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重慶導遊詞 >

重慶武隆導遊詞(通用14篇)

重慶武隆導遊詞(通用14篇)

重慶武隆導遊詞(通用14篇)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1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雲貴高原大婁山褶皺帶與武陵山系的分交地區,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總面積2901.3平方公進裏,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為主,也有丘陵、高地,自然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現轄46個鄉鎮,共人口有39.8萬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元,99年財政收入元。 武隆縣轄10鎮 鄉,分為巷羊片區、土坎片區、白馬片區、長壩片區、鴨江片區、平橋片區,江口片區、桐梓片區、火爐片區等9個片區。

武隆氣候温暖濕潤,年平均氣温17.9°C,全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縣境內有主要喬木、灌木147種,珍稀樹種有銀杉、水杉、珙桐等。主要野生動物181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禽獸有虎、雲豹、金錢豹、金貓、大靈貓、小熊貓、黔金絲猴、蜂猴、獼猴、毛冠鹿、羚羊、長尾雉、銀雉、白腹錦雞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有鐵礦、鋁土礦、煤礦、硫鐵礦、大理石等。 過去,由於交通閉塞、信息不暢,武隆的經濟十分落後,工業不發達,只有規模較小的採掘、紡織及一些加工工業。

農業主要以生產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貯麻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後,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改善了交通、通信狀況,大力發展旅遊業,開發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橋、黃柏渡江漂流、芙蓉江過江速滑等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帶動了武隆經濟的發展。今天的武隆,已甩脱了貧窮落後的帽子,正成為千里烏江上的一座明珠之城。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2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雲貴高原大婁山褶皺帶與武陵山系的分交地區,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總面積2901.3平方公進裏,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為主,也有丘陵、高地,自然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現轄46個鄉鎮,共人口有39.8萬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元,99年財政收入元。武隆縣轄10鎮鄉,分為巷羊片區、土坎片區、白馬片區、長壩片區、鴨江片區、平橋片區,江口片區、桐梓片區、火爐片區等9個片區。

武隆氣候温暖濕潤,年平均氣温17.9°C,全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縣境內有主要喬木、灌木147種,珍稀樹種有銀杉、水杉、珙桐等。主要野生動物181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禽獸有虎、雲豹、金錢豹、金貓、大靈貓、小熊貓、黔金絲猴、蜂猴、獼猴、毛冠鹿、羚羊、長尾雉、銀雉、白腹錦雞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有鐵礦、鋁土礦、煤礦、硫鐵礦、大理石等。過去,由於交通閉塞、信息不暢,武隆的經濟十分落後,工業不發達,只有規模較小的採掘、紡織及一些加工工業。

農業主要以生產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貯麻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後,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改善了交通、通信狀況,大力發展旅遊業,開發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橋、黃柏渡江漂流、芙蓉江過江速滑等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帶動了武隆經濟的發展。今天的武隆,已甩脱了貧窮落後的帽子,正成為千里烏江上的一座明珠之城。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聲明:本網站尊重並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3

武隆縣地處重慶東南部烏江下游,東連彭水,西鄰涪陵、南川,北接豐都,南界貴州道真。武隆地貌奇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又有意義獨具的人文景觀。武隆經濟較貧困且多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縣轄區內藴藏豐富的鋁土礦資源,但當地政府為保證烏江環境和生態,依然放棄開發沿烏江的鋁土礦資源保證環保。現武隆將主要產業投注於旅遊與現代農業,民生經濟較數年前有較大改善,現為渝東南地區成長最快的一個縣。

武隆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芙蓉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武隆巖溶地質公園(含仙女山、天生三橋地質公園園區和芙蓉洞、芙蓉江地質公園園區)、千里烏江畫廊、龍水峽地縫、黃泊渡、白馬山;武隆南方喀斯特地形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人文景觀主要有唐代長孫無忌墓、李進士故里大型摩崖石刻、西漢時代的漢墓羣、賀龍將軍戌守屯兵的貴址、經國亭等。

武隆縣四季皆宜旅遊。武隆縣氣候温濕,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5℃~18℃,年極端最低氣温零下3.5℃,最高41.7℃,無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20xx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為“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4

