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研究報告 >

菜市場研究報告(精選5篇)

菜市場研究報告(精選5篇)

菜市場研究報告 篇1

菜市場是指一區域內用於銷售蔬菜、瓜果、水產品、禽獸、肉類及其製品、豆製品、熟食、土特產等各類農產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經營為主的固定場所。現在的菜市場已經不完全是那種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而是相當一部分的菜市場是政府為了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而建立的固定區域。菜市場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當前,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及“農貿小市場,民生大工程”的政策與號召下,大力推動佈局合理、設施完善、經營規範的農貿市場建設,對於降低流通成本,方便和促進居民消費,穩定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但我們知道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前菜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狀態,許多問題依然存在,例如人們提到菜市場想到的不是菜市場的井然有序,價格公允,以及相關部門管理得有多麼的好,菜市場有多麼的乾淨等等。可能我們經歷的菜市場依然是那種比較髒亂,沒有什麼秩序,更嚴重的是我們一進菜市場就會感到一股難聞的味道,甚至於有一種再也不想進菜市場的衝動。針對這些問題,為全面、準確的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我們對我們附近陽邏菜市場展開了一次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菜市場研究報告(精選5篇)

一、 調查目的

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

二、 調查對象

分佈在陽邏的三個菜市場,即分別是陽邏平江集貿市場、中商附近菜市場和中百附近菜市場。三個菜市場其中陽邏平江集貿市場和中商附近是由政府規定設立,但中百附近的菜市場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發地在哪裏擺攤,賣一些蔬菜之類的東西,雖然也會有城管在哪裏管理,但仍然很混亂。

三、 調查時間

xx年x月x日上午星期六以及12日的早上

四、調查方式

由於考慮到菜市場人潮太過擁擠以及賣家也會忙着照顧自己的生意,根本沒有時間來完成一份問卷調查,所以我們小組成員採用的是一問一答式的方法,既有我們提出問題,有隨機抽到的大媽或者哥哥姐姐回答,其中剛好那天遇到城管在哪裏對菜市場的秩序進行維持,我們也就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問題。可以説問題的回答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些問題,也得到他們積極熱心的回答,還有一些照片的獲取也是一門見證。所提出的問題見附頁。

五、調查內容

主要是瞭解附近羣眾對菜市場的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將菜市場設在這裏,菜市場設在這個地方設立有什麼樣的優點以及缺點,以及菜市場平常是怎樣進行管理的,還有就是早上那一陣人流後殘留的垃圾該如何處理等等。這些內容可能包含的不是特別的全面,但每一個視角看到的是不一樣。

六、調查結果

上面都是對此次調查菜市場的簡單介紹,下面看看此次調查我們所獲得的結果:

(一) 菜市場所存在的基本問題

首先當前經濟發展帶來我國集貿市場的發展,但存在問題如下:

一、 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規劃佈局不適應城市發展要求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給各級各地城市建設注入了充足的馬力,城市市容環境改造建設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傳統破舊的城中村式集中居住區正迅速地被寬敞美觀的高大樓盤所取代,原有的市場佈置格局也在一次次爆破推倒聲中被一點點地分割、支離,有的甚至被迫徹底讓位於道路改造、開發建設。遍地開花的新型小區開發建設,也沒有及時將集貿市場建設納入整體規劃進行統籌建設,集貿市場生存發展的空間不斷被擠佔壓縮,出門上市購物難的問題在新建居民小區內不斷凸顯了出來。僅以漢陽區為例,目前全區共有23個有形集貿市場,它們大部分佈於鍾家村及二橋這兩個傳統人口密集區,而漢陽大道、鸚鵡大道兩側及永豐、江堤兩鄉相對較少。這種過分飽和與相對不足的市場佈局,不僅使我區集貿市場生存發展陷入“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尷尬境地,也導致了自然集市、佔道經營、推車串巷叫賣的現象在一些人口密集生活區依然存在,既有損於文明和諧的城市形象,也影響到政府開發新區、建設新漢陽等重大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

二、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硬件設施殘缺破舊,改造難度大

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者,城市集貿市場大多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緊貼傳統居民區周圍自然形成,並先後經馬路市場和大棚市場發展而來,有着近30年的歷史。由於受當時社會經濟、生產力發展水平等條件所限,市場硬件建設設施簡陋、結構單一、功能不全的弊端重重。市場內上下水管道設計不合理,長期得不到有效疏浚,用水供給不暢,地下污水橫流,又加之温控、除塵、保潔等配套設施不全,食品經營衞生環境髒亂差問題突出,人和食品極易交叉感染,食品經營衞生安全狀況令人堪憂。近幾年,各地政府雖然加大了對集貿市場實行“農改超” 的升級改造力度,但從已改超集貿市場的整體效果上看,無論是市場硬件設施改造,還是內部功能佈局,都還處於低層次建設水平。“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夏季如蒸籠、冬季如冰窟”的市場環境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一些地方市民羣眾尖鋭指出:集貿市場已成為與城市現代化氛圍反差最大的場所之一,是現代化都市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三、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管理創新不夠,與現代化的管理要求差距明顯

傳統城市集貿市場大多經歷過國有企業的轉向轉型,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結構體系,現場管理人員也多半是從原來的經營管理隊伍中分離而來。一方面,他們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但另一方面,他們也過分依賴這種老經驗、老做法,再加上自身年齡過大、精力不及和知識結構陳舊的劣勢,使得市場管理人員啃老本思想嚴重,思想上的守舊導致了管理方法創新上的嚴重匱乏。雖然,一些新建市場在引進先進管理人才和改進管理方法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創舉,但迫於投資貸款過重的經濟壓力,創新之舉難以長期維繼,甚至不得不又轉過頭來,重新採用投資少、見效快的傳統管理手段。市場經營管理水平與強勢搶奪市場份額的超市、商場相比,差距日趨加大。

四、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經營者整體素質較低,跨躍式發展受制約

集貿市場經營者多是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年齡相對偏高,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意識十分淡漠,唯利是圖思想嚴重。他們對作為市場主體對象所應承擔的自責己任認識不足,短斤少兩、欺詐消費和銷售未經檢測、檢疫食品等非法經營行為在市場內時有發生,這類一味追求眼前既得利益的不義之舉,無異於殺雞取卵,既有悖於文明經商、誠信服務的市場氛圍形成,也給整個市場的繁榮發展增加了無形的阻力和巨大的社會成本,市場萎縮帶來的苦果最終還得由市場經營者自己來埋單。

在全國集貿市場存在的問題中,經過我們小組的實地調查、親身經歷,總結出來武漢陽邏地區菜市場出現的以下問題:

一.佈局不合理,市場基礎設施薄弱,建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是農貿市場管理和建設的硬件,但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頂棚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狹小節約型攤位設計,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攤位沒有防蠅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

二.馬路市場猖獗,影響市容市貌。目前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一些經營者打“時間差”,“候鳥型”馬路市場到特定時間把攤點搬到沿街人行道上經營,形成移動式或馬路市場,農貿市場管理者和城管局部門也以向馬路市場經營者收取一定費用了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

三.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與市場現狀不適應。隨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市居民日益增多,居民對農貿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目前陽邏與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市場網點建設相對滯後,現有的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需要和居民的消費需求。

四.市場法制環境差,管理不到位。陽邏農貿市場管理工作,雖然由城管、工商、環衞等單位根據各管轄職能各司其職,但由於缺乏具體、全面專業的市場管理辦法,職責不明確,管理工作受侷限。市場管理部門職能交叉,市場發展環境不優,一些職能部門重收費、輕管理、不服務,加重了市場業主和經營户的負擔,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繁榮。

