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精選21篇)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精選21篇)

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精選21篇)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於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清遠市莫豔輝語文教師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已成功立項,為了深入瞭解山區國中語文教學情況,工作室在11月份設計了《國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和《國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併發放給連南民族初級中學和所有鄉鎮國中學生代表與語文教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國中學生學習語文和語文教師教學的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xx縣部分國中學生和國中語文教師。

三、基本情況

《國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共發放300份(其中縣城學生髮放160份,鄉鎮學生髮放140份),回收份(縣城學生回收155份,鄉鎮學生回收102份),回收率.6%(縣城.9%,鄉鎮72.9%),縣城學生共提出了135條建議,鄉鎮學生提出了62條建議;《國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共發放份,回收54份,回收率為%,語文教師共提出了32條建議。

四、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歸納出以下結果: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大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繫。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為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興趣。問卷調查中有.4%的學生對學習語文“有濃厚的興趣”或“有些興趣”。

2.“幽默風趣”成為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6%的學生認為最喜歡的語文教師應當是“幽默風趣”,57.6%的學生最希望語文教師擁有“幽默風趣型”的教學語言風格。

3.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問卷調查中,77.8%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大”或“有些影響”。

4.“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問卷調查中,76.3%的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是“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

5.語文教師應當多些研究“導入”“總結”等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40.1%的學生最喜歡語文教師“導入語言”,其次是“總結語言”,佔24.5%,再次為“評價語言”,佔19.8%。

(二)語文教師方面

1.“語言生動”成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問卷調查中,40.1%的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是“講得生動,語言富有吸引力。”

2.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問卷調查中,.3%的語文教師認為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教學“影響很大”。

3.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問卷調查中,66.6%的語文教師“偶爾”或“沒有”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29.6%的語文教師最希望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4.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問卷調查中,語文教師認為課堂效果“非常好”的僅為1.8%,“一般”的佔.8%。

5.開展本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促進作用。問卷調查中,96.3%的語文教師認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調查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比較全面地瞭解了連南縣國中語文教學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達到預定目標,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了鋪墊,從問卷調查中我們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第一點“積累、整合”中就指出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但是上面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的高中語文教師並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作業佈置存在一刀切的情況。學生做這樣的作業,結果是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並沒有拓展和加深,沒有掌握的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補償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必然喪失做語文作業的興趣。調查結果就有63%的學生認為當前的語文作業存在着“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問題。

1.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大,語文教師應當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學生喜歡的教學語言風格。

2.學生喜歡“提問交流”的語文教學形式,語文教師應當在導入語言、評價語言、總結語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3.工作室結合實際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當然,本次問卷調查存在問卷調查不夠廣泛,不夠深入,回收率較低等問題,今後工作室會繼續開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調查研究,為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作文難、作文難,難於上青天!”這是農村國小生對寫作文的普遍感受。而作文教學也是農村國小語文教師公認的難題。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為何形成如此尷尬的局面?為了對農村國小作文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我對目前農村國小生作文現狀做了一次詳細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調查時間:20xx年9月

調查地點:折家坪鎮中心國小

調查對象:折家坪鎮中心國小50位國小生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座談談話法

結合實際設計調查題目:

1、你喜歡寫作文嗎?

A、喜歡B、一般C 、不喜歡

2、你覺得的寫作文的目的是什麼?

A、應對考試,獲得高分

B 、展現自己非凡的才華

C、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3、寫作時,面對作文題目的第一感覺是:

A、腦中空空,無從下筆

B、稍作思索,便有“成竹在胸,一揮而就”。

4、你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心中有,筆下無的”情況嗎?

A 、經常出現B 、偶爾出現C、從來沒有出現過

5、你在家參加勞動嗎?

A、自覺幫家長幹活B、有時候幹C、很少幹

6、你閲讀的書籍多嗎?

A 、非常大豐富B 、單一的作文書C 、很少讀

7、你堅持寫日記或週記嗎?

A、堅持每天寫B 、時寫時斷C 、老師佈置了才寫

8、你喜歡什麼樣的作文批語?

A、多肯定優點,少些不足B 、多指正不足,少些誇大的表揚

9、你喜歡老師評獎作文?還是同學之間互評?

A 、老師評講為主,學生互評為輔

B 、同學互相評講,老師作必要的指導

C 、老師評講學生認真聽講

10、你喜歡閲讀嗎?

A、非常喜歡B、比較喜歡C、一般D、不怎麼喜歡

11、你讀書是因為

A、對閲讀感興趣B、想獲得知識C、老師、家長的要求

12、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進行課外閲讀?

A、低於15分鐘B、30分鐘左右C、一小時以上

13、你一般會選擇什麼時間進行閲讀?

A、假期B、午間休息時C、晚上睡覺前一段時間D、其它:

14、平時,你哪方面的書讀得比較多一點?

A、卡通漫畫類B、童話寓言類C、學習輔導類D、科普類E、其它:

15、你通常會怎樣讀書?

A、邊讀邊勾畫B、邊讀邊思考C、通讀D、粗略地讀

16、你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嗎?

A、經常寫B、有時會寫C、基本不寫

17、你願意與別人交流讀書體會嗎?

A、願意B、偶爾C、不願意

18、一學期你大概能閲讀幾本書?

A、 1—2本B、3—5本C、6—10本D、更多

19、你覺得課外閲讀對你的學習有幫助麼?

A、幫助很大B、有所幫助C、幫助不大D、沒有幫助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學生喜歡寫作佔36%;不喜歡作文的佔20%;有44%的的學生表示感覺一般。

2、有26%的學生覺得寫作文是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24%的學生覺得作文是為了化展現自己的才華;50%的學生認為寫作是為了應對考試。

3、有64%的學生認為面對作文題目會感到困難;36%的學生認為,寫作別非難事。

4、有16%的學生自覺參加勞動;24%的學生有時幫家長幹活;60%的學生在家很少幹活。

5、有20%的學生閲讀的書籍內容豐富,認為多一些讀閒書雜書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作用最大;80%的學生只有“滿分作文”等單一的作文類書籍。

6、30%的學生堅持勤於練筆;46%的學生時斷時續;34%的學生老師佈置後才寫。

7、作文評價方面有75%的學生渴望“賞識”,特別是得到老師的鼓勵。並希望採用多樣的評價方式。

以上調查結果中的表明:

1、農村國小作文沒有擺脱應試教育的束縛,“考試”仍為作文的目標。

雖然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但領導、家長、社會對教育教學的評價使教師和學生都無法擺脱應試教育的陰影,分數仍然是學生和教師的“命根”。因此學生是為了在考試中得高分而努力在平時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教師也就圍繞“考試”來訓練學生的作文。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傷了學生的作文積極性。

2、學生缺乏生活的體驗,缺乏情感的體驗,因此感覺沒東西可寫。

隨着計劃生育的深入,農村的獨生子女增多,即使不是獨生子女,大多數家庭就是兩個小孩。這些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很重。出於我吃過苦,一定不能讓孩子吃苦的心理,絕大多數家長不讓孩子參加到勞動中去。學生脱離生產,脱離勞動,對生產生活的艱辛沒有感性認識,沒有感情投入,這導致學生的情感體驗匱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無憂,父母的感情投入,關愛與付出,被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這一切,都導致了學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愛,又不同程度的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心理,這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關愛之心。加上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農村孩子基本也沒有春遊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沒有了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當然就無法表達。

3、學生的閲讀量少,導致學生“心中有,筆下無”。

一是由於電視,網絡的影響,學生在空餘時間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不喜歡看書;二是學校的圖書館、閲覽室沒有真正符合學生閲讀的書籍,也沒有真正對學生開放過,學生閲讀的書籍過於單一。試問缺乏了文學滋養的學生怎麼能在自己的文章表現出優美的語句、引人入勝的語言?那麼“內容空洞,語言蒼白無力”就再也正常不過了。

4、作文教學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利於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一般都是學生寫的習作教師批改,並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講評。如出一轍的評價模式不僅不能激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反而是學生有厭煩的感覺。

四、反思與建議

通過調查分析,農村國小生作文現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深刻的.反思,我們作為一名農村國小語文教師必須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因此我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1、改變觀念,讓作文成為學生心靈和生活的需要。

葉聖陶先生説“寫作就是説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説的話説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説話,而是筆頭説話。”在我們的心目中要拋卻“為考試得高分,把學生訓練成作家等”觀念,要解除學生作文的種種束縛,告訴他們:“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口”!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敞開心扉,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才能讓學生覺得作文是因為自己心靈和生活的需要。

2、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

不少學生怕寫作文,問他為什麼怕,最普遍的回答是沒有什麼內容可寫,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缺乏正確的思想認識。要使學生有話可説、有內容可寫,教師就要注意豐富學生的生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接觸自然、走進社會生活,要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寫作素材。寫作源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湧的素材,或者説是生活打動了我們的心,使我們忍不住有一種要表達的衝動。因此,只有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表達生活。

3、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讀物,積累語言詞句和作文素材。作為學校,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學生課外閲讀提供物質條

件和時間保障。作為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各種渠道,在長期的課內外閲讀中積累優美詞句,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湧,下筆如神。

4、採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內容發生興趣時,他才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學生為作文而作文,那麼,他很難對寫作產生真正的興趣。只有當他覺得寫作不是老師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時,這樣的寫作才會真正寫好。因此老師要儘可能把作文同學生的自我需要結合起來。

首先教師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課堂上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交際情景,讓置身其間的學生們能夠十分便捷地調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課堂上虛擬的生活場景變成心目中的真實。比如:可以請學生們把班上的某個有個性的同學或某次有趣的活動寫成作文給爸爸媽媽看;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動,在學生經歷了之後去寫作;新年到了,請同學們互相寫信,互致新年的祝福等。

其次是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要細緻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麼特徵,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慾望。

三是通過多樣化的寫作形式,讓學生不拘一格的寫作,隨心所欲的表達。除了課堂作文,我們可以提倡學生寫日記、隨筆、讀書筆記、

小論文、小説甚至詩歌······只要能充分的表達學生內心的思想感情就行。

四是儘可能為學生作文提供發表的機會。這裏説的發表,不一定是正式刊物上的發表,可以是在班上宣讀(口頭髮表),也可以在班級日報上發表,還可以出班級“作文集”等。

五是讓學生自批自改,教會學生的自改能力。作為語文老師,首先自己要轉變觀念,可以只給學生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可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其次,老師要打破傳統的作文批改模式,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批改作文,或全班批,或輪流批;或教師批,或學生批??當然,要改變農村國小生作文的現狀,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們積極地轉變觀念,積極地探索作文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有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的“活水”,相信作文就一定會自然而然的從學生的心底流淌出來。

