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南導遊詞 >

湖南景點的導遊詞大綱

湖南景點的導遊詞大綱

不知道怎麼寫導遊詞的朋友,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湖南景點嶽麓書院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湖南景點的導遊詞大綱

關於湖南導遊詞

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是“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的瀟湘洙泗——嶽麓書院。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現佔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嶽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台、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築羣,中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台、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築、南側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到景點。

各位朋友,現在讓我們按照書院的建築佈局慢慢地走進那一種雋永的文化氛圍。書院這個名字是唐朝才開始有的,是國家用來藏書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時演變為講學和藏書之外,稍後就具備了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嶽麓書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經過近40年的風風雨雨的發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園10520xx年),宋真宗趙恆召見嶽麓山周式,御賜“嶽麓書院”匾額,於是書院之稱開始名聞天下。嶽麓書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大家跨越頭門,仰頭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洵手跡而製成的“千年學府”匾額便是明證。走進書院,映入大家眼簾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會納悶“赫曦”到底有什麼含義。關於赫曦台的命名,是與兩位名人密切相關的。赫曦台原建於南宋時期。乾道三年(公遠1167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從福建來到嶽麓書院,與當時另一位著名理學家,嶽麓書院主教張拭(代山長)進行學術交流,兩位名家經常相約登嶽麓山觀日出,每當看到朝陽光芒四射,朱熹就對張拭説“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於是把嶽麓山峯命名為赫曦峯,張拭築台,朱熹題“赫曦台”。現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結構,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戲台。大家拾級而上,可以看到台左右兩壁檐上還保留有清乾隆年間修建時的戲劇故事雕塑,左邊有《拾玉鐲》,右邊有《秋胡戲妻》等到較具有藝術價值的雕塑,可見,當時的書院的師生除了清苦的學習外,還有豐富的課餘活動,儒家士人既嚴謹又閒適的思想也略見一斑。現在,大家請看台左邊牆壁上近丈高的“壽”字,此字用二筆寫成,形如龍蛇盤繞,柔中帶剛,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們傳為仙蹟。關於此字的形成,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20xx年),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在書院舉行重赴鹿鳴宴宴會(鹿鳴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請科舉考試中的考官和中試的學生的宴會,因為宴會上通常都演奏《詩經 鹿鳴》從而得名。重赴鹿鳴宴是指鹿鳴宴六十年後而舉行的宴會),這天,達官貴人、科場舉子云集嶽麓書院,大家談古論今,吟詩作賦,熱鬧非凡,正當興頭,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腳着草鞋的老道人來到院內,自稱前來赴宴,那些士人見來者只不過是一個無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寫幾個字,道人當然明白其中之意,隨手拿起牆邊的掃帚,伸入黃泥水中,將掃把一舉,唰!唰!兩筆寫下丈多高的“壽”字,然後把掃帚一丟揚長而去。院長羅典在驚歎之餘曾託人*尋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後來羅典在右邊的牆壁上補書了一個“福”與“壽”對稱。大家現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筆寫成,筆力強勁,形如猛虎下山。“福、壽”二字如龍騰虎躍,暗含嶽麓書院是藏龍卧虎之地。但嶽麓書院到底藏了什麼龍,卧了哪隻虎,我們稍後再講。

沿着砌石的中軸線往前走,現在我們站在書院的大門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門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xx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行過翻新,是五間單檐硬山和三山屏牆結構。大門兩旁有一塊漢白玉鼓形上馬石,它的正面是三獅戲珠圖,背面是芙蓉錦雞圖、荷花鷺鷥圖,此物相傳是嶽麓書院的著名學生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嚴懲貪官曹百萬從曹府搬來獻給母校的。大門上方的“嶽麓書院”

