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南導遊詞 >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7篇)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7篇)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7篇)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

普美女書文化村是上江圩鎮的一個自然村,位於縣城的東南方,離縣城18公里。該村四面瀟水環繞,風景秀麗,民風純樸,是一個面積近6平方公里的倒葫蘆沙洲,同時也是女書傳人高銀仙的故里。女書是流傳於江永上江圩一帶人類迄今發現的唯一性別文字,堪稱中華文化之瑰寶,世界文字之奇觀20__年,江永女書作為全國48件之一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江永縣委、政府為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精髓,籌資260餘萬元在普美吊橋及通往女書園和女書園後面竹林的砂石路。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普美吊橋,它可是通往神祕女書島的唯一途徑。請大家跟我一同踏上吊橋,走進女書村。各位朋友,走在吊橋之上,是不是有行走於雲端的飄逸之感?不過請大家不要擔心,我們當地有這樣兩句話:“搖一搖,身體健康百事好;蕩一蕩,事業財運更加旺!”讓我們一起來搖一搖,蕩一蕩吧。咱們剛才是搖搖蕩蕩過了吊橋。現在咱們可是真真正正地踏上普美女書文化村了。請大家看腳下,迎面而來的是女書體的“祝君一帆風順”。各位朋友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女書體與漢字體的差異。不難看出,漢字是方方正正,而女書體則是呈斜菱形,字體非常娟秀,宛如妙齡少女婀娜的身姿。順便告訴大家,要想學着書寫女書字體,書寫方法得從右至左,從上至下。請大家看咱們右前方的建築,它是普美女書文化村的村牌,以摺扇和方巾構成其造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女書作為女人之間傳情達意的一種文字載體,通常是書寫、記錄在四種物體之上:一是布帛,二是紙片,三是摺扇,四是方巾。在上江圩一帶婦女當中,又最喜歡將女書書寫與手帕與方巾來構成其造型了。所以我們普美村村牌就選用摺扇與方巾來構成其造型了。大家不妨在此合影留戀,記錄這神奇的女書揭祕之旅。各位朋友,現在咱們來到了“女書園”。女書園是搶救、保護、開發女書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宣傳女書文化的重要窗口。該園建成於20__年10月,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女書園採用古樸典雅美觀實用的仿清式建築,它的建設風格體現了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園內有前廳後院,前廳是供遊人休閒娛樂的場所。後院設四廳一堂,左邊是綜合廳、女書工藝品銷售廳。園子的中間開辦了女書學堂。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文選德為女書園提寫了園名。女書園通過文字、圖片、音像等形式,展示了女書原件文獻、作品、工藝、書法、學術成果與民俗風情。從女書的發現到女書在學術界的影響,從女書藝術到女書書畫,從對女書的搶救、保護到女書文化的發展前景,較為全面地介紹和藝術再現了女書文化厚重的和獨特的人文魅力。自建園以來,海內外學者和遊客慕名前來考察觀光。女書園不僅成為了女書文化研究發展的中心基地,同時也是一處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景區。現在就請各位朋友隨我一同走進神奇的女書世界。朋友們。咱們現在所在之地是女書學堂。一進入女書學堂,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中央這幅畫像。這畫像上畫的是何許人呢?是不是女書的創始人呢?其實不然,這畫像裏的人物名叫“婆王”。“婆王”是集所有婦女美德於一身的一位女性,是我們江永婦女心目中的神,她的地位就相當於福建、台灣同胞心目中的“媽祖”。她能保佑我們的家庭幸福,生活美滿。可為什麼會在女書學堂裏懸掛“婆王”畫像呢?這是因為她與我們一個重要的女書活動有關,是什麼呢?待會兒我再向大家解釋。看過了“婆王”像,我再向大家介紹一下“女書學堂”。“女書學堂”逢雙休日開課,由已故女書傳人高銀仙的孫女兒胡美月擔任教師,向前來學習的婦女傳授女書。如果大家感興趣,也可以加入其中學習,聽聽女書悠宛的吟唱,並請老師、學員們把你們的名字用女書寫在名卡上,帶回家作個紀念。各位朋友,這裏是女書綜合展廳。在這裏,大家可以瞭解到有關女書起源的傳説、女書的社會功能、發展前景、女書的學術研究成果等等。大家前面已經瞭解到,女書是婦女傳情達意的一種專用文字,可創造這種文字的女人究竟是誰呢?在這裏,我先請大家聽三個傳説。第一個傳説,是“皇妃造字”説。不知什麼朝代,江永縣有一個女子,山歌唱得好,女紅做得好,有許多的結拜姐妹,大家在一起過得很愉快。由於長得很漂亮,有一年被選到皇宮作了皇妃,離開了鄉親姐妹。她在那個充滿狡詐與殺機的環境中寢食不安、驚恐萬狀,日夜思念着自己家鄉的親人和結拜姐妹。為了表達思念之情,她根據做女紅的圖案創造了一種文字,寫信託人帶回家鄉,並轉告給那些與她一起做女紅的結拜姐妹,怎樣去識別這些字的意思。從那以後,這種文字就在江永縣的婦女中流傳開來。第二個傳説,是“盤巧造字”説。很久以前,江永縣桐口村出了一個盤巧姑娘,她3歲會唱歌,7歲會繡花,長到18歲沒有一樣不精通。周圍一帶的姑娘都喜歡與她結拜,一起唱歌,一起做女紅。

有一天,盤巧一個人上山割草,官府獵隊發現她長得很漂亮,就把她搶到道州府去。盤巧在官府中過着奴隸一樣的生活。終於有一天,她想出了一個辦法,她根據過去與結拜姐妹一起織花邊、做花樣的圖案,創造了一種文字,一天造一個,3年造了1080個字。她用這些字寫了一封信,帶回到家鄉,姐妹們最先認出這些字,知道她原來被關在道州府裏。她的親人趕到了道州府,把她接了回來。從此以後,這種文字廣泛流行,代代相傳。第三個傳説,是“九斤姑娘造字”説。九斤姑娘的傳説是這樣:古時候桐口村有個姑娘生下來九斤重,大家叫她九斤姑娘。長大後,她女紅做得好,歌唱得好,聰明能幹,幾十裏以內的許多姑娘都是她的結拜姐妹。結拜姐妹之間交流感情,互通信息,需要通信,但是大家都不識字。九斤姑娘創造了女書文字,從此以後結拜姐妹之間就用女書文字書信來往。這些故事都很優美,也很神祕,正如同我們的女書起源一樣撲朔迷離。由於女書“人死書焚”的習俗,很多女書原件都已不存在。目前發現最早的女書原件是明朝的,最多的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的。現在專家學者們有各種不同的説法,有的説女書是唐朝以後起源的,有些説女書屬於先秦文字,有些甚至説女書比甲骨文還早出現,是母系氏族時期的產物。但是女書究竟起源於何時?可以説這還是一個千古之謎,還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答案。説到女書,就還得向大家介紹一下女書作品。女書作品有兩類,一類是當地婦女自己創作的,反映當地婦女生活、勞動=愛情家庭的,如《盧八女》、《楊細細》等;另一類女書作品是將當地漢字敍事詩翻譯成女書敍事詩,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王氏女》等,女書作品一般為五言和七言詩,多為吟唱作品。女書的流傳,其實與我們當地的一些民俗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説“拜婆王”。每年到農曆五月初十,江永縣的婦女和姑娘們會到花山廟去拜祭“婆王”。在拜祭之前,她們會把自己的心事用女書書寫在紙扇、方巾或宣紙上。在給“婆王”燒過香紙後,跪拜在“婆王”像前吟唱書寫好的女書。吟唱完畢,就將女書焚燒給“婆王”,希望“婆王”能不忘自己的許願,保佑自己的願望得以實現。説到這裏,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為什麼“女書學堂”裏懸掛婆王的畫像了吧。女書在另一個我們的民俗節慶當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鬥牛節”。每到四月初八這一天,男人們會趕着牛牯到野外去鬥牛,看誰家的牛勇敢、兇猛。而女孩則會在這一天帶上點心、或者柴米、油鹽、菜餚到野外去“打平夥”,也就是聚餐。同時也藉此機會與自己年齡相仿、志趣相投的女子結拜姐妹。女書作品,通常就是作為姐妹間的信物互相傳送。結為姐妹的婦女,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常以女書書信往來。往往女書作品都會成為她們一生的珍藏。此外,女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記錄女孩子在出嫁時一般長輩與朋友之間的教誨與祝福。江永一帶女孩出嫁一般都要“坐歌堂”。“坐歌堂”的風俗不為江永所獨有,但是坐歌堂贈送女書作品的風俗卻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歌堂要坐三天,第一、二天為小歌堂,第三天為大歌堂。小歌堂時,新娘母親、舅母、姑嫂會用吟唱的方式教誨新娘為人婦後如何服待夫婿、孝順公婆,和睦妯娌;新娘的姐妹們會逐一回憶同新娘以往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到了第三天大歌堂時,新娘會一一回應長輩及姐妹,表達自己出閣後會繼續孝順父母、長輩,不忘姐妹情意的心情。在這時,新娘的好友就會用女書把這三天吟唱的內容記錄下來。到新娘出嫁後第三天回門時,姐妹們會將“坐歌堂”時記錄下來的內容裝訂成冊。封面、封底用藍布、花邊裝禎好,製成三朝書送給新娘。這三朝書一般為13頁或17頁,女友們只是寫前幾頁,其餘的留給新娘記錄以後的婚姻生活。而“三朝書”也是婦女們最珍愛的禮物。前面我們提到了普美村是已故女書傳人高銀仙的故居地,那大家想不想一睹高銀仙的尊容呢?請各位往這邊看,這裏有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三位分別是陽煥宜、義年華和高銀仙,她們是結拜姐妹。最右邊是就是高銀仙,中間的是義年華,左邊的是陽煥宜。陽煥宜是目前唯一健在的老一輩女書傳人,現在生活在銅山嶺農場的河淵村,已經98歲高齡了。假如你問她多大年齡,她不記得了。可若你同她一提起女書,她還能為你吟唱女書作品,為你提寫女書。中間的這位義年華老人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書傳人,她不僅能吟唱、書寫女書作品,而且還能創作女書作品。她為學者、專家研究江永女書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並且正是因為她,才有了我縣本土女書的研究者——周碩沂先生。此話由何説起呢?待會咱們參觀書畫展廳時,我再告訴大家。看到這裏,也許有的朋友會納悶。這樣一種深閨裏的文字是如何走出閨門,為專家、學者、世人所發現的呢?最早面世又是何時呢?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上江圩一帶有一名婦女獨自去北京尋訪自己在那工作的兒子。到達北京下火車後,又陰差陽錯地與前來接站的兒子失之交臂,車站的民警詢問她要去的地址,這位婦女又不會説普通話,讓她書寫下來,她寫的卻又不是漢字。而是女書。後來民警們又從婦女的袋裏發現書寫女書的小冊子。當時人們還未曾認知女書,卻又隱隱約約感覺到這些看不懂的符號是一種文字。在那個年代,這引起了民警的高度警惕——不會是一種特務文字吧?於是上報了國家安全部門。後來幾經周折,才弄明白這是一種地域性婦女專用文字——江永女書。那麼最早研究女書的又是誰呢?他就是江永縣文化館前館員周碩沂先生。他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收集、整理女書原件、研究女書文字。現在,我國研究女書的主要專家學者有武漢大學的宮哲兵教授和清華大學的趙麗明教授。國外主要有美國哈佛大學的史凱珊教授等。她們從八十年代初開始研究女書,長期居住在江永,與老一輩女書傳人及女書流傳地的婦女同起居、共勞作,獲得了許多詳實而珍貴的資料,與她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像史凱珊教授,她在桐口村一住就是半年。專家學者就女書還出版了許多專著,大家可以到展銷廳去購買。現在整個普美村女書文化村正在規劃建設為集體休閒娛樂、購物、女書學習、研究於一體的度假觀光勝地。村裏將興建女書碑林、女書演藝廳、劃舟場、垂釣場、瑤家小吃街、女書工藝品街等等。我們衷心邀請各位朋友到那時再來普美女書文化村觀光,相信能給你全新的、更美的感受。接下來請各位朋友隨我走進女紅廳,去看看當地婦女用靈巧雙手創造的精美的女紅工藝品及一些女紅器具。女紅是婦女們織布、刺繡等手工作品的統稱。過去上江圩一帶的婦女裹小腳,不下地勞作,一般在繡樓做女紅,稱之為“樓上女”。在女紅廳裏大家可以看到有織布機、紡紗機,在那邊還有一些工藝品。請大家慢慢參觀,下一站我們去參觀女書書畫作品展示廳。書畫作品展示廳展示的是最早研究、整理女書的學者周碩沂先生的書畫作品。周碩沂先生是位男士,是如何學習進而瞭解女書的呢?這就離不開我們的綜合戰事廳見過的義年華老人了。周碩沂先生是義年華老人的外甥。五十年代中期,由於歷史原因,周碩沂先生被迫離開了工作崗位回到了家裏。一次他到義年華家中做客,意外地發現姨娘正在書寫一種斜菱形的文字符號,並且寫好之後還能看着用方言吟唱。這讓周碩沂大為驚奇,就央求着姨娘傳授自己。義年華老人是位開明的女性,她破除了女書傳女不傳男的禁律,將終身所學傳授給了周碩沂。可以説周碩沂先生今天研究女書有這麼深的造詣,與義年華老人的幫助是密不可分的。這裏的書畫作品有女書原件摘錄,也有名詩、名句的女書譯文,大家不妨細細品位。這是我們參觀女書園的最後一站——女書工藝品展銷廳。大家可以在這選購稱心的女書工藝品,帶回家中做個紀念。待會兒我們將登上小木舟,漂游女書河。各位朋友,咱們現在即將展開女書河之旅。旅途全程五十分鐘,沿途大家可看到高銀仙墓、 荊田古村風貌、桐口鳴鳳閣等景點。另外,還可以欣賞沿途參天古木的葱翠,青竹搖曳的婀娜,水下綠洲的搖曳,以及享受碧波身邊蕩,魚兒水中游的美景。現在就請船老大撐起竹籬起程吧。各位朋友,請往右看。在對面山頭上,青柏掩映着的就是已故女書傳人高銀仙的墓地。高銀仙的墓地前矗立着兩塊墓碑,一塊是後人為其立的漢字碑,一塊是宮哲兵教授為其立的女書碑。高銀仙生前為保護江永女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現在她已與世長辭,但她的墓地面向着普美村,似乎還在默默地關注着普美村的發展,關注着女書的流傳。經過三十分鐘的遊程,我們即將到達傳説中皇妃造字的荊田村。現在,在我們前面出現了長約1.5公里的竹林小巷。請大家注意觀賞清澈河底搖曳着的水草。這可是一片美麗的水下綠洲,自由穿梭的魚兒彷彿就是塞外草原上奔馳的駿馬。正是這麼美的女書河才孕育出了這麼靈秀的江永女子,才有了這千古奇字—江永女書。穿過幽靜的小巷,我們現在到達了荊田古村,荊田村的傳説中的皇妃的故鄉,讓我們踏上古村,去領略一下古村風貌吧。各位朋友,是不是一上岸後就被眼前這株大樹吸引了吧?這是一株古樟,已有六百多歲高齡了,現在仍然枝繁葉茂,是荊田村的“風景”樹,鎮村之寶。他的直徑需七個成年人環抱,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試。眼前的古村從宋時開始名叫荊田,現在大家看到的民居建築大多是明時的建築。如果大家想進一步瞭解江永一帶民居特點,等到咱們參觀千年古村上甘棠時,我再陪同各位細細品位。咱們現在先前往渡口,擺渡去桐口村,看看立在那兒的鳴鳳閣。眼前是“鳴鳳閣”共三層,高12米,為青磚木結構。以前村裏會讀寫女書的婦女就在這“鳴鳳閣”裏讀寫女書,製作女書女紅。現在,它彷彿就是一座紀念碑,在這裏默默憑弔那些逝去的光陰。到這裏,咱們的女書揭祕之旅就暫告一個段落了。感謝各位朋友歸我工作的支持,希望女書村秀美的風光,女書的傳奇的故事,女書河盪漾的碧波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印象,歡迎大家再到普美村做客。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歡迎你們來到風光如畫的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

武陵源這個詞最早出自唐代山水詩人王維一首名叫《桃源行》的詩。詩中寫道:“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武陵源地處湖南省西北部,與慈利縣交界,南與張家界市永定接壤,西北與桑植縣毗連,整個景區包括張家界國森林公園、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風景區,方圓369平方公里,擁有三百多個景點,上千處潭、湖、溪、瀑,上萬種珍稀動植物,它以雄、奇、幽、野、秀、峻、險的景觀,贏得了“風景明珠”的美譽。解放前,由於閉塞,武陵源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認識”,不為別人所知曉。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武陵源才得以脱下神祕的面紗,展露出美妙的姿容。1998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組成武陵源地區,1992年武陵源以它“具有特別的和世界的價值”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此,武陵源以它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走遍全國,享譽全球。

下面,我們將遊覽黃龍洞,寶峯湖,從索索溪峪出境。在遊覽過程中,我重點給大家講解黃獅寨的閨門初開、天書寶匣、金鞭巖,天子山的天子峯、御筆峯以及索溪峪景區的黃龍洞、寶峯湖等景點。

現在我們前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它是1982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它不僅森林資源豐富,風景更是奇秀,有“別開生面張家界,境在五嶽黃山外”的美譽。論植物,他物種齊全,僅珍稀木本植物這一項就比整個歐洲高出一倍。它的森林覆蓋率達97.7%,被譽為“世界森林寶庫”。論山水,她有“三千翠微峯,八百琉璃水”。賞花卉,她奇花異草處處有,一年四季有花開。觀動物,飛禽走獸穿山而過,蟬鳴鳥叫伴人行。看特產,雕刻織錦般般有,花團錦簇色色新。張家界可以説是無處不美,無景不奇,無處不新。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踏上了黃獅寨遊覽線,當地有句民謠説,不登黃獅寨,枉到張家界。黃獅寨是張家界的制高點,登上黃獅寨,武陵園風光盡收眼底。黃獅寨位於森林公園西部,因為這裏山勢像雄師而得名。我們這次遊覽的第一個景點名叫“閨門初開”。

現在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大園門,進了這道門,我們就正式進入了自然風景區。園門左邊聳立的這座高大石柱,是人工建造的。上面書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9個金色大字是原林業部部長高德佔為慶祝91’中國湖南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而題寫的。大家看,這裏懸崖峭壁,高聳入雲,山勢極為狹窄,形成山門,因此被喻為“閨門初開”意思是説張家界這位美女打開房門向我們展示罕見的大面積石英砂巖峯林地貌。它的成因和地貌形態特徵既不同於桂林喀斯特地貌,有不同於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更不同於西北黃高原的黃土林。它的特點是溝谷幽深,石壁陡峭。三億八千萬年前,這裏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巖層逐步沉積形成積巖,經過複雜而漫長的成巖過程後,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總厚達五百六十米的大面積石英砂巖和部分石灰巖。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是,前者抗溶蝕,後者是可溶蝕的。我們後面將要遊覽到黃獅寨金鞭巖就主要是由石英砂巖構成的,黃龍洞是由石灰巖構成的。