五.衞生情況不好,髒亂差,臭味很大,存在亂擺亂放現象嚴重,沒有固定攤位,城管沒有進行人性化管理,以驅趕式的方法解散攤主,人們素質有待提高,偶爾會發生爭吵事件,污染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設施簡陋,投入不足,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難度大,管理落後,規範化程度低,市場環境不容樂觀,行政管理混亂。

(二)菜市場存在問題的原因

隨着我地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羣眾對生活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農貿市場在合理佈局、設施配套,日常監管,食品安全等方面出現不少矛盾和問題。針對上面提及的問題,我們歸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政府方面是主要原因。

第一,政府部門對農貿市場監管難度大。少數政府職能部門與政府官員認為農貿市場已收取了市場設施租賃費,足以維持其正常運轉,無需財政投入。事實上,農貿市場經營屬於低收益甚至虧損經營的公益事業。同時,農貿市場是各種農產品、副食品、水產品等商品集中交易的場所,由於經營主體複雜多樣,尤其是文化程度、法律意識、文明意識等普遍偏低,對食品安全問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對監管部門的監管存在躲避和應付的心理,使得農貿市場監管人員的監管壓力大,存在畏難情緒。農貿市場商品來源複雜、銷售快捷、銷路多樣等客觀原因使得工商部門事前介入和事後監管的難度增加。而工商部門在監管幹部人手方面的缺乏,加之其他監管任務重,不利於強勢的執法合力形成。

第二,城區農貿市場監管財政投入相對不足。由於財政投入的相對不足,市場經營單位無能力投入,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不願投入,導致農貿市場的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發展不同步、不協調。農貿市場的建設滯後於城市建設,不利於城市整體發展。

第三,城區農貿市場監管執行力弱。近年來,農貿市場方面的監管制度比較多,但落實效果不太明顯。據調查,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監管人員不足的問題,且不重視對市場監管員的管理培訓和繼續教育。同時監管人員的獨立性不強,家族式管理問題突出,絕大多數農貿市場監管人員與市場開辦者都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在人才培訓方面,難以進行公平公正的權利制衡機制。因此,即使地方政府熱衷於制定各類農貿市場監管制度,這些制度大多也只能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喊在嘴上,不能有效地執行,導致農貿市場監管效果不佳。

第四,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法律法規不完善。由於農貿市場管理立法層面的缺失,城區農貿市場的市場準入和主體地位模糊,《農貿市場登記證》與市場經營人員的營業執照不符,直接導致農貿市場開辦單位職責不清、農貿市場開辦者與進場經營者之間的法律關係不明確,從而使工商部門無法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並落實開辦方的違法責任,大大削弱了監管力度。

2、農貿市場規劃滯後且不盡合理。農貿市場和羣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市場的佈局規劃選址應考慮居民住宅區的規模分佈,在儘可能方便羣眾到農貿市場採購菜品的同時,兼顧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舒適程度和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問題。從我地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是農貿市場的規劃嚴重滯後,設置不合理,二是規劃之初盲目追求經濟效果、不切實際,使現在存在的問題難以扭轉,利益牽扯複雜,難以整治。

3、農貿市場內部設施簡陋、設計不合理。市場“髒、亂、差”一直是居民對市場的普遍評價。這幾年雖經市場主管單位努力,但改進卻不大。一是設施簡陋,功能不健全。本地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棚頂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面積狹小的節約型攤位設計是我地農貿市場設計特色。這些市場商位設計不合理。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商位設計沒有防蠅設施,水產商位設計排水不科學等等。由於內部設計不合理,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經營户和消費者怨聲載道。

4、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市場管理混亂。農貿市場是帶有公益性功能的農副產品交易場所,一些市場投資者只注重經濟效益,造成了市場的無序和混亂。一是一些市場主辦者社會責任意識不強。在日常管理中重收費、輕管理、輕責任,把注意力集中在攤位費的收取上。對市場內環境衞生、佔道、搭建、擴攤或流動經營等行為視而不見,使髒、亂、差現象普遍存在。二是一些市場主辦者只注重眼前利益,經營理念陳舊,短期行為嚴重,幾乎不進行必要的市場維修,對市場的發展缺少競爭、創新的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貿市場的提升改造、更新換代。三是外部利益羣體的介入,造成市場管理無序。

5、場內經營業主、市場經營主體整體素質不高。目前在市場經營的基本上是個體工商户、私營業主,其人員構成比較複雜,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一是經營者缺少必要的商品知識、法律知識,食品安全存在隱患,且大量無證經營;二是經營者與市場業主的矛盾時有發生,由攤位安排、市場環境等原因引起,往往影響市場的消費者正常消費;三是場內經營方式傳統單一,多是小規模小本經營,經常侵害消費者權益導致矛盾,致使廣大消費者對菜市場的滿意度不高。

6、馬路集市的興盛,阻礙了正規集市貿易的正常發展。一是馬路市場在道路旁擺攤設點,大量人流車流滯留擁擠,長時間內無法疏散,存在着嚴重的交通隱患。二是因無人監管,食品安全衞生也得不到充分保證,缺斤少兩現象嚴重。三是隨意擺放,亂丟亂棄,給市容市貌也造成了不良影響。儘管城管部門一再打擊,這些馬路市場仍是“春風吹又生”,其不受約束的發展對正規市場的運轉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解決措施建議

1.認識性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抓好農貿市場整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工商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政府部門必須責無旁貸,必須要佔有主動權和話語權,把整治當成展示自身形象和履職盡責的舞台。要想完成任務,一是要舉旗子,明責任,抓落實,強監管。建章立制,定人,定位,定目標,定責任,定標準,定時限。二是要城鄉一體,同等對待。向一圈層看齊,實現城鄉同等服務,同等標準規範。三是要抓住重點,以點帶面;抓住難點,攻關克難;抓住弱點,主動跟進。四是要通過整治,實現“一箭多雕”。通過整治同時要達到市場“三化”建設標準(即標準化、制度化和規範化),要落實好六大類食品(即五榖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奶類)市場準入,要夯實預防公共衞生事件基礎和市場分類監管基礎。

2.抓住三個關鍵點

一是舉好政府的旗子,安排好政府各部門分牽頭工作。

農貿市場整治,工商部門牽頭。但工商一家不能“包打天下”,他需要得到市級領導的支 持和幫助,需要得到政府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和協作。為此,工商局應在事先取得市級領導肯定和認可的前提下,成立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工商局來制定,把目標管理下達到各有關部門,把各部門農貿市場監管職責作進一步的明確,實現工商牽頭,集體聯動,全面整治的目標。同時要求政府各部門要有計劃方案,並定期組織工作進度通報,定期組織召開工作例會,彙報進展情況等。

二是要牢牢抓住市場開辦方,指導其管理好市場。

溝通是管理的濃縮。必須要解決好市場責任人的認識問題,才能督促其屬下市場開辦方落實責任,主動規範。為此,工商局要召集各個市場上企業老總和市場開辦方座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知其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是城鄉統籌的具體舉措。企業和市場開辦方不僅是抓物業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履行好市場第一責任人責任,對市場環境、證照、安全、計量、維權、衞生等有督促和管理責任,對市場內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有建設和維護責任。告知其企業和政府抓好責任落實就會實現目標一致,互利雙贏的目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組織市場開辦方培訓,幫助市場開辦方掌握經營户有六大心理弱點,即經營户視錢財如生命,怕停止經營,怕城管的喇叭點名批評,怕扣錢,怕寫檢查,怕執法部門查處或扣押其物品等;消除市場開辦方心理顧慮,即不要怕當前規範市場的困難重重,不要怕企業老總不支持,不投入,不要怕經營户找你扯皮鬧事,不要怕沒有政府部門給你撐腰打氣;要建立規範的農貿市場,一是市場開辦方要同經營户籤協議或合同。二是要建立經營户保證金管理制度。三是在市場內實行分區管理,建立管理骨幹制度。四是成立市場巡查隊,履行違規違紀扣繳保證金制度,徹底解決市場內的經營户出攤佔道問題和市場外的流動攤販叫賣情況。五是建立管理骨幹培訓制度,保證骨幹隊伍建設水平。六是立柱子,劃區位,專人管理,解決秩序混亂和車輛亂停亂放問題。

