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市委辦公室關於國民經濟規劃綱要的工作報告

市委辦公室關於國民經濟規劃綱要的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市委辦公室關於國民經濟規劃綱要的工作報告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關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報告,請連同《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期間,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等省藏區發展的有利機遇,應對危機,破解難題,紮實苦幹,順利完成“”規劃的各項任務,一些主要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預計“”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21.8億元,年均增長16.3%,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人均生產總值4224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3億元,年均增長28.4%,是“十五”末的3.5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4.5億元,年均增長24%,是“十五”末的2.9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 億元,年均增長17.6%,是“十五”末的2.2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立足“小財政”辦好“大民生”,五年累計投入262億元,落實了一大批為民辦實事項目,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073元和5450元,年均增長10.9% 和16%,人民羣眾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步伐明顯加快,城區功能佈局不斷提升優化,中心城市承載力持續增強,城市規模迅速擴大。較“十五”末,建成區面積增加2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增加11.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3%,城鄉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城市文明創建再結新碩果。全面發動、全民參與、全民共享,抓重點、攻難點、增亮點,不斷掀起創建熱潮,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衞生城市稱號,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和取得的成績,提高了市民素質,提升了城市品味,增強了欠發達地區羣眾的發展信心,為我們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的五年,是我市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羣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

五年來,我們緊緊抓住加快發展這個主題,不斷突出保障民生這個重點,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五年來,圍繞建設更加繁榮、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的現代化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不斷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全域規劃城市,加快建設城市。海湖新區整體開發建設紮實推進,生態宜居形象初步顯現;工業園區基礎配套不斷完善,園區承載大項目的能力大幅提升;舊城改造穩步推進,累計完成舊城拆遷面積724萬平方米,開發建設XX萬平方米;交通體系進一步健全,蘭青鐵路二線、丹拉國道過境線建成通車。火車站綜合改造項目開工建設,西格二線、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和機場擴建等項目順利實施,建成農村公路162條,建設里程達1865公里,實現全市鄉村全部通公路的目標。暢通交通工程啟動實施,新開闢公交線路12條,開通三縣公交專線及高速公路快客,城鄉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城市供排水設施不斷完善,新增管網198公里,改造管網70.7公里;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集中開展湟水河流域排污口綜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湟水河小峽出口斷面水質明顯改善。

五年來,圍繞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按照“依託城市、服務城市、發展農村、富裕農民”的總體思路,不斷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優勢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32萬畝,累計建成日光節能温室2.6萬棟,養殖基地103個,有效提高了農副產品供應能力。加快推進產業化經營,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45家,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完成了490個村級規劃,實施了32個村新農村建設和62個村“三集中”試點工作。加快三縣縣城防洪、盤道水庫灌區一期、人畜飲水安全、縣鄉道路改造等項目建設,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累計完成實用技術培訓110.2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6萬人(次),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累計投入各類專項扶貧資金5.9億元,實施整村推進、異地扶貧等項目,44萬人實現穩定脱貧,農村羣眾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五年來,圍繞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跨越發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力支持和服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積極扶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推進循環經濟,一大批重點項目先後實施,初步形成了以硅材料和光伏產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生物醫藥、藏毯絨紡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園區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比重達到52%,園區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加快發展縣域經濟,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了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縣域工業體系。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275億元,年均增長22.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4.2%提高到44.2%。全力推進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打造“大美、夏都”品牌,建設“環夏都旅遊圈”,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46.4億元,年均增長20.9%。積極培育消費市場,完善商貿服務設施,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服務全省的能力不斷增強。成功舉辦和承辦一系列大型會展活動,對外開放形象得到全方位展現。啟動了朝陽物流園區、鐵路物流中心項目建設,現代化物流園區雛形正在逐步形成。金融服務業體系逐步健全,交通銀行分行、天源證券期貨公司、新華壽險、低碳產業基金公司、中國五礦國際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在落户,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作用明顯增強。信息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全市互聯網用户達到22萬户,移動電話用户達到190萬户,連接全省的信息傳輸網已經形成。

