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網絡調研報告4篇

網絡調研報告4篇

本文目錄網絡調研報告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建設調研報告中學生網絡使用情況調研報告關於構建寧波市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的調研報告

超4成網民申請過貸款,銀行網絡渠道成為最常使用渠道

網絡調研報告4篇

XX年中國網民申請貸款情況分佈中,有41.0%的網民表示申請過貸款。其中,通過線上渠道申請貸款佔比30.3%,線下渠道申請貸款佔比10.6%。而線上申請貸款渠道中,銀行網絡渠道佔比最大,達到13.2%;其次是電商平台,佔比達8.2%;p2p小額信貸佔比3.1%;金融搜索平台佔比達3.0%;其他金融機構線上申請貸款渠道佔比2.9%。

艾瑞諮詢認為:一方面,銀行作為傳統貸款渠道,貸款風險小,利息較低,具有較完善的徵信系統,加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銀行網絡渠道貸款的效率不斷提高,因此銀行網絡渠道成為網民最常使用的貸款渠道;另一方面,隨着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電商平台、p2p小額信貸平台貸款門檻低,速度快,網民個性化的小額貸款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並逐步成為網民最常使用的網絡貸款渠道。未來,隨着電商平台、p2p小額信貸平台徵信系統的不斷完善,將有利於促進其信貸業務的規範化發展。

貸款申請通過率整體超過7成,線下渠道貸款通過率最高

XX年中國網民申請貸款的通過情況中,申請貸款通過的佔比達到72.3%,未通過貸款申請的佔比為27.7%。網民申請貸款最常用渠道的通過情況中,線下渠道的通過率較高,達到82.4%;在線上渠道中,銀行網絡渠道通過率最高,達到70.8%,其次是p2p小額信貸渠道,通過率達到64.8%;其他金融機構線上渠道排名第三,通過率達到62.4%;電商平台排名第四,通過率達到61.5%。

艾瑞諮詢認為:一方面,網民申請貸款的資質審核嚴格,線下審核程序雖繁瑣,但是通過率較高;另一方面,線上審核程序較簡單,審核效率較高,且網民在銀行網絡渠道、p2p小額信貸渠道等申請的貸款所需材料獲取難度較低,因此通過率較高。隨着p2p理財的火爆增長,平台需要提供更多的項目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因此會在線下挖掘融資需求,並且還會引入其他小貸公司及電商平台已有的融資需求,這些融資需求審核通過率較高。

個人消費貸是最常使用電商平台貸款的網民最主要的用途

XX年中國網民最常使用貸款渠道的最主要用途分佈中,最常使用銀行網絡渠道申請貸款的用户最主要用途是個人房貸,佔比達到28.4%;最常使用p2p小額信貸的用户最主要用途是創業需求,佔比達到18.5%;最常使用電商平台貸款的用户最主要用途是個人消費貸,佔比達到37.6%;最常使用金融搜索平台貸款的用户最主要用途是創業需求,佔比達到17.1%;最常使用其他金融機構線上渠道貸款的用户最主要用途是個人房貸,佔比達到20.8%;最常使用線下渠道貸款的用户最主要用途是個人房貸,佔比達到34.9%。

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建設調研報告網絡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是市委研究黨建工作新任務、順應發展新趨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統攬全市黨建工作的總抓手,是全市各級黨組織必須下大力抓好抓實的一項繁雜艱鉅的系統工程。在推進這項系統工程建設中,個人認為,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是當前最根本、最核心的重要任務。對構建服務體系的組織框架和功能定位,以及創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進行研究,顯得十分重要、迫在眉睫。

為此,我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以《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課題研究》為題進行調研,先後深入11個縣(區、市)召開座談會,並採取解剖麻雀、總結典型的方式,實地走訪15個鄉鎮(街道)以及8個村(社區),發放了XX餘份問卷到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村等各種類型各個層面的基層黨組織中進行了調查。同時,還通過互聯網和全國組織工作內刊了解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通過認真梳理、綜合分析、總結提煉,形成了調查報告。現報告如下:

一、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必要性

(一)有利於順應基層黨建新任務的需要。黨的xx大指出,要“拓寬黨員服務羣眾渠道,構建黨員聯繫和服務羣眾工作體系。”xx屆三中強調要“完善黨領導農村工作體制機制,強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正是基於落實這些要求,總結全市各級黨組織的實踐探索提出來的,順應了新時期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眾工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要求。

(二)有利於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從落實服務型黨組織“五大體系”創建任務的操作實踐來看,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是推進創建工作的操作平台和有力抓手,是構建其他體系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抓好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才能使各項創建工作任務真正落實到操作層面,實現整體推進。

(三)有利於促進科學發展。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以組建四級聯動服務機構為主要任務,必將推動縣(區、市)、鄉鎮(街道)、村(社會)三級服務模式和工作手段的轉變,促進各級各部門相關機制體制“廢、改、立”,加快鄉鎮機構改革進程,提高黨政機關和基層組織工作效能,為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營造良好黨務政務環境。

(四)有利於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着力解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眾、服務發展的平台問題和渠道問題,是落實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精神和實施基層組織先進性建設工程的重要措施,必將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和管理工作水平,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隊伍先進模範作用和幹部隊伍骨幹帶頭作用,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的先進性。

綜上所述,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改革創新的需要,是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羣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作用的必然選擇。

二、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組織框架和功能定位

按照《中共遵義市委關於深入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主要是以縣(區、市)、鄉鎮(街道)、村(社區)、組(小區)四級基層黨組織為依託,以黨員幹部為服務骨幹隊伍,以整合各類服務資源為手段,建立四級聯動的服務機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綠色服務通道,搭建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黨組織服務黨員、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眾、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共同服務科學發展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服務平台。通過認真總結全市各級黨組織實踐經驗,借鑑外地先進成果,我認為,四級服務機構網絡的組織框架和主要功能可作如下考慮:

(一)縣(區、市)組建黨務服務中心。主要是整合黨建工作任務和黨內服務資源,搭建“統一管理、綜合服務”的工作和服務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一是統籌運作全縣的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統一管理各級基層組織服務網絡機構,協調縣級政務中心,為基層黨員幹部羣眾提供一站式的黨務政務服務。二是開展黨員發展、黨務諮詢、黨務公開、黨員教育培訓、黨員申訴受理、黨組織關係接轉、流動黨員管理、遠程教育信息或課件服務和承擔黨代會常任制、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實施“三關工程”、推進城鄉黨建一體化等黨內業務。三是搭建黨員幹部學習、交流、互助的平台,為黨員幹部工作、學習、生活提供必要的條件和良好的環境。

(二)鄉鎮(街道)組建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主要是整合鄉鎮的服務職能和服務資源,搭建集黨務、政務和社會事務為一體綜合性服務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對接縣級黨員服務中心服務職能,整合黨內服務資源,開展黨內業務和服務黨員;二是對接縣級政務服務中心職能,開展全程代理服務工作,並整合鄉鎮站所資源,拓寬服務內容,減化審批程序,規範服務機制,為羣眾提供一站式的行政審批、法律維權、綜治維穩、紛糾調處、遠教服務、信息諮詢、政策答疑、農技推廣、社會保障、文明創建、新農村建設等相關業務辦理和便民服務。三是積極為企業、公益性機構、社會中介組織服務基層、服務羣眾提供便利條件。

(三)村(社區)組建黨員綜合服務站。主要是根據村(社區)“兩委”工作任務和羣眾的生產生活需求,積極整合轄區內的各種服務資源,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將服務資源進行細分,實行項目化的運作和管理,為基層黨組織、社會中介組織、企事業單位和黨員幹部、志願者隊伍、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到黨員綜合服務站工作來提供平台和機制保障,更好滿足轄區羣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對接縣(區、市)黨員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綜合服務中心,一方面搭建開展黨務和服務黨員的平台,另一方面為羣眾提供行政審批和證照辦理等全程代理服務;二是立足村(社區)的職責和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遠程教育、農技推廣、新農村建設、政策諮詢、税費代繳、土地流轉、就業培訓、醫療計生、貧困救助、糾紛調解、“三關”工程、勞務輸出等便民服務。三是依託轄區內服務資源優勢,聯合相關企業、公益機構和社會中介組織或能人,採取無償或低償的方式,開設農資購銷、訂單農業、農技服務、金融保險、居家養老等服務項目,更好滿足轄區羣眾生產(工作)生活的需求,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功能。

(四)村民組(小區)組建便民服務點。主要以組(小區)黨小組、遠教播放點或相關單位為依託,組建便民服務網點,延伸村(社區)組建黨員綜合服務站的服務鏈條。其服務功能根據服務點的人員能力、服務資源情況確定,主要功能包括受理代辦事項、反饋社情民意、宣傳政策法律、接受服務諮詢、調處鄰里糾紛等等,以及開展其他的有償服務項目。

三、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組織框架和功能定位的可行性

經調研認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組織框架和功能定位立足市情實際,富有本地特色,便於實踐操作,現在付諸實施是順勢而為、借力而上,一定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有基礎支撐。近年來,全市各級集中力量解決了基層黨組織辦公陣地、遠程教育等硬件問題,探索建立了村幹部工資和養老保障機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持機制、貧困黨員幫扶基金等保障機制,實行了“公推直選”、“兩推一選”、黨務公開、黨代會常任制等黨內民主機制,各級基層黨組織在聯繫和服務羣眾中探索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為構建服務體系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礎、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從全市實際來講,依託現有的基礎,將基層黨建工作重點轉移到構建服務體系、完善服務功能上來,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組建四級服務機構組織框架和功能無疑是操作性很強的一種模式。

(二)有經驗借鑑。從全市範圍來看,自省委實施基層組織黨的先進性建設工程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在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中積累不少的實踐經驗;從全國範圍來看,上海市、北京市、山東省、安徽省、河北省等省市在構建服務體系中總結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可供我們參考。因此,在組建四級服務機構工作中,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大膽借鑑吸收外地經驗,通過“高位嫁接”實現高起點創建,提升現有實踐水平,創造遵義自身特色。

(三)有政策保障。遵義市委三屆四次全會提出了《關於堅持“三抓”、着力打造“六大環境”、深入推進“一建雙創”的意見》,明確提出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的工作任務。另外,全國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提出要明確鄉鎮“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強化公共服務、着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推進基層民主、促進農村和諧”的職責。這為“四級服務機構”的操作模式提供的政策保障,給基層黨組織結合本地實際、整合服務資源、延伸拓展功能預留了廣闊的政策空間。

(四)有民意支持。調研中,將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組織框架和功能定位的思路徵求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羣眾的意見,有90%以上的人認為這種模式涵蓋黨務、政務和社會社務等工作內容,既有利於加強黨的建設,又有利於推進政府效能建設,還有利維護穩定、推動發展,能夠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95%以上的人認為這是一項“黨政重視、社會關注、羣眾擁護”的實事工程。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少農和副部長侯正茂給予了充分肯定,分別作了重要批示。

四、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構建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在調研過程中,大家認為推進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必須要強化服務理念、更新服務觀念,促進工作模式、服務手段的變革,但也發現許多問題隨着改革的深入和工作的推進,逐漸凸現出來,必須着力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影響創建工作推進的思想認識問題。一些地方和部分黨務工作者對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的內涵認識不深刻、領會不透徹,未能認識到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對推進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部分基層幹部、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未從根本上強化服務理念、轉變服務觀念,缺乏改革創新精神,習慣於傳統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願進行探索和嘗試,從而被動地接受任務,對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功能設置缺乏系統思考、沒有深入研究,認識模糊、思路不清,簡單地理解為“湊合幾個單位集中辦公,統一製作幾塊牌子,能夠幫羣眾辦幾件事”,從而造成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導致走形式應付交差。

