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甘肅導遊詞 >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5篇)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5篇)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

各位旅客: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前面的那座山就是軍都山,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這座山上。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築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剛才我們所經過的路,就位於關溝中。關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南口鎮,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池,全長40裏。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這裏佈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居庸關,上關,八達嶺。在關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在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傑出代表,因為這裏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講長城修築在這裏?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衞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説到這裏,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於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説在1920_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裏,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麼突出了。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介紹了那麼多景觀,您一定急切的想來到景區遊覽一番,不用着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好,這裏就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遠處是壯麗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長城重要的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匾額:北門鎖鑰,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東門的匾額為:居庸外鎮,意思是居庸關外又一重鎮。現在我們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着一門大炮,名為:神威大將軍。是崇禎年間製造的。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2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景德鎮旅行社歡迎大家來景德鎮參觀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或張導。經過幾個小時的旅途奔波,大家都辛苦了,不過等會景德鎮的美景一定會讓大家疲憊盡失。

那既然來到了景德鎮,就得簡單的瞭解一下它。景德鎮位於江西東北部的昌江河岸,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是中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產陶瓷而著名的古老城市。這裏千年窯火不斷,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其中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合稱為景德鎮四大名瓷。此外,還有薄胎也是十分有名。

那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是錦繡昌南-中國瓷園。那現在我們到了,遊客朋友們請依次下車,這就是瓷園的大門口了。那我們知道,中國是以瓷器而聞名中外,故瓷器的英文china便成為了中國的英文名。錦繡昌南位於景市昌江以西的迎賓大道北頭南面,屬中國江南徽派古建築風格,及陶瓷製作、商貿展覽旅遊、居住、休閒、物流集散、陶瓷文化交流與研究為一體的景觀園區,是景德鎮市十大旅遊景觀之一。那沿着這條路走,這就是三聖公祭,也就是説這裏是祭窯神的

地方,每年的陶瓷節,這裏就會舉行盛大的祭窯活動,場面非常熱鬧。這個呢就是非常出名的青花瓷了,那檢驗它是真是假很簡單,倒點水在裏面,然後搖晃它,是真的就會發出悦耳的聲音。這一套就是桃花點水,她很漂亮,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款式,非常的富士。那説到瓷器,真的是非常漂亮的有非常的實用。像這個電話不僅好看,他可以接線使用的。那這些還有很多,餐具、茶具、花瓶、裝飾品,應有盡有,那現在大家可以自行遊覽,那不懂得的關於陶瓷的問題可以問店裏的導購,看到合適的可以買點帶回去,店裏也會辦理託運。那一個小時後在這集合,我會帶大家去手工制瓷作坊參觀制瓷工藝,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大家也可以自己動手體驗一下制瓷的快樂。中餐在十全十美吃,下午我們要去的地方是瑤裏古鎮。

大家好,現在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瑤裏古鎮。瑤裏位於瓷都東北端,皖贛兩省交界處,素有“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的美稱,是江西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瑤裏是景德鎮東河流域瓷業發祥地和重要的制瓷原料基地。瑤裏山高林密,雲霧繚繞,自唐以來,這裏就是著名的貢茶產地,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詩云:“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樑買茶去。”瑤裏境內現有五大

景區為汪湖生態遊覽區、瓷茶古鎮遊覽區、梅嶺休閒度假區、高嶺土礦遺址園區和繞南瓷器主題園區,著名的景點有南山瀑布、原始森林、天河谷、五華山、獅崗盛覽、程氏宗祠、陳毅故居。我們今天就好好領略一下神祕的原始森林、秀美的瀑布、和諧的鄉村生活。汪湖生態遊覽區是瑤裏自然景色絕佳之處。原始森林茂密幽靜,物種繁多,林內棲息生長着百餘種野生植物,有"植物王國"之美稱。因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天河谷,潭幽谷深,詭異神奇,流傳着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説、民間故事。南山瀑布位居風景秀麗的南山之巔,系由數段瀑布組成的瀑布羣,全長四百多米,主瀑寬逾七十米,落差六十餘米,宛如玉帶懸空,飛虹高掛。 徜徉其間,會使您忘卻塵世的憂煩,得到心靈的淨化。

那晚餐我們會在瑤里人家品嚐鮮美的山野小菜和美味的鹼水粑。

這就是景德鎮的四大小吃。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3

香溪源頭所在之地是著名的茶葉之鄉。這裏的茶地分佈在林深綠重、朝日暮雨的海拔700-1200米之間的山包和谷地中。由於經年的雨水沖積,這裏富含腐殖質、偏酸性的土壤深厚肥活;豐沛的雨量、繁茂的植被和較小的風速,又使這裏時常雲彌霧漫,空氣清新濕潤;這裏晨日照數少,散射和漫射光多,無嚴冬酷署,氣候温和宜人;高山之雲霧、香溪之淨水、萬木之芳香、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造就了神農奇峯茶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生態環境優勢。據《神農本草經》載:“神農採藥,為民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今在神農架的莽莽原始森林中,仍可尋得野生茶樹,可見神農架產茶歷史之悠久。

在神農架清香縷縷的茶鄉,流傳着許多優美的故事:少女時的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的花園裏採茶,並向採茶姑娘們學唱採茶歌,昭君還把自己親手焙制的新茶,送給四鄉八鄰的姐妹們品嚐,那些喝過昭君贈茶的姑娘們一個個越長越美麗;唐朝時茶葉專家陸羽曾泛舟長江,經過香溪口時,為香溪水的清澈甘甜所吸引,一直尋至香溪源頭,用香溪源之水煮茶品嚐,頓時滿口清香,心曠神怡,稱香溪源為“天下第十四泉”;用香溪水泡春茶,從懷裏冒出的熱氣即可形成一隻翩躚起舞的白鶴升騰,給品茗者以無限美好的遐想。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雲山遊玩。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白雲區,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雲晚望”、“菊湖雲影”等都在白雲山裏。

來到白雲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雲台花園,裏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鐘。

沿着林蔭大道,來到白雲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峯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於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裏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就踏上回鄉之路。路上經過廣州白雲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後,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後來,為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為黃婆洞。

