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十篇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十篇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1

環境問題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化問題,生態保護問題已經成為關乎人類生存的緊迫問題。如何進一步發揮婦女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十篇

______鎮地處桓仁、新賓、本溪、寬甸縣結合部,總面積38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40.7萬畝,耕地面積2.7萬畝。鎮下設8個行政村,72個居民組,總人口1.7萬人。其中婦女人數8250人。______鎮是個林業大鎮,俗話説“靠山吃山,靠山養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早已養成了保護樹木、植樹造林、愛護一草一木的習俗,而森林、飲水與婦女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婦女早已養成了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己任的傳統美德。現______鎮鏡內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產業特色鮮明,城鎮秀美靚麗,是遠近聞名的山水生態鄉鎮。

幾年來,______鎮以新農村建設和城鄉共建為契機,加大對生態環境建設資金的投入,使全鎮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全鎮各行政村中心街全部實現了大門、大牆、路燈、邊溝和綠化“五統一”,修建了填埋式垃圾處理場3座,安裝垃圾箱310個,有專職衞生保潔員8名。建秸杆氣化站3處,“一池三改”190個,衞生廁所570個,修建蓄水方塘12座,抗旱井18眼,攔河壩6處,防護堤15000延長米,疏通河道20xx延長米,河灘造地1000畝。修建橋樑8座,全鎮自來水使用率達到98%。全鎮完成造林26912畝,其中荒山造林6005畝,冠下造林10122畝,跡地更新5029畝,防護林200畝,綠色通道1627畝,樹林灌叢補植補造151畝。公路沿線新建生態園景觀帶3處。村屯綠化8個村。經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______鎮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大南溝村被評為國家級環境優美村,______、柞木台子、韭菜園子、秀裏4個村被評為省級環境優美村。

婦女作為家庭生活的中心與現代社會事務的參與者,有着很多途徑與渠道去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促進社會環保事業的發展。

(一)婦女是綠色消費的引導者。在日常生活中婦女是主要的操作者,她們在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尤其重要。例如婦女參與選購消費品方面:購買有環保標誌的產品,食用綠色食品,採用綠色包裝等等;在改變傳統消費方式方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含磷洗衣粉以及塑料袋、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等;在抵制不良消費習慣方面:遠離抽煙、酗酒、吸毒等。

(二)婦女是低碳生活的響應者。低碳生活不僅是一種時尚,更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宣傳引導,婦女羣體在充分認識環境污染危害的情況下,出於對自身和子孫後代的愛護和責任,婦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在生產和生活中做到節水、節電、節約燃料和廢物利用,積極踐行環境保護理念。從自身做起,從生活細節着手,紮實踐行低碳生活。

(三)婦女是家庭教育的啟蒙者。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母親可以身體力行,用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影響和教育孩子。婦女在家庭中,由於其特殊的位置,她們對家庭成員施以影響,並將其是非標準,思想意識、思維方式,潛移默化的滲透給每一個家庭成員,起到“潤物細無聲”的陶冶作用。婦女環境意識的高低,環境行為的規範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類環境意識的自覺與否。

(四)婦女是環保宣傳的工作者。婦女由於親和力較強,容易與人協調溝通,因此,婦女比較適合做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保護知識培訓,讓婦女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學到一些環保好習慣,幫助自身提高環保意識和文明素質,同時可以影響帶動更多人來共同參與一些對自身有利、對集體也有益的社會活動。

婦女通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以及通過婦女組織的指導,可以有很多的途徑與方式參與到環境的保護中來。

(一)調動婦女環保活動的積極性,增強環保意識與參與能力

婦女組織經常舉辦一些婦女與兒童參加的'各種環保活動,如組織參與“愛國衞生清潔月”活動,以“建綠色家園,倡導低碳生活”為載體,引導婦女參與建設美麗鄉村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激發婦女的環保熱情。同時還利用農村傳統大集發放宣傳單、懸掛環保宣傳畫的形式宣傳環保知識,讓婦女在活動中與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與參與能力。

(二)通過家庭教育與家庭消費,發揮婦女在環保教育中的作用

婦女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承擔着教育子女,以及全家生活習慣的養成工作。通過家長學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座談會等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增強對孩子的環保意識、生活行為方式的教育與薰陶,逐步培養新一代環保人員。同時,在家庭生活中,盡力培養家人的良好生活習慣與衞生習慣,在起居飲食、行為舉止等方面進行規範與養成。另外,通過家庭消費實現環保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消費的主要執行人大多數是家庭婦女,她們如果倡導綠色消費行為,在購買商品時以及使用商品時做到節約資源,不購買資源消耗性產品與不安全的產品等,以及在購物袋的使用等方面予以自律,將對社會環保做出積極的貢獻。例如:控制空調温度,用環保袋購物,不使用一次性產品,買東西不鋪張浪費,循環用水,購買有綠色標籤的產品,儘量進行垃圾分類,多種樹等等。

(三)積極培養環保先進典型,發揮她們的積極作用

採取鎮婦女幹部包村,村婦女幹部包組,婦女代表、女黨員、婦女小

組長包户的方式,確保層層落實,逐層培養婦女羣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她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活動引入激勵機制,鼓勵婦女爭先創優。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樹立典型併發揮示範作用,促動廣大婦女都來學典型、當典型、超典型,紮實有效地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離不開廣大婦女的積極參與和廣泛支持,只要充分發揮婦聯組織作用,帶動更多的婦女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來,我們的家園將會更加温馨美麗,農村的生態環境將會更加優美整潔!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2

近年來,XX市畜牧水產養殖方式從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的逐步轉變,規模養殖場建設發展較快,不同規模的畜禽養殖場(户)不斷湧現,促進了我市畜牧業的發展。但是,隨着規模養殖的發展,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以及飼料獸藥殘留物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控制規模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刻不容緩。

一、XX市畜禽養殖現狀

截止20__年底,全市畜禽牛存欄達1.94萬頭、羊存欄2.57萬隻、豬8.32萬頭、禽類年末存欄15.84萬隻;全年牛出欄0.45萬頭、羊出欄3.61萬隻、生豬出欄9.11萬頭、禽類出籠41.01萬羽。我市共有各類養殖大户400餘户,其中規模養殖場達到144個,年出欄100頭以上規模養牛場1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規模養羊場11個、出年欄生豬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97個、年存欄1萬羽規模蛋禽場1個。這些養殖場大多數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據調查,絕大部分畜禽養殖場基本都建於對居民會產生環境影響的區域內,一些鄉鎮的畜禽養殖場甚至就建在居民區內,距離周邊居民或水源地都比較近,由於大多數畜禽養殖場沒有配套污染處理設施,畜禽糞便尤其是散養的畜禽糞便直接排向魚塘、溝渠、農田,再加上養殖場選址不當,不僅對周邊地區環境構成威脅,而且在部分鄉鎮已經造成了畜禽養殖場與周邊居民的環境污染糾紛。

二、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規模化養殖佈局不合理。我市畜牧業逐步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發展。但我市規模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着畜禽養殖場分佈不合理的現象,個別鄉鎮只有幾家養殖場,而有的鄉鎮卻存在十幾家,其中有的村都存在好幾家,並且緊緊相連。畜禽所產生的排泄物較為集中,加之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導致囤積,對人和畜禽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二)獸藥、飼料等投入品使用不當。養殖者濫用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品,其產生的後果就是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及污染。

(三)畜禽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養殖業逐漸向城鎮、郊區轉移,農業和畜牧業的脱節,導致了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分離,養殖者不種地,畜禽糞便及廢棄物不能及時還田消納。我市乃至全州較為缺乏有機肥料生產企業,而同時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化肥的產量大,價格低,從而導致大量畜禽糞便、廢棄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四)養殖場建設的監管力度不夠。我市養殖場大多數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在養殖場新建過程中環保部門僅對部分大型養殖場進行環境測評,而且抓的不嚴,以致相關法規得不到有效執行。

(五)規劃建設不合理,缺乏前瞻性。早期建造的養殖場,未經科學規劃,選址、欄舍建設都缺乏前瞻性,佈局建造隨意,不少養殖場建在城鎮近郊、村莊旁、河流溪溝畔。欄舍建設缺乏規劃,多數是邊發展邊建設,佈局凌亂,建造簡陋、設施陳舊落後,易對周邊人居環境造成影響。

