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通用15篇)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通用15篇)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

一、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理念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通用15篇)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整合朱子文化精華,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充實師生校園生活內涵,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

二、校園特色文化定位背景

1.校園特色文化定位的社會發展背景: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着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放眼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滲透又相對獨立,構成世紀文化圈,文化浸潤至世界每一個角落,穿過一個個世紀,影響着一代代人。社會有社會文化,企業有企業文化,校園有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為標誌,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和社會主導文化一樣,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早在1994年就強調要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我們要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來定位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

2.校園特色文化定位的教育發展背景:校園文化在實施素質教育全過程中,承擔着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價值功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藴。現代課程論認為:學生在學校習得的不只是讀、寫、算等方面可以測量的認知和技能上的發展,他們還從學校的環境、校園生活、組織制度、校內人際關係及學校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獲得沒有顯現出來的、潛在的價值與規範的陶冶。這些潛在課程,作為一種校園文化,貫穿於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之中。儘管校園文化對人的影響只是“桃李不言”而非立竿見影,但對人的身心發展卻發揮着其它顯性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體現在四個層面,其一陶冶功能:校園文化起着一種文化傳遞的作用,使人通過對文化價值的攝取,陶冶人格和靈魂,以充實生命的內涵;其二社會化功能:校園文化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與縮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文化氛圍,使生活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有意無意地與既定文化發生認同,從而實現對人的精神、心靈、性格的模塑,達到社會化的目的;其三潛力開發功能:課堂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多層次求知慾和需要,校園文化發揮着擴大學生知識面,開發學生潛能,優化學生情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滿足學生社會交往的功能;其四導向功能:學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個兼收幷蓄的文化薈萃的場所,各種價值觀念在這裏碰撞,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顯而易見。我們應該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來定位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

三、四中校園文化實踐的基礎

1、近幾年來四中校園文化建設初步形成了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藝術文化、行為文化、體育文化、社團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

2、選修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管理辦法,"設、配、抓、講"操作模式把社會的需要、同學的願望、學校的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選修課充滿了活力,洋溢着生機。"設"就是"設課程、導學生興趣";"配"就是"配教師,保教學之精華";"抓"就是"抓驗收,摘耕耘之碩果";"講"就是"講提高,培養專門人才"。幾年的實踐,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豐實校園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作為一所鄉農村完中,我校已基本形成踏實的作風、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樸實的校風。辦學效益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幾年教育教學質量連創佳績,贏得了社會較高的聲譽。近幾年我校先後榮獲三明市“先進教工之家”、創“平安校園”先進單位、尤溪縣第二屆“綠色學校”、三明市“文明學校”、西濱鎮“先進黨支部”、三明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西濱鎮“服務經濟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XX年、XX年在我校先後召開了信息技術裝備工作現場會和農村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現場會,今年又被縣局確定建設為“尤溪縣中國小社會綜合實踐基地”。

三、"校園文化俱樂部"特色的構建思路

校園文化有廣義的校園文化和狹義的校園文化之分。廣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存在方式的總和,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狹義的校園文化僅指師生課外文化活動。我們講的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立足點,以學生、教師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主要方式,以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為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一種羣體文化。鑑於此,我們採用"校園文化俱樂部"的形式來構建四中校園文化,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園文化俱樂部"的內涵有獨到之處:與選修課程相結合,與活動課程相結合,以校園文化的視角設計俱樂部活動的項目,激活俱樂部活動,開發富有四中特殊內涵的校園文化。

2、"校園文化俱樂部"運行模式有獨立之處:以"俱樂部"為載體,定會員、定時間、定地點、定組織,相對獨立地開展俱樂部活動,構建適應俱樂部運行機制的管理模式,探索俱樂部主管聘任制的用人模式。

3、"校園文化俱樂部"的成果有獨特之處:

通過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形成四中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意識型的觀念文化和綠色的環境文化協調發展的態勢。以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四中網訊、各種專項比賽、講演、發表的文章、自制多媒體軟件、各種大型活動等為平台,顯現四中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四、校園文化俱樂部的具體操作思路

1、準確定位俱樂部所屬校園文化活動的特色項目

根據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及發展趨勢,依據人本發展理論,結合學校以往校園文化活動實踐的經驗,經過科學論證,確定以下四個特色項目:

第一項書香苑●廣播節目採編●《四中青年》採編●文學沙龍●演講比賽●校園焦點訪談●辯論

第二項藝術苑●名畫欣賞●繪畫創作●書法藝術●攝影藝術

第三項四中網苑●網頁製作●多媒體信息加工●網絡信息檢索檢索技巧●四中博客

第四項體育沙龍●籃球隊●排球隊●乒乓球隊●田徑隊●象棋

2、發放活動項目志願表,尊重學生自由選擇

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的核心在於俱樂部成員志趣的一致性、積極性。根據項目特色,讓學生自願報名挑選,俱樂部作好選擇指導,達到全員參與,主動發展的目的。

3、徵集項目特色名稱,樹立品牌意識。

校園文化俱樂部各特色項目的名稱均由其成員參與取名,擇優命名,充分展示俱樂部成員的聰明才智。名稱要求既有時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讓取名活動也成為一種高質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同時讓學生自己設計項目特色標誌,體味項目文化內涵。

4、開展各種活動,顯現校園文化活動成果。

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的成果展示通過4個平台來實現:

①校園平台:學校將定期舉辦校園文化節,做到首先"特"在校園內;

②校外平台:學校讓俱樂部成員參加校外組織的各種對口比賽展示,力爭"特"到校外;

③資料平台:學校將對俱樂部活動整體策劃,通過錄相、光盤、書面材料實物等組成特色系列資料,"特"在資料上;

④發展平台:通過俱樂部活動,使其成員個體素質得到提升,人人有愛好,個個會發展,形成四中校園文化的特色特"在成員素質上;

5、精心組織,三步實現特色學校。

四中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分三步走,首先打響特色項目,把俱樂部下特色項目抓起來,初步形成特色項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項目,形成四中學校特色--校園文化俱樂部;再次融合四中硬件特色、環境特色、智力活動特色,形成四中品牌--校園文化特色學校。

五、"校園文化俱樂部"的保障機制

1、健全領導管理網絡。

成立"校園文化俱樂部"辦公室:設俱樂部主任1名,常務副主任1名,副主任3名。負責俱樂部活動的策劃、規劃、協調、管理、檢查、考評。各項目組設項目主管1名,負責各項目組活動管理、項目活動計劃及執行。

2、實行活動指導教師聘任制。

各項目組活動指導教師實行跨年級、跨學科聘任制。根據活動需要,由項目主管實行臨時聘任,按項目計劃執行。根據需要,經過批准,聘任可放大到校外。

3、加大特色建設經費投入。

為了保障學校特色建設,根據各項目設備設施情況,適度加大投入,確保活動硬件到位,確保必需的活動經費支出。

4、以課程標準,保障校園文化活動的正常進行。

學校把週日下午半天時間的校園文化活動納入課程管理,排出校園文化活動課程表,各項目組訂出行動計劃,項目主管實行全程監控,指導教師積累指導材料,撰寫階段專題報告,以科研的姿態來積極創建四中校園文化俱樂部特色。各項目可選用其他課餘時間開展活動。

5、組織展示活動,實行跟蹤考評。

根據項目特點,俱樂部定期組織展評活動,對活動情況實行滾動考評,對活動成果進行獎勵和推薦。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2

一、主導思想

為營造富於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提出建設“三色校園”工程的設想,“三色”即紅色的歷史文化、綠色的生態文化、藍色的和諧文化,“三色校園”工程作為學校“致和教育”課程體系課程資源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加強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構建校園紅色教育、生態教育、致和文化教育的校本環境課程,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通過在師生中開展系列的校園文化建設專題活動,提升學校的環境質量,它將在推進我校“致和教育”特色的文明校園、風景校園和文化校園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二、實施目標

⒈紅色校園:開展校史教育,繼承革命傳統。突出歷史的艱辛、新時期的跨越式發展,以及家國文明與地方文化的薪火傳承,強化老校友革命精神教育。

⒉綠色校園:加強校園綠色生態環境的創建和保護,弘揚花木文化,打造校園園林景觀。突出生態文明主題,與時代發展主旋律接軌。

⒊藍色校園:通過介紹我國傳統文化,以及近當代科學家、偉人和知名校友的修身、人生規劃、學法指導等內容,弘揚我校“分類指導,個性發展,弘毅致和,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突出個人發展主題,致和就是有差異的發展。

以上三個目標,分別從觀念世界、物態世界、個人世界展開,全面而又重點突出,立足當前我校實際又面向師生未來的發展,並富有學校的個性色彩。

三、建設內容

⒈校園中軸線:從西大門經育華樓至文俊樓和培源摟中間,直到東面小河邊的文化牆,應作為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筆重彩,集中。重點裝飾育華樓底層大廳,展示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和成績,名校友照片及簡介。在育華樓東面的連廊的柱子上可以佈置楹聯;在文俊樓和培源摟之間的場地上可以佈置一些雕像或建築小品。

⒉校門及交通主幹道:南門東大門及銀杏大道、南門西大門及法桐大道的門牌、廣告標識和報欄系統,標語、燈光、旗幟,綠化修剪和衞生管理。

⒊教學區:

在牆壁上佈置古今中外勵志、勸學、修身的格言警句。樓梯兩邊牆上佈置學生及名校友的書畫作品和世界名畫及簡介。教學區櫥窗佈置學生專題活動寫真。

教室門口班級標誌牌,上面除了有班級的課程表、座次表外,還有個性化的班級文化牌。教室內佈置成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小組學習的文化;學習資源配置和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成長記錄的窗口。

⒋運動區:佈置跑步文化和太極拳文化的相關文字説明、圖片和壁畫。

⒌生活區:在宿舍牆壁及走廊佈置古今中外的生活起居、修身的格言警句。學生的關於寢室文化的創意作品。

⒍紀念性建築及園林區:我校歷校友及領導、名師的雕像及簡介。校園十大景區的標誌性説明(備選的十五個景區)。校園風景的進一步建設完善,如建築、假山、水面、花木和匾額楹聯等。

