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東導遊詞 >

山東特色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山東特色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山東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1

由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興建的蓬萊歐樂堡夢幻世界號稱煙台的“迪士尼”,目前蓬萊歐樂堡夢幻世界各項目逐步調試完畢,今年7月份即將開業。該項目建成後將填補膠東半島休閒體驗產品的空白,以後市民遊玩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對於促進半島旅遊業由單一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轉變,提高煙台地區旅遊接待能力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山東特色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項目由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投建,靜態投資達20億元,採用歐式建築風格,是一座集參與性、觀賞性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遊樂園,項目於20_年9月份開工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大部分遊樂設施已經進入最後的調試安裝階段。預計今年7月份,這座在規模和設施上足以媲美迪士尼的遊樂園將正式對外營業。遊樂園之所以能給遊客帶來歡樂,是因為它有着自己的靈魂。董事長李海鋒介紹説:“景區有了自己的文化內涵就相當於有了自己的靈魂,這樣才能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司本着“吸納外來,不忘本來,創造未來”的理念,從世界上最先進的遊樂場汲取了經驗,並結合中國自己的文化特色重新整合打造了貫穿整個樂園的主題內涵,最終形成了這座集“動感、時尚、歡樂、夢幻”為一體的現代化主題樂園。”

該項目借鑑迪士尼樂園的先進元素,融合東方遊樂文化,以世界經典建築風格為主,主要建設飛翔影院、魔幻城堡、天鵝堡、末日夢魘、過山車、海盜船等大型室內外遊樂設施,共包含七個主題區、百餘項遊樂及觀賞項目,總設備數量接近30種,其中大型過山車設備5台,其它大型設備如亞馬遜河流漂流和大型水上設備大沖刺等十餘台。室內館放置4d,5d動感電影和星空過山車,其中末日夢魘和美國環球影城最新推出的變形金剛採用相同技術,星空過山車的設備投資和室內星空模擬設計水平將會在迪士尼樂園之上;4d飛行影院採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立體電影技術,利用3d屏幕和懸掛式電動椅,加上風,水,氣味等各種感,讓遊客遨遊在世界各地名勝之中,感受自然界最美的風光,和美國迪士尼最著名的設備——遨遊加利福尼亞異曲同工。

蓬萊歐樂堡夢幻世界集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是一座充滿“動感、時尚、歡樂、夢幻”的現代化大型遊樂園,不僅可以滿足兒童、青少年的娛樂需求,同時滿足了家庭親子游的需要,使得中老年人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年輕人一起共同感受遊樂文化所帶來的愉悦體驗。

山東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名剎古寺靈巖寺!今天我給諸位朋友做導遊,我將盡我所能回答你們提出的問題,希望大家載興而來,滿意而歸。

靈巖寺所處的這座秀麗的山巒,名叫靈巖山,是東嶽泰山十二支脈之一。海拔687.3米,靈巖寺位於一山(泰山)、一水(泉城的泉水)、一聖人(曲阜)的山東黃金旅遊線之間,(距泰山主峯約為10公里,距濟南40餘公里)以其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燦爛珠古代文化,吸引無數海內外遊人,自古就是聞名的旅遊勝地,具有“海內四大名剎之首”(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蘇南京棲霞寺)的盛名。靈巖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_年榮獲國家首批4A級景區稱號。大家請看靈巖山與其他有什麼不同呢?唉,對了,他的頂既不是圓的也不是尖的而是方的,因此它又叫方山。又像一方官印,因此又叫玉符山。(靈巖主峯為獅山,因為在遠處望去猶如一頭雄獅蹲伏在那裏,所以稱為獅山,山的最高處有一巨大巖石,四壁如削,成為方形,所以最早時人們稱之為方山,北魏時《水經注》中稱之為玉符山,也是因為這塊巨石的形狀方方正正,像古代將軍的印璽〔古稱將軍印為玉符〕因而得名)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説“泰山之北最幽處,遊泰山不遊靈巖不成其遊也。”的讚語,從寺院至山巔有殿閣36處,亭閣18座,文物眾多,古蹟薈萃,北如蹲獅的方山,東如駱駝的朗公山,南如卧象的竹山。現在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靈巖寺的風韻吧。

我們現在來到山門〔金剛殿〕,金剛是金中最剛之意,比喻牢固、鋭利、能摧毀一切的意思。金剛力士,是專門持金剛杵(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守護佛法的天神。這個殿的風格屬明清建築,塑有“哼哈二將”,專為把守大門守護佛法和寺院的安全。