三、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缺乏指導性政策及措施。州、市還未出台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養殖三區劃分方案及相應的激勵措施。同時現有畜禽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不夠完善。再加上認識不足、資金缺乏、技術匱乏等方面的原因,有些規定難以有效落實,現有的政策、法規大多數只是原則上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我市大部分養殖場管理粗放、薄弱,絕大多數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建設之初,沒有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缺乏配套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措施。大部分養殖企業重飼養輕治理,不願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技術或購買環保設備。

(二)部門職責不清,沒有形成聯動機制。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分工不明確,導致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加大了畜禽糞便污染治理的難度。如我市養殖污染防治財政項目實施主要由環保局實施,畜牧部門不瞭解。在監督過程中存在踢皮球,不能形成合力的情況。

(三)環境保護意識嚴重缺乏。全市大部分養殖户缺乏環保意識,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可持續發展意識極差。對進行糞污治理改造缺乏主動性,不願花錢建設糞污處理設施,一心想着項目支持。同時部分養殖户忽視欄舍內部環境,對欄舍沖洗用水不注重控制,污水隨意排放,畜禽糞便隨處堆放,不建造堆放設施,嚴重影響了養殖場及其周邊環境。

四、畜禽養殖污染的防治建議

(一)政策法規層面

1、政府制定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政府要及時編制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由規劃、環保、畜牧、水利等部門聯合制定禁養、限養、適養三區劃分方案。同時積極正確上級激勵項目,制定本地區污染防治激勵措施。

2、加大資金扶持、治理和發展生態養殖業。政府應建立規模養殖污染治理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糞污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研究環保型飼料和生態畜牧業的研究及推廣。採取以獎代補的方法,鼓勵規模養殖户投資養殖污染治理,對積極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的規模養殖場、户,在養殖用地、信用貸款等方面給予優惠與扶持。各級環保、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各自職能範圍內對治污成效突出、示範作用明顯的畜禽養殖場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積極幫助爭取項目,多渠道引進資金及技術,使治污技術早日服務於養殖業。

(二)綜合管理層面

1、合理規化畜禽養殖場的建設。一是科學規劃建設。養殖場(小區)的選址、規化與建造新建養殖場在傳統建場選址基礎上,將糞污處理納入規劃之中。二是創新改進措施。選擇安裝先進控温、通風、光照、糞便清理、糞污再利用、消毒、污水處理設備及糞尿加工處理設備等。三是加強綠化。利用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以達到降低温度、減少輻射、減少細菌和除塵除臭的目的。

2、提高養殖環保意識。環保、畜牧等部門針對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重要性進行宣傳,要進一步加大對《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範》、《畜禽養殖業排放標準》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尤其是畜禽養殖者的環保意識,增強養殖者對實施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3、建立聯合機制,加大監管力度。環保、畜牧等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大力度、通力協作,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嚴把新建養殖場防疫條件的准入關,建設一個,達標一個。嚴格執行畜禽場建設的環保審批制度、排污申報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等相關制度,對不遵守法規制度的,對不符合要求的,該整改的整改、該搬遷的搬遷、該關閉的關閉。

(三)技術層面

1、推廣環保養殖。一是規範用藥管理。減少使用抗生素類添加劑,選擇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綠色獸藥;制定合理的免疫計劃,不濫用疫苗。二是加快新技術推廣。加快乾濕分離、沼氣化處理、有機無機複合肥加工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用技術推廣採用幹清糞生產工藝,實現畜禽糞便幹清堆積發酵後就地消納。三是推行生態養殖模式。積極推廣“豬(牛、雞)—沼—果(菜、樹、魚)”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從而實現畜牧業內部的良性循環,提高畜牧業的整體科技水平、環保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2、綜合治理養殖污染。一是糞便達標排放。畜禽糞污經厭氧發酵處理和沉澱後,在經過曝氧、生化或過濾淨化等好氧處理,使處理後的污水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向外排放。二是無害化處理。養殖場病死畜禽的屍體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其他生活垃圾應遵照國家有關規定集中處理、綜合利用,不得自行隨處掩埋或焚燒。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3

根據市城管執法局黨總支統一部署,就“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我市環境衞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近年來,我市環境衞生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有了長足發展,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從建市之初的110萬m2增加到現在的324.6餘萬m2,垃圾清運量由120噸/日增加到現在的300餘噸/日,環衞專用車輛由30輛增加到現在的43輛,垃圾中轉站點由18處增加到78處,為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環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着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加以解決,制約了環境衞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環衞事業科學發展,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環衞“以錢養事”機制,解決困擾環境衞生髮展的老大難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衞生管理水平,為廣大羣眾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一、環衞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隨州市環衞處現有幹部職工805人,其中:正式職工503人(含退休182人),臨時工302人,日清掃保潔面積324.6萬m2,日清運垃圾300餘噸,垃圾清運率達100%,年清掏糞便0.7萬噸,年灑水壓塵3.7萬噸,管理水衝式公廁28座、垃圾中轉站點78處、環衞專用車輛43台、垃圾處理場1座。

(二)管理運作模式。在內部管理上,自20xx年起,建立了“三級負責制”和路段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即:環衞處將用工權、工資發放權、工作管理權下放到所(隊),使所(隊)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非法人實體,所(隊)再根據清掃保潔面積、清運單位及費源徵收區域劃成若干個段(捆),將這些段(捆)在內部職工中通過公開競標,拍賣給路段長,由路段長負責所管轄範圍內的清掃、清運、收費工作,這樣就形成了路段長向所(隊)長負責、所(隊)長向處負責的三級管理負責制,改變了“大鍋飯大家吃,集體活大家幹”的消極、惰性思想,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競爭激勵機制。

但是,環衞處實行的這種運作模式只是介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一種管理形式,僅僅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大限度地進行了改革,遠遠沒有達到市場化要求。因為按市場化運作,必須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運行管理機制,而我處下屬各部門均為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單位,難以獨立承擔相應的責、權、利,本質上仍是政企不分、管幹不分的“大鍋飯”體制,從而限制了環衞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不可能達到市場化要求。

(三)人員與編制情況。1989年,原隨州市編委給市環衞處定編212人,至隨州市升級的20xx年時間裏,城區建設面積在擴大、道路在延升、垃圾量在增加、管理在加強,但環衞人員編制始終沒有增加。20xx年地級隨州市成立以後,環衞定編170人,編制不但未能增加,反而減少了42人,出現了作業區域擴大、作業人員編制減少的狀況。

按照建設部《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衞生統一勞動定額》標準與環衞實際工作量進行測算,目前主城區應配備道路清掃、垃圾收集運輸、糞便收集運輸、垃圾轉運、垃圾糞便處理、公廁管理保潔等各類生產人員1291人。但市環衞處現僅有生產、管理人員623人(不含退休人員),按現有作業區域、工作量測算,缺崗668人,由於人員編制嚴重緊缺,環衞職工長期以來一直超負荷勞動(無星期天、節假日、一人幹二人的事),極大地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和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經費收支情況。多年來,環衞經費一直嚴重不足,職工待遇極低,其原因在於:環衞處雖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財政部門一直實行的是按170人編制經費包乾,由於人員多、編制少,造成經費缺口大。如:20xx年,財政撥款309萬元(含油料補貼等專項費用),預算外收入589萬元,合計898萬元;但環衞處20xx年支出需經費1717.9萬元,其中:在崗正式人員工資768.5萬元、社會保障費301萬元、臨時工工資261萬元、退休人員工資159.4萬元、生產費用150萬元、設施維修費用30萬元、預算外調控基金48萬元。缺口經費819.9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環衞工作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約了環境衞生水平的提高。

1.體制不順,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市城區環境衞生管理體制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管幹一家,在管理中存在着責、權、利不清的問題,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限制了環衞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機制不活,環衞生產水平不高。由於環衞人員編制少,而財政部門是按編制撥款,每年財政列預算時,都因環衞編制人員少而無法增加預算內資金。有限的財政撥款不僅使環衞管理部門出現“以錢養人養不活、幹活無錢無人幹”的局面,而且由於現有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一線生產人員“疲勞幹事幹不好、請人幹事到處找”,使環衞部門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養人”上,更難達到“以錢養事”的目的。由於環衞部門總是為資金所制約,不能全力以赴抓管理,難以保證環衞生產質量,因而影響城區整體衞生質量。