沿着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雲山頂。這裏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區的天南第一峯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佔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鳴禽掛廊區、珍稀鳥區三部分。這裏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迴盪,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雲山的最高峯,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雲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着三十多個山峯,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雲霧繚繞於黛山葱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雲山。

遊覽完了白雲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後我們將以更以優質的服務為大家提供旅遊幫助。謝謝!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5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髮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很快成為夏王戰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於涪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為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着狀態,僅隔一橋相持,夏國軍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動馬隊的衝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衝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於橋頭兩側。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湧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落馬,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阿那刺,並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一舉穩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勛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為“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張昆家鄉的人們為紀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6

各位團友,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紹興城東12公里處的皋埠鎮,是紹興的一個著名的石文化園林景觀,它由吼山核心景區和宋六陵景區組成。

吼山門口蕭牆上的壁畫,是古越文明的圖騰,是古越石文化發源地的寫照和縮影,看那粗獷、樸實的線條,讓我們感受到久遠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吼山勝境”四個字,是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我們的“吼山勝境遊”就從這裏開始。整個遊程需要120分鐘,現在請大家隨我入園。

這上面的亭子叫試劍亭,邊上有一塊試劍石。春秋時期,當時最為著名的鑄劍人歐冶子,就在離此處不遠的日鑄嶺為越王勾踐鑄成“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寶劍。據傳有一天,越王勾踐來這裏選犬準備去獵南山白鹿,進獻給吳王夫差。歐冶子知道這個消息後,把鑄好的五把寶劍中最後一把送了過來,此劍能“風吹斷髮、削石如泥”。勾踐是一個擊劍行家,看到寶劍心中大喜,隨手舞了起來,為了一試寶劍的鋒芒,竟舉劍劈向巨石,只聽“嚯”的一聲,巨石裂為兩半,勾踐不禁大喊一聲“巨闕”,於是此寶劍就得名為“巨闕”。這試劍石成了吼山門口的一大勝跡。

這裏是“越宮神犬”景觀。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大家猜猜看,這座山為什麼叫吼山?七條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圍着一條大神犬,其狀似在大聲吼叫。“越宮”是越國王城的稱為,明朝時,大文學家袁宏道來吼山時,就把這裏疑為越王城。吼山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説法:一是整座山勢似一條卧狗,故名狗山,日久轉音便成“吼山”;第二種説法與位置有關,因為此山是會稽山脈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會稽羣山,幹巖競秀,連綿不斷;而它的北面則是水鄉田園,一望無際,一直延伸到錢塘江邊,這樣看起來,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為互致問候的意思。還有一種説法與佛教有關,獅子在佛教中有無畏獅子吼的説法,而邊上的曹山有青獅白象同處一山,青獅狀如大吼,所以此山稱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於何種説法,但主要的出典來源於越王勾踐曾在此養狗,從而得名。因此我們可以遙想當年滿山遍野皆是警覺的獵鹿之狗。而此地的許多山石,又確實顯露出形態各異的狗的形象。這裏有幾條狗?請大家找一找,對!這裏有五條並排的狗,我們稱它為“五犬迎賓”,它們熱情地歡迎各位的光臨。吼山的石狗數不清。到目前為此,還沒有全部尋找和統計出來,希望大家細心找一找。您在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們沒有發現過的狗,您將會得到一份精美的禮品。當年越王勾踐在此養狗獵鹿,而石匠來此山採石後,又留下許多石狗,整座山勢又似一條卧狗。這樣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蹟,一大謎。

這裏就叫曹山,山不高卻名聲顯赫,因為這裏曾經是歷代眾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陸游、徐文長、袁宏道、鄭板橋、李慈銘、蔡元培、魯迅等都來過這裏。明代文人陶望齡在這山上曾築有石簣山房,在此居住讀書。還有被稱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學家張岱在這裏著書立説。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稱,又是難得的風水寶地,青獅白象同落一山,獅肖其首,象狀其鼻。我們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獅與白象。這水池,我們當地人稱為水石宕,是千年採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乾,我們能看到像龍遊石窟一樣的奇蹟。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時期,張岱的外公陶允嘉把這水石宕改名為“放生池”,善男信女將活魚蝦投放入池,可謂成千上萬。由於池水深幾十米,所以池中的魚越來越大。張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過當時的情景。他説:他小時候跟母親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籮裝了四隻西瓜,浸入池內,一會兒一條大魚衝出水面,頂翻三隻小船,一口氣吞沒了四隻西瓜。放生池內備有烏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達桃園景區和雲石景區。在船上悠遊,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題刻看得更清晰,產生遊目騁懷的感覺;還能領略我們這裏“江南武陵源”粗獷、凝重的獨特風采。坐船的客人請下船,其餘的客人跟我走,我們在桃園景區會合。

這裏是桃園景區。吼山的桃園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開創的,並引種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整個桃園,面積20多公頃,有桃樹品種30餘個,主要有花桃、一點紅、大紅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歡迎各位客人春季前來觀賞漫山緋紅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嚐桃子的美味。

上面兩塊奇特的石頭,一塊叫雲石,一塊叫棋盤石,這兩塊石頭歷來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會稽縣誌》裏記載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雲石”。雲石上粗下細,上頂飄逸的巨石一塊,似雲朵從天外飛來,故稱雲石。雲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滅的火炬象徵當年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堅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勵着越鄉人民生生不息和無往而不勝的氣概。棋盤石崔嵬離奇,相傳有兩位仙人乘黃鶴經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對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盤,所以棋盤石之名沿襲至今。

