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情況報告 >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通用5篇)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通用5篇)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 篇1

為積極響應省委關於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的號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我帶調研組分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杭州和紹興兩市,對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城鎮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置、“城中村”(棚户區)和農村公廁改造等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情況開展調研。調研中,我們實地察看了杭州大江東圍墾外六工段填埋場、臨安綠能環保垃圾焚燒廠、嵊新污水處理廠等9箇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項目和杭州臨安區“城中村”改造現場,以及杭州臨安區和紹興柯橋區的5座農村公廁改造點,發放了200餘份抽樣調查表,查閲了6家單位和企業的工作台賬,並先後與市縣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的40餘名幹部、職工和羣眾進行了座談交流。通過調研,進一步掌握了情況,對如何儘快補齊短板,以點帶面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全省城鄉人居環境等有了一些思考。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通用5篇)

一、現狀和特點

總的感覺,杭州、紹興兩市對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城中村”(棚户區)改造、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高度重視,細化責任分工,有序有力推進,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一)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有序推進。杭州、紹興兩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狠抓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一是責任清晰。兩市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都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成立專門工作班子,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二是措施合理。兩市都研究制定了針對性較強的整改措施,部分問題整改效果明顯。三是推進有力。截至3月底,杭州市已完成“十二五”遺留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兩個、調整1個,完成填埋場滲濾液問題整改項目1個,新建成垃圾處理設施項目1個;紹興市已完成填埋場滲濾液問題整改項目3個,其餘整改項目正按計劃加緊推進。

(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城中村”(棚户區)改造成效明顯。20__年以來,兩市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規模大、速度快,杭州市在這方面尤為突出。特別是該市主城區“城中村”改造完成後的土地61%用於公共服務、公用設施、公共空間,新建幼兒園、中國小、醫療衞生和文化設施,以及增加公園綠地、打通斷頭路等城市有機更新等項目,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提升了人居品質。據滿意度抽樣調查,82.9%的受訪市民感到“滿意”和“比較滿意”。

(三)農村公廁改造全面展開。杭州、紹興兩市黨委、政府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村公廁改造。這次我們實地察看的5座農村獨立式公廁,其中4座利用原建築改造提升,1座新建,但無論是改造還是新建都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能基本滿足本村人集聚活動需要和鄉村旅遊發展需要。兩市農村公廁日常管護基本由村莊保潔員兼任,做到管理規定上牆、衞生保潔經常。

二、問題和原因

(一)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部分項目推進較慢。一是垃圾和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杭州、紹興兩市及下轄蕭山區、餘杭區、臨安區、嵊州市、新昌縣等餐廚垃圾處理能力缺口較大,部分地區現有垃圾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行。另外,杭州市區污水處理設施佈局不盡合理,處理能力存在缺口,七格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嚴重。二是整改進度不理想。紹興市循環產業園垃圾焚燒廠項目、杭州大江東圍墾外六工段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杭州市臨平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進度與預定目標還有差距,須加緊推進。三是垃圾分類工作還不到位。調研中發現,臨安綠能環保垃圾焚燒廠進廠垃圾成分混雜,未實行有效分類,餐廚垃圾、工業垃圾等與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焚燒,不利於爐温控制。

(二)“城中村”(棚户區)改造工作出現新問題。大規模拆遷改造,短時間內對城市交通帶來一定影響,也對城市管理帶來挑戰,特別是對城市設計和拆后土地利用提出新要求。建築垃圾的及時清理、就地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等,也帶來了新的命題。另外,大規模的集中拆遷安置,對商品房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也造成一定影響。

(三)農村公廁改造困難多。我省農村公廁大多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配套建設,已使用10年左右,既有標準低、跟不上時代發展需要的問題,也有實際使用率不高、管理維護不到位的問題,有的甚至成為農村“髒亂差”的死角,嚴重影響農村環境和村民日常生活。從調研情況看,目前農村公廁建設改造還存在“三難”:一是選址難。一方面,“鄰避效應”使然,農户都不希望公廁離自家太近;另一方面,村中心人羣集聚區合適的公廁用地缺乏,即便規劃上有布點,也因“鄰避效應”很難落地。二是籌資難。公廁新建或改造資金主要來自村集體自籌,大規模改造農村公廁,村集體籌資壓力較大。三是管理難。農村保潔員待遇普遍較低,工作積極性不高,日常保潔難以跟上。