參考文獻:

【1】李景陽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語文教學論》,x年12月第三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蔣軍孫晨曦,《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新浪博客,—04—25。

【3】張定遠主編,《中國現當代名家作文論》,鄭州文心出版社,x年。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背景

1、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我們平時的政治課教學中。特別是高三政治課複習中。所採用的材料大多源於時事新聞。而且,近年來大學聯考試題中時事新聞呈現上升趨勢。因此,無論從平時新授課還是高三複習課加強對中學生時事資源的關注,不僅可以擴大中學生的視野和眼界,而且對於高三備考都具有重要意義。

2、調查內容

對時事資源關注的內容及途徑

二、調查對象

所有高三文科班學生160人。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大多數學生都會關注時事新聞,並與同學,對自己感興趣的版塊進行討論分享,在調查中會關注並討論時事新聞的學生比例佔70%。

2、在調查中中學生隊對新聞關注的板塊是不同的。60%的學生關注娛樂新聞,20%關注政治與社會,10%關注國際社會,10%關注經濟與文化,5%關注軍事新聞。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雖然會關注社會新聞,只有少量學生會關心社會政治與軍事,具備一定的政治意識和家國情懷。

3、在調查中大家更喜歡用手機、電腦等方式瞭解新聞約佔95%。因此在教學中可以使用PPT,視頻等方式是提高學生關注,時事新聞的首選。

4,在調查中對時事新聞的關注度明顯不高。經常關注新聞的約佔30%,偶爾看看新聞的約佔50%,還有一些同學對時事新聞根本不感興趣關注度不高。

5、在調查中約70%同學無法準確的描述出最近看到的新聞,説明大家在關注新聞的時候,大多走馬觀花,喜歡看的留意一下不喜歡看的很少關注,而且即使留心關注,並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問一下是什麼,為什麼?也沒有和我們的實際生活產生相關聯繫,很多時候只是瞭解而已。

四、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會關注時事新聞,但關注的內容大多集中與他們喜歡的娛樂新聞,而且新聞關注程度普遍不高很少主動了解新聞並做深入的思考。不僅沒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而且還有可能受到社會中一些明星不良行為和價值觀的引導,產生消極影響。而且對我們平時政治課堂教學,以及高三時事新聞的備考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強對高三學生時時事資源的關注度探究是十分有益的和必要的。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原因

自信心對每個人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體力上,或處事上都有基石的支持作用。自信是成功的基礎,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孟特曾對800名男性進行30多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成就最大者與成就最小者之間,最明顯的差別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總是與主動、獨立、創新、勇敢、開朗、樂觀等健康心理相聯繫,而缺乏自信心總是與自卑、被動、依賴、保守、怯懦、軟弱、不求上進、憂鬱等消極心理相聯繫。自信心是人的發展的內在動力,自信心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自我情感,是個體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一種積極的自我肯定,並由此做出相應的社會行為。自信心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品質,是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數中學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厭學、自卑、孤僻、依賴、不求上進等不良心理現象。為此,我對如何培養和增強中學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進行調查和分析。

二、調查對象和研究方法

(1)調查對像:八年級年級學生150人

(2)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

三、結果與分析

(1)自我評價的調查結果

數項

據目

指標

學習及各方面不如別的同學

處理事情的能力較差

在公眾場合不敢表現自己

思考問題的方式消極悲觀

評價自己“很差““不能幹“

學生人數

70

36

122

63

36

百分率(%)

46.7

23.6

81.3

41.8

23.6

(2)結果分析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學生自信心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心。46.7%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學習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別同學,這些學生在集體場合中不敢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集體活動中有壓迫感,從不願甚至排斥集體生活;23.6%的學生認為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較差,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81.3%學生極少或從來不

敢在眾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懼怕參加競賽性活動特別怕人笑話;有41.8%的同學消極悲觀造成不求上進、被動學習和壓抑等健康的心理;而約有23.6%的學生結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幹“等消極評價,面對困難挫折時,他們常常害怕、退縮、易放,而不能努力解決困難,懼怕嘗試新事物、新活動,在活動時總是選擇那些較容易的活動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難度或挑戰性的新活動,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傾向。

四、中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教育思想的影響

我國的傳統思想中,強調學生應謙虛,應服從教師,子女聽從父母,很少考慮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價值,作為教師和家長很少去關心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因而很少提倡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教育一直以來是在抓升學率,許多教師對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個別特點缺乏正確認識和尊重,未能正確把握“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學生。““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中學生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等原則。因此,在教學中往往對學生批評多,鼓勵少,忽視學生的努力和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學生除非成績出眾,否則難以得到讚揚。這樣會造成某些成績好的學生盲目自滿,而更多的學生因在學習中成績平平而受到批評,或被老師冷落,這樣的結果造成大多數中學生缺乏自信。

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響

(1)過度溺愛使學生盲目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優

秀的,只是還小。從而過份的縱容和溺愛,使養中處優的孩子容易產生盲目自信,而且易產生優越感,受不了一點委屈。過度的照顧和過份的保護,使孩子缺乏獨立活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不善於與他人交往。過份依賴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畏縮退避,而這更易遭受挫折失敗。

(2)過高期望或過於嚴厲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過高目標,使孩子經常受到父母的否定,這會使孩

子產生持續失敗的挫折感,積累“我不行“的消極情感體驗,從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較高,當孩子一出現問題輕則批評、否定,重則挖苦、諷刺,甚至進行棍棒教育。長期處於這種缺少接納、關愛的環境中,孩子會懷疑自己和價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敗、缺乏自信。

(3)橫向比較和消極評價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對家長來説激勵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孩子進行比較,殊不知這樣比

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評價是孩子認識自己的依據,父母的否定與消極評價會使孩子缺乏自信,產生“己不如人“的消極觀點。

五、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途徑和方法

1、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鍛鍊機會,培養自信心

在入學之前,學生的成績平平或有偏科,學生對學習缺乏信心,有些學生甚至有恐懼心理,我們應理解學生,幫助他們正確評價自己過去的成績,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會迎頭趕上的,當學生有所進步或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應及時地給予表揚。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實踐鍛鍊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在講解重點、難點時,要由淺入深多設疑問,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儘量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爭議去解決問題的難點,對有勇氣站起來回答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回答問題比較完整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儘量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幫助。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的獲得成功的體驗,在研討、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每一節課的內容,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學習自信心。

2、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更多的愛和更多的幫助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優勢。我們應注意發現和抓住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想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樹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時,我們還應注意自己對學生的教育態度,正確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多給予肯定和鼓勵。平時,可以通過點頭、微笑、誇獎等方式使學生感到安慰、滿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錯誤,我們要耐心進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們有適度的羞恥感,又不讓他們與大家隔離開來。在教育時,應就事論事,不隨意論斷他的品性。當他做了好事後,應及時予以表揚,既消除同學對他的反感,也使他體驗成功的喜悦,漸漸形成自信、勇敢而自制的良好性格。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受挫折,當學生在失敗和錯誤面前,要教育學生不要只看到失敗這一結果,而要看到努力的過程,鼓勵學生勇敢面對失敗,敢於面對錯誤,並且人錯誤中學習經驗和教訓,要學會自我調整。

3、開展各種活動,給學生表現的機會使所有的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我們支持學生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有與其他學生一比高低的勇氣,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在對抗、競爭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動員、鼓勵學生參加校運會、徵文比賽、演講比賽、卡拉ok比賽、文藝晚會和社會公益活動等,不斷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密切聯繫家長,共同培養學生自信心

我們要重視家訪,與家長經常電話聯繫,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教育的情況,及時幫助家長改變不正確的教育態度,特別要求家長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正確評價,要求家長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更多的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相信通過自己努力是能夠成功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學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養,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自信心就像催化劑能將人的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們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後獲得成功。教師和家長應共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各種活動、表現自我的機會和條件,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適度的期望,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使他們經常獲得成功的經驗和感受,增強抗挫能力,培養獨立生活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提高中學生的自信心,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長,繼而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奮發圖強。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5

《語文課程標準》中説: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課標”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實際的作文教學狀況,卻始終不盡如人意。作文成了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害怕、厭惡寫作文”是學生的普遍心理現象。據我在本班中作的口頭調查中:很怕、有點怕寫作文的高達80%,對他們而言,寫作文是件苦差事,為了交差,他們不得不絞盡腦汁,使盡渾身解數湊字數。正是由於這種心理定式,從一開始就制約了學生的思維,因而作文的恐懼心理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必定不佳。經統計分析,學生的作文問題大體可分為如下幾種:

一、篇幅短小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文瘳瘳數語,幾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雖然説清了,語句也通順,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細節作細緻地描繪。就好像一幅畫,只有輪廓,沒有血肉,所以總也豐滿不起來。

二、缺乏真情實感

有的學生景物也描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寫得很清楚,但讀起來乾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潤。也不能在作文中體現作者的價值取向和主觀立場,好像只是一個事不關己的看客。這樣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難以和讀者產生共鳴。

有的學生雖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媽媽真偉大!我的老師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等等,但由於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滲透,讀起這樣本該情感充沛的句子,總覺得有些空洞和高調。

三、表達不準確

有些學生要麼重複羅嗦,要麼詞不達意,這樣的作文讓作者和讀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幾個這樣的同學,作文通篇都是口語,有的字甚至從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書面語來表達。看這樣的文章,如同嚼白蠟,索然無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個性

作文本來是個性化的活動。所謂個性化,就是一個命題或多個命題,全班學生的作文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體現出每個兒童不同的心聲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時一説寫作文,學生就搬出作文書,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盤接收;或是老師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學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這樣寫出來的作品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更無個性可言。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制學生失去作文興趣,固化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學生的第二課堂嚴重潰乏

除了讀讀教材中的文章,抄抄書本上老師指定的詞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第二課堂幾乎為零,有的學生甚至沒有一本課外讀物,他們的語言積累很是缺乏。心中無貨,當然下筆無墨了。作文時冥思苦想,也不過瘳瘳數語而已。

再者,家長在這方面的引導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經做過調查,在家裏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並能主動予以引導的不足10%。(當然這並不能怪我們的家長們,他們要麼農活太忙,無暇顧及;要麼知識底子不夠,有心而力不足;要麼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

二、作文時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學生作文時缺乏投入感,沒有激情,把作文當成難以應付的差事,從心底厭惡寫作,沒有主動性,沒有心靈參與的過程。作文自然缺乏情感。

