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雲南導遊詞 >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通用17篇)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通用17篇)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峯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峯,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玉龍凌空飛舞。

當你沿此旅遊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説,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郡北無雙嶽,南滇第一峯。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這首五言八句詩是明朝麗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寫的《題雪山》,詩句豪邁。

麗江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嶽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嶽,至今白沙村北北嶽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聖者不絕於途。

“主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到麗江遊覽,玉龍雪山是必選項目。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峯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

十三峯,峯峯終年積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峯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峯。

玉龍雪山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燦爛如十三把利劍,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作永恆的飛舞,故名玉龍山。

玉龍雪山隨着時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云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萬里無雲,羣峯像被玉液清洗過一樣,晶瑩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無古今,乾坤失曉昏”的光輝;東方初曉,晨曦罩峯頂,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峯,白雪呈緋紅狀與彩霞掩映閃爍;傍晚,斜輝把雪峯染抹得像披上紅紗,雲朵帶着晚霞,飛歸峯間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峯朗朗,顯得温柔,恬靜。

玉龍雪山上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着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氣候帶生長在山體的不同高度上,組成了非常明顯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帶譜。成為滇西北橫斷山脈植物區的縮影。

玉龍雪山是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其中之一。

玉龍雪山具有重要的風景旅遊價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學考察研究價值,特別是在氣象、地質、動物、植物方面,玉龍雪山是一座植物寶庫,很多植物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玉龍雪山至今還是一座處女峯,還在等待着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2

黑爾瀑布位於龍慶純壯族村,這裏民風純樸、風景秀麗,瀑布雄、奇、壯、麗,並配以四周綠樹紅葉,千畝稻花,身置其境,讓您能真正領略這裏的大好河山。

石虯亭

大自然造就了神奇的景觀,這裏也留下了一個個優美、神奇的傳説。我們來到了建於明代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的石虯亭。此亭原名“萬里亭”,亭為四角重檐,16根主柱,高6.2米,寬5.6米。因戰亂被燒燬,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復建,後人又復建亭前石龍,才更名“石虯亭”。只見亭前露出地表的石灰巖,不知是風化的緣故,還是在復建時有意留寶傳奇,增添狀如兩條虯龍曲屈盤卧,栩栩如生。當地的民間傳説説:很久很久以前,秀美如畫的勝境關風景奇特秀麗,是一塊藏龍卧虎的風水寶地,盡動四方仙客都想來此落腳,一條貴州雌龍變成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子,而一條雲南雄龍變成一個瀟灑漂亮,能歌善舞的小夥,他們不約而同地來此遊玩,殊不知一見鍾情,難捨難分。但誰也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都要把對方爭取到自己家鄉居住,他們互相勸説,都在講自己家鄉好,相勸中不知不覺雞叫天明,倆人都無法返回仙境,只好雙雙變成一對如膠如漆的石龍,擁抱在一起,但各自卻又把頭轉向自己的家鄉,以寄託那難以割斷的思鄉之情。

來賓龍洞

來賓龍洞位於城北三十餘公里,洞深760米,洞外青山綠水,洞內泉水叮咚,鐘乳石潔白透明,形同蚌仙撐傘,貌似金蟾戲水,莫不維妙維肖,栩栩如生。有一長約十五米的石幔,似一簾飛瀑從天而降,有“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壯觀;而“仙樹瑤台”勝似蓬萊仙境,凝神屏息,好像有仙樂聲聲從遠處飄來。漫步洞中,景隨步移,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大響水

大響水位於城西5公里,因兩座山巒間有一清泉倒掛而下其響聲如雷而得名。水落處有一石潭大約五六米,水經石潭小駐而悄悄溢出,輕輕向下流去,兩岸青山,對峙如屏,山上林深草密,山花如火,兼有鳥鳴蟬唱,林濤聲聲,是人們踏青避暑的好去處。而山下的“大響水山莊”、“啟苑山莊”,可歌可舞,為這一自然景觀憑添許多情趣。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 ,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

這是一片神奇的樂土,由北往南的候鳥在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都市裏高樓林立的迷惑和無知者獵槍彈弓的偷襲後,疲憊不堪但滿懷欣喜地降落這裏。除了濕地裏豐美水草、小魚小蝦的誘惑外,這裏安全的自然環境,是吸引候鳥們南遷越冬的重要前提。這裏,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姍姍來遲的。當麗江城內的太陽正明媚當空時,這裏的冷風還在嗖嗖作響。

三月的一個清晨,我站在了嚮往已久的拉市海邊:這是一面寬闊安靜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綠光。小塊小塊的濕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灣。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樹上,停着一羣鸕鶿;淺灣裏和岸邊,是一大羣野鴨,或扎猛子尋魚蝦,或交頸而眠。偶爾有兩隻雙宿雙棲的赤麻鴨撲稜稜飛起,帶起附近的水禽懶洋洋扇扇翅膀。遠處水氣氤氲,不時可見山林鳥遊動飛舞的點點小影。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遷的候鳥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養生息,準備踏上萬裏歸途。陪我一起閒逛的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的工程師彭貴鴻在拉市海呼呼作響的大風中很有些遺憾地叫着説:“你來晚了,越冬的候鳥很多都已北移了。一個多月以前,這裏熱鬧得不得了:海子裏,柳樹上,天空中,還有後面的山上,到處都是鳥。那壯觀,就別提了。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4

昆明大觀樓位於昆明市區西部,距市中心約6千米。始建於康熙年間,因其面臨滇池,遠望西山,盡攬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園後可遊覽湧月亭,凝碧堂,攬勝閣,觀稼堂等樓台亭榭。園中最具觀賞價值的大觀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其中題匾楹聯佳作頗多。由清代名士孫翁所作180字的長聯,垂掛於大觀樓臨水一面的門柱兩側,號稱“古今第一長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 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聯描寫滇池風光,下聯寫出雲南歷史,寓情於景,情景交隔,渾然一體,堪稱千古佳作。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怒江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怒江峽谷壁陡崖懸,壑深萬丈,滔滔江水如野馬奔騰於峽谷之中。傳説中,一對分別居住於怒江兩岸的傈僳族戀人,在無法相會的苦惱之中,受到彩虹的啟發,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條溜索。從此,這種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兩岸的人們廣泛運用。

怒江溜索有兩種--平溜和陡溜。平溜的溜索兩頭一樣高,平越大江,來往都可過,但溜到江心後得雙臂用勁,攀到對岸。陡溜有一定的傾斜度,一頭高,一頭低,自然滑向對岸,十分輕快。陡溜一般都是兩根,傾斜方向相反,來回都很省力。為了安全,溜的構造除溜索本身外,尚有一塊硬木或竹子做成的溜板和一根栓在腰間的麻繩。

過怒江溜索是需要勇氣的,當你把生命系在一根並不太粗的繩索之上,當你越過看一眼都頭暈目眩的峽谷,當你聽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聾的江水咆哮之聲時,心中會不由生出幾分怯意。當你看到那些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溜來飛去,特別是那些大媽帶着孩子,揹着山羊肥豬一起“從天而降”時,不能不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藤蔑做的怒江溜索很容易磨損,所以過一段時間(短則二三個月,長不超過一年)就得更換一次。換溜時,兩岸各選一個力氣大的人,先用釣魚線的一端拴一石子兩岸對丟,待兩個石子在江心鈎邊在一起時,便慢慢拉過對岸。而後把魚線換成較粗的麻繩,這時再將溜索一端固定於一岸的溜樁或大樹上,另一端則系在粗麻繩上拉過對岸,固定於彼岸的樹上或溜樁上,並用木棍逐段絞緊,換溜就完成了。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6