分析上述問題的成因,有城鄉建設投融資難等客觀方面的因素,但更多還是主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認識站位不高、壓力傳導不夠。個別地方對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認識站位還不高,滿足於應付、交賬,沒有真正樹立主動推進、強勢推進的意識;有的地方甚至抱着等待、觀望的態度,“走一步,看一步”;也有的設區市對所轄縣、市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管比較薄弱,壓力傳導不夠到位。另一方面,統籌謀劃不細、整體推進不力。個別地方沒有把加快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放在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推進新型城市化和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中思考籌劃,缺乏頂層設計、長遠打算。

三、對策和建議

一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近年來,全省建設系統承擔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多、任務重,特別是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相關,領導高度關注、羣眾高度關心、社會高度關切。每一項工作都必須高質量完成,都必須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都必須注重新型城市化和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的引領作用,切實把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改善營商環境、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改制等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比如,環保督察整改要與垃圾分類、污水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等有機結合、聯動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農村公廁改造要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來落實;“三改一拆”、“城中村”(棚户區)改造等要作為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的重要切入點來推進。

二要壓實責任,全面推進督察整改。做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關鍵是要防止“上熱下冷”、責任不落地。要通過建立定期督查與不定期巡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實時掌握所有整改項目的進展情況。對責任不落實、工作推動不力、進度滯後的地方和單位,要及時通報,嚴格問責。同時,圍繞督察反饋問題,全面謀劃,儘快補齊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能力短板。對調研中發現的紹興市及嵊州市、新昌縣,杭州市中心城區及蕭山區、餘杭區、臨安區等地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能力缺口問題,將督促上述地方加快建設一批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全面提升處理能力。要進一步加大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力度,真正實現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末端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全面啟動城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和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不斷提升城鎮治污水平。

三要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廁所革命”。針對目前我省農村公廁尚缺專門的標準和規範,抓緊制定《浙江省農村公廁建設改造和管理服務規範》等標準文件,指導各地有序開展工作。農村公廁改造要針對各地不同情況,分類實施,不搞“一刀切”和整齊劃一。按照“對標”“提升”“補缺”三類進行改造。“對標”類和“提升”類,做到結構安全、通風明亮、與周邊環境協調;“補缺”類為新建農村公廁,要作出規範,使農村公廁既符合國家標準,又切合我省農村實際。在日常管護方面,推廣淳安的公廁所長制,實施責任上牆、定期檢查,並逐級納入考核。在經費保障方面,參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各級財政應實施獎補政策,給予資金支持。

四要聚焦民生,高水平推進“城中村”(棚户區)改造。始終把讓老百姓得實惠、城市發展得空間、人居環境得改善作為推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功能統籌考慮、資金總體平衡、效益整體提高、形象全面提升。要堅持規劃設計先行,把做優做精城市規劃設計,作為推進“城中村”改造的前提,並以“城中村”改造為契機,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大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力度,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增強羣眾獲得感。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 篇2

根據九委辦〔20__〕104號文件,《關於調整的通知》,我局深入貫徹推進《州“六大戰略”責任體系方案》的落地落實,推動全縣城鄉提升的相關工作,現將本週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安全知識宣傳,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為有效開展全國第17個“安全生產月”宣傳諮詢日活動,大力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的思想,強化安全發展觀念,宣傳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安全常識,全面提高全民安全素質。我局於今日在縣民族廣場開展了“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各個站股室積極響應配合,引發了宣傳單450份,宣傳手冊350份,展板9個,掛圖20個,宣傳橫幅2條。