匾額我們前面已經講過,現在請看大門兩旁的千古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這幅由院長袁峴岡與貢生張中階撰寫的對聯高度褒揚了嶽麓書院千百年來作為湖湘文化的搖籃,孕育出多少具的經天緯地之才的英雄豪傑:被譽為“一時之英才”的抗金名將吳獵,主張“官兵一體”大敗十萬金兵的功臣趙方,“忠鯁可嘉,宜得獎諡”的彭龜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文學家、史學家魏源,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為“中興將相”的桐城——湘鄉派盟主曾國藩,收復新疆的愛國名將左宗棠,首任駐英法公使並保持了民族氣節的郭嵩燾,“欲栽大木柱長天,慧眼識“毛蔡”的楊昌濟,後來的嶽麓高足陳天華、蔡和森、鄧和森、鄧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牆壁上的福壽兩字暗含的藏龍卧虎之意切合。

大門之後是二門,二門至講堂兩方均為齋舍。右側是教學齋。左側是半學齋,教學齋和半學齋反映嶽麓書院教學中“教學相長,惟教學半學”的辨證思想。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多次寓居半學齋從事革命活動。

各位朋友,請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遊覽的是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的場所,是書院教學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撰寫的。“實事求是”出自《漢書 河間獻王劉德傳》意即從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實事求是”給青年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同志逐漸豐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這是嶽麓書院文化對近代中國革命的最大貢獻。大家再看講堂大廳中央懸掛的兩塊流鎏金木匾,第一塊是“學達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賜,意思是通過學習理學可以達到恢復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説明了嶽麓書院是以理學作為辦學傳統,到這裏來求學,可以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第二塊是“道南正脈”匾,這塊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賜,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方傳播後是正統,此匾高度評價了書院傳播理學的地位。大家請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計時壇,這是以前教師講課的地方,講壇上擺有兩把紅木雕花座椅,這是當年兩面位理學大師朱熹和張拭會講的用物。朱張會講,盛況空前,“馬飲則池水立竭。輿止則冠冕塞途”。為經念這兩位名家,長沙至今還有“飲馬塘、”“朱張渡”等地名。講堂現有八幅對聯和諸如《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等大量碑言刻。講堂右側是湘水講經堂,左側是百泉軒等景點,請大家各自欣賞。黨和國家領導人xx、李鵬、喬石、李瑞環和華國鋒、胡耀幫、彭真、王震等前領導人均視察過嶽麓書院並揮毫潑墨,使書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講堂右側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展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海內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題詞,國務院總理李鵬“楚材斯盛”的題詞便高度評價了嶽麓書院的地位。

好,現在大家請跟我走。穿過講堂後,一個獨特的自成一體的院落呈現在大家眼前。初次遊覽的朋友們,可能認為到講堂就到了盡頭,沒想到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層樓閣建築,居於中軸線的尾端,坐西面東雄視整個書院,這就是古代的圖書館——御書樓。御書樓始建於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開始叫書樓,後來屢建屢毀,地址搬遷了好幾個地方,名稱也改為藏經閣、尊經閣。御書樓在清代是民間較大的一座圖書館,藏書最多的時候有用2萬多卷,制定有藏書條例,管理科學而且嚴格。今天的御書樓仍然作為圖書館供教研人員和學生使用。現在的藏書數量已超過5萬冊,嶽麓書院名譽院長李鐵映和湖南大學顧問鄧力羣把自已的藏書捐給了嶽麓書院。大家是否還記得剛才在講堂右側的展廳裏參預的珍藏品,其中就職有李鐵映同志的贈書。大家若想領略嶽麓學子們在學習之餘的審美情趣,請折回御書樓南側的後花園去觀鳶飛魚躍,去賞竹林冬翠,去誦白雲紅楓,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緬懷嶽麓院先賢聖哲們的業績,請轉身去御書樓北側。

現在請問大家,書院除了講學和藏書二大功能外,還具有什麼?對了,祭祀性建築羣,濂溪祠我們去仰理學箅祖周賾“出淤泥而不染”的風範,四箴亭我們去讀理學大成者程賾、程顥“四箴”文功,崇道祠我們去歎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張試“朱張學”的影響,文廟我們去慕一代聖人“風舞於雩,詠而歸”的胸襟。朋友們,遊覽完古樸、雅緻的嶽麓書院,你是否還在仔細地品味這千年積澱的文化呢?