現在我們來到天書寶匣。天書和寶匣在哪裏呢?大家看,對面山上有一個很像書匣的長方形盒子,上面有一個抽蓋已經被抽開了半截了。相傳古代有一個財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卻一輩子夢想做皇帝。於是他就到一座寺廟進香求神,上山找到一個寶匣,抽開一半,沒有見到天書,迷茫之中看見了只白鶴朝他飛來,以為仙鶴是來幫他取天書的,就往崖邊縱身一跳,於是命喪黃泉。寶匣至今抽蓋還有一半沒有關緊,那本天書依舊掛在天邊。在黃獅寨還有南天門、銅牆鐵壁等許多景點,同樣會讓你感到美不勝收。1981年世界著名攝影家簡慶福登上黃獅寨,曾感歎道;“踏遍名山千百座,方到天崖絕妙處”。

衡山導遊詞 ·張家界導遊詞 ·南嶽大廟導遊詞 ·天心閣導遊詞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風光如畫的金鞭溪。金鞭溪發源於土地埡,全長四十多華里。溪水由南向北,在慈利縣注入澧水。這裏溪水清澈見底,兩岸路綠樹成林,奇峯聳立,一種“人在山峽走,宛在畫圖中”的意境油然而生。現在矗立在我們面前的這300多米高的山峯就是我們仰慕已久、享譽中外的金鞭巖。大家抬頭看,金鞭巖四四方方,有稜有角,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像一把倒插在空中的利劍。它被譽為武源風景的一頂王冠,一大奇觀。人們讚美金鞭巖是“名山大川處處有,唯有金鞭奇上奇”。相傳這金鞭是秦始皇為了擴大疆域用來趕山鎮海的神鞭。金鞭巖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大家知道,我們地球上今天的地質構造格局主要形成於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的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燕山運動使歷史上沉積下來的數千米的中、古生代

地層產生褶皺,形成今天的武陵源隆起帶,武陵源就處於該隆起帶的邊緣。由於這一帶褶皺寬緩舒展的自然運動使風景內大部分地段的沉積巖傾角特別平緩,平緩疊置的巖層使山林石柱重心降低,層與層之間的摩擦係數加大,再加上石英砂巖本身固結力大和抗風化力強的特點,使景區內許多數百米高的像金鞭巖這樣高大山峯拔地而起。構成金鞭巖的石英砂巖還略帶金黃色,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尤其是夕陽西下之時,金鞭巖的鞭身會反射陽光,構成夕陽照金鞭的美麗景觀。請大家把目光移向金鞭旁邊的這塊山石,它的形成很像一隻老鷹,勾嘴瞪眼,略展翅膀,好像在守護着金鞭。它又為我們武陵源增添了一個奇特的景觀,叫做“神鷹護鞭”。1981那,著名畫家張文俊遊覽張家界後曾揮筆題詞説“青巖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桂林之秀,黃山之變化,諸山之美兼而有之,而青巖山之俏,為我平生之罕見。天工造化文明有,唯有金鞭奇上奇”。

各位朋友,游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我們現在前往有“中國峯林之王”美稱的天子山,天子山因明朝末年,當地土家族領袖向大昆曾率領農民在這座山上起義,自稱向王天子得名。天子山的最大特點是峯多、峯高、峯奇,層層疊疊,峯外有峯。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座山峯叫天子峯,海拔1200多米。它就像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統帥,身披鐵甲,右手握箭,好像正要指揮千軍萬馬出征。這個形象就是傳説中的向王天子,所以當地人們把這座山峯取名為天子峯。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請大家來看這座山峯,它的形狀像一支毛筆,名叫御筆峯。傳説這些山峯是由天子的御筆變化而來的,筆架上並排插有四支向王天子曾經用過的“筆”。御筆峯是天子山的驕傲,是武陵人的驕傲。畫家來到這裏鋪開畫夾,總是畫個夠;攝影師來到這裏,總要多拍一些鏡頭。據不可完全統計,僅國內,就有30多家畫報曾經以御筆峯的照片作為封面。

各位朋友,現在我從天子山下來,前往武陵源的最後一個景區——索溪峪。根據明末清初編撰的慈利縣誌記載:索溪峪是“以溪水形狀如繩索”而得名。索溪峪是三大景區中最大的一片,它大部分的地質地貌與張家界、天子山相同,屬砂巖峯林地貌,但在它的東邊有一大片溶洞羣,是由石灰巖構成的,屬喀斯特地貌,這是前兩大景區所沒有的。現在讓我們進入有地下魔宮之稱的黃龍洞。黃龍洞彎彎曲曲向北延伸,大大小小的支洞總長度有十多公里,它就像一株古樹錯節盤根,散發出去,形成洞外洞、樓外樓、天外天等景觀,那麼這些景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大家知道在這石灰巖分佈地帶,由於巖石具有可溶性,雨水多,沿構造裂隙溶蝕因而形成石灰巖溶峯和溶洞,所以這裏的巖溶地質作用強烈,地表和地下巖溶都很發育。在這裏,我們主要欣賞由石筍形成的石鐘乳、石琴、石柱、石花等景觀,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塊平地是洞內最大的廳堂,也就是六大奇觀之一的黃龍宮,面積有一萬多平方米,我們頭上是一個巨大的窟窿,就像一口懸掛着的倒置的鍋。窟窿下面是各種造型的石筍,有的像頂天立地的柱子,有的像直插長空的利劍,各位朋友,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大家看那尊石筍像什麼?對啦,這位朋友説得對,它像沙漠裏的駱駝,那麼這一尊呢?再發揮一下想象,對,像童子拜觀音,種.種形態都是天然塑成的,大家看這石壁上下垂的石藤如同象牙嵌玉壁。又像長鞭掛龍庭。真是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離開黃龍宮,我們來到石琴廳。這萬里的石柱有一個特點,如果你用軟木棒敲擊石柱,它能發出清晰的樂音,同時整個石琴廳都發出共鳴。現在我們來到明珠池旁,大家看這三道從五十米高處的三座峯窩狀的石窟中瀉出的瀑布,落入明珠池,濺起層層泡沫,池裏浸浴着各色光滑圓溜的石珠,像一顆顆巨大的珍珠閃爍光芒,因此黃龍洞還有“地下明珠”的美稱。

(在寶峯湖上船前)好,各位朋友,我們游完黃龍洞仙境,現在來到了有“人間瑤池“之稱的寶峯湖。寶峯湖是70年代由人工修建的一座長約2.5公里的多功能水庫,是索溪峪景區中一處人工美化了的自然景觀,它和周圍的山峯以及壩口電站,構成別有洞天的奇景。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寫在別有洞天入口的那副對聯,”“鷹卧瑤池待龜出,神遊洞天秉燭來”,它高度概括了寶峯湖四周的主要景觀,大家看,湖中那個特色景點叫做“金龜戲水”,湖的北側那座山峯叫鷹卧寨,它就像一隻巨雕,正盯着湖中的“金龜”,好像他隨時可以將龜抓去。壩的正面是神遊峯,旁邊是蠟燭峯,像一支巨蠟佇立在湖邊,彷彿天上神仙參觀“別有洞天”還要秉燭夜遊,大家如果有興致,可以乘船在湖中漫遊,當你坐在船上,環顧四周,千山聳翠,俯視水中,倒影慢移,碧水照得羣峯綠,人面桃花水映紅,你好像就在一幅翠綠的山水畫中漫遊。當你劃到湖心島時,你還能看到島上“十女梳粧”,“金龜戲水”等特色景點,我想天上王母娘娘的瑤池也不過如此。

原中科院院長,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周光召教授讚美武陵源是“此景未必天上有,人間只應武陵尋”。我們這次武陵源之旅也就要結束了,但願這次遊覽給您留下美好的記憶!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鳳凰古城做客。鳳凰是個風景秀麗的好地方,名勝古蹟很多,歷來是人們遊覽的勝地,城內的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現在仍是風采依然;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唐代修建的黃絲橋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鳳凰不但風景秀美,而且人傑地靈。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鳳凰人。《邊城》、《湘女蕭蕭》、《湘西剿匪記》等十多部影視劇也曾在這裏拍攝。

這裏就是我國著名作家和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的故居。

沈從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於清朝同治元年所建。1920xx年12月28日,沈從文先生就誕生在這一座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裏,並在這裏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1920xx年,沈先生隻身來到北京,開始了他從文的艱苦生涯,創作了《邊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學作品,不久就蜚聲中國文壇,幾乎與年長他20多歲的魯迅先生齊名。20世紀50年代之後,沈先生潛心於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寫出了驚世之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先生的作品與人品表現出了強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謙遜、勤奮、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創作的500多萬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學瑰寶,給後人研究舊中國和舊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這裏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齡先生就出生在這間小平房裏。熊先生少年時期就具有憂國憂民之心,9歲的時侯,他的私塾教師出了一副上聯:“栽數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對出了下聯:“鑿一池水,窺天地盈虛。”一時被傳為佳話。熊先生成名以後,積極主張維新變法,曾創辦《湘報》、時務學堂和常德西路師範學校,是湖南與譚嗣同齊名的維新派中堅。後來,熊先生出任東三省財政監理官、熱河都統、財政總長等職務,1920xx年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政府總理,當時的這一任政府被輿論界稱為“才子內閣”。後來,因為熊先生反對袁世凱獨裁,被袁世凱逼迫解散內閣,辭去總理職務。1937年12月5日,熊希齡先生病故於香港,享年67歲。

在這條旅遊商品一條街上,有很多苗族的民間工藝品供大家選購和參觀,還有別具一格的扎染工藝品和蠟染。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橋,這座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清朝康熙九年又經過加修,橋面上原有吊腳樓亭,1956年修公路的時候,原來的樓亭和兩側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橋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曆史的舊吊腳樓。吊腳樓下是鳳凰傳統體育節目——賽龍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當年的官道,到達的這是沈從文的墓地。這裏看到的是黃永玉先生為紀念表叔沈從文而題寫的銘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沈先生的墓地沒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塊原始狀態的五色石矗立其間;這裏沒有雕欄玉砌的裝飾物,只有一條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橫貫其間,象徵着沈先生永遠與普通民眾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這條沱江裏,一半就葬在這塊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這條沱江,發源於大地又迴歸大地;他像陪伴他的這塊五色石,來源於大地又迴歸大地!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4

波月洞鑲嵌在冷水江市北郊太一山西麓。太一山,相傳為古神東方太一住之寺,故此得名。站在冷水江市同興鄉位置遙遙西望,太一山與鄰近的白石嶺、野雞坡連成一片,酷似一仰卧美女,故這一片又稱為美女山。只可惜中間被巖裏峭壁攔腰截斷,留下了一個永遠的遺憾。關於巖裏峭壁,這裏流傳着一個古老而又悲壯的故事;相傳伏羲死後女媧改嫁給了東方太一,兩人在太一山上居住下來。這裏古木參天,山青水秀,更無塵煙紛爭,兩人相親相愛,日子過得美美滿滿。但好景不長,幾年後,尢朝南方大喊,請東方太一急往救援。東方太一應聲而起,,欲往北助戰。女媧情知此去凶多吉少,出於恩愛,她死死拖住東方太一的腿不讓遠征。尤遠遠看到兒女情長的一幕,氣得七竊冒煙,大叫一女子誤我!"將手中板斧往南一扔,板斧不偏不倚落下來,將女媧攔腰砍成兩截,方使東方太一脱身。但因女媧阻擋出徵耽誤了時間,東方太一趕至涿鹿時,尢已身首異處。而女媧也因了尤的一板斧,落了個屍身不全,永遠卧在冷水江。太一山在女媧的雙乳部分,波月洞,則深潛於女媧的股溝之中。

波月洞原名芙蓉洞,又名神仙洞,過去是鄉民求雨的地方,後改名為波月洞。

波月洞的奇觀形成,始於距今兩千八百萬的新第三紀前後。那時的冷水江高濕多雨為巖溶形成提供了自然條件。在此之前,頻繁的地殼運動,在地表層造就了大量的孔隙和斷層。含二氧化碳的地表水沿巖層孔隙、裂縫向下滲流時不斷溶蝕周圍的巖石,水中含有較多的重碳酸鈣,進入洞穴後,由於濕度、壓力均發生變化,部分二氧化碳溢出,重碳酸鈣分解形成碳酸鈣沉積物,再從洞穴縫隙中滴下,經千百萬年的凝積,成為石簾石幔。隨水滴下來的沉積物堆積為石鐘乳,幻化為千姿百態的石幔石簾與石筍。石幔石簾一年年往下長,石筍一年年往上長,又經千百萬年的積累,上下相連,形成石柱;飄霧中攜帶的碳酸鈣,不斷積附在石筍、石壁、石堆上,形成顆顆"楊梅"、串串"葡萄"、叢叢"珊瑚"和"朵朵"海石花";形成中,金屬離子的參與,賦予了它們五光十色的外貌。大自然實是一位神奇的藝術大師,它留給人類一座瑰麗無比的藝術宮殿。

波月洞不僅是一座神奇的地下藝術宮殿,而且是一座難得的地下考古博物館。洞內有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水牛頭骨化石、鵝耳櫟樹葉化石,第四紀河流沖積物與資江兩岸第二級附地相似的砂石與土壤。在波月洞附近的長綃洞內,存有古陶器碎片,對研究古水文、古地貌、古土壤、古生物等古地理環境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波月洞自八十年代開放後,參觀遊覽者絡繹不絕。法國、意大利和國內許多溶巖研究專家與學者將之譽為"亞洲第一溶洞",曾引起國內外幾十家報刊爭相報道,轟動世界。中央電視台《西遊記》電視劇組慕名前來,"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無底洞"續集都在洞中拍攝,以後隔三差五有電影、電視劇組進洞拍攝外景,波月洞成為一顆引人注目的旅遊和影視"明星"。中央和湖南省到過冷水江的領導無一不被波月洞的美景奇觀所拍服,有的讚不絕口,有的欣然題詞,有的填詩賦感,有的撰文憶遊。

在改革開放中經過十幾年建設的波月洞,洞周方圓幾裏的山坡已綠樹成蔭,風景如畫;層林掩映樓堂,山窪坐立巨佛,洞前僧尼頌經,鳥語花香中充滿歡聲笑語,撲朔迷離裏頻發讚歎與驚奇。景區服務設施齊全,是湖南的旅遊瑰寶。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叫羅__,你們可以叫我小羅。很高興可以成為你們本次遊覽的導遊。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遊覽嶽麓山。我們將一起度過愉快的一天。

這裏就是嶽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嶽七十二峯之一。它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於長沙市區西面。

我們現在位於嶽麓山山腳,請大家和我一起看,這邊這座瓦片上長滿苔蘚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嶽麓書院。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與白麓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它歷史悠久,始建於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此講學。

我們繼續往上走,看,這就是“愛晚亭”。四根紅豔豔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樹一樣,筆直地挺立在我們的眼前,支撐着這兩層綠油油的屋頂。從遠處看,活像一棵大樹。與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頂上還有着“愛晚亭”三個閃閃發光的金色大字。

愛晚亭原名是“紅葉亭”,後來由於著名的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才改名為“愛晚亭”。它還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

嶽麓山還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名勝,説也説不盡。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會兒我們再一起去瀏覽更美麗、更精彩的景點。請大家注意“休息時千萬不要跑到太遠的地方去,就在附近休息;以免掉隊,要注意安全,我們20分鐘以後在這裏集合!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剛才我們旅遊車經過的地方是長沙火車站,它於1975年動工,1977年竣工,當時與北京火車站、廣州火車站並稱為中國三大火車站,同時在它建成的時候也是當時國內的十大建築之一。在全國鐵道網上一共有十六個鐵道局兩個鐵道集團公司,可以説每天發行的火車趟次不計其數,其中有一趟次火車非常特別,它就是T1次火車。T1次火車起點是北京,終點站是長沙。我們從感情上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象徵意義,是湖南人毛澤東締造了新中國,湖南長沙永遠跟首都北京脈絡相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長沙火車站的主體建築是一座鐘樓,它每到整點都會響起<<東方紅>>這首歌曲。它的造型是一支火炬,也有的朋友説它像一個紅紅火火的小辣椒象徵着湖南人民的耿直和血性。

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平坦大道就是五一大道,五一大道始建於1951年所以叫五一路,五一路東起火車站,西至湘江一大橋,全長4138米。它是長沙的主幹道之一也是長沙整個城區東西向的中軸線,原來是比較窄的,路面僅19米寬,在20_年由省政府出資6個多億重修了五一大道,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的五一大道車水馬龍、井然有序,往返有八個機動車道均寬達到60米。五一大道是長沙最直、最長、最寬、也是最漂亮的一條城市中心大道,它所經過的地方都是長沙市最繁華的地段,像長沙市人氣最旺的商業步行街黃興南路步行街就在它的南側。

長沙市的城建尤其是道路方面的修建在20_年後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關於長沙市修路還有着這樣一個小故事在民間流傳。據説在98年_大召開時,湖南省原省長張雲川同志受到了____的親自接待,總理是地地道道的長沙縣人,他當時就用長沙話對張省長説了這樣一句話:“小張啊,你回去要搞點路,要多搞點路。”長沙方言的意思就是多做點實事,為老百姓做點好事。而張省長並不是當地人,他就以為總理是要他多修點路,所以很多城市主幹道都是近幾年修好的,像沿江大道、黃興南路、解放西路等。從20_年開始到20_年,長沙市城建投資多達750多個億使長沙市的市容市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小陳注意到,我們團裏面有些朋友一直在向車窗外面張望,大家是不是在關注街道兩邊的綠化呀?細心的朋友可能看到了道路兩旁有兩排樹木,靠近路面的大葉子的樹種是我們湖南的省樹廣玉蘭,它也是毛主席非常喜歡的一種樹種,如果有去過韶山滴水洞的朋友就知道在滴水洞一號樓外面就有很多高大壯碩的玉蘭樹。裏邊那一排小樹葉的是香樟樹,那是長沙的市樹,我們日常家居所生活所用到的樟腦丸就是樟木的樹葉提煉出來的。樟木製作的傢俱也是上好的傢俱,防蟲防蛀經久耐用。大家都知道我們湖南是四大名繡之一湘繡的發源地,高檔的湘繡繡品都是用真絲絲線在真絲織物上繡制而成,要注意防潮防黴防蟲,如果用香樟木製箱存放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蟲子咬壞,以前的時候在農村女兒出嫁時母親要送一口樟木箱存放被面被套就是這個道理。香樟樹一般生長在長江以南,我們團裏面北方的朋友可能比較少見到,不過沒有關係,到了張家界景區以後裏面漫山遍野都是,大家可以走近了細看。

