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內蒙古導遊詞 >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精選17篇)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精選17篇)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

達裏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西北90公里,總面積約12萬公頃。該地區地貌主要由玄武巖台地、風沙地貌、湖泊地貌等類型構成,以達裏諾爾湖為主要水域。

達裏諾爾保護區以多樣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珍稀物種以及多重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蹟而著稱於世。這裏有鳥類152種,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26種,齧齒類動物15種,魚類21種,浮游植物72種,浮游動物36種,兩棲動物20種,高級植物434種。是我國重要濕地之一。

在保護區的西北部是綠草如茵、牛馬如雲的無垠草原,縱馬放歌、天高雲闊,美景如在畫中游;在保護區西南部是巍峨的達爾罕山,那裏樹如冠蓋、怪石粼峋。站在山頂極目四望,保護區的美景盡收眼底;在保護區中濕地面積佔總面積的1/3多,湖泊、河流、沼澤、草甸及鹽鹼灘星羅棋佈,如同一粒粒珍珠、一條條玉帶鑲嵌在這片土地上;在保護區中還有獨特的沙地景觀,讓你感受到長河落日下的大漠孤煙的朔漠風情。

保護區內還有多處名勝古蹟,有砧子山巖畫、金界壕、元末皇城應昌路遺址、曼陀山龍興寺、淨凡水雲洞等歷史遺蹟,那裏的典故與傳説數不勝數,讓您聽得感慨萬千、留連忘返。

初春,融融的豔陽喚醒沉睡的生靈,冰消雪融。封凍半年的湖面在一夜之間轟然崩裂,被波濤堆向岸邊,疊成一座座玲瓏剔透的冰山,這時,您來到湖邊,面前是一灣浩浩蕩蕩的春水,身邊是寒氣襲人的冰山,身後草原深處卻已是繁花點點,這種冬春夏並存一處的奇妙景象,是造物賜與這裏的奇蹟,只有在達裏諾爾,你才能欣賞到。

夏秋時節,您來到這裏,可以看見天空中飛過點點飛鳥,濕地中白天鵝、灰鶴、丹頂鶴、大雁、鴻雁在梳粧洗浴。在清涼的風中,達裏諾爾湖波光盪漾,魚躍鷗拍,飛花點點,反射着煦日的光芒如同那晶瑩的珍珠一般。

這便是美麗而奇妙的達裏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2

達來諾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境內,面積119413公頃,1987年經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晉升為省級,1997年被批准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大鴇等珍稀鳥類及內陸濕地生態系統。

本區集湖泊、濕地、草原、沙地、殘丘山地等多種生態系統為一體,由北向南形成了玄武巖台地棗湖積平原棗湖盆低地棗風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觀格局。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內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內陸湖泊生太系統,境內有大小湖泊22個,其中最大的達來諾爾湖面積22833公頃。眾多的湖泊、河流、沼澤及濕草甸等構成了佔保護區總面積35.8%的多樣的濕地生態系統,因而被列為亞洲重要濕地。

保護區內多樣的生態環境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物種資源,據調查,種子植物有434種;脊椎動物中有魚類21種,鳥類133種,哺乳類15種。基中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有白鸛、黑鸛、丹頂鶴、大鴇、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白枕鶴、灰鶴等18種。本區是丹頂鶴、大鴇、大天鵝等珍稀鳥類的繁殖地和南北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世界上丹頂鶴繁殖的最西界,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3

早在1983-1985年,內蒙古環境保護辦公室、內蒙古師範大學、赤峯市環境保護辦公室等單位,對這裏的鳥類資源進行了考察研究,確定了達裏諾爾在候鳥遷徙中的地位,並提出建立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的建議。1985年,內蒙古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制的《內蒙古草地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將達裏諾爾地區列入到擬建自然保護區規劃之中。1986年,赤峯市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管理工作由達裏諾爾漁場負責。隨着社會進步和人們的環境意識的提高,達裏諾爾這一塊寶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她的科學價值、保護價值和將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已越來越清楚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1995年,內蒙古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和赤峯市環境保護辦公室委託內蒙古環境監測中心站,對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做了進一步的考察研究,在此基礎上,編制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規劃》。1996年,赤峯市人民政府向內蒙古人民政府提出了將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申請,1996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同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國務院提出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請。1996年12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關材料和提出的申請。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達裏諾爾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的名字叫朱妙麗,你們可以叫我麗麗導遊。我們要去的是麗江古城,啟示我自己是特別喜歡麗江古城的,在沒有工作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的是約上三五閨蜜,擇一處安靜小吧,就着昏黃燈光臨窗而坐,細數旅途趣事,又或靜靜地欣賞街上匆匆過客百相。淺嘗一杯清酒、低吟輕唱一首懷舊老歌,遙寄兩地相思情長。