三、教師指導方法不當

有句話説:生活中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學生並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於我們教師教學方法陳舊、單調、程式化,訓練內容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使他們失去了作文的興趣。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重在寫作技巧、表達方法上的點撥,對於作文內容卻搞“一刀切”,學生缺乏作文內容的積累和寫作心理的需求。葉聖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寫作的根源是表達的慾望。正如説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教學教學重點的轉移,忽視了學生表達慾望的激發和積累習慣的培養。

四、學生缺乏成就感

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作文,認真完成六七十分,草草應付也是這個分數,“大概老師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跳出屬於我的分數了。”周而復始,信心喪失,何來興趣?基於學生作文的現狀,教師如何調動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樣化、綜合性的教學內容、形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空間和氛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樂於表達,易於表達?特別值得我們思考。

我想,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淡化作文概念、強化生活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儘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的負累,使“作文”兩字在學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輕鬆愉悦中,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觀察,去發現、研究,去追憶、再現,去想象、推斷,去剖析、感悟。讓學生明白不是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説就説,想寫就寫,寫多也行,寫少也可,沒有字數、結構、體裁的限制,對學生唯一的要求是:觀察得要更細,發現得要更多。盡最大努力試着把作文課變成一次遊戲、一次採訪、一次通知、一次廣告招標、一次觀察試驗這些活動,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設計,不讓學生有負擔。如:一位老師有一次組織學生玩吹泡泡的遊戲,老師説:“盆裏有肥皂水,請大家拿起筆套吹泡泡,看誰吹得大,看誰吹得多。”學生動手動腦,氣氛活躍。良好的氛圍形成了。接着,老師引導:“泡泡像什麼?” 學生回答:“像氣球”、“像飛船”等。“要是把泡泡當作人,可寫哪些作文題?”

《泡泡飄遊記》、《泡泡旅行記》、《頑皮的小泡泡》等,每個學生筆下的小泡泡都各具個性,都活動在自己的天地裏。

二、淡化刻意指導,功夫用在平時

(一)閲讀寫作緊密結合

教師在平時的閲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滲透習作教學的內容和基本功訓練。看到典型的課題,可結合滲透如何審題和立意的訓練;遇到典型的課文,可滲透佈局謀篇的指導;碰到典型的構段方式,可以穿插 進行仿寫訓練。對於課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導學生賞析外,還可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

(二)重視習作前的指導

根據作文教學計劃的安排,每次作文課之前,必須重視課前指導,寫人物,就應該提前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各種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變化;寫景,就應該要求學生提前有針對性地觀察自然景象;寫物,應提前指導學生有意識地研究各類物品的形狀、色彩,掌握其特徵總之,每次寫作之前,都應根據習作要求,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蒐集和積累必要的材料,這樣到了作文時,學生胸中才有積蓄可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詞語可表達。

三、採用開放性的習作評價,以評促寫

習作評價對習作教學過程的實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對激勵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習作水平,改過習作教學方法及促進學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開放的習作評價應能激勵為評價宗旨,評價定位於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在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評價中,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增進教與學的相互瞭解和深層次地溝通,在評價中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評語激勵

傳統評語針對性不強,缺乏個性,缺乏激勵。我主張評語要以第二人稱的口吻,強調評語的雙向互動性,強調激勵性、針對性和建議性,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知道存在什麼問題,使每一次的評語猶如一次親切的交談和情感的溝通,有利於增強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使學生願意修改,知道如何改。評語的定位由老師與習作之間轉換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評語的形式、內容更豐富多彩。評價更全面、更具體、更講求實效。

(二)評獎激勵

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採用多種類型的評獎活動。設習作“興趣獎”、“個性獎”、“創新獎”、“進步獎”、“希望獎”、“優秀獎”、“幻想家獎”、“故事大王獎”、“日記大王獎”等等。

評獎活動注意學生習作的過程,並且面向全體,人人蔘與,人人都可以獲獎,使學生在老師、同學、家長及自我肯定中激發習作的動機。

(三)成果激勵

開放性習作評價注重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習作過程,指導學生珍惜習作成果,利用成果激勵、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堅定習作信心。具體做法如下:

1、開闢班級習作園地,學生想寫就寫,想貼就貼,想評就評,使班級的習作園地不再只是少數人、少數範文的領地,而是學生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

2、鼓勵學生參與社會習作園地,指導和鼓勵學生把作品投寄到各種少兒報刊雜誌上發表,讓他們充分體驗習作的成就感。

3、編輯班級文集,培養學生蒐集編輯文集的能力,學生的優秀作品分類收集成冊,並進行美工設計,編輯精美的文集在全班傳閲。

4、編輯個人文集。挑選個人的優秀習作編成個人專集,在班中或是在學校裏傳閲,使

學生從小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在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並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寫作能力對於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有着重要作用。教師們應根據“課標”精神,努力排斥“為應付考試而作文”的思想,以新的思路,運用具有創造性的指導方法,大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求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6

為了研究和分析中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從零用錢的分配和利用狀況,購物心態,父母對子女消費的態度展開調查。做出公佈,使學生認知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提高意識且提出適應的政策。

另外我們也對中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並針對消費經濟來源做了分析,並從社會原因分析了中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後,由於中學生屬於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中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着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中學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範。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着子女的意願,以至於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慾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瞭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與完善,沿海地區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市場的發展對勞動生產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大量農民工不斷的湧向沿海地區.那麼這些農民工在外面的生活怎麼樣呢?本文為了行文的方便,將其簡而化之,併合壁而中國化:一方面,將物質的生活歸結為具體的生活,並且對她進行着重的探討;,另一方面將科學,教育,文化等歸納為虛擬的生活.因此,本文擬從具體生活的探討和虛擬生活的探討兩個主要地方面來探討。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改善小城鎮的投資環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週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儘量減少留守兒童。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説,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餘,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編織袋產品以茂名乙烯生產的優質產品為原料,經先進的設備和工藝精心加工而成本產品具有強度大、包裝牢固、防潮、防水的特點;且外觀美、容易碼垛、搬運和運輸方便及包裝費用低廉。適用於化工產品、化肥、飼料、糧食、水泥、礦沙等粒狀、塊狀、粉狀等固態物質的包裝。

這次社會實踐,不僅為家裏減輕了負擔還讓我有了很大的自信,自信自己很有能力,自信自己能獨立去面對以後的日子,自信自己一定可以在社會的淘金機裏閃出耀眼的光芒,當然這次的社會實踐還讓我的實踐能力,口才能力,處事能力有了比較大的提高,更是體會到了老師的苦心。同時服務生的工作也讓我的應變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這些實踐中的收穫是在課堂上永遠也學習不到的,它會讓我受用一生!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佔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佔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佔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我們要重視家訪,與家長經常電話聯繫,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教育的情況,及時幫助家長改變不正確的教育態度,特別要求家長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正確評價,要求家長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更多的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相信通過自己努力是能夠成功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學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養,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牆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組織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體會勞動的艱辛,深刻的認識到錢來之不易。

父母不應給學生太多的零用錢,應教育他們,讓他們走出誤區。父母也應多關心子女消費的情況,促使他們不要亂花錢。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7

中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表

年級:__ 班級:__ 姓名:__ 性別:__ 年齡:__

同學們:

下面是關於你本學期學習方法的調查題,請你仔細、認真、實事求是的填寫,此卷有助於我們和你自己瞭解你都運用了那些學習方法。謝謝!

本卷的填寫方式是在每道選擇題中,必須選擇一個選項,請不要漏選,也不要在一道內選兩項。請認真回答這些問題後,再看後面的評分方法。

1、如果老師佈置一項社會調查讓你在寒假中完成,並要求開學後提交一份報告,你會:( )

A、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量

B、到網上去下載一份,應付了事

C、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塊完成並趁機遊玩

D、形成學習小組,分工合作,對這份報告貢獻自己的力

2、本學期開學之前,你一般情況下會:( )

A、無所事事,等待開學

B、只要準備好開學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檢查老師佈置的作業是否完成

D、考慮並制定新學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爭取有所進步

3、你認為應該在早讀、下午上課或晚自修前的多長時間內引導大家進入學習狀態並逐漸養 成良好的習慣呢?( )

A、5分鐘 B、10分鐘

C、15分鐘 D、20分鐘

4、有的同學表示課前預習對自己學習有很大幫助,所以習慣預習;而有的同學表示預習對 學習並沒有什麼幫助,所以不預習。你呢?( )

A、不預習 B、很少預習 C、老師佈置預習才預習 D、經常預習

5、如果你預習,那你都經常預習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選不預習的同學不用填此項。)( )

A、自己喜歡的科目 B、自己喜歡那位老師的科目

C、家長強調的重點科目 D、預習自己認為成績不理想的科目

6、預習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常用哪一種?( )

(注:選不預習的同學這一組題目可以不用填寫)

A、把要學的內容看一遍

B、閲讀要學的內容,並歸納出重點和難點

C、閲讀要學的內容,歸納出重難點並劃出不懂或有疑問的地方

D、閲讀要學的內容,並查閲相關資料,解決疑難

7、課堂上,你最喜歡( )

A、 答問 B、自由閲讀

C、老師講解 D、討論

8、有的同學表示會在課堂上課過程中常常走神,你呢?( )

A、對感興趣的內容很認真,不感興趣的就幹別的事情

B、上課內容聽不懂時會走神

C、認為上課內容已經很懂了,不用聽

D、基本不會走神

9、不同的同學都有自己的聽課方式,你是怎樣的呢?( )

A、聽課時不記筆記,但願意想,會配合老師的節奏(如:回答問題等)

B、老師讓記什麼就記什麼

C、聽課時會記自己認為重要的筆記,但常常聽不到老師講的下面的內容

D、一面聽,一面把老師講的和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記在書上

10、你覺得自己的聽課效果怎樣( )

A、不清楚 B、全聽不懂

C、部分聽懂 D、全能聽懂

11.等級科目課上,你通常( )

A、完全按老師的要求進行,沒有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究

B、主要精力放在解題上,沒有對基礎知識進行認真複習

C、既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複習,又注意解題及解題後的反思、總結

D、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究,並經常與同學一起討論、交流

12、開學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成績不太理想,你一般情況下會( )

A、不學習了,反正學不會

B、聽天由命,反正我已經盡力了

C、確定自己的薄弱學科,狠下功夫

D、請教老師,看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對路

13、上自習課的時間裏,如果沒有老師在場( )

A、無所事事,逮着什麼就看什麼

B、看哪個老師佈置的作業多就做哪個學科的作業

C、查缺補漏,抓緊時間學習自己的薄弱學科

D、思考今天的學習情況,做好總結

14、你與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情況是( )

