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甘肅導遊詞 >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9篇)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9篇)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

西千佛洞開鑿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處的黨河河岸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因而也成為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敦煌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為黨河,河牀北岸為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牀北岸陡崖上。這裏的陡崖深壑上有濃廕庇天,崖下灘地紅柳叢生,古木參天,涓涓小溪流過,環境清幽。西千佛洞開窟年代無從稽考。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西千佛洞現存石窟16個(窟、龕22個),其中1-3窟為唐窟,4-8窟為魏窟,16窟為晚唐窟,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畫也剝蝕不清,時代難以確認。一般認為洞窟屬北魏至宋代所鑿。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説法圖、佛涅盤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鬥聖變)故事,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與莫高窟經歷了類似的盛衰歷程,受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藝術寶庫損失慘重。近年來,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繕了洞窟,使面臨崩塌的崖體和洞窟恢復了整體性和穩定性,崖體迴廊保證了遊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有10個洞窟開放,成為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2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於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實河)畔,現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分佈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存彩塑多為後代重修或重塑。

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內容、藝術風格以及彩塑、壁畫的製作等方面,都與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聯繫或相同之處,但在許多方面又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並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現存最早的洞窟,建於初唐的17、28、39窟,雖然都是中心柱窟,但與莫高窟北魏時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顯的不同。

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與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盡相同,顯示了榆林窟初創時期的個性特徵。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個顯密結合的大乘淨土窟、壁畫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藝精湛、藝術手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時期洞窟中尚無可以與之相比的作品。榆林窟西夏、元時期的洞窟尤為精彩。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觀音手中所持物件多達140件,其中有冶鐵、釀酒、鏟、鋸、雙尾船等,還首次出現了拉絃樂器的鼻祖胡琴。文殊、普賢經變中的山水畫一改以往背境裝飾的陪襯作用而具有了明顯的獨立性、畫面所氣勢磅礴、意境深遠,是十分罕見的古代山水壁畫精品。西夏第2窟的水月觀音線描精緻、設色富麗、意境高雅,令人賞心悦目、遐思神往。

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羅和多種度母、觀音、文殊、普賢均以外來技法繪製、造型嚴謹,準確,色彩對比強烈、氣氛神祕。特別是榆林窟和所屬的東千佛明顯繪製的6幅玄奘取經圖,十分珍貴。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時期的供養人畫像和裝飾圖案也有十分明顯的民族特徵。裝飾圖案除流行的花草、鳥獸、幾何型外,還有以"天""王"等字變化成的圖案,極富創意。

總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體系。特別是五代以後,莫高窟藝術呈顯出明顯的衰落趨勢,而榆林窟無論從內容、繪畫風格,還是藝術水準方面,都顯示出其時代特徵和獨到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加充實了這座寶庫的內涵。

1961年,榆林窟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轄。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3

萬里長城——嘉峪關:“萬里長城——嘉峪關”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也是長城沿線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為壯觀的古代軍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美譽。

古老長城的丰姿:登上雄偉的嘉峪關,領略古老長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關”的雄、壯、奇、美。關上,光化樓、柔遠樓、嘉峪關樓,三樓聳峙,雄偉壯觀;關內,遊擊府肅穆典雅,陳列栩栩如生,文昌閣、戲台、關帝廟雕樑畫棟,飛檐凌空,城垣佈局精巧合理;關外,瀚海空寂,長風獵獵,千年古道清晰可辨;關下,九眼神泉,碧波盪漾,景色宜人。極目遠望,西面是廣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連雪山,東面是優美靚麗的嘉峪關市區。

雄壯非凡 :廣闊的關城,橫卧戈壁灘上,兩側城牆與山相連。巍峨硃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着祁連山如玉的雪峯,美麗如畫。登城樓遠望,萬里長城似龍遊於戈壁灘瀚海間,天晴之日,或可見海市蜃樓。城下戈壁灘上駱駝隊的渾厚的悠揚的鈴聲,使人想起古代“絲稠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令人神馳!清代林則徐因禁煙獲罪,被貶新疆,路經嘉峪關,見這關如此雄偉,有詩讚道:“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極言這關的威嚴和雄偉壯麗。又云:“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指出這關真乃“雄關”。

古稱討賴河墩,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它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長城就是從這裏起步,宛若巨龍,穿戈壁過沙漠,翻山越嶺,蜿蜒東行直達遼東。長城第一墩北距關城7.5公里,墩台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

明代,嘉峪關管轄着“腹裏、沿邊、境外墩台三十九座”。關內墩台林立,縱橫交織,相互瞭望,互通情報。長城第一墩,是關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擔負着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信息的任務。設有塢、驛馬、驛駝、食宿、積薪等物,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守兵。長城第一墩是嘉峪關軍事防務的重要據點,這裏曾經伴隨着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演繹過許多神奇的故事,詩曰:長城第一墩“清流討賴臨危壁,大嶺祁連斷戰氛。鎧甲冰河聞拆鬥,旌旗旭日舞鵬鯤”。

長城第一墩景區自然景緻壯觀,極目南眺,山峯終年潔白,襯映着藍色天空,更是清新如畫。景區面積3.22平方公里,包括長城第一墩、觀景平台、地下谷服務區、討賴河滑索、天險吊橋、“醉卧沙場”雕塑羣等遊覽區。

懸壁長城是嘉峪關西長城的一部分,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此段長城從關城東閘門邊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長7.5公里。山上長城750米,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有“西部八達嶺”之稱。

懸壁長城景區內長城蜿蜒於黑山之巔,陡峭險峻,委曲迴旋。張騫、霍去病、玄奘、馬可·波羅這些或是和平使者,或是開疆拓野的將軍,都曾在這裏駐足。刻鑿於黑山崖壁之上的古代史書“巖畫”是人類文明的印跡,藴含的是一種永恆的古老與神奇。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今天我將帶你們參觀敦煌莫高窟。

