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精選15篇)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精選15篇)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

1958年,年僅23歲的吳天一和妻子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高原建設青海。當時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來到青海,吳天一發現這些建設者都不同程度有心慌、頭疼、胸悶等高原反應,有的甚至因此獻出了生命。作為一名內科軍醫,吳天一迫切地想要醫治好這些身體有病痛的高原建設者。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精選15篇)

然而,高原病當時在我國醫學研究領域還尚屬空白,吳天一摸着石頭過河,經過長期研究,認為這是一種高寒低氧環境的特發性疾病。但是具體的發病原因以及相關應對之策還需進一步研究。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護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價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醫學研究。’”青海省衞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李曉東在宣講會上説。

據李曉東介紹,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高原醫學研究生涯中,吳天一院士常年與高山、冰川、雪地、草地為伴。“60多年來,他不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還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爾和喜馬拉雅等地進行了長期的綜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吳天一主持了歷時10餘年、覆蓋10萬人的高原病大調查,到過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鄉鎮牧村。每到一個地方,吳天一就問哪裏的海拔最高。在他看來,高原醫學研究必須要去高、偏、遠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準確掌握疾病分佈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吳天一在進行高原病大調查時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車禍。當時他乘坐的吉普車行至橡皮山時,因山體陡峻、路面濕滑,吉普車發生側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機血流滿面,幸而大難不死。“作為高原醫學人,沒有獻身精神,哪能獲取一線科研資料?”事後吳天一回憶説。

在開創和發展我國高原醫學事業的過程中,吳天一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全身14處骨折,40多歲雙眼患上嚴重的白內障,耳朵鼓膜被擊穿,年事漸高後,心臟還裝了起搏器。

60多年來,吳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團隊推動我國高原醫學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所創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診斷標準,被國際高山醫學協會作為國際標準,並命名為“青海標準”,於20__年在國際上統一應用,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貢獻。這也是首個以我國地點命名的國際診斷標準。

今年已經86歲的吳天一坦言:“現在我年紀大了,主要責任是帶好我的團隊,培養好年輕的接班人”。

王晉説,吳天一院士常常勉勵他們——“時代在召喚、祖國在召喚、青海人民正展開雙臂歡迎你,你的事業就在這裏,走進大地,走進生活,你就一定會成功”。

“走進大地,走進生活”是吳天一高原醫學研究的真實寫照。在進行高原病普查的時候,他騎着馬,趕着馱滿儀器的犛牛,餓了吃點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帶的乾糧,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攝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帳篷裏,深夜點着酥油燈整理數據資料……

過去,由於文化差異,牧民們忌諱抽血化驗,吳天一穿戴上氈帽、皮襖、馬靴,地道的藏語一出口,牧民就親熱地拉他坐進了帳篷。

“吳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職業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年輕一輩。就像院士所説,年輕一輩生在偉大的時代、偉大的國度,擁有偉大的使命和許多建功立業的機會,更應該珍惜這些機會,投身於偉大的事業中。”王晉説。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2

20__年,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的建設工作正式開始,吳天一當仁不讓地擔任了鐵道部高原醫學專家組組長、青藏鐵路建設高原病防治首席專家等職務,為保障鐵路建設者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踏上了新的征途。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健康保障領域遭遇的最大困難有兩項:第一,高寒缺氧的環境對建設人員的生命和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第二,鐵路建設的週期長、人員多,所需的科普和醫療的保障範圍非常廣,而很多施工人員文化程度有限,又來自平原地區,對高原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認知不多。

為此,年逾六旬的吳天一不顧個人安全,多次親臨施工現場指導健康保障工作。他結合青藏高原特殊的環境氣候、地理等因素,建立健全了衞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指導建起了40多座供氧站和25個高壓氧艙站,提出了“三高三低”的急救措施,有針對性地研發了有關藥物。通過這些工作,他們成功地將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從青藏公路建設時期的10%左右下降到了1%以下。另外,吳天一還將高原病的自我判斷方法寫成科普手冊,撰寫了高原保健手冊、高原疾病預防手冊。他每年抽出一定的時間深入鐵路建設前線,走入職工的宿舍和食堂,將科普手冊交給工人,同時用簡單易懂的口頭語為工人們普及高原疾病防治知識,告訴他們怎麼識別高原病,怎麼判定高原病,碰到高原病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還手把手地演示急救措施。

青藏鐵路的建設歷時5年,期間10餘萬人參與建設,無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建設者們對吳天一充滿感激,稱他為鐵路建設中的“保護神”。青藏鐵路建設完成後,前國際高山醫學會主席JohnB. West教授受邀來到鐵路沿線,進行了為期5天的考察訪問。考察訪問結束後,John 教授對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高原醫學發揮的健康保障作用大為讚許,將之稱為國際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蹟”。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3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玻利維亞高原所先後邀請吳天一去美國從事研究工作,被吳天一拒絕。他説,“我的一生要奉獻於青藏高原。”

