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雲南導遊詞 >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15篇)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15篇)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 ,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

這是一片神奇的樂土,由北往南的候鳥在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都市裏高樓林立的迷惑和無知者獵彈弓的偷襲後,疲憊不堪但滿懷欣喜地降落這裏。除了濕地裏豐美水草、小魚小蝦的誘惑外,這裏安全的自然環境,是吸引候鳥們南遷越冬的重要前提。這裏,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姍姍來遲的。當麗江城內的太陽正明媚當空時,這裏的冷風還在嗖嗖作響。

三月的一個清晨,我站在了嚮往已久的拉市海邊:這是一面寬闊安靜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綠光。小塊小塊的濕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灣。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樹上,停着一羣鸕鶿;淺灣裏和岸邊,是一大羣野鴨,或扎猛子尋魚蝦,或交頸而眠。偶爾有兩隻雙宿雙棲的赤麻鴨撲稜稜飛起,帶起附近的水禽懶洋洋扇扇翅膀。遠處水氣氤氲,不時可見山林鳥遊動飛舞的點點小影。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遷的候鳥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養生息,準備踏上萬裏歸途。陪我一起閒逛的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的工程師彭貴鴻在拉市海呼呼作響的大風中很有些遺憾地叫着説:“你來晚了,越冬的候鳥很多都已北移了。一個多月以前,這裏熱鬧得不得了:海子裏,柳樹上,天空中,還有後面的山上,到處都是鳥。那壯觀,就別提了。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普者黑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總面積165平方公里,整個景區由普者黑、猴爬巖、革雷、六郎洞4個片區的109個景點組成。其中,普者黑片區是整個風景名勝區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目前開發較好的部分。普者黑風景區以喀斯特湖羣、洞羣、峯羣以及峽谷景觀為主,少數民族風情、古崖畫、革命紀念地等人文景觀相輔助,是個充滿神奇、美麗的喀斯特秀美之境。今天,就請各位朋友和我一起到這個享有“雲南小桂林”之稱的秀美之境,去探訪普者黑的美麗和熱情。導遊帶團軟件

或許朋友們會有這樣的疑惑,“普者黑,好奇怪的名字~怎麼一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會起這樣奇怪的名字?”其實,“普者黑”是當地彝語,即“魚蝦多的池塘”之意。普者黑魚蝦之多,味道之鮮,在當地已是盛譽廣傳了。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普者黑景區門口,請各位順序下車,各位請隨我來。各位遊客看,那門前頂上的牛頭象徵了這一民族的尊嚴,穿過踏青石板路,來到碼頭,開始我們今天的快樂之旅~

各位遊客,站在碼頭邊舉目四望,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湖水,葱翠的孤峯、峯林和峯叢。事實上,普者黑景區的湖不止一個,孤峯也不止這些。在這裏,湖泊羣、孤峯羣、溶洞羣“三羣”密集。據統計,普者黑景區裏孤峯有三百餘座,高低錯落、形態各異。而普者黑的“湖”是以普者黑湖、落水洞湖、仙人洞湖相連貫通長達21公里的水域。由於湖羣主要受地下水補給,且四周無任何工業設施的污染,所以水色清爽、水質清純。線條柔和圓潤的孤峯與峯叢相間有致,與水體構成了絢麗的山水美景,山連山,水饒水,湖光山色渾為一體,姿態萬千,真可謂“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不愧有“雲南小桂林”之譽。

所以,來到這山水勝景,若不乘船遊覽,豈不是人生一大憾事麼?船是彝家世代相傳的獨木小舟,寬不過三尺,僅容5人。駛入湖中,如離弦之箭,輕快如風。若逢盛夏初秋,可以停棹湖上對弈垂釣,好不暢快。好了,大家請隨着我順序上船。一起去領略普者黑的迷人風光吧~

盪舟湖中,我們的小船移步換景,和我們擦肩而過的青翠的山峯不停的換着造型,大家是否想起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感慨呢?:“橫看成嶺側成峯,遠低高低各不同,不識“普者”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湖中。”啊~

盪舟湖中,迎面而來的小小浪花是否激起了大家更進一步親近大自然的心呢?那就讓我們隨着這搖曳的水浪來一次“水狂歡”吧。看!那邊的遊客們已經開始了呢~如果在座的朋友想要加入“水狂歡”的話,就請划船的師傅吧船搖過去,不過在此提醒下朋友們,可一定要確保自己的安全設施準備好了才行哦~

現在我們的小船駛入了寬闊的仙人湖中。順湖而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放眼望去,數千畝湖面,荷葉團團、荷花處處,隨風搖曳,嬌媚無限。微風吹過,荷香四溢,正所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導遊帶團軟件

隨着小船前行,大家看,遠處有一山峯三面環水,如一條青龍浮游於水面,這就是景區中的一大主要景觀--青龍山了。山上蒼翠綠蔭,渾如“桃園勝境”。但是,更為吸引人的是山裏有著名的月亮洞和火把洞兩大溶洞景觀。溶洞中,洞廳寬敞,景物迷人,鐘乳石千姿百態,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力。事實上,普者黑的溶洞也是景區一絕。可以這樣説,普者黑“山山有奇洞,洞洞藏秀水”,景區內共有具有觀賞價值的大溶洞83個,可使大家流連忘返。除了我剛才所提到的月亮洞、火把洞外,現已開放的溶洞還有仙人洞、彩雲洞、遠望洞等。很快,我們的小舟到岸了,現在請大家離船上岸,隨我一起登上青龍山,遊覽青山內外的別樣洞天。

看過了鐘乳石的神奇,登上山頂,連綿起伏的山巒,山環水繞的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這正是“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啊~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普者黑的玲瓏秀美,“湖深游魚淺,野沃盆地寬”,這是一幅何等美麗的山水田園畫卷啊!

普者黑不僅有秀美的嬌山柔水,而且有古樸多姿的民族風情,特別是生活在仙人洞村的彝家撒尼人,定會讓大家體會到熱情似火的彝家真情。現在就請遠方的客人們隨我前往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一起感受彝家撒尼人的熱情吧~

在仙人洞村,最有趣的民俗遊戲就是“抹花臉”。它是撒尼人擇偶交友、表達情意的有趣活動呢~在一年一度的“花臉節”裏,姑娘小夥用豬油拌鍋煙灰盡情地相互塗抹,抹得越黑越過癮,抹的越黑越開心。凡是來到村裏的人,無論您來自何方,何種民族,也不論您是高官還是百姓,全是他們尊貴的客人和朋友。他們會用特有的方式向您表達友情,會趁您不注意時悄悄地、輕輕的抹您一個大花臉,越黑越受歡迎呢~

來到普者黑,不僅可以欣賞她優美的山水田園風光,而且很多民間小吃也讓遊人津津樂道。如果夏季到普者黑旅遊,朋友們還可以吃上撒尼人特有--消暑、解乏的荷葉粥呢。此外,普者黑的“彝家醉蝦”和“清湯魚”,是著名的地方特色菜餚,歡迎大家品嚐呢~導遊帶團軟件

