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精選12篇)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精選12篇)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1

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健全財政績效管理體制,促進財政資金科學配置、高效使用,按照《x省委x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和《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結合我局實際,制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精選12篇)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中央、省、市、縣關於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完善機制、強化應用,建立健全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信息公開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不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支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二)工作原則

1.編制項目績效目標。按照“誰使用資金誰編制績效目標”的原則,要求制定的績效目標客觀且可測量、細化量化、合理可行、相應匹配、重點突出。

2.組織實施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落實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3.定期組織開展項目績效自評工作。

二、工作目標

建立工作機制,建立系統規範的績效管理制度、辦法、工作規程和技術指標體系、考核考評制度、基礎數據庫等,部門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管理。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切實發揮預算績效管理實效,提升我局績效管理整體水平。

三、主要任務

部門的績效預算管理包括: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五個環節。

(一)事前績效評估(評審)

組織開展項目評審,項目評審的肉容主要是項目立項的必要性、投入的經濟合理性、績效目標的合理性、實施方案的可行性、籌資的合規性等。

(二)績效目標管理

結合實際全面設置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及項目績效目標(績效目標不僅要包括產出、成本,還要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影響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績效指標)。

1、績效目標的內容和分類

(1)按照預算支出的範圍和內容劃分,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基本支出績效目標,是指部門預算中安排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內對本部門(單位)正常運轉的預期保障程度。一般不單獨設定,而是納入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統籌考慮。

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是指項目建設的要求,設立並通過預算安排的項目支出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是指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按照確定的職責,利用全部部門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

(2)按照時效性劃分,包括中長期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

中長期績效目標是指部門預算資金在跨度多年的計劃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年度績效目標是指部門預算資金在一個預算年度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2、績效目標設定

績效目標設定是指預算管理和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編制績效目標並向縣財政局報送績效目標的過程。按照“誰申請資金,誰設定目標”的原則,績效目標由項目負責股室設定。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在該項目納入部門預算項目庫之前編制,並按要求隨同各部門項目庫提交財政局;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在申報部門預算時編制,並按要求提交財政局。

績效目標要能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並以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預期產出和預期效果。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等。績效標準是設定績效指標時所依據或參考的標準。一般包括歷史標準、行業標準、計劃標準和財政部認可的其他標準。

績效目標設定的依據包括: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部門職能、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或項目規劃;部門中期財政規劃;縣財政局中期和年度預算管理要求;相關歷史數據、行業標準、計劃標準等;符合財政部門要求的其他依據。

(1)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設定方法:對項目的功能進行梳理,包括資金性質、預期投入、支出範圍、實施內容、工作任務、受益對象等,明確項目的功能特性;依據項目的功能特性,預計項目實施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確定項目所要實現的總體目標,並以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對項目支出總體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從中概括、提煉出最能反映總體目標預期實現程度的關鍵性指標,並將其確定為相應的績效指標;通過收集相關基準數據,確定績效標準,並結合項目預期進展、預計投入等情況,確定績效指標的具體數值。

(2)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的設定方法:對部門(單位)的職能進行梳理,確定部門(單位)的各項具體工作職責;結合部門(單位)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主要工作任務,預計部門(單位)在本年度內履職所要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將其確定為部門(單位)總體目標,並以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依據部門(單位)總體目標,結合部門(單位)的各項具體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確定每項工作任務預計要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從中概括、提煉出最能反映工作任務預期實現程度的關鍵性指標,並將其確定為相應的績效指標;通過收集相關基準數據,確定績效標準,並結合年度預算安排等情況,確定績效指標的具體數值。

(三)績效跟蹤與運行監控

負責項目的股室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確保績效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實現。績效跟蹤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預算績效管理主體根據確定的項目績效目標,通過動態或定期採集項目管理信息和項目績效運行信息,對項目管理的各相關內容和目標要求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並在歸納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系統地反映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項目績效目標的運行情況和實現程度,糾正績效運行偏差,促進項目績效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

1、績效跟蹤的內容

各業務股室要建立績效跟蹤機制,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項目管理和目標要求的完成情況(目標保障)、目標實現程度、目標偏差和糾偏情況等進行跟蹤。

(1)目標保障情況。重點跟蹤保障項目各階段有效實施相關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專項辦法、管理措施)的完整性,項目實施中相關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其中:進度管理、資金撥付、政府採購、資產管理制度執行是目標保障情況跟蹤的重點),以及目標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2)目標實現程度。重點跟蹤預算執行情況,為完成績效目標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成本消耗情況、項目管理及其完成情況,以及項目預期產出、效果等目標的完成進度情況等。

(3)目標偏差情況。跟蹤重點目標在項目實施中的偏差度和影響度。

(4)目標糾偏情況。重點跟蹤糾偏措施的制定和整改落實情況。

2、績效跟蹤的流程

績效跟蹤在預算項目啟動後實施,實施跟蹤的具體時間可根據項目的特點確定。在一個財政年度內,績效跟蹤次數一般為x-x次。績效跟蹤流程為:

(1)確定跟蹤目標。在核對項目基本信息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對相關績效目標按類細化,並確定績效跟蹤的重點目標。

(2)開展績效跟蹤。依據確定的重點目標,對項目管理的相關內容和目標要求的完成情況實施績效跟蹤,歸集跟蹤信息,填制《績效跟蹤表(項目分階段完成情況表)》。

(3)進行偏差分析。根據績效跟蹤信息,對照重點跟蹤的目標,發現績效運行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填制《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

(4)提出糾偏路徑。依據偏差分析,結合項目實際,提出實施糾偏的路徑和方法,並填制《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

(5)及時實施糾偏。績效運行情況與設定的績效目標要求發生較大偏離時,績效跟蹤主體應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採取措施,及時糾偏。績效運行有重大偏離的,績效跟蹤主體應將相關情況及時上報主管部門或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對績效跟蹤發現無績效或低績效的項目,要按規定調整執行或停止執行。

(6)形成跟蹤結論。依據項目基本情況、目標設定情況、項目組織實施情況、績效目標完成及偏差情況、存在問題及糾偏情況等,撰寫《績效跟蹤結果報告》,形成跟蹤結論。

負責項目的股室在完成績效跟蹤工作後的一個月內,將《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和《績效跟蹤結果報告》報送縣財政局。

(四)績效評價

通過自評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預算執行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對預算執行情況以及政策、項目實施效果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報送縣財政局。

1、績效評價內容

績效目標與戰略規劃、事業發展的適應性;財政資金使用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項目管理情況,包括項目投資、項目實施、成本控制、財務監理、政府採購、合同管理、質量控制情況等;為加強管理所制定的相關制度、採取的保障措施及其執行情況;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包括預計產出、效果和影響力等。

2、績效評價指標

績效評價指標是依據細化量化的績效目標而形成的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

評價指標包括項目決策、項目管理和項目績效三方面。

實施評價時,應按照定性指標可衡量、定量指標應量化的要求,依據評價項目特點和評價工作需要,在績效評價三級指標的基礎上,對評價指標逐級分解和細化。

3、績效評價指標確定原則

相關性原則。應當與績效目標有直接的聯繫,能夠恰當反映目標的實現程度。

重要性原則。應當優先使用最具評價對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核心指標。

可比性原則。對同類評價對象要設定共性的績效評價指標,以便於評價標準的規範和評價結果可相互比較。

系統性原則。應當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定量指標應量化,定性指標可衡量,系統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

經濟性原則。應當通俗易懂、簡便易行,數據的獲得應當考慮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4、績效評價指標標準

績效評價指標標準是指衡量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尺度。績效評價指標標準的選用應當堅持客觀公正、規範有效的原則。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可以選用不同的評價指標標準。績效評價指標標準主要包括:計劃標準,是指以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作為評價的標準;行業標準,是指參照國家公佈的行業指標數據制定的評價標準;歷史標準,是指參照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制定的評價標準;其他標準。

5、績效評價方法

績效評價方法主要採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可以採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方法主要包括:

(1)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將一定時期內的支出與效益進行對比分析以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它適用於成本、效益都能準確計量的項目績效評價。

(2)比較法,是指通過對績效目標與實施效果、歷史與當期情況、不同部門和地區同類支出的比較,綜合分析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3)因素分析法,是指通過綜合分析影響績效目標實現、實施效果的內外因素,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4)最低成本法,是指對效益確定卻不易計量的多個同類對象的實施成本進行比較,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5)公眾評判法,是指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等對財政支出效果進行評判,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6)其他評價方法。

負責項目的股室對預算執行情況以及政策、項目實施效果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報送縣財政局。上級專項資金自評和部門預算項目自評實現全覆蓋。

(五)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制度和績效問題整改責任制,逐步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於作為下一期預算安排的參考,提高支出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

績效評價結果採用綜合評分定級的方法,總分值為分,績效評級分優、良、中、差。評價得分高於分(含分)的,績效評級為優;得分在(含分)—分的,績效評級為良;得分在(含分)—分的,績效評級為中;得分在分以下的,績效評級為差。實現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完善管理、預決算信息公開的“三結合”。對評價結果為差的項目,扣減下年度部門項目預算控制數,形成預算績效管理的剛性約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工作領導。按照xx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安排,各股室及下屬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工作主動性,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本部門預算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履行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職責,積極配合縣財政局開展工作,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順利推進實施。

(二)確保工作實效。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同步制定績效目標,項目執行期間按照績效目標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控,項目完成後要全面實施績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縣住建局充分發揮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作用,按照縣財政局的統一部署,理順工作機制,制定具體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三)營造績效氛圍。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平台等,積極宣傳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倡導預算績效管理理念,為預算績效管理創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業務培訓,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四)提升管理績效。建立完善財政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機制,加強對各預算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促進我縣財政績效管理工作有效推進。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2