説完省樹、市樹,小陳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湖南的省花和長沙的市花。湖南的省花是芙蓉花,因湖南江湖河道縱橫交錯,漢唐以來就遍植荷花和木蓮,唐朝詩人譚用之曾在《秋宿湘江遇雨》中寫到:“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裏邊的芙蓉國借指湖南,1961年,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一詩中也有“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一句,使這一簡稱更加聞名於世長沙市的市花叫杜鵑花,別名叫映山紅,是一種常見的觀賞花卉,全國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杜鵑花也是毛主席家鄉韶山市的市花,在毛主席誕辰100週年之際原本三四月開放的杜鵑花在寒冬臘月競相開放成為當時的一大奇觀。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在芙蓉廣場,它是五一大道沿途大大小小五個廣場中比較大的一個,因位於與五一路相交的芙蓉路而得名。芙蓉路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交通主幹道,它也是長沙市的金融一條街,它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家銀行或證卷公司,是長沙市寸土寸金的商業街。隨着湖南省內長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芙蓉路也與時俱進逐漸延伸目前全長接近50公里,它早在20_年就超過北京市長安路成為國內目前最長的城市公路,被譽為“中華第一路”。

大家現在注意看廣場中心位置,廣場中間有一個名叫“瀏陽河”的美女雕塑。它塑造的是一個長髮迎風飄揚的女神手拉小提琴的形象,她的頭髮彎彎繞繞細數一下一共有九道彎,它代表的就是我省境內一條有名的河流---瀏陽河。另外,這個塑像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她的頭髮上很多五線譜,完整的拼出來就是《瀏陽河》這首曲子。<<瀏陽河>>是湘籍歌唱家李谷一唱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歌,瀏陽河在哪裏咧,就在我們長沙市東邊,如果從機場過來就要經過瀏陽河大橋。

我們現在的位置已經在芙蓉路上了。可能很多朋友是第一次到湖南到長沙,接下來小陳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讓大家對我們人傑地靈的三湘大地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瞭解。湖南地處長江中游,周邊與江西、重慶、貴州、廣東、廣西,湖北交界,因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而稱“湖南”。它又簡稱湘,又稱瀟湘,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在全國排第11位,人口6662萬,最全國人口大省之一在全國排第7位。湖南下轄13個市、1個自治州,我們此次行程就要經過其中的長沙市益陽市常德市及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張家界市,沿途小陳都會做相應的介紹的。湖南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發源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生息繁衍。湖南古屬楚國,公元前220_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長沙郡”,唐朝設“湖南觀察使”衙署,宋朝設“湖南路”,明朝設“湖廣行省”、清朝設“湖南省”。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均設湖南省。

吃的方面,小陳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再説,我估計有朋友要流口水了。我們來説説最後一個部份,長沙有什麼特色工藝品。長沙有名的特色工藝品只有三樣,號稱“長沙三絕”,“長沙三絕”是指,菊花石雕、中國紅瓷器和湘繡。第一絕菊花石雕取材於長沙瀏陽市瀏陽河底石叢之中,其花紋生成於兩億多年以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貴奇石。菊花石雕始於乾隆年間,當時民眾取石砌壩,發現石中含菊花,於是開設“補天石”作坊,採用此類石頭雕成硯池,磨出墨汁,久潤不幹,具“奇石質潤,色緊而聲清”,深受人們喜愛。早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菊花石雕“梅、蘭、竹、菊”橫屏參展,與貴州茅台酒一起榮獲金獎,震驚世界,老外們都驚歎“石頭能開花”,從此菊花石享譽全球。毛主席也有一方他十分珍愛的硯台,就是用菊花石製成的。第二絕是中國紅瓷器。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和“中國”的單詞都是china,可見瓷器在中華文明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中瓷器也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小到一個勺,大到一個碗,比比皆是,隨處可見,最便宜的才幾毛錢一個。便宜的我們看得多了,最貴的我們看得少,中國瓷器中最貴的是一個叫“鬼谷子下山圖”的元代青花瓷缸,創下了2。3個億的拍賣價格。就那麼一個缸子,裝水喝不了一天,如果賣了存在銀行裏面吃利息,一年可以產生利息----元,每天要花----元才能花掉它產生的利息。中國有名的瓷器種類有很多,唐三彩,越瓷,宋元青花,都是有名的瓷器,不過再有名,也少了一種顏色。什麼顏色呢?大紅色。在20_年5月11日之前的所有瓷器,現代的也好古代的也好,國內的也好國外的也好,都沒有大紅色這個顏色。這種大紅瓷器是20_年在長沙研製成功的,被命名為“中國紅”。

第三絕叫湘繡,也是小陳要重點給大家介紹的一絕。全國有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湖南的湘繡是四大名繡之一。説湘繡也不是整個湖南都有,它只流傳於湖南長沙一帶,湘繡之源在長沙縣的沙坪鎮。那個地方小陳帶團去過,那裏的婦女世代以刺繡為生活,一輩子不拿鋤頭不幹重活,因為要保護好手指,這樣才能飛針走絲,因為用眼過度的緣故,那裏的老婦人眼睛多半不好。湘繡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西漢時期,湘繡做工就達到一個令後人驚訝讚歎的程度。馬王堆漢墓裏面出土了一件衣服,衣長128釐米,袖長195釐米,袖口寬29釐米,腰寬48釐米,下襬寬49釐米,這件衣服比較大,姚明穿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麼大的一件衣服有多重呢?只有48克,不到一兩。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用現代的科技沒有辦法做出來。上世紀二十年代國父孫中山先生過世時,他的棺材外面包裹的棺罩就是用的湘繡。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湘繡出盡風頭。當時,湖南省主席何鍵把一件送去參加展覽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半身湘繡像贈送給羅斯福本人,引起轟動。現在這幅繡像藏於芝加哥亞歷山大博物館。到了當代,湘繡更進一步發展,再創輝煌,成為湖南人的驕傲。在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的鉅著幅湘繡珍品《韶山》,中央辦公廳的《百鳥朝凰》都是典型的湘繡作品。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了,除了楊利偉除了一些科學儀器,神六上面還搭載了一些紀念性的物品,其中就有《中國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標誌》《中國航天員中心標誌》《偉人毛澤東》和《福》四幅湘繡作品。特別是其中的“福”字繡,更是大有講究。“福”字繡的原本是毛主席在1962年三年困難時期寫的一個“福”字,筆法詭密莫測,一個字包含了“多子,多壽,田無邊”的深遠寓意。主席一生寫了很多書法作品,這是其中唯一的一個“福”字。大家到韶山毛主席圖書館裏面就可以看到它的拓片,不過數量極為有限,每一批都只有1893張。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的車子已經駛離了長沙城,小陳對於長沙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方方面面的介紹到這裏也告一段落了。希望通過小陳的講解介紹,讓您對湖南對長沙有了更多一點多深刻一點的理解,當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果小陳有介紹得不到位不正確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寶貴意見。前面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到“銀城”益陽,如果到時候大家還沒有跟周公去約會的話,到時候小陳再給大家介紹這個山青水秀美女如雲的地方。謝謝大家的掌聲!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7

一、 波月洞景區簡介

波月洞風景名勝區位於冷水江市北郊2.5公里處,她東鄰漣源湄江風景區,西靠新化大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南瀕雙峯曾國藩故居,北近銻文化工藝園。

根據規劃,波月洞景區分為五大功能區,即溶洞羣體觀賞區、人工湖、花果山、休閒區和兒童娛樂區。自1980年對外取得了很大成績。目前景區道路暢通,從市區乘車只需6分鐘便可到達;溶洞羣體開發了以鐘乳石為主要景觀的波月洞,以及燒香拜佛的觀音洞,和奇幽探險的常紗洞;兒童娛樂區開發了二十七處遊藝項目,以及一處具有十多個強身健體項目的奧運園;花果山目前只開發了動物園;度假休閒區開發了湘中地區最大的露天燒烤場,以及集茶莊、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的波月賓館。現在的波月洞景區服務功能日益完善,遊客量逐年增多,至20__年,年遊客量已突破45萬大關。

目前,景區管理處秉着“團結、求實、奮進”的宗旨,上下齊心,為把波月洞景區建成湘中第一處國家AAAA級旅遊區面努力奮鬥!

二、 迷人的地下藝術宮殿——波月洞

波月洞是一座規模宏大面頗具觀賞與科研價值的石灰巖溶洞,其洞穴之長之高之闊、溶巖之奇之怪之美,實屬世間罕見,正如聯曰“波月風光傲麗儔,塵寰無洞比風流”。

波月洞分三層,現已開發遊路1800餘米,共27個大廳,81處景點,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整個洞府寬廣宏偉,氣勢磅礴,洞內鍾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石簾低垂,石花瑰麗,石瀑飛流,一步一步景,景景各異,鬼斧神工,奧妙莫測,在彩燈的照射下,更是光彩奪目,美不勝收。波月洞規模之巨大,品種之繁多,色澤之瑰麗,以及形成時代的多期性,沉積物大小的懸殊性,石筍、鍾乳發育的密集性,均為我國洞穴所罕見,可謂集洞穴巖溶景觀之大成,因此中外巖溶專家曾譽其為“地下巖溶博物館”、“地下自然藝術宮殿。”其中,鵝管之密、石槽之深、石壩之高堪稱“三大世界之最”。

波月洞唐僧西遊路過此地,發生了一些離奇的故事,以及明朝萬曆年間波兒和月香的美妙傳説而馳名中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央電視台《西遊記》劇組兩次進洞,拍攝了《猴王初問世》、《三打白骨精》後,更為波月洞增添了幾分神祕、幾分誘惑。

常勝將軍:傳説中,洞中住着一位仙人,原是天上的將軍,因迷戀地上的美色,而私逃下界,聚着一羣小妖,住在洞中。後因貪想唐僧肉,而被大聖擒拿,用金銷鎖定。玄奘念他是位仙人,點化他鎮守山洞,管理本方小妖魔,不再作惡,否則,金鎖將越鎖越緊,不得行動。未想唐僧走後,這位將軍惡性難改,終究被金鎖鎖住,不能動彈。年復一年,因未飲食,形體逐漸縮小,最後餓死在洞中。因不滿於上天的懲罰,臨終前,他還大罵上天的不公。你看,他正翹首怒視着天空呢!

翠屏金塔:是波月洞鐘乳石品種的精品,由四根2~4米高的石筍組成。其中三根緊密排列成行,在綠燈的照射下,酷似孔雀開屏的羽翼;單立的金黃色石筍,呈圓錐狀,層層疊疊,彷彿一座寶塔,故取名“翠屏金塔”。“翠屏金塔”下方是一塊高1.2米、面積達8平方米的巨石,從遠處看,整個景觀酷似一雕花牀,因此,被《西遊記》劇組相中,作了白骨精的卧榻。

水簾洞:在“翠屏金塔”的後方,是美猴王的住所。前方的石柱上掛着一塊寬大的石碑,上面刻有“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字樣,這是《西遊記》劇組拍攝水簾洞時留下的道具。右方是“水簾洞”的入口。洞口寬3米,高8米,由兩根高大的石柱,以及中間的石幕組成。洞口上方有一掛水簾,但見瀑流飛瀉,氣勢恢宏,“美猴王”就是從這裏躍入水簾洞的。

海天攬勝:位於波月洞中最大的廳——演武廳。廳的頂部呈弧形,兩端與地相接。在頂部的左端,是一塊區大的石灰巖,上面佈滿了縱橫交錯,深達1.68米的網絡狀石槽。該石槽深度居世界之首,為波月洞第一“世界之界”。石槽下面,是一池清水,石槽倒映水中,水天一色,從遠處看,好像海天交接處變幻莫測的雲彩,波詭雲譎,氣象紛呈。從近處看,滴水形成波紋,石槽的倒影隨波盪,一起一伏,又宛如大江翻滾的波浪。在彩燈的映襯下,整個景觀更加絢麗多姿。

迷宮:是整個洞府的中心點。迷宮高大寬闊,四通八達。四周“崇山峻嶺”、“古木參天”、“奇花異草”,奇特非凡,看遠近洞穴,或明或暗、撲朔迷離。東邊的帷幕下,有一石椅,是“美猴王”的寶座。寶座的左邊立着一根高大的石柱,石柱凹凸不平,宛若一條盤旋的草龍。這個景點是波月洞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西遊記》電視劇組最感興趣的所在點,遊人到此,必上坐留影,以顯示自己的“威儀”。

鵝管羣:“鵝管”,是鐘乳石的一種,似鵝的羽毛杆,中空且細小,透明,薄如紙張。波月洞的“鵝管”長短不一,參差錯落,密密匝匝,直掛天穹,在逆光燈照下,如萬千瑪瑙翡翠垂吊空間,晶瑩剔透,閃閃發光;觀之,不能不驚吧大自然神奇的創造力。波月洞鵝管羣面積之大、密度之高,為第二大“世界之最”。

千丘田:為波月洞中另一精品。它位於迷宮,猴王寶座的後方,從寶座後面翹着望去,眼前是一道鐘乳石形成的“邊石壩”。“邊石壩”最高為0.63米,最低為0.05米,長7.35米,由近至遠,彎彎曲曲如和城長般蜿蜒排列着,層層疊疊,縱橫交錯,儼然一片梯田景象。泉水注滿了丘丘梯田,自上而下,汩汩流淌,叮咚有聲。在“千丘田”兩側,矗立着高低不同的鐘乳石,象象竹……

波月洞則鑲嵌在太一山西麓。太一山,相傳為古神東方太一住之寺,故此得名。站在冷水江市同興鄉遙遙西望,太一山與鄰近的白石嶺、野雞坡連成一片,酷似一仰卧美女,故之一片又稱為“美女山”。只可惜中間被巖裏峭壁攔腰截斷,留下了一個永遠的遺憾。關於巖裏峭壁,這裏流傳着一個古老而又悲壯的故事:相傳伏羲死後,女媧改嫁給了東方太一,兩人在太一山上居住下來。太一山,古木參天,山清水秀,更無塵煙紛爭,兩人相親相愛,日子過得幸福美滿。但好景不長,幾年後,尤朝南方大喊,請東方太一急救。東方太一應聲而起,欲往北助戰。女媧情知此去凶多吉少,出於恩愛,她死死拖住東方太一的腿不讓遠征。尤已身首異處。而女媧阻擋出徵耽誤了時間,東方太一趕至涿鹿時,尤已身首異處。而女媧也因尤的一板斧,落了個屍首不全,永遠卧在泠水江。太一山,在女媧的雙乳部分,波月洞,則深潛於女媧的股溝之中。

波月洞原名芙蓉洞,相傳唐玄奘法師攜弟子西遊取經,路過此洞而發生了一些離奇的故事;此後,此洞靈氣異常,每逢乾旱,鄉民常來求雨,且每每靈驗,故又名神仙洞。後更名為波月洞,據説是與《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有關。

明萬曆年間,新化縣城郊有一對年青男女,男的叫波兒,與財主女兒月香相愛。月香父親嫌波兒是貧苦漁民,不同意女兒婚事,兩人遂私奔至神仙洞,結成夫妻,生一兒一女。男耕女織,夫妻恩愛,生活過得幸福美滿。13年後,新化遭逢大旱,三月無雨,月香父親與地方鄉紳隨知縣往神仙洞求雨,巧遇失蹤13年的女兒月香。月香父親覺得女兒與人“淫奔”有辱門庭,遂遷怒於波兒,當即向知縣狀告波兒“拐帶”人口,要求嚴辦。知縣命人拿下波兒月香一家四口,押至停泊於資江邊的官船上,等回縣後再行審理。波兒和月香擔心押去縣衙凶多吉少,兩人抱頭痛哭一番後,便一人抱一個孩子,縱身跳進了波濤洶湧的資江。不久,吳承恩為敍《西遊記》,一路追尋唐玄奘蹤跡到了冷水江,又聽説波兒月香悲慘遭遇後感慨唏噓,專程到資江邊憑弔了一番,又到神仙洞祭奠英靈;隨後,見洞口上方有一天然盆谷,形似一隻大碗,於是對當地百姓説:“此洞當改為‘碗子山波月洞‘於是。“百姓覺得吳承恩言之有理,遂將神仙洞改名為波月洞。吳承恩後來在編輯《西遊記》時,將唐玄奘在些發生的離奇故事,配合波兒、月香的悲劇,演繹成二十八宿的歸宿化身為黃袍老怪,與寶象國公主百花羞,人魔相戀13年,終被正統禮教的代表孫悟空拆散的故事。書中共寫了四個章節,將他們夫妻居住的洞府命名為“碗子山波月洞”。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8

各位朋友,飽覽了張家界的砂巖峯林奇觀之後,今天,換個新節目:玩水--漂流茅巖河!

茅巖河位於永定區境內的澧水上游之一段,上至苦竹寨,下至花巖電站,全程50公里。因90年代修建漁潭電站,使茅巖河一分為二,大壩以上為平湖遊,20公里,以下為漂流旅遊,25公里。

茅巖河自古系茅崗土司領地,六百年前土家人民的首領覃後就在這一帶抗擊官軍,反對朱元璋的民族壓迫。這裏的山水洞寨,地名掌故無一不附麗着覃后王的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説。所有這些,都給茅巖河披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茅巖河是張家界五條精品

旅遊線之一。今天我們漂流途中所要觀賞的主要景點有温塘古渡、索影潭、樅蔸灘、巖板灘、連環灘、水洞子瀑布,鴛鴦洲、寄馬莊、黑社、星子灘、貓兒灘、巖河峽、火燒溶、新瀾灘、繞瀾灘、陰陽灘、黃土城、阻舟河、象鼻子灘、麻姑灘、大瀾子灘、小瀾子灘、撐架巖等。

(温塘古渡)現在我們即將起漂的渡口就稱為温塘古渡。這個渡口建於何年已無從考證,這裏就是茅崗土司與永順土司的分界點,是茅崗司的第三道關,也是最後一道關。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湘西籍大文豪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就在這裏由著名導演凌子風拍成電影,據説,出演翠翠的那個演員拍完了戲,捨不得離開她住過的那棟吊腳樓了。

(温泉)渡口兩邊各有一處温泉,對岸的一處緊挨着河牀,與河面平接,水温37-39攝氏度,每小時湧流量二、三百噸。經鑑測,温泉為優質礦泉水,常年飲用和洗浴,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

(索影潭)這一段峽谷,河水碧綠,深不見底,水面一如平鏡,倒映兩岸青山,所以老百姓叫它索影潭。

(樅蔸灘)請注意,前面就是樅蔸漢,這是漂流中的第一道灘。請大家用手抓牢繩子,檢查一救生衣,準備“與浪共舞”!

(鴛鴦洲)前面有兩個矗立在河心的小島,這就是鴛鴦洲。兩島相距不遠,上島長約200米,高50米,下島較小。兩島都呈長條橢圓形,島上怪石嶙峋,長滿芭茅灌木,乍看像浮在水中的兩隻大鴛鴦。

(寄馬莊)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相傳覃後當年被明朝官軍追殺,退守茅崗時在這裏寄養一匹戰馬,村裏人將馬野放到鴛鴦洲。覃後被圍七年寨一時無法前來,馬兒終夜嘶鳴。於是有仙人撒沙,將鴛鴦洲與右岸相連,五馬離島。後覃後兵敗被害,五馬因戀主人仍不肯遠去,終於化作五座山頭。現寄馬莊和下游不遠處的五馬頭兩個地名,便由此而來。

現在準備上岸,在沙灘上玩玩,如果有收藏石頭的興趣,這大沙灘就是取之不盡的石頭倉庫!