走過“聚善”小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二山門”,他建於明代,又叫〔天王殿〕,殿內塑有護法四天王,(在印度佛教中,傳説在須彌山腰有一個山叫犍陀羅山,山有四峯,各有一王居住,各護一天下,四天王所居之天稱作四天王。中國內地佛教寺院中一般均有四天王塑像,他們各是:東方持國天王,其塑像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身為青色,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為紅色,手繞纏一龍;北方多聞天王,身為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他們各有一個從者,順次是乾闥婆,鳩荼、龍、夜叉,還各有91子輔佐四王守護十方,據稱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將,代為管理所屬各處山河,森林及其他地方的小神)建築風格為單檐硬山頂,房樑五架,兩邊以穿插坊連成整體。柱頭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其柱礎為復蓮式,系宋代遺物。殿內存有唐,宋,金,元,明,清歷代碑刻十七塊。記載了靈巖的歷史沿革及影響。另有鐘樓、鼓樓等附屬建築(東邊為鐘樓,西邊為鼓樓,因為“晨鐘暮鼓”之説)。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大雄寶殿〕,原名為獻殿,是佛教寺院中的正殿,建於宋嘉佑年間(公元1102-1120_年),是寺僧誦經禮佛的地方,明代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0_年),魯藩捐塑三大士像於其內後,更名為大雄寶殿。建築風格前後是不一樣的,前為外廊式捲棚頂,後為硬山頂。造型精巧玲瓏顯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現在殿堂是清朝中葉建造。清乾隆20_年(公元1757年)愛新覺羅·弘曆皇帝來靈巖時,曾為此殿題“卓賜名蘭”額及“奇鬆爾日猶迴向,詭石何心忽點頭”楹聯。殿內的石柱及柱礎,還是宋代的遺物。上額的彩畫也很形象生動,逼真,充滿生活氣息。殿前一平台,是供高僧講經之用,

〔摩頂鬆〕,位於大雄寶殿後西側有一株千年古柏,叫摩頂鬆,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取於傳説故事。相傳唐僧去西域取經時,臨行前曾來靈巖寺,手摩松樹説道:“我要西去求佛,教汝枝長,歸時東向,使吾門弟子知之!”數年後,西指的樹枝果然忽向東指。寺僧見了説:我們師傅回來了摩頂鬆就是這個故事而得名的。有人可能要問,柏、鬆不同,為什麼這株柏樹要稱鬆呢,因為“柏”與“悲”諧音,過去有人忌諱“悲”字故將柏改為鬆。後來有人在這棵樹的旁邊又栽上柿子樹,取“百(柏)事(柿)如意”之意。

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宏偉壯觀的大殿就是〔千佛殿〕,它是靈巖寺中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主體建築。(建築風格為單檐殿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宏偉壯觀的)。這座大殿是唐代高僧惠崇創建的,宋代擴修,(唐宋時為寺中主殿,成為大雄寶殿),現在殿宇為明代的建築,雖然自創建以歷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現在仍保存着唐宋的建築風格。進到殿中,中置長方形須彌座座上有三尊大佛,中間為吡户遮那佛(藤胎),東為藥師佛(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西為阿彌陀佛(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大家也許都看到西殿上有數以千計高30釐米的銅鑄和木雕小佛,“千佛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大殿四周的四十尊羅漢泥塑,每尊羅漢身高101-120釐米,(據佛學文獻記載,為眾生造福。不知大家又沒有看到千佛山的十八羅漢,千羅為花崗巖),而靈羅為藤木所制,顯得非常栩栩如氣。他擺脱了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每個塑像都以現實人物為基礎,神情狀貌非常生動,喜怒哀樂俱形於色,動態變化各有特徵,堪稱海內無雙。看,老者手上的青筋;那個憤怒者脖子上的青筋,個個口目傳情,沒有一個相同的。羅漢身上用的是硃砂江,黃丹,雄黃,石綠,大青,天藍,茄皮紫等礦物質顏料。因此雖然年代已久,但顏色還是那麼逼真。(這些羅漢的塑造年代,史料記載不詳),根據資料分析,羅漢系宋代塑造無疑,距今約有900餘年。這些羅漢對我們現在研究古代雕/塑,佛學有非常高的價值,是中國泥塑遺存的藝術瑰寶之一。清末學者梁啟超1920_年來此遊覽,把它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現代著名美術大師劉海粟觀後稱之為“靈巖泥望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這正是對我國古代藝術才能的高度評價。現在樑眼和劉海粟所書之碑立於千佛殿前兩側。

在千佛殿後面有一閣名〔御書閣〕,是唐代主持慧崇和尚專門為存放皇帝賜御書而建造的,現存建築為明代遺物。原藏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炅、真宗趙恆、仁宗趙禎等御書。金貞佑年間(公元1213-1220_年)曾曹兵燹,珍藏御書盡毀,唯閣倖存。御書閣門楣的牆壁縫隙間長出一棵青檀,古枝縱橫,盤根錯節,狀若雲朵,稱雲檀或銀檀,(另外一株形似蛟龍,又稱龍檀,兩樹已有千年的高齡,為稀有樹種之一),視為一大勝景,這樣古怪的青檀在北方還是很少見的。青檀樹根下面是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_年)寺僧仁欽重刊篆書的“御書閣”匾額。順御書閣而下,千佛殿迄東,便是卓錫泉、雙鶴泉、白鶴泉,因為三泉相隔很近,故稱“五步三泉”。