根據《高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高密市市級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和〈高密市市對下轉移支付資金預算績效管理辦法〉的通知》(高政辦字〔20xx〕1號)要求,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目標

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力爭到20xx年底,形成各科室(單位)參與的績效管理格局;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形成預算資金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實現預算執行和政策實施的融合,資金使用和部門履職的融合,使預算績效管理成為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重要紐帶。

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實行範圍

將專項預算資金和下設事業單位項目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績效管理。

三、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職責分工

黨政辦統籌預算績效管理,統籌組織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各業務科室負責分管的專項預算資金和項目支出的績效評估、目標設置、過程跟蹤、評價實施、問題整改、結果應用、信息公開等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下屬事業單位負責本單位項目支出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四、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任務

(一)建立預算績效評估機制

融合財政預算評審、項目審核等,在關鍵性政策明確提出、財政預算精心安排時積極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重點論證立項必要性、資金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以性行、籌資合規性等,並將績效評估結果做為提出申請財政預算的必不可少要件。

(二)加強績效目標管理

各科室(單位),搞好績效目標管理。在基本建設年度部門財政預算時,水解細化各項工作任務,同步申報年度和中期績效目標,績效目標應當準確、定量、可取、極易考核,並與年度和中期工作計劃、工作任務及財政預算相匹配。必須強化對績效目標的審查,把績效目標做為財政預算精心安排的重要依據,與資金規模相匹配,做為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的依據。

(三)健全預算績效標準體系

大力推進財政預算績效共性指標框架建設,逐步創建和健全囊括各項開支、合乎目標內容、注重績效特色、細化和定量的財政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大力推進財政預算開支標準、資產佈局標準和事業成本以及分後領域、分後層次的業務標準體系建設,同時實現財政預算管理、業務管理和績效管理的深度融合。業務標準必須必須與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財政預算開支標準等貫通相匹配,注重結果導向,重點考核實績,同時實現科學合理、細化定量、基數排序可以測、動態調整、資源共享共享資源。

(四)做好績效運行監控

各科室(單位)必須對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程度和財政預算繼續執行進度展開動態“雙監控”,辨認出問題及時制止,保證績效如期保質保量同時實現。定期蒐集財政預算繼續執行和項目實行信息,彙總分析監控結果,嚴格執行非政府實行單位及時制止繼續執行中的偏差;對績效監控中辨認出績效目標實行情況與財政預算繼續執行進度輕微不相匹配的'項目,或者存有輕微問題、預期並無績效、高績效的項目,必須責令其暫緩或暫停繼續執行,並將財政預算及時調整至其他急需項目;對因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同時實現而自行調整的,應當及時嚴格執行按照財政預算管理程序,隨其財政預算調劑一併提出申請調整。

(五)全面實施績效評價

按照有關時限等建議,各科室(單位)必須通過Benfeld與外部評價結合的方式,對財政預算資金積極開展績效評價;必須同時實現財政預算資金績效自評價全系列全面覆蓋,合理設置Benfeld指標權重,對財政預算繼續執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程度展開定量評分;必須融合年度評價,對實行期少於一年的關鍵性政策和項目推行全系列週期績效評價。在績效評價非政府實行時,關鍵的、上級存有明確要求的或經核准的項目,可以委託第三方機構參予績效評價工作,保證績效評價結果客觀公正、真實有效。

(六)完善評價結果應用

推動財政預算與績效的融合。加強績效事前評估、目標管理、監控、評價各環節與財政預算精心安排和政策調整掛勾機制。事前績效評估程序不符合規定或者結果予以積極支持的嚴禁精心安排財政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監控結果應當做為年度預算精心安排和調整的依據,績效評價結果列入年度預算繼續執行考核,與下年度預算精心安排和資金分配掛勾。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非政府領導

各科室(單位)要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科學統籌預算績效管理各個環節。要明確分工和責任,理順工作機制,要與本級財政部門在預算績效目標設定、績效執行監控、績效評價等環節緊密配合,並重點對預算投入和過程進行評價;應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合理確定績效指標和評價指標值,並重點對預算產出、效果和滿意度進行評價,實現績效管理與業務管理的深度融合。

(二)狠抓培訓宣傳

各科室(單位)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預算管理培訓,提高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網絡平台等多種媒介,積極宣傳發改預算績效理念,為預算績效管理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3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和水利部《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水利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優化水利公共資源配置,提升水利公共服務水平,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目標

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力爭到20xx年底,形成由局黨組統一領導,各處室(單位)、區縣分工協作,全行業廣泛參與的績效管理格局;構建涵蓋部門(單位)和區縣、資金和政策全方位,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形成水利預算資金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實現預算執行和政策實施的融合,資金使用和部門履職的融合,使預算績效管理成為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提高水利公共服務質量的重要紐帶。

二、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範圍

將全市水利專項預算資金和政策、局機關及局屬事業單位項目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績效管理。

水利專項預算資金包括水利發展資金、中央基建投資(水利)、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三峽後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基金)、三峽水庫庫區基金、水利救災資金、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農村小水電增效擴容)等。

區縣依據市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貧困區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的實施意見》、市政府《關於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相關規定,統籌整合非水利行業資金用於水利建設的,納入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範圍;水利專項預算資金被統籌整合用於非水利建設的,不再納入水利預算績效管理,並調整對應績效目標。

三、預算績效管理職責分工

按照《重慶市水利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明確的處室職責及屬地管理原則,將水利預算績效管理職責分工如下:

財務處統籌全市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統籌組織水利發展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各業務處室負責分管的水利專項預算資金和政策、本處室實施的局機關項目支出的績效評估、目標設置、過程跟蹤、評價實施、問題整改、結果應用、信息公開等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局屬事業單位負責本單位項目支出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區縣負責本轄區水利專項預算資金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四、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任務

(一)建立預算績效評估機制

結合預算評審、項目審批等,在重大政策提出、預算安排時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重點論證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性行、籌資合規性等,並將績效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必須深刻認識到保障“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的貫徹落實,是水利資金分配和預算安排最大績效,重大支出政策或項目首先要將對補短板、強監管的支撐作用作為申報的前置評估條件。

(二)加強績效目標管理

各處室(單位)、各區縣應貫徹落實水利補短板、強監管的各項決策部署,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做好績效目標管理。績效目標管理應做到“三同步”,即績效目標與預算同步申報、同步批覆、同步調整。在編制年度部門預算時,分解細化各項工作任務,同步申報年度和中期績效目標,績效目標應清晰、量化、可行、易考核,並與年度和中期工作計劃、工作任務及預算相匹配。要加強對績效目標的審核,把績效目標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與資金規模相匹配,並在批覆預算時,同步批覆績效目標,作為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的依據。績效目標一經批覆,原則上不得調整,確需調整的,應根據預算管理要求,隨預算同步調整。績效目標設置應嚴格按照《重慶市市級政策和項目預算績效管理辦法(試行)》(渝財績〔20xx〕19號)有關規定執行。

(三)健全預算績效標準體系

加快水利預算績效共性指標框架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涵蓋各項支出、符合目標內容、突出績效特色、細化和量化的水利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加快水利行業預算支出標準、資產配置標準和事業成本以及分領域、分層次的業務標準體系建設,實現預算管理、業務管理和績效管理的深度融合。業務標準必須要與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預算支出標準等銜接匹配,突出結果導向,重點考核實績,實現科學合理、細化量化、可比可測、動態調整、共建共享。

(四)做好績效運行監控

各處室(單位)、各區縣要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進行動態“雙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績效如期保質保量實現。定期收集預算執行和項目實施信息,彙總分析監控結果,督促組織實施單位及時糾正執行中的偏差;對績效監控中發現績效目標實施情況與預算執行進度嚴重不匹配的項目,或者存在嚴重問題、預期無績效、低績效的項目,要責令其暫緩或停止執行,並將預算及時調整至其他急需項目;對因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而確需調整的,應及時督促按照預算管理程序,隨預算調劑一併申請調整。

(五)全面實施績效評價

按照有關時限等要求,各處室(單位)、各區縣要通過自評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水利預算資金開展績效評價;要實現水利預算資金績效自評價全覆蓋,合理設置自評指標權重,對預算執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進行量化打分;要結合年度評價,對實施期超過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項目實行全週期績效評價。在績效評價組織實施時,重要的、上級有明確要求的或經批准的項目,可委託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評價工作,確保績效評價結果客觀公正、真實有效。委託第三方機構時應嚴格執行《重慶市水利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機制和費用標準(試行)》等相關規定。

(六)完善評價結果應用

促進預算與績效的融合。強化績效事前評估、目標管理、監控、評價各環節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鈎機制。事前績效評估程序不符合規定或者結果不予支持的不得安排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監控結果應作為年度預算安排和調整的依據,績效評價結果納入年度預算執行考核,與下年度預算安排和資金分配掛鈎。

推進績效信息公開。各處室(單位)、各區縣應嚴格按照《重慶市市級預算績效信息公開辦法(試行)》(渝財績〔20xx〕20號)的規定,將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績效指標體系、整體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等信息,按照統一要求向社會公開,迴應社會關切,接受社會監督。

健全績效監督問責機制。加強對績效管理的監督問責,對績效管理差的處室(單位)和區縣要進行約談並限期整改,對績效管理一般的要督促改進,對擅自調整績效指標、弄虛作假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通報批評;發現違法違紀線索的,移交有關部門查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處室(單位)、各區縣要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科學統籌預算績效管理各個環節。要明確分工和責任,理順工作機制,要與本級財政部門在預算績效目標設定、績效執行監控、績效評價等環節緊密配合,並重點對預算投入和過程進行評價;應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合理確定績效指標和評價指標值,並重點對預算產出、效果和滿意度進行評價,實現績效管理與業務管理的深度融合。