(黑社三百篙)這裏叫黑社,土家人有兩種説法,一叫黑社三百高,是指從對面絕壁登黑社寨,必須爬三百步高崖石墩;二叫“黑社三百篙”,過去船工、排佬從這裏進入巖河峽,一路左衝右突,水急浪險,河牀狹窄,兩岸亂石相疊,河中暗礁叢生,稍有疏忽,便船毀人亡,船工到此,必須抖摟精神,嚴陣以待,不能懈怠。有船進入峪谷,必須連點三百篙方能衝出巖河峽,衝出鬼門關。請大家抓緊纜繩,準備過巖河峽。

(巖河峽)朋友們,巖河峽到了。現在我給大家念一首清代土家族詩人向則友寫的《過茅巖峽》詩好不好?“沿河修阻險最多,獨有茅巖形勢尤嵯峨;兩岸青峯相對立,峭壁層巖千萬級;山路曲盤僻更僻,河流逼窄復逼窄。險哉!茅巖真險絕!

大家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有個叫柳宗元的嗎?對,就是寫《捕蛇者説》的那位大散文家。他曾經聽一位遠征茅崗土司的將軍朋友介紹澧水風光,不禁心嚮往之,在給友人贈詩中,他寫道:“自漢(指湖北漢水)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如澧”。可惜他至死都未能親眼看一看眼前的澧水風光。巖河峽長10餘公里,兩岸峭壁高達四、五千米,這裏灘多潭深,浪大水急。古往今來,再好的水手駕船放排至此,都要經受嚴峻的考驗。所謂“峯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生死之間全在一瞬。每當大雨過後,巖河峽兩岸的瀑布數不勝數,有的從崖頂一瀉到底,有的循山坡一瀑三疊,這樣的季節性瀑布茅巖河共有300多處。整個峽谷裏水聲轟鳴,霧氣瀰漫,彷彿進入了水鄉澤國。大家往岸邊石壁上看,那是人工鑿成的纖道,偶爾能碰上幾條烏篷船逆水而上,那些光着屁股,渾身漆黑的船工們,或背起纖繩在岸上拼命,或是扶着船舷在水裏掙扎,一個勁兒發出淒厲的撕心裂肺的叫喊,艱難地把船拉到上游。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如今很難見到了。但是,曾創下9次世界冠軍的羽壇名將關渭貞小姐在茅巖河拍她個人的專題片時,還正兒八經當了一回縴夫。當時她還即興寫詩一首:“弄潮漂流茅巖河,激流勇進互高歌。豪情滿懷寄山水,不使光陰空蹉跎。”

(巖河灘)朋友們,前面有一個落差5-6米的急流險灘,這是茅巖河最刺激、最叫絕的一道灘。請大家振作精神,注意安全,感受一下與驚濤駭浪搏鬥的那份豪情,那份刺激。

(水洞子瀑布)水洞子瀑布是茅巖河的王牌景點。請抬頭看左邊,自70多米高的石洞中噴湧出一股地下水,順坡崖時開時合,似碎玉遍山,如冰凌下滑。臨近河邊的懸崖,形成數十米寬的巨瀑,飛瀉直下,聲震峽谷。瀑布對岸矗立幾塊巨大的巖石,像天然觀景台,是遊人拍照留影的最佳位置。凡是來茅巖河漂流的,沒有一個不在這裏觀或留影拍照的。1991年6月,原國家體委主任、全國體總主席李夢華漂流茅巖河時在這瀑布前即興題詞:“輕舟遊茅巖,浪中樂陶然。人生似漂流,不斷過險灘。”一句輕舟遊、浪中樂,表達了漂流途中輕鬆快樂而又愜意的感受,後面兩句筆峯一轉,借漂流比喻人生的道路曲折,不可能一帆風順,含有深刻的哲理。現在請大家下船,在這裏休息照像留影,把茅巖河的濤聲峽影帶回家去!

(覃後城)朋友們,請往左看,那兒有一片村落的地方,叫覃後城,相傳元代末年,覃後響應徐壽輝、陳友諒起義之前,曾從戰略高度上作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建立了十分完備的防禦體系,先後在慈利永定渡、茅巖河等要塞建立軍事據點,後人叫它“覃後城”。同時若干關口以對付強敵。靠茅崗司這邊,就有茅寨子關、茅頭關、黑松關、温塘關。這座城堡因為是用黃土構築,故又叫黃土城。當年朱元璋派楊景、周德興從水陸進攻茅崗司與黃土城土軍血戰十來天,才將土城摧毀。

下面由我為大家學唱兩首土家山歌助興,好不好,我先念一段歌詞,再唱:

男:隔河看見姐穿青,姐是花兒愛死人。

有心戀姐難開口,丟個巖頭試水深。

女:對門山上貓喊春,一陣慢來一陣緊。

哥要真心喜歡我,哪怕山高水又深。

下面,我給大家再唱幾首排工情歌:

哪有灘頭水不陡,月亮出來亮堂堂;

哪有芝麻不出油,紫竹煙竿靠門枋;

哪有山中鳥不叫,有心跟哥不怕寡;

哪有排佬不風流,一世不燒回頭香。

哪有陽雀不叫春?鐵匠打鐵鐵打鐵,

哪棵葡萄不牽滕?風吹荷葉葉搭葉;

哪隻蜜蜂不採蜜?哥妹放排排頭坐,

哪個妹妹不戀情?排水相依離不得。

一條木排順水流,哥情願來妹情願,

一個排佬坐排頭;不怕旁人生惡言;

我想坐排隨他去,惡言好比河裏浪,

只怕排佬不點頭,把緊竹篙穩下灘。

好女莫嫁放排佬,哥撐排頭妹撐尾,

十個放排九個漂,小小木排水上漂;

活着點燈活守寡,哥妹撐排河中走,

死後燈滅守白頭,哪怕浪頭萬丈高!

朋友們,今天的漂流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密切配合。俗話説:同船共渡,五百年修就。我們同舟共濟,空峽谷,過險灘,漂流幾十公里,可以説是千年修就的緣份。願茅巖河的美麗風光永遠留在您的心中,願“與浪共舞,有驚無險”的茅巖河漂流給您留下終生難忘的回憶。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9

武陵源南部的張家界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70年代才被發現,相傳,漢高祖時留侯張良懾於“飛鳥盡,良弓藏”的歷史教訓,效法春秋戰國時越國的範蠢功成身退、隱居江湖的辦法,來到大庸,因而留下了張氏子孫,故取名張家界。

武陵源自然風景區山奇、水秀、橋險、洞幽,藴含着毫無修飾的自然美。風景明珠張家界素有“峯三千,水八百”之譽。碧濤連山,蔚然如海,在莽莽蒼蒼的林海內珍藏着紅豆杉、香果等珍稀樹種、名貴藥材和各種奇花異草、珍禽怪獸。據統計,張家界的樹木品種比整個歐洲多出一倍以上。密林深處,藤蔓交織,清流汩汩,優美迷人。數千座石峯拔地而起,淙淙浸水、蜿蜒曲折,林木花卉滿山遍野。張家界的風光山色,具有秀麗、原始、集中、奇特、清新五個特點,堪稱“五絕”。真是“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張家界市市長魯平益形容張家界是“三千奇峯,峯峯標異,八百秀水,水水嫵媚;挾泰山華山之雄險,兼桂林黃山之秀奇”。

張家界的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石英砂巖峯林峽谷地貌,境內數以千計的石峯拔地而起,形態各異,巍然屹立與金鞭溪、索溪谷等峽谷兩側,峯上奇頌挺拔、灌木叢生,時而有云霧繚繞。

武陵源景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和睦相處,以各自獨特燦爛的文化組成了一幅異彩紛呈的風景畫。武陵源風景區已經被聯合國列入>名錄。

主要景點有:

黃獅寨 腰子寨

黃獅寨為作守界諸峯之冠,也是張家界諸景之冠,早有“不登黃獅寨,枉到張家界”之説。黃獅寨海拔1200米,四周峭壁削立,唯前卡門與 後卡門兩條獨路可通寨頂。在攀登前卡門的路上,但見千峯插地,怪石如林,有海螺峯、一線天、天書寶匣、南天一柱等景點。“天書寶匣”乃一長方形巨石橫卧峯頂,巨石一端平抽出半節蓋子,活脱脱一部“天書”被盜走的空匣。而黃獅寨的絕景是在山頂的環形觀景台上,那裏晴日遠眺羣山,但見密森深處竄起股股白煙,如妖神的森森鬼氣;接着是柱狀白煙逐漸消融,而云團、雲帶從山腰湧起,撲向山頭,蔚為壯觀。那裏雨後鳥瞰整個張家界全景,但見峽谷升起的白霧,在山峯間翻滾飛騰,如羣魔亂舞,愈來愈大,愈來愈濃;最後整個黃獅寨淹沒於茫茫雲海,只有點點孤峯,飄浮於雲海之上。還有黃獅寨周圍那羣山連綿的屏障,間以奇花異草的深溝幽谷,與黃山景觀大異其趣;那無際的原始森林,至今仍有待人們去尋幽探險。

腰子寨的“天橋”更是鬼斧神工之作,人稱“天下第一橋”。兩座相連的山峯間,腰部有一弧形門洞,形成一座天然石橋。橋高20餘米,橋洞弧長三四十米,遠望如彩虹、如新月、如洞天仙境的門楣。從“橋”的一側的石級登上長有排排古鬆和鋪地苔花的“橋”頂,天風料峭,橋脊窄險;特別是從“橋”另一側向下俯視,但見石壁直落千丈,並圍成圓桶狀,桶底石峯如劍似筍,如指青天,更襯出天然石橋的高險。桶底還有一座石峯頂端托起一方天然的石盒,盒內長有幾棵杜鵑花,構成景內之景,令人驚歎不置。下“天橋”登腰子寨頂峯,又可見到石峯上天然衍生出的石殿城堡式建築,其輪廓類似柬埔寨的吳哥窟,也有些像西藏的布達拉宮,當地人稱之為“鎮妖羣塔”。

金鞭溪

金鞭溪號稱“天下第一溪”,因流經金鞭巖而得名。金鞭巖如一鞭指天,呈金黃色,倒映水溪,宛如金鞭揮動。這是一條綿延十多華里的風景線,突兀的奇峯,參天的古木,石板小路與獨木小橋,古樸別緻的竹樓,盛開鴿子花的拱桐,傾斜超過比薩斜塔的怪石,錯落擁立於曲曲折折的溪流兩岸;山影樹影,重重疊疊映入走碧流玉的溪水中:構成“五步一處景,十步一重天”的詩情畫境。溪水時而嘩嘩如孩重嬉戲,時而轟鳴如萬馬奔騰,時而葉步如悠悠琴聲,似而竊竊如細語傾訴。

索溪峪 寶峯湖 黃龍洞

武陵源的南部為索溪峪,主要景觀有寶峯湖與黃龍洞。寶峯湖是在索溪峪主流上築壩而修成的高峽平湖,水深達72米, 遊程逶迤10餘里。泛舟湖上,但見奇特多姿的石峯,夾着曲曲折折的湖岸,茂密的林木花草,從湖岸一直鋪到峯頂;每座石峯的頂上,虯曲的勁鬆撐起一把把綠色的小傘;每面垂直的壁面上,藤葛翠蔓,古鬆倒掛,構成“崖綠樹”的奇觀。沿途逐處可見的飛瀑,往往一瀉數疊,飛珠濺玉,恰如銀瓶乍破,鐵騎突起,聲震幽谷。湖光山影,瀑泉響流,使遊人恍若置身瑤池,似赴蓬萊。

武陵源羣峯之下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溶洞羣。現已探明的溶洞有 14個,有 600萬平方米萬石筍立、如夢似幻的地下世界;其中黃龍洞所擁有的珍奇,被地理學家評價為整個東南亞溶巖景觀的縮影。黃龍洞有四層洞府,兩層地下河,全程10公里。洞裏有寬12,000平方米的龍宮廳,矗立着大小龍柱1700餘根,堪稱中華第一洞府。大廳中央有稱之為“龍王寶座”的鐘乳石巨柱,高42米,腰圍30主,直經9米,住座”上可容5人並坐。進入黃龍洞,就家走進了迷宮,絢麗的色彩,閃爍的光影,撲朔迷離,使人不辨東西。而千奇百怪的石筍,或優雅、或險峻、或富麗堂皇,令人目不暇接。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0

土家族是大山的民族,在與大自然與社會進行搏鬥的漫長歲月裏,創造了極其燦爛的文化。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但通過原始舞蹈、古老歌謠及各類文化藝術形式把這筆寶貴文化遺產包括這支民族保存下來了。

梯瑪神歌

梯瑪,土語,俗稱土老司,意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調年擺手”敬神祭祀活動,都由梯瑪一手執掌,祭祀過程中梯瑪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瑪神歌”。

梯瑪神歌的音樂旋律源於遠古土家部落的牛角號,而其舞蹈擺手舞源於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梯瑪神歌淵源久遠,精深博大,它通過敍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戰爭、遷徙、開荒斬草、安居樂業、生產生活等,涉及天上地下、人間萬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甚至生命價值、哲學世界,它深涵着音樂、文學、土語、民俗等多種學問,堪稱土家族古文化寶庫。它是土家族一部光輝的民族史詩,誰了它深隱的“密碼”,便可探尋出土家族歷史的千古之謎。

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後漢書》稱擺手舞起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晉書.東志》認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離不開武器的,故為古代一種戰舞。巴人跟隨周武王伐紂,“歌舞以凌,殷兵大潰”;秦末劉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劉邦認為有巴渝舞之遺風;明嘉靖年間土司後抗倭寇,大跳擺手舞,乘倭不備,大敗倭戰,立下赫赫戰功。後來,這種兵戰舞蹈逐漸演變成土家祭祀文化活動,各土司轄地紛紛建大擺手堂。清代《永順府志》載:“每歲正月九年級至十七日,男女齊集,鳴鑼擊鼓,跳舞唱歌,名曰擺手。”

擺手舞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蹟為主要內容。祭祀儀式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民族史詩。擺手分單擺、雙擺、雙擺手、小擺手數種,小擺手又稱“社巴”。跳擺手舞不拘人數多少,少者數百,多則上萬,擺手時,以擊大鑼、鳴大鼓響應節奏,氣勢恢宏壯觀,動人心魄。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踢踏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節奏鮮明生動。

清代“竹枝詞”盛讚擺手舞場面:

擺手堂前豔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

鼓鑼聲雜喃喃語,裊裊餘音嗬也嗬。

仗鼓舞

仗鼓舞是張家界市桑植縣白族獨有的一種民族舞蹈。仗鼓舞以“仗鼓”作道具,與朝鮮族鼓舞有異曲同工之妙。鼓長1.2米,兩頭大如碗口,用皮革繃面,中細可握,形如木杵。相傳南宋末天寶年間,有谷、玉、鍾三姓兄弟在蒙將兀良合台“寸白軍”服役,後“寸白軍”被遣散,三人即從雲南大理流落至桑植定居。某年臘月,白族兄弟們正在打餈粑準備過年,一幫官兵突然圍寨抓人,白族人即用餈粑杵奮起反擊,將官兵打敗,白族人為慶賀這一仗的勝利,就以木杵作道具跳舞作樂,這便是仗鼓舞的由來。後來,白族人將粑粑杵改成鼓,配以笛子、嗩吶、大號和鑼鼓、鈸、罄等鳴樂伴奏,同時創造了八十一套舞蹈動作,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民間舞蹈。

八寶銅鈴舞

這是土家族古老的祭祀舞蹈。相傳八寶為古代土家先祖八個部落的首領,人稱“八部大王”、“八部大神”,後來,八位首領先後戰死,後人為紀念他們,便精心製作了八個銅鈴,並按八部大王在位時穿的八幅羅裙,騎着象徵祖先騎過的寶馬,手搖銅鈴,翩翩起舞,高唱祭祖求福的古歌,以示懷念。因為八個銅鈴代表八個首領,就把這種舞蹈取名為“八寶銅鈴舞”。

本來,參加“八寶銅鈴舞”活動,僅侷限在土家人中間進行,古話叫“黃銅不沾鐵,土家不沾客(客家,指外族)”,但後來,由於土、苗、漢共赴國難,抗擊外寇入侵,結下了生死友誼,土家掌堂師就把銅鈴給苗族掌堂師贈送一個,又給漢族老司贈送一個,故今日八寶銅鈴,實際上只有六個銅鈴。

茅古斯舞

茅古斯,相傳為茹毛飲血時代的土家先民,意為“長毛的人”,後來把他們所創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這是土家族最為原始的古典舞蹈。由於有比較完整的情節,有固定的場次和對話,故又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茅古斯主要表現其祖先開拓荒野、刀耕火種、捕魚狩獵等創世業績,於逢年過節跳擺手舞之前進行。表演過程中,由一人扮演老茅古斯,另有若干女茅古斯和小茅古斯。除女茅古斯外,全部赤裸上身,頭上扎五根大草辮,身穿稻草衣,男茅古斯腰上捆一根用草紮成的“粗魯棒”,象徵男性生殖器,有生殖崇拜的遺風。

茅古斯一般要跳六個晚上,按序分“生產”、“打獵”、“釣魚”、“接親”、“讀書”、“接客”。其動作原始粗獷、滑稽有趣,是中國古典民族舞蹈的寶貴遺產。

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是地道的土家族劇種。早先叫楊花柳,為民間藝人行乞或風塵女子賣唱餬口的表演藝術,後經茅崗司覃氏一家班及若干代藝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生旦淨醜末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

陽戲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族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話叫“窄音”,大庸陽戲的風味特點就是在這窄音上。

“陽戲”之“陽”,一説大庸位於澧水之陽,二説戲為陽春人傳承發展,三説“楊花柳”與“陽”諧音,而“楊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儺願戲

是從古代儺祭活動演化而來的一種原始宗教戲劇。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至臘月二十四日,鄉間驅除邪魔鬼魅、消除災難厄運、慶賀人壽年豐時,請土老司若干人進行表演。儺願戲有高儺和低儺兩個流派。高儺流行於土家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低儺流行於當地漢族地區。共同點都是敬奉“三元”,“三元”,即“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傳説是三個法力無邊的神仙。儺願分儺戲(或儺舞),儺技,儺戲有固定故事,有人物對白;儺技則是噴水畫符,雙腳趟燒得通紅的貫頭(鏵口),但見腳底冒煙,卻安然無恙。另外,咬鏵口、過火海(從炭火中過)、摸油鍋、滾榨刺、上刀梯等驚險功夫等,是一種難以理喻的“神祕文化”現象。

大庸花燈

花燈是民間最為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張家界花燈有兩大流派,一是大庸花燈,二是桑植花燈。二者曲調不同,表演形式也有區別,前者俗,後者雅。大庸花燈,一般為一旦一醜的雙人舞,桑植花燈則有三人舞,多人舞。花燈有固定節目曲牌,伴以二胡、大筒、打擊樂。尤以大庸花燈鬧元宵,一人唱,萬人和,人山人海,如痴如醉,堪為民間文化一大奇觀。