湖南浯溪摩崖石刻導遊詞

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歡迎光臨浯溪。今天大家要參觀的浯溪風景名勝區位於祁陽湘江大橋南端,面積雖不大,只有0.16 平方公里,沒有南嶽那麼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麼富麗,卻小巧玲瓏,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鄉村姑娘。歷代名人對她評價也很高,清代王士禎就説過:“楚山水之勝首瀟湘,瀟湘之勝首浯溪。”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國的詩文石刻505塊,是我國最大的摩崖石刻羣。我們知道我國最大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塊塊列在室內的活碑,而這裏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謂“天然去雕飾”了。又因其重析歷史、文學藝術價值,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佈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她還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xx年2月通過評定為國家AAA級景區。浯溪到底怎麼樣?“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大家馬上可以一睹其“廬山真面目”了。

[寶篆文光]

浯溪的歷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第一塊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緒年間的撫湘使者吳大澂所撰寫的《峿台銘有序》,可作為碑林的前言。他首先介紹了浯溪山水的特點,歷史沿革及重要的歷史價值。後面的銘文寫得更好:“園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勝,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時。”這結論説得多好呀,到如今都不能不説有它非常深刻的借鑑意義,這在當時對作為封建社會封疆大吏的作者來説,有這般思想境界實屬難能可貴。後面接着説:“大賢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處,思其文辭。次山私之,誰曰不宜?”次山是指唐代詩人元結(字次山),他把這裏當私有,誰説不適宜?而作者前面又説“公者千古,私者一時”,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不是的,這句話含義非常深刻,得從浯溪的歷史淵源説起。浯溪,原本無名小溪,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結出任道州刺史,舟過祁陽,見這裏怪石林立,懸崖峭壁,景色異常優美,就愛上了這個地方,後又棄官不做,來這裏隱居,並自創“浯、峿、痦 ”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現為 亭),合稱“三吾”,祁陽縣城原名“三吾鎮”也因此而得名。我們知道“吾”在古代是代名詞,“吾者我也”,表面看來,元結這人太自私了,把這裏的溪、亭、台都説成是他私有的,其實不然。一是因為他“為自愛之故,命曰浯溪”,只是為了表示他對這裏的至愛和情有獨鍾;二是古人説得好:“人皆得而吾之”,即人人都可説吾,誰説吾就代表誰,當年元結説“吾”是他的,今天我們説“吾”不就是我們的嗎?況且浯溪這裏是因為元結請大書法家,顏體字的創始人顏真卿把他所作的《大唐中興頌》大字正書,刻在浯溪的崖壁後,歷代名人才慕名紛至沓來,留題刻石,才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浯溪碑林。可説正因為當年元結的“私”,才留下了今天這個“天下公之”的“山川之勝”。現在就請大家按照“三吾”的順序先去看看浯溪吧。

[浯溪漱玉]

這條小溪就是我們的浯溪了,可別小看了它,當年元結正是因為愛其“凝流綠可染,積翠浮堪擷”,才來這裏隱居,後人又有詩云:“一灣流水玉飛聲”,好一個“玉飛聲”啊!你看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見底,淙淙不絕,穿過石澗,浪花飛濺,陽光一照,灑下萬點鱗片,就象玉石的碎片一樣,這溪聲、溪色、溪光多令人陶醉呀,這一勝景就叫“浯溪漱玉”,難怪明代永州太守曹來旬要如此讚美浯溪了“水抱青山路,源通滄海渠,龍宮開玉閘,泄出碎瓊琚。”當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也説“聞道浯溪水亦香”了。

[香橋渡香]