各位朋友,今天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個“魚米之鄉”能和朋友們一起“蕩柳葉輕舟,賞荷花秀色;遊地下暗河,觀洞裏乾坤;登青龍寶頂,攬山水田園;進民族村寨,品民俗風情”。希望這次旅程能給各位朋友帶來美好的回憶!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地方是圓通寺,它是昆明市內最大的佛教寺廟,也是雲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早在唐代,雲南地方割據政權南詔的統治者蒙氏在這裏修建了“補陀羅寺”。“補陀羅”又譯作“普陀”或“補陀落迦”,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光明”。傳説“補陀羅”是一座佛教聖山的名稱,坐落在印度的南海,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大家知道,在中國還有一個著名的觀音道場,那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建於五代時期,比補陀羅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説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不過,補陀羅寺規模不大,建在盤坤巖上,又低又潮濕,沒有多長時間就不復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在今天這個地方修建寺廟,一直到延祐六年,也就是1319年才建成,前後共花了18年的時間。

這座寺廟用“圓通”作名稱,仍然是繼承了觀音道場的意思。因為“圓通”是觀音的三十二個法號之一,意思就是”明白“、”開竅“。

圓通寺歷經明清兩代和建國後多次大規模維修、改建,形成了今天這個規模,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這裏舉行過迎奉佛牙的盛典。

不同的寺廟有不同的風格,圓通寺就有3個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圓通寺的前身---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另外兩個特點是什麼呢?待會兒到了圓通寺我會告訴大家。現在圓通寺到了,讓我們進去看看吧。

這是圓通寺的山門,大家往上看,”圓通禪寺“這塊匾額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題寫的,啟功先生是滿族,而且還是清皇族,姓愛新覺羅。

前面是”圓通勝境”牌坊。這座牌坊是吳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來,圓通寺的山門就在這牌坊處。吳三桂命人修這座牌坊時,將山門移到現在所在的地方。請看,牌坊上部的木雕與下部的石刻融為一體,羣龍在彩雲間翻滾,時隱時現,獅虎在高山深澗,或奔或卧,栩栩如生。

前面是天王殿。大家看,大肚彌勒佛慈眉善目,正衝着我們笑呢!北京潭柘寺彌勒殿前有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達氣度,又怎能不樂呢?這天王殿是圓通寺的第一重殿,有着驅邪顯正的含義。殿內塑有威嚴峙立的四大天王,他們手持不同的法器,分管風調、雨、順。拿劍的掌管風,拿琴的掌管調,拿傘的掌管雨,拿蛇的掌管順。彌勒佛後面的是韋馱,手持金剛柞。他們都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他們正全神貫注,注視着眾生的善惡,保護佛、僧三寶。由於他們的保衞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國淨土得以安寧、莊嚴。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雅緻的庭院。院中有一個放生池。它不僅是全寺的最低點,也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池中建有八角亭,亭的南北兩邊各有一座三孔漢白玉橋和兩岸相連,水池周圍又有水樹迴廊環繞,像這樣將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運用在莊嚴、肅穆的佛寺中,形成別具一格的水苑佛寺,在全國都是少見的。這就是圓通寺的第二個特點。大家看,八角亭上這副“水聲琴韻古;山色畫圖新”的對聯,極好地概括出了這一特點。

大家請隨我到八角亭去看看。這八角亭象徵着“八正道”,也就是八種通向極樂世界的正確途徑。亭內供奉的是24臂觀音,也稱千手觀。“千手”是指觀音菩薩法力無邊。千手觀音是位端莊的女菩薩。觀音原來是男的,為什麼後來變成女的呢。這個答案我到圓通寶殿裏再告訴大家。

現在我們到了圓通寺的精華所在圓通寶殿。大家有沒有發現。廣般佛寺的大殿都叫“大雄寶殿”,為什麼這裏卻叫“圓通寶殿”呢?“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意思是法力無邊,一切無畏,殿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而圓通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所以大殿就叫“圓通寶殿”。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殿裏供奉的卻是釋迦牟尼佛,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清朝同治年間,大殿內的主尊觀音像毀壞,到光緒年間重修時,不知什麼原因卻被塑成了釋迦牟尼佛像,因此大殿名稱與供奉的佛像相矛盾。

大家看,大殿內現在供奉的就是三身佛,表示釋迎牟尼的三種不同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申間的是法身,右邊的是報身,左邊的是應身。三身佛也表現了具有慧根的凡人勤修至佛的歷程,激勵廣大信徒潛心修行。法身佛兩旁侍立的是迦葉和阿難。迦葉是佛祖的大弟子、阿難是二弟子。

三身佛座前的雙柱上盤繞着明代塑造的青黃二龍。龍頭伸向佛祖,彷彿在聆聽講經佈道。二龍塑工精湛,生動傳神。相傳為四川泥塑大師南納福的傑作。三身佛背面供奉着“西方三聖”,中間的是教主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右側的是大太子不眗,後修成觀音菩薩,她以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左側是二太子尼摩,後修成大勢至菩薩,他以智慧光芒,普照一切,二人協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前往極樂世界。

説到這裏,我把觀音如何由男變女的來歷告訴大家。觀音原來是男兒身,在很早以前,觀音像多為男身,敦煌壁畫裏的觀音甚至還有鬍鬚。後來,觀音在中國被廣為供奉,在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思想的影響下,許多婦女都想生男孩,但是求子心切的婦女們又羞於跪在一位男身菩薩前訴説心事,於是越來越多的觀音像就變成了端莊的女身。下面請看大殿兩壁。下層端坐着十二圓覺,他們是十二位經過勤修佛法而圓滿覺悟的菩薩。還有一種説法,這十二尊佛像除兩端騎青獅的文殊菩薩(阿彌陀佛的三王子王象)和乘白象的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四王子泯圖)外,其餘十尊都是觀音像,稱作十地觀音圖,表現了觀音修行得正果的過程,更有力地證實了圓通寺本是觀音寺。兩壁中層為二十四諸天,上層是天龍八部,他們都是護衞佛國的天神。

現在,我們到銅佛殿。銅佛殿建於1985年,是專門為了迎奉泰王國佛教協會贈送的釋迎牟尼銅像而修建的。這尊銅佛像高3.13米,重4.7噸,體態清瘦,表現了佛祖清修的艱辛。殿內兩壁繪有四幅彩圖,分別反映佛祖出家、得證佛法、初轉法lun、圓寂涅槃的全過程,殿前匾額上的“銅佛殿”三字是我國著名書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題。

銅佛殿後面山崖下,原有湖音、幽谷兩洞,傳説洞中有蚊龍作怪,時常引發洪水,晉寧盤龍寺開山祖師覺照築咒蚊台唸經,鎮住蚊龍,大觀樓長聯的作者孫臂翁曾經在這裏建小屋居住,自稱“咒蛟老人”,靠占卜算卦為生。咒蚊台邊有一小路,叫採芝徑。旁邊的石壁上刻有道教張三丰畫像,反映了雲南寺廟佛道合一的普遍性。