民間歌謠

張家界民間歌謠浩如煙海,豐富多彩,精深博大,門類繁多,分勞動歌、生活歌、時政歌、歷史敍事歌、山歌、情歌、喪歌、壽歌、搖籃歌、宗教祭祀歌、上樑歌、哭嫁歌及各種民間小調等。尤以情歌傳播最廣。

民歌曲調十分豐富,各地唱法不一,桑植民歌較成系統,已唱出湖南,唱出國門,蜚聲國際歌壇。民歌多為即興演唱,也有固定歌詞。

各位客人,如果有興趣的話,跟我學唱幾支土家情歌吧!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1

波月洞鑲嵌在冷水江市北郊太一山西麓。太一山,相傳為古神東方太一住之寺,故此得名。站在冷水江市同興鄉位置遙遙西望,太一山與鄰近的白石嶺、野雞坡連成一片,酷似一仰卧美女,故這一片又稱為美女山。只可惜中間被巖裏峭壁攔腰截斷,留下了一個永遠的遺憾。關於巖裏峭壁,這裏流傳着一個古老而又悲壯的故事;相傳伏羲死後女媧改嫁給了東方太一,兩人在太一山上居住下來。這裏古木參天,山青水秀,更無塵煙紛爭,兩人相親相愛,日子過得美美滿滿。但好景不長,幾年後,尢朝南方大喊,請東方太一急往救援。東方太一應聲而起,,欲往北助戰。女媧情知此去凶多吉少,出於恩愛,她死死拖住東方太一的腿不讓遠征。尤遠遠看到兒女情長的一幕,氣得七竊冒煙,大叫一女子誤我!"將手中板斧往南一扔,板斧不偏不倚落下來,將女媧攔腰砍成兩截,方使東方太一脱身。但因女媧阻擋出徵耽誤了時間,東方太一趕至涿鹿時,尢已身首異處。而女媧也因了尤的一板斧,落了個屍身不全,永遠卧在冷水江。太一山在女媧的雙乳部分,波月洞,則深潛於女媧的股溝之中。

波月洞原名芙蓉洞,又名神仙洞,過去是鄉民求雨的地方,後改名為波月洞。

波月洞的奇觀形成,始於距今兩千八百萬的新第三紀前後。那時的冷水江高濕多雨為巖溶形成提供了自然條件。在此之前,頻繁的地殼運動,在地表層造就了大量的孔隙和斷層。含二氧化碳的地表水沿巖層孔隙、裂縫向下滲流時不斷溶蝕周圍的巖石,水中含有較多的重碳酸鈣,進入洞穴後,由於濕度、壓力均發生變化,部分二氧化碳溢出,重碳酸鈣分解形成碳酸鈣沉積物,再從洞穴縫隙中滴下,經千百萬年的凝積,成為石簾石幔。隨水滴下來的沉積物堆積為石鐘乳,幻化為千姿百態的石幔石簾與石筍。石幔石簾一年年往下長,石筍一年年往上長,又經千百萬年的積累,上下相連,形成石柱;飄霧中攜帶的碳酸鈣,不斷積附在石筍、石壁、石堆上,形成顆顆"楊梅"、串串"葡萄"、叢叢"珊瑚"和"朵朵"海石花";形成中,金屬離子的參與,賦予了它們五光十色的外貌。大自然實是一位神奇的藝術大師,它留給人類一座瑰麗無比的藝術宮殿。

波月洞不僅是一座神奇的地下藝術宮殿,而且是一座難得的地下考古博物館。洞內有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水牛頭骨化石、鵝耳櫟樹葉化石,第四紀河流沖積物與資江兩岸第二級附地相似的砂石與土壤。在波月洞附近的長綃洞內,存有古陶器碎片,對研究古水文、古地貌、古土壤、古生物等古地理環境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波月洞自八十年代開放後,參觀遊覽者絡繹不絕。法國、意大利和國內許多溶巖研究專家與學者將之譽為"亞洲第一溶洞",曾引起國內外幾十家報刊爭相報道,轟動世界。中央電視台《西遊記》電視劇組慕名前來,"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無底洞"續集都在洞中拍攝,以後隔三差五有電影、電視劇組進洞拍攝外景,波月洞成為一顆引人注目的旅遊和影視"明星"。中央和湖南省到過冷水江的領導無一不被波月洞的美景奇觀所拍服,有的讚不絕口,有的欣然題詞,有的填詩賦感,有的撰文憶遊。

在改革開放中經過十幾年建設的波月洞,洞周方圓幾裏的山坡已綠樹成蔭,風景如畫;層林掩映樓堂,山窪坐立巨佛,洞前僧尼頌經,鳥語花香中充滿歡聲笑語,撲朔迷離裏頻發讚歎與驚奇。景區服務設施齊全,是湖南的旅遊瑰寶。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觀光天心閣。本人是景區講解員××,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古城長沙和天心古閣厚重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標誌和象徵,是長沙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自古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因其地脈隆起,主吉祥之兆,故一直被視為長沙的風水寶地。景區建於1920xx年,是為保護具有2200多年曆史的古城牆和400多年曆史的古閣樓而修建的長沙第一個園林景點。

首先大家觀賞到的是“薰風亭”和“倫鑑池”。“薰”是一種香草,“薰風”即“香風”;亭子建於盛夏,四面清香宜人,故此得名。紅巖石壁上的“倫鑑”兩字,“倫”為類似之意,“鑑”為鏡子之意,意思就是指池水象鏡面一樣明淨。話説唐太宗李世民在諫官魏徵過世後,悲傷之餘留下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訓,“倫鑑”一名由此而來。

天心閣是楚漢文化長沙之魂,而長沙是國務院公佈的我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閣是長沙的象徵 , 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展和變遷。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史都有因市成鎮,因鎮而城的歷史,所以長沙城歷史由來以久,據史書記載早見於《逸周書·王會篇》的西周王朝,長沙城歷經幾千年,不遷不移,不動不改,至今繁衍生息,在當今的城市極為罕見。長沙的每一個建設項目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批珍貴文物:如西漢馬王堆女屍,商周青銅器,走馬樓三國竹簡等等……舉不勝舉。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片錯落有致的石林,是景區的《歷史名人石刻畫廊》,它刻繪了33位對我們湖南有過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他們有的在湖南出生,有的在湖南為官,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農氏,品百草造福於民,他晚年因誤食一種叫“火焰草”(又稱“斷腸草”)的植物而謝世於湖南,炎帝陵就在我們湖南株州的炎陵縣;朱熹、張軾為長沙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主講;李芾,長沙(古稱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撫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長沙三日守城無望的情況下,領全家十九口人集體自盡,以示忠烈;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清朝道光年間洋務派首領之一,創建了 “無湘不成軍”的湘軍,曾瘋狂鎮壓太平軍,後被捻軍所敗,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歷來被後人所學習、傳頌,所著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林則徐支持下著有50卷《海國圖志》,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郭嵩燾,湖南湘陰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間,取用公款只薪水與房租兩項,嘗言:“ 廉才 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 惠者 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於人”,時稱名言。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入勝亭,有“扶搖向天心,到此方入勝”之説,意思是説天心勝境由此開始。請注意上面的對聯,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是“心到無私心自寬”。此為嵌字聯,又是藏頭詩。大家看出來了沒有,對了,就是我們景區的名字“天心”了,此聯一番修身哲理盡在其中。

請看亭的另一面“崇德”,此匾為蔣介石所題,“舊事難忘一聲驚午夢,新風振起萬里看朝霞”相傳為蔣介石所作,為1946年紀念抗日陣亡的將士所建,又名“崇烈亭”。從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軍三次大舉進犯長沙,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為主體的中國軍隊採取“後退決戰”的戰略,奮力抵抗。三次會戰,日軍均從長沙敗退。長沙成為二戰歷史上堅持抗戰達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成為中國抗戰相持階段的主要正面戰場之一。由於天心閣佔據長沙城內製高點,三次會戰中都成為我軍重要部防的主要陣地。英雄的長沙城以不敗的身姿屹立於世人面前,而雄偉、壯觀的古城牆,也就成為了長沙人民的驕傲。

現在大家縱目望去的,就是建於明末崇禎年以前,具有400多年曆史的天心閣。初建時閣樓為一層,清乾隆年間修建為兩層,1774年作為《四庫全書》總閲官的李汪度還作了《重修天心閣記》;到清嘉慶年間,天心閣下的城南書院院長羅畸撥款重建,為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層,並增加南、北兩附閣,使之更加雄偉、壯觀;現主閣高14.6米 ,兩附閣各高10米,整座閣樓仿明清時期南方園林建築風格,“不登天心閣,不知古長沙。”請大家隨我一起登閣參觀。

主閣一層為《百年長沙圖片展》,展示的是二十世紀長沙百年的歷史變遷。首先請大家看《天心閣眺望》一詩,詩中的“潭州”即今天的長沙。此詩取自《善化縣誌》(原長沙分為長沙、善化兩縣,天心閣屬善化縣),作者俞儀為明崇禎年京帶指揮使,由此可推斷天心閣早在400餘年以前就高高聳立在古城之上了。再請看一下古長沙老地形圖,它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長沙有幅家喻户曉、膾炙人口的對子:“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這水陸洲呢就是橘子洲,水陸洲長約5500多米,寬約100多米,是長沙這一特殊地理景觀代表。長沙的地質結構以石英砂巖為基礎,經過常年外力作用,使大量沙、石都聚集於地表,由此得出長沙地名由來於“長形方洲,沙土之地”。

主閣第二層有兩副大型浮雕,其一展示的是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後,周恩來與時任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親臨閣樓視察災情的情景:武漢失陷,日軍通往中國南方的門户打開,蔣介石對保衞長沙缺乏信心;在岳陽失守後,密令張治中對長沙實施“焦土抗戰”,以天心閣舉火為號,把個好端端的長沙城化為了一座廢墟,毀城面積達90% ,燒死3000餘人,燒傷者近兩萬多人,全城平民無家可歸,史稱“文夕大火”,長沙也由此並列為二戰時期四大毀壞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可是不到三個月,英勇不屈的長沙人民又在廢墟上立起了一個個棚屋的新長沙,用滿腔熱血抗擊了日寇一次次進攻,使日軍在一路得手的情形中第一次承認中國人民的不可凌辱。其二展示的是1930年7月,以彭德懷為首的紅三軍團武裝攻克長沙,在中山亭勝利會師的場景。當時湖南醴陵人李立三受共產國際委託,提出“武裝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後因敵我力量過於懸殊,紅軍又主動撤離了長沙。

為何稱這樓為“天心閣”呢?根據中國古代星像學,天上有28星宿,其中南方七省為“朱雀”,在其尾巴上有顆主壽命的“長沙星”,而閣樓建好之後正好對着天上的“長沙星”,好比它也是天上的星星,故原名“天星閣”,是星星的星,是古代祭天神、觀星象的“靈台”;大家都知道古人歷來崇尚孔孟之道,原先閣樓供奉着孔子、孟子等人的神像,寓意“為孔孟傳道統,為天地而立心”,因此星星的星又改為了心靈的心。另一説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到長沙南巡,發現長沙木房子特別多,挺容易引發火患,為救萬民於水火,特命長沙地方官在長沙地勢最高,風水最好的位置建這麼座防火、鎮災用的閣樓,言“天子的心意”。清末學者黃兆梅所撰的 “四面雲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名聯,較好地概括了建閣的初衷。

現在大家眼中飽覽的,就是長沙古城牆了。公元前220xx年,也就是西漢高祖五年,劉邦建漢時封了他的八大功臣為王,其中長沙王吳芮,就用土夯築成長沙的古城牆,據今有2200多年曆史了。到了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長沙守禦指揮使邱廣改土築城牆為磚石建築,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防禦,使長沙成為“堅不可摧的鐵城”。明末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入長沙,城牆曾遭到破壞;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洪承疇經過湖南,駐長沙,拆運明藩府磚石修築城牆,使古城牆再展雄姿。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 ,城牆又遭太平軍破壞,後歷屆湖南巡撫駱秉章、毛鴻賓等重修加固,增設炮台並建月城,使古城牆成半環拱式內雙城格局。本來古城牆方圓有8.8公里 ,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1920xx年,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了修環城馬路,僅保留251米 的眼前這段城牆至今,作為長沙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

請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這就是長沙古城牆的重要組成部分——“月城”,又名甕城。顧名思義,因形狀像半個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台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放置遠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月城內還有儲存彈藥和糧食用的倉庫和通往城外的密道,它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工事有着重要的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去參觀。

遊客朋友們,大家在城牆上隨處可見官窯印。這官窯印有明清兩代磚文,一説是古磚廠商標,另一説是為長城磚樣的“責任制”。

現在請大家觀看《長沙大火》幻影成像片,它説的就是剛才介紹的1938年發生的“文夕大火”。

發生在古城牆下最出名的戰役,莫過於《關公戰長沙》。赤壁大戰後,諸葛亮分遣諸將,進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守將黃忠,互生企慕:一戰各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戰關公使“拖刀計”而黃忠馬失前蹄,關二哥要贏得光明磊落,故而放了黃忠;三戰黃忠詐敗,回頭向關羽放了三箭,頭兩箭為還關二哥人情,黃忠放的是空箭,後為報答前不殺之恩,黃忠只射了關羽的頭巾,這回關二哥知道了黃忠的厲害,嚇得當時手中的刀都掉了,故今長沙還有“撈刀河”。回城後長沙太守韓玄疑黃忠通敵,要將他推出斬首。魏延救了黃忠,要斬韓玄,韓玄為迷惑魏延,故意將其兩隻靴子各放南、北兩處,故今長沙還有“南、北倒脱靴”。魏延識破其詭計,抓其殺掉,故長沙又有“賜閒湖”(刺韓湖)。後魏延獻了城池;黃忠閉門不出,關羽登門相請,才出來投降。

好,我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湘南地下明珠——青龍洞!

很榮幸能成為你們此次遊覽青龍洞的導遊,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__,大家願意的話不妨叫我__。下面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青龍洞的基本情況。青龍洞是流石型巖洞,它的最後形成大約是在五十萬年以前。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來到這一方,見一青一白兩條大龍在水中嬉戲,攪起滔天大浪,大禹大怒,便把兩條大龍囚禁於此,青龍洞就因為這兩條大龍而得名。接着請隨我一起來看一下導遊路線圖,在圖中可知我們現在位於進口處,出口在後山,圖中紅色的路線代表我們將要遊覽的部分,藍色部分則代表洞內暗河分佈區,在洞中從一樓到三樓共有四十多個景點,全長860多米。遊玩全程大約需要四十多分鐘。我們馬上就要進洞遊玩了,在此之前我要提醒大家共同注意三件事:一、請務必注意安全,我們首先強調的就是安全問題;二、請不要在洞內吸煙、亂扔果皮紙屑;三、請不要破壞洞內景點景區。百聞不如一見,就讓我們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進洞遊覽一番,洞口在那邊,有請。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青龍洞的第一個景區,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龍獅迎客。請大家隨我的一束光看這邊,在這裏生活着一條大青龍。看,這是它的龍身、龍頭、龍角。它自知當年罪孽深重,於是便隱藏了大半截身子在這裏服服帖帖的潛行修煉。請看右邊,在這裏生活着一頭大雄獅,這是它的眼睛、鼻子、嘴巴,還有兩隻毛絨絨的大耳朵,它正領着獅羣在這歡欣起舞,熱烈歡迎你們的到來。看完了龍獅迎客,我們轉過身來看一下大青龍身子下的送子觀音。您可不要小瞧她,她的模樣雖小,但她的神力可大着呢,她會保佑你要子有子,要錢有錢……總之,要什麼有什麼。今天是個好機會,大家不妨許下自己的心願,相信大家重遊青龍洞的時候您的願望就實現了。讓我們帶着美好的願望一起抬頭往上看,這一塊塊倒掛的石頭,宛如一盞蓮花燈,我們就稱它為蓮花寶燈,不知大家意下如何。相信大家現在都聽到嘩啦啦的水響聲了,下面我們就要去的是海洋大世界——水族宮。請隨我來。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海洋大世界——水族宮。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羣金色的鯉魚,這是一條鯉魚的頭部,這是它的眼睛和嘴,這有水的地方就是傳説中的龍門,這就是鯉魚躍龍門。下面,請收回目光看一看水中,這裏有一隻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一隻小海龜。它的模樣雖小,但是它很形象,和它形成對比的就是這隻企鵝。這是一隻非常奇怪的企鵝,它的頭上長出兩隻羊角,所以人們稱它羊企鵝,它非常的聰明,以為有水的地方就可以生存了,就沒有必要到大海里面去了,這就是所謂的知足者常樂吧。説到這,我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去過貴州的黃果樹瀑布,去過的更好,沒有去過的也不必感到遺憾,在這裏就有一幅它的縮影圖,它也可以使您大飽眼福。您瞧它是不是非常的壯觀,非常的美麗。這有水的地方,就是孫猴子的水簾洞。看完了黃果樹瀑布,請大家收回目光來,看一下海豚頂天。您看,它正頂着天玩耍呢,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天從沒有塌下來過,我想就是因為這隻海豚頂着的緣故吧。越過海豚,我們看見的是一對河馬,這對河馬出雙入對,就像一對恩愛的老夫妻,正所謂是真正的悠然自得。你們是不是有點疑問:它們是不是人工雕刻而成的?在這裏我可以告訴你們,它們的確是自然形成的,看,它們都是連成一體的,只不過這眼睛和嘴是人工稍微雕刻了一下,從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俗話説‘玉不鑿,不成器’嘛。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青龍洞寶貝最多的地方——“宮中寶庫”看一看。這裏就是青龍洞寶貝最多的地方,如果大家進去尋寶的話,一定會滿載而歸,但是今天就不能進去了,因為在這裏有兩位將軍守衞,我們就看在將軍的面子上,就不要進去探寶了。不過你們不必感到遺憾,轉過身來我們還可以欣賞一幅我國的名勝山水縮影圖,在這水天一色的地方,就是水泊梁山。這是梁山寨,這是一個小亭子,這是通往外界的船隻,這兩個是水中寶塔,這右邊的是我國著名的黃土高坡,這下面曲曲折折的是我國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這三個突起的地方就是烽火台。我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自然少不了神靈的庇護。在這裏就生活着一條小青龍,這邊是龍頭、龍身,它正日日夜夜守衞着我國的美好疆土。接下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一下萬里長城,請各位蹲下身子,從這個角度看上面的萬里長城,顯得更加明顯,更加的逼真。人們都説萬里長城永不倒,為什麼這裏會缺了一小塊呢?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對,這就是關於那段傳奇故事——孟姜女哭倒的那800米長城——在山海關那一段。下面請大家站起來看一下樑山好漢的居住地——聚義堂。中間這一位是宋江,這位是盧俊義,旁邊這位就是軍師吳用,他們身後的自然就是梁山眾位好漢。下面我們將要去的是青龍洞最有特色的地方——蔬菜基地。