⒎校園牆壁:在東大門內的銀杏大道兩側建文化牆,內容為名家書法(大學、中庸,古人勤學壁畫)

⒏校園道路:命名,並設立説明牌。結合我校的發展歷史和辦學理念,分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兩種類型,分別進行。

⒐校園遊覽:校園景點建設:(校園十景,校花,校樹);景觀説明和導覽資料:標牌,導覽圖,課本和手冊。學生校園導遊員。

⒑花木文化:校園景觀植物管理、保護、利用和欣賞。樹葉書籤、乾花製品、香袋、精油、食品、配置酒、花木修剪造型、花木攝影、花木文學(分學科,分班級)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9月~12月):起草方案,請大學的有關專家論證並形成總體規劃,報上級領導審批,在學校進行宣傳發動,着手校園牆體文化建設,重點做好校園新增文化設施的建設。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月):按照建設方案,全面實施,重點做好教學區的班級文化環境建設。

第三階段(20xx年3~6月):開展羣眾性的體驗評選活動,推出“校園十景”、“校花”、“校樹”;出版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書籍,製作體現校園文化環境的明信片、各種紀念品。

第四階段(20xx年7月~10月):環境佈置的整合性工作,拾遺補漏,重點做好各櫥窗內容的更新,迎接校慶活動。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突出校園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構建具有百小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營造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

二、願景目標:

1、凝鍊學校精神文化。傳承和創新校園文化十大系列,突出環境教育功能,凸現人文氛圍,豐富精神生活,提高學生在校的生活質量,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愉悦,感受成長的快樂。培育學生“自主管理做主人,自主教育做新人,自主學習做能人,自主鍛鍊做強人”,為每個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創建校本教研文化。形成濃厚的教科研風氣,使教科研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生活方式,在教研中尋找工作的樂趣,在科研中獲取生命的價值,從而以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自主發展。

3、全面深入創立“新型課程、新型課堂、新型班級、新型校園”辦學模式,逐步形成“四新”文化,“”後期,成為省市知名的“四新”品牌學校。

三、整體規劃:

(一)一個精神引領:

積極營造團隊精神文化,以“校園精神三句話”和“百花形象十六字”,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校園精神三句話:

第一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爭當(創新人才)

第二句: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我們要敢説(我能行)

第三句:從小立志興中華(長大建功走天下)

每日晨會升旗全體學生必呼,引導、鼓舞、激勵每一個學生。

百花形象十六字:

團結進取、敬業奉獻、追求卓越、高效創新。

統領學校管理的各個層面,引導、提升、鞭策每一位教師。

(二)兩項主體建設:

1、以校本教研為切入口,創建自我反思、合作共創的教師文化。

2、以新型課程為載體,營造自我體驗、自主發展的學生文化。

(三)十大系列創新:

建立以符合時代特點、學生個性的新校園文化十大系列:校徽、校像、校花、校訓、校歌、校舞、校儀、校操、校報、校電視台。將教書育人的豐富內涵孕育其中,影響激勵每個孩子。

1、校徽——百花爭春;

7、校儀——小百花儀仗隊

2、校像——我愛祖國我愛黨;

8、校操——我真的很棒(低)

3、校花——一串紅; 快樂跳跳跳(中)

4、校訓——文明、勤奮;雛鷹展翅(高)

5、校歌——飛向祖國的明天;

9、校報——《百花園》

6、校舞——我是一棵苗;

10、校電視台——小百花電視台

(四)四新文化構建:

Δ 新型課程——隨着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完善充實大課表的管理內容(三級課程管理和長短課結合、大課間、大活動的安排),二次開發整合原有課程資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逐步建立一種新的開放式課程結構,成為受學生歡迎、家長和專家認可的、適合現代發展需要的充滿活力和張力的新型課程。(20xx年完成)

Δ 新型課堂——其特點是: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積極活躍的對話互動,自主思考的探究合作,“三維”落實的教學實效,成為教師研究的工作室,學生演練的大舞台,師生智慧碰撞、動態生成的快樂課堂。(20xx年基本完成)

Δ 新型班級——其特點是:知榮明恥的班風,團結友愛的集體,温馨活躍的班級文化,身心雙健的羣體,成為每個孩子“我進步,我成長”快樂大家庭。(200xx年基本完成)

Δ 新型校園——其特點是:和諧的文明校風,淨美的成長環境,多彩的文化牆,活躍的社團活動,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靈動的精神家園。(20xx年基本完成)

(五)主題活動設計:

活動年: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

活動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動周:趣味體育健身周 歡樂聖誕英語周

自主管理值日周 班級文化展示周

活動日:校園文化開放日、紀念日、節慶日

四、保障機制: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校長是校園文化的引領者,親自構建學校發展願景,以共同願景營造學校團隊,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2、成立由校領導、師生代表組成的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全面組織領

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根據目標和任務,明確各處、室的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具體分工:

黨支部:精神文化 宣傳輿論

校長室:制度文化 教師文化

教導處:教風學風 教學科研

政教處:校風班風 主題活動

總務處:物質文化 美化綠化

工 會:關心教工 優質服務

3、加大投入,分步實施。將校園文化建設規劃納入學校發展規劃中,將規劃的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年的學校工作計劃中,分步實施,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校舍改造、校園綠化美化、環境佈置及節慶活動等資金的投入,改善開展校本教研的條件,保障科研經費。

4、深化管理,制度保障。教師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創新管理制度,健全人才管理機制,完善評價激勵機制,關心愛護每一位教師,使人才創造有機會、幹事有平台、發展有空間、績效有獎勵,讓他們工作有甜頭,有想頭、有奔頭,形成比奉獻、比學習、比教研、比成長、比業績的積極進取的良好局面。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4

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是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具有班級特色、書香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整潔、富有激勵性的價格取向、行為舉止、文明陽光、制度規則和班級風尚等的集合體。實施班級文化建設,有助於積聚班級素養,達成關注學生健康成長和主體發展的目標。

總體目標:

為學生營造和諧、進取的班級成長氛圍;建立寬鬆、清新、充滿人性關懷的班級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約性、激勵性的班級文化;豐富班級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使班級文化與學校辦學理念融為一體;營造熱愛學習的風尚,促進學生才幹的發展,推進生態德育和活力課堂的實施。

預期效果:

1、班級環境大為改觀,地面做到“三無”(無紙屑、無瓜皮果殼、無痰跡),每面牆上都能“説話”,與此同時,鮮花、小小動植物、科技製作等走進教室,使教室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樂園”、自己的“家”。

2、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這些習慣諸如見了老師主動問好,見垃圾主動打掃,見不文明言行主動制止,見別人困難主動幫助等等。

3、班級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學生逐步認識到集體榮辱與個人榮辱的關係,每天關心班級評分情況,人人努力為班級爭光添彩。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得到加強和鞏固。

4、班級管理進入自主管理狀態。學生大都能自己管好自己,班級管理進入制度化軌道,班主任從繁重的事務堆中解脱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學,班級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學生的班級主人翁意識得到增強。

5、學生思品素質得到提高。不知不覺中學生變得文明禮貌、嚴於律己、樂於學習、整潔衞生,班級德育工作也隨之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實施內容:

一、精神文化建設

要激發一個集體,首先一定要形成全體成員共同擁有的渴望和追求,正是這種追求和渴望,才能團結一致、激發整體,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1、把握學生的需要,找準切入點。學生的每一個成長階段有各自的心理需求、發展需要。把握學生該階緞的需要,找準教育切入點,激勵他們身上潛在的勤懇和執着,有利於學生認同感的發生。

2、發掘教材人文因素,激昂學生。在新課程教材中,洋溢着濃濃的人文氣味。應充分使用教材,讓學生去感想愛,感受關心,並讓這種情感在教室中洋溢,在生涯中滋生。

3、豐富班內評價,學會賞識。

進行賞識評價,被讚揚的個體的積極行動獲得了確定,增強了自信;未被讚揚的個體則形成積極發覺別的人的優點的習氣,知道如何使自己也變得傑出。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過程,可以激勵自身不斷進取。

4、洞悉每個學生思想動向,及時個體教導。

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要努力做到集體訓導和個體幫扶相結合。既要把握好班級發展的大方向,又要悉心洞悉每個學生思想動向。對個體中浮現的好的苗頭要積極予以輔導推行,力求把好事辦得更好;對個體中浮現的不太好的苗頭要極力引導,把壞事變好或者把禍害降落到最小水平;對於個別學生浮現的心理毛病要積極予以開導,讓學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

5、言傳身教,以遼闊的胸襟,做真摯的教導。

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師生關係始終處於首要地位。教師要以遼闊的胸襟,去包容、接收學生獨立的人格。學生可以自私,學生也可以自我,教師有義務去影響他們,用愛去教會學生愛,用寬恕去教會學生寬恕。

教師要將學生的感情發展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首要目的之一,使班級成為培植學生感情文明的場合,讓學生在學校、班級裏積蓄做人的情理。

二、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系班級文化建設的保證,只要在制度的規範下,學生才能更好的發展。制度文化建設要基於民主、平等、—切為了學生髮展的原則,和學生一起磋商來擬定班規,讓學生認同所擬定的制度。

1、強化學生的規範意識,讓學生在規範中成長。

2、建樹切實可行的班規(包含文明禮儀、學習章程、考勤條例、基本規範、衞生值勤、獎懲制度等方面)。

班規的擬定和完美要激發每一位學生加入,普遍聽取每一位學生的觀點和提議,再通過民主表決肯定,這樣才可得到學生的心理認同,進而內變成其追求的目的,才能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履行,才能促成學生進展自主倌理。同時,班級還應制定相應的品行評分細則,進行有效的約束。

3、建構有效的班幹部隊伍。

1)班委會:班委會可分成行政部、學習部、紀律部、宣傳部等部門,從學習、紀律、宣傳、思想、就餐、兩操、文體活動、個人衞生、行為禮儀等各方面進展分管鞭策。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6—8人一組),由常務組長對組內事物全權負責,記錄小組成員成長足跡。同時,對班幹部的工作負定期考核。