蝴蝶泉,坐落在大理點蒼山雲弄峯下。 蝴蝶泉的特色,概括起來有“三絕”:泉、蝶、樹。蝴蝶泉為方形泉潭。泉水清澈如鏡。在泉池西北角的池邊有一棵蒼勁的夜合歡古樹,枝葉婆娑,樹蔭遮天蔽日,這就是蝴蝶樹,橫跨泉上,每當春末夏初,古樹開花,狀如彩蝶,且散發出誘蝶的清香味,其時蝴蝶羣集飛舞,一隻只“連須鈎足”,從枝頭懸至泉面,形成千百個蝶串,象一條條五彩繽紛的綵帶。 清代詩人沙琛,在《上關蝴蝶泉》詩中讚道:“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湉。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幡蓋蝶莊嚴。”

泉池二三丈見方,四周用大理石砌成擴欄。泉水清澈見底,得蒼山化雪之功,不僅水量穩定,水質也十分優良。泉好水美、雲峯山上奇花異草競相散發勃勃生機、泉邊合歡樹散發出的清香,都是吸引大批蝴蝶來此的原因。每年陽春三月到五月間,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懸掛於泉邊的合歡樹上五彩繽紛。農曆四月十五日一天被白族人民定為蝴蝶會。自古以來,有不少文人學士,到此考察遊覽,並寫下了許多重要的詩文。明代有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在遊記中熱情稱頌蝴蝶泉。

蝴蝶泉泉水清澈如鏡,由泉底冒出,泉邊濃蔭如蓋,一高大古樹,橫卧泉上,這就是“蝴蝶樹”。每年春夏之交,特別是4月15日,蝴蝶樹散發着陣陣芳香,引來各種各樣的蝴蝶。大批蝴蝶聚在泉邊,滿天飛舞。最奇的是萬千彩蝶,交尾相銜,倒掛蝴蝶樹上,形成無數蝶串,垂到水面,實乃世間一大奇觀。中國著名作家郭沫若1961年遊覽此地時,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鐫刻於泉邊的坊石之上。

關於蝴蝶泉的由來,當地羣眾中有許多傳説。其中一種説法是,很久以前潭邊有一條惡蟒,專食人畜。一天,兩位白族姑娘被惡蟒纏住,痛哭叫喊。當地獵人杜朝選聽到後,殺死惡蟒,兩人為報救命之恩,執意要嫁與杜朝選為妻,杜朝選婉言謝絕。於是,二位姑娘投潭而亡,杜朝選懊悔不已,隨即也跳入潭中,三人化為三隻彩蝶,飛舞於潭邊。各方蝴蝶飛來相聚,人們稱之為“蝴蝶會”。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7

大理古城的門面是不太好的——我是説,一下車,你就會遭遇鍥而不捨的中年“金花”“阿鵬”們。他們很有耐心,耐心得你都會沒了耐心。一些遊客常見的地方,比如車站、古城南門、博愛門外,都聚集着大批這樣拉客的人。對他們的建議最好保持冷靜,謹記天上沒有掉餡餅這回事。

進入大理古城,多一些瞭解之後,你就會喜歡上這個地方。

大理古城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東臨洱海,西望蒼山,城在山水之間。涓涓不斷的清澈泉水滋潤着這一方水土,仁者智者都沒了話説。從都市來到這裏,會明顯感覺到時間放慢了節奏——城牆環繞,青石板鋪地,屋瓦上長着青葱的野草……傳統白族民居的建築形式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之稱。家家流水,户户養花,人們的表情安詳抉樂。

明清以來大行其道的棋盤式剛格狀結構的城市佈局,在大理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南北方向的中心線復興路貫穿了整個古城。現在,鱗次櫛比的特色旅遊店鋪使這條街變得令人眼花繚亂。由南城門起始的復興路串起了人民路、護國路(洋人街)和玉洱路等東西向主要幹道。

我常聽去過大理古城的人説,沒什麼意思。這也難怪,因為大理是一個待得越長久,就越能覺出它的好處的地方。遊人匆匆而來,遭遇拉客人眾的圍追堵截之後,只探看一眼又匆匆離去,難免會覺得寡淡。也許不恰當,但在我看來,麗江如同滿頭珠翠的官家小姐,只有夜深人靜或絕早的清晨才卸下脂粉;大理則如同一個淳樸的農家少女,雖然也漸漸想趕時髦山花滿頭亂插一氣,但仍不失本來顏色。

到大理古城,建議只逛玉洱路以南這一部分。如果是走馬觀花的話,那麼逛一逛博愛路、護國路(洋人街)、復興路、人民路也就夠了。洋人街的酒吧名聲在外,不必多説。人民路是古城風貌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條街。上段開了若干家咖啡館和酒吧,氣氛輕鬆,可以結交到世界各地的揹包客。下段更為幽靜,如果有心探訪,能夠發現不少漂亮的院落和裏面的隱士。

人民路下段,有一條僻靜的小巷子。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天主教堂。這座教堂始建於1920xx年,由法籍主教葉美璋主持興建,融當地民族建築與西方建築特色於一身的獨特建築風格吸引了無數教友和遊客慕名而來。由於教堂位於學校內,上課時間不能參觀。(位於人民路下段一條偏僻的小巷內,有明顯路牌)順着復興路向南,第一座城樓是五華樓。樓裏有時會有一些免費的展覽,樓外新裝了一個液晶屏,每晚在此放映電影《五朵金花》。有空時不妨嘗試一下露天電影的滋味。五華樓再往南,就是古城南門了。城門巍峨壯麗,是拍照的好題材。第一次到這裏時我不禁在想,《天龍八部》中段譽回大理,是否從此門進入?

大理古城有四個城門,均可參觀,也可在城牆上散步。據文獻記載,古城城牆規模壯闊,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史五尺,厚二丈。城牆之上俯瞰大理,既可發思古憂情,又可品風花雪月。情侶登臨城牆的最佳時間是晚土,面對月朗風清的大理古城,求婚成功率直線上升。

大理古城古稱葉榆,又稱南詔,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

背靠蒼山面臨洱海的大理古城位於下關以北13公里,又名葉榆城、紫禁城、中和鎮,始建於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古城城牆高8米,周長6公里,外有護城河,四角有角樓,東西南北四方原來都有城門,現存的僅有南北兩座城門。古城內建築佈局保持着明、清的棋盤式風格,街道都是南北、東西走向,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

青瓦坡頂的白族民居遍佈大街小巷,白族民居多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是每户院內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民居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天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

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照射在大理古城的石板街上,石板上淡淡地閃耀着青色的光芒。七八點鐘,晨霧還零散去,路邊的巷予口時不時有人擺着小攤子。賣花的大大都集中在大理博物館或者是文化館花園的門口,大理花多,馬蹄蓮、百合、玫瑰、野菊花……生活在古城裏的人們,早已經習慣了大理的一切,早餐時來上一碗豌豆粉再加上一塊餌塊,臉上帶着温和的笑意,開始了這—#的生活。春天,蒼山積蓄融化,清洌的流求順着青石鋪就的街面緩緩流過;冬季,飄雪滿地,城牆磚縫中的衰草在肅殺的風中搖曳。這就是大理一年的人生。

