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摘抄範文

讀書筆記摘抄範文

《人生三態》----意林

讀書筆記摘抄範文

【摘錄】教授説:“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由温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由自己心靈的温度決定的。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也只有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汪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評】正如教授所説人有無限可能。也許我們還在掙扎,也許我們躊躇滿志,也許我們未來渺茫無望,但只要堅持,只要願意發光發熱,都會發掘出自己的天地。

《橘子的心》----意林

【摘錄】一個孩子手拿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麼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哪?”“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為什麼橘子裏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哪?”“那是橘子在告訴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而不是用來揮霍的,更不是用來浪費的。這也就是在告訴你,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母親接着説:“孩子,橘子的果肉長成一小瓣一小瓣的,還有另一層用意哪,你知道嗎?”“不知道。”孩子回答。“還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佔有,不能獨自享用,而要懂得與人分享。”

【評】從生活細處發現真理、體味哲學,這是生活做人的大智慧,也是從媽媽那裏得到的最直接淺顯的道理。也許有時我們會困惑,但生活總給我們以啟示真理,讓我們繼續有勇氣生活。

《風》---意林

【摘錄】雨,能給人以慰籍,能醫治人的心靈,使人的性情變的平和。真正給人哀愁的,不是雨,而是風。

隨處飄然而來,隨處飄然而去。不詳其初起,不詳其終結,蕭蕭而過,令人腸斷。風是已逝人生的聲音。人不知風打哪裏來,又向哪裏去,聞此聲而傷悲。

古人已經説過:“夏秋夕昏寒涼氣,皆自颯颯風裏來。”

【評】你説“隨風潛入夜”,你説“風蕭蕭兮易水寒”,你説“風吹柳花滿店香”,你説“大風起兮雲飛揚”,你説“吹面不寒楊柳風”……你説風是和煦是關懷是温暖是春意,你説風是蒼涼是悽迷是凜冽是無情。風只是默默,默默吹着大地無言。

《愛到八分最相宜》----意林

【摘錄】太愛一個人,你會太在乎他(她)會跟誰在一起,心裏是否有你,你的眼球會因為老跟着他(她)而顯得迷茫,會牽腸掛肚,患得患失。

太愛一個人,你會在想要見到他(她)時神經兮兮地翹首以待,當他(她)離去時又悵然若失。

太愛一個人,你會剛説再見卻又心生思念。

太愛一個人,你會因為他(她)的温柔而滿懷甜蜜,更會因為他(她)的冷漠而鬱鬱寡歡。

太愛一個人,你會被他(她)牽着鼻子走,如被魔杖點中,完完全全沒有自由。從此,你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沒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你以他(她)為中心,跟他(她)在一起時,他(她)就是整個世界;不跟他(她)在一起時,世界就是他(她)。

太愛一個人,你會無原則地忍受他(她),慢慢地,他(她)習慣於這種縱容,無視你為他(她)的付出,甚至會覺得你很煩,太沒個性,甚至開始輕視、怠慢、不尊重你……

【評】愛總是刻骨的毒藥,風雨由天,聚散隨緣,距離也是一種美。有些人只是過客,不如更愛自己,做一個精緻生活的人,過一種肆意優雅的生活,留下一段風流美麗的韻事,獨留天際。

《做大事者無瑣碎》----意林

【摘錄】做大事的人必定沒有瑣碎。瑣碎的心境、瑣碎的事,會扼殺掉人最優質的天分。

很多人覺得:掌握資訊,可以讓自己做事更方便。但不少人錯誤地理解了“資訊”二字的含義,把它同“小道消息”、“他人隱私”畫上等號。

中國人離不開飯局,飯局上離不開“小道消息”。吃的是山珍海味,品的卻是家長裏短。

一個人的講話,若總是不離他人隱私,且所説的內容總能讓你時時有驚訝。離他遠點,否則,下一個被出賣的,就是你。

不要一頭扎進是非堆,不要扎堆講是非。雖然你也許覺得“講是非”是最容易讓對方敞開嘴巴的途徑,但是非講得太多,心就會變得渾濁。

【評】人心那麼小,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有人忙碌一事無成,那是對細枝末節的瑣碎過多關注。米可果腹,沙可蓋屋,但二者摻到一起,價值全無。心若清水,便可容量無限。心若渾水,只能整日無閒。倘若心已累,那麼身便已拖累再無希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 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麼令人欽佩!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的人是“大寫”的人。

