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蘇導遊詞 >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通用4篇)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通用4篇)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 篇1

喬園歷史可上溯至明萬曆年間的日涉園,是蘇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園林之一,後世四百年來數易其主,幾度興廢,各時期園名也不相同。按當地記載:“三峯草堂,為日涉園舊址,陳蘭台退居之所也。園歸高麓庵太守鳳翥,以其中有石筍三,乃易名曰三峯園。迨吳觀察蓮芬賃居其間,始額其室曰“三峯草堂”,……吳去後,喬中丞居之,旋亦凌替。”園林頻繁易主之間,園中景物也多有變化,今存部分已非全貌。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通用4篇)

“喬園”前身最初為明代陳鳶舊居。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其孫太僕寺卿陳應芳倚宅建園,取晉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園日涉以成趣”句意,命名為“日涉園”。這即是該園的最七年級段歷史。從這一時期的地方文獻上看,明《萬曆泰州志》的殘本以及稍後的明《崇禎泰州志》對“日涉園”均隻字未提(《崇禎泰州志》對宋代幾處私園遺址有詳盡記載),直到《道光泰州志》中,當時已更名“三峯園”的“日涉園”才始見略載。可見“日涉園”其間,園林名聲尚未彰顯。相較之下反園主陳應芳比日涉園更為時人所重,《崇禎泰州志》卷六《人物誌》即對陳應芳有詳細記載。

日涉園的最初兩次轉手在陳應芳去世六十多年後,先是於清聖祖康熙初年轉手歸於田氏,旋即又在清世宗雍正年間(1723-1735)轉為高鳳翥所有。日涉園也在高鳳翥手下經營得最久,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高氏的家業財力與文人造詣使得日涉園經過其苦心經營後,文化品位和造園藝術已然可屬上乘。而在仁宗嘉慶年間,高鳳翥又多方尋購,終得石筍三支,皆拔地盈丈,增立在園內。這時,園林達到最盛期,而高鳳翥也不再滿足於沿用前代“日涉園”的園名,因其新置的三石筍而將園名改為“三峯園”。

此時三峯園,佔有大片住宅,園林盛極一時,有皆綠山房、數魚亭、囊雲洞、山響草堂、綆汲堂、鬆吹閣、因巢亭、二分竹屋、午韻軒、來青閣、萊慶堂、香蕉雨軒、文桂舫和石林別徑等十四景。這一繁盛時期的景物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其間一山、一石、一樹、一景皆為道光五年(1825年)周庠所繪“三峯園四面景圖”及其題記等圖文資料詳盡記錄了下來。

嘉慶道光年間的三峯園的園林部分主要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院牆相隔,通過可以“覽全園之勝”的來青閣來連接兩大組團。其中西部庭園與住宅部分相連,如同別院,起到過渡作用,東部庭園才是其主體及精華所在,而東部庭園又以山響草堂為佈局中心,周庠所繪“三峯園四面景圖”即是以三響草堂為其主要視點繪其四面景色。三響草堂其前鑿池疊山並正對“三峯”構成主景。後部隔一小園,綆汲堂居高正對三響草堂,方正嚴整之餘又別具曲筆,令人興起“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慨。陳從周先生對此庭園評價為“廳事居北,水池橫中,假山對峙,洞曲藏巖,石樑卧波等,用極簡單的數物組合成之,不落常套,光景自新。”

同時,園林一大特色為景點注重花木的配置,各建築物的命名也往往於此有關,二分竹屋、皆綠山房、鬆吹閣、因巢亭、蕉雨軒、文桂舫等皆如此。其中核心景區以喬木為主,假山之上古柏重點突出;鬆吹閣、因巢亭等高閣旁多輔以高鬆,梅林;山坳後隱藏竹、屋,庭前後栽臘梅叢桂,軒周圍以牡丹、芭蕉,從時間配置上也可適應四季景色的變化。陳從周先生評其:“在意境上還是以幽雅清淡着眼,如芭蕉分綠,疏筠橫窗,天竹臘梅,蒼松古柏,交枝成圖,相掩生趣,皆古畫中的粉本,為當時士大夫所樂於欣賞的。”

咸豐九年,吳文錫以三千六百緡買得三峯園,接着又用三個多月時間,耗資一千五百緡對園林進行了修繕。工程結束後,吳以“荒園藏身有所”,將三峯園更名“蟄園”,他認為修復的蟄園“其地甚小而外之山環水抱無美不備”,從此自己可以象動物冬眠一樣,長期躲藏在一個地方,不出頭露面。吳文錫將買園造園的過程記於《蟄園記》,並繪有《三峯七老圖》。