出了千佛殿可以看到東山峯有一怪石,狀如一個老僧,身披袈裟,手柱禪杖,而後面的柏樹,活脱脱就是一對弟子,這塊怪石就叫〔朗公石〕。據《靈巖志》中記載:靈巖古稱方山,東晉時期高僧朗公於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常到方山講經説法,講得猛獸歸服,亂石點頭,“靈巖”由此而得名。依山路攀登至此向東南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嶽獨尊泰山。

好,現在我們往西走,面前的這座塔為靈巖寺的最高建築,〔闢支塔〕,是靈巖寺的重要標誌。為什麼叫闢支塔呢?闢支一詞為佛教用語,是梵語“闢支迦佛陀”簡稱為“辟支佛”,顧名思義闢支塔也就是佛塔。闢支塔建於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43年),宋淳儀五年(公元994年)重建,於嘉佑二年建成,歷時63年,距今900多年的歷史。該塔高54米,為八角九級十二檐的樓閣式磚塔。塔基刻有陰曹地府,酷刑場面的浮雕。塔身為青磚砌築。東西南北四面設門。塔檐自下至上逐層遞減,一至四層為重檐,五至九層為單檐,收分得體,門窗古樸,顯得古香古色,莊嚴肅穆。塔頂是鐵製塔剎。有復缽,相輪,園光,仰月,寶珠組成。另外還有八根鐵鏈分別由救濟塔檐的八尊金剛拽引加固如果大家登上九級塔檐,可以盡覽靈巖風光。

好的闢支塔參觀到這裏,我們接着向西走,我們來到了靈巖寺的另一重要景點〔“墓塔林”〕,這裏面有唐宋至明代靈巖寺住持僧人的墓塔167座,墓碑81塊,其數量僅次於河南登封少林寺,居全國第二,它與少林寺的塔又不同,少林寺屬於磚塔,靈巖寺屬於石塔,年代不一造型各異。有的高達數十尺,有的才尺許,底部都是帶有浮雕。

〔惠崇塔〕是靈巖寺中最早的建築,建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塔高5.3米、為全石建築,堪與坐落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的四門塔相媲美。是唐代靈巖寺創建間慧崇的墓塔,(惠崇是靈巖寺貞觀年間的和尚,生前在靈巖勤於佛事,對靈巖寺做出了極大貢獻,它活了100多歲。)是重檐單層方石塔,全部石砌,通高5.30米,寬3.74米,上面雕有獅頭,飛天,武士等圖案。南面闢半圓拱門,內為方形室。東西門均為飾門,是半掩式假門,雕有樂伎,舞伎等圖案,保留六朝,隋代的藝術風格。塔頂以露盤,仰蓮,寶珠組成塔剎,這座塔是研究我國古代繪畫,雕刻藝術的珍貴字資料。在這些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和尚邵元於至正元年為靈巖寺等39代住持息庵禪師撰寫的《息庵禪師道行碑記》碑文。碑高1.63米,寬0.74米。郭沫若來此觀看後題詩道:“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來唐不讓仁,原作典型千萬代,相師相學倍相親”。可見息庵塔和邵氏題文是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佐證。

〔積翠證盟殿〕亦稱證盟功德、方山證盟殿,是靈巖十二景之一,(十二景:漢柏、摩鬆頂、朗公石、可公牀、一線天、對鬆橋、五步三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它依平面呈橢圓形,跨進殿門,正中雕有高約五米的釋迦佛像,東西兩壁各有一菩薩一尊,都是唐代造像。內有很多唐宋題記,明朝時龕外僧修方形石室,牆壁粉刷成硃紅色,故亦稱紅門。

我們就遊覽到這裏,最後,衷心請大家對我的講解提出寶貴意見,熱情歡迎諸位朋友下次來。謝謝大家!

山東特色景點導遊詞 篇3

歡迎各位朋友來到八仙過海景區。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八仙過海景區的基本情況。八仙過海景區又稱“八仙渡”、“八仙過海口”,坐落在蓬萊城北的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毗鄰,與廟島羣島隔海相望。整個景區呈寶葫蘆狀橫卧在海上,景區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十分壯觀。春夏之交,這裏常有海市、海滋奇觀出現,虛幻縹緲,美不勝收。景區是在原來民間修建的八仙祠基礎上擴建而成的,遊覽面積五萬平方米,內有景點四十餘處。景區緊密聯繫道教文化和蓬萊仙境神話,以八仙傳説為主題,突出了大海仙山的創意,集古典建築與藝術園林於一體,意境深遠,觀覽性很強。