2)幹部值日製:為培植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班級可執行幹部值日製,即1個班幹部加1個小組長輪番值日,對每天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記載,放學之前進行總結、反饋。

三、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是指課堂環境建設。它是班級精神文化的表現,是師生、生生溝通的平台,是班級輿論導向的載體。

新課程教育教學是一種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學習過程,是教室和生涯緊緊相連的一種學習情態。它需要師生、生生有動態和靜態的交流,需要時常有信息的更新,需要小組內部和組際的協作和競爭。因此班級文化建設就要充分使用每一面牆,讓每一面牆都説話。

1)班級名片: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

2)書海拾貝。張貼學生自寫或摘錄謄寫工整的美文和優秀作業,展示學生動手創造的剪貼畫、書法美術作品和自制小報等,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長處,薰染學生的性情。

3)百科海洋。張貼學生蒐集的各種小常識、小材料、各類學習格言、名人在我心中。讓學生學會蒐集,學會判斷,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4)班級公告。做到“四表”上牆(作息時間表、課程表、班級崗位及人員分工表、清潔值日表)和班規或班級公約上牆。

5)班級書庫。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好書使人得益畢生,為豐厚學生的知識,開朗視野,班級展開“捐一本好書,讓圖書流動起來”運動。聘任圖書管理員對其歸類置放,辦好借閲登記,並完好維護。

6)心語心願。展示班級成員夢想,迸發理想火花,立志成人成才。

7)景觀樓閣。擺放綠色植物,愜意學餘心情。

8)成長腳印——誰是最亮的那顆星。對班上的每個同窗從文明禮儀、學習水平、考勤紀律、行為規範、衞生保潔、獎懲表彰等多個方面每天進行評比量化分,一週一評,優秀者進行獎勵,然後再以周、月比提高,期末總評,表彰各類優秀個人。

9)你追我趕。強化小組建設,聚焦小組文化(組名、組徽、組訓、組歌等),培植小組協作意識,多方面進行評比,一週一評,優秀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等。

四、活動文化建設

集體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途徑。一次用心設計的集體活動的教育作用遠勝於一百次空泛的説教。

1、主題班會活動。

開展班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經過活動,在思想上受到教導,在行動上獲得改良。班會的形式可以是討論、演説、小品、相聲、歌曲、爭辯、彙報等,內容以培植良好的行為習慣、傳統美德、文明守信、節日祝賀、感恩、責任、勵志等為主。

2、班內學習競賽活動。

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競爭與互動,激發學生個體與整個班集體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

3、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活動。

通過遠足、踏青、參觀、軍訓、調查、走訪、報告會、講座、志願者服務等活動,走進社會,歷練性情,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4、文體活動。

輕鬆活躍的文體活動有利於愉悦心情、鍛鍊身體、陶冶情操、發展特長。班主任可以結合節日或學習階段,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拔河、跳繩等比賽,或在平時經常舉行唱唱跳跳、説説笑笑的文娛活動等等。此外,班主任還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校性的文體活動,如歌詠比賽、廣播操比賽、田徑運動會、文藝社團等,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通過這些活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和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活動中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進一步發展了特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級文化建設影響甚至會改變學生的成長方向,所以班級文化建設一定秉承科學性、人文性、教育性,真正地為教育學生服務。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5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一所學校外在的精神形象,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學校辦學水平重要體現。為了提高學校辦學品位,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校辦學特色化發展,創建優質學校教育,落實縣教育局校園文化建設年活動方案要求,不斷改進我校教育教學管理,創建優質育人環境,促進學校辦學的內涵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一流農村中學。特制訂如下初步設想方案。

一、指導思想

馬鹿溝鎮中學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突出“質量立校,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不放棄每一名學生,培養學生誠信做人,勤奮做事,為學生終生髮展負責為目標;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育人環境為重點。立足實際,突出特色,注重內涵發展。注重於學校教育理念和辦學目標相融合,推動形成厚重的教育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教育文明風尚,為學生、教師、學校的發展創建優質的育人環境條件。

二、總體目標與內容

(一)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1、以學校辦學思想引領學校的發展,凝心聚力,塑造優秀的學校形象和良好的師生精神面貌。

辦學理念:“質量立校,育人為本”。質量立校就是追求育人質量、教學質量、師資質量。育人質量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達到誠信做人、勤奮做事。教學質量是促進每一名學生在馬中有所發展。師資質量是育人質量、教學質量的保障,質量立校取決於教師質量,所以打造一流師資隊伍。育人為本就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差異,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發掘發揮每一學生的特長,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

校訓:厚德博學、勵志篤行。(從品德、學業、精神、實踐四個方面對師生提出要求。學校育人為本、德為先所以提出厚德,即具備崇高道德情操。博學就是要求學識廣博,不僅有深厚的基礎知識,還要有熟練的知識運用技能。勵志就是鼓勵立常志、志向專一,成大事必立長志沒有志向學習生活就沒有奮進的目標。篤行就是要求學習做事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執着追求。)

校風:誠信做人、勤奮做事。

教風:敬業、愛生、博研、善導。

學風:樂學、善思、善用、合作。

學校精神:永不放棄。(教師做教育工作永不放棄,教育管理每一名學生永不放棄。學生對自己的學業、人生目標追求永不放棄。)

辦學目標:不放棄每一名學生,培養學生誠信做人、勤奮做事,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學生觀:在教育教學中把學生看成是一個不完善、不成熟、不斷髮展的人。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通過培養是可以積極成長走向成功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個性特長髮展創建空間,使每一學生都得到自由、平等、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天性、人格,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意識,充分發掘學生成長潛能,培養學生誠信做人勤奮做事,樹立終身的學習理念。

教師觀:教師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促進者,教師是課程資源整合者、開發者,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者、實踐者、反思者。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人,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與職業追求。教師用自己的愛心為學生成長營造寬鬆愉悦地成長環境。教師要尊重學生,以自己的智慧和責任做學生的成長的領航人,做學生終身學習的示範者。

學校觀:學校是教師、學生自由、平等的發展平台,是成長夢想,實現理想的搖籃,更是師生髮現潛能培養潛能的地方。學校要為師生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育人文化氛圍,打造師生共同成長的學習型組織,塑造名師、打造名校,讓師生在幸福、健康教育環境中成長。

教育觀:學校教育要以生為本,關注學生成長過程,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喚醒學生的創造靈感,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學生將來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2、全校師生在校必須佩戴校徽,唱熟校歌並領會校歌的寓意。不斷修正完善學校辦學理念,全校師生掌握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明確學校的辦學目標,牢記學校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

(二)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1、進一步完善和修正學校章程,各項管理制度,編寫《馬鹿溝鎮中學手冊》解讀學校各種要求和辦學思想。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科學規範的組織管理體系和制度體系,使學校各項管理有章可循,不斷深入師生人心,逐漸轉化成教師學生自覺意識,達到師生自主管理高度。

2、加強師德建設,各種師德要求張貼於辦公室,銘記白山人民教師誓詞。

3、學生牢記《學生一日常規》、《馬中德育內容》等要求,班級要上牆。

4、學校各項制度管理要以人為本,既要保證制度有效執行,又要達到人性化管理,體現人文關懷,構建和諧校園。

(三)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1、校園內部環境文化。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校園進行美化、綠化和硬化,外觀上打造馬鹿溝鎮中學成為馬鹿溝鎮一道亮麗風景。解決學校籃球場積水問題。安裝宿舍樓前的休息椅。設立校園內的安全提醒標誌。建立校園文化宣傳櫥窗。進一步提升學校文化長廊育人功能。在學校樓內班級、辦公室、窗台全部養花,努力打造綠色、環保“園林式”校園。

2、樓道文化。分樓層及樓梯確立主題。樓梯以安全教育和温馨提醒標誌為主。一樓以班級文化和安全教育及學校介紹為主題。二樓以家鄉教育、感恩教育、師德教育為主題。三樓以成長教育,學習交流,師生才藝展示為主題。創建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環境,給人以啟迪、感悟、教誨。

3、班級文化。班級門口設計體現本班精神的主題內容,室內要建好每月一期主題的板報,設計符合育人的班級文化,發揮好班級圖書、安全角功能作用。

4、辦公室文化。設計體現本室職責和工作特點及工作努力奮鬥方向的欄目內容,設計體現本辦公室特色的條幅。張貼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工作制度要求。建立教師學習機制,培養讀書反思的習慣,強制提升鋼筆字和粉筆字的書寫能力,使讀書和練好教學基本功成為教師一種生活需要和精神追求。

5、宿舍文化。宿舍設置管理制度欄目和宿舍評比板。設計好宿舍走廊文化,以文明、和諧、奮進和生活技能教育為主題。樓梯以安全教育和提醒標誌為主。各寢室和學習室以體現自身特色為主題。

6、餐廳文化。建立餐廳的講究衞生、文明就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餐飲文化,張貼宣傳標語和文明飲食温馨提示,制定就餐紀律要求。運用餐飲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學校日常文化建設

1、節日文化。運用各種節日開展有教育意義主題實踐活動。開好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搞好校慶紀念日活動,軍訓,美術作品展,學校運動會等。

2、課程文化。開發校本課程文化,選派專任教師,開設家鄉教育課程、安全教育課、文明禮儀課、第二課堂,建好學校勞動實踐基地。

3、科研文化。積極開展各項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提升教師教學研究能力,形成濃厚教育教學研究氛圍,認真撰寫研究反思和教學成果論文,開展好課題彙報、交流、研討等活動。

4、宣傳文化。積極創建文化宣傳欄,建好校園廣播站,有效利用校園網,提升校刊質量,擴大宣傳板報、顯示屏功能作用,建立學校榮譽展室,收集整理學校畢業生錄,編寫學校發展史。

5、行為禮儀文化。號召全校師生着正裝、舉止端莊文雅、語言文明談吐文雅、行為得體而有素養,制定學校行為禮儀規範。

及時總結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深入開展校園文化問題研究,為今後校園文化發展總結經驗教訓。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師生予以獎勵。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6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展現學校教育理念,辦學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學校文化,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所以,為創立一流的農村特色學校,提高學校文化品位,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豐富學校文化生活,充實學校生活內涵,提升教師人文素質,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經鎮中心學校領導研究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堅持-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大力加強中國小學校文化建設的要求為依據,以培養人文精神和提高綜合素質為宗旨,構建禮貌、健康、平安、人文、和諧的學校文化體系,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悦的成長樂園,從而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構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學校文化。