中國,重慶武隆,位於重慶東南,距重慶主城區170公里。地處中國著名山脈——大婁山與武陵山的交錯地帶,長江中游最大支流——烏江橫貫縣境,發育形成了中國獨有而豐富的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峯叢等地質奇觀,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等國家榮譽稱號,是長江三峽庫區集雄、奇、險、峻、秀、幽、絕等特色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烏江下游,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萬畝,縣城建成區5.1平方公里。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距重慶市區128公里,處於重慶“一圈兩翼”的交匯點,自古有“渝黔門屏”之稱,是千里烏江一顆璀璨的明珠。現轄26個鄉鎮,40.84萬人,縣城所在地為巷口鎮。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20xx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龍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為“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5

武隆縣地處重慶東南部烏江下游,東連彭水,西鄰涪陵、南川,北接豐都,南界貴州道真。武隆地貌奇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又有意義獨具的人文景觀。武隆經濟較貧困且多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縣轄區內藴藏豐富的鋁土礦資源,但當地政府為保證烏江環境和生態,依然放棄開發沿烏江的鋁土礦資源保證環保。現武隆將主要產業投注於旅遊與現代農業,民生經濟較數年前有較大改善,現為渝東南地區成長最快的一個縣。

武隆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芙蓉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武隆巖溶地質公園(含仙女山、天生三橋地質公園園區和芙蓉洞、芙蓉江地質公園園區)、千里烏江畫廊、龍水峽地縫、黃泊渡、白馬山;武隆南方喀斯特地形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人文景觀主要有唐代長孫無忌墓、李進士故里大型摩崖石刻、西漢時代的漢墓羣、賀龍將軍戌守屯兵的貴址、經國亭等。

武隆縣四季皆宜旅遊。武隆縣氣候温濕,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5℃~18℃,年極端最低氣温零下3.5℃,最高41.7℃,無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為“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6

武隆縣地處重慶東南部烏江下游,東連彭水,西鄰涪陵、南川,北接豐都,南界貴州道真。武隆地貌奇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又有意義獨具的人文景觀。武隆經濟較貧困且多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縣轄區內藴藏豐富的鋁土礦資源,但當地政府為保證烏江環境和生態,依然放棄開發沿烏江的鋁土礦資源保證環保。現武隆將主要產業投注於旅遊與現代農業,民生經濟較數年前有較大改善,現為渝東南地區成長最快的一個縣。

武隆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芙蓉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武隆巖溶地質公園(含仙女山、天生三橋地質公園園區和芙蓉洞、芙蓉江地質公園園區)、千里烏江畫廊、龍水峽地縫、黃泊渡、白馬山;武隆南方喀斯特地形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人文景觀主要有唐代長孫無忌墓、李進士故里大型摩崖石刻、西漢時代的漢墓羣、賀龍將軍戌守屯兵的貴址、經國亭等。

