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東導遊詞 >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精選19篇)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精選19篇)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

山東省濟南市素有“泉城”美譽,家家泉水,户户垂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是泉城特色標誌區核心景區,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市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羣)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總面積3.1平方公里,是濟南首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為核心,泉流成河、再匯成湖,並與明府古城相依相生,泉、河、湖、城融為一體,集中展現了獨特的泉水水域風光。景區內自然資源獨特、歷史文化深厚,泉水景觀眾多,沿護城河乘畫舫前行,可一覽黑虎嘯月、趵突騰空、龍潭觀魚、鵲華煙雨等310餘處名勝景觀,可謂“玉帶綰泉城”,讓遊客“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於一體的精品旅遊景區。景區常年舉辦春節文化廟會、迎春花燈會、金秋菊展、龍舟大賽、荷花藝術節、國際冬泳節等十餘項大型傳統文化活動,體現了泉城濟南獨有的景觀和民俗文化特色。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2

蓬萊閣景區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現有蓬萊閣、戚繼光故里、蓬萊水城等20餘處景點,每年吸引着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來此觀光旅遊。

蓬萊閣景區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説蓬萊、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説,便源於此。

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丹崖拔海面起,通體赭紅,與浩茫的碧水相映,時有云煙繚繞,蓬萊閣高居其上,“仙閣凌空”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

蓬萊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全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為雙層木結構樓閣建築,創修於宋嘉佑六年(1061),建於宋嘉佑六年與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齊名。它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前方各築偏房、耳房,對稱分佈。耳房亦做門廳,有道路聯結偏房及登閣石階。

蓬萊閣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所在。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管理處199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以文補文”先進單位;1999年5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精神文明行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xx年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20xx年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xx年,又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取得通往國際旅遊市場的通行證。

主要特點:世傳蓬萊、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處。其言恍惚詭異,多出方士之説,難於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豈非秦漢之君東遊以追其跡,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萊不得見,而空名其邑曰蓬萊?使後傳以為惑。據方士三山之説,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之狀,餐其草木,則可以長生不死。長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脱於無何有之鄉。際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説者有矣。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3

青島海濱風景區位於青島市區南部沿海一線,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陸地包括青島山、信號山、觀象山、太平山、八關山、小魚山及南側區域。海域則有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等海域及所含島、礁、海灘等。主要風景遊覽區有八大關景區、八大峽景區、太平山景區和太平角景區。主要風景點有棧橋、魯迅公園、小青島、小魚山、百花苑、匯泉廣場、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燕兒島公園、第一、二、三、六海水浴場及海濱觀光大道――東海路、香港路等。

青島海濱風景區位於青島市區南部沿海一線,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陸地包括青島山、信號山、觀象山、太平山、八關山、小魚山及南側區域。海域則有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等海域及所含島、礁、海灘等。主要風景遊覽區有八大關景區、八大峽景區、太平山景區和太平角景區。主要風景點有棧橋、魯迅公園、小青島、小魚山、百花苑、匯泉廣場、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燕兒島公園、第一、二、三、六海水浴場及海濱觀光大道――東海路、香港路等。

從20世紀初開始,青島由一處軍事重鎮、商埠逐步發展成為城市,並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適宜的氣候成為當時國內最早的避暑勝地。二、三十年代,國內一大批學者、文化界人士雲集青島,使得青島成為當時中國的文化重鎮。同時,國內的達官顯貴及外國商人也進入青島,活躍了青島的工業、商業和建築業。不同國籍、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這裏產生碰撞和融匯,為青島初期的城市建設構築了特定的理念:半個多世紀中,“碧海、藍天、綠樹、紅瓦、黃牆”及依山就勢、鱗次櫛比的優美建築成為青島獨佔鰲頭的風光特色,青島海濱因此也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旅遊勝地。青島海濱風景區

改革開放以來,青島市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向着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奮進,市區向東、西兩個方向拓展,市區東部建成成片的高樓大廈。與之相匹配,新建的道路也不再狹窄蜿蜒,大手筆的景點建設更富有現代特色。城市的發展建設不但完整地保留了海濱原有的風光特點,使現代化景點與自然景點相得益彰,而且對原來的風景區、風景點進一步美化和亮化。現在,青島海濱風景區每年接待1000餘萬人次的國內外遊客。

隨着國內外旅遊事業的發展,風景區逐步完善了與旅遊相關的配套服務,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區。青島海濱風景區正以一流的資源、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迎接來自各方的客人。

海濱風景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天然岬角、海濱、沙灘、礁巖等自然景觀,又有棧橋回瀾閣、小青島燈塔、八大關建築羣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景區內還有品種繁多的古樹名木,珍稀植物等。風景區管理處和有關文物保護單位,在對景區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合理開發、利用的同時,採取了諸多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對名建築進行了防火、防雷、防盜等工作,對景區內的古樹名木,逐株進行登記建檔,立牌標明,專項保護。—

青島海濱風景區西起團島,東至大麥島,全長25公里,海域面積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5平方公里,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內的棧橋、魯迅公園、小青島、小魚山、八大關、匯泉廣場、百花苑(青島文化名人雕塑園)、五四廣場、八大峽公園等景點均為青島市著名的旅遊風景點。

小魚山公園

位於萊陽路東端海拔60米的小魚山上,佔地2。5公頃,1983年建成,是青島第一座古黃風格的山青島海濱風景區頭園林公園。

公園內有18米高、三層六角、飛檐斗拱的覽潮閣,遊人繞閣環顧,可領略到市區一派“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景色。園內還有挑檐式古典風格建築的碧波亭;山東側有擁翠亭,亭側有曲廊與覽潮閣相連,廊下壁上有“八仙過海”、“嶗山道士”等大幅瓷板彩釉壁畫。

百花園文化名人雕塑園

雕塑園背依青島山,面向中山公園小西湖,佔地8。25公頃,園內有已故青島籍或客居青島的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雕塑20座,還有“紅透金秋”、“歲寒三友”、“報春”等10個景點。四周環境山清水秀,芳草遍地,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園林精品。

五四廣場

為紀念五四運動而命名。青島新景觀之一,位於新市府前與前海灣之間,該廣場由市政廳廣場、中心廣場、海濱公園三部分組成,是東部開發建設的點睛之筆。廣場以草坪、綠蔭廣場、緩坡草地為特色,喬、灌木和花卉設計造型別致新穎。市政廣場簡潔大方,中心廣場寧靜典雅,海濱公園自然寬闊,海、天、浪、鷗景色迷人。三個廣場有機結合,氣勢恢宏,既富有青島特色,又充滿現代廣場的氣息。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匯泉灣畔,佔地80萬平方米,山水天成,是青島最大的文化公園。園內有櫻花道、芍藥園、牡丹園、桂花園及各種名貴植物觀賞區,花開時節,清香飄逸。此園1901年始建,1929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中山公園。園中每年舉行櫻花會、蝴蝶會、夏季燈會、秋季菊花會及各種花卉展覽等。

景區美食

青島的飲食同其他地方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海產品相對多一些,青島有名的海味有:凍菜涼粉、蛤蜊(青島人叫“嘎拉”)、扇貝、八帶、海螺、海腸、魷魚、比管(一種體型很小的魷魚)、海蠣子、螃蟹(梭蟹)、鮁魚、偏口魚、黃花魚、鱸魚……,真是太多太多了,其中最受青島人喜歡的還是蛤蜊,青島產的青島海濱風景區

蛤蜊味道最為鮮美,辣炒蛤蜊是大小酒店、居家餐桌的必備之菜,一到夏天,全城的大街小巷盡是“哈(喝)啤酒,吃嘎拉(蛤蜊)”的人。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4