歡迎大家來這裏參觀,你們需要注意的是:一、不準刻字,二、不準拍照,三、不準隨地亂扔垃圾。

你們看,那就是我們的敦煌莫高窟,它於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傳説它是一位名叫樂尊的僧人建造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歷史了。在公元366年,樂尊東行至此,在一天傍晚,樂尊從三危山望向對面的鳴沙山,看到鳴沙山金光萬丈,便覺得這是佛祖給他的暗示,這裏是修行的最佳地方。於是他在這裏鑿出了第一口洞窟,從此苦心修行。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擴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紅色九層建築,是第96窟,裏面的彌勒佛像又稱“北大像”,佛像高達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彌勒佛像,也是中國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們看,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雖然敦煌莫高窟被稱為千佛洞,但其實它只有492個洞。洞窟中第17窟是著名的藏經洞,它是在1920xx年由一個叫王圓籙的道士發現的。可是後來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來到了莫高窟,連騙帶搶奪走了許多經書,至今還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

你們看,這就是那幅有名的壁畫——第257窟的《九色鹿 》。關於九色鹿,還有一個傳説故事:從前,有一隻九色鹿在恆河中救了一個人,九色鹿告訴他説:“你一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訴其他人。”那人答應了,可他不守諾言,還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訴了國王,國王帶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後來從九色鹿那裏知道了實情。那人最終遭到了報應,身上長滿了毒瘡,痛苦地死去了。其實九色鹿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前世,這也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本生故事畫。像這樣的佛教故事畫,莫高窟還有很多很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卧佛,長達16米,眼睛微閉,好像進入了夢鄉。

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的驕傲。

今天的參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5

鳴沙山又稱神沙山、沙角山。它位於甘肅省敦煌城南7公里處,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東西綿延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達數十米。

整個山體由紅、黃、綠、黑、白米粒狀沙粒堆積而成, 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輕風吹拂時,又似管絃絲竹,因而得名為鳴沙山。鳴沙山有二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對於鳴沙山的鳴響之謎,古人難以理解,只好用傳説故事來解釋。如今進入科學發達的現代,人們對此謎進行科學的探究和推測,對於鳴沙山的鳴響之謎主要有三種解釋:

一為靜電發聲。鳴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風力的推動下向下流瀉,含有石英晶體的沙粒互相摩擦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即發出聲響,響聲彙集,聲大如雷。

二為摩擦發聲。天氣炎熱時,沙粒特別乾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發出爆裂聲,眾聲匯合一起便轟轟隆隆地鳴響。

三為共鳴放大。沙山羣峯之間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鳴箱。流沙下瀉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放電聲引起共振,經過天然共鳴箱的共鳴,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迴響聲。

鳴沙山現在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遊客在這裏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騎駱駝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牽引傘、滑翔傘,進行沙浴、沙療,情趣盎然。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6

宕昌縣位於甘肅省隴南地區西北部,總面積3331平方公里,全縣轄6鎮19鄉,總人口29萬。宕昌地處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地段,境內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山青水秀,物產眾多,是一片亟待開發的寶地。

宕昌人文薈萃,景觀奇特。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裏就有人類繁衍;三國時,鄧艾伐蜀過境;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20xx年),羌人始建宕昌國。1935年至1936年,紅軍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先後兩次經過境內哈達鋪,並作出了到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決策,哈達鋪被譽為紅軍長征的“加油站”。哈達鋪長征紀念館現已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宕昌境內地形特殊,表現各異,既具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秀麗,特別是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景點繁多,風光奇特,被稱為“小九寨溝”,是有名的旅遊勝地。古老的宕昌國遺址、險峻的三國古棧道、聞名全國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風景如畫的官鵝溝自然風光,加上獨特的風俗民情、多彩的民間藝術,使人文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宕昌物華天寶,資源豐富。一是生物資源富集。境內有I77萬畝森林,125萬畝草場,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發展畜牧養殖得大獨厚。中藥材種類達692種,其中當歸、黨蔘、大黃、紅芪、柴胡、黃芪等名貴藥材種植達10萬畝,年產量6000萬公斤以上,素有“千年藥鄉”的美譽。著名的八馬犛牛肉、車拉高山羊、松花蛋、羊肚菌、刺龍芽、野生蕨菜、高澱粉洋芋、大紅袍花椒、大白蠶豆等農特產品量大質優,是天然的綠色食品。二是礦產資源儲量大。境內已發現金屬礦和非金屬礦16種,尤其是鉛、鋅、金、銅、銻儲量大,為優勢礦種。三是水力資源開發潛力大。境內有白龍江、岷江等大小河流10多條,水能理論藴藏量26.29萬千瓦,現已開發4129千瓦,佔可開發量的6.3%。四是基礎設施條件良好。國道212線縱貫全境,縣城距省會蘭州330公里,距隴西縣城200公里,可直達天水、成都等大中城市。省道直通周邊各縣,縣鄉道路四通八達。通訊設施完善,電力供應充足,專業農貿市場遍及城鄉。

宕昌是一個資源富縣,也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貧困山區,更是一處發展潛力巨大的開發熱土。宕昌目前雖然比較貧困,但這只是現狀,並不是未來。隨着時代的發展,宕昌這塊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熱土,定會成為外界客商投資生財、謀求發展的理想家園。開放的宕昌將以物產豐饒之優勢、能源通訊完善之地利、改革開放之天時、優惠互利之政策,竭誠歡迎海內外朋友來投資興業,與宕昌人民一道共創輝煌,共享收穫。

歷史地理

宕昌縣屬長江流域,位於甘肅南部、隴南地區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岷山山系與西秦嶺延伸部分的交錯地帶,全縣總面積3331平方公里,有耕地45萬畝,其中山地40萬畝,川地5萬畝,人均耕地1.6畝,有林地127萬畝,草山125萬畝,荒山荒坡200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9.7%。全縣轄1區6鎮25鄉,334個行政村。有兩個藏族鄉,總人口28.62萬人 ,其中農業人口27.21萬人。