為確保每位農牧民的生產安全,保障羣眾的安全生產,此次宣傳活動,我局熱心解答了羣眾們關心的安全生產熱點難點,在宣傳草原防火、動物疫病防控、農機安全等相關知識的同時,切實提高了廣大羣眾的安全生產意識。我局結合實際發放《草原防火宣傳手冊》、《農業機械安全手冊》、《農產品質量安全手冊》、《動物疫病宣傳手冊》等等,關羣眾所關心,宣羣眾所應知,切實把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貫穿於全年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力宣傳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不斷提高了安全意識。

二、調查植保機械,統籌科學防治農作物病蟲害

為了解我縣植保機械現狀,推進我縣植保裝備水平提升,並全面配合農藥有效利用率測試工作開展,按照全國農技中心《關於開展20__年農藥利用率測試與植保機械調查的通知》要求20__年6月12至15日,縣植保站同州植保植檢站副站長楊剛一行在縣煙袋鎮、烏拉溪鄉等鄉鎮進行了植保機械調查。

本次調查採取了入户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縣煙袋鎮、烏拉溪鄉各調查3個行政村,每個村選10户農户進行植保機械保有與使用情況調查。同時兩個鄉鎮各調查4户農民合作社,煙袋鎮調查一户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植保機械保有與使用情況。

調查過程中,楊剛一行大力宣傳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以及綠色植保理念和方法,指導羣眾科學防治農作物病蟲害。

通過此次調查,瞭解了我縣植保機械現狀,為推進我縣植保裝備水平提升,並全面配合農藥有效利用率測試工作奠定了基礎。為我縣農作物病蟲害有效防治和農業生產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貫徹省委書記、州委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近日,縣農牧和科技局召開專題會議,學習貫徹省委書記到州調研和州委書記在廳級、縣處級領導幹部讀書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會議由農牧局副局長陳友蘭主持,全局幹部職工參加。

會議傳達貫徹了省委書記在州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州委書記在廳級、縣處級領導幹部讀書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將學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要指示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全國“兩會”精神與學習貫徹書記、書記講話精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工作思路,狠抓貫徹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與省委、州委、縣委的決策部署要求高度一致,努力開創脱貧攻堅、農業發展工作新局面。

四、如何落實書記來州調研和州委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討論會

近日,縣農牧和科技局召開專題討論會,就圍繞如何落實書記到州調研和州委書記在廳級、縣處級領導幹部讀書班上的重要講話提出的“天府六問”、“五問”開展討論,會議由農牧局副局長陳友蘭主持,全局黨員參加。

在認真傳達和學習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後,陳友蘭率先帶頭髮言,並強調我們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篇”時要掌握其豐富內涵,要知道其總體要求是什麼、第一要務是什麼、根本動力是什麼等問題,並與實際工作統籌結合。同時還強調作為一名黨員,要時刻牢記黨性核心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個黨員必須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做到這四點才能是一名合格黨員,才能為的繁榮發展、長治久安和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貢獻人的力量。在陳友蘭發言後全體黨員依次發言表態。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 篇3

根據《20xx年縣政協重點協商、調研、走訪評議計劃》和縣政協第46次主席會議安排,縣政協組織5個走訪視察組於6月中下旬,對我縣13件民生實事推進情況進行了走訪調研,並於6月30日召開了協商議政會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評價

從視察情況看,13件民生實事總體上進展良好,呈現出投入大、進展快、惠及面廣、反響好等態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20__年10月以來,為順應人民羣眾的新期待,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結合我縣實際,決定在全面推進就業、醫療、教育、社保等民生工作的基礎上,集中力量辦好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13件民生實事。並細化了階段目標,明確了責任領導、牽頭和協辦部門,同時將民生工程納入年度綜合考核目標,加大督導、檢查和通報力度,有力促進了民生實事的落實。