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東南,西靠青島,東南兩面瀕臨黃海。面積386平方公里,嶗頂巨峯,海拔1,133米。既是中國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

嶗山景區包括太清宮、太平宮、北九水、華樓宮、鶴山和嶗頂巨峯等景區與景點。奇峯怪石,滿山遍佈,如獅子峯、綿羊石等。人稱峻山的石峯是“天然的花崗巖羣雕”。由於臨海,山色海波相映,形成了紫霞雲海乃至“海市蜃樓”的奇特景象。再加上聞名天下的嶗山泉水,如“金液”、“靛缸灣”等,構成了嶗山獨具一格的自然景觀,如《齊記》所云:“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自古被稱為“神宅仙窟”、“海上仙山第一”。秦皇漢武都曾來此求仙。宋元以來,宮觀次第興建,最盛時達“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今尚存太清宮、太平宮、華樓宮等。這些建築多為石壁瓦舍,簡樸無華,具有道家沖和恬淡的色彩。其中太清宮中的漢柏唐榆至今仍蓊鬱葱青。歷代名道如邱處機、張三丰,文人李白、蘇軾、蒲松齡等都曾來山中—或漫遊,多有題刻吟詠,為奇麗的山水增添了幾分文秀。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北水鄉"棗莊做客。

我是棗莊國際旅行社的專職導遊員,我姓牛,大家可以叫我小牛,很榮幸和大家一同遊覽棗莊這片人傑地靈之地。

先簡單介紹一下棗莊的概況:棗莊市位於山東省南部,泰沂山區的西南邊緣,地處魯蘇交界,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和蒼山縣接壤,南臨江蘇省徐州市,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西望碧波盪漾的微山湖,北連孔孟之鄉曲阜鄒城。

早在唐代就因村落中多棗樹而得此名。

在打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口號的引領下棗莊市依託其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推出獨具特色的五大類核心旅遊產品。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遊覽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看大家一幅迫不及待的樣子,我就不賣官子啦,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棗莊市東北20公里處,此處羣山連綿不絕,峯頭林立,自西向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羣山之中有一峯突起,如擎天柱直插霄漢,這便是抱犢崮。

相傳昔有王老漢抱犢耕種其上,後仙去,故此得名。

崮西南有一條深澗,泉水彙集於此,形成瀑布。

深澗東側有清華寺和巢雲觀,半山處有洞數十個,洞內外石壁上雕有千姿百態的佛像。

矗立崮頂,極目南天,平野如畫,東眺黃海,雲霧繚繞,故有"君山望海"之稱。

周圍有巢雲竹林、桃源仙境、生態奇觀等景點。

大家留意腳下,我們啟程登頂觀景。

抱犢崮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稱仙台山。

其主峯位於蒼山縣下鄉村境內。

海拔584米,為魯南第一高峯,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崮"。

概括起來抱犢崮有五大特色:

其一,抱犢崮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山腳下王嶺遺址、小古村遺址就是遠古歷史的鑑證。

且抱犢崮久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慕名前往,留下許多麗文華章和不少碑碣石刻。

相傳三國時有位魏國大臣著名書畫家曾學書於此。

其二,抱犢崮拔地通天,鶴立羣山,以她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著稱。

晴日的早晨登臨崮頂觀雲海日出,只見雲水一色,一輪丹陽冉冉躍出雲海,蔚為奇觀。

故有詩讚曰:"陡壁早邀淪海日,方台平宿泰山雲"。

這第三個特點便是洞天府第之譽。

山中道教宮觀、佛教寺院依山而設。

靈峯寺相傳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從寺中殘存的碑文看,寺廟始建於漢,為如來佛行宮,現存遺址佛樓門匾上清雍正皇帝親筆御書"釋迦文佛",被祈求功名的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

各位如有誠意可在此燒幾柱香火祈求家人平安。

説到這第四個特點——"超天然氧吧"。

抱犢崮綠樹如茵,氣候宜人,森林總面積130平方公里,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已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其五,抱犢崮山水相融,景色優美。

崮東麓的會寶湖、雙河湖像兩位嫵媚的少女,依偎在抱犢崮的懷抱中,湖光山色,碧波千傾。

雙河湖中的魚島已建成及休閒、度假、垂、療養於一體的大型休閒娛樂場所

聽完"五奇"我們也來到"巢雲竹林"啦!大家看,在抱犢崮西南有一條幽靜的深谷,遠離塵世,山水如畫。

這裏原有古宗教建築兩座,稱為清華寺和巢雲觀,當地人俗稱上觀、下觀。

上觀院內有一棵大銀杏樹,虯枝旁逸,如擎天巨傘,看來至少有上千年了。

巢雲觀後東側有個水簾洞,洞口石壁上終年有泉水滲出,斷斷續續,如掛着一副晶瑩剔透的水晶簾。

西側有個桃源洞,宛如小廟堂,想必當年乃是一孤身老道修煉棲息之處,故有人稱之為"海西第一洞天"。

好了,大家可在此自由活動,拍照、許願,二十分鐘後我們沿洞旁的天梯登崮頂俯覽四方美景。

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氣,我們已登上崮頂啦!各位是不是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裊裊煙雲環繞峨峨崮頂,若隱若現,宛如虛無飄渺的仙山瓊閣。

若在雨過天晴的黎明登山,則可以看到東方一片墨蘭的海水,鑲嵌於天際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彷彿幻入仙境。

做過了神仙的美夢,再到十八羅漢洞中一探究竟吧!在山頂崮門東邊數十步的巨壁下,洞內石壁上雕有佛像浮雕,造型生動,情態逼真,共十九尊,有的已面目全非,依稀可辨者只有少數幾尊。

置身在黃龍洞這秀色可餐的佳境,聽着叮咚的泉水聲,聞着誘人的野花香,吮吸着清爽的山野氣息,我們也結束了今天的抱犢崮之旅。

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旅途中如有什麼不周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也希望您留下寶貴意見。

祝大家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各位,一路順風,謝謝,再見!!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6

國家2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的海陽市境內。南面青威高速公路橫貫而過,北有藍煙鐵路可達。距海陽市區約8公里。是典型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據《海陽 續志》載:“邑北三十五里有招虎,概以虎伏山中,仙家訓之,遂化為石,遺蹟宛然,故名”。

招虎山屬嶗山山系,總面積1762.7公頃,主峯海撥549.7米。園區東路崖壁如削、怪石嶙峋、幽谷含秀;西路水急石美,幽谷瀑潭,層層有景;南路山光雲影,微波盪漾,似龍顯靈;北路翠綠竹海、陰鬱蔽日、北國江南,形成“羣山共一脈,兩水繞主峯,山水相環繞,遊路貫其中”的空間佈局。園內地勢複雜,山體挺拔俊秀,山谷狹窄幽深,植被茂密,瀑布眾多,展現出膠東地區的獨特風貌。山體巖石為燕山運動的二長花崗巖和正長巖。土壤主要為棕壤性土和棕壤。植被覆蓋率達到92%,四季林相變幻奇特,色彩各異。草木本植物600多種,屬於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植物14種,更有狼、花面狐、金雕、中華秋沙鴨等走獸飛禽180餘種出沒其中。年平均氣温11.5℃,空氣負離子含量達770000個/cm3,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是理想的旅遊度假、避暑康體、觀光休閒的勝地。

景區每年舉行獨具膠東特色的旅遊節慶活動:5月份舉辦招虎山櫻桃節和踏青節;7月份舉辦“相約招虎山、關愛大自然”夏令營活動;9月舉辦招虎山膠東民俗旅遊活動;10月舉辦招虎山相約金秋旅遊活動;12月舉辦“海陽大秧歌”民俗旅遊活動。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7