蓬萊自古是人們求仙的地方,又迭蒙帝王臨幸,便自然平添了神祕色彩。歷代文人墨客常把蓬萊和海上神山聯繫起來,留下了許多讚美仙島神鄉的詠唱。蓬萊以其鮮明突出的神話題材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奠定了它在中國東方仙文化的源頭地位。人們總是把蓬萊與神山仙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蓬萊也便自然地成為神仙世界的代名詞。

凡是到蓬萊的客人,大多都是衝着“神仙”兩個字來的。“八仙過海,傳文如此多奇;萬事由人,風景這邊獨好。”(越南友人黃文歡的題詞)不管是否靈驗,在這裏你總是可以感受一下神仙的逍遙與超脱,精神上是會得到滿足的。

八仙坊與八仙橋:各位請看,迎面這座牌坊上的“八仙過海口”五個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墨寶,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影響深廣,他們的神奇故事數百年來結晶為一句民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鑑的榜樣和永久的魅力。

大家請回頭看,牌坊上的“人間仙境”四個大字也是蘇軾所題。《海內十洲記》敍及的三神山中,説蓬萊周圍環繞着黑色的圓海,瑰麗而神祕。最重要的是神山上有各種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仙草、仙果和仙水。這種縹緲迷人的仙境,寄託着人們在仙道思想影響下對於紛擾、短促的人生的超脱心理,隨着道教的盛行又帶上了宗教的色彩。但是追求長生是人們的普遍願望,其中也包含着一種積極的熱愛生活的精神。

大家請看,這上千只吉祥鳥(海鷗)或悠閒自得地在海面上嬉戲玩耍,或在藍天白雲碧海之間自由飛翔,它們好象也知道這裏是人間仙境。古語説得好,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神仙們在這裏修煉,海鷗象我們一樣也要沾沾仙氣。另外,我們蓬萊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得十分好,所以通過這一景象,我們看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它告誡人們要重視保護自然生態。所以仙人們也選擇在這裏修煉、聚會、享受逍遙自在的生活。大家今天來參觀遊覽,仙人定會給大家帶來平安、吉祥。

現在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名叫八仙橋,傳説中八仙以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為己任,與他們有關的許許多多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世上的人都以遇到八仙為福氣,所以這座橋自然也就充滿了吉祥與福瑞,走上這座橋的都是有福氣的人,因為我們這裏有一句俗語:八仙橋上站一站,無災無難保平安;八仙橋上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壽。

迎面牌坊上“雲外仙都”四個大字是蘇東坡同時期的大書法家米芾所題,這裏是神仙們聚集修煉的地方,是很有靈氣的洞天福地。

請往裏走。請回頭看,牌坊上“得道成仙”四個大字是大書法家黃庭堅所題,各位朋友到八仙過海景區一遊,沾了仙氣,就會成為仙人了。

仙源樓:前面這座樓叫仙源樓,樓上的“仙源”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題,當年李世民東征高麗時,大軍就是從這裏乘船出發的,對於雲煙縹緲、神祕莫測的海市蜃樓,這位唐二主是十分神往的,雖然是否如願很難考究,卻留下了這“仙源”二字。蓬萊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跨進仙源大門您就會產生超凡脱俗進入仙界的感覺。大家請看,門兩旁的楹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是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遊此地時有感所題,這幅楹聯的意思是,一個人只有清心寡慾、淡薄名利才會真正感悟出“道”的深奧,才能去追求清淨無為的最高境界,它告誡人們做人要豁達大度、灑脱超然、寧靜脱俗。去掉了世俗的浮躁,心情自然就會清爽坦蕩。

八仙壁:大家請往前走,我們看到的這個拱月形影壁叫八仙壁,上面的浮雕描述的是八仙過海的故事。相傳當年八仙歷經磨難,得道成仙。一日,八仙在蓬萊聚會飲酒,一時興起,欲過海一遊,相約不得乘舟,而要憑法器踏浪漂渡。於是,漢鍾離搶先把手中的扇子一拋,那扇子剎那間便大如蒲席浮在海面,漢鍾離躍身卧在上面向遠方漂去。荷仙姑不甘落後,隨手拋出荷花,那花大如磨盤,紅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在花上亭亭玉立,隨浪漂流。其餘六位也紛紛拋出自己的寶器法物,躍入海中,漂漂盪蕩,遨遊在萬傾碧波之上。八仙的行動,驚動了龍宮,龍王大怒,命太子外出查詢,龍太子欲奪八仙法物,雙方大戰一場,後經觀音調解,雙方罷戰,八仙終於漂洋過海而去。從此留下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成語。當年鐵枴李的寶葫蘆化作一片葫蘆狀的島礁,就形成了後來的八仙過海景區。