溪上的古石橋叫“渡香橋”。這是因為古人説“兩崖細蕊濃花,遊人裙履俱染餘香矣!”遊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襪在這橋上渡來渡去,故名“渡香橋”。宋代詩人臧辛伯的詩:“卻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橋上聽溪聲”充分表露了對元結的懷念之情,也證明了它建橋的年代起碼是宋代以前了。

[溪口垂釣 雙龍戲珠]

溪口有一方一圓兩塊巨石,方形平台石為元結經常垂釣的“釣台石”,這有他本人的《矣欠 乃曲》為證:“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溪口石巔堪自逸,誰人相伴作漁翁”。圓形巨石恰在浯溪與湘江匯合處,每當洪汛季節,溪水衝入湘江,碰着圓石後很自然地分成兩股水,兩股水就象兩條龍一樣圍着圓石頭轉,這圓石就是一顆龍珠了,故名“雙龍戲珠”,確實是很難得一見的奇觀。

[痦亭六厭]

這就是“三吾”當中的“痦亭”了,這一勝景叫“痦亭六厭”,緣於元結《 廎銘》中“目所厭者遠山清川,耳所厭者水聲鬆吹,霜朝厭者寒日,方暑厭者清風”。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寫出來了。這“遠山、清川、水聲、鬆吹、寒日、清風”不正是“六厭”嗎?實則“厭,不厭也,厭,猶愛也。”即“六愛”的意思。他還説“瀛洲言無,由此可信。”把這裏説得比海上的仙島還要美了。的確,這裏不僅自然風光美,還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鐘鼎古篆]

亭下面這兩塊中間斷開的篆刻石碑是浯溪最古老的兩塊碑。是公元767年元結請當時的兩位著名書法家季康、袁滋分別用“玉箸”、“鐘鼎”兩種古篆體書寫的《浯溪銘》、《廎銘》。鐘鼎篆又叫金文,是我們國家僅次於甲骨文的古老文字,袁滋又是當朝宰相,這塊碑的歷史地位便非同一般了。宋代黃庭堅曾評價説:“滋,唐相也,他處未嘗見篆文,此獨有之,可貴也。”現在這兩塊石碑都被列為國家一級石刻,視為國寶,它的整體形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請大家仔細瞧瞧,它像不像只大石龜?,我們不得不為元結的巧安排拍案叫絕了,它的寓意正是希望碑刻能同石龜一樣“龜壽延年”,萬古長存。也的確如此,它經歷了1200多年的風風雨雨,還是這麼精神。

(沿河有“福”、“祿”、“壽”、“禧”碑及“聖壽萬年”碑等景點)

[摩崖三絕]

台崖壁上這塊9平方米多的巨大石碑就是我們浯溪最著名的“文、字、石”皆奇的“摩崖三絕”碑,即元結撰文、顏真卿大字正書的《大唐中興頌》碑,共21行332字,字大直徑15公分,直行,自左至右書寫。如果從年代之古、碑面之大、字數之多、文章之奇、書藝之妙及現狀保存之完好等方面綜合比較的話,它堪稱我國現存“三絕碑”之冠,名傳海內外,説它“文絕”,元結是以“安史之亂”這段歷史作為借鑑,明頌肅宗中興,實譏玄宗中衰,即“以史為鑑,明頌實譏”,歷代都可借鑑。“字絕”是説它乃顏體真跡,又是顏真卿63歲高齡時所作,稱得上是顏體老年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生平得意佳作。的確,在這裏顏真卿運用了篆肅的筆法寫楷書,起筆用隸法即藏鋒,行筆用篆法即中鋒。因此,這流動而又剛健的運筆,秀麗而又圓潤的點畫,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堅實的結構,形成了一種質樸雄強的氣勢,有如一曲剛勁有力的正氣之歌,顯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剛而有禮”的風度,真使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而又感慨萬千。” 難怪清代葉觀國要作如是評價了:“魯公遺墨此第一,評者自審非謬欺。”日本一位朋友也給我們來信説:“浯溪風景是最好的,特別是看了顏真卿的碑,就是到了死,也不會忘記。”最後説“石絕”,這裏可用元結在頌文末尾幾句話來概括:“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可磨可鐫,刊此頌焉,何千萬年!”的確,浯溪的石崖成層成塊,又高又大,磨平刻碑是再好不過的了。這塊碑的歷史地位可用碑前原有的一幅古楹聯來評價:“地闢天開,其文獨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如今,“三絕”碑旁還保留下來了宋代黃庭堅、清代何紹基的真跡墨寶,另有米芾、秦少游、李清照、楊萬里、范成大、解縉、董其昌、袁枚等歷代名人的題刻,更有意思的是元結還在這裏留下了一面神奇的石鏡。下面請您去聽聽石鏡的傳説。