三是教會工商工作人員如何監管好市場。

同樣的,首先還是要解決好認識性問題,不能把農貿市場監管推向其它政府部門或企業,要站穩腳跟,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主動出擊。要依據監管和服務相結合,責任和落實並舉的原則制定方案措施。要教方式方法,幫助工商所建立“一對一”幫扶制度,把人員分到市場,分到各個區位,明確責任和標準,抓好檢查督促。幫助工商工作人員分析市場,掌握市場開辦方五怕心理特點。一怕其被政府各部門或有關媒體曝光。二怕政府部門聯合整治,聯合逗硬。三怕經營户被處罰或通報,對其市場形象有損。四怕經營户集體找事,無法開展工作。五怕市場規範化建設排名靠後。要求市場開辦方同工商部門簽訂責任書;建立目標管理制度;適時組織市場開辦方培訓;指導完善三化建設標準和市場內經營户索證索票和台賬制度管理;幫助其實現劃區管理,定點停放,解決出攤佔道問題;監管好市場開辦方和市場內經營户的經營行為等。

3.落實到具體實處建議

第一、設置統一的管理機構、建立順暢的協調機制

在各市場的上級管理部門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開場日常工作。該機構實現“機構、職責、財務、人員”四分離,開展獨立運作,其主要職能是:負責市場物業的經營管理和設施維修、改造及資產管理:開發市場資源,搞好市場交易,促進市場繁榮;開展多種經營,為市場經營者提供經營條件、信息、儲運、和生活等方面的有償服務;搞好環境衞生和消防安全,規範市場管理。建立順暢的協調機制,解決因缺乏統一管理而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農貿市場的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探討“服務進社區”的新途徑,解決馬路市場存在的問題。

馬路市場存在諸多的不足,城管部門也進行了多次整頓,但效果仍不明顯,馬路市場依舊或明或暗的存在。我們可以調整思路,認可其存在的某些合理性因素,如對居民生活的便利,對農民增收的益處等。在統一規劃下,在某些地段劃出專門的區域提供其經營,並通過市場管理機構、工商、城管等部門的監管,維持正常的交易秩序。同時,可把這些小市場的管理權劃給該區域內有一定實力的大市場,形成“大帶小”的市場格局,使統一管理和“服務進社區”互不衝突,方便羣眾與商販,實現雙贏。

第三、各集貿市場集思廣益,在面向大眾的基礎上,實行特色經營。

各集貿市場進一步突出自身特色,實行錯位經營,實現共同繁榮。如特色菜市場可根據其歷史悠久、建築古樸、民俗氣息濃厚的特點,強化具有鄉土特色的商品經營,如家常泡菜,梅乾菜,特色小吃等,通過某些菜品來吸引顧客,形成品牌效應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其他集貿市場也可調整自己的思路,通過某些菜品的種類齊全、價格較低來吸引特定消費羣,提高自己的人氣和知名度。

第四、優化購物環境,使髒、亂、差現象得到根本改觀。

集市上畜禽區的髒亂現象,並非完全不可解決的。管理方可與物業部門協商,每隔一定的時間,派出專門人外運垃圾,保證交易區的清潔;同時加強對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如雞鴨毛等。通過統一的管理與商販的自覺維護,保持購物環境的優良。至於對集貿市場的混亂狀況的整頓,有關部門須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懲戒某些違規商販,重建市場秩序,促進其正常發展。

第五、通過政策扶持,引進資金,加快市場的市場的升級改造。

加大對市場的政策扶持,如根據經濟形勢,減少某些税費的徵收,對某些商品的生產進行補助等,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商户經營的積極性,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大力引進資金,採取投資者出資金,政府給政策的方式,對現有集貿市場進行硬件升級。在空地新建菜市場,使市場佈局更合理,運行更順暢,人民羣眾的生活更方便。

七、總結與體會

根據以上的基本情況,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菜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狀態,建設井然有序的菜市場仍然任重道遠,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人民羣眾的積極熱烈支持。只要政府管理得當,民主不過分剝奪人們的合法權利,多為老百姓考慮,而且在管理的過程中民主的方式遠遠比實行強制的措施更好,還有就是老百姓多多支持政府的工作,不可盲目的反對。

2.菜市場的建設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什麼樣的路段是否該設都應調查清楚,就拿陽邏來説菜市場主要是由居民居住以及主要交通幹道人流來設立的。

體會:通過這次調查實踐,我們鍛鍊了自身的能力以及瞭解了社會實事,什麼是都不能僅靠一些官方的報告,自己實際瞭解到的更重要。通過陽邏這個小地方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小部分,但是從小的地方,我們也可以掌握大的方向。菜市場存在的問題也是大同小異的,希望此次的調查能或多或少的反映一些問題,也希望通過政府和人民的配合支持能將菜市場建設的更好。

菜市場研究報告 篇2

菜市場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滿足百姓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應場所,作為價格主管部門,我們有責任規範其收費行為。為將政府支出轉化為真正的百姓得益,我局對全區56個菜市場的各類收費開展了調查清理,擬定了相應措施。並圍繞菜市場租金、攤位費收取的合理定位等內容對33個菜市場進行了抽樣調查,並掌握了基本情況。

一、菜市場的租金概況

從全區較有代表性的33個菜市場抽樣調查看,市場日平均租金0.996元/每平方米,其中標準化菜市場25家,佔75.8%,日平均租金1.045元;非標準化8家,佔24.2%,日平均租金0.845;如以肇嘉浜路為界,浜北、浜南、中環線以外地區劃分,則浜北地區9家,日平均租金1.193元;浜南地區16家,日平均租金0.975元;中環線以外地區8家,日平均租金0.80元。從中可見,地區差比較明顯,浜北地區與中環線以外地區日租金平均價差近0.40元,標準化與非標準化菜市場日租金價差在0.20元。所以,如果租金不分地區、不分條件設施而制定統一標準則缺乏合理性,因此,需要有區別制定每平方米日租金的上限。

二、菜場內攤位租金現狀

攤位租金是比較棘手的問題,攤主經營的行業不同形成不同的攤位價格。由此,我們根據不同的主副食品類別,分別對36個菜市場的豬肉、蛋品、水產(河鮮、海鮮)、蔬菜、豆製品、禽(活禽、分割禽)、水果行業的3667個攤位租金作了調查,在攤位總數中,豬肉佔8.5%、攤位平均價格為1154元,蛋品佔2.5%、攤位平均價格為740元,水產佔15.4%、攤位平均價格中河鮮1286元、海鮮807元,蔬菜佔41.7%、攤位平均價格為623元,豆製品佔4.7%、攤位平均價格為928元,禽佔4.6%、攤位平均價格活禽2054元、分割禽818元,水果佔4.3%、攤位平均價格為1036元。在這主要的七類行業攤位中,由於經營主體的不同、地段不同,攤位所處的市口不同,攤位費的價格也存在差異。以豬肉攤位為例,浜北地段平均價格為1378元/月,浜南地段平均價格為1010元/月,中環線以外平均價格為1245元/月;同為浜北地段,豬肉攤位標準化菜市場平均價格為1420元,非標準平均價格僅為1042元;同一市場中,場內房間的豬肉攤位與一般豬肉攤位自然存在差距,這種差別同樣表現在其他六類主副食品的攤位費租金上,由此可見,菜市場攤位費較為複雜,各種不平衡不能簡單制定一個固定的攤位標準。

