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鎮村黨建工作調查報告

鎮村黨建工作調查報告

鎮村黨建工作調查報告

九十年代以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以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攬農村工作全局,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於“農村奔小康和新農村建設”的活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湧現出一大批小康縣、小康鎮和小康村,而**鎮**村便是浙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之一。

為了學習小路下村黨建工作的先進性、典範性,廣播電視大學組織校業餘黨校社會調查小分隊赴小路下村開展調研活動。小分隊通過座談、訪談、實地考察等調研方法,總結學習了小路下村黨建工作的先進經驗,並對“三個代表”和“雙思”精神有了進一步的深刻認識。

一、 黨支部簡介

小路下村總面積1.56平方公里,667户家庭,2076人口。1996年5

月成立了**市首家村級黨委,下設6個支部,共有共產黨員78名。97年被評為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村黨委由7名人員組成,平均年齡41歲,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由於雲環集團是小路下村經濟發展的龍頭,且村黨委成員均在村企相互兼職,因此,村黨委是全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在十幾年的艱苦創業中,村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農村羣眾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農業基礎,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使全村工農業生產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集體淨資產從1992年的340萬增長到去年的5800萬,7年時間增長17倍。同時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堅持“口袋腦袋一起富”的方針,努力將小路下村建成經濟興旺、文化繁榮、科教發達、生活富裕、社會安定、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

二.幾點經驗

(一)、加強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

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關鍵在於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小路下村黨委以自身特色的“三講、三識、三會”為標準,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加強了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

三講:三講是指講學習、講奉獻、講大局。小路下村黨委切實做好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於1998年成立**市首家村黨校,邀請黨校老師每月二次定期授課,組織全體黨員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黨的xx大精神,並利用有線廣播、村報《雲環之聲》、宣傳窗等媒體,加強對全體黨員的雙思教育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同時,按時開好“三會一課”並認真做好記錄。小路下村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成效生動地體現為講奉獻、講大局。97年以來,全村公益事業集資200多萬元,其中70%來源於黨員。98年抗洪救災,2天內村黨支部捐款8.6萬元,衣服4000多套。村委會的黨員幹部們往往身兼多職,義務擔任村委的各項職務。在處理個人與集體關係時,黨員同志們從大局出發,將集體利益放於首位,將人民的根本利益放於首位,充分發揮了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識:三識是指知識、見識、認識。在中國即將加入WTO,企業面臨着世界經濟挑戰的時刻,三識將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和社會激烈競爭潮流中對領導人提出的綜合性要求。小路下的黨員幹部們正努力實現着自身的“三識”。村黨委定期組織一批專家、學者前來授課,還組織黨員幹部到鎮及外地參加培訓,進一步開拓視野。學好知識的目的便是掌握,運用知識,這就需要黨員幹部具有見識和認識,即具備開拓進取的精神,去不斷地掌握、改進產品的工藝和性能,才能為企業服務,與企業共生存,共發展。回顧村企經濟的龍頭企業——雲環集團的15個春秋,在企業任職的黨員幹部們能不斷挖掘自身潛力,調研市場,充分掌握市場發展規律,認識瞭解市場對產品的要求,開發瞭如延長線、繞線盤等多種產品,帶動企業向前發展。使雲環產品暢銷海內外,提高了公司在諸多品牌中的知名度。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要求全體黨員們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真正成為三識合一的有用之才。

三會:三會是指會講、會寫、會做,這是村黨委對全體黨員提出的個人基本素質要求。會講指要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合情合理,使人心服口服,這有助於黨組織處理好黨羣關係,充分發揮黨員聯繫羣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會寫指要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以便將個人的想法、意見表達成文字,將調研情況整理成報告等,報請村委會審閲採納。會做指黨員同志的帶頭模範作用。如帶頭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和規章制度,帶頭髮動、倡導羣眾不賭博、不搞封建迷信,帶頭為村做奉獻等。“三會”同樣體現了小路下村黨員幹部對自己嚴要求,高標準,在全村人民中樹立了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村黨委為更好地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認真制訂並實施了全村黨委議事規則,從而增強了村黨委的經濟調控力、凝聚力和號召力。同時,還建立黨風廉正責任,村黨委成員帶頭廉潔自律。

(二)搞好**村的經濟建設

小路下村黨委始終堅持以村經濟建設為黨務工作的中心,實行“村企一體,政資分開,交叉兼職”的模式,以雲環集團為村企經濟的龍頭企業,艱苦奮鬥十餘載,帶領村民走上了工業致富的道路。