現在,我們到寺院東邊參觀一個喇嘛教的供奉殿。這座配殿內供奉的塑像是模仿雲南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中甸歸化寺大殿內供奉的主尊塑造的,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左側是喇嘛教最大的教派格魯派、也就是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他倡導宗教改革,確立了格魯派在喇嘛教中的主導地位。右邊供奉的是喇嘛教另一個教派寧瑪派,也就是洪教的創始人蓮花生大師,他在喇嘛教戰勝當地原始宗教夲教的過程中起過一定作用。

參觀完這三座佛殿後,圓通寺的第三個特點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乘是車、船的意思)、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試為一體。大乘佛教講求普渡眾生,在中國廣為流傳;小乘佛教只追求自我解脱,在中國只有雲南獨有;藏傳佛教則在西藏、青海、內蒙及川酉、滇西北傳播。現在大家不必跑很多地方,到圓通寺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還可以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恐怕也是不多見的。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4

和順古鎮位於騰衝縣城以西4公里處,始建於明代,因小河繞村而過故名“河順”,後文人雅士取“士和民順”之意而更名為“和順”。和順古鎮是雲南省著名的僑鄉,更是茶馬古道重鎮、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古鎮建築環山而建,從東到西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公里,一座座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佈古鎮,鎮子前一馬平川,清溪繞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諧的田園風光,民國代總理李根源有詩讚和順:絕勝小蘇杭。鎮內主要景點有:滇緬抗戰博物館、中天寺、彎樓子、劉氏宗祠、艾思奇紀念館、文昌宮和和順圖書館。

沿着古鎮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訪古鎮內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彎樓子民居博物館能讓你打開眼界:建築還可以是這樣的。怪不得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就專門跑來,在此取景。寸氏宗祠和翡翠大王故居,讓你慨歎古鎮建築的精緻。走累了,可以在劉氏宗祠內的茶館坐坐,喝一杯用當地龍潭水、慄炭火烹製的茶,脣齒留香。在和順圖書館,你還能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紙,這可是騰衝三寶之一(騰宣、騰藥、騰編),有興趣可以買一些回去。

走累了肚子餓了,古鎮內的各種小吃不僅能夠果腹,更能讓你回味那段綿長而滄桑的歷史。寸氏豆粉、藺大媽松花糕都是有着歲月的味道。或者隨便找個飯館坐下,點一份當地特有的“三滴水”、“頭腦”或是“土鍋子”,光是吃,就已經讓你不虛此行了。

和順古鎮面積不小景點也不少,想全部看完的話,一日不夠。建議在鎮上住宿一晚,不光是有足夠的時間觀景,還可以體驗古民居改建的客棧。鎮內客棧眾多,多以老式民居改造而成,不乏兩進甚至三進的大院子,價格也不貴。找一家中意的客棧,懶懶的睡到自然醒,慢慢溜達到古鎮口的小吃攤上吃一碗當地有名的大救駕,之後在河邊的洗衣亭上曬曬太陽,像當地人一樣感受和順的悠閒吧。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5

孔雀湖位於景洪市東南28公里處的勐罕鎮,面積50平方公里,是一塊橢園形、森林茂密的綠洲,故稱橄欖壩。壩內有64座村落,隱藏在綠樹叢中,人們稱之為"椰林下面的的竹樓",是天然的大花園。

在橄欖壩,曼聽和曼鬆滿、曼乍、曼豎寨這4個村落是遊人最多的地方。以籬笆為界,每户竹樓佔地0.5公頃,房前屋後遍種椰子、檳榔、芒果、油棕、貝葉、荔枝等樹,檳榔、椰樹摩天挺立。除村落風光外,還有佛寺中的大佛和高5.6米的白塔及天然魚塘,整個參觀點佔地330公頃。是瞭解西雙版納傣族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熱帶風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被譽為"孔雀尾羽"的雅稱。孔雀湖位於景洪中心,佔地18700平方米。湖水清澈碧綠,熱帶花木掩映。園門塑孔雀,園內建水榭亭台、動物園及花圃,有綠孔雀、熊、猴等珍禽異獸和300多種奇花異草。頗具特色,是遊人常去的地方。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景點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它位於昆明東南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石林風景區距昆明市區89千米,乘車需要近2個小時。

各位朋友,在中國旅遊,人們有這樣的説法:到了北京登牆頭,到了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觀山頭,到了上海數人頭,到了蘇州看丫頭,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該看什麼“頭”呢?對了,有朋友説了:石頭!前面所提的牆頭、墳頭所指不用説了,而這石頭指的就是我們今天即將遊覽的石林。不少遊客説:不到石林等於沒到昆明。由此可見石林在雲南旅遊中的地位。另外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雲南省的旅遊標誌就與石林有關,那是什麼標誌呢,這個迷底我們到了石林後自然就能解開。正因如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來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飽眼福。

現在我們的車子已駛離市區,腳下這條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於1991年元旦正式通車,是雲南省的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全長120千米,往東到石林,向西到安寧,連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緬公路,屬國道320、324線。有朋友會問,雲南有高速公路嗎?有。雲南省己實現以昆明為中心200千米範圍內主要幹線公路的高等級化,並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的公路建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現在車子正行駛在昆明市官渡區的轄區內。官渡區是昆明市所屬的五區之一,是各郊縣區中鄉鎮企業較發達的一個區。各位請看前方,那裏是官渡區所轄的一個彝族鄉——阿拉鄉。彝族的一個支系,頭戴雞冠帽的撒梅人就世居於此。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有花卉之鄉、水果之鄉、蔬菜之鄉美譽的呈貢縣境內了。説到“呈貢”朋友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提到斗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也許您家中的花瓶中就曾插過呈貢斗南的鮮切花呢。現在呈貢縣斗南鎮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這裏的鮮花行銷全國,遠銷海外。這裏傳統名花有康乃馨、玫瑰、滿天星等。現又引種了百合、鶴望蘭(又稱天堂鳥)、非洲菊、紅掌等等名貴花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斗南花卉買賣不論支而論斤,各位回家前別忘了買幾斤鮮花帶回去。除花卉外,呈貢的果蔬也非常有名。而水果中又以寶珠梨最負盛名,傳説呈貢之名就是因寶珠梨而得來的。相傳在宋代大理國時期,大理賓川雞足山高僧寶珠和尚到都闡城(今昆明)講經,隨身帶來幾株大理雪梨樹苗,並將苗與呈貢的優質梨種嫁接,河南導遊詞,不想結出的果實個大、味甘、肉嫩、水多。由於梨樹苗是由寶珠和尚帶來的,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寶珠梨。據説在元代此梨是專供樑王食用的,還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皇上吃後讚不絕口,要求年年進貢,並下令把原千户所改名為“呈貢”。元朝皇上是否真吃上寶珠梨史籍中無據可查,但我要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品嚐一下我們的寶珠梨。俗話不是説嗎:“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呈貢的名字真是因梨而來的嗎?其實“呈貢”一詞源於彝語“柴谷”,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有朋友問“海灣?哪來的海?”別急,各位請往您的正前方極遠處眺望,一線水光若隱若現,那就是被稱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人説那應該是“湖”灣,怎麼會是“海”灣呢P這個問題等一會我們見到另一個湖的時候我再給大家解答。

