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通用14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通用14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1

聶海勝擔任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指令長,這是他第三次飛天。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通用14篇)

1964年,聶海勝出生在湖北襄陽一個普通農家,在家排行老六。1987年,他從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江西,從此紮根江西11年。

1998年1月,聶海勝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20__年10月12日,我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5天后,聶海勝、費俊龍凱旋。

8年後,已是少將軍銜的聶海勝再次出征,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共同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獲圓滿成功。

“8”似乎與聶海勝格外有緣,在度過了又一個8年後,20__年,57歲的聶海勝搭乘神舟十二號第三次飛天,將同另外兩名航天員一起,在空間站駐留3個月。

航天員們進入太空生活後,健身鍛鍊成了“每日必備”。他們需要每天進行至少兩小時的運動鍛鍊。飯後,聶海勝開始了健身“三連”——後空翻、倒立、後空翻。這些在地面上飯後禁止的動作,在太空環境中,不會對他造成不良影響。

太空出艙是一項極為複雜、危險的工作,航天員在出艙前也要進行多項準備工作。據視頻畫面顯示,聶海勝在湯洪波的幫助下,接受了運動肺功能檢查。

據悉,這項檢查是為測試航天員心肺功能,同時通過大運動量刺激和呼吸機對肺部的強化,確保航天員出艙時良好的身體狀態,有體力在純氧環境下穿着130公斤重的艙外航天服,完成複雜的艙外工作。

畫面中,在湯洪波的提示下,聶海勝鬆開兩隻手在空中揮舞,好像在開心地手舞足蹈,毫無壓力,顯然是信心十足。

周家平曾與聶海勝在空軍駐贛某部學習,兩人同住一間寢室。

據周家平回憶,有一次,聶海勝在執行訓練任務時,飛機發生故障,從5000米的高空墜落,塔台指揮聶海勝保持飛機狀態,實施“空中開車”。聶海勝按照程序操作,但沒有成功。當時飛機飛行高度已降到20__米,塔台指揮員讓聶海勝準備跳傘,但不甘心的聶海勝又試了一次,無奈再次失敗。在飛機飛行高度只有500米時,他被迫選擇離機跳傘。幾秒鐘後,飛機墜毀,而聶海勝的傘降點距飛機墜毀點僅100米,巨大的氣浪把聶海勝推倒在地,所幸他毫髮未傷。

“這種突發狀況,全憑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周家平感慨道,聶海勝在專業領域是大家的榜樣。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2

3人航天員小組中,首次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湯洪波是湘潭縣人,他也成為湖南“飛天”第一人。

“我喜歡聽飛機起飛的時候發動機發出那種轟鳴聲,也喜歡開着飛機在雲層裏面鑽來鑽去,這種直插雲霄的感覺,感覺很愜意。”湯洪波説。

當年從航校畢業後,湯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

在新疆,經過8年的飛行訓練後,他憑藉出色的成績,成為飛行大隊的大隊長,安全飛行1159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__年5月,經過層層選拔,湯洪波成為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

進入航天員大隊後,他一直堅持各種訓練,為飛行做準備。

現在湯洪波辦公室裏最醒目的位置,還擺放着他當空軍飛行員時戴的頭盔,它記載着湯洪波曾是一名優秀空軍飛行員的經歷。轉做航天員的這些年,湯洪波雖然沒有飛,卻在時刻準備着。其間,湯洪波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坐轉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時狹小環境剝奪睡眠訓練,等等。每次,他都咬牙堅持,努力去克服,最終通過了一項項訓練。

他始終堅信,這是他厚積薄發為空間站建設作貢獻,貢獻自己力量的時候。

20__年6月17日,機會終於來了。歷經11年磨礪,已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的湯洪波,帶着他的飛天夢想,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奔向蒼穹。

6月18日7點20分,通過視頻畫面可以看到,天和艙內有幾個包裹已經從原來的固定位置被拆解出來,呈飄浮狀態,航天員湯洪波手持一把電動螺絲刀,在擰螺絲;在他旁邊,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互相配合進行工作。