(二)務求實效,紮實推進。一是多方籌資,做好保障。對辦好民生實事,各項目牽頭部門認識清楚,積極性較高,大部分牽頭部門都能積極謀劃,採取財政撥付、向上爭取、羣眾自籌、吸收社會資本參與等多種渠道,落實民生實事資金保障。二是強化管理,保證質量。嚴格執行資金使用、撥付,工程質量監督、驗收等相關制度,確保工程質量。三是大力宣傳,爭取支持。積極向羣眾宣傳民生實事政策,讓羣眾知情、參與、受益、滿意。

(三)符合民心,羣眾滿意。辦好民生實事是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的鄭重。民生實事推進過程中,一批羣眾普遍關心、反響強烈的問題逐步得以解決,達到了羣眾得實惠、政府得民心的效果。調研所到之處,都能聽到羣眾對民生實事滿意的評價,認為縣委、縣政府實施民生實事體現了關注民生,關注百姓、着力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温暖,對黨委政府充滿了感激,希望繼續辦好民生實事,多立項目,多拿資金,多關注他們的生產生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13件民生實事項目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投資額度大,工作難度較大,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工作進展不平衡。有的項目已接近尾聲或基本完成,如山坪塘整治工作,城區公交全覆蓋和線網布局優化工作;有的項目正在按時間節點深入推進,如撤併村通公路工作;有的項目正處在正式實施的前期籌備階段,如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工作;有的項目僅完成規劃設計,如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

(二)配套資金籌集難、壓力大。受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限制,公共基礎設施總體比較落後,縣財政的保障能力比較薄弱。這13件民生實事中基本都需要縣財政提供配套資金,各項民生保障資金的配套壓力比較大。

(三)個別單位認識不到位,推進力度不夠。有的項目牽頭單位存在畏難情緒,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鄉鎮對政策理解不透、對象把關不嚴,導致項目進度緩慢,羣眾意見大。

(四)工程管理不盡到位。通過視察所見,有些項目還存在工程質量標準不高、監督管理效能較低等問題。如個別鄉鎮的農村危舊房改造質量有待提高等等。

(五)羣眾知曉參與率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表現為基層宣傳力度不夠,宣傳實效不突出,部分羣眾對民生實事工作了解不夠全面,受益羣眾參與度不高。

(六)部門配合不夠緊密,統籌協調困難。一些責任單位主體意識不強,沒有主動協調、整合力量;個別協辦單位配合不到位,特別是項目牽頭單位與鄉鎮(街道)的對接上還存在差距,未形成強大的合力來推動工作。

三、幾點建議

(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辦好民生實事是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項重大安排,是順應人民羣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選擇,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的鄭重。各責任部門、鄉鎮(街道)務必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勇於擔當,始終把民生實事抓在手上,並切實辦好。

(二)要進一步加快進度。目前20xx年已接近尾聲,部分民生項目至今還處在前期籌備階段,建議:牽頭部門從現在起要加大工作力度,倒排工期,明確時間節點,爭取短時間見到成效,確保13項民生實事按序時推進。

(三)要進一步強化協調。各牽頭單位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切實負起牽頭之責,主動與有關單位協調溝通;各有關單位要積極與牽頭單位銜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民生實事各項工作,形成攻堅克難、推動工作加快落實的強大合力。

(四)要進一步籌措資金。各責任單位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想方設法籌措資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社會資金的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五)要嚴格督查獎罰。建立民生實事項目例會工作制度,定期研究、督促民生實事項目推進落實。繼續做好督查工作,按照時間節點進行動態跟蹤,對進展較慢、問題較多的項目要實行掛牌督辦和專項督辦;對能按照要求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的責任單位,要給予通報表揚;對未能依時完成任務的責任單位及相關負責人,要予以通報批評;對因工作組織不力、敷衍了事、推諉扯皮、久拖不辦的責任單位及相關責任人,要追究相應責任。