各位是否注意到車窗外果樹下土壤的顏色。

對,紅色。我們的旅遊車正行駛在紅土高原上。這土為何呈紅色?雲南地處低緯度地區,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條件給雲南高原上的土壤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由於雲南大部分地區地處亞熱帶、熱帶,熱量豐富、降水豐沛。豐沛的降水不斷沖洗着富含鋁、鐵等金屬離子的成土母質,使其中易溶礦物大量分解、流失,濕熱的氣候加速了土壤中鐵的氧化,活動性較差的鐵鋁氧化物殘留了下來,把土壤染成紅色。我國南方特別是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大部分土壤皆為紅色。那麼我國北、中、西、東的土壤主要呈什麼顏色呢?我告訴大家:我國東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東北呈黑色;中部的黃土高原,為黃色。這與中國道教中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顏色相符。中為黃色,黃土高原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五種顏色又與中國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相對應,因此就有“五色土”之説。好了,關於土壤我們就説到這。若各位感興我們還可以再討論。

各位請看您的左前方,這裏是昆明鄉村高爾夫球場。昆明優越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宜全天候體育運動,這個鄉村高爾夫球場總面積1000餘畝,設施齊全,球場內湖f白環繞、水塘密佈、河流湍急,大片的鮮花四季盛開,是高爾夫運動的天堂。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7

木府是麗江古城之“大觀園”。“北有故宮,南有木府”。跨過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橋,突見一座木牌坊赫然立於土木瓦頂居民之間。跨進硃紅色的木府大門,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開闊的地面上巍然聳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漢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氣勢,使人恍若置身於皇宮之內。如果説在麗江古城我們看到的是麗江世俗生活的一面的話,那麼在木府,我們將翻閲到一個在西南地區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土司家族的興衰史。

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象萬千,徐霞客曾歎木府曰:“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於“”。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鉅款相助重建木府,麗江俊傑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艱辛備至的努力,使木府如“鳳凰涅(般+木)”般再現於世。

木府佔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羣體座西朝東,“迎旭日而得木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的諧音,體現了納西人推崇知識 的靈心惠性;古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豎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宏,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萃,千卷東巴經,百卷在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 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史稱其建築“稱 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在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天、祭祖、祭大自然神“署”的本 土宗教活動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人廣採博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而其座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佈局,則又見納西族傳統文化之精神。

木府麗江是納西族聚集的地方。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於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製得以改成漢姓名字。

木氏土司為了保持其統治集團姓氏高貴,在社會各階層推行“官姓木,民姓和”之制度,而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後。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整個木府蔭庇在獅子山懷抱中裏,處於整個古城的頭部,西河水東南西三面環流,古城街道和民居傍河而築、依渠而建,自然形成條條渠水與官邸、民居一脈相連,民居層層環圍木府的扇形格局,給人以一脈勃生的官民祥和氣氛。史稱木氏“土地廣大,傳世最遠,富冠諸土郡”,並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著稱當時,遺澤後世。納西人説起“木老爺”來,就跟我們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樣親切。

忠義”石牌坊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宮殿式木府時,座向未按“坐北朝南”為佳的中原風水理論,而是朝向太陽和東方。東方屬木,太陽和木為納西東巴教中的崇拜物,亦為皇帝所賜納西族之姓。 因此,欲得“木”之氣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築採取了坐西朝東的方向。木土司的府第雖有王者氣度,卻一反中原王城“居中為尊”的傳統,將府第建於城西南一隅。而作為全城中心的則是商賈雲集的四方街,縱橫交錯的街道從四方街這一商貿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從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於鄉村集市,最終也因商業貿易而繁榮。這與古城千百年來作為“茶馬古道”重鎮的歷史密切相關。走進木府,迎面而來的是議事廳。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木府大部分建築曾毀於清末戰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於毀於"",麗江當地黨委、政府為了發掘和弘揚民族文化,決定貸巨資恢復重建木府舊觀。

經過三年艱辛備至的努力,木府再現於世。建成後的木府比原規劃設計還要壯觀,巍巍木府,得雪城之靈氣,玉水之精魂,它的重現,發展和弘揚了麗江納西族之傳統文化,成為遊人紛至沓來的一處勝地。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而其座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佈局,則又見納西族傳統文化之精神。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8

人們都説我一個幸福的孩子,因為我攀諜那綠樹成蔭的文筆塔,我參觀過那風景壯麗的南寧,我還旅遊過荷葉飄香的普者黑,特別是那昆明的大觀樓令我難以忘記。

暑假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帶着我去昆明玩,最多要用四個小時才能到那裏,到了那裏爸爸就帶我去大觀樓裏,那裏的樹挺立在那清清的小河邊像一個個士兵站在那裏守護着小河,那裏的草,你踩上去你覺得好像是踩在牀上一樣,如果你睡在上面再好也不過了。記得,那裏面有一座蕭山你可以鑽進去,就像你在鑽時空隧道一樣,裏面還有一個遊樂場,遊樂場裏有許許多多的玩具,我跑進裏面就像進入了我的天堂一樣,我眼裏看見好玩的東西,我就想玩,其中我看到好玩的,連忙拉爸爸過來説:“我要玩,爸爸。”爸爸説:“好。”我們做了上去,我們玩完了以後。我看見了過山車,爸爸説:“不敢玩,以後你長大自己來玩。”後來我們就去找賓館,我們就睡覺了。

啊!難忘的大觀樓,在這裏我度過美好的時光,在這裏我知道昆明的發展,在這裏我知道了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將用文字記錄下來。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大家好:

石林位於昆明市東,是世界罕風的風景名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傑作。在路南廣達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遍佈着上百個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羣。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佔地數十畝,上百畝不等。只見奇石拔地而起,參差崢嶸,千姿百態,巧奪天工,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石林的主要遊覽區李子箐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遊覽面積約1200畝。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遊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石林四周的彝、漢等各族羣眾都要從四面八方彙集到石林歡慶佳節。人們在白天舉行摔跤、爬杆、鬥牛等比賽活動,夜晚則燃起熊熊篝火,耍龍、舞獅、表演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大三絃舞則是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

外石林

外石林主要指位於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圍風景區。這片風景區方圓數十里。在野嶺荒山,鮮花綠樹叢中,又有許多奇峯怪石點綴其間。這些異石個體龐大,形象生動,加上週圍環境生機勃勃,視野也較為開闊,遊覽又別有一種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於“石林”以北13公里處,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佔地5000多畝,新闢遊路6公里多。與“石林”相比,這裏又是另外一種特色和風格。