優質+創新=生存與發展

如何使小路下襬脱貧困,使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這一直是村黨委的中心工作。村黨委經過討論分析認為:小路下村一無地理優勢,二無資源優勢,唯一的出路是走工業致富的道路。經過細緻深入的市場調查,村黨委在小路下辦起了首家電線廠,並委任黨員崔登來任廠長。崔廠長明白只有創優求新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於是,1987年,他着手搞企業標準化和全面質量管理,並在同一年通過國家CCEE認證,產品頓時聲名鶴起。此後,崔登來在村黨委的支持下籌資30萬元,改造廠房購置了一整套質量檢測儀器和設備,建立質量控制中心,並按照國際標準排列出生產過程中各個質量控制點,各項質量指標落實到每一個生產工人的肩上。同時,在1989年通過美國UL認證,成為全國鄉鎮企業中第一家通過美國UL認證的企業。又於1994年通過VDE等歐洲多國質量認證。過硬的質量,可靠的信譽確保了產品的銷路。同時,雲環的電源線於1990年飄洋過海,進入美國市場。

對此,崔登來與“雲環”人沒有飄飄然,他們敏鋭地看到,市場需求在不斷的更新,不能跟在人家後面搞重複建設,要發展必須開發屬於自己的新項目。於是,“雲環”聘請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退休專家任文彬和其它幾位北京的技術專家,投入資金幾十萬,成立了雲環電子加速器技術研究所,開發加速器精照設備,為“雲環”產品開創了更廣闊的前景。

才智+管理=興旺與效益

“以智興廠,向管理要效益“是村黨委認準的理。在雲環集團1300多名員工中,大中專以上人才10餘人,中級職稱以上60餘人,佔全集團總人數的15.5%,同時集團公司高設人力資源部,專門負責人才的引進、培訓、分配等問題。

**市標準化驗收小組成員馮湧麟是崔登來三顧茅廬聘請而來,他一到電線廠便很規範地操作,僅半年工夫,他就搞出了Y001,Y002和Y330型 三隻電線插頭,並且通過了德國VDE認證,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科技含量。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的龍家平是崔登來從西安人才招聘會上聘得,僅四年,他便坐上集團公司外貿銷售的頭把交椅,為公司帶來年收入幾百萬元的效益。雲環集團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受聘者創造良好的機制,寬鬆的環境,給他們提供了發揮個人才智的廣闊天地。

在管理方面,他們實行“村企一體,政資分開,交叉兼職”,即**村黨委成員同時擔任村辦雲環集團企業的領導,這樣有利於該村兩個文明的協調發展,且集團的領導班子具有政治領導力,經濟調控力,戰鬥號召力,凝聚向心力,這四個“力”。同時,在集團內部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加強現代化經營管理。在幹部管理制度上,主要以工作實績評優劣,真正實行聘任制。

靠才智振興企業,向管理索取效益。就這樣,雲環集團在穩步中前進,在發展中壯大。

小路下村工業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了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壯大了村級經濟實力,使村民走上了脱貧致富的道路,同時為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證。

(三)精神文明建設

精神文明是筆不可估量的無形資產,村黨委在實現強村富民的同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和“口袋腦袋一起富”的方針,不斷加強小路下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努力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

(1)設立組織機構

要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除了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作後盾,還必須建立和健全過硬的領導機制,成立專門的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領導機構,真正做到有人辦事,為此,小路下村着重加強了三大機構建設。一是成立了村精神文明建設開發中心。開發中心是全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議事決策機構,督促檢查村、村黨委、村委會有關精神文明建設目標任務的情況,研究、直轄市解決村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方面,總結推廣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二是成立了村容管理委員會,負責處理涉及村容光煥發管理的環境衞生、道路交通、市場秩序等問題。三是成立村文藝工作者協會。在市文聯的幫助指導下,成立了村民自願組合的羣眾性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協會,下設文學創作、書畫攝影等5個活動小組。積極開展文化藝術活動,促進村落文化、企業文化和家庭文化的深入開展,營造了濃烈的文化氛圍。