(六)要加大宣傳,提高羣眾知曉度。要拓寬宣傳範圍,豐富宣傳形式,增加宣傳力度,讓民生實事工作深入民心。在廣播、宣傳欄、標語牆、橫幅、宣傳紙等原有宣傳形式的基礎上,盡力創新宣傳載體,切實提高宣傳實效,努力營造全社會持續關注民生的良好氛圍。要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廣泛接受羣眾監督和社會監督,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 篇4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按照會議安排,受市政府委託,我向市xx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報告全市20xx年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完成情況,請予審議。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20xx年,市委、市政府繼續推進以“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衞生、百姓安居、道路通暢、民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體育”為主要內容的民生工程10大項、103個分項,省、市民生實事共計29項。安排資金總額39.2億元,同比增長9.5%。目前,全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較好,能夠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截至11月,65項民生工程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37項正在加快建設,1項(推進統籌城鄉一體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項目)因國家政策原因暫緩實施;26項民生實事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其餘3項正在加緊實施。資金預算已執行36億元,佔全年計劃的91.8%。重點工作及成效如下。

(一)全力扶持大學生就業創業

市政府出台十三條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措施,在就業優惠政策支撐、就業創業指導、公共就業專項服務、困難大學生就業援助等方面加強政策引導,全力扶持大學生就業創業。一是落實創業就業優惠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就業。對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項目和實體給予創業補貼,推行“小額擔保貸款”加“免擔保無息小額借款”、“小額免反擔保貸款”等創業融資扶持政策。對在高校孵化園內的創業項目和實體給予場租補貼。截至11月底,全市共對129名創業大學生髮放創業補貼121.6萬元;向高校畢業生髮放小額擔保貸款(小額借款)35筆,合計216萬元,興辦創業實體68個;兑現創業孵化園內場租補貼14.7萬元。二是建設就業見習基地,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我市已累計認定47家企事業單位為就業見習基地。1~11月,共派遣426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已兑現就業見習生活補助27.28萬元(每人每月800元標準)。三是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實地召開雙選會、人才招聘會25場,提供職位6000餘個,達成意向6396人次。幫扶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155人,帶動就業近870人次。四是建立重點幫扶機制,確保困難畢業生全部實現就業。20xx年對市屬高校攀枝花學院72名符合條件的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髮放求職補貼57600元,開發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20人。

(二)大力扶持養老事業產業

着力打造陽光康養城市品牌,實現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首次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列入民生工程,以“社會主辦、政府補助”的模式,加快養老基礎設施建設。20xx年新增和改造各類公辦民辦養老機構牀位2560張,佔全市已有養老牀位的47%,其中新增民辦養老機構牀位2200張,按照1萬元/張牀位給予財政補助。按照城市30萬元/個,農村25萬元/個補助標準建設完成46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財政支出513.3萬元為16727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我市積極探索創新養老模式,促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一是不斷拓展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通過政府向專業化的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模式,做好特殊困難老人、低保空巢老人和80週歲以上高齡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二是積極引進了“中國台灣敏盛”社區日間照護中心的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更好地為居家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精神慰籍、醫療康復等社區養老服務。三是積極探索醫養融合的機構養老服務模式,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務。在東區探索試點依託第三人民醫院心理服務中心建設的以“失智”老人為主的醫養融合養老模式,在仁和區探索試點依託原養路總段醫院建設的以“失能”老人為主的醫養融合養老模式。

(三)新增教育惠民政策措施

新增“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作業本費”和“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兩項惠民政策,與正在執行的“兩免一補”、學前教育保教費減免、中職資助等構成全市教育資助類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將學生資助機構建設納入對縣(區)政府的教育督導考核評估體系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教育資助體系。截至11月底,減免2.15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及民族地區在園幼兒保教費;對12.8萬名義務教育學生實施“三免一補”,其中新增免除12.8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作業本費;補助2.1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免除6929名家庭經濟困難高中學生學費,資助7227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1.56萬名中職學校學生學費,資助7623名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4609名地方屬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勵和資助525名地方屬普通高校優秀本專科學生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7.46萬人。全年投入教育資助類資金1.77億元,同比增長3%。全市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民生工程目標任務。