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20__年,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當時,吳天一已經75歲高齡,又是桃李滿天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卻堅持要去災區參與救援工作。他的同事和家人擔心他的安危,百般勸阻,但他説,“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區的地震,我們要以共產黨員的精神戰勝高原地震災害”,帶領醫療隊前往災區。在災區,他往返於各個救治點之間指導搶救高原病患者,在醫療點為後輩們講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識,在臨時居住點宣傳科普防病知識。震後,他又將這些寶貴的高原醫學救援經驗加以總結,分享給了國際各方。

吳天一今年已是86歲高齡,依舊憑藉着飽滿的熱情和求知的精神,在青藏高原繼續進行高原醫學研究工作。20__年末,《吳天一高原醫學》一書出版發行。這本歷時4年,共340萬字的著作,凝結了吳天一60多年來在高原醫學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思想,該書從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個角度,全面系統地論述了高原醫學的理論與實踐,為高原醫學領域的後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指引,同時也對高原衞生保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20__年6月29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七一勛章”獲得者吳天一頒授勛章。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吳天一院士曾經説過,“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醫學研究。”60多年來,他深深紮根於青藏高原,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高原醫學的研究工作之中。從一名普通醫生,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始終保持着為民服務的初心、矢志報國的理想、求實進取的追求和甘於奉獻的品格。在漫長艱辛的奮鬥歷程中,他用腳丈量大地,用心服務人民,用科學報答祖國,用最真實的經歷和最昂揚的精神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一名高級知識分子赤誠的家國情懷,詮釋了一名醫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的職業精神。吳天一堅守着高原醫學研究的陣地,矢志不渝地探索科學與真理,將高原醫學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生只做一件事,卻將這一件事做到極致。他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職業精神,為年輕一輩樹立了榜樣。

正如吳天一的學生和同事、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副院長王晉所説,“看着吳天一院士日復一日從不停歇地工作,無怨無悔勇攀科學高峯的精神,確實鼓舞和激勵着我們,我們作為吳天一院士的學生,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一定會以吳天一院士作為榜樣,爭做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將不斷地在科學技術歷程中砥礪前進,吳天一院士的科學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4

1935年,吳天一生於新疆。1950年,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一員,吳天一進入中國醫科大學軍一期學習。當時,中國醫科大學正為抗美援朝培養軍醫,吳天一即隸屬於該校的軍一期。在校期間,吳天一成績優異。軍一期的學生需要修習38門考試課程,吳天一有27門課程獲得了滿分。畢業後,吳天一先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新疆工作。不久之後,他和妻子一同響應黨中央號召,前往青藏高原,和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一起,投入到建設青海的偉大事業中。初至青海,他就發現身邊的同志們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不適症,心慌、頭痛、胸悶等症狀頻繁發生,甚至有人因此獻出生命。作為一名醫生,年輕的吳天一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守護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設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定要攻克“高原病”!

當時,中國的“高原病”領域還處於空白狀態,吳天一和他的同事們面對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處境。青海的建設剛剛開始,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足,他們的工作條件也很艱苦。為了收集到第一手的實地考察資料和臨牀資料,他幾乎全年都在第一線開展工作,從高山到冰川,從雪原到草地,雙腳踏過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與生活、工作在高原各處的人們深入接觸。而這一做,就是60多年。除了工作條件的艱苦,他還要面臨生命的危險。在高原上的60多年裏,他曾多次遭遇車禍,全身有14處發生過骨折,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的耳鼓膜曾被擊穿,40多歲時就得了白內障。但這些危險和困難,全都嚇不倒他。1990年,年已55歲的吳天一組織了國內第一支國際阿尼瑪卿山醫學學術登山隊,用45天時間,在海拔5000米和5620米的位置建立了高山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使他們獲得了大量人在特高海拔低氧環境下的生理和急性高山病的寶貴資料。除此之外,他還曾到安第斯山、洛磯山、天山、帕米爾和喜馬拉雅山等地進行長期探索和綜合考察。

60多年裏,吳天一從昔日的青年醫生,變成了如今的耄耋老者。他將自己的大半輩子都獻給了低氧生理和高原醫學研究,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憑藉着大無畏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吳天一和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高原醫學領域屢立功勞,使中國的高原醫學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他是我國報告高原肺水腫、成人高原性心臟病、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的第一人,創建了我國首個高原醫學專業研究機構——青海高原醫學研究所。通過對青藏高原上各型急、慢性高原病進行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和臨牀學的系統研究,吳天一及其團隊建立了一套慢性高山病量化診斷標準。該標準先後通過三次國際專家組討論,最終被國際高山醫學協會定為國際標準,命名為“青海標準”,於20__年在國際上統一應用,這是首個以我國地點命名的國際診斷標準,為全世界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貢獻,並於20__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除此之外,在高原低氧適應生理學研究領域,吳天一也作出了突出貢獻。通過對青藏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漢族在不同海拔(20__、3000、4000、5000米)的高原現場和模擬高原低壓艙內進行靜息和運動負荷下的對比,吳天一從整體、器官、細胞和分子多個層面展開研究,開拓了“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提出了藏族已獲得“最佳高原適應性”的論點,為人類低氧適應建立起一個理想的生物學模式,引起國際高度關注,並於20__年獲得香港何樑何利獎。迄今為止,吳天一共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重大科研項目、省部級課題數十個,在國際權威性學術刊物和國家級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250多篇,獲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9項。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5