(二)強化工作考核

各處室(單位)、各區縣要將預算績效結果納入幹部考核體系,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公務員考核的重要參考,充分調動幹部履職盡責和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各級預算績效管理部門加強對水利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的考核和督促,不斷提高績效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

(三)抓好培訓宣傳

各處室(單位)、各區縣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水利預算管理培訓,提高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網絡平台等多種媒介,積極宣傳水利預算績效理念,為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中央、省、市、縣關於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完善機制、強化應用,建立健全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信息公開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不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支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二)工作原則

1.編制項目績效目標。按照“誰使用資金誰編制績效目標”的原則,要求制定的績效目標客觀且可測量、細化量化、合理可行、相應匹配、重點突出。

2.非政府實行項目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全面落實財政預算繼續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順利完成情況。

3.定期組織開展項目績效自評工作。

二、工作目標

建立工作機制,建立系統規範的績效管理制度、辦法、工作規程和技術指標體系、考核考評制度、基礎數據庫等,部門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管理。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切實發揮預算績效管理實效,提升我局績效管理整體水平。

三、主要任務

部門的績效預算管理包括: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五個環節。

(一)事前績效評估(評審)

組織開展項目評審,項目評審的肉容主要是項目立項的必要性、投入的經濟合理性、績效目標的合理性、實施方案的可行性、籌資的合規性等。

(二)績效目標管理

結合實際全面設置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及項目績效目標(績效目標不僅要包括產出、成本,還要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影響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績效指標)。

1、績效目標的內容和分類

(1)按照預算支出的範圍和內容劃分,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基本開支績效目標,就是指部門財政預算中精心安排的基本開支在一定期限內對本部門(單位)正常運轉的預期確保程度。通常不單獨預設,而是列入部門(單位)整體開支績效目標統籌規劃考量。

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是指項目建設的要求,設立並通過預算安排的項目支出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部門(單位)整體開支績效目標就是指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按照確認的職責,利用全部部門財政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至的總體生產量和效果。

(2)按照時效性劃分,包括中長期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

中長期績效目標就是指部門財政預算資金在跨度多年的計劃期內預期達至的生產量和效果。年度績效目標就是指部門財政預算資金在一個財政預算年度內預期達至的生產量和效果。

2、績效目標設定

績效目標預設就是指財政預算管理和績效目標管理的建議,基本建設績效目標並向縣財政局上報績效目標的過程。按照“誰提出申請資金,誰預設目標”的原則,績效目標由項目負責管理股室預設。項目開支績效目標,在該項目列入部門財政預算項目庫之前基本建設,並按建議隨同各部門項目庫遞交財政局;部門(單位)整體開支績效目標,在申報部門財政預算時基本建設,並按建議遞交財政局。

績效目標要能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並以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預期產出和預期效果。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等。績效標準是設定績效指標時所依據或參考的標準。一般包括歷史標準、行業標準、計劃標準和財政部認可的其他標準。

績效目標預設的依據包含: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部門職能、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或項目規劃;部門中期財政規劃;縣財政局中期和年度預算管理建議;有關歷史數據、行業標準、計劃標準等;合乎財政部門建議的其他依據。

(1)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設定方法:對項目的功能進行梳理,包括資金性質、預期投入、支出範圍、實施內容、工作任務、受益對象等,明確項目的功能特性;

依據項目的功能特性,預計項目實施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確定項目所要實現的總體目標,並以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對項目支出總體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從中概括、提煉出最能反映總體目標預期實現程度的關鍵性指標,並將其確定為相應的績效指標;通過收集相關基準數據,確定績效標準,並結合項目預期進展、預計投入等情況,確定績效指標的具體數值。

(2)部門(單位)整體開支績效目標的預設方法:對部門(單位)的職能展開剖析,確認部門(單位)的各項具體內容工作職責;

融合部門(單位)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晰年度主要工作任務,預計部門(單位)在本年度內履行職責所必須達至的總體生產量和效果,將其確認為部門(單位)總體目標,並以定量和定性結合的方式展開定義;依據部門(單位)總體目標,融合部門(單位)的各項具體內容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確認每項工作任務預計必須達至的生產量和效果,從中歸納、提煉出最能夠充分反映工作任務預期同時實現程度的關鍵性指標,並將其確認為適當的績效指標;通過蒐集有關基準數據,確認績效標準,並融合年度預算精心安排等情況,確認績效指標的具體內容數值。

(三)績效跟蹤與運行監控

負責管理項目的股室對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程度和財政預算繼續執行進度推行“雙監控”,辨認出問題必須及時制止,保證績效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同時實現。績效追蹤就是全過程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財政預算績效管理主體根據確認的項目績效目標,通過動態或定期收集項目管理信息和項目績效運轉信息,對項目管理的各有關內容和目標建議的順利完成情況展開追蹤,並在概括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系統地充分反映財政預算繼續執行過程中的項目績效目標的運轉情況和同時實現程度,制止績效運轉偏差,推動項目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的管理活動。

1、績效跟蹤的內容

各業務股室必須創建績效追蹤機制,對財政預算繼續執行過程中的項目管理和目標建議的順利完成情況(目標確保)、目標同時實現程度、目標偏差和促發情況等展開追蹤。

(1)目標保障情況。重點跟蹤保障項目各階段有效實施相關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專項辦法、管理措施)的完整性,項目實施中相關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其中:進度管理、資金撥付、政府採購、資產管理制度執行是目標保障情況跟蹤的重點),以及目標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2)目標同時實現程度。重點追蹤財政預算繼續執行情況,為順利完成績效目標所須要的各種資源成本消耗情況、項目管理及其順利完成情況,以及項目預期生產量、效果等目標的順利完成進度情況等。

(3)目標偏差情況。跟蹤重點目標在項目實施中的偏差度和影響度。

(4)目標促發情況。重點追蹤促發措施的制訂和自查全面落實情況。

2、績效跟蹤的流程

績效追蹤在財政預算項目啟動後實行,實行追蹤的具體內容時間可以根據項目的特點確認。在一個財政年度內,績效追蹤次數通常為x-x次。績效追蹤流程為:

(1)確定跟蹤目標。在核對項目基本信息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對相關績效目標按類細化,並確定績效跟蹤的重點目標。

(2)積極開展績效追蹤。依據確認的重點目標,對項目管理的有關內容和目標建議的順利完成情況實行績效追蹤,劃付追蹤信息,填制《績效追蹤表中(項目分階段順利完成情況表)》。

(3)進行偏差分析。根據績效跟蹤信息,對照重點跟蹤的目標,發現績效運行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填制《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

(4)明確提出促發路徑。依據偏差分析,融合項目實際,明確提出實行促發的路徑和方法,並填制《績效追蹤表中(績效目標同時實現情況及促發表中)》。

(5)及時實施糾偏。績效運行情況與設定的績效目標要求發生較大偏離時,績效跟蹤主體應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採取措施,及時糾偏。績效運行有重大偏離的,績效跟蹤主體應將相關情況及時上報主管部門或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對績效跟蹤發現無績效或低績效的項目,要按規定調整執行或停止執行。

(6)構成追蹤結論。依據項目基本情況、目標預設情況、項目非政府實行情況、績效目標順利完成及偏差情況、存有問題及促發情況等,編寫《績效追蹤結果報告》,構成追蹤結論。

負責項目的股室在完成績效跟蹤工作後的一個月內,將《績效跟蹤表(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及糾偏表)》和《績效跟蹤結果報告》報送縣財政局。

(四)績效評價

通過自評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預算執行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對預算執行情況以及政策、項目實施效果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報送縣財政局。

1、績效評價內容

績效目標與戰略規劃、事業發展的適應性;財政資金使用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項目管理情況,包括項目投資、項目實施、成本控制、財務監理、政府採購、合同管理、質量控制情況等;為加強管理所制定的相關制度、採取的保障措施及其執行情況;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包括預計產出、效果和影響力等。

2、績效評價指標

績效評價指標是依據細化量化的績效目標而形成的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

評價指標包含項目決策、項目管理和項目績效三方面。

實施評價時,應按照定性指標可衡量、定量指標應量化的要求,依據評價項目特點和評價工作需要,在績效評價三級指標的基礎上,對評價指標逐級分解和細化。

3、績效評價指標確認原則

相關性原則。應當與績效目標有直接的聯繫,能夠恰當反映目標的實現程度。

重要性原則。應優先採用最具有評價對象代表性、最能夠充分反映評價建議的核心指標。

可比性原則。對同類評價對象要設定共性的績效評價指標,以便於評價標準的規範和評價結果可相互比較。

系統性原則。應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定量指標應當定量,定性指標可以來衡量,系統充分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

經濟性原則。應當通俗易懂、簡便易行,數據的獲得應當考慮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4、績效評價指標標準

績效評價指標標準是指衡量財政支出績效目標完成程度的尺度。績效評價指標標準的選用應當堅持客觀公正、規範有效的原則。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可以選用不同的評價指標標準。績效評價指標標準主要包括:計劃標準,是指以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作為評價的標準;行業標準,是指參照國家公佈的行業指標數據制定的評價標準;歷史標準,是指參照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制定的'評價標準;其他標準。

5、績效評價方法

績效評價方法主要採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可以採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方法主要包括: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所指將一定時期內的開支與效益展開對照分析以評價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程度。它適用於於成本、效益都能夠精確計量的項目績效評價。

(2)比較法,是指通過對績效目標與實施效果、歷史與當期情況、不同部門和地區同類支出的比較,綜合分析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3)因素分析法,就是指通過綜合分析影響績效目標同時實現、實行效果的內外因素,評價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程度。

