖上都有什麼呢?(出示彩圖)

出示生詞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等)

3.他們在幹什麼呢? 能不能用比較精彩的語言告訴老師?打開書57頁讀讀。

出示生詞卡片:展翅飛、捉迷藏、造宮殿、運糧食、遊得歡、接網忙

二、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遊戲:找朋友 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帶拼音讀詞讀句:誰認識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們還會讀嗎?練練吧! (自由練讀)

3.男女生比賽讀。

4.抽讀生字卡片。(打亂次序)

5.學生擺字卡。 (邊讀邊擺成3排)

6.學生找字卡。 (識字大王、識字小老師)

7.遊戲:拍手找朋友:圖文結合 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遊戲:捉迷藏 這些生字躲到了課文裏,大家還認識嗎?

三、朗讀感悟,興趣學習

1.自由試讀識字兒歌。

要求:(1)讀準每個字的字音。(2)共有幾句話,作上記號。

請同學分別讀這三句話。

請挑一句你最喜歡的,趕快練練吧!

2.合作學習:請把你喜歡的這一句,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全班展示讀。反覆練讀這三句。

4.表演讀:星星創作獎 神祕獎品獎給讀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組。

要求:每組挑一句最喜歡的,邊讀邊表演。看哪一組讀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時間1分鐘。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讀,小組表演。

6.小組比賽讀。

7.拍手連讀。

8.遊戲:找尾巴 全班拍手讀,一人排順序。

讀課文或邊兒歌:

小蜻蜓展翅飛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宮殿

小螞蟻運糧食

小蝌蚪遊得歡

小蜘蛛結網忙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 分類學習法:這麼多生字怎麼學更輕鬆呢?孫老師教你們一的好辦法,就是分類學習法。

2. 小組討論法:這些字可以分成兩類,哪兩類呢?同桌討論一下。

第一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第二類:展、運、網

(1)學習第一類字: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1)編兒歌:蜻青青小蟲天上飛

2)蟲+熟字:蟲+青、蟲+廷、蟲+胡、蟲+丘、蟲+引、

蟲+馬、蟲+義、蟲+科、蟲+鬥、蟲+知、蟲+朱

編兒歌記生字:蟲和青,蜻蜓的蜻;蟲和廷,蜻蜓的蜓

(2)學習第二類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導寫螞、蟻。

這兩個字都是蟲字旁,應該寫得左右大致相等。蟲字下面的提不要寫成橫。

右邊的馬、義要寫得瘦長一些。

2.教師範寫。

3.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仿寫。

3)興趣延伸

同學們,課下還可以觀察一下,夏天其它動物都在幹什麼?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2

【教學目的】

1、抓住要點,理解文章對人生作的比喻,樹立對生命的正確認識。

2、發揮聯想和想像,理解文章所説的理。

3、培養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生命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形象表達深刻道理的寫法。

2、難點:

結合文中一些關鍵句子理解課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國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東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樹。丹麥文學評論家勃蘭兑斯把人生比作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人生》。

二、課前熱身

1、,讀準下列加粗字。

瞭望(liào) 瞻望(zhān) 攫取(jué)

鮭魚(guī) 停滯(zhì) 饋贈(kuì)

2、結合文章解釋下列詞語。

瞻望:往遠處看或往將來看。

賞心悦目:因欣賞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暢。

樂此不疲:因喜歡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臆測:主觀的推測。

攫取:掠奪。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幾個朗讀基礎較好的學生朗讀課文。

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麼?你認為哪個比喻最形象,為什麼?

人生如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工場。高塔這個比喻最形象。

(明確:人生猶如攀登,人從誕生之日起便開始成長奮鬥的進程,每前進一步,就如上了一個台階。起初輕鬆快樂,越往上,難度越大。所以把人生比作高塔很形象。人類的命運有着這樣的相似,但具體來説,生命的表現形式卻千變萬化。挖掘地洞、征服廣闊領域、在工場中勞作則是三種不同的人生活動景像。)

四、結合關鍵語句,理解課文

1、“這樣,大多數被稱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了,從精神上來説,他們是停留在一個地方。”──“大多數正常人的一生”是如何過去的?為什麼“從精神上來説”他們是停留在一個地方?

學生結合文中的關鍵句子説出自己的理解,如“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過很慢──每一件事物都是的”“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每一級上似乎也難以再在任何值得留戀的東西”“通常是一個人一年登上一級,他的旅伴祝願他快樂──每一次人們都希望他能長久的攀登下去,這希望也就顯露出更多的矛盾”。

(明確:人一出生就開始攀登人生這座中空的高塔。起初的攀登不需太多體力、智力,又有父母的扶助,所以很容易,而且大部分時光是快樂的;越往上登,困難越大,要靠體力、智力,到一定時期還會失去父母的扶助,失去一切幫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由於經歷的事越來越多,所以各種事物都似曾相識,不再值得留戀。所以攀登高塔時,不再有什麼新的追求,平平庸庸而過。大多數人每增長一歲,就會受到人們的一次祝賀,年歲越大,人們希望其生存下去的願望也欲強,但繼續“登下去”的可能欲小,困難欲多。等到他爬到他生命註定的某一級,他便死亡了。大多數人的一生就這樣度過──樂天知命,平平庸庸,雖然年事在增高,但其思想、志趣、品質等精神方面的東西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説他們的精神是停留在一個地方。)

3、還在少數的人,他們的一生則是在探索、挑戰和開拓中度過的。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一起來研讀一下下面三種人。

⑴ 師生共同分析第一種人。

“他們從事向思想深處發掘的勞動和探索”從這句話你感悟到“挖掘坑道”的人是哪一類人?“礦物”指什麼?

實際生活中的這種人你知道哪些?

找出寫這種人的工作狀態的句子,説説作者讚頌了這類人的什麼精神?

⑵ 學生自讀7~9段,討論分析第二種人、第三種人。

抓住關鍵句子,説説“征服廣闊領域”的人與“在工場的勞動者”分別是哪兩類人,他們具有怎樣的精神?

