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摘抄(精選14篇)

讀書筆記摘抄(精選14篇)

讀書筆記摘抄 篇1

1、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讀書筆記摘抄(精選14篇)

2、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種社會腐化的現像,決不是原因。

3、我們中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4、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6、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8、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9、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10、幼稚對於老成,有如孩子對於老人,決沒有什麼恥辱的,作品也一樣,起初幼稚,不算恥辱的。

12、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

13、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4、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15、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6、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17、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因為幼稚,當頭加以件戕賊,也可以萎死的。

18、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前進。

19、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製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要適如其分,發展各各的個性,這時候還未到來。

20、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

21、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之脊樑。

22、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23、墨寫的謊説,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24、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2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26、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27、哈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厲。

28、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鋭的隊伍了。

29、穿掘着靈魂的深處,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創傷,又即從這得傷和養傷和癒合中,得到苦的滌除,而上了蘇生的路。

30、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31、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32、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於也頹廢的快。

33、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説、敢做、敢當。

34、凡是總須研究,才會明白。

35、懷疑並不是缺點。總是疑,而並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36、馴良之類並不是惡德。但發展下去,對一切事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

37、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38、我好象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39、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40、側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則以公民程度為差。故國民教育,實其本柢。

41、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42、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43、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4、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發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45、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46、我們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陣要穿甲。

49、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飽,三要發展。

50、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51、時間就象海綿裏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擠,總還是有的。

53、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5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55、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56、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57、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

58、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9、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60、戰士的日常生活,是並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相關聯,這才是實際上的戰士。

61、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書……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裏研究的,究竟崐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更深的瞭解。

6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63、明言着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64、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65、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66、只有孔乙己來了,才可以笑幾聲。

68、美術可以表見文化。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可以救援經濟。

69、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70、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7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72、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於也頹廢的快。

73、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74、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75、説過的話不算數,是中國人的大毛病。

77、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78、中國自古以來,就在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79、發思古之幽情,往往為了現在。

80、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81、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82、與名流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

83、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84、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85、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86、中國的有一些士大夫,總愛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來,他們不但歌頌生平,還粉飾黑暗。

87、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88、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89、智識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軟。心活就會胡思亂想,心軟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識非剷除不可。

90、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91、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92、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95、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96、人類總不會寂寞,以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97、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裏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99、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100、中國覺醒的人,為想隨順長者解放幼者,便須—面清潔舊帳,一面開闢新路。…”自己揹着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感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

讀書筆記摘抄 篇2

1、只有親身處於共同體中,我們才能理解現實。

2、不論是從社會學、心理學還是從歷史學方面裏看,如果不在已知者的身上留下求知者的記號,一個人怎麼可能去理解另一個人呢?一位文學批評家怎麼可能通覽整本小説展開的領域而沒有留下個人經驗的足跡呢?

3、在真正的共同體中,猶如真實的生活,不存在純粹的知識客體,也沒有絕對權威。在真正的共同體中,猶如真實的生活,真理並不生活在假設之中,而教育要遠勝於把假設雲送給消極的聽眾。

4、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知識的最堅實的基礎就是真正的共同體本身。這個共同體永遠不能給我們終極的肯定-------這倒不是由於它的過程有欠缺,而是終極肯定對我們有限的心智來説是遙不可及的。但是隻要我們願意把我們的看法、我們的觀察和我們的理論------真的,連我們自己本身-------都交給共同體驗證,那麼共同體仍大有可為:把我們從無知、偏見和自欺中拯救出來。

5、為什麼我們甚至於到現在還不斷挑戰我們今天所持的觀點?因為我們的注意力的中心是主體,主體不停地呼喚我們去深入地發掘它的祕密,主體拒絕被侷限於現有的結論。

6、若不跳出我們自己的框框,我們就不可能很好地認識這個主體。我們必須相信主體的內在生命並不全情投入之。若我們既不相信也不培養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就沒有全情投入可言。

7、當排除偉大事物的內力而全靠我們自己相當有限的魅力時,教育共同體就變得渺小了。

8、在共同體中我們自己的工作日程有時會被偉大事物的魅力搶盡了風頭。當偉大事物消失時,當他們失去了對我們的生命的引力時,我們就會偏離羣體的軌道,墮入裝模作樣、自我陶醉和傲慢的黑洞裏。