五年來,圍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強化。始終把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放在與經濟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認真貫徹“生態立省”戰略,全面推進大南山綠化、生態造林、城區園林綠化等工程建設,建成湟水森林公園、魯青公園及黑泉水庫水源地保護區等項目,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0.5平方公里,新增綠地840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9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6.6%。實施北山危巖體綜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周邊環境。加大煤、油、煙、氣污染治理力度,年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5%以上。完善垃圾處理體系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2.3%,餐廚垃圾處理創造了獨特的“模式”。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謀劃了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工藝先進、環境污染小的特色工業項目;加快重點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實施了城區鉻渣處置等重點減排項目,關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五年累計降低22.3%,全面完成省政府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榮獲“省級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稱號。

五年來,圍繞以人為本實現和諧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整體推進。按照統籌、協調發展的要求,全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堅持“科教興市”戰略,加大科技投入,累計實施各類科技項目850項,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不斷增強。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兩基”工作得到鞏固提高,佈局調整初見成效,新增校舍面積 70萬平方米,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積極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探索和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社區衞生服務網絡初步健全,社區衞生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村三級衞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順利實現931個行政村每村1所標準化衞生室的目標。不斷改善城鄉文化體育設施條件,廣泛開展羣眾性文化體育和各類賽事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羣眾生活。深入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障標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大力改善低收入羣眾住房條件,累計建設保障性住房27958套,203.1萬平方米;農村獎勵性住房19700套,改造農村困難羣眾危房17281户,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可調控的住房體系。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連續19年全省目標考核名列第一。落實優惠政策,促進就業再就業,新增城鎮就業人數 1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五年來,圍繞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的活力與動力,改革開放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和運行機制,全市36個部門240項審批服務事項集中辦理,政務公開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全市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強化了部門責任,理順了部門關係。大力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治理化解鄉村債務,農民負擔進一步減輕。提高縣鄉財力保障管理水平,增強了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保障民生的能力。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了與國內外友好城區及發達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推進對外經貿文化交流合作,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五年共引進省外資金227億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得到顯著增強。

在加快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不斷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建設“平安”活動,認真貫徹黨的宗教政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推進宗教場所社會化管理和法律進寺院,提高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強化各項維穩措施,做好涉藏維穩工作,妥善處置羣體性事件,“xx”普法總體考核全省第一,雙擁工作成果進一步鞏固,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全民國防意識不斷增強。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定期聽取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意見建議,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繫,五年來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526件、市政協委員提案798件,提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地方性法規6件,制定、修訂政府規章27件,反映民聲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依法行政的成效更加顯著。

去年以來,面對依然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們沉着應對,迅速部署,妥善處置,全力做好玉樹災區來寧傷員救治和學生就學安置工作,加大對口援建玉樹州撒呼騰鎮各項工作力度,切實發揮了後方基地的作用。“7.6”洪災發生後,迅速開展救災和災後生產生活恢復工作,有效減少了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同時,我們狠抓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協調推進各項事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速度加快、結構優化、後勁增強、民生改善的新成績。全力保障市場供應,確保物價總體穩定。圓滿完成了年初承諾的10大類4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和10大類48項新農村建設辦實事工程,實現了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今天的,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各位代表、同志們,通過努力,過去的五年,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率先實踐“四個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全市各族人民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得益於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效監督和支持,得益於人民政協的關心幫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奮鬥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勞動者,向中央駐寧單位、省直各部門、人民解放軍駐寧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建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

“”時期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實屬不易,取得的經驗尤顯珍貴,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應該倍加珍惜。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發展中依然存在着長期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和問題:經濟總量小、發展水平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不足,城市現代化水平不高,龍頭帶動效應不強,資源供給、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日益趨緊,實現綠色發展的難度增大,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統籌城鄉發展任務艱鉅等,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加以解決。