此次航天員出艙活動,從開艙門到航天員回到核心艙,一共用時6小時47分鐘,遠長於第一次在20__年實施的出艙活動時間。3名航天員有明確分工。

出艙的兩名航天員,一人要為機械臂安裝上臂支架,包括腳限位器、工具台等,隨後藉助機械臂進行移動。另一名航天員藉助艙壁上安裝的扶手,爬行一段距離到作業點進行輔助工作,其間還要進行一次應急返回驗證。

此次出艙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行艙外全景攝像機的抬升。

兩名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艙內航天員需要對機械臂進行操作,雖然地面人員也可以對機械臂進行大範圍轉移,但在有航天員站在機械臂上的時候,艙內航天員可以更直觀地對機械臂位置進行觀察,更能與艙外航天員進行直接交流。

通過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出艙能力、應急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驗證,特別是在艙外進行長時間工作,人與裝備的結合為後續航天員對空間站進行維護提供了寶貴經驗。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3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龍江依安縣紅星鄉東昇村一個普通農民家中。

家裏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時,家裏要同時負擔5個孩子讀書,懂事的他主動提出不住校,減輕家裏的經濟負擔。

當時全班52個學生,51個住校,唯獨他跑校。

為此,父親咬牙花100塊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供他上學往返。

學校離家10公里,全是坑窪土路,天氣好的時候,路都坑坑窪窪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積滿了黑泥水,連下腳都很困難。

冬天更遭罪,路面結冰,非常滑,為了不遲到,他每天凌晨三四點起牀去上學。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騎車到學校時臉上、脖子上、身上都掛滿了白霜,渾身濕透,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無論天氣如何惡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從未遲到或早退過。

因為國中就讀的是農村學校,英語課只開半年,沒有正規英語老師,會考時他的英語考了零分,但他還是考上了縣裏最好的高中。

當時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個,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為了大學聯考英語不拖後腿,他在英語上下足了功夫,就連走路、幹活時,都在背英語單詞。

如今整個航天員隊伍中,屬他的英語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諸葛”。

為了賺學費,他甚至在高中讀書期間短暫輟過學,到附近磚廠打工。

可他始終沒辦法放棄學業,後來又回到了學校繼續讀書。

他的高中班主任説,好像一年四季都沒有見他穿過新衣服,每天中午帶的飯也只是玉米麪大餅子,外加一些鹹菜。

1985年,空軍在依安縣招飛行員,憑藉強壯的體魄,他輕鬆過關。

進入航天員隊伍以後,他從未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號飛天時,他雖然沒有入選任務梯隊,但卻把專業書籍找出來翻了一遍又一遍,寫下了六七十萬字心得體會,時刻為自己的夢想做準備。

他就是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劉伯明。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4

6月23日,3名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內的訓練視頻顯示,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在節點艙內,進行艙外航天服首套安裝與測試、服裝尺寸調節等工作,聶海勝在艙內使用訓練仿真軟件,與操作枱配合,進行第一次出艙前活動機械臂操控科目訓練。

7月4日,中國空間站兩名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着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成功出艙,完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任務。

時隔13年,中國人再一次在太空留下“中國足跡”。

然而,劉伯明在那一次時曾遇到險情,當時甚至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20__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上太空。9月27日,神舟七號出艙任務正準備執行。然而,就在出艙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第一次拉門,翟志剛和劉伯明使出全力,艙門卻紋絲未動。第二次拉門,艙門拉出了手掌寬的縫隙,又迅速吸了回去。此時,兩人的體力已經透支到極限。如果艙門打不開,神七的核心任務,出艙行走就無法達成。

休息片刻後,劉伯明把一根撬棍遞給翟志剛,兩人利用槓桿原理艱難地撬開了艙門。就在兩人準備出艙時,軌道艙中竟突然響起了火災報警聲。太空中一旦產生火花,軌道艙很可能發生爆炸。

然而太空出艙活動即將展開,無數中國人都在翹首以盼,到底是排除警報,還是繼續出艙,航天員們面臨艱難抉擇。

劉伯明在採訪中曾表示:“‘神七’這次任務是什麼,就是出艙。只要我們出艙了,這次任務就順利完成了,至於我們回不回得去,其實個人的生死,跟國家民族大義相比,輕如鴻毛。”按照出艙程序,翟志剛出艙後,首先要取回艙外一塊固體材料的試驗模塊,然後再展示國旗。那天,三名航天員臨時決定改變出艙程序——首先展示五星紅旗。