宕昌歷史較為悠久,但建縣比較遲,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裏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為羌族居地。三國時鄧艾伐蜀過境,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20xx年),羌族首領樑勤建立宕昌國,直到公元566年被北周所滅,歷時259年。隋初為宕州,唐天寶元年改為懷道郡,“安史之亂”後陷於吐蕃,北宋時收復置宕州。明清時由土司統治,長達561年。1935年和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先後兩次經過我縣哈達鋪,在哈達鋪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動,黨中央在哈達鋪召開了重要會議,整編了紅軍,建立了地方武裝,作出到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決策。紅軍在宕昌境內建立了四十六個蘇維埃政權,3000多名宕昌兒女參加了紅軍,紅軍走後留下的隴南地下黨組織,領導隴南人民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哈達鋪不僅是紅軍去陝北的決策地和中國革命的轉折點,而且是紅軍長征的加油站。現在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9年解放後,成立西固縣,縣址在舟曲,屬武都專區。1954年6月,西固縣址遷至宕昌,11月更名為宕昌縣,由岷縣、舟曲、武都三縣邊緣地帶組合而成為一個新縣。1958年4月劃歸天水專區;12月與岷縣合併,劃歸定西專區。1961年恢復宕昌縣建制,劃歸武都地區;1985年,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

宕昌地形地貌複雜,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具有亞熱帶、温帶、寒帶三種氣候,縣境海拔在1138—4154米之間,平均海拔2300米,縣城海拔1748米,年均氣温9.3℃,年均日照2085小時,降水量630.7毫米,無霜期181天。境內西北高東南低,山大溝深,海拔相對差大,地形分為山地、丘陵、河谷三大單元,氣候垂直分佈明顯,地域性差異大,天地相對不合。光熱氣候資源好的河谷地區氣候温暖,農作物可一年兩熟,但階地狹窄,河谷不寬,河流急劇下切,小規模巖漿活動頻繁,泥石流、滑坡經常發生,水土流失嚴重,生產生活環境惡劣。土地資源較好的西北部丘陵和高山地區屬寒温帶,光熱水資源嚴重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與全國相比,僅次於青藏高原,且冰雹等自然災害連年發生。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7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麥積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導遊小潘,希望我們一行遊覽快樂。

麥積山地處甘肅天水東南約50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峯。景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在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難度之大,智慧之高,這在我國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見的。下來,咱們就去看一看吧。

進了景區,大家現在看麥積山像什麼呢?對,像一個麥垛。麥積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這裏薈萃着後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餘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佈在194個洞窟裏,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被譽為我國四大石窟。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於絢麗的壁畫,雲崗、龍門著名於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於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讚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曆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大家步入棧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擁擠。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憑崖而鑿的一組雕刻造像。中間一座佛,高達15米,左右兩尊菩薩侍立,喜笑顏開,迎送來往遊客。這也是麥積山最大的佛像。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壯麗的4號窟上七佛閣。7間佛龕裏有42尊菩薩塑像,神態莊嚴可親,華美而不俗。

現在大家來到西崖石窟,這裏以133號和127號石窟為最大。133號碑洞,是麥積山最特殊的一個洞窟。洞中不僅有許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塊石碑,有幾塊碑面密列賢動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稱“萬佛堂”。其中10號、11號、16號為眾碑之精華。127號窟更為精彩,這座雕像,不要説在麥積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藝術中,都是稀有珍品。

麥積山的主景區我們先觀賞到這裏,再次感謝大家對小潘工作的支持!歡迎大家再次光臨甘肅、光臨麥積山!

謝謝大家!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朋友: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0xx年、比雲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築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説,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雲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牆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後感慨的説:“看了離煌石窟就等於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字在這裏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裏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説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説法:其一,是説菲高窟開鑿於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説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裏”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説在梵文裏“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於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裏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於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後進入天國的投資。於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湧現。

大家看前邊有綠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峯,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佈崖面,每個洞窟裏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現存的洞窟中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餘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畫約50平方米。這些壁畫、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到14世紀上下延續千年的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產、生活、交通、建築、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係、中外交往等情況。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羣。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於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祕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於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敗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20xx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

1920xx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於大英博物館;1920xx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於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餘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將被劫餘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後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麼藏經洞是什麼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説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典而藏;一説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聖經典存放;再一説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教徒破壞而藏。後來收藏了這些經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紀初發現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下面我帶大家去參觀328窟,這個洞窟的精彩所在為塑像,在進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圓塑、浮塑、影塑等幾種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頭搭架,上面纏上麥稈、穀草、蘆葦、麻絲等,然後用特製的粘塗塑,整形雕刻,最後上彩繪畫的。

塑像主要有四大類:(1)佛像,包括釋迦、彌勒、藥師、阿彌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薩像,包括觀音、文殊、普賢及供養菩薩等;(3)弟子像,包括迦葉、阿難;(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羅漢等,另外還有一些鬼神、神獸等動物塑像。由於製作年代不同,風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吳帶當風”等風格,充分地體現了當時的藝術巨匠超凡的想象和高超的思維。

塑像是石窟的主體,多為1佛2菩薩的組合,前期的粗壯而逐漸演變到後期的清瘦。隋、唐以來出現了一鋪七身或九身的羣像,也出現了大的造像,如148窟和158窟的兩身長16米多的涅盤像、96窟高3405米的北大佛和130窟高26米的南大佛,都是一時期的作品,其藝術風格也趨向雍容華麗,特別是唐代的許多優秀作品,那注入的感情和技巧,給人的印象就像真實的生命體。