“xx”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

“xx”時期,是我市率先實踐“四個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環境不斷變化,全省發展呈現新的特點,面臨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需要我們科學把握形勢,把思想統一到xx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九次、市委十二屆十次全體會議的決策和部署上來,進一步審視市情,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發展意識,加快“富民強市”步伐,全力以赴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xx”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新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圍繞推動以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羣建設和“一統三基”發展戰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動“四個發展”為主要路徑,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實現跨越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第一目標實現綠色發展;堅持民生第一追求實現和諧發展;堅持穩定第一責任實現統籌發展;力爭在實踐“四個發展”中走在全省前列,為建設更加繁榮、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現代化中心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按照“打基礎、重積累、創財富、擴總量、提人均、變位次、做貢獻”的總體要求,具體的奮鬥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0%、13%;城鎮新增就業累計12萬人,實現24萬人農村人口脱貧;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控制在省上下達指標以內。經過五年努力,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努力把建成全省乃至青藏高原資源綜合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科技研發創新和服務保障基地,全國有影響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全省循環經濟、低碳產業、綠色發展的先行地區,引領全省東部城市羣發展的龍頭城市。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嚴格按照“繁榮靠產業、美麗靠建設、宜居靠管理”和“財政保民生、建設靠經營”的工作思路,為使人民羣眾更多的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幸福美好和諧地生活,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滿活力、體現實力、彰顯魅力、富有親和力的幸福之城”!

為此,政府將全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把結構調整作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攻方向,繼續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擴大消費需求,努力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加快形成投資和消費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以項目建設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緊緊圍繞國家發展重點,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調結構的重大項目,編制好項目規劃,爭取一大批重點項目、標誌性項目落地實施,確保投資促進經濟持續增長。調整優化投資結構,把重點放在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政府投資着重投向民生、社會事業和薄弱環節,爭取辦成一批羣眾期盼,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大事實事。營造公平競爭、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範圍,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領域。積極尋求投資和消費的結合點,加大消費性基礎設施投入,以改善投資結構帶動消費空間拓展,促進投資與消費良性互動。

加快推進自主創新,不斷完善特色產業體系。加大工業結構調整,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大幅度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逐步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建立和完善特色產業體系,在欠發達地區探索走出具有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以科技創新與經營創新為動力,以引進大型企業和培育知名品牌為突破口,壯大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着力構建特色產業集羣。推動園區跨越發展,按照重點發展甘河工業園區和南川工業園區、提升東川工業園區和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的思路,積極做好為園區發展的各項服務工作,推動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發展水平,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快縣域工業化進程,充分利用縣域工業園和資源稟賦條件,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使其成為各縣經濟發展引擎和集聚人口、吸納就業、帶動發展的重要載體。

努力擴大消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鞏固提升傳統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等戰略性服務業。一是抓住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機遇,進一步打造“大美、夏都”品牌,重點圍繞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和促進旅遊均衡發展,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產品開發,加快發展會展業,打造“青藏高原會展中心城市”、“中國夏季會展之都”,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二是加快建設朝陽物流園區、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等物流園區,啟動建設甘河灘等專業物流園區,改造提升公、鐵、航物流業,推動物流業發展。三是加快“三網融合”,提供便民利民的信息服務。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城市規劃、治安管理、應急指揮等專業信息系統的建設。四是努力擴大消費,活躍市場。將穩定物價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完善居民生活必需品儲備機制,建設一批農副產品專業市場,按照“廣覆蓋”的要求,積極引導農副產品在城市社區連鎖店、直銷店銷售,降低經營成本,適度擴大“早市”覆蓋面,穩定市場物價,切實保障和改善羣眾基本生活。