(明確:挖掘坑道的人──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如科學家、思想家──甘於寂寞,勇於探索。

征服廣闊領域的人──軍事家、政治家──勇於挑戰,熱愛生活。

在工場勞動的人──藝術工作者、發明家──珍惜時間,勤於勞作。)

五、寫作訓練

由於篇幅有限,作者只寫了一幅人生的總體畫面和三種積極進取的人的活動景象。其實還可用更多的畫面,更多的人的形象來概括豐富的人生。

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想像續寫第四種人的生活景像嗎?

(學生習作摘錄略)

六、小結

不論是哪一種人,哪一種生活場景,歸結起來就是兩個詞──奮鬥、進取。用冰心先生的話來説就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地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是的,不是每一個生命都能達到人生最高的境界,不進取的便永遠停頓在同一個地方。

【板書設計】

攀登高塔

人 挖掘坑道 奮鬥

生 征服廣闊領域 進取

在工場勞動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2、通過討論明確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互相商量,換位思考,才能避免矛盾,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難點是主題的揭示,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的討論。

【教學方法手段】

朗讀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鈴響了,語文老師邁着輕盈的步伐走向教室。剛到門口,突然,“嗖”的一聲,一個粉筆頭飛了過來,不偏不倚打在老師黝黑的臉上……

學生自由發言後老師亮出結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師若無其事地擦了擦還在微微發麻的臉頰,彎下腰撿起那還在地上跳動的粉筆頭,輕輕地放入粉筆盒,面帶微笑地説“上課,同學們好!”“老師好!”)

這樣的境界是多麼美好啊!可是有一件事由於處理不當給雙方帶來了傷害。

老師板書:羚羊木雕。

二、默讀課文思考

1、文章圍繞羚羊木雕寫了一件什麼事?

2、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3、每個人物的形象各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三、討論交流

結合文章具體內容,結合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討論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人物情感。

四、再讀課文聯繫自己,聯繫生活思考討論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或“父母”你會怎樣做?

五、佈置作業

續寫“我回家之後”(注意關鍵詞:溝通、和諧)

【板書】

要回羚羊木雕──傷害

語言、動作、心理──刻畫}人 溝通 商量 換位思考──避免矛盾 和諧相處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瞭解課文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3、認識6個生字,學會本課新詞、生字詞,瞭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

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和學習老支書忠於職守、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各地遭受洪災的文字、圖片或音像資料,瞭解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了解梗概

1、描述導入,孕伏情感:

有一個村莊,曾經有過一座窄窄的木橋(板書課題:橋),它和村子裏的一百多號人一起經歷了一場可怕的災難。究竟發生了什麼?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選擇容易讀錯的幾個字詞板書。如“揪、瞪”。

3、檢查:

⑴請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字音。

⑵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洪災老漢)

4、根據故事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給課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導撤離5~13;橋塌殉職14~23;祭奠英靈24~27。)

二、感受情勢危急

1、通過初讀,同學們大致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讓我們穿越時空,走進那個特殊的黎明,和村民們一起感受災害突然降臨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寫自然環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讀一讀,比一比,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3、彙報交流談體會:

⑴生讀找到的自然環境描寫的句子,師用課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⑵談感受:

①幾句話都不同程度地寫出洪水兇猛,正威脅着人們的生命。

②從前後幾句描寫的情況看,水位在不斷上升,災情在不斷加劇,形勢越來越緊張、嚴峻。

(相機指導朗讀這幾句話,讀出形勢的緊張突變。)

③這些句子多采用擬人或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像受驚的野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獰笑”“放肆”等詞句讓我們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無忌憚,洪水就是魔鬼猛獸,突出了情況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師相機板書:情勢危急。)

④這些句子,語言都非常簡潔,精練,如:“像潑、像倒。”

⑶觀察想象體驗:

師播放洪災的錄像資料(或指導學生觀察課文第一幅插圖):洪水如猛獸般正以強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整個村莊,淹沒了農田,沖毀了房舍,死亡正向人們一步步地逼近。可勞動一天的人們還在熟睡中。一聲驚呼,大家突然一腳踩進水裏,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是什麼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時驚慌失措的樣子嗎?(引導學生想像體驗情勢危急。)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大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危急、恐怖、恐懼、擔心。)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2、理解文章中部分實詞的活用和虛詞的意義。

教學重點:

1、體會本文寫景的特色。

2、對比、反襯的手法。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設想:

以讀代講,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課前準備:

預習作業:

1、初讀課文,找出你不熟悉的字,加以解決。

2、在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讀順課文。

3、回憶《西湖遊記二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可以由回顧單元提示中的本文與前兩課的不同入手。

二、檢查預習

1、字詞認讀強調:(1)部首的字:髻、鬟、鬣。[補充:鬢、鬈、鬃等字,都與毛髮有關係(可由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

3、注意下列字的讀音:廿 鵠 鬣 茗 蹇 髻鬟 曝 呷 惡 墮三、

熟讀課文:

1、將生字帶入文中,自由大聲朗讀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讀互聽,可以將文章分開,一人讀一半,互相挑刺(可以從生字和斷句方面。)

3、點讀,(可以選擇一男生和一女生賽讀,剩餘男女聲側耳傾聽,注意長句的斷句。)

老師強調長句的斷句:(1)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齊讀熟悉。

三、譯讀:

1、自讀自譯方式:對着課文大聲説譯文,藉助註釋並調動原來的文言知識積累。

2、靜悟:老師讀譯文,學生看課文。邊聽邊領會。

3、齊讀鞏固

4、點畫重點註釋(老師自己決定)