9、偉大事物絕不會真的消失----它們只會從我們人為的視野中消失。

10、只有發展和深化了我自己的內心世界,我才能理解任何偉大事物的內在生命。我不可能從別的生命裏得知連我自己生命裏都不認識的事物。

讀書筆記摘抄 篇3

關於鳴鳳,是感受最深刻的人物。作為高府任人使喚的丫鬟,並不是説她有着與其他丫鬟不同的的一面,恰恰是她的共同性,把整個社會帶入了人權的黑暗中。刻畫鳴鳳的深刻性,代表整個封建時代最底層人的生活和痛苦。作為高府中的小角色,抑或是歷史中的小角色,鳴鳳所代表的底層人的命運和思想很難為後人所察覺,而《家》卻很深刻的敍述了一類人的掙扎,然而,這種掙扎最悲劇性的表現在這是一場在現實中毫無意義的鬥爭中鳴鳳久久等着希望的火光,她單純的以為和覺慧的愛情可以改變她的命運,儘管他們的愛情深沉而持久,但也沒有換來鳴鳳死後覺慧撕心裂肺的“殉情”之念,而是漸漸的淡忘,如同生命中一次心曠神怡的登高遠望,成為了記憶,也淹沒在記憶之中。但是,鳴鳳又是熱烈的,她早就察覺現實殘酷的一面,夜深人靜,在燈光下的痛苦;苦苦等待和培養的愛情最終還是變成了欲罷不能處處躲着的奢侈品;婉兒的出嫁,更令她敏鋭的感覺到死神來臨的恐怖。她一秒鐘一秒鐘的等待心愛人的到來,也一秒鐘一秒鐘的等待死亡。當希望徹底的破滅後,她走向死亡,選擇抗爭,壓抑的死去,喚起一大批人的起伏心靈。

《家》的人物內心或矛盾,或壓抑的袒露,是拋卻了時代溝壑的表達,是一道心靈的長廊,走着不同的人,卻有着相同的感受。

在咱們看來,家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在你寒冷的時候,它可以帶給你最温暖的關懷;家就像是一潭清澈的池水,在你口渴的時候,它可以帶給你最清涼的感受;家就像是一雙温柔體貼的大手,當你感到沮喪之時,它可以讓你振作起來。家,給予咱們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因為有了家,咱們才有了賴以生存的空間,也是因為有了家,咱們才體會到了世間真情所在。

然而秋風瑟瑟,落葉飄盡,當咱們面對的是一個家族的沉落、衰敗,除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憂傷,咱們並不能去做些什麼,這就是無奈吧。

讀書筆記摘抄 篇4

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思想:

要使學生的只是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

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

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

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成為讀寫無誤的人。

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

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儘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

評分寧可少一點,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

如果學生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這對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壓抑。

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讀書筆記摘抄 篇5

“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上課、批改作業?不是,那只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愛給學生,並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可愛。

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恆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週期性較長的工作,也許作為我們來説,體會到的只是重複:上課、作業、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的重複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當然,這些不會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體會得到。這是我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教育的結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經過多次思想工作,頑固不化的調皮學生愛上了學習;經過耐心輔導,成績落後的學生迎頭 趕上……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教育的結果。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讀書筆記摘抄 篇6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巴金是一位熱情的、有思想進步的、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巨匠之一。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在大家看來這三部作品好像是不能分開來的,可是因為本人的懶惰,暫時只看完《家》這部作品。

本書以時代中最年輕的一代為主線,着意表現了其與靠着封建制度循規蹈矩而殘存的上一輩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然而令我讚歎的是,作者恰恰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能夠最大限度的展示各個階層,不同人赤裸裸的心聲。關於情,關於理,關於一個壓抑時代下“奴隸”與自我的鬥爭,還關於那些與時代中最容易為讀者和世人所忽略的小人物的內心世界。巴金的妙筆毫無保留的描述了一個真實的時代和真實的人。