二、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面貌

積極實施“一統三基”戰略,推動城鄉規劃佈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一體化進程,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高效、優質、生態農業,推動農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由分散式經營向產業化經營轉變,進一步加快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強化農業的科技支撐,發展壯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一是圍繞“保障供給,提供休閒”的發展定位,以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為重點,構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市區農業技術服務和農畜產品加工集散中心、近郊休閒觀光農業帶、遠郊設施農業帶和山區生態特色農業帶。按照“工業的理念、生態的要求、園區的模式”,加快國家級現代農業經濟示範園、西納川現代農業示範園和城北區現代都市休閒農業示範園建設,形成以園區為引領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二是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以增加生產、加大調劑儲備、廣泛建立直銷體系為手段,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生態農業種植基地、養殖基地和制種基地,實現菜、肉、奶、蛋總量增加、品質提升,努力把建成高原都市農業示範區、全省農業科技先行區、居民“菜籃子”保障基地和農畜產品加工集散基地。三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積極扶持壯大特色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引導全省特色農產品向聚集。延伸農業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做好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提高城鄉統籌水平。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公共財政覆蓋農村、公共服務覆蓋農民,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制度,構建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一體化。結合户籍制度改革,以強化產業支撐為手段,以促進農村人口進入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為中心,力爭在推進城鄉規劃佈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

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道路、危房改造、安全飲水、清潔能源、信息通訊、農田水利、環境整治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鄉村規劃、自來水、通路、送電等“九到農家”工程。推廣建立農村社區,力爭每個行政村都配置標準的社區服務設施。規劃建設若干代表民居特色、富有新農村建設特點、傳承河湟文化特色、體現自然人文風貌、展示民情風俗精華、能留下歷史印記的村落,努力成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三、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發揮中心城市龍頭作用

充分發揮作為省會城市和東部城市羣中心城市的集羣帶動作用,大力推進城市羣規劃建設,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增強宜居、宜業、宜遊、宜人功能,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

科學規劃城市。圍繞把建成東部城市羣中心城市的目標,用國內前沿、西部一流的標準完成總規修編、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三縣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做到控規覆蓋主城區和三縣縣城,修建性詳規覆蓋主城區的重要街區。依法加強規劃管理,維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強化各領域規劃執行和效果考核評價,提高規劃對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產業佈局和生活方式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按照“西擴、南活、北優、東延、中疏”的空間定位,優化和完善功能,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加快海湖新區建設步伐,按照“建設好、管理好、愛護好新區”的要求,全面實現生態、宜居、時尚、人文的新區建設目標,適時啟動多巴新區建設。統籌規劃,紮實推進南川綜合開發,積極建設塔爾寺民族文化風景旅遊區。優化整合北川區域,形成生物產業、裝備製造、科研教學等功能分區。中心城區適度疏減居住功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城東區打造客流商貿中心和未來新地標;城中區打造公共服務中心和核心商務區;城西區打造行政科研辦公區、環境最佳居住區和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城北區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區、現代農村示範區和山水生態宜居區,形成功能明晰、組合有序的城市體系。堅持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並舉,實施項目帶動,以新區和重點片區建設為突破,以片區改造促進街道整治,打造精品街區和地標性建築,充滿創意地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好看耐看、經濟實惠的公益性建築。

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為中心連通省外、輻射省內的交通網絡,加快南繞城高速公路等環高等級路網建設,規劃城市羣軌道交通建設,做好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火車站綜合改造等重點工程的協調服務工作,加快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的客貨集散中心,全力打造青藏高原交通中心樞紐。大力實施暢通交通工程,繼續建設一批過街天橋、地下人行通道、立體停車場、換乘中心等交通設施,實施鳳凰山快速路等貫穿東西、連通南北的人車分流主幹道,打通斷頭路,優化靜態交通,進一步提高暢通能力。加快建設重點水利樞紐工程和骨幹水利工程,儘早實施引大濟湟西乾渠調水工程,確保城市生活、產業發展和農業灌溉用水。改造延伸城市供排水管網,擴大管網覆蓋面。優化供水結構,穩妥推進關閉自備地下水源工作,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