成山頭,又名“天盡頭”,位於山東省榮成市龍鬚島鎮,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成山頭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僅距94海里,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成山頭風景區最高點海拔200米,東西寬0.75公里,南北長1公里,佔地面積2.5平方公里。這裏羣峯蒼翠連綿,大海浩瀚碧藍,峭壁巍然,巨浪飛雪,氣勢恢宏,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一九八八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勝區”。主要有海驢島、始皇廟、秦代立石、拜日台、秦橋遺蹟、望海亭、觀濤閣、鎮龍石和野生動物園著名景點。

公元前219、220xx年,秦始皇兩次駕臨此地,修長橋、尋長生不老藥,留下了“秦嶺遺蹟”,“射蛟台”及全國唯一的“始皇廟”,李斯手書了“天盡頭秦東門”;公元前94年,漢武帝東巡海上,拜成山“日主祠”,觀日出,建“成山觀”,且作赤雁歌;建國後,國家領導人及大批國內外文人墨客到此觀光,-邦同志揮筆題寫下了“天盡頭”,“心潮澎湃”七個字。

海驢島 位於成山頭的北部海域,距陸地最近距離為4海里。由於風景優美,遠離陸地,所以吸引着無數的海鳥來此棲息、產卵、繁衍。每逢春季,成千上萬的海鷗來此棲息產卵,巖縫中鳥巢鱗次櫛比,數不勝數,所以又被稱為海鷗王國。

始皇廟 坐落在成山峯下陽坡上,原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東巡成山頭時修建的行宮。後來當地居民為了紀念始皇曾親臨此地,改建為始皇廟。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秦始皇的廟宇。廟內有前殿日主祠、正殿始皇殿、東殿東後宮、鄧公祠、鐘樓及戲台。大殿青磚紅柱,飛檐凌空,殿內塑像金面王冠,神態威嚴。鄧公祠內有光緒皇帝詔彰北洋水師愛國將領鄧世昌的御碑及第一代修廟人、第一位老道長徐復昌羽化的坐棺。(清代出土文物)

秦漢文史館 在成山頭風景區內。館內以與成山頭風景區相關的秦漢文史資料、文物為主要陳列內容,以文字、繪畫、照片、沙盤及光電顯示等形式為陳列手段,使各展廳既獨立成塊又具有連續性。既是有成山特色又具有深遠的歷史性,既有民族色彩又具有現代風格,以達到展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篇章,對廣大遊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之目的。本館館名由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我國著名古代文史教授、大連大學師範學院名譽院長於植元先生題寫。

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率領文官武將東巡至成山頭,認為到達天的盡頭,便令丞相李斯撰寫"天盡頭秦東門",並立碑於成山頭頂峯。因年代久遠,石碑斷成兩截,上半截有字部分落入大海,現存山頂的底座高120釐米,寬145釐米,厚75釐米,據專家考證“此碑石質為木成巖,與成山石質不同,確是秦代立石”。

西霞口野生動物保護區 位於風光旖旎、景色秀人、美麗富饒的龍眼灣畔、成山腳下,是一家放養式野生動物園。該園從全國各地動物園引進多種國家級1、2類及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東北虎、豹、黑熊、非洲獅、藍孔雀、糜鹿、袋鼠、梅花鹿等,將帶領您領略自然風光,迴歸“原始森林”。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朋友們: 我是大家這次去招虎山的導遊----,咱們今天要遊覽的招虎山主要以奇山、秀水、真自 然為特色,主要分為東西兩大遊線。西線是以溪流飛瀑,奇木翠竹位主要特色,全程 8.8 公 裏,途中我們可以看到百歲木瓜樹,木魚石,巨觀飛瀑。天柱峯等多處景點。東線十一奇石 險峯為主要特色,全程 7.5 公里,途中我們可以看到鑑海石、飛魚石、蓮花峯、杜鵑谷等景 點。進了景區就會有示意圖,到時候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選擇線路。

到了中心服務區離招虎山還有大約 1 個小時的路程, 到時候大家可以步行過去, 也可以 坐電瓶車過去,坐電瓶車的話需要十塊錢,是單程票,票是現場買的。 (去十塊,回來十塊) 另外再跟大家交代一下注意事項: 旅遊車就是我們第二個家, 所以為了讓我們自己有一個温馨舒適的乘車環境, 咱們一定 要注意保持好衞生,八卦果皮等垃圾放在塑料袋裏。

另外,一定隨身攜帶好您的貴重物品,不要落在車上。進了景區,有的朋友可能喜歡拍 照,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邊走邊拍,一定要找個安全的地方,安全的位置, 停下來再拍。 有老年證的,年齡 70 歲以上的請把證件交給我,到時進景區可能會有優惠,但是我也 不能保證一定會有優惠,這得看景區的規定。

兒童票是根據景區的標尺決定優惠情況的,到時候景區人員會給小朋友量身高。1.2 米 以下的兒童免票, 米以上 1.4 米以下的兒童是半票, 米以上的收全票, 1.2 1.4 也就是成人票。 咱的車牌號是 大家下車的時候注意看一下,記好了咱們撤的特點,等爬完山後 別找不到車了。咱們 2:20 集合,2:30 出發,大家要把握好計算好時間。 由於景區屬於森林公園, 護林防火非常重要, 為了大家的旅途安全同時也為了保護景區 安全,進入景區後請大家不要吸煙,不要採集,不要攀爬,將垃圾隨手放入垃圾桶內。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9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南水鄉運河古城——棗莊作客,我姓臧是棗莊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司機王師傅,希望通過我的認真努力和您的友好合作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美好的時光,請大家記一下我的聯繫方式,我的手機號是,我將24小時開機,大家有什麼問題建議請及時跟我聯繫,請記住車牌和車的顏色,認清導遊旗,以免跟錯隊伍。

再有十分鐘就到達目的地,先介紹一下棗莊概況:棗莊位於山東省南部泰沂山區西南邊緣,蘇魯交界與臨沂曲阜相鄰,歷史悠久的京杭大運河,碧波盪漾的微山湖。

今天我帶領參觀遊覽的是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抱犢崮。

物產:抱犢山茶,優質板栗,柿子,核桃,花椒,雜糧,金銀花。

美食:特色小吃有:辣子雞,羊肉湯,菜煎餅,野蠍子,山野菜。

抱犢崮4a級旅遊區,位於山亭區棗莊東北20公里處,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仙台山,海拔584米,魯南第一高峯,沂蒙72崮之首,天下第一崮,魯南小泰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665.5公頃,森林覆蓋率96.8%,各種植物165科627種,鳥獸類138種,山東罕見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去。

典籍中把該山與泰山華山峨山並列為”圖經宇內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

請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

説起抱犢崮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傳説山下住着王老漢,無法忍受苛捐雜税,決心到又高又陡的抱犢崮山頂度過殘生,但是耕牛無法上去,於是他抱着小牛犢上山,搭舍開荒,餓了就吃松子茯苓,渴了就喝山泉甘露,神清目朗,風骨脱俗,後經仙人點化飛昇而去。

山腳下我們就來到了抱犢崮,沂蒙72崮之首,他拔天通地,鶴立羣山,如擎天柱直插雲霄,雄奇險秀於一身,貌似日本富士山的抱犢崮,崮高90米,有30層樓那麼高,不愧是天下第一崮。