明代文壇公安派首領袁宏道,來此看望隱居讀書的友人陶望齡,看了這裏的石景,寫了《吼山觀石壁》一首詩,對兩塊奇石的來歷和險峻作了這樣的描繪:“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雲氣老,七日渾沌生。精祟虛無出,猿猱歎息行。道旁應借問,恐是越王城。”清代詩人平度也寫有《吼山雲石》一首:“獅子林開峭壁前,吼來驚倒野狐禪。盤陀削就凝雙碧,彷彿飛雲落九天。”既寫到對雲石形態的讚美,又描述了這裏曾經有過寺廟。這一口井稱為“雲泉”,泉雖小,但它終年保持水位不變,水味甘甜,據説喝了雲泉水,能讓讀書人聰穎進取。當年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皋埠鎮的小皋埠村親戚家裏住過半年,因此常來吼山,都説他非常喜歡喝這裏的泉水。這棋盤石下的大棋盤也是江南絕無僅有,國內罕見,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們不妨試一下。這雲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稱為“萬寂庵”。

現在我們到了盡覽亭,在這裏我們可以盡情觀賞整個會稽山脈的雄姿和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真可謂稽山鑑水,盡收眼底。

紹興的地勢是從西南向東北傾斜的,我們看南面連綿不斷的山峯就是浙東的會稽山,温潤的氣候,葱蘢的草木,一年四季給人以青翠、淡雅的感覺。紹興的歷史,可以説先是大禹治水到紹興,“會諸侯、計有功”,使紹興有了第一個地名——會稽。後來出了個越王勾踐,吳越相爭,越國敗給吳國,但越王明大義,採納了范蠡大夫的建議,為保越民的安全,從長計議,忍辱求和,從這會稽山中走出到吳國作人質三年,歷盡幹辛萬苦。回越國以後,又採用范蠡建設新都的高見,越國都城一改過去狀態,從原會稽山的深處而進入平原,成了現在的紹興城。各位團友,請往下看,這是一條通往宋六陵景區的水道,古代稱御河。在這南面的山中有南宋七位帝王的陵墓羣——攢宮。攢,就是臨時的意思。當時南宋的都城叫臨安,也有臨時的意思,意在收復中原後重回河南。但最終南宋復國無望,攢宮由此也化為青冢。所以在歷代陵墓史上,南宋陵墓一直是一個空白。但南宋六陵作為江南最大的皇陵,它的旅遊開發價值,還是相當高的。

我們現在拾級而上,大約要登150個階梯,去吼山壽寧禪寺。大家可要一氣呵成,方見心誠則靈。

壽寧禪寺是南宋愛國大詩人陸游的二祖父陸傅於1120xx年所建,取名東山禪寺。當年陸游在佛祖前許願:“一統中原,佛裝金身”,遂改名壽寧禪寺,意為國家長治久安。壽寧禪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可惜在1941年,壽寧禪寺被日寇所毀,現寺為1996年重建。

由於陸游祖上的住處和墳墓全在吼山,所以陸游也經常從紹興鑑湖到吼山來祭祖和小住,後來,老年退隱吼山。

説起重修壽寧禪寺,有許多神祕的現象,也許是偶然的巧合:1996年移建時,當佛教界著名人士一錘定音,選中寺址,開始奠基,剛剛是下着中雨的天氣,霎時天空晴朗,並射出道道金光,直照基碑。還有,在寺院的開光吉日,萬里無雲、風和日麗,空氣清新暢快,上山朝聖的香客近兩萬人次,而吉日的前後兩天都是陰雨天氣。這種現象,真使當地鄉民輿論譁然。更令人稱奇的是,每當吼山山體以外呈現藍天白雲時,整座吼山、特別是在壽寧禪寺附近,卻經常有云氣升騰之象,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去,我們去遊覽剩水蕩和煙蘿洞景觀。在途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神仙浴池”和“神犬護山”等景觀。

這裏就是剩水蕩。“剩水”兩字出自張岱的詩句“誰雲鬼刻神鏤,竟是殘山剩水”而得名,這裏雖然是採石後的殘山剩水,卻如同是鬼刻神鏤。看水中獨立石筍,中流砥柱,刀劈斧砍一般的崖壁,所以,這裏有“小東湖”之稱。再看崖壁上的瀑簾,簡直是把人帶入了“秀水繞奇石,瀑前伴碧潭,青山花果茂,洞府幽又幻”的人間仙境。

這裏是煙蘿洞,這個洞是明朝吏部尚書陶大臨之子陶允宜命名的。陶允宜是紹興陶堰人,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員外郎。你們看,煙蘿洞由陡壁環抱而成,面積有7000多平方米,洞內小氣候獨特,冬暖夏涼,是休閒避暑的好去處,屬吼山的勝景之一。難怪當年陶允宜在這裏靜心讀書,專心寫作《鏡心堂稿》16部,是有他的道理的。這裏還有越王勾踐雕像,一洞天、龍涎水,也有茶室,大家可以遊憩、喝茶、聊天。

古人説“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是人生大樂趣。而吼山的一年四季都值得遊,值得樂,它會使你的人生得到充實。歡迎各位再次光臨吼山。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7

金坑梯田被譽為世界旅遊景觀一絕,恢弘磅礴的氣勢,雲霧繚繞的山顛,獨具特色的瑤寨,多姿多彩的風情,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這裏不僅是中外攝影家嚮往的攝影天堂,也是中外遊客休閒觀光的世界奇觀。綿延10多平方公里的金坑梯田又元朝時期,歷經幾百年風風雨雨,最近幾年才為世人所瞭解,並逐漸成為旅遊熱點

簡介

廣西桂林市龍勝縣和平鄉東北部的叢山峻嶺中,有一個叫金坑的地方,它方圓1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寨20餘個,人口5000多人,人均水田1畝左右,主要住着我國西南的少數民族——紅瑤(瑤族的一個分支)。金坑紅瑤的祖先是從湖南洞庭、五溪一帶遷徙而來,帶來了種植水稻的先進技術。如今大寨村學校門前的那個塊田就是紅瑤祖先最早開墾最早收割的地方,是金坑的始祖田-。

紅瑤自己沒有文字,本民族的歷史文化過去一直是以山歌形式用口頭流傳。紅瑤人勤勞勇敢、忠厚朴實、待客熱情。婦女更為心靈手巧,手工技藝以織花、挑花、蠟染、制絲著稱。紅瑤婦女喜愛穿紅色衣服,紅瑤因此得名。金坑梯田被譽為世界旅遊景觀一絕,恢弘磅礴的氣勢,雲霧繚繞的山顛,獨具特色的瑤寨,多姿多彩的風情,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這裏不僅是中外攝影家嚮往的攝影天堂,也是中外遊客休閒觀光的世界奇觀。綿延10多平方公里的金坑梯田開挖於元朝時期,歷經幾百年風風雨雨,最近幾年才為世人所瞭解,並逐漸成為旅遊熱點。