二、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經過學校文化建設,提煉體現時代特徵的辦學育人理念,構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以構成學校的精神文化;經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禮貌創立活動,構成學校的行為文化;經過創設良好的自然環境,構成學校的特有的物質文化;經過修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構成學校的制度文化。

四、學校文化建設的資料與實施

(一)環境文化建設

學校建設

1、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上牆;在師生中徵集校訓。校訓要貼合學校的辦學特色。校訓要刻在校門或教學大樓顯眼的地方。

2、增設學校內相關地點(如食堂、廁所等)提示牌,處處提示、警醒。在學校內的樹上掛樹牌,並介紹相關知識。

3、抓好學校的走廊文化建設。能夠懸掛《三字經》;能夠懸掛《古詩詞》;能夠懸掛《名人畫像》;能夠把師生們的書法、繪畫作品、興趣小組學生的手工製作精品,分別裝幀分類,懸掛在各個樓層走廊牆壁上,學生每一天行走其間,觀賞自我的書畫作品,開闊眼界,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強學生的自豪感。

4、學校乾淨、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衞生死角;教室窗明桌淨,佈置典雅,給人賞心悦目之感。

各室建設

1、教室

(1)教室門前統一懸掛班牌,證明班級的名稱等信息。

(2)教室前方貼國旗、國旗兩側貼校訓,黑板左側是“四表”,黑板右側是新《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室左右牆是學校統一佈置裝飾的名人名言;教室後方設置班級小書屋。

(3)班級的牆面設計與佈局,提倡師生一齊動腦動手,以自我的勞動成果美化教室。能夠設幾個款面:“學習園地”(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榮譽時刻”(展示班級、學生獲獎情景)“星星樂園”(班級學生在各方面的評比表格)

2、教師會議室:按現有教師做好教職工一覽表上牆。

3、教師辦公室:相關辦公室制度(如:《教師職責》、《班主任職責》)上牆。根據各課組辦公室的特點設置有關標語。

4、圖書室:在黑板上方增加一條標語,標語體現書香學校的理念。各種管理規程上牆。圖書擺放有序、借閲有記錄。增加防水、防火、防潮設備。

5、教師宿舍:窗明桌淨,佈置整潔、大方、典雅。

6、學生宿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用品擺放整齊。

(二)精神文化建設

1、成立學校少先隊廣播站,進取開展宣傳活動。如學校廣播站能夠招收一批有播音和寫作特長的同學參與,在課外活動時間播放一些優美的文章甚至是一些悦耳的音樂,給師生以美的享受和薰陶,營造和諧、優美的學校氛圍,提高學生學校生活的質量。少先隊廣播站週一至週五每一天有固定播音時間,每一天有固定欄目,播音欄目為:勵志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學校新聞、學生佳作等。所要播出的稿件在播出之前要經少先隊輔導員檢查簽字才能播出。學校廣播中午2:00—2:20播放一首教育部推薦的愛國、愛家鄉的歌曲。每週換一次。

2、抓好國旗下講話。國旗下講話時要體現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德育的教育。每週國旗下選一名教師代表或學生代表發言。

3、規範“兩操一課”,早操要教師與學生一同做,給學生做表率、示範。眼保健操教師要放下書本,督促學生認真做。

(三)行為文化建設

1、開展學生禮儀教育

(1)加強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學校能夠開展各種競賽,如:禮貌教室評比、禮儀演講賽、良好習慣評比等,加強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使學生成為一個知事明禮的學生。

(2)使用禮貌禮貌語言。一方面各校全體教師要加強引導,及時糾正學生説髒話等不良習慣。另一方面各校在使用學校宣傳標語時要使用一些能規範學生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標語。如在我們的花壇中能夠出示“別碰我,我會痛的!”、“我也有生命,我正在生長”等標語提醒學生,把以往“禁止損壞花草樹木”死板式的行為規範改為温馨、感人充滿人情味的宣傳標語。在垃圾箱邊上寫上“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朋友,請把垃圾交給我”等。富有人情味、能夠為學生所歡迎和理解的標語,讓學生在得到教育的同時感受到真、善、美。

2、開展各種有益的健康的活動。

(1)思想性的。如在國慶節舉行一場愛國演講比賽;每學期段考前後開展一次美文誦讀比賽等。

(2)知識性的。如在每學期期末開展古詩背誦比賽;數學計算比賽;作文比賽等。

(3)娛樂性的。如在冬季開展各種體育比賽;在“六一”兒童節開展美術、書法比賽;在元旦開展學校小歌手比賽等。

(4)實踐性的。如在“學習雷鋒活動月”開展幫組孤寡老人活動;在植樹節開展植樹活動;每年開展春遊和秋遊活動等。

3、打造“儒雅、好學、合作、創新”的教師文化。

(1)開展教師禮儀教育,塑造儒雅形象。

教師理解禮儀教育,掌握在待人接物、儀容儀表、餐桌禮儀、會議禮儀等方面的社交禮儀。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更加註重自身禮儀,要用自我儒雅的形象、規範的言行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充分展示涵養教師的精神風貌。

(2)開發校本培訓,構建教師文化。

採取“經驗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課堂研討、示範課、公開課、推門課”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本事;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多讀書,促進教師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習慣;

(3)開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供給機會讓教師走出去學習,利用專業引領這一形式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加強落實中心校教研員和學校教研組的指導力度,加強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動和合作;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反思,讓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學綜合本事。

(四)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規定了學校裏的人什麼樣的行為和思想是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它包含各種行為、規章、制度、規定,如《國小生守則》、《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年度考核辦法》、《學生獎懲規定》等,制度建設保證了學校生活的各個領域活動能有序地進行。

1、健全各種機構,完善規章制度(如:崗位職責、管理辦法、評價辦法)。

2、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在教學設施,飲水飲食,用電,開展體育活動和其他團體活動等方面採取安全防範措施,保證師生安全。

3、建立健全滿足師生成功感、成就感的學校激勵機制;

4、建立健全教代會制度;

5、建立學校公共衞生制度。

學校制度建設應堅持羣眾參與,學校與師生互動,充分發揚民主,體現羣眾性的要求。有關學校整體管理和教師管理的制度可提交教代會表決經過。一個制度的構成集中了每個參與者的思想認識、自我提高的過程,經歷了是非分辯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制度制定的過程和執行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建設的過程,對強化育人功能和提高師生執行規章的自覺性有着重要的意義。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師生長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同心協力發揮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構成合力,才能構建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特色。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7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認真貫徹落實瑞教義[20xx]57號文件《瑞安市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指導意見(試行)》和瑞教[20xx]211號文件《瑞安市教育局關於開展瑞安市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評選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桐溪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XX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1、在先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着力打造以物質文化為外殼、制度文化為支柱、精神文化為核心的學校文化;

2、以主題活動為目標,培植學校教育的團隊文化、學習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級文化、外部形象文化為切入點,建立學校文化顯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為途徑,以課堂為主陣地,實現教師隊伍專業化;以美化、綠化、淨化、亮化為載體,實現校園環境園林化;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實現教育質量優質化。

三、基本內容

(一)精神文化:

圍繞“快樂學習 健康成長”辦學育人理念,堅持“讓每一位教師身心愉悦地工作,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精神的家園”的教育理念,強化“崇德、尚學、自強、創新”的校訓教育,形成“新 實 活 樂”的良好校風。要求教師樹立“愛崗、精業、嚴謹、求實”的教風,形成“誠實團結 勤奮 向上”學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走科研興校之路,把桐溪學校辦成小而精緻、富有特色的學校。

1、負責人:大隊輔導員、各班班主任

2、時間:貫穿於每學期的具體活動時間

3、實施措施:

(1)以正確的班級輿論感染學生。營造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班級氣氛,讓班集體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正氣上升,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奮起直追,每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都得到讚揚和呵護,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2)融洽的同學關係。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

(3)出色的日常表現。學生在禮儀、衞生、紀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現成績優異。

(4)豐富的班級活動。開展建設班級品牌、富有創新性的班隊活動。班級品牌,也就是班級特色,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位集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反映其共同的願望,呈現自己的風格。同時在樹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文底藴,實現班級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1、負責人:書記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在學校現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重新予以修訂和完善。要體現體制、規章、規範、模式及其操作,通過對學校成員的行為進行規範、引導和約束,使制度為師生所認可和踐行。學校在擬定各項規章制度後,經過教師討論修訂後彙編成冊予以執行。近期主要工作:結合《桐溪國小教職工績效考核實施細則》和《桐溪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修訂好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師考評制度、建立校本教研製度、建立教師學習制度,豐富學校各種崗位職責。

(三)課程文化

1、負責人:教導主任

2、時間:長期

3、實施措施:按照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音、體、美、綜合實踐等學科的教學及活動的開展,注重在學科中挖掘體現學校文化的內容;探索、形成體現學校文化的校本課程體系,內涵不斷豐富,發揮良好的作用,重視環境文化開發,體現學校文化特徵,突出環境育人功能。

(四)師生文化

1、教師文化:

(1)負責人:工會主席

(2)時間:20xx年2月及長期

(3)實施措施:教師服裝要整潔、大方、莊重、態度要和藹可親,經歷充沛,舉止適度;當學生向教師行禮問好時,教師要微笑致意,並同時説“你好”;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搭建教師全面成長的活動平台;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定期開展活動。

2、學生文化:

(1)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20xx年2月及長期

(3)實施措施:根據《桐溪國小一日常規》規範學生的各種行為;成立小記者、文學社等學生社團;成立校園廣播站、校報、校刊等學生活動陣地;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各種興趣小組,活動開展正常化;形成學校具有特色的學生文化氣息。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8