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麼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鉅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七年級,家家户户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卧牀不起。聽着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着牀頭的書説:“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閲,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説:“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説:“是它教會我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記得學過一篇課文《傷仲永》,説的是方仲永由一個天才變為普通人的事實,文中也着實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同上文相比,文章的主人公在前面的表現當然截然不同,但後面的結果卻更出人所料,一個從天才降為凡人,另一個由不爭氣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無產階級的英雄,打造出這天差地異的結果的,應該就是後天教育與個人努力造成的吧!

只有在磨難中歷練過得人才成才,這就是文章所告訴我們的深刻含義吧!而且本文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寫此書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着病痛,歷時三年才完成此書,也是想讓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擁有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班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吧!

我想,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們來説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説,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高爾基 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向別人買了二十幾張游泳票,中午,媽媽騎自行車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飯,過了一會兒,媽媽叫我把這十張游泳票給姨媽,我到了姨媽家的時候,我就順手把游泳票給了姨媽,轉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媽打電話給媽媽,姨媽説:“怎麼這些游泳票少了這麼多的?”媽媽問了問我,説:“不知道,我女兒説她沒有拿。”姨媽奇怪地問:“這麼現在才只有五張啊。”媽媽重複地問了我好多遍,媽媽説:“不知道。”媽媽用安慰的對我説:“你有沒有拿到啊?怎麼姨媽説會不見了的?”我哭着説:“我反正沒有拿,你不相信我就算咯。”後來,姨媽打電話對媽媽説是姨丈拿,媽媽後來向我説了對不起,我也説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長篇小説《魯濱遜漂流記》一直深受着廣大學生的青睞,帶着對這本書的好奇,一同隨着主人公走進了這本書中。

全篇着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説會兒話都做不到。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

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麼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淒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裏解脱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説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其中的起因往往只是和父母吵了幾句、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或者是老師批評嚴厲了些,有些人甚至還抱着“視死如歸”的氣勢,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麼的可笑並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國小的時候,我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情而被老師批評,由於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着説不出來的委屈,那幾天上課總是走神,恨不得逃離這個深淵般的學校,走得越遠越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因為當時的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會冒出那麼多荒誕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一件壞事,雖然是被冤枉的,但是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一點,也不至於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一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着你去收穫!

曾經聽過一個名人説過:苦難對於弱者來説是萬丈深淵,而對於強者來説則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墊腳石。這句話鼓舞着我向人生的光明看齊。是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把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你的傷害將會更深一層。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並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這是一個可悲的故事,講述了北平老城裏活生生的一幕。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後,立志要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一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着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脱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迎着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像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伕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楊宅的發怒辭職,對車廠主人劉四的報復心情,都可以説明這一點;他一貫要強和奮鬥,也正是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表現。他不願聽從高媽的話放高利貸,不想貪圖劉四的六十輛車,不願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都説明他所認為的“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一切”,並不是想借此往上爬,買車當車主剝削別人;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一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的生活願望。作品描寫了他在曹宅被偵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攢來的積蓄以後,最關心的卻是曹先生的委託,就因為曹先生在他看來是一個好人;還描寫了他對於老馬和小馬祖孫兩代的關切,表現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後也終於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着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着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着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着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作品本生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又説:“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裏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懷着對於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讀罷這本書,我對祥子的評價為:祥子是一個經不住生活的考驗,而失去生活的人。俗話説:“路慢慢之遠兮,吾將上下之求索。”他為何不再尋求新的路,而成為社會的人渣,敗類?他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謀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為他是農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對他的打擊,他放棄了。所以釀成了書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後果啊!

明天會怎樣?我不得而知。而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wylx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