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通用25篇)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通用25篇)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

【摘要】: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xx]6號)》一文中,提出職業院校要結合自身優勢,科學準確定位,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設置專業,要圍繞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構建專業體系。因此,我校應該立足創意產業特點與發展,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構建起廣告策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動態調整機制。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通用25篇)

【關鍵詞】:高職;廣告策劃;人才培養;機制

一、課程體系要體現人才培養與行業能力培養規律

按照廣告策劃崗位、以及廣告運作的一般流程與規律,為了循序漸進地塑造學生廣告策劃的相關能力與素養,20xx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幾大教學模塊不變的前提下,把主幹核心課程在學年、學期的順序做了調整,讓課程體系更系統、更符合崗位能力的需求與學生學習的規律。如《廣告學概論》由原來的第三學期調整到了第二學期,這樣可以讓學生儘早地接受廣告專業知識的洗禮,明確專業方向,找準自己的定位,為制定未來的廣告人職業規劃做好思想準備;廣告策劃創意工學模塊幾大核心課程則按照廣告運作的規律與流程調整編排課程在學年、學期的順序,《廣告調研》、《廣告文案》、《廣告創意》、《品牌推廣》、《廣告媒體》、《促銷策劃》等課程的安排都體現了這一理念。

二、根據人才培養需要有課程更新或替換機制

廣告與策劃專業,不僅要培養學生系統化的策劃理論,更要求學生能把系統化的策劃理論嫻熟地運用到具體的類別項目策劃中,從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反饋中,策劃的實際運用能力與其崗位工作能力成正比。希望通過《地產策劃》這門課的開設,讓學生能舉一反三,知道如何把所學專業廣告策劃知識與具體類別項目策劃有效融合,同時為畢業生的工作找到更多的崗位結合點。

在基本素質模塊中,原來的《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調整為《基礎設計素描》和《基礎設計色彩》。廣告與策劃專業的生源結構一直比較複雜,從近幾年的班級學生構成來看,有美術基礎較好的美術生,有愛好美術並且有一定美術基礎的文理生、體育生、音樂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毫無美術基礎的各科學生。雖然,廣告與策劃專業對學生的美術基礎,不似其它如裝潢、電美等純設計類專業的要求那幺高,但基本的美術素養還是必須的。因為,良好的美術素養,不僅能為本專業學生學好廣告創意、廣告設計等課程打下良好的美感與設計感基礎,也是進一步從整體上全面提高廣告策劃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原來的《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課程從教學內容與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來説,不太事宜美術底子薄、甚至沒有美術基礎的本專業學生學習,學習效果差強人意,而《基礎設計素描》和《基礎設計色彩》課程,不僅兼顧了美術基礎好的學生,也能兼顧美術基礎薄弱的學生,特別對後者,我們覺得更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課程的調整,廣告與策劃專業這幺一個現實問題存在,即一方面,學生普遍美術基礎差,另一方面基本的美術素養又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解決。

三、課程名稱更加確切規範

《地產策劃》修訂為《地產廣告策劃》,這樣更明確了這門課的主旨與課程定位。這門課黃璜老師是實踐者,20xx級大三上學期第三單元已經上了這門新課。上課前,通過與黃璜老師溝通,感覺短短的四周實踐詳盡地把地產策劃的內容講解到位不太現實,所以當時的課程內容主要放在了房地產廣告策劃與創意上。現在這門課明確命名為《地產廣告策劃》,可以在內容架構上更具有廣告策劃專業定位的針對性,而且實踐上也更容易操作。

四、課程替換更符合崗位工作需要

在廣告設計工學模塊中,矢量圖形設計處理軟件課程調整為《Illustrator》,替換了一直教學的《CorelDRAW》課程。替換的依據,一是Illustrator以其強大的功能和體貼用户的界面已經佔據了全球矢量編輯軟件中的大部分份額,一線設計師當下多采用Illustrator進行設計,一些從事廣告設計的畢業生的反饋也證明了這一點,這種背景下,CorelDRAW略顯不合時宜了,也不能滿足學生畢業後從事廣告設計崗位對相關軟件的要求;二是其他設計專業軟件教學已經完成了《Illustrator》課程取代《CorelDRAW》課程教學的變革,如我係裝潢藝術設計等專業。所以,無論從時代的對技術提升的要求,還是專業學科應該順應時代變化而變革的層面上來説,《Illustrator》取代《CorelDRAW》勢在必行,這本質上也是為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與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一項舉措。

五、課程教學大綱更加強調新媒體背景下的專業與崗位能力的銜接

眾所周知,網站、電子商務、智能手機等新媒體出現,改變消費者與廣告主的認知與溝通方式,諸如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對消費者而言魅力不再,消費者的偏愛開始逐漸轉移到新媒體上,這樣就形成了新的廣告媒體傳播生態,廣告營銷進入了社交媒體時代。那幺在這種背景下,廣告公司傳統的廣告業務也開始轉向依託新媒體的整合營銷傳播上來,對廣告人才需要也更加重視具有新媒體意識的複合型人才。為適應新媒體的變革,一些課程在教學大綱上要加入有針對性的新內容。如《廣告創意》課程,原來的課程內容大多重點放在平面與影視廣告的創意上,以後可以添加互動式新媒體廣告的創意;如原來的廣告文案崗位,文案人員寫出的文案只需考慮傳統媒體發佈的適應性即可,那幺現在更多的文案是用在新媒體上傳播的,針對新媒體消費者的文案創意就要針對性、引導性與簡練性,這樣才符合電子商務的品牌新媒體傳播特點,。在原來的廣告文案教學大綱裏,沒太重視新媒體廣告文案的創意,所以,20xx級廣告文案的寫作,就要加入新媒體廣告文案的創意與寫作的內容,增加適合網絡傳播與手機平台傳播的文案內容;《市場營銷》課程,要加入社交媒體時代下事件營銷的內容,讓學生明確新媒體廣告營銷活動互動性當下的價值與魔力。其它課程大綱都有亟需加入或強化新媒體融合的內容。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

公司期間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終身學習、全員培訓的思路,通過構建符合公司實際的現代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激勵約束機制,形成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大規模的人才培養新格局,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富有創新精神,能夠防範經營風險、應對複雜局面的經營人才隊伍;一支職業素養好、市場意識強、熟悉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業務、堅持並實踐公司發展戰略、執行力強的管理人才隊伍;一支理論紮實、作風嚴謹、具有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能力的技術人才隊伍;一支愛崗敬業、技能精湛、勇於實踐、一專多能、作風過硬的技能人才隊伍。

1、員工素質提升計劃。

到20xx年底,公司系統員工隊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的比例達到25%,人才密度達到0.80。企業經營者、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達到20xx公司人才培養方案、50%和55%以上全員培訓率達到95%以上,各類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崗位適應性明顯增強。

2、“1551”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加大各類優秀人才培養力度,公司培養選拔100名優秀經營人才、500名優秀管理人才、500名優秀技術人才和1000名優技能人才。

3、創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

在支撐電網建設與發展、提高電網運行控制水平和推進電網技術升級等重點技術領域,重點培養2-3名後備院士人才,培養300名創新型優秀拔尖人才,新增國家級專家150人,公司系統進入國家級人才庫的專家力爭達到300人以上,形成以院士和知名專家為核心的創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隊伍。

4、緊缺人才培養計劃。

加大引進和培養公司緊缺專家人才的力度,5年內引進和培養500名金融、保險、法律和財務等高級專業人才,滿足公司業務拓展的需求。

5、特高壓電網專項人才培養計劃。

根據特高壓電網工程建設的要求,加強特高壓科技人才的培養,5年內滾動培養20xx名能夠承擔特高壓電網技術研究、設計、建設、生產運行、維護和管理等專業人才。

6、西部電力企業優秀青年人才培養計劃。

每年從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選拔40名有培養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術人才,進行鍼對性的集中強化培訓,並對口派遣到東部發達電力企業實踐鍛鍊。加大對西藏公司人才幫扶力度,每年選派10名優秀技術和技能人才進藏擔任培訓師,開展對口培訓,為西藏公司培養技術和技能人才。

7、學習型班組建設計劃。

以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為載體,積極培育國家電網文化,建設學習型班組;加強基層班組建設,大力促進在崗學習和現場培訓,開展公司系統所有班組長的輪訓工作。

8、農電工素質能力提升計劃。

加大農電工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電工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開展對所有農電所長的輪訓工作。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3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具備國小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學有所長,多才多藝,能擔任國小多學科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教師。

二、培養規格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少年兒童,願意獻身國小教育;初步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熟悉我國教育事業制度、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艱苦奮鬥和開拓創新精神;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文化素質和人文修養。

2、掌握較廣的文化藝術基礎知識,掌握較系統的教育科學理論和技術,懂得國小教育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及手段,具有較紮實的師範素質和過硬的教師職業技能,良好的教師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普通話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三筆字”書寫規範、工整、美觀。具有從事國小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勝任國小的教學與管理工作。

3、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從事國小多門課程教學和國小管理的綜合型師資,具備國小各項基本活動的操作能力與組織、指導和創新能力,具備一定程度的藝術素質、健康的審美觀和藝術表演能力;掌握體育鍛煉常識和生理保健、心理諮詢知識和方法,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意志和自我調節能力。

4、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計算機基礎及應用能力,通過湖南省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水平一級考試。

5、具有英語的聽、説、讀、寫基本能力,能閲讀本專業的英文書刊,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合格。

三、學制、學分與學位

學制:四年

總學分:180-182

學位:教育學學士

四、修讀指導

(一)、四年內修滿公共基礎課51學分(包括公共選修課10學分),專業課程111-113學分,實踐課程18學分,總計180-182學分方可畢業。

1、公共基礎課中的“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就業指導”,實踐教學課程中的“兩課實踐”、“軍事訓練”、“勞動”不計修讀學時與學分。

2、公共選修課可在全校開設的選修課程中選修,選修時必須注重文理滲透和藝術素質的培養,要求每個學生至少修讀2個學分的自然科學類課程,2個學分的藝術類課程,2個學分的健康教育類課程,總共修滿10學分。

3、每位學生須參加學校組織的素質拓展和創新能力培養活動,取得由學校“素質拓展和創新能力認證中心”認定的10學分。

4、本專業設語言文學、數理和藝術三個方向,每位學生須選修其中一個方向,修滿該方向上所有課程,取得相應學分。

語言文學方向:主要培養在漢語言、英語等學科方向上有所專長,能勝任國小語文、英語、社會等課程的教學,承擔相關活動課教學工作。普通話達到國家二級甲等標準,英語口語達到良好以上標準。

數理方向:培養在數學、計算機、自然科學等學科方向上有所專長,能勝任國小數學、科學、信息技術等課程的教學。承擔相關活動課程教學工作。計算機水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藝術方向:培養能勝任國小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工作,能承擔組織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工作。獲得其中至少一項藝術專業等級證書。

5、任選課程須修滿6學分。

教材:徐青主編《現代漢語》(修訂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參考資料:邢福義主編《現代漢語》高教出版社出版

x主編《現代漢語通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課程名稱:大學語文

教學要求:在中國小已學語文知識之基礎上,立足文學本位,以審美(培養語感)為核心,融文、史、哲為一體,凸顯人文性,淡化知識性和工具性,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激活和昇華舊知識。強調直接面對作品本身,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復由理性認識迴歸至體味、欣賞,不在文學史方面做過多的糾纏,以期與中文專業這文學史課程相區別,為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打下良好的綜合人文素質基礎。

①突出對優秀文學作品的引導性、示範性、啟發性解讀;

②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體味、欣賞,使學生的內心更為充實、豐富、淨化、健康;

③以品味語言,培養語感為核心,帶動學生寫作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學內容:古代文學作品(古代詩文)、現代文學作品(現代詩文)、外國文學作品。教材及參考資料:

陳洪主編《大學語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3第一版

錢理羣、李慶西、郜元寶主編《大學語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1第一版

夏中義主編《大學新語文》,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6第一版

課程名稱:高等數學

課程內容:函數和極限,主要內容為函數的知識、數列與函數的極限以及連續等基本概念;第二部分為導數與微分,主要內容為導數的概念及其應用,各種函數的導數及高階導數的求法,微分的概念及其在近似計算中的應用、中值定理及其應用等,第三部分為不定積分與定積分,主要內容為定積分、不定積分的概念;不定積分、定積分的求法以及定積分的應用。

教材:姚紹義主編《高等數學》(大學本科國小教育專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2第五版

參考書: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主編《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旦大學數學系編《數學分析》(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課程名稱:社會科學基礎

課程要求:開設本課程的目的幫助學生開拓科學文化視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汲取人文社會科學的新成果、新方向。要求能瞭解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瞭解社會科學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若干主幹學科的發展概貌和總體發展趨勢,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與初等教育改革的關係;理解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區別和聯繫,初步確立完整的現代科學文化概念;學習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觀點、方法分析現實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提高初等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補互滲、開展綜合性教育的理性認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內容:社會科學概説、社會科學的功能、哲學歷史學文藝學的發展與創新、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的發展及趨勢、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的空前發展

6、學年論文以教育教學研究為主題,安排在第六學期結合模擬教育實習進行,課程設計安排在第七學期,結合專業方向課程進行。

7、關於教師職業素質及技能的具體要求:

普通話:達到國家二級乙等標準;

書寫能力:能書寫規範、工整、美觀的“三筆字”;

交往溝通能力:性格開朗,能順利地與兒童、成人進行交往和溝通。

音樂技能:能進行常見兒童歌曲的視唱、伴奏及兒童舞蹈的'編排,能組織班隊藝術活動。

美術技能:熟練運用簡筆畫輔助教學、能製作國小教學所需教具等;能獨立完成黑板報、手抄報、牆報的設計和製作工作。

教育技能:能獨立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能獨立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實踐活動:教師職業素質和技能在實習前進行統一測試,作為教育實習資格認證考核。

(二)、主要課程説明

課程名稱:心理學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主要內容,掌握從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學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兒童、熱愛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

提高自我心理品質和思想品德修養的自覺性;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的教育。

教學內容: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意義和方法,心理的實質、生理基礎和一般規律,兒童心理髮展的基本理論等;心理現象的主要內容、基本特點和具體應用,包括注意、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情感、意志、品德、個性(含需要、動機、興趣、性格、氣質、能力等)、自我意識、人際關係、心理保健等。

教材:全國12所重點師大合編《心理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7版

參考資料:

1.王振宇主編《心理學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版

2.王振宇編著《兒童心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1版

3.李小東主編《國小生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8版

課程名稱:教育學

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從事中國小教育工作必備的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增強從事教育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習教育科學、主動參與學校教育改革的興趣和能力;增強熱愛教育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提高教師師德和業務修養的自覺性;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打下基礎。

