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精選3篇)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精選3篇)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篇1

一、 前言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精選3篇)

為了深入瞭解人們對當前廣東粵劇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情況,特進行此次的調查。調查方式為口頭調查和網絡收集資料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各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二、 粵劇的起源和特色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粵劇活動相當興盛,並建有“瓊花會館”。古往今來,名人輩出,好戲連台。

粵劇戲曲劇種,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澳門等地。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廣東華僑聚居地區,也有粵劇演出。東南亞一帶且有世代相承的藝人、固定的班社組織、同業行會和傳統演出場地,如新加坡的“慶維新”、吉隆坡的“普長春”,都曾培養出不少粵劇著名演員。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覆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術風格近乎寫意。佈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説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鑑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

三、 現在發展的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粵劇曾面臨港澳台流行文化的巨大沖擊,但在粵劇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這塊文化陣地,而且積極推動了粵劇的改革和發展。近10多年來,廣東省各粵劇團在粵劇改革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劇在全國造成一定影響,推出了一大批粵劇新人。同時,粵劇演出市場也比較穩定。

廣東共有省、市、地區粵劇團30多個,民間社團、街頭票友演出更是不計其數。以廣東粵劇院為例,平均每年在國內演出110場,每場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場票房盈利在2—3萬元以上。這一方面説明粵劇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廣泛的基礎,它所表現出的地域文化特點、雅俗共賞的藝術表演形式與粵語流行地區民眾深層文化心態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這些年粵劇同仁在粵劇發展中努力的結果。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粵劇在佛山民間如魚得水。據不完全統計,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稱的“私夥局”206個,加上無名無姓的“私夥局”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個,村村有、鎮鎮有,佛山粵劇根系枝繁茂盛。

據悉,這些活躍在民間的`“私夥局”有以下特點:一是堅持以“弘揚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為宗旨,長期利用業餘時間在自娛自樂之餘,為當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賞、娛樂的好去處;二是堅持在傳唱傳統粵劇(曲藝)的基礎上,自編、自導、自演一些積極、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斷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豐富粵劇(曲藝)的表演內容和程式;三是堅持活動在基層,在不斷提升自我的同時,不忘培養和培育新人,發揮了扶持、薰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為而有潛力的曲藝人才脱穎而出;四是堅持服務基層、服務羣眾,自願、無償送粵劇(曲藝)下鄉,年活動達到6180場次,是基層文化建設的“輕騎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不少團隊還在區級、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參與演出、評比並榮獲了多項殊榮。

其中順德區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區的鹽步、大瀝、平洲,禪城區的瀾石、石灣、普君,三水區的西南,高明區的荷城等一批“私夥局”已成為當地羣眾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四、 保護措施

(一) 培養年輕觀眾對粵劇的興趣

對於粵劇發展存在的瓶頸,與會專家有普遍的共識,那就是觀眾的培養問題,沒有觀眾,粵劇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受現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衝擊,傳統戲劇觀眾羣越來越萎縮,如何讓傳統的優秀的戲劇傳承下去,培養觀眾是關鍵。著名粵劇藝術家倪惠英一直關注粵劇的普及教育,她提議將粵劇教育甚至各門類的藝術教育納入教學大綱,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如在中國小每學期用一節課來開展一種藝術教育,如傳統戲劇、舞蹈、交響樂等等,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藝術的種子,讓孩子對藝術感興趣,未來將成為欣賞藝術的受眾。專家表示,粵劇進校園這個舉措非常好,但如何進才是關鍵,粵劇進校園要有良好的師資和優秀的教材,好的教師能讓孩子學會欣賞,而好的作品才能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 開展新秀培訓計劃

