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通用5篇)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通用5篇)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 篇1

近年來,中國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物流信息化產業的持續火爆,物流軟件市場已成為國內應用軟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通用5篇)

物流信息化是指在物流活動中全面運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流調控和主導物流,有效配置物流資源,創新物流管理方法,使物流活動具有更好的業務處理能力、客户反應能力和產業鏈協同能力,提高物流效率,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

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靈魂,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網發佈的2019-2022年中國物流信息化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隨着“十三五”規劃的到來,傳統物流行業也迎來了向信息化物流轉型的關鍵性時期。

自2019年以來,物流行業迎來了各路創業者,在資本的助推之下,創業者們躊躇滿志、鬥志昂揚。

在“互聯網+”的推動之下,技術升級改造傳統物流服務產業,使其成為了信息化、集約化的物流服務平台。

可以説信息化是未來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

為什麼這樣説呢?原因在於整個物流行業的三大痛點(環節宂雜,信息不對稱以及“最後一公里”配送),傳統物流公司由於小散亂的問題嚴重,一來由於貨物在不同物流公司間流轉,而信息化的滯步與落後,使得從貨主到收貨人,無法及時得知貨物到了什麼位置、大概什麼時間能到達目的地;二來由於傳統物流的產業鏈十分長,物流配送過程由多個環節組成,而各個業務流程之間只能依靠人為的力量來銜接和協調,十分繁瑣。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問題的發現和故障的處理存在滯留現象。

“運輸分散和信息化程度低造成我國物流效率低下,資源的嚴重浪費是整個物流行業之痛。”

由於運輸主體多數量小,市場競爭激烈,行業利潤率被進一步擠兑,成本重壓倒逼物流模式改革,因此,信息化的物流推行已是箭在弦上。

除此之外,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城鎮化建設推進以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無一不在描繪着物流行業的美好藍圖。

以互聯網因素為基礎的物流信息平台構築,以及在物流終端的不斷豐富之下,筆者相信破局傳統物流行業的困境指日可待。

可以説“互聯網+物流”的出現,為整個物流行業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

以嗒嗒配貨為例,採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針對線下物流的弊病和痛點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創新,不是簡單的將線下物流模式搬到互聯網上,而是以徹底改革的目的去打造“去掉中間環節,讓貨主和車主直接交易”的高效經濟模式。

車主、貨主可以在此平台上發佈資源信息,後台進行及時匹配,高效地解決了貨車返空空駛、貨主難找車源的問題,降低成本的同時,更是有效地提升了效率。

而手機APP的應用則可以讓整個物流配送管理流程變得可視化、標準化,藉助於網絡技術搭建的平台系統可以對整個物流配送的過程進行實時追蹤、監控和適時調配。

信息化物流對於配送信息的處理、貨物運輸的狀態以及貨物安全保障問題等方面都是傳統物流配送無法比擬的。

以目前的形式來看,信息化物流服務產業仍有大片的想象空間,並有望成為未來互聯網領域最好的細分市場之一。

《2019-2022年中國物流信息化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針對當前物流信息化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物流信息化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2019-2022年中國物流信息化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物流信息化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2019-2022年中國物流信息化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是物流信息化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物流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洞悉物流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 篇2

為全面瞭解和掌握我區物流產業的發展情況,提高物流產業的整體水平,以降低物流成本,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服務於經濟發展,進一步增強我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我們分別走訪調研了部分物流企業、工業企業、專業市場業户,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現就我區物流產業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一)、主要物流指標快速增長。近年來,我區以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為代表的物流業,適應工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XX年全區公路貨運量 4940 萬噸,貨運週轉量 96693 萬噸公里,註冊營運性貨運車輛 4021 輛,噸位 15801 噸,掛車 294 輛, 噸位 9092 噸, 總載重達到 24893 噸位。據統計, 年物流業增加值為 17.5 億元,比上年增長 17%, 佔全區 gdp 的比重達到 7.47%, 佔服務業的比重達 17%。物流業的發展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達到 44.1%。

(二)、物流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從事物流產業的市場主體260餘家,依附四大專業市場130餘家,依附工業企業110家,依附商貿企業和為三農配送20餘家。但在工商部門依法登記註冊的共81家。其中依附沙發材料市場的有證物流業户41家,依附沙發市場的有證業户23家。全區從事危化品運輸的物流物業7家。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從事物流產業的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