285窟是莫高窟西魏時期的代表洞窟,建築形式為覆鬥頂方形禪窟,內有西魏大統四、五年,造像題記,是莫高窟最早的一個有記年的洞窟。

南壁禪窟上面繪有《五百強盜在佛因緣》故事,講的是: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為盜國王派隊伍捕獲,挖去雙眼,放逐山林,他們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喚佛的名號,佛聽到後,大發慈悲,用神通力使他們恢復光明,並現身説法,終於使五百強盜皈依佛門。畫面非常寫實,每個環節都作出細緻的描繪,這則故事對今人同樣教育意義,只要迷途知返,懸崖勒馬,還為時不晚。

220窟是初唐開鑿的洞窟。這個洞窟南北兩壁面,原來被宋代的壁畫覆蓋,1948年已殘損的千佛畫被剝掉後,下面露出了初唐時代的壁畫,色彩如初,非常清新鮮麗,保存狀態極其完好,而且是非常精美的作品。南壁是根據《佛説阿彌陀經》繪畫的“阿彌陀淨土變”,中間是欄杆環圍的寶池,沙羅雙樹下的蓮花台上坐着阿彌陀佛,以脅侍菩薩為中心,諸菩薩、飛天、伎樂天等眾聖雲集,場面非常壯觀。寶池前有紅、綠、黑、白顏色的瓷磚鋪設的平台,正面舞台上樂師們在演奏各種樂器,平台中央有兩個舞姬,在圓形的地毯上踏着音樂節奏立着腳尖跳舞,羽衣飄動,激烈歡快。英建築藝術主要指洞窟的形制。

石窟本身就是具有立體空間的建築。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為主。所謂中心塔柱式既開鑿時就在洞窟的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上面開龕,龕內塑像;中期開鑿的洞窟相對較大,中心塔柱式被廟堂式即伏頭號代替,多數是在洞窟正面牆壁上開較大的佛龕,塑造多身塑像。窟頂為覆鬥式,天井彩繪精美的圖案,後期開鑿的洞窟都比較大,縱深二三十米,稱殿堂窟。洞窟中央高有佛壇,佛壇上面塑造多身較大的塑像。除此以外還有禪窟、大佛窟和涅磐窟。從洞窟建築形式的轉變和多樣化,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進,融化、成為本民族的東西。另外莫高窟還保存着宋代木結構窟檐五座,以及散佈其周圍造型獨特的舍利塔十幾座。加上壁畫中彩繪的亭、台、樓、閣、殿、寺院、城池、民居、茅巷、野店等等,構成了莫高窟無比豐富的建築藝術的寶庫,也是一部敦煌建築史。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9

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勢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這裏是軍事要衝,山下有氣勢雄偉的金城關、玉迭關、王保保城;山上有層層峯巒,其中“白塔層巒”為蘭州八景之一。

站在黃河南岸,舉目北望,黃河鐵橋,白塔山公圓建築羣,白塔寺渾然一體,盡收眼底,有“河橋遠眺”之稱。穿過黃河鐵橋,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築羣,迎面聳立,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這是自一八年建圓時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重建的

,總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這個建築羣把對稱的石階、石壁、亭台、迴廊連貫一起,上下通達,層次分明,結構嚴整,是我國古代建築中別具風格的建築形式。如重疊交錯的重檐四角亭、對立式的二台碑廈、磚木結構的三台大廳等,所有建築物都配飾磚雕、木雕和彩畫。

三台建築羣的迎面是白塔主峯,山勢陡峭,古代建築有“風林香裊”牌坊、羅漢殿、三宮殿等。

山頂的古建築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閣,憑欄遠眺日出,放眼黃河,氣象萬千。

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據記載,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對大元帝國疆域統一過程中,曾致書西藏擁有實權的薩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稱黃教)。當時薩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見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肅蘭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蘭州修塔紀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現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為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撫綽奇補救增新,擴大寺址。寺名為慈恩寺。寺內白塔身為七級八面,上有綠頂,下築圓基,高約十七米。塔的外層通抹白灰,刷白漿,故俗稱白塔。塔建成後,幾經強烈地震,仍屹立未動,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智慧與才能。

白塔寺原有“鎮山三寶“: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象皮鼓傳為一印度僧人云遊白塔時所贈,現在這裏僅有仿製品;青銅鐘為清康熙年間鑄造,重為153.5公斤,現存寺內;枝繁葉貌的紫荊樹系後人重載。北端山頭有牡丹亭,亭內有一碑,據説原碑在湖南衡陽市北的趄嶁山上,字形怪異難辨,後人附會為大禹治水時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於嶽麓書院。蘭州此碑,系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寬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鬱,朝陽山、馬頭山、冠雲山、環翠山峯巒層疊。濃蔭深處,有休息亭,供遊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這裏山高林密,是登山遠眺,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甘肅,古屬雍州,地處黃河上游,它東接陝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

它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72%。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為羣山峻嶺所環抱。北有六盤山、合黎山和龍首山;東為岷山、秦嶺和子午嶺;西接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壤青泥嶺。境內地勢起伏、山嶺連綿、江河奔流,地形相當複雜。這裏有直插雲天的皚皚雪峯、有一望無垠的遼闊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鬱鬱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綠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風韻的自然風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肅風景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地區,是歷史悠久、山川錦繡、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稱。

唐玄奘在天水的傳説,使佛公嬌、萬紫山、滲金寺等地,成為民俗旅遊的主要景點。

和天水、隴南相臨的甘南、臨夏兩自 治州,是藏、回、東鄉、保 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地,有獨具一格的民情和風俗,境內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絕倫的建築,而且每年7次規模較大的法會和眾多的節慶,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動空前豐富多采。古樸典雅的臨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眾們的聚禮之地,這裏的宗教民俗活動,獨特隆重,令人歎為觀止。