(二)影響服務功能提升的機構設置問題。基層黨組織四級服務網絡作為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要達到深化服務功能的要求,必須解決以下問題:一是縣級黨員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綜合服務中心的機構規格、人員編制等問題;二是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工作任務和服務職能整合、服務項目的規範設置、服務方式的改進等問題;三是各級基層黨組織整合服務資源的能力問題、服務隊伍能力素質問題、黨員隊伍參與積極性的問題,等等。

(三)影響服務資源整合的機制體制問題。基層黨組織四級服務網絡機構是一個上下聯動的服務實體,要實現聯動就必須從機制體制解決條塊管理、影響服務資源整合的問題,服務機構和服務項目的管理機制問題,等等。同時,還要避免新舊服務模式轉變過程中新產生管理體制不順、職能重複、資源浪費等問題。

(四)影響創建工作進度的保障機制問題。構建基層黨組織四級服務網絡體系必須硬件先行,但是一些地方辦公陣地陳舊、功能不完善,不能適應創建工作的需要,根據現有條件組建服務機構,存在低水平重複建設的隱患,一些地方硬件建設經費、創建工作經費投入明顯不足,導致推進乏力、進展遲緩,一些建好的服務機構無運轉經費保障,工作開展不正常,服務難持久。

五、解決主要困難和問題的對策

針對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上述困難和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隊伍培訓。按照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的原則,將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務幹部隊伍(創建隊伍)、服務骨幹隊伍作為主要培訓對象,把解讀創建內涵、提高思想認識、更新服務觀念、強化服務理念作為培訓的公共課程,並針對性地設置分類培訓課程,着力提高各級黨組織書記整合服務資源、研究解決創建難題、統籌推進創建工作的領導能力;着力提高黨務幹部隊伍創造性推進創建工作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着力提高服務骨幹隊伍的服務意識、服務素質和服務能力。

(二)強化組織保障。一是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辦公室,抽調精幹力量辦公,負責全市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統籌管理和協調指導;二是將縣(區、市)委組織部組織科、遠教辦的機構、編制及人員整合成黨務服務中心,明確為正科級常設機構,隸屬於縣(區、市)委組織部,下設組織科、遠教辦、常任辦,分別為副科級內設機構,承擔現有相關科室職責和黨員服務中心職責。三是明確鄉鎮(街道)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為正股級常設機構。由黨(工)委副書記掛任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另設三個正股級崗位,分別為常務副主任兼專職組織員(主持日常工作)和紀檢幹事、遠教管理員,承擔現有的黨務工作、精神文明、紀檢工作、遠教工作和綜合服務中心新增黨務工作。四是按照鄉鎮機構改革設置綜合性辦公室的模式或根據職能相近、工作相關的原則,採取“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的辦法,對進駐綜合服務中心鄉鎮站所的服務窗口和服務項目進行整合,確保綜合服務中心服務功能齊全、隊伍精幹、運轉高效。五是明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黨員綜合服務站負責人,配備1至2名代辦員。根據村(社區)幹部的人數,合理設置服務功能模塊,由“兩委”幹部分別牽頭負責各塊工作,採取開展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承諾等活動或組建黨員互助組、自願服務隊伍等形式,廣泛動員有服務能力的黨員、青年自願者和各類人才根據各自的特長愛好參與到綜合服務站工作中來。六是村民組(小區)便民服務點負責人採取組織提名、羣眾推薦的方式推薦產生,儘量物色有號召能力、服務能力、服務意願和服務資源的黨小組長、村民組(小區)組長或能人擔任。

(三)強化經費保障。一是落實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經費。各縣(區、市)、鄉鎮(街道)按照創建方案制定規劃,落實經費預算。同時,積極採取部門幫扶、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社會贊助等多種渠道籌集創建經費。二是落實四級服務機構運轉經費。各縣(區、市)、鄉鎮(街道)兩級要按照將四級服務機構運轉經費(包括基層黨建工作經費、黨員教育管理經費和遠程教育經費)按照本級財政收入比例納入預算,其中:縣(區、市)級黨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村(社區)黨員綜合服務站運轉經費預算分別不得低於每名黨員20元/年、50元/年、100元/年的標準。三是落實村(社區)幹部的待遇經費。完善村(社區)民選幹部待遇最低保障及動態增長機制和養老保障機制,進一步提高村(社區)幹部福利待遇。四是落實服務機構辦公陣地。縣(區、市)級黨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村(社區)黨員綜合服務站儘可能依託現有辦公場所單獨組建,儘可能設立服務大廳、實行集中辦公、便於規範管理。

(四)強化服務功能。一是豐富服務項目,強化服務功能。按照“下放管理權限、減少中間環節、簡化審批程序、限定服務時限”的原則,積極打破條塊管理、服務資源分割的格局,將縣(區、市)、鄉鎮(街道)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與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進行逐一梳理分類,形成“簡易可行、便於管理”的服務項目豐富到縣(區、市)和鄉鎮(街道)兩級服務機構中。同時,各級服務機構要拓寬思路、創新方法,結合實際,對各類社會服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一步豐富服務項目,拓寬服務領域。二是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服務功能。着力理順管理體制,進駐鄉鎮(街道)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的人員實行雙重管理,業務由上級業務部門和本級單位指導,考核管理由鄉鎮(街道)黨(工)委負責。着力完善服務項目管理機制,縣(區、市)黨務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所有服務項目要明確服務範圍、工作流程、服務須知、服務時限等,建立健全一次性告知制、ab崗制、約時服務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服務結果公示制等管理制度,便於服務對象辦事並監督;着力完善服務機構和人員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首問責任制、掛牌上崗制、崗位責任制、服務質量問責制、量化考核激勵等考核管理制度,切實規範服務管理。三是推進標準化建設,完善服務功能。通過總結各地經驗,提出構建四級服務機構網絡的指導性意見,明確硬件建設、基本服務功能設置、機制體制建設等考核驗收標準,推動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四是創新管理手段,強化服務功能。積極適應信息化時代需要,組織開發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的網上辦公平台,實現“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確保四級服務機構高效協調運轉。

