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赴南京溧水縣東廬中學考查學習心得體會

赴南京溧水縣東廬中學考查學習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學校能夠給我這個外出學習的機會,很榮幸於2010年5月4日,我和陳老師在市教研室的組織帶領下,隨全市各旗區學校共110多位老師一起遠赴南京溧水縣東廬中學考查學習,通過聽課、聽報告,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有了許多較為直觀、真切的感悟,今天藉此機會通過書面材料向各位老師做一下彙報。

赴南京溧水縣東廬中學考查學習心得體會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東廬中學的概況。東廬中學地處溧水縣永陽鎮,原是一所基礎薄弱的農村國中,現在的校園環境、硬件設施都不及我們學校,它也曾一度成為撤併對象,面臨倒閉。為了擺脱困境,謀求出路,他們於1999年開始嘗試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東廬中學1999年開始使用“講學稿”,首先在數學和化學兩門學科試行,結果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這兩門學科成績由原來在全縣排名中下游上升到了上游。全校師生因此備受鼓舞,極大地增強了進一步推廣“講學稿”的信心。隨之,“講學稿”開始在全校各門學科中推行。XX年,全校數學成績為全縣第一,第二年,學校的會考平均分更是達到了南師大附中和南京外國語學校這些南京頂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512分。最近幾年,學校會考的平均成績穩定在省重點高中錄取線以上,在全國產生了強烈反響,被譽為全國農村中學改革的三面旗幟之一。

東廬中學的校訓是至博至淳,就是要達到學識廣博和氣質淳厚;教育理念是合羣、合作、合享的合融教育,學校的願景是追求鄉土氣與書卷氣並重、高知名度和高美譽度兼備的樣板學校。學校使命是培養學識廣博、氣質淳厚、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弘揚東廬文化,以人文精神輻射鄉里;樹立辦學榜樣,以教改經驗造福一方。他們還有教師誓詞、學生誓詞和校歌,校內和校外的牆壁上都貼着成語故事、名人故事、還有24節氣知識的噴繪,校園文化氛圍比較濃厚。

東廬中學的教學改革與教學成績均圍繞“講學稿”來進行,這是他們教學的主體,我聽他們的課也是如此,講學稿既是老師的教案,也是學生的學案和複習資料。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講學稿是什麼東西,它時一份融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分層次的評價練習為一體的師生共用、探究活動的載體。它通常也就是一張正反面的8開卷子,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法指導,主題部分包括預習導學、學習研討、延伸拓展三大類,以語文學科為例,預習導學中就將生字詞以及課文整體感知的一些簡單問題在課前的預習中就解決了。在上課的時候先對這一部分預習成果進行展示交流,然後進入課文解決學習研討中的問題,課文內容理解後,在進行拓展訓練,做一篇同類的閲讀理解。整個講學稿都是以習題的形式來展開,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體現自學特點。總體上經過先自學教材,發現問題,完成第一次教學;然後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完成第二次教學;當堂進行達標測試,及時得到反饋,解決問題,完成第三次教學。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這是他們拿講學稿上課的大體上的運行過程。“一稿兩課、一稿兩天”就完成教學與學習任務。

圍繞講學稿教學給我的留下了一下幾點深刻的體會:

1、狠抓集體備課,並積極探究新的備課模式,抓落實。他們備課做到“三定三有”:定時間、定地點、定主備人;有計劃、有主題、有紀錄。提前一週就備好,組內反覆修改,最終審查後印出來,上課前一天就將講學稿發給學生。師生共用這一份教案,一稿兩課,一稿兩天,也就是一份講學稿用兩課時,兩天完成。通過集體備課確保了講學稿的質量。

2、對預習的重視和運用,進而對自學能力的培養。預習就是他們使用講學稿的關鍵一環,所有同學必須自行解決“講學稿”中基礎題部分,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做提高題,碰到生疏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通過預習就可以將一課所學的幾乎一半內容掌握了,像語文的字詞以及對課文的初步整體感知都在預習中完成了,並且預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髮現學習中的主要問題,第二天在課堂上就分析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斷向老師提出質疑。我在聽課時,老師一節課説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時“質疑”,讓學生就講學稿中不斷髮現的新問題提出質疑,然後大家討論解決。我們平時的課堂上通常是想法設法讓學生就這篇文章提出問題,讓學生髮現問題,東廬中學是讓學生在預習中、在課下就發現了問題,在課上就是用各種方法解決這些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提出質疑,這樣就感覺課容量也增大了,學生掌握的知識面也就廣了,課內的訓練鞏固也就有保證了。總體上給人感覺就是讓學生在“做中學”,老師在“做中教”。