教學內容:闡述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包括教育與教育學的基本概念與發展簡況,教育的目的、結構與功能,學校、教師與學生等基本問題。闡述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實施途徑與方法;闡述思想品德教育,課外教育活動、班主任與團隊工作、以及教育評價、教育法制和教育科研等問題。

教材:陳夢稀主編《現代教育學》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8版

參考資料:

1.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8版

2.石忠仁主編《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2版

課程名稱:教師口語

教學要求:本課程的系統學習普通話語音,能應用較規範的口語交流思想、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較高的教師職業口語技能,為以後成為合格的國小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內容:普通話語音訓練、一般口語交際訓練、教育口語訓練。

教材:《普通話訓練與測試》湖南省普通話培訓中心編寫20xx.7版

陳培元《教師口語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xx.7版

參考資料:徐青主編《現代漢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6版

課程名稱:現代漢語

教學要求:本課程系統的講授現代漢語詞彙、語法、修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分析語言現象的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現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具有較紮實的理解、分析和運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具備向國小生傳授語言文字知識和培養國小生語言文字基本技能的能力,成為合格的本科程度的國小教師。

教學內容:漢字的性質特點及現階段使用情況、詞彙的構成,詞義的性質、構成;語法的特點和各種語法單位、修辭的基本理論和修辭格。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4

有人説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多變無常(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的VUCA時代,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顛覆式的創新也越來越多,企業發展的機會稍縱即逝,要找到風口並快速乘風而起,不可能讓企業能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慢慢的培養人才。這就對企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紮實做好人才梯隊建設,特別是儲備更多的高潛力人才,隨時送到戰場上去,通過戰鬥歷練來實現快速成長。結合這兩年我們的實踐經驗,我們來和大家談談快速培養高潛人才的話題:

第一,定義高潛人才

對於高潛人才的定義,各個企業有各自的認識,我們也看到過不少諮詢機構的觀點,我個人比較認同合益(Hay Group) 提出高潛人才的四個特質標準:高度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高度的跨領域思考能力、高度的社會洞察力和同理心、高度的韌勁和情感成熟度。也就是説,高潛人才是那些始終充滿好奇心,勤於學習和善於學習的人;同時,他們也能夠超越自己的工作侷限、專業侷限以及經歷侷限,進行突破思維、跨界思維;他們又擁有對組織和個人的洞察力,並且能夠保持情緒穩定,甚至鍥而不捨、屢敗屢戰。當然要在上述四個領域做到面面俱到似乎並不容易,但企業在選拔高潛人才加以重點培養或任用的時候,確實需要事先對這些素質做到心中有數。否則,選錯人可能釀成戰略性的.失敗。

第二,高潛人才的識別

高潛人才的識別,一般都會採用測評的方法來確定,我們在實踐中特別推薦問卷測評、關鍵行為觀察、訪談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綜合考察。當然在綜合測評之前要對測評的維度和關鍵行為的觀察點進行設計,要對各個維度進行定義,關鍵行為觀察點進行行為分級。由於潛力相關的行為表現較多,所以要對被測評人進行360度測評,才能更全面地瞭解被測對象的情況。在這裏通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測評工作量巨大,組織測評工作部門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般很難完成,在此建議引入專業測評機構。一方面專業測評機構在測評維度和行為觀察點上可以給企業更多專業的意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減輕測評的工作量。

其次,為了減少被測評者的人際關係對測評結果的影響,還需要進行重點訪談的方式來收集關鍵行為事件,作為重要參考依據。關鍵行為事件可以採用案例採擷的方式進行,依據SCORE法則作整理,再依據行為等級定義進行考察。此外,在重點訪談時直接上司是訪談的關鍵,上司是下屬行為的直接觀察者,能提供較為豐富的行為案例,同時為了避免上司憑感覺進行評價,影響評估的有效性,特別建議在訪談前一段時間提前給上司一個對高潛對象進行行為記錄的任務,以客觀地掌握信息。

第三,高潛人才的培養

對於高潛人才的培養除了常規的培養外,實踐中我們通常會建議對高潛人才進行“小灶”培養,主要的方式有:

方式一:全業務副位培養

全業務副位培養就是以未來需要為導向,結合公司業務的形態和組織管理特點,根據高潛人才的教育背景、職業經歷、個人職業規劃等因素,為高潛對象設置目標導向個性化的培養計劃,並以副職的身份進入各培養部門頂崗鍛鍊的方式。這個培養計劃要求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路徑,並確立每個階段的考核標準,階段結束考核通過才進入下一個階段。培養結束後回進入高潛人才儲備池,隨時候用,當然這裏需要建立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從實踐來看,這種培養方式由於目標明確、路徑清晰、考核標準確定,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很好的效果。

方式二:特殊項目歷練

全業務副位培養的培養方式是讓高潛人才在企業內部快速成長,以完成基礎性的成長準備,而特殊項目歷練則是讓高潛人才進入突破性成長階段。在這個不確定時代,企業面臨的挑戰性會越來越多,有系統有計劃地加速高潛人才關鍵能力的培養在完成基礎性培養後特別重要。這種的培養可以考慮以新市場的拓展、新團隊建設、管理不熟悉的專業領域等為契機來歷練性高潛人才,讓其在新的挑戰中快速積累經驗。

方式三:導師計劃

對於高潛人才的培養,實踐中我們還推薦用導師計劃進行配合。導師必須由在行業內或者專業上有豐富經歷、經驗的人來擔任,也可以成立聯合導師組,讓高潛人才隨時都能得到指導,同時導師也可以其行為進行糾正和控制,避免風險行為造成損失。同樣的這裏也少不了導師管理機制的配合。

當然,對於高潛人才的識別和培養還有很多內容和方式,我們也特別期望和大家進行深入地交流!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5

財經學院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討論稿) 為切實提升財經學院專業建設內涵,提高財經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經學院教職員工充分討論,特制定財經學院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

一、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組織管理

在學院黨政領導下,根據歸口管理的基本原則,以辦公室、實驗室、教學系為實施單元,制定相應實施細則。學院黨政領導班子負責總體計劃研究、任務分解、過程控制與總結。

二、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總體目標

以“特立交通,經濟天下”為辦學特色,以“深化教學改革,推動學科發展,建設教學研究型學院”為主題,以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藴、強烈的創新意識、寬廣的國際視野、紮實的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

三、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

(一)專業提升計劃

1.專業提升計劃目標

“專業提升計劃”以促進財經學院所有本科專業內涵提升為根本目標,各專業通過5年建設,建成在市內有較強競爭力、在校內擁有比較優勢與特色的專業,使我院人才培養質量再上一個新台階。

(1)會計學專業

進一步強化專業優勢與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達到市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校內專業評估達到“優秀”,

並爭取通過國家專業評估與認證。

(2)市場營銷專業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明確專業特色與優勢,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加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達到市內同類院校前列,校內專業評估達到“良好”,並積極爭取成為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3)經濟學專業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業特色與優勢,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達到校內先進水平,校內專業評估達到“合格”,並積極爭取成為校級特色專業。

(4)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業特色與優勢,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達到校內中上水平,校內專業評估達到“合格”,並積極爭取成為校級特色專業。

2、專業提升計劃基本思路

(1)研究專業發展戰略、人才培養定位,明確專業建設目標與建設思路,確定專業特色和優勢建設方向。

各專業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會由外校專家、行業專業、校內專業專家構成,負責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各專業在研究專業發展定位、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邀請專業建設委員會專家討論、診斷2次以上,由學院相關領導牽頭,各系負責組織。

(2)完善與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科學合

理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在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要進一步突出實驗實踐教學,各專業在把握總學分不變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實驗實踐學分。形成理論課程、課內實驗課程、獨立實驗課程、實訓課程、課外實踐課程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有機體系。

理論課程的設置,要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突出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要與學分制密切結合,逐步實現學生選課、選師、選時的自由。

(3)加強課程建設,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大綱,建設精品課程。

逐步推行課程負責人制,完善課程授課質量規範,建立院-校-市三級精品課程體系。

(4)加強教材建設,完善實驗教材。

加強學院教材規劃與建設,特別是加強實驗課程大綱與教材的編寫與出版。

(5)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提升專業師資隊伍素質。

各專業根據課程性質努力打造優質教學團隊,完善團隊考評機制,加強團隊建設與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教師隊伍素質。

(6)加強教學改革與研究,圍繞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開展針對性的改革實踐。

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基本目標,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研究,加強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實踐課程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及考核方式

等方面的改革,並形成一系列改革成果。

(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計劃

(1)更新教育理念,實現從重視學生知識傳授向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轉變。用3-5年時間將各個專業打造為實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

(2)成立學生實踐工作部,專職管理學生校內外實踐活動。學生實踐工作部由專業教師、學生工作教師、學生幹部組成,每年年初制定實踐計劃,年末提交實踐總結。

(3)創造學生校內實踐平台,提升學生校內實踐能力。由學生實踐工作部與宣傳部、學工部、後勤總公司密切合作,建立校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4)創造並拓展學生校外實踐平台,提升學生校外實踐能力。 以學生實踐工作部為主導,以學生社團為依託,組織學生開展校外實踐活動,創新實踐活動形式和內容。

(5)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內外各種專業競賽,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組織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學生人文禮儀素質提升計劃

(1)制定財經學院學生禮儀規範標準,加強學生傳統文化教育。

(2)加強學生文體素質培養,舉辦形式多樣的學生文體比賽。

(3)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培養,構建學生道德檔案,建立學生道德信息跟蹤系統。

(四)學生就業提升計劃

(1)完善財經學院學生就業工作制度規範,明確學院、教學系、教輔人員和專業教師的.職責。

(2)廣泛聯繫社會行業單位,建設學生就業實習基地,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3)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更新就業觀念,創新就業形式。

(4)通過3-5年時間的建設,會計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十位,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6%;市場營銷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二十位,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3%;經濟學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三十位,考研率達到20%,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0%;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三十五位,考研率達到20%,一次性就業率超過88%。

四、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的組織保障

(一)專業建設委員會

各專業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會由外校專家、行業專業、校內相關專業專家構成,負責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確定專業發展定位,探索專業發展特色,診斷專業發展問題,提出專業發展實施方案。

(二)教學團隊

以學科專業為基礎,以相似相近課程羣為單元,整合學院教學資源,組建優質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實行負責人制,設負責人1人,每個教學團隊由若干相關課程負責人組成。

(二)科研團隊

以學科專業為基礎,以教師研究興趣為導向,以教師研究方向為核心,整合學院科研資源,組建優質科研團隊。科研團隊實行負責人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6

為使我院更好地履行承擔區域醫療衞生樞紐作用,進一步加強我縣區域內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其衞生綜合服務能力,促進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在醫療衞生事業中充分發揮作用,現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德江縣人民醫院承擔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衞生人才培養制度與保障措施和培訓方案》。

一、重要意義

在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發展的諸多因素中,醫療衞生人才始終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我縣醫療衞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做好這一利國利民的系統工程,根據省、市、縣衞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我院決定將對基層醫療衞生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用制度加以保障和規範實施,有針對性地制訂培養計劃,加快我縣基礎衞生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促進我縣醫療衞生事業協調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營造良好環境

1、建立衞生人才培訓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我院基層衞生人

才培養制度和政策保障,嚴格執行我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必須到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駐點幫扶1年以上的政策,鼓勵我院具有中高及職稱人員主動到基層醫療衞生單位駐點幫扶或開展短期的學術講座、臨牀教學和理論授課等,以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衞生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和綜合服務技能。

2、改善條件接納人才培訓。為鼓勵基層醫療衞生單位人員 到我院臨牀進修或短期實習,我院創造條件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到我 院進修或參加短期實習的人員免費提供住宿,醫院食堂向進修實習 人員開放,以解除其生活上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從事學習,提 高學習效果。根據縣衞生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安排,我院每 年重點幫扶6個鄉鎮衞生院,每個衞生院持續幫扶時間為5年,幫扶理 念以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增強了幫扶工作的連續性,提高了

幫 扶 效 果 的 持 續 性。

(二)人才培訓方案

1、鼓勵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在職醫生積極參加我院每週開展的專題講座,各衞生院可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有針對性的選派人員到我院進修學習,我院根據其人

員、進修學習專業等要求,無條件地接收並按其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確保按需實施,因材施教,提高培訓效果。

2、我院計劃每年度定期至少開展專題知識1期講習班,由我院副高以上職稱人員講課或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講課,鼓勵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安排人員參加。

3、充分利用我院名老專家資源,以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醫療技術骨幹為對象,組織建設好技術傳承工作,培養後備醫療技術人才力量,掌握先進專業技術,使其向全院學科帶頭人方向發展,在科室業務管理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力軍作用。

4、每年開展1期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負責人的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管理的專項培訓,使他們掌握先進管理方法,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

5、加大對鄉鎮的巡迴醫療工作力度,成立專門的醫務部負責組織落實,組建專門的巡迴醫療隊,每週至少下鄉巡迴醫療1次,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和50%以上行政村。

6、我院積極組織學術講座活動,外聘專家來我院舉辦學術講座及由本院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講,做好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醫師及其它專業初級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使他們能夠勝任一般技術工作。

7、我院每季度進行中醫藥知識培訓一次,組織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中醫藥技術人員來我院參加培訓,以提高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

三、經費投入

1、我院計劃從全年業務收入中拿出0.5%作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基金,用於針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人員所開展的講習班舉辦、學術講座、短期培訓、臨牀進修實習等,支持基層醫療衞生有關人員來我院進修學習,進修人員按規定享受與本院職工同等待遇。

2、加強培訓相關設備設施的建設,逐步改善多媒體室音像設備,持續改進教學成效

人才培養方案 篇根據衞生部《國家臨牀重點專科評估試點工作方案》的有關要求,為保證我院臨牀重點專科評估工作的順利申報,醫院將從這一年始開展《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中青年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實施方案》工作,以提高我院學科梯隊實力,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力支持。

該方案圍繞實現醫院“十二五”規劃目標對人才的需求,提升優勢學科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重點加強臨牀醫療領域的中青年衞生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堅持“內部培養為主,外部引進為輔”的原則。內部培養通過後備人才庫培養醫院內部正式職工。外部引進通過項目引才、職位引才、合作引才等多種方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

堅持“專業型和綜合型同步培養”的原則。專業型人才指在醫院專業技術崗位上掌握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綜合型人才指在醫院管理崗位上具備全面知識,有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堅持“公平擇優,寧缺毋濫”的原則。建立動態遴選機制,綜合評價遴選對象。從各個方面制訂詳細量化評分標準,對後備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系統的量化考核。

方案將在三個層次進行人才培養。第一層次培養目標為學科帶頭人,指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所在學科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能夠帶領、指導和組織有關人員開展相關臨牀學術研究,並取得研究成果的學者,能把握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前沿,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學術交流能力。第二層次培養目標為學術帶頭人,指系統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在某學科或技術領域達到先進水平,得到國內同行認可。具備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能夠創造性地開展專業技術工作,解決一些關鍵和重大技術難題。第三層次培養目標為專業技術骨幹,指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在臨牀能獨擋一面,又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

