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通用4篇)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通用4篇)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 篇1

今天,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在中心國小舉辦的“國小語文xx名 師工作室送教下鄉活動”。有趣生動的課堂,煥然一新的新課標理念,值得我們慢慢回味。這次的聽課之旅可謂是收益頗豐。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通用4篇)

其中印象最令我深刻的是xx老師給我們帶來一次奇妙的尋寶之旅。她通過樸實經典的教學風格和自己高超的課堂掌控能力為我們娓娓道來一堂有思想的《奇妙的提示語》的習作指導課。在教學過程中,她為學生巧設情境,語言使用精確幹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想説敢説,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接着,麗貞老師穩紮穩打的基本和現場捕捉孩子信息的能力更是令我佩服不已。她充分為孩子們營造了一種自主探究的氛圍,讓孩子在愉悦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有感染力的情感體驗。我想這或許就是名 師的真正風采吧!最後,秀潤老師整堂課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亮點是利用百寶箱裏的各種神祕的小禮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營造了輕鬆愉悦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緒。孩子們通過與老師的積極互動,以興趣致動,給予學生一個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實,這三堂課的老師都有共性:巧設情境,巧設支點,緊扣主題,真正踐行“啟、悟”教學思想,並努力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逐步落到實處,這正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地方。

下午,幽默風趣的鮑xx老師的講座更是精彩絕倫。睿智而有深度的真知灼見真是驚豔了在座的所有一線教師。確實,當今的語文課堂迫切需要改變嚴峻的現狀,我們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語文表達和交流實踐的活動能力,還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得學生全方位發展。語文的學習就應該以尊重學生的需求為基準,在潛移默化中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當今我們教學的主旋律。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鮑老師的一連串一語驚醒夢中人的專業引領令我獲益良多。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還需不斷朝着語文核心素養的方向努力前行。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 篇2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教導主任親自帶隊,帶着李敏、周春光兩位教師,5月22日來到雙廟子國小,上了一節數學課、一節英語課。效果非常好,課後,做課教師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尤其雙廟子五年級班主任是心新來的特崗教師,收穫頗豐。

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為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説,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未來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於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這次送教下鄉活動,無論做課教師還是受課學校的教師,都有所收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 篇3

一、活動概況

為進一步推進我名 師工作室研討交流,示範引領作用,根據工作室年度計劃安排,20xx年10月21日,數學“名 師工作室”中心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工作室成員積極參與,為中心校的數學老師們獻上了2節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空間與幾何領域教學課以及課堂教學點評和教學小專題講座。本次“送教下鄉”活動,促進了工作室成員教師專業成長、對中心校數學教學教研活動起到了指導和引領作用。

在送教期間,中心校校長、教務主任金新喜親臨活動全程參與,並做了大量的組織安排和後勤保障工作。

二、成績和特色

1、導向明確,精彩紛呈。工作室圍繞今年開展的研修小專題“空間與幾何領域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努力在空間與幾何領域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索研究。所以本次送教下鄉進行獻課的2位老師均選擇了空間與幾何領域的教學內容。

來自五小的殷建萍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上冊《四邊形的認識》,課堂上殷老師以自己紮實的教學功底,靈活處理教材,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緊密聯繫生活,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和示範引領作用。

年輕教師閆麗娜在執教《周長的認識》一課時,設計了“找一找、摸一摸、説一説”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自己的實踐經驗聯繫起來,從而對周長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如:學生摸周長時,感受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線是直的,有四條邊;而圓形的邊線是彎的,是一條封閉的曲線。因為有了找、摸的體驗,便能清晰地認識周長的含義。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愉悦。

2、參與積極,研討認真。在本次送教活動中,劉麗華、竇文新、崔玉霞等工作室成員以及中心校的高鳳華等數學老師們分別就當天的送教課堂教學進行了精要的點評,他們的評課有理有據言簡意賅,或賞析課堂教學中的精彩片段,或針對教學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既有理性的分析和熱情的讚揚,也有客觀的指正和真誠的幫助,表揚而不虛美,指瑕也不掩瑜,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閃光點,從學理的角度分析改進點,為完美的目的提出生長點,讓參加研討活動的教師深受啟迪。

在送教活動中,工作室成員竇文新老師以空間與幾何教學的實踐為主題,做了題為《關於空間與幾何教學的一點思考》,講座既有理論的指導,又有竇老師的實踐思考,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給參加觀摩活動的教師以極大的啟發。