A、不與其他同學探討學習方面問題

B、有同學經常對自已學習有幫助

C、經常與其他同學探討學習心得

D、經常幫助其他同學從

15、關於複習你是怎樣做的呢?( )

A、在平時、測驗和考試前都不復習 B、老師強調要複習才會複習

C、平時不復習,測驗和考試前會複習 D、在平時、測驗和考試前都會認真複習

16、複習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常用哪一種?(注:從不復習的同學不用填寫)( )

A、只會翻閲筆記

B、把學過的內容通看一遍

C、把學過的內容看一遍後,會嘗試做一些題目來鞏固

D、回憶學過的內容,自己整理出提綱,針對還有疑問的地方,及時弄懂

17、你是怎樣處理複習與作業的關係呢?( )

A、不復習只完成作業

B、邊做作業遇到有不懂的馬上看書或筆記

C、先做作業再針對遇到的問題看書、筆記,或問同學、老師

D、整理好課程內容,認真理解重點、難點之後再寫作業

18、你怎樣完成作業的呢?( )

A、做作業中遇到困難經常不能完成,也不會問同學、老師

B、只講究速度做完就完事

C、做作業遇到困難需要與同學討論才能完成

D、能自己快速準確的完成

19、當考試後,你發現考的科目自己覺得很糟糕,你會 ( )

A、無所謂,來日方長,我會努力的

B、從頭開始,紮紮實實再從頭學起

C、從現在開始努力

D、要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

20、試卷或作業發下來後何時訂正呢?( )

A、從不訂正 B、晚自修時

C、老師講評時 D、立即

[評分標準]

凡選A者記-1分;凡選B者記0分;凡選C者記1分;凡選D者記2分。

請計算出你的得分是( )分。

中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問卷調查表

摘要:許多高一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本文對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展開調查並以此探索、分析和指導高一學生找到適當的學習方法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健詞: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引言:由於高一學生剛從國中過來,國中和高中是兩個不同的學習階段,並且高中的學科增多。很多學生早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合理的安排時間,導致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感到比較困難,學習成績不高。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學呢?而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又怎樣呢?為此,本文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行調查與探索。

一 、調查目的

1,瞭解高一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

2,分析初高中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

3,尋求適合高一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

二、 調查對象

尤溪高一十班學生 52人

三、調查方法和步驟

調查採取問卷

四、問卷調查(見附錄1)

五、調查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6 14 1 4 3 4 1 2 12 3 2 1 1 2 1 5

B 5 12 3 1 2 20 4 1 7 2 14 4 8 3 5 4

C 14 4 8 1 21 2 6 31 15 25 18 17 17 26 19 16

D 12 7 26 27 11 12 26 2 3 9 13 14 11 6 12 11

六 結果分析

1,預習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處在"老師要求預習才預習"的狀態,佔總數的50%,還有"老師要求預習也不預習"的,佔總數的30%,而經常自學預習的學生只佔30%. 從統計數據看,學生預習方法大部分處於"把要學的`內容看一遍"的狀態;而通過預習找難點,找重 點或解決疑難的比率較低,原因是高一年級的學科較九年級年級學科多,從國中進入高中,學習方法仍停留在國中水平。高一學生除了要預習語文,數學和外語外,還要預習物理,化學政治等其他學科。 調查表明,高一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把預習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這樣既浪費了大好時光,也沒有大的收穫。;從中得出高一學生缺乏自學能力 ,只把預習當成額外作業去完成,沒有作為能力去培養,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培養能力.

預習情況:不預習 很少預習 老師佈置才預習 經常預習

所佔比率:28% 44% 20% 8%

預習方法:看一遍 找重、難點 對照資料

所佔比率:52% 30% 18%

2,課堂聽講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教師講課枯燥是造成學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佔整體的35%.由於教師講課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所以調動不了學習的積極性. 統計表明,採取

第三種方式的學生較多,從整體來看,學生聽課時思維不夠活躍.影響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傾向於灌輸式學習。這是由於學生的學習思維任然停留在國中。高中的學習對學生的主動性要求提高了,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由此可見,由於不同年齡學生智力開發的不同和聽講習慣的不同,直接影響着學生 的學習方法。

聽課情況: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不想聽 上課內容聽不懂 其它

所佔比率:22% 46% 32%

3,課堂記筆記的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記筆記的方法是隨學生的聽課裝態的變化而變化的。説明對於較難學習的科目或思維邏輯強的學科,學生應該集中精力聽講,以免造成思維混亂和前後 邏輯不連貫的現象.確實有一部分教師習慣於寫板書,也要求學生抄板書,這不僅影響了教師的講課思路,也 影響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通過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腦皮層興奮 域構成多通路的聯繫,阻塞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對較難學科應該以聽,想為主。

課堂筆記:只聽不記 邊聽邊記,儘可能記下所有 邊聽邊記重點 邊聽邊記邊思考 所佔比率:36% 42% 14% 8%

4,做作業的情況和方法

課外作業是鞏固知識,應用知識和訓練技能的一種手段,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對作業的認識不盡相 同,有的學生把做作業當成一種學習的需要,也有的當成一種負擔;有的學生做作業的速度較快,也有的做作 業的速度較慢,有的學生做作業產生一種愉快的內心體驗,也有的完不成作業心理出現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 ,學生都在尋求做作業的竅門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學生當前做作業方法的現狀:

"先做後看書"的方法比率較高,"有問題問別人"的方式比率也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 作業和完不成作業的現象.

調查表明,"先做作業後看書"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很高.原因是學生先做後看書能夠發揮學生獨立思 考,自檢學習效果的作用.特別是當學生遇到難解題時,還可引起學生對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針對性地去看 書,一旦從書中找到解題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為學生終身難忘的經驗和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並 學會應用知識的方法.。學生抄作業或完不成作業與學習成績是負相關狀態,這種情況大都屬於差生。

作業方式:先看書後做、先做後看書、抄答案

所佔比率:32% 58% 10%

5,複習方法的情況

學生對複習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複習方法和安排,調查統計

統計表明,各年級學生經常複習者較多,都佔半數以上;考試前複習的,其比率較其它方法相對要高.復 習方法隨年級的不同而有變化.七年級學生多是按老師佈置的提綱進行復習,八年級學生側重在背重點,九年級學生 側重在抓難點.原因是七年級學生依賴性較強和缺乏獨立歸納能力,希望老師列出提綱要點,給明確複習的主要 內容.八年級學生面對加重的作業負擔,必須進行重點複習;同時由於難度的增大,難點較多,抓難點的複習方 法比率也較高;九年級學生面臨畢業與會考,要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着重解決疑難.

複習方式:不復習、看主要內容、看一遍、複習有關內容後做題

所佔比率分別為:10% 26% 48% 16%

六 、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多數高一學生仍停留在教師所要求和佈置的,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學習狀態,學習的被動性較強,他們主動學習和探求知識很不夠,還沒有掌握適合獨立學習的學習方

法.這種學習的被動性,表現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死記硬背.他們上課抄筆記,課後抄作業,複習考試按教師指定的背課本和筆記,還有許多學生大量地看各類題解,這都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和發展,他們的學習缺乏獨立性,離不開老師這根"枴棍" ;而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又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由於大學聯考指揮棒的作用,特別是在高中學生被迫在課上課下大量做練習,重複性的無效勞動佔去了很多學習時間,負擔過重,這就顯得學習被動和方法過死 ,嚴重影響着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國中教師中的強制性措施過多,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不能不是個重要原因.它造成學生心理不平衡,使學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XX年9月初,縣教育局號文件向各校傳達了省市關於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為了切實搞好轄區學校“減負”工作,瞭解各校“減負”文件精神的執行情況,縣教研室國中組於XX年9月13日至XX年10月20日結束,對全縣十三所國中進行了全面調查,旨在督查引導各校嚴格履行省《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內容》,密切關注學生身體健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調查對象、方法和內容

對象:國中教師、學生和家長。

方法:依照省《區縣教研機構監測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課業負擔實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學校,明察暗訪,通過聽、看、查、談、訪等方式進行。其中聽課56節,發放教師問卷130張,學生問卷全縣156班共計156張,問卷全部有效。

內容:參照陝西省《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內容》,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均為其要點。

三、結果及分析

1、領導重視,制訂了“減負”方案。問卷顯示,100%的教師接受了“減負”文件學習,89.1%的學生接受了“減負”文件的傳達。通過聽取各校有關領導“減負”工作彙報和查閲“減負”資料,反映了各校對“減負”工作的不同重視。在後期的“減負”檢查中,各校減負落實愈見紮實。除均建立了“減負”領導小組,有“減負”實施方案外,有的學校和教師分別建立了“減負”目標責任書,學校設有“減負”責任追究制度,對教師有“減負”倡議書,建立了學科考試製度和學生評價制度,有家庭作業和雙休日作業佈置的要求,有層層把關的周作業計劃和落實記載,教師“減負”承諾書,學校對學生的“減負”問卷等。如耿中、榆中、藥中、姬一、通中,從這些學校的彙報與檢查中,可以看出對“減負”的重視及作了大量紮實細緻的工作。

2、重視了常規管理,學校秩序正常。走進十三所國中,感到教學秩序井然。從我們檢查看,十三所國中有教學計劃,有課程安排,能按課表正常上課,學校常規教學檢查資料齊全,學生作業批改細緻認真,教研活動有安排、有記錄。

3、重視了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所聽56節不同學科課,能看出各校在優化課堂結構,不斷改進教法與學法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與探索。如鹿苑中學教導處及語文組的“同課異構”教法競賽展示課、張中、涇中、耿鎮、姬二的課堂教學令人滿意。聯想到近幾年來,我縣教育局領導班子,落實“户均一個大學生工程”,狠抓教學常規管理,抓“三展”,備“三考”取得了顯着成績。之後,又狠抓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改變學生思維惰性習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構建高效課堂模式,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被逐步調動起來,高效課堂蓬蓬勃勃,發展日趨完善,改變了以往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這些舉措,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對減負起到了積極作用。

以上是各校在這次“減負”檢查工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仍也存在着以下的問題:

1、課程設置問題較多。單就從十三所國中課表看,除一所學校基本符合國家課程標準外,十二所學校都有差異。如七年級語文,國家標準規定每週6節,而有2所學校設為5節,一所學校設為7節;七年級數學,國家標準為每週4節,9所學校設為5節;七年級英語,國家標準每週4節,5所學校每週5節,2所學校每週8節;七年級生物,國家標準每週3節,7所學校每週2節;八年級物理,國家標準每週3節,4所學校每週2節……拿所給課表與班級課表初查對比,一些所謂“副課”根本沒有。學生問卷顯示,“副課”被挪用被擠佔8.33%,無挪用擠佔89.74%,未答佔1.9%,主要是九年級無非考“副課”,考前無“副課”,平時“副課”被“主課”代替,“副課”教師不在上“主課”。被挪用被擠佔涉及4所學校,與監測“課程開設規範、無挪用、擠佔現象”不相吻合。