崮身像高高的圓杯倒扣在山峯上。

大家注意台階,隨我上山。

靈峯寺,漢代如來佛行宮,大家可以來燒幾柱香祈求家人平安,事業有成。

樹林,大家所身處的茂密幽深的樹林,綠樹如茵,是最好的天然氧吧,空氣濕度大,是超天然氧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7.2萬/釐米立方。

自從來到這天然氧吧,頭不痛,手不抖,面色也紅潤了,難道是變態了?是戀愛了?家家户户都是受益者。

十八羅漢洞,唐代摩崖浮雕,洞內石壁雕刻有佛像浮雕造型生動,情態逼真,共19尊有的已經面目全非,可辨少幾尊。

總投資20_萬元的抱犢崮世界生態奇觀園,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樂園,在這裏可以看到各種名貴草木和珍惜動物,動物雜技表演,是目前山東省規模最大尚屬首家的生態奇觀園,該園依據生態理念藴含大千世界,充分展示奇特景觀,生物門類,在這裏大家可以普及科普知識,陶冶情操,飽嘗大自然的神奇奧祕。

抱犢崮素以天險著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震驚中外的民國大劫案就在這裏發生,上世紀初,孫美珠,孫美瑤兄弟在抱犢崮佔山為王,擄掠為寇的有3000餘人,號稱”山東建國自制五路聯軍“擄掠中外遊客在抱犢崮山麓巢雲觀中,把這裏作為山寨堡壘與軍閥抗爭。

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元帥率115師挺進抱犢崮山區,建立了魯南抗日革命根據地,也是鐵道游擊隊的後方根據地,抱犢崮是一座愛國主義英雄山。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朋友:

在抱犢崮中路登山台階右側豎立着一塊高3米,寬1米的石碑,碑名為:山東建國自治軍碑,於1997年12月18日建碑,碑文詳細記載了“民國大劫案”事件的始末:民國之初的北洋政府時期,各派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使當地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聚眾起義。1920_年,原嶧縣白莊(現北莊鎮白莊村)清末秀才孫美珠和五弟孫美瑤、叔父孫桂芝一道揭竿而起築寨於抱犢崮,成立了“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1920_年5月,孫美瑤帶領“山東建國自治軍”,在抱犢崮山區製造了轟動中 外的“臨城劫車案”,史稱“民國第一案”。

桃園仙境

桃源仙境景區位於巢雲竹林景區北部,景區內絕俗清幽、聳崖疊翠,共分佈七個小景點,分別是會仙亭、瀉月浸雲、桃源洞、山蔭聽蟬、仙人醉卧、試劍峽、陰陽界等。

會仙亭

沿巢雲觀觀後上山台階北行,穿過一座石門,台階頓時變得異常陡峭,謹慎向西行約200米見一座崖壁上鐫刻着“景步雲天”四個紅色大字,崖壁之上便是會仙亭。此處也是登崮北路與中路的分界點。

會仙亭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年,亭不遠處的一塊古碑,記載了修亭的緣由。傳説,八仙過海後,呂洞賓重遊抱犢,發現山下有一位姓劉的書生在家潛心修道,就化一位老者去點化他。洞賓對他説在家修行,凡塵俗事太多,難以摒除雜念,靜心養性,並勸他到抱犢崮找一處北有鬆、西有竹的地方,方為絕佳的修道場所。劉書生找到此地,果然松竹掩映,流泉飛爆,真是人間仙境,於是結廬搭亭,修身養性,就建亭在此,並起名為會仙亭。會仙亭碑後題有一首七言絕句,傳説為劉書生所寫:“黃鶴時來舞疊翠,岳陽勝概此又逢。善諱今鐫青玉上,他日仙籍應登名。”

瀉月浸雲

繼續前行約10米便可看到一座陡峭的崖壁之上,懸掛着一塊高近20米、寬約10米的巨大鐘乳石,既像一凝固的瀑布,又像水晶門簾。在鐘乳石,方有一石洞,洞口不大,高近2米。入洞後豁然開朗,面積有30多平方米,名曰:“水簾洞”;左下側又有一個洞口,可容一人彎腰進去,深邃不見底。洞底有一汪冬夏不涸的甘泉。據專家測定,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鍶及其它微量元素,其含量都達到了國家標準。每到雨季,瀑布從崖頂傾瀉而下,飛花碎玉,十分壯觀。於是古人在洞的上方刻了“古洞仙境”四字予以讚揚。洞的旁邊還刻有“瀉月浸雲”四字,也是一處奇妙景觀。每當夏季晴空夜晚,明月照在飛瀑上,天上的月光像流水,地上的流水像月光,月光和流水融為一體,這瀑布就如銀亮的月光從天上傾瀉下來一樣,此為“瀉月”。激起的水汽和溶洞吐出的雲霧,一齊向空中升騰,包裹着瀑布就像流入雲端,謂之“浸雲”。水簾洞之上,瀑布之下還供奉着一尊觀音雕塑,左手擎寶瓶,右手伸出蘭花指,正微笑注視着過往的遊人。行家指出:夏季晴空夜晚和早晨是觀賞此景點的最佳時機。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1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劉公島,位於威海灣口,它面臨黃海,背接威海灣,素有“海上桃源”之稱。島上主要景點有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劉公島博覽園、劉公島鯨館、旗頂山炮台等景點,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更有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因此,這裏是甲午戰爭紀念地,更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來劉公島遊玩需要從威海坐客船前往,行程約20分鐘。而最佳的遊玩路線建議登島後先向西前往不遠處的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這是一處遺址類博物館,以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清代建築為主體,真實再現了當年北洋水師及甲午戰爭的歷史原貌。

參觀完後從出口向北進入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這也是中國第一個海上公園。公園內蒼松翠柏,山花漫爛,植物覆蓋率非常高。公園中有一個小型的動物園,遊客可以在梅花鹿館中看到很多的梅花鹿。之後可前往山上看旗頂山炮台,參觀完後可在此坐纜車下來正好可以遊玩劉公島博覽園,在纜車上還可以俯瞰整個博覽園的全貌。

在博覽園你可以真正瞭解到劉公島的歷史,園內很大,分為“劉公美德”、“甲午風雲”和“英租歷史”3個主題區,整個園區玩下來需要2小時左右。“劉公美德”區主要用巨大壁雕、木雕講述了劉公島的文化。而在甲午海戰紀念館裏還可以看到當年北洋水師從成軍到覆滅的過程,逼真再現了壯烈的戰爭場面。在紀念館的外部就是登島時映入眼簾的鄧世昌石雕。之後可在英租威海衞歷史展覽館中,看到威海被英國強租了32年,其中劉公島被強租了42年的恥辱歷史。而在展館外可見英租時期的建築,這些建築多以斜坡屋頂為主,都還有一個四方的大煙囱,非常有特色。

此外,遊客還可以選擇乘坐觀光車穿行林海松濤間,20分鐘的行程可將各主要景點盡收眼簾。更或是選擇乘坐環島遊船的方式環島一週,領略整個劉公島的全貌。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遙參亭

遙參亭位於泰安市區的中部,座落在岱廟正陽門外,是岱廟的前庭。遙參亭為過亭式院落,東西寬52米,南北長66.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正殿五間,建在院中心長方形台基上面,寬10.8米,進深7.75米,通高7.9米,為四柱五樑、九脊單檐歇山式,黃瓦蓋頂。清代曾祀碧霞元君。兩側為東西配殿各中間。

古代帝王每逢來泰山舉行祭典時,先要在這裏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以表示對泰山神的虔誠。因此,古時又稱“草參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東參政呂經升任副都御史,臨行前改為“遙參亭”,一直延用至今。遙參亭門外的遙參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創建,至今完好無損。另有旗杆高豎,左右鐵獅蹲列。坊南的“雙龍池”,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開建,方石壘砌,引王母池之水,環繞岱廟注入池中。因池內西北、東南角各有一個進出水的石雕龍頭而得名。遙參亭在唐代曾叫“遙參門”,民間曾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説。

岱廟坊

遙參亭與岱廟之間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是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建於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通高12米,寬9.8米,深3米,總體略呈方形造型端正,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為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

坊頂是 歇山式仿木結構, 螭吻凌空,斗拱層疊,檐角飛翹,脊獸慾馳。正脊之中豎立着寶瓶,兩側有四大金剛拽引加固。中柱小額枋上透雕着二龍戲珠,龍門枋上浮雕着丹鳳朝陽。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豎立雙柱,柱下側是滾墩石,石上前後有立雕蹲獅兩對。坊的樑、柱、額板及滾墩石上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麒麟送寶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獸瑞禽圖。坊柱南北兩面都刻有楹聯,南面為施天裔所題“竣極於天,贊化體亢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北面是清山東巡撫、兵部侍郎趙祥星題的“為眾嶽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羣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於京?”