3.退休職工多,單位不堪重負。環衞處現有退休職工182人,並且還將逐步增多。我處雖然為職工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因參保時是按1997年職工工資發放基數繳納(足額交納需200萬元/年,實際交納82萬元/年),社保部門只發放退休職工部分退休費,與人事部門核定的退休費之差,則由環衞處自籌資金補發,環衞處每年補發退休費就需70餘萬元。而老職工退休之後,生產崗位要新增臨時工上崗,財政部門又沒有增加經費,“僧多粥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單位包袱也越來越重。

4.勞動強度大,職工待遇低。儘管我市環衞工人工作量大,常年超負荷勞動,保證了環衞生產水平,但是環衞職工的勞動作出與享受待遇卻成反比。在全省來看,隨州環衞呈現出“兩高兩低”的狀況:一是業務水平高。對隨州目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來講,我們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生產、服務水平已高於同等條件下其它城市水平;二是預算外收入高。隨州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率為37%,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三是政治待遇低。所有的地級市環衞部門最低都為副處級單位,而我市環衞處僅為正科級單位;四是工資待遇低。20xx年12月1日起,市環衞處調整清掃作業時間和方式,從早5:00—22:30全天候作業,清掃工每天工作達9.5小時。調整時間之初,聘請的臨時工走掉一半,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大,待遇太低。為保證清掃改革順利進行,市環衞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將清掃崗位臨時工工資多次上調至500~600元/月,既便這樣也不易聘請,並且聘請的都是年齡結構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不僅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也給正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關於我市環衞工作的建議與思路

為促進環衞事業良性發展,提高環境衞生管理水平,創造潔淨、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環衞工作“以錢養事”機制,才能使環衞各項經費得到保障,解決生產和管理單位收費養人的弊端,促進環衞事業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管幹分離。環衞事業要發展,市場化運作是必經之路,為了從體制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必須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現狀,成立環衞局(副處級),下設三處一隊(科級):清掃管理處、清運管理處、收費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由各處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公司,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則運作,實行責、權、利共享。

(二)走市場化道路,建立環衞作業“以錢養事”機制。主要是按照環衞工作目前作業量核定生產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具體如下:

1.實行“以錢養事”的崗位及方法

⑴道路清掃保潔。根據道路清掃保潔面積核算清掃保潔生產經費,按照2.6元/ m2的標準(借鑑兄弟縣市最低標準),目前城區324.6萬m2清掃保潔面積年需生產經費844萬元,此項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為了便於操作,公開拍賣時,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人員經費均包含在道路公開拍賣經費裏,由中標公司具體操作,但臨時工工資應隨着國家政策及時調整。

⑵道路灑水壓塵。3台灑水車年需經費18.4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⑶垃圾清運

機械清運。根據垃圾噸位核算機械清運費用,按照16.26元/噸•月的標準,城區每天按300噸垃圾計算,年需經費178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人力清運。根據人力清運噸位核算清運費用,標準為8.12元/噸,按城區日人力清運垃圾201.8噸,需經費59.8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⑷垃圾站點管理。城區現有垃圾中轉站點78處,按照每1.5處站點設置一人計算,應配備站點管理員52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47.1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⑸垃圾處理場運行。垃圾處理場日常排污消毒、設施養護、車輛維修、油耗等運行費用為42.7萬元/年,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⑹公廁管理。城區現有公廁28處,全部實行免費入廁,按照每2處公廁配備一名管理人員計算,應配備公廁管理員14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12.7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⑺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徵收生活垃圾處理費全額上繳市財政。根據費用徵收額度核算收費人員工資,其中大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7.74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281萬元計算,需經費21.75萬元/年;小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17.83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86.8萬元計算,需經費15.5萬元/年,合計需經費37.25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2.實行經費包乾的人員及方法

⑴環衞監察執法管理。綜合執法大隊擔負監察管理職責,人員工資及車輛油耗等需費用32.4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⑵機關人員按定編人數核算檔案工資,需經費29.4萬元/年,納入財政年度預算。

3.實行財政核算的人員及方法

⑴以上道路清掃、灑水壓塵、垃圾清運、站點管理、垃圾處理場管理、公廁管理,這6個崗位的費用核算人員工資均按臨時工755元/月進行測算,對於以上6個崗位現有260名正式職工,為了化解矛盾,採取工資補差的辦法,即:正式職工仍按檔案工資(平均1290元/人•月)兑現,根據正式工上崗人數,按535元/人•月(1290-755)的標準由財政另外支付,年需經費166.9萬元。

⑶將環衞職工保險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養老、醫療等保險費用由財政部門承擔,因此,應將環衞正式職工社會保險費用215萬元/年納入財政全額預算;同時,每退休一名正式職工,由財政承擔相應費用,並不核減環衞正常經費。

上述崗位、人員按以錢養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年需經費1910.6萬元,其中不包括一線管理人員工資。

(三)建立環衞作業移交制度。隨着城市的快速發展,道路面積和垃圾產生量必將不斷增加,因此,在增加環衞作業量或配套設施交付使用時,應按工作量核定經費之後,實行政府出資、作業部門投標競爭,財政、建委加強監管,以確保新建道路及時接管,保持城區良好環境衞生面貌。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4

最近幾年,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土地的有償使用,房地產業的發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產業的興起以及大量外資的引進,使得舊城改造獲得新的改造動力和契機,從而推進了舊城改造的發展。這對於舊城區的原生居民來説,無論是保留、改建還是新建住宅,其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異於一場新的變革和衝擊,對其身心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舊城改造的主導者通常是當地政府。實施舊城改造,根本目的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是利國利民的實事好事。但舊城改造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個別地方出現偏差,就會影響這項工作的聲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我市舊城改造中對居住環境產生的影響,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舊城改造與居住環境的基本概念

比較完整的舊城改造概念,當屬1958年8月在荷蘭海牙召開的第一屆關於舊城改造問題的國際研討會對舊城改造做的概括:舊城改造是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區實施的有計劃的城市改造建設,包括再開發、修復、保護三個方面的內容。

居住環境是指包括自然條件、設施條件和社會條件而形成的生活領域與生活環境,主要由周圍條件、用地條件、公共設施條件和自然條件四個基本要素所構成。而生活環境是指以居住生活為中心的生活中有形或無形的外部條件,一般涉及氣候、聲光、空氣和水等自然條件和各種人為條件兩方面內容,後者除了包括道路、公園、交通、商店、醫院等公共設施條件之外,還包括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如人際關係、土地情況)。本文結合城市實際,着重調研分析舊城改造對居住環境的自然條件和設施條件方面的影響。

二、舊城改造對居住環境產生的主要影響及原因分析

(一)自然條件方面

居住環境的自然條件一般包括氣候、聲光、空氣和水等因素。在一個城市中,舊城改造往往對居住區的通風、日照、空氣環境及聲環境產生影響,有時也通過改良居住區周邊地形、地貌、綠化、河流等對改變其原生環境質量。在我市舊城改造中對居住環境自然條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通風的影響

居住區內建築的密度、長度、排列方式等因素直接影響到小區內部的通風狀況。舊城改造中大多數用地中建築密度或高度都有所提高,因地塊形狀所限,在多出面積的原因促使下,許多新建建築長度也很大。如果許多小區中建築密度較高、夏季主導風向上的建築較長,則非常不利於通風。我市許多小區若干建築長度在8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0米,且正處在其他住宅的夏季上風向。高層住宅小區建築的排列中還容易出現有害的強風和旋渦,我們城市中高層建築逐漸增多,也要對此加以關注。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近居住建築外圍的.城市公共建築,如多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若處在城市主導風向軸線上,也會對小區內部通風產生影響。如金鼎世龍城項目中的公建佈局方式,正處在住宅的上風向。作為北方城市,小區北部住宅相對長且緊湊,有利於擋住冬天的寒風,而夏季温度較高時,通風則變得重要。通風這一環境指標常常容易被忽視,但它對於居住小氣候的改變卻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2、對日照的影響