關於家,冠冕堂皇,氣勢宏偉,作者曲折的筆下從硃紅大門前座落的石獅,穿過疊嶂的園林,踏着木拱橋下潺潺的溪水,和着眼前豁然開然湖泊,似乎這所有的一切都讓你漫遊了一次夢的國度。她端莊,優雅,瑰麗,浪漫,你似乎還可以想象這奢華的背後是怎樣的一户雍容,高貴的人家。然而,就像看着落葉,看似飛翔卻在降落,讀完《家》的心情是沉重的,這種沉重在於那樣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家卻處處洋溢着窒息的浪漫。希望與絕望在兩代人之間化成模糊的界限,或者説是希望恰恰帶來了毀滅,它似乎理直氣壯的矇蔽着有着封建權威的高老太爺的雙眼,卻麻木了克明克定的一代人,他們有着寶貴的經驗,那就是理所當然的遵守為他們設計的這一切,甚至於感恩所有即將沉沒的榮譽。

如果説覺新在封建制度下是無反抗主義者的話,那麼不如説他是殘酷現實下承受了巨大痛苦的勇者。覺新生活的時代註定了他是十字路口上最艱難的徘徊者,時代的犧牲者,他上承高老太爺的威嚴,下啟羨慕着覺民的勇敢與追求。即使文章中並不是正面的表達這一個犧牲者,但其細膩的心裏刻畫讓人感受得到這是一個承受着非人痛苦的弱者。在隨遇而安的“懦弱”者身上,他無疑是把生活處理的最好的一個,他深愛着梅表妹,卻從不辜負瑞鈺的感情,面對兩個深愛的女人,任何一種選擇都是痛苦的,而這種痛苦卻深沉的藏在一顆受傷的心裏,想着麻木,因為這不再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卻放不下身邊愛着他和他愛着的女人;而孤獨月夜,偶然的思念,卻化成深深的自責。在現實社會下,他可以放棄追求新潮的夢想,可是卻放不下兩個女人之間的愛。對於毀滅的夢想,他擁有着下一代人最後的底線,那就是沒有隨風漂流,而是用詮釋愛的這種極端的苦痛變成了對封建社會提出挑戰的最後利刃,是悲壯的離去,無聲的戰鬥。

讀書筆記摘抄 篇7

1、四周是廣大的空虛,還有死的寂靜。死於無愛的人們的眼前的黑暗,我彷彿一一看見,還聽得一切苦悶和絕望的掙扎的聲音。

2、我快步走着,彷彿要從一種沉重的東西中衝出,但是不能夠。耳朵中有什麼掙扎着,久之,久之,終於掙扎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着憤怒和悲哀。

3、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已……

4、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5、歷史上都寫着中國的靈魂,指示着將來的命運,只因為塗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正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瞭然了,因為他們畢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6、人感到寂寞時,會創作;一感到乾淨時,卻無創作,他已經一無所愛。創作總根於愛。

7、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由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而至於已經自已不覺得。

8、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裏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9、凡一個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會踏進久經忘卻了的孩子世界邊疆去,想到月亮怎麼會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是怎麼嵌在天空中。但孩子在他世界裏,是好像魚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卻有如人的鳧水一樣,雖然也覺到水的柔滑和清涼,不過總不免吃力,為難,非上陸不可。

10、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製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恰如其分,發展各各的個性;這時候還未到來,也料不定將來究竟可有這樣的時候。我疑心將來的黃金世界裏,也會有將叛徒處死刑,而大家尚以為是黃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們各各不同,不能像印版書似的每本一律。

11、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12、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被別國所注意。

13、破綻,而一有破綻,便破滅到不可收拾了。與其防破綻,不如忘破綻。

14、即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聲啼哭也不會是一首好詩。

15、墨寫的謊言,抹殺不了血寫的事實。

讀書筆記摘抄 篇8

7明智的善於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時間。

8學習要在一種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下進行。

9儘量做到讓有趣的使兒童感到驚奇的東西,同時成為兒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發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東西。

10應該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入迷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又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破壞童年的情趣。

11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

12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

13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

14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15通過閲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讀書筆記摘抄 篇9

當然,感情並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們的教育必須充滿感情,這就是要有一顆愛學 生的心。而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 的,教師不應該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 “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朋友的愛。