四、當堂作業

強化記憶生字詞第二課時

五、賞讀

1、導入

會晤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先後擔任過吳縣知縣、京兆校官等,中間兩度告歸。晚年定居沙市(今湖北省沙市)。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才氣和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有《袁中郎全集》。背景回放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他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遊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西湖遊記二則》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在登臨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由於所任職務比較清閒,使得他有空閒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寫於此時。以上兩點可以由有參考資料的學生講解。教師導入語:《西湖遊記》中描寫西湖全景的名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波光如綾,温風如酒(可以先由學生自己回憶)。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寫景偏重表現自然之美,《滿井遊記》也有這樣的特色。

2、默讀課文:要求:(1)用欣賞的眼光讀課文,説出自己的發現或提出一個有發現意義的問題。(2)同桌或者前後位的同學互相交流討論。

3、探究(1)本文寫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目的:體會作者那顆善感的心。(2)你能試着發現本文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特點嗎?試試看誰最具備發現的眼光!最具備科學家的頭腦!目的:積累學習寫景方法。特色探幽:明確①白描的手法。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沒有誇張、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極為簡練單純的筆法將其勾勒出來。如作者寫柳條,只用將舒未舒,柔梢披風8個字,但柳芽剛吐、枝頭鵝黃嫩綠的風韻,以及楊柳的動態美都活生生地再現了出來;寫麥田,用淺鬣寸許4個字便表現出初春麥苗的特徵,文字也極為簡練。這種簡練的白描,有賴於作者對景物細緻入微的觀察。②擬人的寫法。把景物擬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也便於在景物描寫中滲透進作者的感情色彩。我們來看作者對鳥和魚的描寫: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着一股喜氣,這首先是因為作者心頭盪漾着春天的喜悦。③生動的比喻。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來寫景的,如用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來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積雪融化後的山巒,這兩個比喻一氣相通,由明鏡而帶出對鏡梳粧的美人,顯得優美熨帖,同時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寫人的,用若脱籠之鵠來表現自己終於得以出遊的愉悦,真是再真切生動不過了。

4、理清線索,強化記憶,爭取背誦第二自然段。二、主題探尋這篇遊記描繪了北京近郊滿井一帶美麗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棄都市官場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懷。

三、基訓鞏固

作業

設計:

見知識盤點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6

【教學目的】

1、理解重點詞句,讓學生了解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點等有關科學常識,並受到文明禮貌教育。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利用課文提供的知識和敍述方式訓練學生的説話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引入新課

1、師:四肢短短,身體扁平;牆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

2、學生猜出後出示“壁虎”圖。

師: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評:根據小壁虎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編成謎語,喚起學生頭腦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詞用謎語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紹有關知識,然後由壁虎自然引出課題。教學環節的銜接流暢有趣,使學生在愉悦的氣氛中開始新課的學習。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讀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評:教會學生由題目提出問題,既訓練思維,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第1遍讀課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讀準確, 邊讀邊畫出文中有幾個自然段。

2、第2遍讀課文:

指名7個學生,一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把音讀準,儘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讀後老師正音。

3、第3遍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問題。

師:我們讀3遍課文,每遍的要求一樣嗎?

評:教師要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此處設計的三讀課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對一年級學生來説,這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的指導。

三、深入學習,讀議課文

1、出示圖一:

大家先看一看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得從哪幾個自然段找答案。

⑴ 小壁虎為什麼要借尾巴?

學生選第1、2自然段,各自輕聲讀。

出示活動投影片《小壁虎掙斷尾巴》。

讀後判斷: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麼斷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後,自己掙斷的。(√)

⑵ 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什麼情況?

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麼作用?

評:一年級的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都是説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通過投影的動態演示,使學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掙斷的。並在此基礎上講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師範讀第2自然段:

⑴ 要求學生從課文內容及老師讀的語氣,體會小壁虎當時的心情,説説標點符號“?”所起的作用。

⑵ 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評:讓學生聽聽,説説,練練,引導他們開動腦筋,認真讀書。

3、看圖,聽第3~5自然段的課文錄音:

⑴ 思考: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

附圖。

⑵ 用“先……然後……最後……”連起來説一句完整的話。

評:結合看圖聽讀課文,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內容,並使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得到訓練。

4、讀議第3~5自然段:

⑴ 學習第3自然段:

① 用引讀法讓學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和敍述順序。

教師引讀:

小壁虎爬到哪?→看見誰?→他怎麼説?→對方怎麼回答?

② 學生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説明小壁虎十分有禮貌。

┌小魚説:“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小魚説:“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氨“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③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評:通過2組對話的比較和反覆誦讀,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帶着情感去朗讀,這樣,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

④ 演示活動投影片:

理解“搖着”、“撥水”並讓學生做動作演示。

⑤ 小結:

課文第3段先寫小壁虎爬到哪裏,看見什麼,再寫小壁虎怎麼説,最後寫小魚怎麼答。這樣就寫清了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

評:教“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這一段,採用“扶”的辦法,初步引導學生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繫。

⑵ 半扶半放,教學第4自然段:

① 學生自讀:

説説這一段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體會到第4段與第3段寫法相似,只是地點變了,借尾巴的對象變了。

② 指名學生用手勢做“甩”的動作。

③ 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説説老黃牛為什麼沒有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④ 師生分角色朗讀。

⑶ 以放為主,學生自學第5自然段:

① 學生自學本段:

想一想1、2兩句寫什麼?3、4兩句寫什麼?

② 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本段:

讓學生找出説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詞語。

(擺、掌握方向)

③ 讓學生做手勢,幫助理解“擺”,“掌握方向”的意思。

評:對於敍述順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師採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導,不僅使教學環節避免了重複,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興趣與能力。

⑷ 總結3、4、5自然段:

讓學生把3、4、5自然段連起來朗讀,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説説小魚、黃牛、燕子為什麼沒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5、讓學生把手當作動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擺”三個動詞,體會幾個詞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差別。

評: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理解詞語,有很強的直觀性,把這幾個重點詞放在一起,學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領會,效果很好。

6、讀議第6、7自然段:

⑴ 指名讀課文:

要求學生找出一組反義詞,説説小壁虎心情起先怎麼樣,後來怎麼樣。

⑵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讀出從“難過”到“高興”的心情。

評:通過抓一組反義詞,把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全概括了,教學環節簡潔,又抓住了關鍵。

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誰來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經過告訴媽媽,想一想該怎樣説?