首位以將軍身份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20__年7月,聶海勝晉升少將軍銜,這個湖北棗陽鄉村走出的農家子弟成為共和國將軍。費俊龍、聶海勝晉升少將儀式

兩年後,20__年4月,聶海勝入選神十飛行乘組。在擔任指令長的同時,還承擔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史上,這兩項艱鉅任務首次由同一人承擔。執行任務前,聶海勝的地面模擬訓練超過20__次。

20__年6月11日下午,3位航天員踏上了飛天之路。從火箭起飛到太空遨遊,從進駐天宮到太空授課,從交會對接到安全着陸,各項工作按計劃順利進行。經15天太空飛行,在圓滿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後,聶海勝和戰友們安全回到了祖國懷抱。聶海勝曾在一次講座中回憶起飛船返回的情景,“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速度極快,和空氣劇烈摩擦,變成一個火球,透過舷窗往只見熊熊大火,自己彷彿孫悟空在煉丹爐裏。”20__年6月26日,歷經15天太空飛行、圓滿完成任務的3位航天員張曉光、聶海勝、王亞平(從左至右)自主出艙後向人們致意

與聶海勝一起執行“神十”任務的女航天員王亞平曾評價説:“聶師兄在我眼裏穩重、踏實,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得嚴格,他要求我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肯定是一定會做到。給我的感覺,聶師兄就是我們乘組的定海神針,只要有他在,我們心裏就很踏實。”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6

因為劉伯明優異的成績讓他先後在牡丹江機場和錦州飛行大隊中表現得非常出色,而後在1991年劉伯明開始執行單獨飛行任務,包括單獨駕駛當時國家最新型的戰鬥機殲八,這是對他新的考驗,也是對他的信任。

1998年,劉伯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與翟志剛等人一同被挑選為我國的第一批航天員,航天員與飛行員雖然都在空中作業,但是二者的區別和難度還是相差非常大的。

來到了新環境的劉伯明很快就適應了新的訓練,因為要去外太空完成任務,這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劉伯明重新拿出了之前那股努力勁兒,硬是咬牙挺了過來,在20__年還被選為神舟六號的備用員。

直到20__年,劉伯明執行了神舟七號的飛行任務,與他一同前去的還有航天英雄翟志剛和景海鵬,順利完成任務併成功着陸的劉伯明三人被當時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了“英雄航天員”的榮譽稱號。

這也是劉伯明首次真正執行飛行任務,而後被送到學校學習之後的劉伯明攻讀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學位,在今年的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人員名單上,劉伯明以五十五的年齡成功入選。

誰能想到以四十歲的年齡還能將博士學位攻讀下來,誰能想到以五十歲的年齡還能成功入選艱鉅危險的航天任務,誰能想到這樣的劉伯明曾經還有一段輟學打工的故事。

1966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一個小村子裏,劉伯明出生了,而後幾年中他的兄弟姐妹們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劉伯明在家中排名老二,他的上面有個哥哥。

其實那個年代的農民生活非常不容易,因為家裏的小孩太多,而且家長們都需要出去幹農活或者打工,所以幾乎很少有時間來管他們,家裏的小孩子都是哥哥姐姐們帶大的。

劉伯明作為二哥所以需要每天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替父母分擔一些壓力,因為從小劉伯明就要承擔家庭的責任,這也導致了劉伯明從小就養成了擁有責任感的好習慣。

“那個時候我跟他母親很忙,我們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出去了,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來,所以家裏的事情都是他(劉伯明)來做,包括照顧這些弟弟妹妹們”。

劉伯明不只是懂事,在學習成績上也是名列前茅,雖然平時劉伯明都會跟隨小夥伴一起瘋玩,小夥伴包括家長都説在家沒見過他學習,但是劉伯明依然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

這對這個家庭來説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起初剛進入高中的劉伯明非常好學,並且勤奮懂禮貌的他被很多老師認可,但是隨着冬天的到來,劉伯明每天都要步行很遠的路程才能走到學校,“有一次我半夜起來,突然聽到家門響了,我還以為有小偷過來了,沒想到是他剛從學校回來”,劉父這樣説到。

心疼兒子每天這樣辛苦的劉父於是咬牙給兒子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是二手的,但是也花了他一百多元錢,這筆錢對當時的劉家來説還是不小的數字。

可是隨着弟弟妹妹們的長大,家裏的花銷也越來越大,劉伯明每次回到家中都能看到父親蹲在門口一直抽煙,而眉頭也緊緊地皺在一起。

父親要供這麼多孩子上學實在是負擔不起,劉伯明是明白家裏的情況的,白天上課的劉伯明每次想到父親皺到一起的眉頭都忍不住心酸。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7

1970年8月30日,在西南大山深處的“909”基地,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研製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這意味着,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心臟——核動力裝置開始運行了!