——讀《愛心與教育》

作為剛踏入教育界的我來説,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老師擁有很高的權力。我們的言 行影響着學生是成功還是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能促進學生還是抑制學 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不加約束的權力會破壞班級裏的信任關係,極大地阻 礙學生的身心發展。

——讀《塑造教師》

縷縷書香,溢滿校園每個角落。教育理念化作甘霖,更好地服務於教育,讓每節課 充滿詩情畫意,讓學生心靈放飛,用知識點燃智慧,書籍是無窮的知識寶藏,是浩

——讀《書籍是長生果》

對呀,揠苗助長不如順乎天性,為孩子遮風擋雨不如讓孩子經歷風雨。這本書中又 何止這兩個教學方法呢?我還在細細品味。

——讀《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 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讀《拿着棍子讀書》

苦與甜本是一家,先苦後甜,才知甜滋味。正如餘秋雨把書名取作《文化苦旅》,但 苦中處處有希望的曙光!

——讀《文化苦旅》

看着講台下的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着,時不時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這裏也 極而泣,為醜小鴨變成白天鵝而歡呼雀躍。雖然,這個世界充滿了灰色,讓人窒 息、讓人傷感,但在其中我們也看到了一種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 信仰,對美好世界的追求。

——讀《安徒生童話》

我們必須記住,從根本上看信仰從來都不是,也無須一種言辭的表白,而是一個人 的活動所展現出的他的存在方式。對於一個人是如此,對於一個民族未必不是如此。 ——讀《法律與宗教》

最近學習了一篇關於“課堂上教師如何用語言鼓勵學生”的文章,深受啟發。當教師 一個問題提出時,學生無人舉手,這時教師可用:同學們,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訴大 家好嗎?相信你能行。

——讀《教師,課堂上運用好你的語言》

我曾以蜻蜓點水的方式讀過《古文觀止》,除了提高了一點讀文言文的興趣外,最大 的得益是我覺得讀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我們國家古代的歷史,因為我們的歷史 書實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讀此書既可以增進文言知識,又可以增進歷史知識。但願 “讀點文言也好”能成為更多人的觀點。

——讀《古代文言,必修之課》

讀書筆記摘抄 篇10

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思想: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

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

記憶是靈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於使用它,不使它負擔過重,它就會成為你的第一個助手。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的閲讀,閲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

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讀書筆記摘抄 篇11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勞動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時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

——蘇霍姆林斯基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

——愛彌爾

▲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講給學生聽,最好是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是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課時,才去幫他。

——蔡元培

▲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周密的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一點寬恕可能會讓別人感激一生,一點愛心可能會讓別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和鼓勵的話語可能會讓別人幸福一生。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讓頭腦平靜的生活。

▲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是一旦叩開了,走入學生心靈世界去,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就會在那裏找到答案。

——魏書生

▲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則是教育的悲哀。為了培養出最優秀的學生,我必須使我自己成為最優秀的教師。

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時間,一小時的思考勝過一週的忙碌。知識只是奠定教師課堂教學的底氣,而思考卻給教師帶來靈氣,一切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會有大氣,才會表現出教育機智。

教師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一個沒有思想的教師也就沒有了教書育人的靈魂,孩子正常的精神成長也無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養出文化的巨人。

——河南安陽市語文教師常作印

▲陶行知先生講:“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麼,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於他人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傾聽的本質為理解,教育成為一種指向理解的談話和傾聽過程,傾聽可以通過以下一些途徑:1.教師信箱;2.師生交流週記;3.個別會談。

——《傾聽,傾聽,再傾聽》

批評學生的“五一”藝術

問一問 學生犯了錯誤先要問一問原因,以免錯怪學生。學生與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學生的自尊心是極其敏感的,如果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學生,很可能會錯怪學生,所以批評前一定要問清原委。

緩一緩 學生的缺點錯誤,有時的確讓人十分生氣,班主任如果在氣頭上,難免會有一場暴風驟雨,這種批評對學生身心是一種摧殘,此時,最好緩一緩,先讓自己心平氣和下來,再選擇適當的方式批評教育學生。