我們通常在各種糾紛中接觸到的多是日照方面的問題。舊城改造中有的是原來住宅日照不達標,通過改造符合了國家規範要求,但多數是降低了原有的日照標準才會引發糾紛。在多箇舊城改造項目的公示中,居民前來查詢的多是對日照的影響情況。即使日照標準符合國家規範要求,也會因標準比規劃前降低而導致糾紛。

又如商場路與柳泉路夾角處某地塊,在招商引資中土地局將一沿路的“銀邊”拍賣,開發商將其改造成高層商住,但卻大大降低了北側原有住宅的日照標準,比如由原來的最底層大寒日滿窗日照6小時降為2小時,引起居民不斷上訪。該地塊原有建築層數較低,空間開敞,改造後建築密度很大,樓也高了,空間壓抑了不少,居民當然不滿意。

其實居民尚不清楚的是,該地塊的改造如不結合內部統一規劃實施,則舊住宅這塊骨頭將很難再有改造機會。類似這種地塊,日照不如以前的標準只是一個簡單的表象,土地部門拍賣土地時應當肥瘦搭配,才能使舊城改造有序進行,規劃部門則應在規劃方案階段充分考慮被動影響居民的切身利益,促進建設和諧發展。

3、聲環境的影響

許多改造前的住宅區面積較大,分佈均勻,只有少數與道路相鄰,而在還遷時開發公司往往將還房安排在最不利地段,往往是臨街樓座或底下幾層混合設置公建,居民所受到的道路交通聲音污染較前增加,因公建設置造成的潛在污染也較為嚴重,如音響店、賣場等的設立與聲音廣告的影響。因為這些樓座往往是最不好賣的,所以就用來還遷,好賣的有利地段的樓座則作為商品房銷售。比如第一宿舍改造中開發公司計劃將還房主要安排在最北側兩個臨街樓座,或東側臨街並帶公建的樓座。而內部較為安靜,綠化環境也不錯的樓房,則作為商品房銷售。不過該項目由於諸多原因,至今尚未實施。在許多小區中均存在類似情況,但居民選擇往往較為被動,無法保證其應有的利益。

4、對空間的影響

舊城改造在我市主要體現在對舊的樓房改造,平房和棚户區很少。舊的樓區往往層數、密度較低,空間環境寬鬆,但由於將改造嫁於開發公司,他們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則力爭改造的容積率和建築密度最大化,使規劃後的居住空間較前緊張和壓抑。如第一宿舍改造前後的圖紙對比,空間格局變化很大;還有原大化纖生活區,在所有可以插建的停車場、活動場、綠地、樓頭等地塊上插建了多個樓座和單元,雖在第一次公示時引起軒然大波,上訪頻繁,在第二次公示中卻不知因何故通過。明知其不合理、不合法而為之,這是規劃部門迫於上級壓力的一種無奈之舉,但對小區內原有居民的影響卻是幾十年也難以消除的。

(二)設施條件方面

1、對中國小、幼兒園等教育設施的影響。

在舊城改造中,許多零星改建用地往往因為其規模不足以配建一處中國小或幼兒園,則就近使用現存教育設施,但其總量較大,給許多學校加大了壓力。城區中許多規劃配套的學校遲遲不建,如科技苑居住區裏的中國小。有的甚至還被調整為其他用地,如北苑居住區裏的規劃中、國小依次被調整為住宅用地。有的規劃配套學校規劃服務範圍較大,但卻被包給民辦經營,影響到周邊配套不良,如世紀花園的國小,雖是公共資源,但僅有幾個班是公辦收費方式,絕大多數還是高收費的民辦教育,不利於周邊居民平等享用教育資源,也不利於學校劃片。據説中潤華僑城裏配套的國小也要建成私立的,但在規劃中它是作為配套的義務制國小。世紀花園的規劃至今未批,因為其內部許多建築退讓用地距離不足,但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其應配套的中學用地最終被佔用了。近幾年職業學院等學校合併遷址而產生的閒置教育用地,應當首先用於彌補教育設施的不足,但事與願違,由於種種原因,百姓的切身利益並未得到重視。基於以上原因,許多家庭面臨孩子入學困難,家長們被政府各個部門推來推去,久久得不到滿意的答覆,使得適齡中小學生入學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幼兒園由於多是市場化管理,其招生班額大大超出國家規範要求,對幼兒的成長非常不利。幼兒園服務半徑較小,所以其班數設計僅限於服務範圍內人口指標,但由於許多零星改建用地規模不足以配建一處幼兒園而借用相鄰的幼兒園,給其造成壓力。為了在有限的資源基礎上擴招,則將活動室改成普通教室,降低了幼教的環境水平。有的舊城改造項目為了滿足住宅的用地需求,將規劃幼兒園“擠”到位置和朝向均不利的位置。如城市風景小區中的幼兒園,被“擠”到小區西邊東西向放置,其朝向符合國家規範要求的建築面積根本達不到標準。

2、對交通、綠化設施的影響。

在舊城區改造規劃中,常常因城市經營的利益所驅,不僅無法實現老城區居住環境提升,還會對交通、綠化等公共設施造成很大影響。張店城區中原總規中規劃的社會停車場用地逐漸被佔用為其他用地,如美食街兩端的社會停車場用地、金帝廣場北側的社會停車場用地均被調整用地性質。許多招商引資項目存在規劃停車場地不足等問題仍被批覆,如榮寶齋。有的項目直接吞吃了城市道路,如中潤華僑城吞併了三條城市道路;__某工廠改造為住宅項目吞掉了一條城市支路。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些行為使得城市路網結構合理性大大降低,且留下了交通隱患,為將來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設置了人為的羈絆。

綠化方面的影響也令人擔憂,城市建設量大增,但公共綠地面積增長緩慢。如張店老城區的綠地,多年來只有三處公園、兩個廣場,兩條沿路綠帶,其中東部只有一處公園和一條較窄且短的沿路綠帶。近幾年老城區內改造項目很多,住宅建築、商業建築面積增加速度較快,但公共綠地面積並未增加,配套設施也沒有明顯改善。同時,許多規劃的居住區級公共綠地卻被調成住宅用地,如凱瑞居住區、蓮池居住區、華瑞園居住區等控規中均規劃了與居住區相應等級的公共綠地,但在隨後的修規審批中卻逐漸調整位置、減少面積,有的甚至就不見了。

3、對其他設施的影響。

在舊城改造中商業、醫療、娛樂等設施方面尚未引發較多矛盾,但問題方面也不容樂觀。如張店老城區沒有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娛樂中心,文化娛樂設施匱乏。僅有的幾處設施規模偏小,設施簡陋,檔次低,無法滿足日常活動和市民健身需求。圖書館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建設至今未再改建,規模小,設施落後,已幾乎停止使用,僅有的一處體育場也因經營不善而幾近停業。目前來看,高檔次的居住區層出不窮,單在引導居民健康消費、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面還有欠缺,居民還有待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項目和設施,以科學的消耗他們的時間和金錢,比如提供更多開放性強的圖書館、便民體育設施等。

三、建議和對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在舊城改造中起着主導作用,許多問題的引發也是政府決策不當引起的,因此解決舊城改造中的諸多問題,應當主要依靠政府部門的力量。同時居民作為城市的主人,應當積極參與城市建設,監督規劃執行,提出合理化建議,保護自己生存的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綜上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1、對於政府而言,應在舊城改造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避免成為強勢羣體的代言人。

因為政府往往想通過舊城改造謀取部分差價或是儘量減少投入,將成本轉嫁到開發商頭上,其實最後還是轉嫁到被改造的市民身上。還有“經營城市”、“招商引資”的藉口也時常成為偏袒強勢一方的客觀依據。

基於舊城改造中涉及到不同人羣的利益,其合法利益都應受到保護,就資格和能力而言,首先,政府應當扮演人民利益保護者的角色,尤其對於一些社會中的弱勢羣體,其自身力量難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迫需政府提供大量保護。其次,針對舊城改造中公私利益間的衝突,政府應當扮演協調者的角色,較好的進行溝通,慎用手中的強制權力,儘可能的彌補利益損失,做到公私兼顧。第三,政府應當做好舊城改造規劃的指導者角色,預先編制系統的規劃,批覆後用於指導建設,並嚴格執行,避免規劃任意調整行為。最後,政府還應做好舊城改造的監督者角色,加大公眾參與力度,對舊城改造中行為的合法性加以嚴格監督。