甘肅東部的慶陽、平涼地區,是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老區。境內除有眾多的革命遺蹟外,黃帝登臨、廣成子修煉得道的道家聖地崆峒山,西王母設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宮山以及公劉廟、菩薩山等廟會,都成為民間文化的傳播陣地和民間經濟的交易場所。特別是嗩吶、剪紙、社火、戲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肅著名的糧倉,也是昔日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和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又叫馬踏飛燕)就出土於此(武威)。聞名於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肅南裕固族風情、肅北蒙古族風情、阿克塞風俗、天祝藏區風情、雷台奇觀、古酒泉傳奇、嘉峪關傳説、玉門關和古陽關、橋灣人皮鼓、民間筵悦、駱駝隊等奇風異俗在這裏熠熠生輝。

甘肅是一個發展潛力和困難都比較突出、優勢和劣勢都比較明顯的省份。經過建國以來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得到一定改善,糧食實現了省內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馬鈴薯、水果、蔬菜等戰略性主導產業,制種、中藥材、啤酒原料等區域性優勢產業,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黃花菜、花椒、油橄欖等一批地方性特色產業和產品。教育、科技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現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屬的科研機構22個。文化事業不斷進步,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飲譽全球,《讀者》雜誌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長較快、物價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全省完成生產總值5020億元,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00億元,增長40%;大口徑財政收入933.6億元,增長25.3%;地方財政收入450.4億元,增長2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88.7元,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4元,增長14.2%。

當前,甘肅正處在負重爬坡期。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別是為甘肅量身定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等政策機遇,使甘肅面臨着難得的政策疊加期和黃金髮展期,步入了奮力趕超、轉型跨越的歷史階段。20xx年,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提出了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繼續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培育、人力資源開發的“四抓三支撐”總體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的目標,更加註重開發開放,更加註重轉型轉移,更加註重創新創業,更加註重民族民生,更加註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的各項工作,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20xx年1月3日,甘肅省林業部門表示,甘肅兩處有大熊貓分佈的省級保護區,通過專家評審後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此舉將有利於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連片保護。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各位旅客: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前面的那座山就是軍都山,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這座山上。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築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剛才我們所經過的路,就位於關溝中。關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南口鎮,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池,全長40裏。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這裏佈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居庸關,上關,八達嶺。在關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在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傑出代表,因為這裏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講長城修築在這裏?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衞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説到這裏,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於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説在1920_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裏,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麼突出了。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介紹了那麼多景觀,您一定急切的想來到景區遊覽一番,不用着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好,這裏就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遠處是壯麗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長城重要的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匾額:北門鎖鑰,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東門的匾額為:居庸外鎮,意思是居庸關外又一重鎮。現在我們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着一門大炮,名為:神威大將軍。是崇禎年間製造的。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的五營鄉邵店村,分佈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相接的緩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遺址面積約2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距今4900-8120_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地灣遺址以文化類型多、延續時間長、歷史淵源早、技藝水平高、分佈面積廣、面貌保存好而備受考古界關注。

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20_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20_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約8020_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灣遺址清理髮掘出房屋遺址240座,灶址98個,灰坑和窖穴325個,墓葬71座,窯址35座及溝渠12段,累計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動物骨骼1.7萬多件,清理房屋遺址240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42個,窯址38個,墓葬79座,壕溝9條。

常山下層文化是仰韶文化向齊家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它的發現對於探討渭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發展方向以及齊家文化的淵源提供了重要啟示和新鮮資料。大地灣遺址對於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產生、發展以及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蘭州,始建於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裏築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説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於史冊。後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西漢初,依秦建制,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0xx年),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在蘭州西設令居塞駐軍,為漢開闢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蘭州始置金城縣,屬天水郡管轄。漢昭帝始元六年,又置金城郡。漢宣帝神爵二年,趙充國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後,西漢在金城郡的統治得到加強,先後又新置七縣。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並金城郡於隴西郡。漢安帝永初四年,西羌起義,金城郡地大部被佔,郡治由允吾遷至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十二年後又遷回允吾。東漢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從此,金城郡治由允吾遷至榆中,今榆中縣城西。

西晉建立後,仍置金城郡。西晉末年,前涼永安元年(320xx年),分金城郡所屬的枝陽、令居二縣,又與新立的永登縣,在今蘭州市紅古區窯街附近三縣合置廣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遷至金城,從此金城郡治與縣治同駐一城。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隋煬帝大業三年,改子城縣為金城縣,復改蘭州為金城郡,領金城、狄道二縣,郡治金城。大業十三年(620xx年),金城校尉薛舉起兵反隋,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建都金城。不久遷都於天水,後為唐所滅。

唐統一中國後,於唐高祖武德二年(620xx年)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又改為州。唐玄宗天寶元年,復改為金城郡。唐肅宗乾元二年,又改金城郡為蘭州,州治五泉,管轄五泉,廣武二縣。唐代宗寶應元年,蘭州被吐蕃所佔。唐宣宗大中二年,河州人張義潮起義,收復隴右十一州地,蘭州又歸唐屬。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衰落,無力西顧。不久又被吐蕃所佔。

在北宋宋真宗、仁宗年間,党項族屢敗吐蕃諸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党項元昊擊敗吐蕃,佔領河西及蘭州地區。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廷內亂,調軍攻夏,收復蘭州。此後宋夏隔河對峙,時相攻伐。

南宋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蘭州在宋廷統治半個世紀後,被金將宗弼(即金兀朮)攻佔。此後蘭州雖曾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被宋收復過,但旋即丟失。因此,南宋後蘭州又進入了金與西夏新一輪的爭奪之中。直至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滅金,佔領蘭州。