[鏡石含暉]

説起鏡子,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銅作鏡,可以正衣冠;以人作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塊石鏡非常烏黑而光滑,抹上水後能照人影。相傳當作它還能照唐宮景,也就説能把唐宮內“孽臣奸驕,為昏為妖”的醜態象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地顯現出來,皇帝得知後,把石鏡要到了皇宮,卻也奇怪,“抬進皇宮,頓失其景,返還浯溪,光彩如故!”這原因有兩個,一是浯溪石鏡一定要抹浯溪水,另外元結當年安放石鏡的本意即要它作一面“史鏡”,與旁邊的《大唐中興頌》相互借鑑、對照,給後人特別是歷代的統治者以啟發。明代大才子解縉一句詩就道出了石鏡的深刻含義:“照見千秋事去來”。後人又説石鏡不但能照人面,還能照人心,即能“照膽”,歷代文人騷客都如此,清代大才子袁枚《鏡石》詩:“五十年前臨汝郎,白頭再照心悲傷。恰有一言向鏡訴,照儂肝膽還如故。”就足以為證。因為石鏡這麼神奇,古代老百姓又稱之為“照妖鏡”,有了“照妖鏡”,就一定有“鎮妖符”,大家抬頭一看便知。

[夬符鎮妖]

這個直徑達2.7米的符號讀音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封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壓邪,故名“鎮妖符”,又叫“柳押符”,相傳是大宋熙寧七年甲寅歲的一天,尚書都官員外郎武陵柳應辰在此泊舟過夜,遇妖怪作孽,他道法高超,急以硃筆在妖怪手掌上一筆劃成此符,頓時雷鳴電閃,風雨大作,妖怪不見了。天亮後,就見“夬”顯現在浯溪的石崖上,至今筆劃中間還有暗紅色,人們都説這是當年妖怪的血跡,而實際上卻是礦物質氧化後的暗紅色。但古代老百姓不懂這些,編了這麼個神奇的故事後,説這裏從此妖魔絕跡,遊人覽勝都能平安無事。“夬”符又成了“平安符”,它一定能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呂仙壽屏]

這個高1.5米,寬0.7米的奇特的字到底是什麼字呢?相傳是八仙之中的呂洞賓所書寫的“壽”之屏,所以這個景點叫做“呂仙壽屏”,它奇特的地方還因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祿壽”十八個字及太極八卦圖形等,寓意很多,也非常吉祥,可説是浯溪送給大家最美好的祝福了。大家不防在此留影紀念,把浯溪的祝福帶回家去。

[石韻金音]

這塊長1.5米,寬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鵝卵石輕輕地敲,任何部位都能發出金屬般悦耳的不同響聲,故名“石韻金音”。相傳元結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來百鳥鳴琴,鬆聲和韻,浪聲拍板,連韓湘子都來吹笛子為他伴奏。這是因為元結的歌詞太美了,其大意是元結針對一位所謂“識時務”的人勸他做人做官“曲圓奸媚”的道理時,提出了自己為人處世“忠直方正”的思想。好個元結,因為堅持“忠直方正”而流芳千古了。這種思想流傳到現在,也是我們浯溪人文精神的精華。這對我們不論是做人或是為官,都是一種啟示與鼓舞。