評:這樣等於讓學生複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了“告訴”一詞的意思。

四、小結全文,課堂練習

1、説説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練習:

⑴ 小魚(搖)着尾巴,在(河裏)游來游去。

⑵ 黃牛(甩)着尾巴,在(樹下)吃草。

⑶ (燕子)擺着尾巴,在(空中)飛來飛去。

⑷ 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後,還能(長出來)。

評:總結課文,既要歸納課文,又要進行語言訓練。

五、知識延伸,相機進行語言訓練

1、閲讀短文《有趣的尾巴》瞭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鳥、猴子、響尾蛇等動物尾巴的作用。

2、選擇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種小動物,照書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順序,説一説小壁虎怎樣向這些動物借尾巴。

評:這樣訓練學生説話,既拓寬了知識面,又依照課文進行成段説話的訓練,將增長知識和有條理地説話訓練結合起來。(點評:王秀榮)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7

一、新課程下如何界定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信息技術教學目標要落實到四個具體的方面,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與創新。在具體教學時《畫線》一課時我根據學生已經掌握了"矩形"和"橢圓"工具這一基礎,注重新課程倡導的在教學設計時強調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靈活使用教材的要求,設計了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畫線工具的使用,讓學生能運用畫線工具作簡單的圖形。

(2)學會選擇及改變線寬。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模仿、遷移進行自主學習,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能解決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4.能力與創新:

通過直線工具和曲線工具的使用,瞭解線的各種形式,並能用不同的工具畫出不同的線條和圖形。

二、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有何區別與突破

教學設計中的重難點如果把握得準確,在具體教學時會有目的的加以講解和突破。如《畫線》一課中直線工具的使用由於有一定的基礎,在教學中有嘗試探究的方法即可達到效果。而曲線工具的使用則有別與這幾種工具,所以,教學的重點應確定為:曲線工具的使用。而曲線工具中畫封閉的曲線相對較難,這裏就可把它設置為教學難點。其實它們的區別稍加推敲就可界定。

對於難點的突破問題,本課中我巧妙地將它設計成小水滴的形狀,讓學生嘗試探索,輔以課本"知識屋"內容介紹,有嘗試成功的同學請他當小老師具體操作演示,輕鬆地突破教學難點,教案《例説教學設計》。

三、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該如何顯現

新課程的教學設計強調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切實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指導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那麼,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該如何顯現?在本課中,根據設計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在具體教學時,通過師生共同《改繃繃》的遊戲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於直線的幾種粗細不同的選項讓學生自主嘗試,對於曲線工具的使用在嘗試後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適時總結,教學難點的突破更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得出方法;在新授結束時設計讓學生比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畫出長短、粗細、曲折、虛實等不同的線條,此時教師可露一小手:用橡皮擦出線條來,教師的主導地位由此而顯現。

本課的作業設計兼顧信息技術的差異,有課例中的洗衣機、實踐園中內容,還有自由創作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自主學習,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教學設計要善於抓住重難點,教師要統引學生,更要讓每一位學生有事可做,才可實現教學目標。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8

層進閲讀

創意説明

閲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絕不可能僅僅憑某一層面的訓練就指望提高閲讀能力。閲讀訓練的方法應該儘量多樣化,富有靈活性和層次感。應當讓學生的閲讀水平在多角度、多層次的活動中得到螺旋式的上升。本文不同於一般的人物傳記,更不同於一般寫人的記敍文,而是以中華幾千年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的民族情結、50年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其可讀性極強。讀懂了,讀透了,讀進自己的骨子裏了,閲讀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學步驟

一、面式閲讀

1、整體把握文章結構:

全文采用“板塊”拼接的結構,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將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和傑出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

2、整體理解文章內容:

用一句話分別説説每一“板塊”從什麼角度展現了鄧稼先怎樣的形象。例如:

第一板塊:影響了人類歷史、樹立了民族尊嚴的鄧稼先。

第二板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兩彈”元勛。

第三板塊: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第四板塊:民族的自豪、祖國的驕傲。

第五板塊:才智超凡、意志堅強、身先士卒、甘於奉獻的鄧稼先。

第六板塊:忠誠純正、成就卓越,有着明確的人生方向和價值觀,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無怨無悔地奉

獻了自己的一生的鄧稼先。

二、線式閲讀

1、理清文章結構脈絡

全文六個部分之間有什麼聯繫?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總結,第二部分是簡介,第三部分是對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第四部分轉換角度再次擴展,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

2、理清文章情感脈絡作者的情感貫穿於全文的各個板塊之中,波瀾起伏,動人心絃。讚頌、懷念、自豪、驕傲、崇敬、珍惜、慶幸..作者對老朋友的至情,對中華民族的至情,無不令人為之感懷。

三、點式閲讀

1、妙點品味高度凝練而富表現力的詞語:文章有一批高度凝練而富表現力的詞語,例如:鮮為人知任人宰割至死不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之無愧親如兄弟家喻户曉截然不同鋒芒畢露婦孺皆知引人注目知人之明熱淚滿眶蓬斷草枯層出不窮豐富多彩的句式:文章有時句式十分整齊,例如“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部分,舉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個例子 ;又如“‘兩彈’元勛”部分,按時間順序介紹鄧稼先的簡歷和貢獻,句式也相對整齊;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較整齊。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例如“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紹奧本海默的性格和為人,長句和短句就交錯使用。句式多變,是為表達思想感情服務的。排比句式排列整齊,能夠造成一股氣勢,感情充沛,朗讀起來鏗鏘有力,使讀者印象深刻。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形成一種交錯美。長句便於表達較複雜嚴密的意思 ;短句顯得活潑,節奏快。結合起來用,有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