古城又稱紫城,曾先後立國南詔與大理。唐大曆十四年(779),南詔王異牟尋從太和遷都羊苴咩城,當時的新都,便位於今日城西的三塔附近。當時的古城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南北各設一門,四角還有角樓。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仍然以羊苴咩城為都城,並以大理為國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城牆被拆毀。1982年根據郭沫若手書集合成“大理”二字。

自大理園之後的520xx年,大理開始成為雲南的一處新秀,什麼人都無法將它遺忘。元朝時,大理成為雲南行省大理路總管府和太和縣治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大理衞指揮使周能薰脩大理城,次年,措揮使鄭祥又將城的東南兩面加以拓寬。清代綠營時期,大理城是雲南提督衙門駐地。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8

拉市海(亦稱拉什海,納西族語音譯,原意為老虎海),是雲南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市西面8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玉龍雪山東南坡。拉市海實為斷層構造湖,同時又受石灰巖溶蝕構造作用而成。其面積為5330公頃,湖面海拔2437米,與同在拉市海濕地保護區的文海皆是橫斷山脈的多次構造變動形成的高原山間盆地的冰蝕湖。“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拉市海是著名的候鳥聚集地,每年冬天約有兩萬多隻候島會在此處過冬。

拉市海水草肥美、湖色優美,被譽為生命的搖籃,是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基地,拉市海實為斷層構造湖,同時又受石灰巖溶蝕構造作用而成。入湖地表水源有南側的清水河和北側的美泉河。水文匯水面積265.6平方公里,湖水原從西北側的溶洞泄出。過去,湖面季節變化顯著,雨季水位高,最大蓄水量1.8億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里,水深可達9米;乾季水位下降,甚至乾涸。80年代以來,先後興修水利,在落水洞前築起了一個高大的堤壩,海水再也無法隨意流去,而是從海東黃山哨打通的輸水隧道,流入麗江城區。由於修建水壩,拉市海由季節湖變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鏡的湖面倒映着玉龍雪山,越冬水鳥安然棲息,或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構成高原濕地特有的氣息。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9

落水村--分為上落水和下落水,公路西側、房屋較矮小的一片屋羣叫上落水,這裏的民居較古老;公路東側緊依湖畔且房屋高大的一片屋羣叫下落水,這裏因旅遊業的發展,都已是幾層樓的現代民居了。而無論上落水的老民居,還是下落水的新民居,它們都是全木結構的房屋,四壁用削皮後的圓木,兩端砍上卡口銜楔壘摞而成,屋頂則用木板鋪蓋,上壓石塊,整幢房屋不用一顆釘子,也不用磚瓦,它不僅冬暖夏涼,而且用銜楔整架結構而特別防震。這就是摩梭人的木楞房。

下落水湖邊有條彎曲的礫石小路,路邊的摩梭人都把自己家改建成旅社,隨小路一溜排開的木楞子房一幢比一幢漂亮而有特色,有酒吧、百貨店和土產店等設施,加之小路旁有湖畔垂柳、木舟細浪等迷人風光,這裏自然成為旅遊者的大本營,小路也被冠以“摩梭風情路”的雅稱。住在“風情路”上的摩梭家庭旅社,是好旅遊的一個好開始。置身湖光山色中,你能清晰感覺到,純淨的空氣慢慢沁入每一根血管的過程。你可以細細觀賞木楞子房;可以走進神祕的母房看一看;或到酒吧裏聽聽古老的“阿夏婚”故事;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0

現在我將要帶領大家去遊覽昆明著名公園——翠湖。現在讓大家猜猜這個湖為什麼叫翠湖吧。。。

翠湖公園位於昆明市五華山西麓,原名菜海子。亦因湖東北曾有九個出水泉眼,又名“九龍池”。昆明翠湖水光瀲灩,綠樹成蔭,樓現波心,環境優美,是昆明城內的一顆綠寶石。

在明朝,鎮守雲南昆明的沐英曾在翠湖建別墅。那時候湖面寬闊,與滇池相通。清初,盤踞雲南的吳三桂填湖修築王府,到他的孫子吳世瑤又把西部闢為花園,昆明翠湖公園面積鋭減。康熙年間,雲南巡撫王繼文在湖心島建“碧漪亭”,在北岸建“來爽亭”,這裏便成了昆明遊覽的風景區。後來經過不斷的修建,到1867年同治皇帝御賜“妙蓮湧現”匾額時,翠湖已成佳景。

正如凌士逸在蓮花禪院的對聯所云:“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佛樓台。”聯中所講的荷花、游魚、楊柳、樓台,就是昆明翠湖景觀的主要特色。近幾年,昆明有關部門經大力修整,翠湖公園四季碧水悠悠,遊人可盡興盪舟嬉耍。春有萬千垂柳滴翠,夏有碧葉紅荷吐豔,秋有百花爭豔,冬有棕櫚青青。登舟暢遊,彷彿進入如詩如畫之境,覽江南水鄉春色,其趣無窮。夜晚,昆明翠湖燈火五彩迷離,樹影婆娑,只見戀人成雙成對,倘佯於花間月下。昆明翠湖魚多,並建有觀魚樓,觀魚樓掛着一幅清代黃奎光寫的對聯:

有亭翼然,佔綠水十分之一;何時閒了,與明月對飲而三。

此聯寫得情景交融,灑脱超然,多次被選入“全國風景名聯”。昆明翠湖觀魚樓四周亭台參差,迥廊蜿蜒,飛檐翹角,金碧輝煌,其間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具有濃郁的江南園林特色,實為園中之園。近幾年昆明翠湖又新闢了兒童樂園、溜冰場、哈哈鏡展覽、九龍池。還經常舉辦各種展覽,是昆明市民休息和娛樂的好去處,每天從早到晚遊人如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春時節,上萬只紅嘴鷗雲集昆明翠湖,成千上萬的人投食喂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皆大歡喜,展現了昆明人保護野生動物的美德,國內外遊客也紛紛仿效之。

現在正好是冬天,昆明人的老朋友紅嘴鷗又回到了昆明,大家可以在湖邊買專門投食喂鷗的麪包來喂喂這些可愛的紅嘴鷗們。

好了,現在就讓我們去體會這一份人和自然的和諧吧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1

路南石林距昆明86公里,有昆石高速公路通達,乘車需要近2個小時。是1984年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在地質學上稱為巖溶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據科學鑑定,這裏是距今2.7億年前大海海底石灰石沉澱區,由於地殼的運動,海底上升露出海面,經海水、雨水的溶融、沖刷和風化,約在二百萬年前即已形成千百萬座拔地而立的石峯,與眾多的石柱、石筍、石芽連為石林。石林分佈面積達三萬公頃(四十餘萬畝),向遊人開放面積八十公傾(約一千二百畝)。路南石林以其"幽、奇"在世界自然景觀中堪稱一絕,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石林景區之一。國內外旅遊者有“不到石林,等於未到過雲南”的説法。

各位朋友,雲南石林的發育與其它同類地貌地區相比具有多種形態並存、高大石林(最高者超過40米)集中發育、保留了高原期和湖盆原始古地形。世界各地的劍狀喀斯特地貌,論面積之廣大,保存之完好,發育之典型,年代之古老,造型之獨特,類型之齊全,雲南石林首屈一指。更有勝者,它與民族文化緊密相連,它以獨一無二的雄姿、神韻、意境和無法抗拒的魅力,當之無愧地贏得了“天下第一奇觀”的美稱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各位朋友來騰衝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旅遊。我姓黎,是××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大家叫我“導”好了。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旅遊期間就由×師傅和我為大家提供服務,我們十分榮幸!大家在此旅遊,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師傅,因為他的車技嫻熟,有20xx年的駕齡,從未出過任何事故;另一顆是“開心”,就交給黎導我好了。旅遊期間,請大家認清導遊旗的標誌,以免跟錯隊伍。請大家記清集中和遊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大家有什麼問題和要求請儘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後祝大家這次旅遊玩得開心、吃得滿意、住得舒適。謝謝!