(三)、物流市場主體規模普遍較小。目前我區登記註冊的物流企業中,註冊資金 300 萬元以上(含)的僅有眾智達、安順、恆業、山運 4 家,其中眾智達物流的業務主要是對原企業(催化劑公司)服務的,依存度較高。安順物流主要為興魯化工和齊魯石化服務的,依附性也很高。恆業物流主要以上海、廣東、無錫、西安五條專線為主。山運物流主要是依靠代開發票為主要業務。這些企業擁有的車輛只有幾十部。 年全區納税過 100 萬的物流企業僅4家,分別為眾智達物流、大地公司、安順物流、恆業物流,數量僅佔納税過百萬服務業企業的 6%。4 家企業中, 納税都不足 500 萬元,除眾智達外,其餘不足 200 萬元。除了這幾個較大的物流企業之外,大多數物流企業只有幾部車輛,更為甚者很多物流企業只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個門頭,主要是配貨業務。依附於沙發市場的配貨站達80餘户,但大多數都沒有自己的車輛,只是搞配貨業務。依附於沙發材料市場的物流業户41家,大多數是隻有一到三部車輛。

(四)、第三方物流發展迅速。隨着我市鴻運、良鄉、王舍物流園的建立,我區第三方物流隊伍迅速發展,初步形成零擔、專線、聯運、快遞、危化品運輸等網絡覆蓋全國。宏信化工、催化劑公司、興魯化工、永大化工、鳳陽彩鋼、華安新材料等企業物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拓展,加快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銀座、利羣等商貿連鎖企業充分利用現有的物流設施整合改造,投資新建了一批配送中心,帶動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發展。

(五)、當地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為物流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堅強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四大專業市場持續的繁榮和發展,帶動了為市場服務的物流業。據不完全統計,這四大專業市場物流圈能輻射全國十幾個省市,各種專線、零擔、聯運網絡輻射面越來越大,越來越靈活和便捷。我區的支柱工業企業採取全面外包主輔剝離物流公司的方式,釋放了大量的物流資源,也帶動了第三方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也降低了企業成本。

二、我區物流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物流企業對現在物流認識不夠。調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物流企業,對現在物流是為工農商貿企業生產經營提供物資供應和保障的新的組織形式和新的組織技術,以信息化為支撐,整合生產資料供應、運輸、加工、倉儲、配送、包裝、金融服務、迴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為目的,最終實現物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夠清晰,內涵掌握不夠系統,對現在物流在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提高服務業比重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制約了物流資源和功能的釋放,束縛了物流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利於物流服務業的推進和發展。大多建立在低水平的無序競爭運營之中。

(二)、從宏觀上沒有統一的規劃。物流產業結構、產業層次、產業佈局缺少統一、科學規劃。各物流公司各自為政,低水平的重複建設比比皆是,這樣不但浪費了有限的土地、人力、資金資源,分散了我們的整體實力,影響了我們做大做強的物流產業,還削弱了物流產業的競爭力,使我區的物流產業形成了現在的“鋪天蓋地的多,頂天立地的少”的不利局面。

(三)、物流企業成本上升,物流業的税賦不甚合理。一是物流運營成本加大。隨着土地、人力、燃料等不斷升高,加上市場競爭激烈,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據調查,運輸型物流企業燃料成本和過路過橋成本佔總成本的比例,由XX年的30-40%上升為去年的55-65%。物流企業在高成本、低利潤狀態下運行,缺少發展後勁。二是物流業的税收管理和税賦不甚合理。現行的營業税將物流業務劃分為運輸(包括運輸、裝卸、搬運)與服務(包括倉儲、代理等)兩大類。前者營業税税率為3%,後者為5%。實際經營中,綜合性物流企業各項業務上下關聯相互重疊,很難區分運輸和服務收入,税務部門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徵税。其次,存在重複納税現象,物流企業出租倉庫,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繳納5%的營業税,還要繳納12%的房產税,又要繳納8%的土地使用税,合計繳納總收入25%的税收。過高的税負制約了物流產業的發展。第三製造企業因剝離非核心物流業務造成税負增加,各項税收費用統算,剝離後比剝離前增加10%-20%,從而使物流資源得不到更有效的釋放。第四,地方税源流失嚴重,有些物流公司由於沒有税務發票的開票資質,便選擇政策優惠的地區代開發票和註冊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四)、專業化物流和精細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企業專業化和精細化與供應鏈的一體化配套的服務水平不高,突出表現在小、散、亂,形不成規範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物流信息尚未達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業間以及物流企業與製造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製造企業對物流服務需求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一般性的運輸、倉儲服務,難以滿足專業生產所需要的專業化、定製化、供應鏈一體化的服務。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滯後,物流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結合得不夠。