培養採取導師制、輪崗培訓、繼續教育及其他方法(學術沙龍、學術論壇等形式)進行。建立導師人才庫,實施動態遴選制度;建立中青年重點人才培養檔案,定期考核。

通過該方案的實施,我院將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逐步確立醫院人才工作的戰略地位,建立和完善醫院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制定有效的關鍵崗位繼任者和後備人才甄選計劃,合理地挖掘、培養後備人才隊伍,建立醫院的人才梯隊。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7

針對雷達裝備人才培養中出現的雷達裝備型號複雜多樣、人才培養低效等問題,依據“學以致用,訓任合一”的原則,本文對雷達裝備教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以下建議來提高裝備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1.1廠家軍校聯合培訓

通過利用廠家的技術資源,充分發揮雷達裝備生產廠家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將有效提高裝備培訓的效果.在現有的裝備人才培養模式上,通過改革接裝培訓和軍校裝備培訓機制,可優化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現行雷達裝備培訓主要分為軍校裝備教學培訓和雷達生產廠家軍代室的接裝培訓2種模式.接裝培訓是指某型雷達裝備在交付部隊使用時,由廠家軍代室及上級機關共同聯合舉辦的短期雷達裝備培訓,培訓對象一般是各裝備使用單位人員代表及軍校教員代表,培訓教員一般是廠家工程師.接裝培訓通常培訓時間短、任務重、人員雜、訓任不一,績效不大.為了提高培訓效果,針對這些問題,可以考慮取消接裝培訓,將其與軍校成建制實員培訓合併,從而整合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更好的裝備人才培養模式中,以培養出“高、精、尖”的新型裝備人才.軍校教員作為雷達裝備人才培養的主要力量,教員的裝備運用和理解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需要加強軍校教員與裝備生產廠家之間的交流.教員和廠家應該充分合作,在新裝備的研製、調試、生產過程中,在不損害廠家商業利益的前提下,相關裝備教員應該全程參與,力求至少精通該裝備的設計思路、工作原理、關鍵技術和戰術使用等問題;進一步打通和理清裝備生產廠家和軍校之間的交流渠道,加大廠家對教員培訓的深度和力度,從而為裝備教學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1.2成建制實員培訓

雷達裝備主要由雷達兵部隊的基本建制來承擔使用和維護任務,如雷達連、雷達營、分隊等單位.以雷達連為例,雷達裝備的使用、維護、維修者主要是相關士兵操作員和雷達技師.現行裝備人才培養體制是分訓模式,即士兵由雷達訓練團培訓後,分配到工作單位,根據具體雷達裝備,由老兵傳幫帶後上崗;技師由軍校培養,分配到工作單位後,根據單位的具體雷達裝備,一般自學加老技師傳幫帶後上崗.然後技師和士兵一起共同承擔該裝備的使用、維護和維修等工作.現行的我院裝備人才培養模式是,依據兵器場現有裝備,把學員隨機分配到某個兵器上進行學習訓練,與學員畢業後的具體任用沒有必然的關係.這就導致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認為到達工作崗位後,用到該兵器的具體知識的概率很小,在未來工作中用處有限;其次,很多學員對部隊基層不瞭解,對未來的工作狀況很迷茫,導致心態浮躁不實;再者認為從事技術行業沒有前途,到工作單位後就改行走行政路線,所以現在學與不學關係不大.因此學員到達工作崗位後,部隊普遍反映技能水平低下,對實在不能勝任技術工作的人員只能調整工作崗位,從而造成相關技術人員的短缺.為了改善這種現象,軍校裝備人才培養模式應該進行改革,成建制實員培訓就是一個有效手段.即廠家生產的雷達裝備,在交付使用單位前,先把裝備送到軍校,而使用單位的相關人員,包括技師、士兵操作員、指揮官等成建制到軍校接受培訓.如果單位指揮官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的,可由擬任主官的預備幹部來擔任指揮官,如參加軍校站長班的相關單位人員.在相關裝備、指揮、通信等教員的共同指導下,開展基層單位的日常生活戰備工作.當然軍校同時會有很多類似的成建制培訓的單元,軍校可建設旅團級規模的情報指揮中心,參謀指揮班的培訓工作就可以在情報指揮中心開展.各就其位,各司其職,經過這樣的培訓後,參訓人員回到單位後就能立刻上崗.對於生長班學員,應以成建制實員培訓模式為依託開展培訓,依照預分配的方案,把學員分到成建制實員培訓的各個工作崗位上,與工作單位來的參訓人員共同訓練,使生長班學員充分認識到基層單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等.並且依託模擬任用制度,建立相應獎懲機制.在參訓期間對學員進行獎罰,使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1.3建立雷達數字虛擬機及相應網絡化訓考系統

實體教學往往會受到裝備、地域、時間等條件的限制.作為實體教學的補充,依託現代科技,建立雷達裝備數字虛擬機(DVM),並依託虛擬機,建立業務管理系統.基於DVM的雷達裝備網絡化業務訓練考核系統如圖1所示,主要是通過雷達DVM實現對裝備相關理論及實踐知識的學習訓練及業務考核.業務訓練主要是用户通過對系統提供的基礎理論及裝備的相關知識,如雷達開關機、雷達故障維修、雷達故障推演分析、雷達參數測量、雷達目標錄取等知識的學習訓練,全面掌握和提高裝備理論知識水平;業務考核主要包括自我測評和標準考核.自我考核主要是針對用户經過相關業務學習訓練後,對自身水平的自主測評.自我測評採用進階式模式,根據不同的知識難度,設定相應的考評級別.通過進階式的自我測評,可以使用户清楚自身對裝備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所處的理論水平.標準考核主要分為理論考核及實踐考核.理論考核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由系統隨機生成的裝備理論及實際保障等相關知識考題.實踐考核則主要是基於對雷達DVM的實踐操作,通過對雷達裝備功能單元控件相關測試點工作參數及信號波形的測試,實現對裝備故障的動態發現及排除.管理系統則是包括用户管理、權限管理、技術人員技師等級管理等內容的一個綜合管理系統.該雷達裝備網絡化業務訓練考核系統為不同用户、在不同的環境中實現對各個雷達裝備業務知識的`訓練及考核任務,可有效解決部隊小、遠、散等問題對裝備保障人員的業務知識學習及考核帶來的不便.

1.4訓任合一

在管理系統中,針對不同的崗位,良好的管理和激勵體制總是能促進系統良性發展.同理,在裝備人才培養中,要建立“訓任合一”的體制才有利於提高培養績效.具體有如下4個辦法.

1)按需招生,先分後訓.在招收生長學員時,先由部隊申報需要人員的類型、數量等信息.然後由上級機關統計,再對學院下達招生計劃.在招生後,根據招生目的先進行工作單位隨機預分配.然後根據學員學習情況再進行調整.

2)訓任合一,獎懲嚴明.學員先分後訓,軍校培訓就相當於崗前培訓,這樣就會使學員有強烈的緊迫感,能發揮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在學院學習過程中進行績效考評,並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例如學習優秀者可以調整專業、調換工作崗位、擇選工作單位等,特別優秀或有突出成績的學員甚至可以提前晉職晉銜、立功等,可充分發揮學員學習積極性.

3)技術主官,量化考核.單位主官應該從技術人員中選拔,沒有技術任職經歷的不能從事單位的主官工作,即主官必須從技師中選拔.而選拔依據是量化考核,當然考核要依據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基於DVM的網絡化雷達裝備訓考系統可以提供良好的依據,特別是其中的技師等級管理為衡量技師能力水平提供了統一的標準.

2結束語

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在裝備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模式的好壞和培養體制的完善,對培養效果會有很大的影響.針對當前雷達技術和裝備不斷髮展而裝備人才培養模式依舊停滯不前的問題,提出採用新的裝備人才培養模式,如成建制實員培訓、訓任合一、建立雷達數字虛擬機及相應網絡化訓考系統等,對探索新型雷達裝備人才培養模式、提升雷達裝備使用效能和戰鬥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創新為驅動,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專業的發展決策關係到學校的資金投入、設備場地的建設和人才引進等方面,所以學院充分調研了社會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的需求及就業情況,在制訂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環節中,學院形成了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基礎學科建設與教師教育專業發展相結合的辦學特色,構建了以“多元化的教育觀為基礎,知識傳授與技能培訓並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服務於地方基礎教育的高素質教學與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一、生物科學專業研究領域及專業發展前景

生物是一門跨領域寬、覆蓋面廣、基礎性強的,由多學科知識交叉形成的綜合性學科。生物科學是一門極具生命力的前沿學科,其在醫療、保健、農業、食品、環保等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北華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隸屬於北華大學師範分院(以下簡稱“學院”),其建立與發展依託於學院教育專業領域的優勢。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在製造業生物科學技術上的應用、生物化學產品以及生物能源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學院將自身的優勢和特色貫穿於生物科學專業的培養中,以適應當今社會對生物科學技術的專業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養目標及能力要求

人才培養的考核標準是該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是否能夠很好地滿足企業的需求。借鑑其他院校的經驗,結合自身的優勢與特色,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定位在偏理的工科上,旨在培養學生成為有見識、有能力、有責任感的自主學習者,培養其成為有理想、有抱負、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紮實且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能在中等以上學校進行生物教學和生物學教學研究能力的教師及其他複合型人才。生物科學專業學生除學習生物科學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具有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即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知識面和科學素養,同時具有將知識、技術與實踐相結合的素質;掌握生物科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瞭解學科先進知識及發展方向;瞭解國家相關生物科學產業的政策法規、產權專利等條款。

三、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理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教學內容是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可以通過整合傳統的生物教育專業課程資源來構建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科體系,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原有的資源浪費與閒置,而且也為新專業建設提供了較高的平台。在充分利用化學學科優勢的基礎上,緊密聯合生物與化學,對生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優化。在必要的主幹課程以外,加入一些最基本的、具有前沿價值的知識以及能夠反映生物學科和化學學科交叉的應用知識,譬如生物化學、食品化學等課程。在跨學科基礎必修課體系中,加入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課程和相關實驗;在專業學科必修課、選修課中,有意識的側重了與化學學科相連的課程。生物科學專業隸屬師範類專業,因此在學科教育專業課中,安排了中學生物講授的相關課程,如生物教學論、中學生物教材分析與課程設計等。

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內容,不僅要改進教學方法,更加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譬如,植物學、動物學等課程在傳統的.生物科學專業中強調知識的基礎性和系統性,但在生物科學專業中更強調應用性。所以在這兩門課程的建設時,把資源植物和動物的開發利用作為重點來實施。不僅突出了重點、難點,形成了分層次的立體結構,還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同時,瞭解了生物科學專業學科的發展前沿及未來趨勢,熟悉生物化學技術的工程應用情況。

在教學方法上,大部分課程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參與啟發式、案例討論式大量應用於課堂教學,論文式的考題及綜合實驗技能考核作為重點的考試方法。

(二)實踐課程體系的建立

1.實驗課程。經過多年的建設與改革,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具備了一定的實踐教學良好條件。適當地減少理論授課學時,加大實驗課教學的比重。結合學院教師的科研實際項目或大學生創新項目來開設實驗課程,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接觸實際的科技前沿。教學內容以技能訓練為主,着重實驗技術的原理與程序的訓練,減少驗證性和模仿性實驗,加大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的實驗比重,建立多層次、開放性的實驗教學體系。組織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驗或者科研項目,以達到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獨立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學校重點建設實驗室化學與生物實驗中心已經建成。實驗中心是大學生接受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基礎實驗教學基地。實驗室長期堅持實驗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在實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全面的探索與嘗試,構建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與綜合設計”一體化的“層次綜合”實驗教學模式。該實驗中心強化以學生為本的觀念,不斷探索和建設具有生物科學專業特色的實驗課課程體系,探索更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完善實驗室管理機制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科研實力和服務地方的能力。

2.實習課程。實踐中加強對學生畢業實習的指導,鼓勵學生從社會實踐、科研項目中尋找研究課題,獨立設計、自擬實驗方法進行探索研究,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品質。

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可有效地緩解學校實踐教學資源的不足,對於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義。通過外派大四畢業生到校外企業實習兼完成畢業論文的形式,既可滿足企業的需求,鍛鍊學生,又可以擴大實習基地。學院師生動員各種力量,整合辦學資源,開拓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同時扶持實踐教學方面的教研項目,使學校與基地互惠互利、合作共贏,促進合作關係向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四、教師隊伍的建設

生物科學專業課程數量較多,知識內容更新速度快,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授課教師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教授、副教授幫助年輕的教師參與項目,同時聘請企業中有實際經驗的技術人員舉辦生物科學知識的講座,參與畢業設計的指導。不僅積極引進人才,還要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到國內外高校進行深造讀博、訪問交流。實行淘汰制度,為有能力的高學歷的人才讓路。

多年以來,學院形成學術梯隊合理、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教學科研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教師能夠自覺地吸取前沿知識,利用現代化計算機信息技術,完善教育思想、培養模式,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

五、管理機制的完善

為適應生物科學專業建設的水平要求,不斷完善生物科學信息平台建設,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建設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考核、考試、評估體系。對已畢業的學生保持密切關注,這樣不僅有助於開發校企合作項目,還能為在校學生將來的就業提供幫助。

專業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學校諸多的部門,需院校上下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各司其職,在學科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構建、實踐實驗教學環節和硬件設施等方面加快建設步伐,進一步夯實基礎,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祖國的建設多做貢獻。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9

摘要:中等衞生職業學校臨牀教師扮演着教師和醫生兩個角色,不僅要傳授學生專業技能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作為臨牀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運用古今中外醫學界優秀人物,傳播正能量,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對學生進行閃光點教育,從而實現在臨牀教學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 臨牀教學 德育教育

一、樹立良好形象,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醫者,救死扶傷者也。醫學臨牀教師扮演着教師與醫生兩個角色,作為教師要樹立良好形象,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師是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凡是要求學生做的,教師首要先做到,俗話説,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形象會給學生帶來無聲勝有聲的影響,特別是醫學臨牀教師,師德主要突現在愛崗敬業。首先,臨牀教師要熱愛臨牀教育工作,如果不熱愛教育工作、不關心、關愛學生,就不可能做好臨牀教育教學工作;其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三觀”,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分析事物及解決問題;其三,教師要用純樸、平實、抑揚頓挫的語言,包括口語和肢體語言,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具備駕馭課堂教育教學語言的能力,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臨牀醫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且喜歡上臨牀醫學課,甚至每天期待臨牀醫學老師到班級授課,學習效果也會大幅度攀升;其四,教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教師不僅要對所教學科的知識有比較系統的掌握、理解,還要對學科的歷史、現狀、前沿知識有所瞭解;要具備一定的人文學科知識,為傳授專業知識打下牢固地基礎;要掌握教育教學科學理論,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善於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做到授之以漁。