武隆縣四季皆宜旅遊。武隆縣氣候温濕,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5℃~18℃,年極端最低氣温零下3.5℃,最高41.7℃,無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20__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為“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來到武隆遊覽,武隆位於重慶東南,距重慶主城區170千米。它地處中國著名山脈——大婁山與武陵山的交錯地帶,這裏形成了中國獨有而豐富的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峯叢等地質奇觀,是一處集雄、奇、險、峻、秀、幽、絕等特色於一身的旅遊勝地。20__年,被評為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20__年6月27日,在第31屆遺產大會上,由重慶武隆、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共同被評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天生三嬌,是武隆喀斯特自然遺產的核心區,其核心景觀就是世界規模最大且獨一無二的天生三嬌。這裏風景優美,集山、水、瀑、峽、橋和天坑,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20__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武隆天生三橋,又名天坑三橋,又一度書寫為天生三橋。是由三座天然而成的石橋(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後來人們普遍認為嬌比橋更能體現出天生三橋的性質與特色,就統一改稱為天生三橋。天生三橋就是指天坑地貌,天坑是指一種特大型喀斯特負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巖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質。發育在厚度特別巨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巖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武隆景區內天坑數量眾多,是世界第二大天坑羣,擁有世界口部面積最大的天坑——中石院天坑,目前已開發並對外開放的主要有兩個大型天坑——天龍天坑與神鷹天坑。天龍天坑,大若兩個足球場,坑底平坦,坑口時有云霧療繞。神鷹天坑因青龍橋東壁頂部酷似一龐然雄鷹欲展翅飛翔而得名,其最大口部直徑300米,口部面積5萬多平米,深285米,總容積973萬立方米。坑底樹深林茂,人行其中,猶如坐井觀天。從高空俯瞰,兩座天坑被嬌與山包圍,呈塌陷型;三嬌與兩坑緊密相連,呈現出完美的“三嬌夾兩坑”。在這裏,山是一座橋,嬌是一座山,嬌連坑,坑接嬌,洞生洞,二山生三橋,氣勢鎊礴,景象萬千。坑、橋、洞相連,橋、坑、洞相望的完美組合構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奇觀。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天龍橋下,天龍研是三座橋中最形象逼真的,就像人造的。橋高235米,厚150米,寬147米,曾經有一位橋樑專家參觀後説:“我造了一輩子的橋,都沒有造出這麼雄壯美觀的橋來!”我們重慶本來就有橋都的美譽,可以説我們的天生三嬌的魅力絕不低於人造的橋。不知各位朋友有沒有看過張藝謀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它唯一的外景拍攝地一天福官驛,就是在我們的天生三橋取景,由於在這裏拍攝了武打戲,所以整個峽谷又平添了幾分俠氣。各位朋友,你們是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呢?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青龍橋,又名中龍研,是天生三橋中最宏偉險峻的一座。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嬌面高度為281米,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米,橋面厚度168米,拱孔跨度13~58米,平均31米,橋面寬124米。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展示着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穿過青龍橋來到我們的第三座嬌——黑龍橋。關於黑龍橋,有一首詩寫道:“無限風光處,景緻各不同;探得神仙地,美在不言中。”黑龍橋面高223米,橋面寬達193米。是三橋中最高者,也是最寬者。高居世界第一,寬居世界第二,黑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橋,洞內幽深黑暗,就像一條黑龍盤旋在洞頂,所以得名黑龍橋。黑龍研洞的側壁及頂部有很多的窩穴、溶孔、流痕等,溶蝕形態十分普遍,它反映了古代的水流特徵。

各位遊客朋友,武隆天生三橋景區,不僅研連橋、橋生橋,更為稱奇的是橋生洞,洞連洞。仙人洞、龍泉洞、迷魂洞、七十二岔洞等洞洞相通,洞洞藏奇,是天上人間與地下宮殿的又一完美組合,使景區達到了移步換景、觸景生情的理想境界。橋洞內壁流泉不少,風格迥異。有飄飄搖搖從橋洞中噴射而出的“霧泉”,有從橋洞洋洋灑灑、淅淅瀝瀝飛濺人溪的“珍珠泉”,有從地面汩汩而出、如傾如訴的“靈泉”,還有從絕壁飛瀉而下,如綢似綿的“一線泉”等,形形色色的飛瀑流泉,五彩繽紛,爭奇鬥豔,使得奇險壯觀、崔嵬雄渾的天生橋成為仙境一般的山水畫廊。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把時間交給你們,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和遊覽,看過美景之後,等會我們還可以品嚐仙女山烤全羊、芙蓉江野生魚等美食。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8

中國,重慶武隆,位於重慶東南,距重慶主城區170公里。地處中國著名山脈——大婁山與武陵山的交錯地帶,長江中游最大支流——烏江橫貫縣境,發育形成了中國獨有而豐富的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峯叢等地質奇觀,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等國家榮譽稱號,是長江三峽庫區集雄、奇、險、峻、秀、幽、絕等特色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烏江下游,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萬畝,縣城建成區5.1平方公里。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距重慶市區128公里,處於重慶“一圈兩翼”的交匯點,自古有“渝黔門屏”之稱,是千里烏江一顆璀璨的明珠。現轄26個鄉鎮,40.84萬人,縣城所在地為巷口鎮。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20__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龍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為“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9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雲貴高原大婁山褶皺帶與武陵山系的分交地區,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總面積2901.3平方公進裏,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為主,也有丘陵、高地,自然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現轄46個鄉鎮,共人口有39.8萬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元,99年財政收入元。 武隆縣轄10鎮 鄉,分為巷羊片區、土坎片區、白馬片區、長壩片區、鴨江片區、平橋片區,江口片區、桐梓片區、火爐片區等9個片區。