一、建設背景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只有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並以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內涵為理論基礎,才能為和諧校園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才能為高等職業教育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目標提供文化底藴和精神支撐。作為高職院校,她面臨着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直接衝擊,每時每刻需要全方位的素養來豐富其文化底藴,用以增強其生命力和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更有他的特殊性、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是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需要

在談到文化建設的方向時曾指出:“我們必須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於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的校園文化建設必然以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工作的每一環節都應把實現培養人才的目標放在首位。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只有緊密結合培養人才這一中心工作才能堅持其正確的方向與導向,才能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彰顯其影響和凝聚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就必須堅持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這又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先進文化為根本方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根本,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從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價值取向、道德規範以及行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根本方向、精神實質及深刻內涵。構建和諧校園、建設和諧校園文化,離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指導,就會迷失方向和喪失靈魂。只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才能深刻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和任務。

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就是要引導師生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為教師的事業發展和師德培養以及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智力支撐和精神保障,為高等教育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提供堅實的文化底藴和思想基礎。

(二)堅持以人為本,更加註重軟環境建設,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要所在

所謂和諧校園,是指學校各種發展要素間的一種均衡有序、協調促進的和諧狀態。和諧的校園文化既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目標與內涵,又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與模式。和諧校園的本質屬性是文化和諧,和諧校園建設的根本在於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硬環境建設和軟環境建設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硬環境建設一般包括學校建築、教育教學設施、文化設施及校園景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包括標誌性文化載體如校園網絡、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建設。硬環境建設既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和形式,同時本身也包含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功能。如果説硬環境建設體現的是校園文化直觀的外在的形象,那麼軟環境建設表現的則是校園文化主觀的內在氣質。建設現代和諧校園文化無疑應將重點放在軟環境建設上。我們作為民辦高職學院,具體説來應體現在三個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學習環境。即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形成實事求是、嚴謹勤奮、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二是良好的育人環境。即注重人格培養和素質提升,形成教書育人、尊師重教、為人為學、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學的良好環境。三是良好的人際環境。即形成誠實守信、團結和睦、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良好校園風尚,內化師生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注重軟環境建設,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相比較而言,良好的軟環境建設更能激發人們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質。軟環境建設中所傳達出的教育理念、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最能體現一所大學所獨有的文化精神和氣韻,是大學精神內核的彰顯及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輕軟件培育、忽視品格塑造的現象,不利於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真正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把軟環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於促進全面發展的、科學創新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和諧校園環境;才能肩負起大學作為優秀文化傳承者和社會思想庫對於提高社會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價值所應承擔的歷史責任。

(三)堅持主流導向,反對和抵制落後腐朽文化,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體現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形成社會普遍認同的理想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是文化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大學作為社會各種思想和觀念碰撞與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織,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同時並存的情況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發展的方向,實現自身的文化和諧也是其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回答的問題。

校園文化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校園文化建設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精華與大學精神的凝聚和積澱。比如,愛國愛校、集體主義、主人翁意識、嚴謹勤奮、求實創新、誠信友善、樂於助人等等,通過它的薰陶必將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主流文化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起決定作用的主導性因素,也是構建和諧校園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與保障。由於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校園文化中出現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趨勢。網絡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課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園文化形式,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和青睞,並對主流文化產生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堅持以主流文化為主導,重視和發揮非主流文化的積極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領多樣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一方面,堅定不移地以先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主流與方向,繼續唱響主旋律;另一方面,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現實性與合理性,肯定其在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和諧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促進與其主流文化的融合;對非主流文化的消極作用也要敢於批評和指正,特別是其中容易引發思想困惑、道德失範,與主流價值截然對立的價值主張,只有堅持主流文化,才能促進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諧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9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文化的薰陶和感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在先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以張村中學悠久的校史為依託,以美化、綠化、淨化、亮化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實現“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目標,建設“張中十景”實現校園環境“園林化”。

三、建設思路:

結合我校具體情況,逐步實施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

1、傳承中創新,繼承中發展,

2、體現整體佈局與個性彰顯相協調。

3、突出育人目標。

4、突出學校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

四、具體工作:

1、建設“張中校園十景”

開貞園、青竹林、香樟大道、大愛梧桐、苦情芙蓉、三角古楓、雪松林、育人亭、國學園、狀元橋。

2、圍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一主題,通過各種細節,打造整體性、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教學樓命名、班級命名、功能室命名,公文紙,紙杯,公文袋、檔案盒、學生作業本、教師記事本設計,學校組織命名、開展活動命名,開展特色課程,製作校本教材等

3、學校將努力辦好櫥窗、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利用好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學校設立藝術節、讀書節、體育節和科技節、植樹節,把植樹節辦成我校獨具特色的活動,開展好國學經典教育課程,辦好每期一次的國學經典彙報展演,努力做到以活動為載體,豐富校園生活,開辦各種興趣小組,以興趣小組為單元,促進活動的開展,努力實現興趣小組向社團的轉變。

4、班級建設

統一佈局,學校制定統一的以學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主題的班牌班名,如“翠竹班、雪松班、絨花班、梧桐班”等,佈置符合班名的班級文化,鼓勵各班根據自身特點,開闢專欄,顯現班級特色。

總之,在校園文化結構中,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紐帶,活動文化是載體,校園精神是靈魂,結合我校實際,我們不能丟下張村中學80年的歷史和80年風雨積澱的厚重文化,繼續秉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校訓,在傳承中創新,繼承中發展,充分利用歷史遺蹟,建設好“張中十景”,把張村中學打造成具有顯著園林特點的校園,抓住樹人立德根本,最終形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校園文化整體特色。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0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認真貫徹落實瑞教義[20xx]57號文件《瑞安市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指導意見(試行)》和瑞教[20xx]211號文件《瑞安市教育局關於開展瑞安市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評選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桐溪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XX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1、在先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着力打造以物質文化為外殼、制度文化為支柱、精神文化為核心的學校文化;

2、以主題活動為目標,培植學校教育的團隊文化、學習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級文化、外部形象文化為切入點,建立學校文化顯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為途徑,以課堂為主陣地,實現教師隊伍專業化;以美化、綠化、淨化、亮化為載體,實現校園環境園林化;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實現教育質量優質化。

三、基本內容

(一)精神文化:

圍繞“快樂學習 健康成長”辦學育人理念,堅持“讓每一位教師身心愉悦地工作,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精神的家園”的教育理念,強化“崇德、尚學、自強、創新”的校訓教育,形成“新 實 活 樂”的良好校風。要求教師樹立“愛崗、精業、嚴謹、求實”的教風,形成“誠實團結 勤奮 向上”學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走科研興校之路,把桐溪學校辦成小而精緻、富有特色的學校。

1、負責人:大隊輔導員、各班班主任

2、時間:貫穿於每學期的具體活動時間

3、實施措施:

(1)以正確的班級輿論感染學生。營造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班級氣氛,讓班集體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正氣上升,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奮起直追,每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都得到讚揚和呵護,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2)融洽的同學關係。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

(3)出色的日常表現。學生在禮儀、衞生、紀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現成績優異。

(4)豐富的班級活動。開展建設班級品牌、富有創新性的班隊活動。班級品牌,也就是班級特色,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位集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反映其共同的願望,呈現自己的風格。同時在樹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文底藴,實現班級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1、負責人:書記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在學校現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重新予以修訂和完善。要體現體制、規章、規範、模式及其操作,通過對學校成員的行為進行規範、引導和約束,使制度為師生所認可和踐行。學校在擬定各項規章制度後,經過教師討論修訂後彙編成冊予以執行。近期主要工作:結合《桐溪國小教職工績效考核實施細則》和《桐溪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修訂好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師考評制度、建立校本教研製度、建立教師學習制度,豐富學校各種崗位職責。

(三)課程文化

1、負責人:教導主任

2、時間:長期

3、實施措施:按照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音、體、美、綜合實踐等學科的教學及活動的開展,注重在學科中挖掘體現學校文化的內容;探索、形成體現學校文化的校本課程體系,內涵不斷豐富,發揮良好的作用,重視環境文化開發,體現學校文化特徵,突出環境育人功能。

(四)師生文化

1、教師文化:

(1)負責人:工會主席

(2)時間:20xx年2月及長期

(3)實施措施:教師服裝要整潔、大方、莊重、態度要和藹可親,經歷充沛,舉止適度;當學生向教師行禮問好時,教師要微笑致意,並同時説“你好”;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搭建教師全面成長的活動平台;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定期開展活動。

2、學生文化:

(1)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20xx年2月及長期

(3)實施措施:根據《桐溪國小一日常規》規範學生的各種行為;成立小記者、文學社等學生社團;成立校園廣播站、校報、校刊等學生活動陣地;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各種興趣小組,活動開展正常化;形成學校具有特色的學生文化氣息。

3、師生德育陣地。

(1)負責人: 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長期

(3)實施措施:規範升國旗、升校旗程序,搭建師生形象展示平台,通過升國旗、升校旗展示師生形象,把我們優秀的教師展示給同學,把名學生展示出來。充分發揮升國旗、升校旗作為師生德育陣地的作用,激發愛國情懷,陶冶師生情操,強化師生的責任意識和榮譽感。

(五)物質文化:

1、外部環境:

(1)負責人:總務主任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

一是處室標誌清晰美觀。多媒體室、電腦室、儀器室、音樂室、圖書室等,學校規模雖小,處室齊全,採用三稜柱銅標誌,雅緻、美觀。

二是校園內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醒目美觀,處處體現着教育與文化內涵。校園大門金燦燦的銅字校牌,進入大門看到兩塊明顯的教育牌,《國小生守則十條》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進入小門台是校宣傳欄,進入樓梯看到提醒牌教育牌。如:上下樓梯請勿擁擠,語言文明 禮貌待人,為燦爛明天而學 留一個無悔年華等。走廊文化讓牆壁説話,教學樓一樓走廊張掛古詩詞,二樓走廊張掛學生優秀字畫作品,每年更換一次。三樓走廊張掛名人名言。在食堂張掛珍惜糧食 節約用水,講究衞生等標語,在教師宿舍樓集中張掛安全教育專題牌,在花壇邊樹立“紅花喜人 手下留情”温馨提醒牌。