3、對學習小組角色轉換的靈活運用;我在聽東廬中學的教育教學研究處主任的報告時,他講到了關於學習小組的利用問題。他介紹説講學稿的運用必須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其實也就是自主合作能力的培養。他講了他自己用的一個方法,就是小組內的角色轉換,四人小組,組員中一人是組長、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發言回答、一人負責蒐集資料,而且這四個角色是輪流更換的。這是小組長,班裏還有四個大組長,分別負責督促檢查這些小組的預習完成情況,小組長也向所在的大組長彙報。學習小組長和大組長都是每月換一次,根據月考的成績來定。另外就是不管班主任怎麼排座位,但上我的課就必須按我排的座次坐。

4、對講學稿的落實與檢查,進而保證了對每一課的“清”;每節課上完都做當堂測試,反饋評價。另外給全班學生進行編號,讓每一個學生都上台總結過,總結你上節課學了什麼,其他學生做補充點評;另一種就是定時檢測,及時鞏固。老師每次只收取班裏的一部分講學稿進行批改,也就是隻是抽查。他們自己總結出“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又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

5、由講學稿帶出的“三無”現象,即無練習冊、無作業、無補課;這一點讓我感覺很新奇,給我的感觸是既減了負,又增加了效率。我覺得這需要老師在課下要下功夫,學生在課前預習上要下功夫,學生和老師在課後的檢測上更要下功夫。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生每天要做大量的作業和練習,老師手一揮、嘴一張就是作業和練習,學生負擔重但效果如何卻是個疑問,學習效率上就像東廬中學那樣能做到事半功倍就好了。我感覺要精選課內、課外作業,必須要掌握學生作業量,堅決不搞題海戰術,要讓學生有充分思考的時間。

6、重視並保證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他們在講學稿的使用中從預習到課後檢測,鞏固次數最多的就是基礎知識這一塊,而且大都是學生在預習中自行掌握的,自主學習就完成了,老師只是適當查漏補缺,再就是檢測。

7、在報告中講到了班級管理中採取學生盯學生的這麼一種方法,尤其對班級中的問題學生,或者調皮學生,找一個他的剋星負責管理監督他,及時向老師彙報。這樣人人都是班級的管理者,效率高而且還能給老師減負。

8、進入他們的教室,第一感覺是簡潔,第二感覺實用。沒有太多的佈置。他們每個教室門口的牆上掛一塊小黑板,上面寫着班級宣言、班級目標、今日格言,學生自己設計的很新穎、漂亮;感覺比我們牆上固定的要簡便而靈活。

9、課堂上注意作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後複習,學完一課後,要在“講學稿”的空白處寫上“學後記”(學後心得)。

10、關於考核,東廬的評價制度實行的是教師集體捆綁考核,避免了教師之間的惡性競爭。比如成績是校外排名,注重整體成績。教師之間非常團結,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成長。

關於講學稿,學生自己的感受應該是最真切的。一位八年級的學生這樣評價講學稿:她國小時學習功課感覺很吃力,不知道重點在哪裏,不知道怎樣複習,一本書常常從頭翻到尾。現在的“講學稿”讓她知道了重點在哪裏,知道了學習目標和思考方式,應該如何預習複習。“知道教師下一步講什麼,提前想一想,心理有準備,就容易學會了。

此外,他們對七年級新生的入學教育,重點就是培訓如何使用講學稿。等到正式開課後,無論是做操還是上課都非常適應了。

東廬中學的教育教學研究處主任在報告中,有這樣一些話,我覺得很經典,在這裏與大家一起分享。“早戀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對老師和學生的工作與學習,是有效的勞動,無形的約束”,“對老師而言,敬業精神比技術更重要”,“素質就是點點滴滴”,“對任何事都要看有沒有效,不然就是走形式了。”

當我們結束此次考查學習,離開東廬中學後,再回想這所學校的點點滴滴,一個整體的感受就是簡單而有效,樸實、實在,毫無形式化的東西,沒有什麼花樣。聽了幾節課,他們的課堂模式、過程形式單調,無亮點,不過師生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細節,都是紮紮實實的學習過程,都圍繞知識與能力、探究與實踐這些目標展開很有效率的討論解答。

以上是我通過這次學習後得到的一些感悟和收穫,由於時間倉促,比較粗糙和膚淺,真誠的希望各位老師和領導給予指導,也希望能與大家進行更多的交流與學習。

我的彙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xqj0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