2、對於居民而言,循序漸進、多層次的參與規劃制定、執行與監督是十分重要的。

這不僅是捍衞城市利益的需要,更是保護和優化自身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需要。但由於我國長期的中央集權思想根深蒂固,且公眾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因而城市規劃公眾參與的範圍和深度需逐步擴大和增加。

在目前公眾參與的初期階段,重點應放在規劃知識的普及和傳播上,讓公眾、開發商和政府官員真正瞭解規劃的實質。公眾參與的主體應以專業人士為主,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相關專業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他們作為學者,能用比較理性的眼光分析規劃的利弊。同時注重調動媒體輿論的力量,這往往能使決策者或開發商的個人利益讓位。

當公眾對規劃有一定認識時,可以嘗試擴大公眾參與的範圍,由公眾選出社區代表,參與規劃的編制和決策。規劃師組織各種座談會、展覽會,編制各種手冊、目錄等方便公眾參與。

當公眾參與達到成熟階段時,可將公眾參與規劃進行立法,要求規劃的審批應有規劃對公眾意見的處理目錄。公眾參與方式多種多樣,有討論會議、圖形模擬展覽會等,參與的深度也從規劃的編制階段過渡到規劃決策和實施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公眾參與的組織也多種多樣起來,可以是社區特別小組、居民顧問委員會等等。

四、結語

社會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呼喚高質量的城市環境,優美的物質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美好的社會環境和宜人的生態環境,是每個文明城市的追求和嚮往,也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理想。

舊城改造是為人服務,而其機理則是通過市場行為實現的,在任何時候只有堅持人和市場兩個主題,才可能有成功的舊城改造,並且可能為長時期的可持續繁榮和發展打下基礎。在“效率”與“公平” 的關係處理上,首先必需明確政府是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政府的收益最終是讓市民受益,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在經營城市過程中,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市民生活質量的改變,應當是政府追求的最終目標。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5

我們正在打一場反對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反對人類自身錯誤行為及觀念的戰爭。保護環境需要政府的決策,更需要全民的參與。公民是社會的細胞,每個人如果都能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從選擇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起,我們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長流,青山綠野常在。 但是當你踏出家門:門前的河成了臭水溝,樓下公交車來往那煩人的報站聲,小區內那一堆堆裝修後的垃圾,還有那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熱天氣。哎,就在方圓幾平方米,噪聲污染 .水源污染 .大氣污染 .固體垃圾污染真是一應俱全,無所不有啊!

路過的人們看到,聞到,是什麼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是他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自己應該去怎麼做?

眼下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無時無刻都在被提起,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活動也時刻提醒着人們該怎麼做。但是現在始終是宣傳歸宣傳,教育歸教育,行動歸行動。一切活動的教育宣傳在一部分的老百姓心目中都成了在給人民給輿論做“秀”,走形式,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現在老百姓中間,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人是增加了,但是還是很少一部分。人們不能主動的保護環境,當發現有組織和個人破壞環境時,更不知道通過何種渠道去解決。

對於自身更是一種寬恕。認為自己小小的舉動能對全球環境造成影響嗎?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事,又關我們老百姓什麼事?

今日國家環保總局決定共同開展營建綠色家庭系列活動。在此發出倡議:積極行動起來,以崇尚簡約為榮,節能節水,保護資源;使用綠色產品,認識並防範各種化學污染;樹立綠色消費觀念,減少一次性產品選購和消費,抵制白色污染;養成良好衞生習慣,清潔生產,關愛健康,珍惜生命;注重對子女的環境教育,增強其環境意識,使他們從小養成文明健康、珍惜環境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環境道德,遵守公民道德行為規範,為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破壞和污染環境,禍及千古;保護環境,功蓋千秋。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環境是每個家庭應盡的責任。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參加營建綠色家庭活動,用良知和熱情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用智慧和勇氣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讓綠色觀念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讓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每個家庭的'自覺選擇。

中宣部、全國婦聯、團中央、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廣電總局六部委去年聯合發出通知:在3~18歲青少年中實施“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將公民20字基本道德規範具體化為“五小”行動,即做父母的小幫手、做文明禮貌的小標兵、做小朋友和同學的小夥伴、做保護環境的小衞士,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倡導家庭、學校、社會鼓勵兒童自主策劃,自覺行動,從點滴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主動參與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支持兒童積極建立“助人小組”、“環保小隊”等各種自己的道德實踐組織,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樹立環境意識,培養科學精神,瞭解全面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前景,爭做小康社會合格的小公民。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更為了我們熱愛的家園,在假期間我進行了一次關於環境保護的調查。為人們能走出誤區,增強人們的環抱意識,讓更多的人奉獻出他們對於環境的熱愛,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獻上我的一分微薄之力。

環境保護調查報告表

姓名(可不填) 日期:20xx年 月 日

(1)你認為現在寧波的環境如何:

A.很好 B.一般 C.有待改善 D.不滿意

(2)你認為哪個時間段的環境最好:

A.30年前 B.15年前 C.5年前 D.現 在

(3)認為下列哪種環境破壞對你的生活和工作影響最大: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 C.大氣污染 D.固體垃圾污染

(4)在你的周圍有哪些環境污染:(多選)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 C.大氣污染 D.固體垃圾污染

(5)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A.工業三廢B.農業生產 C.自然災害 D.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影響

(6)你認為環境問題現在是必須解決的嗎?A.迫在眉睫 B.無所謂 C.到時候再説 D.不需解決

(7)在你的周圍有沒有關於保護環境的宣傳或是活動:

A.經常有 B.偶爾有 C.聽説過但沒有見過 D.從來沒有

(8)這些活動是有哪些部門組織的:

A.政府部門 B.民間機構C.學生假期實踐 D.不清楚

(9)你認為這些活動對於你和你周圍的人有用嗎?A.效果很好 B.比沒有好C.形式而已 D.浪費時間

(10)那麼你參與過這類公益宣傳和講解活動呢?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6

近年來,xx市畜牧水產養殖方式從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的逐步轉變,規模養殖場建設發展較快,不同規模的畜禽養殖場(户)不斷湧現,促進了我市畜牧業的發展。但是,隨着規模養殖的發展,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以及飼料獸藥殘留物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控制規模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刻不容緩。

一、xx市畜禽養殖現狀

截止20xx年底,全市畜禽牛存欄達1.94萬頭、羊存欄2.57萬隻、豬8.32萬頭、禽類年末存欄15.84萬隻;全年牛出欄0.45萬頭、羊出欄3.61萬隻、生豬出欄9.11萬頭、禽類出籠41.01萬羽。我市共有各類養殖大户400餘户,其中規模養殖場達到144個,年出欄100頭以上規模養牛場1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規模養羊場11個、出年欄生豬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97個、年存欄1萬羽規模蛋禽場1個。這些養殖場大多數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據調查,絕大部分畜禽養殖場基本都建於對居民會產生環境影響的區域內,一些鄉鎮的畜禽養殖場甚至就建在居民區內,距離周邊居民或水源地都比較近,由於大多數畜禽養殖場沒有配套污染處理設施,畜禽糞便尤其是散養的畜禽糞便直接排向魚塘、溝渠、農田,再加上養殖場選址不當,不僅對周邊地區環境構成威脅,而且在部分鄉鎮已經造成了畜禽養殖場與周邊居民的環境污染糾紛。

二、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規模化養殖佈局不合理。我市畜牧業逐步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發展。但我市規模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着畜禽養殖場分佈不合理的現象,個別鄉鎮只有幾家養殖場,而有的鄉鎮卻存在十幾家,其中有的村都存在好幾家,並且緊緊相連。畜禽所產生的排泄物較為集中,加之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導致囤積,對人和畜禽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二)獸藥、飼料等投入品使用不當。養殖者濫用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品,其產生的後果就是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及污染。