二、運用醫學界傑出代表,傳播正能量,樹立榜樣

在臨牀教學中,運用古今中外臨牀醫學界傑出代表的先進事蹟,不僅能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傳播正能量,為學生樹立榜樣。如在進行中醫教學時,列舉古代名醫孫思邈、扁鵲等先進事蹟,孫思邈撰寫了《大醫精誠》及扁鵲的“四診法”,這些作品對後世醫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利用身邊一些臨牀醫學界的先進人物事蹟,例如湖北省十佳鄉醫——樑應發同志的先進事蹟,樑應發同志從1976年至今擔任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秀峪溝村鄉村醫生,用堅守換來百姓的健康,被當地老百姓譽為“人民的好醫生”。鄉村醫生樑應發為了村民的健康,冒着生命危險,38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地堅持為百姓送醫送藥送健康。由於工作出色,多次榮獲各級各部門的表彰、獎勵,先後被評為十堰市十佳村醫、湖北省十佳鄉村醫生等榮譽稱號。同時,教師運用身邊看得見摸得着的優秀醫學人物教育學生,效果更好更明顯,如現在在十堰市玉華診所從醫的王玉華就是十堰市醫藥衞生學校76級中醫班傍聽生,學習中醫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鄖縣譚山衞生院工作。參加工作以後,時刻不忘自已是貧苦人,病人出生,深刻認識到患病的痛苦和有病無錢醫治的困惑及惡果,牢記醫生的職業道德規範,忘我工作,以自已的實際行動報達黨和國家及社會愛心人土的恩情。王玉華不但工作上勤勤懇懇,業務知識上不斷深入學習,不斷樹立自信、自強、自力,且回報社會是他今後人生的一個更大的追求目標。幾十年工作中,他不論在公立醫院工作,還是在自已開辦的診所工作,都是時刻不忘貧困患者和殘疾朋友的病痛以及無錢醫治的困惑,儘量用最好的錢治好他們的疾病,能減免就減免,一九九五年,他的一個醫療扶貧點,給千百個困難患者帶來了福音,更給他所在的醫院帶來社會效益和最高的榮譽。幾十年來,他用他微薄工資,經常資助那些確實無錢醫治的特困患者。特別是他從20__年個人開辦診所以來,對來就診的特困和殘疾患者,藥費是能少則少,能免則免,深受患者好評。他全心全意為患者治療,盡心盡意對危重患者進行搶救,決不輕易放棄患者的生命,患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還希望,他就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使許多患者轉危為安,迅速康復。他設身處地為患者着想,儘量為患者節省醫藥費。有些患者實在無錢抓藥,他就從自己微薄的工資收入中擠出錢幫助他們。他的高尚醫德高明醫術,不脛而走,名揚遐邇,一些外縣外省的患者也慕名而來,求診於他。多年來,他應用中醫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等疾病,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戰士的最大獎章是和平,醫生的最大獎章是健康。羣眾送來掛滿王玉華診所的那一面面錦旗,就是他的最大獎章。通過這些身邊看得見醫學代表人物事蹟教育學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運用閃光點教學,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雖然中職生學習底子較薄,但是中職生有自身的優勢、閃光點、優點,如臨牀課老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優點,遵循表揚與批評相結合的原則,對他們取得的小小成績、點點滴滴的成功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進步和成功的帶來的喜悦和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揚起成功的風帆。如本人在給20xx級農村醫學習班學生授課時,有位學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與前後左右的同學小聲説話、聊天,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周圍的學生也跟着講話、聊天、玩手機和睡覺。在老師多次暗示提醒、警示下,學生違紀違規現象有所好轉。課後,教師喊這些學生到辦公室談話,在批評學生違紀違規的同時,特別強調,在教師暗示提醒下學生能夠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這是你們的閃光點、優點,值得表揚,值得學習,值得發揚,儘管你們的學習基礎較差,如果你們能將這樣的優點發揚下去,成功將會越來越近,並會給自己將來的人生奠定良好地基礎。經過交流、溝通、談話,這些學生願意改正自己的錯誤,刻苦學習,做一個敢於擔當、負責任的人。在教師的引導教育下,這些學生在以後上課或者業餘生活中,未發生嚴重的違紀違規事件,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因此,在臨牀教學時,老師要善於把德育融入教學過程中,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發展,為社會培養出品德等素質更高的醫藥衞生專業技術人才,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0

近年來,隨着國家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由製造中國向創造中國邁進,我國進入創新的關鍵時期。因此,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企業對產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勢必要求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相應調整。作為高職院校從事應用電子專業教學的教師,如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地方產業結構的調研,如何做好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如何做出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制訂出更科學的人才培養方安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制度是應用電子專業人才是亟待研究改革及解決的問題。筆記通過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深入調研和對有關(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的能力需要進行深入分析,以審視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培養目標、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實訓條件、考核方式等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瞭解該專業面向的行業與企業的發展情況,掌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技術能力和職業能力,具有較強的識圖、識別電路、儀器儀表的操作能力,具有解決應用電子技術所對應的維修、裝配、設計及工藝改進等實際問題的能力;瞭解電子技術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知識;在電子信息製造業從事電子產品方面的.設計生產、檢測、維修、管理和銷售等工作;有一定的工程方案製作和管理能力,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技能技術型人才。

二、專業教學模式的建立

1.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引企入校,用學校資源換取企業為人才培養服務,也可以説為學院購買企業服務,如,探索為企業提供優惠的實訓廠房、為進入學校的企業享受教育用電的優惠政策等,學院利用這些資源換取企業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實習實訓項目、兼職教師、勤工儉學崗位等。校企合作不僅能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問題,而且能獲取校企合作更大的主動權。二是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技術型平台,再通過項目方式將專業的興趣班、優生培育方式與工作室、工程研究院融合在一起,實現實訓室、工作室、研發平台三者結合,也能將企業技術研發人員、學院專業教師、學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體現和感受現代企業的職業氛圍與現代管理的思想理念,通過通過“6S”管理理念,明確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養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瞭解或掌握電子技術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理論,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的中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行為能力。

2.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和踐行校企合作的“六個對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崗位需求對接,教師角色與師傅角色對接,思想素質教育與職業文化素養對接,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對接,能力考核與企業評價對接,實訓環境與企業文化對接。首先是學院和企業實行“互兼互聘、雙向交流”的校企合作模式,這樣學校就可以從企業聘請高級管理者和技術能手作為電子產品生產測試、生產、維修等實習實訓的現場指導教師,讓學生及時瞭解和掌握現代智能電子產品中應用到的新技術。

3.建立“工作室”項目導學的模式。所謂“工作室”導學模式,就是為優秀教師、技能能手建立教師工作室,為教師搭建教研教改和技術研究的個人平台,工作室建設採取校企共建、學院自建、校校共建三種方式,分研發型和教改試驗型,為專任教師提升技術服務能力提供實踐平台。並通過制訂和實施《工作室建設與管理辦法》《教師工作室考核辦法》等制度,明確工作室的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任務以及工作室的考核與評價辦法引導教師做“立地”的科研,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良與創新。以實際產品作為項目,並以該項目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創新能力。

三、課程體系構建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分支比較多,不同的學校定位,必需結合服務相關行業與地方經濟,以專業複合方向為突破口,以工學結合、模塊化進行課程體系整合。構建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模塊和專業方向模塊三個課程體系。

1.專業基礎課模塊。涵蓋電子元器件、電路、測量儀器和計算機編程等方面的知識,如,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電子設計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測量技術、數據採集技術等,通過這些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初步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在這個階段的課程實施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比例為5:5,做到理論夠用,而實踐課程以實驗認證性為主,輔以簡單模塊的實訓課程,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為後續專業模塊課程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

2.專業模塊。該模塊突出實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緊跟智能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新動向,以項目為載體,項目中要體現現有的電子技術最先進的課程,如智能卡技術、SOPC編程技術、ARM嵌入技術、DSP應用技術、網絡技術等,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將項目的引入、過程和考核緊密結合,做到理實一體化,達到教學做三合一。

3.專業方向。體現專業的前沿性、先進性等特點,以公開課、專題報告的形式作為專業方向課程的載體,介紹電子技術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知識。通過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

四、實踐教學方式改革

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場所,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將校外實訓條件向校內轉移,一是引企入校構建校中廠的實踐條件建設模式,二是通過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專業技術平台方式完善實踐教學條件。以任務為中心將實踐環節分五個階段完成:一是認識實習;二是適應性崗位實習;三是職業技能鑑定專業訓練;四是生產性崗位實習;五是就業性崗位實習。將學生的職業技能形成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疊加遞進的方式來訓練和培養。以產品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堅持“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採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建立課程教材網絡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方便學生在網絡中自主學習。建設專業對口的、工學結合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使實踐教學由過去的模擬教學轉變為在真實的職業工作環境下的教學。同時鼓勵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鍛鍊,以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在技能訓練實踐性教學環節當中,要求組織學生實訓過程中,嚴格遵守現代企業的“7S”管理要素,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五、強化考核與評價

考核辦法對職業教育的質量監控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不同教學模塊,提出一種動態考核辦法,筆試與面試的比例隨教學模塊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在進行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學習時,考核以筆試為主,面試為輔,總成績由平時成績、筆試成績和麪試成績組成。專業模塊則以面試為主,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筆試;專業方向課以提交論文的形式考核,面試主要是實踐操作考試;平時成績由過程評價成績(25%)+教師與學生互評成績(10%)+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考核成績(15%)組成,做到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改善學生重結果不重過程,重理論不重實踐的現象。在整個考核過程中,要堅持教考分離原則,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提高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質量。

六、結語

明確培養目標,根據複合化方向整合課程體系,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突出實踐環節的教學,制定合理的考核辦法,不斷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更多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1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一)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或中職畢業生

(二)學制:三年全日制

二、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一)人才培養目標

電梯工程技術專業依託於電梯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工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最新要求,面向電梯銷售、維修與調試、管理、服務行業第一線需要,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具備電梯安裝、維保、調試、電梯工程項目管理等專業知識和核心職業技能,具備行業職業資格,有一定的專業拓展和創新能力、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團隊精神,能從事現代化電梯安裝、檢修、運行維護及施工現場管理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本專業就業面向電梯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檢修與維護、項目管理、產品銷售等工作。

(二)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學生應具備的主要知識、能力、素質和證書要求:

1.知識要求

(1)掌握以電工基礎和電子技術為主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2)掌握電機、電力拖動和電氣控制設備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基本分析方法;

(3)掌握安全用電、節約用電方面的基礎知識;

(4)掌握電梯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方面的專業知識;

(5)掌握變頻調速、單片機和PLC控制系統方面的專業技術知識;

(5)瞭解企業管理和電梯設備的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

2.技能要求

(1)具備一定的工程製圖和識圖的能力;

(2)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練使用AutoCAD軟件和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

(3)具有熟練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對電梯設備進行安裝、調試、維護、故障診斷與處理的能力;

(5)具有對一般電氣控制系統進行PLC改造的能力;

(6)具有單片機控制技術應用能力;

(7)具有對電梯設備進行銷售、管理、使用與維護的能力;

(8)具有電梯設備售後服務技術能力。

3.素質要求

(1)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人文素質和良好身體素質;

(2)具有吃苦耐勞,善於鑽研和愛崗敬業精神;

(3)具有溝通、團隊協作和創新意識;

(4)具有一定的生產組織與質量管理以及社會表現能力。

4.證書要求:

(1)通過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取得計算機B級證書;

(2)電梯行業從業資格證(電梯特殊設備操作上崗證)初級資格證;

(3)維修電工中級資格證

三、培養模式

本專業按照學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學有機結合”培養模式的思路,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完善“以企業職業崗位需要為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學結合為手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依託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工學交替形式的校企合作培養,融技能培養人工作過程,將課堂搬進工廠、把企業引進學院,加強人才培養與企業生產零距離對接,使企業技術骨幹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師生參與企業生產全過程,職業道德與素質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2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於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的主要問題

為什麼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很大而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又很難就業?主要的問題是我國大部分高校早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上存在很大問題。

(一)培養方向模糊,課程設置欠佳。

電子商務專業雖然在中國開設已有十多年,但這個專業的培養方向依然存在較多問題比如定位不明確,缺少崗位羣細分,缺少具體崗位能力分析,培養的依舊是“萬金油式”學生。這從各學校的培養計劃及課程設置上就能看得出來,課程設置只是計算機課程和經管類課程簡單的堆砌,學生在校期間學的課程多而雜沒有系統性,造成學生什麼課程都蜻蜓點水般得接觸下,但又都沒有學精,最後由於缺乏核心競爭力而不被企業所錄用。

(二)實踐教學匱乏。電子商務是一個交叉性很強的學科,既有商務與管理內容,又有技術內容,既有一定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所以對理論和

實踐要求都很高。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電子商務試驗系統,但主要都是電子商務模擬實驗,通過這些模擬實驗雖然能使學生對電子商務有一個初步認識,但由於軟件本身脱離實際商業環境,再加之教師本身很少參與實際運作管理,課程的實習指導、創業指導都受到極大限制。並不能使學生感受到實際工作中電子商務的應用。

(三)師資嚴重缺乏。

師資是困擾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基本都是從計算機和市場營銷等專業轉行而來的,在教學中雖能應付部分專業課,但是由於本身缺乏系統的電子商務學習,再加之缺乏電子商務實戰經驗,所以在教學的'時候難免會顯得力不從心。

二、問題解決

(一)給電子商務專業一個明確的定位。

電子商務的特徵決定了電子商務人才知識必須是複合型的,但複合型性決不意味着是一堆現有技術和商務知識的隨意組合。作為學院在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時應給電子商務一個明確的定位,明白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競爭優勢來自於什麼。這樣在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定位上,就可以有依託行業,根據行業特點和要求,比如服裝電子商務、旅遊電子商務、汽車電子商務、地產電子商務等,確定職業崗位,制定人才培養規格。這樣圍繞特定行業的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需求專門設計。

既避免了人才培養目標上的“模糊不清”及“廣泛適應性帶來的不適用”等不足,又能讓高校學生在學習期間努力將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專業知識積累、電子商務應用技能向該行業看齊,繼而在就業時候沒有太大的難度。

(二)做活電子商務實訓。

1、增加校內實訓課程所佔比重:電子商務專業本身是對實訓要求較高的專業,所以根據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要求,可以合理安排與理論教學相配套的實驗課,並採取多種實踐方式,加大實踐課程學時的比重,增強學生各知識層和多種技能的培訓。另外就是增加學生的商務類課程設計實訓環節;2、建立校內電子商務模擬公司,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學院可以建立電子商務模擬公司並選拔優秀的學生參與到組織與管理中,並進行崗位競聘,輪崗,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就業技能,並豐富和充實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