“我們執行任務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出艙,那麼最具代表的,就是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證明我們來到了太空。”劉伯明説,“展示五星紅旗,就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5

他出生於1964年,湖北棗陽楊壋鎮的一個小村莊裏。

家裏姐弟八人,他排行老六。

父母靠種田維持生計,家大口闊,日子過得很拮据,糧食往往不夠吃。

在他的記憶裏,每次吃飯餐桌上主食都是紅薯面做的黑窩子、雜麪餅,主菜就是蘿蔔乾、鹹菜、大醬,以至於到了現在,聞到大醬味他就犯惡心。

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從不耽誤他的學習,想盡一切辦法供他讀書。

因為交不起學費,每次都是東挪西借,甚至有一次交到老師手裏的“學費”是一隻兔子。

他也沒有辜負父母,學習非常刻苦,沒有錢買課外資料,那就吃透課本內容。

課本上的知識,在哪頁哪個位置,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在他16歲那年,父親意外病逝,讓原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依然沒有動搖他繼續求學的決心,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棗陽一中,當時的重點高中,全鎮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學校瞭解到他家的特殊情況,專門為他申請了救濟金。

每年假期,他也會到離家十幾裏外的堂兄家搬木材、裝茶葉、下地幹活,一個假期掙十幾元錢,用來交學費。

就這樣,他靠自己的努力,賺到了上高中的學費,始終沒有動過輟學的念頭。

1983年高中畢業時,趕上空軍招飛,他瞞着家人,抱着試試看的想法報了名,沒想到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

直到有一天,縣武部派人到他家瞭解情況,他才知道自己被選上了。

到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他非常珍惜這次難能可貴的機會。

學習刻苦、訓練嚴格,門門成績都很優秀,同期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兩次被評為全優學員並擔任學員班長。

1998年3月,經過層層篩選,他被選拔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學習理論知識時,他明顯有些吃力,離開校園10多年的他像備戰大學聯考一樣,沒日沒夜地學,家裏成了他的學習室,客廳到卧室到處堆滿了學習資料,甚至連牆上都貼滿了背記的紙條。

妻子和女兒臨時當起了他的英語輔導老師,糾正他的英語發音、聽寫單詞。

他不斷充實大腦,擴充知識,就在今年春天,57歲的他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博士研究生學位。

他就是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聶海勝。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6

楊振寧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致辭:“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説,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説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誠哉斯言,楊振寧的一生奉獻在兩國建交和科學研究中,樂得其所。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瞭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1年夏,楊振寧回中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在當時中美關係還沒有解凍的情況下,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但他認為正面報道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是他的義務。由於他在學術上的地位,他經常到歐洲、南美洲、東南亞、日本等地去講學或訪問,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關於中國的情況的報告,他的報告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對當地的華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科學家對中國持友好的態度,願意同中國親近,楊振寧的功勞是非常之大的。

1971年上半年,楊振寧參加保釣運動。作為海外華裔科學家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他1971年甫一回美,即應“保釣”學生的邀請,穿梭在全美各高校演講,以所見中國不屈不撓之精神示於學生,感染了一批熱血青年立下報國之念。

他在保釣學生中發表題為《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的演講,轟動異常。他和歷史學家何炳棣、數學家陳省身都堅決支持保釣運動,被稱之為運動的精神導師。當年中國台灣赴美留學生寫的回憶錄,談到楊振寧在保釣運動中的影響力,征服了許多中國台灣學生。

1971年10月,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歸還衝繩協定”聽證會上作證。他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貢獻。

1977年,楊振寧和樑恩佐等人在波士頓創辦了“全美華人協會”,任會長,促進中美關係。同年,他以該協會負責人的身份與他人共同發起成立“全美華人促進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員會”,自費8000美金在《紐約時報》上整版刊登“致美國卡特總統公開信”及其他文章,敦促兩國建交。公開信全文用英文發表,旁邊加了八個中文字:“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7