(4)最低成本法,是指對效益確定卻不易計量的多個同類對象的實施成本進行比較,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5)公眾評判法,就是指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等對財政支出效果展開評判,評價績效目標同時實現程度。

(6)其他評價方法。

負責管理項目的股室對財政預算繼續執行情況以及政策、項目實行效果積極開展績效Benfeld,評價結果上報縣財政局。上級專項資金Benfeld和部門財政預算項目Benfeld同時實現全系列全面覆蓋。

(五)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完善績效評價結果意見反饋制度和績效問題自查責任制,逐步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於做為下一期財政預算精心安排的參照,提升開支財政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

績效評價結果採用綜合評分定級的方法,總分值為分,績效評級分優、良、中、差。評價得分高於分(含分)的,績效評級為優;得分在(含分)—分的,績效評級為良;得分在(含分)—分的,績效評級為中;得分在分以下的,績效評級為差。實現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完善管理、預決算信息公開的“三結合”。對評價結果為差的項目,扣減下年度部門項目預算控制數,形成預算績效管理的剛性約束。

四、工作建議

(一)加強工作領導。按照xx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安排,各股室及下屬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工作主動性,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本部門預算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履行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職責,積極配合縣財政局開展工作,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順利推進實施。

(二)保證工作成效。在基本建設部門財政預算時同步制訂績效目標,項目繼續執行期間按照績效目標對專項資金採用情況展開追蹤監控,項目順利完成後必須全面實施績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做為財政預算精心安排的重要依據。縣住建局充分發揮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作用,按照縣財政局的統一部署,理清工作機制,制訂具體措施,構成工作合力,切實做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三)營造績效氛圍。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平台等,積極宣傳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倡導預算績效管理理念,為預算績效管理創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業務培訓,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四)提高管理績效。創建健全財政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機制,強化對各財政預算單位的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並加強考核結果應用領域,推動我縣財政績效管理工作有效率大力推進。

為進一步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推進現代預算管理體系建設,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效率,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xx〕34號)、《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湘辦發〔20xx〕1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5

根據市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印發的《20xx年度政府及部門績效管理考評方案》精神,結合水利工作實際,制定我局20xx年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線,以“建設民生水利,服務海西先行,實現水利科學發展”為載體,按照“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圍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標,以落實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年度工作任務及我局年度工作計劃為重點,深入推進績效管理,增強績效意識,改進管理方式,提升工作實效,為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績效評估內容

(一)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情況;

(二)本年度工作任務、指標完成情況:

(三)維護羣眾切身利益情況:

(四)水利部門自身建設情況。

三、評估方法

按照指標考核、公眾評議和察訪核驗三種方法進行。

(一)指標考核

l、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按照“科學簡便、務實管用、客觀公正、連續穩定"的原則,突出反映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指標項目內容由業務工作實績和行政能力建設兩大部分組成。結合水利行業實際,確定評估一級指標、年度工作目標和責任部門,由有關部門組織考核。

(1)業務工作實績部分:一級指標包括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完成年度工作任務,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有效作為和實際工作成效等能夠反映水利部門工作實績的評估指標10項,年度工作目標39項。主要根據“三定”方案確定的水利局職責,重點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突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市政府賦予的年度工作任務和我局年度工作要點進行設計。

(2)行政能力建設部分:一級指標包括科學民主行政、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廉潔行政情況等4項,年度工作目標項。

指標考核採取聯合抽查評估的方式進行。“業務工作實績”和“行政能力建設”分別佔60%和40%。業務工作實績每項一級指標的評估辦法採取指標完成情況佔公司績效管理實施方案,績效進步狀況和績效創新狀況分別佔5%的方式進行。行政能力建設中的科學民主行政評估主要是抽查當年單位出台的重大決策和重要決定的相關資料,評估科學民主行政機制和制度建立及執行情況:依法行政評估主要是抽查相關資料,評估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參照相關執法機構日常工作檢查情況進行;高效行政評估主要是抽查文件檔案,評估辦事辦文效率情況;廉潔行政評估是指局和局屬單位領導班子廉潔從政及局機關工作人員遵紀守法的情況。

(二)公眾評議

公眾評議由市效能辦委託市統計局具體實施。市統計局針對不同對象設制不同的測評表和問卷調查表,我局負責提供調查樣本600個。公眾評議以電話訪問為主、面訪為輔的方式進行。樣本抽選採用分層配額、隨機抽樣方法,兼顧地理分佈的均衡性和經濟有效性,按一定的百分比抽取評議樣本。公眾評議每年開展兩次,即中期評議和年終評議。

(三)察訪核驗

察訪核驗採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不定期開展,由市效能辦和局效能辦分別牽頭,組織其察訪核驗小組具體實施。通過對局機關暗訪,以及聽取彙報、查看資料、現場調查等形式,重點察訪制度落實、工作作風、工作效率、履行職責等方面的情況。

四、工作內容

建立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工作內容)包含績效目標設定、

績效責任分解、績效實施推進、績效監控分析、績效考核評估(實施方案第三點“評估方法”)、績效改進提升等六個方面。

(一)績效目標設立。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

根據“三定”方案和年度目標任務,結合水利行業實際,科學制定本局的年度績效目標任務。績效目標包含具體工作內容、工作措施、工作時限和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我局績效目標經局黨組研究確定後,以正式文件報市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並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二)績效責任分解。績效目標設立後,根據職能職責進

一步分解,細化為績效評估指標,並落實到各職能部門、責任科室和具體責任人,落實到崗位,形成具體的目標分解體系和責任落實體系。

(三)績效實施推進。以推動工作落實、提升工作績效為

目的,根據指標任務的分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職能科室建立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完成績效目標的工作質量、時序進度等具體要求,加強監督檢查,推進工作落實。同時,進一步簡化行政環節,優化行政流程,規範行政運作,改善行政管理,強化水行政機關的執行力,確保政令暢通。

(四)績效監控分析。加強對績效目標實現進展情況的跟

蹤監控,每季度局務會議聽取一次績效情況彙報,及時發現實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解決辦法。半年召開績效情況分析會,年終召開績效情況總結會,對績效目標的運行、實現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總結。局效能辦將組織效能建設監督員等,對我局績效運行、實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督查、分析,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採取針對性措施,推動和保證目標任務有效實現。

(五)績效改進提升。市委辦、市政府辦將適時通報市政府組成部門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市效能辦將對評估結果進行反饋。我局將根據“兩辦”通報和市效能辦的反饋情況,進行深度分析,查找薄弱環節,制定整改措施,進一步提升部門績效。同時,我局還要積極探索建立獎懲激勵機制,調動全局上下的積極性,深化效能建設和績效管理工作。

五、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及時召開局績效管理工作會議,傳達學習全市糾風和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20xx年度政府及其部門績效管理工作方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根據局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確定的評估內容,以及我局職能和年度目標任務,制定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經局黨組審定後報市效能辦審核;按照市績效評估工作小組對我局工作方案的批覆,各科室將工作任務細化到每位工作人員。

(二)績效總結。年底,局績效管理工作小組按照程序和要求對我局各項工作任務完成的實際成效和創新情況進行認真收集、彙總、評估。一是聽取責任科室完成、落實一級指標和年度工作目標情況的彙報;二是對定量指標進行量化考核:三是檢查或抽查有關文件、資料及檔案,對有關情況進行察訪核驗;四是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年度績效總結報告要求在20xx年1月l0日前報局效能辦。

(三)公眾評議。市統計部門於7月和l2月組織開展公眾評議。我局將及時瞭解評議情況,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

(四)明查暗訪。明查暗訪主要工作由市效能辦牽頭,有關部門配合,年內不定期組織開展。我局效能監督檢查小組將不定期開展暗訪,對發現的問題以一定形式進行通報,並將督查情況記錄在案,作為科室和個人評先評優、考核獎懲的依據。

(五)抽查評估。20xx年2月底前,市效能辦將對我局績效管理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抽查評估,我局要認真做好迎接抽查評估的準備工作。

六、措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樹立正確的績效價值觀,把績效管理作為行政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增強主體責任意識,認真貫徹,狠抓落實。把績效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程,切實加強對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形成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各分管領導負責抓,局效能辦組織協調,局機關各科室及其工作人員積極參與、自覺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二)認真組織實施。根據指標體系以結果為導向、以實績為核心和充分體現局職能的發揮、年度目標達到最佳工作狀態的總體要求,各科室要按照項一級指標和項年度工作目標要求,既要把握全局評估的內容,又要明確各自工作任務,逐項逐條抓好落實。

(三)堅持求實求效。績效管理工作要與我局職能職責、中心工作緊密結合,防止“兩張皮”。要通過績效管理推動中心工作和重點目標任務的落實,促進機關管理科學、規範和高效運轉。要把求真務實精神貫穿於績效管理工作全過程,堅持買事求是原則,客觀真實地反映全局的工作實績;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努力增強績效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性;堅持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原則,努力做到以實績説話;堅持科學性、合理性、導向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原則,努力做到切實可行;嚴格查核相關數據資料,確保其真實性、客觀性和準確性,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

(四)不斷開拓創新。局機關各科室及其工作人員要充分

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開拓創新,以新思路、新舉措、新業績全面推進各項工作,促進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同時要立足實效,發揮優勢,凸顯特色,力爭在全市同類工作中爭先靠前。堅持求實創新,不斷總結推廣工作中切實可行的經驗做法,對在市效能辦組織的績效抽查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6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確保全縣各項目標任務及全省政府績效管理試點任務圓滿完成,按照我省《關於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冀辦發〔20xx〕53號)、市《關於建立政府績效管理工作聯席會議的通知》(石辦字〔20xx〕71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為目標,以加快發展、提高效能為主線,深入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工作,促進部門、單位改進作風、主動作為、注重實效,不斷提高執行力和公信力,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組織領導