加快縣域和衞星城鎮建設。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非均衡發展,縣建成新型工業基地、現代農村示範縣、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旅遊勝地和衞星城市;縣建成現代農村示範縣、藏傳佛教旅遊聖地和民族民間工藝品展示中心;縣建成全省農區生態畜牧業養殖示範縣和文化旅遊名縣。完善以縣城為重點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功能佈局,提升縣城整體形象和聚集人口、產業及吸納就業的能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鎮。近郊重點城鎮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資源精深加工業,建設產業集中區,成為產業梯度轉移的主要承載地。遠郊縣鎮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逐步形成設施農業產業帶,成為都市區的生態後方基地。

通過五年持續不斷的建設和改造,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質明顯提升,讓更加現代、更加大氣、更加靚麗,更具魅力!讓全市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動綠色發展,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全面推動綠色發展,逐步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

構建高原山水城市。以創建“全國森林城市”為目標,構建以城區為核心、南北兩山為屏障、縣域為縱深的三環生態佈局。大力推進大南山生態綠色屏障、城市綠地、主題公園和休閒場地建設,繼續實施北山危巖體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城市出口道路綠化美化,營造城區“三河六岸”綠色濱河景觀帶。實施“清水入城”工程,強化湟水乾流及支流污染源管理及治理,加快實施零排放,持續改善小峽口斷面水質。實施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湟水流域百萬畝人工林基地、生態濕地等項目,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努力把建設成為高原山水花園城市。

做好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全面推進環境治理與保護,加快水源地保護區、應急備用水源和水源特殊安全保護工程建設,強化飲用水源安全保障體系。加大汽車尾氣治理,逐步提高排放標準。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開展農業污染源治理,不斷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實施工業節能技術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強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促進工業廢渣循環利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污水處理廠污泥綜合利用,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染物的低排放。要通過不懈努力,如期實現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的目標。

探索建設低碳型社會。培育以低碳產業為特徵的綠色發展體系,建立有利於低碳產業發展的激勵機制和考核體制。推廣低碳技術,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加快公共建築物和民用住宅節能改造,全面推廣新型節能建築材料和工藝的運用,促進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大力推進太陽能利用,努力把打造成國家太陽能示範基地。倡導低碳消費生活方式,推進低碳型社會建設。

全市上下要以愚公移山的氣概,腳踏實地的作風,始終不渝地堅持“治山”、“治水”、“治氣”和“減排”,使的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綠。讓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空氣更加清新、人民更加健康、社會更加文明的幸福家園!

五、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解決民生問題和加快社會事業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心全意為羣眾謀福祉,將每年新增財力的80%專門用於民生工程,努力創造惠及全市人民的幸福和諧新生活,不斷提高市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落實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堅持學生受益原則,深化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樹立“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堅持走特色的教育發展之路,實施教育佈局調整和“校安工程”,全面消除學校危房。大力實施標準化和示範性學校建設,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理順以縣區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普及學前到高中階段的十五年教育,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適時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全免費。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關心支持特殊教育,發展成人教育,完善涵蓋終身的教育體系,使教育質量大幅提升,實現“三年打基礎,五年上台階,十年進入西部先進城市行列”的目標!

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系。按照全市衞生工作會議的要求和“把握政策、鞏固成果、擴大覆蓋、激發活力、體制惠民”的原則,統籌推進五項重點改革,特別是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加強市縣醫院、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建設,建立覆蓋全市的疾病信息網絡、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到2015年,在普遍提高城鄉居民保障水平的同時,全面提升醫藥衞生服務水平,努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矛盾,開創讓醫務人員受鼓舞、人民羣眾得實惠的醫藥衞生事業新局面。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以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為契機,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服務業、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加強創業培訓工作,鼓勵支持民眾創業,幫助羣眾自主創業,設立創業獎勵基金,以創業促進就業。發揮政府、工會、企業的作用,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財富共創、利益共享機制。認真落實收入分配政策,努力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形成覆蓋面廣、保障程度高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強對弱勢羣體的救助,着力解決好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難。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增強造血功能。做好扶貧工作,加快農民脱貧致富。推動社會養老、社區託老,健全老年人活動中心,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加快建設有特色的保障房體系,大力建設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住房,做好棚户區綜合整治改造,繼續實施農村困難羣眾危舊房改造、獎勵性住房政策,切實解決城鄉低收入羣眾住房困難。