進入乃古石林,只見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濤沖天而起,氣勢磅礴,又像壁壘森嚴的古代戰場,令人思緒萬千。景區內還有神奇瑰麗的地下溶洞,人們稱之為地下天宮或水晶宮,屬地下巖溶地貌。

大疊水瀑布

大疊水瀑布位於路南縣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疊水電站,舍車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達。瀑布的水源系南盤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達150立方米/秒。洪水季節,只見飛流直下,氣勢磅礴,聲震山野,數裏之外可聞其聲。乾旱季節,飛瀑則分兩股下瀉,有如銀鏈垂空,纖秀柔美。

長湖

長湖位於路南縣城東15公里的維則村旁,系巖溶湖泊。湖長3公里,寬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萊島,湖底佈滿參差錯落的石筍、石柱。長湖深藏在圭山的懷抱裏,故又稱“藏湖”。

芝雲洞

芝雲洞位於石林之西北約5公里處,又叫紫雲洞,由大,小芝雲洞,大乾洞、豬耳朵洞組成,總面積約2.55平方公里,它是巖溶地貌的地下奇觀之一。

奇風洞

奇風洞位於李子箐石林東北5公里處。它由間歇噴風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組成。每年8至於11月,會時有大風從大小數十釐米的噴風洞出,安靜的大地頓時呼呼兒響,塵土飛揚,並伴有隆隆的流水聲。2、3分鐘後,一切復原,數分鐘後又再次噴風。雨季間隔15至30分鐘噴一次風,旱季約隔一小時。

謝謝大家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0

洱海,在古代有“葉榆水”、“葉榆河”、“葉榆澤”、“西洱河”、“洱河”、“昆彌川”等名稱。洱海之所以最終以“洱”為名,要麼説它“形若人耳”,要麼説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而“海”的叫法,則源於雲南的習俗。在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為“湖泊稱作海”。這就是説,湖泊在雲南多被叫做“海”。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葉榆水”的名稱多在古代文獻中使用;“西洱河”則主要指洱海西南的出口處開始向西流淌、最後又與漾濞江合流的一段河道;“昆彌川”隨昆彌部族的消失而很少使用;“洱海”就成為這個湖泊最流行的叫法。

洱海湖體主要在大理市,北岸連接洱源縣東南隅,蒼山東麓、玉案山西麓。洱海北部水域原屬洱源縣。20年1月1日,雙廊、江尾兩鎮劃入大理市後,全部水域屬於大理市。洱源縣成為北岸接壤形勢。湖區沿岸,北有雙廊、江尾兩鎮,東有喜州、灣橋、城邑、七裏橋等鎮,南有下關、鳳儀等鎮,西有挖色、海東等鎮。泄水口洱源河位於西南端大理城區下關。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的蒼山應樂峯下,原為崇聖寺建築的一部分,寺廟早已毀,僅存三塔。三座磚塔鼎足矗立於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氣勢雄偉。大塔方形,中空,始建於唐代,名千尋塔,形狀與西安小雁塔相似,高69.13米,共16層,為密檐式建築。南北兩小塔各距大塔70米,建於宋代,為密檐式的八角形的空心磚塔,均高42.19米,各10層。1978-1980年經大規模維修,在清理大塔基與塔頂時,發現南詔大理國的重要文物680餘件。

蝴蝶泉,位於大理古城北24公里的蒼山雲弄峯下,泉水從沙石中奪罅而出,聚在一個20多平方米的水塘內,泉水碧綠清澈,有大理石欄杆圍護,四周綠樹環抱,有一棵古老的雙馨樹橫卧泉面而過,倒映水中,搖曳多姿,景觀變化無窮。每年農曆四月,泉周圍蝴蝶羣集,翩躚飛舞,有的首尾相銜掛於樹上,形成蝶泉奇觀。這裏還建有蝴蝶博物館、觀海亭、詠蝶碑、徐霞客石雕像等。

南詔德化碑,立於大理市太和城遺址內一唐代建築風格的石亭內,碑高4.02米,厚0.60米,兩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陰1300多字,共計5100多字。敍述南詔初期歷史及其與唐王朝的關係,並詳及天寶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文章婉轉動人,詞藻華麗,書法遒勁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筆意。

杜文秀帥府,在大理市中和鎮南門內正街,咸豐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義軍攻佔古城大理,推舉杜文秀為"總統兵馬大帥",建立大理政權,改原來的大理提督府衙為帥府,在周圍新築土城,稱為紫禁城,現尚存帥府大門、紫禁城部分城牆、帥府內堂大門、白虎堂及兩側廂房等建築。起義失敗後,雲貴總督岑毓英對帥府進行過改建。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在大理市下關鎮洱濱路,建於1984年,佔地60畝。館內建築按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格局設計,陳列文物中突出反映了南詔、大理國的歷史,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該館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經常舉行白族"三道茶"晚會,深受國內外來賓的歡迎。

天鏡閣,在大理市海東鄉玉案山上,明代,在這裏建閣,而名"天鏡閣",成了洱海四大名閣之一。後毀,現建築在天鏡閣舊址上重建。閣附近,原有名剎羅荃寺與羅荃塔,可惜如今塔已毀,現重建的羅荃寺規模較小。

茈碧湖,又名寧湖,位於洱源縣東北4公里的罷谷山下,因湖中生長一種珍貴的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為地震陷落型的湖泊。湖呈陝長型,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1公里-2公里,總面積8平方公里,海拔2055.7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達32米,主要水源為鳳羽河與梅茨河。這一帶温泉眾多:"三步温泉四步湯,氣蒸霧迷似仙鄉"。温泉為硫磺泉類型,泉水可飲用、沐浴,有較好的健康功能。湖底温泉氣泡形成水花樹的自然奇觀,水產物豐富,人們贊説:"誰道洱河千勝境,源頭此處更澄清"。

大理古城,歷史文化名城,是雲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它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屋舍儼然。如今保留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詔、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東部的舊址上修建,提督偏圖,將南城門移至雙鶴橋前,周長擴大為12裏。城為棋盤式的建築,部分城牆保存完整,外牆為磚砌,上列雉堞,下環城溝,南、北城樓上修建巍峨的城樓。城內從南至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彈石與引馬石鑲砌的路面,青瓦坡頂的屋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市容古樸。在古城內還有不少的寺廟、書院、教堂等古建築點綴其間,顯得古意盎然。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1

虎跳峽,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在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東北。峽谷長16公里,南岸玉龍雪山主峯海拔5,596米,北岸中甸雪山海拔5,396米,中間江流寬僅30~60公尺。虎跳峽的上峽口海拔1,800公尺,下峽口海拔1,630公尺,兩岸山嶺和江面相差2,500~3,000公尺,谷坡陡峭,蔚為壯觀。江流在峽內連續下跌7個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勢洶湧,聲聞數裏,為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之一。舊時曾因山崩截斷江流,至今尚有崩積物遺留。