為確保政府績效管理工作取得實效,成立我縣政府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務副縣長馮立業同志任組長,縣委、組織部長鍾亞輝同志,縣委、縣紀委書記王建華同志任副組長,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縣委組織部、縣監察局、縣編辦、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工信局、縣審計局、縣統計局、縣法制辦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績效辦),辦公室主任由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局長劉貴鎖同志兼任。績效辦承擔日常工作。

三、績效管理範圍

實行政府績效管理的對象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工作部門和事業單位共計48個。績效管理對象分為承擔日常工作和承擔古城風貌恢復工作兩類。

(一)承擔日常工作的績效管理對象(39個)

1、鄉、鎮政府:南牛鄉、新城鋪鎮、西平樂鄉、新安鎮、南樓鄉、曲陽橋鄉、北早現鄉等7個鄉鎮。

2、縣政府工作部門和單位:縣政府辦、招商局、工信局、水務局、農牧局、畜牧水產中心、農機管理中心、林業局、商務局(糧食局)、農開辦、市場辦、供銷總社、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宗教局)、人社局、財政局、社保局、醫保中心、就業局、礦管辦、文廣新局、衞生局、計生局、統計局、公安局、司法局、環保局、審計局、食藥監局、安監局、縣行政服務中心等32個部門和單位。

(二)承擔古城風貌恢復工作的績效管理對象(9個)

規劃分局、國土分局、住建局、發改局、文管局、城管局、交通局、正定鎮、城區街道辦事處等9個單位。

四、績效管理內容及指標設定

(一)對承擔日常工作績效管理對象考核指標的設定。

1、鄉、鎮政府考核目標的設定。指標設置為三級體系,一級指標為2項:經濟發展、社會民生(二、三級指標詳見附件1)。

2、縣政府工作部門和單位目標的設定。指標設置為三級體系,一級指標為3項:經濟發展、業務工作、優化發展環境工作(二、三級指標詳見附件2)。

(二)對承擔古城風貌恢復工作績效管理對象考核指標的設定。

指標設置為三級體系,一級指標為1項:古城風貌恢復工作(二、三級指標詳見附件3)。

五、績效指標評估及分值

(一)對承擔日常工作鄉鎮的指標評估。

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實行百分制評估,運用指標評估、領導評估兩種方式進行。

1、指標評估(90分)。以量化下達的指標為標準值,達到及超過標準值的計滿分,低於標準值的按實際完成比例折算計分。

2、領導評估(10分)。設定具體分值,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包該鄉鎮四機關領導對績效管理單位的考核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打分評估。

指標評估和領導評估分為中期評估(7月)和年終評估(次年1月)。權重均為50%。

(二)對承擔日常工作部門和單位的指標評估。

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實行百分制評估,綜合運用指標評估、公眾評估、領導評估等方式進行。

1、指標評估(60分)。以量化下達的指標為標準值,達到及超過標準值的計滿分,低於標準值的按實際完成比例折算計分。

2、公眾評估(30分)。每個季度一評估,對不同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劃分檔次,每個檔次對應不同分值,將主觀評價轉化為量化得分。權重均為25%。

3、領導評估(10分)。設定具體分值,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縣領導對績效管理單位的考核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打分評估。

指標評估和領導評估分為中期評估(7月)和年終評估(次年1月)。權重均為50%。

(三)對承擔古城風貌恢復工作績效管理對象的指標評估。

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實行百分制評估,運用指標評估、領導評估兩種方式進行。

1、指標評估(70分)。以量化下達的指標為標準值,達到及超過標準值的計滿分,低於標準值的按實際完成比例折算計分。

2、領導評估(30分)。設定具體分值,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古城風貌恢復工作主管領導對部門完成工作情況進行打分評估。

指標評估和領導評估每月評估一次。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7

一、總體目標

建立以績效結果為導向,以績效目標為基礎,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應用為保障,以制度機制建設為支撐,以改善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目的,覆蓋所有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二、基本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區黨工委、管委會的統一領導下,由區財政金融部牽頭,各預算單位分工負責。區財政金融部負責制定預算績效管理相關制度,組織對重點支出進行績效評價和再評價,組織指導各預算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預算單位是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實施部門本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指導下屬單位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2.統籌規劃,全面大力推進。融合單位實際,按照先易後難原則,優先選擇重點民生開支、社會公益性較強以及社會關注度較低的項目展開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在此基礎上穩步大力推進基本開支績效管理、部門整體開支績效管理和財政綜合績效管理。

3.客觀公正,公開透明。預算績效管理要符合真實、客觀、公平、公正的要求,做到標準統一、指標科學、數據準確、程序透明、方法合理、結果公正。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依法公開,接受監督。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專家和社會公眾等第三方力量推進預算績效管理。

4.規範程序,嚴苛考核。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職責明晰、責權對等、簡便易行、規範高效率的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運行機制、工作流程和制度體系,推行全過程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切實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評估結果應用領域,建立健全績效目標申報、審查、批准機制,將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列入管委會年度績效工作考核,創建有效率的問責機制和鞭策約束機制,嚴格考核考核、問責問效。

三、主要內容

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包含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轉管理、績效評價管理、績效評價結果意見反饋應用領域等環節。大力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就是必須將績效管理帶入財政預算管理全過程,逐步創建預算編制存有目標、財政預算繼續執行存有監控、財政預算順利完成存有評價、評價結果存有意見反饋、意見反饋結果存有應用領域的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一)加強績效目標管理

1.績效目標預設。財政預算單位在基本建設年度預算和申報項目時,必須根據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制訂具體內容、可以來衡量、一定時期內可實現的績效目標,明晰開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並緊緊圍繞績效目標基本建設準確、定量、易於考核的績效指標。主管部門必須對本級和下屬單位申報的'績效目標展開論證和審查,並彙總基本建設本單位的財政預算績效目標。

2.績效目標審核。區財政金融部要對預算單位報送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包括績效目標與部門職能的相關性、績效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實現績效目標所需資金的合理性等。績效目標不符合要求的,報送單位應進行調整、修改,經區財政金融部審核合格後,方可進入下一步預算編審流程;低績效或無績效的項目,將調減預算資金或不予安排預算資金。

3.績效目標批准。管委會財政收支財政預算經株洲市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後,區財政金融部應在批准部門財政預算的同時批准績效目標。

(二)開展績效運行跟蹤監控管理。區財政金融部和預算單位要對績效信息進行跟蹤監控和督促檢查,重點監控是否符合預算批覆確定的績效目標,發現預算支出績效運行與原定績效目標發生偏離時,應及時採取措施糾正,情況嚴重的應暫緩或停止該項目的執行。確因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需調整績效目標的,根據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和審核流程,隨預算一併調整。實行預算中期評估調整制度,在年度預算執行中適時開展以預算績效運行為重點的預算中期評估調整,對執行績效不好或無法執行的項目提出處理意見,視情節輕重調整該項目預算。

(三)實行財政預算績效評價。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包含項目績效評價、部門整體開支績效評價和財政績效綜合評價。財政預算繼續執行完結後,各責任單位必須及時對繼續執行結果展開績效評價,重點評價繼續執行結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1.開展績效自評。預算單位要成立由資金管理、財務人員等組成或聘請第三方參與的績效評價組,組織開展本單位的績效自評工作,並指導和督促所屬單位做好績效自評工作,及時將自評報告報區財政金融部。

2.實行重點評價和再評價。區財政金融部必須對財政預算單位的績效評價工作展開指導、監督和檢查,並對其上報的績效評價報告展開審查。對區級關鍵性產業類專項、農林水利、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教育科技、醫療衞生等社會公共項目,實行財政重點評價和再評價,並逐步不斷擴大評價範圍。必須創建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可以實行非政府專家、委託社會中介等評價方式,逐步實行第三方機構單一制評價。

3.實施多層次績效評價。區財政金融部對預算單位、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要開展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積極開展區級財政支出管理績效綜合評價。

(四)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領域

1.建立績效報告制度。預算單位要按年度工作安排向區財政金融部提交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區財政金融部要向管委會報告預算績效管理綜合情況和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為管委會決策提供績效參考。

2.創建意見反饋自查制度。區財政金融部應在評價工作完結後,將績效評價結果意見反饋給被評價部門,被評價部門應當針對項目實行中存有的問題和評價建議深入細緻展開自查,並在接到意見反饋意見書之日起一個月內將全面落實自查情況意見反饋至財政部門。

3.建立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相結合的制度。區財政金融部要將預算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預算資金撥付、預算調整和下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於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的項目或單位,安排資金時給予重點支持;對於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為“良”的項目或單位,安排資金時予以優先保障;對於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為“中”的項目或單位,在安排資金時從緊從嚴,在與政策不牴觸的情況下減少資金安排;對於績效評價結果為“低”的項目或單位,將列入重點監控。

4.創建績效評價結果官方制度。按照政府信息官方的有關規定,績效信息必須官方,將財政預算績效報告和績效評價結果,尤其就是一些社會關注度低、影響力小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開支績效情況,依法向社會官方,拒絕接受社會監督。

5.建立績效問責制度。管委會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實施行政問責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財政資金使用主體責任、“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權責機制。

四、確保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管委會主任為組長,分管財政副主任為副組長,區財政金融部、紀檢監察局、審計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導協調和監督督查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區財政金融部,由劉一衞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各鎮街和預算單位都要相應成立專門班子,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

2.健全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制度,規範績效目標、績效追蹤、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領域等各項工作流程,保證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與預算編制、繼續執行、監督的有效率貫通。創建科學規範的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大力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台建設,為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提供更多制度和技術提振。