引一引 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生犯了錯誤後,不是一味的指責,而是像慈祥而又有經驗的顧問一樣,站在學生的立場,啟發引導。這樣,學生在班主任的啟發下,自己改正錯誤,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就會提高。

選一選 學生犯了錯誤,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批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邀請學生到校園散步,或午飯時坐在一起談天,在融洽的氣氛中學生情緒放鬆,容易接受教師的批評。如果不分時間、地點的嘮叨或訓斥,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激一激 根據學生要求上進,好勝心強的特點,有時可以用激將法激勵學生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

——《班主任工作總結

▲在課堂中,首先至少應樹立有關課堂的四點基本認識:

1.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

2.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

4.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

▲一位教育家曾説過:當你教育學生時,如果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敗了,“形象教育”是一種無痕的教育,無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何從教師的形象入手,充分彰顯教師形象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感染、榜樣和引領作用,可以從以下幾面嘗試: 1.走下講台向學生學習; 2.向學生渲染自己的個性特長

3.讓學生知道教師的另一面; 4.請學生設計可愛的老師 ——摘自《和諧教育不妨從教師形象做起》 ▲現代教師要具備三種能力:1.自我更新的能力;2.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3.科學評價學生的能力

課堂教育要有三聲:1.要有笑聲;2.要有讚美聲;3.要有驚訝聲

課堂教育要做到三實:1.做到真實;2.做到樸實;3.做到紮實 ——摘自《今天,教師應該怎麼上課》

讀書筆記摘抄 篇12

讀文學著作又是這個話題。從剛上國中到現在語文老師都免不了提上幾句要多讀文學著作。一聽到這我就滿頭包了。緣由在我的字典裏文學著作免不了都是哲學所謂的滿腹經綸既枯燥又煩悶。可以為了應付老師也要硬着頭皮上於是挑了本巴金的。

激流者何許人也

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原來是我國文學史上繼之後又一部描寫封建大家族潰敗的傑作。作為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我國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説之一標誌着巴金思想藝術的最高代表成就。作品富於意義的深刻思想內涵是通過極具特色的藝術手段得到揭示的。裏的感情激流特別能扣動人們的心扉那是因為作品裏許多悲傷的情節大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其中浸染着作者強烈的愛和恨。

人物者激遊之魂也

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包含着豐富的生活內容滲透着巴金的愛憎感情寄託着巴金的美好理想。覺新、覺慧、鳴鳳、高老太爺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有口皆碑的藝術典型。其中“覺新性格”已成為失去自我具有雙重性格的現代知識分子的代名詞。在對比中刻畫人物性格在中是一個顯著的特點。不同性格的反比:覺新的懦弱和覺慧的勇敢克明的莊重和克定的輕薄琴的樂觀和梅的哀怨。相近性格的類比:覺慧的激烈與覺民的穩重琴的遊移和許倩如的堅定。同一人物在不同境況的自比:覺新在晚香樓上的哀痛和下樓後又同淑英嬉戲覺慧在週報社的充實和回家後的寂寞。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徵和複雜性以及人物性格的對立和差別。這種對比常常通過在同一事件或場面中各人的不同表現得到展現這就使不同的性格或同一人物性格在不同側面的映襯中更加鮮明。比如第36章定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災”的鬼話但覺新“擔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淚依從;覺民要覺新去講道理對長輩還有所期待覺慧態度堅決主張不能屈服“應該反抗”。又如第23章寫土娼出身的連長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維護家庭的和自己的尊嚴大膽衞道護法;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卻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

情節者激流之形也

是描寫的情節曲折奇異既描寫了鳴鳳投湖兵亂之驚梅之死覺民抗婚克定捱罵捉鬼鬧房祖父病故瑞珏身亡覺慧出走等激烈的矛盾衝突也定了划船觀景炮燒龍燈年節團聚敬神守靈談心聚會等等。高家內部以覺新三兄弟的遭遇、命運特別是婚姻愛情為主要線索又交織着其他人物、事件、習俗構成一幅謹嚴而又豐贍的生活畫面生動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醜惡和腐朽傾軋和迫害反抗和鬥爭。前六章中主要人物或直接出場或着重提到主要情節線索或初見端倪或埋下伏筆。此後各章波湧浪疊不斷掀起浪峯直到瑞珏之死形成高潮最後以覺新初步覺醒覺慧出逃終篇顯示出大家庭的沒落和新一代力量的生長。