1994年5月中旬,桂林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社教部聯合組成了一個攝製組,進入金坑小寨國小,採訪拍攝了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電視記錄片,片名叫《龍脊》。

20xx年4月及6月,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兩度前往桂林龍脊,拍攝《美麗中國·濕地行》系列節目中的兩集《水孕龍脊》(20xx年8月16日播-)、《梯田人家》(20xx年9月9日播出)。

馮玉祥將軍的孫女美籍華人馮文真來過8次之多。馮文真在美國如今是個旅遊攝影家,她拍金坑的目的是想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發表一組圖片。1995年以前幾乎沒有來金坑的遊客,1996年後,則逐年有所發展。1999年,光是田頭寨就接待了六、七百人,還有一些外國人和港澳攝影家,到20xx年,田頭寨接待遊客已經突破千人大關。

三大特點

自然景觀和自然環境保護得好

金坑地理位置是坐落在越城嶺大山脈之中,四面高山阻隔,至今仍未通公路,經濟性質仍然是自產自給為主。龍勝最高峯福平包(海拔1916米)坐落在小寨屋後,在福平包海拔1500米以上仍然保持茂密的原始森林。這裏溪流眾多,水源充足,山上植被四季常青。山寨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吊角樓,錯落有序的山寨與大山融為一體,古樸清雅,畫意十足,來到金坑大有返璞歸真、迴歸自然之感。

景色秀麗、如詩如畫

金坑梯田整齊有序,線條豐富多彩,線條形狀以曲線為主,曲線賦於人們一種動態美,尤其是那些長長的曲線和波浪線,使人聯想到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飄落的綵帶。金坑梯田還有象形美,有些小山沿着山體的形狀修滿了一圈圈的梯田,像寶塔一樣,增強了田園造形美;有的梯田連片看像山鷹展翅;有的梯田如七星伴月,有的梯田就是典型的梯形圖形,還有花邊田等。金坑梯田比較有層次感,由於金坑地勢陡峭,梯田以帶狀形的較多,它的高低層次較多,遠近層次也很豐富。再就是金坑梯田有音樂般的美感,它體現在梯田的節奏與韻律感之中。

民風純補,民族和睦

如今走進瑤寨,還可以經常看到一些農民主動築路架橋,不計報酬。人們都敬愛老人,寨上如有紅白喜事,凡是同寨鰥寡老人無論親疏均請赴宴而不收禮物。路遇老人,更是長者先行。在日常生產活動中還保持着背工、幫工方式,即換工,如:哪家起房子勞力不夠,寨子上的人們都會主動來幫工,當你有困難需要別人來幫工時,大家也會主動來,這種換工方式,不用付報酬,只負責吃飯就行了。還有互借互助,物不亂取等良好民風均保持得十分完好。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古樸的民族舞蹈和保護完美的民族服飾,可聽到優美的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龍脊銅鼓舞、師公舞、打扁擔令人耳目一新,此外,還有古樸的民居,香醇味美的龍脊茶和龍脊辣椒,沁人心肺的“東方魔水”———龍脊水酒。

農曆六月初六是紅瑤最大的節日,也可叫曬衣節、粽粑節、半年節。過節那天,親朋好友、老庚同年都請回來過節,賓客滿座,很熱鬧。家家都包粽子,寨子要殺豬祭廟神,各户要殺鴨供田神,供田神的地方是固定的,插一塊石頭作神位,年年都是在那裏供,供品有鴨灑粽子香紙,用籃子裝着,主家戴着斗笠,拿着供品去供田神,路上逢人不打招呼,供罷用一根竹子掛上紙幡,插好在田神之位,收拾供品回到家,在門0上茅標,把門關上,以示禁入。主人急忙把鴨煮好,全家團聚吃鴨,必須一餐吃完,不給外人吃,連嫁出去之女,回來也不給吃,其意思是財氣不外流。瑤民説:供田就是祈求田神保佑,獲得豐收。解放後,供田神終止。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8

巢湖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是皖中旅遊勝地。境內有山、有水、有島、有泉、有洞。江濤、湖光、温泉、是巢湖“水景三絕”。長江流經市內182公里,江濤拍岸,氣勢磅礴;八百里巢湖波光帆影,景色萬千。五大精華景觀更是聞名遐邇。一是“一面寶境”--巢湖。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遼闊,沿湖山巒聳立,湖中孤島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二是“兩顆寶石”--姥山島、天門山島。兩島猶如兩顆寶石,分別鑲嵌於巢湖之中和長江北岸。三是“三串珍珠”--半湯、湯池、香泉三大温泉。四是“四塊翡翠”--太湖山、天井山、雞籠山、冶父山四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五是“五座龍宮”--王喬洞、紫薇洞、仙人洞、華陽洞、泊山洞。

巢湖市歷史悠久,文化薈萃。這裏是長江流域人類祖先"和縣猿人"、"銀屏猿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商湯放桀於南巢"、"伍子胥過昭關"、"霸王烏江自刎"的紀念地,是名人丁汝昌、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戴安瀾的故里,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人墨客給這裏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蹟和燦爛的詩文,與湖光山色相得溢彰,融匯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

巢湖市環湖襟江,是安徽省重點對外開放地區之一。它地處合肥、蕪湖、南京"金三角"腹地,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可以依託合、蕪、寧三個航空港和蕪湖外貿碼頭,直達世界各地。再加上區內縱橫交錯的鐵路公路網、遍及城鄉的電信廣播電視網,把當今巢湖與世界的距離拉得很近。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9

位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原為“中山博物院”,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樣式設計的宮殿式建築。外觀壯嚴宏偉,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精華所在。