(五)強化黨員參與。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網絡體系,特別是黨員綜合服務站、便民服務點的建立,搭建的黨員服務平台要發揮作用,必須從深層次去研究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多形式多渠道加以解決。一是推進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權利。全面推行縣鄉黨代會常任制和黨務公開,保障黨代表和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權、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推行公推直選、公推公選和“兩推一選”等選任辦法,保障黨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進一步暢通黨員的利益表達渠道,保障黨員的申訴權。二是強化黨內服務功能、關心愛護黨員。採取建立黨員關懷基金、建立黨內結對幫扶機制、開展“六訪六問”活動等形式,做好關愛特殊羣體黨員生活;進一步拓展黨內服務功能,從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為黨員營造良好的環境,增強黨員的歸屬感;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推行黨員分類教育管理,促進黨員提升自身素質,培養專長愛好,提升服務能力。三是找準利益結點,提高參與熱情。認真研究黨員參與服務的利益需求,儘可讓黨員在服務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和利益。比如:建立表彰激勵機制,滿足追求政治榮譽或奉獻價值的黨員的需要;對既追求經濟利益,又追求政治榮譽或奉獻價值“雙重利益”的黨員,可採取“支部+協會”、“支部+企業+基地+農户”的方式讓黨員參與到服務工作中來,還可以動員從事經營活動、有服務資源的黨員立足自身優勢開展無償或低償服務,使他們從中介組織、企業和經營活動中實現自身“雙重利益”.要探索建立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保障機制,儘可能為黨員開展服務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四是完善管理機制,強化黨員責任。建立健全黨員服務羣眾的激勵引導機制、考核評議機制,廣泛開展黨員服務承諾制活動,切實改進黨員評議工作,將黨員參與服務的情況作為評議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落實黨員服務羣眾的義務和責任。

(六)強化工作措施。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是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改革創新探索和新實踐,不可避免地遇到改革阻力和工作難題,必須強化工作措施,紮實有序推進。一是強化領導責任,落實工作保障。將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的重要述職內容,強化責任落實與責任追究,切實為創建工作提供人力財力保障。對工作領導不力、重視不夠、推進不好的基層黨組織,對黨組織書記和副書記進行誡勉談話,甚至作出組織調整。二是強化督查調度,確保工作進度。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要堅持定期不定期地對各地創建工作進行督查和指導,及時掌握推進進度。同時,堅持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或研討會,組織各級基層黨組織相互學習借鑑經驗、相互研討困難問題,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三是及時總結經驗,指導面上工作。各級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總結和反饋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的好經驗和做做法。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經常深入基層調研,對各地實踐經驗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進行反覆論證,及時轉化為相關政策、制度或措施,用於指導各地創建工作,切實提高創建工作水平。

中學生網絡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網絡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為了掌握上義中學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情況,我們對上義中學的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網絡的發展大大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仍舊尚存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校園文化還需進一步加強。

網絡使用 問卷調查 結果 存在的問題

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手段和通訊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然而,互聯網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醜惡的中國小生來説,他們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是否同時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網絡建設的確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極大地影響,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我們也不可以盲目樂觀的看待網絡發展對學生的消極影響,在現實中,仍有部分學生還在網絡的認識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關注中國小生使用網絡的情況十分必要。

據我們瞭解,河源市紫金縣上義鎮上一個比較貧困的農村,給孩子買台電腦對許多家庭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而許多中學生只能是通過去網吧上網,可是‘網絡’這個名詞對這些尚處於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學生來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許多學生因為長期沉湎於網絡之中,難以自拔,無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為了掌握上義中學學生網絡使用情況,我們對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分別來自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三個年級,調查問卷設計了20個選擇題,其中3個多選題,17個單選題。60名學生採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本次問卷調查收回60份,有效問卷56份,通過對這56份試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實和詳盡的材料,總體看來,上義中學學生使用情況有利有弊,但是利大於弊,大部分學生能夠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但也存在部分問題,網絡素質有待提高。

一、 網絡認識及上網情況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它的好處也有不好之處,究竟青少年對網絡認識多少,又是如何認識的,他們的上網情況又是如何?這些值得我們去關注。

將近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通過自己接觸來認識網絡的,也有不少同學則是從朋友口中或在書上、雜誌上電視上得知‘網絡’,總體來看基本正常。可是由於當地經濟條件比較落後,學校沒有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網絡’是什麼,又有何作用?由圖1知道,38%的學生經常上網的地方網吧,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數據,據瞭解,有不少學生因為迷戀網絡經常逃課上課,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學校以及家長需要格外關注這部分分學生,引領他們正確使用網絡。

超過一半的學生每週上網次數在1至3次,將近一半的學生的上網次數選擇了一般,這很好,説明了大部分同學對上網都能夠很好的控制住,不讓自己沉迷於網絡。不足的是,當地網絡仍未得到普及,大約1/4的同學沒上過網,這點當地學校和政府需要給予支持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逐步融入到人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獲取信息的功能,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網絡的時間過長,會對網絡產生一定的依賴性,由於網絡的吸引,使他們在不使用的情況下經常覺得無聊,所以會不自主的用網絡來填補思想空虛,許多學生就是因為迷戀網絡無法自拔,最終荒廢了學業。那麼,他們當初為何會使用網絡,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 28%的學生使用網絡是因為獲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識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網絡作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將近四成的學生是因為好奇而接觸網絡,可但我們詢問他們上網主要是做什麼時,許多學生都説是玩遊戲或聊天交友,而查閲學習資料卻只有少部分,這也客觀反映了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學校和父母應該多加指導。

不可否認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獲取信息和進行娛樂、消遣等活動,很大一部分都是藉助網絡手段來進行的,但是網絡本身也有不足之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學生和家長又是如何看待互聯網的?