(五)、管理不到位,物流企業誠信意識缺失。由於我區目前還沒有對物流產業實施統一的管理,職能部門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因此致使政府對物流產業管理的不到位。由於管理不到位,再加之各種法規體系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使的物流企業盲目相互壓價,無序惡性競爭。服務質量低,不講誠信,代收貨款佔為己有時有發生,無照無證經營現象存在。

三、對我區物流產業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一)、成立統一領導管理機構,強化管理。成立以區分管領導為組長,由經信局、發改委、交通局、貿易局、地税局、工商局、公安局為成員的統一管理領導小組,集中對物流產業進行整治和管理。為我區物流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領導管理體制。在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基礎上,聘請物流專家對我區的物流的產業結構、產業層次、產業佈局、產業發展重新進行規劃,制定中長期物流產業規劃,按照規劃逐步發展實施。

(二)、優化物流產業的政策發展環境。現在物流業發展的關鍵是製造業主輔分離,向物流企業釋放物流資源。調查中發現,現在發展比較好的物流企業,主要是從大型製造企業自身剝離出來的企業物流實體,這類企業具備滿足製造企業專業化生產所需要的配套服務,形成生產前物流供應服務與企業內部流程再造相匹配,與生產後商貿物流相接軌的供應鏈一體化整體服務功能,從而推動物流服務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因此,必須進一步優化支持製造企業主輔分離的政策環境,落實《關於加快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51號),推動物流企業增強一體化的服務功能。儘快落實國家税務總局《關於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税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讓物流企業享受有關差額税收政策。按照物流一體化運作的需要,和公平賦税的原則,將物流的運輸、裝卸、搬運、倉儲、代理等環節的營業税統一調整為3%。加強交通運輸管理,嚴厲打擊公路三亂,免除企業不合理負擔。

(三)、加強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物流標準化是加強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現在物流的重要支撐,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引導,重點培養一批龍頭骨幹物流企業,以提升和帶動我區物流產業整體水平。與其他城市聯合,重點支持物流節點城市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加快建立平台間信息交換標準,完善平台間互聯互通機制,推動跨區域、多領域的信息網絡聯盟合作。

(四)、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支持高等院校與物流企業合作,通過採取物流人才訂單式培養的方式,開展物流專業培訓,有針對性的培訓行業內能夠統籌規劃和服務與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鼓勵企業和學校合作,支持企業為大學生實習提供方便,增強大學生就業的能力。成立物流行業協會,強化自律意識,提高經營者的素質和水平,推動物流產業的快速健康的發展。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 篇3

一、國內衞生巾市場特徵分析

跨國公司的品牌在高端市場繼續占主導地位

跨國公司的品牌在高端市場仍然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其中包括寶潔的“護舒寶”、尤妮佳的“蘇菲”、強生的“嬌爽”、花王的“樂而雅”、金佰利的“高潔絲”等。跨國公司憑藉其強大的廣告投放實力和研發優勢,繼續在高檔產品市場占主導地位。

衞生巾產品標準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發佈部門實施日期狀態

GB/T 22875-20xx 衞生巾高吸收性樹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20xx-09-01現行

GB/T 30133-20xx 衞生巾用面層通用技術規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20xx-12-01現行

GB/T 8939-20xx 衞生巾(含衞生護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驗疫.20xx-09-01現行

HG/T 3948-20xx 衞生巾和衞生護墊定位用熱熔膠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xx-01-01現行

QB/T 4037-20xx 衞生巾高吸收性樹脂工業和信息化部20xx-10-01現行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市場銷售額繼續穩步增長