博物院建築分為四層,正院的平面圖採梅花形,分成五個大廳。第一層分別是講演廳、辦公室、圖書館;第二層是展覽室、大廳及畫廊,用來展示書畫。四周共有八間展覽室,陳列銅器、瓷器、侯家莊基園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層則陳列書畫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及織繡等;第四層則為各種專題研究室。

故宮博物院收藏之富舉世公認,典藏品數量近70萬件。由於不斷接受捐贈與購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斷增多,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寶格琺琅器、文具、雕刻、織繡、繕本圖書及滿蒙檔案文獻,品類眾多且精緻。三樓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和二樓的瓷器最受遊客矚目。來台灣旅遊的遊客,大多都會到此一遊。

各位,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後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現在,我介紹一下故宮的後半部分,即“後寢”。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0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綠綠的草原,奔騰的駿馬,熱情的蒙古人,香噴噴的烤全羊……描寫內蒙古草原的作文

八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內蒙古的希拉穆仁大草原,一下車,就有一羣熱情的蒙古人唱着歌來迎接我們,而且最後一個下車的人,要喝三碗馬奶酒,這等好事當然讓一位大叔叔擁有啦!

一下車來,我就看見了一排排的蒙古包,有磚頭的,有像帳蓬布一樣的;有白色的,也有藍色的,很漂亮。我和幾個小朋友奔跑在青青的草原上,偶爾會看到星星點點的五彩斑斕的小野花,花色的小奶牛羣,三三兩兩的駿馬靠在一起,悠閒地吃着草兒,時不時地抬頭看看,用尾巴甩一甩,鳴叫一聲,遠遠看去,身上油光發亮,真想騎上去試一試。

終於要騎馬了。騎馬前,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心裏有一點恐慌、緊張和興奮,心想:“我會不會從馬背上摔下來呢?騎馬的感覺會是怎樣的呢?”上馬時,我緊緊地抓住扶手和馬繩,心中就好像有一塊大石頭在空中蕩啊蕩啊,心裏更加緊張了。但真正跑起來的時候,我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原來騎馬沒有什麼好恐慌的,不就是坐在馬背上,給馬倌們帶着跑嗎。當加快速度的時候,我感覺胃都要晃出來了,屁股顛得好疼啊,但是心裏感覺好爽啊。由於我在最前面,所以回頭看去,馬隊拉得長長的,叔叔們哈哈笑着,阿姨們哇哇叫着,小朋友們興奮地唱着,大家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多漂亮而又生動的馬隊啊!經過1個小時的馬程,我們到達終點,下馬後,我的腿腳很酸,心裏超爽,帶着戀戀不捨地心情結束了草原騎馬。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

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奉化溪口雪竇山,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叫我小晴就可以了。今天呢我想給大家一下溪口雪竇山的一些歷史,大家要認真聽哦!

“西安事變”後,蔣回溪口養傷,張學良將軍被幽禁在雪竇寺附近的中國旅行社9現在此處也已按原樣修建竣工。當年蔣對張學良活動範圍親自規定:東不出鎮海口,西不過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隨,去外地出動憲兵。還派了者秀才給張學畏講四書五經。張在心胸積鬱之餘,打靶、鳴炮、種花植樹,在雪竇山的水澗巖栽了紫玉蘭、法國梧桐,在雪竇寺栽了四株柄木,成長後僅存的兩株,當地人士奉贈雅號為“將軍摘”。

無獨有偶,雪竇寺前山門右側有高澇橋(現改名龍珠橋)橋畔有一古鬆,據説明隆慶五年(1571年)奉化縣官要將樹砍掉,翰林戴詢曾作詩要求留下,因此,本地人稱這株古鬆是“翰林松”。“將軍捕”與“翰林松”,雖屬古今不同時期不同境遇,然而都值得人們傳頌。

為了使各位更好地瞭解當年西安事變及張學良將軍的有關業績,下面我們去參觀中旅社。中旅社位於雪竇寺西側,有建築面積438平方米,1934年6月建成開業,屬上海中旅社管轄。內設客房六間。餐廳一個,旅遊旺季還在雪竇寺廂房設行軍牀100張,接待旅客。1937年1月,房子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包用,稱“張學良先生招待所”,張學良和他的副官、護士,以及軍統特務隊長同住在這裏,另有30餘名特務隊員和一連憲兵駐紮在雪竇寺,進行監視。張學良在這裏度過了八九個月的幽禁歲月。此年中秋,木結構廚房起火,房子全部焚燬,張學良在雪竇寺小住幾天之後,即被遷往安徽黃山。1987年5月,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1988年竣工對外開放,並陳列了張學良的業績和照片。

各位遊客,請大家留意雪竇寺前有一處含珠林。這裏有個傳説,在這籲陌間,有圓阜如珠,蒼松參天,稱為含珠林。四周羣峯環抱,鳥瞅恰似九龍搶珠。林中原有茅亭一座,名含珠亭,1941年被日軍燒燬。相傳含珠林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墓地。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黃巢外甥林言投降朝廷,黃巢兵敗退至山東泰山狼虎谷被擒。林言不忍殺孃舅,乃殺一與巢貌似者代,巢逃出為僧。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張奎義為西京留守,識黃巢於羣僧中,後住四明雪竇山,即雪竇禪師是也。”後人《詠黃巢墓》詩:“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即指此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去參觀遊覽“隱潭三瀑”。位於雪竇寺西北約1.5公里,東吞、班溪兩鄉交界處。澗水從東喬村下流,形成三級瀑布,即上隱潭、中隱潭、下隱潭。上隱潭以幽險見長,中隱潭以清秀取勝,下隱潭則秀奇雙絕。

上隱潭,位於東喬車站西南角,從崖上通向深潭石階216級,陡壁深塑9青苔斑班,蒼松挺立石隙。澗底碧水深潭,南有水泥平橋,瀑布循崖傾落,高約49餘米,呈條線狀,鏗然有聲。憑欄仰望,水沫濺衣,涼氣沁心。潭北崖原有龍王廟,相傳北宋皇桔年間(1049年至1054年),朝廷遺使至此投金龍玉簡於潭中,祈雨抗旱,故昔日稱此處為龍潭。現建有小型水力發電站。