從以上三個圖中可以得知,大約一半的學生認為上網的確對學習會有影響,但是隻要適當的上網,不但可以減少影響,而且還可以放鬆心情,這也説明了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網絡,使用網絡。圖8反映出了,超過一半的父母不鼓勵孩子上網,他們認為上網會讓孩子沉迷,而將近30%的父母則不過問孩子上網情況,從這幾個數據可以看護,父母對網絡的認識還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認識網絡,指導孩子使用網絡,網絡素質有待提高。

如今是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給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影響。在肯定互聯網積極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它的消極作用,如果對教育不夠,學生容易沉迷網絡之中,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家長的事情,也是學校和社會的事情,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學生上網次數過於頻繁,網絡素質不高,容易沉迷於網絡之中而無法自拔,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對於孩子上網,家長的指導十分重要,可是部分家長自身對網絡的認識不夠,要麼對孩子指導不夠,要麼就不過問,甚至會極力反對孩子上網,這種現象十分不好,對孩子學習生活會有影響。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一天中許多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如果校園文化建設沒能夠加強,對於學生尤其是正處於叛逆期的國中生,滿足不了精神需求,容易受周圍影響而漸漸沉迷於網絡之中,為此,學校加快文化建設,當地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對那些已經沉迷網絡或即將沉迷網絡的學生,迫切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鑑於學校還不能網絡設施供學生使用,開設一些網絡指導課,將網絡知識培訓作為一個經常性工作落實到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告訴他們互聯網這個寶庫可以做什麼

,如何才能充分利好這個寶庫。同時,也要加強網絡使用道德規範,使學生上網時能夠進行比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網絡的整體素質。

相信只要家長以及學校能夠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採取必要的措施,上義中學的學生對網絡的知識和運用會變得更加理性,網絡素質會大大提高。

關於構建寧波市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的調研報告網絡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為加快我市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於“三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六部委《關於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意見》和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的有關通知精神,市交通運輸協會、市交通局綜合運輸處、市公管處組成課題調研組,對如何加快我市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設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

一、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全市農村流通體系建設進程加快,農村物流框架體系初步建立,物流網絡框架格局基本形成,農民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初步解決了農民“買難、賣難”問題。

(一)農村物流網絡建設情況

1、交通運輸、站場設施情況。截至XX年底,我市農村公路里程已達8345公里,佔全市公路總里程的87.2%,農村公路密度為104.41公里/百平方公里,100%的行政村通上路,城鄉一體的交通網絡初具雛形。

目前,全市擁有等級客運站62個,四級以下鄉鎮級客運站33個(其中簡易站18個),港灣式停靠站4389個;隨着“1515”貨運市場三級網絡體系全面建成使用,一個以xx市老三區為中心、各縣(市)、區和中心鎮為節點的便捷快速的立體式貨運站場網絡逐漸成型。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35個建成投入運營的貨運站場,6個在建在用的交通物流基地。

2、客運班車通行情況。XX年全市共有農村客運班線350條, 日均17145班次,農村班車2243輛,客位3.77萬個;除5個海島行政村外,3049個行政村通達了客運班車,通達率為99.54%;全市完成了3 條一級網絡班線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xx區、xx區、xx區完成了二、三級網絡公交一體化改造,除象山正在實施改造外,其餘各縣市完成了二、三級網絡班線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

3、郵政物流網點建設情況。郵政物流主要由速遞物流和普件物流組成,速遞物流主要以ems、報刊為主;普件物流以信件和包裹為主。從各縣市區農村郵政物流網絡體系現狀調查情況來看,物流網絡和樞紐體系較完善,信件投遞網點遍佈全市任何一個居民生活點。據統計,寧波全市共有263 個郵政網點,16條市內郵路,郵路達XX公里,通達全國各地的一、二級郵路23條,郵路達6530公里,1個分撥中心。

4、商貿物流網絡情況。寧波商貿物流網絡主要是由市商貿局和供銷社管理的農村商業網點和農資配送點組成。據xx縣商貿局同志介紹:該縣農村商貿物流基本形成了縣城設商貿配送中心、農資配送中心,18個鄉鎮設連鎖配送點、行政村設連鎖放心店的農村商貿物流三級網絡體系。隨着全市“鄉鎮連鎖超市、村級連鎖便利店”工程建設有力推進,寧波90個鄉鎮全部實現連鎖超市全覆蓋,目前已建立了以商務、供銷為主的“萬村千鄉”工程和農村商貿物流網絡。

(二)農村物流主要運作模式

寧波農村物流配送資源主要集中在市供銷系統內的各商貿企業、經貿系統內的各生產製造企業以及郵政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中,主要運作表現形式為以市場需求為前提,政府引導為方向,企業自主式經營為主體。

1、交通物流運作模式。農村交通物流主要由依託客運站場的客運班線和貨運站場的零擔聯託運組成。

(1)客運班線配送。除鎮海、北侖、鄞州完成客運公交一體化改造外,慈溪、餘姚、象山、奉化、寧海完善了“城區-鄉鎮-村”城鄉客運三級網絡。藉此網絡客運行業開拓了小件物流快運市場,加快推進農村物流發展。如奉化、象山客運班線與郵政合作,用客運班車帶送郵件、報刊等。