三是校園淨化、綠化、美化突出。校園乾淨、整潔,師生衞生習慣好,綠化有整體規劃與設計,樹綠、花紅、廁所不臭,在這兩個學期教育局對學校開學初工作檢查中我校校園環境得到檢查組的高度評價。

2、班級陣地:

(1)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提倡班級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環境的佈置實現“美化”:兩側牆壁張貼字畫、人物、守則規範等;每個教室其中的一面牆設置雛鷹爭章台,師生書畫展示台,經典壁,開設學生規範自我窗口。教室其中的一個角安排成自然、科技、書法等文化角;後面專欄由學生在教師組織指導下自己排版、策劃,做到圖文並茂,經常更換;前面黑板上方張貼班訓、國旗等,讓整個教室充滿文化氣息,讓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牆面都能説話,都能育人;黑板兩側張貼課程表、值日小組、一日常規等;掃除工具定點存放。

3、功能室文化:

(1)具體負責:教導主任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結合各功能室特點,佈置好主題鮮明的大字、相關勵志名言;規劃好制度、名人圖片;各負責人要各負其責,精心管理,充分發揮各功能室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明確職責。

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 長: 校長 周

副組長:書記 張x

成員:校委會成員 班主任、音體美教師

2、制定方案、分步推進

結合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各年級組、各班級擬定出文化建設方案報學校批准後,抓好落實。

3、以多元教育活動為載體,營造學校的人文環境。

校園文化活動貫穿於整個學校的教育過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藝術的興趣,而且對他們瞭解社會,走向社會十分有益。所以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認真組織和開展好校園文化活動。

(1)古詩詞考級活動。共分8級:1級為背誦1-20首古詩;2級為背誦1-40首;3級為背誦1-60首;4級為背誦1-70首古詩和《三字經》選篇;5級為會背、會默寫70首古詩(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經》選篇;6級為會背、會默寫70首古詩(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經》選篇、初步瞭解古詩的意思,初步體會作者的感情;7級為背誦規定的15首宋詞;8級為背誦規定的15篇古文。考核分基本考核和跨級考核。基本考核為每一年級必須達到相應的等級,考核時間為每學年第一學期的第11周,補測為13周,合格率達50%以上。跨級考核定於第二學期的11周,13周基本考核達通過綠為100%。1-4級,7-8級為面試形式,5-6級為筆試形式考核達到80分為過關。學校為每位學生訂一本《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0首》,學生興趣高漲。通過這項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讀古詩文興趣和習慣,積累語言。還使他們瞭解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古詩文鑑賞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培養人文精神和提高綜合素質為宗旨,構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諧的校園文化體系,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悦的成長樂園,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工作目標

通過全員參加,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圍繞“使每位學生、每一位教師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個目標去進行,努力建設內容豐富多彩,格調健康向上,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校園文化。

三、主要內容

(一)強化校園文化管理

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韓清校長擔任組長,路豔傑、楊桂芳、李兆芝任副組長,教導處、德育辦、總務處、少先隊大隊部等負責人及班主任為組員,研究、確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具體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2、加大投入,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正常需要。

(二)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1、從淨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創設各種文化設施,開闢師生走廊文化宣傳、黑板報、圖書室、班級圖書角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

3、懸掛名人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和教書育人理念。

4、成立學校校園廣播站,及時播放校園新聞和優秀稿件。

5、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闢第二課堂,創辦校報等。

6、結合本校實際,通過制定校訓、校歌、校本培訓、校徽、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建設良好的校風。

7、積極開展健康有意的課外文化活動。

(三)開展校園文化教育

1、成立器樂、球類、田徑等興趣小組。

2、重視學校的傳統教育。

3、抓好《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國小生守則》及法制教育。

四、具體措施

1、優化校園內部環境。

校園環境規劃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合理設計各景點,花草樹木佈局有致、疏密合理,邊邊角角也不放過;不斷優化校園音響系統,上下課電鈴設為動聽的音樂鈴,課前進行温馨提示,課餘時間則播放輕鬆歡快的輕音樂,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2、統一學校形象標識,做好學校形象宣傳。

廣泛徵集意見,進一步完善、統一學校各種形象標識,規範使用校訓、校歌,製作、美化各類指示牌。校刊小組負責辦好學校校刊——《小荷》,以充分顯示學校辦學思想和人文特色。

3、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説話。

學校的校訓、校風將以多種方式在校園內呈現,主樓門前弟子規內容顯要,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為,對外彰顯天林國小的教育品質。班級教室的佈置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可根據各自的特點創設不同風格與追求的黑板報,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學風、教風的建設來體現隱性文化,讓教室成為學生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

4、努力構建數字校園。

我校擁有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及技術過硬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在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過程中,要運用寬帶、局域網將校園內的各種信息數字化,以增進交流,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校管理的水平。學校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精心設計網頁,經常更新網站內容,豐富信息流量,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搭建一個交流平台。

5、打造“團結、勤奮、守紀、創新”的團隊精神。

學校的團隊精神最能反映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程度。好的團隊精神能使學校全體員工敬業愛崗、盡職盡責,能使全體學生愛學樂學、愛校護校。為此,我們要抓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1)繼續開展師德建設活動。這個要與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緊密結合起來,突出開展“愛崗敬業、悉心育人”師德演講活動。

(2)重點做好“校園名師”評選活動,推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提升學校的教育發展水平。

(3)與時俱進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榮辱觀教育、誠信教育、養成好習慣教育、感恩教育;倡導“古詩詞背誦”,對學生進行文化傳統及愛國主義等各種教育。

(4)提高師生的團隊精神。在師生中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活動,重點突出開展一些形式多樣文體活動(教師節聯歡、辭舊迎新活動、教師乒乓球賽、校運會等),讓師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温暖。

6、打造“嚴謹、博學、敬業、愛生”的教師文化。

(1)開發校本培訓,構建教師文化。

採取“經驗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教研課、彙報課、公開課、示範課、家長開放課”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多讀書,讀好書,書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促進教師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習慣;開展以“家長開放日”為主要內容的活動,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聽課、評課,使家長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

(2)開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提供機會讓老師走出去學習,利用專業引領這一形式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加強落實學校教研組的指導力度,加強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動和合作;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月上交一份教學反思),讓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學綜合能力。編寫符合本學校的校本課程。

7、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感悟生活。

幫助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體驗每天有進步和成功的快樂。開展“校園藝術節”、“師生讀書節”、“十佳少年”、“金星少年”等活動

8、評選“書香班級”,營造書香校園。

讀書啟迪心智,讀書滋養心靈,讀書涵養人生。我們應努力守住心靈的淨土,走進名家偉人的精神世界,與他們進行心靈對話,陶冶自己,提升自己,以讀書豐富家庭生活、構建校園文化,營造書香校園。為此,學校制訂了評選“書香班級”的活動方案,通過此項活動營造班級讀書的氛圍,進而營造書香校園。(德育處、教導處負責)

9、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平安校園”。

強化校園治安管理,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維護校園秩序。加強門衞管理,把好校園治安第一關。維護校園安全秩序,避免事故發生,使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加強檢查制度,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落實安全責任制,課間交接班制度,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10、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

這是一項代表教職工心聲的制度,學校工會要發揮其職能作用,把這項工作做好。新學期我們將選舉新一屆校務委員成員,時刻傾聽他們的建議,保證學校決策無誤、行動無誤。學校領導班子主要成員對羣眾反映出來的問題,條件成熟的要馬上改,暫時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師們解釋清楚。

11、繼續完善各種制度。

繼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教職工考核制度》、《班級考核制度》、《教學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等等,使學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12、堅持依法治校,加強民主管理與監督。

學校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遵守教育教學法規,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設立校長信箱,鼓勵師生、家長有問題意見積極反映,校長將及時給予回覆。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師生長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同心協力發揮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構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色。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2

校園文化是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範的綜合體現,是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逐漸創造生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區教育局關於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結合我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現特制定“毓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區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為依據,以培養人文精神和提高綜合素質為宗旨,積極構建温馨、和諧的校園文化體系,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悦的成長樂園,努力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工作目標

圍繞“通過提升校園靜態文化(含校園環境文化與校園精神文化)品位;創新、豐富校園動態文化活動;逐步構建具有九年一貫制學校特點的校園文化體系”這樣一個工作目標,努力建設內容豐富多彩,格調健康向上,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校園文化。

三、主要內容

(一)強化校園文化管理

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楊利明校長擔任組長,朱嘉平、陸斌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少先隊大隊部等負責人及各年級主任、班主任為組員,研究、確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具體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二)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1、從淨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創設各種文化設施,開闢宣傳櫥窗、黑板報、圖書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

3、懸掛名人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

4、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闢第二課堂等。

5、結合本校實際,通過制定班級文化建設公約、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等形式,建設良好的校風。

6、積極開展健康有意的課外文化活動。

(三)開展校園文化教育

1、成立球類、田徑、集郵、繪畫、歌詠等興趣小組。

2、成立第二課堂興趣小組。

3、重視學校的傳統教育。

4、抓好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中國小生守則及法制教育。

四、具體措施

1、優化校園內部環境。

校園環境規劃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巧妙設計各景點,花草樹木佈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邊邊角角也不放過,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不斷優化校園音響系統,上下課電鈴設為動聽的音樂鈴,課前一分鐘進行温馨提示,課餘時間則播放輕鬆歡快的輕音樂,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政教處、總務處負責)

2、創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氛圍

班級教室的佈置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可根據各自的特點創設不同風格與追求的黑板報,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學風、教風的建設來體現隱性文化,讓教室成為學生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政教處、各班級負責)

3、努力構建數字校園。

我校擁有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及技術過硬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在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及對外通訊過程中,要運用寬帶、局域網將校園內的各種信息數字化,以增進交流,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校管理的水平。學校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精心設計網頁,經常更新網站內容,豐富信息流量,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搭建一個交流平台。(信息與技術主管負責)

4、打造“求真、務實、團結、進取”的團隊精神。

學校的團隊精神最能反映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程度。好的團隊精神能使學校全體員工敬業愛崗、盡職盡責,能使全體學生愛學樂學、愛校護校。為此,我們要抓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1)繼續開展師德建設活動。這個要與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緊密結合起來,突出開展“對學生要有愛心,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對同事要有誠心”三心活動,使師生凝心聚力。