這一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大家欣喜若狂,而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悶頭大睡,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閤眼。

彭士祿這個名字,鮮有人知。直到1988年9月27日,中國導彈核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他才作為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走進人們的視野。而在這之前,他隱姓埋名30年,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工作一樣,都是中國的最高機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無產階級革命家、烈士彭湃的兒子。

時隔50年,又是一個8月30日,重温歷史,致敬這位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

“他是個大人物,全家都要為他隱姓埋名”

1925年,彭士祿出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是彭湃的二子。上世紀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衝破階級的“枷鎖”,成為“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

“一個漆黑的夜裏,奶媽揹着我逃難。”這是彭士祿關於人生最早的記憶。1928年,他3歲,母親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義。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高唱《國際歌》,慷慨赴死。那一年,年僅4歲的彭士祿成了孤兒。儘管彭士祿才4歲,他就已經成了敵人的“眼中釘”、全國懸賞搜捕的“通緝犯”。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彭士祿過起了姓百家姓、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他先後在幾十個貧苦百姓家生活過,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8歲時,彭士祿被國民黨當局抓進監獄。在那裏,他吃的飯裏滿是沙子、蟲子,渾身都是蝨子、疥子,晚上睡覺蓋的是破麻袋。

1935年,在獄友們的掩護下,在監獄受了一年苦、差點被餓死的彭士祿終於出獄。之後,他從監獄轉到廣州感化院,患重疾又差點病死。10歲時,他開始沿着鐵道流浪,一度靠乞討度日。後來,彭士祿再度被捕,這一次,祖母周鳳將其營救出獄。此後他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在香港、澳門學習和生活。直至1940年,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彭士祿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和鄧穎超。周恩來見到彭士祿時凝視了一陣子,親切地拉着他的手説:“終於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要繼承你爸爸的遺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後來,15歲的彭士祿來到了延安,於194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顧過往,彭士祿總是飽含深情地説,“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

1951年,彭士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留學蘇聯的名額,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4年1月,美國東海岸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巨大而靈巧的“黑色水怪”轉眼潛入太平洋,遊過墨西哥灣、蕩過南美洲、橫穿大西洋,途經歐亞非三大洲後又回到了美國東海岸,而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動力來自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鈾燃料。如果換了石油作燃料,需要整整90節車皮的石油,消息一經公佈,舉世震驚。這就是繼原子彈之後再度震驚世界的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

1956年,陳賡大將到蘇聯訪問,正準備回國的彭士祿被密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陳賡問他:“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願意改行嗎?”“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堅定地説。

“從未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過,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一頭扎進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見了湖泊那樣。當時,那種奮進不息、為祖國奪取知識制高點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回憶這段時光,彭士祿這樣説道。也正是這段時光讓彭士祿與核動力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8

時至今日,五十五歲的劉伯明已經兩度肩負着全國人民的希望向太空征戰,而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的他為國家在航天領域立下了汗馬功勞。

哪怕是劉伯明的家人都想不到。曾經那個一度輟學去打工的劉伯明如今竟成為了中國人民的驕傲,甚至得到了被國家領導人親自頒發證書的殊榮。

短短十幾年的改變,竟然變化如此之大,那麼當年的劉伯明到底經歷了什麼呢?又因為什麼事情讓他進入了航天事業呢?

1985年,一位英俊秀氣的青年從教室自信滿滿地走了出來,而後被通知已經通過招飛體檢的青年又參加了文化課的考試,最終這位青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從家鄉齊齊哈爾來到了長春空軍飛行學院。

這位青年就是劉伯明,劉伯明面對前來送行的老師和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因為沒有他們的支持自己也不可能通過飛行員的考試。

劉伯明的高中老師張福林這次也親自趕過來送劉伯明,他一直非常喜歡劉伯明這個聰明努力的學生,這次劉伯明通過錄取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劉伯明在高中時期非常聰明,也非常懂禮貌,幾乎教過他的老師都會喜歡上這個安靜踏實又努力的孩子。

臨走前張福林對劉伯明説道“繼續努力,按照你高中時期的精氣神來繼續堅持,以後一定沒問題,如果感覺自己有進步就給我寫信,退步就不用了啊”。

在老師帶着深切的希望和打破離別的幽默之下,在場的人都開懷大笑,而劉伯明也在這樣的歡聲笑語之中堅定地踏入了學校,以後的每年只要劉伯明獲得了好成績都會給老師張福林寫信告知。

“他的信每次都挺長,有時候會跟我説訓練上的事情,感覺每次都很累,但是隻要提到這個他都會接一句説老師,我能吃這個苦,請老師放心這種話”