武隆氣候温暖濕潤,年平均氣温17.9°C,全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縣境內有主要喬木、灌木147種,珍稀樹種有銀杉、水杉、珙桐等。主要野生動物181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禽獸有虎、雲豹、金錢豹、金貓、大靈貓、小熊貓、黔金絲猴、蜂猴、獼猴、毛冠鹿、羚羊、長尾雉、銀雉、白腹錦雞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有鐵礦、鋁土礦、煤礦、硫鐵礦、大理石等。 過去,由於交通閉塞、信息不暢,武隆的經濟十分落後,工業不發達,只有規模較小的採掘、紡織及一些加工工業。

農業主要以生產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貯麻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後,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改善了交通、通信狀況,大力發展旅遊業,開發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橋、黃柏渡江漂流、芙蓉江過江速滑等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帶動了武隆經濟的發展。今天的武隆,已甩脱了貧窮落後的帽子,正成為千里烏江上的一座明珠之城。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10

重慶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中國國家5A級旅遊區、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世界唯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的洞穴,其龐大的洞體,豐富的洞穴沉積物不但征服了各國洞穴專家,更倍受眾多前來觀光的遊客青睞。 20__ 年10 月23 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佈。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 34 家媒體 協辦的" 中國最美的地方" 評選活動,歷時8 個月,共評出" 專家學會組" 、" 媒體大從組 "與 "網絡 手機人氣組 "三類獎項。 "媒體組 "與 "人氣組 "分別以媒體投票及 網友、 手機用户投票的方式各產生 12 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 雜誌社濃墨重彩推出的 "專家學會組 "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 山、 湖泊、 森林、 草原、 沙漠、雅丹地貌、海島 、海岸 、瀑布 、冰川 、峽谷 、城區 、鄉村古鎮、旅遊洞穴 、沼澤濕地等15 個類型。其中,芙蓉洞 是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 之一,位列第二名。

北京時間20__年6月27日13:15,在新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項目獲全票通過,武隆喀斯特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喀斯特一起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武隆此次成功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稱號的景區包括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羣、全世界罕見而稀有喀斯特系統形成的後坪天坑。而這三大景區又代表了中國喀斯特地貌中三個獨立喀斯特系統,即芙蓉洞洞穴系統、天生三橋喀斯特系統和後坪沖蝕型天坑喀斯特系統。

20__ 年10 月23 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佈。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 34 家媒體 協辦的“ 中國最美的地方” 評選活動,歷時8 個月,共評出“ 專家學會組” 、“ 媒體大從組 ”與 “網絡 手機人氣組 ”三類獎項。 “媒體組 ”與 “人氣組 ”分別以媒體投票及 網友、 手機用户投票的方式各產生 12 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 雜誌社濃墨重彩推出的 “專家學會組 ”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 山、 湖泊、 森林、 草原、 沙漠、雅丹地貌、海島 、海岸 、瀑布 、冰川 、峽谷 、城區 、鄉村古鎮、旅遊洞穴 、沼澤濕地等15 個類型。其中,芙蓉洞 是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 之一,位列第二名。

20__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__年6月27日13:15,在新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項目獲全票通過,武隆喀斯特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喀斯特一起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武隆此次成功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稱號的景區包括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羣、全世界罕見而稀有喀斯特系統形成的後坪天坑。而這三大景區又代表了中國喀斯特地貌中三個獨立喀斯特系統,即芙蓉洞洞穴系統、天生三橋喀斯特系統和後坪沖蝕型天坑喀斯特系統。

1993年5月,被武隆縣江口鎮當地6位村民偶然發現,隨即引起當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開發芙蓉洞。

1994年8月,中英美聯合探險隊對勒索洞龐大的洞穴羣體進行科學考察,國際洞穴協會副會長、中英美聯合探險隊長安迪先生考察芙蓉洞後評價"芙蓉洞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旅覽洞穴,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旅覽洞穴之一",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中方隊長朱學穩教授考察芙蓉洞後評價"芙蓉洞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和內容豐富的洞穴科學博物館"。

