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勞動力轉移對策

勞動力轉移對策

落實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機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勞動力轉移對策

區委五屆三次全會提出,要突出“三農”工作重點,用50%的時間,保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抓好“三農”工作,確保年內打牢“三農”工作基礎,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實現户户加入“公司+農户”的種養經營,每户至少有一個勞動力進廠工作的目標;要大力推行農村勞動力戰略轉移機制,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為此,組織力量對我區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一、我區農村勞動力的基本情況

截至XX年底,全區農村勞動力總數57302人,其中: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數10050人,男性有5703人,佔外出務工人數的56%,女性有4347人,佔外出務工人數的44%,在本區範圍內務工的1540人,佔外出務工人數的15%,在市內其它縣區務工的2922人,佔外出務工人數的29%,在市外出務工人數的5588人,佔外出務工人數的55%;另外我區農村富餘勞動力共有10478人,這些人中,初高中學歷的共有8703人,佔農村富餘勞動力人數83%;其它學歷的有1775人,佔農村富餘勞動力人數17%;在農村富餘勞動力中,有外出工作意向的有8585人,佔81%。

從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區域來看,城區的xxx辦事處農民工在本地從事經商、建築裝修、餐飲服務和入廠務工的人數較多,而xxxx農民工除少部分在本地從事個體工商經營外,大部分以外出打工為主,主要區域分佈在廣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發達地區。

二、我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機制存在問題

近年來,在重點做好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城鎮居民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工作、加快城鄉就業協調發展、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但在實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工作過程中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一)在落實工作責任制方面。雖然各級政府成立了就業工作領導機構,並健全了就業目標考核制度,目標層層分解下達。但由於部分鎮(街道)主管領導工作分工多,事務重,難以兼顧,缺少對勞動保障所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其次是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是雙重機構管理,行政上屬鎮(街道)管理,業務屬勞動保障局指導;所長、工作人員的身份也具有雙重性,工作兩邊走,難以專心做好農民工轉移就業的有關工作。

(二)區財政就業經費投入不足,影響農民工就業轉移速度。一是由於缺乏資金,沒有綜合性的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基地,使農民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受到影響,導致農民工就業能力低;二是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由於缺乏經費,不能實現和省市區的勞動力市場系統聯網,實現勞動信息資源共享,不能對我區農民工外出轉移就業提供快捷的就業信息服務。三是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部分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由財政發基本工資,其它補貼工資靠收取企業調配費解決,難以兑現,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三)農民工轉移就業的政策未夠完善。如農民工轉移就業未能享受和城鎮居民同等的住房、醫療、養老等福利待遇,其子女入學困難及收費高。

(四)農村富餘勞動力整體素質與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就業形勢不相適應。一是就業觀念不適應,認為到企業特別是個體私營企業工作不光彩,不穩定,工作辛苦,收入低,因而不願找工作;二是文化偏低,年紀偏大,沒有專業知識和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

(五)企業招工要求高,工資水平低,制約了就業工作。一方面企業為了提高勞動效率,追求高利潤,招工門檻較高,大多數企業都要求招用文化高、年紀輕、有技術專長或熟練工等高素質人才,從而使許多求職者不能就業;另一方面企業的工資水平較低,除個別技術工種和管理人員外,大多數企業工人的工資都在500-600元左右,致使有的人不願意做,有的人即使入了廠,乾的時間也不長。

(六)勞動保障監察部門人少,工作量大,對少部分企業損害農民工利益的行為,未能及時發現並查處。

四、對策及建議

1、加強領導,提供保證。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業和城鎮轉移,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現實選擇,是實現農村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各級黨委和政府應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大局出發,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努力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積極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開展。

2、加快發展,創造條件。要加快發展城市經濟,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區位、資源、市場優勢和第二、三產業等朝陽產業發展空間較大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交通運輸業、家政服務業、旅遊業等二、三產業。同時,要大力加快小城鎮建設和發展鄉鎮企業。本着與城市工業結構互補的原則,重點在小城鎮因地制宜的發展一些市場前景較好的

農產品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使鄉鎮企業安排農民就業的能力有一個明顯的提高,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創造更多的就業空間。

3、制定政策,強化服務。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在財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勞動保障等各個方面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鼓勵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同時進一步完善有關農村土地承包及農民轉移就業的優惠政策。在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基礎上,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放活土地使用權。並嚴格執行國家的農村税費改革政策,規範農村合理分配,不得向外出務工的農民加收其他任何費用,從源頭上堵塞各種亂收費渠道,從根本上減輕外出務工農民的負擔。改革和完善教育體制,多渠道安排農民工子女就學。應針對當前我區在鄉鎮務工的農民子女入學難的問題,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現有的教育體制,制定農民工在城鎮工作一年以上的,應允許其子女在住所轄區內的中國小就地就近入學,所需費用與本鎮居民學生同等對待,並按當地中國小學籍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以解決農民工的後顧之憂,促進農民工向城鎮居民的轉化

4、強化管理,營造環境

。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為農民工提供完善的求職登記、就業指導、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有關部門在為外出務工農民辦理相關手續時,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政府有關規定收取費用。各行業向社會招收所需的各類人員時,對農民工和城鎮居民應一視同仁。逐步取消城鎮居民和農民工的户籍限制。使長年在城鎮從事非農產業的農民工,取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快本區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工作。依法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切實解決拖欠和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要依法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對提供虛假信息、剋扣工資、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證等違反規定的行為按規定予以處罰。對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採取欺詐和威脅等手段簽訂合同,以及不履行合同的用人單位,要責令其糾正;對農民工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要責令其進行賠償;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5、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建立和完善各級職業介紹服務機構,把就業服務機構向鄉鎮延伸,努力形成盛市、縣、鄉、村各級就業服務網絡。同時,要開展好縣際、市際、省際間的勞動力需求信息交流,形成地區間勞務協作服務橫向網絡,逐步形成包括就業信息、諮詢、職業介紹、社會保障等在內的社會化就業服務體系,拓寬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渠道,增加農民工就業的機會。儘快建立我區的勞動技能培訓基地,努力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幫助我區有進城務工意向的農民,都能掌握一兩門企業用工所需的專業技術和技能,提高市場就業競爭能力。同時,積極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幫助他們提高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

6、大力組織勞務輸出,發展勞務經濟。根據我區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用工情況,組織勞務輸出,發展勞務經濟,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一是通過引導性培訓和技能培訓,引導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二是通過舉辦勞動力招聘會的形式,幫助本區企業招工,幫助本區勞動力區內就業;三是發揮村級勞動助理員作用,把全區招工信息資料印發給他們,通過助理員來動員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進行求職登記,組織勞務輸出,幫助農村富餘勞動力區內就業;四是加強與廣西、貴州、江西等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聯繫,建立勞務合作關係,組織本區企業外出招工或委託招工,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

標籤: 對策 勞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wwqo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