吳文錫的蟄園相比全盛時的三峯園已有所縮減,原西部庭園的景點多已不提,或是更為“植竹”、“藝蔬”之所在,單精華所在的東部庭園卻基本承襲了三峯園時的模樣,只對各個建築物的命名做了較大的調整。其中主體的“山響草堂”改為“三峯草堂”,可以看作是尚友古人,對原園的尊敬和紀念;其他將高聳的“來青閣”改叫“一覽忘塵”,退居高台之後的“綆汲堂”改稱“退一步想”,山顛梅叢中“數魚亭”改為“疏影亭”均是將原來直白形象的文字改造得更為雅緻和隱喻。從中可見吳文錫相較其前後園主更深的文學修養與恬退隱逸的心態。然而吳文錫長期蟄居於蟄園的想法也未能實現,這些建築物的命名也只存在了極短暫的時間。只有幾年功夫,園林就從吳文錫處轉到了兩淮鹽運使喬松年手上。

此事起於鹹、同之際,太平軍一度佔領揚州,清朝的兩淮鹽政機構被迫從揚州遷來泰州,大批鹽官和鹽商同時湧向泰州城,使得泰州城變得異常繁榮,一時冠蓋之盛,商賈之多酷似揚州。詩人朱寶善就此在《海陵竹枝詞》中稱“眼底煙花太寥落,淮南賴有小揚州”。兩淮鹽運使喬松年(兩淮鹽政機構最高官員)從揚州來到泰州後,便迅速開始購置地產及興造建築。先是於清同治元年,將原來城西泰州畫家顧堅的住所,購買作為鹽務公所所在地,並在其間興建了“小香崖”花園,在太平軍佔據揚州城,時局動盪日子裏,與眾鹽官聚集泰州的小香崖花園中,繼續從事他們的鹽政事務。按《安樂康平室隨筆》記載,“泰州西門內有小香崖者,中供先賢管子塑像,為淮鹺官、商宴集之所,拓地約十餘畝,亭館池柑,位置井然”。

“小香崖”建成後,喬松年在此地日了公事,夜接詞人,而吳文錫也正是此時為喬松年結交的文士名流之一,同治二年“小香崖”建成之時,喬松年便是請吳文錫為斯園題額並跋。

而兩淮鹽務轉運使署在泰州穩定下來之後,喬松年為自己另謀居住與休閒的宅園,便將新結識的吳文錫所居“蟄園”買下,改名“喬園”。“喬園”的景物與“蟄園”並無二致,但正值仕途上升階段的喬松年自然不喜蟄園景點的名稱,又將名稱悉數改回原“三峯園”時的稱呼。然此時的“喬園”畢竟不比前“三峯園”的盛況,但山石,樹木卻均是前代之物,看起來更為古拙,故而喬松年對自己的“喬園”評價為:“小園雖陋,而嘉樹可譽,青土蒼官,勝於綺閣雕蘿多矣。”

喬松年後又歷任布政使、巡撫,為園林歷代園主中官位最高,權勢最盛者,這一時期的喬園也因而名聲最廣,名流之間唱和最多,同期晚清學者梅增亮的“三峯草堂歌”就是對喬園景物吟詠的遺篇,喬園也成為園林最終定格的稱謂。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 篇2

常聽老爸唸叨喬園是閣樓軒亭、石谷林泉、花草相間、“不落常套,光景自新”的一個庭院。國慶期間,終於一睹芳容。

喬園位於泰州老城區,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喬園原名“日涉園”,取陶淵名《歸來去辭》中“園日涉以為趣”句意。後因有石筍三棵,改名三峯園。同治年間,鹽商喬松年購得此園改名為喬園。

跨過喬園高高的門檻,走過幽靜的羊腸小道,眼前山石疊嶂,丹桂飄香,好一個秋色滿園!我們拾階而上,來到喬園的最高建築--來青閣。樓前幾株古老的桂花正綻放着清香的花朵,令人心曠神怡。古書記載“高接雲者”,為“來青閣”。眼前的來青閣共三層,它飛檐凌空,氣勢灰宏,是“登閣以望,園之全勝在焉”的賞景勝處。登上最頂層極目遠眺,全園美景盡收眼底:亭台、山石、古樹、奇花交相輝映,盡情展示着它們優美而獨特的姿態。

走下來青閣,跨過一位小巧玲瓏的石橋,便來到了四面通風的蕉雨軒,蕉雨軒旁邊的芭蕉青翠欲滴。啊!我彷彿看到夏日的午後,主人漫步於軒亭,一邊手搖芭蕉扇,一邊優哉遊哉地觀賞着池裏的鯉魚。忽然大雨傾盆,雨水打在芭蕉葉上,發出“叮叮咚咚”,“淅淅瀝瀝”的美妙音響。主人閉目諦聽,凝神思考,這可謂是“軒中暮聽芭蕉雨”啊!