蘭州全景(2)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軍戰敗元軍,攻取蘭州,次年置蘭州衞,洪武五年置莊浪衞;建文帝元年(1399年),肅王朱楧率甘州中護衞移藩蘭縣(蘭州),以三分軍士守城,七分軍士屯田,加之東南諸省移民不斷移蘭屯墾,興修水利,促進經濟發展,人口增殖,至成化時蘭州“城郭內外,軍民廬舍不下萬餘區”。

清初依明建制,蘭州隸屬臨洮府,衞屬陝西都指揮使司。順治十三年裁衞歸州。康熙二年復設蘭州衞。康熙五年(1666年)陝甘分治,設甘肅行省,省會由鞏昌,今隴西遷至蘭州。從此,蘭州一直為甘肅的政治中心。

乾隆三年(1738年)臨洮府治由狄道移至蘭州,改稱蘭州府,又改州為皋蘭縣。當時蘭州府轄管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乾隆二十九年,陝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裁減甘肅巡撫。自此蘭州成為西北政治、軍事重鎮,用以“節制三秦”、“懷柔西域”。

辛亥革命後,於民國二年廢府州設道,並蘭山、鞏昌二府為蘭山道,轄管皋蘭、紅水、榆中、狄道、導河、寧定、洮沙、靖遠、渭源、定西、臨潭、隴西、岷縣、會寧、漳縣等十五縣。道尹駐省會皋蘭縣。民國十六年改道為區,變蘭山道為蘭山區。民國二十五年,劃甘肅省為七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皋蘭、榆中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岷縣。民國三十年,將皋蘭縣城郊劃出,新設置蘭州市,與皋蘭縣同治今蘭州城關區。市區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17.2萬餘人。民國三十三年,市區擴大,東至陽窪山,西至土門墩,不含馬灘,南到石咀子、八里窯、皋蘭山頂,北至鹽場堡、十里店,面積達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從此蘭州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建國以來,蘭州市建置曾幾度變更。蘭州市現轄城關、七里河、安寧、西固、紅古五個區以及榆中、皋蘭、永登三個縣。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甘肅,古屬雍州,地處黃河上游,它東接陝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

它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72%。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為羣山峻嶺所環抱。北有六盤山、合黎山和龍首山;東為岷山、秦嶺和子午嶺;西接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壤青泥嶺。境內地勢起伏、山嶺連綿、江河奔流,地形相當複雜。這裏有直插雲天的皚皚雪峯、有一望無垠的遼闊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鬱鬱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綠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風韻的自然風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肅風景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地區,是歷史悠久、山川錦繡、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稱。

唐玄奘在天水的傳説,使佛公嬌、萬紫山、滲金寺等地,成為民俗旅遊的主要景點。

和天水、隴南相臨的甘南、臨夏兩自 治州,是藏、回、東鄉、保 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地,有獨具一格的民情和風俗,境內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絕倫的建築,而且每年7次規模較大的法會和眾多的節慶,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動空前豐富多采。古樸典雅的臨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眾們的聚禮之地,這裏的宗教民俗活動,獨特隆重,令人歎為觀止。

甘肅東部的慶陽、平涼地區,是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老區。境內除有眾多的革命遺蹟外,黃帝登臨、廣成子修煉得道的道家聖地崆峒山,西王母設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宮山以及公劉廟、菩薩山等廟會,都成為民間文化的傳播陣地和民間經濟的交易場所。特別是嗩吶、剪紙、社火、戲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肅著名的糧倉,也是昔日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和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又叫馬踏飛燕)就出土於此(武威)。聞名於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肅南裕固族風情、肅北蒙古族風情、阿克塞風俗、天祝藏區風情、雷台奇觀、古酒泉傳奇、嘉峪關傳説、玉門關和古陽關、橋灣人皮鼓、民間筵悦、駱駝隊等奇風異俗在這裏熠熠生輝。

甘肅是一個發展潛力和困難都比較突出、優勢和劣勢都比較明顯的省份。經過建國以來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得到一定改善,糧食實現了省內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馬鈴薯、水果、蔬菜等戰略性主導產業,制種、中藥材、啤酒原料等區域性優勢產業,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黃花菜、花椒、油橄欖等一批地方性特色產業和產品。教育、科技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現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屬的科研機構22個。文化事業不斷進步,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飲譽全球,《讀者》雜誌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長較快、物價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全省完成生產總值5020億元,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00億元,增長40%;大口徑財政收入933.6億元,增長25.3%;地方財政收入450.4億元,增長2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88.7元,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4元,增長14.2%。

當前,甘肅正處在負重爬坡期。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別是為甘肅量身定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等政策機遇,使甘肅面臨着難得的政策疊加期和黃金髮展期,步入了奮力趕超、轉型跨越的歷史階段。20xx年,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提出了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繼續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培育、人力資源開發的“四抓三支撐”總體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的目標,更加註重開發開放,更加註重轉型轉移,更加註重創新創業,更加註重民族民生,更加註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的各項工作,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20xx年1月3日,甘肅省林業部門表示,甘肅兩處有大熊貓分佈的省級保護區,通過專家評審後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此舉將有利於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連片保護。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中川牡丹園,始建於1997年,地處蘭州中川機場附近,佔地面積約20xx畝,以甘肅特有紫斑牡丹的培育和研發為主,集觀賞、生產、科研為一體。

該生態旅遊博覽園有牡丹品種500多個,芍藥品種200多個,以甘肅紫斑牡丹為主,彙集了全國各地以及日本等國家的幾乎所有牡丹品種,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牡丹博覽園。

蘭州中川牡丹園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牡丹園,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地牡丹園,也是集紫斑牡丹科研、生產、觀賞基地。經過近二十年的打造,蘭州中川牡丹園已成為國內外享有名氣的牡丹園。