中隱潭,自上隱潭下行約500餘米處,濃蔭覆澗,澗有巨石橫卧,瀑布從巨巖俯衝而下,呈橫幅狀,水沫隨風飛濺,似霧如雨,富有溪谷野趣。

下隱潭,從中隱潭沿小徑下行約500米處。有巨石,寬9至12米,旁石筍,高20至24米,人稱石筍峯。峯底中空,一半覆蓋潭上,猶水上廣廈,瀑布橫傾潭處,仰視如彩雲橫空,絢麗多彩。集峯、洞、潭、澗於一境,風景獨秀。胡行之《下隱潭》詩:“百尺銀濤掛石飛,蒼崖翠壁紫巖扉。四時不息雷鳴耳,六月寒生潭上衣。”現因欄壩建小水電站,景色道損。

各位遊客,徐鬼巖瀑布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徐鬼巖在雷竇寺西北7.5公里,東番鄉直蠶村附近,重巖峭壁,巖頂海拔476米,瀑布落差242米。崖口一巨石外突,傳説仙人騎鬼徐徐昇天,故名。遠望巨石,酷似石猴倚天而鞠,故又稱鞠猴巖。宋寶慶《四明志》載,絕壁鑿有“鞠猴巖”三大字,可能唐人所刻。‘今新刻“徐鬼濺雪”四大字。巖邊草木叢生,崖頂澗闊,有洞橋o:澗水澄白,源自躊躇嶺,過谷穿林,至此湍急奔突,循崖而瀉,大雨後聲若雷理,震撼山谷。臨崖俯視,萬丈深淵,JL、寒股慄。崖下白霧蒸騰,飛珠舞玉,底下有潭,樹枝拍擊水面,雄奇壯觀。宋代奉化人王時會詩云:“一片懸崖勢插天,昔人曾道此登仙;鬼飛赤局凌雲漢,鶴載瑤望度紫煙”。本世紀三十年代,從崖頂至崖下築有山徑。六十年代後,電影《難忘的戰鬥》人曙光》等曾在此拍攝外景。1991年政府撥款新築曲徑卵石路、扶欄杆、建亭子、接待樓、步雲梯等。

各位遊客,我們如有時間還可以去遊覽亭下湖景點。亭下湖位於刻溪上游,雪竇山南緣,距溪口鎮6公里。是一個羣山環抱的大型人工湖。巍銻大壩雄居於八曲高吞和亭下村之間,湖面面積5.9平方公里,蓄水量達1.53億立方米,六倍於杭州西湖。

亭下湖自然風光絢麗,奇峯幽谷,山嵐水色組成了諸多各具異情逸趣的湖山景觀。同時空氣清新,水質特優,魚產水果,山林資源豐富。大壩於1983年竣工,湖岸線隨山婉蜒盤曲,全長20公里。湖內景點正在開發之中,遊客可以泛舟湖上,也可垂釣、野炊、露宿,主要景點有平湖高壩、晦溪九曲、鮑魚卧波、金龜探水、芳島春蔭絕刁廣。

各位遊客,溪口雪竇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早在漢代這裏已有“海上蓬萊”之譽了,晉人曾作賦“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象”。雷竇山海拔200至900米不等,是四明山的東脈,也是風景區的核心,區內景點繁多,今天我們遊覽了主要景點,我想,隨着經濟的日益繁榮,祖國統一大業形勢所趨,溪口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秀美的景色,將更為海內外所矚目,溪口的明天也將更美好的。我想大家一定會再次來溪口觀光旅遊的,到時我們一定會熱烈歡迎的,謝謝大家。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2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裏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0xx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着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裏文風鼎盛,古蹟遍佈,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羣更為經典,這裏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佈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着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説。

這裏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温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裏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裏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衝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裏有“無婺不成徽”之説,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説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佈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着飛檐翹角的民居,這裏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裏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3

偽滿皇宮位於長春市東北角的光復路上,佔地面積12公頃,是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宮殿,他在從1932年到1945年間曾在這裏居住。偽滿皇宮的主體建築是一組黃色琉璃瓦覆頂的二層小樓,包括勤民樓、輯熙樓和同德殿,這三座小樓風格獨特,是中西式相結合的格局。偽皇宮可分為進行政治活動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內廷兩部分,現分別闢為偽滿皇宮陳列館和偽滿帝宮陳列館。外廷(皇宮)是溥儀處理政務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勤民樓是溥儀辦公的地方。

此外還有花園、假山、養魚池、游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球場、跑馬場以及書畫庫等其他附屬場所。內廷(帝宮)是溥儀及其家屬日常生活的區域,其中輯熙樓是溥儀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處;同德殿是“福貴人”的居所,另外還設有一些娛樂設施。如今,帝宮的一部分已闢為吉林省博物館,展出高句麗、渤海、遼、金等在東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偽滿皇宮博物院是建立在偽滿皇宮舊址上的宮廷遺址型博物館。以偽滿時期的文物、文獻、圖片資料為主要收藏對象,以日本侵佔我國東北歷史、偽滿洲國史、偽滿宮廷史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偽滿洲國皇宮舊址為載體,以陳列展覽為手段,通過舉辦《偽滿皇宮原狀陳列》、《從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揭露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惡以及以溥儀為首的偽滿傀儡政權賣國求榮、效忠日本、甘當兒皇帝、奴役殘害東北人民的罪行;展示溥儀及其“後”“妃”被扭曲的宮廷生活。對廣大羣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進而達到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

主要收藏對象,以日本侵佔我國東北歷史、偽滿洲國史、偽滿宮廷史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偽滿洲國皇宮舊址為載體,以陳列展覽為手段,通過舉辦《偽滿皇宮原狀陳列》、《從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揭露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惡以及以溥儀為首的偽滿傀儡政權賣國求榮、效忠日本、甘當兒皇帝、奴役殘害東北人民的罪行;展示溥儀及其“後”“妃”被扭曲的宮廷生活。對廣大羣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進而達到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偽滿皇宮博物院成立於1962年,後與吉林省博物館合屬辦公,1982年恢復建制,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接待觀眾,原館名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20xx年劃歸長春市政府屬地管理,20xx年2月18日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