更能夠加強學生的組織協調及社交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提供實踐經驗;3、做好校企結合:作為學院應該同各類企業尤其是本經濟區域內有關企業加強合作。合作可以採取的形式有,聯合辦學,例如:企業網絡營銷推廣方案的設計、企業電子商務的實施方案等等,使得學生完成實際項目的同時能夠完成課程的學習與操作,並獲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學生的動手積極性。

(三)加大力度培養師資隊伍。

在電子商務師資隊伍建設這,作為學院除了重視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外更應該重視雙師結構,應採取不拘一格的方式來擴充提升自己的師資隊伍。比如:1、從相關行業聘請實戰經驗豐富的電子商務人才充實到學校的教師隊伍中;2、鼓勵專職教師參與企業實際營運,每學期選派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鍊;3、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選拔部分教師到更高的學府去深造,並鼓勵動員鼓勵教師進行一些創新型的教學改革。

總而言之,目前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仍有很多突出問題,致使很多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作為高校應該認真分析在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時存在的問題,採取合理的解決對策,提高電子商務教學質量。培養出真正“為企業所需,為社會服務”的電子商務人才。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3

從發展歷程來看,新建本科院校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出現了人才培養缺乏特色、辦學模式同質化等現象。以下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探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定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特徵及其結構等理論問題,對於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方法選擇等辦學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己任

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是由社會發展的不同需要決定的。社會既需要發現和研究客觀規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運用客觀規律和科學原理改造世界為人類社會創造直接利益的應用型人才。這兩類人才在培養規格上應各有側重。研究型人才重在培養其發現和探索客觀規律、創新知識的能力;應用型人才重在培養其應用專業知識到實際生產,特別是將高新科技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為社會創造直接利益的能力。因此,不同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和定位也是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

近十餘年來,隨着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發展,許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特別是新建本科院校抱着做大做強的良好願望,在人才培養定位、學科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構建等方面,甚至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都存在模仿研究型大學或“跟大流”的現象,造成畢業生既沒有研究型大學畢業生的學術理論功底,也沒有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在人才招聘的競爭中,常常陷入尷尬的兩難境地。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辦學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了這種做法是一條很難行得通的路子,於是,轉變思路,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於面向地方服務,辦應用型本科教育,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發展道路上來。這種轉變其實是這類院校對升本以後所走過的彎路痛定思痛的結果,是新建本科院校適應社會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理性迴歸。

二、應用型人才的基本內涵及其知識能力素質特徵

由於應用型人才是相對於認識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屬於改造世界的人才類型,承擔着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實踐,為人類社會創造具有使用價值的物質或非物質形態的重任。因此,根據學術研究成果的轉化過程,將應用型人才按職業類型劃分為工程應用型人才、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應用型人才三大類。工程應用型人才是指將科學原理轉化成可以直接運用於社會實踐的工程設計、工作規劃、運行決策等人才。技能應用型人才是指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通過實際操作將圖紙、計劃、方案等轉變成具體產品的人才。技術應用型人才是介於工程應用型人才和技能應用型人才之間的一種應用型人才類型,他們不是具體的操作者,而是從事組織生產、建設、服務等實踐活動,諸如工藝水平的設計,工藝流程的監控,生產工具、機器、設備的運行與維護以及產品、服務的改進和更新等工作的技術服務者與管理服務者。

由此可見,上述三類應用型人才在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實踐及社會產品的鏈條中缺一不可,都發揮着各自重要的作用,這三類人才在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從知識層面看,應用型人才都強調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但是不同類型應用型人才在專業發展知識層面側重點不一樣:工程應用型人才強調學科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系統性,特別是對工程類專業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特別突出專業學科知識掌握的廣度和實用性,其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雖然比工程應用型人才要求較淺,但比技能應用型人才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專業基礎知識,特別是對管理學、計算機科學和外語等工具性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則更加強調專業實踐的經驗性知識和技能、技巧性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從能力層面看,三類應用型人才都非常強調運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但各有側重:工程應用型人才側重於工程系統專業分析能力、開發能力和設計能力;技術應用型人才側重於社會生產和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專業技術維護、諮詢、管理、服務等能力;技能應用型人才則側重於專業生產、建設實踐過程中一線崗位工作的操作性技能。從素質層面看,三類應用型人才都要求具有信念執著、品德優良、本領過硬的品質,但對素質的要求也各有側重:工程應用型人才在工程技術和產品開發、設計、規劃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技術應用型人才在專業技術維護、諮詢、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協調溝通管理能力;一線工作崗位的技能應用型人才對操作性技能的嫻熟程度、敬業精神和意志品質等要求較高。

總之,應用型人才具有知識的專業性與通識性、能力的專業性與發展性、素質的通用性與鑑別性共融的特徵。潘懋元先生指出,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養將工程原理應用於社會實踐、側重工程管理和應用的工程應用型人才,或將技術原理應用於生產實踐、側重技術開發與現場管理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的特點主要是指向職業帶中技術員與工程師的交叉區域,旨在適應高科技應用和智能化控制與管理一線工作要求,培養兼具專業性和通識性的本科層次的技術工程師、技術師、經濟師、醫師等專業應用型高級複合人才。顯然,新建本科院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當以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

三、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要素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徵,並集中地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科學劃分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要素是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前提條件,結合上述認識,我們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要素作如下劃分。

1.知識結構要素

根據應用型人才應具有知識的專業性與通識性共融特徵,我們將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要素劃分為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發展知識、綜合性知識和工具性知識四大類:

(1)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體現在大學生學科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中,是培養人才從事專業活動必備的基礎知識,對於培養應用型人才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專業發展知識。專業發展知識體現在大學生學科專業方向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的知識體系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發展能力和專業鑑別素質需要掌握的專業理論性知識或操作性知識,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必要前提。

(3)綜合性知識。綜合性知識體現在跨專業、跨學科、跨院系,甚至是跨學校選修課程的知識體系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公共能力、通用素質必備的理論或操作性知識。

(4)工具性知識。工具性知識是指幫助大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發展知識以及綜合性知識的方法性知識,主要包括文獻檢索知識,外語、計算機網絡等技術性知識,以及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等知識。因此,工具性知識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對於大學生公共能力、專業能力、發展能力、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2.能力結構要素

能力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並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根據斯皮爾曼修正後的二因素説(一般因素——羣因素理論),以及應用型人才能力的專業性與發展性共融的特徵要求,我們將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能力結構要素劃分為公共能力、專業能力、發展能力三大類:

(1)公共能力。公共能力屬於一般能力,它是人們完成任何活動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們從事任何職業都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學習思考能力、價值判斷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身心調適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

(2)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專門人才在從事專門領域工作的基本實踐能力,這些能力在本專業領域的職業崗位通用,它是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基本素質在行業領域實踐活動中的外顯結果,它是專業教育體系下學生職業發展的基礎。

(3)發展能力。發展能力是指在專業能力基礎上通過強化學習與實踐而形成的一種能夠勝任職業崗位需求並能幫助進行職業轉換、遷移的能力。具體來説,發展能力是專業能力在“精”、“深”、“廣”、“博”等維度上的延伸和擴展,是伴隨專業興趣、情感、態度、認同感、承諾感、使命感、責任感等專業精神日趨發展逐步形成的,是大學生未來“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3.素質結構要素

“素質”的內涵,相對於知識與能力來説,更為豐富。目前學術界較為認可素質是一種心理品質,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質的,同時又是在後天環境影響下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結構及其質量水平。根據應用型人才的素質應該具備通用性與鑑別性共融的特徵要求,我們將新建本科院校所培養人才的素質結構要素劃分為:基礎通用素質、專業智能素質、專業情意素質、綜合素質四大類:

(1)基礎通用素質。指學生以後從事任何職業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基本技能(閲讀能力、書寫能力、傾聽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數學運算能力),思維能力(能有新想法;考慮各項因素以做出最佳決定;發現並解決問題;根據符號、圖像進行思維分析;學習並掌握新技術;分析事物規律並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個人品質(有責任感、敬業精神,自重,自信,自律,能正確評價自己,正直,誠實,遵守社會道德行為準則)。

(2)專業智能素質。它是指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在從事專門職業的活動過程中將知識與能力逐漸內化而成的一種帶有專業特徵的素質。專業智能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專門職業的活動效率。不同應用型職業由於其專業性質不一樣,專業活動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專業活動中內化而成的專業智能素質也存在較大的區別。

(3)專業情意素質。它是指人們從事專門職業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性特徵,主要包括專業興趣、專業動機、專業情感、專業信念、專業承諾、專業使命感、專業責任感等。

(4)綜合素質。它是基礎通用素質、專業智能素質和專業情意素質在專業實踐活動中融合、優化、提升而成的`一種全面性素質,是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身心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審美素質、專業素質等有機融合的結晶。

四、懷化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

從20xx年開始,確立了“以育人為中心,以需求為引導,以學科為支撐,在社會需要、個人發展、文化傳承創新上協調統一”的專業教育指導思想,明確了“培養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願意為基層服務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全面實施“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融‘公共能力、專業能力、發展能力’為一體,融‘課堂教學、實驗實訓、校園文化活動’為一體”的“三位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體的改革進程與措施包括:

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的研究、探討與宣傳,全校上下達成了以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共識:

(1)知識是能力形成的基礎,但知識並不等於能力,大學生只有把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效地並結合起來,只有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化成為大學生改造自然、改造社會與改造自我的能力之時,知識才會真正產生力量。

(2)專業能力素質的獲得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在專業能力形成的同時,通過不斷內化、昇華後形成的專業素質將會極大提升所培養人才在其專業領域的職業適應性與職業選擇的自由度。

(3)知識、能力、素質要素的優化組合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內容。就知識層面來説,要以“有用、夠用、適用”為原則,作為專業學科課程選擇與教學內容知識篩選的基本標準;就能力層面來説,堅持“公共能力是基礎,專業能力是核心,發展能力是拓展”的培養次序,並以此作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基本線索;就素質層面來説,在基礎通用素質、專業智能素質培養的基礎上,要特別注重對大學生的學科專業人文教育,促進大學生專業情意性素質的發展。

(4)堅持應用為導向的學科專業觀、課程觀和教學觀。應用為導向的學科專業觀,即辦應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建應用型學科、做應用科學研究、出應用型成果、作應用型技術轉化;應用為導向的課程觀就是要吸取知識本位課程觀和技能本位課程觀的長處,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設置應遵循“以素質教育為取向、以社會需求為引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事實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為基礎、以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為重點、以實踐教育為主要途徑”的基本原則;以應用為導向的教學觀,就是要改革課堂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校園文化活動應具有明確的能力素質培養目的,同時應該使校園文化活動項目化、課程化,以補充與豐富專業教育對大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

其次,制定了“以專業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方案,並付諸實踐:

(1)堅持以工作要求為引導,以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工作過程性知識技能為重點,以素質教育為取向的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根據行業和崗位羣所需要的技術邏輯體系設置課程。

(2)明確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基本要求及其與課程設置的關係,每個專業建構一個知識、能力、素質與課堂教學、實驗實訓、校園文化活動結構關係表,並在此基礎上制訂以專業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

(3)構建校系兩級校園文化活動課程,校級校園文化活動課程主要為公共能力培養服務,系級校園文化活動課程主要為專業能力和發展能力培養服務,使校園文化活動通過“項目化、課程化”融入專業教育之中。

(4)確立新的課程標準和能力素質認證體系,修訂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

(5)逐步形成與業界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統一。關於懷化學院的“三位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下我們僅以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為例,説明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與課程之間的關係。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中方興未艾。懷化學院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嘗試,其意圖主要在於擺脱模仿綜合性大學研究型人才培養在學科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方法選擇等方面的做法,試圖走出一條屬於自身的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特色之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克服同質化現象,增強學校的競爭力。我們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解與做法,目前仍然處於初期階段,其中肯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我們願意通過改革和嘗試,不斷走向成熟。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4

摘要:轉型發展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中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建設與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對當前我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專業產生的背景、應用型本質屬性的分析思考,總結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思路,進而提出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化方案。

關鍵詞:轉型發展;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應用型

當前,轉型發展是國家教育部所倡導的地方一般本科高校提高素質教育、服務地方的又一項重大舉措。五邑大學20xx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之後,學校的重點工作就定位到如何建設合理、高效的應用型本科教育體系上。目前我校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務就是,遵循應用型人才培養自身的內在自然規律,制定科學且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與人才培養有關的主要因素分析

1.我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體系和培養模式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反映學校的教育改革思路和辦學特色,也可以看出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五邑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多年來在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嘗試,例如在很多的理論課中都設置了課內實驗,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大賽等方法,但在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仍然保持原有的本科高校教育的課程體系和講授內容,在企業職業和崗位的需求和培養過程方面和學生的技術積累方面考慮不多。總之,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已經不能較好契合當前所提出的建設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產生背景。信息專業主要是進行信息的獲取、信息的編碼處理、信息的傳送與接收等理論、實踐教學與研究。上世紀末,能夠體現國家的發展趨勢和綜合實力的信息時代腳步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迅速加快,在實際應用中對從事信息產業的人員提出既要懂信息理論,又要掌握新型電子元器件的使用等更高要求,於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3.應用型本質屬性分析。應用型主要是培養學生實際工程項目能力,對某一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的能力就不做重點培養了,要求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應用型培養對學生的要求更高,既要學好理論知識,還需具備對多項理論知識綜合的實踐能力。這也是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區別於高職高專的關鍵所在。

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

以我國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為契機,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以國際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工程認證為推動力,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起點和落腳點,確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總的培養目標為:掌握電子電路理論與技術、信息採集、傳輸、分析與應用的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面向區域支柱產業、面向工程,具有較強的工程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能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製造、應用開發、運營、市場與管理等工作的本科高等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結合培養目標,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優化。

1.樹立信息大工程觀的理念,全面落實信息大類培養目標。通過分析比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通信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和交通控制等幾大專業方向的共同特點,建立信息工程大類專業13門平台課的課程體系。從學生在行業企業工作所需知識、能力、素質出發,設計信息大類專業共同課程平台。從信息的採集、傳輸、處理、應用的完整流向設計平台課,克服了過去學生專業知識面偏窄的缺陷。

2.全面實施“3+1”模式,豐富“3+1”內涵。“1”指學生就讀大學的最後一年,可以在學校進行設計、實訓,也可以在企業實習;可以部分時間在學校,部分時間在企業實習;採取的方式由學生自主選擇。第7—8學期的實踐環節包括:綜合系統設計、創新創業項目訓練、實踐成果總結、專業實訓及企業實踐和畢業設計。這種設計思路的出發點就是通過將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從而鍛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工程實踐能力。

3.依據培養目標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按多類別模塊開設課程。多類別模塊主要包括專業模塊、專業方向模塊、產業對接模塊、開設與區域重點發展產業相對應的模塊等,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課程設計充分考慮了行業企業需求,考慮了近年來科技發展的成果,突破了傳統課程的束縛,將課程融入新的內容,特別是工業生產核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等,並大膽進行了課程重組。4.整體設計培養方案。在做好信息大類平台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有機結合以外,還從學生培養需求出發,將通識課、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課程進行整體設計,並對如何完成修讀提出具體要求,較好解決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脱節的問題,還將我國工程教育中所提出的信息類專業工程教育認證與培養方案的制訂進行了有機結合。

5.按照課程羣設計實踐教學項目。實施項目化教學,打破以往理論課附帶實驗和一門課程設計一個實踐項目的慣例,儘量使實踐教學項目具有綜合性、創新性的特點,實踐教學環節設計在開設前明確該教學目標,並與工程項目有一定的聯繫,儘量做到從企業應用角度設計綜合性實踐的訓練。6.實施多專業、多行業龍頭企業協同育人。首次試點將多個專業學生合成一個實驗班,聯合幾家企業共同對這個班級學生進行培養,通過輪崗等方式分別在各家企業的不同崗位上實習一段時間,利用各家企業所長使學生對企業模式和工程實踐有更加充分的認識。

三、結語

本研究和改革針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在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實踐平台建設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我國高等院校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剛剛起步,隨着轉型發展的深入推進,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會越來越適應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才培養的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並能與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

[1]劉純利,王晴晴,張玉山.優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xx,(3).