顧誦芬,是我國航空領域唯一一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他組織攻克了一系列航空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了我國航空工業體系建設。許多人聽説他,是因為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架雙發、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戰鬥機的總設計師。實際上,他的故事裏遠遠不止一架飛機,他用一輩子的時間見證並書寫“航空救國”“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在不久前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空氣動力學家顧誦芬獲20__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顧誦芬的名字取自西晉文學家陸機的名句。1937年,7歲的顧誦芬在北京目睹日軍飛機肆意轟炸,讓航空報國的種子在他心裏紮下了根。1947年高中畢業,他毅然選擇了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從此,他的人生和我國航空工業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顧誦芬不甘步人後塵,決意要設計出自己的飛機。面對蘇聯、歐美對我國飛機設計的技術封鎖,他忘我鑽研,“連洗腳時也在看書”。為收集資料騎着自行車跑了一個星期,邊摸索,邊試驗。為解決飛機抖振問題,他瞞着愛人乘飛機三上藍天,冒着生命危險尋找問題癥結。從殲教1、初教6到殲8、殲8Ⅱ,一次次歷史性突破的背後,都有他的身影,以至於有人感歎“翻開他的人生履歷,就彷彿在閲讀一部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志在藍天、航空報國的顧誦芬擇一業而終一生。在他的人生軌跡中,有着閃亮的三個關鍵詞:航空報國、航空救國、航空強國。面對日機轟炸,他立下了航空報國宏志;邁出大學校門,他開啟了航空救國征程;擔當設計重任,他踐行了航空強國理想。從青絲到白髮,顧誦芬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祖國的藍天;從空白到突破,他讓新中國的“長鷹”不斷迭代升級;從學子到大師,他用畢生心血書寫了載入史冊的航空事業發展成就。

壯心未與年俱老,一生鍾情翼沖天。顧誦芬忠誠奉獻、逐夢藍天,敢擔重任不怕挑戰,苦心鑽研不甘落後,以身作則不懼風險,以航空夢奮力託舉強國夢。他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把奮鬥情懷融入時代洪流,與時間賽跑、同強國競爭,以強國有我的使命感催生報國熱情,以爭先創優的緊迫感創造航空奇蹟。他匠心不息、勇攀高峯,堅持走自己的路,搞自己的飛機,帶領研製團隊行進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歷史軌道上,戰鬥在發展創新、蝶變躍升的報國天空中。

顧誦芬一生淡泊名利,也從不宣傳自己。他只是説:“沒有虛度這一生,幹了幾件事。”直至1978年以後,才逐漸進入世人的視野。即使是回憶錄,他也堅持只談飛機設計工作和航空科研有關的經歷。診斷出直腸癌,他還是每個工作日“早晨第一個到辦公室的人”。從住處到辦公區,不到500米的距離,他要花十幾分鍾才能走完。顧誦芬在手術住院期間,還將外文書刊資料複印或翻譯給一線設計人員。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顧誦芬胸懷“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默默無聞地揮灑着青春和熱血,無怨無悔地貢獻着智慧和力量。他堅定“功成必然有我”的歷史擔當,潛心鑽研的報國志、強國心純粹而堅定,一代代戰機在藍天掠過的是他嘔心瀝血的軌跡,翱翔的是他發奮圖強的赤誠。他秉持“公燭無私光”的人格風範,把忠誠彰顯一輩子,把大愛融入全身心,“事業擺當中,榮譽藏身後”是竭誠奉獻的航空壯歌。

“癌患無所畏,暮年寄壯心”是其鞠躬盡瘁的人生寫照。1986年之後,離開了飛機設計崗位的顧誦芬將主要的精力轉向了飛機的主動控制技術研究,以及推動國產大飛機的發展。他力主並做出巨大努力促成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的立項。參加運—20試飛評審時,顧誦芬其實已經顯現出直腸癌的症狀,身體極為虛弱。可他在後來手術住院期間,還叮囑資料室給他送外文書刊,看到重要資料甚至會翻譯好提供給學生和年輕技術人員閲讀。

這些年,他還心繫母校發展。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成立時,他作為“特班”班主任為首屆36名碩士生開講第一課。他還擔任上海交通大學空天科技戰略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飛機出版工程》總主編……此外,顧誦芬還積極參與“思源校友年度捐贈”項目,為建設校園和幫助學子而慷慨解囊。

現在,辦公室或是會議室裏還常常能見到這位耄耋之年的航空英雄的身影,他依舊活躍在第一線,關心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他仍在思考如何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中國航空工業未來如何發展,如何培養堪當重任的專業人才隊伍。