三、設想與對策

1、菜市場設定租金限定。菜市場的場地資源多數為公建配套的國有資源,場地的佈局充分體現了以居民生活對菜市場的需求為規劃原則的,對掌握管理這些資源的各個部門來講,應充分認識到菜市場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且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特性,應從利民的角度考慮,而不應只將其看作是獲取更多的利益的渠道。基於這一認識,凡國有的公建配套資源可以定一個統一的菜市場租金標準,該標準不得高於同一地區菜市場租金的社會平均水平。以這次抽樣調查的33個菜市場平均租金價格來計,日平均租金為0.996元/平方米。儘管浜北、浜南日平均租金價差為0.218元,但年租金價差也僅2300多元。所以,我們認為區域內租金規定不宜再細分,對公建配套的菜場以每平米1.00元為區內菜市場租金最高上限,下浮不限。這對標準化菜市場具有扶持作用,租金的積累倘若以五年為計,就具有對菜市場進行再改造的能力,實現良性循環。而除此之外的社會經營者自行開闢的菜市場租金則不設規定。

2、菜市場攤位費問題。

我們認為,應首先對租賃攤位的經營商品要有規定,也就是説,上述的豬肉、蔬菜等七類行業的品種要佔一定比例。據抽樣調查情況看,36個菜市場中七類行業所佔攤位比例平均為81.7%,這基本符合要求。七類行業在每家菜市場的比例儘管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大同小異。如果打造一個數學模型,可以細分至每個行業的商品所佔比例,但考慮地區層次、供求的差別,不宜細分規定。菜市場攤位價格制定,由於差別大,比較複雜、也比較棘手,以調查情況而言,既存在地區差、規模差、模式差、經營主體差,還存在場內攤位的市口差、品種差等等。為解決菜場內房間攤位與一般攤位的價差問題,我們考慮兩個辦法:(1)根據地段、標準化與非標準化制定一個基準價,允許上浮比例。據調查瞭解,房間攤位經營者一般租賃費在1500元/月左右,豬肉最高在1900元/月,但不具代表性。一般而言,場內房間攤位的租賃基準價定在1500元則具有可行性。考慮標準化菜市場創建成本及鼓勵方向,允許其房間攤位的租賃費在基準價上上浮20%。場內一般攤位中,若以調查的平均租賃價為依據,租賃費(標準化櫃枱)上限分別可以設置為:豬肉攤位1000元(剔除房間租賃價)、蛋品攤位750元、水產攤位海鮮800元(河鮮均為房間)、蔬菜攤位平均價格600元,豆製品攤位920元,分割禽820元(活禽均為房間),水果攤位1050元。這一基準價,最大的不足是平均攤位價淹沒了市場設施的差異與管理規範與否的區別,一些非標準化的、低於平均攤位價的菜市場從中反而得益,不利於菜市場的發展趨勢。(2)由價格部門根據菜市場的運行成本,以街道為單位申報,由經委與價格部門聯合成立審核小組對每一菜市場中七類主要行業的攤位費逐一審核定價。這一做法的益處是準確性適中,既能對菜市場的成本和盈餘情況進行一定的控制,也能使政府為發展菜市場的支出得到更有效的掌握。

3、菜市場的指導價。

免去市場收費、降低市場租金、規範攤位收費標準,理應傳導於菜價,最終目的是體現政府關注民生,讓百姓得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將政府的利民思想轉化為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們考慮可以出台副食品行業指導價或菜市場指導價以此規範菜市場內的商品價格。通過區副食品行業協會服務社會、服務政府、服務企業的職能,制定主要副食品的“今日指導價”,各菜市場可根據市場副食品市場行情,對當天的豬肉、水產和蔬菜代表品種實行最高指導價,不得突破。菜市場經營者對每個入場攤主簽訂《攤主公約》,以協議形式承諾此項規定。副食品代表品種的最高指導價由菜市場經營者根據市場商品行情,加適當毛利於當日公佈。代表品種的毛利可作相應規定,如豬肉加10%、水產20%、蔬菜30%。此項舉措可在條件較成熟的菜市場先行試點,然後逐步推廣。

4、菜市場實行“一費制”。

在我們的調查中,菜市場存在着不規範收費現象,既有行政部門的多收費、捆綁式收費,也有經營單位利用行政收費項目向攤主亂收費等。菜市場經營者對攤主分攤的費用也各行其能,因而有必要通過“一費制”的徵收,實行統一。在工商管理費、電子秤檢驗費、除“四害”費、消防、治安聯防費等由政府支付情況下,目前來看涉及分攤的費用還有水電費(按表結算)、垃圾清運費、電子秤使用費。這些費用的分攤可以實行攤主進場時的一併結算,實行進場時“一費制”收取。除此之外,不再收取任何分攤費用。另外,對於垃圾清運費,可考慮重新核定基數,從走訪鄰近的盧灣、閔行、長寧區的菜市場瞭解到,長寧的玉屏、盧灣的泰康、閔行的黎安菜市場每年“垃圾清運費”上交分別是7000元、19200元、8640元,相比之下,垃圾清運費比我們低的多,考慮到菜市場公益性的特點,可酌情降低其收費基數。

5、菜市場的長效管理。

菜市場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入場攤主的個人素質也有差別,導致菜場管理對象相對複雜。如果沒有有效的機制,難以形成長效效果,那麼,政府從民生利益考慮的資金支出,也就得不到有效落實。面對這種狀況,從有效和長效管理的角度考慮,可由區經委牽頭制定“區標準化菜市場管理辦法”,從標準化菜市場切入,設計符合我區實際的菜市場“管理標準”運行機制,將《標準化菜市場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通過明文規定,組織場長和市場管理人員學習,更具滲透力,使菜市場的管理有章可循,違者按照《細則》處罰,直接觸及違規者利益。也可作為標準化菜市場的年終考核依據和非標準化菜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的管理標準。此外,仍需保留個別社會力量興辦的菜市場,這對區菜市場的發展和長效管理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菜市場研究報告 篇3

銀耳為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銀耳是由10餘片薄而多皺褶的扁平形瓣片組成。銀耳子實體純白至乳白色,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直徑5~10釐米,柔軟潔白,半透明,富有彈性,由數片至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繡球形,直徑3~15釐米。

幹後收縮,角質,硬而脆,白色或米黃色。子實層生瓣片表面。擔子近球形或近卵圓形,縱分隔,夏秋季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温度是銀耳生長髮育的重要因素,銀耳屬中温性真菌,菌絲在 16℃~30℃內均能生長,其中20℃~28℃生長正常,23℃~25℃生長最好,低於20℃或高於28℃菌絲纖弱。子實體分化的温度在16℃~28℃之間,低於16℃生長遲緩,高於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温度應是22℃~25℃

銀耳是中國的特產 ,野生銀耳主要分佈於中國四川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蘇省、江西省、安徽省、台灣省、湖北省、海南省、湖南省、廣東省、香港特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和西藏等地區。

野生銀耳數量稀少,在古代屬於名貴補品。但隨着新中國的成立以來,古田銀耳人工栽培技術成功,使銀耳走向了千家萬户。人人皆可品嚐的佳品了。當今,古田縣為銀耳的主要產區,並因此獲得“中國食用菌之都”的稱號。