產業信息網發佈的《20xx-20xx年中國衞生巾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女性衞生用品市場已進入成熟期,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優勝劣汰的市場整合趨勢明顯,市場供給量的增加主要是大中企業的擴產。與全球女性衞生用品的平均增長水平(2%-3%)相比,中國仍然是增長較快的市場。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市場不斷向三、四線城市和鄉鎮滲透,另一方面是因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由於女性生理期更換衞生巾更加頻繁,消費者的人均使用量有所增長,同時由於消費者的消費升級,對產品檔次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優質高端產品和差異化產品的需求也在增加。20xx年衞生巾/衞生護墊市場銷售額的增長率為10%,主要受益於銷售量增加、高附加值產品份額提高等因素。

20xx年,主要原材料石油化工產品和絨毛漿價格回落,企業利潤增加。大企業的競爭優勢明顯,市場份額擴大。雖然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艱難,但是仍有一些中型企業專注於發展區域品牌或拓展海外市場,銷售額穩步上升,如清逸堂,倍舒特,中天,妙雅,依依等分別增長超過10%。

二、國內衞生巾市場範圍分析

產品創新 薄型化趨勢明顯

由於消費水平的提高和職業化女性的需求,護翼型衞生巾幾乎已經全部取代了直條型衞生巾,少量的直條型產品主要銷往農村和西部不發達地區。超薄型衞生巾佔比超過50%。據尼爾森資料,棉質超薄型衞生巾是女性衞生用品中增長最快的品類。

為了改變產品同質化,賦予產品差異化特徵和附加值,企業對產品進一步細分,並在強調產品的舒適性、功能和時尚並重、包裝方面進行創新。

尤妮佳推出蘇菲彈力貼身極薄衞生巾,內含全新研發的超薄芯層,厚度不足0.1cm。恆安推出了七度空間公主系列衞生巾、護舒寶推出瞬潔絲薄衞生巾、ABC超級薄日用棉柔排濕網面衞生巾、樂而雅零觸感特薄衞生巾等。

銷售渠道變革

目前,女性衞生用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傳統渠道(經銷商、代理商、批發商等)、現代渠道(包括大賣場、超市、便利店等)和新興渠道(網店、母嬰店等)。據尼爾森資料,現代銷售渠道對女性衞生用品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已經接近70%的女性衞生用品的銷售貢獻來自該渠道。蘇菲銷售成為現代渠道中女性衞生用品第一名。

三、高仿衞生巾流入市場情況

衞生巾是的貼身用品,事關健康大事。連日來,調查了濟南和臨沂等地的超市、零售店發現,仿冒各大名牌的衞生巾充斥着市場。暗訪加工廠看到,一些“名牌”衞生巾竟是用工業硫黃、石蠟等工業原料加工而成,而且沒經過任何消毒處理。部分衞生巾經過“名牌”包裝,就被批發到了全國各地,其中就包括濟南的超市和小區零售店。高仿品衞生巾行業已呈現的高度專業化和組織化,其生產之專業、流通之隱蔽令人咋舌。名牌衞生巾”產自小作坊。對於女人而言,衞生巾是貼身陪伴的“好朋友”,可是“好朋友”裏若是出了蟲子,相信沒有女士願意再跟它親密接觸了。

四、農村衞生巾市場須加強監管

國家質檢總局對衞生巾市場進行產品抽查,發現產品的不合格率高達57%。近幾年來全國各地質監部門不斷對衞生巾進行監督抽查,產品不合格率仍有20%左右。每次抽查結果中均有微生物指標超標問題,有的超標10倍以上。這些監督抽查大多在中心城市進行,被抽查產品多數是國內知名品牌或地方名牌產品,產品質量尚且如此,而廣大農村市場這些年來疏於管理,劣質產品氾濫,各地有不少關於對使用“洋垃圾”、醫療垃圾或再生原材料生產的衞生巾進行查處的報道,產品質量令人堪憂。

國家早在20xx年就制定強制性國標GB15979-20xx《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中對原材料、生產環境與過程、消毒過程、包裝、運輸、儲存都制定有明確衞生要求。