精心策劃和實施新一輪民生工程,繼續堅持每年為人民羣眾辦好一批實事,破解一批難題,全心全意把事關民生的工作做好,全心全意把事關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辦好!

六、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化素質和科學素養,完善和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全體人民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引導廣大市民樹立“自信、開放、創新”的意識,發揚“包容誠信、務實創新”的精神,自強不息、艱苦創業、誠實守信。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不斷拓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關心下一代成長成才,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大力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和“雙擁”共建活動,進一步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引導和扶持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倡導互助互愛、扶弱濟貧的良好道德風尚。

全面提升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強化創新中心功能,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各類企業創新活力,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優化創新環境,建成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及農業創新示範基地。組織開展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不斷增強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推進文化創新,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依託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資源,扶持發展文化產業,傳承和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精品劇目打造力度,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繁榮演出市場。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完善城鄉公共體育設施,推進體育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健康水平。

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幸福家園。大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做好特殊人羣幫教和服務工作,建立公益性心理康復所。加快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加快推進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支持居(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工作。拓展和完善社區服務功能,不斷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努力把社區建成廣大人民羣眾的幸福家園。按照權隨責定、費隨事轉的原則,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鞏固餐廚垃圾回收處置成果,推動環衞服務市場化、產業化進程,促進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更加人性化。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應急預案體系,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加快建立自然災害預測、預警體系,有效遏制各類突發事件,力爭在創新健全社會管理體系上走在全省前列。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積極開展創建活動,努力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規範守信的市場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載體功能明顯增強,市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質、道德水平明顯提高,城市面貌明顯變化,社會風氣明顯改善,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人民羣眾對城市的認同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努力實現城市公共文明指數處於西部城市前列,向“全國文明城市”邁進!

七、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更加重視改革創新,更加主動地對外開放,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新機制。

深化行政事業改革。進一步理順行政體制,合理劃分事權,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增強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原則,加快事業單位改革。在專業技術性較強的部門,加強技術隊伍和技術規範建設,探索設立“總師”制度,嚴格執行行政審批前的技術標準審查制度;在條件成熟的部門試行“政府僱員”制度,競崗競聘,培養、引進和留住愛崗敬業、專注事業的各類專業優秀人才。

推進農村配套改革。積極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健全重點公益林生態補償機制,規範集體林權流轉,健全森林管護長效機制。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採取貼息、補貼和直接投入等措施,在園林旅遊、文化體育、便民服務、設施農業等行業培育更多市場主體,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力抓好融資體制改革,逐步將國有優良資產和經營性資產注入到發展前景好、融資能力強的實體公司,做大做強投融資發展平台,集中力量在城市規劃建設、社會民生保障等方面形成強有力的可持續的資金支持體系。

深化財税體制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加大對“三農”、生態環境、教育文化衞生等方面的投入。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和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穩步推進、 “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加強政府預算績效評價和審計監督,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認真落實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健全相關配套政策,加強進城落户人口子女教育、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住房保障、社會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其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權利和福利待遇。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大型企業集團。不斷改進和加強與國內外友好城市的高層互訪機制、部門聯動機制與企業互動機制,加快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提升開放水平,讓的發展更好地融入國際國內的發展之中。