(四)加大重點區域污染治理

近年來,市政府不斷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共計投入資金近20億元,實施了攀鋼6號燒結機、發電廠3台10萬千瓦發電機組和新建360㎡燒結機配套煙氣脱硫工程等污染治理項目,治理工業污染源600多個。今年10月,攀鋼釩業公司三氧作業區(新線、老線)沉釩煙氣處理設施改造、攀鋼礦業公司選鈦廠粗粒級乾燥異味治理和攀鋼鍊鐵廠新1#燒結機脱硫系統改造等民生工程重點治理項目提前完成,空氣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截至11月底,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1.1%,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0.083mg/Nm3,比20xx年同期下降8.8%;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0.050mg/Nm3,比20xx年同期下降23.1%;氮氧化物(NOX)平均濃度0.030mg/Nm3,比20xx年同期下降18.9%。今年1~11月,我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標在全省八個重點城市中排名靠前,其中有4個月位居全省第一,全市二氧化硫濃度值較去年同期下降23.1%,二氧化硫排放10年來首次達到國家標準。

(五)努力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通過多種渠道籌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編報項目爭取中央和省級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補助資金13307萬元;組織開展危舊房棚户區改造,積極申請國開行專項貸款(簡稱棚改申貸),我市第一批10個項目(含鹽邊縣)5978套,申貸金額約18億,已納入國開行評審計劃,將於12月下旬簽訂貸款合同。截至11月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開工建設7294套,開工率108%,基本建成5151套,竣工3058套。積極開展“農民工住房保障行動”,將當年竣工的公共租賃住房的30%定向提供給農民工等外來務工人員。今年,全市計劃定向提供的460套公共租賃住房,現已全部竣工並分配給外來務工人員。

(六)改革創新扶貧開發機制

市政府全面啟動扶貧開發專項改革,提出精準扶貧、幹部駐村幫扶、創新扶貧開發社會參與機制等6項改革措施,明確了道路暢通、飲水安全、電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產業等12項重點扶貧開發工作,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户脱貧致富的步伐。將整村扶貧、彝家新寨建設、“8+8”對口援邊作為貫徹落實扶貧開發專項改革的民生工程來抓,通過建設村社道路、整治水渠、危房改造、發展核桃等產業,幫助農户脱貧。目前,扶貧項目整合各級各類資金投入14404.96萬元,受益農户達53000餘人。此外,我市積極開展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現已完成了70個省級貧困村、9684户35190人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並已全部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為下一步全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夯實了基礎。

(七)實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全覆蓋

市政府十分關心殘疾人生產生活,要求確保符合條件的各類重度殘疾人都能享受到護理補貼,補貼發放要實現全覆蓋。各縣(區)、街道(鄉鎮)及時成立工作小組進村入户,逐一對重度殘疾人進行調查審核和申報登記,對重度殘疾人實行“代辦制”,做到不錯報、不漏報。通過認真審核,對全市20xx年全部一、二級重度殘疾人6636人納入補貼範圍,共計補貼資金600.22萬元。截至11月底,20xx年重度殘疾人護理費已經全部下撥到各鄉鎮,發放到每一名重度殘疾人手中。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高度重視,領導務實推進

市政府歷來重視民生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千方百計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羣眾的民生權益。市政府首次把民生實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全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對民生工程工作做出批示,要求把實施民生工程與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切實把民生事項辦實、辦好,同時還帶頭深入現場檢查指導農村扶貧、公路防護欄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工作。市政府分管領導深入一線,通過現場調研、會議督辦,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困題和問題,務實推進民生工程的實施。