作為高中班主任的張福林其實非常看好自己這個看了三年的學生。

每次張福林收到劉伯明的信件回到家中總是第一時間來讀信,信中的劉伯明會把近期發生的事情和自己面對學業的困擾都告訴他的老師,張福林每次讀完信都會既心疼又希望劉伯明能夠堅持下來。

因為作為劉伯明的老師,他非常清楚這對於劉伯明來説是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所以每次給劉伯明的回信中張福林都會想辦法開解他,跟他説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和家鄉的變化,包括每次都會鼓勵劉伯明。

在張福林的心裏,他是相信劉伯明的,因為高中時期的劉伯明一直都是一個能吃苦又踏實的好學生,所以他希望劉伯明能把握這次機會。

兩人的信件來往持續了整整四年,這份簡單卻又濃厚的師生之情陪伴了劉伯明整個大學生涯,對他來説這是一種精神寄託,更是家人師友親切地期盼,所以劉伯明非常重視也非常努力做好自己的學業。

劉伯明在學校每天早上都要進行一萬米的晨練,剛開始的他很難跑下來,但是每次都是咬着牙堅持下去,後來慢慢適應之後的劉伯明每天早上不跑還感覺不習慣。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曾經在北京親眼見到了兒子真實的訓練是怎樣的,“坐在一個高空上面,那個椅子會來回旋轉,然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甚至要一整天頭朝下睡在一張斜的牀上”。

劉父每次提起兒子的訓練都是一臉的無奈和心疼。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9

在同事們眼裏,劉伯明被稱作“小諸葛”,除了學習好,凡是動腦筋的事他都愛摻和。

無論當飛行員還是航天員,每回智力競賽,劉伯明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鑽問題著稱的教官在連續“考問”劉伯明十多個“犄角旮旯”的問題後,也被劉伯明的對答如流所震驚。

短暫輟學打工後發奮讀書

如今,從依安縣城到東昇村,是平坦、寬闊的瀝青路,10多公里的路程開車10多分鐘就可以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條路是條泥土路。

晴天,滿是灰塵。雨天,滿是泥濘。冬天,滿是厚厚的冰雪。

當時就讀於依安縣第一中學的高中生劉伯明,每天就是自己一人騎着自行車,風雪無阻的通過這條路往返於家和學校。

1983年,劉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讀高中時,家裏要同時負擔5個孩子讀書,以種地為生的父母深感吃力。

劉伯明知道家裏困難,決定不像其他同學那樣住校,而是騎着一輛老舊的自行車走讀。

在大哥劉伯真的印象中,二弟劉伯明上高中時每天早上5點左右起牀,吃上母親做的早飯,然後6點左右從家騎車出發,7點左右到學校上課。到了晚上下課,再騎行一個多小時回家。

就這條泥土路,劉伯明來回騎行了3年,一天往返就是20多公里。

劉伯明當年上依安縣第一中學高三時的班主任張福林曾經介紹,在他的印象裏,劉伯明一年四季好像沒有穿過新衣服,每天中午帶的飯也只是玉米麪大餅子,外加一些鹹菜。

由於那時劉伯明家裏困難,全班除了劉伯明以外,別的同學都住校,惟獨劉伯明每天騎一輛破舊自行車早晚往返於農村的家裏與學校之間。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讀高中時的劉伯明曾經短暫輟學,到附近磚廠打工。

劉伯明的親三舅向極目新聞記者證實,外甥劉伯明在高中時曾短暫輟學,到附近的一家磚廠推板車。

“我到現在都記得,二弟伯明在讀高中一年級時,曾經輟學一個多月到附近一家磚廠推板車拉磚,後來覺得還是讀書好,就又回到依安縣第一中學讀書。”劉伯真説,從那以後二弟劉伯明讀書更用功了。

那一段艱苦的求學生涯,讓劉伯明在收穫好成績的同時,也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格、堅韌的毅力,令他受益至今。

20__年,劉伯明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高中辛苦的跑讀生活,磨鍊出了他競爭的性格,特別要求上進,特別膽大、敢於奉獻。

依安縣第一中學,如今還有一個名字為依安縣伯明高級中學,就是用劉伯明的名字命名,在當地家喻户曉。

當地居民張女士表示,雖然她只是在電視上見過劉伯明這個老鄉,但是對於劉伯明的故事耳熟能詳,所以也一直教育自己在依安縣第一中學讀書的兒子像學長劉伯明學習。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0

得知自己獲得“七一勛章”,吳天一不禁想起15年前的那一天:20__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讓他感到無比欣慰。

作為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建設高原生理專家組組長,吳天一曾數次帶隊奔波於青藏鐵路沿線,研究確定了一整套衞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推動工程全線配置了17個製氧站、25個高壓氧艙。5年裏,14萬人的築路大軍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連續高強度作業,沒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譽為“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蹟”。