3.建立考核機制。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納入管委會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各部門工作的重要依據。對工作成績突出的部門和個人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採取重點督查、隨機檢查等方式,及時有效解決問題困難,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

4.強化宣傳培訓。充分利用今日雲龍、雲龍公佈、雲龍官網等媒體平台,積極主動宣傳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典型作法,進一步增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意識,為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營造較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強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專業知識培訓,進一步增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提升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8

為認真貫徹落實長治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長政辦發〔20xx〕101號)精神,全面做好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以改善行政管理、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為核心,積極探索開展政府績效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構建科學的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和考評結果運用機制,進一步規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倡行“一爭天下無難事”的武鄉精神,優化發展環境,努力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為我縣率先轉型跨越、實現脱貧翻番建設目標提供服務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兼收幷蓄、改革創新,牽頭抓總、分工負責,穩步推進、分步實施,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

(二)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羣眾公認的原則;

(三)堅持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相結合;堅持獎優、治庸、罰劣;堅持科學性、合理性、導向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持續改進工作的原則。

三、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府績效管理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績效管理工作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建立完善政府績效管理制度,構建政府整體績效管理體系,積累績效管理經驗,推動政府行政效能提升,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四、績效管理範圍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委、局、辦,直屬事業單位,條管單位和鄉鎮、縣政府部門單位、條管單位所屬科室、站所(隊)及其在職公務員、事業編制工作人員。

五、績效管理內容

(一)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完善“四級”績效管理體系。“一級”績效管理,即:縣人民政府自我管理考核,由縣人民政府制定副縣長管理考核辦法,並抓好組織實施;“二級”績效管理,即:縣人民政府對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條管單位管理考核,年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由縣考核辦負責。“三級”績效管理,即: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條管單位對其下屬科室、局(二級局)、所、隊、處、辦管理考核,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條管單位分別研究制定本單位科室、局(二級局)、所、隊、處、辦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並抓好組織實施。“四級”績效管理,即: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條管單位對本單位和下屬單位幹部職工的管理考核,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條管單位按照人事部門的要求,分別研究制定本單位幹部職工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抓好組織實施。

(二)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成立縣政府績效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考核辦、組織、發改、編辦、人社、財政、審計、統計、法制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到績效管理工作機構統籌協調和各責任單位各負其責相結合,在建立績效制度、確定績效目標、加強過程管理與監督檢查、採集績效數據、運用績效結果等方面形成合力,確保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9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主要目標

從20xx年起,在全縣範圍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到20__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新體系。到20__年底,全面形成“預算決策有評估、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新機制,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着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變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重點

(一)建立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

將績效管理實施對象從項目預算為主向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政府收支預算及政策拓展,逐步提高績效管理層級。

1.實施政策和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範圍覆蓋到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各類政策和項目。對新增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對實施期超過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項目實行全週期跟蹤問效,建立動態評價調整機制;對即將到期或者執行完畢的'政策和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及時完善、調整、清退執行到期且績效不高的政策和項目。政策類、項目類的預算績效管理,分別由新增政策和項目的鄉鎮、部門負責實施。

2.實施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將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的預算收支全面納入績效管理,增強其預算統籌能力。圍繞單位職責、行業發展規劃、年度重點任務,以預算資金管理為主線,統籌考慮資金、資產和業務活動,從運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職效能、社會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衡量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整體及核心業務實施效果。

3.穩步推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將縣級和鄉鎮財政收支預算全面納入績效管理。預算收入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講求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宏觀經濟政策相銜接。預算支出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堅持有保有壓,着力支持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堅持量力而行、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得設定過高民生標準和擅自擴大保障範圍。

(二)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

將預算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的各個環節,着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後有機銜接的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實現事前績效評估和績效目標管理與鄉鎮、部門和單位預算編制同步,目標運行監控的事中跟蹤與鄉鎮、部門和單位預算執行同步,事後績效評價結果與鄉鎮、部門和單位履職問責和行政效能考核同步的績效管理閉合、循環鏈條。

1.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建立新增政策和項目的事前績效評估機制,新增政策和項目的鄉鎮、部門要重點圍繞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方案完整性、計劃可行性、籌資合規性等方面形成績效評估報告,並將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縣、鄉鎮財政部門要加強其他重大項目績效評估,大力推進關口前移,加快實現預算立項評價前置化、制度化、機制化,並將評價、評估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對重點單位、重大項目組織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績效評估。

2.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將績效目標設置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未按規定設定績效目標或目標審核未通過的一律不得安排預算。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要將績效目標設置範圍從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擴大到鄉鎮、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目標。績效目標應依據法律法規、單位職能、中長期規劃和相關標準等從數量、質量、時效和效果四個維度設定,做到導向清晰、具體量化、合理可行。預算經同級人大批准後,績效目標與預算同步批覆下達。

3.做好績效運行監控。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對績效目標運行偏離、未達預期進度或目標的,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要分析原因並及時糾正;對確因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需調整預算和績效目標的,應按規定程序調整。對實施中與績效目標有較大偏差或存在嚴重問題的政策、項目要暫緩執行或停止預算執行;對問題整改不到位的予以調減或收回預算資金,督促及時整改落實,同時向縣政府報告。

4.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建立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自評、鄉鎮和部門重點評價、財政重點再評價相結合的多維度績效評價體系。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要逐步加大績效自評力度,加快實現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重大政策和項目績效的自評全覆蓋;要選擇部分資金規模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和項目開展重點評價,將評價報告報送縣政府,並向縣級財政部門和相應主管部門備案;縣級財政部門要探索建立對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預算績效自評結果的財政重點再評價機制,重點審核評價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建立財政重點績效評價目錄管理機制,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重點領域,選擇部分鄉鎮、部門和單位、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單項或整體績效評價。

5.加強評價結果應用。健全完善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制度和問題整改責任制,加快形成結果反饋、問題整改、績效提升的良性循環,將評價結果用於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和編制規劃,用於改進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用於調整預算安排方式、增減預算規模和優化支出結構,並及時調整完善相關制度措施。讓資金使用單位從“要我有績效”向“我要有績效”轉變。

6.強化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要將年度預算績效目標隨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預決算向社會主動公開;將績效自評報告、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在報告形成20日內主動向社會公開。縣級監督機構和審計部門應將績效問題整改情況、整改效果以及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預算績效信息公開作為監督和審計的重要內容。縣級財政部門要將績效目標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績效考核等績效信息及時反饋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各有關責任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要及時整改和完善預算管理。

(三)建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加快構建覆蓋“四本預算”的預算績效管理新體系,着力增強預算績效管理的整體性和協調性。一般公共預算績效管理重點關注財政收入質量、預算支出效益特別是重大政策和項目的實施效果,同時,積極開展基建投資項目、政府投資基金、政府採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務、PPP項目的績效管理;政府性基金預算績效管理重點關注徵收標準、使用效果和對專項債務的支撐能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管理重點關注落實國家政策、收益上繳、支出結構、使用效果等情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績效管理重點關注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政策效果、基金管理、預算平衡、運行風險、可持續性等情況。加強“四本預算”的統籌聯動,整合使用方向相同或類似的預算資金,提升財政資金配置績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

堅持黨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增強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各鄉鎮、各部門要建立黨委、黨組領導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對本鄉鎮、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力量。

1.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協調機制,提出本鄉鎮、本部門貫徹落實方案,明確本鄉鎮、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各項具體工作落到實處。

2.縣級財政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健全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相適應的內部組織架構,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力量。要加快推進預算績效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要牽頭建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專家庫,對專業性強的工作應當引入專家參與和評估,提升工作質量;要牽頭制定涵蓋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管理、績效結果應用等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和重點領域的相關制度辦法。

3.新增政策和項目的鄉鎮、縣級部門分別負責政策、項目的績效管理。要牽頭健全和完善涵蓋事前績效評估、績效運行監控、評價結果應用等各關鍵環節的管理流程,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

4.國資管理部門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管理。

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醫療保障部門負責社保基金預算績效管理。

6.各鄉鎮、縣級部門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負責本鄉鎮、本部門整體、政策和項目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定本鄉鎮、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制度辦法,探索建立鄉鎮和部門預算整體績效報告制度,組織實施本鄉鎮、本部門及所屬單位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並對本鄉鎮、本部門績效結果的真實性負責,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延伸至基層單位和資金使用終端。

(二)完善標準體系,強化考核激勵

1.縣級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普遍適用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共性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框架。各部門要負責建立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並報縣級財政部門備案。

2.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將納入政府績效和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公務員考核的重要參考。建立考核結果通報制度,對工作成效明顯的鄉鎮和部門給予表彰,對推進不力的鄉鎮和部門提請縣政府進行約談並責令限期整改。

3.財政部門會同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建立“掛鈎”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資金分配、政策調整掛鈎。對績效好的政策和項目原則上優先保障,對績效一般的政策和項目要督促改進,對交叉重複、碎片化的政策和項目予以調整,對低效無效資金一律削減或取消,對長期沉澱的資金一律收回並按照有關規定統籌用於亟需支持的領域。

(三)壓實責任,健全問責機制

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預算績效負總責,項目責任人對項目預算績效承擔具體責任,對重大項目的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追究制。

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要自覺接受本級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嚴肅查處財政資金低效無效使用、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的行為。縣級財政部門要開展全過程財政重點政策和項目以及鄉鎮、部門、單位整體的績效監督工作。縣級審計部門要依法對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情況開展審計監督並納入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財政、審計部門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應當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各鄉鎮、縣級部門和單位因事前績效評估、績效自評結果不實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的依紀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責任,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10

