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積極推進財政法制工作

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積極推進財政法制工作

黨的xx大報告,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xx大通過的新黨章也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規定。這是我們黨在全國代表大會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確地對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出部署,並將它與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一起,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大基本目標。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努力探索的成果,亦標誌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日臻成熟和完善。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黨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財政部門要落實xx大的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就要積極推進財政法制建設,為財政改革和發展保駕護航。 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含義及其與法制的密切關係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以民為本、以民為主,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通過法制形式加以保障,政府作為行政主體必須用依法行政來具體體現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此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必須加強自身法制建設。 (一)政治文明是人們改造社會所獲得的政治成果的總和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根據人民是社會主人的政治理念所設置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方法的運用,是比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更高階段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高的政治文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為民主發展的積極狀態,與民主天生就有着不可割斷的聯繫。xx大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治理國家的經驗,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任務,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xx大報告進一步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性,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點。 (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任務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目標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在高度政治文明的社會,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社會生產力水平得到充分的發展,政治昌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但是,這些都需要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制的有效保障。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法律是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廣大人民通過法律管理國家和其他社會事務。從根本上來説,社會主義國家和法律的階級本質和經濟基礎,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依照社會主義的法律辦事,即按照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辦事;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嚴格依法辦事的制度,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法制,以達到政治文明的最佳狀態。 (三)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政府法制建設 我國的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之間、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之間,總體上是相適應的,但也有不相適應的方面。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隨着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必須積極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在加強立法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執法工作,使之與依法治國的要求相適應。政府管理職能要進一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監督機制要同反腐倡廉的要求相適應。要進一步促進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切實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各種民主權利。總之,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的法制建設,完善各方面的具體制度,使之成為鞏固和發展現代化建設成果的重要環節。 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財政工作的關係 財政部門作為地方政府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從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要求看,必須堅持法治原則,依法行政;從現代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看,必須堅持法治原則,依法管理社會經濟活動。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對財政管理工作和財政改革起到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建立公共財政具有一致性 公共財政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進行的政府收支活動的財政運行機制。公共財政既是一個經濟範疇,也是一個政治範疇。作為國家政權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收支活動體現着黨的方針政策,反映着政府的政策意圖,也涉及到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啟動於1998年的公共財政建設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在方向上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作為公共經濟管理者的國家財政勢必也應“依法理財”。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確保調控、管理對象真正依照市場規律有序運營,而不因行政干預而引發紊亂。 (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要求是與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相輔相成的 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財政幹部法律素質、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財政法律、法規的制定不斷凸現其“合理”、“公平”、“公正”等法的價值,行政管理手段的隨意性也要不斷為法律手段管理的“穩定性、可預測性”等所替代,這不僅有利於執法的制度化、規範化,也有利於行政管理相對人獲得一個穩定的、可以預見的環境。這些也正是我們政治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重要標誌。 (三)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加強法制建設是強化財政職能的手段 社會主義財政具有資源配置、調節收入、穩定經濟和監督管理四大職能,而這些職能是通過財政法律、法規的執行得以實現的。為確保財政職能的真正落實和財政作用的有效發揮,各經濟執法主體必須正確領會和貫徹執行有關財政法律、法規。 可以認為,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法制是財政普法和財政服務於經濟的結合點。發展政治文明、促進財政部門依法理財、依法治財,必須改革目前一些不合理的財政決策、監督機制,從財政內部、財政與有關部門之間的機構