春有花、夏有蔭、秋有紅葉的園林景觀,層次清晰、錯落有致。蘭州中川牡丹園根據現有的山、坡、台地等地貌特徵結合牡丹四季變化特點,分別建立了百年長壽園、鴻運園、佳麗園、富貴園、國際園等10個園中園。配以相應的門、亭、廊、庭、石、雕塑、水池和遊路等具有西部傳統文化的園林景緻,形成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寓意豐富的牡丹文化觀賞區。園內林木茂盛,花草叢生,綠色滿園。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6

麥積山,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北道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麥積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西漢末年,麥積山已成為天水名將隗囂的避暑宮。這裏鬆檜陰森,橫雲飛渡,煙霧團繞,碧水長流,“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石龕千室”,薈萃着後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餘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佈在194個洞窟裏,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一樣,有着珍貴的藝術寶藏。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於絢麗的壁畫,雲崗、龍門著名於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於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讚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曆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麥積山歷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寫的《玉堂閒話》中説:“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丈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杜甫有詩讚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麥積山石窟是隨着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後秦時期開始營造的。據《樑高僧傳》載,南宋永初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300餘人。西魏時,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這裏死後,“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曾請庚信為他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並序》。隋文帝仁壽四年,秦州使在麥積山頂修建高9。4米的七級寶塔一座,相傳為阿育王84000寶塔之一。至今寶塔仍巍然屹立在山頂,不過只存五級,並系近年重修。

當人們進入麥積山風景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憑崖而鑿的一組雕刻造像。中間一座佛,高達15米,左右兩尊菩薩侍立,喜笑顏開,迎送來往遊客。行至山前,抬頭仰望,只見龕窟密如峯房,依窟建檐,層層相疊。棧道雲梯修建於懸崖,淺龕深窟開鑿於峭壁,其建築高超雄偉,工程奇險浩大,令人贊絕。歷代遊客詩人,雖驚慕不已,敢於攀至頂端者卻少如鳳毛麟角。唯心史觀有五代詩人王仁裕斗膽攀登,才寫下了:“躡盡懸崖萬仞梯,等閒身與白雲齊;檐前下視羣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鬆健鶴頻棲;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的切身感觀。不過,現在的麥積山經過大規模的加固修整和棧道修復,搖搖欲墜的崖體已經穩定,山上棧道也寬闊整齊,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筆下的險惡情景早已成為歷史。人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登遊各個崖閣,隨心所欲地進入各個洞窟,感情奔放地遠眺山下美景。

麥積山高達142米,石窟多凌空鑿於20至7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有崖閣、摩窟、摩崖龕、山樓、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頂、方塌四面坡頂、拱楣、穹頂、方楣平頂、方楣覆鬥藻井、方形平頂、圓形小淺龕、盂頂。這些不同類型的窟龕、崖閣,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築結構演變、發展的實物資料。據記載,當年開鑿石窟時,從下堆積木材,達到高處,然後施工,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直到山腳。相傳,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時,就動用人工40萬個。直到現在,當地還流傳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民謠。就連美國首批遊客在1947年《和平日報》中也稱讚麥積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麥積山石窟,原是一個完整的山體,唐開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的地震,使崖面中間部分塌毀,整個窟羣便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東崖現存洞窟54個,西崖140個。由於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巖,不宜精雕細鏤,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繪畫。麥積山塑像,主要題材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儘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但並不因襲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時代特色,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無論是高達15米的巨像,還是隻有0。3米的小像,都給人以美感。蘇聯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參觀麥積山塑像後,激動地説:“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來是最引人入勝的。它們具有驚人的內心世界,極富表現力的構圖和雄偉的形體。”

麥積山塑像有數千身,這裏只能指出幾件較有代表性的傑作,起“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東崖造像,最壯麗的是4號窟上七佛閣。7間佛龕裏有42尊菩薩塑像,神態莊嚴可親,華美而不俗,充滿着人間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龕間都裝飾着天龍八部的浮塑,面容獰怪而不醜惡,表現了男性的健美、威嚴、正直、勇猛、堅毅的性格。與上七佛閣緊接的5號窟,名曰“牛兒堂”。中間龕門前有一摩醯首羅天,站在一隻卧着的犢牛身上。這個牛兒,塑造得相當動人:圓圓的眼,頑皮地注視前言,腳雖蟠曲着,卻似乎要躍起的樣子,鬆弛的頸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動着。不僅身形姿態具備了牛的特徵,最出色的是把一隻犢牛所具有的稚氣和活潑表現出來了,當地農人非常喜愛,稱為“金蹄銀角的牛娃”。在牛兒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過,長約10米的隧道,門頂刻有:“小有洞天”四個字。相傳在明朝古歷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個州官,遊麥積山廟會,一時興起,想從七佛閣的擺渡鐵鏈上,用鷂子翻身的縱躍姿勢,遊蕩到牛兒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當他站穩在牛兒堂,定睛向下觀看,只見懸崖陡立,山谷人羣如同螞蟻,頓時頭暈目眩,腿軟抖戰,再也不敢邁步了。眾衙役只得火速請來一羣石匠鑿開了一個小洞,州官才從洞裏爬了過來,至今當地還有“鷂子翻身,牛兒堂”的説法。

在西崖的石窟中,以133號和127號石窟為最大。133號碑洞,是麥積山最特殊的一個洞窟。洞中不僅有許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塊石碑,有幾塊碑面密列賢動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稱“萬佛堂”。其中10號、11號、16號為眾碑之精華。127號窟更為精彩,四壁及藻井壁畫大部皆存,筆致縱放,為後魏作風。中繪佛説法圖,千乘萬騎來聽。西畫捨身飼虎圖,虎有12,形態各異,堪稱精品。尤其正壁龕中一石雕佛,最為妙絕,石佛背光中,上部伎樂天人12,各奏樂器。下部有飛天8個。左右各一侍者,雖小而各具神態。卷渦蓮花中,亦有蓮花生小佛頭。中間坐佛,舉掌端坐,顯出説法時的慈祥和悦。這座雕像,不要説在麥積山中,就是在世界佛教藝術中,都是稀有的珍品。