正陽門

正陽門位於 岱廟坊後,正陽門始建於宋,毀於二十世紀中葉。正陽門高8.6米,上面的五鳳樓高11米,共5間,為九脊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斗拱出三翹四,墨線大點金彩繪,額枋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檐翼然,翩翩欲飛。正陽門有兩扇硃紅大門,門上鑲有81個鐵製饅釘,有鋪首,象徵着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廟牆四角有角樓,按八卦各隨其方而名:東北為艮,東南為巽,西北為乾,西南為坤。門樓、角樓均於民國年間毀壞。1985年重建正陽門和五鳳樓,黃瓦蓋頂,點金彩繪,高聳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樓,五彩 斗拱,飛檐 凌雲。

正陽門內迎面是配天門,穿堂式,築於石砌高台上。門上懸當代書法家舒同書額。門內原祀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神像,1920_年毀,今為大汶口文化展室。兩側原有配殿:東為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 唐宸、葛雍、 周武 西為太尉殿,祀唐武宗時 中書郎杜。兩配殿神像毀於1920_年。門兩側有碑碣21塊。東側有《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等;西側有《 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等。

唐槐院

唐槐院位於岱廟西,與東側的漢柏院相對。原有延禧殿,舊稱延禧殿院,清末時殿廢,因院內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樹高大茂盛,蔽蔭畝許,民國年間枯死。1952年在枯槐內植新槐,今已扶疏鬱茂,俗稱“唐槐抱子”。樹下有明萬曆年間甘一驥書“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間 張鵬翮題《唐槐詩》碑。西樹立有清乾隆帝親筆題刻:“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幹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院內遍植槐樹,春夏之際,滿院飄香。百碑牆、古槐蔭山、槐香池,再加上點綴其間的盆景,別有一番情境。

漢柏院

漢柏院位於廟東南隅,院內原有炳靈殿,又有 漢柏,故舊稱炳靈宮或東宮,今稱漢柏院。門內巨匾高懸,李鐸書“炳靈門”。周圍有古柏5株,傳為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葱鬱若虯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為“漢柏凌寒”,為 泰安八景之一。樹下有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院內存歷代碑碣90塊,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亭台及東牆內嵌70餘塊。有 張衡《四思篇》、 曹植《飛龍篇》、陸機《 泰山吟》、 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詩》。

東御座

東御座位於 漢柏院北,原為清代皇帝駐蹕之所。其 垂花門與東華門相直,大門與 漢柏亭相對。院內殿宇毗連,步 廊環圍,1985年闢為泰山珍貴文物陳列室。正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飾掛屏。配殿內陳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東有宋真宗御製《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西有馳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殘字碑。

天貺殿

天貺(音況,賞賜意)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 位於岱廟仁安門北側,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20_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 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天貺殿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面積近970平方米,大殿建於長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欄圍護,殿面闊九間,進深四間,重檐八角,斗拱飛翹,上覆黃琉璃瓦,檐間懸掛“宋天貺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紅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單翹重昂三跳拱,內槽 殿頂為四個復鬥式 藻井,餘為方形 平棋天花板。殿內供奉 泰山神即東嶽大帝。民間傳説此神即黃飛虎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屢樹戰功的武將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命他總管天地人間的吉凶禍福。

大殿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鏡”一架,原在 遙參亭,1936年移此。殿內東、西、北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泰山神啟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東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迴鑾。整個畫面計675人,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疏密相間,繁而不雜,是中國道教壁畫傑作之一。大殿重台寬廣,雕欄環抱。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 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

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接,內繪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鼓樓,西廊中間有鐘樓,均毀於清末。1982年後,陸續重建環廊與鐘樓。今東廊內陳列歷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漢 衡方碑》、《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魏齊隋唐造像記刻石》、《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鴛鴦碑》、《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金濼莊創佛堂之記》、《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嶽真形圖碑》、《登岱八首》、《太極圖》、《谷山寺敕牒碑》、《頌岱詩》、《乾隆御製詩》、《望嶽詩》、《築橋碑記》等名碑19塊。西廊內陳列漢畫像石48塊。殿前院,古柏蔽蔭,碑碣林立:東有《宋封祀壇頌碑》、《金重修東嶽廟碑》、清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岱廟碑記》;西有《大宋 天貺殿碑銘》、明太祖御製《封東嶽 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觀聖作之碑》、清康熙年間《重修岱廟記》等。

銅亭鐵塔

岱廟後院的東西兩側,東為 銅亭,西為鐵塔。銅亭又名“金闕”,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20_年)鑄。亭為銅質,施以鎏金,亭長4.4米,寬3.4米,內祀元君銅像。璀璨耀目,端莊渾重,該亭以仿木結構形式裝配而成,為重檐歇山式,顯示了中國古代精湛的冶鑄工藝。20世紀70年代遷入岱廟。泰山人文景觀之二絕——秦刻石, 也稱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所下詔書,由丞相李斯以小篆字體書刻製成的。小篆字體筆畫簡易而形體整齊秀美,較繁贅的大篆更為人們所喜愛。《泰山秦刻石》原在岱頂,後漸磨損。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廟,曾被盜而又追回。尚存完整者7個字“臣去疾臣請矣臣”,半殘者三字“斯昧死”。《泰山秦刻石》已成為稀世瑰寶。西側的鐵塔為明 嘉靖年間鑄,造型質樸雄偉,原有13級,立於泰城天書觀,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炸燬,現僅存3級,高約4米,1973年移此。

岱廟碑林

岱廟因歷史久遠,藏碑頗為豐富。現存歷代碑刻300餘通,林立而羣,形制各異。有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有充分體現漢代隸書風格的“張遷碑”、“衡方碑”;有晉代三大豐碑之一“孫夫人”碑;有形制特異的唐“雙束碑”,以及宋至清歷代重修岱廟的御製碑等。以時代而論,自秦泰山刻石、漢衡方碑、張遷碑等,至現代名人題刻,時間跨度達二千餘年。就碑之來源,一是岱廟原有的,二是由廟外遷入的。從碑的內容看,有封禪告祭、廟宇創建重修、文人題詩吟岱等,形成了一座天然的中國曆代書法博物館,故有岱廟碑林之稱。

宋《大宋東嶽天齊仁聖帝碑》又名《祥符碑》,立於大中祥符六年(1020_年)六月。碑高8.2米,寬2.15米,碑陽刻文34行,滿行61字,共2319字。由翰林學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詔、朝散大夫尹熙古篆書碑額並書寫碑文。該碑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20_年)將泰山神由“王”晉封為“帝”之後所立。碑文敍述了自唐玄宗至宋真宗不斷為泰山神追加封號的經過,以及真宗封泰山、謝天書後的重大變化。