現保護範圍13.7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4.7萬平方米;現有員工161名,院藏文物近兩萬件。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觀眾近500萬人次,並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美麗的北國春城—長春市東北隅,有一處與現代建築迥然不同的建築羣,它就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遺址,佔地面積13.7萬平方米。其中宮廷主體部分即核心保護區為4.6萬平方米,其餘為附屬部分。偽滿皇宮是我國至今所保存較完整的宮廷遺址之一,在歷史淵源上與瀋陽故宮、北京故宮有着祕不可分的聯繫。偽滿皇宮本身的性質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代君主----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宮廷遺址,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炮製偽滿洲國並進行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偽滿皇宮歷史背景的複雜性、文化內涵的多重性,決定了其性質的獨特性,以及文化資源的稀缺性、世界性和獨有性。偽滿皇宮現已開放展出各類原狀陳列和專題展覽20多個,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海內外觀眾前來參觀,收到了極好的社會反響,也給人留下不盡的遐思和啟迪。您到過美麗的北國春城長春嗎?您瞭解溥儀和偽滿皇宮嗎?不參觀偽滿皇宮博物院將是您人生的終身遺憾!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4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20xx年曆史。天梯山山峯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

北魏、隋、唐、西夏期間均有擴建,至明、清時期已成為喇嘛教寺院。由於天梯山石窟地質結構鬆軟,在歷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僅1920xx年涼州大地震,就震毀洞窟10餘處。1959年9月,因修建黃羊水庫,窟址處水庫淹沒區,部分造像、壁畫搬遷至甘肅省博物館,北魏、隋唐時期的藏文經卷、絹畫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現在天梯山石窟僅存3層,大小洞窟17處。最大的洞窟殘高30米,寬19米,深6米。窟內有釋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寬10米,大佛左右兩旁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和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造形生動,神態威嚴,形象各異。

窟內南北兩壁上繪有大幅壁畫。南壁為雲紋青龍,中部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馱有熠熠發光的經卷,下部是猛虎和樹木花卉。北壁上部繪有青龍,中部繪有白馬、墨虎、菩提樹,馬背上經卷閃閃發光,下部繪有牡丹花卉。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豔麗,氣勢磅礴,形象逼真。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的代表。石窟建成後,世人仿此陸續開鑿了金塔寺、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20xx年,天梯山石窟被公佈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景區內建有天梯山莊和石窟文物陳列館。

介紹甘肅景點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靈山勝境。靈山勝境是以佛教文化為背景的主題園區,以傳承歷史、彰顯時代的特色,將傳統的佛教文化與科技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旅遊文化景觀。

隨着靈山三期開園,靈山勝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寶的格局,“佛”是展現了佛祖四相成道的過程:出生、降魔、説法、涅盤;“法”代表佛法,是佛教中的精髓,以靈山梵宮、五印壇城、梵宮廣場等景觀展現。“僧”是以靈山禪修中心、慈恩寶塔、靈山佛學院等禪修為代表;整個景區以靈山大佛的“大”、九龍灌浴的“奇”、靈山梵宮的“特”構成了三大奇觀。

剛剛我們瞭解了佛的一生,現在看到的就是佛法的展現,有金色梵宮、紅色壇城、綠色廣場、藍色聖海。靈山梵宮是靈山勝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築,因世界級佛教盛會應運而生。站在世界的高度,靈山梵宮不僅是一座全新地標式的會址建築,更以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美輪美奐的建築形態、品類繁多的藝術瑰寶以及感觸心靈的全新體驗帶給人們太多的感歎與震撼。走近她,以一種始終仰視的姿態。

站在梵宮廣場,佛教三大語系的漢傳、南傳、藏傳的特色建築鮮豔奪目。在梵宮的正南面,與梵宮遙相呼應的建築就是“五印壇城”。壇城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藏傳佛教風格的建築,“五印”代表五方五佛,也代表佛的五種手印相,分別為:施無畏印、與願印、説法印、觸地印、定印。壇城代表佛的世界,我們在這建造五印壇城就是讓大家感覺到佛的完美世界,登上壇城大家可以根據地面所畫的標誌繞着壇城走一圈,代表對佛的尊敬。

東南面是南傳佛教中代表建築---曼飛龍塔。屹立於曼飛龍塔基座上的主塔與子塔的整體造型,都是多層葫蘆相壘形成的圓錐形體。 主塔居於塔基中央,8座小塔分佈在主塔周圍,形成八角之狀。8座子塔的基座都有屋宇狀拱門佛龕,佛龕宇沿有許多浮雕,人字形檐邊上有許多裝飾物,塔脊頂有一裝飾小塔,龕內供有佛像。小塔中部主葫蘆體上端是個蓮花座,蓮花座上又是一個長嘴葫蘆體,極頂是一根穿着3個鋁環罩的風鈴杆。主塔下部是形似大葫蘆底的圓形台階,層層相疊,漸上漸小,形成一圓葫蘆細腰,其上託着一隻兩台寶葫蘆。 塔身以白色為基色,顯示出多層立體感,造型美觀,玲瓏精緻。

在壇城四周一圈的水面是香水海,這是根據佛經上記載大千世界中其中的一海,大千世界有九山八海,中間的為須彌山,香水海是中間的海,據佛經記載是注滿香水的海,也代表佛教中的八功德水,正所謂“太湖三萬六千頃,八功德水繞靈山,如來百福莊嚴相,無量光明照世間”。

梵宮廣場面積16000平方米,正前方金色的建築就是靈山梵宮,作為靈山勝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築,整座梵宮共有三層,呈退台式佈局,面寬150米,進深約180米,總建築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建築外觀以華藏塔風格為主,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及傳統佛教建築元素,集成了世界佛教三大語系的建築精華,莊嚴神聖,雄偉壯觀。頂部依次錯落的五座巨大的蓮花聖塔,是整個梵宮建築的精神象徵,其造型以敦煌壁畫中的“華塔”為原型,並以現代建築材料和意象造型手法傳達着佛教經典中“五智”的意理,五智代表佛教中五方五佛,以毗盧遮那佛為首的五尊佛來闡釋佛的功德。中心最高的佛塔代表最高境界的毗盧遮那佛”