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騰衝!騰衝位於雲南西部邊陲,是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衝歷史悠久,西漢時為滇越國,東漢屬永昌郡,元明清時先後設署府、州、縣等。曾經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王朝都派重兵把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被稱為“極邊第一城”。區內的火山和地熱景觀以其獨特的風采享譽海內外,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為紀念滇西抗戰而建的“國殤墓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還有道教聖地——雲峯山、北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疊水河瀑布及大樹杜鵑王等景點;還有以“華僑之鄉”“書香名裏”“文化之津”“商賈重地”馳名中外著名的僑鄉——和順鄉。

今天我們第一個目的地是騰衝熱海,下午就是騰衝火山公園。

騰衝熱海位於騰衝縣城西南20公里處,面積約為 9平方公里,較大的氣泉、温泉羣共有80餘處,其中10個温泉羣的水温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湧。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騰衝熱海這樣面積之廣、泉眼之多實屬罕見。

熱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滾鍋”。它的直徑是3米多,水深1.5米,水温達97℃,晝夜翻滾沸騰,四季熱氣蒸騰。在澡塘河,有一個地質斷裂帶和一條大河交叉形成一個飛瀉轟鳴的瀑布,下面有十幾處熱泉、汽泉晝夜噴薄而出,水汽交融,蒸騰瀰漫,如煙如霧。現在熱海建有多家療養院、浴室,並建起了一些娛樂設施,前來旅遊、治療者每日不斷。

有關熱海,還有一個很美麗的神話傳説:在遠古的時候,這一帶天寒地冷,人民苦不堪言,有個善良的老人歷盡艱險,尋找辦法,決心使這裏變成温暖豐腴的地方。後來,他的誠心感動了神仙,神仙賜他一寶珠讓他含在嘴裏,他頓感燥熱難耐,便一口氣喝乾了幾條河水,最後他變作了吐熱水的小龍。凡是他歇過腳的地方,就有了數不清的熱泉。從此,這裏便四季温暖,牛羊肥壯,五穀豐登。

從地質構造來看,騰衝位於世界矚目的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構造帶,處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急劇聚斂的結合線上。特殊的構造,使得這一地區的地下斷層巖漿活動很劇烈,地熱温泉中釋放出氦和甲烷氣體,説明地下巖漿活動一直未停止,並有源源不斷的火山供給源,這種現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標誌。所以,騰衝的地熱奇觀,是地層中心的熱流向地表上升,順着地殼斷裂處勃然噴發的結果。

騰衝熱海不僅具有獨特的景觀,而且對人們的生活非常有益。現在熱海周圍建有多家療養院、浴室、娛樂設施,前來旅遊、治療者每日不斷。景區有很多家温泉浴服務,價格在3-20元不等,但是,不能在大滾鍋裏洗澡。 因為太燙了。

騰衝小吃

民以食為天。騰衝小吃風味獨特,各具千秋,然吃的時間地點有講究,否則很難吃到老闆最高水平。

餌絲,時間最好為早上七點至十二點,早點鋪都有,據筆者多年觀察,人氣最旺的當所藥王宮三角地明記早點鋪。老闆用筒子骨熬湯,鮮肉羹作汁,碎酥肉加帽,滷水調味,再灑上葱花、芫荽。

不用加佐料,看了聞了保管你流口水,要是放一小點老闆面前的蠟醃菜(在鍋裏用油湯熬過的),那就更加正宗。但是最地道最正宗最美味的餌絲不在城上,而是在農村裏農民討親嫁女、蓋大房子、過三十六、慶六十歲時帶正客(正餐)的頭天晚上。那是農民用自家餵養出來的原生態肥豬宰了用骨頭皮子鮮肉作的湯羹帽子,配與胡家灣鮮餌絲製成的。味道非常鮮美,堪稱騰衝一絕。當然這碗餌絲對來騰衝旅遊的朋友可是千載難逢,可遇而不可求。

擦粉,顧名思義就是用銅刷把蕎涼粉擦成細條,該小吃在雲南僅騰衝獨有,取材自高寒山地的苦蕎,而苦蕎又以古勇莽原上的為佳。時間為中午一點至五點左右,當然天氣要辣,吃的才有味,地點為新老百貨大樓旁。老闆擦好蕎粉,放上姜沫蒜泥鹽巴味精辣椒麻油。再配以特製的香料,自制的梅子醋,那個才叫人間美味。吃了能敗火祛濕除熱毒,實為到騰旅遊不可錯過的特色小吃。 稀豆粉粑粑,與騰衝餌絲在早晚點的市場角逐中平分秋色,各佔半壁江山。早晚都有,但白天很難吃到。最有名的當屬疊水河邊寸麗萍家的早點,文星樓的晚點。原料為胡家灣鮮風吹粑粑和騰衝境內土種植的碗豆。老闆將粑粑烤得脆香放在小盤裏,然後舀上熱氣騰騰的稀豆粉灑上燒花生在另一大碗裏遞過來,當然吃法有講究。客人須用手撕了粑粑蘸豆粉吃。一定要手撕粑粑,否則不好吃。最好是原汁原味的吃三分之一然後加辣椒油吃一小部分,吃完那小部分,又加麻油吃一小點,最後所剩不多依口味條理調料。當然有人習慣把所有佐料放進豆粉攪勻,然後再撕了粑粑蘸了吃,這樣味道就重。但稀豆粉會愈攪愈清,這樣吃反而達不到最高境界。

卷粉,最暢銷的為跌水河邊寸麗萍家、中心國小附近明記家。時間最好是中午一點到五點左右。老闆家用上等大米磨好,過濾,然後在家現蒸現賣。卷粉剛出蒸籠,抬將出來,攤上特製醬汁,灑上燒花生,味精、芫荽芝麻,捲起後即食。夏天炎熱時遊客如想吃,但時間又緊,奉勸還是算了,那買卷粉的車排隊排得老長,爭卷粉的人讓老闆忙得頭暈眼花。當然如果有耐性可以克等,終會輪到自己的。

米線,以中心國小附近明記的草燒米線為全城一絕,吃的最佳時間為中午大熱天。老闆在米線上放現砌的脆黃瓜絲,灑上嫩豆芽菜,鮮炸瘦肉絲,酥肉面粒。顧客放上白糖醋,姜蒜汁,西紅柿,辣椒,麻油,黃筍,芝麻,芫荽即可。