他對年輕人充滿期待:“中國航空事業發展需要年輕人才,他們是祖國的明天。我只想對年輕人説,心中要有國家,永遠把國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記住歷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讀書,多思考,努力學習,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顧誦芬曾在接受採訪時説:“回想我這一生,談不上什麼豐功偉績,只能説沒有虛度光陰,為國家做了些事情。”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8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3月3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綜合頻道播出。20__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顧誦芬當選為年度人物。組委會以唐代詩人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中的一句“沖天鵬翅闊”表達了對顧誦芬院士將畢生理想與祖國需要緊密相連,心有大我,赤誠報國,為新中國航空事業和國家科技事業傾盡心血的無限敬仰。

“每當國慶閲兵戰機呼嘯飛過,都是萬眾矚目的時刻。人們在仰望的時候,也是在行注目禮。幾代戰機幾代人,他在長空留下了鮮明的痕跡。”組委會在給予顧誦芬院士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像靜水深流,靜水裏湧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着強國的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考慮到身體原因,今年92歲高齡的顧誦芬院士未能親臨頒獎盛典現場,他以視頻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他表示:“組委會將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授予我,自己感到很慚愧。我沒有做出什麼,黨和國家給了我太多了。感謝組委會,感謝全國人民,還要特別感謝一代代為祖國航空事業接續奮鬥的全體航空人。”

顧誦芬院士出生於1930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是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新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我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引領者、我國航空界唯一的兩院院士、航空工業第一位航空報國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顧誦芬院士始終致力於推動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發展。創新設計多型飛機氣動佈局,建立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主持研製的殲8、殲8Ⅱ超聲速殲擊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殲8系列飛機是20世紀我軍核心主戰裝備。他建立了我國殲擊機研製體系,為航空武器裝備跨代升級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高度關注國家戰略安全,為大飛機飛上藍天提供決策支持。他對黨忠誠,甘於奉獻,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飛機設計領軍人才,為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航空工業各單位很多幹部職工通過各種形式收看了頒獎典禮,再次被顧誦芬院士為航空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和他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所感動。顧誦芬院士是航空工業瀋陽所的第二任總設計師,作為他的後輩,現任瀋陽所總設計師的孫智孝説:“顧老為新中國飛機設計事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開創性貢獻。我是所裏第六任總設計師,雖然肩上擔子很重,但在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的精神指引下,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來自航空工業成飛的“90後”員工吳鬆澤則表示:“顧老和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在‘一張白紙’的背景下開創了新中國飛機設計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他們永遠奔騰在祖國航空事業第一線的品格深深打動了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飛機設計師,我要傳承好前輩們忠誠忘我、探索不已的精神,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的接班人。”

“感動中國”自20__年啟動以來,近200位人物和羣體走進大眾視野,他們傳遞出的精神力量激盪人心,令無數國人為之動容。其中,“壯志凌雲”的殲10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和“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分別於20__年和20__年獲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們與顧誦芬院士一樣,作為航空人的傑出代表,身上凝結着的“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感染和激勵着後來者們接續奮鬥,也讓更多國人認識“深藏功名塵與土”的航空人,認可“隱祕而偉大”的航空事業。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__年。共評選出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等10位年度人物,並特別緻敬中國航天人。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9

聶海勝,湖北棗陽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__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英雄航天員”稱號。20__年7月,獲頒“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聶海勝,棗陽市楊壋鎮樊莊村人。1981年,考入棗陽一中讀書,高中畢業時順利通過空軍招飛,1983年6月,聶海勝在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現空軍航空大學)入伍。學習期間,其成績優秀,在同期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聶海勝成為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__年,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航天員梯隊。

20__年10月12日,聶海勝與指揮長費俊龍冒雪出征,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執行中國航天史上首次“多人多天”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蔘與的空間科學實驗,標誌着中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進行有人蔘與的空間試驗活動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20__年7月,聶海勝晉升少將軍銜。