靈活多樣的表達: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敍述的基礎上議論抒情,使議論抒情的語句內涵豐富、情感真摯;又運用對比烘托的手法,使敍述內容更加具體充實,在與奧本海默的對比中,讓讀者更鮮明地感受鄧稼先所代表的中國人的氣質品格 ;作者還運用生動的描寫,再現了自己自豪的心情和鄧稼先在沙漠中艱苦工作的情景;作者又通過引用詩文來展現養育了鄧稼先的廣闊而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 ;作者甚至用靈活多樣的標點符號表達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鄧稼先豐富的精神世界。

飽含深情的筆觸:例如,作者得知中國的原子武器工程沒有任何外國人蔘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動得熱淚盈眶,顯示出作者對民族、對老朋友的深情。又如,作者在第五部分寫道:“不知道稼先在那裏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的《弔古戰場文》”“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麼心情?”“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這些語句,都洋溢着作者對鄧稼先的一片深情。

詳略的安排和內容的取捨:按理説,鄧稼先是“兩彈”元勛,文章應把重點放在敍述鄧稼先對研製“兩彈”的巨大貢獻上。現在這樣寫,原因在於:第一,作者是大科學家,寫的也是大科學家,科學家寫科學家,着眼於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氣質、品格、價值觀、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體細節的描寫上。第二,作者與鄧稼先有着50年的友誼,這篇介紹鄧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對老朋友的無盡的思念 ;同時,寫鄧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滲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與鄧稼先相同的東西。因此,這篇文章常常從作者自己與鄧稼先的交往這個角度寫,這樣勢必就不會着力介紹事件的具體細節。第三,作者與鄧稼先雖然有50年的友誼,但分隔大洋兩岸二十餘年,對鄧稼先工作的具體情況不可能很瞭解,掌握材料不會很多。加上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鋪開來寫。因此,像現在這樣寫,揚長避短,是很高明的。

傳統的眼光、歷史的視野、全球的胸襟:本文作者有傳統眼光,歷史視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寫得不同凡響,高出一籌,一般傳記作者很難企及。例如,作者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讚揚“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因為作者自己具有較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藴,所以能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問題。又如,課文從近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寫起,引用唐代李華的《弔古戰場文》和作者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中國男兒歌》,讓讀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歷史深處。因為作者是炎黃子孫,在中國大陸長大,從小受到民族精神的薰陶,所以始終從近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現代史看問題。又如,作者把鄧稼先同奧本海默對比,始終把鄧稼先放在國際大舞台上寫,顯示出作者的全球視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這是因為作者學貫中西,胸懷世界,所以有條件把中國和美國的頂尖人物拿來作對比。總之,由於作者熟悉我國傳統文化,又具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所以使課文內涵豐富,底藴厚重,凸現了一個立體的光芒四射的鄧稼先形象。

在以上基礎上,進行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的積累。

2、人物品評

評價鄧稼先,學習鄧稼先。

展示自己蒐集到的關於鄧稼先的資料,小組討論,從歷史的角度、時代的角度來評價鄧稼先,從做事和做人的角度來學習鄧稼先的寶貴精神。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19

活動目標:

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習用多種方法自能識字。

活動準備:

1、看看自己家裏有哪些傢俱、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説説它們的名稱。

2、教學掛圖與生字卡片

活動步驟:

一、説一説,看誰知道得多

1、師:小朋友們,昨天我們佈置回去收集傢俱、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你收集了嗎?下面,我們來開展一個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收集得最多。請你在小組內把你收集到的名稱説説,小組長把每個小朋友收集的數字記錄下來,比比誰知道得多。

學生分四人小組開展活動。讓小組長記錄下小組成員收集的個數,一會在全班交流。並且要注意記清楚同學們説了哪些傢俱、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一會全班評比哪個小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體交流:誰收集的最多,報上他的名字。那麼,他都收集了哪些傢俱、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請他來説説。

學生一邊説,教師一邊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的數字,以備評比。

小結學生收集的情況,給優勝小組頒獎。

二、認一認,看誰點子多

1、認識生字。

師:家是我們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個人都離不開家。我們來看看這個家是怎樣的。(出示掛圖),這個家裏有些什麼傢俱、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説説它們的名稱。

(學生一邊説,教師一邊把生詞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全班討論: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你認識這些字寶寶?(如讀拼音幫助自己,用熟字來幫助識字,拆裝漢字、編兒歌等。)

選擇自己喜歡的.辦法自能識字。

説説自己用了什麼辦法,讀讀自己認識的新的字寶寶。

用抽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檢測。

2、認識偏旁部首

再讀“沙”“報”“晚”“燈”,認識偏旁部首,睜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與字旁,“日”與字旁的區別,知道兩個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説説自己還認識哪些含有這些偏旁的字。

三、選一選,看誰最會動腦筋

1、運用生字卡片同桌組詞,比比誰組得多。

2、抽生口頭組詞,教師把用熟字組成的詞寫下來。

3、出示下列詞語和句子,選生字填空:

瀘州報

教室的牆上着一畫。

上課不能隨便説。

我家的書上有許多書。

四、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總結。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20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字小、少,認識1個筆畫豎鈎和1個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大小、多少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羣、顆、堆,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和韻文。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紅星貼紙。

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詞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一個美麗的農家小院去作客。(課件出示一幅圖)

你們瞧,院子裏都有些什麼呢?(隨機在圖上出示帶拼音詞卡)鼓勵説怎麼樣的什麼,説得好給予表揚。

2、誰能當小老師來給大家領讀這些詞語?(請一生領讀)

哪些音要注意,請你給大家提個醒。

3、同桌互相讀詞卡,讀得不好請你幫助他,教會他。

4、開火車,讀詞語(詞語全下來在圖下排隊,去拼音)

5、(生字變紅)説説怎麼記住它?(同桌互説,每人三個)

為什麼桃、蘋、杏是草字頭或木字旁?(都是植物的果實)

6、齊讀8個詞語。

二、學韻文

1、認識了小院裏的動物和果實,接下來,我們要學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題目是---(出示課題)抽讀,齊讀。