價格:20xx年5月23日全國銀耳批發價格行情彙總:今日全國銀耳均價為57.67元/千克。昨日均價為56.5元/千克,比昨日上漲2.07%。去年同期均價為53元/千克,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8.81%。其中最高價出現在江蘇省常州市,為66.00元/千克,最低價出現在湖北省浠水市,為47.00元/千克。上個星期也就是,20xx年5月19日全國銀耳批發價格行情分析:今日全國銀耳均價為60.38元/千克。昨日均價為60.38元/千克,與昨日持平。去年同期均價為57.25元/千克,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47%。其中最高價出現在湖南省長沙市,為68.50元/千克最低價出現在湖北省浠水市,為47.00元/千克。

銀耳在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出現一波快速衝高,後一直震盪走低,震盪幅度大,最近兩月走出緩慢下跌走勢,操作建議:短線操作,反彈至48.50~48.70附近做空,收盤價突破49塊止損。

菜市場研究報告 篇4

一、電影產業發展概況

1、電影產業環境分析

政策環境

電影產業的政策環境整體趨好,部委之間的互動和協作逐漸增多,文化部、廣電局出台的政策,得到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的配套支持和實施條件補給。

20xx年9月,國務院通過《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旨在提升文化產業水平、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發展,推動電影行業由行政法規監管轉向專門法監管。《(草案)》提出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便利市場主體、社會資本進入電影產業,首次對社會資本投資電影攝製等業務不做限制。同時減少了行政審批,強化了備案制在電影攝製、放映和對外展銷環節的運用,有利於減少行政審批縮短投資週期;在信息公開方面也強調主管部門及時公佈電影基本情況和放映環節經營單位的情況,利於減少行業重複投資。《(草案)》在專項基金、税收優惠、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詳盡的規定,將助力全產業鏈全面均衡發展。

《電影產業促進法》降低了行業准入門檻

政策覆蓋全產業鏈

經濟環境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文化需求會進入快速發展期,人均 GDP 達到 5000 美元時就會出現井噴式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經濟數據,20xx 年中國人均 GDP 約為7485 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長為其電影消費奠定了經濟基礎。20xx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4.77%,城鎮化推動了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商業地產集購物、休閒、餐飲、娛樂於一身,在初期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業地產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影院投資的增長,20xx年底,中國影院數量達到5700家,銀幕數量2.36萬塊,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

資本、互聯網經濟和影視產業化佈局成為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經濟環境因素。20xx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涉及影視行業併購事件已超過30件,平均一週一件併購案,而去年A股涉及影視行業的併購案件為54件。20xx年以來資本對電影產業的滲透,延續了 20xx 年的資本熱度和景氣,運作模式包括影視基金、借殼上市、上市公司併購等。BAT 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和商業主體開始影視業務佈局,分別成立愛奇藝影業、百度影業、阿里影業、騰訊影業等公司,通過互聯網功能和平台優勢,挖掘電影產業鏈存量市場,並開始探索電影后產業環節的增量部分。同時上市影視公司尋求多元化發展,以豐富互動娛樂業務為目標,如華誼兄弟領投手遊發行商鹹魚遊戲A輪融資。

社會環境

觀影人羣快速增長,90後成觀影主力。20xx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總觀影人次再次高速增長,同比增長46%。從觀眾年齡分佈來看,90後已經成為觀影主力,佔比從20xx年的52%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95後觀影羣體迅速擴大,佔比從20xx年的僅4%竄升至今年初的15%。從學歷分佈看,大學本/專科佔到8成,高知白領成為中國核心電影觀眾,該羣體對電影的消費和需求代表了主體電影觀眾的意見。

中國電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晉、跨界導演作品以及話題性、粉絲電影顯著增加,這些電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輕主流和核心觀眾的喜愛。隨着影院終端的發展,觀眾可接受的內容和信息愈加廣泛,觀眾對電影內容的需求會趨於定向和精細。

2、電影產業規模分析

中國電影產業規模整體在高速增長,國內票房收入佔比逐年增高,從20xx年的61.8%攀升到20xx年的81.4%,國內票房增速除 20xx 年低於產業規模增速之外,20xx-20xx 年都以高出 10%的速度增值,但 20xx 年差值縮窄到 5%以內,電影產業規模增速的動力開始部分轉向到國內非票房和海外銷售的拉動上,20xx-20xx 年二者的平均增速分別為32.1%、32.8%,可以預見後續幾年二者將逐步保持穩定增速,共同帶來產業規模的增加。不過,參照北美電影業的發展情況,中國電影產業成長的動力,在未來都需要藉助多元盈利渠道來拓展。

電影市場票房收入方面,20xx年1月-6月,中國大陸市場票房總計202.4億,同比增長48.9%。20xx上半年新片158部(1月1日-6月30日上映),其中國產影片117部,票房86.7億,單部平均票房7410萬;進口影片33部,票房107.1億,單部平均票房3.2億;特殊影片8部(純港片和純台片),票房6105萬,單部平均票房763萬。

縱觀過去幾年的票房趨勢,國產片和進口片票房貢獻淨差在 20xx-20xx 年大致維持在 8-12%比例,20xx 年被後者反超為-4%,20xx年恢復反彈後拉大到 18%,20xx 年實現迴歸,恢復到平均範圍內。在國產片和排片保護政策,以及引進片審查機制背景下,預計後續幾年國產片和進口片的貢獻差值將繼續維持在平均範圍內。從國產片、進口片票房增速對比來看,二者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 37%、40%,前者對中國電影總票房的貢獻度要低於後者,國產片需要進一步提高票房競爭力。

20xx年上半年國內票房過億的影片總計42部,其中國產影片22部,票房81.1億,吸引2.3億人次觀影;進口影片20部,票房104.9億,吸引2.8億人次觀影。國產過億影片票房集中在2-5億區間,進口過億影片則在1-2億區間及9億以上區間佔較多數量。

全球範圍內,20xx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增速與20xx年相比下降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受到北美市場放緩所影響。藝恩諮詢預計,未來幾年內,全球電影票房仍將保持5%的平均增速。

繼20xx年票房出現負增長後,20xx 年北美電影票房增速再次掉入負增長,延續了20xx 年票房增速放緩之後的頹勢,導致110億美元大關的票房預期成為泡影。緩速增長甚至下降將成為未來北美票房市場的一個特點,原因包括觀影人次增長乏力、票價壓力、其他發行窗口分流、續集表現不佳、全球發行問題等因素。事實上,這種下降趨勢還發生在日本、英國、德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多數國家。

不過,20xx年北美、亞洲、西歐仍為全球重要電影票房市場,其中中國電影票房佔全球電影總票房總額突破10%,相較於20xx年增長2.5%;相應地,北美由20xx年的30.4%佔比下降了2.7%,北美的市場總額進一步被分攤;中國與北美之間的總額差距由20xx年的20.4%,縮窄為20xx年的15.2%,但是中國票房仍不及北美的一半。

3、電影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產業鏈延伸、跨界經營和互聯網化併購潮將會持續

影視公司的跨界行為是以圍繞產業鏈的細分領域而進行,具備清晰盈利模式的手遊業務成為諸多影視公司參投的重要對象;宣發部分受到互聯網的影響最為直接,因而也成為影視公司加強產業鏈整合力度的關鍵節點,通過對外併購、產品研發等手段覆蓋在線購票相關業務。

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聯姻表現在跨界和互聯網化過程,產業鏈中的內容製作、終端和衍生品節點成為互聯網化的重要實施方向,如阿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參與華誼20xx年36億定增方案,華誼以此接入阿里電商和騰訊社交娛樂資源,並有針對地進行項目合作與計劃執行。