20__年4月,聶海勝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並擔任指令長。同年6月11日,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太空,在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開展航天員太空授課後,於6月26日安全返回地面。此次飛行任務中,手控交會對接難度係數很大,被形象地稱為“太空穿針”,對眼手協調性、操作精細度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為了完成這一任務,聶海勝在地面模擬訓練超過20__次,充分展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20__年2月,聶海勝出任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20__年11月,聶海勝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英雄航天員”稱號。20__年,榮獲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20__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向其頒發“二級航天功勛獎章”。20__年1月,聶海勝等11名航天員被中央宣傳部授予航天員羣體“時代楷模”稱號。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10

20__年,在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上,蘇炳添收穫了男子60米的金牌。並先後獲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4×100米接力、全國田徑冠軍賽暨系列賽男子4×100米接力兩塊金牌。

20__年2月18日,在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上海站,蘇炳添以6秒66的成績獲得男子60米冠軍。5月15日,在玉林舉行的第11屆全運會預選賽暨全國田徑錦標賽中,蘇炳添以10秒28奪得男子100米冠軍,並達到世錦賽B標;接力比賽中又代表廣東隊以39秒32的成績奪得男子4×100米冠軍。5月21日-5月30日,蘇炳添踏上亞洲田徑大獎賽蘇州、崑山、香港三站賽,在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兩項比賽中連奪5金。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田徑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代表廣東隊以39秒22的成績奪冠。10月31日,在河內舉行的第三屆亞洲室內運動會男子60米決賽,蘇炳添以6秒65的成績奪冠。12月12日,在香港舉行的第五屆東亞運動會上蘇炳添以10秒33奪得男子100米冠軍,以全年11金的成績結束賽季。

20__年,蘇炳添受傷病困擾,上半年基本上沒有比賽,主要以養傷和力量練習為主。在年底的第xx屆廣州亞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蘇炳添與陸斌、樑嘉鴻、勞義組成的中國隊以38秒78奪得冠軍,並刷新全國紀錄和亞運會紀錄,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摘金後,中國接力隊時隔20年再度封王亞洲。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11

20__年“神五”發射前,劉伯明被選入備選梯隊。但在選擇第一梯隊航天員時發生了兩件事,讓劉伯明與“神五”的第一梯隊擦肩而過。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介紹,1998年,國家為“神五”發射在幾百名中一線飛行員中分兩批挑選了14名航天員,其中第一批6名中就有劉伯明,並且在隨後的各項訓練中都表現得非常好。

就在劉伯明準備把最好的狀態以保持到最後選擇階段時,一次打籃球,劉伯明竟然把腳扭傷。等剛把傷養好,更大的不幸降臨了,在依安老家,劉伯明不到60歲的母親突發心臟病突去世。

劉伯明沒有被這些意外打倒,反而更加勤奮學習、刻苦訓練。

20__年9月25日,“神七”升空,劉伯明第一次隨飛船進入太空,並與隊友景海鵬配合,幫助翟志剛完成中國航天首次太空漫步。

“神舟十二即將發射了,我們在家裏也很關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聯繫不上二哥,估計又是在封閉性訓練,以前也是如此。”劉伯忠説,家人都很牽掛他,都會默默祝福他。

作為長兄的劉伯真,也是一直記掛着弟弟劉伯明這次飛行任務。“雖然平時隔段時間我們兄弟兩人就會通電話聊家常,但是自從知道神舟十二即將發射,我怕打擾他訓練,就沒有打電話了。”劉伯真説,明天上午他會準時觀看電視直播,祝福弟弟為國爭光,平安歸來。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12

尖端科學講究精細嚴謹,但彭士祿偏偏“大膽”。

在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開發前期,許多人對核動力的知識都幾乎為零,他們有學電的、有學化工的、有學儀表的,對某個技術上的問題意見不一致,甚至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論。出現這種情況,他就對研究人員説“不要吵,做實驗,用實驗結果説話。根據實驗結果,我來簽字,我負責!”

1970年7月,反應堆開始緩緩提升功率。每提高一檔功率,出現的險情也越多。問題不斷增加,反對繼續提升功率的意見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彭士祿力排眾議,繼續提升功率,8月30日,他決定實現主機“滿功率”。這一天,實驗現場圍滿了人,負責數據運算的黃士鑑並不知道彭士祿滿功率的計劃,下午六點多鐘,黃士鑑發現,竟然滿功率了!他以為自己算錯了,繼續算第二遍、第三遍,第三遍,他才確定。

彭士祿的“大膽”,並非有勇無謀,“拍板”也並非胸中無數。有一次,有人問他:“為什麼敢於拍板?”他説:“其實,有個祕訣,一定要用數據説話。”牢牢掌握實驗數據,是他大膽決策的科學依據。也有人問他,“在潛艇核動力研製過程中,那麼多次拍板,有沒有拍錯的時候?”彭士祿毫不掩飾地説:“有啊,怎麼可能沒有。錯了,我就改過來,再繼續前進。只要三七開,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幹,不然,都準備好了,要我們幹什麼?”