14萬人,當時人手一本高原病防護手冊。手冊上“吳天一”的名字,猶如“生命的保護神”。

20__年4月14日,玉樹發生7.1級地震,年逾古稀的吳天一請纓帶領醫療隊直奔災區,奮戰了整整7天。

紮根高原、懸壺濟世,吳天一併未獨行——1958年,他和同為醫生的妻子攜手奔赴青海,這一待已是六十三載。在二老的以身作則、家風薰陶下,女兒、外孫選擇在西寧紮下了根,一家三代四人都在高原上從醫。

今年春天,吳天一欣然應邀到青海衞生職業技術學院講了開學第一課。面對台下“00後”學子們的青春面龐,這位“80後”老人堅持站着講演。講稿是他自己寫的,結束語為:“青藏人民正展開雙臂迎接你,你的事業就在這裏。”

這句對孩子們的殷殷寄語,在吳天一心頭,迴響了一生。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1

6月17日9時22分,他和戰友聶海勝、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火箭的託舉下飛向太空。

這是湯洪波的首次太空飛行。

湯洪波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個小鄉村,從小聽着毛澤東、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長大, 心裏早早種下一個英雄夢。

1995年秋,校園裏的一紙招生通告讓湯洪波心潮澎湃:空軍招收飛行學員。

“我要守衞祖國的藍天。”體檢、考試、政審,一路“過關斬將”後,湯洪波順利被錄取。

可入學後,湯洪波遭遇了學業上的“攔路虎”——體能成績班裏墊底。如果體能通不過,就會被淘汰。怎麼辦?一個字,練!湯洪波每天風雨無阻,在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一年後,他的體能成績從墊底“跑”到了優秀。

“我一直加倍努力,爭取實現更大進步。”湯洪波説。

空閒時,他總是拿着飛機模型一遍遍比劃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他還在腦子裏一次次“演練”操作飛行,琢磨眼手腳如何更好地協調。就這樣,他的飛行成績經常獲得滿分,戰友們都評價他是“教科書式的飛行員”。

畢業時,隊長跟他進行了這樣一番對話。

“選擇飛直升機還是戰鬥機?”

“戰鬥機!”

“你選擇留在內地但飛行次數少的地方,還是偏遠但飛行次數多的大西北?”

“飛行員生來就是要飛行的。”湯洪波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西北大漠。

20__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此時已經擔任飛行大隊大隊長的湯洪波義無反顧報了名,並於20__年成功入選。

“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湯洪波説。

天空太空,一字之差,卻是巨大的跨越——航天員要完成體質訓練、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訓練、航天專業技術等8大類上百個課目的訓練。這些訓練既挑戰學習能力,更挑戰生理與心理極限。

20__年12月,湯洪波夢想成真,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可模擬失重訓練,一度是湯洪波“邁不過去的坎”。

“訓練服加壓後像一艘人形飛船,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動。”湯洪波説,“剛開始,我一穿上訓練服,心裏就特別煩躁,恨不得馬上出來。”

那段時間,湯洪波寢食難安。“訓練都完成不了,還談什麼飛天呢?”他心裏暗暗自責。

起初,湯洪波不敢把這種自責和痛苦告訴家人和同事,怕大家替他擔心。後來,他請教執行過出艙任務的劉伯明,並且請工作人員把訓練服的温度儘量調低,讓心情冷靜下來。經過多次訓練後,他終於越過了這道難關。

“經歷過這些極限考驗,以後哪怕再難再苦,也都能扛過來。”湯洪波説。

對於這次飛行任務,湯洪波很有信心。他説:“首先,我一定要確保每個步驟都零失誤。其次,保證每天身心健康,以免讓地面的工作人員擔心。”

一路走來,妻子夏宜一直給予湯洪波支持和鼓勵。

來到航天員大隊後,大量的學習訓練使得湯洪波沒空照顧家庭,夏宜獨自一人邊工作邊帶孩子,從不給他拖後腿。

夏宜在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室工作,她參與了這次任務艙內工作服的研製過程。

“航天員在我心中,航天員的安全在我手中。這是航天員中心科研人員對航天員的莊嚴承諾,也是我最真摯的祝福。”夏宜説。

妻子愛寫毛筆字。這次湯洪波上太空攜帶的個人物品中,有妻子貼心製作的小卡片,上面寫滿寄語。

兒子是名中學生,從小就崇拜爸爸,立志要當飛行員。這次出征前,兒子鄭重地對湯洪波説:“爸爸,你要安全回來。”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2

彷彿是為飛翔而生的。41年前,聶海勝誕生於湖北棗陽陽壋鎮一個小村莊。兒時的一天,他在山坡上放羊,躺在草叢上睡覺,突然夢見自己長出一雙大大的翅膀,忽閃忽閃飛上了藍天。那時,他是一個貧困的山裏娃,從來沒有見過飛機。

41年後的今天,當在八兄妹中排行老六的他年逾不惑時,那個無緣無故長翅膀的夢終於圓了,圓在“太空一往返,中華五千年”的九天,圓在13億中國人民的心田!