眼前這座雕樑畫棟典雅古樸的樓閣叫望瀛樓,匾額上的“望瀛樓”三個字是當代書壇泰斗啟功先生所題。蓬萊和瀛洲常常被人們連在一起,稱為“蓬瀛”,《拾遺記》裏也有“歷蓬瀛而超碧海”的詩句。這裏的望瀛樓,指的是在蓬萊仙島這座瓊樓之上眺望瀛洲,接受神山祥光的吉照,自然會有福祉降臨了。望瀛樓由六層組成,水上四層,水下兩層。水上所展示的是豐富的仙境文化。海洋世界展示了幾百種珍奇的海洋生物,其中有千年神龜2只,大鯊魚有數十條,最大的有近3米長、重達300多斤。大鯊魚很有靈性,如果有雅興,它會允許景區的潛水員和它拉手一起遨遊大海,令人歎為觀止。

海豹島:現在各位看到的是海豹島,島中放養了數十頭斑海豹,這種斑海豹是渤海特有的生物。它屬於哺乳動物,用肺呼吸,以魚肉為食,在水中行動非常敏捷,頭腦聰明,十分可愛。大家可以去買份魚食喂喂它們,親近愛撫一下這些海洋生靈。還可欣賞海豹水上芭蕾表演,會有很多樂趣。

流香榭:這個水榭叫“流香軒”,相傳當年荷仙姑東渡過海時,曾在此停留過,當時恰逢她手持的蓮花盛開,她便信手摘下一片花瓣,留在此處,從此廊軒中經常飄溢着淡淡的荷香,因此得名“流香軒”。西邊的水榭叫清風榭,“琴臨池水彈明月,灑向仙閣酌清風”,充滿了詩情畫意,待會兒大家可以去欣賞一下。

鐘鼓樓:前面假山旁是鼓樓,撞擊五六聲福星到,敲打七八次鴻運來,各位有興趣可以上去敲鼓祈福,每敲一聲都有不同的含義,歡迎大家敲擊祈福;“碧落天鼓送遲暮,漁舟唱晚迎早潮”,聽聽晨鐘暮鼓,將會使您拋卻所有人間的煩惱。

望瀛樓與海底世界:大家請往上看,匾額上“天風海濤”四個大字,是劉海粟大師於1982年到蓬萊遊覽時所題。下面的楹聯“登斯樓也聽濤覽海,待遠舶兮送往迎來”是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所書,這幅楹聯的意思是登上望瀛樓,壯麗的大海景色一覽無餘,濤聲陣陣,令人心曠神怡。當舟楫靠向八仙渡,賓客紛紛而至。這裏遊人如織,仙人在此熱情的歡迎大家。(更深的含義是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是歷史的過客,現實世界送往迎來着一代代人們,生生不息,無窮循環,人的一生只是短暫的一瞬間,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大家請隨我來,現在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位於望瀛樓水下兩層的海洋世界,海洋世界主要展示了黃渤海及南海的各種珍奇生物。遊覽此景,尤其是海底隧道,會有置身大海之中的感覺。大家或許要問,這海洋世界與神仙文化有什麼聯繫呢?中國東方的仙文化是來自大海的,大海確實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它對神山仙島的傳説起到了一種背景襯托作用。我們徜徉在藍色的海國之中,既會產生一些奇妙的聯想,又可增加一些知識,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請隨我攀登二樓,二樓是旅遊音樂茶座,迎面這幅屏壁圖是《碧水映春光》圖,是用24K純金製作而成(是揚州漆器廠大師製作的),大家請看舞台上方的這幅《羣仙祝壽》圖,展現的就是蟠桃會上羣仙給王母娘娘祝壽的場面,正中上方騎鳳凰的是西王母和侍奉她的仙女,下方從右至左分別是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張果老、曹國舅、鐵枴李、何仙姑、漢鍾離八位神仙。這是老子和他的書童,再往左是劉海、麻姑、和合二仙、哪吒、福祿壽三星。這幅畫是用888塊翡翠、象牙、玉石精雕而成,是由專為國家領導製作出口禮品的揚州漆器廠的大師們精心製作的,也是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幅漆雕鑲嵌壁畫,十分珍貴。大家遊覽景區後可以稍事休息,一邊品茶一邊聆聽古典名曲,心情會感到格外輕鬆和温馨。請到二樓平台南側。請看這副楹聯“瀛海綺瀾三島近,蓬壺株樹五雲高”,是清末名臣曾國藩手書。大家請隨我到平台北部。這副“海市蜃樓瞬息看仙山瓊閣,青山綠水百年可退老養生”楹聯,是中國當代紅學泰斗馮其庸先生八十高齡時為我們景區所題。馮老這副楹聯的意思是海市蜃樓的景象是虛無縹緲的,瞬息即逝。暗喻了人生的短暫,不要被功名利祿所困擾,超脱出紅塵滾滾的喧鬧世界,迴歸自然,在寧靜悠遠的青山綠水中頤養天年,才能象神仙一樣逍遙快樂。