(二)堅持羣眾路線,解決民生難題

市政府將實施民生工程作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融入到“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之中。一是拓展民生工程項目的來源,堅持從“兩代表一委員”、離退休老幹部的意見中,從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中,從社會各界公開徵集的建議中選取民生工程項目,例如把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徵集到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教育、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老舊社區改造等意見納入民生工程。二是積極迴應民生訴求。市政府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試金石、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堅持把意見建議轉化為需要整改的問題,對民生訴求中涉及的路燈不亮、道路不平、管網不通、煤氣不足、車輛佔道等民生問題,立説立行、即知即改。三是鞏固和拓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堅持把羣眾反映突出問題納入民生工程當中,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把中央、省、市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三)持續增加投入,強化資金保障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增加民生投入,堅持民生工程資金投入只增加不減少。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全市上下努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籌集項目資金,統籌謀劃,重點投入。一是財政資金安排突出“民生優先”,加大對民生項目的投入力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完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的重要着力點。20xx年財政投入民生工程的資金比上年度增加了3.2億,增幅17.4%。二是完善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補充的資金籌措模式,充分尊重羣眾意願,全面推行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資金投入方式。三是建立預算執行統計報告制度,加強了預算執行動態監管,全面掌握各個項目資金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提高民生工程支出的實效性和均衡性。

(四)探索“掛號”制度,提高審批效能

積極探索建立民生工程行政審批“掛號”制度,助推民生項目提速增效,改變民生工程中涉及工程類基建項目因前期審批手續花費較長時間導致“前鬆後緊”的現象。一是行政審批集中“掛號”,項目統一分流。由業主申請備案,市目標督查辦彙總分類,市政務服務中心“掛號”辦理。二是建立“一對一”聯繫機制,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通過一次性告知、即來即辦、24小時和一對一全程保姆制 服務等,隨時掌握業主需求和辦理情況,指導和協助審批工作。三是對重點項目實行跟蹤督辦,辦理進度一月一報,形成了市目標督查、政務中心兩級督辦,辦理窗口、政務中心、市目標督查辦和市政府四級信息反饋機制。實行民生工程項目審批集中“掛號”制度以來,縮短了項目審批時間,優化了項目審批程序,行政審批效率提高了60%以上。

(五)加強督查考核,確保工作落實

不斷完善督查機制,加大考核力度。一是做好督查基礎工作。進一步細化民生項目台帳,明確各階段工作時間節點,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二是加強現場督查,1~9月按季、第四季度按月通報工程進度。截至11月底,已對全市的道路建設、舊房改造、扶貧解困、公路安全護欄建設、農村環境整治、教育助學、棚户區建設、舊城改造、養老服務、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中小河流治理、沿江綠化等項目進行了56次現場督查,召開專項督辦會5次,約談責任單位3次,發出督查通報6期。三是修訂了《攀枝花市民生工程目標績效管理辦法》,民生工程績效考核從加分項改為扣分項,扣分不封底,將民生工程作為黨委、政府各部門的一項基本工作任務,強化“民生”導向和責任意識。四是進一步完善了《攀枝花市民生工程績效考評實施細則》,將民生工程的資金預算和執行情況納入縣(區)目標考核,保證民生工程的資金投入持續增長。五是將部分民生難題納入全市“急難險重”項目實施雙重管理、雙重考核,提高部門工作效率,引導和激勵幹部攻堅克難,紮紮實實解決好羣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六)開展新聞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市政府充分依託各級新聞媒體,有計劃、分階段開展民生新聞系列報道,及時傳遞民生工程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今年,市級各新聞媒體在重要時段和版面開闢了“20xx民生工程巡禮”“20xx民生工程半年回訪”“急難險重打硬仗,爭先跨越惠民生”“帶着民聲上兩會”“百姓心願”等民生專題專欄,重點對扶貧解困、創業就業、教育助學、百姓安居、生態環境等民生工程項目及人行過街設施、農貿市場建設等民生實事進行了專訪。截至11月底,市級媒體共刊登播發民生類相關文稿3110篇,刊發公益廣告370條。改建“攀枝花市民生工程專題網站”,全方位宣傳民生政策、工作措施、項目建設、惠民成效、先進典型等情況。8月改建以來,共發佈涉及十項民生工程及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圖片和信息95條。

三、主要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xx年,我市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總體進展順利,項目完成情況較好,但在項目推進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項目推進實施不平衡,資金保障需進一步加強等。下一步我們將抓好以下工作。

(一)切實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檢查,抓好各項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的年末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全年民生工程目標任務。