2、誰和誰要比一比?到底比什麼?你們想不想知道?兒歌裏都講得清清楚楚,請你自己讀一讀吧。(生自由讀兒歌

,師巡迴表揚讀得認真的小朋友。)

3、(請剛才被表揚的小朋友起立)剛才大家在讀時,我發現這幾位小朋友讀得最認真,你們願意為大家再讀一讀嗎

?(每人一句接讀)

(評價表揚)請大家再象這四位小朋友一樣讀讀兒歌,讀好了請舉手。

4、讀了兒歌,你知道了誰和誰比?比什麼?(隨意説,説到哪組老師就用箭頭在課件圖中標出)

和比。句式訓練

學生説到哪句,就請他找出兒歌中的這句話讀一讀。(以下幾步隨機進行)

*頭和只換一換説行嗎?為什麼?

一頭,一隻,還能説嗎?

*你從哪個字看出鴨子多?羣表示什麼?(多,在一起)

*哪些東西也能用顆來説?這些東西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你從哪個字看出杏子多?堆和羣有什麼不同?學習提土旁

一堆一羣口頭練説

5、比完大小和多少,讓我們連起來把兒歌讀一讀。

6、喜歡這首兒歌的小朋友給它配上動作來讀好嗎?(四人小組配動作)師生一起配動作讀全文。

7、小朋友讀得好聽,動作也很有意思,讓我們一起把這首兒歌表演給所有聽課的家長看,好嗎?(全體起立向後

轉)師報幕生表演。

三、複習字詞

1、練習(出示四個蘋果,兩隻梨)蘋果比梨多,梨比蘋果(少)

蘋果比梨大,梨比蘋果(小)

(生口頭填空後出示小,少兩字。)

今天,我們要來學寫小和少兩個字。比一比,兩個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請學生説説豎中線上的筆畫是什

麼?學習小、少的筆順演示(先中間後兩邊)生書空完後描紅,再把兩排字寫好(師邊巡視邊發表揚的紅

星)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2、貓捉老鼠(讀詞語:黃牛、花貓、杏子、桃子、蘋果、紅棗、多少、一羣、一堆、一顆)開火車比賽

3、連一連(見同步練習第40頁,手拉手,找朋友)

4、遊戲:找朋友(10人玩,數量詞和名詞搭配)

一朵白雲

一條小河

一棵小樹

一片葉子

一隻小船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塊西瓜

一雙鞋子

一輛汽車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21

【教材簡介】

本文是新課標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描寫生命的精美的散文。本文通過描寫地下森林的狀貌,讚美了地下森林的品格。這些品格主要包括① 堅忍頑強,不怕艱難險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長的生長過程的煎熬。② 沉着謙遜,擁有無比豐富的財富,卻與世無爭,沉默寡言。③ 樂觀豪邁,自信生命力的強大,終究能戰勝一切困難,任何時候都不悲傷或消沉。④ 無私奉獻,把偉岸的木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自然。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① 瞭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歷史等知識。

② 作者在文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寫,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精彩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③ 品味理解文中的關鍵語句,從幾個方面概括出地下森林的品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能力目標:

①採用默讀的方法理解內容,運用跳讀的方法,用審美的眼光審視課文語句。從中提煉詞、句、段等修辭內容,用發現閲讀法品評出這些內容的精妙之處。

② 從地下森林身上學習一些美好的品德,去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3、情感目標:

通過作者對地下森林形成歷史的描寫,讓學生感受到地下森林頑強的生命力,領悟到頑強忍耐的可貴,領悟到堅守信念,堅守未來光明的重要。

4、資源目標:

讓學生體會到自然資源的可貴,達到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節約。

5、環境目標:

體會到森林對環境的重要作用。比如他可淨化空氣、防止水土流失,固定風沙等,從而使人們對他更加景仰。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

2、感受文章主題。

3、背誦精彩句、段。

【教學難點】

感受文章主題。

【教學對象分析】

因為這篇文章是九年級(下冊)的文章,所以他相對 的學生是九年級學生。九年級學生的特點有,具有一定的分析,鑑賞能力,會仔細品讀出散文的含義。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反覆閲讀,去理解文章的主題。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鑑於以上的分析,我準備使用下列方法:

1、採用多種閲讀方法。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以達到對文章學習的目的。

【教學媒體及資源應用設計】

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製作出課件,運用時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恰當運用,以期達到最好效果。

【教學過程及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導入新課

大家見過森林沒有(見過),我們常用哪些詞來形容森林呢?(鬱鬱葱葱,蒼勁挺拔)我們還容易想到曹操的《觀滄海》中的哪句詩?(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還有哪些描寫森林面貌的?精神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強調了育人的艱難。

接着,又發問森林有何作用呢?①防止沙塵暴,調節氣候;②防止水土流失;③吸收噪音。

二、新授課

1、本文主要是寫地下森林的狀貌,那麼地下森林與地上森林有何區別?本文又寫了地下森林的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2、學生思考,邊閲讀文章邊思考三個問題。

3、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分小組進行討論,總結出這向個答案。

4、老師叫學生回答。學生紛紛舉手談自己的觀點。

⑴ 作者先點明瞭地下森林的奇特。作者發問為什麼長在這兒?(長在陰森林,黑黝黝的幽深的峽谷),作者為了尋找它,歷經了艱難困苦,用了兩個動詞爬、穿。

⑵ 地下森林的形成是經過了地殼運動,火山爆發,大風、山泉、魚鱗松等經過苦心經營,才造就了地下森林。

⑶ 在本文中哪些句子讚美了地下森林的品質?

⑷ 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認真探究。

⑸ 請同學們談一下本文的寫作特點。

⑹ 小結文章。 用多媒體課件打出森林的狀貌,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容易讓學生想到森林的巨大力量,其生命力的頑強,為下面授課做好輔墊。

用課件展示森林的這幾個作用,把同學們帶入對森林的景仰之情中。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題,用多媒體打出幾張圖片,地下森林的風貌,地上森林的壯觀,人們對他們的呵護,引發思考。

用課件展示三個問題:

1、本文主要寫了地下森林是怎樣產生的?