《標準》規定:原材料包裝應清潔,影響衞生質量的原材料不能裸露堆放,嚴格禁止使用廢棄的衞生用品做原材料或半成品。生產區應有足夠空間滿足生產需要,佈局必須符合生產工藝要求,分隔合理,人、物分流,產品流程中無逆向與交叉。原料進入與產品出去應有防污染措施和嚴格的操作規程,減少生產環境微生物污染;產品的所有包裝材料必須具有足夠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以達到保證產品在正常的運輸與貯存條件下不受污染的目的等。

而據瞭解,目前我國有不少衞生巾生產企業為家庭作坊式生產,經營者不瞭解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對衞生巾生產必要條件知之甚少,原材料進廠質量把關不嚴,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再生原料生產衞生巾,使用了長時間儲存的原材料,生產環節未進行隔離封閉衞生條件達不到要求,消毒滅菌設施不健全或不按要求使用,從事生產的人員個人衞生和身體健康也不作要求,產品包裝、儲存和運輸環境達不到要求,無必備質量檢驗設備,產品質量根本無法保證。依照這樣的生產條件,微生物超標成為嚴重隱患,危及消費者身體健康。

為此,有關人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依據強制性《標準》中的規範性要求,制定統一管理辦法。加強對生產企業的生產過程監管;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法制教育,規範從業行為,遵守職業道德。

另外,小企業生產的低檔次劣質產品大多銷往農村市場,為了保護廣大農村婦女的身體健康,有關部門應重點加強對農村市場的專項監督抽查。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 篇4

隨着近幾年資本瘋狂湧入,手機市場逐漸成熟。廠商之間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對於消費者而言,面對這些不同的手機該如何選擇,手機廠商如何做出一款成功的手機?如何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脱穎而出?

本次暑期實踐的第一階段便是為了探究這些問題,在兩天的調查中,團隊來到西華門、小寨等地的大中小手機賣場和各個品牌專賣店,做了大量的調查分析,與多位資深銷售人員進行交流,他們向我們分享了手機銷售的方法和心得以及自己對目前市場的看法。

與此同時,我們在這些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實地問卷調查,問卷主要收集消費者對手機和手機市場的看法,我們的目的是更好的瞭解消費者對於手機最直接的需求以及國產機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問卷調查也以同樣的形式在網上展開。截至目前,共受到六百七十份。

我們從問卷中逐項分析,從受訪者性別來看,男性居多,佔到百分之五十九。從年齡分佈上來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是本次調查的受訪主體。從受訪人羣持有的手機來看,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主流品牌。而分析他們選擇該品牌的原因時發現用Iphone的主要是因為Iphone美觀耐用系統不卡而且品牌高端,用三星的主要是因為其品牌和性能及外觀,而用國產手機的(例如魅族,小米,中興,華為等)則主要是因為其好看的外觀的和較高的性價比,還有部分消費者非常不喜歡發生“撞機”所以選擇了主打差異化的小眾品牌。

在談及購買手機時的考慮,很多受訪者都説到外觀這一因素,那麼外觀究竟有多重要呢?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外觀佔比最高為58.99%,質量為49.44%,操作方便為47.19%。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除了關注手機的外觀,質量和耐用性也是他們考慮的重點。

我們同樣也調查了受訪者對國產手機品牌的熟知度,結果顯示,華為、小米,聯想、oppo、酷派、魅族等品牌的知名度都非常高。事實上,近幾年國產手機無論在品質還是銷量上都突飛猛進,目前國產手機銷量佔手機總銷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以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為主,但國產手機的價格大都在2019以下,暫時還不具備與蘋果三星等品牌分庭抗禮的實力。

雖然每個季度都有新手機問世,但消費者一般選擇的是一年以上才會去換手機。而如果換手機的話,消費者一般更喜歡選擇蘋果三星或一些性價比高的手機。

我們還對受訪者買手機的渠道進行了調查,結果令人意外,互聯網的時代下,我們認為網購手機的人會更多,但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還是更傾向於在專賣店和賣場購機。我們分析這種情況是因為平時在學校接觸到的人羣沒有足夠的代表性,誤導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事實上,當下手機消費主要還是在實體店進行。購機時選擇1000-3000價位手機的消費者最多,而選擇5000以上和1000一下的消費者最少,查找資料得知千元以下手機佔市場百分之四十的份額,這與我們的調查有很大出入,分析推論,千元機的主要銷售渠道還是在三四線城市。