《宣和重修泰岳廟記》又稱《宣和碑》,立於宋宣和六年(1120_年)三月。碑高9.25米,寬2.1米,龜趺螭首。龜座高1.85米,寬3米,長5米,重4萬餘斤,為岱廟諸碑之冠。碑陽刻文26行,滿行74字。額陰刻“宣和重修泰岳廟記”2行8字。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文,張漴書並篆額。宣和六年(1120_年)北宋王朝危在旦夕,為保江山,宋徽宗不惜耗費巨資,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借神的力量庇佑自己。碑文主要敍述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20_年)登基至宣和四年(1122)二十一年問陸續重修岱廟的情況。

秦《泰山刻石》也稱《李斯篆碑》,此碑立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據《史記》載,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3句為韻,12韻,144個字。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3

因地處羣山環抱之中,天崮山長期以來沒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天崮山的名字鮮為人知。如今,天塹變通途,旅遊大巴已可以直達天崮山,人們終於可以去探索這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的神祕,和領略這“江北小黃山”的秀美。

天崮山奇峯林立、異石遍地、懸崖峭壁好似刀削斧劈,這樣的景色在丘陵遍佈的膠東地區實屬罕見,遊客讚歎天崮山有黃山之秀、華山之險,有旅遊界名士稱讚它是“江北小黃山、世外桃花源”;也因為它的“驚、險、奇、絕”,天崮山被旅遊媒體評價為“膠東最美的山”!

天崮山的千米木棧道也是一道奇觀,它宛若一道天梯盤桓於主景區山際之間,氣勢恢宏,古樸壯觀;還有那活靈活現分毫未經人工雕飾的天然石佛;慈祥安寧、道法自然的觀音峯;唐王東征風雲浩蕩的插旗頂;巧奪天工的香爐頂,八仙眷顧的仙崮頂......

香爐頂—景區標誌性景觀,相傳當年李世民東征在崮山安營紮寨後,夜來巡視營帳,皓月下的香爐頂熠熠生輝,好似一隻碩大的仙界香爐從天而降,見此奇觀,李世民心中大喜,以為這是天降吉兆,於是俯身頂禮膜拜,香爐頂的名字由此而來。香爐頂下是千畝蘋果園,這裏出產的蘋果絕對稱得上是煙台蘋果的極品:方圓二十公里無工業污染,海拔高、温差大、光照好,沙質土壤,施有機肥料,喝“礦泉水”,這幾大因素成就了天崮山蘋果的美味甲天下!

插旗頂—天崮山的主峯,想當年唐王東征之時,將帥旗插於峯頂,凜冽的帥旗迎風招展,遠在十里之外都可看見,這便是插旗頂名字的由來。丹崖絕壁,巧石靈動,“江北小石林”在此顯現。

天崮神佛—膠東第一天然石佛。在插旗頂的山坳處矗立着一尊凝神打坐的巨大天然佛像。據説正是因為有了天崮神佛的庇佑,李世民才成就了他的千秋霸業。信佛的善男信女可以拜一下,相信這純天然的佛總要比人工雕塑的佛靈驗吧!

觀音峯—一尊觀音的側身像,好像正在向世人賜福佈道,對面眾生雙手合十對其膜拜。天崮山還有數十處形象逼真的天然石佛像:“濟公醉卧”、“立地成佛”、“仙人打坐”等等。

仙崮頂—一線風光旖旎秀美,崮頂一馬平川,四圍懸崖峭壁,堪為膠東奇觀。仙崮頂,不僅風景如畫,更是流傳着動人的傳説故事:天上諸神仙到膠東一帶遊歷,被仙崮頂的美景所折服,留戀忘返,因而留下了仙人座、大仙腳印等。説來蹊蹺,“蓬萊八仙”真的來到天崮山了,20xx年7月初,大型神話劇《蓬萊八仙》於天崮山景區實景拍攝,八仙會聚天崮山,著名導演黃健中親臨執導。黃導評價天崮山是:“名副其實的‘江北小黃山’,不僅景色極美,天崮山還極具仙氣!”。“仙崮頂”的名字更加名符其實了。

走進天崮山,迴歸夢裏桃源,飲山泉、吃山野菜,登天梯,觀天街仙霧,沐林海清風,滌盪心頭重重塵埃.......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4

此景位於岱廟西南角的唐槐院內。唐槐院因原奉祀“延禧真人”,舊稱延禧宮,延禧真人是道教第二大神“靈寶天尊”的化身和全權代表,曾被唐玄宗封為泰山主神。但這只是當時唐玄宗急於向道士司馬承禎請教道義,權宜之封,唐玄宗在兩年前已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後世以此為基礎不斷加封進爵,只認“天齊王”是泰山神。延禧真人的尊容在天貺殿東半部的“啟蹕圖”中可見,坐在亮轎上,留大鬍子的就是他。據此推斷他已淪為天齊王的臣屬了。後宮殿毀圮,他也就逐漸淡出人們記憶。現僅存門口懸着的“延禧門”匾額。而相傳是在唐朝時種植在殿前的槐樹,據今已1300餘年,雖死猶生,“唐槐”之名日盛,這個院落自然也被稱為“唐槐院”了。

走進院內,迎面是一塊山形玲瓏石,傳是淄博人所贈,石上有泰山學者楊辛教授題刻“古槐蔭山”。後有漢白玉圍欄,欄內有一棵枯死的老槐樹,數圍中空,如一慈愛的母親,在懷中抱着一棵相傳50年代初所植幼槐。幼槐在母槐的呵護下歷經50餘年生長,已是高11米,直徑半米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了。故得名“唐槐抱子”,俗稱“槐(懷)中抱子”。

創造此景有五説:

一説:1948年1949年連續兩次補種未活,1950年岱廟道長尚士廉與岱西村村長王寶其等人再植,遂成今景。是尚道長根據“景中造景”“槐(懷)中抱槐”的意境構思命名。

二説:1948年因連年戰火,古建築盡毀,泰安區中心衞生院在此建院至1955年遷出,就是今天的泰安市中心醫院。1952年一王姓青工在此樹內種植一棵小槐,因當時老槐尚有一枝存活,此人還受到了當時院領導的批評。中心醫院院志有記載,現市中心醫院院內有紀念石刻為記。

三説:剛解放時,唐槐院是個大雜院,居民雜居其中,據當年房管所老人回憶,老槐中的小槐是房管所一王姓工人所植。

四説:植樹人叫王英蘭,20_年她71歲,給我市焦ⅩⅩ來信稱:槐中之槐是她1944年種的,是從岱廟城牆上移過來的。王女士是1935年生人,當年九歲。

五説:小槐是1953年所植。該記載僅此一句。

筆者查閲相關資料,發現在我省尚有多處與此相近或相同的景點。又詢問專業人士稱,槐樹生長到一定年歲,中空現象很普遍。樹中長樹,多是自然形成,也有不少是人為所致。槐(懷)中抱子寓意美好,不少有文化的人喜好此道。因此筆者較贊成創造此景的第一種説法。

延續生命,老樹新枝,枯木逢春。畢竟是泰山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唐代先人神交物合,創造出了這一寓意美好的景緻,為後人憑添了情趣。何人所植不重要。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岱廟創建於漢代 ,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之載。漢武帝時期(前140-前87年),漢廷於博縣境內建泰山廟(又名岱宗廟,後世習稱東嶽廟,即今岱廟的前身)。武帝元封二年(前120_年)四月,武帝巡東萊,過祀泰山。於泰山廟中植柏千株,夾廟之兩階,是為岱廟漢柏之由來。