概述

虎跳峽距離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縣城60公里,這條峽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長16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東面為玉龍雪山,西面為迪慶的哈巴雪山,峽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江流最窄處,僅約30餘米,相傳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腳,便可騰空越過,故稱虎跳峽。峽內礁石林立,有險灘21處,高達10來米的跌坎7處,瀑布10條。

虎跳峽峽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臨峽一側山體陡峭,幾乎是絕壁,無路可尋;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臨峽一側山坡稍緩,這一側有一條簡易的碎石公路,貫通全峽,公路上方還有一條步行小路。

上虎跳是峽谷中最窄的一段,離公路邊的虎跳峽鎮9公里,其江心雄踞一塊巨石,橫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為二,驚濤震天。傳説曾有一猛虎借江心這塊巨石,從玉龍雪山一側,一躍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

中虎跳離上虎跳5公里,江面落差甚大,“滿天星”礁石區是這裏最險的地方。百米峽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驚濤拍岸。

從中虎跳過險境“滑石板”,即到下虎跳。下虎跳有縱深1公里的巨大深壑,這裏接近虎跳峽的出口處,是欣賞虎跳峽最好的地方。

在雲南省麗江境內進入虎跳峽,應從麗江縣的大具鄉進入,這裏實際上是虎跳峽的下虎跳地段。經中虎跳、上虎跳達迪慶州的橋頭鎮,前往大具鄉遊賞虎跳峽,在麗江地區汽車客運站購票,票價約23.5元。虎跳峽門票50元。

20_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佈。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分別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長江三峽、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里大峽谷、太魯閣大峽谷、黃河晉陝大峽谷、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太行山大峽谷、天山庫車大峽谷

地理

虎跳峽在由麗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從麗江到虎跳峽鎮坐車將近三個小時。湍急的金沙江流經石鼓鎮長江第一灣之後,忽然掉頭北上,從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之間的夾縫中硬擠了過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大峽谷,峽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虎跳峽景觀,相傳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塊巨石,跳過金沙江。當年堯茂書的探險隊就曾經在此漂流,雖英雄壯志未酬身先去,此地卻因此而名聲大振。

世界深窄峽谷之一的虎跳峽還有一條上山的路可以進入虎跳峽景區,在這條路上還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虎跳峽壯麗景色,這是一條被當前驢界人士最看好的一條徒步旅遊路線,這條路在哈巴雪山一側沿大峽谷前行,在虎跳峽一段有一個高標被命名二十八拐,據説國外的旅遊書上早有詳細地記載,因為外國人喜歡徒步旅遊。因為國內的旅遊團到不了這裏,所以知之者甚少,真是天無絕人之路,現在只有走這條茶馬古道了。

“在大雲江的盡頭,數百米寬的江面陡然收縮成十來米的激流,兩塊巨石隔岸矗立,相傳,老虎從這裏跳躍過江。流不盡的雲江水從這下面轟隆隆地落入地下,只須一分鐘左右的地下奔騰,再見天日時已經屬於異國。

正午的太陽照亮了落水洞幽暗的深淵,撞碎的浪花閃現出七色的彩虹。任何落下去的物體都會在一瞬間變成齏粉。這埋藏在在荒野裏的美卻比名山大川更震動我的心魄。陣陣風過,彷彿老虎剛跳過去,還把威風凜凜的長嘯留在澗底”。

景點

虎跳峽,一向以“險”而聞名天下。這裏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山,終年披雲戴雪,銀峯插天,主峯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鑔峨,古藤盤結,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狼豹出沒;西有哈巴雪山,崢嶸突宂,山腰間有台地,山腳為陡峻懸崖。西岸山峯,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國內三峽,世稱壯觀,它的江面與峯頂高差,僅1500米;美國的地獄峽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僅2400米,它的深邃,可以想見!虎跳峽不僅深,而且窄,許多地方,雙峯欲合,如門半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___;頭頂絕壁,腳臨激流,令人心驚膽戰。其次是水險,由於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石樑跌坎,加之兩岸山坡陡峻,巖石壁立,山石風化,巨石常·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佈,飛瀑薈萃。從上虎跳峽至下峽口,落差達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達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態勢,瞬息萬變,或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或旋渦漫卷,飛瀑轟鳴,霧氣空濛。構成世上罕見的山水奇觀。

虎跳峽谷天下險。這雖給航行帶來不便,但這個“險”中卻藴藏着一種美,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吸引了國內外遊客到此尋幽探險。若從麗江大具進峽,下平台,沿小路繞至山腳,達下虎跳。兩岸危崖壁立,在30來米寬的江面中,還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從兩邊傾瀉而下,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水花進射,山谷轟鳴,蔚為壯觀。

過江上山,沿中旬一側的盤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為“核桃園”,居民多以石板蓋屋。到虎跳峽的行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當夜深人靜,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躺下休息時,江水的奔騰,勁烈的江風和松濤聲混成一片,隱隱地使人感到狂濤衝擊山峽而發出的微微顫動,好像睡在一隻在波濤中航行的船上,有一種異常的新鮮感覺。

出核桃園村不遠,崎嶇的山路上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深溝:聳人云端的哈巴雪峯,似被巨人當頭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從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從巖底手腳並用,爬上山頭,弄得汗流浹背,才越過直線僅數十丈的距離。再往前行,江對面的絕壁上,隱約可以看出一個由風雨剝蝕所形成的納西族婦女側影,似乎在山間策馬馳騁,當地羣眾稱這個側影為“阿昌本地米”。傳説她騎着白馬,正在山間巡視,遇有兇惡的野獸出來傷害人畜,便會高聲呼喚。神奇的想象,瑰麗的景色,給山川風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續前行,到“中虎跳”。這裏喝崖排空,或直刺青天,或斜撲江口,寬闊浩蕩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擠壓與阻攔,似乎變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斷髮起衝擊,狂濤洶湧,飛瀑騰空,空谷轟鳴,聲震山谷。江底驚濤裂岸,崖頭山泉噴瀉。當你在哈巴雪山腰,沿着壁間蹬道小心攀行時,常常會遇到飛泉流瀑,從你頂上掠過,猶如進入水簾洞中。

沿山路前行,尺把寬的小徑忽升忽降,腳下是深不可測的懸崖,谷底是驚濤駭浪的轟鳴,頭上是呼嘯而過的勁烈江風,逼着人靠近巖根,小心前進,偶爾碰落一個石頭,便如九飛墜,很久才見到它落進江心激起的浪花!走過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銀流,閃入眼底,這便是“上虎跳”。只見兩山夾峙,形若兩扇鐵門,當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惡煞的把門將軍。金沙江從他的兩側越過斷崖,凌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衝向崖底,又彈跳而上,形成萬朵雪白晶瑩的浪花,旋即化作銀雨乳霧,潤濕了周圍的巖石草木。斷崖之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迴旋翻滾,如千條蚊龍攪湖鬧海,似萬匹銀馬奔騰馳騁,然後乘風而去。面對這壯麗的圖景,這磅磅的氣勢,令人浩氣溢懷。清代雍乾之際的雲南詩人孫鬃翁,在《金沙江》一詩中寫道: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鬥石為門。虎跳峽的壯美風光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揹包客”來這裏徒步旅行。