大家請隨我更上一層樓。這裏是品茶觀海、賞景聽濤的地方。神仙們往往是飲酒作樂,放浪形骸,而我們卻終歸是人間情懷,清茶一杯,十分風雅。茶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是人生的必需品。特別是在這望瀛樓上,靜靜品茶會使你進入物我兩忘,禪意融融的佳境。“從來佳茗似佳人”,同對一片滄海,同伴一縷清幽,細啜慢飲之中,自有無窮韻味。我們景區專門聘請了著名的浙江木雕師,用各種名貴木材按照清代風格建造了八個高檔雅間,雅間內有茶藝表演員為您表演茶道,您可品嚐我們景區特製的八仙茶,八仙茶又稱為八仙長壽茶,是用人蔘等貴重中藥材精心釀製而成,具有補腎健脾、益氣温陽、抗衰防老的效果,常飲此茶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

來到蓬萊的客人,常常為見不到海市奇觀而感到遺憾。而在八仙渡,卻可以從望瀛樓上觀看到綽約迷離的瀛樓海市,領略到虛幻飄渺的奇異景象,得到感觀上的滿足。從這小小的觀景台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通過光的折射而映現在樓窗玻璃上的海天景象。丹崖仙閣和田橫山的虛景與長山列島實景連在一起,綿延成一幅亦真亦幻的海上仙山圖。蓬萊仙城的樓台,觀光大道上的車流,還有八仙渡環海西長廊的倩影,都映現在這方透明的屏幕上。其實,這裏的景象和真實的海市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種光學折射的作用,只不過真實的海市是出現在海天之間的,這裏卻是窗前之觀,實際上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在前面的仙姑間和其他幾個地方我們都可以通過窗口見到這種生動神奇的景象。

望瀛樓最頂端是海風堂藝術館。大家請上樓。這裏珍藏着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畫,古代的有揚州八怪、張路、查士標、何紹基、劉墉、董其昌、鐵保等的真跡,當代的有國學大師季羨林、紅學泰斗馮其庸、書界大家啟功、沈鵬、歐陽中石等,以及各類珍貴古籍畫作。

八仙祠:眼前這座建築便是八仙祠。大門口這位手持托盤的孩童便是善財童子,專門為樂善好施的人們降財賜福。

正對大門的是八仙祠正殿,八仙祠匾額是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題寫的,楹聯“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是由國家功勛藝術家、著名學者楊仁愷先生題寫。八仙祠裏面供奉的便是八仙了。西配殿是財神殿,裏面供奉的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東配殿是祈福殿,裏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神仙。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八仙祠。

關於八仙的傳説,在我國流傳久遠,影響深廣。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詩詞、雜記中都有八仙之説。《太平廣記》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記載。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並非後人所傳的八位仙人。到元明時期的雜劇中,才認定了我們今天所説的“過海八仙”。人們所創造出來的八位仙人形象,實際上並不甘願接受玉皇大帝的管束,也不聽從道家之祖老子調遣,天馬行空,獨來獨往,是天上仙人中的一個小小的流派,即所謂的“散仙”。

八仙祠正中供奉着漂洋過海的八仙,在他們的東面是東西南北四方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位神仙受太上老君調遣,掌管天上二十八星宿,為人間排憂解難,保佑人間平安。西面是風婆雨神雷公電母四位神仙,掌管風雨雷電。中間八仙中的第一位是長相最英俊的韓湘子,據説他是唐朝大詩人韓愈的侄孫,生性狂放,寶器是手中的洞簫。第二位是成仙最早的漢鍾離,原名鍾離權,漢朝人,他的寶器是身下的芭蕉扇。第三位是長相最醜但道行最高的鐵枴李,據説他的大葫蘆裏有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因此又被稱為藥仙。在我們的後景區有一個漢白玉的大葫蘆,就是根據傳説所設計的。第四位是年紀最大的張果老,民間有張果老倒騎驢的故事。他為什麼要倒騎驢呢?有這樣四句話可做解釋“訪過多少人,不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這位老人處事小心謹慎,凡事回頭看,便於總結經驗。他的法器是手中的漁鼓。第五位是八仙之首呂洞賓,號純陽子,唐代兩舉進士不第,後隱居終南山修道。傳説他可以點石成金,他的法器是身後的陰陽寶劍。第六位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荷仙姑,廣東增城人,少時家貧,常在山中採野果奉母,自己卻以礦石雲母粉充飢,孝心至誠,感動天地,遂成女仙。她的法器是盛開的荷花。第七位是年紀最小的藍采和,成仙時年僅十四歲,寶器是手中的花籃。最後一位是成仙最晚的皇親國戚曹國舅,宋代人,原名曹權,對其弟仗勢作惡深為不滿,看破紅塵,散財濟民,入山修道,列入仙班,他的法器是手中的雲笏板。