[窳尊夜月]

台是浯溪的最高點,雖説海拔不高,只有104.5米,但劉禹錫《陋室銘》中説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歷代名人不正是浯溪的“仙”嗎?當年元結説在這裏“登臨長望,無遠不盡,誰厭朝市,羈牽侷促。借君此台,壹縱心目。”的確,在這裏登高遠眺,睛天可觀日出,睛夜可賞皓月,舉杯可以對飲,臨風更可放歌,確實是舒暢胸懷的好地方。這裏還流傳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稱為“窳尊夜月”。相傳當年元結鑿出的這窳尊裝酒,每逢月夜即邀顏真卿等好友圍坐窳尊飲酒、吟詩、賞月、可惜酒不夠喝,每次都不歡而散。後來山神得知,與湘江女神商量,引湘江水入窳尊化為瓊漿。從此,窳尊“無底不愁空”。祁山酒妖知道後,前來盜寶,又有呂洞賓舉劍劈妖。如今 台上還留下當年妖怪的腳印、手腳印、臂部印跡、睾丸印及呂仙劍劃的痕跡,都非常清晰逼真,千百年來,能留下如此美麗動人的傳説,主要是因為元結“忠直方正”,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這借鑑到當今社會,只要人人都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世界一定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朋友們,今天的浯溪之行即將結束了,希望小巧玲瓏的浯溪能在您心目中留下難忘而又美好的回憶!更希望我們能“窳尊注酒約重來”。謝謝大家!

湖南劉少奇故居導遊詞

各位朋友:

大家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到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已故xx劉少奇同志的故居。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山青水秀、幽靜宜人的小山村名叫炭子衝。

1898年11月24日,就在這尋常的小山衝裏,誕生了一位在中國現代史上寫下了非凡篇章的偉人劉少奇。有詩曰:“韶山沖連炭子衝,風雨瀟湘起二龍”。正如和它相距僅30公里的韶山沖一樣,炭子衝也因為孕育了一代偉人而成為人民嚮往的地方,早在1959年,這座故居便被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88年現在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80年到現在,這裏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的60多個國家的參觀者900多萬人次。

大家看到的這一坐東朝西、土木結構的普通四合院始建於1871年,它們臨綠水、背靠青山,共有房屋21間半,其中瓦房16半、茅屋5間。經過一個多世經的風雨滄桑,這棟普通農舍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經歷了輝煌而坎坷的歲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風貌,這便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謎。隨着參觀的深入我們將會找到它的謎底。

請大家抬頭看,槽門上的門匾“劉少奇同志故居”是1982年冬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

大家走進故居,可以看到這個院子裏有“劉少奇同志舊居”的門匾,這塊門匾是1959年故居開放時懸掛在槽門上的。在這塊門匾的後面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那是在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劉少奇同志受到了無情的打擊,他的故居很快被封閉,這塊門匾連同許多的陳列物均被打的打、砸的砸,有的便堆放在公社的雜屋裏,也準備予以銷燬。這時,公社的炊事員懷着對劉少奇同志的敬仰之情,冒着風險偷偷地把這塊門匾從雜物中揀了出來。為了保護好門匾,炊事員靈機一動,把它翻過來作為切菜的案板使用,就這樣,這塊門匾經過五位炊事員的巧妙保護終於得以保存下來。1980年2月,主席家鄉人又歡天喜地將這塊門匾懸掛在故居的門楣上。

我們前面提到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1間半,那半間就是指這正堂屋,因為與一夏姓的鄰居共用,故稱半間。大家看到這裏的擺設頗具江南特色,請看,門檐上有一本老黃曆,這本老黃曆是房屋改建時安放的,一來記載時間,二來表示吉利。正是從這本曆書上,我們才知道這房屋的確切時間是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堂屋的正中供着一個神龕,內置列祖列宗的神牌和各種神佛的神位。舊時的江南農村,都有在節日盛典燒香的習俗,少奇同志的父母都是勤勞儉樸的農民,也不例外常常在神龕前默默祈禱,祈求人壽年豐,全家安康。可以想象,在少奇同志18歲即離鄉遠行、浪跡天涯的那些日子裏,他的慈母曾經多少次在此燒香跪拜,為兒子的安危和事業而禱告。