麗江古城,有太多的歷史故事值得留戀探尋,有太多的納西族民風值得體驗。東巴文字、納西古樂,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瑰寶的一部分,需要有識之士去發掘、發揚、傳承。

麗江古城,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一座充滿現代商業文明、迸發無限生機活力的古城;一座邂逅浪漫、豔遇之城。一串串傳統紅燈籠下,是中華文化的延續發揚,汨汨流淌的清澈河水,載着納西族古老綿長歌謠融入世界,飄向遠方。

無論白天黑夜,不管暑熱秋涼,古城,永遠藏着夢想。漫步橫街窄巷,穿梭古橋曲徑,沐浴熙和陽光,聆聽納西古樂意藴,追尋東巴文字妙想,實拍喧鬧繁華的麗江古城,收穫別樣體驗快樂。很高,請大家慢慢觀看。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5

玉林雲天文化城位於廣西玉林市區,是一座拾綴凝聚了散落於祖國大地上的文明珠粒的瑰麗單體建築,它塑造了一個悠遠而又嶄新的現代文明,塑造出一個成熟而又年輕的錦繡中華的縮影,具有奇、新、雄、秀、美等特點,融文、史、地、藝於一爐,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煥採流輝。

雲天文化城佔地70畝,建築平面為14萬平方米,比著名的西藏布達拉宮(11萬平米)還要大,為全國單體建築之冠,堪稱南國江山第一樓。樓的主體21層,總高108米,整體氣魄恢宏,巍巍大觀,人們在遠處的不同角度都可見到它的雄姿。進門左右矗立一對高大雄偉中華民族圖騰立柱——龍表,用整塊青鬥石雕琢而成,柱身有蟠龍等紋飾,與華表不同的是雲板和承露盆上都是龍飾,寬闊的須彌座圍欄蹲獸維護。雕塑晶廣場有一萬多乎米,綠化面積有7000多平米,庭樹以桂花為主,花季香氣襲人,沁人腑肺。

多頭蘇鐵、竹柏、福建茶、木樨蘭、銀杏等錯落其間,別有天地。除草坪之外,全用花崗巖嵌石鋪地,中間有半圓形圍欄,正中為弧形十三龍堵,細雕形態各異的游龍,在水浪浮雲中交錯翻騰,相互顧盼,或探身奪珠,或口吐懸河,或奮爪揚髯……一派躍然起舞的剛柔氣勢。雕工精細,立感特強,巧奪天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廣場共有浮雕雲龍108條,可謂龍的故鄉,龍的世界,龍的傳人,龍的文化。半圓形的古式欄板外環,上方有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配十二地支的十二生肖青鬥石浮雕。下方為水族渚,背面是十二令花神圖雕。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6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位於景洪以東、瀾滄江以北,距州府8公里,是全州離景洪城最近的一塊原始森林,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

森林公園裏的景象與野象穀類似,不過這裏更大一些,而且在山上,所以一般會乘景區電瓶車一一遊覽,徒步會比較累。

坐電瓶車遊覽,主要看三個站,第一站是孔雀山莊附近的孔雀放飛,每天七場,每場約10分鐘。森林公園讓人印象最深的就要數孔雀放飛了,大多數遊客是從未看到過孔雀展翅飛翔樣子的。當馴養員一聲哨響,上百隻孔雀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越過波光粼粼的湖面,降落在岸邊,場面非常震撼。在這裏,遊人還可以與這些孔雀一起嬉戲、拍照,非常有趣。

沿着蜿蜒的盤山小道繼續前行,不遠處就是第二站愛伲山寨。這裏遊客非常多,平日來這裏得排上好一會兒隊。在排隊的間隙,不時會有身着民族服裝的工作人員對着你就拍照。不要理會他們,如果你要這些照片的話,價格不菲。寨子裏可以觀看愛伲民族歌曲、竹竿夾腳舞、冬巴嚓等等,挺有民族風情的。