各位代表,“xx”藍圖已經繪就,發展的目標已經明確。我們堅信,有黨中央、國務院大政方針的正確指引,有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市各族人民羣眾五年的紮實苦幹,“xx”規劃描繪的藍圖一定會實現!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實現“xx”遠景目標,各級政府重任在肩,責無旁貸。要始終堅持建設“務實、高效、廉潔、法治”政府的目標,把政府工作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加強執行力建設,把落實和效率貫穿於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節點,改進作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堅持政務公開,堅持優化環境,堅持提升效率,全面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解放思想,把工作重心充分聚焦到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上來。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難得的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衝破妨礙科學發展的落後觀念,革除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弊端,正確處理好各方面利益關係,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積極引導各級幹部轉變工作理念,破解工作難題,提高對政策和決策的領悟能力,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努力做好上情與下情互通,吃透上情增強執行的自覺性,掌握下情提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發揚民主,把工作方式充分轉變到依法行政、民主理政上來。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各項決策,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主動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人民團體的建議和意見。建立健全深入瞭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政府決策機制,確保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切實加強政府法制建設,堅持執法責任制、過錯追究制和行政複議制度,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處理政務、開展工作。

心繫羣眾,把工作目標充分落實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上來。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更加註重社會公平,體察社情民意,保障羣眾利益,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幫助基層和羣眾解決實際問題上,把更多的財力和物力用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多辦惠民之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在涉及城市規劃建設、公共設施管理、公共服務改進和事關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社會民生方面的方案確定或改革措施出台時,在堅持事先公告,廣泛徵求意見,問計於民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行聽證會現場直播、政府常務會議現場直播制度和市民代表列席制度,廣泛提高市民參與度,增強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榮譽感和幸福感!

真抓實幹,把工作作風充分體現到求真務實、廉政勤政上來。大力弘揚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加強現場意識,深入推行一線工作法,堅持用更多的時間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切實提高為基層、為羣眾服務的水平。始終保持“團結幹事、激情幹事、踏實幹事”的精神狀態,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急功近利、不貪圖虛名,確保每件實事都建立在“當前立的住,長遠是財富”的基礎之上。認真落實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切實做到廉政勤政。

完善制度,把工作結果充分鎖定在執行有力、務求實效上來。加強制度建設,下大力氣克服不敢負責、不敢定事的行政不作為行為,下大力氣克服大而化之、蜻蜓點水式的應付式作風,下大力氣健全“言必行,行必果”、“説一件,幹一件,成一件”的工作責任體系。堅決落實“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加強溝通協調,ab角替換”的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責任制,強化各層級責權,不斷提高各級行政部門的執行力,強化黨委和政府的公信力。

全力做好開局之年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年是“xx”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我們牢牢把握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在新的起點上開好局、起好步,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堅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市委全體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逐步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根據市委十二屆十次全體會議的總體部署,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控制在省上下達的目標以內。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抓好項目建設。

認真謀劃一批優勢項目,搞好項目儲備,抓好可研論證,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確保熱電聯產等項目落地建設。加快推進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確保南繞城高速公路等項目開工建設。實施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確保單晶硅、多晶硅、化成箔、電解銅箔、太陽能電池等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推進特色旅遊業、會展業、現代物流業發展,努力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下大力氣抓好環境建設,引導資金投向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興產業,形成良性循環。建立健全更為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強化項目和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運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加強融資工作,推進融資創新,做大做強城投公司融資平台,更多地吸納社會資本參與重點項目開發建設,努力緩解項目資金不足的壓力。

二、大力優化產業結構。

集中精力抓好工業項目的落實,強化工業經濟運行協調,力爭工業生產健康快速發展。認真協調解決開發區發展中的土地資源、規劃調整等問題,大力支持開發區加快發展,進一步發揮好園區經濟的引領作用;不斷完善三縣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加強與園區及企業的協作配合,謀劃一批優勢工業項目,重點抓好pvc等項目的落地和實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落實“菜籃子”工程市長負責制,着力加強“菜籃子” 工程建設,抓好奶源、肉源、生豬、禽類基地和蔬菜冷藏保鮮庫等項目的落實,新建冬暖式日光節能温室3500棟、大棚3500棟、牲畜暖棚4000棟,力爭蔬菜和畜產品自給率達到65%;加快標準化農貿市場改造、早餐工程、社區便民直銷菜店、連鎖便利店及“早市”建設,建成300個社區直銷店,為市民消費提供便利條件;確保盤道水庫灌區一期工程今春投入使用,實施60個貧困村的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和6個村的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實施北川河生態旅遊健身長廊等基礎設施項目,加大賓館酒店提升和改造力度,舉辦好各類文化旅遊活動,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結合,提升旅遊文化軟實力。