[2]童強,周大鵬.何光普.轉型發展期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探索[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xx,(8).

[3]汪元宏.應用型高校的創新之路[N].光明日報,20xx-04-11(16).

[4]周遠清.提高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J].中國大學教育,20xx,(11):5-7.

[5]潘懋元.當前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趨勢[J].臨汾大學學報,20xx,(1):1-5.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84.

[7]楊春春,劉俊萍.中外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7(3):25-28.

[8]徐理勤,趙東福,顧建民.從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模塊化教學改革看學生能力的培養[J].高教探索,20xx,(3):70-72.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5

根據我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學科門類劃分標準,旅遊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結合我校教育教學資源,參照其他兄弟院校旅遊管理專業開設情況,制定我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旅遊管理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較高綜合素質和旅遊營銷與管理特長,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行業從事管理和技術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通過專業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掌握旅遊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初步具備從事旅遊管理、教學和研究的能力,具體如下:

1.掌握旅遊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有關旅遊管理問題研究的方法

3.具有運用旅遊管理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關於旅遊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閲讀本專業外文資料,能夠進行基本的會話和寫作

6.掌握文獻檢索、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學科主要課程

旅遊學概論、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旅遊地理學、飯店管理原理、會展概論、景區管理、會計學原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統計學、旅遊心理學等。

四、最低畢業學分和授予的學位

本專業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學年學分制

本專業學生畢業應該達到的最低總學分為177學分,授予管理學學士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6

學校自一九九二年一月四日實施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以來,我校青年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青年學科帶頭人脱穎而出。為進一步加大拔尖人才選拔培養力度,根據《東北林業大學名師英才工程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校“十·五”期間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學校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十·五”期間繼續實施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現就選拔培養拔尖人才工作重新規定如下:

一、培養目標

學校通過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的實施,力爭用5年的時間選拔出80名左右年輕的優秀人才作為“拔尖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和扶持,經過幾年的努力,使學校重點建設的各學科領域都有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並且使他們都成為本學科領域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從而保證我校重點建設的各個學科能始終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二、選拔條件

1.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求實、科學民主的治學作風。

2.團結容人,有與同代人及隔代人合作共事的品格和獻身教育、獻身科學的無私奉獻精神。

3.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學術思想活躍,勇於開拓創新,善於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

4.掌握兩門外語,其中一門能熟練地進行學術交流。

5.能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從事教學活動。

6.具有博士學位,職稱為副高職以上。

7.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年齡一般不超過40週歲。

8.在具備上述各項條件的同時,還須具備以下任意兩條:

⑴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自然科學、發明創造、教學成果)三等獎以上1項或省部級二等獎以上1項或省部級三等獎2項。以上各獎均應是獲得證書並在課題中承擔主要任務者。

⑵近5年獨立撰寫並正式出版有學術價值的專著或主編過由專業指導委員會批准出版的本學科全國統編教材1部。

⑶近5年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在國內本學科領域最具權威的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5篇以上;或所發表的論文有一篇被sci收錄,有3篇被ei收錄的。以上所發表的論文要求本人必須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⑷在國際學術機構擔任職務;或在國內一級學會擔任理事以上職務者。

⑸已經或正在使用雙語進行教學者。

⑹近5年是國家級科研項目或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科研基金項目的主持人,其個人獨立支配的科研經費在10萬元以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項目,個人獨立支配的科研經費在5萬元以上者。

⑺在科技開發和科技成果推廣中成績顯著,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做出突出貢獻並被國內同行一致認可者。

三、選拔程序

選拔拔尖人才必須按以下程序進行:

1.根據選拔條件,個人提出申請並填寫《東北林業大學拔尖人才重點培養對象登記表》,學科或專業進行民主評議,然後由所在學院按照條件要求組織專家進行初評。

2.各學院經過初評產生的候選人要向學校人事與專家工作處提供《東北林業大學拔尖人才重點培養對象登記表》、代表其學術水平的論文、著作以及鑑定證書、獲獎證書、課題立項説明書等有關佐證材料。

3.學校組織專家進行會議評審。候選人在規定時間按規定要求要向評審專家彙報個人學習經歷、工作業績以及科研等情況,並闡明自己近3年的學術計劃。同時還要回答評審專家的提問。

4.評審會專家評議討論並投票表決。

5.學校對專家評審通過的人選進行公示。

6.學校批准公佈。

四、選拔範圍

拔尖人才選拔的範圍包括學校規劃確定的所有學科和專業。同時,學校特別鼓勵教學科研人員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以及邊緣學科領域裏尋找新的生長點。凡近年來在一些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領域內有較為深入研究的教學科研人員符合上述選拔條件的,也可以按程序申報。

五、支撐條件與組織管理

1.為確保此項計劃的順利推進,學校將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東北林業大學名師英才工程領導小組”負責抓這項工作,由下設在人事與專家工作處的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

2.學校為確定的拔尖人才提供如下支持條件:

(1)為每位拔尖人才配備一台筆記本電腦。

(2)拔尖人才每月享受特殊貢獻津貼100元。

(3)學校每年為拔尖人才提供1~2次參加國內重要學術會議的差旅費用。

(4)每年為拔尖人才提供500元書報資料費補貼。

(5)為每一位拔尖人才指定一名導師。

(6)對拔尖人才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學校優先予以考慮解決。

3.對拔尖人才的任務要求:拔尖人才不僅要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而且還必須完成下列科研任務:

⑴每年必須在東北林業大學中文學術期刊目錄a類所規定的雜誌中發表一篇學術論文或在國外著名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1篇。上述發表的論文要求均應為第一作者,且必須是以東北林業大學名義發表的。

(2)3年內必須申請獲得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且本人必須為第一主持人,個人可獨立支配科研經費在10萬元以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經費在5萬元以上者。

(3)5年內必須出版一部高水平的學術專著;或獲得一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4.學校的拔尖人才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考核,兩年進行一次評估。完不成規定任務指標,經評估低於三分之二票數者,將取消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資格,不再享受拔尖人才各種優惠政策。

5.拔尖人才在下面情況下將不再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繼續培養:

(1)經民主推選並經組織批准為學科帶頭人;

(2)年齡滿45週歲;

(3)有嚴重的學術腐敗問題和學術製假者;

(4)由於種種原因不宜作為拔尖人才繼續進行培養者。

6.實施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是我校在新世紀之初培養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的重大舉措。各個學院要高度重視,千方百計為他們的成長創造寬鬆、自由、和諧的工作環境,並且要注意給他們壓擔子,讓他們積極參加所在學科重大科研項目,安排他們到一些重要崗位上去鍛鍊,以增長他們的才幹,培養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還要積極為他們出國考察、訪問及參加各種國內外學術交流創造條件,特別是要積極推薦他們到有關學術團體中擔任職務,提高他們在國內的知名度。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7

摘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學生管理一直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研究的熱點問題,由於軟件服務外包人才的特殊性,對該專業的學生管理模式也應有所不同。本文以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服務外包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與其他專業在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別,提出了一些培養管理該專業學生的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管理模式

基金項目:南京林業大學20xx年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題“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學生管理模式研究”(20xxZX06)

作者簡介:韓自存(1974-),女(漢族),安徽六安人,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課程教材等教學基本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深化教學改革。20xx年9月,南京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軟件名城”稱號,南京以“一谷兩園”(中國軟件谷、江蘇軟件園和南京軟件園)為核心,打造以“軟件產業集聚區”為特色的世界軟件名城。南京憑藉着地域優勢,擁有眾多軟件領軍企業如中興通訊、華為、亞信聯創等知名軟件公司,集中了數10所高校與研究機構,科教優勢明顯。

20xx年,教育部、商務部聯合發文(《關於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5號),號召全國高校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20xx年,開始在江蘇省、浙江省開展服務外包人才試點工作(《教育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在江蘇、浙江兩省開展地方高校計算機學院培養服務外包人才試點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34號)。為推進江蘇省地方高校計算機學院轉型,深化地方高校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培養服務外包人才,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江蘇省在部分地方高校開展計算機學院培養服務外包人才試點。20xx年,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正式作為江蘇省首批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高校之一,並於20xx年9月正式開始首屆招生。

20xx年6月,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商務廳、江蘇省教育廳共同主辦的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現代服務外包人才戰略研討會上,江蘇省教育廳就江蘇省高校進一步做好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工作是江蘇省南京市深入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高起點、高標準謀劃與推進現代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舉措。它旨在通過政府組織,高校、企業和培訓機構共同參與,構建“四位一體”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制,拓展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思路及模式,努力實現服務外包人才的無縫對接,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的新一輪發展。對各服務外包試點高校提出的三點要求:(1)進一步重視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工作,提高高等學校服務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能力;(2)進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積極推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3)專兼結合,進一步加強高水平的服務外包師資隊伍建設。

二、高校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服務外包在我國屬於新興的產業,在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上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參考,高等教育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高等教育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積壓許久。高等院校是為國家培養和教育人才的主要陣地,但由於多種原因,比如市場發展速度遠遠高於高校知識結構調整速度。與企業運營相比,高校在專業結構調整、知識結構更新等方面要滯後於市場節奏,高校更多關注的是基礎理論鋪排和專業知識架構,加之高校對老師的考核機制傾向於科學研究,而科研管理者所謂的科研均習慣於論文數量、質量,科研項目等容易管理的量化指標,使得高校老師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關心教學,不可避免地就出現了“重論文輕工程”,“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如此,高校和企業之間在人才培養和人才需要方面無疑就產生了縫隙。伴隨着上世紀90年代的高校擴招,也使高校的師資力量和有限的教學資源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鋭,經過近20年的累積,出現了今天的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脱節”的現象,具體表現如下:(1)校企脱節問題。高校與服務外包企業、服務外包培訓機構的接觸較少,不瞭解產業和行業的發展狀況,無法和外包企業零距離對接。(2)專業知識跨度大,難以駕馭。由於服務外包業務的知識涵蓋計算機、管理、金融、物流、外語等多個專業領域,專業跨度大、內容龐雜。(3)校企缺乏長久合作機制。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需要“校培合作”“校企合作”,但大多數培訓機構和學校的合作缺乏共同的利益點和長久的合作機制,導致合作關係很脆弱。而企業和學校的合作只是停留在提供實習基地、安排學生實習等方面,合作不夠深入。(4)服務外包師資缺乏。許多學校的教師、學習工作經歷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外包企業中工作的經歷,只能講授空洞的理論,缺乏實際操作能力。(5)外語障礙,跨文化交際能力差。除了學生自身業務素質較弱外,語言和交流障礙也不容忽視。作為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包方的國家一般是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日本等國,由於語言與思維方式的不同使得我國企業很難與發包方溝通,獲得大訂單的機會很少。

以上問題雖然沒法在短時間內解決,但企業需要的人才不僅僅要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工作經驗、較高的學習能力和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而後面幾點都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從學生管理工作方面,介紹我們的幾點管理經驗。

三、我校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管理模式的研究

傳統的本科生管理模式中,負責學生工作的主要由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和副主任(可以由研究生或高年級的品學兼優學生擔任)組成,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評獎評優、違紀處理、勤工助學、社團管理、社會實踐、發展入黨、推薦就業等。而專業教師負責專業授課、專業指導、學科競賽、學術報告、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申請與指導等。由於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不同,工作過程中,雖然偶爾也有需要協調,但多是各行其道,缺乏溝通。在某些具體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短接,甚至“兩不管”的問題。本課題中倡導學工與教學密切配合,以教學副院長、黨委副書記為首,以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學生幹部為輔,實現針對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目標的新的管理模式。

1.實現教學工作和學生工作聯合管理。在信息學院院黨委及分團委領導下,在學院職業發展協會中成立一個活動部,專門配合服務外包專業進行教學管理工作。形成由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的管理團隊,不定期地向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或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彙報工作。如此,可達到學生工作部門與教學部門互相聯合,互通消息,取長補短、密切聯繫。

2.加強學院與校企合作單位的聯繫。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近年來注重加強和企業的合作,信息學院已先後與深圳怡化電腦有限公司、江蘇省高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加成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單位簽訂了就業實訓、社會實踐基地協議。

專門針對服務外包專業學生,在加強與合作企業的聯繫的同時,有目的有計劃地邀請一些知名企業家、項目經理、資深工程師、項目培訓師等走進大學校園,把一些高年級的學生安排到企業實訓,感知企業文化和企業運行流程,分年級分層次開展工作:

針對大學一年級的新生,主要通過入學專業介紹、導師指導及副班主任交流,增加對專業的認知,提高專業興趣;通過安排暑期社會實踐專業實踐類團隊,讓大一新生提前感知企業文化和了解企業運作流程,為後期的自我專業定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從20xx年起,我院正式建立軟件工程(嵌入式培養)本科專業,該專業與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NIIT)合作培養,採用NIIT的課程體系,培養軟件服務外包類人才。安排印度籍外教Rupali來我校授課,開設編程邏輯與技術(PLT)、SQL數據庫、JAVA、C#等四門課程及相應的實訓項目。

針對二、三年級的同學,通過舉辦計算機專業技術類講座,如“IT沙龍”系列講座等,加深學生對專業前沿的認知和了解,培養學習能力;通過與專業教師的聯動,通過“以賽促學”的競爭機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內的各類專業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及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同時我院已和NIIT(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我校簽訂本科軟件人才培養合作協議,每年寒暑假安排二、三年級的學生去NIIT進行實訓,學生反映效果很好。

針對四年級同學,通過政治學習、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加強對應聘技巧、就業安全的教育,同時配合系組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為幫助學生順利畢業打下良好基礎。

3.通過“傳、幫、帶”進行專業引導。通過專業競賽團隊的組建,將研究生、專業競賽獲獎選手、專業技能過硬的學長介紹給低年級同學,通過“朋輩”的示範作用,讓他們切身感受到自身的不足,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院裏還通過“青春演播室”、優秀校友報告會、座談會、課程設計輔導及專業實習實訓輔導等形式,為他們溝通搭建平台,實現“傳、幫、帶”。

4.引進競爭激勵機制,實現“獎”、“懲”一起抓。為了鞏固優良院風、學風,院裏在進行評獎評優、推薦入黨、推薦社團主要幹部、推免研究生時,除了考慮學生的學分績點排名外,還優先考慮那些在全國、省內專業競賽中獲獎的學生,並在院裏進行大力表彰。同時對那些成績差、經常曠課的同學,在推薦入黨及社團職務調整過程中,實行“一票否決制”,在院裏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方宇,牟聃。多層次IT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研究與實施.成都師範學院學報,20xx,29(4):17-21.