(三)畜禽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養殖業逐漸向城鎮、郊區轉移,農業和畜牧業的脱節,導致了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分離,養殖者不種地,畜禽糞便及廢棄物不能及時還田消納。我市乃至全州較為缺乏有機肥料生產企業,而同時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化肥的產量大,價格低,從而導致大量畜禽糞便、廢棄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四)養殖場建設的監管力度不夠。我市養殖場大多數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在養殖場新建過程中環保部門僅對部分大型養殖場進行環境測評,而且抓的不嚴,以致相關法規得不到有效執行。

(五)規劃建設不合理,缺乏前瞻性。早期建造的養殖場,未經科學規劃,選址、欄舍建設都缺乏前瞻性,佈局建造隨意,不少養殖場建在城鎮近郊、村莊旁、河流溪溝畔。欄舍建設缺乏規劃,多數是邊發展邊建設,佈局凌亂,建造簡陋、設施陳舊落後,易對周邊人居環境造成影響。

三、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缺乏指導性政策及措施。州、市還未出台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養殖三區劃分方案及相應的激勵措施。同時現有畜禽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不夠完善。再加上認識不足、資金缺乏、技術匱乏等方面的原因,有些規定難以有效落實,現有的政策、法規大多數只是原則上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我市大部分養殖場管理粗放、薄弱,絕大多數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建設之初,沒有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缺乏配套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措施。大部分養殖企業重飼養輕治理,不願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技術或購買環保設備。

(二)部門職責不清,沒有形成聯動機制。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分工不明確,導致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加大了畜禽糞便污染治理的難度。如我市養殖污染防治財政項目實施主要由環保局實施,畜牧部門不瞭解。在監督過程中存在踢皮球,不能形成合力的情況。

(三)環境保護意識嚴重缺乏。全市大部分養殖户缺乏環保意識,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可持續發展意識極差。對進行糞污治理改造缺乏主動性,不願花錢建設糞污處理設施,一心想着項目支持。同時部分養殖户忽視欄舍內部環境,對欄舍沖洗用水不注重控制,污水隨意排放,畜禽糞便隨處堆放,不建造堆放設施,嚴重影響了養殖場及其周邊環境。

四、畜禽養殖污染的防治建議

(一)政策法規層面

1. 政府制定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政府要及時編制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由規劃、環保、畜牧、水利等部門聯合制定禁養、限養、適養三區劃分方案。同時積極正確上級激勵項目,制定本地區污染防治激勵措施。

2. 加大資金扶持、治理和發展生態養殖業。政府應建立規模養殖污染治理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糞污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研究環保型飼料和生態畜牧業的研究及推廣。採取以獎代補的方法,鼓勵規模養殖户投資養殖污染治理,對積極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的規模養殖場、户,在養殖用地、信用貸款等方面給予優惠與扶持。各級環保、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各自職能範圍內對治污成效突出、示範作用明顯的畜禽養殖場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積極幫助爭取項目,多渠道引進資金及技術,使治污技術早日服務於養殖業。

(二)綜合管理層面

1. 合理規化畜禽養殖場的建設。一是科學規劃建設。養殖場(小區)的選址、規化與建造新建養殖場在傳統建場選址基礎上,將糞污處理納入規劃之中。二是創新改進措施。選擇安裝先進控温、通風、光照、糞便清理、糞污再利用、消毒、污水處理設備及糞尿加工處理設備等。三是加強綠化。利用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以達到降低温度、減少輻射、減少細菌和除塵除臭的目的。

2. 提高養殖環保意識。環保、畜牧等部門針對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重要性進行宣傳,要進一步加大對《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範》、《畜禽養殖業排放標準》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尤其是畜禽養殖者的環保意識,增強養殖者對實施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3. 建立聯合機制,加大監管力度。環保、畜牧等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大力度、通力協作,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嚴把新建養殖場防疫條件的准入關,建設一個,達標一個。嚴格執行畜禽場建設的環保審批制度、排污申報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等相關制度,對不遵守法規制度的,對不符合要求的,該整改的整改、該搬遷的搬遷、該關閉的關閉。

(三)技術層面

1. 推廣環保養殖。一是規範用藥管理。減少使用抗生素類添加劑,選擇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綠色獸藥;制定合理的免疫計劃,不濫用疫苗。二是加快新技術推廣。加快乾濕分離、沼氣化處理、有機無機複合肥加工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用技術推廣採用幹清糞生產工藝,實現畜禽糞便幹清堆積發酵後就地消納。三是推行生態養殖模式。積極推廣“豬(牛、雞)―沼―果(菜、樹、魚)”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從而實現畜牧業內部的良性循環,提高畜牧業的整體科技水平、環保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2. 綜合治理養殖污染。一是糞便達標排放。畜禽糞污經厭氧發酵處理和沉澱後,在經過曝氧、生化或過濾淨化等好氧處理,使處理後的污水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向外排放。二是無害化處理。養殖場病死畜禽的屍體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其他生活垃圾應遵照國家有關規定集中處理、綜合利用,不得自行隨處掩埋或焚燒。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7

一、非公擔保行業發展基本情況國務院“非公經濟36條”和省政府“非公經濟32條”發佈後,各級政府及部門都相繼出台了許多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意見和政策,同樣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非公擔保行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非公擔保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地位和作用日趨提升。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擔保投資機構50餘家,註冊資本金6.9億元。xx年為全市786家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總額達17.1億元。全市50餘家擔保機構中90%以上為非公擔保機構,市直7家擔保機構除一家為國有外(註冊資本金1000萬元),其餘全是非公擔保機構。可見非公擔保機構在我市擔保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非公擔保行業存在的問題市非公擔保機構始建於xx年,總體看發展較快,運行良好,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起步晚、發展慢、業務規模小、經營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陷。全市50家擔保機構註冊資本金6.9億元,平均每家只有1380萬元,其中市直7家擔保機構,註冊資本金2.7億元,平均每家不到4000萬元。全市註冊資金超5000萬元的擔保機構只有5家,沒有一家超億元擔保機構。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對擔保市場發展的需求。儘管造成上述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調研後發現政策不完善、政策不配套、政策執行不到位是影響擔保行業快速發展和壯大的主要原因之一。1、政策不完善。儘管國務院和省政府都有大政策出台,地方政府也相繼出台了實施意見,但往往是生搬硬套,沒有制訂明確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以致有關政策成為一紙空文。如浙政辦發[]93號《關於加強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市、縣政府應當安排一定的專項扶持資金,通過參股、資助、補貼等方式,支持擔保機構的設立和發展。而我市及縣政府都沒有明確規定措施辦法,故我市沒有一家擔保機構得到政府的資金注入,加之自有的資本金不足,以致造成我市擔保機構普遍規模小、實力弱。又如浙政辦發[]93號文件還要求各地在繼續做好以企業房產、土地等為主的原有擔保物的同時,要努力挖掘各種合法有效的擔保資源。而各市、縣文件都未作明確規定,因此目前我市的實際情況是隻有房產和土地才能作為擔保物。而且擔保行業要求同一抵押物在銀行抵押貸款的基礎上,餘值部分經擔保機構(第二受益人)擔保再貸款時,相關部門應給予辦理二次餘值抵押登記的問題也一直未能得到解決。2、政策不配套,以致造成有政策難落實。究其原因是相關部門政策不一、要求不一、認識不一所致。一是擔保機構與銀行合作的准入門檻較高,合作的前提是要求擔保機構成立並運行3年以上,經評審合格經省行批准授信後才准予介入貨款擔保。而我市非公擔保機構的建立xx年開始起步,因而在xx年以前均不具備合作條件,也就無法與銀行開展貨款擔保業務,相關優惠政策自然也不能惠及;二是,浙政辦發[]93號文件要求: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風險控制能力強、信用好的擔保機構建立風險比例分擔機制,促進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業務健康發展,而銀行出於自身風險和利益考慮,不願意也不支持與擔保機構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因此到目前所有擔保機構只有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三是擔保機構無法享受與銀行同等的.債權待遇。如一旦被擔保的企業發生財產糾紛案件,其依法登記給擔保機構的抵押物將往往視為無效,就有可能喪失優先受償權,而同類案件發生在銀行身上,則將受到較大程度的保護;又如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發生失信行為時,銀行則可在徵信系統中將該企業列入黑名單,從而喪失在任何銀行獲得信貸支持,而擔保機構發生同類事件就無法將該企業列入徵信系統黑名單,對企業失信的震懾作用大大減弱,則擔保企業無法共享銀行的企業徵信諮詢系統。四是部門間的配合度不夠,使政策落實大打折扣。如根據建設部《關於在建設工程項目中進一步推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意見》之精神,擔保行業應該准予進入招投標擔保和工程履約擔保的業務領域,由於建設和國土部門沒有參與有關文件的制定過程而造成認識上的偏差,使得上述業務一直未能開展;又如在省內發達地區,擔保業務已向訴訟財產保全擔保等非融資領域拓展,而我市未得到法院部門的認可而一直無法開展。因此我市擔保行業目前還只限於為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的單一業務,經營業務空間受到極大的制約。3、政策執行不到位,制約擔保行業的發展。擔保行業自產生起就帶有強烈的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政府背景,是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強力推動發展的行業,同時由於擔保行業收入低,風險高,因此為推動擔保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各級政府相繼出台了許多扶持政策,如我市出台的麗政辦發[]47號《關於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意見》,就明確規定了專項扶持資金資助和補貼、風險準備金資助、風險補償及税收優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而實際執行過程中,真正落實到位的卻寥寥無幾。扶持資金資助、補貼政策由於沒制定明確的可操作性辦法,故至今我市擔保行業沒有一家得到過政府的資金注入;而由於政府制訂的標準過高、條件苛刻和擔保機構自身管理存在的不足,使得年終評估考核時符合享受風險補償和税收優惠等政策的擔保機構為數不多,使得上述扶持優惠政策可見不可得。上述問題的存在與我市開展的國務院“非公經濟36條”和省政府“非公經濟32條”貫徹落實情況調查問卷統計結果是一致的,認為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不配套造成障礙的佔52%,要求制訂配套的實施細則的佔70%;與部門或地方有衝突,執行不力的佔56%,要求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的佔64%;認為市場準入條件苛刻、程序煩瑣的佔52%。因此強化政策完善、配套和落實是進一步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的關鍵。

