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感恩事蹟材料3篇

感恩事蹟材料3篇

本文目錄感恩事蹟材料感恩小明星個人事蹟材料感恩老師事蹟材料

李興海同志,今年39歲,是宜賓縣喜捷鎮新聯村人,他是一個老實憨厚的農民,千辛萬苦創辦了“九彩虹”農家樂,通過近幾年不斷的努力,進而發展為響譽西部的“九彩虹”生態農業科技園;他不但是當地農民脱貧致富的帶頭人,而且還是一個充滿了愛心、孝心的敬老楷模。他不但獲得“全國勞模”、“全省十大傑出青年”、“全省優秀農村人才”、“北京奧運火炬手”等多項殊榮,而且被廣大老年人公認為“敬老模範”,並送匾牌,他不僅孝敬父母,而且更重要的是關愛廣大的社會老人。自XX年以來,他長期資助40位貧困老人,每年春節都要給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送去大米、肉食等慰問品,每年重陽節或端午節都要邀請當地的老年人代表近300人到他的農家樂集體過節,一切費用全部承擔,還經常向老年羣眾組織捐贈活動經費,支持老年人開展文體活動。此外,還長期資助30名貧困中小學生,每期資助金額達5000元,還每年向喜捷鎮中國小捐資6000元,設立獎學金。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

感恩事蹟材料3篇

一、孝敬父母,任勞任怨

李興海同志從小家境貧寒,讀國小時,連很少的學費都交不起,為了求學,哪怕坐在後排的空位,也認真學習。13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國中,卻因母親意外死亡被迫輟學,15歲那年,大哥又不幸觸電身亡,本就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成了宜賓縣建卡的特困户,從此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為了生存,他求師學藝,刻苦學習,努力拼搏,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企業家。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勞動的艱辛,自己心愛的父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又因大哥身亡,其它兄妹遠走出嫁,對照顧老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與妻子商量後,把父親接到自己家中,由自己來照顧,他用一顆孝心為父親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從此,照顧老人的責任一直由李興海夫妻倆承擔。多年來,光是在父親的飲食上他就下了不少心思,為父親準備的每日三餐儘量做到頓頓不重樣,熱菜熱飯伺候着,讓老人吃得開心舒心,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多讓父親隨着性子來,從不惹老人生氣。父親年紀大了,心靈上的孤單寂寞可想而知,有時常常擔心自己年老體弱成為子女的包袱,李興海就一直讓父親和自己同桌吃飯,這樣做一可以消除父親的疑慮心思,二來可以在飯桌上和老人多交談,拉些家常裏短,讓他在親情的包圍下消除孤獨。隨着自己的經營業務壯大,每月他都給父親至少200元的零花錢,讓他自己支配,多做善事。家裏的大小事李興海也會給父親通氣,聽聽父親的意見,讓做了一輩子“當家人”的父親心裏得到安慰。當有人問他為啥對父親這麼好時,李興海説:“人都説‘家有一老,勝過一寶’,老人們為子女操老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照顧他們還不是理所應當的?再論,想想自己將來也都有老的一天,現在不伺候好長輩,將來怎麼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對待自己呢?”如今,在李興海夫妻倆的精心照顧下,老人已70有餘,頭腦清晰,面色紅潤,逢人就誇:“李二娃兩口子對我好啊,對我好得很!”

二、熱心公益,奉獻顯精神

李興海艱苦創業致了富,不忘回報社會,十分熱心為當地的公益事業辦好事、實事。1999年玉龍街村街道建設,李興海出水泥和資金共計6000餘元,今年修新聯村公路又出資5800餘元。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助老殘的傳統美德,興海同志時時踐行着這一傳統。 1998年屏山縣鴨池有兩位老人受抱養子女的虐待,處境十分困難,李興海知道後,把兩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包吃包住,過得挺愉快,過了一段時間,李興海找其子女幫助教育,啟發感動了老人的子女,主動把老人接回了家。李興海的這些舉動,使老年人和殘疾人十分感激,使年青人深受感化教育。1999年以來,李興海幫扶的方式,一是以購買贈送生產資料的方式幫扶貧困户,長期為40户貧困老人每户每年送1包尿素肥,其中30户還送了水稻、玉米良種,至少用去資金3萬餘元,幫助他們發展生產,使之增產增收。二是幫助當地20户貧困老人發展蔬菜,出錢為他們購買菜種,助他們脱貧致富。