三、加強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

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與管理,新城區着重提升品質,打造精品,老城區着重改造完善,提升服務,重點推進“中疏”戰略。海湖新區抓緊實施供排水、通信、電力等基礎建設項目,創造入駐條件,不斷提升人氣。啟動南川綜合開發,開工建設以中心廣場北側改造為基礎的中心金融商貿區項目。實施火車站廣場及周邊環境改造和柴達木路、八一路等城市道路大修整治工程,加快祁連路西段、享堂路等道路改造項目進度,開工建設三其西路、新莊路等道路新建工程,打通七一路東延長段、夏都大道東延長段等城市主幹道斷頭路。統一規劃,制定標準,分階段實現市區主要街道、河道、重要節點、景觀建築亮化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認真實施“暢通交通”工程,新建8個停車場、10座人行過街天橋,開工建設2個交通運輸樞紐中心,改善城區道路通行能力。深入推進“創城”、“創模”等創建工作。

四、積極探索實踐綠色發展之路。

通過實施“治山”、“治水”、“治氣”等措施,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實施各項林業生態工程和大南山生態綠色屏障建設二期工程,完成造林28.8萬畝。開展 “主題公園建設年”活動,完成10處城市主題公園建設與改造,加大公共休閒場地建設,適時將5個市級公園向市民免費開放,促進公園旅遊產業發展。着手實施 “清水入城”工程,重點推進湟水河支流河道採砂場整治工作,實施北川河綜合治理等工程,加快湟水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排污口綜合整治工作,基本消除排污口,加快實施零排放,持續改善小峽口斷面水質。着力推進廢氣污染整治,加強煤煙整治工作,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產品升級換代,促進產業的綠色發展。

五、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建設。

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認真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力抓好學校危房改造、教育佈局調整及標準化學校建設項目,完成危房改造任務30萬平方米;實施好五中、十四中、聾啞學校遷建等重點項目。推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努力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大醫療設備和重點項目建設投入,加快市中醫院、和縣醫院綜合樓建設,實施市級三所醫院二期建設項目,積極爭取、城北等區縣衞生監督辦公用房及9所鄉鎮衞生院建設項目。圍繞不同羣體的文化需求,加快培育一批市場主體,抓好圖書館、影視劇院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繁榮文化事業,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加大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系列主題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羣眾健康水平。

六、盡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將有限財力向最急需、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傾斜,年內增加投入2億元財政資金支持“民生工程”,引導和帶動各類建設資金投入到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菜籃子”工程、早餐工程、農貿市場、社區服務及旅遊、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項目。投入41.3億元,集中辦好十個方面62項民生實事工程。積極推進創業型城市創建試點工作,加強創業培訓,幫助民眾自主創業。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保障城鄉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建設廉租房1000套、經濟適用房1250套、公共租賃住房1000套,完成棚户區改造1萬套,改造農村困難羣眾危房1.1萬户,實施農村獎勵性住房建設工程2萬户,抓好居民小區配套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着力加強社區建設,整合商務、民政、文化、衞生等資源,選擇8個社區進行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試點。進一步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解工作力度,加強重點行業和地區安全生產管理。加大市場價格監管力度,重點加強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監測,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各位代表、同志們,回顧“”我們充滿自豪,展望“xx”我們滿懷信心,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力打造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為把建設成更加繁榮、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現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6766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