應毅,楊麗萍,葉傳標。面向軟件服務外包的工程實踐教學探索.計算機教育,20xx,(9 ):13-16.

李恬靜,要建輝。地方高校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中國成人教育,20xx,(2 ):70-72.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8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我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重要內容。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工作,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精神。規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促進其順利運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旨在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可以有多種形式,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開展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行校、教務二級管理,學校負責審核、檢查和重大問題的處理,教務處負責具體的實施和管理工作。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領導小組。

根據專業教學的需求,尋求能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合作單位。由教務與合作單位相關人員共同參與成立領導小組,教務處主任及合作單位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各學工處分管教學和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及合作單位相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組織、實施各專業合作培養的各項工作,督促、檢查教務處和企事業單位產學合作教育工作的實施完成情況,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

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是我校實行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體制的重要內容。教務處要繼續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學者任校外專業指導委員,不斷擴大校外專業指導委員的隊伍。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要由行業主流企業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和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成,來自企業的人員應有較大部分。

教務處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精心組織、充分發揮專業指導委員在專業建設各個環節中的作用。特別是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教學建設和改革等方面的顧問、諮詢、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要邀請專業指導委員參與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的論證工作。此外還要發揮專業指導委員在合作培訓、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引進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學生畢業實習和就業等方面的作用,共同完成有具體內容的互惠雙贏的合作項目,實現企業與學校的互利互助。

3、加強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

產學結合既是一種教學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產學結合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職業教育要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因此,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應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1)在專業設置和確定人才培養規格時,要廣泛開展社會調研,瞭解企業、行業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對人才培養規格的意見,進行專業論證時要廣泛邀請校外專業指導委員參加。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開設新專業、改造老專業的意見,同時要根據企業用人崗位的職業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主動為企業培養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要積極與企業聯繫,開拓畢業實習基地和學生就業接收單位,主動向企業輸送對口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穩定率。

(2)主動與企業、政府等部門聯繫,開展技能鑑定、在崗培訓等以非學歷教育為主的培訓業務,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教學條件等為企業培訓在職人員,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和管理能力。

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本框架的設計

1.總體設計原則: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體現以技術應用為主體的教學特色,形成教學、生產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台,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關鍵。本着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於提高專業建設質量和有利於提高教學管理效率,體現一個公共技術平台(即公共學習領域、素質拓展領域)與多個專業方向(即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本着能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反映專業特色建設要求和反映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體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模塊化課程;本着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合一,產學結合落實校內實訓和校企合作落實校外頂崗實習,構建相對獨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本着必修選修課相結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方案制訂的規範化和標準化以有利於教學管理,構建基於彈性學制的學分制模式下的培養計劃。

2.課程體系結構及課程設置的原則和依據。基於專業規劃與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結構應有四部分組成:

(1)公共學習領域課程。這一學習領域課程應使學生儘可能在人文素質、職業素質、思想道德、數理基礎、外語交流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礎。

(2)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應能為各專業方向學生構築一個基礎理論較為寬廣、核心技能要求明確,能為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與遷移提供良好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綜合性核心課程及核心技能實訓模塊。

(3)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直接反映職業教育的職業特徵,具有明確職業價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業導向為目標的教育教學內容。它是具有“準訂單”性質、靈活開放的課程和實訓實習模塊。

(4)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這是為拓展學生的'謀生範圍提供其就業(第一次)所需的崗位技能與基本專業知識,能夠靈活適應市場(企業)的需求,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應緊密貼合市場與企業需求,依託就業指導中心,根據對應崗位(羣)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構建方向課程模塊。

3.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為了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要求學生不但具備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而且具備交流、創新、創業和組織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還要重視學生共性提高與個性發展,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過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共性的東西,個性常常被忽略。實際上,個性是最重要的,其核心東西是思想的獨立性,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不盲從權威。所以,從根本上説,創新首先要有自由的思想作為前提和基本條件,培養個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能力,給學生較大選擇空間,因材施教。

4、配套的改革措施

(1)制訂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是規範一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是聯繫人才培養方案與課堂教學的中間橋樑,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有着直接的指導作用。因此,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與之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是落實課程改革思想、教育觀念的關鍵環節。編制課程教學標準時,應將企業真實任務對職業能力的要求納入其中,把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專業課程中。對教學目標的敍寫應以職業能力來描述,而不是掌握知識程度的描述;教學內容的選取範圍、教學組織的順序應基於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的分析;教學內容陳述的方式應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項目的形式來敍寫,儘可能地採用項

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中去理解每一個工作任務。

(2)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採用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能力本位”課程觀。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根據本專業目標崗位的實際需要,綜合各崗位的工作任務、內容、職責等要求,由企業專家組主導起草《崗位職業標準》;在分析職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將學科體系的課程內容進行解構,按工作過程中的行動體系選擇、序化課程內容,通過理出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並歸納出行動領域;由行動領域並基於真實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學習領域)。

(3)課程設置體現“三通一滲透”的原則,即公共學習領域課程打通,各專業素質拓展領域課程按專業大類打通,第5學期各專業一律進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領域的課程(公共關係、美育與音樂美術鑑賞、應用文寫作)要向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滲透。

(4)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統一,採用“教、學、做合一”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模式。

三、其他

1.由學校教務處組織相關人員,不定期地對校企合作企業的組織管理、教學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給出指導意見。通過學生評價的形式,對企業和兼職教師進行綜合考評。根據學校綜合考核的情況,對於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或教師要及時整改,確實無法達到學校要求的經雙方協商後予以解除。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19

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都是要靠不斷的創新與進取。無論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還是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就目前和長遠的形式來看,主要還是創新機制與人才隊伍的競爭。xx公司要想在下一個十年創造更大的輝煌。特別是要靠創新思維和年輕英才的不斷湧現,才會給我們這個企業帶來永恆的活力與生機。

年輕人不但思維敏捷,精力旺盛,而且對知識、經驗的積累與掌握也最為快捷。年輕人身上的慣性少,團隊意識感強。若是能把他們每週聚集一次進行交流,讓他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通過各種形式與方式搞一些活動,辦一些講座,加強培訓,肯定能首先在年輕人的隊伍裏建立起一種現代化公司的凝聚力與認同感。強烈樹立企業夢想意識和個人理想意識價值觀,建立企業團隊精神。這種機制的建立,不但能逐步的形成一種先進的企業文化精神,同時也能夠給公司帶來一些活躍的氛圍和朝氣,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讓他們隨時有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便於留住人才,讓人才紮下根來創業。更能建立起一種有朝氣的企業文化基石,用來擴散於整個公司。這必將給公司帶來一種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能量。

重視青年骨幹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是提高企業整體績效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

一、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公司青年骨幹人才進行培養和培訓:

1、對於員工的崗位培訓。利用每週固定的時間對青年骨幹員工進行系統的崗位知識、質量管理和設備操作的培訓。有效的提高員工的綜合技能,促使公司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提高公司工作效能;

2、關於職業素養的培訓。讓每一位員工都做到德才兼備,成為公司高素質的執行層;

3、對於企業文化的培訓。增強員工對公司企業文化的認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讓員工都有一定的歸屬感和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

4、對於企業團隊凝聚力的培訓。主要目的是增強員工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過培訓,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在社會各種思想矛盾的交織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人生事業立場,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高,並帶動身邊的人共同進步,最終形成一股力量來推動企業飛速的發展與進步。

除了有規範化的培訓外,多舉辦一些講座,多請一些行業專家講一些關於行業的知識,來開闊大家的視野,豐富大家的專業知識,使大家成為有頭腦、有能力的優秀員工。此外,結合企業文化的建立,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積極組織大家參加寓教於樂,情趣高雅,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類羣體活動,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文化活動,而且也陶冶了員工的思想道德情操,並且還能促使企業逐步建立起一種活躍的、富有朝氣的公司文化基礎。

只有先建立起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先進隊伍,才能逐步影響周圍的員工,帶動大家共同的進步,讓這些活躍的氛圍擴散到全公司,促進公司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青年骨幹的確定及培養辦法:

見《青年骨幹人才培養培養辦法(試行)》

青年骨幹人才培養辦法(試行)

一、 目的

為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儲備後備人才力量,帶動企業內部形成活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學習型文化氛圍,特在企業內部選拔一批優秀青年骨幹人才,實行青年骨幹人才培養計劃。

二、 青年骨幹人才選拔辦法

20xx年公司擬定100名職工作為骨幹人才予以培養,其中生產管理30名、生產技工15名、機械與電器技工5名、其它50名。符合以下標準的公司在職職工為骨幹人才候選人:

(一)選拔標準

1. 基準條件

(1) 熱愛公司,愛崗敬業。

(2)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

(3) 無違法、違規、違紀記錄。

(4) 年齡在35週歲以下所有在職員工。

2. 文化程度要求

(1) 已過試用期的本科(包括本科)以上學歷;

(2) 在本公司工作半年以上的專科學歷;

(3) 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中專(高中)學歷;

(4) 在本公司工作一年半以上的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

3. 在符合基準條件的前提下,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

(1) 20xx年前公司級優秀管理者與工作者。

(2) 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合理化建議類及公司交辦的其他特殊性獎勵的獲得者,不受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的限制。

(3) 有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較好地履行崗位職責,工作效率高。

(4) 組織管理能力較強,業務水平較高,有一定的宏觀思維能力。

(5) 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具備較強可塑性的員工。

(6) 積極進取,創新意識較強,學習和發展願望強烈。

(7) 團隊意識強、廉潔、誠信度高、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有工作激情、樂於在公司長期發展者。

(8) 總經理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推薦對日常表現優異的員工,納入青年骨幹人才培養梯隊。

(二) 青年骨幹人才的選拔程序

1. 各部門於20xx年1月10日前將符合選拔標準的人員名單報到hr服務中心。

2. 個人有強烈意願但所在部門沒有上報的員工,可以自己到hr服務中心報名。

3. hr服務中心將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資料收集、分析,制定出人員名單報總經理批准後公示。

4. 公示名單在公示期內將按羣眾意見予以調整,報總經理最終審核批准。

5. 總經理批准的青年骨幹人才,hr服務中心按計劃要求推動實施。

三、 青年骨幹人才的培養

(一) 組織規範化的培訓

1. 員工的崗位培訓。利用每週固定的時間對青年骨幹員工進行系統的崗位知識、質量管理和設備操作的培訓。有效的提高員工的綜合技能,促使公司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提高公司工作效能。

2. 職業素養的培訓。讓每一位員工都做到德才兼備,成為公司高素質的執行層。

3. 企業文化的'培訓。增強員工對公司企業文化的認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讓員工都有一定的歸屬感和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

4. 企業團隊凝聚力的培訓。主要目的是增強員工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 管理技能的培訓。使青年骨幹擁有更加優良的管理技能,使公司得到快速發展。

(二) 組織多種多樣的業餘活動。

如座談會、茶話會、技能比賽、外出參觀、參與公司高層或中層會議、聚會

及其他活動等。拓寬員工視野,豐富員工業餘生活,帶動企業內部形成一種活躍、富有朝氣的學習型文化氛圍。

四、 青年骨幹人才管理

(一)

(二) 建立獨立的青年骨幹人才檔案。 青年骨幹人才在企業內具有以下優先權。

1. 優先輪崗訓練:各崗位出現空缺或公司戰略安排輪崗時,優先考慮青年骨幹人才。

2. 優先培訓:青年骨幹人才擁有優先參加公司組織的內、外部培訓的資格。

3. 優先獲得職業發展規劃的關注:公司對青年骨幹人才定期跟蹤,對其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4. 優先成為公司的第二梯隊人才,由hr服務中心全面組織培養、儲備。

(三) 對青年骨幹實行不定期調整制,以實現推陳出新。

1. 在培養的過程中發現不符合青年骨幹人才條件的,由hr服務中心報公司批准後隨時調整。

2. 經培訓考核合格的由公司發放結業證,結業證作為公司內任職的資格,納入職業規劃。

3. 經培訓考核優秀者,作為公司的第二梯隊人才,由hr服務中心重點跟蹤關注。

(四) 對在選拔中作弊的部門,公司取消其推薦資格,並追究其相關責任。 青年骨幹人才的培養任重而道遠,事關公司的長遠發展大計。只有先建立起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先進隊伍,才能逐步影響周圍的員工,帶動大家共同的進步,讓這些活躍的氛圍擴散到全公司,促進公司更好更快的發展。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0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擁護黨的方針政策,面向國際市場,具有開闊的視野,紮實的國際商務理論及實務基礎,具備現代市場營銷觀念,基本掌握國際法規、國際慣例,並能較熟練地應用國際法規、外語開展商務操作的外向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國際貿易、國際化經營及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國際商務理論和實務,具有分析和處理國際商務活動中具體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國際商務及經濟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國際商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實務操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解決國際商務活動中具體問題的實際能力;

3. 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並具有進行商務溝通的能力;

4.瞭解涉外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的慣例與規則及主要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

5. 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和業務拓展能力;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核心課程

經濟學、管理學、市場學、基礎會計、統計學、國際商務概論、國際商務函電、國際項目管理、國際經濟法、國際市場營銷(雙語)、國際電子商務模擬、國際商務管理案例、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等。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專業實習(含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

五、基本修業年限

四年

六、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七、課程設置

(一)通識教育必修課程

通識教育必修課程設置思政類、體育類、外語類、計算機類及數學類等課程模塊。

(二)通識教育選修課程

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分為提高課程和拓展課程,其中提高課程包括思政、外語、計算機、數學、應用文寫作等課程,學生在基礎課程修讀完成後,根據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需求選擇修讀。拓展課程包括自然科學與技術(A類)、人文科學與藝術(B類)和社會科學(C類)三個課程模塊;學生也可以將學校開設的非本人主修專業的任何課程作為自己的通識教育選修拓展課程。