大家往右走,我們便來到了少奇同志的二哥劉雲庭的卧室。少奇同志共有兄妹六人,三位兄長,兩位姐姐,少奇同志最小。二哥劉雲庭曾參加過湖南新軍,擔任過班長、排長、連副等職,見多識廣,思想進步,給青少年時代的少奇同志以極大的思想啟蒙。1920xx年五四運動爆發時,家人得知少奇同志在長沙帶頭“鬧事”參與學潮,便製造了一場包辦婚姻把少奇騙入了洞房,想以此捆住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極少反對,新婚夜決定抗婚遠征,二哥見他志向遠大,便暗中資助他遠走高飛,從此,少奇同志便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中,1949年二哥去世後,少奇同志親撰輓詞説:“你是我幼年時期學習和活動的第一個幫助者。”這是1938年,劉雲庭送兩個孩子去延安鍛鍊時與少奇同志的合影。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劉少奇同志的卧室,他在這裏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1961年春夏之交,身為xx的少奇同志回鄉調查時,省委和縣委要為他安排條件較好的招待所,他都堅決拒絕了,他説:“我是回鄉搞農村調查的,住在招待所的高樓大廈裏與羣眾疏遠了,住在自己家裏,鄉親們來去自由,頂好。”整整七天六晚,少奇同志在臨時搭起的牀鋪和兒時常撫的舊書桌旁,思考着國家大事。1991年,前往參觀的xxxx不時推推牀架、摸摸桌面,感歎不已。

靠南角的這間房子是少奇同志的大哥劉墨欽的卧室。劉墨欽忠厚老實,是父親死後家庭的主要支撐者。

接下來,我們便來到了少奇同志父母的卧室。照片上這位慈祥的婦女就是少奇同志的母親魯氏。江xx參觀時曾仔細地端詳着畫像説:“少奇同志很像他母親喲。”魯氏是一位善良賢惠、精明能於的家庭婦女,少奇同志的父親劉壽生於1920xx年即46歲時去世後,母親便承擔起撫養6個子女的重擔。少奇同志非常尊敬他的母親。作為一位致力於救世濟民的革命家,他很難盡到為人之子的孝道。1920xx年,少奇同志回長沙時,曾把母親接去治病,並補做60大壽,還專門請人為母親畫了這張像。這像片陪伴着少奇同志南征北戰,度完他整個非凡的人生。少奇同志母親於1931年病逝,終年66歲。而此時少奇同志正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中進行着艱苦卓絕的地下鬥爭。

這間橫堂屋就是農家的客廳了。它的一面與天井相連,所以光線特別亮堂。1961年少奇同志回鄉調查時,鄉親們紛紛來到這裏座談、聊天、侃家常。在少奇同志面前,鄉親們痛快淋漓地説出了許多心裏話座談會上,少奇同志取下藍布帽、露出滿頭銀髮,恭敬恭敬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誠懇地説:“我將近40年沒有回家了,現在回來了,看到鄉親們生活很苦,我感到對不起大家。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在基層幹部座談會上,他語重心長地説:“現在,人民受了這麼多苦,要為他們分憂啊,不然,要我們共產黨人幹什麼?”在這裏,他深深地瞭解到當時農村生活極端困難的原因的確如鄉親們所説的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就在這裏,他做出瞭解散食堂、頂住“五風”這一重大決策,也就在這裏,少奇主席辦理了一樁私事:他回鄉時,當地政府就修繕故居和創辦經念館的事向他請示,他堅決予以拒絕;同時他看到公共食堂拆掉了一些民房,好幾個村的村民無屋可住,他把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説要把房子分給他們住,村民們搖頭擺手決不接受。少奇主席懇切地説:“拜託大家,幫我守屋好不好?”主席誠心誠意,村民無法推辭,於是六户村民分別往進了劉少奇舊居。這就是為什麼舊居在“文化大革命”中居然能基本完好地保存下來的原因。這樣,也就找到了我們開頭説到的那一個謎底。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組照片就是1961年少奇同志回鄉時的真實寫照。