麥積山周圍還有幾個引人入勝的風景點。如麥積山後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漢末年,雄居天水自稱西州上將軍隗囂的避署宮。當年的避暑宮,亭台樓閣錯落,曲道迴廊相連,琉璃碧瓦瀉翠,紅牆金龍輝映,三檐四簇雕鳳,花影翠竹婆娑,銀練珠璣飛濺。隨着時間的流逝,金碧煥彩的避暑宮早已絕跡,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飛瀑、古柏蒼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異獸尚存,組成處處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觀。

1982年,麥積山以甘肅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石窟文化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

一、宗教

以佛教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淨土等內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傳故事是佛教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盤等。通過對佛、菩薩、飛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啟迪。

二、藝術

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審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後的瀟灑與輕鬆;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於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嚮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誇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悦。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於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淨土變、涅磐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藉助雲彩而不依靠雲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傑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三、建築藝術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羣。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羣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築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於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為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後室兩部分。立柱為八稜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築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築技術的日臻成熟。後室由並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樑等建築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築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築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後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7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南有祁連山,北有馬鬃山,東、西兩面為戈壁沙漠,平均海拔1138米,形成了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向東北傾斜的盆地平原地勢,全市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其中綠洲面積1400平方公里,僅佔總面積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圍,故有“戈壁綠洲”之稱。 敦煌地處內陸,明顯的特點是氣候乾燥,晝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四季分明。由於乾旱少雨,全年平均降雨量39.3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486毫米,所以具有明顯的沙漠氣候特徵,屬典型的大陸乾旱性氣候。

綠洲由黨河滋補,發源於祁連山中北流的黨河,全長390公里,流域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28億立方米,是敦煌重要的水利命脈,境內除黨河外,地面水還有西水溝、東水溝、南湖泉水區,泉水總溢出量為3.1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9902.3萬立方米。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已經成為敦煌人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 全市總人口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46萬人。總人口中漢族佔絕大多數,回族、蒙古、藏、維吾爾、苗、滿、土、土家、哈薩克、東鄉、裕固等10個少數民族僅佔1.06%。市轄2鎮10鄉,79個村民委員會,381個村民小組。沙州鎮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西7公里處的七裏鎮是一座新型的建築非常漂亮的石油城,現為青海石油管理局局機關駐地,常住人口有3萬多。

全市總耕地面積26.56萬畝,全部是水澆地。由於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胡麻、瓜類、蔬菜等。綠洲內有果園面積43318畝,主要果樹品種有蘋果、梨、桃、杏、棗、葡萄等,每年可生產各種水果20xx多公斤。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8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大地灣遺址位於天水市秦安縣東北五營鄉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遺址分佈在清水河與閻家溝交匯處的第一、二、三級台地上,總面積約達32萬多平方米。1958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至1983底,發掘清理房址200餘座,窯址30多座,共出土各類文物8000多件。1988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發掘所獲資料看,大地灣遺址,是甘肅東部地區目前發現較完好的一處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距今4900-8120_年。

從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可以看出,出土的器物明顯地反映出生產技術由粗到精的發展過程。 生活用具中的陶器,已出土的有紅陶、灰陶、彩陶;有手捏製、敷貼模製、輪制; 有夾砂陶,泥質陶;有小、中、大各型器物;如缽、罐、盆、瓶、杯、尊等。陶器上裝飾紋有繩紋、弧線、三角、條紋、勾葉紋;有變體魚紋、鳥紋;有兩獸相樸的寫實紋、蛙紋;有圓點、條線、弧線、組成的幾何圖形等;有紫紅色、黑色、白色和硃色彩繪。特別是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

大地灣遺址是一處規模較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截至1984年,共揭露面積13700平方米,遺址總面積為110萬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個,墓葬79座,窯38座,灶台106座,防護和排水用的壕溝8條,各種骨、石、蚌、陶器、裝飾器和生活器物共計8034件。大地灣遺址最早距今7820_年,最晚距今4820_年,有3020_年文化的連續,其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富,在我國考古史上亦屬罕見。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藝術珍品外,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大地灣的房屋建築遺址,不僅規模宏偉,而且形制複雜。尤其是屬於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5020_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門開和帶檐廊的大型建築,其房址面積270平方米,室內面積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牆,其復原圖為四坡頂式房屋。

這一房屋的規模在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還給有地畫,圖案由人與動物構成,是我國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畫,這一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繪畫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大地灣遺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面,多種柱礎的建築方法,充分顯示了當時生產力的提高和建築技術的發展。大地灣遺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農業生產工具數量很多,貯存物品的大袋形窯穴的建造,大型陶甕、缸、罐等貯藏器的大量出現,都説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於定居的以農業為主的類型。

大地灣遺址根據地層可分四期:即大地灣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發現,在考古學上不僅對探討甘肅東部地區考古編年與序列有着現實意義,也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説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資料。

有關甘肅景點的導遊詞範文 篇19

“敦煌”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騫給漢武帝的報告,説“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公元前120xx年,漢朝正式設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漢語字面意義來解釋“敦煌”地名,如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説“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但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敦煌”的詞源不是漢語。一般認為,《山海經》中記載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稱呼,而“敦薨”或敦煌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語音譯,至於是哪個民族,則是眾説紛紜。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考證説,敦煌可能是都貨羅(Tokhara)譯音,而都貨羅也就是當時居住在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 ;中國學者岑仲勉認為敦煌的詞源是“桃花石”(Taugas) ;王宗維認為“敦薨”或敦煌為“吐火羅”的音譯,並推斷敦煌為吐火羅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賢則認為敦煌為古羌人語言“朵航”(義為誦經地或誦經處)的對音。 總之,“敦煌”地名的詞源為漢朝以前的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之漢譯,這點應是沒有疑問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ansu/9de9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