三、優化擔保行業發展環境的幾點建議1、統一認識、政府引導、政策推動。擔保機構利用本身具有的放大與槓桿功能,並以低收入、高風險的代價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盡了努力,同時為擴大就業、培植税源、繁榮經濟和穩定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為政府承擔了服務企業的責任。因此為擔保行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擔保行業的地位與作用,明確職責、協調配合,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扶持優惠政策,並強化服務、落實到位,以引導和推動擔保行業健康快速發展。2、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扶持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一是要注重政策實施的可操作性。通常情況國家和省級出台政策往往講原則、講框框,要使扶持優惠政策具有可操作性、更需要地方各級政府及部門結合本地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明確扶持優惠政策的具體事項、享受對象、享受條件、享受額度和操作辦法。否則就會形成有政策,無法操作的狀況,使政策成為一紙空文。二是要注重政策實施的可行性。制訂享受條件和考核標準時,要符合當地擔保機構規模、實力、自身管理等實際情況,使企業經過努力多數能享受到扶持優惠政策。否則過高的標準,過嚴的考核,只能使扶持優惠政策可見不可得,本市絕大多數企業享受不到扶持優惠政策就屬此類情況。三是要注重政策實施的協調性。一個政策的實施往往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完成,因此在制訂扶持優惠政策時,應有相關部門參與,充分聽取意見,統一認識、協調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出台的政策能夠落到實處。3、業務創新,為擔保機構開闢更加廣闊的業務空間。目前我市擔保機構還侷限於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單一業務,業務空間十分狹小,而事實上進一步拓寬擔保機構的業務範圍還大有空間,而且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如根據建設部《關於在建設工程項目中進一步推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意見》精神,全面推行工程招投標擔保和工程履約擔保制度,既能擴大擔保機構的業務空間,又可有效解決工資和工程款拖欠及出現爛尾樓問題;又如許多發達地區的擔保機構已介入財產保全擔保業務,這既解決了訴訟企業繳付保證金的問題,也拓寬了擔保機構的業務;銀行金融機構還可積極創新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合作方式,努力拓寬合作領域,推出更多適合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項目等等。擔保機構業務空間的拓寬,必須得由政府牽頭,金融機構、城建、國土、法院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制訂相應的配套政策,為擔保行業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4、強化落實,確保扶持優惠政策執行到位。首先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將扶持優惠政策執行到位,讓擔保機構扶持優惠政策享受到位,杜絕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其次要以向擔保機構傾斜的原則處理享受扶持優惠政策中遇到爭議事項;最後要根據政策執行過程發現的問題,不斷完善政策和操作辦法,以保證政策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8

(1)地理位置:建設項目所處的經度、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説明項目所在地與主要城市、車站、碼頭、港口、機場等的距離和交通條件,並附地理位置圖。

(2)地質環境: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根據現有資料,選擇下述部分或全部內容,概要説明當地的地質狀況,即:當地地層概況,地殼構造的基本形式如巖層、斷層及斷裂等以及與其相應的地貌表現,物理與化學風化情況,當地已探明或已開採的礦產資源情況。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小且與地質條件無關,地質環境現狀可不敍述。

評價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如礦山以及其他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時,對與建設項目有直接關係的地質構造,如斷層、斷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質構造,要進行較為詳細的敍述,一些特別有危害的地質現象,如地震,也須加以説明,必要時應附圖輔助説明,若沒有現成的地質資料,應做一定的現場調查。

(3)地形地貌:一般情況下,只需根據現有資料,簡要説明建設項目所在地區海拔高度,地形特徵、相對高差的起伏狀況,周圍的地貌類型如山地、平原、溝谷、丘陵、海岸等以及巖溶地貌、冰川地貌、風成地貌等情況。崩塌、滑坡、泥石流、凍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現象及分佈情況,若不直接或間接威脅到建設項目時,可概要説明其發展情況。如果可查資料,需做一些簡單的現場調查。 當地形地貌與建設項目密切相關時,除應比較詳細地敍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附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地形圖,特別應詳細説明可能直接對建設項目有危害或將被項目建設誘發的地貌現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必要時還應進行一定的現場調查。

(4)氣候與氣象:一般情況下,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説明大氣環境狀況,如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的主要氣候特徵,年平均風速和主導風向,風玫瑰圖,年平均氣温,極端氣温與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月平均氣温,年平均相對濕度,平均降雨量,降水天數,降水量極值,日照,主要的災害性天氣特徵如梅雨、寒潮、雹和颱風、颶風等。如需進行建設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除應詳細敍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根據評價需要,對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區的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湍流等污染氣象特徵進行調查與必要的實際觀測。

(5)地面水環境: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説明地面水狀況,如水系分佈、水文特徵、極端水情;地面水資源的分佈及利用情況,主要取水口分佈,地面水各部分如河、湖、庫之間及其與河口、海灣、地下水的聯繫,地面水的水文特徵及水質現狀,以及地面水的污染來源等。如果建設項目建在海邊時,應根據現有資料概要説明海灣環境狀況,如海洋資源及利用情況,海灣的地理概況,海灣與當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間的聯繫,海灣的水文特徵及水質現狀,污染來源等。

[如需進行建設項目的地面水或海灣環境影響評價,除應詳細敍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增加水文、水質調查,水文測量及水利用狀況調查等有關內容。地面水和海灣的環境質量,以確定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或海水水質標準限值為基準,採用單因子指數法對]

(6)地下水環境:根據現有資料簡述下列內容:地下水資源的賦存及開採利用情況,地下潛水埋深或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與地面水的聯繫以及地下水水質狀況與污染來源。

[若需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除要比較詳細地敍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對水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污染源情況,水的儲量與運動狀態,水質的演變與趨勢,水文地質方面的蓄水層特性,承壓水狀況,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等做進一步調查,若資料不足時應進行現場監測和採樣分析。地下水環境質量,以確定的地下水質量標準限值為基準,採用單因]

(7)大氣環境:應根據現有資料,簡單説明建設項目周圍地區大氣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污染來源及其污染物質、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等。如需進行建設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應對上述部分或全部內容進行詳細調查。

對於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應收集評價區內及其界外區各例行大氣環境監測點近三年監測資料,統計分析各點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值、超標量、變化趨勢等。同時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大氣環境特徵、大氣功能區類別及評價等級,在評價區內按以功能區為主兼顧勻布性的原則布點,開展現場監測工作。監測應與氣象觀測同步進行,大氣環境質量,以確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限值為基準,採用單因子指數法對選定的評價因子分別進行評價。