第三站是民族風情演藝場,這裏也是民族歌舞表演,還有小型的潑水節活動可以參加。這邊最值得一看的是附近是原始森林,因為已經人為開發過,所以不太會有危險。徒步走在竹棧道上,四周鬱鬱葱葱的樹木遮天蔽日,好像走進了一座天然氧吧,深呼吸的感覺非常好。林中還可以見到各種奇珍異樹,有能使味蕾失去分辨功能麻木不堪的“割舌樹”、有兩棵樹纏在一起的“絞殺樹”、能防止毒液蔓延“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吸血鬼”爬樹龍等等,樹林裏還常常能看到猴子在藤蔓間盪來盪去。

原始森林的步道分大圈和小圈,一般都會走小圈,大約20分鐘可以走完。大圈遊人更少,風景更好,走下來大約需要1小時,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嘗試。

森林公園內用餐只能在孔雀山莊,另有一些小店出售零食,可自帶些水和食物。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7

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將要帶大家參觀的是殷商古城——盤龍城遺址。

盤龍城地處武漢北郊黃陂區盤龍湖畔。盤龍湖將其三面環抱,因此得名盤龍城。1954年,長江洪水氾濫,武漢受災。防汛中,人們在盤龍湖取土築堤,意外發現了這座殷商文化遺址。這座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城,也是繼安陽殷墟以後的第二最早古城,於1988年 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它已入選為中國20世紀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下面先讓我們到圖片陳列室對盤龍城作一個具體的瞭解吧!這座建於商代前期的古城,其範圍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約 1000米。城內有宮殿區,城外北為平民居住區,南為手工作坊區,東西為墓葬區。大家從圖中可以看到遺址城內東北部三座大型宮殿基址坐北朝南平行排列。城外四周分佈的手工作坊、小型墓地、簡陋民居殘跡以及城外較遠的大型墓地,典型地反映了早期城市的形態,即宮殿在城內,居民區、手工業區在城外。

這是一號宮殿的圖片。一號宮殿基址面寬39.8米,進深12.3米。基址台基向四面傾斜,地面鋪碎陶片,起散水作用。從殘存的柱洞和牆基可以推斷,這是一座由中分四室排列的宮殿。四室由木骨泥牆分隔,中間二室較小,且前後各開一門,而兩端二室只有正面有一門,估計是有後窗的。四室之外有一週寬約2米的迴廊圍繞,迴廊外沿有43根木柱,迴廊與主體建築之間,組成了重檐層疊的宮殿,屋面向四面斜坡。這種建築格局與古代文獻《考工記》等記述的“殷人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及“茅茨土階”等商人建築格局是完全一致的。“四阿”即四批頂,“重屋”就是重檐,“茅茨”就是茅草蓋頂。

二號宮殿基址位於一號宮殿南面約13米處,東西長27.5米,南北寬約10.5米,四周有大檐洞8個。由於基址中間沒有間牆,這裏應該是一座大空間的廳堂。根據一號宮殿在後,二號宮殿在前以及結構來看,這可能是“前朝後寢”或稱“前堂後室”的佈局。文獻《考工記》追述周代宮廷是“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盤龍城一號宮殿有四室,可能為嬪妃起居室,這二號宮殿中間沒有間隔,應該就是臣僚們參政議事的地方,當然也不能排除是舉行慶功、賞罰、婚喪、祭祀的場所。而這種“前朝後寢”以及廊廡、城垣環繞的格局,便成了此後3000多年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基本形式。

下面就請大家和我一起到盤龍城遺址現場邊走邊欣賞。按照當地老一輩人的介紹,在1954 年以前此城四周城垣高出地面7到8米,底寬約20米,而且輪廓完整,是一座外陡內斜的土城。外坡陡峭,難於攀登;內坡斜緩,便於登臨防守,這樣設計是處於設城自衞的考慮。城垣每面中間有一個缺口,應該是當時的城門。由於後來從地表上取出大量的土方,城垣面貌變化很大,今天僅存了這古城西垣和南垣部分,但它們仍高出地面1到3米。