後趙 建武十三年(347年),後趙永貴侯張餘向泰山廟獻金馬一匹,高二尺餘,形制甚精,供奉於廟中神器庫。

東魏 興和三年(541年),兗州刺史李仲璇重修岱嶽祠,並“虔修岱像(泰山神像)”。此為岳廟設立泰山神像之始。

隋 開皇十五年(595年),文帝行巡兗州,遂次岱嶽祭天“飾神廟展宮懸於庭”。開皇二十年(620_年)十二月,文帝下詔保護泰山等神造像,稱:“五嶽四鎮,節宣雲雨,利益兆人,故建廟立祀,以時恭敬。敢有毀壞偷盜嶽鎮海瀆神形者,以不道論。”

唐 武德七年(620_年),唐廷立制:東嶽泰山祭於兗州,年行一祭,以立春舉行。 武周時期(690-720_年),武則天命將岱嶽廟(岱廟)由漢址升元觀前(今岱宗坊西南)移建於今址。開元十三年(720_年)十一月,玄宗封泰山,禪社首山。日本、新羅、大食等數十國皆遣使從封。禮成後詔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命拓修泰山廟。開元二十年(732年),泰山神進封王號後,其信仰較前更盛。天寶十一年(752年),朝廷遣朝議郎、行掖令孫惠仙諸人修整岱嶽廟告成,立題名碑柱於廟庭。唐時,於岱嶽廟植槐,今岱廟唐槐院古槐,傳為唐植。唐代(618-920_年),隨着泰山神影響的增大,各地漸有行祠(於泰山以外地域奉祀泰山神的廟宇)之建,元和之前,兗州、魚台等縣已有泰山府君祠,其他關內、河東各道亦多建有東嶽廟宇。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遣太子右贊善大夫袁仁甫等重修嶽瀆祠廟,此為東嶽廟入宋後首次重修。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20_年)七月,創建天貺殿。十月,詔封泰山神為“仁聖天齊王”。大中祥符六年(1020_年)六月,真宗詔翰林學士晁迥撰《大宋東嶽天齊仁聖帝碑銘》,記加封泰山神帝號之事,立石於岳廟。宣和六年(1120_年),宋徽宗嗣位後,屢降詔命,增葺岳廟,至是竣工,稱“凡為殿、寢、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詔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同期,民間報賽活動的頻繁舉行,泰山廟會逐漸形成,尤以三月二十八日之東嶽廟會為盛。

金 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東嶽廟發生火災,惟存門牆,堂室蕩然。次年金廷敕令知泰安軍事徐偉等加以重修。金宣宗貞祐四年(1220_年),岳廟因遭戰火,殿宇盡焚,僅存延禧與誠明堂。

元 世祖中統四年(1263年)元廷以嶽瀆諸廟多毀於金末兵火,命掌教宗師誠明真人張志敬分別修復。張志敬委泰山道士張志純提舉東嶽廟事務。至元三年(1266年)四月,元世祖詔命重修東嶽廟,構建仁安殿,以奉祀泰山神。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九月,惠宗頒旨,宣諭保護東嶽廟產。元末,戰事頻繁,東嶽廟被毀。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明太祖以“嶽瀆之靈受命於上帝,非國家封號所可加”,詔去泰山神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立碑岳廟詔告天下。明成祖永樂元年(1420_年)十二月,下詔修泰安州東嶽廟。明世宗嘉靖元年(1520_年),山東參政呂經改泰安東嶽廟前草參亭為遙參亭。遙參亭原為岱廟之第一門,明代奉祀元君像於其中,遂與岱廟分隔。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岱廟起火,正殿、門廊俱焚,僅存寢宮及炳靈、延禧二殿。古樹、碑刻也多被毀。此後朝議重修,聚材鳩工,歷時十餘年始開工重建。

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泰安發生強烈地震,東嶽廟配天門、三靈侯殿、大殿等牆垣坍塌。康熙十二年(1673年)南明延平郡王鄭經在東寧省城(今台灣台南)創建東嶽廟,奉祀泰山神,自此泰山信仰傳入台灣。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重修泰安東嶽廟竣工。此前東嶽廟建築多因康熙七年地震而毀,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委張所存督工營繕,全部工程歷時十年。殿宇門牆皆予重修,並於正陽門前創建岱廟石坊一座。同期,在岱廟施工期間,泰安民間畫工劉志學等人應召在峻極殿(即今岱廟大殿)繪製《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壁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泰安官府於岱廟建御墨亭,以庋聖祖登岱手書。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東巡至泰安,謁岱廟登岱祀 碧霞祠。 高宗前後十次巡幸泰安岱廟,共題泰山詩百七十餘首。

1949年7月,開始修復岱廟。

1953年,整修岱廟 天貺殿、 東御座等主要建築8處。

1957年,翻修岱廟後寢宮、東靈侯殿、太尉殿、配天門等;漢柏院新建假山,並將石碑鑲嵌在該院東牆。

1984年5月1日泰山岱廟天貺殿東嶽大帝神像重塑完工,塑像高4.4米。同年,復建岱廟厚載門、正陽門。厚載門建築面積165平方米。厚載門兩側恢復城牆96.5米,並新建仿古建築100平方米。翻修御碑亭,續建廊房15間。

1986年2月1日, 泰安市博物館成立,館址設在岱廟。

1987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清單。

20_年,修復岱廟北、東城牆部分,至此岱廟城牆完善工程,基本完成。

20_年,完成歷代石雕、漢畫像石、歷代碑刻、岱廟神軸及配天門臨展廳等五個展室的改造。在鐘樓和西神門之間,復建廊房11間,面積339平方米。西花園進行改造工程。

20_年,建立了岱廟網站,涵蓋了岱廟景區建設和博物館管理的公共和研究信息。進行厚載門生態停車場改造。完成雨花道院建設工程、三靈侯、太尉殿兩個殿的彩畫和塑像。

20_年,完成了委重點項目漢柏亭和東御座過廊的維修,通過了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複核。

20_年,泰山東嶽廟會在岱廟隆重舉行。舉辦“天貺殿、碧霞祠千年慶典”大型活動。進行東花園涼棚搶救性翻修、東御座垂花門及兩座儀門翻修工程。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6

昌樂藍寶石有礦面積達450多平方公里,是目前為止國內最大、世界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區之一,素有“藍寶石之鄉”的美譽。而且昌樂藍寶石以其顆粒大、晶體完好、顏色純正、二色性顯著、特異寶石多等特點,受到了國內外珠寶商和消費者的青睞。

昌樂藍寶石主要產於昌樂縣境北部的五圖、喬官、南郝、北巖等幾處鄉鎮,它的形成源於1800萬年以前的火山爆發。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熔融巖漿迸發到地球表面,在一定條件下形成了藍寶石結晶體。藍寶石與金剛石、紅寶石、祖母綠並稱為世界四大名貴寶石。1984年,昌樂人民發現了藍寶石,1986年,在山東省地質部門的勘探引導下,昌樂人民認識到了藍寶石的價值並開始大量開採,為保證資源開發的直到1991年,縣裏才加強了對藍寶石資源的開採管理,1996年,縣裏專門成立了藍寶石開採管理辦公室,依法對全縣藍寶石礦區的開採進行管理。現在人們開採藍寶石,主要以聯合體或村辦個體的組織形式,進行露天半機械化開採。