2、本文還展示了地下森林的哪些壯觀景色?

3、本文還讚揚了地下森林的哪些品格?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地下森林沉默寡言,不善於炫耀,但他很壯觀,經過了逆境的考驗,受到了人們的冷漠,不公正,但他一如既往的奉獻自己。

用課件打出地殼運動,火山爆發等自然現象,加深學生的認識。這樣比較形象,生動,使學生容易理解。

其實這一步是為了讓學生找出文中的精彩的句子。

並體會其作用。

用大屏障展示寫作特點。

【板書設計】

地下森林斷想

地下森林的產生原因 地下森林奇特 地下森林的品質

堅忍頑強,不怕艱難險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長的生長煎熬

沉着謙遜,擁有無豐富的財富,卻與世無爭,沉默寡言

樂觀豪邁,自信生命力的強大,終究戰勝一切困難,不悲傷,消沉

無私奉獻,把偉岸的成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大自然

【練習設計】

1、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黑黝黝(yǒu) 裊裊(niǎo) 籟籟(sù) 莽莽(mǎng)

2、第1段先寫一般森林的廣袤盛大的特點,其作用是什麼?

(先寫一般森林的概貌,突出其廣袤盛大的特點,以此作為反襯,顯出這一片奇特的森林生長在不受陽光照耀,不受清風吹拂的黑暗幽谷的不同尋常。

3、作者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地下森林,其用意是什麼?

(使文章更加親切、感人、感情抒發更充沛)

【教學過程流程圖】

導入課文→熟讀課本→品析課文→感悟課文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22

教材分析:

《鯨》是一篇介紹科普知識的説明性文章。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了一個意思。另外,課文在表達上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多種説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鯨的特點加以説明。

本文第四段是全文的重點段,作者抓住了鯨的飲食、呼吸、睡覺、生長四方面的特點,恰當地運用了比較、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具體説明。作者能抓住鯨的特點寫,使讀者清楚地瞭解鯨這種獨特的海洋動物,讀後印象深刻。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説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同時,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濾”“肺”。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鯨的特點、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複習、學習有關説明方法,並學習運用。

學習重、難點:

重點是抓要點了解內容,初步認識課文所運用的分類別、作假設的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用多種説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並學習運用。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語,導入新課

1.明確導語學習內容及方法 勾畫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2.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怎樣介紹“鯨”的?

二、自由讀文

整體感知

1.自由讀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詞語,也可以做上標記。試着把課文讀通順。

(1)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在字音上注意“濾”。在字形上引出“肺字,及時指出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理解“上齶”和“卵生”等詞語。

2.再默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鯨的哪些知識?勾畫相關的語句。

3.請學生彙報課文都介紹了鯨的那些知識。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大家集體補充,理清文章的脈絡。 給課文劃出段落: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鯨非常大;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第三段(第3自然段):寫鯨的種類。第四段:(第4一7自然段),寫鯨的生活習性。

4.再請學生結合着板書,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用最簡練的語言來概括。

三、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1.師:課文是介紹鯨,為什麼先介紹象?

請同學們再在課文中找一找哪裏還使用了這樣的説明方法,引出:“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再説説這樣寫的好處。讓學生舉一反三,師指名讀讀上面的兩句話,體會一下鯨的大。

2.找到課文中描寫鯨的重量和長度的語句讀一讀。體會用數字説明的好處。

(1)比較句子,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鯨是一種龐大的動物。”

“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__公斤。” (將具體數字改成“龐大”等模糊概念,讓學生與原文比較,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現:用上具體數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瞭解鯨的特點。)

(2)試着用作比較的方法説明鯨。

3.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它要是張開嘴,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齶;四個人圍着桌子坐在它的嘴裏看書,還顯得很寬敞。”(這裏使學生體會舉例説明法及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和舉例子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讓讀者很清楚,所以,我們向別人介紹事物時也要學會運用這些説明方法。

4.進行朗讀指導。

四、作業佈置

1、找説明方法填表

2、收集有關鯨的資料 板書設計:

9、鯨

形體特點-----大、重、長 進化過程-----哺乳動物 種 類 -----鬚鯨和齒鯨

生活習性-----進食、呼吸、睡覺、生長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 篇23

教學目標:

1.感受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勞動者提供的服務,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勞動者,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2.初步樹立為他人服務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的意識。

3.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勞動者的感謝。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體驗,認識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從事各種服務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共生共存關係。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互動

播放《幸福拍手歌》,同學們,跟着一起唱。

2.導入課題:同學們,看着你們一個個甜蜜的笑臉,好幸福啊!

那你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誰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探尋幸福的祕密,尋找幸福背後為我們服務的人吧。板書:9、為我們服務的人

二、引導發現,明確認識

同學們看,這是我們班小紅的一天的生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都有哪些人為小紅服務了?

(課件演示吃早餐、走在上學的路上、乘坐公交車去上學、到學校上課、放學後到文具店、回到家看電視)

生交流:我發現為她服務的人有媽媽、公交車司機、老師、值日生、文具店阿姨、電視裏的演員......

師:為她服務的人好多呀!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除了剛才畫面中提到的人,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下面我們就來個小小的競賽,在一分鐘時間內,把你想到的勞動者寫到紙上,看看誰寫的最多,好不好?

活動一? 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寫出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

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筆和紙,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時間到,請大家停筆。報一報你寫了多少個(生1:8個,生2:10個,生3:13個,報到寫數量最多的學生為止。)

師:説一説你寫的都有哪些勞動者?(讓寫的最多的學生回答)

生:門衞師傅、快遞員、清潔工、醫生、廚師、警察、軍人、煤炭工人、農民、理髮師、美容師、送報員......