抬頭望北,我們便被一座造型獨特,模卧池心的文桂舫深深吸引。遠遠望去,文桂舫像一艘大船正乘風破浪,揚帆前進,站在船倉和船頭,可欣賞池中水景。對面假山瀑布,潺潺流水,池中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讓人感受自然的湖光山色。“文桂之舫”楹聯體現文士一帆風順,於折桂後乘畫船,臨風破浪的愉悦心情。

喬園,不愧為“淮左第一園”!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 篇3

數魚亭

遊人置身亭中,俯視嶺下水池,游魚歷歷可數。亭身六面磚雕,南面為鯉魚,其他五面為金魚,寓意“金玉滿堂,年年有餘”。

囊雲洞

下堆湖石,上砌磚牆,曲折蜿蜒。沿着隧道幾經轉折,盡頭往左轉彎,高大寬敞,使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山響草堂

碧涵一水晴煙潤;翠擁三峯宿雨收。

桂平撰,李嘯書。草堂青磚黛瓦,飛檐翹角,屋面翹角既不象北方地區那樣平緩,又不象南方地區那麼高昂,是一種南北建築的交匯,為泰州園林建築的代表作。楹聯化用朱熹的詩句“一水方碧涵,千林已變紅”形容山響草堂的景色,可謂恰到好處,閲後令人浮想聯翩。

綆汲堂

堂砌在高台之上,地勢高敞,氣勢不凡。建築翹角飛檐,迴廊漏窗,海棠屋脊,輕巧優美。昔日曾有一口水井,水質甘洌可飲。

鬆吹閣

濤聲傳古潤;山月照明堂。

鬆吹閣,後園中最高的一座樓閣,閣高三層,地勢高敞,人立閣間,可見閣前山響草堂及假山。這裏的濤聲,是指松濤之聲。明堂,指的是山響草堂。

因巢亭

一九五六年梅蘭芳先生來泰祭祖及慰問演出,下榻此亭,園中至今保留有“梅蘭芳下榻處”。

二分竹屋

屋體周身全用毛竹加工製成,設計非常巧妙,削竹條為牆,破半竹為瓦,鋸竹筒飾窗,拼竹件為門,給人一種強力的視覺衝擊感,就像一個放大的竹製品。

來青閣

草色浸簾緣宿雨;春風拂檻喜新晴。

程越華撰,尉天池書。來青閣三層,登高望遠,園內景點盡收眼底。上聯化用唐代詩豪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之句,下聯化用大詩人李白《清平調》“春風拂檻露華濃”詩句,用典貼切又不着痕跡。

萊慶堂

人生不滿今常滿;世上難逢此竟逢。

飲香宅主撰,管峻書。萊慶堂舊為園主宴請賓客的場所,人生常有不滿之處,然而在這裏卻得到滿足。世上難逢的好事、佳賓,也在這裏相逢。

蕉雨軒

軒中暮聽芭蕉雨;池畔朝吹楊柳風。

暮聽芭蕉雨,朝吹楊柳風,皆蕉雨軒所見實景。軒側正對一株百年石榴,狀如五指,寓意“五子登科,五福臨門”。

文桂舫

文思如潮堪折桂;蘭舟拍浪快臨風。

仿船形建築,船頭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樓設在岸邊,站在船倉和船頭,可欣賞池中水景。對面假山瀑布,潺潺流水,池中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讓人感受自然的湖光山色。“文桂之舫”楹聯體現文士一帆風順,於折桂後乘畫船,臨風破浪的愉悦心情。

泰州喬園導遊詞介紹作文 篇4

今天下午,我又和爸爸媽媽去了喬園。喬園,裏面沒有什麼金碧輝煌的建築,也沒有什麼華美的名字,一切都是那麼的普通,那麼自然。

進入喬園,是一條極其普通的長廊,旁邊綠草掩映,草叢中冒出五顏六色的小花,有白的、紅的、藍的,還有紫的,花兒露出甜甜的笑臉,散發出陣陣的淡淡清香,是那麼的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其中。抬頭望去,遠處竟有一片翠綠的竹林,簡直翠色慾流,輕輕融入泥土。

過了長廊,有一條鋪滿鵝卵石的羊腸小道,沿着小道走過去,看見了一片鋪蓋綠草的大草坪,人也多了起來,老人們坐在旁邊的亭子裏談笑品茶;年輕人邊走邊説笑,欣賞風景;而調皮的小孩們,都在草地上打着滾呢……這場景温馨極了!我們也找了個空地坐下來,聊聊生活趣事,談笑間,所有的煩惱都好似灰飛煙滅,整個人頓時輕鬆多了。

“嘩啦啦,譁……”不經意間我們聽到隱隱約約的聲音,連忙去尋個究竟,哦,原來是前面的一處人工瀑布。水流從高低不平、重重疊疊的假山上不斷的往下衝,進入一條蜿蜒的人工河中,陽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泛起層層漣漪。清澈的河水,倒映出岸邊的四角亭和垂柳等各種植物的影子,給人以壯觀的視覺效果。更有趣的是湖面如一面銀鏡,也倒映着我們的笑臉,我們不停的打量着自己的倒影,開心極了。這時,一羣小魚遊了過來,銀鏡瞬間“破碎”了,我們開懷大笑。

小巧的喬園,三步一景,雖然沒有皇家園林的大氣磅礴,但有着江南古典園林的小家碧玉、精巧別緻之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su/oy9x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