1996年8月,中英聯合探險隊再次對武隆芙蓉洞羣進行科學考察,這次考察,科考取得重大進展,芙蓉洞是一個龐大的洞穴羣體已初步探明,科考隊歷盡千辛萬苦也未能找到芙蓉洞天然出口,由於設施設備的限制,中英聯合探險科考隊第二次赴芙蓉洞洞羣的科學考察也未能得出科研成果。

20__年6月15日,受國際洞穴協會副祕書長安迪先生的委託,中英美三國聯合探險隊組織強大的陳容和先進的科,第三次對武隆芙蓉洞洞羣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科學考察,此次科考隊隊長布朗·賈德先生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這次對芙蓉洞洞羣進行考察,一定能夠探測出想象中的結果。

20__年6月15日,中英美聯合探險科考隊一行19人進駐芙蓉洞洞羣科考活動大本營(武隆縣天星鄉),16日起正式對芙蓉洞方圓約100平方公里範圍內對芙蓉洞龐大的洞穴羣體進行科學考察。經過近5天的艱苦探測,芙蓉洞洞羣龐大的地下河水系星羅棋佈,現已初步探明,芙蓉洞洞羣之一的"大消洞"很可能是目前國內現已發現的洞穴中最深的洞穴之一,芙蓉洞洞羣交錯分佈的地下河水系的出口很可能在芙蓉江邊的四方洞和芙蓉江邊的"龍孔飛瀑"處,最終彙集到芙蓉江。

1996年,芙蓉洞開始組織申報世界自然遺產,20__年,被納入申遺提名地。

鐘乳石類型

化學沉積物種類繁多,從宏觀到微觀,從碳酸鹽類到硫酸鹽類,包括世界各類洞穴近 30 餘個種類的沉積特徵。其中有寬15 米、高21 米的石瀑和石幕,光潔如玉的棕桐狀石筍,粲然如繁星的捲曲石和石花等,其數量之多、形態之美、質地之潔、分佈之廣,為國內罕見。淨水盆池中的紅珊瑚和犬牙狀的方解石結晶更是珍貴無比。大量的次生化學沉積形態,構千年成目不暇接的各種景觀數十處。洞中主要景點有金鑾寶殿、雷峯寶塔、玉柱擎天、玉林瓊花、犬牙晶花、之吻,動物王國、海底龍宮、巨幕飛瀑、石田珍珠、生殖神柱、珊瑚瑤池等。進芙蓉洞遊覽,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形成原因

(Speleothems,即鐘乳石類,芙蓉洞中有碳酸鹽巖和硫酸鹽巖兩類化學類型)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幾乎包括鐘乳石所有沉積類型,達70多種。如: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幕(小的為石幔)、石瀑布、石旗、石帶、石盾、石葡萄、珊瑚晶花等。其礦物組成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膏,也有文石、水菱鎂石。其中大多數種類存在數量之眾多,形態(有針狀、絲髮狀、絲縷狀、髮簪狀等)之完美,質地分佈之廣泛,在國內發現中,多屬絕無僅有,而某些類型,更為國內罕見,世界稀有。

70多種次生化學沉積物所構成的豐富景觀,輝煌壯麗,玲瓏剔透,華麗奇巧,令人目不暇接。中國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評價説:"芙蓉洞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澳大利亞洞穴協會專家盛讚"芙蓉洞美麗的棕櫚狀石筍、紅珊瑚池和石膏花等都是世界上屬於特級的景物"。世界洞穴協會會長安迪稱其為"世界最好的遊覽洞穴之一"。在一九九四年芙蓉洞被評為中國100多溶洞之第一,冠之以"溶洞之王"的美名,被公認為地下最美的風景。它不僅有很高的旅遊價值、美學價值,而且在地層學、礦物學、地貌學、水文學、地球化學、生物學、第四地質學、古氣候學與古環境學、考古學等一系列的科學領域方面極具研究價值。