(2)實施羣眾教育

羣眾教育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塑造跨世紀小路下村民形象的客觀需要。其一,以宣傳輿論工具為手段,加強對村民的形勢任務教育。該村聯繫國情、村情和民情,利用村刊《雲環之聲》、宣傳窗和有線廣播等宣傳工具,對村民進行“我看小路下新變化”的主題教育。村裏還專門設立了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反映該村變遷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小路下村兩個文明建設成果的村史展覽室外,對村民進行有聲有色的村情教育。其二,以村綜治委為龍頭,加強對全體村民,特別是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外來人員的法制教育。村綜治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全村開展“三五”普法教育。該村針對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特點,組織他們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常識,增強他們的守法觀念和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逐步使他們學會運用法律手段搞好經營管理。同時,該村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重新修訂了《村規民約》,使該村的普法教育、依法治村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3)改善村容村貌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小路下村容建設得到了一定的加強。為把小路下村建設成為高標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該村從三方面入手,強化村莊環境建設。1、開展文明示範區建設。村委確定中心大道村辦公大樓以北、農民公園以南的區域為示範區。示範區內實現路平、燈明、草綠,構成了一道“日看街景廠房,夜看燈箱燈光”的獨特風景。2、開展文明住宅區建設。該村對村民住宅小區進行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如今,一幢幢既有現代風格,又具農村特色的住宅樓拔地而起,初步實現了生活富裕化、住房園林化目標。該村結合住宅分佈,制訂了文明住宅區建設標準,從小區環境、小區綠化、小區治安、小區新風等8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文明住宅區建設活動的開展,優化了村民居住環境,提高了住宅區文明程度。3、開展星期天衞生日活動。為廣泛開展愛國衞生運動,村建立了“星期天衞生日”制度,規定每月最後一週的星期日為全村環境衞生打掃日,每家每户對房前屋後的衞生死角、居室內的生活環境進行及時清掃。

(4)開展創建活動

羣眾性創建活動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1996年,小路下村圍繞“做文明人、創文明户、建文明村”這一主線,率先在全市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户”評選活動,以家庭的文明進步推動全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一是規範管理,深化文明户創建。首先,完善創建標準,村在原評選標準的基礎上,逐條進行細化、量化,達到了羣眾性和先進性要求的有機統一。其次,加強規範建設。小路下村制訂《文明户評選和管理暫行規定》,使文明户評選活動有部署文件、有評選材料、有表彰文件、有獎勵措施。二是注重拓展,抓好文明企業創建。擬訂文明企業評選標準。標準中既有思想道德教育、文體娛樂活動的考核內容,又有企業經營管理、各項經濟指標的硬性規定;既有科技興廠、爭先創優方面的具體標準;又有文明生產、遵紀守法的基本要求。同時,對文明企業評選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對出現問題的企業,村給予警告、摘牌處理。文明企業創建活動,提高了職工的整體素質和企業文明程度,促進了企業兩個文明的健康、協調發展。

我們在學習小路下村諸多成功經驗的同時,也認識到其存在的些許不足:

一、時常出現衞生死角,秩序混亂

小路下村在村中心區以外的地方出現了“亂設攤、亂張貼、亂搭建、亂扔垃圾、亂停車輛”等不文明現象,衞生死角,秩序混亂等現象也時有發生,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面貌。

二、解決好貧富差距,共同奔向小康

小路下村在村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村民的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下,一部分村民富起來了,不僅電視機、電冰箱、電話一應俱全,因特網也連進了家裏。但還有許多村民仍過着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苦農耕生活,住在泥瓦磚房裏,致使貧富差距日漸增大。

三、加強整體意識,做好長遠規劃

由於貧富差距的存在,別墅與泥瓦房相間而立,再者,村裏的綠化率雖達12%,但還比較零散,欠統籌的規劃,且離**市實現現代中等城市相配套的要求;綠化率15%--20%還有距離。

對於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調查小組與小路下村村黨委交換了意見,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從根本上解決衞生死角,秩序混亂問題。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二要重視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識,使其從環境的破壞者變為環境的保護者。

二、大多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小路下村民都富起來了,那如何使從事第一產業者也富起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是出路所在。一要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根據市場需要,種植水果、蔬菜、花卉、藥材等作物。二要增加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對農副產品實行深加工。三要建立國內外農副產品的市場網絡,把農副產品推銷到國際市場。

三、加快高標準的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從整體上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一要提高綠化覆蓋率,努力達到與**市實現現代中等城市相配套的綠化率15%--20%的要求。二要加強環境改造。分批分期建造生活污水淨化池,逐步實行生活污水淨化。三要加強村鎮建設管理,按照村鎮總體設計規劃,拆並舊村,零星村,使全村村民遷入統一規劃內的新住宅區。

從此次調研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小路下村從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迅速成為省內外有名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一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二靠社會主義制度的保證。村黨委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正確地代表了先進生產力,代表了先進文化的方向,代表了全村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源不忘本,思進求發展。村黨委會把“雙思”教育量化為具體指標,在實現了“全國新農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的同時,提出了“工業新興村,農業生態村、民主法制村、環境園林村、精神文明村”的目標。

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其他農村在學習小路下村的先進經驗的同時能結合自身的特色,走上興旺發達的道路,真正實現腦袋口袋一起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vrz3r3.html
專題