而飛翔的天路坎坎坷坷。小時候,聶海勝家裏窮啊,他經常穿姐姐的舊衣服,打赤腳。每天最多能搜撿到的就是雜麪餅和紅薯面做的黑窩子,蘿蔔乾、鹹菜、大醬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父母常常為幾元錢的學費東挪西借。兔子,有時成了交到老師手中的“學費”。有一次,他把一條摸來的二三十斤重的大魚賣給老師,拿兩元錢交了學費。他學習很刻苦,寢室裏一般都準時關燈,有時背誦內容沒記住,他就在校園的路燈下讀書。他數學成績特別好,考試經常第一個交卷,而且經常是滿分。

16歲上國中時,父親病逝,貧困的農家更是雪上加霜。但聶海勝彷彿知道要為飛翔做準備。他刻苦學習,國中畢業考上了縣重點高中,成為全鎮兩個考上的學生之一。學校給了他助學金,每次放假,他還去打工、做農活,掙上十幾塊錢,攢夠了上高中的學費。

海勝自小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質就好。高中時,學校旁有一條排水管道,離地有一層多樓高,同學們都不敢在上面走,惟獨海勝能輕鬆走下來。而且,他從小就喜歡飛機,家裏雖然窮,但經常從同學那裏借來一些關於飛機的書。有一次上美術課,老師佈置搞一些小創作,他的作品是用泥巴做的3個飛機模型,當時就獲得了老師的表揚。

聶海勝説:“吃苦多的人,遇到什麼都想得開。”高中畢業時遇上了航校招飛行員,他被錄取了。臨行前,海勝像往常一樣,只背了一個書包,沒有更多的行李。他不讓母親送行,是怕母親難過。當年,他成了同行中第一個放單飛的人,教官讓他給其他學員講講飛行體會,不善言辭的他只説了一句話:“啥也不想,只管飛!”

12日,聶海勝改任空軍某殲擊機飛行員。第二天,他在飛行中就遇到了事故。他正駕着殲擊機在4000多米的高空執行任務,突然砰地一聲爆響,發動機停車了。殲擊機一下子轉速下降、機體下墜,艙內温度劇升。聶海勝一邊鎮定地向地面報告,一邊試圖排除故障。所有的辦法都嘗試過了,飛機還在下墜。地面指揮讓聶海勝棄機跳傘,但他沒有放棄,做了最後的努力,試着讓殲擊機滑行。當殲擊機距地面只有400多米時,他不得不按下了彈射開關,然後覺得眼前一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當聶海勝睜開眼睛,才發現自己落在了稻田裏,殲擊機摔在100多米遠的山溝裏,扎進土裏十幾米,着火爆炸了。而他本人除了掉了一隻鞋以外,完好無恙。後查明,此次事故是由發動機壓縮器上的葉片出了機械故障造成的。鑑於聶海勝在危急時刻沉着冷靜地處置險情,想盡一切辦法挽救飛機的勇敢精神,當年部隊為他記了三等功。

1996年初夏,聶海勝放棄了提拔的機會,參選航天員。愛人聶捷琳開始不同意,主要是安全問題。平時話不多的聶海勝一靠“磨”,二靠多幹活,最後體檢的時候贏得了妻子的支持。

在參選的1500多名優秀戰鬥機飛行員中,他過五關斬六將,憑着良好的體質和優秀的飛行能力,最終走進了航天員的隊列。

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準備階段,海勝被選入3人首飛梯隊。“神五”發射前一天宣佈由楊利偉上天后,海勝對他説,沒問題,你去吧,你的東西我們都給你帶回北京。當楊利偉巡天歸來返回航天員大隊時,聶海勝和翟志剛擠到楊利偉身邊,剛説了一句“你真棒……”,三人就緊緊抱在一起,眼淚刷刷地流。

20__年春節剛過,聶海勝及其所在的航天員大隊就開始投入“神六”載人飛天的緊急訓練之中。“神六”飛行不是“神五”的簡單重複,兩名航天員將在軌道艙裏開展空間技術試驗,多天後才返回,面臨的風險更大,對航天員的訓練要求也更高。聶海勝在飛船標準調整後,體重有點超標。他堅持5000米長跑和大運動量訓練。最終成功將體重保持在67公斤的標準之內,並具備了飛天的所有條件,成了首次多人多天飛行的航天員。

隨“神六”飛天的兩名航天員在飛行過程中要配合得天衣無縫。這就意味着作為神舟五號首飛梯隊成員,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練起。

“神五”、“神六”大部分訓練是相同的。“神六”飛行時間長,針對這個增加了卧牀訓練,躺了五天五夜。第一天感覺腰疼,後來感覺越來越輕,時間長了就習慣了。聶海勝説:“我就是很平淡地這樣走過來的,情緒起伏不是很明顯,航天員不會有大喜大悲的情緒。”