芙蓉洞分三大景區,第一景區以色彩斑斕的高調為主,第二、三景區則以重科學和色調還原自然為主線。洞內比比皆是,一步一景的景觀中主要解説景點30餘處,其中在國內外屬特級景點有10餘處,尤其是寬15。76米,高21。04米的巨型石瀑布;面積32平方米,水深0。8米,處在生長旺盛期的珊瑚瑤池;長120釐米,周長124釐米的"生命之源";生長旺盛的石花之王;世界絕無僅有的犬牙晶花石五絕,是世界洞穴景觀的稀世珍品。

經10餘年英、美、奧、加、中等20多國科學家長期探險科考,確認芙蓉洞不僅本身是一座大型的旅遊與科考價值極高的洞穴,在以其為中心的周圍還發育有一個以大量豎井和平洞組成的龐大的洞穴羣——芙蓉洞洞穴羣,使其與美國的"猛獁洞",法國的"克拉姆斯洞"並稱世界三大洞穴。

由同汽坑洞、摔人洞、衞江嶺洞、垌壩洞、新路口洞、水簾洞、芙蓉洞、幹矸洞和四方洞等洞穴組成。以汽坑洞為代表的垂向洞穴是洞穴探險愛好者和探險家的樂園,以芙蓉洞為代表的橫向洞穴,則是遊人崇尚的最佳去處。洞體規模宏大,洞內次生物理—化學沉積物多樣而豐富,洞穴的各種溶蝕形態,壯觀的崩塌堆積,目不暇接的鐘乳石類,現階段不同處境的洞內池塘,石鐘乳的墜落及其破壞現象等等無不記錄着它的滄桑歷史演進過程,我國的著名洞穴專家朱學穩教授評價説"從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方面看,芙蓉洞堪稱是"一座洞穴科學博物館"。

武隆芙蓉洞實時監控系統是由中國地址科學院巖溶地址研究所通過科研渠道研究的最新結果,也是中國地址學院巖溶地址研究所重慶喀斯特研究院的首項啟動項目。它主要是通過設立洞穴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對洞內的空氣、濕度、二氧化碳、氧氣環境等進行自動觀測,並對洞內相關要素進行對比分析和測定,以確保更好的保護洞穴內巖溶地質資源。它的建成,對芙蓉洞內的新景觀的綜合開發和採取合理有效的保護措施提供準確和科學的依據。據瞭解,芙蓉洞是國內第一個建立和安裝長期觀測環境系統的洞穴。同時,通過有效的科學管理和監測,使芙蓉洞洞穴內的資源開發和保護措施走在洞穴類的最前列。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11

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深切型峽谷的重要代表。它孕育出獨立的三個喀斯特地貌系統:芙蓉洞洞穴系統、天生三橋喀斯特系統以及後坪沖蝕型天坑喀斯特系統。

芙蓉洞分三大景區,第一景區以色彩斑斕的高調為主,第二、三景區則以重科學和色調還原自然為主線。其中在國內外屬特級景點有10餘處,巨型石瀑布、珊瑚瑤池、生命之源、石花之王;世界絕無僅有的犬牙晶花石五絕,是世界洞穴景觀的稀世珍品。洞內的“生命之源”“珊瑚瑤池”“巨幕飛爆”“石花之王”“犬牙晶花池”並稱為芙蓉洞“五絕”。

天生三橋景區內除了天生三橋以外,還有捨身崖、望峯石、綠茵塘、仙女洞等眾多景點。

仙女山現有景點50餘處,現已開發20餘處,主要景點有:獅子巖、仙女石、侯家山莊、九把斧、四川省工農紅軍第二路游擊隊政治部舊址、林海、草場、度假村、帳篷村、野味火鍋城、獵人村等。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12

各位團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武隆觀光遊覽,我是武隆喀什特服務中心的專職導遊小范,今天由我為大家提供導遊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讓您在在此玩得開心愉快!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武隆喀斯特地貌,20__年6月27日,在第31屆遺產大會上,由重慶武隆、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共同被評為“中國南方喀斯特”而武隆也是重慶唯一的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天生三橋,是武隆喀斯特自然遺產的核心區,其核心景觀就是世界規模最大且獨一無二的天生三橋。 這裏風景優美,集山、水、瀑、峽、橋和天坑,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大家知道“天生三橋”是怎麼得名的嗎?那就是因為這裏有三座自然形成的石橋,而且每一座橋都氣勢雄偉,因此人們就叫它“天生三橋”。張藝謀導演首次來到天生三橋,他剛走到天龍橋下,就被這裏的美景深深的震撼了,他感歎的説:“真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獨特的地方”。