2、作業量較大。100%教師回答學校有周作業計劃,87.17%學生回答家庭作業未超過2小時,12.83%的學生感到作業量過大,感到作業量大主要是九年級學生和城區學生,主要在3所國中。8.3%的學生反映教師佈置重複性機械性懲罰作業,91.2%學生反映有2套教輔資料,這與監測家庭書面作業量“國中控制在2小時內”“無機械性、重複性作業”“不以增加作業量形式懲罰學生”“學生在校所用教輔資料每人不超過一套”有差距。調查中一位學生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每天做作業很晚11點多,書包大概能有40斤重。另一位家長説,聽説上級減負檢查,學校通知孩子趕快拿掉書包教輔材料,等檢查組一走,又裝上上學去。

3、補課與有償家教現象嚴重。全縣九年級,除一所學校外,其餘12所都補,這與監測規定的“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課餘時間組織或變相組織除九年級第二學期之外的學生進行大面積補課”不符。城區2名學生和3位家長反映某些教師聯合動員學生晚上到其家進行有償家教,孩子的老師説單憑上課不行,人家都補,不補就跟不上趟,因此家長只好讓孩子交錢補課,對孩子健康憂心忡忡。另一位學生家長説,都補,很普遍。面對繁重課業負擔學生家長敢怒不敢言。

4、考試次數頻繁。問卷顯示,十三所國中,11所學校有月考,有的還有學科競賽、週考等 。7所學校公開排名。這與“國中只在每學期進行期中、期末兩次記錄成績的學科考試”“不舉辦各類學科競賽活動”“不公開學生考試成績”“不進行成績排名”極不相符。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9

中學生“感恩”調查報告?中學生“感恩”調查報告?胡大翠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鎮中學?物質條件的優越,讓現代的中學生越來越丟失了感恩情懷,以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應當。類似如下情景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新生入學,父母大包小包的揹着行李來送孩子,孩子則像一個沒事人;沒有幾個人記得父母的生日,卻在同學過生日時花父母的血汗錢買生日禮物,開生日派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穿不離名牌,攀比之風猖獗;就連部分貧困家庭的子女,也會強行向家長提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要求,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時常大發脾氣、頂撞父母;對老師的教誨,輕則不聽,重則頂撞;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因和家長或老師慪氣,而自殘、自殺或作出暴力行為…… ?感恩的缺失,讓孩子們本應純淨可愛的心靈變得麻木不仁。讓孩子學會感恩,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不容推卸的共同責任,感恩教育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刻不容緩!?一、調查結果?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及多次座談結果顯示如下:

1、只有7%的學生偶爾做家務,學生們的自理能力很差。

2、85%的學生沒有意識到父母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並由此產生感恩意識。

3、絕大部分同學對他人給予的幫助會心存感激,但很少有人會思考該怎樣從行動上予以回報。

4、同學遇到困難時絕大多數同學願意幫助,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持久的熱情和耐心。

5、不愛讀悲憫情懷的文學作品,故表現不出“悲天憫人,同情弱者”的情懷,相反卻喜歡看暴力影片、玩暴力遊戲。

6、對重大的災害性事件能表現出同情,也能偶爾參與募捐活動,但事後其關注程度有所減弱,情境化現象較為明顯。

7、有些學生雖然對“感恩”有一定的瞭解,但缺乏實際行動。比如問到“十一”、“五四”、“七一”、“八一”等節日你們怎麼過時,學生大多數回答的是“一切照常”,只有16%的學生選擇“看相關電視節目”來慶祝或紀念,3%的同學選擇“主動找資料學習”。

調查顯示,感恩情懷的缺失在現代中學生中表現得十分普遍,多數學生的感恩意識不夠明確,感恩行動欠缺,感恩教育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掉。在優越的物質環境與人文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感動,更不知道如何去感恩,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即使是對最關心他們的.父母,學生普遍不瞭解父母的苦衷,因此與父母沒有共同的語言,很少一起聊天,彼此缺乏交流,日積月累,隔膜越來越大,感情的漠視讓人心寒。是什麼導致了現代中學生感恩情懷的日益缺失,我們又該如何扭轉這可怕的局面呢?

二、青少年不懂感恩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不足?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在家裏備受寵愛,什麼家務也不讓孩子幹,幾代人都習慣了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對其思想、情感、心理等問題極少過問。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已經習慣了“包辦”,毫無原則的溺愛,“造就”孩子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性格。

父母把自己的愛無私地傾注給孩子,而從來沒有要求孩子在愛的方面回報自己。教育孩子光有對他的愛是不夠的,還應該教育和引導他愛別人。面對孩子的一些過分要求,家長不能一味地滿足,讓孩子為所欲為,不懂得孝敬父母,關心他人,以至於長大後變得無能又無情,自私自利,別人對他付出的再多,在其眼裏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2、學校教育的失誤?重智育、輕德育,這種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教育,導致了孩子“唯分是圖”。反思我們中國的教育,向來都是分數至上,學校關心的是分數,老師關心的是分數,父母關心的還是分數。因此,孩子最關心的也是分數。成績好的學生以為學習好,就是對家長和老師的全部回報,成績差的學生甚至因此和家長、學校產生對立情緒,因此作出了一些過激行為,讓人扼腕歎息。

3、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一些人道德淪喪,誠信缺失,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這讓尚缺乏道德判斷的青少年學生深受其害。國中生正在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人生觀、價值觀不穩定,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這對“感恩教育”構成了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成為中學生德育的一個瓶頸。為我們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如何幫助學生體會感動、學會報恩?

1、榜樣引導?對中學生來説,“感恩”意識的形成,不可能僅僅從書本上學到,而須從周圍的環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教師、家長的感恩行為是學生的榜樣模範,同時也要注意挖掘身邊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道德觀念。

2、生活培養?感恩教育無處不在,將其有機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題班會、寫作實踐、“我為父母做件事”等家庭實踐作業,都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有利契機。

3、情感薰陶?解決感情弱化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文學這一劑良藥。悲憫情懷是文學的一個古老和永恆的命題,是人類離不開的意識形態。鑑於文學作品對學生的情感薰陶的深遠作用,應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閲讀品位,引導學生的閲讀取向。同時在學科教學中老師也應有意地向學生進行感恩情懷的滲透,注重對學生崇高品格的培養。

4、專題講座? 黨中央國務院就要求大力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感恩無疑是建設的一大塊內容。當談及感恩的意義時,很多同學表示不清楚,德育課作為一門不可取代的課程,要切實行動起來,再不能只是一個擺設。通過一系列主題講座,讓孩子們真正明白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感恩,是人們對社會和對人世的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美德;感恩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圖報的態度。

5、社會實踐?社會和學校有責任通過組織一些“修身立人”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以志願者、社會義工的身份)到孤老病殘家中送愛心,從中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偉大,增強學生的愛國、愛人民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遭遇重特大災害時的募捐活動,也是對孩子進行感恩培養的良好切入口。

6、節日祝福?教育學生別忘了父母的生日,在母親節、父親節為他們送去祝福;經常去拜訪曾給你教誨的師長,在教師節送去你的問候;用寬容的心去維繫真誠的友情,對於幫助過你的朋友説聲“謝謝”。當你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裏有沒有想起周圍的鄰居、親友、同學以為種種原因快樂不起來,帶着你的微笑和關切去看看他們是否需要幫助。

父母的生日、教師節、元旦……這些特殊的日子,是教孩子們表達感恩的最好時機。當然我們還要善於引導孩子們不要爭相購買物質禮物,一句問候、一條短信或者自己動手製作的賀卡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禮物。

綜上所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和家長、學校都不應忽視對中學生的感恩教育,力求通過多方共同努力,使青少年健康、幸福地成長。

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感恩是中學生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唯有學會感恩,

他們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因為,一個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的人,他才會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才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所以對中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意義深遠,勢在必行!?對中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承,更有利於中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中學生的感恩教育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目的:

計算是國中數學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髮展的必備能力,而在教學中部分學生因計算能力不強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糾錯能力的培養是提升他們計算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問題,開展研究,進而解決問題。

二、調查對象和內容:

對我校七八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包括對個別學生進行跟蹤調查。調查他們在作業中,課堂中、考試中做計算時的出錯及糾錯情況,調查他們出錯的原因,調查他們對錯誤的處理情況。

三、調查方式:

通過問卷調查,個別交談,個案跟蹤,試卷分析,作業查看等方式進行調查。

四、調查結果:

(一)問卷調查的結果

1、你在平時的計算題中出錯的機率有多大?( )

a 基本不出錯(15、2%) b偶爾出現錯誤(40、3%)

c出錯的時候很多(29、3%) d幾乎每做必錯(15、2%)

2、你認為自己出錯的原因有哪些? ( )

a 馬虎大意 (34、3%) b 知識性錯誤,不知解題步驟(25、6%)

c概念不清,生搬硬套、盲目解題(25、7%) d其他情況(15、5%)

3、出現錯誤你如何對待( )

a 不去管它,做會做的(13、3%)

b 再重做一遍(65%)

c 看看哪裏錯了,不做整理(15、3%)

d 找到錯的原因,並記錄錯誤,再把問題改正。(6、4%)

4、在計算中你是如何發現錯誤的( )

a 自己檢查出來的。(21%) b同學對照交流時發現的。(34%)

c 看答案發現的 (8%) d 老師批改的(91%) e 其他情況(3、5%)

5、你會多次犯同樣的錯誤嗎( )

a是 (32%) b偶爾會(56%)c不會(12%)

6、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1)建立錯題本,隨時看一看。

(2)自己多檢查,不能放過錯誤,多練習。

(3)和老師、同學們交流錯誤,研究改正方法。

(4)審查出錯原因,做好記錄。(5)多做易錯問題。

(二)其他方式調查結果:

1、通過對兩個成績較差的,兩個成績較好的,和兩個成績中等的同學的跟蹤調查發現,成績較差的同學計算能力也很差,出現的計算錯誤問題五花八門,也根本沒有糾錯的意識。經常改上很多遍都不對。成績中等的兩個出錯情況不同,其一是做題速度慢,但沒有馬虎性錯誤,但是易出現知識性錯誤,並且經常犯同一個錯誤。應當屬於對知識理解不透徹型的,另一個則屬於馬虎型的,所犯錯誤不確定,有時候別人易犯的錯誤他不犯,但是不知道哪個環節就出問題。這也是他成績中等的一個重要原因。前者知道改錯,後者對錯誤有點不屑一顧。對於成績較好的兩個同學,其中一個很嚴謹,出現錯誤能及時的糾正,並記錄。另一個很聰明,有時候在一些小問題上出錯。改錯習慣不好。

2、通過對同學們的其會考試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儘管計算是基礎不是難點,但是出錯率還是很高的。其中七年級約佔同學們失分的30%到50%,八年級也達到15%到30%。作業中計算出錯也不容忽視。並且有個別同學出錯不改。有的只是重做一次,並沒有找到出錯原因,兩次做法截然不同。有少數同學在作業中標記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有錯題本的同學很少,並且有的只是記錄了一兩個題目,以後就放棄了。

(三)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不難發現,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和重視。我們的學生中有80%以上的同學在計算中出現錯誤。糾錯能力的培養正是改正這些錯誤的良方,同時,這些計算中的錯誤得到糾正也正好培養了我們的糾錯能力。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對於學生出錯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每個學生有自身的特點和對於計算中的薄弱環節。學生對糾錯的認識不一,有些同學對糾錯不屑一顧,部分學生對發現錯誤,及時改正錯誤,找出錯誤原因,並建立錯題本,也在思想上表示認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不盡人意。這也是許多同學多次犯同樣錯誤,糾錯習慣落不到實處,計算能力不能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需要通過在課堂上,作業和練習中找到一種能培養糾糾錯能力的有效的辦法。同時,提煉出糾錯課的上法,和糾錯練習的模式,使這種模式能夠實用和長效。

五、調查總結:

計算是困擾一部分學生進步的一大難題,特別對中下游學生。而糾錯的習慣,不但後進生沒有養成,有一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也不會糾錯。為此,在計算題中對糾錯習慣的培養勢在必行。提高學生的糾錯能力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入手:

1、加強學生的糾錯心理輔導,讓學生提高認識,養成糾錯習慣。從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同學沒有認識到糾錯的意義,有的同學儘管認識到了但是沒有形成習慣,不能由始至終的堅持下去。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輔導。

2、使我們的糾錯課和糾錯練習形成模式並得到推廣。調查中我們也發現有的同學糾錯方法不對,還有的同學不知道如何糾錯,並且有的老師對學生的糾錯習慣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旦我們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模式以後,它會對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在處理糾錯問題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3、我們對計算問題的錯誤要進行總結,形成一個計算問題錯誤題庫。這個題庫的建立會對學生的各種錯誤進行總結,給學生以警示。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1

查目的:現在無論幹什麼都講究誠信,學生要做誠實守信的人,不撒謊,與同學之間要做到一諾千金;商人要做誠實守信的人,商品不摻假,這樣才能銷售營業額高;老百姓要做誠實守信的人……總之在當今社會沒有誠信寸步難行,那大家都做了哪些誠信事呢?是不是真正做到誠實守信呢?因此我們針對“身邊的誠信事”進行了調查。

調查人員:六(4)中隊

調查時間: .5

調查地點: 大街、市場

調查對象: 出租車司機、個體户、國小生、老奶奶

調查內容:大家所做的誠信事

8月是暑假,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休息,於是我們對各個行業的一個代表人物進行了“您所作的誠信事”的調查。下面是我們將他們的敍述進行整理後的內容。

出租車司機:作為一名出租車司機我感到非常光榮,因為我們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的形象,所以我們每位出租車司機都感到身上的責任很重,誠信當然是我們每位出租車司機的必備品格。每當乘客交多了錢,我會毫不猶豫地將多的錢還給他,有時會有乘客將物品遺失在車上,我都會交公。記得有一次,我在打掃車子時發現了一個黑錢包,裏面有好幾千元和兩個銀行信用卡,我想這肯定有急用,於是馬上交給了負責人,通過各種渠道終於聯繫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給我報酬,我説這是我們出租車司機應盡的責任。

個體户:記得剛開始做生意時我賣的是牛肉,當時市場上賣牛肉的人很多,他們都給牛肉注水,來增加分量,而我就不這樣,注水的牛肉看起來水淋淋的,泛白的,很滑;而我的牛肉色澤深,很是粘手。所以我這的牛肉每次都供不應求了,算起來我賺得比他們要多得多。這件事一直影響着我,我無論賣什麼都不投機、佔便宜,因此不管賣什麼都買者眾多。

另外我們還採訪了國小生、老奶奶,他們都講述了自己所做得微不足道的誠信事。

我們的感想:

通過對這麼多居民的調查,我真的感觸頗深,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不管是工人還是個體户,總之他們都秉着誠信來做事,因此都得到了回報。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更應該牢記“誠信”兩個人,真正做誠實守信的學生。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2

在諸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高居榜首。張聰沛分析:強迫的根源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追求完美。隨着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家庭的中心。家長總會搶先安排好本應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説,家長的安排無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長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顯現出缺少主見、優柔寡斷。

青少年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人際關係非常敏感。

張聰沛最近接手了對一名高一學生的心理治療。由於老師在課堂上當眾讀了這名學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學嘲笑。當天回到家,他就顯得很鬱悶,之後開始又哭又鬧。張聰沛診斷他得了癔症,經過治療,病情逐漸減輕。最後,他終於決定回校上課,可只上了一節就回家了,因為他感覺班裏所有學生都在看自己。現在,這名學生已經一個月沒有上課了。

張聰沛認為,這些心理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緩解的,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進行户外集體活動。

該課題組曾組織一次集體登山活動,登山隊員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隊員被分為3個組,每組5人,每人發10元活動費用。登山前,隊員要花掉10元購買登山必備物品。進山之後,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顯露無遺。其中一組登山隊員把錢全部用在買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買水。結果,登山不到一半,這組隊員就口渴難耐,都放棄了。

張聰沛認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於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實,父母是青少年最穩定的人際關係,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瞭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鬆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於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3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在不斷完善,消費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目前中學生人數高達7300萬,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中學生的消費狀況也越來越受社會關注,但在中學生消費中存在着許多問題,已引起中學生朋友和家長們的重視。為了更深入瞭解中學生的消費狀況,分析中學生的消費傾向,讓人們較為全面的瞭解學生的消費狀況,引導中學生走上一條正確的消費道路!我組作了這次主題為“中學生的消費情況“的調查,調查表格如下。

父母收入

家裏幾個孩子

幾個在上學

每週零花錢多少

佔家庭收入多少

錢花在了哪裏

第一位

1000左右

2

2

30

3%

吃飯,買零食

第二位

左右

2

1

30

3%

吃飯

第三位

3000左右

1

1

100

3%

吃飯,買零食,上網

第四位

以上

2

2

50

2.5%

吃飯,買零食,玩

第五位

3000

3

3

30

1%

吃飯,買零食

第六位

1000左右

1

1

30

3%

吃飯

第七位

3000以上

3

2

60

2%

吃飯,買零食,玩

第八位

3000左右

4

1

30

1%

吃飯

第九位

1000左右

1

1

50

5%

吃飯,買零食,上網

第十位

5000

2

2

100

2%

吃飯,買零食,玩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同學們的父母月收入通常在左右。家裏孩子的個數大部分都是2個有一少部分是1個,還有個別的是3個或4個,在上學方面,並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在上學,同學每週的消費一般都在30-50之間,多則在100元。同學們每週的零用錢一般佔家庭收入的1%-3%之間,一部分佔50%。這些錢都花在在哪裏呢?現在的中學生主要花銷在吃,穿,玩,三個方面。在穿的方面佔46%,怎麼會這麼高呢?由於學生之間追求名牌,互相攀比,以至於穿的方面佔這麼高的比例。例如:一雙名牌運動鞋就要200-300元,最多1000元;一件上衣上百塊;一條褲子百多塊。就是因為這樣就有了現在校園中的順口溜“一兩百太寒酸,四五百才夠數,千八百才算酷“;其次是玩,它佔30%,在我們中學身上主要表現在追潮流,趕時髦,有的同學到mp3,mp4的隨身聽,還有人已經拿上了手機。然後是吃,它佔15%,現代中學生都流行節日慶祝,同學生日舉行party。最後是其他方面佔10%,而在這10%中,卻只有一部分消費在學習上。這麼高的消費錢哪來的,來自於他們父母辛勤的工作。當他們要錢時,如果家長不給還騙家長。

通過這次調查,我想對同學們提出一些建議。如下:

1.少買一些零食,把剩下的錢攢下來。

2.少去一些高消費的場所,剩下的錢可以買一些參考書。

3要學會合理消費,綠色消費。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4

一、中學生的誠信現狀

從調查問卷表中顯示,中學生的誠信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由於現代社會風氣不正,虛假事物過多,嚴重腐蝕了中學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學生對社會事物的誠信度逐漸下降。現從中學生對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的誠信現狀進行歸納總結。

1、 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5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發現乞丐或殘疾人在路邊討錢,你會不會向他(她)投錢?結果認為“會”的佔50%,認為“不會”的佔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要你幫他(她)照看行李,你會不會幫他(她)照看?結果認為“會”的佔37%,認為“不會”的佔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説自己遠在外省,錢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資助他(她)車費,你會不會給他(她)錢?結果認為“會”的佔15%,認為“不會”的佔85%。

(4)你討厭不守信用的人嗎?結果認為“討厭”的佔100%,認為“不討厭”的佔0%。

(5)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守信用的人嗎?結果認為“是”的佔93%,認為“不是”的佔7%。

2、 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4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對你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的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70%,70%以下的佔21%。

(2)如果你班同學找你借錢物時,你會不會相信他(她)一定會還給你?結果認為“會”的佔88%,認為“不會”的佔12%。

(3)你相不相信學校的收費是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標準收取的?結果認為“相信”的佔6%,認為“不相信”的佔94%。

(4)你對你所就讀的學校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48%,70%以下的佔52%。

3、 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於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3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認為你的父母對你信不信任?結果認為“相信”的佔93%,認為“不相信”的佔7%。

(2)你認為你父母會不會對你説謊?結果認為“會”的佔18%,認為“不會”的佔82%。

(3)你對你的父母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佔98%,70%以下的佔2%。

二、中學生誠信現狀的成因

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中學生對調查中的誠信對象誠信度高低的順序是家庭、學校、社會,其對社會的誠信度較低,對家庭的誠信度較高。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 社會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於中學生正處在模仿性極強的年齡階段,對社會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對於不正當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模仿心態。中學生的思想可塑性較強,並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對於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對於壞的事物卻接受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確引導,就會使他們走進思想的誤區。

2、學校內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學生對學校誠信度下降的結果。

有些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形成不思進取、散漫的學習、生活態度,併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些教師對學生聲色俱厲,諷刺挖苦學生,違背教育規律,肆意增加學生負擔,片面追求考分,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職業道德失範,有損教師的光輝形象,也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誠信度。此外,學校收費方面不太規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度。

3、父母愛——人類的天性,是中學生對家庭誠信度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學生的港灣,是中學生的温牀,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是真誠的,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在父母眼裏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樹苗長得再高大,也永遠離不開那座山。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麼會不心疼呢?