三、孝敬老人,盡獻人愛之心

李興海注重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深刻懂得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興海説:“雖然我的母親早年去世,但我一直遵循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遺訓,應該把別人的老人也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孝敬。”李興海身處農村,切身體察農村老年人的現狀,由於相當多的青壯年農民遠離故鄉務工,有的家庭成了“空巢老人”,有的不僅要種莊稼、養畜禽,還要撫育照顧孫輩兒童,一年四季辛苦勞累,尤其是每到傳統的中秋節、重陽節,很多老年人缺少一種親情的關愛,享受不到天倫之樂,心靈上不免產生一些孤獨和寂寞感。欲話説“每逢佳節倍思親”,李興海十分理解老年人的心情,關注老年人的疾苦,為了能使廣大老年人能在重陽節過得高興快樂,從XX年開始到今年,一直堅持會同喜捷鎮的老年協會把本鎮和鄰近鄉鎮的部份老年人請到“九彩虹”農家樂作客,並請鎮黨委、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領導到場指導,與老年人共同歡度節日。李興海説:“我把他們請來團聚,能使他們笑一笑,送上我對他們的祝福,我要從多方面努力感召社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近幾年重陽節到“九彩虹”過節的老年人都在300人以上,李興海個人出資每年達6000元以上。在XX年的慶祝重陽節會上,還對鎮老協會評選出的20名道德模範頒發了獎狀和獎盃,在全鎮的幹部羣眾中引起了良好的反映。在去年十一月底,四川、雲南兩省四縣16個鄉鎮的老年聯誼活動在“九彩虹”農家樂隆重舉行,李興海主動出資5000元,使聯誼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得到了外省、縣老年朋友的好評,也為宜賓縣爭了光。每年春節,李興海為了表達對附近貧困老黨員和貧困老年人的關愛,不僅要請他們吃團年飯,還要為他們購買豬肉、酒、保温杯之類的年貨,使廣大農村貧困老人深深感受到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當今社會,不僅有黨和政府的關心照顧,而且還有社會上有仁善之心的人帶來的温暖和關愛。

李興海,用他的善良和孝心為父親和社會老人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為喜捷鎮街坊四鄰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感恩小明星個人事蹟材料感恩事蹟材料(2) | 返回目錄

他,一個在家孝順長輩,在校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熱心班級事務的孩子,讓我們對生命和愛有了新的認識。他叫姜夢菲,今年十四歲,是xx中隊的中隊長兼班長,同時擔任學校少先隊大隊長。他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還積極參加班級管理,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幾年來,多次在學校、區各級組織的各種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並且多次被評為“班級之星”“三好學生”,去年還被評為了“雛鷹少年”。在學校裏,老師的教育,同學們的相處,讓他學會了回報老師、感恩父母、感謝社會。

一、感恩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學校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園地,在學校裏,他深知老師的不容易,明白老師對自己和同學們的辛勤付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深深地記在心裏。但是偏偏有些同學不讓老師省心,所以,他常常會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幫同學們管住自己,儘自己所能去讓

老師對班級更放心。在老師分配給自己的崗位上,他盡心盡力的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從收發作業到班級衞生打掃,從輔導同學學習到糾正同學的細小錯誤,儘管這些事讓同學們不理解,但他依然如舊。因為在他心裏,這是自己的職責,是對老師對自己和同學付出如此之多的回報。在一年年地成長、進步中,他知道了感恩是敬重的,教師節那天,他用自己寫的賀詞祝老師節日快樂,用自己的學習成果回報老師。自三年級以後,他每年過年都用父母的手機為老師發賀年短信,感謝老師的教導。