為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新政辦發〔20xx〕173號)精神,全面做好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戰略任務,以改善行政管理、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為核心,積極探索開展政府績效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構建科學的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和考評結果運用機制,進一步規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倡行“新疆效率”和“新疆精神”,優化發展環境,努力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為把我縣建設“五中心、兩基地、一名城”,率先實現“三化”目標提供服務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兼收幷蓄、改革創新,牽頭抓總、分工負責,穩步推進、分步實施,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

(二)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羣眾公認的原則;

(三)堅持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相結合;堅持獎優、治庸、罰劣;堅持科學性、合理性、導向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持續改進工作的原則。

三、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點的政府績效管理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績效管理工作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建立完善政府績效管理制度,構建政府整體績效管理體系,積累績效管理經驗,推動政府行政效能提升,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四、績效管理範圍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委、辦、局,直屬事業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和鄉鎮、縣政府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所屬科室、站所(隊)及其在職公務員、事業編制工作人員。

五、績效管理內容

(一)完善績效管理體系

1.完善“四級”績效管理體系。“一級”績效管理,即:縣人民政府自我管理考核,由縣人民政府制定副縣長管理考核辦法,並抓好組織實施;“二級”績效管理,即:縣人民政府對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管理考核,其中,鄉鎮年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由縣督查室負責;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年度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由縣監察局負責。“三級”績效管理,即: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對其下屬科室、局(二級局)、所、隊、處、辦管理考核,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和鄉鎮人民政府分別研究制定本單位科室、局(二級局)、所、隊、處、辦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並抓好組織實施。“四級”績效管理,即: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對本單位和下屬單位幹部的管理考核。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和鄉鎮人民政府按照人事部門的要求,分別研究制定本單位幹部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抓好組織實施。

2.完善專項績效管理體系。專項績效管理,即:對重大項目(民生工程)和對口援疆項目建設單位績效管理,由發改委制定專項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考評細則,並抓好組織實施。

(二)科學設置績效管理的指標

1.“一級”績效管理的指標。由縣人民政府根據昌吉州人民政府績效管理的要求確定。

2.“二級”績效管理指標。縣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績效管理的指標,包括:年度全局性重點工作指標(30%),即縣委、縣人民政府下達給本部門單位的重點工作,由被考評單位列出1-3項;年度目標任務指標(30%),由被考評單位根據工作職責和年度工作目標具體列出1~6項;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指標(20%),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公共服務、機關效率、廉政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指標,由縣人民政府績效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績效辦)確定;公眾評議(10%);專項績效考核(10%)。

鄉鎮人民政府績效管理指標包括:年度全局性重點工作(15%),根據縣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部署確定;經濟發展指標(20%),主要包括農畜產品基地建設、高效節水和設施農業、科技興農、產業化經營、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農牧民增收等方面指標;社會發展指標(15%),主要包括安居富民和定居興牧、全民創業就業、信息化、城鎮化、人口和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方面指標;公共管理服務指標(20%),主要包括基本醫療與公共衞生、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文化體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與社會穩定等方面指標;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指標(10%),主要包括依法行政、機關效率、廉政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指標;專項績效考核(10%);公眾評議(10%)。

3.“三級”績效考核管理指標。“二級”單位在繼承過去比較成熟績效考核做法和經驗的同時,參照以下考核內容,制定對“三級”的考核指標,也可根據實際細化和量化。主要包括年度全局性重點工作指標(35%),根據鄉鎮人民政府和政府所屬部門單位、區州駐縣單位、金融機構年度重點工作部署確定;年度目標任務指標(35%),由被考評單位根據工作職責和年度工作目標具體列出1~6項;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指標(20%),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工作效率、廉政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指標;公眾評議(10%)。

4.“四級”績效考核管理指標。“二級”單位根據人事部門要求參照以下內容設置“四級”考核指標,主要包括:綜合性指標(20%),崗位目標任務指標(40%),作風效能建設指標(30%),公眾評議(10%)。

5.專項績效管理指標。主要包括:項目決策指標(5%),項目審批許可指標(5%),招投標指標(10%),工程施工管理指標(10%),工程質量監管指標(10%),安全生產監管指標(10%),項目資金監管指標(10%),項目審計監督指標(10%),廉政建設指標(10%),工程進度指標(10%),公眾評議(10%)。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11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和幹部員工隊伍建設,健全科學分類考核評價機制,着力解決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盈利性與公益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使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自覺為廣大市民提供安全點、優質高效的出行服務,把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根據《公司法》、《企業國有資產法》有關規定,《湘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湘潭市市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和湘潭市市屬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的通知》(潭政辦發〔20xx〕81號)、《關於進一步規範監管企業收入分配有關事項的通知》(潭國資〔20xx〕84號)文件要求,結合城市公交企業經營管理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的要求及原則

本方案所指績效考核與管理,是指根據市委、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對公交公司的總體要求,通過對考核對象的績效進行考察、核實,以百分制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價,作為對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薪酬計發的依據並遵循以下原則:

(一)依法考核原則。按照科學發展觀、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服務水平的要求,依法考核公司負責人的經營業績。

(二)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原則。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要求,建立公司負責人經營業績同激勵約束機制相結合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可追溯的資產經營責任制。

(三)社會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原則。公交企業屬公共服務類企業,主要以確保城市正常運行和穩定、實現社會效益為目標,同時兼顧企業經濟效益。

二、考核對象和範圍

指符合相關程序任命的公交企業負責人。

三、考核的組織

根據市委、政府的統一佈置,由市國資委會同市交通運輸局,統一組織分項進行考核。市交通運輸局和企業簽定經營業績責任書(年度),並報市國資委備案後,下達考核指標,明確權責,確立考核與獎懲辦法,並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分季度、半年度進行督查,年終考核獎懲兑現。

四、考核內容

(一)經濟指標

1、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考核期末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國家所有者權益/考核期初國家所有者權益)×100%

指存在盈利和盈利前景的企業,客觀因素根據國務院國資委9號令規定審核確定。

2、年度控虧:公交企業通過政府補貼在一定期間不能彌補虧損,採取該指標。

3、其他經濟指標:由市交通運輸局按公司實際情況確定。

(二)社會滿意度評價指標

1、公眾滿意度。根據服務投訴情況和隨機調查結果確定。

2、員工滿意度。反映企業工資收入、工作環境、民主管理、獎懲機制等各方面的情況。

(三)服務質量指標

1、特許經營管理規範

2、駕駛員服務規範

3、營運車輛整潔規範

4、營運秩序規範

5、線路、站點站牌設置規範

6、服務投訴規範

7、其他規範

(四)綜合評價指標

指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自身建設、計劃生育、企業維穩及企業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的貫徹落實等方面的綜合考評。

五、考核方法

根據企業各自不同的特點,確定其相關指標的基本分值。採用百分制的'計分方法。

年度考核各項指標均完成目標值時得基本分100分。

(一)經濟指標的考核計分

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以年度審核確認後的數據為準。根據公交行業公益性服務為主、經濟利益為輔的特點,確定分值為25分。

超過目標值時,絕對值指標每超過5%,加0.5分;相對值指標每高於1個百分點,加0.5分;

低於目標值時,絕對值指標每低於5%,扣0.5分;相對值指標每低於1個百分點,扣0.5分。

每項指標加分與扣分的上限與下限分別為該項指標基本分值的60%。

(二)滿意度考核計分

滿意度考核分值為30分。採取100分制測評和隨機問卷調查,分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四個等次,平均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考核為滿分30分,每增加1分考核得分加0.5分;80-90以上為滿意,考核為滿分30分;70-80分為基本滿意,考核得分28分;70分以下為不滿意,考核得分25分。

(三)服務質量指標考核得分

服務質量指標考核分值為25分。具體考核計分按《湘潭市城市公交服務質量考核辦法》執行。

(四)綜合評價指標考核

綜合評價指標考核分值為20分,採用扣分制。其中發生特大安全事故負責人無績效薪酬,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為0分。

六、考核的獎懲

對企業負責人的考核,依照考核計分結果,直接和企業負責人薪酬掛鈎。

1、薪酬的構成及確定

工資是企業負責人每月的基本收入,按月發放,享受年薪後計減。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由基薪、績效薪酬構成,基薪為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年度薪酬係數為1,其他負責人的基薪根據其任職崗位、責任、風險大小確定,應合理拉開差距,其薪酬係數控制在0.7-0.9之間。

年度薪酬計算:

年度薪酬=基薪×[1+(考核分數-70分)/20]

考核得分低於80分時,企業負責人不享受年度薪酬;高於80分時,計算企業負責人的基薪和績效薪酬,但年度薪酬收入最高不超過職工平均收入的6倍。

2、薪酬兑現

企業負責人薪酬支付實行“先審計、後兑現”的原則。市國資委會同交通及客管等部門審核確認的公司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目標值的實際完成數作為兑現薪酬的重要依據。

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按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計算。每年年度終了,市國資委將審核後的企業負責人績效考核目標完成情況擬定其薪酬發放標準,報市政府研究決定通過後,兑現結算全年薪酬。

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的80%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當期兑現,20%作為風險基金。

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收入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税。

企業負責人薪酬計入企業工資總額並在企業工資統計中單列。

企業負責人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由個人承擔的部分,按國家和本市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時足額繳納。

企業負責人在任期結束、退休、崗位調整、辭職、辭退時,當年績效薪酬應在任期或離任審計結束後半年內兑現。審計中發現有重大問題的,扣減企業負責人當年績效薪酬。

對在資源節約、扭虧增效、管理創新、重大建設項目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負責人,由市國資委報市政府進行專項獎勵。

3、風險基金管理

企業負責人的風險基金由企業制定相應辦法並設立專賬管理。

風險基金的扣罰:

(1)因管理不善、決策失誤,導致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視情節輕重扣罰企業負責人繳納的風險基金的60%~100%。

(2)考核或審計中發現企業負責人任期內存在潛虧、虛盈的,應相應扣減風險基金。

風險基金在企業法定代表人任期審計或離任審計結束後結算髮放。

七、薪酬管理與監督

1、企業根據本方案制定本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方案,市國資委在對其審核後予以批覆。

2、按照本方案進行薪酬管理的企業應逐步規範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監督,規範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增加職務消費透明度。職務消費的範圍和標準要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

3、因工作需要在一年內崗位發生變更的,按任職時段計算當年薪酬。

同時擔任多家公司負責人的,只能在一家公司領取薪酬。

4、除國家另有規定及經市國資委同意外,企業負責人不得在企業領取年度薪酬方案(已經市國資委審核)所列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5、企業負責人的基薪、績效薪酬和符合國家規定並經市國資委審核同意的其他收入,由企業對其負責人的具體收入與支出實行台賬管理。

6、市國資委定期對企業負責人薪酬發放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執行本方案過程中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和企業負責人,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理。

(1)對於超核定標準發放企業負責人收入的,責成企業收回超標準發放部分,並對企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

(2)對借實行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之機,超提、超發工資的,除對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外,酌情扣發;

(3)企業虛報、瞞報財務狀況的,除由有關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處理外,酌情扣發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負責人的績效薪酬;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4)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負責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導致重大決策失誤、重大安全與質量責任事故、嚴重環境污染事故、重大違紀事件,給企業造成重大不良影響或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扣發其績效薪酬;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發生安全與質量責任事故、環境污染事故的,按照“一崗雙責”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7、按本方案進行薪酬管理的企業在向市國資委報送企業負責人薪酬方案時需提供以下材料:

(1)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方案。包括基薪確定、薪酬結算方案。

(2)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概況、年度總結報告。

(3)企業負責人上年度的收入情況。

(4)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情況。包括規範職務消費的制度建立情況及職務消費納入個人收入發放的情況。

(5)企業負責人內部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

(6)企業負責人任職情況。

(7)住房公積金的繳費基數及理由。

(8)企業負責人其他貨幣性收入情況。

8、企業在市國資委公佈企業年度業績考核結果後15日內,將本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方案及相關材料報市國資委。

9、企業應當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建立規範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內部應逐步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子公司主要負責人的薪酬由其母公司參照本方案執行,並報市國資委備案。

10、本方案由市國資委負責解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最新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篇12

為建立有效的績效激勵機制,規範對公司職能部門的客觀評價,及時對職能部門工作評估和肯定,合理使用人才,激發職能部門員工的工作潛能和工作熱情,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制定本方案。

一、績效考核目標

公司通過對職能部門進行日常與年度相結合的考核,將考核結果與職能部門員工的薪酬待遇、崗位調整、培訓開發及休假等掛鈎,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企業自我約束用人機制,以實現人才在公司內部各崗位的優化配置,促進公司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與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質、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為人才隊伍走向市場化做好準備。

二、制度制訂

(一)績效考核的原則

1、依據崗位職責,實事求是、全面考核評估公司職能部門,以考核公司職能部門的實際業績為主。

2、堅持公平、合理的原則,在考核內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標準上力求合理、科學,嚴格、客觀地進行考核評估,增強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3、堅持上下結合,左右結合,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二)績效考核的內容和形式

考核形式:

1、主管領導評議

2、同級部門互評

3、直屬職能部門評分

考核辦法:

1、查詢記錄法:對職能部門工作記錄檔案、文件、出勤情況等進行整理統計。

2、關鍵指標法:將關鍵考核指標按考核要素進行分解,按不同標準進行考核評分。

3、工作述職法:部門考核在進行考核打分的同時採用工作報告制,對主要工作業績進行概述。

(三)考核的組織與實施

考核實施時間

1、季度考核:季度考核時間為下一季度第一個星期,當月10日前將考核結果報備人力資源部。

2、年度考核:由人力資源部統一組織實施,考核時間為當年12月進行。

考核實施辦法

1、各部門應該在考核前召開部門會議,總結本部門的工作情況以及計劃安排下一階段的工作,並對照考核要求組織實施考核工作。

2、建立考核組織機構。公司設立考核領導小組,由公司領導、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組成,負責最終審定考核結果。人力資源部負責考核日常工作。

3、考核者須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對於所強調的考核項目的評分、評語以及對測評結果有顯著影響的事項應特別予以注意。

(四)考核流程

1、人力資源部根據工作計劃,下發職能部門年度考核通知(季度考核為經常性考核,不另發通知),説明考核的目的、對象、方式、內容以及考核進度安排等。

2、考核人根據考核表格所列明的項目對被考核人進行標準量化打分,填寫相關考核表格。人力資源部負責各考核表的彙總,並計算被考核人的考核得分。人力資源部將經過彙總統計的考核結果提交公司考核領導小組審定。

3、人力資源部將職能部門考核成績通知給職能部門。

4、職能部門如有質疑、投訴,可於5天內以書面形式通過人力資源部向考核領導小組提出,考核領導小組經重新審定後,由人力資源部將最終考核結果通知職能部門。

(五)考核計算

職能部門的評價項目主要包括兩塊:

1、基礎塊60分:

(1)工作績效18分。目標計劃明確;超額、圓滿地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工作質量優,運用OA完成工作效率高。

(2)協調溝通18分。積極配合其他部門的工作;與領導、其他部門的協調溝通性強。

(3)工作態度9分。部門工作熱情主動、耐心細緻,受到其他部門好評;樂於接受新的工作任務,並提出合理化建議,盡職盡責地做好本部門工作。

(4)工作紀律9分。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從不違反,在公司中起模範帶頭作用;無遲到、早退。

(5)成本意識6分。成本意識強烈,能積極節省,避免浪費。

2、關鍵業績指標塊40分。包括公司業務發展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分析研究,組織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項目投資管理等。

(六)考核結果及使用

1、年度考核最終結果由考核領導小組確定,考核等級為:優秀、良好、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

2、考核結果作為員工職位升降的主要參考依據,與員工薪酬福利待遇直接掛鈎,與培訓開發、學歷教育、休假、療養等待遇掛鈎。

3、部門班子成員未完成經營指標,年度考核第一年不稱職的,給予警告;連續兩年不稱職的,給予輪崗或降職使用。

三、團隊建設

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員工士氣已經成為企業制勝的法寶。隨着公司內組織形式逐漸向團隊形式的過渡,公司不斷調整團隊的結構和功能,促使團隊向開放性、靈活化和虛擬型發展,團隊不僅僅限於某種單獨的.功能,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協作加強,吸收不同功能部門的人員加入專業團隊的情況越來越多,使得傳統的考核制度已經無法滿足新型團隊的要求。

傳統的績效考核,一般都是嚴格按照部門考核的,針對不斷出現的跨部門團隊有時候顯得無能為力,如何做好跨部門團隊的考核,如何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新課題。

一要樹立組織核心。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作風對下級影響極大。現在的社會是協作型社會,不僅要求員工掌握崗位知識和技能,還要求員工具備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處理突發實踐的能力。在這個信息更新如此迅速的時代,每天學習新的知識,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21世紀員工管理的重點已由過去的以員工集團為單位進行統一的一元化管理,向以每個員工為單位進行帶有個性化的多元化管理轉變。人力資源要致力於建立一種能把人的問題和企業發展綜合考慮的考核機制,這樣才能將員工的價值觀發揮的淋漓盡致。

二要堅定統一目標。企業的目標和員工的目標一致是團隊建設的最優化。團隊概念的內涵應該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其成員行為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很好的合作,追求集體的成功。必須要有自己的“作戰”計劃書,一旦隊員們目標統一,發揮出每個人的最大能量,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就工作而言,工作無貴賤之份,只要每個人能在自己崗位上發揮的很好,再加上目標正確,那團隊是最強的。為了打破部門考核的標準,我們要建立以人為中心的跨部門考核體系,無論員工在那個部門都可以進行追蹤考核。對於績效評估,部門經理要參與全過程,首先,要與人力資源部門一起確定評估標準、設計評估系統,因為評分標準的準確性與公平性對評估的成敗影響很大。如果出現嚴重偏差,可直接導致員工辭職和損害團隊目標的實現。其次,要注意操作過程的“正確性”。最後,及時恰當地把績效評估結果反饋給各職能部門,幫助部門分析其優缺點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幫助部門改進工作績效。還要監督和評價評估系統,保證它們恰當地運用和實施。

三要優化組織環境。考評目標對於跨部門團隊來説,主要包括:目標實現程度、目標實現進展、目標的難度、實施手段和工作態度等具體的指標。目標要儘可能定量化。跨部門團隊的工作過程有前後聯繫和邏輯順序,對預定目標的進度要求很高。對目標進度評價所採用的是均衡性指標,有助於增強公司內部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協調,同時,也有助於增強部門內部人員的凝聚力,並在企業內部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可,而使整個公司的目標體系保持相對穩定。

四要合理經濟報酬。金錢代表一個人在組織中的貢獻和成就。以工計酬,公平合理,不合理的考核體系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跨部門團隊績效考評時,涉及到很多部門和人員,要做到對每個人一視同仁、客觀公正,必須做好標準化工作。具體包括:考評目標標準化,考評程序標準化,組織標準化,方法和手段標準化。

五要提升自我價值。要根據其能力和興趣,安排到合適的崗位,發揮最大能動性。要讓員工參與考核,讓每個人認識到其在團隊的重要性。員工積極地參與考核,可以使每個成員負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與企業一起發展。一個員工在為企業付出的同時,希望這種分工合作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幫助,一個好的企業應該滿足員工的這種需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wnpn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