三、中學生誠信現狀的對策

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話題。

1、 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水平。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擺在教書育人的首位,讓中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學校在德育過程中,應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對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道德教育。教師對其進行教育時,切忌大道理連篇,嘮叨不停,這樣極易引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礙。

對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學校應注重規範中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要求在校內必須佩戴校徽,注意儀表,並並提倡在校內使用普通話及文明語言。運用多種教育形式,言傳身教,以情動人,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同時,還應加強中學生的法制教育,讓每個中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守法公民。

2、加強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通過多種媒體對其進行教育。要引導中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中學生解除心理的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中學生先進行教育時,要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亮點一面,不要過分渲揚社會陰暗面,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的真實,以增強對社會的信任。

3、 培養中學生的“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中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並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不能讓受騙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受了騙卻去騙別人。要培養中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中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騙,同時,也不會去騙別人。這樣,社會才會得到淨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靈。

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中學生的誠信問題,讓他們能夠在一個信任、舒適的大環境中茁壯成長,因為祖國將來的建設要等着他(她)們來繼續完成。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5

一. 當代大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我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我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説出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 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説完全摒棄,也不能説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 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我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我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 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 建議給我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

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我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我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我國鬼節”。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認”我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我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我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 保護我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我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XX年韓國申報我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我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我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 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 附錄

由於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數據,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6

摘要:誠信是任何社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規範,在我國傳統社會特定的背景下,誠信成為社會普遍遵守的行為規範。面對當今的社會誠信問題,我們應該通過借鑑傳統社會的誠信機制,加強合理的制度建設和弘揚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等途徑,建立我國當代社會的誠信機制。

關鍵詞: 缺失的表現 原因 如何面對

(一) 現代社會的誠信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各項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國正在快步地向現代化國家邁進。隨着社會風氣的轉變,人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在利益面前,有人選擇了佔有;在責任面前,有人選擇了逃避。

誠信是易碎品,打造起來很費功夫,毀壞它卻不費吹灰之力,近年來,經濟生活領域,失信的事例不勝枚舉,其典型表現如下:

1商業信用危機。毀約、違約、欺詐簽約、惡意騙約的商業流氓行為屢見不鮮,其存在和蔓延不僅破壞了市場信用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了市場交易風險加大。

2產品信用危機。假冒偽劣產品盛行,而且品種多、數量大、範圍廣,在有些地區,有些領域氾濫成災。

3資本市場信用危機。在證券市場上,造假已成為股市的“艾滋病”,如湖北立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揭出系列造假案,一些公司如大慶聯誼、銀廣夏等虛增利潤、編造有關信息,隱滿重大事項,違反《證券法》和有關法規,破壞了資本市場的信譽,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

4金融信用危機。信貸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貸的循環狀況也是衡量社會信用的一個尺度。資料顯示,金融生活領域中,集資詐騙、貨款詐騙、票據詐騙等不斷增加,甚至出現了假借各種名目脱逃銀行債務的行為。 5官員信用危機。極少數領導幹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不務實效。如“以實掩虛”搞形象工程,上“短平快”項目,還有極少數官員濫用公共權力以謀取私人之利,這種權力腐敗極大地污染了社會誠信,也影響到政府的誠信。

(二)誠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市場經濟加速了社會流動,擴大了人際交往的範圍,打破了熟人交際圈。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的確立,社會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之間的交往範圍逐漸擴大。它打破了傳統社會的熟人交際圈,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是在生人中進行的。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人們之間的交往表現為短暫性,人們之間雖然交往的數量增加了,但熟識程度卻降低了。可見,傳統社會靠熟人去維護社會誠信的機制,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已經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場經濟對傳統價值觀念的衝擊。市場經濟本身是一種功利性經濟,它以利益為基本導向,引導人們如何去獲得經濟利益,強調的是商品意識和金錢觀念。這樣,便出現了與市經濟相適應的道德價值觀,如尊重個人利益、倡導自由競爭、主張自由平等,等等。這些道德觀念有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特別是對金錢的追逐,為金錢所左右,利慾薰心,就會導致“唯利是圖”,成為金錢的奴隸。於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弄虛作假、坑蒙拐騙就佔據了一些人的思維空間,使社會誠信受到嚴重衝擊。

第三,法制不健全,對失信者打擊不力。市場經濟既是信用經濟,也是 法律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是信用建設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國法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其一,沒有制定信用激勵和懲罰制度。守信用者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失信者未受到嚴厲制裁。在不少情況下卻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決執行上軟弱無力,判決執行率低。法律作為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最高維護者,在處理違約賴賬行為時顯得蒼白無力。一旦失信者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則更加助長了誠信缺失現象的泛濫。

(三)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誠信問題?

當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是好的,但在少數大學生身上也出現了誠信欠缺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既有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有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原因。有些大學生對誠實,正直,守信,履約等誠信道德的基本範疇在內心是認同的,但當關繫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或所謂的“關鍵時刻”,如考試,評獎,畢業,求職等,便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使知與行相背離,堅守誠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強。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當代大學生的高度重視,並在誠信道德建設的實踐中自覺加以抵制和改進。

大學生作為今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後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

大學生應該做到講誠信,講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全面發展。進入社會後,如果缺乏誠信,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希望大家能自覺做到誠實守信,牢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同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7

一、調查背景

數學運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培養中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是中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作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第一要求。目前由於學生過度的依賴計算器,而且對計算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較差,主要表現為運算的速度慢、準確性差以及運算的盲目性大。學生運算能力發展的滯後,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二、調查目的

為了更加準確的瞭解中學生目前的數學運算能力,找出影響中學生運算能力發展的深層次原因,進而尋求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提高運算能力。

三、調查對象

本校八年級120名學生。

四、調查方法

(一)問卷調查,設計問卷,展開調查。問卷如下:

為了瞭解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現狀及數學運算方面的主要問題,使老師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幫助同學們有效地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運算的能力,我們設計了這份問卷調查,此次調查不記名,其結果只用於課題研究,不作他用。請同學們認真如實回答,你的回答對於我們的研究和改進教學方式,促進高效教學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謝謝!

1、對於計算題改錯,你的'做法是( )

A、認真檢查,按老師要求從頭做一遍

B、先看同學的正確解答過程,找出錯誤後再改正

C 從不主動改錯,老師提醒批評後才去改 D 抄同學的答案。

2、對於簡單可以口算的題目,你通常:( )

A、直接按計算器。 B、簡單的口算,有難度的筆算。

3、對於計算結果你通常:( )

A、詳細反覆檢查驗算。 B、作業多,時間緊,沒空檢查 C、基本不檢查。

4、對於計算器你通常會:( )

A、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使用 B、經常使用,離不開 C、遇到較難算的題目時會使用。

5、你對草稿本的看法是:( )

A、無關緊要,基本沒有,不用B、考試時會使用草稿紙,平時有時會使用,一般不用固定的草稿本,隨手畫。 C、很重要,一如既往地都使用草稿本。

6、 你認為你的運算水平怎樣?( )

A、很好,我很滿意 B、一般,有待進步 C、很不滿意,要努力提高

7、 在數學考試中,你做錯題的原因一般大多是( )

A、沒有思路或思路混亂,不會做 B、 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或理解錯誤

C、粗心,題看錯或運算出錯 D、 其他

8、 你平時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是否會思考不同的解題方法( )

A、 經常 B、 偶爾 C、 從不會

9、 你在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時的一般習慣是( )

A、 先分析題目考查知識點思考最簡方法再計算 B、 不想做,寫一步算一步 C、 拿到題就開始寫,不過多思考

10、 平時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你的思維( )

A、 較靈活 B、靈活 C、 一般 D、遲鈍

11、 你平時在做完數學運算題時,是否對解答過程檢查( )

A、 經常 B、 偶爾 C、 從不會

12、 你現在覺得自己做數學題時的主要問題是( )

A、 常因粗心大意出錯 5 B、口算、心算能力不達標

C、公式和法則的理解和運用不準 D、 算法、算理、算律使用不靈活

13、 你覺得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數學運算能力( )

A、 避免粗心大意出錯 B、 儘量多做題,多練習

C、 多積累解題經驗,、歸類特殊題型,總結計算技巧 D、 使用計算器

14、你喜歡簡便運算嗎? ( )

A喜歡 B一般 C不喜歡

15、每次月考或大型考試,你因為計算錯誤失分佔總失分的( )

A 50 %以上 B 10%以內 C 30%左右

16、 你做計算題經常在哪些方面出錯( )

A 計算法則和計算公式記不住,混淆不清,模稜兩可 B 符號變號很頭痛 C 看錯,抄錯符號,數字或字母 D 靈活應用 ,需要方法和技巧

17、你做錯計算題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 )

A、不會做,憑感覺寫 B 會做,但不知道怎麼就出錯了

C、國小計算基礎不好,中學計算跟不上 D粗心大意,馬大哈

18、國中階段你喜歡做而且正確率高的計算題有( )

A、有理數的四則運算 B、無理數的計算和化簡

C、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和解不等式(組) D、整式的計算

E、求一次或二次函數表達式 F、分式的化簡求值和解分式方程

19、你認為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最關鍵的是:( )

A、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B、養成良好的檢查驗算習慣。

C、加強系統的計算訓練,熟能生巧。 D、注重對算理,性質的理解與應用教學。

20、 關於提高數學運算能力,請你簡要談談你的想法和建議:

(二)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研究不難發現,國中學生在數學運算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有:

1、概念模糊不清,學生容易因概念模糊而運算失誤。

2、公式、性質記憶不準確。

3、計算速度很快但是準確卻率比較低。

4、不能正確的讀懂題意,導致答題方向錯誤

5、數學語言不過關,導致閲讀習慣差,閲讀能力差,運算無從下手。

6、眼高手低,往往看到一道比較簡單的就不算了,導致以後的計算水平很差犯一些很小的可避免錯誤

7、絕對依賴計數器,懶得動腦動手。

8、對運算問題缺乏檢驗、反思、總結、歸納的意識。

9、審題不仔細表達能力差,書寫不規範。

10、運算習慣差,急於求成,粗枝大葉,心裏想的和手上寫的不一致。

(三)針對以上問題的解決辦法和途徑:

1、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習慣和心態。

2、幫助學生辨清易混淆的概念和易錯用的運算律。

3、教給學生正確的審題的方法。

4、探究數學運算錯誤的類型和原因

5、有針對性的做一些口算、心算、估算的練習

6、平常作業、練習嚴格要求,養成好的計算習慣。

7、培養學生認真、細緻、書寫工整、格式規範、認真審題、分析的良好習慣。

8、培養學生在作業中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有錯必改的習慣。

9、聯繫生活實際,感受數學運算實際意義。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8

春節期間,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納悶的是乞丐也越來越多了。

一次,竟有三、四個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兒童繞着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難看出,那是一種有組織的“丐幫集團”,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幫幫主”了,他們正在開他們的丐幫代表大會,制定乞討綱領。大概過了10分鐘以後,他們便散了。回到他們自己的位置繼續它們的乞討。

更令人可憤的是在公交車站,為了乞討,一個小孩竟為一個年輕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錢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卻嫌錢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讓人見了既可憤又可憐,那年輕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錢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離開。

竟會出現這麼荒唐的事,我便開始了一次社會調查。

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車站、五馬街、人民路這三大版塊,可分為5大主要人種:1.學生求學; 2.老人乞討; 3.殘疾求助; 4.兒童赤膊求助; 5.賣藝求生。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19

一、 調查時間:8月

二、 調查地點:xx市各大超市

三、 調查對象:各超市店長及消費者

四、 調查方法: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

五、 調查小組:

六、調查小結:

(一)經營者部分

1. 規模比較:調查的幾家超市中25%為 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為普通綜合型超市,25%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較:100%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和考察,具備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經營策略:市場調查結果顯示:

①地理位置:25%處於交通要道,25%在居民區附近,50%商業區附近。

②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儲物部和自動儲物櫃,50%只有人工儲物部。75%有休息長凳,25%無休息長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內有音響設備,有購物音樂。100%有清晰的購物區招牌。75%購物設備單一,25%有多種類的購物籃﹑購物車,方便各類消費者。

③服務:100%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考察。75%注重責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綜合型超市),25%注重導購力(大型超市),50%注重親和力(小型和普通綜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養。

④宣傳:75%利用報刊式廣告宣傳過,25%沒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機的影響:

①營業額:50%下降(普通綜合型超市),50%不變。

②下降的原因:100%認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閒娛樂用品銷量下降。

③不變原因:100%認為良好的信譽使得消費者在物價上漲的時候願意選擇他們。

④採取的促銷手段:100%特價商品,25%購物贈禮或抽獎(大型超市),50%提供貴賓卡會員卡來刺激消費(普通綜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綜上所述,由於大型超市貨物種類齊全,可滿足廣大消費者需要;小型超市貼近人民生活,經營的商品以生活必

需品為主抗風險能力較強。所以,金融危機對其影響並不大。而普通綜合型超市沒有主要銷售的產品,此時就很難均衡盈虧。對於金融危機,供給量增加需求量減少的狀況,商家都選擇價格為主的促銷手段來吸引顧客,基礎雄厚的大型超市會有購物贈禮或抽獎的輔助手段來刺激消費,為其增光不少。

這裏特別要提的是發放貴賓卡和會員卡的促銷手段(尤其是團購),這樣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費羣體,這個固定的消費羣體,可以成為商場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進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庫存量,增加流動資金使用量,算是不錯的促銷手段。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小型超市加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適時的搞一些購物活動;普通綜合型超市可以在這段時間突出糧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買賣,注重宣傳,增加固定消費羣體數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員的態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應注意培養店員的信息素養,把握消費者心理,這會增強超市的運營效果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20

夏日裏長長的暑期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的決心其實自我老早就有這種想法了我想依靠自我的雙手和大腦來賺取自我所需的生活費,當然更多的是想經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我自我更進一步瞭解和認知這個社會,以前總是在爸媽的庇護下長大不知外界社會如何現實、我也期望自我能在這次實踐中增長見識,更為重要的是想檢驗一下自我是否能夠融入這個社會的大家庭並想經過社會實踐,找出自我在社會中存在的差距。

臨近放暑假的時候,我們班開完班會,班長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了一張大學生暑期實踐活動登記表,要求我們利用暑期的時光投身到社會中去,目的是要我們從此刻開始積累社會經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能夠有助於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放假回到家裏,我跟爸媽商量了學校下達的暑期任務,他們都很支持學校的決定,也贊同我在暑期裏去社會實踐的這一作法,我也覺得這真的是一次自我鍛鍊的好機會。

在7月19日至8月20日期間,我在西安市華強航天電子有限職責公司實習了一個月。能來那裏實習,我覺得對我以後的從業生涯很有幫忙,自我也感到很幸運。也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所以心境很忐忑但也很開心。我明白自我要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一天在規定的時光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我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認真做,細心做”這是我剛進辦公室時我的指導教師教給我的,我意識到我的肩上開始扛着職責,凡事得謹慎細心。

我一向認為在大學裏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本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參加工作後我更加深刻的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除了英語和計算機操作外,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幾乎沒用上自我所學的專業知識。我擔任的是文員一職,平時在工作只是接接電話,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接收各部門文件、複印後分發給各相關人員,本部門一些文件的傳送、追蹤、回收、整理、歸檔、保存、銷燬等,部門人員所需求的表單製作、打印,協助上司工作,如整理領導幹部工作台面,幫忙他們處理一些瑣碎、能及的事情。由於是新手,剛開始好做得不完善,幸好本部門的教師的指導。看到他們工作得順心順手,很是羨慕,經過一番努力,慢慢的,我的工作也有起色了,並且得到了本部門成員及領導們的認可。

在實習的過程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應當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工作作風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專業知識對工作的重要作用,因為這些都是我在校學習中不曾接觸過的方面,所以我將在報告中首先講述我在實習期間積累的這方面的認識和經驗。大學期間的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於住的地方離工作地點較遠,所以每一天7點不到就得起牀去擠公交車,就算再熱再差的天氣,都得去上班,一向以來,我們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則是大手大腳的花錢。也許工作以後,我們才能體會父母掙錢的來之不易。並且要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我的理財本事,試想一下如果剛畢業,工資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費和日常的開支,有時候寄點錢給父母補貼家用,常常所剩無幾,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為月光一族,經過這次實習我深刻理解了父母賺錢養家的不容易,再也不好意思為了個人的不必要的花銷向父母伸手要錢,所以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要合理支配我們手中來之不易的錢。

一個月的暑期實踐過得很快,自我慢慢地開始習慣了這種生活和這項工作,犯的錯誤也越來越少了,老闆也誇獎我適應性很強,工作本事也錯,以後要是暑期還想實踐就到我這來。那時離開時還真有點捨不得呢。一個月的辛苦也是有回報的,拿到我的工資時,真的很欣慰,可是並不是因為有錢能夠領,也不是最終結束了打工的苦日子,而是自我的付出有了結果和回報,自我的實踐也有了收穫,回想一下自我真的覺得很值,自我在這個月裏學的東西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在工作結束後,雖然這次實習的時光不是很長,但我確實從一個學生開始慢慢的轉變,思想上也是。感激和我一齊工作的同事們,他們給我留下都是友好和真誠的回憶。我們在教師那裏或書本上看到過很多精彩的知識,似乎很容易,又覺得很難。也許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我本事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在實踐的這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期望自我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我走向工作崗位之路做準備。在工作結束後,我做了如下的總結

1要善於溝通,像和同事之間等

2、要有耐心和熱情:在工作的時候要經常微笑

3、要勤勞:有時候一些細微的東西能夠讓老闆更賞識你,也比較容易受提拔,比如我空閒的時候就打掃打掃辦公室,整理整理文件,幫幫老闆的忙。老闆就誇獎過我勤勞,有付出就真的有回報的。

當然有總結就説明同時我也意識到了自我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例如不夠主動做事,有時候老闆説了才明白做,老闆不説就沒有這個意識去做;社會經驗比較缺乏,經常會做一些錯事,得罪那梨園些生意人,有時也會得罪老闆;剛開始也不大會和人交流,所以那時總是覺得自我很受委屈等等,雖然這些都是我的比較辛酸的歷史,可是這些也都是我寶貴的經驗,它們都將成為我以後參加工作和社會實踐的教訓,我要力爭在我以後暑期實踐以及今後就業的時候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在這其中,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將會讓我終生受用。回到家時爸爸媽媽也説我真的變了好多,變得懂事多了,孝順多了,脾氣也變好多了。學校讓我們去社會實踐真的很有作用,會讓我們從中收益匪淺。社會實踐讓我明白了,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後也不會再浪費錢了。

總結我的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是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會實踐這將會對我的以後學習起很大的幫忙的。要記住:不要抱怨這個社會是如何如何的殘酷,因為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的,僅有自我去適應這個社會才行!

中學生教學調查報告 篇21

調查目的:

此次調查主要是為了將東北地區農村新年風俗系統地構成文字,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激起人們對年俗的關注,同時也為文化流失敲響警鐘。

調查時間:

xx年1月26日

調查地點:

東北地區某農村

調查對象:

農村地區的中老年人

調查範圍:

關於農村地區新春正月期間的忌諱和天氣狀態、飲食所賦予的含義。

我從小生活在東北,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對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已不在乎,自從在外地求學才發現每一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能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其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七年級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八年級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由於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畫卷。下面是關於東北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我的故鄉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正月裏忌諱剪頭髮,剪頭髮方外家舅舅,意思是正月裏剪頭髮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假如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東北地區是不答應的,做媒有自找倒黴的含義,所以正月裏忌諱做媒。同時新正月也不答應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説把邪氣帶回家裏,是不吉祥的前兆。一個正月處處隱藏着年俗“機關”略不留意就會中招。七年級至初四是忌諱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往一年裏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狀態也格外關注,假如七年級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末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彷彿已成為人們新春的希看,天天都期盼豔陽高照,對生活佈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東北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着豐富的含義,正月九年級稱為莊稼會,假如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收,食糧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麪條預示新的一年裏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潛移默化的成了人們生活的希看。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守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由此產生動力往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調劑報告文字簡短,語言平實,但對我這個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説,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本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蒐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起更多的人,往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保衞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vv34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