撒撇,原為德宏州傣族小吃。近幾年隨着騰衝旅遊業的飛躍發展,撒撇亦在騰安家落户,併火了起來。中午十二點後到深夜都有,白天可到岔一街的小巷,或是三角地,或是植物園可吃到,晚上夜市裏讓燒烤老闆介紹都有。撒撇材料是細米線,乾巴絲,烤牛肝,鮮肉粒,小米辣,韭菜沫,味道有酸苦兩種,苦的放牛苦腸,酸的放檸檬汁。最好就是告訴老闆兩樣味道都要(反正不多收錢),看看自己喜歡蘸那種就蘸那種。很自由的,味道也不錯。

那麼大家就在這邊參觀參觀,泡一下温泉,吃一下地道的小吃,吃飽喝足之後下午去宏偉壯觀的騰衝火山公園。

早上的大滾鍋是不是很“熱”呢,好了,現在在我們面前的是騰衝火山公園。它位於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的騰衝縣,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這裏集中分佈在和順、馬站一帶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構成了一個龐大火山羣景觀,是典型的第四紀火山,也是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規模與完整性都居全國之首。

騰衝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較完整的火山達23座。這些火山有穹狀火山、截頂圓錐狀火山、盾狀火山、低平馬爾式火山4種類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較完整,這使騰衝火山以類型齊全、規模宏大、分佈集中、保存較完整而著稱於世,騰衝也因此被譽為“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同時,騰衝縣境內有80多個地熱顯露區域,數量之多堪稱國內第一,而且其種類之多亦為國內少見。據地質界人士介紹,騰衝地熱按温度高低來劃分有汽泉、沸泉、熱泉、温泉;而按物質成分劃分則有碳酸泉、氡泉、硫磺泉、硫化氫泉、放射性氫泉等。

騰衝火山景區內的馬站火山羣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樓山、大團山、小團山、長坡山、打鷹山以及距城4公里的馬鞍山、老龜坡火山等22座,像一個個精藝盆景,極為壯觀。站在大空山頂,北面的黑空山,南面的小空山及周圍的火山羣,將隨遊人的視野無限展開,大面積勢若

奔騰的熔巖流凝成的石山以及巧奪天工的火山熔洞,幽靜神祕,千姿百態。如今,借大自然造化之功興建的騰衝火山羣國家公園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的必遊之所。

請大家在指定的遊覽範圍內活動,在這,我們可以看到火山爆發後留下的痕跡。請大家在 點在地方集中。

昨天晚上大家休息得好嗎?我想大家都有一個安穩,舒心的睡眠。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雲南省騰衝縣是翡翠加工業的發祥地,始於明代中期,興於清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其內涵之豐富、功用之廣泛、工藝之精美,在全國玉雕行業中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中國翡翠第一城。

翡翠文化源於中原玉文化,但又有着獨特的傳承和發展,具有地域文化的色彩。不管是誰,在騰衝一段時間,你必定會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種文化深深的、濃濃的地方氣息。 自古以來,騰越人便崇玉、愛玉。在家中、茶樓、酒館、茶餘飯後,翡翠是人們談論的主要話題。無論大人、孩子,許多人都可以把一串串翡翠的傳奇故事講得出神入化。騰衝人祭掃、避邪用的是翡翠,手上戴的、身上掛的、家居裝點收藏的,大多是翡翠。會親訪友、談婚論嫁,送的禮物中最貴重的是翡翠。老祖母臨終時;鄭重交待的,必然是家傳數代的老玉鐲子。翡翠滲入了騰衝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

為什麼翡翠在騰衝有這麼深的影響力。這得從歷史、地理的淵源説起:

五百多年前,騰越商人在緬甸的商務活動中,意外地發現了翡翠;成為這一文化的起點。 清末;騰越著名學者尹子監《老困遊記·野人山調查記》一文雲:“野人山為我孟養司及茶山裏麻兩地官司屬土。雖前代稱為藩屏。”

光緒《騰越廳志》載:“玉石以紅白分明,透水者為佳。翡翠為上品,其名不一,均出勵拱。” 檀萃《滇海虞衡志》載:“至出南金沙江,昔為騰越所屬。”這些史料説明:騰越人是翡翠的發現者,產翡翠的野人山地區,歷史上曾一度是我國的“藩屏”。是騰越的屬地。翡翠面世以後,騰衝人立即疏通了數條通往玉石場的道路。並把採掘、運輸、加工、集散,推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階段。從而奠定了騰越“翡翠城”在中國玉器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騰衝幾百年加工殘存下來的滿地碎玉便是歷史的明證。

走在騰衝街頭,你經常可以看到,在改建拆遷的廢墟中,許多人在地上細細地翻檢,找尋過去加工殘留的碎玉,歷年來,僅此收集的碎玉,就有上千噸之多;足見歷史上騰衝翡翠加工規模之浩大。

騰越人是幸運的,翡翠給他們帶來了福拉 一個原來山高路遙的偏夷之地,不久便發展成了滇西的商業重鎮。一時間,一些雄商大賈挾資雲集,人文菩革,各種商店鱗次偉比。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庶之鄉。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説它是“迪西所無”。

翡翠寄託着人們各種美好的願望,如果一刀解漲;只要有種、有綠、有水,金錢便會滾滾而來。蓋高樓、細雕樑、存字畫、興教育、疏道路、辦學堂,富了的人們十分注重撿樸,急公好義,愛國愛鄉。哪一處沒有翡翠那清純的影姿。

翡翠業是個多風險的行業。從業者,必須與緬北惡劣的自然環境拼爭;得用經驗與運氣與自然賭,素有“十賭九輸之説”。就是在這種成敗之間,勤勞勇敢的騰越人,一代代、一批批,以堅韌不撥的精神,跋涉在這坎坎坷坷的翡翠路上,為社會增添了財富,把真善美永留人間。

現在,中國已加入了世貿,隨着各地交流的增大,騰衝的旅遊事業蓬蓬勃勃開展起來,給翡翠業帶來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我們有5千多年的傳統翡翠文化,有400多年從事翡翠加工的悠久歷史,有壹萬多從事翡翠業的產業大軍,人才濟濟,新人倍出,加之與緬北玉石場僅距290公里的良好地理優勢及人們對於發展珠寶業的共同理念;騰衝“翡翠城”將更加輝煌。

大家可以在這逛逛,看到喜歡的玉石可以議價買下,這裏的玉石是很有名的哦。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壯觀的疊水河。疊水河瀑布發源於騰衝縣東北部的大盈江,屬於伊洛瓦底江水系,沿途眾流匯合,水量漸豐。它流經騰衝縣城西約二里的地面時,遇到一個巨大的斷層崖。崖旁三峯突起,比肩兀立,水從左峽中奪路而出,從46米高的崖頭跌下深潭,然後繼續奔湧向前。這裏,河水彷彿被疊為二折,故俗稱“疊水河瀑布”,這裏響聲雷動,水花四濺,形成了“不用弓