好,大家一定已經注意到這城垣外的這條深溝了吧!這就是當年的護城河。壕溝與城垣走勢一致,口大底小,溝面寬約14米,溝底寬約4米,距今地表約有9米。溝底還發現了大量殘存的木板、木柱,據推想這可能是當時河上架的橋樑材料,橋用於通行。在壕溝外側分佈着商代遺址,經考古工作組發掘探測的結果斷定:城垣的建構,應該在商代早期,距今已有3500多年,屬於奴隸主統治時期的社會。城垣的夯築法是用層層水平式的夯土築出城垣的立體部分,同鄭州商城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它的規模要比鄭州商城小得多。這種中原文化風格建築,可以推斷是由中原人帶來的。

大家從現在古城內部的現場看,這裏地勢高低不平,東部為高地,西部為窪地,落差較大。高地為夯築而成的土台,低地可能是以為築城,築台取土造成的,後來就成了城內的池沼或飲水池了。東部土台上地勢平坦,夯土最後有1米左右。這裏發現有建築基址,以及上面的宮殿建築,宮殿外側的建築遺址可能是配殿之類。古人是水平相當高的建築師,這種高台建築除了取得層疊巍峨,遠看有“空中樓閣”的效果外,在功能上,能取得防水、防潮、通風、採光的好處。從防禦角度看,它有居高臨下,便於瞭望、利於防守的優勢。真可謂是全方位立體式的經典之作啊!當然這種高台建築,是由當時特定的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條件所決定的。

説到政治,我們不能不説説盤龍城戰爭軍事歷史了!早在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地區的原始居民屬於三苗。據遺存和文獻記載,武漢最早的市民應該是位於三苗地區的盤龍城中居民,而三苗就是武漢最早的名稱。三苗不是一個單純的族體,而是一個龐雜的族系,其部落紛繁複雜,族民們英勇善戰。三苗鼎盛時,曾一度進入中原南部,同當時中原最早的夏王朝發生過沖突。傳説夏國君王大禹曾南征三苗,經過艱苦的戰爭才取得勝利。到了商朝,商王為了擴大在南方的勢力,為了爭奪南方資源,發動了南征,在武漢等地駐軍和移民,使長江中游大小部落俯首稱臣。公元前十四世紀左右,商王盤庚遷都殷城,其勢力繼續向南延伸。其中一支進入了漢水流域的溳水、灄水兩岸,就是今天的安陸、雲夢、黃陂等地區。在今天盤龍湖畔構築土城,大興宮殿、作坊,鑄造銅器,造就了商人在大江以北的一座堅實的軍事堡壘,這也就是今天我們來到的地方。非常遺憾的是這座展現武漢市文明曙光的軍事堡壘,在歷史上只是一閃而過,僅保留了近三百年就沒落了,只留下一座城池,在武漢北郊沉寂了數千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盤龍城被攻陷時的畫面,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城內貴族們早已喝得東倒西歪,城中的奴隸和城外的三苗人拿着武器,裏應外合,出其不意地同貴族軍隊拼死硬仗,整個盤龍城中火光映天,商朝貴族落荒而逃。正是三苗人不畏強權、視死如歸的英勇精神,終於趕跑了中原商人,而這座興盛一時的商代城堡最終埋沒在了武漢的荒郊野外。我想,盤龍城的興盛與沒落也正雙向反映了積極進取、寧死不屈的楚文化精神層面的特徵。

好,接下來,讓我們參觀一下盤龍城文物展覽室。在這裏,出土文物之豐富,形式之多樣,藝術之感人,是盤龍城遺址的一大特色。他展現了我國南方古代文明的瑰寶,描繪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圖景。這裏出土的文物有青銅、陶器、玉雕、木雕和石雕等多種物件、在生產方面,則有鍤、羌、斧、鏟、錛、鑿、鋸、刀、鐮等些是衡量當時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尺;在禮儀祭祀等方面,有鼎、鬲、甗、簋、斝、爵、觚 、盉、罍、卣、盤等,這是奴隸社會一定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在兵器方面,有戈、矛、斧、鉞、刀、鐓、鏃等數種類。特別是厚重的大鉞、既是戰爭的重要武器,又是“大辟”的刑具,説明當時這裏曾駐有一支裝備“先進”的部隊;在食器和飲器方面 則有鬲、鼎、甗、斝、爵、杯、簋、盆、碗、甕、缸、豆、壺、罐等器具。其種類、形制益臻完備。大家看這些隨葬用的酒器,有釀酒用的罍,貯酒用的壺、卣,温酒用的盉、斝,飲酒用的爵、觚等、其種類數量之繁多,令我們不禁想到,我們的祖輩們是如何的嗜酒啊!