巴金不愧為現代語言藝術大師之一他為青年而寫作他的語言散發着青春的氣息。能贏得無數青年讀者的心也得力於它那充滿抒情氣質的語言。巴金小説的語言清麗、流暢、明朗、自然。其代表作之一值得一讀。

讀書筆記摘抄 篇13

今天,精讀《給老師的建議》一書中“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一篇。我想用一個詞語概括心中的感受,怎奈翻遍腦中所有的詞彙,竟找不出哪一個詞可以淋漓盡致的表達我的敬佩之情。語言有時候就是如此的蒼白無力。

整篇文章使我最難忘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麼這堂課對他來説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是啊,想想自己平時的課堂,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了嗎?自己總是在用一個標準來要求無論從認知還是心理上都不一樣的孩子。更另人無法容忍的是,當一個認知能力稍差的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所謂的標準的時候,自己更是像民工工頭一樣,以冷冰冰的白眼相加。自己雖然從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發泄,可是,可是,我可憐的孩子呢?那時候你們是什麼感受?老師對不起你們啊!

我又想到了平時的公開課,為了課堂結構的緊湊和學習的深度,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眼裏總是那一部分好學生,對於學困生來説,這不是一架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嗎?那些被我遺忘的孩子們啊,你們站在底下是怎樣無奈的抬頭望啊。

美國的教育家杜威,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強調:“我們學校老師規定給學生的學習任務,應該是他們易於達到的,不應該是高不可攀的,是呈階梯狀的。要讓兒童一步一步去實現,並能從中得到收穫與樂趣。做到“教育隨時都是自己的報酬。”

是的,以後無論在什麼時候,我不再指定統一的目標讓不同的孩子去達到。我將動腦思考,怎樣設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在進行腦力勞動!讓孩子切身感受到進步的樂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哪怕他們的進步是微小的。

讀書筆記摘抄 篇14

《走近教育大師》為我搭設了一個平台,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作為這次教師主題讀書活動的必讀書目之一,正如編者所言,該書讓讀者一冊在手,便能概覽從孔子到蔡元培,從蘇格拉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張,通讀全篇,受益匪淺。書中共收錄了47位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論,這個數字應該説不小了,但對於人類20xx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實,任何一部辭書都難以容納所有的教育家。所以,當我合上書本時,稍思片刻,就會深深地發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競爭的時代,家長挑選學校,道老師的好、説老師的壞,這些現象已屢見不鮮。可以説一個學校創辦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師的數量與質量卻是學校真正的生命線。作為一名新教師,孔子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道指什麼呢?我理解,應是指社會、政治的準則和做人的準則。而這些準則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從少年到白頭。

準則其實是物與俱來的,有的隱藏較深或道理較深,有的則容易讓人察覺和接受。不管怎樣,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們的悟性所經歷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樣,但求道的過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謂“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説現在學校開展的歷史讀書活動,讀書之道,倒並不是真的為了顏如玉、黃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學習就會落後時代,落後於生活。特別是我們做教師的,如果知識不夠用了,那就意味着職業生命的結束。——拿什麼去教學生!既然要讀書,那又要花費許多休息時間,又會出現各種工作上的衝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認為視名利為空者得道也,對嗎?誰知道?不知道為什麼,今天這句話老在腦海裏沉浮。反覆玩味,目光流轉,在猜測,這是怎樣一種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價也可以承受。

處於今天的社會中,立於自己的世界裏,我以為“朝聞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與不得,有何區別?求為何求?我們應體現道的價值,體現求的價值,然後死亦無憾。

當然,理解為道是自覺,不是自主。朝聞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聞道者可以離開是非之人,進入立行真人世界。這又是另一種境界。

走進書本與大師為友,走進書本與經典對話,走近這些教育的痴心漢可以讓人少一點浮躁和功利,多一點理解和寬容,更多一點熱情和關愛,可以讓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讓學校的生命線真正得以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7xeq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