彈花自散”的景觀。四周水汽蒸騰,在陽光下常現出七色彩虹,更使飛瀑增添了異彩。 這裏的温度相對教低,大家要注意以下啊。

旁邊的那個台叫龍光台,是始建於明嘉靖六年(1520xx年)的一座古寺。後來,著名的守邊將領鄧子龍又重新修建,孤峯飛閣,風光絢麗。台中有許多碑石題刻,其中清光緒時的進士寸開泰仿昆明大觀樓長聯而作的一長聯尤為有名。聯雲;捷足上高台,披襟遠眺,喜山川面面皆新。看:盈江飛瀑,鳳嶺晴嵐,籠聳朝雲晚照,筆峯並雪,大洞温泉。勝景名區,一一奔來眼底。乘此氛消霧散,日暖氣清,安排美酒香茶,收拾新蔬佳果,招邀密友良朋,乘興快登臨,好細玩:兩廂歌賦,半壁詩文,雙塔煙霞,四周花木;回頭思往跡,拔劍狂呼,歎豪傑紛紛誰在。想;丞相天威,尚書營壘,總戎露布,參府戰功,經略邊籌,將軍忠節,流風餘韻,重重觸到心間。迄今事過境遷,時殊勢異,指點荒榛敗梗,摩挲斷喝殘碑,搜訪故舊址,捐資宏建築,更永固:七司障屏,三宣門户,八關鎖鑰,九隘藩籬。 上聯描繪了騰衝的壯麗河山、十二風景名勝區;下聯抒情懷古,讚揚了丞相諸葛亮、明代“兵部尚書”王驥以及“總戎”劉綖、“參府”鄧子龍等安邊保國的事蹟,情景交融,氣勢恢宏,堪稱楹聯之佳作。

和順古名陽温暾,因有河流順村而過,更名為“河順”。後借“雲湧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定名為“和順”,寄託了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和順位於騰衝城西3公里,它有3個行政村,佔地17平方公里。全鎮有l 300多户,6 000多人,歷史文化悠久,以華僑出國歷史長、僑屬多而成為我省著名的僑鄉。和順自然環境優越,氣候温和,花木茂盛,古建築保存較多,和順古老的民居建築和淳樸的民風、傳統民俗一起歷經了600多年風雨,世代文化的積澱和多元文化的薰陶,鑄就了邊遠古鎮的風采。

20xx年,被《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遊》等聯合推薦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xx年和順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榜首,並奪得唯一的“中國魅力名鎮年度大獎”。20xx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個小鎮之一。

和順的魅力究竟何在呢?現在就讓我們一同去探個究竟吧。

據考古材料證實,新石器晚期以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了。

明朝初期,今和順幾個大姓的始祖就以軍職屯守此地了,開創了和順新的歷史。

雨州亭

我們前方荷花池的雨州亭是鄉下人為了紀念首任和順益羣中學校長,後任雲南大學副校長的寸樹聲先生而建的,表現了和順人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亭中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楚圖南提寫的亭名碑。進入主村落的道路,直穿壩子中間。入村道路的中段,建有一座造型古樸的亭子,四面有門洞,亭內設有長凳,這是供路人避雨和歇腳納涼的風雨亭。

繞村而過的小河上面這兩座石拱橋,因形如雙虹得名雙虹橋。橋下鴨鵝戲水,古樹橫卧,是人們春遊,賞月的好地方。遠遠看到的水邊的洗衣亭依然有居民在洗衣。

滇緬抗戰博物館

這裏是當年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司令部的舊址。滇緬抗戰是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將日寇趕出國門的戰鬥。這是我國第一個民間出資建設、民間收藏、以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於20xx年7月7日建成開館,館藏6 000多件文物,l 000多幅老照片,再現了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與美、英盟軍殲滅日本侵略者的那段歷史。

雲峯山位於騰衝縣城西北50多公里的瑞滇鄉,遠看形如玉筍挺立,直插天際,因峯腰常常雲霧繚繞,故名“雲峯山”。

雲峯山以“山高谷深,陡峭險峻”而著稱。山上一千多級“三折雲梯”直通山頂,最陡處的43級石階近乎垂直,且寬不足尺。兩旁是萬丈深淵,令人目眩心驚。遊客需面貼絕壁,手扶鐵鏈而上。雲峯寺建在兩畝見方的山頂,有玉皇閣、老羣殿、觀音殿等明

代建築。站在天門極目遠眺,但見遠處高黎貢山雪峯皚皚,四周羣山蒼翠葱蘢,平川春色如畫,景色極為優美壯麗。

綺羅鄉位於騰衝城東南4公里。這裏不公是全國著名的僑篆、“文明之鄉”,還是風光秀麗、景色如畫的旅遊之地。綺羅鄉共有3個自然村,其中下綺羅村最大,共460多户。這裏的居民依姓氏聚居,自成巷道口建有一幢“總大門”。總大門用騰衝火山石砌成八字形的石牆,中間留一圓形拱門洞,其上為飛檐牆頂,門對面的月台上有半月形照壁以護風水。月台左右各栽一株香樟樹,樹下壘有石台,冬可曬太陽,夏可納涼,也是族人休息聊天之處。

村前小橋流水,清轍的綺羅河自北向南流過,遠望“宛若襟帶,狀似菱羅”,形似一條游龍。壩子上阡陌縱橫,春夏滿目葱蘢,金秋一片金黃。村南羅生山上,有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0xx年)的水映寺,因寺中池水常年不幹,周圍景物盡映其中而得名。

檳榔江位於騰衝城西6公里。這裏山明水秀,邊陲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具有獨特的魅力。檳榔江發源於騰衝縣西北部五台山一帶,於古永芭蕉林 流入盈江縣,境內流長59公里。由於兩岸皆是茂密的森林,無任何工業污染,河水清澈透明,江畔自然風光秀美無比。在中國最西南的鄉村----猴橋,江中多奇石,有的狀如蜂窩,有的大如房屋,經千萬年江

水的沖刷,千奇百怪,儼然是一座天然石雕公園。這裏的傈僳族不太同於怒江一帶的傈僳族,他們的服裝豔麗,民居、歌舞、食宿等有着鮮明的特色,“上刀上,下火海”的刀杆節就是在這裏舉行。

怪龍潭位於高黎貢山與其支脈雞冠樑子相接處。這裏海拔3000多米,崖上怪石嶙峋

,有一潭水暗綠、深不可測的龍潭,四周古樹參天,龍潭上空濃雲籠罩。行人到此若大

聲喧譁,山間馬上就會回聲四起,接着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令人膽顫心驚。這裏是探險獵奇的好處。

大樹“杜鵑王”位於騰衝縣之北的界頭鄉大塘村。在千峯疊翠的高黎貢山半山腰,生長着一種大杜鵑花。它是世界上800多種杜鵑花中樹型最大、花朵最大的品種,被科學家們稱為“大樹杜鵑王”。60多年前,一段直徑為87釐米,代表對高25米,樹齡280年的大樹杜鵑圓盤標本在英國皇家博物館裏展出,轟動了世界植物學界,這個標本是從騰衝縣大塘村弄去的。

眼看火車站就要到了,我也要和大家説再見了。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在此,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短短几天時間,大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謝謝大家的合作!在幾天的遊覽過程中,若有不盡人意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目標。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多諒解。希望我有機會能為大家服務,帶領大家欣賞我們的春季湖水、夏日荷香、秋天紅葉和冬季的雪光。一年四季的美景等着您。最後祝願大家一路平安!閤家歡樂!身體健康!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3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人們對玉水山寨的形容。到過玉水山寨的人也都會這樣覺得。玉水寨景區位於玉龍雪山南麓、麗江城北十餘公里,是麗江壩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整個景區東、西、北三面,是常年鬱鬱葱葱的青松山林,南面朝麗江壩子傾斜,景區北端一道山崖下,兩株被列入雲南古樹名錄的千年古樹,枝葉繁茂,雙樹成林。古樹下一股流量為每秒0.5立方米的清泉噴湧而出,帶着水花向南流,注滿一個又一個玉水潭,形成三疊水瀑布羣。玉水潭內飼養着貴族魚——虹鱒魚和金鱒魚,既能觀賞魚水歡諧的情景,也能供遊客品垂釣之樂並一飽口福。