這些文物大都造型典雅,雕飾奇巧,線條流暢,僅銅器上使用的紋飾就有饕餮紋、夔紋、目雲紋、弦紋、夔紋、三角紋、圓圈紋、鏤孔、渦紋、雲雷紋和線紋等。如這饕餮紋,古代傳説是一種食人的猛獸,眼如銅鈴,口似血盆,令人毛骨悚然。《呂氏春秋》上説的“周鼎者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它象徵了一種權威。

隨着這個富含文化的千年“死城”的沉寂,楚國的先民帶着中原文化在荊楚大地成功地與本土三苗各族融合,隨着楚國的強盛,形成了與中原文化分庭抗禮,中華主流文化之一——楚文化。正是盤龍城引進了中原文化,傳播了開創的精神,加深了民族間的瞭解和溝通,加快了南北文化融合的步伐,成為了博大精深,異彩分呈的文化的淵源。才讓我們於數前年後在這個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的都市之外的承載悠久文化盛宴的殷商博物館心有所獲!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8

大地灣遺址位於天水市秦安縣東北五營鄉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距今4900-8120xx年。大地灣遺址1958年後即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秋開始發掘,1988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地灣遺址對研究我國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明乃至華夏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這裏大地灣遺址以文化類型多、延續時間長、歷史淵源早、技藝水平高、分佈面積廣、面貌保存好而倍受考古界關注。

大地灣最早距今7820xx年,最晚距今4820xx年,有3020xx年文化的連續,其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富,在我國考古史上亦屬罕見。值得提出的是大地灣的房屋建築遺址,不僅規模宏偉,而且形制複雜。尤其是屬於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5020xx年前)的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門開和帶檐廊的大型建築,其房址面積270平方米,室內面積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牆,其復原圖為四坡頂式房屋。這一房屋的規模在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房屋居住面上,還給有地畫,圖案由人與動物構成,是我國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畫,這一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繪畫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這裏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農業生產工具數量很多,貯存物品的大袋形窯穴的建造,大型陶甕、缸、罐等貯藏器的大量出現,都説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於定居的以農業為主的類型。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樂一樂”旅遊社。我是本次你們的小導遊,我叫姜於含,大家可以叫我姜導。今天,我們將到我的學校——大洋國小,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走進了校園,你瞧,那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讓雙休日也不能休息的保安伯伯精神抖擻起來了呢!

我左手邊的這棟四層高樓叫做綜合樓。這棟樓裏有教室、電腦室、音樂室還有科學實驗室等等,所以叫它綜合樓。

我右手邊的這棟樓叫教學樓,這棟樓裏都是教室,所以嘛…你們一定知道的。

它們之間有一個可以站下至少五千人的大操場,周長越四百米。接下來大家就在這裏玩會兒吧!不過,校園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不亂扔果皮紙屑,不踩踏草坪的人希望就是你們哦!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0

五道峽風景區位於保康縣南部,距縣城22公里,由五個峽谷段構成。峽長約7.5公里,峽內山峯一溪相連,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騰,自然風光與歷史遺蹟、民間傳説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險、雄、幽渾然一體的天然畫卷。

景區有以仙人洞為代表的溶洞羣8處,以龍王寨為代表的山寨羣6處,以神女瀑為代表的瀑布羣8處。著名景點有龍王寨、卧龍洞、神女瀑、響水瀑、孫家寨、龍宮寶殿、仙女浴温泉、玉銀瀑、霸王峯、紅巾軍墳、仙人巖等100餘處。

保康縣東依襄樊,西鄰神農架,北交武當、十堰,南匯宜昌、長江三峽,境內奇山怪石、流瀑飛泉,素有"臘梅王國"之稱。五道峽地處荊山主脈翠屏山(大石腦)北麓,海拔600~1450米。這裏山險路險,遊人稀少,原始森林得以保存,珍奇的動植物不時可見。成片的原始森林和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五道峽區的特色。五道峽是春秋楚國卞和得"和氏壁"玉璞的地方。野花穀風景名勝區,被譽為"臘梅王國、牡丹故鄉"。是世界上第一個野生臘梅、野生牡丹、古樁紫薇、原始杜鵑等珍稀花卉植物,國內少有。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1