我們一般習慣於把“神仙”連在一起稱謂,其實“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神話中的“神”是天生的,而仙話中的“仙”卻是修煉而成的。這既符合了宗教的勸世之宗旨,又迎合了人們樂於長生的心理,因此能較長時間適應歷史變化,在千百年中盛傳不衰。羣仙形象體現了民族文化心態,成為我國文化史上的獨特創造,也大量進入古代文學創作,在形成文學的民族風貌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八仙故事的豐富想象力,至今仍然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八仙被譽為平安神。平安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各位來到這塊神仙寶地,不妨入鄉隨俗拜拜八仙,保佑您和家人平安健康。

請到西配殿,西配殿是財神殿,“財路隨緣取之有道,神靈主理造化在天”,供有四位神仙。第一位是月老,俗話説“千里姻緣一線牽”,月老手中的紅線,會繫住天下有情人,保佑他們永結同心,白頭偕老,美滿幸福。第二位是文財神,第三位是武財神,這二位在民間被稱為“文武財神”,保佑你的孩子學業有成,一舉高中。(“財路隨緣取之有道,神靈主理造化在天”,此聯意是,拜了財神就與神靈有了緣分,就可以得到保佑了。“無為而治”是道家的理論之一,“有所求而無所得,無所求而有所得”從表面上看是以靜待動,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但是認真感悟,就會發現一種深層次的人生哲理。道家一再強調“物極必反”,凡事要把握好一個“度”,對錢財看得太重,必然對親朋情誼看得很輕,那麼你就會失去很多親朋好友,也就失去了財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説,親朋好友就是財富,甚至有人把它比作“生產力”,一個人的仕途的升遷,生意場上的良好商機的出現,都離不開一條原則,就是老朋友感情的加深和新朋友的結識。如果失去了新老朋友一切都無從談起。假如你始終如一地講道德作好人,廣交朋友,你所需要的東西都會如期得到。)

東配殿是祈福殿,“道德神仙增榮益譽,福祿壽禧長樂永康”,這裏供奉着四位神仙。第一位是福星,掌管人間旦夕福禍;第二位是祿星,掌管人間功名利祿;第三位是壽星,保佑人們身體健康,多福多壽;第四位禧星也就是送子娘娘,無子求子,有子保子,保護子孫後代平安成長。(“道德神仙增榮益譽,福祿壽禧長樂永康”的聯意是,追求幸福安康是人們共同心願,但是神仙告誡人們,只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如願以償。才者德之資也。有才有德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有才無德是小人,無才無德是庸人。在仕途也好,生意場上也好,結交或用人,當然最好是德才兼備的聖人。如果二者不能兼備時怎麼辦呢?神仙認為,寧用有德無才的君子,不用有才無德的小人,因為小人太能製造禍端。所以近君子避小人,也就是近福避禍。生活中結交的君子多了,自然可以得到福祿壽禧,長樂永康也就實現了。)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景區北部,這裏海中有島,島中有海,面前這片水域稱為瑤池,裏面放養着當地特產的海蔘和各種魚類。瑤池正中是“會仙閣”稍後我將帶領大家登閣拜仙。路邊這個大葫蘆,就是前面所説的鐵枴李的法器,當地俗話説“摸摸葫蘆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葫蘆腚,一輩子不生病”。各位不妨去摸一摸,沾點仙氣,消災去病。西邊還有一隻神驢,是張果老老先生的坐騎,待會各位有興趣可以去騎一騎,體驗一下回頭看的樂趣。

奇石林:這裏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奇石林景觀。水是園之脈,石是園之骨,這裏既有以瘦、透、陋、皺聞名於世的江蘇太湖石,又有充滿靈氣的安徽靈壁石,敲擊它則有天籟之聲。還有山東的奇石。這些奇石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夜晚在月光掩映下,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美侖美奐。

環海長廊:石林外邊是長達1000米的環海長廊。在環海長廊上遠眺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近看八仙渡中充滿了神韻的亭台樓閣,會給人一種超凡脱俗、心曠神怡的感覺。長廊裏共設有九座亭子,八位神仙到此各據一亭,東西八座分別是鍾離亭、洞賓亭、果老亭、拐李亭、湘子亭、採和亭、仙姑亭、國舅亭,正中間的亭子叫“頤心亭”。

長廊下是觸摸池,放養着海星、海葵、各種小魚小蝦。隨我遊覽景區後您可以在這裏脱下鞋子、挽起褲管,親密接觸一下海洋生物,有小孩的朋友還可以認識海洋生物,增長知識。

拜仙壇:前面就是拜仙壇。傳説,當年秦皇漢武到東海訪仙,求長生不老藥,特地設壇,並舉行盛大的拜仙儀式,其場面氣勢恢宏,鼓樂喧天,聲音響徹了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以此祈求神仙保佑長生不老。後來鳴放鞭炮拜仙祈福成為一種傳統風俗一直沿襲至今。今天您來到這裏,可以親手點燃鞭炮、祭上香火來表達您對神仙的敬仰,感受當年秦皇漢武拜仙時的盛大氣氛,爆竹聲聲會給您和家人帶來仙人的祝福,祝福您一生平安、健康長壽。同時,這裏四周礁石林立,北望海天遼闊,長山列島歷歷在目。春夏、夏秋之交,則有海市蜃樓奇觀出現,山海樓台,草木隱現,車馬行人,忽去忽來,景象神奇莫測。但願各位在蓬萊旅遊期間,有幸見到這一奇觀。各位可以乘坐八仙快艇去遨遊大海,作一回海上仙。