(法身佛),以右至左分別是東方藥佛(發菩提心之德)、南方寶生佛(修行之德)、西方阿彌陀佛(成菩提之德)、北方不空成就佛(入涅盤之德)。至高可達60餘米高的華塔高聳雲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生輝,意念流轉間,佛教經典《華嚴經》中描繪的“蓮花藏世界”的意境和氣息迎面而來,這依山而建的梵宮,更給人一種矗立山巔般的壯觀與神聖之感。

走進靈山梵宮,首先是彰顯修行功德、表達美好理想的“三德門”。根據佛經記載三德(智德、斷德、恩德)是讚揚佛的功德,形容佛具有無上智慧、能夠破除一切煩惱,救濟一切眾生的高尚品德。在“三德門”邊的兩側,是“福”、“慧”門,祝福福慧雙增。

帶着神聖走進梵宮,震撼才剛剛開始。從門廳進入,經廊廳、主塔廳直至聖壇,一幅展示千年佛教文化的立體畫卷徐徐鋪展開來,每走一步都是開闊,每看一眼都是驚奇,每觀一景都是感觸。進入梵宮,我們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及精妙的藝術創造,裏面彙集了當代知名藝術家和工藝大師的佛教藝術品,涉及繪畫、雕塑、書法、木雕、銅雕、景泰藍、金銀器等,梵宮內部主要由門廳、廊廳、塔廳、聖壇幾部分組成,主要特點是美侖美奐、氣勢磅礴、神聖震撼。

來到門廳,站在兩層的門廳中央,門廳採用大量精品漢白玉雕琢而成,抬頭仰望一面十餘米長的刻漆貼真金《心經》書法壁畫懸掛在門廳南立面的牆上,這是唐玄奘當年奉旨翻譯的,是佛經中最短的一部經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是根據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在揚州大明寺石碑篆書拓本與精湛的刻漆技藝揉為一體的作品,來不及細細體味,清淨之意早已油然而生。 它採用了揚州漆器中的刻漆貼真金工藝,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刻、鏟、批、作、貼、撒等六大程序,首先在製作好的漆坯件上,運用各種刀具刻成各類畫面,然後根據畫面要求填選所需色彩,採用貼金箔、撒螺屑等裝飾手法使其成為精美的藝術品。而每項程序都延續了傳統的手工製作技藝,自有其細緻精妙之處。它耐水、耐熱、耐磨,光澤度好,在靈山梵宮內將給大家展現多處這樣精美的漆器工藝作品。在門廳的頂部還有四個藻井,藻井是覆鬥形的窟頂裝飾,中心向上凸起,四面為斜坡,成為下大頂小的倒置鬥形。一般藻井處於石窟內中央頂部,使石窟窟頂顯有高遠深邃的感覺。這四個藻井採用的是傳統的東陽木雕工藝,選料為楠木,在整個三期靈山梵宮的內部裝飾中運用了大量的楠木進行了東陽木雕的展現。

我們現在進入輝煌的佛教文化藝術長廊——廊廳,近百米長的廊廳為拱頂結構,兩側高大雄偉、雕刻精美的廊柱,向上看,廊廳藻井色彩變幻,在東陽木雕構建的捲棚間高懸的仕女飛天容貌秀麗,體態豐盈、飛袖飄逸,或彈琵琶、或吹玉簫,或捧香花,栩栩如生似攜彩雲飛之慾出,思緒也隨之翩躚。在它的兩側牆面上,大家可以看到十二幅具有史詩意義的大型油畫,以時間為序列,以佛教的傳播、交流和當代佛教發展為主題,從鹿野苑“初轉”、“靈山説法”的佛教思想體系的形成與完善開始,到佛教傳入中國的東傳、西求的傳播發展進程,再到近現代中國佛教中興、傳播、發展的概貌以及向歐美等西方國家傳播的史實,一幅幅氣勢磅礴、莊嚴明朗的巨幅油畫,清晰生動地展現了中國乃至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壯闊場景,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心靈震撼力。這組大型油畫組圖,它由眾多着名文化研究專家、着名畫家聯合組成的創作團隊歷經兩年的艱辛付出後完成。畫布寬3米、高6.82米,分為四大板塊,每個板塊由3幅作品組成,每幅作品獨立成篇。前廊廳分別是六幅油畫:

第一幅 初轉圖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首次講法,為曾經伴隨他六年苦行的五位侍者宣説“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真理,併為他們剃度出家,建立了第一個僧團。從此,佛、法、僧三寶具足,佛教初始形成。

第二幅 阿育王傳播佛教圖

公元前4—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大力扶持並傳播佛教,使佛教迅速傳播到印度次大陸大部分地區以及周圍一些國家和地區,佛教由此成為橫跨歐、亞、非的世界性宗教。

第三幅 印度大乘佛教圖

約在公元2—3世紀之間,被稱為“第二釋迦”的龍樹菩薩,以及之後的無着、世親等着名思想家,他們解經立論,各成體系,推動了佛教大乘思想的發展和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四幅 佛教東傳圖。

根據《魏略》等書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經由中國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漢明帝曾經夜夢“金人”,並於公元68年建立洛陽白馬寺供養從西域請得的佛像、經卷、高僧。

第五幅 西行求法圖。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東傳西行者就絡繹不絕。他們在求學的同時,也將中國的文化傳播到當地,促進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異花授粉,斑斕多彩。其中,朱士行、法顯、玄奘、義淨等高僧的動人故事和豐功偉績,傳頌至今。

第六幅 八宗祖師圖

隋唐時期,中國佛教相繼創立了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禪宗、密宗、律宗、淨土宗等八大宗派,各有思想傳承,富有時代精神,推動了中國佛教與文化的繁榮。其中,禪宗是最富中國文化個性而且影響深遠的,禪淨融合成為當今中國佛教的特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ansu/kjpg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