(2)與時俱進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再次唱響紅歌;積極開展對學生進行榮辱觀教育;倡導“古詩詞朗誦”等,對學生進行文化傳統及愛國主義教育。

(3)提高師生的團隊精神。在師生中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活動,重點突出開展一些形式多樣文體活動(教師節聯歡、新年匯演、教師籃球賽、校運會等),讓師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温暖。(這些活動由工會、教務處、政教處、體育組予以落實)

5、打造“盡責、好學、合作、創新”的教師文化。

(1)開發校本培訓,構建教師文化。

採取“經驗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課堂研討、彙報課、公開課、推門課”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多讀書,促進教師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習慣;開展以“家長開放日”為主要內容的活動,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聽課、評課,使家長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

(2)開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提供機會讓老師走出去學習,利用專業引領這一形式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加強落實學校教研組的指導力度,加強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動和合作;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反思,讓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學綜合能力。(這些活動由教務處、政教處負責落實)

6、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感悟生活。

幫助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體驗每天有進步和成功的快樂。(政教處、少先隊大隊部負責)

7、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平安校園”。

強化校園治安管理,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維護校園秩序。加強門衞管理,把好校園治安第一關。維護校園安全秩序,避免事故發生,使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加強巡查制度,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落實安全責任制,實行分級管理,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8、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

這是一項代表教職工心聲的制度,學校工會要發揮其職能作用,把這項工作做好。校長要時刻傾聽教職工的建議,保證學校決策無誤、行動無誤。學校領導班子主要成員要定期與教職工談心,對羣眾反映出來的問題,條件成熟的要馬上改,暫時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師們解釋清楚。

9、繼續完善各種制度。

繼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教職工考核制度》、《班級考核制度》、《教學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等等,使學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10、堅持依法治校,加強民主管理與監督。

學校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遵守教育教學法規,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設立校長信箱,鼓勵師生、家長有問題意見積極反映,校長將及時給予回覆。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師生長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同心協力發揮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構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色。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3

一、主導思想

為營造富於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提出建設“三色校園”工程的設想,“三色”即紅色的歷史文化、綠色的生態文化、藍色的和諧文化,“三色校園”工程作為學校“致和教育”課程體系課程資源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加強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構建校園紅色教育、生態教育、致和文化教育的校本環境課程,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通過在師生中開展系列的校園文化建設專題活動,提升學校的環境質量,它將在推進我校“致和教育”特色的文明校園、風景校園和文化校園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二、實施目標

⒈紅色校園:開展校史教育,繼承革命傳統。突出歷史的艱辛、新時期的跨越式發展,以及家國文明與地方文化的薪火傳承,強化老校友革命精神教育。

⒉綠色校園:加強校園綠色生態環境的創建和保護,弘揚花木文化,打造校園園林景觀。突出生態文明主題,與時代發展主旋律接軌。

⒊藍色校園:通過介紹我國傳統文化,以及近當代科學家、偉人和知名校友的修身、人生規劃、學法指導等內容,弘揚我校“分類指導,個性發展,弘毅致和,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突出個人發展主題,致和就是有差異的發展。

以上三個目標,分別從觀念世界、物態世界、個人世界展開,全面而又重點突出,立足當前我校實際又面向師生未來的發展,並富有學校的個性色彩。

三、建設內容

⒈校園中軸線:從西大門經育華樓至文俊樓和培源摟中間,直到東面小河邊的文化牆,應作為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筆重彩,集中。重點裝飾育華樓底層大廳,展示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和成績,名校友照片及簡介。在育華樓東面的連廊的柱子上可以佈置楹聯;在文俊樓和培源摟之間的場地上可以佈置一些雕像或建築小品。

⒉校門及交通主幹道:南門東大門及銀杏大道、南門西大門及法桐大道的門牌、廣告標識和報欄系統,標語、燈光、旗幟,綠化修剪和衞生管理。

⒊教學區:

在牆壁上佈置古今中外勵志、勸學、修身的格言警句。樓梯兩邊牆上佈置學生及名校友的書畫作品和世界名畫及簡介。教學區櫥窗佈置學生專題活動寫真。

教室門口班級標誌牌,上面除了有班級的課程表、座次表外,還有個性化的班級文化牌。教室內佈置成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小組學習的文化;學習資源配置和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成長記錄的窗口。

⒋運動區:佈置跑步文化和太極拳文化的相關文字説明、圖片和壁畫。

⒌生活區:在宿舍牆壁及走廊佈置古今中外的生活起居、修身的格言警句。學生的關於寢室文化的創意作品。

⒍紀念性建築及園林區:我校歷校友及領導、名師的雕像及簡介。校園十大景區的標誌性説明(備選的十五個景區)。校園風景的進一步建設完善,如建築、假山、水面、花木和匾額楹聯等。

⒎校園牆壁:在東大門內的銀杏大道兩側建文化牆,內容為名家書法(大學、中庸,古人勤學壁畫)

⒏校園道路:命名,並設立説明牌。結合我校的發展歷史和辦學理念,分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兩種類型,分別進行。

⒐校園遊覽:校園景點建設:(校園十景,校花,校樹);景觀説明和導覽資料:標牌,導覽圖,課本和手冊。學生校園導遊員。

⒑花木文化:校園景觀植物管理、保護、利用和欣賞。樹葉書籤、乾花製品、香袋、精油、食品、配置酒、花木修剪造型、花木攝影、花木文學(分學科,分班級)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__年9月~12月):起草方案,請大學的有關專家論證並形成總體規劃,報上級領導審批,在學校進行宣傳發動,着手校園牆體文化建設,重點做好校園新增文化設施的建設。

第二階段(20__年1月~2月):按照建設方案,全面實施,重點做好教學區的班級文化環境建設。

第三階段(20__年3~6月):開展羣眾性的體驗評選活動,推出“校園十景”、“校花”、“校樹”;出版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書籍,製作體現校園文化環境的明信片、各種紀念品。

第四階段(20__年7月~10月):環境佈置的整合性工作,拾遺補漏,重點做好各櫥窗內容的更新,迎接校慶活動。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4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認真貫徹落實瑞教義[20xx]57號文件《瑞安市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指導意見(試行)》和瑞教[20xx]211號文件《瑞安市教育局關於開展瑞安市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評選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桐溪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XX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1、在先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着力打造以物質文化為外殼、制度文化為支柱、精神文化為核心的學校文化;

2、以主題活動為目標,培植學校教育的團隊文化、學習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級文化、外部形象文化為切入點,建立學校文化顯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為途徑,以課堂為主陣地,實現教師隊伍專業化;以美化、綠化、淨化、亮化為載體,實現校園環境園林化;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實現教育質量優質化。

三、基本內容

(一)精神文化:

圍繞“快樂學習 健康成長”辦學育人理念,堅持“讓每一位教師身心愉悦地工作,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精神的家園”的教育理念,強化“崇德、尚學、自強、創新”的校訓教育,形成“新 實 活 樂”的良好校風。要求教師樹立“愛崗、精業、嚴謹、求實”的教風,形成“誠實團結 勤奮 向上”學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走科研興校之路,把桐溪學校辦成小而精緻、富有特色的學校。

1、負責人:大隊輔導員、各班班主任

2、時間:貫穿於每學期的具體活動時間

3、實施措施:

(1)以正確的班級輿論感染學生。營造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班級氣氛,讓班集體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正氣上升,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奮起直追,每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都得到讚揚和呵護,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2)融洽的同學關係。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

(3)出色的日常表現。學生在禮儀、衞生、紀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現成績優異。

(4)豐富的班級活動。開展建設班級品牌、富有創新性的班隊活動。班級品牌,也就是班級特色,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每一位集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反映其共同的願望,呈現自己的風格。同時在樹品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文底藴,實現班級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1、負責人:書記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在學校現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重新予以修訂和完善。要體現體制、規章、規範、模式及其操作,通過對學校成員的行為進行規範、引導和約束,使制度為師生所認可和踐行。學校在擬定各項規章制度後,經過教師討論修訂後彙編成冊予以執行。近期主要工作:結合《桐溪國小教職工績效考核實施細則》和《桐溪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修訂好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師考評制度、建立校本教研製度、建立教師學習制度,豐富學校各種崗位職責。

(三)課程文化

1、負責人:教導主任

2、時間:長期

3、實施措施:按照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音、體、美、綜合實踐等學科的教學及活動的開展,注重在學科中挖掘體現學校文化的內容;探索、形成體現學校文化的校本課程體系,內涵不斷豐富,發揮良好的作用,重視環境文化開發,體現學校文化特徵,突出環境育人功能。

(四)師生文化

1、教師文化:

(1)負責人:工會主席

(2)時間:20xx年2月及長期

(3)實施措施:教師服裝要整潔、大方、莊重、態度要和藹可親,經歷充沛,舉止適度;當學生向教師行禮問好時,教師要微笑致意,並同時説“你好”;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搭建教師全面成長的活動平台;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定期開展活動。

2、學生文化:

(1)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20xx年2月及長期

(3)實施措施:根據《桐溪國小一日常規》規範學生的各種行為;成立小記者、文學社等學生社團;成立校園廣播站、校報、校刊等學生活動陣地;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各種興趣小組,活動開展正常化;形成學校具有特色的學生文化氣息。

3、師生德育陣地。

(1)負責人: 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長期

(3)實施措施:規範升國旗、升校旗程序,搭建師生形象展示平台,通過升國旗、升校旗展示師生形象,把我們優秀的教師展示給同學,把名學生展示出來。充分發揮升國旗、升校旗作為師生德育陣地的作用,激發愛國情懷,陶冶師生情操,強化師生的責任意識和榮譽感。

(五)物質文化:

1、外部環境:

(1)負責人:總務主任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

一是處室標誌清晰美觀。多媒體室、電腦室、儀器室、音樂室、圖書室等,學校規模雖小,處室齊全,採用三稜柱銅標誌,雅緻、美觀。

二是校園內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醒目美觀,處處體現着教育與文化內涵。校園大門金燦燦的銅字校牌,進入大門看到兩塊明顯的教育牌,《國小生守則十條》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進入小門台是校宣傳欄,進入樓梯看到提醒牌教育牌。如:上下樓梯請勿擁擠,語言文明 禮貌待人,為燦爛明天而學 留一個無悔年華等。走廊文化讓牆壁説話,教學樓一樓走廊張掛古詩詞,二樓走廊張掛學生優秀字畫作品,每年更換一次。三樓走廊張掛名人名言。在食堂張掛珍惜糧食 節約用水,講究衞生等標語,在教師宿舍樓集中張掛安全教育專題牌,在花壇邊樹立“紅花喜人 手下留情”温馨提醒牌。

三是校園淨化、綠化、美化突出。校園乾淨、整潔,師生衞生習慣好,綠化有整體規劃與設計,樹綠、花紅、廁所不臭,在這兩個學期教育局對學校開學初工作檢查中我校校園環境得到檢查組的高度評價。

2、班級陣地:

(1)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提倡班級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環境的佈置實現“美化”:兩側牆壁張貼字畫、人物、守則規範等;每個教室其中的一面牆設置雛鷹爭章台,師生書畫展示台,經典壁,開設學生規範自我窗口。教室其中的一個角安排成自然、科技、書法等文化角;後面專欄由學生在教師組織指導下自己排版、策劃,做到圖文並茂,經常更換;前面黑板上方張貼班訓、國旗等,讓整個教室充滿文化氣息,讓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牆面都能説話,都能育人;黑板兩側張貼課程表、值日小組、一日常規等;掃除工具定點存放。

3、功能室文化:

(1)具體負責:教導主任

(2)時間:20xx年2月

(3)實施措施:結合各功能室特點,佈置好主題鮮明的大字、相關勵志名言;規劃好制度、名人圖片;各負責人要各負其責,精心管理,充分發揮各功能室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明確職責。

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 長: 校長 周

副組長:書記 張x

成員:校委會成員 班主任、音體美教師

2、制定方案、分步推進

結合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各年級組、各班級擬定出文化建設方案報學校批准後,抓好落實。

3、以多元教育活動為載體,營造學校的人文環境。

校園文化活動貫穿於整個學校的教育過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藝術的興趣,而且對他們瞭解社會,走向社會十分有益。所以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認真組織和開展好校園文化活動。

(1)古詩詞考級活動。共分8級:1級為背誦1-20首古詩;2級為背誦1-40首;3級為背誦1-60首;4級為背誦1-70首古詩和《三字經》選篇;5級為會背、會默寫70首古詩(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經》選篇;6級為會背、會默寫70首古詩(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經》選篇、初步瞭解古詩的意思,初步體會作者的感情;7級為背誦規定的15首宋詞;8級為背誦規定的15篇古文。考核分基本考核和跨級考核。基本考核為每一年級必須達到相應的等級,考核時間為每學年第一學期的第11周,補測為13周,合格率達50%以上。跨級考核定於第二學期的11周,13周基本考核達通過綠為100%。1-4級,7-8級為面試形式,5-6級為筆試形式考核達到80分為過關。學校為每位學生訂一本《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0首》,學生興趣高漲。通過這項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讀古詩文興趣和習慣,積累語言。還使他們瞭解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古詩文鑑賞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篇15

一、--中學學校文化建設理念:

整合時代學校文化精華,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充實師生學校生活內涵,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

二、--中學學校文化建設的背景

1、學校文化建設的社會發展背景: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着獨特的作用,各種禮貌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學校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立的,它以良好的校風和學校精神為標誌,充滿時代氣息和學校特點的人文氛圍。學校文化氛圍一旦構成,將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

2、學校文化建設的教育發展背景:學校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經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進取影響和感染、薰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藴。

3、學校文化建設的學校歷史背景:白楊坪國中創辦於1972年,具有近50年的辦學歷史。曾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畢業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育工作者;有較高的社會信譽和較好的羣眾基礎;已基本構成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樸實的校風,鑄造了“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學校文化精神,這是我校學校文化建設的歷史根基和現實基礎。

三、學校文化建設特色的構建思路

我們的學校文化是指以學校學校為地理環境圈;以桂花為校樹;以桂花精神塑造花中精神;以師生為主體創立並共享;以制度、環境、活動為載體;以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為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一種羣體文化和精神氛圍。為此我們構建的白楊坪國中學校文化將着力構成以下特色:

1、學校文化建設的內涵:貫徹“文化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方針,整合學校管理思路、調整管理模式,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構建健康和諧的學校制度文化;結合課程開發,以學校文化的視角設計活動項目,激活學校文化活動,開發“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學校精神文化;建花中之校、校中之花(建:環境優美似花園式學校;創:成績優異如花一枝獨秀),讓學生在健康和諧的環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圍、理解美的薰陶、引導美的行為、得到美的昇華,強化學校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功能。

2、學校文化建設的成果:經過學校文化建設,構成學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開拓型的觀念文化。以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健康周、學校網、各種專項比賽、演講、文章、多媒體軟件、各種大型活動以及藝術特色校等為平台,顯現學校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學校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着力體現三個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為教育;三是審美情趣教育。構成體現學校辦學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識別系統:一是教育思想,培養目標,辦學思路的思想識別系統;二是校訓、校風、制度、行為指導語等行為識別系統;三是學校整體面貌、特色建築和文化設施等形象識別系統。從而使學校文化對學生成長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四、--中學學校文化建設的實施思路

1、環境文化建設:學校的環境文化是指學校所處的自然環境、學校規劃格局以及學校建築、文化牆、綠化和文化傳播工具等方面構成的文化環境。學校的環境文化必須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優美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曠神怡,大腦更聰慧,思維更敏鋭,行為更禮貌,激發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慾。蘇霍姆林斯基説:“要使學校的牆壁也説話”,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藝術之鄉,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如坐春風,如沾花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間受到薰陶,從始至終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

校訓、校徽、校歌;學校內文化牆、各種提示牌;學校綠化地帶;宣傳欄、閲報欄、圖書架;教學與研究宣傳欄;信息廣告欄和光榮榜;思想政治宣傳欄;校務公開宣傳欄;團隊宣傳欄;身心健康宣傳欄;報刊信息宣傳欄;座右銘、每日格言、師生道德宣言等;教室寢室個性化佈置。學校佈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建築物協調和諧;學校環境寧靜優美,樹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潔;學校內電線、電話線等各種管線統一規劃,合理鋪設,確保安全美觀;學校乾淨、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衞生死角;教室窗明几淨,佈置典雅,給人賞心悦目之感。使師生員工沉浸在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氣息,到達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設:學校內嚴謹規範的秩序、師生們向上的情緒,深深體會到科學的校本管理文化,是學校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運行的潤滑劑,其潛在的功能無疑是巨大的。所以,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規範、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構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崗位職責制、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校務公開制。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規章制度,制定運作程序,彙編成冊,規範程序、行而有據,構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同時建立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愛護公物制度、公共衞生制度、綠化制度和學校養護職責制等等。

從另一個角度講,學校制度文化還包括學校行為文化。學校行為文化建設目標是整合他律,強化自律。學校行為文化指行為規範和行為模式兩個方面,學校行為規範指學校對人的教育培養以及塑造人的規章制度(如:《後進生轉化制度》)、細則(如《教師工作績效考核細則》)、規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還包括各項規劃、計劃、條例、要求、意見等等;行為模式包括學習、生活、工作的行為方式等;這些行為規範和模式構成了學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資料。對於行為文化的設計,經過學校全體員工的反覆討論一致認同,以體現民主管理,倡導師生自勉自律,以到達全校師生員工共建學校行為文化,共造校風,共守校規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設:學校精神文化的基礎是學校人的心理層面,其資料是學校成員的思想觀念和素養,而表現形式則是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產品。根據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及發展趨勢,依據人本發展理論,大力開展學校文化活動,鑄造“孝、信、禮”的學校文化精神。

為學生為主體的學校文化活動項目有:讀書會;廣播站、文學社;體育俱樂部、籃球隊、田徑隊、乒乓球隊、象棋、圍棋隊;音樂俱樂部、合唱團、舞蹈隊等。

以教師為主體的學校文化活動項目有:教研沙龍;教師論壇;教學反思會;體育健身俱樂部(男女籃球隊,教師樂隊,教師合唱團等);教工之家等。

五、學校文化建設特色規劃步驟

我校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分三步走:

第一階段首先初步構成初步特色:圍繞辦學理念和目標制定我校校風、學風、教風、校訓、設計好校徽、校歌打造校門口和圍牆處文化牆;

第二階段整合所有特色項目,構成學校特色學校文化系列;

第三階段運動場建設完工投入使用後,將學生食堂外沙壩打造成以桂花為主的“桂園”,再圍繞運動場周圍載種桂花樹,最終構成“花中之校、校中之花”的學校文化整體特色。

六、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

學校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具有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特點,它的建設和發展既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明確目標,又要有系統的理論觀點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學校文化建設管理網絡。成立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協調指導委員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員若干名,負責學校特色文化活動的策劃、規劃、協調、管理、檢查、考評。學校制度文化建設以校長室為主負責組織實施;學校環境文化建設以總務處為主組織實施;學校活動文化建設以政教處和團委為主組織實施;活動文化教師項目由教育工會為主組織實施。

2、設立學校文化建設基金。為了保障學校學校特色文化建設落實到位,設立“學校文化建設基金”。一方面由學校每年按必須比例撥出專項經費,確保基金基數;另一方面,向上爭取資金和向其它企事單位募捐,擴大基金基數。專項經費由學校文化建設協調指導委員會統一管理使用。

3、注重過程管理,實行跟蹤考評。學校文化建設關鍵是過程,過程的關鍵是參與,異常是活動文化,過程就是氛圍,參與就是效果,“關注過程,重在參與”是管理的基本原則。為此,根據活動文化項目特點,定期組織展評活動,對活動情景實行滾動考評,在滾動考評的基礎上,對活動成果進行獎勵和推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87mq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