也許大家都知道道縣有一個大型的蔬菜基地,而我們青龍洞這裏就有一個小的蔬菜基地。請大家一起抬頭往上看,我們首先看見的是這根又長又大的苦瓜,這一條條的是絲瓜,這是一根長豆角,這就是我們湖南人最愛吃的辣椒,這裏還有一顆倒掛的大白菜,這裏是被蟲子咬去了一部分,在這裏還有一顆非常誘人的玉米棒子,這玉米棒子非常的吸引人,它不僅吸引來了大量的遊客,還吸引來了一隻小猴子,這隻小猴子見我們來了,便不好意思,躲了起來。下面請各位站在樓梯下面這個角度來尋找那隻躲起來的猴子。這就是那隻小猴子,它因為玉米棒子沒有偷成,所以還虎視眈眈的盯着那顆玉米棒子。我想,等我們走了之後,它一定會來偷吃的,這裏不知哪位朋友願意留下來,守着這玉米棒,以免被它偷吃了。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三樓樓上樓,不過這裏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樓梯非常的陡峭,請各位注意安全,小心別碰着頭,儘量往右邊靠。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樓上樓,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這一對母子情深的神龜,這是大神龜的頭、身子,在它身子下面是小神龜。這是小神龜的身子和頭,它們在此相依相偎地生活了二十三萬年之久,這也體現了一個非常的主題,那就是“母子情深”。青龍洞不僅是神仙修煉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傳奇故事“白蛇傳”的發源地。這就是法海用來鎮壓白蛇娘子的雷鋒塔,當年許仙和白蛇娘子悽美的愛情故事就是在這裏發生的。看到了雷鋒塔,我們不僅想到了白蛇娘子,它就在我們的身後,請大家轉過身來看一下,這位就是白蛇娘子,您看它被鎮壓得顯出了原形,只露出了一個蛇頭,也許是許仙沒有來救它的緣故,所以它的臉上還有絲絲的怨氣,但法海和尚仍然不放心它而在這邊留守了下來。這邊這個小小的人物就是法海和尚,我想是人們太憎恨他了,所以把他刻畫得那麼渺小。你們也許不相信我所説的那樣,請轉過身來問一下我們身後的這兩位壽星,他們在此生活了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年,也正好是法海所幹的那件壞事的見證人,大家不妨猜猜看哪一位是壽星公公、哪一位是壽星婆婆?對,這位就是壽星公公,您瞧他老得頭髮都掉光了,只剩下長長的鬍子,他非常地愛喝酒,並把他的酒葫蘆也帶來了。這是一顆仙桃,這是壽星婆婆的龍頭枴杖,你們是不是覺得她很面熟,我想可能是由於這頂帽子的緣故,大家看看它像誰戴過的啊?對,沒錯,像唐僧戴過的,大概是壽星婆婆老糊塗了,把唐僧的帽子拿到我們青龍洞來了。這邊這位是清朝的宰相劉羅鍋。這是他的頭,這是它的駝背,他的長相雖然欠佳,但是他心地善良,為人正直,處事剛正不阿,並鬥到了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令我們後輩肅然起敬。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奇特的洞中洞,途中會遇到一顆萬年人蔘,這就是那顆萬年人蔘,你們首先想到的是不是把它吃掉,以用來延年益壽呢?這裏我希望大家手下留情了,吃就不要吃了,不過可以過來摸一下,摸一下仍然可以使你延年益壽、長命百歲,摸一下就可以了,摸多了,會全身長毛的。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奇特的洞中洞,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鎮洞的犀牛將軍。這是它的角、眼睛,還有張大大的嘴巴,好像要吞食什麼。大家千萬不要靠近它,以免被它誤吞。它還是一位護花使者呢,它到底在護那一朵花呢?就是這裏面的這位瑤家少女。這是她的一個側面相。這是眼睛、鼻子、嘴巴、下巴,還有一頂高高的帽子。這位姑娘正等着她的夢中情人呢,誰願意進去呀?以解她的相思之苦啊!下面我們來看看太上老君的煉丹仙爐。這片燈火輝煌的地方就是太上老君的煉丹仙爐所在地,當年孫猴子的火眼金睛就是在此煉成的。看過了煉丹仙爐,不知你們發現沒有,在下邊還有一隻狗熊。這隻狗熊看見你們來了,便耍起嬌來了,不過它耍嬌的方式有點特別,您瞧它是四腳朝天的,並且在滿地打滾,弄得全身都是黃泥,不過這正好體現出了它真實的一面。看完了狗熊耍嬌,我們也不在洞中洞多作停留,青龍洞裏面不僅有樓上樓、洞中洞,還有天外天,下面我們就要去的是天外天。往回走一點點就可以到天外天了,請隨我來。

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天外天。為什麼叫天外天呢?我想可能是由於一線天的緣故吧。各位,請站到這個角度來,在這裏就可以看到外面的光線。它從外面曲曲折折地照了進來,這裏也就是我們青龍洞空氣最好的地方了,因此,它也吸引了十二生肖來聚會。各位請再次站到這個角度來看看,它是十二生肖裏的哪一種動物呀?這是嘴巴、大耳朵、身子,還有爪子。它是老虎,可能是由於武松打虎的時候打得太兇猛了,所以把它的頭打扁了。俗話説虎落平陽被犬欺,一點也沒説錯,看,這隻小狗正虎視眈眈的盯着這頭老虎。這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兔子,那是一匹馬,是一匹河馬,所以模樣看起來怪怪的,它身上還有一隻老鼠。這老鼠不僅身子大,而且膽子也非常的大,看,它正爬在馬背上拍馬屁哩。三個女人一台戲,這裏有兩隻猴子,也有一台戲,他們正捧着手耍着猴把戲。下面請各位前行幾步,來看一下大公雞。這就是那隻大公雞,它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作金雞報曉,它也很幸運的帶來它的伴侶——母雞。這就是那隻母雞。在這裏屬羊的朋友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屬相了,在這裏有一隻羊,它是一隻獨角羊,它也在唱着獨角戲。這邊還有一條温柔的眼睛蛇,它笑得嘴巴都咧開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十二生肖當中除了龍以外,還缺少了一種什麼動物?對,它是頭豬,是頭野豬。大家都知道野豬愛亂跑的,現在我們就去尋找那頭跑出去的野豬,現在下樓梯,請大家注意安全。

青龍洞的確是個無奇不有的地方,在這裏從天上掉下來一個石鼓和一個石木魚。來,我敲一下你們聽聽看。這是石鼓,這是木魚,這是石頭。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女王寢宮。通過這層層的帷幕,我們來到了女王寢室。這位女王可能是國務繁忙,就不可以親自迎接你們了,不過她留下了她的一副側面頭像。下面請隨我的一束光來看看這位女王的側面像,這是她銀白色的頭髮,她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所以頭髮是銀白色的,這是一隻微閉的眼睛,這是又高又大的鼻子,這是嘴巴,還有尖尖的下巴。她為什麼至今仍然這麼漂亮,因為她吃的喝的都是這裏的水,這水是聖水,它不僅能美容,還會給你帶來好運,愛打麻將打牌的朋友最好進去洗一洗手,它會給你帶來好的手氣。下面,我們要去的是蝙蝠的居住地,請往這邊來。

這裏就是蝙蝠的居住地,在這邊就有一隻非常大的蝙蝠,這是它的頭,還有一對大翅膀。俗話説,羣龍不可一日無首,這隻蝙蝠非常幸運來到青龍洞,成為了蝙蝠王,統領着青龍洞所有的蝙蝠。越過這隻蝙蝠來看一下它身後的這片美麗的鐘乳石,你瞧它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一種是黃色。據有關專家考證,有兩種説法:一種是每三百年長一釐米;另一種説法是每一萬年長一釐米。我想它的成長是跟地理位置和酸、鈣有關係,看了鐘乳石是不是聯想到了石幔,大家請轉過身來看看這根巨大的石幔,這根巨大的石幔叫做石柱倒掛,它們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不過在這個洞開發之前就遭到了破壞,這裏就被敲去了一部分,所以人們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百年好合,意思就是希望它一百年後會長在一起。下面我們到東海龍宮去看看。這根又大又長的石柱就是孫猴子的金箍棒——東海龍宮的定海神針。這裏就是龍王洗澡的地方——龍王瑤池,因為龍王都是晚上出來洗澡的,所以我們現在不能看到它。這邊這位高高在上的人物就是秦始皇,他旁邊的這兩位就是左臣右相,李斯和趙高。我想他們正在商量統一六國的大計,我們就不便打擾了。現在我們就去拜訪一下青白二龍的頂頭上司,鎮龍元帥。這就是鎮龍元帥,他頭上帶了一頂小小的帽子,這是他的鬍子,他雖然牛高馬大,可是也耐不住寂寞,所以從天上帶來一隻金蛤蟆。這就是那隻金蛤蟆,這是它的頭、身子,俗話説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它天鵝肉沒有吃成反而掉進我們青龍洞裏來了。下面請大家抬頭往上看,當然不是看白天鵝,而是一條大白龍,這是龍頭、龍身,龍尾躲到裏面去了,它當年被囚禁的時候脾氣非常的暴躁,所以鎮龍元帥用一把鎖把它鎖起來,以免它逃出我們青龍洞,下面我們去看一下老龜渡八仙。

這就是那隻老龜,這是它的頭,大大的身子。它為什麼遲遲不肯出發呢,就是因為它的背上只有七位仙人,為什麼會少了一位呢?也許你們都聽説過,何仙娘是我們永州何仙觀的人,她非常地思念家鄉,所以回家探親去了,這裏不知那位小姐會代替何仙姑一下,好讓這隻神龜放心的東遊過海。這邊是姜太公釣魚,俗話説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不知道他今天的收穫又如何呢?

看了姜太公釣魚,我們轉過身來看一下龍身。這條就是龍身,它也叫做龍身獻福,就是我在第一個景區所説到的大青龍隱蔽的後大半截身子,在他的身子下面有一副雙牌的山水縮影圖。這是五十年前的一幅縮影圖,所以只能看到梯田,不能看到高樓大廈。下面我們要去的是青龍洞最有福氣的地方——福星殿。這位紅光滿面的就是老福星,他見我們來了,笑得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擠到一塊去了,凡是經過這裏的遊客都會把他的福氣帶回家。這邊這個呢就是從十二生肖裏頭跑出來的那頭野豬,這是他的耳朵、嘴巴,看,它的嘴長長的,的確是頭野豬。它偷吃了蔬菜基地的辣椒,所以跑到這裏喝水來了,在這邊還有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這是它的頭,這是高飛的翅膀,它有兩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鵬程萬里和大展鴻圖。借它好聽的名字也祝各位鵬程萬里,大展鴻圖。下面我們隨着這條流水,穿過陽光隧道,去看一下瀟水與湘江的匯合處平島。

這條就是瀟水,而這有落差的地方就是雙牌大壩,當然不是真正的雙牌大壩,真正的雙牌大壩可比這裏壯觀多了。這裏就是瀟水與湘江的匯合處平島,這裏當然不是真正的平島,真正的平島在零陵。你們不妨抽空去走走。下面我們看看這條小湘江會把我們引到什麼地方。

請大家一起抬頭往上看,這裏有一條裂縫,把這座山分成了兩半,一半是前山,一半是後山,因此,它叫做一分為二,可是人們為了圖個吉利把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和二為一,它的解釋來源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分分和和,和和分分。接下來,我們要到的是青龍洞的最後一個景區了。

黃山有迎客鬆,我們青龍洞這裏就有一棵送客榕,據説它不是我們雙牌土生土長的,是從廣西引過來的。劉三姐曾在這棵樹上唱過山歌,所以她也跟了過來,這邊這位就是劉三姐。她旁邊的這位肯定就是阿牛哥了,這棵樹不僅歡迎你們的到來,也歡送各位的離去。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青龍洞的最後一個景點青龍大擺尾。這就是龍尾,也叫做青龍大擺尾,我們青龍洞就是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的,看完了青龍大擺尾也是我該和大家説再見的時候了,藉此機會,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4

【江華古鎮寶鏡】

古時候的人砌房子是非常講究“前有照,後有靠”的。咱們寶鏡面臨荷花塘,背靠青山。相傳寶鏡鼻祖何應祺於清順治7年(1650年)由道縣溯沱水、馮河而上,見這裏松林古藤婆娑,泛發寶光,清塘漾碧盈盈,尤如明鏡,取名“寶鏡”,便在此建宅定居,迄今已有356年,後嗣傳至第18代。整個寶鏡古民居佈局坐東朝西,建築風格類似於江南民居,佔地80餘畝,房屋108間。由北往南依次分佈為圍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等五個部分組成。所有建築耗時近20年,其中新屋的建設就耗時9年。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四根高大的桅杆,上面懸掛着大紅燈籠和彩旗,足見當年屋主的地位顯赫。在當時那個年代,必須是進士以上才能立桅杆。現在大家請看我腳下這塊長方形的石條,旁立“馬到止(址)”石頭,上書“文武官員至此下馬”。意思是文武官員到此地就得下馬步行前去拜訪。

村莊正前方是一個呈“八”字形的大門,位於中央。當時,要有知府的名譽才可以砌“八”字門樓,平民砌是違法的。左側是武書房,右側是文書房。何氏家族是非常“重教育人”的,早在18世紀末就建立了四所學堂供子孫就學。建立了規範而先進的教育獎勵機制。凡本族子弟不分貧富,只要能讀書者,都由公田租谷供讀;對考學優秀的實行重獎。據《何氏族譜》記載,清朝有才子40餘名,其中庠生14名,佾生2名,貢生4名,廩生3名,大學生7名,進士10名,職員10名;至民國年間,出官數名;現在海內外工作的人士80餘名,寶鏡真可謂是人傑地靈。

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往上看,這一排兩層樓房長80米,深10米。大家猜猜看,這一排房屋原來是什麼人居住的呢?告訴您,這樓房是給這個家族的長工居住的,下面有九間馬廄,上面有18間長工房。整個居室建築風格按江南畫舫設計。當年何家智中了進士後進京考頂子,回家的路上在武漢渡長江時,夜晚見江裏輪船層層樓房十分好看,便請工匠設計了這幢船形吊樓。而門前這半圓形的石板叫做“月台”,它的設計意圖是登這艘“輪船”的台階。

從古至今,有許多名人墨客都到過咱們寶鏡。清湖南善後督辦唐生智、湖南督學使者江標、陸寶忠、道州知州施啟宇等都在此留下了墨跡。30年代,鄧小平率領的紅七軍團也在此住過。1964年,海燕電影製片廠亦到此地拍攝電影《多喜之家》。1994年,瀟湘電影製片廠到此地拍攝過《漫長的邊界》。

大家隨我往裏走,去探索一下寶鏡古屋的奧祕。跨進這個門檻,咱們可見一扇門,而兩邊又留有通道,這門設立在這裏有什麼作用呢?原來這是上下轎門!轎門設計十分特別,在門樓的裏面專門立兩根門柱,中間設計兩扇鏤空花門,轎子就停在裏面,方便主人上下轎,站在這裏自然能讓人想象出當年主人是何等的威風廉廉、雍容華貴。這個小閣在古時稱其為更務室,相當於現在的傳達室,起上傳下達作用。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何氏家族建築羣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新屋,是第九代、第十代育慄、步月、步廷父子三進士所創建的。整個堂屋由下堂屋、中堂屋、上堂屋三部分構成,均有天井,號稱“三進大堂屋”。從上堂屋左右側門可通往兩邊的小堂屋,小堂屋向大堂屋開門,與兩旁廂房構成長房,前面各有天井三個。整體稱為九井十八廳。

走進這座房屋,我們就可以感歎着當時建築的考究。首先我們要跨過這兩排石板,過這兩排石板還有講究的喔,大家可以隨便挑一條路走,待會我再告訴您其中的小祕密。好了,大家都過來了,左邊這條石板排列比較稀疏是給成年人通過的,而右邊這條石板排列比較緊密當然是給小孩子通過的啦!

村內每個堂屋均有題匾,高80釐米,長2米左右,起警戒後人的作用,也表現了主人的涵養。如咱們這座新屋下堂屋“積德延齡”、中堂屋“厚德載福”、上堂屋掛“望重古稀”,字體筆力遒勁,端莊大方,有陰刻和陽刻之分。

清代時江華有30名進士,咱們寶鏡村就有10名,佔了三分之一,在這10名中,咱們這間新屋就出了6個進士。

好了,咱們來看這個天井,具有通風、採光、防火、排污的作用。每個天井都由四塊完整的長條青石圍邊,底下由三塊完整的青石板平鋪。

寶鏡古民居羣是一座建築藝術的寶庫,特別是在雕刻上具備較高的審美價值,從門當到户對,從窗閣到圍欄、從門檐至椽梁,都體現了勞動人民對美的追求,寶鏡古民居羣的雕刻以木雕和石雕為主,大家隨處可見。在技巧上有圓雕、浮雕及鏤空等多種形式,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含蓄,以體現富貴吉祥為主,入畫的形象主要有梅、竹、菊、喜鵲、松鼠、麒麟、龍、鳳、鹿、房屋、人物等,有的組畫還帶有故事性。有的浮雕為鑲嵌而成,可以取下來,嵌入物以瓷片為主,上繪紅花綠葉等形象。

這裏是神龕,是用來供奉神佛和先祖用的。何氏家族文化為何能源遠流長,可能跟他們的信仰以及孝順離不開的吧。

我們現在來看一間比較有代表性的房間,這裏是一間小客廳,是主人單獨會客用的。穿過小客廳來到的是一間卧室。這張牀叫“雅牀”,選用上好的樟木精雕而成。其側旁鏤空花窗可支出一個木架,用於掛放主人的衣物,不用時可收回,即為雕花窗閣,既體現了雕刻的藝術性,又體現了雕刻的實用性。您可以仔細瞧瞧上面雕刻是多麼的精妙絕倫。那邊還有一個精緻的臉盆架也是精美無比的。

參觀完前廳,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後院,後院共兩層,16間房屋。左右兩邊還砌有兩個亭子供玩耍。那麼後院又是誰居住的呢?後院是繡樓,是給何家的小姐居住的。當時這裏居住着八位小姐和八位小姐的貼身丫環。現在各位男同胞有幸參觀到了咱們小姐的閨房,以前這裏可是“男士止步”的喔!