(三)學科基礎必修課程

主要包括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經濟法、管理信息系統等。

(四)學科基礎選修課程

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學(雙語)、組織行為學(雙語)、管理經濟學、電子商務、國際商法、企業戰略管理等。

(五)專業必修課程

主要包括國際市場營銷(雙語)、國際商務概論、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函電、國際物流、國際項目管理、國際商務管理案例、國際經濟法等。

(六)專業選修課程

主要包括國際貿易、英語口語、世界經濟概論、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創業管理、WTO通論、國際電子商務模擬等。

(七)特設課程

主要包括創新實踐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形勢與政策等。

八、專業特色

國際商務專業立足學科建設和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緊密圍繞“厚基礎、寬領域、重應用、高技能”的培養目標,重視發揮雙語和外教全英文授課優勢,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具有管理知識和溝通技能,具有善於利用管理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複合型、外向型、應用型人才。

九、就業去向

20xx年至20xx年,已有600多名學生畢業,總體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其中15%的學生考取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研究生,就業領域涵蓋政府、事業單位以及金融系統的涉外部門和內外資企業,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國際金融、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研究、管理和諮詢工作,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1

一、專業名稱

軟件工程

二、學 制

4年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具有紮實軟件基礎理論、開發實踐、項目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軟件工程方法、技術及工具,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分析、設計、開發、測試與維護、項目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獲得軟件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安全意識、實踐能力、創業精神,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四、培養規格

根據“基礎適度、口徑適中、特色突出、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軟件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軟件工程的基本訓練,具有軟件開發的實踐能力和經驗,軟件項目組織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

(2)掌握軟件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件需求、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件工程規範和標準;

(3)具有軟件項目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

(4)瞭解軟件工程領域的前沿知識、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5)具有軟件開發和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工程實踐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6)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外語閲讀、寫作和交流能力,並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7)具有一定的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2

摘要:觀察近些年的情況可知,計算機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提升,而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計算機已經完全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助,可以説計算機技術正在逐漸引領着社會向前發展。由於這樣的社會背景存在,所以在當前時代下,做好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將會顯得非常重要。科學合理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策略將會引領信息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是當前技術發展速度最快、市場競爭力最佳、應用前景最好的新型技術產業。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其在經濟結構調整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發揮着非常重要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整個社會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課程方面,關於開設移動互聯網領域課程的內容非常缺乏,而且人才的培養模式還處在一定的探索過程之中。以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落後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其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了,所以加緊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當前計算機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信息時代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的意義所在

從國內當前的情況觀察可知,近些年來,我國對於移動互聯行業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通過有關大數據的分析可知,大約200多萬,但是實際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卻只有大約70萬人。這兩者數據明確表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觀察當前高校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策略可知,整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體制,以及實際的專業設置同市場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脱節,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較為缺乏的情況不單單是因為高校專業設置的問題,其還同社會的培養有着一定的聯繫。具體説來也就是,移動互聯網的計算機社會化教育培訓較少,其不能夠為當前移動互聯網輸送等量的計算機人才。正是因為這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展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可以為當前社會輸送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切實滿足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人才需求,同時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較多的專業計算機人才,這樣必定可以促進計算機專業改革得到順利的開展,同時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全新活力。除此之外,需要明確的是,移動互聯網信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是當前社會所必然要求的,同時也是整個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因此,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是具有較為明顯的積極意義的。

二、移動互聯時代計算機專業人才國內外現狀情況研究分析

就移動互聯網的本質來説,移動互聯網是我國當前所開發的一種新型戰略產業,其越來越受到各地區的重視,並且始終是新時代創新發展的突破口。近些年來,國家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法規,使得當前時代下移動互聯網的人才數量急速增加。不僅如此,我國電信和聯通的共同推動,也不斷使得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從目前社會的應用情況看來,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普及,另一方面,第五代通信技術正處於不斷研發的過程之中,這一系列的因素最終使得移動互聯技術得到了大幅提升。需要明確瞭解的是,移動通信技術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賴於大量的計算機人才的,如果在之前的發展過程中,擁有一定數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那麼相應的通信技術的研發速度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正是因為之前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還較為缺乏,所以整個通信研發速度還處於有待提升的狀態。將我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同歐美國家的專業人才進行比較,可以明顯察覺出,歐美髮達國家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是要比我國的計算機人才多的,正是因為如此,歐美髮達國家的移動互聯技術也相對較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之所以歐美髮達國家的計算機人才數量與整個社會技術發展相適應,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套更加完善的體制,在這個體制的作用下,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源源不斷,也正是如此為歐美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發展源泉。

三、當前我國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人才培養與需求的情況

(一)移動互聯時代計算機人才需求的情況分析

根據有關大數據的分析可知,目前國內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持續高漲。但是實際的計算機人才數量比例與需求的崗位卻存在着極大差別,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這兩種情況是目前社會中非常鮮明的對比。國內的移動互聯技術始終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相應的,這種計算機人才需求的缺口將會越來越大,必須要對此作出相應的重視才行。當前社會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更加具有多元化,不能沿用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要不斷對當前計算機人才的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以此來適應當前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總之,在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改革需要使得計算機人才更加具有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情況

從目前我國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看來,整個專業的培養機制較少,不論是高校,還是社會的計算機專業培訓機構,所開設的培養機制都存在模式較為單一的情況,不僅如此,所開設的培養機制與市場的需求之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脱節問題。所以根據有關人士的分析認為,由於當前整個社會處於移動互聯的時代,要想在這個時代使得相應經濟效益得到提升,就必須要緊密聯繫社會的需求,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移動互聯網計算機人才,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的模式上進行相應的改革創新,如此才能使得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模式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有效措施分析

相比較於以往的計算機行業,現如今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不僅要求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熟練的應用實踐能力,換句話就是,移動互聯時代下所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一定是一種複合型的人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終使得所培養出來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具體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改革創新已有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計算機技術在之前的時代裏,已經具備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培養方案,但是時代始終是不斷變遷的,任何方案必須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適應所處時代的要求,尤其是變化如此迅速的移動互聯時代下。移動互聯時代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不僅要體現出具體的培養目標,還要使得這個目標必須要有一系列成熟的教學內容,因為這對於最終的培養結果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落實到具體的實施過程來説,首先改革工作需要綜合考察移動互聯時代下相應的變化特點,不斷深入瞭解當前社會下相關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計算機專業人才應當掌握何種知識技能,將這些調查的數據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最終科學合理地確定出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和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有關部門要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進行周密的考察,確定出該方案的可行性是怎樣的,如果還需要補充,再進行補充,以此最終形成完善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計算機人才培養體系

任何一項改革方案,體系都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説,就是要根據計算機專業不同職位的能力要求,根據不同的能力要求,創建出有針對性的科學構建體系,整個體系要綜合地注意不同能力維度上的提升。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方面,要切實根據社會的實際要求,構建一套完善的培養課程體系。這套體系應當包括基礎理論課程、計算機操作實踐手冊、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這樣才能形成一套重基礎、強實踐的核心培養體系,並且才能適應當前移動互聯時代對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

(三)強化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

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要想獲得成功,其離不開專業的計算機師資隊伍的建設,擁有大量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教師,才能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人才。在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培養的最終目的是促使應用型人才的誕生。正是因為這樣,也就需要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教師不僅僅具有紮實的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説互聯時代下的計算機培訓教師,應當具備雙重能力。具體的措施是,要建構完善計算機教師培養機制,定期對社會上有資質的計算機培訓教師展開考核工作,以這種方式來監督其計算機相應的綜合能力素質,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還應當定期為這些教師舉行相應的比賽,這樣計算機教師就能夠極大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如果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都得到提高,相應的計算機人才的專業能力必定也會隨之提升。

五、結語

上文主要從意義、現狀情況、需求培養情況以及措施等四個方面着手分析,目的就是要表明,在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是勢在必行,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相信只要有關部門能夠充分從思想層次上加以重視,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在之後的落實過程中,自然就會更加順利高效,如此一來,整個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一定會與社會的需求量相持平。

參考文獻:

[1]趙慧.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計算機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xx,(22):200-201.

[2]李傑.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xx,(34).

[3]胡煜.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3):271-272.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3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服裝設計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人文精神、服裝藝術設計與技術創新能力,熟悉設計程序和相關法律,瞭解中外服裝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實踐能力強,能在服裝設計教育、研究、設計、新聞等生產和管理領域從事相關服裝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服裝設計方向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學生主要學習服裝藝術設計方面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服裝設計方面的設計思維與方法及基本設計技能、技巧的訓練,具有服裝設計與實踐、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力與素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1、堅持厚基礎、寬口徑、新思維、重創造的基本原則和理念,使學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服裝設計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瞭解服裝藝術設計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獨立獲取信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具有一專多能的知識結構,具備較強的從事服裝藝術設計專業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2、知識結構:具有較紮實的服裝藝術設計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瞭解本專業學科的新成就、新發展,獲得服裝藝術設計的初步訓練,具有一定的設計鑑賞能力和創作能力,懂得藝術設計學科的一般規律,能勝任相關單位的服裝設計工作和研究工作等。

3、素質結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敬業愛崗、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尚的審美情操,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的應變能力,養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

4、畢業生應獲的知識和能力: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熱愛服裝藝術設計事業,具備基本服裝藝術設計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能力,服裝設計組織管理能力,並有較強的使用現代技術及計算機輔助設備能力;具有服裝藝術設計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有較高的美學修養;掌握服裝藝術設計學科的基本技能和學術研究、創新方法;掌握和運用現代設計技術,特別是平面輔助軟件、網絡技術的能力;掌握並能夠初步運用營銷學、心理學、設計美學等基礎理論,具有良好的設計師職業道德素養和從事服裝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瞭解服裝藝術設計行業的前沿理論、應用前景及發展動態,以及平面藝術設計行業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幹學科

藝術設計學、文學。

四、主要課程

服裝概論、構成藝術、服飾圖案、服裝效果圖技法、服裝設計基礎、主題設計、專題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學、服裝材料學、服裝色彩設計、服裝立體裁剪、針織服裝設計、服裝CAD、服裝推板排碼、計算機輔助設計。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教學實踐、服裝市場調研、服裝設計實習、專業考察實習、畢業實習等等,四年共按排4~5次,累計6~15周。

六、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

四年,文學學士。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4

一、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學分制,基本學制三年,最長五年

招生對象:普高畢業生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倉儲、配送、運輸、採購、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知識,具有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運輸調度業務處理、採購與供應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業務處理、快遞營運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能力,擁有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等素質,面向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適應現代物流行業採購與供應、國際貨代操作、快遞運營崗位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1. 能力目標

(1)具備倉儲業務處理、配送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採購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專業能力;

(2)具有對物流市場進行調查、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

(3)具備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現場應急管理能力。

2. 知識目標

(1)掌握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

(2)掌握倉儲與配送業務、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採購業務等基本作業流程;

(3)瞭解條形碼技術、POS系統、RF技術、EDI技術等先進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

(4)掌握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掌握物流業務政策法規和國際慣例。

3. 素質目標

(1)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性格隨和,樂意與人交往;

(2)具有責任心,敬業負責,積極主動,細心肯幹;

(3)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吃苦耐勞;

(4)為人正直、誠信、踏實、忠誠;

(5)勇於創新、勇於挑戰、樂觀向上。

人才培養策劃方案 篇25

動畫專業屬於社會新型專業,社會需求量大,動畫畢業生為國家急需人才,專業轉化效益明顯,就業出路寬廣。辦學理念以培養科學精神,人文思想,藝術創新,技術能力為宗旨,藝術設計面向社會,面向現代,面向國際的專業培養模式。

動畫人才為我國急需人才,在國家大力扶植國內動畫產業發展的大前提下,近年來,我院動畫專業學生受到了相關就業單位的熱烈歡迎,20xx屆、20xx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9%,根據學校有關部門的調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本科學生畢業的去向廣闊,包括:自主創業,開辦公司、動漫工作室。這部分就業人數比例在逐年上升,這與高等教育“不但培養就業型人才,而且要培養創業型人才”的目標和發展趨勢是一致的。從中國的就業形式看,這種就業趨勢是非常值得欣慰的。從這些就業信息來看,動畫設計人員缺口仍然很大,這也是我院動畫專業持續蓬勃發展的原因所在。

另外隨着近年來動畫教育的快速發展,動畫類專業教師需求也不斷增加,為相關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從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看,近年來山東高校開設動畫類專業的院校,以及江蘇、上海、新疆、雲南等省的專業院校都有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畢業生從教。動畫公司和遊戲製作公司的製作和創意人才以及出版系統的相關設計人員,成為動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主體。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專業設置有些就是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如動畫、設計管理、廣告學等。另外,在其他專業的課程上也增加了大量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課程,強化學生的民族民間文化知識結構,並體現在設計藝術的課程教學之中。

對我院動畫專業來講,目前正處於人才需求蓬勃發展和迅速增長的重要時期,就業途徑和前途良好,這也是我們建設本校動畫專業的動力和支持。

現有人才培養方案經過進幾年的實施和改進,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了明確的實施,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今後五年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方面將着實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進行學科建設目標管理,促使學科建設管理更加規範與高效。人才培養方案總體目標基本確定,但在小的方向和細節上還應適應時下社會人才需求,不斷更新和變革,確定每一時刻目標,依此進行學科建設和規劃。

第二、爭取更大的學科建設經費的投入,改善支撐學科的工作條件。在本專業方向結合教學與藝術實踐,做出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成果。同時增強學生理論知識能力的提高和改善,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用理論指導藝術實踐的能力。

第三、通過科研條件的改善,提高動畫專業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承擔較大項目及其它重要課題的能力。人才培養的改善首先要從教師科研隊伍的整頓和改善開始,建設和規劃良好的科研和實踐環境,用科研帶動教學,用教學實踐科研,加強學生各方面的理論修養和全面素質能力的提高。

第四、結合教學與研究,編輯出版有指導意義的教材、專著,豐富設計藝術信息資源。尤其是針對本專業學生具體實際,注重因材施教,立足教學培養中出現的典型性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編撰相關教材和著作,指導學生學習,幫助他們更好的解説新的教學理論,新的培養方法。

第五、建立教學基地,進行設計教學實驗性研究,提高藝術實踐指導能力。教學基地建設是人才培養方案中較為關鍵的部分,人才的培養不是純理論知識的傳授,應該同實踐作緊密的結合。因此本專業在下一步的人才培養中將注意加大校外教學基地的建設,從數量上,質量上進一步的拓展和提高,豐富學生鍛鍊途徑,迅速提高其項目的設計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六、加強教學管理,完善服務體系,為學科建設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7j68q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