師:能寫出這麼多,你在生活中一定是個很有心的孩子。你寫完了嗎?

生回答:沒寫完;

師説:孩子們,你們能寫完嗎?

師:確實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都在為我們提供服務。比如(課件展示各行業的勞動者)其實就是再給大家兩分鐘估計你也寫不完。因為這些為我們服務的人有的是我們可以直接接觸到的,還有很多我們沒直接接觸到,但我們每天依然離不開他們給我們提供的服務,比如吃飯,除了你媽媽外,我們所使用的碗筷就需要伐木工人、挖掘工人、運輸工人、生產筷子和碗的工廠裏的工人等等,媽媽做飯所使用的材料,就離不開種糧、油、菜的農民伯伯、賣菜的小商販、塑料袋所依賴的石油產業工人;切菜所使用的刀具就離不開礦業工人、鋼鐵工人、五金工廠的工人等等。他們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

活動二 假如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1)為我們服務的人不勝枚舉,假設一下,如果沒有了這些人,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樣? (課件出示:如果沒有了醫生、警察、理髮師、清潔工、麪包師......任選一個主題。)

(2)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你的感想。

生1:如果沒有了醫生,我們生病了就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身會越來越差,會影響學習,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生2.如果沒有了警察,社會的治安就得不到保證,我們就不能擁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生3.如果沒有了清潔工,我們生活的環境將會一團糟,我可不喜歡在髒、亂、差的環境中生活。

師小結:是呀,沒有了他們的服務,我們的生活會很不方便,甚至可以説寸步難行。概括起來就是,我們每天的幸福生活都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教師同時板書: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三、實地考察,走進服務者內心

活動三:彙報採訪情況

師:課前呢我給大家佈置過一個作業,就是讓你採訪一個每天為我們服務的人,大家都採訪了嗎?

1.下面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互相説一説你採訪了誰?結合屏幕上出示的問題把採訪的情況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課件出示下列問題要求)

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在工作中他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他需要什麼樣的工作技能?

他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他的工作?

他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2.師:誰願意把自己採訪到的情況分享給大家?

生1.我採訪的是一位清潔工阿姨,她是負責我們社區兩條主幹道的清潔工作。她説每天早晨4點鐘她就起牀打掃衞生,保證人們在上班之前把道路清掃乾淨。她在工作中最大困難是她剛打掃好,隨之就有些不文明的人亂扔垃圾,她不得不重新打掃;其次是遇到季節性問題,剛打掃完,一陣風吹過,滿地又都是落葉,她再次重新打掃。通過這次採訪,我才深刻地感受到清潔工阿姨的不容易,以後我一定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一定要文明守紀,絕不亂扔一片碎紙。

生2.我採訪的是一位保安叔叔,他在我們小區做保安,主要職責是維護我們小區的安全秩序,他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小區的車多車位少,很多車因為沒有車位直接把車停在了路中間,妨礙別人出行,他希望車主停車時能夠多為別人考慮,他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小區裏的居民都可以幸福的生活。通過這次採訪,我瞭解到保安叔叔的工作很辛苦,以後我一定要提醒爸爸停車時不能停在道路中間。

生3.我採訪的是一位老師。她的工作性質就是教書育人,在工作中他需要掌握各種各樣的工作技能,比如要説標準的普通話,瞭解兒童的心裏變化,還要有很廣播的知識。他最大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有用的人才。通過這次採訪,我瞭解到做老師原來還需要掌握那麼多工作技能,我也想做一名老師。

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看來這次採訪讓大家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有了更清晰地認識和了解。

四、明辨是非,提升認識

1、活動四? 他們這樣做,對嗎?

師:但在生活中依然有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圖片展示:小朋友亂扔垃圾、上課時交頭接耳、浪費糧食、.......)他們這樣做,對嗎?你曾經也這樣做過嗎?

生談感受:

生1.他們這樣做是不正確的,清潔工阿姨剛打掃完她就亂扔,太不尊重清潔工阿姨了。我也曾經這樣做過,.......

生2.上課也不能交頭接耳,他們這樣做既不尊重老師又擾亂課堂秩序我也曾經這樣做過.......

生3.那個男孩實在是太浪費了,想到農民伯伯在田間辛勤的勞作,他們是多麼不容易啊!我也曾經這樣做過.......

師總結:我想此時此刻,你肯定已經明白了,為什麼平時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教育你們講文明懂禮貌。在生活當中我們將心比心,時時處處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是對別人尤其是勞動者最大的——尊重(板書:尊重)。

五、引導啟發,懂得感恩

師:在我們身邊有那麼多默默地為大眾奉獻的人,我們在享受別人服務的時候,不僅要尊重他們同時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謝。(板書:感謝)

1.你最想對誰表示感謝呢?請拿起筆在感謝卡上寫下感謝的話吧!

(出示圖片加背景音樂)同學們在感謝卡上寫感謝的話。

我對我們的班幹部説:(特別感謝你們每天不辭辛苦地為我們收作業)

我對校園的清潔工人説: (感謝清潔工阿姨每天我們打掃衞生,讓我能在乾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

我對警察説:(感謝警察叔叔為我們維護社會治安,能讓我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

我對我的老師説: (感謝老師每天認真為我們批改作業、用心教育我們)

我對廚師説:(感謝廚師師傅為我們做出噴香可口、營養均衡的飯菜)

2.指名交流。(此環節背景音樂繼續。師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比較好的內容,直接示意其起立,並讓其帶感情地朗讀出來。)

師(總結):感謝我們身邊所有的人,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我們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感激的話不但要説出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享受他人創造的幸福生活時,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他人服務,共同創造美好和諧的生活。(背景音樂停止)

6、課內啟迪,課外踐行生活

師:我們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讓生簡單總結),老師建議大家利用休息日,在家長的安排下走進社區、走入社會,嘗試做一次小義工,親自去感受一下為他人服務的辛勞和快樂,相信你會有更多收穫。

好,這節課就到這裏,下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n3d4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