依靠得天獨厚的藍寶石資源、當地優惠的產業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務,昌樂珠寶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逐步形成了從寶石開採、加工、科研到首飾製作、銷售、批發的一整套產業體系。特別是近年來,珠寶產業已成為昌樂新興產業的亮點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全縣珠寶業從業人員已達4萬餘人,從事珠寶飾品加工、銷售的企業有300多家,其中飾品鑲嵌企業100多家,珠寶首飾批發、銷售貿易型企業200多家。年寶石加工能力600萬克拉、飾品1000萬枚、貴金屬3000萬克以上,實現利税4000萬元。昌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珠寶首飾集散地之一,形成了國內最大的珠寶首飾專業批發市場——中國寶石城。

中國寶石城市場佔地120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籌建於1993年,是國家工商局批准的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寶石飾品、貴金屬飾品、工藝禮品、旅遊商品的專業批發市場,被山東省旅遊局確定為省重點旅遊購物點。目前,市場內已有珠寶飾品加工、經營企業196家,其中國內較有影響的品牌企業有來自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雲南等地的20餘家30多個品牌。年交易額達40億元人民幣。隨着企業品牌意識的增強,寶石城珠寶產品質量檔次不斷提高,去年,山東藍天、山東夢金園2個首飾品牌分別被評為“全國珠寶首飾行業馳名品牌”,香港嘉福、香港世紀緣2個品牌被評為“山東省珠寶玉石業著名品牌”。今年6月份,中國寶石城被評為“全國競爭力百強市場”。位於寶石城內的中華寶玉石博物館,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於20xx年10月份對外開放,是國內展示中國寶玉石文化及世界寶玉石發展史的重要窗口。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7

招虎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的海陽市境內,招虎山距海陽城區8公里,地處煙台、青島、威海三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主峯海拔549.7米,總面積1762.7公頃。

招虎山屬嶗山山系,《海陽續志》載:“邑北三十五里有招虎,概以虎伏山中,仙家訓之,遂化為石,遺蹟宛然,故名”。招虎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林冠幽,以史誨人。

招虎山園內自然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在此您可頓悟天人之合一,感受原始之裸露,聆聽燕雀之鳴幽,享受潭溪之音韻,拋卻塵世之煩惱!

招虎山園區東路崖壁如削、怪石嶙峋、幽谷含秀;西路水急石美,幽谷瀑潭,層層有景;南路山光雲影,微波盪漾,似龍顯靈;北路翠綠竹海、陰鬱蔽日、北國江南,形成“羣山共一脈,兩水繞主峯,山水相環繞,遊路貫其中”的空間佈局,遠觀可取其勢,近視可得其質。卧龍湖、十八潭、天馬戲水、天柱峯、金蟾拜佛、觀音澤慧等景觀,各具特色,盡顯自然之玄暝造化!

招虎山公園氣候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受海洋、小地形影響,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温11.5℃,是理想的旅遊度假,避暑康體、觀光休閒的勝地。招虎山園內空氣純淨,其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達50000個/cm3,是理想的天然氧吧。招虎山公園野生資源豐富,有木本植物200餘種,草本植物400餘種,野生動物168種,是一處天然的生態樂園。“花徑緣客掃,蓬門為君開”,優美的招虎山森林公園期待您的到來!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8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到海軍博物館參觀。

海軍博物館是繼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和航空博物館之後,由海軍組織籌建的又一座專業性軍事博物館,座落在青島市萊陽路八號,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館名,1989年10月1日向社會開放。它的任務是:宣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海軍的建設成就,展示我國海軍的發展歷史,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發揚光榮傳統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增強全民族的國防意識和海洋觀,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教育部隊、教育後代。

萊陽路八號地處青島海濱,東鄰魯迅公園和海產博物館,西接小青島公園,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與棧橋隔水相望,環境優美,風景秀麗,院內地勢開闊,有海港,碼頭和寬闊場地,陸上展區和海上展艦區連成一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幾年來,海軍博物館邊建設、邊展出,目前已建成軍服禮品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三個部分,佔有水陸面積4000餘平方米,展品800餘件。軍服禮品展廳面積900平方米,主要展出人民海軍自1949年誕生以來各個時期的制式服裝、軍銜肩章、勤務符號、進行特種作業的裝具以及60多個國家和軍隊贈送給我人民海軍的珍貴禮品。武器裝備展區佔地20__餘平方米,內設小型艦艇、飛機、導彈、火炮、水中兵器、水陸坦克、觀通設備等七個陳列羣。海上展艦區主要展示退役的驅逐艦、護衞艦、常規潛艇等中型作戰艦艇。

在800餘件展品中,比較重要的展品有:1957年8月4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央、__檢閲青海軍艦艇部隊進乘坐的木殼魚雷快艇,1984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建國35週年閲兵儀式上,__檢閲過的;巨浪潛地導彈;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海軍大將穿着過的海軍大將禮服及其乘坐過的伊爾--14飛機;全國政協副主席、原海軍副司令員鄧兆祥將軍捐贈的55式海軍將官禮服;為人民海軍建設和保衞祖國海疆做出重要貢獻的我國第一代導彈驅逐艦;鞍山號;在捍衞祖國海疆的戰鬥中榮立戰功的防空導彈護衞艦;鷹潭號;曾擊落美U--2高空偵察機的紅旗--2號地空導彈;朝鮮人民軍訪華代表團贈送給我海軍艦隊的禮品--一段佈滿彈片的上甘嶺樹幹等。

海軍博物館是對部隊和廣大人民羣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課堂。幾年來,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山東省、青島市黨政領導機關的肯定。1994年3月青島市委、市政府把海軍博物館定為;青島市中小學生德育基地,同年10月青島市委、市政府和駐青部隊領導機關授予海軍博物館;國防教育先進單位,1995年2月又被山東省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軍博物館目前仍處在建設階段,正在加快建設步伐,在不遠的將來,將以更加雄偉的姿態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山東半島景點導遊詞 篇19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裏保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着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為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為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內共存有文物一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38件,以祭器為主,乾隆皇帝獻給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為珍貴,被定為泰山鎮山三寶,都是一級文物。——

沉香獅子“乾隆20_年奉於岱廟,用珍貴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獅子的眼睛用琉璃鑲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種較為名貴的中藥材,盛產於南方,不但木質堅硬,而且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為貴。

温涼玉圭:清乾隆36年奉給泰山神,圭衣90多釐米,重27、75千克,它由兩塊玉組成,上部為純玉製成,質密而涼,下部為璞玉製成,所含的雜質較多,與上部比較手感稍温,上涼下温,故稱“温涼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圖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與天齊,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個字。

黃釉青花瓷葫蘆瓶:此瓶為一對,是明代嘉靖年間官窯景德鎮精品,燒成後一直珍藏於皇宮中,於清乾隆52年供於岱廟,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盜走,在轉售過程中遺失了一隻,現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蓋。

仁安門,岱廟的第三重門,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元代重建,取孔子語“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説:以仁義治理天下,天下則安。“天下歸仁”四個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寫“紀泰山銘”摩崖石碑上的字,四側迴廊是1999年重修恢復元以前的形式,匾額由陳從周所題。

閣老池是古時的一處品級台,據説隨帝王來祭神的閣老官員至此止步,不準前行,在石欄池內立有九塊玲瓏石,這些石頭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縣令(吳kan)獻給泰山神的。這玲瓏石有多種稱呼,一叫“界石”跟隨帝王來祭神的一品大員至此止步,起到時界線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據傳此石從東海運來,東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國,還有一個俗名為“迷糊石”,這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以石洞為中心將雙眼閉死,繞石頭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樹心,摸到的人泰山神會賜予他大福大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dong/xo69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