在祖國的江山半島的東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有一片金黃的沙灘和一片碧藍的大海,它長5。5公里,最寬處2。8公里。因為沙灘平緩,所以常常可見排排白浪滾滾而來,壯觀瑰麗,它的名稱叫做——白浪灘,又叫大平坡。

白浪灘景色秀麗,風光迷人,享有着“東方夏威夷”和“南國第一灘”之稱。白浪灘的沙灘坡度小,最高潮與最低潮的潮差帶長達上千米,可以同時容納數萬人活動,是開展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汽車趣味賽等濱海休閒體育運動的好去處。

白浪灘因為沙子中富含鈦礦而白中泛黑,所以是世界上較罕見的“黑金沙灘”之一。

白浪灘的日出和日落都很美麗。當早晨六點多的時候也就是日出剛剛開始的時候。太陽慢慢地從雲層裏出來緩緩地從東邊升起。海水本來是冷冰冰的,在太陽的照射下,海水就變得暖洋洋的。

當日落的時候,太陽便慢慢地從西邊落下,晚霞映照在沙灘和大海上,使沙灘和大海變得更美了。海水使人覺得很舒服,沙灘踩在上面鬆軟軟,真舒服啊!海水也退潮了。白浪灘的天空是多麼地藍,白雲也是多麼地潔白無瑕。

到了晚上,白浪灘顯得格外地寧靜,只聽到海浪拍打着岸灘的聲響,和岸上那喧鬧的聲音。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導,歡迎大家到河南來,首先向你們介紹的是河南洛陽的牡丹。洛陽牡丹,花朵碩大,雍容華貴,秀韻多姿,彩冠羣花。她是繁榮昌盛、和平幸福、富貴吉祥的象徵,被中外遊客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是中國的國花。人人都説洛陽牡丹甲天下,而王城公園的牡丹甲洛陽。這就説明王城公園的牡丹是我們國家最好看的牡丹花。這裏有美麗的牡丹仙子仡立在公園的中央,公園裏的牡丹品種繁多,花色絕倫。有很多珍貴的品種,來到了公園彷彿置身於花的海洋。

好了,接下來我們瀏覽洛陽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為之一的龍門石窟。這裏有大大小小的佛象10萬尊。這裏的佛象損壞較為嚴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923年至1959年列強侵華時偷走了大量的佛頭。還有就是自然風化。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有非常多的中外遊人和國家領導人來到這裏瀏覽。放眼望去,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座大橋是龍門橋。龍門山原名伊闕山。傳説上古時期,大禹治水用一把斧子把伊闕山劈成了二半,就成了現在的香山和龍門山。山東的魚聽説了這個地方,非常向往,鼓足勇氣游到這裏,輕輕一躍就變成了一條龍,龍門由此得名。大家看眼前的龍門二字是由陳毅元帥提寫的而龍門石窟四個字是由郭沫若提寫的,一文一武形成了鮮名的對比。龍門橋是我國跨度最大的橋,它是仿照趙州橋建成的,全長303米它連接着香山和龍門山。順着青石板路走下去,這裏是禹王池,這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這裏的水質清徹見底,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聽説這裏的水用來洗臉可以美容。

接下來是濱陽山洞,這裏供奉着釋伽牟尼佛。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就照射在這裏。摩崖三佛,是最醜的佛象,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從北魏到北宋一共刻了400多年。萬佛洞是龍門石窟比較有代表性的洞窟,裏面有十分之一的佛象,共15000個,最小的有4釐米。來到蓮花洞,它的路面都是由蝴蝶釘加固路基,深達地下60釐米。它的洞頂有一座大大的蓮花洞二邊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佛象僅有2釐米,也是龍門石窟最小的佛象了。最後我們瀏覽的地方叫奉先寺,它是這裏最有代表性的的石窟。歷時25年雕鑿完成的,這裏供奉着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這裏的佛象雕刻的栩栩如生,嘴角上翹,面帶微笑。最大的佛頭高4米,從佛腳向上望去,不管在哪個方向佛的眼睛始終注視着你。

瀏覽完龍門石窟,我們將坐船順伊水而下。我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在這裏得到美的感受。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3

大家好!歡迎四、四班的同學們遊覽趵突泉風景區。今天,我給大家當導遊,希望同學們玩的愉快!