頭場灘,是虎跳的入口,奇石滿堆,千姿百態,人只能在亂石中走,恍若置身於怪禽異獸羣中。從這裏至“虎口”嵯巖峭壁綿延,這裏兩岸峭壁聳立、中間湍水淙流。江左有仙人橋,是仿效四川棧道鑿石開成的行人道,路面崎嶇而窄,上為突出的巖石遮蓋,下臨深淵,這是鍛鍊人的膽量的好去處。昔日,新嫁娘乘轎返夫家,慣例是途中不能下轎的;但到了這裏,也得破例下轎步行,過了這險道再乘轎,故又名新人橋。橋下是深潭,舊名大巖,據説漁人也莫測其深度,肥美大魚捉不完,石崖上有一個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宮”,曾為當地瑤民首領肉翼大王所居。明萬曆四年(1576年)羅旁戰役中,他在這裏抗擊兩廣總督凌雲翼所派遣的高州參將陳璘的征討,英勇犧牲。瑤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廟紀念他,現廟己廢。

虎跳境地還有金鎖、石獅、穀倉、鹽倉、石象、插劍台等名勝,江岸有仙人牀、閘門等古蹟。附近有“五馬歸槽”名山,吸引着無數遊客,留下不少優美的詩篇。清代進士劉汝新遊經寫了一首七絕:杜鵑啼血染花叢,臨水爭妍石峽中。我欲尋春春寂寂,問花開處為誰紅。

虎跳峽谷,距離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縣城60公里,這條峽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長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東面為玉龍雪山,西面為迪慶的哈巴雪山,峽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江流最窄處,僅約30餘米,相傳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腳,便可騰空越過,故稱虎跳峽。峽內礁石林立,有險灘21處,高達10來米的跌坎7處,瀑布10條。

在麗江境內進入虎跳峽,應從麗江縣的大具鄉進入,這裏實際上是虎跳峽的下虎跳地段。經中虎跳、上虎跳達迪慶州的橋頭鎮,前往大具鄉遊賞虎跳峽,在麗江地區汽車客運站購票,票價約23.5元。

徒步跋涉虎跳峽一直在外國遊客中非常普遍,但近年來在越來越多的國內旅遊者中也流行開來。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2

虎跳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於世。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多處險灘,江水在玉龍、哈巴兩座雪山的夾峙下奔流向前,氣勢不凡。虎跳峽一向以“險”而聞名天下。這裏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雪山,終年披雲戴雪,銀峯插天,主峯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鑔峨,古藤盤結,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狼豹出沒;西有哈巴雪山,崢嶸突宂,山腰間有台地,山腳為陡峻懸崖。西岸山峯,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國內三峽,世稱壯觀,它的江面與峯頂高差,僅1500米;美國的地獄峽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僅2400米,它的深邃,由此可見!虎跳峽不僅深,而且窄,許多地方,雙峯欲合,如門半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一條龍;頭頂絕壁,腳臨激流,令人心驚膽戰。其次是水險,由於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石樑跌坎,加之兩岸山坡陡峻,巖石壁立,山石風化,巨石常年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佈,飛瀑薈萃。從上虎跳峽至下峽口,落差達210米,平均每千米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達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態勢,瞬息萬變,或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或旋渦漫卷,飛瀑轟鳴,霧氣空濛。構成世上罕見的山水奇觀。

虎跳峽谷天下險。這雖給航行帶來不便,但這個“險”中卻藴藏着一種美,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吸引了國內外遊客到此尋幽探險。若從麗江大具進峽,下平台,沿小路繞至山腳,達下虎跳。兩岸危崖壁立,在30來米寬的江面中,還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從兩邊傾瀉而下,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水花進射,山谷轟鳴,。

過江上山,沿中旬一側的盤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為“核桃園”,居民多以石板蓋屋。到虎跳峽的行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當夜深人靜,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躺下休息時,江水的奔騰,勁烈的江風和松濤聲混成一片,隱隱地使人感到狂濤衝擊山峽而發出的微微顫動,好像睡在一隻在波濤中航行的船上,有一種異常的新鮮感覺。

出核桃園村不遠,崎嶇的山路上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深溝:聳人云端的哈巴雪峯,似被巨人當頭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從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從巖底手腳並用,爬上山頭,弄得汗流浹背,才越過直線僅數十丈的距離。再往前行,江對面的絕壁上,隱約可以看出一個由風雨剝蝕所形成的納西族婦女側影,似乎在山間策馬馳騁,當地羣眾稱這個側影為“阿昌本地米”。傳説她騎着白馬,正在山間巡視,遇有兇惡的野獸出來傷害人畜,便會高聲呼喚。神奇的想象,瑰麗的景色,給山川風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續前行,到“中虎跳”。這裏喝崖排空,或直刺青天,或斜撲江口,寬闊浩蕩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擠壓與阻攔,似乎變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斷髮起衝擊,狂濤洶湧,飛瀑騰空,空谷轟鳴,聲震山谷。江底驚濤裂岸,崖頭山泉噴瀉。當你在哈巴雪山腰,沿着壁間蹬道小心攀行時,常常會遇到飛泉流瀑,從你頂上掠過,猶如進入水簾洞中。

沿山路前行,尺把寬的小徑忽升忽降,腳下是深不可測的懸崖,谷底是驚濤駭浪的轟鳴,頭上是呼嘯而過的勁烈江風,逼着人靠近巖根,小心前進,偶爾碰落一個石頭,便如九飛墜,很久才見到它落進江心激起的浪花!走過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銀流,閃入眼底,這便是“上虎跳”。只見兩山夾峙,形若兩扇鐵門,當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惡煞的把門將軍。金沙江從他的兩側越過斷崖,凌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衝向崖底,又彈跳而上,形成萬朵雪白晶瑩的浪花,旋即化作銀雨乳霧,潤濕了周圍的巖石草木。斷崖之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迴旋翻滾,如千條蚊龍攪湖鬧海,似萬匹銀馬奔騰馳騁,然後乘風而去。面對這壯麗的圖景,這磅磅的氣勢,令人浩氣溢懷。清代雍乾之際的雲南詩人孫鬃翁,在《金沙江》一詩中寫道: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鬥石為門。虎跳峽的壯美風光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揹包客”來這裏徒步旅行。