美麗的玉水山寨就在那縣城北面的玉龍雪山麓。寬敞的柏油大道,一伸出市區,塵囂和煩喧便遠離人而去了。美麗的雪山就離人越來越近,只有咫尺之遙了。玉水寨的南面,雄峻的山嶺如同貼上一幅綠色的山水畫,疊翠潑綠,都是常綠針葉林,向北面望去,雲遮霧繞的地方現出了晶亮的白雪,在陽光底下熠熠閃耀。低頭向潭中望,是團團飄動的美麗白雲,也見到了鳥翼振翅的影子。

向不遠處的坎下鳥瞰,在蒼茫的氤氲之中,一條如線般的柏油路穿過壩子中心,螞蟻般的車子在路上疾駛,除了風聲,聽不到任何聲音,萬籟自然和諧,一切皆在圖畫中。讓遊人駐足依戀的還有那稀有名貴的紅鱒魚,到了這裏,紅鱒魚的稀有名貴亦不算什麼了,這種貴族魚,成羣結對,麇集在潭邊自由自在地遊弋,遊人伸手去撈,魚到手上,立刻重重一擺就躍入水中,濺得人一身水花。這些魚黑背紅腹,頗通人性,人到潭邊,它們一搖一擺,憨態可掬地游到人的身邊,面對黑壓壓的數千數萬條的魚兒,端詳它們的姿態,水中尤物的性情能盡情領略。人們還可以垂釣,釣上一條八九斤重的大魚就在當地的餐館裏烹飪,名貴美味就讓人有下次還要來的心理了。

玉水寨是麗江納西文化,東巴文化的傳承基地,是為納西文化集粹之地,兩位70多歲的老東巴為教師領頭,在玉水寨景區,以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編輯出版的100卷東巴古籍文獻作為為基本教材,招收一批熱愛東巴文化的年輕人,培養新一代東巴。為了搞好東巴文化的傳承,在硬件上建設了展示東巴生活的民居,建設了開展祭儀的東巴什羅殿、祭天、祭署(自然神)、祭風等場所。對廣大遊客而言,文化傳承活動本身就是展演,就是“看點”。玉水寨景區還建成一個東巴文物展覽廳,正在佈置把多年蒐集起來的東巴文物展覽出來,供遊客參觀。展示古老造紙法的東巴紙造紙坊;有展示古老釀酒法的東巴酒釀酒坊;有展示古老織布法的織布機;有大量傳統生產生活用品展示,古代納西族生產生活展示。古老釀酒法的釀酒罐等等展示。

玉水寨景區有30人的納西傳統歌舞展演隊,以保留納西族原汁原味的代表性傳統歌舞為指導思想,蒐集、整理、排練出三十多個歌舞節目,為遊客演出。包含了納西古樂《北石細哩》(《白沙細樂》)、原始歌舞《仁美蹉》、《喂蒙達》、《谷器》、《呀哈里》等代表性歌舞節目。玉水寨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態文化旅遊景區。“看遺產到古城,看風景到玉龍雪山,看納西文化到玉水寨”,已成為麗江旅遊對外宣傳的指導思想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4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裏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裏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引着金髮碧眼的“老外”,在這裏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古城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

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大理古城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的城門雲南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的“世祖皇帝平雲南碑”,就聳立在三月街街場上。

在古城西北1公里處,就是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理三塔,與古城西南角的弘聖寺一塔遙遙相對,為古城增添了一層燦爛的色彩。

大理古城的城區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

洋人街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牆壁,顯示着古城 的古樸、別緻、優雅。

從蒼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一字排開,巍峨雄壯,使古城透出一種誘人氣韻。街道兩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大理古城鳥瞰圖古城第一門——文獻樓。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外1公里的文獻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雲南提督偏圖於康熙四十年(公元1720xx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 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橫跨在南面進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兩旁柳樹成蔭,拂面依依,頗有詩情畫意,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户。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 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築特色,它矗立在磚石結構門洞上面,雄偉壯麗。

洋人街——護國路。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裏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着金髮碧眼的“老外”,在這裏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大理古城古南詔的“天下第一樓”——五華樓。五華樓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從南詔開始,五華樓多次燒燬,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

大理古城基督教堂。大理古城基督教堂位於大理古城復興路和平路交叉處,始建於1920xx年6月,當時稱“中華基督教禮拜堂”。1956年,更名為“大理基督教 合一會”。1980年,又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會”。20xx年再次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20xx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堂主體結構為土 木結構、四撇水瓦屋頂,保持着西歐教堂的風格,又具有濃郁的白族建築特色,是一座中西結合式教堂。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5

在雲南麗江,我和媽媽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名叫拉市海。

當我們剛來到拉市海,就被那裏的風景給迷住了,那裏有有遼闊的草原,草原上有綠油油的嫩草,草原上有數不清的馬,馬長得很健壯。草原的旁邊就是拉市海,四周有許多的山,圍繞着拉市海,山翠綠翠綠的。在那高山上,還住着許多彝族人呢!

拉市海很有名的,曾經有人在這裏拍過“一米陽光”電視劇。看到這麼美的山和草原,我玩興大發,於是我碰了碰媽媽説:“我想去騎馬和划船!”,媽媽同意了。我們一開始坐在馬上,腳都發抖了,後來,牽馬的爺爺説:“全身放鬆悠閒的樣子,就不怕了。”我照着做了,果然一點都不怕了,我身下的馬其實很矮,是那種小種馬,非常温順。,看着藍天和大草原,我的心胸也開闊起來,放馬奔跑了一會,感覺自已也象個小騎手。後來我們又去划船了,划船的時候,我問了一下水底下為啥這麼多草。船伕説:“近幾年卧虎山成了旅遊區後,把水引到這裏後,就變成了拉市海,所以水底還可以看到原來種的莊稼和水草。這裏的水特別的綠,特別的美。

不知不覺天黑下來了,公園要關門了,這時才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我和媽媽只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拉市海。但我想,等我長大我一定再來看看這個地方。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紅河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 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 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20xx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被 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於意大利。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位於哀牢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譽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陽梯田。每年晚冬是這裏農民最忙的季節,因蓄水養田所呈現的光影色彩,也成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節。元陽縣以梯田稻作為主,被明代農學家徐光啟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20xx年前的唐朝, 哈尼族就來到了哀牢山南部溝壑縱橫、“地無三分平”的山區定居,憑着堅忍不拔的毅力,利用這裏垂直氣候明顯、雨量充沛、適合稻種的特點,經過53代人的辛 勤勞作,在山間開墾出了梯田並沿用至今。元陽梯田有四絕: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佈滿了形狀各異的梯田,大的可達10多畝,小者僅有簸箕大。 二是地勢陡,我們知道,大於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 退耕還林,但在這裏,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可謂巧奪天工。三是級數多,一面坡上竟能開墾3000多級階梯,極大地提高了耕地質量 和數量。四是海拔高, 山區地形呈“V”形分佈,海拔高度2795米,達到水稻種植的最高點。這裏的水稻品種上佳、不施農肥,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雲南連 續3年大旱,這裏的山裏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從何而來呢?哈尼人民説“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緯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 發,到了高空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形成雲霧終年纏繞于山間,雲霧鑽入全縣6萬多公頃的森林中,形成水滴匯成小溪,形成骨幹溝渠4653條,提供了全縣所有梯 田和人畜用水。這一結構被生態學家盛讚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良性農業生態循環系統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位於哀牢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譽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陽梯田。每年晚冬是這裏農民最忙的季節,因蓄水養田所呈現的光影色彩,也成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節。