調查顯示,購買手機時消費者會主要關注手機的拍照效果、音質和待機時間,這與我們平時的感受是相仿的,事實上,這三點也是市場上熱門機型的主打賣點。從調查來看消費者購買手機前大多數會在網絡上了解市場行情,但也有不少消費者會選擇在商場導購的推薦下直接購買手機。

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國產手機的優勢在於其價格便宜,但對國產手機的質量,系統設計,外觀等方面並不認同,且認為國產手機的宣傳過於浮誇,違背事實,可見國產手機想要提升品牌認同感,獲得消費者青睞,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品控和研發上。

總體來説,在功能配置相近的前提下,對價格更加敏感的中國消費者傾向於選擇較為便宜的國產機,國產手機的優點是在製造水平逐漸提高的情況下保持較好的性價比。但缺點也很明顯;調查顯示,小米在所有品牌中返修率最高,而排返修率前幾的也都是各大國產品牌。這説明國產手機的品控做得不夠好,還需要廠商在手機質量上多下功夫。創新能力不足是國產手機的另一個問題,擁有海處理器的華為在創新上表現最好,相應地其品牌認同和銷量都處於第一梯隊,而其他技術儲備不足的國產品牌這方面表現則比較差。

物流市場調研報告 篇5

一、我市商品市場的現狀

1、商品市場蓬勃發展,經營門類齊全,品位不斷提升

全市現有商品市場337個,建築面積207平方米,分別比XX年增長10%和109%。其中:生產資料市場27個,專業批發市場27個,農貿市場41個,綜合性市場242個。蘆淞服飾市場羣更是由1989年的1個市場發展到1995年十幾個市場再到XX年的43個市場,建築面積從1989年的4800平方米猛增到73.5平方米;商品市場檔次逐年提高,蘆淞服飾市場由最初的地攤式市場到鳥籠式市場再到寬敞門面式市場,部分市場已發展到集辦公、服裝展示、網上購物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大窗櫥。

2、商品市場在商貿流通中的作用不斷擴大。全市商品市場XX年實現成交額103.57億元,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超過65%,;市場成交過3000萬元的市場有50多個,名列全省第一,有21個市場成交額過億元,商品市場是我市商貿流通的主力軍,其現實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

4、商品市場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全市337個商品市場共有從業人員15.6萬人,其中安排下崗職工近十萬人。

二、我市商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1、商品市場佈局不合理。一是區縣之間發展不平衡。蘆淞區、荷塘區、攸縣商品市場較多,而石峯區、天元區、**縣商品市場數量很少。蘆淞區有商品市場79個,佔全市的近四分之一。二是市場空間佈局不合理,全市93個專業市場,其中在城市83個,農村僅10個;城市專業市場又集中在蘆淞區,蘆淞區專業市場有63個,佔全市專業市場的67.8%,大半江山坐落蘆淞,石峯區除住宅產品市場、天元區除建材市場外,幾乎沒有象樣的專業市場。

2、組織化程度低。我市商品市場基本是各自為營,市場之間缺乏聯繫,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能相互流動,互通有無;我市雖有過億元市場21家,但大而不強,沒有組建一個市場集團。組織化程度低導致市場之間,經營户之間惡性競爭,互相拆台現象嚴重,無法與國內外組織嚴密的商業巨人競爭。

3、沒有產業作依託,市場輻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我市專業市場數量不少,但除服飾市場外大都銷售額不大,市場銷售的絕大部分是外來產品,服飾市場銷售的服飾80%以上來自沿海城市和武漢,本地生產有服飾所佔比重很小,沒有產業作依託,勢必增加銷售成本,減弱商品競爭力,從而進一步制約發展空間。

造成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商品市場規劃滯後,政府部門宏觀調控乏力,商品市場建設管理主體虛位,仍然存在多頭審批現象,這種狀況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形勢變化要求極不相適應。加入世貿組織,我國於去年12月11日取消對外商對商業批發、零售和物流業的限制,為減少國外商業“航母”的衝擊,需要採取國際通用的辦法,對大型商業設施的設立必須進行規劃和管理。目前,**市已開始着手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三、下階段商品市場建設的發展思路