就在核潛艇進行最後調試工作時,劇烈的胃疼襲來,彭士祿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醫生診斷為急性胃穿孔,這一次手術,彭士祿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那一年,他才49歲!他説:“我喜歡這個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1988年,彭士祿又擔任了秦山核電二期工程董事長,成功實現了我國核電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彭士祿曾在自述中寫到:“也許因是屬‘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勁精神,不做則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羣體團結,是合力,至關重要,最怕‘窩裏鬥’,分力抵消,越使勁越糟糕,最後變成負力,悲矣!儘自己的力氣去做正功,沒有白活。”

大國重器,以命鑄之。他們在祖國貧弱的年代,創造出了蔭護萬代的財富,用自己堅挺的脊樑,給了整個民族以力量。幾十年後,中國大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潔的核電站。一代又一代核工業人不弛於空想,不鶩於虛聲,將青春年華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潛艇、澎湃動力的核電站,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13

楊振寧讀聯大物理學系時,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清華大學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周培源教授等。

但對楊振寧來説,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振寧在學校裏,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

楊振寧還多次説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時,選了《用羣論方法於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論文,並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髮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來唁電説:“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後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後,開始注意“場論”,並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

1957年12月10日,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台。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羣論的領地,並説後來包括宇稱守恆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15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事蹟體會 篇14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名單出爐,“人民楷模”、“時代楷模”朱彥夫當選。朱彥夫由於身體原因未能到場,朱彥夫四女兒朱向欣代父親到頒獎典禮現場領獎。

“能登上領獎台,我十分榮光,但也覺得非常有壓力,我們作為晚輩,向父親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接過父親的獎盃之後,朱向欣既倍感榮耀,又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

作為朱彥夫的四女兒,朱向欣説自己繼承了父親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

在朱向欣很小的時候,她記得父親主動騰出自家的一間屋子,買了200多本書,成立了村裏第一個圖書室,當時識字的人很少,所以能來圖書室的人並不多。治標要治本,為了幫助村民讀書認字,朱彥夫又張羅着辦起了夜校,教村民們識字,每天拖着十幾斤重的假肢往返家和夜校。作為老師的朱彥夫,每天夜晚都要步行一公里的給村民們上課。夜校的開辦,改變了張家泉村很多人的命運,也培養出了村裏的會計和文書人員等中堅力量。

朱向欣長大後也讀了師範專業,畢業後在沂源縣實驗國小做了一名人民教師。“我也把學生當作我自己的孩子,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教書育人。”朱向欣一直在教師的崗位上默默耕耘,20__年,她獲得了“沂源最美教師”的稱號。

朱向欣到現在依然記得小時候,每天天還沒亮就聽到父親用假肢走路“嘎達嘎達”的聲音。“當然,我也從來沒覺得父親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在朱向欣看來,朱家人從沒覺得父親是一個殘疾人,電纜、壘牆頭、拾地瓜幹他都能幹,一些體力活他都幹,甚至比母親和家裏其他成員乾的都多。

朱彥夫精神始終指引着朱家的晚輩。在朱向欣眼中,父親是一位自立自強的勇士。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朱向欣會想到父親的事蹟。父親能沒手沒腳的情況下,做了25年的村支書,為村裏棚溝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電,他還能寫出《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兩部長篇小説,“那我沒有理由做不好工作,父親就是我的榜樣。”説起這些時,朱向欣的語調鏗鏘又有力。

殘而不廢,朱家人認為這是對朱彥夫人生最好的概括。朱彥夫的人生,是從挑戰“不可能”、突破“不可能”中走過來的,他不僅把常人眼中的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個個可能”,而且創造了一個個常人做不到的奇蹟。“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職工作,把父親的事蹟傳承下去。”朱向欣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r3ev0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