3、輻射帶動,意義深遠。此次“送教下鄉”活動,時間短,任務重,效果好。首先,促進一線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次活動呈現的2節現場課是真實和樸實的,自然也是可以學習和模仿的;課後的互動式的課堂點評讓老師們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次,這次活動為工作室成員提供了鍛鍊展示的機會和舞台,整個活動有理論學習、教學設計、課堂試教、課後研究、教學反思、改進提高等,工作室成員參與其中,提升了理論水平,提高了教學素養,同時也明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了今後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再次,“送教下鄉”的成功開展,為我工作室搭建了城鄉教育有機聯繫的橋樑,為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問題與思考

1、課堂教學沒有隻有更好,本次呈現出的2節課都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比如,有些課堂教學中的細節處理不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準備不足,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簡潔,有的教師不能把課堂生成作為良好的教學資源,教師的學科功底和教學素養還有待提高。

2、由於受場地和時間等條件的限制,在聽課後的討論交流環節,主要是工作室成員的教學點評和講座,聽課的xx教師沒有更多的發言機會,互動不夠。送教活動最為珍貴的成果應該是聽課教師的思考和體會,應該組織他們交流分享。

3、由於多方面原因,本次送教活動參與的教師不夠多,輻射影響不夠廣,今後的活動中需要多多聯合其他工作室及臨近學校共同參與,共同研究探討,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報告 篇4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聽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所片小——巖頭山學校和高山坪學校,每所學校各送教3節(巖頭山學校為六年級語文、四年級數學、五年級體育,高山坪學校為五年級語文、五年級數學、五六年級合班開一節音樂課)分兩天完成,第一天送教巖頭山學校,第二天送教高山坪學校。兩所學校的所有教師參加了觀摩。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學校教師與領導評課各抒已見,既改變過去教研課領導評課“一言堂”的局面,又讓聽課者得到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學校領導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骨幹教師,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送教教師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促進了年輕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z在高山坪學校,集合五六年級學生親自上了一堂示範課不但讓山裏的孩子學會了音樂知識更讓所有的聽課教師得到學習加深了對音樂教學的理解,孩子們在下課後邊走邊哼張副校長所教的歌的場景感動着高山坪及工作組一行的每一位教師。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高年級語文組長李小山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課後,他非常激動地説:“我想看看自己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

經實踐檢驗,他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紮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條件偏遠的片小,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他本人的研究信心。高年級數學教研組長z也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他認真鑽研教材、反覆修改教學方案,終於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示範課。體育教研組長唐國宏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活動不但把一節體育課上得很成功還把一種體育拼搏精神傳給山裏的孩子們,高年級語文年級組長z、數學年級組長z精心準備並出色的完成了本次授課任務,在課堂上把自己的教學風采和良好的教學素養展現給所有的聽課教師,受到了老師們的嘖嘖稱讚。送教下片小活動為受教學校送去的不僅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更是學校領導對邊遠片小的一份關愛、一份鼓舞,並以此為平台讓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聽課、觀摩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小山老師執教的六年級閲讀課《自然之道》,由於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劉冬梅老師執教的五年級閲讀課文《十年後的禮物》一課。能以由詞引領,以學定教,由課題的解讀入手,在讀了兩遍課文後由學生自己提問,如為什麼十年後才收到禮物?是什麼樣的禮物等?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劉老師能將學習活動緊緊圍繞學生所提的幾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學習,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瞭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閲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閲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能較好的做到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王志剛老師根據本班的實際學情,順學而導,讓自己的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中心學校與各片小交流的橋樑,建立了中心與片小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讓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楊小玲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那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教學技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活動後教學副校長張景慧、教科室主任譚華林、副主任王必早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教學副校長張景慧在評課中説道:“來送教的骨幹教師都是學校的培養加自己平時的學習而成長起來的,希望各位教師在今後多學習、多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得與失,讓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學水平更強。教科室主任譚華林在評課活動中對各位送教教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他不無感慨地説:“在這次活動中要感謝陳仕國校長對活動的大力支持與高度重視,感謝張景慧副校長親自上示範課來推動一線教師工作,給他們以信心、力量和鼓舞”。

四、送教教師的現身説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片小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現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李小山老師執教《自然之道》,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王志剛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着稱。他送教四年級《筆算乘法》一課時,他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注重學生前後知識的聯繫,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王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體現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山區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五、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於地域差異,中心學校與片小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科室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本次語文、數學和綜合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幹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幹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並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而且在教學之前,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用教師看得見、摸得着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陳仕國校長在活動總結中對兩所片小的所有教師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送教活動只能以點帶面給所有聽課教師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希望能給各位今後的工作有一點啟示,一點幫助,活學活用,更期盼兩所學校教師讓我們不虛此行!在課堂教學方法中有所突破,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只是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動的幾個側面,隨着我校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教科室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校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校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託,促進我校教育的全面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p9o4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