(8)土壤與水土流失:根據現有資料簡述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佈,成土母質,土壤層厚度、肥力與使用情況,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及其質量現狀,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水土流失現狀及原因等。當需要進行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時,除應詳細敍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選擇以下內容進一步調查: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土壤成分與結構,顆粒度,土壤容重,含水率與持水能力,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狀況,水土流失的原因、特點、面積、侵蝕模數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時要附土壤和水土流失現狀圖。

(9)生態調查:根據資料簡述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植被情況如類型、主要組成、覆蓋度、生長情況等,有無國家重點保護的或現有的、特有的、受威脅危害的或作為資源的野生動植物,當地的主要生態系統類型等及現狀。[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小,又不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這一部分可不敍述。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大,需要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除詳細敍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選擇以下內容進一步調查: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物質循環狀況、生態系統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以及影響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重要生態環境情況,主要動植物分佈,重要生境、生態功能區及其他生態敏感目標等。]

(10)聲環境:需根據評價級別、敏感目標分佈情況及環境影響預測評價需要等因素,確定聲環境現狀調查的範圍、監測布點與污染源調查工作,如現有噪聲源種類、數量及相應的噪聲級,現有噪聲敏感目標、噪聲功能區劃分情況,各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現狀、超標情況、邊界噪聲超標以及受噪聲影響的人口分佈。環境噪聲現狀調查的

(11)社會經濟:包括人口、工業與能源、農業與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等。主要根據現有資

1簡要敍述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現有廠礦企業的分佈狀況,工業生料,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

2公路、鐵路或水路、航空方面的交通運輸概況,以產總產值及能源的供給與消耗方式等;○

3居民區的分佈情況及分佈特點,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受教育及與建設項目之間的關係;○

4可耕地面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構成及產量,農業總產值以水平、就業及人均收入等;○

及土地利用現狀,基本農田保護區分佈,人均土地資源,農業基礎設施等。若建設項目需進行土壤與生態影響評價,則應附土地利用圖。

(12)人文遺蹟、自然遺蹟與“珍貴”景觀: 人文遺蹟:指遺存在地面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紀念物或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長城、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廟、石刻等。 自然遺蹟:指自然形成的具有地質學、地理學、生態學意義的遺存物,如温泉、洞穴、火山口、貝殼堤、特別地貌等。 珍貴景觀:一般指具有生態學和美學及社會文化珍貴价值、必須保護的特定的地理區域或景觀現象,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遊覽區、療養區、珍貴自然景觀、奇特地貌景觀、温泉以及重要的具有政治文化、紀念意義的建築、設施和遺址等。需根據現有資料説明建設項目周圍有哪些重要遺蹟與“珍貴”景觀;與建設項目的相對位置和距離,其基本情況及國家和當地政府的保護政策和規定等。

如需進行專門的評價,則除應較詳細地敍述上述內容外,還應根據現有資料並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進一步敍述人文遺蹟、自然遺蹟或“珍貴”景觀對人類活動的敏感性。這些內容有:它們易於受哪些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的影響,目前有無已損害的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他影響的來源;景觀外貌特點,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中珍貴的動植物種類,以及人文遺蹟、自然遺蹟或“珍貴”景觀的價值,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美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和科學的價值等;有無保護規劃及保護級別,目前管理水平等。

(13)人羣健康狀況:當建設項目規模較大,且擬排污染物毒性較大時,應進行一定的人羣健康調查。調查時,應根據環境中現有污染物及建設項目將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選定指標。

(14)其他。根據當地環境情況及建設項目特點,決定放射性、光與電磁輻射、振動、地面下沉及其他項目等是否列入調查。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9

調研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調研地點:南陽理工學院。

調研目的:瞭解和認識高校校區規劃設計的佈局方式、功能分區佈局、道路交通組織等手法以及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增加對高校校園規劃建設工作的認識,為接下來好的校園規劃建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項目概況:學院前身是1986年底為適應南陽科技進步和人才戰略需要而創辦的南陽大學。1992年底經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審通過,由國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為南陽理工學院。20__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南陽理工學院升格為本科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擁有工、管、文、理、法、醫、經濟、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一、校園一角。

(一)項目基地區位調研分析:

南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多少個世紀前,她向世界奉獻了張衡、諸葛亮、張仲景、范蠡等歷史文化名人;二十世紀,她以千年積澱的深厚文化,滋養了南陽理工學院這所新興的高校。南陽理工學院坐落於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白河南岸,環境幽雅,花木葱蘢北臨長江路,交通便利,遠離嘈雜的市區,地理位置優越。

(二)項目規劃組織結構調研分析:

運動區域學生生活區緊密連接,方便學生課餘活動鍛鍊;另一方面,運動區域教學區相隔離,保證了合理的動靜分區。

(三)項目道路交通調研分析:

主要道路穿過教學區,道路寬敞、順直,滿足車行與人行要求。學生生活區區內通過曲折執行道路連接,保證學生生活服務,有彰顯校園內部曲徑通幽,增加生活情趣。

(四)項目綠化景觀調研分析:

集中佈置,像幅幅畫卷,東南校區如毓秀園,亭子,植物,荷塘…。完美的融合到一起;齊賢苑主要運用中軸線對稱的手法將廣場迴廊佈置,夢溪湖及假山有將曲徑通幽作了另一番的解釋;藥植園配合廣場,石像和太極形道路相呼應,使景觀的佈置具有了人文氣息;書香園的道路曲折蜿蜒又不失通暢,水美景美,處處都讓人留戀......總之,南陽理工學院不僅給人以精神的薰陶,又給人以視覺的享受。作為南工的一份子,我倍感驕傲。

(五)基地內空間形態調研:

行走在校園中,綠色是主打色,馬路很寬,教學樓很工整的放置在主幹道兩側,視野很開闊。

(六)基地內建築意象、風格調研分析:

南工校園的建築新建的實驗大樓和圖書館在造型色彩及觀感上給人一種與眾不同外,大氣,的享受。但教學區的教學樓在風格上就略顯低調了,太過統一,無法很好的突出各院系的特色特徵。

二、結束語:

通過此次調研,我認識到,做一個校園規劃首先要全面瞭解基地所在位置的區位條件,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特點,利用地勢地貌組織結構佈局。瞭解校園功能,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另外環境是校園功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規劃校園時,要協調建築與人和環境的關係,更有利於創造力的釋放與迸發。更讓我深刻的意識到一個學校給人帶來的印象由它的各個方面影響的,所以想做好這次的農業職業技術學校的規劃,我們必須發現利弊,揚長避短,為創造美好的校園生活而努力!

關於環境的調研報告 篇10

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建設良好就醫環境

為了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按照單位黨支部要求,針對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建設良好就醫環境的問題,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了專題調研工作,現將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採取現場走訪方式,對醫院每層樓進行實地調研,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及時整改。以夯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關鍵,以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超前研判化解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全面摸清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徹底排除安全隱患。全力維護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存在問題

個別科室內存放易燃物品未及時清理;用電線路未進行穿管保護措施,易導致發生混電引起火災;個別工作人員對消防器材的使用不熟練;醫療垃圾未及時清理,存在安全隱患。

三、整改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落實一把手副總則,分管領導親自抓,各科室負責人實時管理等領導機制。

2、強化責任落實,嚴肅追責問責。對自查自改不認真、隱患整治不徹底,責任不落實、組織不得力、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強化檢查,從嚴從重處罰。嚴格工作標準,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嚴格按照“四個一律”和“五個一批”要求從嚴從重懲處。

4、全面管控安全風險。重點是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必須完好,對存在問題須登記建檔、制定和落實管控措施。

5、加強應急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各項應急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加密組織應急演練。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1、嚴格加強組織領導。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大意義,堅決克服麻痺、鬆懈心理和厭戰情緒,堅決防止放鬆標準和搞形式、走過場,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

2、加大安全培訓力度,強化應急演練。加強對全體職工的安全生產培訓,使其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在單位內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

3、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廣泛宣傳和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和常識,營造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切實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gd6w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