元陽縣以梯田稻作為主,被明代農學家徐光啟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20xx年前的唐朝, 哈尼族就來到了哀牢山南部溝壑縱橫、“地無三分平”的山區定居,憑着堅忍不拔的毅力,利用這裏垂直氣候明顯、雨量充沛、適合稻種的特點,經過53代人的辛 勤勞作,在山間開墾出了梯田並沿用至今。元陽梯田有四絕: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佈滿了形狀各異的梯田,大的可達10多畝,小者僅有簸箕大。 二是地勢陡,我們知道,大於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 退耕還林,但在這裏,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可謂巧奪天工。三是級數多,一面坡上竟能開墾3000多級階梯,極大地提高了耕地質量 和數量。四是海拔高, 山區地形呈“V”形分佈,海拔高度2795米,達到水稻種植的最高點。這裏的水稻品種上佳、不施農肥,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雲南連 續3年大旱,這裏的山裏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從何而來呢?哈尼人民説“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緯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 發,到了高空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形成雲霧終年纏繞于山間,雲霧鑽入全縣6萬多公頃的森林中,形成水滴匯成小溪,形成骨幹溝渠4653條,提供了全縣所有梯 田和人畜用水。這一結構被生態學家盛讚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良性農業生態循環系統。

在這直上雲天的梯田裏,哈尼族廣種稻谷及各類雜糧瓜果。哈尼長街宴吃的東西全部都是來自梯田中的產品。每年10月10日左右的昂瑪突節是哈尼族人民祭護寨 神、拜龍求雨的節日,婦女們準備近40種風味的菜餚,各家男主人將魚雀、竹筍、木耳、蘑菇等梯田中的特產和高粱燜鍋酒端到指定的街心,一家擺一至二桌,家 家户户桌連桌沿街擺,百來張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條長龍,每年慕名而來看梯田美,吃哈尼菜的人絡繹不絕。不論誰,只要您願意都可以融入這浩浩龍宴之中,體 驗哈尼風情。哈尼族祖先把偉大力量和崇高人格鐫刻於大山,哈尼子孫讓幸福的長街宴、和睦親善的民族品格飄香四方。元陽梯田和哈尼長街宴是哈尼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縮影,是當地民族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家園。聽小夥們沿街吹起了牛角號,姑娘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長街宴開始了,咱們看看去!

介紹雲南熱門景點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怒江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怒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與緬甸、印度接壤,國境線長達449公里,面積1.4萬平方公里。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設在六庫,共轄瀘水、碧江、福貢、蘭坪和貢山5縣。人口45.4萬人,有傈僳、白、怒、普米、獨龍等少數民族。怒江和獨龍江在境內高山峽谷中流過,為舉世聞名的怒江大峽谷的主要地段,高差多達4740多米,長達621公里。兩岸有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羣峯雄峙,橫亙千里,其間的怒江奔騰咆哮,沿江多急流、險灘、峽谷、溪流、瀑布、翠竹綠林,雲霧擁山,景色壯麗,有“東方大峽谷”之美譽。

在貢山還發現了古老的巖畫,怒江及其支流獨龍江上,還保留有溜索、藤橋、鐵索橋等各式橋樑,宛如一座活的橋樑博物館。在瀘水縣片馬口岸建有片馬抗英紀念館,展示邊疆人民-英軍入侵的史實。傈僳族和獨龍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產、生活用具獨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保存有原始圖騰崇拜的遺蹟,有“伴朵”、“迪母瓦”、“盍什”等民俗節日.怒族有“仙女節”、獨龍族有“卡雀哇”等民俗節日。他們穿自制的麻布衣、火草衣,顯得古樸大方。傈僳、怒、獨龍等民族性格豪爽,熱情好客,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怒江地區民俗豐富多彩,尤以傈僳族的刀杆節,獨龍族的鏢牛習俗最為獨特。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教、天主教、基督教並存。

怒江是我省高山河谷探險和考察民俗的重要旅遊區,六庫距昆明635公里,至大理235公里,至保山150公里。有公路接320國道,即滇緬公路,通往昆明、大理、保山等地,瀘水縣的片馬為省級邊境口岸。

奔騰的怒江,彷彿是一條被激怒了的金色大蟒,自北向南奔騰而來。洶湧澎湃的江水,衝擊着石崖,震撼着山谷,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像怒江這樣狂暴、險惡的河流,只有到此旅行,親自耳聞目睹,才能體會到怒江這個名字真是取得太妙了——這是一條真正的憤怒之河啊!

這條流貫中國西南橫斷山脈的大江,源出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上游叫黑水河,藏名叫“拉曲卡”。經過西藏、雲南,出境流入緬甸後,稱為薩爾温江。它全長3200公里,在中國境內有1540公里.怒江兩岸,東邊是怒山(又名碧羅雪山),西邊是高黎貢山,許多山峯海拔超過4000米,峯頂積雪皚皚,而河牀海拔只有七八百米,江面與山巔高差達3000米左右,為中國最著名的大峽谷。據説,怒江峽谷,全長310公里,平均深度200O米,僅次於世界最著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全長348公里,深度1737.4米),為世界第二大峽谷。

月亮石是谷中的一大奇景,從公路上遙看,清晰可見山峯拖着一輪園月。實際上,這是高黎貢山的一座巖峯開了一個約100米高、直徑45米的豎橢圓行大洞,可以窺見山背面的天空。怒江兩岸盡是高山夾峙,峭壁千仞,危巖磷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由於江水長年累月的沖刷,有的甚至形成向江面傾斜欲倒的險崖。當地有一首順口溜形容怒江峽谷:“上山到雲端,下山入深淵;巖羊無路走,猴子也發愁。”

這裏實在找不到什麼平地。沿江公路,不是削坡而築,便是炸石掏巖,硬把公路嵌進山崖裏。遠遠看去,這條造價比一般公路高出三倍的山間公路,就像一條風中的黃色綢帶,飄拂在懸崖深谷之間。歷史上,怒江曾使一些勇敢善戰的英雄為之駐足。相傳,三國時代蜀國宰相諸葛亮曾帶兵遠征到這裏,當他聽到部下報告“一十卒未過二三死”時,這位著名的軍事家只得搖着鵝毛扇歎息道:天塹為阻,人力弗能。

1942年,日本侵略軍佔領緬甸後,妄想東渡怒江,進攻中國西南腹地。可是,由於當地人民的-和怒江天險的阻隔,也使他們最後望而卻步了。

從前,高山深峽的阻隔,民族之間的壓迫,使這裏連鹽巴一類的生活必需品,也缺得出奇。不少人一年只能吃到幾次鹽,有些老人臨終前的最後希望是吃到一次鹽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yunnan/6rnv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