其中:虎跳峽徒步線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線和中虎跳峽徒步線兩大部分組成。虎跳峽位於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境內,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距麗江市80公里。在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東北。峽谷長17千米,南岸玉龍雪山主峯海拔5596米,北岸中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中間江流寬僅30-60米。虎跳峽的上峽口海拔1800米,下峽口海拔1630米,兩岸山嶺和江面相差2500-3000米,谷坡陡峭,蔚為壯觀。江流在峽內連續下跌7個陡坎,216米短距離落差。水勢洶湧,聲聞數裏,為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之一。舊時曾因山崩截斷江流,至今尚有崩積物遺留。另有廣東信宜虎跳峽與之同名。虎跳峽為流水地貌,落差大,水流急。

20年7月15日,距離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105公里的虎跳峽景區,大批遊客觀賞“超級山洪”。在與驚濤駭浪咫尺之隔,已被巨浪打濕的木製棧道上,遊客們拿出手機相機拍照,大呼過癮。[1]

頭場灘

抒東信宜虎跳的入口,奇石滿堆,千姿百態,人只能在亂石中走,恍若置身於怪禽異獸羣中。從這裏至“虎口”嵯巖峭壁綿延,這裏兩岸峭壁聳立、中間湍水淙流。江左有仙人橋,是仿效四川棧道鑿石開成的行人道,路面崎嶇而窄,上為突出的巖石遮蓋,下臨深淵,這是鍛鍊人的膽量的好去處。昔日,新嫁娘乘轎返夫家,慣例是途中不能下轎的;但到了這裏,也得破例下轎步行,過了這險道再乘轎,故又名新人橋。橋下是深潭,舊名大巖,據説漁人也莫測其深度,肥美大魚捉不完,石崖上有一個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宮”,曾為當地瑤民首領肉翼大王所居。明萬曆四年(1576年)羅旁戰役中,他在這裏抗擊兩廣總督凌雲翼所派遣的高州參將陳璘的征討,英勇犧牲。瑤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廟紀念他,現廟己廢。

虎跳境地還有金鎖、石獅、穀倉、鹽倉、石象、插劍台等名勝,江岸有仙人牀、閘門等古蹟。附近有“五馬歸槽”名山,吸引着無數遊客,留下不少優美的詩篇。清代進士劉汝新遊經寫了一首七絕:杜鵑啼血染花叢,臨水爭妍石峽中。我欲尋春春寂寂,問花開處為誰紅。

虎跳峽交通

在穿越虎跳峽到大具後(我就是順道去了大索道,看到美麗的玉龍雪景)。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3

雲南麗江的束河古鎮是一座多姿多彩的古鎮。

束河古鎮處於麗江所有景區的核心部位,是遊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長江第一灣和三江並流風景區的樞紐點。從麗江古城往北,沿中濟海東側的大路程行約四公里,便見兩邊山腳下一片密集的村落,這就是被稱為清泉之鄉的束河古鎮 。當年徐霞客遊芝山解脱林時,曾走過此道,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和"即今 束河古鎮之古稱。

束河坐東朝西,背風向陽,村後山林為玉龍山南下之餘脈,山形秀麗,植被茂密,白沙巖腳院有鳳凰山,為麗江木氏發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輿家稱為“丹鳳含書之地”, 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

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分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後、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

由於茶馬古道的發展,產生了各種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後,該地成為滇、川、藏交界地域內著名的“皮匠村”,出產皮鞋、皮貨、麻線、鐵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跡走遍茶馬古道的每一個角落。

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麗江設立"神川都督府",茶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進藏;宋王朝的軍事需要,刺激"茶馬互市的繁榮";於是,從元、明以來到近代,茶馬古道成為滇、藏、川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

茶馬古道起於滇南,經過大理、麗江、迪慶、拉薩,止於印度,貫穿中國西部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最具魅力的"三江並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關注。

《茶馬古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研究並展示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也是麗江市第一家從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傳、推廣的專業機構。

茶馬古道博物館由《序廳》、《史事1廳》、《史事2廳》、《束河廳》、《皮匠廳》、《茶馬風情廳》、《茶藝廳》、《影響資料中心》等8個部分組成,比較系統地介紹了茶馬古道的起始時間、線路和重大歷史事件,是人們瞭解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館的建築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組成部分,其中的"大覺宮壁畫"為江南著名畫家馬蕭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現在,筆法洗練,技術精湛,保留了唐代畫風,199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內健步而行,叢林般的糧架聳在青龍河畔,構成納西族農耕文化的圖騰標誌。

古老的石橋,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馬石,馬鍋頭的豪宅,還有馬鞍、馬鈴、馬燈、皮口袋、酥油桶,以及來自印度、尼泊爾、的各種舊貨,撫今追昔,讓你浮想聯翩。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4

瀘沽湖位於雲南麗江寧蒗縣北部永寧鄉和四川省鹽源縣左側的萬山叢中,瀘沽湖大落水村距寧蒗縣城有73公里,距麗江古城200公里左右。瀘沽湖為川滇兩省界湖。為四川雲南兩省共有,四川約佔總面積的1/3,雲南佔總面積的2/3,雲南遠比四川湖面面積大,而湖岸線四川要比雲南的湖岸線長約佔2/3。瀘沽湖面積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透明度高達11米,最大能見度為12米,湖水清澈蔚藍,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雲南第二深的淡水湖之一。

湖中有5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形態各異,翠綠如玉。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葱鬱,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於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浮於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瀘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風俗外,瀘沽湖畔姑娘小夥那一身獨特的服飾更是令人矚目。

關於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5

望天樹是大喬木,高40(-60)米,胸徑60-150釐米;樹皮灰色或棕褐色,樹幹上部的為淺縱裂,下部呈塊狀剝落。幼枝被鱗片狀的茸毛,具圓形皮孔。

葉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20釐米,寬3-8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側脈羽狀,14-19對,在下面明顯突起,網脈明顯,被鱗片狀毛或絨毛;葉柄長1-3釐米,密被毛;托葉紙質,早落,卵形,基部抱莖,具縱脈5-7條,被鱗片狀毛或茸毛。

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5-12釐米,密被灰黃色的鱗片狀毛或絨毛;每個小花序分枝處具小苞片1對;每分枝有花3-8朵,每朵花的基部具1對宿存的苞片,苞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3毫米,寬4-7毫米,具縱脈6-9條。花萼裂片5枚,覆瓦狀排列,長4-5毫米,寬1-1.5毫米,內外兩面均被鱗片狀毛或茸毛;花瓣5枚,黃白色,芳香,長6-11毫米,寬3-7毫米,具縱脈10-14條,外面被鱗片狀毛,內面近無毛;雄蕊12-15枚,長約4毫米,兩輪排列,花葯線狀披針形,藥室頂部具尖頭,藥隔附屬體錐狀;子房長卵形,3室,每室具胚珠2枚,密被白色的絹狀毛,花柱細柱狀,無毛,柱頭小,略3裂。

果實長卵形,密被銀灰色的絹狀毛;果翅近等長或3長2短,近革質,長6-8釐米,寬0.6-1釐米,具縱脈5-7條,基部狹窄不包圍果實。花期5-6月,果期8-9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yunnan/9dn7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