咱們寶鏡的房屋建築巷道連通所有的房屋,多數巷道均有頂蓋物,能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濕鞋,具有防雨防曬功能;巷道道口及房屋的主要通道都有門,門檻及頂部條石均鑿有方眼,設木栓,利於鎖管,具有良好的防盜功能;村莊外圍還建有圍牆,與後山隔離部分的圍牆還有防止火勢向山上蔓燃的功能;充分體現了寶境古民居功能的全面性。

清代進士劉其璋把“寶鏡八景”描繪如仙家勝境:松林淡月、槐社夕陽、虹橋鎖翠、螺蚰浮崗、響泉遺韻、曲水回瀾、珠塘漾碧、寶塔酣青。處處皆景,美不勝收。

村後臨山處建有四層高炮樓,稱其為“明遠樓”,可用槍炮在此射殺遠距離來犯之敵,同時也是瞭望台,用於警戒敵人。民國年間,全村共有八十餘條槍用來防禦外敵。大家可以登上明遠樓去一覽咱們寶鏡全景。

我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是自由參觀時間,謝謝!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5

【天子山】

現在我們乘車前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天子山,海拔1262.5米,因當地土家族領袖向大坤被軍擁為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為台地地貌,中間高,四周低,因而視野開闊,透視線長,層次分明,氣勢雄渾。天子山觀景,與黃石寨、金鞭溪的感覺不同。遊黃石寨,您是與羣峯對坐,與羣峯平視;遊金鞭溪,您是人在畫圖中”仰視高聳於溪兩岸的羣峯;而在天子山,則可俯視大千世界,您會生出山上無山我獨尊”的無限豪情。天子山有四大奇觀:峯林、雲海、日出、冬雪。一幅幅雄偉壯觀、奇特迷人的景象,相信會讓大家大飽眼福而流邊忘返。

(松子崗)這裏就是袁家界。前方那片台地叫松子崗,傳説當年向王天子建天子國,最初的城址就在這裏。後來才選在水繞四門,於是這裏就成了向王天子的第二故都。

(迷魂台)迷魂台”是取這裏的風光奇絕,令人意亂神迷馳魂奪魄之意。站在石台上遠望,黃石寨和腰子寨連成了一幅半弧形的山水畫;金鞭溪和沙刀溝若隱若現;腳下山谷中,成團成簇的巖峯間,雲繚霧繞,有時瀰漫成壯闊的江流,現出江上數峯青”的奇異圖畫。這時,就自然而然想起古人的句子:日幕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愁的是魂靈迷失在這片奇山異水之間,找不到歸途了。

(天下第一橋)那就是天下第一橋”。你們看,兩座山峯被一條長廊連在一起,形成天然橋洞,平時吞雲吐霧,氣勢壯觀雄奇。橋面寬約兩米,長20餘米,絕對高度357米。橋上蒼松挺拔,橋邊古藤垂掛,橋下深不可測。走在橋上,只見霧氣蒸騰,松濤呼嘯,石橋好像也顫顫悠悠,晃晃搖搖似的,令人驚心動魄。這裏是張家界風景一絕,是大自然的一個奇蹟。

(後花園)黃石寨有個前花園,這裏有個後花園,傳説都是向王天子圍獵休閒的場所。這座園門,呈渾圓雙拱,就像古時候的那種滿月型園門了。加之數十座石峯,小巧精緻,點綴於叢林之中;百鳥歌唱,溪澗淙淙,跟古時候大户人家的後花園韻味兒差不多。古裝戲裏,好多都是寫千金小姐與落魄書生在後花園幽會,私訂終身的故事。不知我們中間有沒有落魄書生,不妨報名去後花園碰碰運氣?

(百鳥樂園)大家往前方看,那條溪就是沙刀溝,其中有個百鳥樂園”的景點,每到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寒氣襲人,這裏卻水草葱蘢,鳥語花草,四處的鳥兒都來這裏會集,直到來年立春之後才陸續散雲。這一期間,就成了鳥族交流狂歡的盛大節日。據説它們還定期不定期舉辦服裝節”、模特表演”和各種唱腔、流派的歌手大獎賽”呢。冬遊張家界,建議各位去百鳥樂園”與百鳥同樂!

(將軍巖)看,那就是將軍巖!民間傳説是向王天子的化身。你看他身披金甲,肚腹微突,背手而立,那神采,那風韻,儼然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已故著名作家莫應豐寫詩讚道:寂寞深山萬古幽,天工造化藝人羞,山中天子隨雲去,石上將軍伴歲留。”滄桑無語,風貌無邊,長留天地間的是將軍風采!

(屈子行吟)在武陵源民間流傳的歷史人物中,除了赤松子、秦始皇、張良、向王天子等,還有一個屈原。一腔愛國熱血的屈原受奸臣誹謗、打擊,先後被放逐漢北、江南。屈原流放江南期間,據説曾到過澧水,這在他的詩作中多次得到體現。如捐餘袂兮江中,遺餘佩兮澧浦”。説來奇怪,屈原的形象居然在天子山被發現。你們看,那座30多米高的石峯,峨冠博帶,清瘦如人狀,長長青衫在風中抖動,他反背雙手,踱步遠方,似行吟澤畔,似引吭悲歌,好一幅憂國憂民的儀態。這就是天子山著名景點--屈子行吟。

(空中田園)大家看,這塊三面臨淵、奇峯環抱、凌空托起的空出台地,上有數十畝稻田,故名空中田園,幾户土家人在這裏收穫春夏秋冬,仿如世外桃源。

(神兵聚會)從仙人橋去老屋場,但見深谷裏密密麻麻羅列上百座石峯,活像一羣威武雄壯的將士列隊聽令,相傳這就是向王天子的神兵在聚會。神話雖不可靠,但石峯如此集中壯觀,在武陵源也屬罕見。我想引用一位美術大師的話:豈有此理,莫名奇妙,説也不信,到此方知。”不看神兵聚會,怎知石峯成林。

(茶盤塌)因臨崖憑空托出一平台,狀如茶盤而得名。這一帶的著名景點有大觀台、一步難行、仙人橋、情人幽會等。

(大觀台)這就是大觀台。極目遠眺,千百座奇峯盡收眼底。一位詩人説,武陵源的砂巖峯林是一步一觀景,千步千造型,一山有四季,十步不同天。專家測算出武陵源石峯有3103座。一如一位高超的雕塑大師,模擬宇宙萬物,無不形狀逼真,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呼之慾動。有的如海螺出水,有的如金龜銜日,有的如蓮花盛開,有的如天橋橫空,有的如長槍刺天,有的如寶塔聳立,有的如老人採藥,有的如玉女梳粧,有的如將軍出征,有的如戰馬長嘯,有的如情人幽會,有的如夫妻相擁,有的如仙女散花,有的如村姑守望.....有的孤峯獨秀,有的直插雲霄,有的婷婷玉立,有的威武勇猛,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大氣磅礴。進入武陵源,但見一片峯的森林,峯的世界,峯的海洋。挺拔、奇秀、集中、原始、粗獷、古野。這就是武陵源。一位藝術大師説:武陵源的山峯,改寫了山的概念。大攝影家陳勃説:三山五嶽堪比美,華夏風光每一流。”王繼傑先生説:武陵源上三日遊,勝讀千篇李杜詩。”許世傑先生説:秀幽險峻稱奇絕,五嶽黃山拜下風。”李成瑞先生為此大抱不平:神州勝景誰為最?須請霞公重評勘。”可惜徐霞客無緣到大觀台來,也不可能為武陵源作甚評價了。

(一步難行)你們看,這狹長台伸向東方,盡頭處台地斷裂成兩峯,裂縫深100米左右,兩峯間隔不到1米,分出石峯長約10米,寬約2米,乃一絕佳觀景台,但是,就是這一步,膽大者如履平地,舉步之勞;膽小者戰戰兢兢,終不敢越雷池半步。懸崖與懸崖之間,僅一步之隔--或者説,生與死,只隔一步。不知各位敢不敢跨過這一步!

(仙人橋)又名自生橋,長24米,寬處2米,窄處1米,凌空飛架,鬼斧神工。呂洞賓從橋上走過後得道成仙,騰去駕霧而去;嫦娥從橋上走過後得道成仙,披風奔月而去,輪到我們立臨在這橋邊,是不是也有些飄飄欲仙之感,遲遲不想離去?我們不是神仙,為了旅遊安全還是不要走過。

(神堂灣)不看神堂灣,枉到天子山。武陵源共有兩處神祕禁地,一處是黃石寨上的黑樅堖,一處就是天子山的神堂灣。神堂灣是一個天然的桶形凹地,面積有十多公頃,四面懸崖陡壁,灣內深不見底。陰雨天隱隱聽得見灣裏好像有金鼓齊鳴,人喊馬嘶的聲音,人們就把這現象跟當年向王天子兵敗後連人帶馬縱身躍入神堂灣的故事聯繫起來,説是向王天子的兵馬陰魂不散,才有這殺伐之聲。專家説這可能是地磁錄音緣故。

(點將台)前面説過,武陵源的好多地名,都和向王天子起義有關。如神堂灣、將軍巖、神兵聚會、點將台、御筆峯、武士馴馬、軍邸坪、閘口關、百仗峽、插旗峪、樹旗峪、花溪、止馬塌、籤筒、筆架、萬歲牌、四十八大將軍巖、鑼鼓塌、卸甲峪、亂竄坡、落馬峪等等、就更加使人嗅到當年的古戰場氣息。

相傳當年向王天子在水繞四門起義,兵敗後,率三千士兵撤退到天子山,就在這一帶憑藉原始森林的屏障,構築神堂寨,與官兵展開艱苦卓絕的游擊戰。這個地方就是向王天子點兵點將留下的遺址。此時此刻,不由得使我們想起了沙場秋點兵”的畫面,想起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烽火歲月。就忍不住高吟風簫簫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詩句。據説向王天子最後一戰就是在這裏慘敗的,然後,他率殘兵跳下神堂灣壯烈犧牲......

這裏,我還給大家講個奇異現象。1991年4月的一天下午,雨過天晴,整個天子山漫開一片朦朦朧朧的薄霧,從西海到神堂灣一帶,一座座巖峯在霧中時隱時現。一羣上海遊客來到點將台,忽然,一幅奇異的場景把大家驚呆了:神堂灣中央,七位少女從雲霧中飄落到一座巖峯峯頂的平台上,飲茶、撫琴,翩翩起舞達40分鐘之久。遊客們起初以為是一種幻覺,揉揉眼睛再看,仍然是三綠四紅,長髮披肩,體態婀娜,舞步輕盈。直到仙女們”隨一片雲霧漸漸隱去的前一秒鐘,大家仍然不敢弄出半點聲響,有相機的就拼命按快門。遺憾的是距離太遠了,當晚將膠捲取去沖洗,什麼也沒留下。消息傳開後,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其實,神話也好,事實也好。這種奇異現象完全可用科學去解釋。海市蜃樓”這是人所共知的;而大沙漠中不也經常出現綠洲、村莊、城市麼?

(賀龍銅像)賀龍元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他就出生在天子山西邊桑植縣洪家關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兩把菜刀砍鹽局首義起,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元帥家鄉流傳着無數關於他的故事與傳説。天子山一帶曾經是賀龍、任弼時、肖克、王震等將軍打過遊擊的地方。一回,賀龍在鑼鼓塌被民團包圍了,當地老百姓急中生智,把賀龍捲在鬥墊裏,躲過了殺身之禍。這個故事至今還在這一帶流傳。

賀龍銅像高6.5米,重9.3噸,是國內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尊單人銅像。你看他身着軍大衣,那根曾伴他叱吒風雲的大煙鬥捍在手中,那匹曾仰天長嘯的大白馬依偎在膝旁,天風吹衣,目光如炬,整個造型、色彩氣韻,就連軍大衣上的皺褶都和砂巖大峯林渾然一體,與這裏的三千奇峯一道頂天立地,櫛雨沐風。

(仙女散花)這是一個遠去的悲壯傳説。那年,土家族起義領袖向王天子被官兵打敗,只好率殘兵退守天子山,十萬官兵緊追不捨,八百土兵血戰七天七夜,終於彈盡糧絕。不甘被俘受辱的向王天子與眾將士臨死不屈,跳入神堂灣。許久以後,一位曾深愛着向王天子的土家阿妹翻山越嶺爬上天子山,尋找向王天子和將士們的屍骨,但只聽到山哀哀,溪水切切。阿妹嚥下淚水,提着竹籃,漫山遍野採集山花,然後一邊呼喚着向王天子的名字,一邊遍撒鮮花,她要把自己的愛,自己的心獻給心愛的向王,就這樣撒啊,撒啊,久而久之,阿妹被歲月凝固成一座石雕像了,她還是手執花籃,含情脈脈......

(御筆峯)御筆峯被公認為是武陵源砂巖大峯林風光的標誌景點,不斷出現在海內外各種媒體和宣傳品上面,堪稱天下一絕。本來,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來之筆,科學上講的是歲月風化、浸蝕、切削的結果,但民間卻把它同向王天子聯繫在一起,説是向王天子殉難後,他的御筆化成石峯,廝守在神堂灣邊;而裝御筆的籤筒”、筆架”則留在水繞四門。然而,千古興亡,時代更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只有這支御筆還在!詩人眼中,好用它來寫瀟瀟灑灑的霧,寫多姿多彩的雲,寫火一般熱烈的朝霞,寫夢幻般純潔的月光,寫高處不勝寒”的冰雪世界。當然也可以寫您熱戀這方山水或者熱戀某位紅顏知己的情詩。

(天子閣)朋友們,登樓之前,不妨先讀讀門口這塊《天子閣賦》。大家注意,這塊匾額是國畫大師關山月先生書寫的,1998年5月20日,年過九旬的關山月先生登上天子閣後,神思飛越,笑不絕口,欣然為閣題字。以後,他作了幅張家界長卷圖,在香港展開,轟動香港。有人評價説:關山月晚年藝術輝煌是在張家界完成的。

(武陵源地形模型)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整個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地形地貌模型。從模型可以看出,天子山地勢最高,索溪峪最低,水流人天子山經張家界流向索溪峪,構成地貌發育的差異。按地貌發育的不同時期劃分,張家界屬於發育壯年期,索溪峪已到發育後期,只有天子山尚處發育早期階段。大家看,張家界這一帶,除部分地方如黃石寨、腰子寨等處仍保留原來的台地風貌,大多數已在水流切割、浸蝕風化、崩落作用下,變成眾多的石峯。索溪峪這一帶,許多地方砂巖巖峯的密度大大削減了,有的地方已夷為平地,保留下來的山峯腳較大,這些都表明其發育期已進入老齡階段。天子山則不同。天子山為台地地貌,分上下兩層,上層在800米以上,是二疊紀泥質石灰巖,800米以下則是泥盆紀的石英砂巖。由於砂巖垂直節理髮育,加之外張力的長期作用,從而出現兩側壁立的峽谷和板狀石峯,再由板狀石峯斷裂崩塌形成仙人橋、南天門之類的石門、石橋,同時還形成許多半島式的小灣,有的半島”伸出100多米,成為視野開闊天然觀景台,並構成曲曲折折的壁岸線。

從模型圖上我們看到,除了形成砂巖峯林的部分,還有大量砂巖山體在沉睡之中,期待着漫長的歲月之刀,慢慢把它們鏤刻成未來的砂巖峯林。因此,也許我們中有人曾冒出過這些峯林有朝一日如果都倒塌了該怎麼辦的耽心,那麼,現在我們就可以舒一口長氣了。資源豐富得很呢,後備力量充分得很呢!概括起來説,根據流水浸蝕地貌的發展規律,其峯林將會向天子山台地和其他分水嶺方向遷移,天子山頂部殘留的二疊紀石灰剝去後,變成塊塊方山和根根峯柱,而張家界、索溪峪等地的峯林將成低矮殘丘,使整個地貌進入老年期。但這一過程是十分緩慢的,如果沒有突發性災難的毀滅性襲擊,這裏的石英砂巖峯林地貌在宏觀上面臨一個穩定的演化進程。

朋友們,天子山之行已經結束,現在,有三條路可供大家選擇:一是乘索道下山,二是走卧龍嶺下十里畫廊,三是走南天門。南天門可是大自然一絕,離乘車點也較近。

(天台)現在我們足下這個觀景台,就叫天台,傳説是楚國大詩人屈原曾經問天的地方,故又叫問天台”。

當年屈原被流放到沅澧西部崇山峻嶺,漁夫無意間告訴了武陵源有個仙人登天的天台,屈原憤懣地説:我正要上天問天帝許多事情呢!”於是攜着嬋娟,在漁夫的引導下登上了天台。他仰首對天高聲喊道:上天啊!上天!我有許多事情弄不明白,如果你真有靈,就請你回答我吧!”於是就一字一句地詰問起來:日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那洪亮的聲音,穿過雲層,直上九天,天帝聽了無言以對,就下令把南天門關了,接着又佈下濃雲,刮來狂風,打下雷電,但屈原一點也不畏懼,繼續發問,一連問了三天三夜,問了一百八十多個問題:伏匿穴處,爰何雲?荊勛作師,夫何長?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天帝聽了為之感動,於是喝退了風雨雷電,打開了南天門,百里武陵源重見光明。後來屈原把問天的一百八十多個問題記下來,就成了千古絕唱《天問》;他問天的這座石台,後人叫它問天台”,又叫天台”。

(南天門)大自然的造化真奇妙,利用一塊巨大的板狀石峯鑿出一扇大門,底寬10餘米,高15米。相傳當年屈原登天台問天,就是從這裏經過的,故民間叫它通天門”。據説向王天子在水繞四門苦練三年零六個月武藝,起事那天,就是立在這兒向皇宮連射三箭,流傳在武陵源民間的三箭射皇宮”的典故就從此來。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歡迎你們來到風光如畫的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

武陵源這個詞最早出自唐代山水詩人王維一首名叫《桃源行》的詩。詩中寫道:“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武陵源地處湖南省西北部,與慈利縣交界,南與張家界市永定接壤,西北與桑植縣毗連,整個景區包括張家界國森林公園、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風景區,方圓369平方公里,擁有三百多個景點,上千處潭、湖、溪、瀑,上萬種珍稀動植物,它以雄、奇、幽、野、秀、峻、險的景觀,贏得了“風景明珠”的美譽。解放前,由於閉塞,武陵源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認識”,不為別人所知曉。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武陵源才得以脱下神祕的面紗,展露出美妙的姿容。1998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組成武陵源地區,1992年武陵源以它“具有特別的和世界的價值”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此,武陵源以它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走遍全國,享譽全球。

下面,我們將遊覽黃龍洞,寶峯湖,從索索溪峪出境。在遊覽過程中,我重點給大家講解黃獅寨的閨門初開、天書寶匣、金鞭巖,天子山的天子峯、御筆峯以及索溪峪景區的黃龍洞、寶峯湖等景點。

現在我們前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它是1982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它不僅森林資源豐富,風景更是奇秀,有“別開生面張家界,境在五嶽黃山外”的美譽。論植物,他物種齊全,僅珍稀木本植物這一項就比整個歐洲高出一倍。它的森林覆蓋率達97.7%,被譽為“世界森林寶庫”。論山水,她有“三千翠微峯,八百琉璃水”。賞花卉,她奇花異草處處有,一年四季有花開。觀動物,飛禽走獸穿山而過,蟬鳴鳥叫伴人行。看特產,雕刻織錦般般有,花團錦簇色色新。張家界可以説是無處不美,無景不奇,無處不新。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踏上了黃獅寨遊覽線,當地有句民謠説,不登黃獅寨,枉到張家界。黃獅寨是張家界的制高點,登上黃獅寨,武陵園風光盡收眼底。黃獅寨位於森林公園西部,因為這裏山勢像雄師而得名。我們這次遊覽的第一個景點名叫“閨門初開”。

現在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大園門,進了這道門,我們就正式進入了自然風景區。園門左邊聳立的這座高大石柱,是人工建造的。上面書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9個金色大字是原林業部部長高德佔為慶祝91’中國湖南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而題寫的。大家看,這裏懸崖峭壁,高聳入雲,山勢極為狹窄,形成山門,因此被喻為“閨門初開”意思是説張家界這位美女打開房門向我們展示罕見的大面積石英砂巖峯林地貌。它的成因和地貌形態特徵既不同於桂林喀斯特地貌,有不同於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更不同於西北黃高原的黃土林。它的特點是溝谷幽深,石壁陡峭。三億八千萬年前,這裏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巖層逐步沉積形成積巖,經過複雜而漫長的成巖過程後,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總厚達五百六十米的大面積石英砂巖和部分石灰巖。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是,前者抗溶蝕,後者是可溶蝕的。我們後面將要遊覽到黃獅寨金鞭巖就主要是由石英砂巖構成的,黃龍洞是由石灰巖構成的。