20xx-20xx年影視公司跨界與互聯網化分析

在線票務高速發展,電影發行去中介化

20xx年到20xx年是在線票務高速發展階段,根據易觀智庫數據,20xx年第1季度中國在線電影票務(包括傳統線上團購和在線選座)市場份額已經達到63.42%,具有市場先發優勢的貓眼電影、格瓦拉排名一二,BAT旗下的微信電影票、淘寶電影、百度糯米也在奮起直追。電影在線票務主要把握的是電影的發行、營銷環節,利潤主要來源於票務服務費、宣傳發行費。近期,參與聯合出品的電影,票務網站參與出品的電影可以最終進行票房分成,票務網站盈利模式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在線票務網站已經部分具有發行功能,未來這一趨勢會被進一步強化。

電影營銷進入移動互聯時期

電影產業的互聯網化最先開始於營銷領域。早在門户網站時期,電影互聯網營銷主要表現為在新浪、搜狐等門户的娛樂版塊發佈電影上映信息以及相關新聞報道,這實質上僅是紙媒、電視等傳統媒體電影宣傳內容向互聯網的遷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營銷。社交網站時期,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絡蓬勃興起,20xx年《失戀 33 天》迎合了這種傳播趨勢,在社交網站發佈預告片,進行病毒式傳播,在票房冷清的11月創造了 3.5 億元的佳績。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營銷以其精準性高、互動性強等優勢迅速獲得廣告主認可,20xx 年中國移動營銷市場規模達到134.3億元,20xx年達到472.2億元,未來電影營銷移動化的趨勢將會加強。

院線集中度提高、影院建設城市層級下沉

目前我國院線行業集中度較低,而院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於加強對上游物業租賃的議價能力,降低成本,與上游採用更為靈活的分賬比例及合作形式,提高盈利能力。萬達院線的上市刺激了院線市場的資本集中和市場聚集,院線行業將從充分競爭階段過渡到規模和品牌競爭階段,大地院線、金逸院線、上海聯合等將加速 IPO 步伐;國內院線或將在資本市場的幫助下進行一系列的兼併收購,形成 5—8 條主力院線擁有80%左右市場份額的格局,使得院線市場真正地成熟起來。屆時,電影產業鏈上的放映環節發揮終端優勢,在影院銀幕數的增長之下帶動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擴張。

隨着一線城市影院建設的逐漸飽和,影院投資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流動,城市層級下沉。20xx年新增1234 家影院,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之外,二、三線城市共建設803家影院,佔總影院數的 65%,一線城市僅佔 10%,這表明一線城市對新建影院不再具有吸引力,二、三線城市正式成為院線競爭的主要陣地。除一線城市影院建設市場的相對飽和之外,二、三線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也是重要的原因,它們的人口規模都在百萬以上,擁有一定的居民消費能力,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相對合理化的成本投入,誘使影院投資公司紛紛將目光鎖定二、三線城市。

二、電影行業產業鏈分析

1、電影行業產業鏈

從傳統的產業鏈來看,電影行業主要分為製片商、發行商、院線和影院四個環節。其中製片和發行處於產業鏈上游,而院線和影院處於下游。後續幾個部分我們將按此分別進行分析和討論。

電影產業鏈

20xx年以來,以BAT為主體的互聯網公司加速進入影視產業,他們以技術、平台、用户思維重塑影視產業鏈,帶來影視產業格局新發化,並在顛覆影視產業鏈中尋找利潤空間。 BAT從視頻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內容環節和終端用户延展,分別通過宣發、IP孵化、眾籌投資,以及大數據分析、在線票務、在線點播等手段,介入內容製作和觀眾營銷,影視產業鏈節點更趨多元,利益市場化帶來新模式和新商業機會,影視內容、互聯網模式與城鎮經濟、居民娛樂消費的連接更加緊密。我們將在企業介紹章節中更為詳細的介紹BAT在電影方面的業務佈局。

互聯網化影視產業鏈

互聯網的進入為電影融資、項目籌備提供了一些便利。融資方面,對於大額資金而言,各種影視線上創投平台層出不窮,直接對接電影片方和資金方,並在項目篩選、評估方面提供增值服務,使更多的業外資本能夠更加便捷、更加專業的分享電影產業發展的紅利,避免了投資的盲目性;對於小額資金而言,眾籌在電影產業開始興起,以餘額寶為代表的類眾籌產品投資門檻已降至100元,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電影的投資人。

項目籌備方面,電影項目決策一直以來較為盲目,缺乏理性數據支持。傳統電影產業無法記錄的數據可以在互聯網上沉澱下來,如用户視頻網站電影觀看數據,影院用户觀影行為數據,票務網站電影購票數據等等。通過對這些海量大數據的挖掘、分析,製作方可以得出有效的項目目標觀眾屬性數據,觀影行為數據、IP 輿情數據等等,為項目編劇、選擇演員提供重要依據,大大降低電影投資風險。

以貓眼電影、格瓦拉為代表的電影在線票務平台蓬勃興起,對傳統電影發行產生了劇烈影響。在線電影票務網站繞過院線和影院,連接觀眾和座位,並且依靠觀眾向片方要營銷費用,向院線爭取排片,打亂了傳統的發行、放映體系。三四線城市是目前中國電影票房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這些區域單個影院或城市的票房產出有限,而傳統的電影發行公司滲透成本高。線上發行邊際成本低,可提升這類城市的發行效率。

互聯網已經成為觀眾獲取電影營銷物料的主要渠道,佔比 92.25%。其中從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站獲得電影上映信息的人羣佔據43.77%,從視頻網站貼片廣告、預告片獲得信息的人羣佔據 13.35%。微博重傳播、視頻網站重內容,兩者結合成為電影片方進行營銷宣傳的主要平台。

整體產業鏈的價值分配主要以票房分賬來實現。從目前來看,除去電影基金(5%)和營業税(3.3%)以外,剩下的分賬製片方+發行方佔到了43%,院線+影院佔到了 57%,且無論是國產片還是海外片,院線+影院的分成比例大約都在 55%-60%之間,十分穩定;發行環節則存在較大的差異。

各類型影片分賬比例

注:(1)分賬大片是指按照票房分賬的形式引進的電影,分成比例為扣除電影專項資金及營業税後,製片方獲得25%,發行方分成比例 18,其餘為院線和影院;分賬片來自美國好萊塢,影片質量優良,上映時間一般與北美基本同步或滯後一個月以內;

(2)批片是指直接買斷國內發行權而不需和製片商分賬的電影,電影不侷限於美國,發行權購買金額從幾十萬美元到幾百萬美元不等,整體質量和分賬片有差距;扣除電影專項資金及營業税後,發行方票房分成比例 43%,院線及影院分57%。

票房的分賬按照層層抽取方式進行:

1. 影院收到票房收入後,扣除電影基金和營業税,按照合約收取應得部分的分賬,然後交給院線(如有)或發行方;

2. 院線扣除分賬後將剩餘部分交給發行方;

3. 發行方收取發行代理費、服務費或按比例收取分賬收入,扣除代墊的宣發費用(如有)後,將剩餘部分交給出品方;

4. 出品方收到分成後確認收入或繳納指標管理費(進口片)等相關費用。

除影院繳納的3.3%營業税外,其它各方不需繳納營業税;上映後至票房結算至發行方至少需要3個月;結算至出品方需要3到6個月。

2、製片市場分析

以 20xx 年為分界點,國產故事片產出總部數開始從穩步增長轉為減量減速,國產片從數量競爭開始步入到單片產出效果和票房競爭階段,提高產能利用率成為關鍵。作為電影生產的最後一個環節,院線上映成為衡量影片投資回報的基本要素,國產片上映比例已從20xx年的低谷改善至目前已跨越 60%,但對於電影投資製片方,還需關注除上映比例之外的票房總數、票房增長潛力、周票房佔比及增長速度等最終產出結果。

