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關於省級一類貧困村的調研報告範文

關於省級一類貧困村的調研報告範文

位於貴州中部地區的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是貴州眾多貧困村中的一村,屬省級一類貧困村。該村和省內其他貧困村一樣,在貴州新階段扶貧開發中勞動力轉移、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通村通組道路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全社會經濟全面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像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這類貧困村的發展速度則顯得有些緩慢。在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任職的這段時間,我通過在村實地走訪與調查摸底,對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及當前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有了一些認識,也形成了一些如何發展像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村這類省級一類貧困村的工作思路。

關於省級一類貧困村的調研報告範文

一、貴州省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基本情況。

貴州省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有農户140户、810於人、實際常住人口620人;該村有國中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有500餘人;黨員17名,其中女黨員5名,65歲以上老年人80人、16週歲以下小孩190人、外出經商人數不足7人、167人外出務工;村現有可耕田地共1100畝,其中水田700餘畝,年產稻穀約1.75萬公斤。有集體荒山300餘畝,基本沒開發;提灌站1個,提灌站輸水管道年久失修,羣眾用水困難;目前村有一個從學前班到三年級的不完全國小。

該村無集體收入來源,村舉辦集體活動主要依靠上級財政撥款;羣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日常水稻種植、玉米種植、油菜等傳統農作物種植和外出務工。目前,有比較零星的西紅柿、大葱、花生種植;有三户種有小規模的經果林;在村沒外出的主要勞動力的創收方式是協助外村包工頭搞建築工程承包,一部分退伍回家的軍人則以鑽探打水井增加收入。目前全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8户、73餘人,全村XX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200元。

同時,該村距離市中心區僅6公里,安普二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安順黃果樹機場就位於村東面2公里處,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地通透性好,且能連方成片,適宜規模化發展。

二、貴州省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結構不明顯。該村沒有主導產業,傳統的農作物沒有市場競爭力,很難形成產業拉動力,原有的農作物種植生產經營水平低,對農民的增收帶動力不強,大多數村民僅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稻田上,與外界交往較少,也不太關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二是人文環境較差,思想受到束縛。像很多貧困的農村一樣,該村基礎教育落後,農民文化素質差,村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比例顯高。村兩委發揮作用不到位,部分人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很多農民對傳統習慣抱殘守缺,長期處於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經濟狀態,形成封閉式的循環格局,形成了養牛為耕田,養豬為過年,養雞下蛋攢個油鹽錢的典型貧困村。

三是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長期以來,該村農業生產沒有擺脱靠天吃飯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災,必然引起減產減收。比如,XX年暴發的特大幹旱,導致夏季水稻種植無法按時插種,同年6,暴發的洪水淹沒了大面積的農作物。

四是羣眾安於現狀,小富既安。該村的農作物種植全部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業,主要表現在農民接收新事物能力較弱,觀念落後,重農輕商意識嚴重;小富即安意識較強,缺乏開拓創新精神與市場風險意識。

三、村經濟發展對策及建議。

該村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圍繞“依託扶貧政策,建設美好乾河”這一主題,以“抓農業種植基地示範點建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載體,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立足於幹河村現有傳統農業,優先發展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促進基地建設,使本村經濟發展上台階,依託市場促進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助農增收,到2020年實現人均收入5500元。”的發展思路;鑑於該村的發展思路和現實條件,可以從如下幾步着手發展:

一是配強村支兩委班子,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想幹事、能幹事的人有平台。農村脱貧説來説去沒有一個領頭人一切都是紙上談兵,縱觀中國大地上的億元村就是因為他們的帶頭人的領導決策。像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這樣的貧困村,不僅需要能帶領農民脱貧的領導班子,還需要班子成員眼界開闊,一心為民,善於化解矛盾糾紛、能統觀全局和有開拓精神。另外,從黨的先進性建設和組織的保障作用出發,積極探索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廣泛開展聯村幫扶、聯户幫助、聯事定責等活動,活動可根據黨員的素質、興趣、專長、年齡等方面加以分類設立諸如:“宣傳政策崗、收集民意崗、監督村風崗、致富幫貧崗、管理村事顧問崗”等崗位引導和服務羣眾發展經濟,推動科學發展,確保村級在運行中認識、領導、責任、管理、監督到位。

二是統一思想,打破其傳統農業思維。村貧困的根在人,人貧困的根在思想,對於一個省級貧困村來説,從一個台階邁向另一個新的台階,首先需要從思想上推動村的發展,從思想上高度統一,形成一股繩,這樣才能做到行動的協調一致,更快更準確地達成目標,擺脱貧困;這就需要我們堅持觀念先導,切實重視典型促動、政策引導,轉變村幹部的觀念,不斷地利用理念標準來引導班子成員,不斷地用思想交流方式求共識形成發展的內在動力。實時的開展由上級部門指導的貧困村座談會、討論會、文娛活動等為村民的思想交流提供平台,達到求同存異,達成發展共識。

三是在傳統農業上嫁接現代農業。從貧困村自身的資源條件出發,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引入“高投入、高效率、高環保、低成本”模式,就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來説可以利用該村是城郊村的優勢,組織精幹人員成立種植開發合作社,以工業化思維謀劃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農業,圍繞種植做文章,利用該村該村距離市中心區僅6公里,安普二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安順黃果樹機場就位於村東面2公里處,便捷的交通優勢,做到種植與工業互促式發展,打造農產品加工集散基地和蔬菜生產基地。利用農業開發合作社的專業優勢和人員、市場優勢帶領廣大羣眾種糧跟着市場走,啥好賣種啥,啥值錢種啥,並適時的發展畜牧業生產消耗農業生產剩下的下腳料,逐步形成循環經濟。

四是在當前幫扶的基礎上再創新幫扶模式。貧不是給錢就能解決問題的,扶貧不僅要改善當地貧困户落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貧困户的素質,增強他們的致富本領,要給他們充分的尊嚴和自信,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燈。貧困村的大發展的主導力量是黨委、政府,主體是社會主義新農民,社會各界的資金、技術、人才、經驗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動力,只有“三位一體”,形成合力以創新精神,為經濟發展打造堅強後盾,才能更好的實現貧困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全面提升貧困村經濟發展的水平。在幫扶措施上,拋棄那種“撒胡椒麪”式的幫扶方式,幫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從制定規劃着手,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着眼長遠,統籌安排幫扶資金,循序漸進。集中力量和資金因地制宜,一個點、一個項目、一個時間段的幫扶。比如:幫扶部門可根據自身情況幫助貧困村建設一個養殖場或者種植小區等形式的經濟實體,不斷壯大貧困村的集體經濟,避免村級集體經濟無實力,發展生產無財力,提供服務無能力。(黃鬆)

(安順開發區組織人事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jmvg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