趵突泉主要以觀泉、賞魚、品茶、文化為特點,它小巧玲瓏,又古樸典雅。

進了東邊的大門,就來到趵突泉公園內,裏面綠樹成陰,花草茂盛。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趵突泉,以他為中心所構成的趵突泉羣是濟南四大泉羣之首。

往裏走,可以看到漱玉泉、金線泉、卧牛泉等等名泉。

再往深處走,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邊,它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譽。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讚美泉水的佳作。

池中有三股泉眼晝夜不停的向外噴湧,還有很多魚在池子裏歡快地遊動,它們一會兒沉入水底,一會兒浮出水面。

泉水清澈見底,像碧玉似的,平均每年在十八攝氏度,冬天,水面上泛起一層薄霧,雲霧潤蒸,帶給人們一片仙境,這也是舊時濟南八景之一。

趵突泉太美了!説也説不清,希望大家有時間經常到這裏細細遊賞。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4

故居為一土木結構的三合院,劉元帥出生和啟蒙讀書的房間如今都保存完好,故居前有精工浮雕花圈,兩棵濃陰如蓋的黃桷樹。 劉伯承元帥故居位於開縣城南28公里處的趙家鎮,距萬州區56公里。 沈家灣劉帥故居1984年按原貌開始修復,1987年12月4日落成開放。故居佔地8...

.6畝,保護範圍約2平方公里,配套設施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系小青瓦土木結構。除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使用的川味十足的老式傢俱、劉帥挑燈夜讀用的黑黑的桐油燈、讓劉帥夫人汪榮華第一次回婆家動情的“竹槽自來水”石水缸、清柔的池塘和獨具特色的已經一個多世紀的石碾盤等原物外,還陳列着劉帥用過的書桌、書箱、木櫃、椅凳等文物和物品複製件96件,分別放置在他居住的卧室、父母居室、灶屋及堂屋內,還有河邊放牛的麻柳林、私塾遺址等,均真實地再現了少年劉伯承1892年至1920xx年期間20xx年的人生軌跡。故居另有三間輔助陳列室,用17件文物配以大量照片資料,展示了少年劉伯承鍾靈毓秀於故鄉山水並在德智體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20xx年3月底起免費開放。在朝天門或菜園壩長途汽車站乘坐到開縣的長途客車,票價83元,約3小時車程。開縣乘公交車到故居,約40分鐘車程,票價5元。 自駕車:經渝萬高速公路到萬州下,再到開縣趙家鎮劉伯承故居,3.5小時車程。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5

海王九島風景區是莊河市王家鎮所屬的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海洋景觀自然保護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祖國東部邊陲,黃海北部,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距莊河12海里。全鎮由大海王島、壽龍島、小海王島、雙獅島、元寶島、井蛙島、海龜島、觀象島、團圓島等9個島嶼組成,陸域面積6.93平方公里。

神力的雕塑博物館:海王九島的美景自然天成,觀光資源絢麗獨特,島礁分佈疏密相間,海蝕地貌和海岸景觀隨處可見。億萬年的大海波濤,歲月長河的風霜雨雪,使海王九島形成了蜿蜒34.2公里的風景海岸線,3個較大的島嶼分列外圍,6個小島如珍珠項鍊串在中央,景區內黑白奇石、大象嬉水、駱駝奇峯、神龜探海等60多個奇礁異石形態逼真、惟妙惟肖,在國內沿海均屬罕見。奇妙的自然風光,淵遠的古樸民風,使王家鎮集海洋、陸地、景觀於一體,是盛夏避暑、度假觀光、獵險探密的聖地。享有“黃海嬌子”、“海上盆景”等美譽。宋慶齡、郭沫若、胡風、丁玲、田漢等知名人士都曾駐足過這裏。大文豪郭沫若曾在這裏留下了“汪洋萬頃青於靛,小嶼珊瑚列畫屏”的讚美詩句;我國著名風景專家、原國家建築科學研究院院長汪之力先生曾讚譽“海王九島的風光在國際國內是第一流的”。