深圳、廣州、廣東省粵劇學校、香港、澳門等代表作了粵劇保護、傳承經驗交流。20xx年始,深圳寶安區全面開展“戲曲進校園”的工作,在中國小中普及戲曲藝術教育,讓戲曲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採取“學科滲透”的方法,讓粵劇、京劇選段、臉譜、唱詞走進音樂課、舞蹈課、美術課和語文課。邀請全國各地及本地區戲曲名角、專家教學,還為中小學生量身訂造戲曲校本教材,搭建平台,組織各類粵劇演出和參加全國各類戲曲大賽,豐富學生的舞台演出經驗。深圳寶安“戲曲進校園”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傳統戲曲的學習,戲曲中勸善抑惡、和諧為貴等傳統文化的薰陶,提升了學生的氣質和修養,還培養了一大批戲曲小票友。近年來,寶安“粵劇娃”參加全國各類比賽獲得多個獎項,還獲得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獎。深圳寶安“戲曲進校園”工作得到上級的高度重視,成績得到肯定,去年8月,在寶安區政協召開的會議上,還提出了將“寶安戲曲娃”打造成寶安文化品牌的建議。

多年來,香港也在一直努力推廣和傳承粵劇藝術,香港政府和民間都非常重視傳統戲曲的保護和傳承,專門成立粵劇保護髮展基金,除了政府每年撥出資金扶持,還有團體和慈善機構籌款,民間也積極捐款。粵劇演出雖然有粵劇基金的資助,但資助一般只佔投入的20%至30%,所以香港的許多粵劇團體演出都面向市場,自負盈虧,所以香港非常重視對優秀演員的培養。作為香港較有代表性的粵劇單位,八和粵劇會館邀請香港當地資深粵劇藝術家給學員講課,將傳統的優秀的劇本作為教材,注重提升學員的專業性。從去年7月開始,八和會館推出新秀培養計劃,半年時間就開展了130多場商業演出,票價100多元一張,上座率有七成左右,全部都是觀眾購票進場。其中70場還結合旅遊推廣,在油麻地演出得到許多外國遊客的喜愛,逐漸成為外國旅客必經之地。

五、 傳承粵劇

20xx年8月,廣東成功舉辦了首屆青少年粵劇粵曲大匯演,參加匯演的73個粵劇粵曲節目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品種齊全,既有傳統粵劇,又有融合現代舞蹈,展示時代精英的現代粵劇;有在保持傳統粵曲藝術的基礎上,融合反映學習生活情趣的節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成為匯演的一大亮點。匯演的參賽者大部分是來自各市的幼兒園、中國小校的學生,個個基礎功紮實,小演員在舞台上的神情、韻味、唱腔、武功都深深的讓現場的專家和觀眾折服,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篇2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間的重視,近年來也開展了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宣傳工作,但其保護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還應當通過公眾對於此的瞭解以及關注、支持程度來看待。我國現有的地方立法與中央立法草案都強調責任與義務,卻沒有有效解決公眾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時所應獲得的對遺產的實際認識與認同,並進而阻礙了有效地保護與傳承。本文正是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研究民眾對於非遺情況的認知以窺探保護的效果與現狀,並就一些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間的重視,也開展了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宣傳工作,但其保護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還應當通過公眾對於此的瞭解以及關注、支持程度來看待,為此本課題組特組織了在寧波與温州兩地向市民發放並收集調查問卷進行調研。

浙江省在xx年年通過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並且各地政府部門也積極開展了一些保護、搶救工作,但是由於保護才剛剛開始,工作中還存在着不少問題。就如我們此次採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家而言,不少地方政府的建設性破壞正是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另一種破壞,政府在保護中有一種重名錄申報、輕實際保護的傾向,許多保護資金難以落到實處,青年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接受度不高,許多地方的宣傳工作停留於運動式、政績式、任務式的宣傳,但是收效卻甚微等等。並且,現在許多省份也有相關保護條例出台,但是千篇一律在強調責任與義務的時候卻鮮有立法者關注保護工作的實際效果,對於公眾強調的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義務 ,卻很少在優秀文化遺產對於公眾的受益方面(如獲得相應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切實宣傳與教育等)進行有效地建樹,公眾如果只有保護之義務,而無保護之受益權利,何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在我國政府主導的保護模式之下,對於公眾實際情況的瞭解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對於公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的探討顯得非常有必要。

有鑑於此,我們組織了本次調查,希望對於保護現狀進行客觀的瞭解。調查顯示,寧波、温州兩市市民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尤其是對於本地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比較熟悉,但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保護和宣傳狀況之差異有着不同的際遇,梁祝傳説和温州鼓詞最受市民關注。可喜的是,雖然絕大多數市民並不瞭解非遺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對於非遺走上法治軌道表達了相當高程度的期待。