好了,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天龍橋下,天龍橋是三座橋中最形象逼真的,就像人造的。,橋高235米,厚150米,寬,147米,曾經有一位橋樑專家參觀後説:“我造了一輩子的橋,都沒有造出這麼雄壯美觀的橋來!”我們重慶本來就有橋都的美譽,可以説我們的天生三橋的魅力絕不低於人造的橋。不知各位朋友,有沒有看過張藝謀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它唯一的外景拍攝地——天福官驛,,就是在我們的天生三橋取景,由於在這裏拍攝了武打戲,為整個峽谷平添了幾分俠氣。各位朋友們,你們是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了呢?

第二座橋是青龍橋。又名中龍橋,是天生三橋中最宏偉險峻的一座。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橋面高度為281m,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橋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展示着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

好了,我們穿過青龍橋來到我們的第三座橋——黑龍橋。關於黑龍橋,有一首詩寫道:“無限風光處,景緻各不同;探得神仙意地,美在不言中。”黑龍橋面高223米,橋面寬達193米。是三橋中最高者,也是最寬者。高居世界第一,寬居世界第二,黑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橋,洞內幽深黑暗,就像一條黑龍盤旋在洞頂,所以得名橋名黑龍橋。黑龍橋洞的側壁及頂部有很多的窩穴、溶孔、流痕等,溶蝕形態十分普遍,它反映了古代的水流特徵。洞壁北側發育有4處美麗的懸掛泉,風格迥異。呆會兒大家可以親眼觀看,據當地老年人講,解放前,有山民曾經藏在那裏面躲避過土匪。

好了,現在,我把時間交給你們,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和遊覽,看過美景之後,等會我們還可以品嚐仙女山烤全羊、芙蓉江野生魚等美食。希望大家以一份滿意的心情而歸!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13

天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橋,又名頭道橋,高大厚重、磅礴氣勢,以雄壯稱奇。橋高235m,橋厚 150m,平均拱橋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度147m。

天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橋,又名頭道橋,高大厚重、磅礴氣勢,以雄壯稱奇。橋高235m,橋厚 150m,平均拱橋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度147m。

天龍橋橋下發育有兩個穿洞,左(南)側的穿洞稱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側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窩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動的痕跡,地下伏流曾經從左穿洞流過,後來齪彎取直改道為右側的穿洞。

重慶武隆導遊詞 篇14

天龍橋是三座橋中最形象的,也是天生三橋中跨度最大的一座橋。它橋高235米,橋厚150米,橋寬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其中 在橋高、橋厚、橋寬三個方面,居世界天生橋的第二位,屈居於青龍橋、黑龍橋之下。相傳三橋為惡龍所變,天長日久和兩岸的山峯溶為了一體。

天龍橋是三座橋中唯一一座雙拱橋,由一個橋墩、兩個橋孔構成。請大家抬頭看,天龍橋的橋洞洞壁四四方方,非常平整,宛如人造,這就是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由流水沖蝕天然形成。天龍橋是三座石橋中最酷似人工橋樑的一座。橋體總高度達到了235米,其中橋厚150米,跨度達到了75米,平均拱高96 米,無論從力學還是從建築學上都非常的穩固,完全對得起重慶“橋都”的稱號。

天龍橋最奇特的地方,除了酷似人工橋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它的橋墩部分。在橋墩內部有一個迷宮型的洞穴,據當地老百姓講那是土匪藏身的地方,後來 他們在裏面練硝製造火藥,進去的時候必須以繩索為記號,不然會迷失方向。主洞的長度有400多米,在主洞的四周發育有大大小小的通道,形成了洞中有洞,洞 洞相連的奇特洞穴。在20xx年10月份吸引了湖南衞視勇往直前欄目來這裏探險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chongqing/wv3ep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