1、大力發展現代批發市場,奠定區域商貿中心地位。

沒有現代化的專業批發市場就沒有現代化的商貿城市。批發市場仍然是21世紀我國商品流通的主渠道。發展批發市場有條件和基礎:批發經銷以遠遠超過零售經銷,尤其是近幾年來,限額以上批發業突飛猛進,成為我市經濟的一個亮點;蘆淞區服飾市場等批發市場已形成品牌,具有較強的輻射力;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奠定了便捷的運輸體系。發展批發市場的原則是: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代理經銷、倉儲式配送、電子商務為業態,以發展、壯大市場的依託產業為核心,改造、提升現有批發市場,適當發展新興、配套市場。

商務政工科對商品市場調研報告

重點要選擇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市場進行“兩改一提”,重中之重是蘆淞服飾市場羣的“兩改一提”,鞏固其“龍頭”地位,建設成為區域性、全國性的經銷中心。

一是以集約化、集團化經營為方向,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全面完成市場改制,組建公司制,實現集約化、集團化經營。儘快完成蘆淞服飾有限公司的組建,改變業主多元化(40多個產權單位)、惡性競爭、粗放經營的局面。

二是加強市場硬件改造,加強軟件升級,營造適合本批發市場的交易環境和市場形象特色,為商户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形成更具價值的“無形市場”。

三是把市場改造與市場物流整合結合起來,強化與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結合。結合資產重組,成立專業性的物流公司,建立多層次的配送、代理體系,重構市場的營銷網絡,推動批發市場由以攤位式經營為主向以配送、代理經營為主轉變,由分散的個體經營向建立公司制經營轉變,由傳統交易向現代化交易轉變。

四是有目的地引導建立一些“源頭型”專業批發市場。如原提出的在荷塘區建立一個大的傢俱批發市場,並帶動傢俱製造業的發展。

2、以流通帶動產業,促進產業與市場聯動。

以市場興產業,以產業帶市場,形成產業與市場共同繁榮的局面,這是許多城市成功的做法。義烏、石獅的崛起,靠的就是商貿與工業企業的良性互動。我市批發市場還缺乏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以蘆淞服飾市場羣為例,市場銷售的產品80%以上產自沿海城市和武漢,本地生產服飾所佔比重很少。服飾產業發展滯後的原因是輔料市場如面料、拉鍊、釦子、配飾等市場還沒有形成,設計、開發、製造落後,倉倉儲、配送、流通沒有形成鏈條。市場沒有產業作依託,銷售成本勢必增加,市場競爭力減弱,市場輻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從而進一步制約了市場的發展空間。

發展市場的依託產業,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是市場轉型、升級的核心工作。政府和市場要把它作為一項共同的任務來抓。

一是以蘆淞服飾批發市場為品牌,以蘆淞服飾工業園為依託,以良好市場環境為誘力,引進由外地生產的品牌來株發展生產。

二是支持現有的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加大項目投入、技術改造、設備更新,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打造出幾個全國知名的品牌,形成知名度。同時,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和有實力的經銷大户,依託自己的營銷網絡,走“工貿一體化”道路。

三是出台扶持市場配套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支撐產業發展的平台,如服飾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輔料市場、倉儲設施、研發設計中心、服飾展示中心等外部平台。

3、推進農貿市場超市化,提升城市品位。

隨着城市現代化的加快,人民對市場建設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農貿市場、菜市場的種種弊端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一是無法形成產業化、邊鎖化、規範化的經營模式;二是髒、亂、差現象屢禁不止,嚴重污染所在地環境,影響居民的生活、工作;三是一些集貿市場成了假、劣、偽、冒產品藏身之地;四是偷税漏税行為難以控制;五是無法增加就業。傳統農貿市場、菜市場的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商務政工科對商品市場調研報告

第二,按照市場化原則,鼓勵支持按公司制原則改造傳統農貿市場、菜市場,政府一律從菜市場、農貿市場的經營管理中退出,大力支持以超市形式替代傳統的農貿市場、菜市場;

第三,研究、制訂有關淨菜、放心菜、放心肉、屠宰等方面的法規,促使農貿市場、菜市場在改造、替代過程中規範有序;

第四、改造、替代與升級成功的關鍵是投資方有利可圖,消費者得到實惠,現在的經營者能夠妥善安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z4mo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