文化遺產調查報告 篇3

1月9日至2月15日,隨州市政府門户網站編輯部開展了關於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網上調查,旨在瞭解相關情況,收集意見建議,推動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

調查報告情況如下:

一調查結果

1參與調查的人員結構

2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瞭解情況

3對我市非遺文化保護的認知情況

4對推進非遺文化保護的看法情況

二結果分析

從參與調查的人員來看,年齡集中在18至60歲,正是幹事創業的年齡,他們關注事物的面比較廣泛。參與調查的市民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少數人很清楚,大多數人知道一些,極少數的並不清楚。這説明,大家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普遍的認識,只是需要更深入的瞭解。

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內容的途徑,大家多是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刊雜誌,極少是看到了相關部門的.宣傳資料,而對於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沒有人清楚地瞭解,大多數人知道一些,少部分人是完全不知道。由此可見,相關部門的宣傳力度應該加強,讓大家對我市的非遺項目有更多更深的瞭解。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大多數參與調查者認為很重要,但是對於這項工作,大家的關注度並不是很高,多數是有時關注,也有近40%的不怎麼關注。這有個人關注點不同的原因,也有宣傳不夠的原因。這導致大家對我市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不大清楚,結果大多數認為這項工作做得不怎麼樣,這樣的結果有待改進。

對於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參與調查者們也有認真的思考,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民眾瞭解不夠,參與積極性差,其次問題是宣傳力度不夠、重視程度不夠,這給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推進這項工作阻力來自哪裏?參與調查者們表示主要是民眾未意識到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另外是作為傳承主力的年輕人對非遺文化不感興趣,由此相關部門應從這些方面找突破口,以便推進相關工作。

三意見建議

2月19日,從市文體新廣局瞭解到,在搶救、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我市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羣藝館(非遺保護中心)、文化館(站)等文化陣地,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法制宣傳日等節點,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知識普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出台了《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管理暫行辦法》等,並強化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向上爭資立項,爭取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專項補助經費,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恢復傳統劇目、培養後備人才等;採取舉措完善非遺文化保護、加大傳承力度、創建保護品牌等。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項(隨州花鼓戲、炎帝神農傳説、炎帝祭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項,市級85項,縣級14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人,市級傳承人160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處(洛陽鎮)。20xx年申報隨州花鼓藝術劇院為省級非遺傳承示範基地。

同時,我市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也存在着非遺傳承與利用較為薄弱、非遺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結合調查結果和市民意見建議,對如何推動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開展非遺進校園、社區、家庭等系列活動,提升市民的認知水平,促進非遺文化的發現、搶救和保護。如去年12月,隨州市政協教科文衞體委員會、隨州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編纂的隨州首本非遺文化工具書《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出版,有助於市民對非遺文化的瞭解。

二是以傳承人為重點,建設非遺人才隊伍。建立健全非遺傳承機制,通過舉辦培訓、交流、研討班等方式,鼓勵代表性傳承人帶徒授藝,提高傳承人技能,發展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

三是落實資金投入,借鑑他地經驗搭建傳承平台,扶持非遺項目建設。如山東岱嶽區建設民俗一條街,引入泰山泥塑、米家不翻、王氏織布等非遺項目,使非遺技藝傳承有了專用場所,還扶持成立了剪紙館、泰山泥塑藝術博物館及體驗館、大汶口彩陶展示館等多個傳承基地,使非遺項目更具觀賞性、娛樂性、普及性、生活性。近幾年,隨州花鼓戲在舞台上綻放光彩,離不了隨州花鼓藝術劇院這一平台的努力。

四是積極探索非遺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方式,促進形成富有隨州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產品品牌,做到以文養文。加強對傳統手工藝項目的蒐集、挖掘、整理,擴大民間工藝品的影響;要與市場接軌,按照市場需求和人們的現實需要,以市場經濟的理念來經營非物質文化產業,讓非物質文化產業有內生動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和巨大的精神財富,應自覺保護好、利用好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光彩,為增強文化自信、建設品質隨州起到積極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y0d8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