現在我們來到天書寶匣。天書和寶匣在哪裏呢?大家看,對面山上有一個很像書匣的長方形盒子,上面有一個抽蓋已經被抽開了半截了。相傳古代有一個財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卻一輩子夢想做皇帝。於是他就到一座寺廟進香求神,上山找到一個寶匣,抽開一半,沒有見到天書,迷茫之中看見了只白鶴朝他飛來,以為仙鶴是來幫他取天書的,就往崖邊縱身一跳,於是命喪黃泉。寶匣至今抽蓋還有一半沒有關緊,那本天書依舊掛在天邊。在黃獅寨還有南天門、銅牆鐵壁等許多景點,同樣會讓你感到美不勝收。1981年世界著名攝影家簡慶福登上黃獅寨,曾感歎道;“踏遍名山千百座,方到天崖絕妙處”。

衡山導遊詞 ·張家界導遊詞 ·南嶽大廟導遊詞 ·天心閣導遊詞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風光如畫的金鞭溪。金鞭溪發源於土地埡,全長四十多華里。溪水由南向北,在慈利縣注入澧水。這裏溪水清澈見底,兩岸路綠樹成林,奇峯聳立,一種“人在山峽走,宛在畫圖中”的意境油然而生。現在矗立在我們面前的這300多米高的山峯就是我們仰慕已久、享譽中外的金鞭巖。大家抬頭看,金鞭巖四四方方,有稜有角,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像一把倒插在空中的利劍。它被譽為武源風景的一頂王冠,一大奇觀。人們讚美金鞭巖是“名山大川處處有,唯有金鞭奇上奇”。相傳這金鞭是秦始皇為了擴大疆域用來趕山鎮海的神鞭。金鞭巖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大家知道,我們地球上今天的地質構造格局主要形成於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的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燕山運動使歷史上沉積下來的數千米的中、古生代

地層產生褶皺,形成今天的武陵源隆起帶,武陵源就處於該隆起帶的邊緣。由於這一帶褶皺寬緩舒展的自然運動使風景內大部分地段的沉積巖傾角特別平緩,平緩疊置的巖層使山林石柱重心降低,層與層之間的摩擦係數加大,再加上石英砂巖本身固結力大和抗風化力強的特點,使景區內許多數百米高的像金鞭巖這樣高大山峯拔地而起。構成金鞭巖的石英砂巖還略帶金黃色,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尤其是夕陽西下之時,金鞭巖的鞭身會反射陽光,構成夕陽照金鞭的美麗景觀。請大家把目光移向金鞭旁邊的這塊山石,它的形成很像一隻老鷹,勾嘴瞪眼,略展翅膀,好像在守護着金鞭。它又為我們武陵源增添了一個奇特的景觀,叫做“神鷹護鞭”。1981那,著名畫家張文俊遊覽張家界後曾揮筆題詞説“青巖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桂林之秀,黃山之變化,諸山之美兼而有之,而青巖山之俏,為我平生之罕見。天工造化文明有,唯有金鞭奇上奇”。

各位朋友,游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我們現在前往有“中國峯林之王”美稱的天子山,天子山因明朝末年,當地土家族領袖向大昆曾率領農民在這座山上起義,自稱向王天子得名。天子山的最大特點是峯多、峯高、峯奇,層層疊疊,峯外有峯。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座山峯叫天子峯,海拔1200多米。它就像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統帥,身披鐵甲,右手握箭,好像正要指揮千軍萬馬出征。這個形象就是傳説中的向王天子,所以當地人們把這座山峯取名為天子峯。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請大家來看這座山峯,它的形狀像一支毛筆,名叫御筆峯。傳説這些山峯是由天子的御筆變化而來的,筆架上並排插有四支向王天子曾經用過的“筆”。御筆峯是天子山的驕傲,是武陵人的驕傲。畫家來到這裏鋪開畫夾,總是畫個夠;攝影師來到這裏,總要多拍一些鏡頭。據不可完全統計,僅國內,就有30多家畫報曾經以御筆峯的照片作為封面。

各位朋友,現在我從天子山下來,前往武陵源的最後一個景區——索溪峪。根據明末清初編撰的慈利縣誌記載:索溪峪是“以溪水形狀如繩索”而得名。索溪峪是三大景區中最大的一片,它大部分的地質地貌與張家界、天子山相同,屬砂巖峯林地貌,但在它的東邊有一大片溶洞羣,是由石灰巖構成的,屬喀斯特地貌,這是前兩大景區所沒有的。現在讓我們進入有地下魔宮之稱的黃龍洞。黃龍洞彎彎曲曲向北延伸,大大小小的支洞總長度有十多公里,它就像一株古樹錯節盤根,散發出去,形成洞外洞、樓外樓、天外天等景觀,那麼這些景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大家知道在這石灰巖分佈地帶,由於巖石具有可溶性,雨水多,沿構造裂隙溶蝕因而形成石灰巖溶峯和溶洞,所以這裏的巖溶地質作用強烈,地表和地下巖溶都很發育。在這裏,我們主要欣賞由石筍形成的石鐘乳、石琴、石柱、石花等景觀,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塊平地是洞內最大的廳堂,也就是六大奇觀之一的黃龍宮,面積有一萬多平方米,我們頭上是一個巨大的窟窿,就像一口懸掛着的倒置的鍋。窟窿下面是各種造型的石筍,有的像頂天立地的柱子,有的像直插長空的利劍,各位朋友,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大家看那尊石筍像什麼?對啦,這位朋友説得對,它像沙漠裏的駱駝,那麼這一尊呢?再發揮一下想象,對,像童子拜觀音,種種形態都是天然塑成的,大家看這石壁上下垂的石藤如同象牙嵌玉壁。又像長鞭掛龍庭。真是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離開黃龍宮,我們來到石琴廳。這萬里的石柱有一個特點,如果你用軟木棒敲擊石柱,它能發出清晰的樂音,同時整個石琴廳都發出共鳴。現在我們來到明珠池旁,大家看這三道從五十米高處的三座峯窩狀的石窟中瀉出的瀑布,落入明珠池,濺起層層泡沫,池裏浸浴着各色光滑圓溜的石珠,像一顆顆巨大的珍珠閃爍光芒,因此黃龍洞還有“地下明珠”的美稱。

(在寶峯湖上船前)好,各位朋友,我們游完黃龍洞仙境,現在來到了有“人間瑤池“之稱的寶峯湖。寶峯湖是70年代由人工修建的一座長約2.5公里的多功能水庫,是索溪峪景區中一處人工美化了的自然景觀,它和周圍的山峯以及壩口電站,構成別有洞天的奇景。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寫在別有洞天入口的那副對聯,”“鷹卧瑤池待龜出,神遊洞天秉燭來”,它高度概括了寶峯湖四周的主要景觀,大家看,湖中那個特色景點叫做“金龜戲水”,湖的北側那座山峯叫鷹卧寨,它就像一隻巨雕,正盯着湖中的“金龜”,好像他隨時可以將龜抓去。壩的正面是神遊峯,旁邊是蠟燭峯,像一支巨蠟佇立在湖邊,彷彿天上神仙參觀“別有洞天”還要秉燭夜遊,大家如果有興致,可以乘船在湖中漫遊,當你坐在船上,環顧四周,千山聳翠,俯視水中,倒影慢移,碧水照得羣峯綠,人面桃花水映紅,你好像就在一幅翠綠的山水畫中漫遊。當你劃到湖心島時,你還能看到島上“十女梳粧”,“金龜戲水”等特色景點,我想天上王母娘娘的瑤池也不過如此。

原中科院院長,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周光召教授讚美武陵源是“此景未必天上有,人間只應武陵尋”。我們這次武陵源之旅也就要結束了,但願這次遊覽給您留下美好的記憶!

介紹湖南景點的導遊詞 篇17

朋友們,歡迎到道教聖地五雷山遊覽觀光!(進入五雷山牌樓)現在,我們將要從這裏登五雷山了。五雷山,原名雷嶽,海拔976米,因主峯金頂分出數脈,呈輻射狀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訓》中的地維,所以又叫大維山。後來,因大維山廟宇出現雷掃其殿,鐘鼓自鳴,塵埃自淨”的奇蹟,故又更名為五雷山。它位於慈利縣城東15公里,北臨石門,東依臨澧,南接桃源,是東入張家界市的必經之地。山上氣候宜人,環境優雅,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氣温晝高夜低,冬寒夏涼,最高温度為32攝氏度,平均温度11.6攝氏度,不僅是旅遊避暑勝地,更是道教聖地,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俗話説北武當,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聯袂,名聞遐邇。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譽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羣落。據史書記載,五雷山道教始於唐、盛於明”。相傳西域淨樂國太子曾選中此地,壘石室苦修,得道高升”,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後,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創道觀。元末翰林國史編修張兑辭官不做,歸隱天門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擴修殿宇,弘揚道教文化,並親題楚南名山推第一”,從此五雷山名聲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縣俱瞻”,明神宗得知後,封五雷山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每年古歷三月三”、八月十五”為朝聖日,有朝不朝,一年十萬八千到”之説。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常德榮定王、澧州華陽王對五雷山進行大規模擴修改建,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有36宮,72殿。其建築為石牆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里,奇險深幽,玄妙超然,獨具一格,蜚聲南北。可惜民國末年,戰亂紛起,匪盜稱雄,五雷山香火飄零,到1966年”,所有殿宇毀滅殆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慈利縣委、縣政府為落實黨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規,發展旅遊,投資數百萬元,修復了部分古建築,修建了旅遊專線公路以及相應的旅遊服務設施,成立了五雷山風景區,昔日雄姿,再展輝煌。

(登山公路)朋友們,現在我們就要進入登山公路了。剛才一位先生説,五雷山是道教聖地,那麼,能不能講講有關道教的知識?

大家都知道,佛教、__都是從國外傳過來的,唯獨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道教淵源於古代流行的巫術和求仙方式。東漢時,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奉先秦道家老聃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稍後張角另創太平道。東晉末年,五斗米道因其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唐宋時期,因唐高宗、宋徽宗等皇帝扶助提倡,道教大盛。以後又創立多種流派。至元代併入以符為主的正一道之中。金代王重陽創立以道為主,道、釋、儒三教合一的全真道。此後,道教正式分正一、全真二宗。明清時期,道教由盛轉衰。道教崇拜由道”人格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徒修煉的具體方法有服餌、導引、胎息、內丹、外丹、符、房中、辟穀等。宗教儀式有齋醮、祈禱、誦經、禮懺。道教經書主要有《道藏》5485卷,代表性的還有《道德經》、《正一經》、《清靜經》、《玉皇經》、《靈飛經》等。

道教信徒稱道士、亦稱道人、羽人、羽客、黃冠、方士。道士有六種,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廟宇稱作宮觀,即道宮、道觀。

好了,有關道教的一些情況介紹完了。現在,五雷山公路天險已經踩在我們足下,汽車即將進入五雷山道教名勝區。

(顧公寨)這裏是顧公寨的遺址,因唐代顧公在此紮寨拒寇而得名。寨高海拔880.4米,寨頂原有石壘營房,是顧公將士的主要駐地。寨的南、西、北三面,石壁陡峻,危巖星羅,僅東面一徑與慈濟塌相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顧公曾憑此險多次打退頑寇,但後為詭計所敗。寨下那座水庫叫黃蓮水庫,一望碧波如染,青嶂翠戀常映其中,令人產生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之感。

(慈濟塌)朋友們請看那一馬平台,就是聞名湘西北的高山平原慈濟塌。原名慈姑塌,相傳古時有7名人稱慈姑的美女,於南之七姑山修煉,常來此塌練功而得名。後因唐代顧公性勇而心慈”,於此救濟四方難民,更慈濟塌。塌”系土語,坪的意思。慈濟塌長1621米,最寬處500米,最窄處296米,總面積達1200畝。顧公除暴安良、拒寇紮寨,曾在此練兵。自明、清以來,文人、香客多來此遊覽觀光。信步塌上,輕風拂面,頓覺心身倍輕,若遊空中廣場。有人説,如果在這裏建一空中機場”,那簡直就是天下一奇了。

(二天門)大家抬頭看,那就是二天門,所處山脊海拔約780餘米,相傳為澧州華陽王修建,後被毀。現在的二天門牌樓為1994年重修。

(龍頭勝境)大家看這塊巨巖,狀如龍頭昂起,欹絕壁兮將飛”,古稱龍頭巖,因下臨百丈懸崖,風起雲湧,龍頭凌空欲飛,故有龍頭勝境”之説。

(捨身巖)相傳龍頭巖是真武祖師練功之地,後真武從這裏捨身投崖脱俗成,故又名捨身崖”。真武白日飛身”的故事,歷來流傳甚廣。巖身形成如舌,從崖緣向西橫穿伸出,下臨萬丈深淵,有楚南第一險”之稱。因真武捨身的傳説,影響了不少愚昧無知者投崖捨身成仙”。後來了為防止這類事故繼續發生,就在龍頭上修亭以誡後人,大家看,這座小石亭就叫飛昇亭”,請細看這副對聯:輕生哪得成仙,修善自能致富”,門額是守身知命”。朋友們中如有不平之事或事業不順者,千萬不要輕生啊!

(百子堂)這叫百子堂,建於清代乾隆初年。俗話説,悠悠萬事,無後為大。繁衍生息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規律。但也並非每個人都按規律、按要求生兒育女,於是就有了送子娘娘的神話傳説的誕生。這裏供的就是送子娘娘的神像,傳説無兒無女者,只要一心向善,誠心於此一求,必有後代,且看這副對聯:放寬心莫愁無子,行好事自有佳兒”。諸位哪個想要生兒生女的,不妨拜拜送子娘娘。

(梳粧枱)這一方形石墩,古稱梳粧枱,傳説祖師爺成地台前有一巨石,由幾塊小石托起,巨石上面平滑如境,叫梳粧明鏡。梳粧枱是道教信徒入道前的淨身之地。

(朝聖門)現在我們準備登朝聖門。門前這百步石階,稱百步墩,據説心不虔誠者很難數準。那麼大家就邊走邊數數,上頂後,各自報上數,看誰數得準。

好,朝聖門到了。大家説説到底有多少石階?朝聖門是朝聖者必過的一道關,殿內供青龍白虎二位門將,傳説朝聖者需在此叩拜青龍白虎後方能通行,那麼,我們就叩拜一下,表示心誠吧!

(曬經凸)大家看,朝聖門後的那一座小山峯上,有石亭一座,相傳為道人曬經書之地。遊人若細心察看,會發現該石亭有一段有意倒置。相傳若順置,那麼五雷山西面的三王、老棚等地方則雞不鳴,狗不叫,了無生機。

(迎賓館)現在,我們一起到迎賓館休息一下。這裏不設神像牌位,是古代道從專為四方香客信徒修建的休息住所。

(藥王殿)這裏供的是藥王菩薩神像。傳説古時黎民有病無錢醫治,於此一求,再啃神樹,則病患消除。

(財神殿)財神殿古名趙爺殿,供民間傳説的財神趙公明神像一座。大家且看這副對聯:生財有道務必見義思意,雲神無私定然佑善懲惡”,意思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決不可取。一位哲人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古人以天神懲罰告誡貪心者,聯想當今時代,一個個貪官落馬被擒,難道不足以驚醒一些人嗎?

(觀音閣)相信大家知道佛門有個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五雷山道德觀裏面建觀音閣,有人覺得奇怪,剛才進山前説過的道教中的全真教,就是儒、釋、道三教合一流,五雷山也就屬於這一派流。傳説真武祖師修煉成正果後,要成仙了,觀音菩薩菩薩下凡降臨五雷山,就落在這裏,然後牽引真武祖師昇天。祖師成仙后,託夢張兑,一定要他在這裏建觀音閣,以報答觀音菩薩引導之恩。你們看閣內供的神像,就是觀音菩薩,是五雷山主要朝聖殿之一。

(金殿)朋友們,那就是五雷山主峯金頂,即五雷山的主要建築金殿。金殿本為五雷真武祠,相傳為祖師爺託夢張兑邀華陽山、榮定王所造。金殿建築為古轎頂型,上蓋紫銅色琉璃瓦,屋檐布以獸頭,牆體石條砌成,三面懸崖,一面石階蜿蜒而上,顯得輝煌莊嚴、肅靜。殿中供真武祖師神像,為九火銅鑄成,重約兩千餘斤,緊緊嵌在一樟樹蔸上,為澧州華陽王所造,另有金童玉女,四值功曹分列兩旁,威武雄壯。殿前原有香爐兩個和刻有張兑楚南名山推第一”的石柱。這裏香火繚繞、鐘聲陣陣,是舉行道教儀式和善男信女朝聖的主殿。金殿雖險,卻有四奇,一是立於常德、澧洲、湘鄂邊界高處,只要是大晴天,均可見到金殿如一顆明珠金碧輝煌,數百里遠的常德澧縣城區歷歷在目,而其他高於金殿之處卻看不到常德、澧縣城區。二奇金殿拜塌不到十平方米,但不管有多少人朝拜祖師,卻互不擦身,竟若無人一般。三奇每年三月九年級前,必有大雷大雨發生,第二天卻晴空萬里,傳言是祖師爺駕臨。四奇金頂雖為五雷山最高峯,但在山頂有一泉,雖久旱無雨,水仍源源不絕。傳説清順治後期,闖王李自成以僧人身份遊五雷山,偶染微恙,喝此泉水後,疾除康復,稱其為金頂神泉”。

(五龍捧聖)現在,讓我們站在金頂四面眺望,周圍有5條山嶺,或起伏奔騰於南,或蜿蜒盤繞於東,或騰空昂然於北,雄奇多姿,儼如5條龍環繞金頂,素稱五龍捧聖”。當旭日東昇射來萬道金光之時,龍身騰煙飛霞,生氣盎然。尤其在雨後初晴的陽光燦爛之時,紫氣氤氲,時濃時淡,給龍身”罩上一層神祕色彩,引人入勝。有時雲霧忽散,忽高忽低,其龍身”更有穿雲鑽霧之美。傳説,5條龍狀山嶺,是5條孽龍被五雷山祖師征服後的化身。有關祖師降龍的神話故事,流傳至今。

(百鳥朝鳳)金頂似金鑄玉琢一般,秀麗如鳳。駐足金頂南望、西望,數以百計的大小山頭,有如翹首之鳥,環拱金頂,素稱百鳥朝鳳”。在雲彩浮動或紗霧淡罩時,百鳥”隱約欲飛;當濃雲瀰漫山谷溝壑時,數百山頭似鳥浮波,妙不可言。

朋友們,五雷山之旅就要結束了,衷心感謝諸位的配合與支持。真誠地歡迎您及您的親友、同事下次再來張家界!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nan/yldv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