天然的海上公園 : 海王九島環境優美,風光秀麗,植被葱籠,自然景觀隨處可見,豐富多彩,宛如天然的海上公園。海王九島瑰麗的海蝕地貌,壯美的奇礁異石,俊秀的碧海青山,吸引着眾多遊客來此覽勝探奇,覓仙尋幽,成為人們遊覽的勝地。

海鳥棲息的王國 :海王九島也是黑臉琵鷺、海鷗、海鴨和白鷺等珍奇鳥類集中繁殖棲息的地方,是聞名遐邇的“鳥島”。

淵源的歷史遺蹟 :由於本域東臨朝鮮、韓國和日本,是我國重要的國防要地。早在嘉慶年間,島上望海樓山為觀察倭寇入侵的烽火台,至今,山上烽火台遺址和幾百斤重的報警鐵鐘仍然保存完好。著名的中日甲午海戰也是發生在海王九島的東部海面,目前,小海王島仍保存當時海戰日寇船舶在此靠泊的鐵錨樁。海王九島還有日本侵略者1938年建造的國際燈塔、1942年在島上修築的船泊大壩。有1945年9月八路軍從山東渡海第一次挺進東北的第一站。

特色旅遊豐富多彩 :綿延的海王九島孕育着大自然的精華,海蝕神境、奇礁異石隨處可見。海王九島具有大海、島嶼、奇礁、海鮮等地域特色,不但有觀光形態,而且更具互動性、參與性和體驗性。主要旅遊活動項目有:海島風光遊、漁家風情遊、海上垂釣遊、觀賞漁業遊、小島野炊遊。

美味海鮮回味無窮 :海王九島座落在著名的東島漁場中心地帶,周圍海域各種貝類和經濟魚類資源十分豐富,貝、藻、參、蟹等海珍品資源藴量大,資源量都屬長山列島首位。主要海洋物產有刺蔘、赤貝、海膽、海螺、扇貝、褶牡蠣、貽貝等海珍品,還有黑裙魚、六線魚、黃條獅、鮁魚、對蝦等各種經濟魚類。是重要的水產品生產基地,是品嚐海鮮的最佳去處。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6

北流勾漏洞景區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北流市東南面3公里處勾漏山主峯下,因洞勾、曲、穿、漏而得名。佔地面積204公頃,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勾漏洞是古代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二洞天”,以其勾曲穿漏特點而聞名。由寶圭、玉闕、白沙、桃源四洞組成,全長300米。

傳説東晉葛洪在洞內“煉丹修道”,故洞口有葛仙詞祠,洞內有葛洪塑像。洞前有唐宋以來摩崖碑碣百餘幅。洞內奇景自然天成,石柱、石筍等鐘乳石縱橫交錯,千姿百態,引人入勝。洞中有寬敞的大廳,也有僅能過人的走廊,還有地下暗河。

人文歷史悠久,自魏晉以來,王符、葛洪、李綱、徐霞客等名流到此遊覽、考察,留下了較多的遊蹤墨跡,僅磨崖石刻就有120多幅。還有郭沫若、馬達特、於立羣等當代詩畫家的筆跡石刻。除此之外,景區內景色秀麗,花木葱葱,滿目蒼翠的相思樹,又給景區增添了一道別致的風光。

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篇17

劉伯承元帥故居位於開縣城南28公里處的趙家鎮,距萬州區56公里。沈家灣劉帥故居1984年按原貌開始修復,1987年12月4日落成開放。故居佔地8.6畝,保護範圍約2平方公里,配套設施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系小青瓦土木結構。

除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使用的川味十足的老式傢俱、劉帥挑燈夜讀用的黑黑的桐油燈、讓劉帥夫人汪榮華第一次回婆家動情的“竹槽自來水”石水缸、清柔的池塘和獨具特色的已經一個多世紀的石碾盤等原物外,還陳列着劉帥用過的書桌、書箱、木櫃、椅凳等文物和物品複製件96件,分別放置在他居住的卧室、父母居室、灶屋及堂屋內,還有河邊放牛的麻柳林、私塾遺址等,均真實地再現了少年劉伯承1892年至1920xx年期間20xx年的人生軌跡。故居另有三間輔助陳列室,用17件文物配以大量照片資料,展示了少年劉伯承鍾靈毓秀於故鄉山水並在德智體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neimeng/7vd8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