(2)貨運專業配送。貨運企業在農村物流體系中承擔第三方承運者角色,為農户、製造業、商貿業提供運輸、配送任務。如金星物流有限公司,在xx區農村綜合物流貨運中心用地60畝,並在鄞州及寧波周邊鄉鎮設有營業網點及農村加盟點38家,為周邊地區的農村物流配套服務。慈溪公鐵聯運有限公司專門成立城鄉物流配送公司,購買20輛廂式貨車,統一樣式、規格、顏色、標識和服務標準,實行專業化、規範化管理。

2、郵政物流運作模式。郵政物流依託郵政自身強大的網絡優勢承接貨物運輸業務,其觸角可以深入到村。郵政物流以信件、報刊雜誌和包裹為主,如鎮海郵政建設了基本完整的速遞物流配送網絡,形成了以長三角內次日遞為服務目標的“捷時報”快速郵運網絡和聯通城鄉的物流專用郵路。

3、商貿物流運作模式。商貿物流運作目前基本是自營配送,主要業務是為系統內供應商服務等。運營方式主要是將商品送到貨物集散中心(縣城配送中心),再配送到各零售網點(鄉鎮配送站或農村放心店)。其中以新江廈、三江、加貝等幾家本地商貿流通企業和國美、蘇寧、聯華等外來大型連鎖企業為典型代表。此外,農資供應和管理由供銷社負責,按照農資專營的要求,建立專業的農資連鎖採購配送中心,制定連鎖加盟的准入標準,並對各連鎖網點實行統一採購配送、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標識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服務規範。

4、小件快遞配送模式。小件運輸企業是指經營快件包裹業務的快遞企業,此類企業網絡體系較完善,網點已經延伸到鎮、村,鎮村網點為附近區域居民提供攬貨和送貨服務,運輸工具多為麪包車、小三輪車、電瓶車等,由於其靈活、便捷、價格便宜和門到門服務等因素在農村被廣泛應用。快遞業務操作簡單,在寧波發展迅速。

綜上所述,我市農村物流的基本特點是:一是以市場運作為嚮導,企業經營為主體,基本可以滿足農村物流需求;二是網絡完善,以村村通和放心店為標誌,基本實現了物暢其流;三是站點星布,攬貨渠道多樣,基本適應農村物流季節性的特點。

(三)農村物流存在主要問題

進入新世紀,我市農村物流雖有很大發展,但同發達地區相比,我市農村物流的發展,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均處於初級起步階段,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政府多頭管理、影響市場發育

農村物流發展涉及到交通、經貿、供銷等多個相關部門,導致了管理部門不統一、規劃佈局不合理、物流網絡體系分散,有些地方出現了交通物流、郵政物流、商貿物流、農資物流交叉為農村物流提供服務,但又各自分屬不同部門管理,既浪費了配送資源又嚴重阻礙了農村物流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育。

2、運營主體分散,市場運作混亂

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全市出現了多種形式的物流主體,除原有的交通運輸企業、國有商業企業、農資物流企業外,還產生了專門為農業提供服務的小件運輸企業和個體運輸散户等。據我們調研,各種類型的農村物流經營業户遍地開花,其中鄞州有207家,餘姚有240家,慈溪有201家,其它縣(市)區多的有100多家,少的至少也有數十家。農村物流主體數量多、發展迅速,但規模小、層次低、離散性強、組織化程度低。據調查,目前社會自由式的農村物流供給商處於無行業部門監管,經營行為不規範,與農民只是口頭協議,沒有運輸合同,貨主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其配送工具多為電瓶車、人力三輪車、殘的、摩的以及沒有營運證的9座以下小型麪包車等,屬於非法營運,導致市場秩序較為混亂。

3、運營成本偏高,運作效率低下

農業生產基本是以農户為單位,生產規模小,產品不容易集聚,使物流運作組織難度增大,造成了農村物流運輸不能形成規模,一家一户零敲碎打的格局導致了農村物流投入成本高、盈利空間小;同時,一些地區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造成農產品跨地區銷售困難,增加了流通成本,也是農村物流成本偏高原因之一。

二、發展構想

全市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設已基本啟動,根據各地各行業的不同情況,出現了多種運作模式,並已經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總體來説,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怎樣加快推進和完善農村物流網絡建設,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和全市物流專家及權威人士來共同關注。

(一)構建農村物流網絡體系指導原則

1、整體性原則。農村物流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要素為了某一目標結合而成的整體。因此,在規劃時必須從全局和整體出發,各行業的分目標必須服從於整體目標。由於農村物流存在各種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差距,所以只有在整體性原則的基礎上,統一規劃,分步驟、分行業實施,才能以市場為紐帶,把農村物流以及相關產業組合成有效的運作整體。

2、市場化原則。在構建我市農村物流體系的過程中,決不能靠政府手段強制推行,而是要始終堅持市場化的原則。要堅持政府推動、企業經營、市場運作為方向,用市場手段來發現不足,調整佈局,使該體系得以不斷完善。

3、互補性原則。要充分發揮交通、郵政以及商貿各自的優勢,形成優勢互補,從而達到系統目標整體最優化。由於構建農村物流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個部門、一個行業可以完成的事。因此,只有達到互利互惠、協作共贏才能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使這個機制得以長期穩定的運作。

4、因地制宜原則。由於農業生產具有自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還由於我市各縣(市)、區城市化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構建農村物流體系時必須始終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地推行,以期能切實符合生產生活需求,切不可盲目的搞一刀切,否則脱離當地實際而建立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構建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的設想

完善我市構建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大致可以分兩步走,具體設想是:

第一步,從現在起到XX年左右

1、城市化程度相對高的縣(市、區),以物流中心、快遞公司為主體,開展農村物流配送。根據調研,我市鄞州、北侖、鎮海、慈溪等城市化程度相對高的地方,由於實行客運公交化改造,所以以客帶貨的方式在這些地區已經不可行,但同時這些地區又有大量的聯託運和快遞網點。這些網點一般可以佈局到主要鄉鎮及行政村。因此,在該地區構建農村物流網絡可以充分利用物流企業或快遞公司現有的網絡作為農村物流的節點,通過扶持幾家企業,在企業現有網點的基礎上去完善相對偏遠地區的節點,政府部門對新建農村物流設施予以一定年限的補助,以助其發展壯大。

經過完善後的網絡在一個縣(市)、區將形成若干個配送中心,主要負責縣(市)、區以外的到貨分撥和本區域內的貨物向外發送;縣域內的各個鄉鎮(街道)形成若干個配送站,主要負責鄉鎮(街道)一級的貨物配送到村以及該區域內的貨物收攬;在每一個行政村以“放心店”為依託建立一個聯託運網點,主要負責該村貨物的投遞及收攬。這種經營模式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規則操作,由市場自由調節,優勝劣汰。

這種模式在運作上:一是投入少。由於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聯託運和快遞網點,因此可以避免重複建設,使企業可以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企業做強做大農村物流市場,使其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二是易成網。由於前期的網絡已初具雛形,只需做一些縫補工作,將網點佈局聯結成網。同時,通過它來整合兼併目前存在的散小網點,可以有效改變我市物流業現狀,便於進行行業管理;三是見效快。企業很快能以其成熟的企業運作模式來推動這項工作,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內,很快實現農村貨暢物流。但也有不少弊端:如貨損貨差問題。有些企業由於內部管理的原因,在造成貨損貨差現象時會帶來許多法律責任方面的糾紛。因此,農村物流建設要加強行業的監管,指導企業規範內部管理、提高服務標準,使人們能夠放心的將貨物交給他們。

2、城市化程度相對低的縣(市)、區,以農村客運網絡與郵政網絡、商貿網絡相合作的辦法,開展農村物流配送。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奉化郵政與交通之間將建立一種穩定的委託運輸關係。通過客運中巴車捎帶郵件、報刊到相對偏遠的山村,然後由郵政的投遞員分發到户。同時也可以依託商貿網絡的“千村萬店”工程來完善村郵站佈局及運輸配送問題。

在網點方面,郵政企業通過與客運場站合作,在市縣兩級客運場站設立貨物分撥點,同時與商貿系統推廣的“千村萬店”工程銜接,利用放心店做好村郵站佈局;在運輸方面,郵政、快遞企業可以選擇兩個途徑,一種是將貨物集中到客運場站的分撥點,通過客運班車將小件快遞物資捎帶至村郵站,另一種可以藉助超市配送車輛運送至村郵站;在投遞方面,則可以充分利用郵政系統的投遞平台,由專職的郵政投遞人員負責村郵站貨物的終端投遞。

這種模式在運作上:一是有利於資源整合。該模式旨在發揮各行業的自身優勢,揚長避短,使物流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特別是能發揮郵政系統“郵址庫”的作用,提高投遞的效率;二是有利於降低成本。由於通過協作,降低了空駛率、提高了投遞率,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效率的提升,因此成本相應降低,利潤空間相對增大;三是有利於互惠共贏。客運公司與郵政企業還可以在網絡上實行對接,通過郵政企業代理客票業務,將大大方便偏遠地區羣眾的出行,同時也能提高與鐵路的競爭力。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利益分配問題。由於涉及幾個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因此對於最終的利益必須做合理的分配,這就要企業之間做好協調工作,兼顧各方的利益;二是商業機密問題。企業間的協作還存在商業機密問題。企業將客户的貨物託付另一企業承運、投遞,同時也就把客户的信息告訴了對方,如何做到企業之間不挖牆角,確保農村物流健康發展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三是投遞時效問題。節點服務的好壞直接關係協作物流的成敗,一旦末端配送工作沒有做好,前端工作也就前功盡棄,因此郵政或商貿企業要改以往一天一投為一天多投、隨到隨投,確保投遞時效。

以上第一步,按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分別走不同的發展路子,但不管怎樣發展,都是農村物流發展的初級階段,需要加大力度向高級階段發展。

第二步, XX年後的一個相當時期

到XX年,農村物流網絡建設經過初級階段的摸索和運作,進入相對成熟階段。屆時,農村物流將會形成龍頭企業的雛型,我們要鼓勵大型企業通過整合、兼併、強強聯合等手段,以股份制的形式組建集團公司,變鬆散的網絡為緊密的網絡,將寧波的農村物流推向更高的水平。

該模式要求新組建的集團公司建設全大市的三級網絡,即在市級建立物流中心、縣級建立配送中心、鎮級建立配送站,負責全大市範圍內的農村物流配送一條龍服務。

這種模式在運作上:一是有利於規範化發展。通過集團化運作,可以在全市範圍內推行統一的服務標準,統一的經營品牌,無論是在速度、安全、時效、價格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保證,同時也有利於行業的監管;二是有利於集約化發展。通過大型的集團化公司運作農村物流市場,可以有效改變我市物流市場散、亂、小的現狀,做強做大我市物流市場;三是有利於常態化發展。集團化運作可以有效整合全大市範圍內的農村物流資源,同時也避免了協作物流涉及的企業間利益分配,因此有助於我市農村物流網絡常態化發展。這個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一主體組建問題。由於各縣(市)、區分別運作都會在該區域形成具有一定優勢的經營主體,由誰來牽頭組建全大市範圍的農村物流集團公司,需要政府來協調;二用地指標問題。要建設全大市範圍內的三級網絡,需要建立與農村物流相配套的場站和設施,這需要相當規模的土地資源來支撐,這對我市用地緊張的現狀而言,需要政府在土地規劃方面強有力的支持力度。