與橫堂屋相聯的是少奇同志的三哥劉作衡的卧室。劉作衡曾做過湖南政府的參議員。

這一間是飯廳,1961年回鄉時,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説:“你了不起喲,以前我家來了客人,母親和小孩子都只能在廚房裏吃呢,現在是婦女半邊天了……”

這間十分敞亮的房子是碓屋,這是貯存糧食的板侖,這裏有春米的推子、碓子,還有風車。這是個斛桶,類似北方的鬥,是一種量具,一桶30斤。青少年時期的少奇同志非常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他用這個斛桶量米鄰居時,總是堆得高高的,遇到貧困的鄰居買米時,他還偷偷地把錢埋在米里邊。鄉親們這九伢子心腸太好了(少奇同志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1961年,王光美隨少奇同志回鄉時,曾饒有興趣地在這個斛桶旁留影。

這裏有一間僻靜的小屋,窗外是一個鳥語花香的小院子。青少年時代的少奇同志常在這裏讀書學習,由於他酷愛讀書博聞強記,被當地一博學之士譽為“小書櫃”,所以少奇同志就有了個“劉九書櫃”的雅號。1920xx年,少奇同志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決心投筆從戎,報效國家。寒暑假便在這裏學習,在窗外的院子裏練棒習武。

書房的兩邊是雜屋。劉家田土不少,農具十分齊備,稱得舊一個古色古香的農具展覽館了。那是犁耙、水車,這些農具上也許還留有少奇同志的手紋吧。那邊是豬欄,等會大家在門口還可以看到牛欄。

迂迴曲折地轉一圈後,我們又和碓屋隔井相望了。這中間隔着的是個小天井,小天井是用來採光和排水的。

少奇同志家裏人口多,廚房也就很寬敞,鍋灶俱全。這邊還有一間專門放醃菜的雜屋,舊時沒有冰箱,旺季的蔬菜經過鹽浸處理就能保質到淡季時食用,而現在醃菜已成為特殊的風味小吃了。隔壁還有個小小的烤火屋。這個叫梭筒鈎,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稀罕物,它利用槓桿原理,下端可以掛水壺、飯碗等,根據火力的大小還可以上下調整。參觀者對此大都格外好奇。江xx曾親自試了一試,還稱讚它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呢。大家往上看,梭筒鈎上方橫着一根竹竿,農家通常用它懸掛魚肉,下面的火氣一薰,魚肉黃燦燦、香噴噴的。這邊有菜罐、酒罐,劉家人很好客,一壺米酒、一杯好菜,把客人招待得舒舒暢暢的,現在我們寧鄉的農家也都還有這個習俗。嗨,這裏還有一個草鞋馬,茶餘飯後,可以圍在火爐邊編草鞋,當時的草鞋用途還蠻大的呢。少奇同志就成長在這樣一個勤勞、儉樸而又較為殷實的普通農家裏。

現在我們又回到了前坪,記得1991年江xx在參觀完舊居後感歎道:“革命前輩真偉大呀!”這一聲感歎也許正是我們此時此刻的心裏話。劉少奇,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山衝裏出發,踏過泥濘的鄉間小路,投入到滾滾革命洪流中,成為世人矚目的一代偉人。又記得日本中國現代史尋根訪問團的友人也曾感歎道:“花明樓是研究中國近現代史不可不到的地方。”瞭解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闢未來,願今天的參觀能給您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記憶。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興旺,歡迎您再次光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nan/p8lk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