二、感恩親人,孝敬父母,禮待友人

姜夢菲從小就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他也深受左鄰右舍、親戚的喜愛。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幼兒園時學會了掃地,一年級學會了洗碗筷、洗衣服、疊被子。爸爸在外打工,母親也在工廠裏打工,看到長輩這麼累,他總是悄悄地把髒衣服洗乾淨,把屋子打掃地乾乾淨淨。

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兒子,平時的生活中,他總是用心地用愛去回報父母。在父母疲憊時,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扮一個調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在父母生氣時,主動同他們溝通,讓父母開心起來。

記得有一次,姜夢菲的媽媽想給處於成長時期的他補補身體,買了大骨頭給他熬湯喝,當他正要狼吞虎嚥的吃肉時,發現媽媽並沒吃,他讓媽媽快吃,媽媽卻説:“我不吃,你快吃不要涼了。”姜夢菲很生氣的對媽媽説:“你不吃我也不吃了!”這時媽媽摸着他的頭笑了,笑得那樣開心!媽媽心中那最柔軟的一角被輕輕觸動,兒子是媽媽的永恆,媽媽也是兒子的全部啊!

儘管他有時也會同父母撒嬌,發脾氣;可他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父母;其實有時,父母的願望並不奢侈,他們只求兒女平安快樂,姜夢菲説他的願望也很樸素,祈願父母幸福、安康!

三、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姜夢菲同學一直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XX年5月12日,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汶川地震。在那段日子裏,他跟着父母每天在電視機前收看救援場景,時不時地流淚、感慨。為此我要儘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災區的小朋友。於是,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捐款,又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捐款活動。在週末的時候,他和同學還會組織去敬老院以及社區去看望爺爺奶奶們,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衞生,摘菜洗菜,聊聊天等。看到爺爺奶奶們開心的笑了,他一點也不覺得疲憊。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國小就要畢業了,回顧五年來的國小生活,他非常感激學校老師為她付出的心血,為他提供的一個個學習比賽、展現自己才華的舞台。他在自己的一篇日誌中曾寫到:等我長大後一定會經常回憶起國小時代的美好經歷,感謝所有教過我的老師,我一定會用更加出色的成績報答老師們對我的辛勤培育。

感恩老師事蹟材料感恩事蹟材料(3) | 返回目錄

學會感恩是培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基本要求。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健康的學生,讓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品德高尚的人。為了配合感恩教育活動,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

一、開展活動,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蓄情

我們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如收集温馨照、算算親情帳、講講親情故事、寫寫感恩信。孩子們把童年生活中父母、老師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們瞬間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原來平淡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哲理。孩子們在反芻生活的同時,還把父母為培育子女成長所支付的一切費用羅列出來。在算算、想想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平時視而不見的卻是一筆筆多麼昂貴的財富!而這一筆筆財富又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愛!感觸萬分之餘,感動之心溢於言表。

我們還開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演講朗誦比賽、黑板報、手抄報比賽等。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學生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釋放出學生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二、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着,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學生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學生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最讓學生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瞭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他們還試着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去進步的喜訊、成功的喜悦。為了得到家長的配合,學校還專門發出一份致全體家長的公開信,希望家長們能夠督促學生積極參加感恩活動,多給學生讚賞和鼓勵,多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知恩報恩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做孩子的榜樣,孝敬長輩,心存博愛,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愛心捐助等。

三、構建課堂陣地,讓學生在文化中薰陶

德育教育要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在英語教學中,我充分挖掘課文內容,進行感恩題材小對話,小品表演,寫感恩題材小作文。

總之,感恩的主題是永恆的,作為祖國的下一代培育者的我們,肩負着重擔。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每一孩子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去面對生活,讓人文的光彩照亮校園,讓真情充溢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讓可愛的校園奏響和諧的強音。

標籤: 事蹟材料 感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v4o7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