三、對策措施

加快農村物流發展,促進農產品、生產資料及日用品在城鄉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之一。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市農村物流發展,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結合調研情況,我們建議:

(一)提高認識、制訂規劃,把握農村物流發展方向

首先,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要真正從思想上提高“服務三農”、“服務新農村建設”、“打造農村第三方物流市場”的認識,通過輿論宣傳,營造發展農村物流的濃厚氛圍。要充分發揮運管機構職責優勢,發揮營運車輛經營路線長、範圍大、接觸面廣的優勢,通過向廣大運輸經營户宣傳發展農村物流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可把宣傳農村物流同縣(市)、區裏各種大型公益活動相結合,拓展運管部門發展農村物流的影響面;還可積極利用當地新聞媒體,進一步增強宣傳效果,從輿論氛圍上大力烘托發展農村物流的重要性。

其次,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要抓緊制定符合各地實際的發展區域綜合物流體系的科學規劃。市縣運管部門要組織力量,深入農村,走村入户,開展以發展農村物流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主題的調研工作,要從農村各種貨物流量、流向、流時、商品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對商品流通的綜合影響力等方方面面入手,採集數據、製作文本。通過大量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準農村物流的一般性規律,制定出發展縣級區域綜合物流體系的科學規劃。由於農村物流建設涉及到多個部門,因此交通部門的規劃還要與相關部門的規劃做好銜接,避免重複建設。為此建議儘快理順農村物流網絡建設的領導體制,明確行業管理上的主管單位。

第三,要着眼與城鄉物流對接與規範上發展農村物流。寧波的城市化進程較快,城鄉差距較少,因此,在發展農村物流時應該與城市配送相結合,儘量不搞二元或多元體制。各縣(市)、區可以以康莊工程的“村村通”為載體;以縣鄉村汽車站點、專業合作社網點、商業流通網點以及農村集貿市場為依託;以發展集約化商品經營,夯實農林牧副漁生產基地,壯大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啟動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基本方向,全方位建立縣城物流配送中心、鄉鎮農村物流配送站等,最終建成市、縣、鎮三級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從而使城鄉物流無縫對接,暢通無阻。

(二)打好基礎、壯大市場,創新農村物流組織方式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強農村康莊公路建設,繼續實施“村村通”工程。同時,加快農村貨運站場建設,努力擴大農村貨運網絡的覆蓋密度;扶持現有的農副產品專業市場建設,提高倉儲、運輸、裝卸搬運、信息處理等服務水平;加大力度扶持小城鎮配送中心和中心城市物流園區建設,完善城鄉物流配送網絡。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組建區域性農村物流信息網,免費為農村物流企業發佈信息,幫助物流企業建立農副產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做好信息處理、發佈和諮詢等服務工作。

二是培育壯大農村物流企業。農村物流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培育農村物流主體,推進農村物流企業創新,是農村物流健康發展的組織保證。政府部門應通過政策引導,培育、壯大農村物流龍頭企業,將現有的農村運輸、倉儲、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等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鼓勵競爭、兼併和強強聯合,培育並推動物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努力形成少數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為主導與小型物流企業並存的格局,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農村物流多樣化複雜化的需求,同時為寧波農村物流向更高階段過渡創造條件。

三是創建新型物流運營組織。農村物流活動的成本高、管理鏈條長、市場規範程度低,無論是產銷還是物流企業,都無法獨自承擔建設物流系統的重任,自建網絡既不現實也不經濟。因此,企業應適當與當地資源聯合,利用自身的品牌、管理、信息和資源優勢,採用經銷制、代理制等合作方式,或者採取參股、聯營、合建等形式成立新型物流運營組織,開發農村物流市場。各地政府部門應充分利用郵政網絡覆蓋面廣、可靠性強的特點,鼓勵物流企業與郵政部門合作,加強業務創新,提高農村物流市場覆蓋面。

四是加強農村物流人才培養。物流管理和經營人才的缺乏嚴重製約着農村物流的科學運作,也是農村物流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因此,我們應加快農村物流人才的培養。同時也要加強農產品物流設施、設備的研究開發,加大對保鮮技術和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的研究,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農產品的價值。另外也可以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國內外物流企業的先進技術、管理和服務理念,以儘快提升我市物流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水平。

(三)制訂標準、科學指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快制訂農村物流標準。標準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生命線,特別是由於農村物流的差異性特點,使農村物流的標準化建設工作更顯得非常重要。在包裝、運輸和裝卸等環節,必須適應國內及國際貿易要求,積極採用國際標準或通用國家標準,大力推行和國際接軌的物流設施、物流工具標準,如托盤、貨架、裝卸機具、條形碼、車輛、包裝、集裝箱等,不斷改進物流技術,保證農村物流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規範有序。

二是要重視農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是發展農村物流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將農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設作為提高農村物流效率的重點來抓。在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以在原有農村經濟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加強通訊網絡硬件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生產者、銷售者之間的計算機聯網;同時還可以將交通客運網、小件快運網與郵政分銷信息系統實行對接,真正實現共享資源、共用信息,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降低物流經營成本。

三是鼓勵設立農村物流專項基金。市縣政府可在地方財政對農業的撥付款中,設立農村物流專項基金,主要用於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信息體系建設、物流技術研發推廣等。

除此之外,交通運管部門則抓好對農村物流運輸車輛的經營許可、組建農村物流專用車隊等工作,切實加強“綠色通道”建設。供銷商業部門則進一步抓好千鎮連鎖超市和萬村放心店這一“千鎮萬村”工程建設,擴大覆蓋面,提高物流配送化程度。其他各部門也要積極支持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在資金、土地、車輛通行等方面給予扶持。

標籤: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6wq08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