20xx 年各類型電影中動作、科幻、愛情影片累計票房貢獻比例高達 66.3%,此三種類型基本上各佔 22%的市場總額,成為電影市場主流細分類型;相反,戰爭、劇情、紀實等近期觀影市場縮小或偏小眾的類型影片,累計票房貢獻不到5%,相比於魔幻類型的有市場但供給偏少的特點,此三種類型屬於市場虛火性質;另外,驚悚類型與魔幻類型一樣,存在票房增長和產量優化的提升空間。單片票房佔比產出上,科幻、魔幻、動作居前三甲。

根據調研數據顯示,有57.87%的被調研人羣青睞科幻電影。就科幻片而言,國內影市的供給遠遠落後於中國觀眾們迅速增長的觀影需求。中國科幻片起步正面臨“內外困境”。一方面在好萊塢大片的連年轟炸下,國內觀眾已經被培養出“好萊塢科幻片適應症”,好萊塢影片的優勢在於對市場需求的把握貼切。另一方面,好萊塢科幻大片代表了美國先進的電影工業化體系,劇情、技術與思想都是國產科幻發展的軟肋,可以説國產科幻幾乎還沒有真正的積累。但是好萊塢科幻片的成功意味着國內影市的潛力,並會刺激國產科幻加快進步。

國產片中,喜劇、愛情類影片受歡迎程度最高,其中喜劇類型收穫超7成受訪人羣的青睞。《泰囧》、《致青春》和《心花路放》等喜劇和校園愛情片獲得巨大成功,致使這類中小成本的電影逐漸受到業內重視。但是,這類影片作為類型片的一種,仍是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作為目的和原則,這些影片開創了電影商業資本的時代,讓場外資金看到了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而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對市場需求的貼切把握。

目前“IP”概念被熱炒,由文學作品催生出熱門IP,進而改編成電影的鏈條式產業逐漸受到行業重視。從調研結果來看,由小説、遊戲及動漫轉化而來的觀影意願合計達到75.27%,其中“非常強”觀影意願的人羣佔據37.19%,這意味着優秀的IP在改編電影前確實已經擁有了大量粉絲,而這些粉絲也是電影最直接的受眾。但是轉化率問題一直是片方的痛點,尤其反映在網絡IP上,根據網文改編的影視作品,在人物關係對應、核心情節設計等方面仍然較為薄弱,導致很大一部分改編電影票房未如理想。

電影是動漫產業中的重要環節,國際化以及衍生性兼備。日本和美國是公認的動漫產業最為發達的國家,動漫電影作為類型片的一種,經歷數十載的發展歷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體系,在整個電影市場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美國,動漫電影是動漫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優秀的動漫電影延伸至全球市場,並藉助膾炙人口的動漫角色向其他領域拓展衍生。

20xx年國內動漫電影票房達到30.5億,同比增長88%,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1.3億,同比增長85.2%。具體來看,華強動漫的熊出沒票房達到2.48億人民幣,但大部分電影票房在 4000-6000 萬之間,整體格局非常分散。

據藝恩諮詢統計,國產動漫電影除了 11 億的國內票房之外,還涉及到相關版權收入(海外版權、網絡版權、電視版權、商品化授權等)約 6.2 億,但與海外的著名IP相比,商品化率明顯偏低。

20xx年動漫電影《西遊之大聖歸來》累計票房突破9億人民幣,擊敗《功夫熊貓2》獲得國內動漫電影票房冠軍,與此同時《大聖歸來》獲得了業內良好口碑,僅700多萬元的宣發費用依賴口碑營銷逆襲市場。《大聖歸來》的成功點燃了國產動漫電影的熱情,預計後續與海外動漫電影的競爭中,國漫電影的競爭地位將不斷提高。

在製片市場競爭格局方面,20xx年電影製片機構TOP15 合佔約 30%的市場總額,平均佔比2%,市場較為分散,主體間的差距區分度不夠,行業龍頭實力有限。傳統電影製片機構中,中影憑藉數量優勢繼續取得的領先地位,萬達影視加碼電影製作環節,躍居民營公司首位;光線影業主力宣發,華誼兄弟實施去電影化戰略,導致二者總額佔比下降。一九零五網絡作為電影頻道子公司,在《變形金剛 4》高票房的助推下,市場上升最快,進入年度前五。文化投資公司華蓋映月參與年度國產票房冠軍《心花怒放》出品,分得1.27%總額;以電視劇為主業的中聯華盟、華策影視、唐德國際在電影產業利好、影視聯動效應作用之下,紛紛進入前十名。

上游製片環節競爭格局分散,究其原因,是新的主創力量和資本不斷進入,且電影製片風險共擔制度的普及,製作環節新晉力量參與制片市場的空間仍然很大;來自新人新作的優秀內容供給仍在爆發中。以 20xx 年現象級國產影片為例,《捉妖記》參與的製片機構達 11 家,《煎餅俠》參與制片機構為 4 家,《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參與制片機構 11家,且 3 部影片的主創團隊均為新晉團隊。

近三年票房前十影片製作方

3、宣發市場分析

20xx年中國電影發行企業市場總額,發行市場前十機構總份額接近 90%,其中中影、華夏由於壟斷分賬片發行,兩家發行市場份額超過 50%。中影基本與20xx年持平,繼續坐穩頭把交椅;華夏以超二成的比例獨居第二陣營。光線、博納和萬達躋身TOP5,影聯傳媒、福建恆業和安石英納異軍突起,傳統豪強華誼兄弟表現較為頹勢。

值得關注的是,光線傳媒、萬達影視、樂視影業均為縱向整合經營特點突出的公司,在20xx年之後快速崛起。光線傳媒從發行環節切入製片,品牌及份額快速擴張;萬達影視與萬達院線具備“製片-發行-放映”縱向一體化經營基礎;樂視影業長於發行,並有樂視網作為新媒體院線渠道支撐。

如果僅考慮國產片市場,光線、博納、萬達、樂視、華誼幾大公司發行份額在 60%左右。

20xx-20xx中國電影發行市場集中度TOP10

根據藝恩諮詢的數據,20xx年中國電影營銷費用從20xx年的11億元增至20xx年的36億元,增速從 20xx 年起穩定在 20%至 25%之間。從營銷手段和方式上看,新的營銷模式層出不窮,有視頻營銷、整合營銷、大數據營銷、跨IP營銷、移動營銷等。影片要素方面,影評和口碑在傳播力和影響力方面也遠超其他基本要素,這意味着UGC模塊價值所在,用户參與並完成整個觀影流程的閉環,使得影片再次傳播。

4、院線、影院市場分析

我國的“院線制”是在國家行政引導下起步。最初,電影到達觀眾主要是按照行政區域供片,採取省市縣逐級層層發行放映的模式,為了提高發行效率,引入市場化機制,20xx年12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聯合頒發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正式確立了院線為主體的發行放映體制,由院線直接對接發行製片單位,成為我國院線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xx年6月我國首批30條院線正式成立運營,大多是由當地省市電影公司轉制而成,經過十多年的發展,20xx年底,全國共有院線47條,國有院線佔主導,但民營院線快速成長漸成主力。

在整個電影產業鏈中,院線及影院處於中下游,主要涉及電影的院線發行和放映部分,按照現行的票房分賬制度,在扣除了 8.3%電影發展基金和税金的淨票房中一般可佔52%的比例,確保了較好的現金流水平。院線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純資產聯結、資產聯結為主加盟為輔和簽約加盟為主三種模式。純資產聯結以萬達院線為代表,能夠實現旗下影院的統一品牌和統一管理,海外對標院線也大多是這一模式。以資產聯結為主加盟為輔的模式以廣東大地和金逸珠江為代表,而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聯和上海聯合則是以簽約加盟為主、資產聯結為輔。