這次飛行是真正意義上的在太空生活和工作,聶海勝説,楊利偉已經實現了飛天夢想,我們需要進一步去了解太空,瞭解外層空間,瞭解外星球,為以後更深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礎。我們還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應該説這個事業,我不來也會有人來,但是我能來的話為什麼不來呢?當然,這個事是有風險的,但什麼事情都有風險。既然選擇了,我願為之奮鬥。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3

20__年12月,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飛行乘組。這次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這次任務出艙時間大幅增加,任務更加複雜、艱難,挑戰和考驗也不會缺席。我們會完成好每一次出艙任務,浩瀚太空必將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劉伯明説。

信心和底氣,來源於刻苦的訓練。

在加壓後的訓練服裏,每一次“舉手投足”都非常吃力;身着水下訓練服模擬失重訓練時,每次都要訓練幾個小時……

“每次訓練完,吃飯連拿筷子都感到困難,困得吃不下飯,只想睡覺。”劉伯明説,但訓練之後,還不能放鬆,要一遍一遍在腦子裏過“電影”地熟悉程序。

面對考驗,劉伯明總會想起讀書時通往學校的那9公里無數次“摔倒又爬起來”的求學路。

“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的航天人鋪就了飛天之路,是祖國和人民把我們送上了太空。”劉伯明説,“我期待億萬國人隨我們一起體驗,我心飛翔!”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之中。

此刻,在被譽為人類探索宇宙“前哨站”的空間站中,劉伯明或許正遙望着更深邃的太空。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4

王紳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難的學生,都會自掏腰包,及時幫助。退休後仍然通過各種方式去資助困難學生。

20__年,他通過媒體得知常山女孩徐玲玲考上了大學,但由於生活拮据四處打工,便陸續資助了她18000餘元。

為了幫助更多學生,王紳森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收入。自20__年起,他開始依靠回收廢舊物品掙錢助學。每天晚上10時許,老人就推着三輪車出門,直到凌晨三四點鐘回家。周邊的飯店、旅館、小超市都是老人廢品回收的來源,一個晚上下來,他可以撿滿兩輛三輪車,每個月能掙到四五百元。多年來,幾乎天天如此。被問及為何晚上才出去拾荒時,他説,白天撿廢品的人多,很多人以此為生,我不去跟他們爭,不能搶了人家生活的飯碗。

除了堅持助學,王老還以更多善行温暖、影響着周圍的人們。在王紳森所住小區的單元門口,掛着50多把雨傘,全是他在廢舊物品回收時撿出並修好的。如今,這些雨傘已成為小區的“共享雨傘”,解決了突降大雨時路人的燃眉之急。

2022感動中國吳天一事蹟心得感悟 篇15

陳家順:“變身”民工的“卧底局長”

【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事蹟】人物介紹:1968年出生,雲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xx年9月起,陳家順先後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陳家順關照過的農民工眼裏,“陳老師”好像什麼都不怕。但陳家順説自己有“軟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説你們幹部騙人”。

現年45歲的陳家順,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記者在演播室內見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顯單薄,臉上多少看得出知識分子氣息。雖然在舞台上盡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沒法兒掩飾平日走路頻率很快的習慣。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擔任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村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出去後常説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

陳家順輾轉反側,問題出哪兒了?為把真實的用工信息傳達給鄉親,也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維權,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你是農民工嗎?”他説剛開始“卧底”時,別人常直截了當地問他,因為他的書生氣與幹活手勢,看着十有八九是個“假民工”。去一家養殖場面試時,陳家順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視眼鏡,廠方説他不像養豬人,他立馬迴應“別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幹得下來!”

“最受不了難聞的氣味,開始兩天連飯都吃不下去,直到一週後才基本適應。每天早上起來最辛苦的就是清洗豬舍,剛開始時要花3小時才清洗完,後來熟能生巧,只花1小時就能幹完了。”一個月後,陳家順在重點收集了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工資待遇、子女上學等“情報”後辭職,推薦了幾位鄉親來這裏務工。

為了儘可能多地瞭解各行業信息,陳家順逼着自己快速學習、上手。比如,剛學會養豬,又得適應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卧底”打工時,但凡找到用工條件相對優越的,總會眼前一亮。他曾應聘到一家中等規模的飾品廠,待遇和條件很不錯:保底工資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廠裏會補發加班費,還有免費的工作餐。一個月後,他介紹了20多名老鄉過來,事先鄭重其事和老闆談好條件:報銷工人過來的車費,每月的工資按時發,儘量給工人安排技術性崗位……

有人説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認個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指望大夥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陳家順愛給自己找麻煩,很多農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機號,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們再辛苦,終究背後是有組織依靠的,而農民工呢?他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那是真的辛苦!”隨着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增多,現在陳家順“卧底”越來越難了,但他説,只要心裏裝着農民工朋友,即便換個方式,也可以為他們做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dqr9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