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積極推進財政法制工作

設置、權力制約等方面入手,以制度保證財政法律法規的制定、財政政策的決策、執行的科學合理。 三、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對財政法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發展政治文明對財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財政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對法律的認識不能僅停留在感性認識上,應由一般的感性認識向更深的理性認識發展,由量變向質變的飛躍;將自己對法律的理性認識,付諸實踐,落實到履行財政工作職責,維~律權威的自覺行動上,以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態度依法行政,依法理財,達到全面提高財政行政執法水平的目標。 要實現政治文明不斷髮展的目標,就要求我們切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擴充財政幹部的法律知識;在守法上保持高度的自覺性;在執法上要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目前,財政行政執法工作質量,比過去有了明顯提高,但與我們理想中的政治文明相比,仍存在着相當的差距,仍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 (一)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財政管理工作要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有法可依是前提,進一步加強財政立法是實現政治文明不斷髮展的首要任務。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財政法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起草和發佈了大量的財政法規,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財政法律體系框架。為有法可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財政行政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據。但是,目前我國現行財税法律、法規(包括一些相關的地方法規)和政策中還存在着一定衝突和不協調的地方,需要進行調整和修改。另外,財政改革的深入,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立法和進一步完善財政法律、法規的體系。一是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管理,促進和保障預算制度改革,按照社會主義公共財政的要求,健全預算體系;二是按照完善税制,公平税負,規範管理的原則,適時制訂內外資統一的企業所得税法,修訂個人所得税法,完善税收法律體系;三是加強和規範政府債券管理,制定國債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國家信用法律體系;四是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會計管理,通過修訂註冊會計師法,建立統一、規範、科學的會計法律體系;五是制定財政監督法,建立財政監督法律體系。 (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財政工作做到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持依法行政,執法是關鍵。積極開展財政執法和財政執法監督,是推動財政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當前,財經秩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主要表現在:會計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截留、挪用財政收入,偷税、騙税、非法減免税和私設“小金庫”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阻礙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削弱了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財政部門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是消除財經秩序混亂的重要保證,也是不斷髮展政治文明對財政部門提出的新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財政執法力度,切實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執法,決不允許濫用職權、執法犯法、徇私枉法;要堅持糾正不顧國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要依法嚴肅查處違法者,以儆效尤;要堅持消除執法中的~現象,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加強廉政建設的重大舉措,從源頭上和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要進一步整頓執法隊伍,提高執法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三)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財政工作做到執法必嚴。 從我國財政體制建設的現狀分析和從實現依法治國戰略的長遠目標考慮,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我們財政部門一定要依法理財,不斷強化財政監管力度。財政監管,就是財政機關在財政管理過程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涉及財政收支事項及其他相關事項進行的審查、稽核與監督檢查活動。財政監管寓於服務公共經濟的活動當中,體現財政管理的本質屬性,與資金運動同步進行,其主要作用就是及時發現和糾正預算執行中的偏差,保證預算執行的嚴肅性、權威性。 在職能上,財政監管與國家預算收支、預算外收支和企事業單位執行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政策密切相關。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初期,規範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不完善,規範有序的市場經濟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一方面,對地方、部門和單位為自身利益盲目擴張的衝動缺乏有效的執法監管約束機制,財政監管職能的發揮受到經濟和執法環境的制約;另一方面,現行財政監管的法制建設、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等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管理的需要,財政監管的權威性、及時性、有效性還未能充分發揮。在財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建立和完善國家公共財政體制的進程中,要緊緊圍繞加強和規範財政管理這個中心,大力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把握和突出財政管理特色,調整財政監管的着力點,把重點放在建立科學、規範、靈敏、高效的財政監督管理機制上來,逐步建立包括科學的監督管理制度、先進的監督管理手段、規範的監督管理程序、嚴格的執法監管體系以及高素質的財政監管幹部隊伍在內的現代財政監督管理系統。 (四)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財政部門重視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 改革開放以來,財政法制建設不斷髮展,財政工作的法治化程度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地方財政工作總體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其中最關鍵的是通過財政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地方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不高,一方面表明地方財政工作還不能完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另一方面也説明地方財政工作中還存在不合法和不適當的問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地方財政部門要依法合理配置資源,重點是要解決重複建設、形象工程等問題。地方財政部門安排資金既有是否執法的問題,也有為誰執政的問題,但是要實現政治文明的不斷髮展,一是要求地方財政部門按照“xxxx”重要思想

來理財,時刻考慮財政支持的生產建設項目是否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財政資金安排的基本建設工程是否代表先進的文化發展方向,財政資金運用是否符合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二是財政資金支出量應體現“兩個務必”的精神。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目前的發展現狀要求在財政資金的使用上應本着量入為出的基本原則,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投入,產出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在一些地方用“赤字”興建“樓、堂、館、所”,不切實際的負債建設超標市政設施,是和艱苦奮鬥的作風背道而馳的。 (五)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財政部門不斷轉變思想觀念,開拓創新 我們必須從實踐“xxxx”重要思想高度來思考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涵。作為先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法制應該順應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代表依法治國未來之方向。同時,法制所包括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等方面的制度,也影響着現代文化的走向,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精神動力。財政部門在思想觀念上與時俱進就是要牢固樹立“四種思想”:一是牢固樹立堅持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培育財源的思想。積極發揮財政職能,注意研究和充分運用財政補貼、財政貼息、財政參股、税收優惠、優化國債資金投向等方式,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化建設。圍繞項目推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圍繞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加大支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重點產業項目,特別是要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工業結構調整、國企改革、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城鎮經濟相結合。二是牢固樹立財政收入數量與質量並重、財政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堅持依法治税,依率計徵,強化徵管,努力挖掘税收潛力,應收盡收,不斷提高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佔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確保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加大對非税收入的監繳和稽查力度。清理不必要的政府審批項目,完善和落實好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將該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依法納入預算。三是牢固樹立艱苦奮鬥、為民理財的思想。堅決制止和反對鋪張浪費,大力清理和壓縮不屬於公共財政支出範圍的各項開支,嚴格控制財政支出。四是牢固樹立創新理財、依法理財的思想。財政部門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努力學習,開拓創新,以做到財政改革有新突破,財政管理有新舉措,財政發展有新局面。 XX年九月05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nxv6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