我國現有城市院線的經營模式

截止到 20xx 年底,中國城市院線數為47條,農村院線252條,二者雙雙增長,但是由於實際上很多農村院線採取得合併運作,因而實際的農村院線數量為231條。未來國內城市院線將在整合、併購之中實現市場集中度的提升、運營效率的提高,形成 5-8家規模較大的龍頭院線;另外,農村院線數量則在政策性擴展保護下緩慢增長。

20xx 年城市院線總票房為 294.21 億元,國內47條城市院線中過億院線達33條,同比增長4條。突破 10 億院線較 20xx 年增加 4 條到 10 條,主力院線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維持“一超多強”局面。根據院線年度總票房及增速、市場總額等維度,院線前三梯隊為:第一梯隊,年總票房在40億元以上,目前只有萬達院線屬於此區間,為格局中的“一超”;第二梯隊,年總票房在 20-30 億元之間,分別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線、上海聯和院線、廣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幹線5條院線;第三梯隊是年總票房在10-20 億元之間,分別是浙江時代、中影數字院線、橫店院線、北京新影聯4條院線。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20xx年我國排名前五的院線產出了45.35%的票房份額,低於北美前五大院線53.7%的份額,且遠低於韓國和香港的80.00%以上,因此相較成熟市場,我國院線市場的集中度有待提升。

20xx年全球院線集中度情況

在電影院方面,20xx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影院600家,新增銀幕數為2449塊,平均每日新增13.5塊,全國累計銀幕26244塊,銀幕增長率同比下降6%。

新增影院數增長緩慢與影院上座率普遍低下不無關係,20xx年全國影院上座率不足16%,影院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而20xx至20xx年全國影院平均上座率僅為13%~16%,85%的產能被閒置,這意味着提升上座率與觀影頻次將大有作為。

5、在線票務市場分析

在線票務服務在智能硬件普及和人口紅利的因素下,迅速發展導致市場擴充,但是競爭同質化嚴重。截止到目前,全國至少80%的影院已經支持線上售票。在移動互聯網的大趨勢下,預計到20xx年底,支持線上售票的影院比例將至少提升至85%。

在線票務業務有多方切入,包括影評網站、院線、社交平台、入口類APP、團購網站、專業票務網站、電商網站等。下面簡單對各類參與方作簡單介紹:

影評網站:豆瓣、時光網等以影評、電影評分為重要產品的網站,用户以電影發燒友為主。這類用户對平台的忠誠度高,觀影頻次高,購買轉化潛力大,此類網站線上電影用户資源優勢強。但一般不具備充足的資金實力,進行線下影院拓展。影院資源的掌控能力,以及未來對二三線城市的深耕是其未來發展瓶頸。

院線:院線系票務網站建立的初衷在於方便影院會員購票,提高觀眾的忠誠度。由於直接把控影院資源,院線系票務網站在價格,與製片溝通效率方面,佔據優勢。院線系票務網站以自己旗下影院為主,影院數量較少是用户不願意購買的直接原因。

社交平台:由於社交平台已成為電影片方進行電影宣傳的重要陣地。口碑作為觀眾觀影前重要的考量指標,對觀影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社交關係相對封閉平台,微博在話題發酵,觀影輿論形成、影片造勢方面均成為其優勢體現。

入口類APP:入口類模式主要是在超級APP中嵌入直接支持購票的入口,依託本身的用户優勢及產品屬性(比如地理屬性、支付屬性等)關聯電影票務。百度入口為:百度搜索+百度地圖+百度糯米、微信入口:APP錢包+微信上的院線公眾號、支付寶入口:支付寶APP的淘寶電影入口。從BAT三家入口對比來看,百度覆蓋更全面,而微信的入口較深、影響購票體驗,但是其朋友圈的廣告價值意義重大。支付寶的購票導引主要藉助低價票推送,競爭手段單一,用户形成習慣購票意識較難。

團購網站:團購網站擁有成熟的O2O商業模式,且目前同時支持在線選座和團購電影票業務。團購類網站線上擁有多年積累的海量生活服務用户和線下全國各線城市的地推、商家資源佈局,三四線城市已充分滲透。目前團購的電影票業務開始分化:一類是細分業務,垂直電影發展,以美團為例,單獨成立貓眼電影獨立運作,目前在在線選座市場佔據35.9%的份額。另一類是以百度糯米和大眾點評為主,以構建多場景生活消費,給電影票業務做增量。

專業票務網站:專業票務網站成立時間較早,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綜合類的票務網站,如格瓦拉、蜘蛛網,還售賣運動場館等其他票務;一類為電影票專營網站,如賣座網、摳電影。專業化程度高,善於線上、線下活動的策劃、實施,專業票務網站有自己的用户社區進行觀影評論、互動,用户粘性高,體驗性好。

電商網站:京東類電商網站的電影票在線售票業務,由於具有流量優勢以及健全交易支付體系,電影票導流即可正常運營。由於線下影院資源佈局嚴重不足,在實際業務中,此類票務公司以與專業電影票務公司合作模式為主,接入網票網、摳電影等網站平台。

20xx年中國電影票房線上出票135.7億元,佔到該年總票房的45.8%,同比上漲179.07%。20xx年1季度中國在線電影票務市場收入為60.8億元,佔據63.42%市場份額,其中在線選座佔42%,傳統線上團購佔21%,總體同比增長95.69%,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在線票務市場資源進一步集中,體現在貓眼、格瓦拉等垂直票務廠商的市場份額在逐漸增大,由此也拉動在線選座佔比快速提升

菜市場研究報告 篇5

隨着媒體產業電影產業的工業化,專業分化也越來越強,本來電影工作室都有自己的市場部門,而市場部門下面有自己的調研分佈,但是現在也越來越傾向於給外包公司,像尼爾森NRG這樣的專業調研公司。

電影分析的兩個重要指標:

那麼對於電影調研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對”可宣傳度“和”滿意度“的分析。對於”可宣傳度”的分析主要是分析電影宣傳廣告物料是否能夠吸引觀眾,評估物料是否能夠潛在創造利潤價值,傳遞了怎樣的信息和電影形象,以及海報所引起的興趣有多大。對可宣傳性的評估並不會評估票房潛力,如到底會有多少觀眾可能會來觀看,會有多少票房收入。那麼什麼可以評估票房潛力呢?“滿意度”這一指標。

“滿意度”主要是評估分析電影有多大程度滿足了觀眾需求。如果觀眾已經購買了票就證明了他們對電影表示了興趣。但電影評估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這個電影有多大程度滿足了觀眾需求,這是評估結果的指標。如果觀眾很滿意那麼推薦朋友觀看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口碑就會很快傳開,這是電影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樣電影就會在市場上自行發酵最後取得票房城固。

而為了進行電影的兩項指標進行評估,使用什麼方法呢?有很多的方法,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電影分析的方法論

這些分析工具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定量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通常採用的是焦點小組的討論,通常由10至12個人參加,通常選自較窄的人口屬性組來調查他們對於某些物料的印象。 定量研究的主要作用並不是要研究宣傳資料到底在電影觀看者或者整體大眾中有多少説服力,有多少消費者會走進影院觀看電影,而是提供特定消費者的態度。定性研究則着重致力於評估宣傳物料有多有效,最大程度上消除偏見(如果方法論和選樣本方法足夠科學的話)。定量研究可以評估宣傳材料的效果,例如人們對於一個在電影院放映30秒的廣告物料的興趣程度,也可以用來評估觀眾的記憶度,即觀眾有多大程度能夠記住廣告宣傳物料中的信息等, 甚至通過研究觀眾的喜好程度初步推斷電影可能的票房潛力。

標籤: 菜市場 精選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yanjiu/qoe3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