媽祖殿:我們西邊這座建築是媽祖殿。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她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卒於雍熙四年(987年)福建莆田湄州人,是都巡檢林願之女。降生時,紅光滿室,異氣飄香,彌月不聞其聲,故名林默娘。少時聰穎,遇一道人授以“玄徽真法”。長大成人後,曾在古井中得到“天書”,從此頗具神異,通曉變化,常在海上搭救遇難船隻,受到人們愛戴。是中國沿海地區人們崇信的海上保護神。道教興起,佛教西來,成仙成佛成了教徒們追求的目標。媽祖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而被人們崇奉為神,當然要有一段故事論述她成神的原因和經過。其實她是人民羣眾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個神話人物。今天媽祖不僅成為海峽兩岸共同供奉的女神,並且傳播到日本、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洲地區,成為世界共同信奉的女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和九月九日謝世之日各地都有熱鬧的祭祀活動。如果您乘車坐船,請拜一拜媽祖,她會保佑您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龍王宮:東邊是龍王宮。龍王是民間普遍信仰的神靈,掌管江、河、湖、海、泉、澤、井,是水之神靈。舊時民俗每逢遇到旱災、水災、火災都求龍王保佑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八仙過海時雖然和龍王發生了衝突,但經觀音調解,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龍王就在此“降甘霖恩施萬古,息風波澤被千秋”了,一年中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是龍王的恩澤。

會仙閣:我們眼前的這座高達42米氣勢磅礴的古建築就是會仙閣。會仙閣的意思是眾仙相聚、會合仙賓,也是凡人與神仙會面的地方。(神,也叫神靈或神道,是宗教和古代神話中所幻想的主宰世界、超自然、具有人格和意識的偶像。道教為多神教,崇敬和供奉的神很多。)會仙閣中薈萃了道教最有代表性的72位神仙,供奉有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四御,還有五斗星君、四值功曹、九天玄女、千里眼、順風耳等32位神仙。在地下一層的會仙殿中供奉有降獸八仙和莊子、姜尚、安期公等40位神仙。匾額“會仙閣”和楹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是由當代大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另一側的“披雲卧雪”匾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大家請看正門上“眾妙之門”這四個大字,意思是踏過這個門,在閣中可感悟道家的玄妙與深奧,登上閣頂,憑欄遠望,碧海藍天盡收眼底,正像著名作家楊朔描述的那樣“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臟六腑都洗得乾乾淨淨”。現在請大家登閣觀海,登閣的過程叫“得道成仙”。

會仙閣一層供奉着九天玄女、麻姑、千里眼、順風耳、温瓊、馬王爺、王靈官;二層供奉的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神(四值功曹);三層供奉的是五斗星君;四層供奉的是四御:玉皇大帝、太皇大帝、天皇大帝、土皇地和三官:天官紫薇大帝(主賜福)、地官清虛大帝(主赦罪)、水官洞陰大帝(主解厄);五層供奉的是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玉清原始天尊(盤古)、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上清靈寶天尊(太上道君)。

(道教的中心內涵: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最早提出宇宙間的天地萬物都來源於一個神祕玄妙的母體--道。所謂的道是具有自然無為、無形無名、既看不見又摸不着又不可言説的物性;它是開天闢地之前,宇宙渾沌混一的原始形態,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法則。大道無形無名卻孕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發展的玄機,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元氣又分為陰陽二氣,就是説:從空虛無形的道首先生出渾沌混一的元氣,元氣分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感沖和而化生和氣,再由此派生出世界萬物。天地萬物皆為陰陽二氣沖和而成,所以包含着陰陽兩個方面,這便是道家關於宇宙生成演化的基本理論。

與道相對應的另一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認識和體驗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則修身治國。老子把道看作神祕世界的本源。他主張人們去直接體認隱藏在不斷變化事物背後的道理和法則。體認的方法是閉目塞聽、絕聖棄知、滌除玄覽、致虛守靜,使內心清靜歸於道的真理。(在老子思想中還包含着某些辯證法的因素。他看到美醜、善惡、禍福、有無、難易、高下等矛盾對立面互相依存的關係,並且認識到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道理,但是他又認為事物的變化運動循環往復最終仍然復歸於靜止不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dong/9jy9p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