(二)與省直部門加強溝通對接,及時掌握省級民生工程政策和動態信息,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支持我市的民生工程建設。

(三)認真總結20xx年各項工作,深入基層,走村入户開展調查研究,提前謀劃佈局20xx年全市民生工程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市政府將在市人大工作監督、法律監督下,按照黨的xx大提出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全市民生工作目標,鞏固第二批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從實際出發,將人民羣眾期盼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民生工程建設的重心,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不斷改善人民居住環境,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城鄉提升工作推進情況報告 篇5

根據理委辦發《關於印發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對20__年民生改進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和分析研究,現將工作推進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助推全縣經濟發展,創建中藥材科技示範基地

積極探索中藥材人工種植技術,高度重視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多次邀請農業大學教授現場調研指導中藥材示範推廣工作,目前,全縣在鎮村、鄉村、鄉村等地有華重樓種植試驗示範基地、豬苓種植基地約400畝。種植户們已基本掌握了重樓等中藥材的種植技術,加強中藥材人工種植技術的試驗示範,將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會有效的帶動我縣高半山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我縣道地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二、加強了科技項目的申報管理

20__年申報省級科技項目3個110萬元,其中扶貧項目1個30萬元,目前已下達“省科技扶貧在線”縣級科技平台項目計劃1個30萬元。

申報“省重點研發計劃縣域科技創新項目”2個,申報資金80萬。

申報州級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項目8個,經專家評審,有4個項目已立項,落實資金50萬元,待資金下達後予以實施。

申請科技三項經費30萬,正在督促各企事業單位、專合組織積極申報縣級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項目,截止目前已申報了6個項目。

三、帶領中藥材種植户赴縣基地考察學習

為着力轉化中藥材種植技術科技成果,加快鄉村振興建設步伐,推進我縣道地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縣科知局牽頭組織的道地中藥材現場考察培訓活動於5月21-5月23日在縣順利開展,各鄉鎮分管科技工作領導和中藥材種植户3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活動。參加活動的成員們先後到縣藥業有限公司、縣現代農業園區、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重樓、羌活、烏梅、黨蔘、白芨等中藥材種植海拔、土壤、氣候、回報期、市場前景展開深入交流學習。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制約因素

(一)高半山基礎設施仍然脆弱。受地質災害頻發、基礎設施維護經費缺乏、部分村整村搬遷等因素的影響,高半山村的基礎設施仍十分脆弱,農户經濟收入來源少,抗風險能力弱,生產基本處於靠天吃飯狀態,長期以來生產發展落後,經濟收入較低,生產投入能力有限。

(二)部份農户只種不管,後期管理跟不上。

(三)道地中(藏)藥材生產週期長,見效緩慢,影響農户積極性。

(四)市場信息和銷售機制不健全,中藏材種植市場風險較高。

(五)我縣尚未有一家中藥材加工企業,公司+基地+農户的機制尚未形成。

五、下步工作思路

(一)建立和完善中藥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制定和出台長期支持中(藏)藥科技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強與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與聯繫,完善農業產業化獎補辦法,解除農民發展中藥產業的後顧之憂,加大對龍頭企業、專合社、種植大户、產業帶頭人的支持力度。鼓勵科技人員下鄉領辦、創辦藥業企業,開展技術承包、入股。

(二)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技支撐。

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整合資源,重點抓好產前、產中、產後關鍵技術研究,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篩選品種與技術、開展試驗和示範,培育科技主導型區域性中藥產業。

繼續實施好三區人才計劃,在原有省選派科技人員與企業和部門結對幫扶的基礎上,結合我縣產業結構特點,邀請省州科研院校專家,建立我縣專家服務團隊,加大對我縣的人才、智力支持力度。

(三)利用棄耕地撂荒地,探索在高半山建立基地羣。

有序增加基地數量,逐步擴大基地規模,完善和配套制種育苗基地建設,築牢產業發展平台。積極探索和創新專業基地運行模式,不斷增強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做強做大中藥產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qingkuang/jzg4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